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5 册 No. 0299 楞严经讲录

No. 299-A 楞严讲录自叙

  诸佛言教。有权有实。有通有别。有半满。有小始终顿圆。而其逗机说法也。或密或显。或广而略。或予以夺。或倒以顺。或狮吼雷鸣。而扫踪绝迹。且其流传而被吾震旦也。承受之品既殊。机缘所及亦异。从上诸师登法王座。矢口演法者。孰不知称此楞严一经。为诸经之统摄。十二分教兼总于斯。而未尝详言其故。使初学者流。何从信受。不几儱侗真如乎。(乘旹)于此经探寻有年。师承有据。请不惜口业。为四众一推究之。使知从来开演诸人信受。有不易见闻者在乎。盖此经是世尊最后之极谈。出于法华之后。届于涅槃之前。按本经中阿难言。世尊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及世尊说耶输陀罗尼。已蒙授记。故知应在法华之后。世尊将说涅槃。阿难不在。文殊白佛曰。阿难被魔所扰。世尊说咒。命文殊往摄。安知非救回阿难先说楞严后说涅槃耶。故知应在涅槃之前。又世尊说涅槃有二义。一者为法华未熟辈。追说四教。具谈佛性。令知真常入大涅槃。故名捃拾残机教。二者为末世比丘。畜不净物。乐诵外典。戒乘俱失。起断灭见。亡失法身。故更提三藏。广开常宗。设三种权。扶一圆寔。故名扶律谈常教。此经自阿难启请一心三观。世尊开示楞严大定。发明三如来藏性。乃至自干慧地。直入妙觉果海。即涅槃第一义也。阿难请问度生方便。佛说四种律仪。更与广明七趣。皆由妄业招感。乃至禅那之魔相。五阴之根本。即涅槃第二义也。世尊于阿含会中。唯说人天因果。接引初机。此经说三种相续。十习因。六交报。广明七趣因果。则阿含教已备。世尊于般若会上。说四圣六凡本自空寂。依正因果。宛若幻梦。专利上根。此经说阴界入七大等相。皆如空华火轮。乃至非五阴四大。非四谛六度。非菩提涅槃。则般若教亦备。世尊于方等会上。说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为欲普被三根。此经亦说即阴界入。即七大。即四谛六度。即菩提涅槃。乃至非即非离。则方等教复备。世尊于华严会上。说四无碍一乘圆顿。被上上机。而此经亦说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是即非即。离即离非。微尘之转轮。毛端之现刹。大性本然而周遍法界。妙觉湛然。而含吐十虚。与四无碍何异。世尊于法华会上。授记三乘。皆得成佛。此经从干慧地。历五十五位菩提路。而后入等妙二觉。又与法华何异。故此经不独该通五教。亦且圆摄三宗。盖法华华严等经。互贯诸经之堂奥者也。而楞严一经。兼贯法华等经之脉络者也。非遍阅诸经者。讵识此经之微妙。非熟谙此经者。又讵知其为诸经之纲领乎。世尊灭后。天台尊者默识西域具有此经。朝夕遥望礼拜。十有八年。未遂所愿后感般剌密谛尊者志欲流传此土。三被国王追取。尊者乃以细白氎密写。破臂藏筴。亲送此土。译出奏闻。尔时朝廷多故。不暇颁行。诏秀国师。入内讲解。师将此经。随出洛阳天宫寺。后师迁化。上以王礼。殡送当阳度门寺。经亦与俱。彼时流传未广。几希湮没。慧正法师访度门而得之。始为宣布。然则此经之至此土也。今固已幸。彰明较著。追维其始。何其纡回屈曲。而展转艰阻之如斯也。岂非佛之慈悲曲垂方便。而众生之根基器量。与此方之时节因缘。参差分别。有所不轻传授不易信闻者耶。(旹)侍本师度门迹公和尚。多历年所。锐志二楞。片言半偈稍不惬心。则如病如痴。头目脑髓。捐縻罔惜。必期直契心宗。上彻慧命。幸蒙本师策励。间亦因文识旨。离旨会心。镌磨寒暑。煅炼昕夕。沥血呕心。无非谛认佛旨之玄致。痛扫诸家之葛藤。楞伽一疏。近已刊布。而楞严讲录。每就讲堂。会心狥口。直述根源者。未尝容易笔受也。顷 天启初运。憩虞山之大石山房。幸居士芝房孙公。鸿所张公。空如程公。葵阳沈公等。为诸禅侣。敦请主法于东塔兰若。勉尔对众举扬。一时缁素。欢喜愿闻。亦不过顺经旨之自然。代觉王之口?。靡敢一字违背祖教。而一时听信大众。咸谓明白显易。若游翔通衢。辟撤溪径。有恒吾居士汪公。遂坚志请布。(旹)固辞之曰。余不敢为文言绮语久矣。况敢步趣温陵长水诸师之后尘乎。居士曰。不然。如如所说。如如所闻。真所谓不滞言诠。不蹈途辙。不事润色者也。此经贯串诸经。而此讲贯串诸说。藉一时之笔舌。作万世之梯航。其上报佛恩。下利群品。不亦大哉。(旹)唯唯曰。尝闻之。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非依非离之间。其有至妙存焉。(旹)言。不过依文解义者。但愿听言。而通于文义之外。庶几识得者。不为冤乎。若涉一字剿说。而离背本经。则何敢以自魔者而魔人也。夫以一经贯串诸经。则此经之奥旨。(旹)敢明推其所以。然以一隅之言。而谬为贯串诸说。在居士当密究其然。不然。而(旹)终不敢信其然也。请以是质诸明眼。

  天启壬戌佛成道日书于大石山房

No. 299-B 楞严讲录序

  若论此事。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向威音那边更那边荐得。犹是钝汉。又何事以大定坚固。着眼中金屑为。良由娑婆秽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故劳严净阿难。权作当场子弟。此尊既刳肉作疮。证龟成鳖矣。而本师柴紫和尚。以阴有嘱付。为之下元字脚。使见闻者。以楔出楔。获妙净明心性净明体。当知楞严会上。不曾道着一字。不异柴紫峰头从它横说竖说也。(源)不慧。侍巾尘有年。已刻楞伽讲录。今复梓楞严。作渡海囊。倘有欲透此葛藤者。请向葛藤中验取。切弗空费草鞋打之绕者也。

  天启壬戌冬原一居士汪益源焚香书。

  No. 299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明柴紫山释 乘旹 述

  凡经题目。有世尊亲安者。有结集人约义而安者。此经乃世尊亲自安名。佛说五十五位菩提已。有文殊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此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共有五名。而后译者。将谓语虽不一。义可互陈。是故存三隐二。合成一题。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夫大佛顶者。指诸佛三十二相中最尊最上无见顶相而言。其相不唯凡愚小乘莫能见。即地上菩萨。亦未能睹其边表。唯佛与佛。乃可见之。何以故。以有见者不能见。以无见者亦不能见。以非有非无见者不能见。以即有即无见者亦不能见。唯离心意识。出凡圣路途者。无能见。亦无所见。方许亲见顶相。然依最尊上顶。显最上乘法。就有相以形无相。寄幻相以徴实相故耳。盖实相者。即佛生本具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但为凡愚执有。二乘堕空。所不能知。乃至地上菩萨。亦尚未窥其涯际。唯佛世尊。三德圆通。万行具足。据无作妙智。了不思议境。亲证常住真心。全体大用。而亦具大佛顶相。亦能阐最上乘法。是故尊者被魔所摄。佛自顶门放光。化佛说咒。救脱尊者。因而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佛即全提正令。直指人心。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及至文殊请立经名。复以大佛顶三字弁之经首。可见非入楞严大定者。不证最上乘果。非证最上乘果者。不见大佛顶相。见大佛顶相者。是名如来。夫如者。指其真体。来者。表其大用。体具威音那畔。用展今世门头。然正在威音那畔。不妨今世门头。正在今世门头。不妨威音那畔。若谓寂然不动。则感而遂通。若谓感而遂通。则寂然不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夫如来者。果德之称也。非有密因。莫能证果。然人但知密非是显。因非是果。而殊不知如来修因。曾未离见色闻声处。即此六根六尘六识。便是成佛根本。一切现成。无不明了。特为众生逐境迷心。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日用不知。故谓之密。是密乃对众生言。岂如来之因有密者哉。是知沦生死。证妙常。皆不出此根尘识法。除此一法。更无别法。了此一义。更无别义。斯乃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一了一切了。无了无不了。岂唯如来。凡诸菩萨所修万行。靡不在兹。菩萨半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翻发大道心众生。谓发起初心。必成佛度生而后已。其利己利他。必假六度及四无量心。为十种根本大行。复以十资百。以百资千。以千资万。然万乃随世之极数。岂行有一定之数乎。扩充之。或有多种。总括之。不出一楞严大定耳。梵语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所谓一切事者。不离六种根尘识法。究其体性。唯是常住真心。如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亦如肇论云。圣远乎哉。拟之即神。道远乎哉。触事而真。且曰大佛顶。又曰首楞严王者。简非二乘之枯禅灭定。亦若大经云。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从定起。乃至眼根入正定。耳根从定起。舌根入正定。身根从定起。亦若祖家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凡得此定者。自然六根返源。诸法寂灭。复还元觉。还元觉者。即同如来。然如来。是能证之人。首楞严王。是所证之法。若大佛顶相。又乃人法之标准也。是兹十九字。脉络贯彻。而义摄余题。如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者。诠显佛生本具之真理也。梵语悉怛多般怛啰。此云大白伞盖。谓此理体括十虚。用周沙界。遍覆一切。不染纤尘。世出世间。尽无有贵重若此者。亦无有高上若此者。以此印心。无非真心。以此印境。无非真境。如印印泥。毫无差爽。第为凡愚于见色闻声处。妄认缘影。是为肉眼凡夫。十方如来亲证乎此。而尽十方界。乃清净妙境。义可摄入大佛顶三字中。如云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者。是明当机等。于此一会闻法证果之谓也。义可摄入诸菩萨万行五字中。大方广者。言一理而具体相用。妙莲华王者。喻斯理。即万法而不染一物。犹莲处污泥。脱体香洁。义可摄入大佛顶三字中。亦可摄入首楞严三字中。如云十方佛母陀罗尼咒者。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咒有革凡成圣义。谓斯乃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之妙门。亦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凡一念契兹则入圣胎。义可摄入如来密因四字中。亦可摄入首楞严三字中。如灌顶章句者。言斯经亦在灌顶部中摄。乃灌顶部中之章句也。是故斯十九字。岂独义摄余题。亦可摄十卷文言。如自首卷中。因阿难误堕淫室。世尊自顶门放光。光中出生莲华。华中化佛说咒。来命文殊持去。提奖阿难归来佛所。阿难请一心三观。佛便审最初发心。才答见相发心。已知生灭窠旧。即为立真立妄。教以直言直心。更与判内外之境。定前后之见。七处徴心。一无定见。阿难重请真际所诣。佛于面门再放宝光。令十方界合成一界。更于一身心中。指出二种根本。要知真妄两门。不离圣凡一道。斯皆单提向上。不立阶级。要使直下承当。立成正觉。得与大佛顶敌体相应。柰何阿难惘然无措。是以世尊只得向第二门。开方便路。故曰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遂以拳类见。渐引渐入。使阿难自陈二障所缠。命陈那晓他客尘二字。再以屈指飞光。引彼了真息妄。柰何分动分静。认境认心。至于二卷。执生与不生。论实与不实。观河不变。垂手莫遗。更谕之以色心诸缘。并晦昧为空。为两段要旨。立一心轨则。使彼知其从真起妄。了妄即真之纲领。是故下文辨八还。择诸物。以至三卷中。三科七大。皆归如来藏心。完结色心诸缘一段公案。乃息妄归真。显真谛理。见般若德之要诀也。至于四卷。富楼那不达循业发现。执俗难真。问及清净本然。忽生山河大地。佛诘之以性觉妙明。本觉明妙。随立双关。任他去取。柰彼认明堕所。作既妄立。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只因一念不觉。顿成三种相续。以此阐明晦昧为空一段公案。无乃依真起妄显俗谛理。见解脱德也。以至即真即俗。非即非离。非因缘。亦非自然。一多无碍。小大相容。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又会归中道了义。显第一义谛。见法身德也。三德既圆。万行当修。示妄无因。真不离妄。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因缘自然。俱不可得。斯虽属见道。而诸佛圆修圆证之密因。尽在兹矣。至四卷后。佛责多闻无益。劝修无漏。阿难谓已得华屋要因门入。佛示二种决定。五种浑浊。六根优劣。击钟验常。以至五卷六解一忘。令二十四圣。自陈宿因。各各悟入。六卷观音陈白耳根。文殊拣选圆通。三决定义。四种律仪。至于七卷再宣神咒。倍显功德。阿难问四十四心。佛答二种颠倒。及因生十二类。八卷明渐次之助因。开菩提之正路。此又修证了义。及诸菩萨万行之标指也。向后二卷。复开七趣轮回。广前三种相续。及设十种禅那。以明五阴根本。无乃助成楞严大定耳。若寻常将此一经。配合三观。恐非本经要旨。世尊说法。唯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诚一言之下。心地开通。则闻一句乃至一偈。未尝不入楞严大定。证圆通三观矣。岂待循行数墨。首尾一贯。而后可入三观哉。矧尊者虽请三观方便。世尊唯答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云云)。是毫?有差。天地悬隔矣。斯又予之深信者也。经者。常法也。谓一切诸佛所传者。乃万古不磨之法也。亦谓径也。为诸修行人。从凡入圣之径路也。

  题目已竟。

  凡经大旨。准常科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有通有别。通者。诸经通用故。别者。亦名发起序。谓凡经各有发起。由绪不同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录卷第一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冠注 唐此方国名。经来此土。适李唐中宗时也。天竺西域众国之总名。此云月国。有圣贤继化。地当阎浮中心。以大国形于小国。如众星拱月。沙门云勤息。勤行净法。息灭染缘。般剌密谛云极量。译师名也。译者。翻梵字为华字。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冠注 乌苌云苑。古大国之苑囿也。亦云北天竺国之别名。弥伽释迦云能降伏。译语亦云度语。谓裁度华梵音韵。翻梵音而成华音也。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融笔受

  冠注 菩萨戒弟子者。谓宰官受菩萨戒。尊三宝为大师也。前者旧也。为现谪广州。知南铨事。故指以先官名为旧职。正议以下皆官名也。笔受者。译场中分职专司之谓也。译语后或拙丑。秉笔确定而润色也。

  明 柴紫 释乘旹 讲录

  新安受法弟子 汪益源 校梓

  如是我闻一时佛(至)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自如是我闻。至归来佛所。总为序分。有通有别。通者。诸经通用故。阿难于涅槃时。请问一切经首。作何等语。佛曰。一切经首。当安如我闻等。即今如是我闻至五十人俱是。亦名证信序。证其有此。方是佛说。而当信受。否则伪说。不足信也。亦云佛法无量。信为初基。由是登菩提路。信位居首。一切善法。以信为先。别者。拣非通用故。亦名发起序。谓经各有发起由绪不同故。自皆是无漏。至归来佛所是。佛者。略梵语。具云佛陀耶。此云觉者。谓自始觉而证齐本觉。则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梵语室罗筏。或云舍卫。此云丰德。以国丰四德。谓财宝。五欲。多闻。解脱也。祗。具云祗陀。此云战胜。匿王太子名。生时父王与外国战胜。因而立名。桓。林也。须达布金买园。而太子施林。因名祗树给孤独园。精舍。即给孤所建。纯一清净。绝诸喧杂也。比丘。梵语含三义。谓乞士。破恶。怖魔。千二百五十人者佛初度陈如等五人。次度三迦叶兄弟兼徒一千。次度舍利弗。目犍连。各兼徒一百。次度耶舍长者五十人。经举大数。故略五人。此众俱先事外道。勤苦无证。一遇世尊。便登圣位。得果感恩。常随助化。漏者。犹破器而有渗漏。谓欲漏。有漏。无明漏。亦云漏落二边。今无此多种渗漏。故名阿罗汉。亦含三义。谓无生。杀贼。应供。大者。拣非定性小乘。乃回心向佛乘者。已上有三种息疑。六种成就。诸疏备载。文繁不引。诸有者。三界二十五有。皆受生死处。以人天等道。不忘因果。故俱曰有。毗尼。此云善治。亦云调伏。调练身心。制伏过非。即戒律之总名。舍利弗。此云秋子。秋即母名。连母称名。目犍连。云采菽氏。拘絺罗。云大膝。秋子母舅。富楼那。云满。父名。弥多罗尼。云慈。母名。连父母名。云满慈子。须菩提。云空生。亦云善解。善吉。优波沙陀。云尘性空。摩诃。云大也。

  冠注 此序分文也。

  不动周圆曰如。无妄无非曰是。合云指法之词。亦谓信受之语。若顺本经宗旨。宣指一切事。本自如如。是究竟坚固法。元来无妄无非。自当信受也。我者。指阿难。亦有主宰义。闻者。顺耳达心之谓也。大都佛法要有真主宰者。能闻而后信。故知我非所执之妄我。闻非逐境之妄闻。佛与尊者等。犹埙篪相和。鼓吹此道。不可执迹而论。凡佛法以破我为先着。吾佛出世。一开口即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入灭时。又命以我闻二字。安置经首。斯真我耶。妄我耶。且如阿难忆持沙劫秘藏。及今四十年法。若果妄心妄闻。安能如瓶泻水。而无遗漏乎。虽然师资道合。要观时节因缘。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同居者。道隆世盛之时。纵值良时。苟非其人。法将安付。幸而乘时际会。皆超诸有漏大阿罗汉。何以知之。请以德验。既受佛化。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为佛真子。亦能以佛道任持而不忘。令佛法久住而不灭。任持不忘者。自利之行。久住不灭者。利他之行。凡言自利。不过谓出离诸有。而佛子则不然。亦同诸众生。居诸有界。而超诸有界。不亦善乎。凡言利他。不过谓说法度生。而佛子又不然。能于所经国土。但使自己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一成熟就绪。而诸众生见其有威可畏。有仪可法。一观感际。亦复如是。不言而信。无为而化。其德行可思议乎。故常从佛游。不特侍卫而已。亦且辅弼佛化。共转法轮。依佛行持。不违轨辙。既能成己成物。自不畏生死。而欣寂灭。慈父之宝藏。正好付托。法子之才德。正好担荷。故曰妙堪遗嘱。夫遗嘱者。谓托付一大事因缘。使未来众生。有所皈命也。今观佛子。早已严净毗尼。具足梵行。其身心皎洁。将来自与三界群生。作大师范。又岂止三界。随感而现。无刹不可。一切众生或见或闻。莫不度诸苦恼。脱诸缠绵。使堕者得拔。溺者得济。然此虽尘劫后事。亦若今日大众见佛闻法。善超诸有。不被尘劳所累也。上叹德竟。下列名。文显不重录。上首者。谓此六尊者。又是千二百中所推尊者。妙者正好也。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至)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梵语辟支。此云独觉。出无佛世。寂居观化。自悟无生者也。亦名缘觉。出有佛世。闻法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得无生者也。属者。遇也。适当也。自恣者。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也。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文殊师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

  冠注 此叙云集众也。谓不止千二百众。复有无量辟支。言其德。有真穷惑尽。不复进取者。谓之无学。亦有才发出世心。研真断惑者。谓之有学。虽非常随众。而同来佛所者。质疑故也。盖佛制。夏月护生避嫌。令比丘九旬禁足。坐蜡休夏。不得乞食。俟期满解制。考劾德业之期。或自疑有过。恣从己白。自不知过。恣任僧举。是故十方菩萨。凡心有疑。而不能决断者。今适当自恣日。皆来见佛。求其决断也。既云集已。俱钦敬瞻侍。惟见佛有摄受之慈悯。亦有折伏之威严。将欲求其秘密奥义。机感相符。而如来即展坐具。而安处之。复为宣扬指示其幽深玄奥之旨。法席大众皆得境澄心寂。一时踊跃曰。闻所未闻也。又不特此佛之音声。犹迦陵鸟声。虽居壳中。已超众鸟。真超然玄化之仙音。故立遍十方界。而恒沙菩萨。心闻洞彻。寻佛妙音。来聚道场。而众所推尊者。唯大智文殊师利也。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至)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波斯匿。此云胜军。即舍卫国王也。过去龙光佛世。位登四地。亦大权也。讳日者。按史书。讳当训避。讳者。言其不讳也。谓死者。人所不能避。如汉武帝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是也。旧说忌讳之日。人子于亲终之日。言之即恸。故隐讳而不敢言也。兼录于兹。博者裁之。宫掖者。内庭左右。如人肘掖也。

  冠注 此叙国主请供以发示堕淫室之端也。夫解制日。正本国先主不讳之日。是时舍卫国主。胜军王。为其父王讳曰。营斋内庭。亦曲躬至敬。亲迎如来。兼诸大菩萨。俱延入宫掖。资亲冥福。其设则广备。其羞则珍品。其味则上妙。其诚敬至矣。尽矣。此城中复有齿德兼隆之长者。清白自处之居士。俱遵法化。同时饭僧。夫臣民咸伫立待佛。而佛亦不拂其䖍心。故来命文殊等。各自分领清众。溥应斋主。然而君臣皆伫佛来。固是等心皈依。而佛亲赴王所。命弟子分应臣民。亦是等心利益。斯不坏世法。即出世法也。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至)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此云庆喜。佛成道日。净饭王弟斛饭王。复报生子。净饭赐名庆喜。是佛堂弟。不遑。无暇也。次。列也。上座。以历夏浅深。分上中下。历四十夏。或上更无人者。称上座。阿阇黎。云轨范。应器。即钵。应己食量而为大小也。次第循乞。犹云挨门而乞。最后者。谓城中长者居士。既有文殊等应供。我不必去矣。余则次第乞之。若说必求从来未行施者。又不能次第矣。檀越。云施主。刹利。云王种。旃陀罗。云屠者。西域最鄙贱之。不得与良家共居。行持标帜人亦避之。方行者。依佛乞食之方而行也。看下文自有此义。

  冠注 此叙误堕淫室之由也。正分应斋主时。唯阿难不在是。于自恣日。先早受别处之请。所游亦远。尚未之还。故无暇预此分应众僧之列。且律制一僧远出。必以二师翊从。所以严行防失也。二师者。一上座。是历四十夏。而上更无人者。一阿阇黎。云轨范。是能紏正弟子行者。阿难出时。既无二师。独归精舍。又无斋供。故即持钵于先所游城。次第循乞。且心中作念。我从来未行平等慈。此去初求个未饭僧的檀越。为我斋主。因有次第念。故无问净秽贵贱。自王种之尊姓。以至屠杀之微贱。一无拣择。唯依佛乞化之方。行我平等之慈。夫发大志愿。特为未成功德者。皆令圆成功德无量也。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至)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诃实净名。世尊不非所诃。则指世尊亦可。佛常乞食。无遮限者。有五能胜故。一者。由内证平等理。外不见贫富相故。二者。由心离贪慢。慈无偏利故。三者。具大威德。不惧秽恶相故。四者。息凡夫猜疑故。五者。破二乘分别故。此事菩萨行之。或无阻碍。矧尊者初果声闻。何得效佛所为。行既躐等。安逃魔孽。虽然。尊者亦众中之上首。与秋子等。方车并驾。不落后乘。何则。以多闻第一。方诸智慧第一。以至说法第一。何优劣哉。无乃内秘外现。示堕淫室。发起教端。明示真心不容不悟。大定不容不修。勿恃多闻。勿狎欲境。多闻恃而我慢山高。欲境狎而爱贪海底。是故阅教乘者。唯以尊者为龟鉴。而不必计其大权小乘。使尊者实在声闻初果。自非博地凡夫。而方行等慈。则翼翼小心。干干恐惧。尚遭魔摄。返观自己。诚声闻耶。菩萨耶。迳混俗和尘。而无忌惮可乎。不特此也。如后文中。尊者曲尽迷情。巧陈懦态。执己见。则谬辩多端。感佛恩。则悲泣不已。皆所以罄智悲而激引群生耳。凡开卷见此。不审自己虚实。徒为如来阿难说是过非。评长论短。纵使佛祖点头。终是碍境。不唯遗失本真。似坐圣贤于人我场中矣。与己何益。摩登伽女。此云本性。多劫与尊者有欲爱缘。登伽经载之颇详。婆毗迦罗。云金头缚指。而食半米为苦行者也。亦云黄发外道。所传咒术。称先梵天者。妖者伪称。谓先自梵天传来也。隍。城河也。郭门者。即城门也。

  冠注 此叙依佛行慈。更遭魔扰也。凡行平等慈。须得平等智。根基未固。徒依模样。忽值外魔。有所不免。阿难所行。未从自己平等智中流出。但为须菩提。舍贫乞富。谓富则易施。亦令善种不断。大迦叶舍富乞贫。谓贫当植因。亦令苦果不续。世尊皆诃责曰。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阿难知之。意谓二者所行。皆有遮限。未免富者疑贫者谤。是欲钦仰如来之教。开阐无遮之慈。度诸疑谤之众。便经历城隍。已而徐步郭门。已而严整乞食威仪。已而肃恭应斋法则。如此矜持。洽辙无疑。然才涉思惟。便堕坑落堑。只因循次乞食。不免经历淫室。岂知摩登伽女爱习不除。宿怨未雪。且见阿难。具佛二十相好。色美如银。便以所习婆毗迦罗先梵天咒。咒巾覆食与之。阿难受之。不觉遭大幻术。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欲毁其清净戒体也。然后文云。八万行中止毁触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可见虽至垂危。根本如故也。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至)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上序分竟。此下正宗分。复分为四。一见道分。二修道分。三证果分。四结经分。且先明见道分。

  冠注 此叙世尊慈心救度也。阿难垂危之际。如来以佛眼观之。已知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臣民皆前伫佛来应者。意谓斋讫说法。佛之常仪。今既旋归。或因内外间隔。我等不齐。归必说法。俱来随佛。愿闻法要。岂知斋毕时。正阿难被害时。速归者。为救彼故也。放肉髻光者。显本有智光。元是超出根尘限量。最尊最上法也。色如百宝所成。而曰不畏者。显其万德俱备。慈威并彰。善无不摄。恶无不摧也。光中生莲。莲中化佛者。显三身顿现。因果双融也。化佛说咒者。显秘密法藏。亦自无为心中流出也。来文殊将咒者。显大智能破极愚也。然世尊妙用难思。亦不可执一而论。彼时世尊。既知阿难被魔所制。即加庇之。不令摄入。有何难哉。纵摄去矣。即使二人自来归投。又何难哉。岂必待如是作用。而后始得恶咒销除耶。又岂文殊不将咒去。必莫能来耶。是亦不然。但知如来藏中靡所不具。故应机接物。任其所来。当以辩才应者。自不与之神通。当以神通应者。自不与之辩才。若所应非其所感。是欲进而反退矣。是故登伽女。以幻咒摄入阿难。世尊亦以幻咒应之。盖以幻除幻。则彼邪幻心降。翻然皈投正幻矣。或曰。佛所说咒。不可言幻。斯亦似痴人前不可说梦也。提奖者。提携奖劝而来也。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至)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十方如来。指能证人言。菩提。此云觉道。指所证果言。妙奢摩他等。指所修因言。最初方便。指入门第一方法言。妙字。指修行者于禅定中所得趣味言。如蜜中甘美。唯食者自知。向人形容不出。没柰何。故假妙字称之。若不如是。何故十方如来。一入其中。难割难舍。只到彻头彻底。且一彻之。则群魔不能视。况加害乎。奢摩他。此云止。亦云寂静。亦云空观。即空如来藏。三摩。略一提字。或地字。或云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亦云等至。亦云假观。即不空如来藏。禅那。此云静虑。亦云思惟修。亦云中观。乃定慧双融义。即空如来藏。罗汉。辟支。见前。

  冠注 此正宗分也。阿难蒙佛救拔大恩。故一见之。即顶礼而谢。悲泣而感。忿然而恨。且谓旷劫多生。徒忆持诵习。而正定禅那。全未得力。尚未知修证工夫。亦未得最初入门方便。若亲证实受圆满果位。安得复遭魔孽耶。故殷勤启请(云云)。此等名言。皆阿难熟闻久矣。但未及修证。必得入门方便。始可修禅定。必假禅定。可证菩提也。阿难启请时。有常随众。及云集诸大弟子。俱愿乐闻。默然承旨也。

  ○诸师注疏。都以向后经文。分章割段。配三观义。虽不为过。觉太死杀法。且非世尊本怀。亦非本经要旨。乃义学辈之习气耳。况世尊所说。俱从不思议藏中流出。虽机有利钝。智有浅深。皆可随分悟入。若刻定死法。不可差池。未免令人束手缚脚矣。如根性颇利者。一句乃至一偈。亦可悟入圆通三观矣。若必将全部文言。如线贯花。串入心中。方得三观圆通。是累坠杀人也。且经中文义。不可定配者甚多。略示一二。其余互见。如三科七大之文。是一个理路。俱是幻妄称相。其性本真。相如空花泡影。性即如来藏性。岂可定配奢摩他耶。岂可定配三摩耶。又岂可定配禅那耶。又岂可将三科配一义。七大又配一义耶。又如三种相续。二种妄见。以至非即非离。是即非即。一多无碍。小大相容。则事事无碍亦可说。世间因果亦可说。又配作何观。又如二十四圣。各陈圆通。那个不具三观。如观音从闻思修。以至四不思议。非融通三谛耶。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配作何观。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并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于一心三观。何所不备。况本经宗旨。唯显一切事究竟坚固。若说圆融三观。则可割截强配。则不可。最初方便亦不必远指。下文即是。何则世尊说法。如谷答响。岂容拟议。但见阿难自道。恨无始来。一向多闻。即知他心已服病。第未知病根所在。何为病根。不过见闻知解之种子耳。故即问他发心所以。使他陈出病根来。捏着痛处。逐一针灸。使其胸中所有。尽情吐出。至于理穷词尽。则习气空而病根去矣。自后渐进调养之方。非方便而何。已上所录。虽乖常途。要非有心。犹若破句读经。唯自得之。唯自信之。实不敢以此强人也。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三十二相者。旧说始于顶肉髻相。终于足平满相。胜者。诸天轮王所不能及。妙者。端严美丽。难以言宣。绝者。超出众圣。映彻者。若赤金色而明透。净明者。处尘不染。皎洁分明。紫金光聚者。佛身如紫金山。光明无量。含摄无尽。备载观佛三昧海经中。

  冠注 佛见阿难情甚苦切。且慰之曰。凡诸弟子有问必答。矧汝我同气。情无彼此。性等天亲。有所请问。而不倾肝膈乎。遂诘之曰。但父母重恩。男女深爱。皆难割舍。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然舍之。阿难以实答曰。我见如来三十二相(云云)。夫阿难曰见相。曰常自思惟。曰渴仰剃落者。正是他根境相缘。识心转炽。净秽难忘。爱憎竞起处。故佛因他请最初方便。即审其当初发心。而从容探索其病根。俾之微细陈出。而后逐一针灸。岂非方便乎。然阿难既以多闻为恨而请。在佛当问他闻我何法。其问答承接。亦觉顺便。置此不问。而问见何胜相。其故何也。谓圣凡虽别。净秽虽殊。佛相魔相均一色尘。舍凡从圣总一妄见。爱净憎秽。等一识心。昔若不爱佛相。今亦不憎魔相。佛尚不着。而况魔乎。可见阿难未答语时。佛早知其病根。第使自己吐出。庶无所隐匿耳。然此病根。即大地众生之通病。是以佛与阿难。互相建立。此见闻思惟四字。为一经之线路。向后文中。每每针灸。如云此非汝心。云缘尘分别影事等。皆破此思惟。以显真心也。如云离物离见。云见犹离见等。皆破此见相之见。以显真见也。如击钟验常。云返闻闻自性等。皆破此多闻之闻。以显真闻也。虽然相去几何。但息波痕。不无水体。若离波求水。亦外道余乘之见矣。斯正一经之脉络。不可不珍玩也。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一切众生。指三界二十五有言。无始者。言其前无始。后无终。谓浩劫漩洑。永无息灭也。常住真心。约用言。性净明体。约体言。先用后体者。称佛事门头言也。常者。非一定死常之常。乃寓物成形。而曾无迁变也。住者。非住着之住。同生住异灭。而本不动摇也。真者。在幻化而不伪。照境曰心。为性之用也。性者。生生不息之理也。净者。处染而常洁也。明体者。处长夜而不昏也。斯皆佛生本具。无欠无余。不动周圆之真如也。众生不觉。故取舍情见。净秽心生。若一念纯真。则圣凡平等。染净不二。即如来三十二相。皆影像分耳。爱自何生。

  冠注 此真妄并立。而令诸众生舍此登彼也。佛言善哉者。为阿难对以实情。故喜而慰之也。意谓汝所对者。固皆本怀。但发觉初心。早已差谬。汝等发心。当求不生不灭之真心。若见胜相而常自思惟者。乃诸众生之生灭妄心也。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故勉之曰。汝等当知(云云)。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至)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冠注 此直指菩提道路也。阿难既有回小向大之志。又陈白最初发心矣。佛既与之建立真妄两班。又令他知其门户矣。到此要使直取无疑故。汝今欲研者。是阿难要微细穷究也。世尊意谓。欲究菩提。不离当下。无上菩提。岂是他物。即人所共有的真心。但未发明。若能开发明了。就是菩提。然而开发工夫。只须心直言直。应当有问即答。莫涉思惟。绝诸拟议。则近之矣。即汝所问十方如来。出生死得菩提者。亦同此道。皆以直心直言故得。因果如是。直出生死。直证菩提。从始至终。凡中间所历地位。永无纡回留难之相。自此以下。是单提向上不列阶级。以显最上乘法。要阿难立地成佛。不由他悟也。心言直者。不容拟议。不落意识。在以不动智去思惟心。亦若祖家云。说个直指。早已曲了。故才着拟议。即加棒喝。柰阿难不能担当。世尊再向第二门头。另开方便。即后文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以下之文是也。真发明性。即发明真性。特文倒耳。直心即真心也。真性是体。真心是用。体用皆真。非菩提而何。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至)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缘字。有能所义。相属所缘。见属能缘。中间爱乐。乃思惟识心。佛既教以直心酬对。阿难岂不受教。但不知佛说的直。是称不动智。应一切境。如镜映色。了然妍?。而无能所之见。纷然去来。而无生灭之相。毫无思索。故谓之直。阿难则以见相发心之思惟爱乐。据实而告。误以为直。则翻药成病矣。

  冠注 此一问一答之词。上既教以直心酬答。斯即验其曲直。且亦提掇病根。令他知其下落。便即扫除。故问及当初发心。那段光景。倘阿难猛然大觉。则过去心相。宛若幻梦矣。岂但过去。即现在心亦不可得。则漆桶破。而大事明矣。争柰仍堕旧时窟穴何。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至)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冠注 此徴究心目之处也。承上云。汝谓目见心思。愿舍生死。不知舍生死者。即生死之因。何则汝说目见胜相。心生爱乐者。正是劫夺真心之贼也。譬如国王被外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知贼所住处。而后能破其巢穴。诛其种族也。汝自无始以来。流落生死。轮转不息。并无他过。唯汝心目为之贼媒。自劫家宝。汝今欲证真心。如护国王。欲修禅定。如用佳兵。欲除心目。如剿强贼。汝心与目。今何所在。此虽心目并举。要重在心。以至后文。重重破见。但为心无巴鼻。恐迷者罔措。故寄见徴破耳。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后文中住字。即此处居字。凡七处徴破。唯破一住字耳。其内外中间。无有不可。虽辩识心。而真亦在焉。盖心如太虚。身如房舍。若谓空住房内。房外岂非空乎。内外中间。亦复如是。故般若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谓七处皆非心者。则五阴以至七大。俱非如来藏矣。请深玩之。十种异生。如后列十二类生。除空散消沉。土木金石。非心眼伦故。青莲华者。西域此莲之瓣。极为纤长。佛眼似之。浮根四尘。元是四浮尘根。乃译语者嫌其古拙。以巧其文耳。亦是阿难一时连带之词。犹云岂独眼根。并耳等四浮尘根。秪在我面。看一秪字。自了然矣。诸师因后文有能所八法之说。便谓色香味触。岂阿难半吞半吐耶。且佛但问眼何所在。而阿难又道眼是四法所成。何太多事乎。

  冠注 此阿难执心居内也。阿难并陈心目所在。似同迷者之见。而出言吐词。自有分晓。何则。既曰十种异生者。可见未出生死者。俱同此计。又曰。识心自非真心。一切众生所以幽囚六趣。汩没三途。皆由计此。以为我执事障之深根也。曰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而确指浮根四尘。又非胜义根也。夫阿难语虽斟酌。未免随处渗漏。纵谓识心。亦不必定执实居身内。能见三十二相者。岂独浮根乎。佛亦明知此过。且不与之说破。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至)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冠注 此三问三答之语也。阿难既谓。识心寔居身内。佛即当问曰。心寔在内。能见心肝脾胃否。亦置之不问。乃先问其现坐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阿难答曰。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内。祇陀林。寔在堂外。是内外之境。令阿难自定矣。次问。汝今堂中。先何所见。阿难亦答曰。先见如来。以至方瞩林园。是先后之见。亦令阿难自定矣。次问。汝瞩林园因何所见。阿难亦答曰。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是所见之因。亦令阿难自定矣。夫世尊三番审定者。特为阿难。素有多闻习气。亦能巧辩。若不预为防限。未免临时转计。曲费饶舌。凡善知识开导未来。不可无此方便也。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至)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梵语三摩提。亦名三昧。此云等持。亦云正受。旧说一切不受。名曰正受。大都在禅定中。一念不有处。正是受用。而吐不出。吞不下。故谓之三昧。大佛顶见前。梵语首楞严。此云一切事究竟坚固。王者。尊贵义。亦云自在义。妙庄严。指菩提果上言。旧说。摩顶者。抚以示爱。礼足者。伏以示敬。上爱下。故摩顶。下敬上。故礼足。

  冠注 此建一经之纲宗。示诸佛之通津。截余乘之岐径也。上既审定阿难。仍不加其徴究。而特为摩顶开示者。何也。为其最初启请禅定方便。佛自审其发心。而左提右挈。以至于兹。在佛未尝非禅定方便。在阿难犹未见标名直示。若更加徴究。则令其罔措矣。故佛舒金色臂。摩顶抚慰阿难及诸大众。而告示曰。有三摩提(云云)。夫此三摩提。是禅定之通称。非前所请三观中之一也。名大佛顶下。是假诸佛顶相。以名三摩提之体也。具足万行下。是假十方如来。以显三摩提之用也。谓此三摩提。凡情圣解。皆不可入。有心无心。皆不能证。识不能见。智不能知。空而非空。有而非有。中而非中。乃世出世间最上无比之法。故假大佛顶以名之。然而亦不离诸世谛名相。即一切事本自如如。周圆不动。具此三昧。则百千三昧皆在其中。斯是诸三昧中。最为尊上之王也。不特具此。即六波罗密四无量心等。一念具足。故十方如来。皆由此以出生死河。由此以登涅槃岸。由此以成万德庄严也。佛全提正令。要使顿证真常。一弹指顷。三祇果圆。然而世尊虽以此示阿难。而与所请奢摩他等。不无天渊矣。在阿难似由方便而得禅定。由禅定而证菩提。不无渐次修证。佛既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等。则一色一香无非大定。即大经云。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从定起。乃至一根入正定。诸根从定起。亦如祖家云。莫动着。莫妄想。是故诸祖提唱宗风。每举楞严大定。而佛于向下。多方追究。亦令妄心尽处见菩提耳。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此下多设难问。以曲折搜求者。要使迷者得悟。滞者得通。而凡涉难辞。亦不当以实理诘之。因实理不明。故以非难为难。难至无难。则实理自显。若见其曲屈巧辩。而责以实理。妄构图度。非不能因言入理。抑深昧言之所由。读内典者。不可无此择法眼。

  冠注 此牒其前言。以破执心在内也。如汝等四句。牒前所见之由。以局定阿难。亦有等四句。世尊复设一计以审定。阿难答言下四句。是阿难堕在计中矣。汝亦如是者。乃佛之总断语。犹言汝计心在身内。与在堂不见如来而反见林泉者。曾无有异。盖最灵者。莫过汝心。凡所在处。无不明然了知。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寔居身内。尔时当先见其脏腑。而后可见外物。始与汝先见如来。以至方瞩林泉之语相合。不特此也。据汝所言。宜乎世间多有众生。先见腑脏。后观外物。今果有耶无耶。然身内容有不可见者。亦有不可不见者。何则。若谓心不能见心。如眼不能见眼。肝脾胃者。最近于心。亦若眼不能见眉睫。汝纵不能见此。其余爪生发长之处。筋转脉摇之处。斯等在内而与心相离者。理合明了。如何离合之处。俱不能见耶。若汝最灵之心在内。而必不知内物。云何反能知外物也。然则与在堂不见如来。而反见林泉者。何异哉。汝计谬矣。是故下结破语。犹云汝言在堂。不见如来。能外瞩林泉者。无有是处。可知汝计心在身中。不见内而反见外者。亦无是处也。斯破心在身内竟。纵不能等旧说。以幽深肤浅释之。似自外而之内。则心在外矣。不可从。颇者多也。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至)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冠注 此执心在外也。阿难闻佛说个必不内知云何知。外顿起谬解。意谓佛说我心在外。义见言表。故曰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何则。我心如灯。我身如室。佛谓心若在内。宜先见内。而后及外者。譬如灯然室中。必然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者。亦如灯居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竟明了。无所疑惑。与佛上来所说了义。无不同者。岂得同前在内之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至)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冠注 此先设一喻。以明心不在外也。夫心既在外。则身与心分而为二。亦似两人。彼此不相干涉。故审定阿难曰。是诸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否。阿难即答曰不也。且自徴明曰。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食时。能令众饱。即此则知心在于外。自不知身。而阿难之计。将负堕矣。适值也当也。抟食者。亦名段食。有形段可抟取者。四食中拣非触思识也。宿止也。犹云今日不食矣。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至)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冠注 此破心不在外也。若汝能觉了能知见之心。实在身外。则身外于心。而心亦外于身。各不相干。然则心所知者。身不能觉。身边能觉。心不能知。则与一人食时。众不能饱。无以异也。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答言。眼见手时。心生分别。佛曰。若然则身心元相知。而不相外矣。云何执心在外耶。是故下结破语。兜罗云细香。此绵白软。佛手似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至)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冠注 此执心潜根内也。如佛所言下。牒前言而起后文也。我今思惟知在一处者。拣非前内外一处也。处今何在者。佛徴其所言之处也。既不知内等语。意谓根不见内故。若根能见心。自随其分别矣。观下文可知。犹如有人至随即分别一段。是喻。乃发挥潜伏根里一句义。故以能合琉璃。喻如眼之浮根。以所合双眼根。喻如识心。琉璃不碍眼见。如眼根不碍心见也。阿难此处早有眼见心知之意。但未明言。而世尊亦不理会。妙不可言也。然阿难向下负堕者。重在彼根随见随即分别二句。法喻不齐。犹轻然我觉了至终。又是委曲。完成上文既不知内。而能见外二句义。犹云不见内者。为根不见故。根若见内。心自随知。瞩外无碍者。亦潜根内故。根既能见。心何所碍。何怪心不见内。而独见外者乎。潜者藏也。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至)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冠注 此破心不潜根也。佛以二难破阿难。若心见眼。而眼自不能见境。心亦不得成随矣。若心不见眼。则法喻不齐矣。故先蹑本喻以按定。阿难谓汝既以人之琉璃。喻如汝之眼根。以人之眼根。喻如汝之心体。彼人正当见山河时。曾见琉璃否。阿难答言。实见琉璃。佛即难曰。汝心潜伏眼根。若同彼琉璃所合之眼者。汝心正见山河时。何不见眼。设若见眼。则眼反同心所见之境矣。若同于境。则眼乃无知之物。然则眼先不能见物汝心又随。何者而起分别耶。汝计随见随即分别者。不得成矣。斯暗点他见。非是根也。设若汝心不能见眼。则法喻又不齐。云何说心潜根内。如琉璃合眼耶。是故下结破语。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名为内见是义云何。

  冠注 此双计内外也。阿难转计。多因被斥。暂时逼成。唯执心在内。是其本意。故坚执不舍。今虽内外双执。而意在曲成初计。有藏则暗者。谓由其暗故。不能彻见藏腑。闭眼见内者。谓既名见内。岂为不见。有窍则明者。谓由有窍故。所以外明。开眼见明者。谓由其明故。所以能见外物。然则心居身中。不见腑藏。而见外物。亦不违理也。因被三番夺破。故不敢直断。但曰是义云何耳。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至)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冠注 此破闭眼见暗。名见内也。欲破彼执。先设二问。以审定之。下方辩破。若此暗相。与眼对者。是此暗相。在汝眼前。反成见外。云何成得见内。若言见暗即成内。勿论眼之前后。即当凡居暗室中。无三光处。则应尽是汝之三焦五腑。然宁有是理哉。若此暗相不与眼对。则暗与眼。自相乖离。亦不名见。又云何成得见内。如是则眼与暗相。对与不对。皆不成内。若言我道闭眼见暗。非道开眼见暗。何论对与不对。这是离诸外见。返观暗相。谓之见内。若汝眼根。离却外见。返观暗相。成内对者。即当开眼合眼二处。皆能可也。若能合眼返见暗时。名见身中。于开眼见明时。何不返见己面。若开眼时。不能返见己面。则闭眼时。又不能返见身中。若谓开眼见明时。果能返见己面。则汝心眼皆在虚空。又不得返见身中。而内对必不成矣。若果在空。岂独不成内对。抑且非汝之心体。若言虽在虚空。而见我面。亦是我之心体。殊不知汝眼所在。当有汝身。然则如来亦见汝面。即应亦是汝身。纵谓心眼所在。不必有身。则汝心眼在空。亦见汝面。是汝心眼已有知觉。则汝身中。应无知觉矣。汝必执言身中有汝知觉。空中心眼亦汝知觉。则汝一身应有二知。既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有此理乎。是故下。单结破见内不成也。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至)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冠注 此计心在随所合处也。阿难四番被斥。伎俩将穷。故引佛法。为己证据。殊不知昔说心法互生者。要显诸法无性。妄心无体。以破妄也。今谬执心法。实有所生。复计因法。而有之思惟体。为己心性。既谓心随法有。不可说合。既谓之合。必是两物现成始得。且心体尚无。岂待合而后有乎。不特此也。既曰心随法有。而亦与法合。则法在外。而心亦在外矣。何谓非内外中间三处。通身是病。而不自知也。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至)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冠注 此破随所合处之计也。阿难引两法为据。佛单牒一法辩破。则彼无所赖矣。若谓法由心生。则似心为法体。聊有倚傍。而独说心由法生。则似法为心体。是心自无体性。心若无体。则无所合。盖六种根尘。各有体量已。合成十八界矣。汝无体之心。复与何法相合。岂六尘外更有一种无体之尘。与汝无体之心。合而为一。而成十九界耶。何以故。因七尘故。是义不然。若汝心必有体。必在随所合处者。汝今以手自挃其身。看所知心。从何所来。若无所从来。又非随合随有。必待挃而始见。方是随合随有。若有所从来。必有内出外入。果内出耶。外入耶。若有内出外入。则复袭前咎。岂得随合而随有乎。不曰二十一界。而曰十九界者。正显心与尘俱无体故。此虽小节。亦应知之。挃者触也。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至)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冠注 此计眼见心知也。阿难闻佛见内见面之说。遂生疑计。谓眼但名见。心但名知。责心令见。恐非正义。佛即暗牒前户牖开豁等文作喻。显知见唯心。以阿难喻心。以门喻眼。谓如汝在室中。虽因门见外。须得汝身而后能见。若非汝身而门。岂能见之乎。法合应云。虽因眼见外。须得汝心而后能见。若非汝心而眼。岂能见之乎。若唯眼见。则诸已死(云云)。以此观之。可见知见唯汝一心。岂妄分眼见心知乎。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至)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冠注 此复拈上文。心若有体一义。作四分破之。承上云。汝心若必有体。为是一体多体。遍体不遍体。若一体者。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处。若挃处有在。定非一体。若多体者。有一心体则成一人。有多心体则成多人。于多人中。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一体。挃一支而四支咸觉。若不遍者。止在一支。当尔挃头而亦挃其足。若头觉而足不觉。可言不遍。今头足并挃。必尔并知。又非不遍。然则心体尚无定在。岂有随合随有之处耶。是故下。结破语。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至)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冠注 此计心在中间也。阿难但知引证。而不知谈实相者。是说万法唯心。不随妄执。直指真实本相而言。岂同浮想识心乎。反领前非。而作思惟。谓心若在内。应有所见。又无所见。心若在外。应不相知。今又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故。在外非义。外既相知。内复无见。当在中间。彼虽言中。而中相尚迷。佛先审定中相在身在境。后推破之。意谓若在汝身。而身有中边二义。在边则不名中。在中则同前在内。仍当见内。若在身外之处。而处有表与无表二义。无表则中相无所标准。表则亦无定方可观。盖表体尚无定在。岂心有一定之中相。而不杂乱乎。表中标竿也。凡立标以显中位。曰表。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至)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夫凡看此等经文。要知非难为难。勿得望空凿实。然而语虽变幻。于中线路。隐然络然。若虚非虚。但循文销释。妙趣天然。若强援证据。徒成赘语。岂独不成一片。反作七穿八孔。当观阿难所引佛语。曾无一二当可。世尊并不究其来历。亦不问其差讹。唯了眼前公案。虽系折辩。其实直捷。又如阿难所执之心。世尊岂不知是第六识。岂不知为前尘影事。未及缘熟。自不与之说破。若乃伎痒知识。未免扪风扑影。不顾其当与不当。契与不契。唯图展其所有。而残经剩论。余歌冷颂。甚者。诸子百家纷然杂出。譬诸庸医修药。料愈多。而病尤深。夫何益哉。

  冠注 此一答一破之词也。阿难答曰。我所说中。非身处二种。如世尊(云云)。阿难一时两引证据。则前后矛盾。而亦不自知。盖佛处大乘时。说真心实相如如不动。无在而无乎不在。岂谓不在内外而在中间乎。佛在权乘时。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谓根境为缘。以生妄识。而互无体性。如本经后文云。幻妄称相是也。又岂与实相真心无异乎。然此应置之勿论。况复解释佛语。谓眼有分别。而指定根属内身。谓色尘无知。而指定尘属外境。谓识生其中。而指定心在两楹之间。以显中相。嗟夫谬矣。堕矣。故世尊乘隙。审定阿难曰。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中之心体。为兼根尘二种。为不兼耶。遂辩破之曰。若兼二者。汝道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者。一定眼是有知之根。一定色是无知之物。汝心自是有知之体。而复兼在根尘之中。是体与根。皆系有知。虽兼而不必论矣。但无知物色。与有知心体。二者兼在一处。则有知无知。岂不互相杂乱乎。若必执言。二者虽兼不妨。物色犹自非知。而心体犹自有知。未尝杂乱者。则是虽相兼。而未相合。若汝心体与外物既如此。与内根亦复然。即当以一心体两分而立。半与根敌。半与尘敌。然则心体既非定一。依何为之中位乎。若兼二不成。是不兼根尘。汝道眼色为缘。生于眼识。若汝心体不兼根。则非属有知。若不兼尘。又非属不知。然则如为父母。子自何生。根境既不为缘。则心之体性。自何而有。心体尚无。依何以显中相乎。是故下结破语。以兼二破阿难。是蹑眼有分别二句作赃证。以不兼二破阿难。是蹑眼色为缘二句作赃证。物体杂乱句。且除却根说。物非体知句。眼上句转出来。以分释不杂乱义。成敌两立句。又跟物非体如句推出来。以此例彼。仍提起根来。方作三法破之。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至)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冠注 此计无著为心也。阿难愈授愈谬。不知世尊昔日为四大弟子。常言觉知分别心性者。正说思惟妄心也。不在内外中间。俱无所在者。正为破妄无体。令识本真也。犹云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故妄元无。妄心无处即菩提。岂谓有妄心。而但无所在乎。况复释成佛语。谓一切无著。名之为心。且不敢自决。唯曰。则我无著。名为心否。盖阿难不知分别心性。随境生灭。亦无实体。反认心实有体。但不着一切。嗟嗟不着一切。早着忘了也。然将名为心否之语。较前实居身内之语。则知阿难名言宿习。销过半矣。非佛方便。焉能如是。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至)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冠注 此破无著名为心也。世尊欲破其计。先牒其语。次则标名一切。犹云汝所谓一切者。即世间之虚空。及水陆飞行。诸所有象。种类虽多。总名一切。遂辩破之曰。汝谓无著一切者。为有汝心在言无著耶。为连汝心亦无。言无著耶。若心亦无。则同龟毛兔角矣。汝心既无。以何名为无著。此当用一喻可明。譬如我有个瓶瓯在此。容许说这瓶瓯。不著于案上。岂连瓶瓯。亦无脱空。说个不著于案上。而不著者。果何物也。若有心言不著者。则不可名无。何以故。若心无相。则同龟毛兔角之无。固不可脱空说无著。若非无相则心有。相心相一有。则着在一切物上。云何以无著名心无相。下双结上有无二义。是故下总结破语。有无皆指心言。旧说指一切物言。岂前标明水陆等。而后复论其是有耶。是无耶。为在之在字虚说。犹云有心在此乎。则在之在字。是言心在物上了也。盖心必即物以显相。岂可离物以言相乎。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至)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冠注 此旧谓责躬请教之文也。夫凡有所执着。有所倚傍。有所分别。有所憎爱取舍。皆名言妄想耳。故七番徴究。处处皆斥为非。使阿难绝断思惟。于一切处无可傍副。一切心无可跟究。一切言教无可恃赖。一切意解无可图度。则知见消磨。名言灰灭。而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立可承当。岂非楞严大定乎。阿难当面蹉过。只得再申启请。尔时阿难至而白佛言。乃经家标叙请教之仪也。最小之弟者。四王生八子。唯阿难最小也。意谓因霟同气。而居最小故。得蒙如来慈心爱惜。由慈爱故。虽今出家。犹恃娇怜。不复努力。所以徒尚多闻未得无漏。故被魔咒所摄溺于淫舍。然且不知何故而至于此也。今蒙如来开示。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故有轮转。始知所以未得无漏。而为魔所溺者。当由不知真心实际之所诣。然我等今欲诣进真际。尚迷途路。愿佛慈哀。指示奢摩他。为诣真际之捷迳。万一由此而证真际。纵值恶知见。如娑毗罗摩登女者。自能使之魔心顿歇。正念现前。岂不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乎。作是语已下。亦经家所叙文。娇怜即慈爱也。倾渴者。如渴思饮也。翘伫者。如鸟张望也。钦敬也。阐提云信不具。弥戾车云恶知见。是一串义。犹云令诸信不具者堕坏恶知见也。应上娑毗等文最亲切。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至)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冠注 此放智光以示真际也。佛与众生。同一真体。而权实二智。无不具足。众生不觉。举目成碍。佛能大觉。触境皆通。然根本智光。即六根而超六根也。故世尊先放肉髻顶光。以显超出六根之最上乘法。因机教不偶。复俯尊就卑。从眼耳鼻舌。放此智光。亦显一真法体不出六根。但众生日用而不知。纵有世智聦敏者。凡所见谛。未出阴阳至理。必曰天动地静。阳明阴暗。以德合天地。智齐日月。然亦不出第八识之见相二分。纵亲证之。亦是理障。唯佛乃能转识成智。故从根本智。放种种光。其光晃曜。则千日隐其明。大地虚其质。而见相二分翻为智用矣。故令十方世界合成一界。十方菩萨不离本座。承听法音。然微尘国土。曾无毫许间隔。诸大菩萨曾无顷刻不面。但情生智灭。根境妄分。于器世界。不能超越。而妄成隔绝。今仗佛光。炳然见之。而反为奇特。若根尘识灭。本光透露。乃一种平常耳。凡佛说法有权有实。而放光则权实并彰。若上根利智。一见此光。一睹此事。即获本真。证无生忍。此光岂非实法乎。若中下之根。必待说法。而后悟者。先假此光。发起信根。而后闻法。始可深入。则此光又属权乘矣。然佛光非有权实。而权实唯机有耳。六震者。动踊震起吼击也。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至)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恶叉。西域毒树名。聚者。谓彼毒果。生必三同一蒂。喻惑业苦三。生必咸聚也。魔罗。此云杀。谓戕害正修也。劫魔。此云长时。尘劫者。以微尘记彼劫数。言极长时也。一切众生下。指泛尔凡夫。而不知修行者。诸修行下。指修行而不得根本正智。不能证极果者。皆由下。有结前起后义。犹如煮沙下。极喻上错乱修习者。云何句。徴上文以起下文。要与阿难一身。敌体指出二种根本。使他立见真际。然真际。即在第八识中。故谓识精元明。精者。不杂也。谓真如虽随缘成识。而不变性。曾未点染也。元者。自本而出曰元。明。指用言。此元字。与上元字少异。上元字。即本字。是真如本体。此元字。已在识中。虽不受点染。不妨与本体有一间耳。此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虽即前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生死根本。虽即前用诸妄想。而于中自有不同处。前是泛指一切众生。以晓阿难。且但曰不知真心。用诸妄想。尚未言及根本。此因阿难请问真际所诣。故先自修与不修者。渐渐说及阿难。向他一身中。敌体指出二种根本。故先标其名。后指其体。又且则汝二字。何等紧确。然虽真妄双指。要重真边。一则令识本真故。二则阿难独问真际故。真根本中。只重识精元明一句。若阿难知得第八识。则真际菩提等。自在其中矣。宁有不由第八识。而证真常者哉。是故虽言惑业苦。及错乱修习。以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一概不重。但要知得识精元明。则无法不在此中。无一样人不从此流出。如对法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所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是也。夫识精元明。离了六根六识。亦无处觅。故后文观河不变者。识精也。如第二月者。识精也。见非是见。以至六解一亡者。皆识精也。盖此识精在眼。而尚未杂色者。即名见精。在耳。而尚未杂声者。即名闻精。乃随根立名。亦无定名。但于一根中知此识精。则去真性不远矣。故向后多寄见精。以指真际也。由是众生下。双结迷真执妄也。

  冠注 此为阿难敌体。指其真心实际也。初因启请得成菩提之禅定方便。即为并标真妄。以至七番破妄。令契真常。迷而未悟。重请真际。佛即放光现瑞。虽全体举出。彼犹不识。今复开示曰。谓诸众生。从无始来。迷己真心正智。随无明流。起颠倒惑。由惑有种种。造种种业。由业熏种。自有苦果。相续不断。夫惑业苦三。生必同聚。如恶叉果生必三同一蒂也。非特众生。即诸修行者。亦不得根本正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或唯厌业果。而欣寂灭者。谓之二乘。或迷自本真而求道心外者。谓之外道。或修有漏善戒而取善果者。谓之诸天。或耽护欲境而恼害正修者。谓之魔罗。此等皆因不知真妄根本。误妄为真。盲修瞎炼。犹如煮沙作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可见妄非真因。不成真果。亦若沙非馔本不成馔也。然此真妄根本不在别处。则汝阿难身中。立可得见。盖生死根本者。第八识中根本无明也。攀缘心者。前七识也。菩提者。根本智也。涅槃者。真如理也。正智契真理。智理一如。本无能所。故名元清净体。总指不变真如。全体大用也。识者。第八识之妄分也。精者。第八识中。元有不变真如。自本明而出。谓之元明。言虽居染位。不受点污。指第八识之真分也。识精元明。总指真如随缘。成第八识也。本识能生见相二分。见为能缘。相为所缘。以妄缘妄。而不能缘及真性。故曰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夫元清净体。与生死根本。非有二体。非定一体。真如无始。无明亦无始。为真如具随缘不变二义。无明具成事体空二义。然真如随缘。即为成事无明。而无明体空。即为不变真如。盖真如即如来藏性。但一念随缘。为成事无明。而无明中自有不变真如。故曰。真妄和合。成第八识。由第八识。有见相二分。见分即前七识。相分有亲有疏。亲即五净色根。疏即浮根色身。及外六尘等相。若第七识执我。第六识随尘分别。前五识领纳前境。根境相偶。以现行熏种子。使第八识受熏持种。即是用前七攀缘识心为自性。亦是第八识为无始生死根本。因果循环。轮回不息也。若根境不偶。前五识不领受前五尘。第六识不随法尘分别。第七识不执我。则现行渐灭。种子渐消。使第八识渐至湛不摇动。复还真精元明。渐尽根本无明。转识成智。即为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矣。观此则岂独阿难敌体本真。是菩提果。凡诸众生各各圆满。但为根尘不脱。令诸妄识遍缘一切。不能返观自性。故迷真执妄。遗此本明。然既曰本有真明。何遗之有。常在六根门首。无须臾离。而但不能觉耳。止因不觉。堕入凡愚诸天外道等趣。是不当堕而枉堕者也。枉者屈也。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至)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冠注 此举拳验见令知真际也。承上云。汝曰不知真际所诣。而复问奢摩他者。是以奢摩他为诣真际之路。意谓愿出生死。而诣真际。必要先知其路也。我今为汝指出真心实际。当不劳举步。立可至之。而汝可能至之乎。即时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而三番审试。一则举拳语阿难言。汝今见否。阿难唯答言见。二则曰。汝何所见。阿难唯答。见光明拳。曜我心目。三则曰。汝将谁见。阿难又唯答曰。我与大众。同将眼见。嗟夫世尊要使阿难。于一眼根中。直证真常。而阿难全然未醒。然此三转语中。不无缓急。第一转语。问曰见否。唯答曰见。尚未见得。次则问何所见。正要立见功效。唯答曰。拳曜心目。则病源深固。实难疗治。而世尊婆心切切。更问汝将谁见。又唯答曰。同将眼见。在世尊则一步一紧。在阿难则寸步不移。斯缓急之别。智者审之。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至)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冠注 此再徴妄心而直破之也。世尊先牒而后问。牒曰。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即问曰。目在汝面。我可见之。今以何者为汝之心。当我拳之光曜耶。将心来我看。此乃世尊极力为人处。与初祖为神光曰。将心来与汝安同意。若阿难被此深锥痛劄。猛然有醒曰。求心了不可得。则奢摩他路亦不必矣。争奈阿难仍行旧路。以前七处推穷寻逐之。能推者认为己心。殊不知前自述思惟爱乐者。即此心也。世尊所判。用诸妄想。及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亦皆此心也。故世尊振声一喝。咄此非汝心。虽然世尊下此一喝。要非偶然。必待因缘时至。而后施之有益。盖阿难被世尊在处斥之为非。又于举拳后。连加转语。以搜索之。方说得能推者三字出。若正在推穷寻逐时。尚不知何名所推之处。亦不知何名能推之心。而彼时纵与之千喝万喝。岂特无益。即彼亦未必惊愕如此。斯当详之。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至)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冠注 此一问一答。以显能推者非真心也。阿难被世尊一喝。即矍然惊愕。离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可见阿难一向唯知有此。今闻说此非心。自觉骇然。阿难既索其名。佛即直示本名曰。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意谓汝指所谓能推者。是因前五根所对色声香味触。而前五识领纳前尘。落于其中。使汝思惟想心。缘彼尘相。虚妄暂现。岂有实体哉。由此妄想惑乱汝之真性。犹如窃汝之贼也。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误认为心。亦若认贼为子也。既认贼为子。则于真子不复求觅。岂不失汝本有真常乎。由其所认非常住真心。故受生死轮转诸趣。亦若念念贼子。而常被窃夺也。前所云使汝轮转心目为咎者。此心也。云发兵讨除。要知贼之所在者。斯正贼之所在也。前所见之佛相魔相。及一向多闻者。皆此所谓前尘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至)惟垂大悲开示未悟。

  冠注 此述疑求示也。阿难虽闻世尊明示能推者。名前尘虚妄想相。而不能摆脱。且更加拟度。谓必不能外此心。而别为用也。故历叙有生以来。造善作恶。凡所用处。皆是此心。凡有功能。皆出此心。若此发明。非我心者。我乃同诸土木矣。何则。除此之外。杳无别心可得也。云何如来说此非心。一闻此说。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者。虽蒙如来说此非心。名前尘虚妄想相。尚未开悟。惟垂大悲。更为开示也。夫阿难陈白本怀。亦为大地众生说法。即此观之。则知作善作恶。唯此第六识心。最为殊胜。而凡夫瞢然不知。二乘人虽知而不觉其妄。反以此为主人公也。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至)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凡亲证实受无生之理。唯自知之。向人极力形容不出。故曰忍。诘。追问也。本体无垢。曰清净。处染不染。曰妙净。湛寂虚灵。曰明心。物各有性者。犹言物物一太极也。世物从心现起者。犹言统体一太极也。然斯约第八识现见相二分。而成世间法也。若约真心言之。则心如明镜。而十法界依正二报。皆镜中影像耳。举草叶等者。以微小况粗大也。举虚空者。以无形况有形也。而自无体。亦况显之词。犹云所现之物。尚各有体。而能现之心。岂反自无体乎。决言真心。必定有体也。

  冠注 此示真心有体。以释其惊疑也。世尊见阿难惊惧疑惑。故先安慰而后开导之。无生忍者。即楞严大定。即如幻三昧也。谓证此则于三界内外。并不见有少法生。有少法灭。于一一法。当体如如。而忍可于心。言不能表。众生不能证入于此者。皆由误认前尘虚妄想相。故于此忍。永隔而不能入。佛将破生灭以显无生。故于师子宝座。摩顶安慰阿难而告之言。如来寻常说万有诸法非别所生。唯一真心之所现起。以至十法界中因果。谓之正报者。及十法界中。微尘国土。谓之依报者。莫非因一真心以成其依正之体。不特此也。若诸世间。凡所有者。如山河大地。乃至极细微者。或一草一叶。一缕一结。诘其根本元流。咸有体性。岂独细而有形者。纵令大而无形之虚空。亦有豁达无碍之貌。以此观之。则世出世法。有情无情。若大若小。凡有一物。必具一体。何况清净妙净明心。乃能现世出世法。范围天地。曲成万物。而凡所体性。皆从真心现起。而能现之心。岂反自无体性乎。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至)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法尘分别影事。指过去说。前尘分别影事。指现在说。虽心因尘有。尘亦因心有。为破妄心。只重心边。尘边不可说出。事业者。谓尘是心所司之事业。如言五官相似。事已成。曰业。业初与。曰事。敕。教也。揣摩工夫。向后八还处始见。此处兼举六知根。六现行识。亦只重第六意根。意识也。内守幽闲等。只宜浑说。不可定指何等果位。我非敕汝等。恐阿难罔然无措。未免离波求水。故使他。即妄求真也。

  冠注 此示真妄之别。令舍妄趣真也。世尊虽示真心有体。阿难执妄不移。故曰。汝坚执不舍者。名分别觉观。即六知根。所了知性。即前六识之现行。皆因现前六尘引生。而自无实体者也。若汝必定执为真心。则此分别心。即应离诸色等六尘及依尘所司事业。别有全性。毫无亏欠。许为真心。然此非难辩。立可甄别。即如汝现今承听我法。此则因我说法之音声。而有汝之分别。若离我之声。自无汝之心。既离声尘。而无体性。岂为真心乎。非特此现行六识。不是真心。纵将此名了知性的六识。现行。息灭更灭了。名见闻觉知之六知根。而于暂息尘劳处。内守幽深闲静。虽为禅定寂境。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何以故。能守者。制伏之心。所守者。幽闲之境。此心此境。因昔随尘而分别显。今离尘而寂静。正是过去法尘所遗落之影事。尚不得名真。况汝现前随尘生灭者。即欲认为真乎。然我今亦非教汝执吝此心。定非汝心。但教汝就于分别觉观心。微细揣度摸索。是真耶。是妄耶。离尘有体耶。离尘无体耶。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汝真心。若离前尘无分别性。斯即前尘分别影事。若汝所执之心。是因前尘而有者。则前尘体性。元非真常不变者。若能生之尘变灭时。则所生之心。即同龟毛兔角矣。心既随灭。则汝法身亦同断灭。更使何心修因而证无生法忍乎。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至)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冠注 此申释上文以诱进当机也。阿难闻息灭六识。犹为尘影。又令揣摩心体。为有为无。则默然无辩。而生平所执为心者。亦不知果有体耶。果无体耶。杳无可据。如人失其所有也。世尊见阿难一无所辩。则知胸中余习亦将尽矣。故更激之。意谓岂独认前尘缘影者。未出生死。即世间诸修学人。由欲界而入四禅。由四禅而入灭想定。是由九番次第。始入灭想定也。然虽想念息灭无。乃禅定所制。非尽灭想心也。若念此禅定念寂乐。不复前进。则不得漏尽成大阿罗汉。斯等皆由不知此第六识心乃生死之关键。若凡夫瞢然不知。则随此起惑造业。固堕分段生死。若定性小乘。执此妄心不起处。误为真实涅槃。亦堕变易生死。可见凡坚执妄想者。必受轮转。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无漏圣果也。此不得漏尽者。指方入灭想定。犹未尽灭想心。特定力制住不起耳。与前内守幽闲者相似。对阿难说者。是以胜况劣。有激进义。九次第定。前八凡位。后一圣位。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至)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冠注 此倾诚悔过以请真心道眼也。阿难闻入灭想定者尚堕生死。则信妄非真。重悲痛责。长跪白佛曰。自我从佛发心出家以来。曾未精修。唯恃佛威神。且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是我同源共派。必以慈恩。惠我三昧。岂知纵乃天性之亲。而彼此身心。本不相代。今蒙如来见斥见呵。将我一向希望本心。尽情打落。上因恃佛娇怜故。恃佛威神故。所以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自今观之。不修自己真心。而望人代替者。譬如富人之子舍父逃逝。甘为穷子。而从人乞食也。今日乃知佛力不可恃。多闻亦不可恃。虽有多闻。若不精修净行。与不闻等。若徒闻而不修者。亦如闻人说食。而不疗己饥。闻之终何益哉。世尊。我等今者。但能闻而不能修者。被烦恼所知二障所缠缚故。不能解脱二障者。良由不知自己本有寂常心性。而恃赖于人故。与舍父逃走甘为缺食亏衣穷身暴露而无所栖藏者。无以异也。虽蒙如来指示妙净明心。至今迷覆。虽蒙指示。非眼能见。至今瞢翳。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阿难此番感悟。痛自悔责。兼陈二障者。良由上闻灭想定人尚在生死路途故也。二障者。烦恼及所知也。亦名事理二障。亦名见思二惑。亦名分别我法二执。名异而体同也。二障所缠者。不能解脱也。本不动摇曰寂。本无生灭曰常。心乃了了无穷之用也。性乃生生不息之理也。空有不羁曰妙。体用鉴彻曰明。道眼简非肉眼。真妄显现。决择分明。直见道体。曰道眼。又物不能碍曰妙。物不能混曰明。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至)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如来随处放光。总显根本智。而根本智。即常住真心也。卍者。彼方万字也。佛胸前有万德吉祥纹也。光从此出。表根本智。万德圆备。明烁万有。用等河沙也。幢乃摧邪立正。即破妄显真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以妙字贯下。犹云获妙微密性。妙净明心。体用皆言妙者。言三德秘藏。不纵不横。超出偏小故也。于真心之体。曰微密者。谓十地见之。如隔罗縠。故曰微。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故曰密。于真性之用。曰净明者。谓此心即智也。污不能染。境不能蔽。而灵照卓然。即妙明心也。清净眼者。对境而离。称理而观。周遍一切。不著有无。即道眼也。

  冠注 此先放智光。后示心眼。总为阿难发妙心。开道眼也。世尊三次放光。自是随机感应。亦有深浅不同。盖最初放顶光之后。说大佛顶。则所显所说。皆迥出根尘之最上乘理。要使阿难立地成佛。不由行布。阿难构副不上。重请真际。佛自面门放光之后。指二种根本。其所显所说。虽落一层。以屈尊就卑。亦要阿难悟此最上一乘。亦不离六根门头耳。奈彼亦不能构副。而尚曰二障所缠。观兹机缘。非从梯航。不能证入。是故如来再落一层。从胸卍字。涌出宝光。意谓即六根而超六根者。即在此也。汝不知此。即不知其有心矣。岂有人而不知有心乎。吾一知此。吾一证此。而从此流出本有光明。无色不备。无碍不通。不动一尘。而周遍法界。即十方世界所有宝刹。而刹中所住如来。及如来所有无见顶相。以此一光。莫不灌摄。岂特十方如来。若圣若凡。情与无情。平等融通。即汝阿难。及诸大众。平等贯彻。故曰。汝请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吾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云云)。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至)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冠注 此辩验阿难之迷悟也。世尊既建法幢。为阿难开发真心道眼竟。但未知领悟何如耳。故拈前语。叠发三问。以详审之。一问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二问云何成拳。三问汝将谁见。此虽拈前见拳之语为问端。而实在暗探见三十二相之病源。阿难并无迁改。一曰光明因清净所生。用答光明因何所有也。二曰我实眼观。用答汝将谁见也。三曰屈握示人故有拳相。用答云何成拳也。此曰清净所生。即前云非欲爱所生也。既曰眼观。依旧肉眼。非道眼也。阎浮檀金此云胜金。须弥南面有此檀树。果汁入水。砂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佛身之色似之。赩。赤?也。又传此金有破暗之光。故佛身之色如之也。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至)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冠注 此以拳例见也。阿难陈白二障后。虽睹法幢。不妨仍认肉眼为见。而杳不知其见性。则不能顿悟真常矣。故世尊只得向第二门头。少开方便。故曰。我今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亦问之曰。譬如我今有手。则成我拳。若无我手。则不成拳。例如有眼。则成汝见。若无汝眼。则不成见。其理义是同是异。阿难疾答无疑言。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例同如来既无佛手。亦不成拳。事义相类。然佛据理而问。阿难据事而答。理须智了。事起妄知。阿难出语。似有分晓冷处。亦当着眼。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至)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冠注 此以拳见不齐而显见性无亏损也。承上云。汝谓事义相类。则不然也。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无。彼无眼者。非见性之体用全无。但无浮根。而似用稍不显耳。于体性曾未亏欠。汝试于途询问盲人(云云)。前尘自暗者。谓明暗色空。皆眼家尘相。即浮根既坏。不能现色。亦为暗相。故此前尘但指对见之暗相言。若概指前尘。则有眼人。于白昼时。亦同见暗矣。见何亏损。指见性言。即真见。而真见即真心也。后文自见。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至)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冠注 此执盲人无见也。阿难一向坚执。眼见心知。至今未化。骤闻无眼能见。未免迷闷。故犹强辩云。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世尊引一有眼人。处于暗室。所见暗相。与无眼人所见暗相例同。以诘阿难。是同是异。阿难认定有眼无眼所见暗相。曾无有异。世尊向下。以灯例眼。以证其谬也。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至)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冠注 此引灯例眼。以显见性也。承上云。据汝所言。有眼无眼虽异。而所见黑暗是同。则有眼人处于暗室。唯见全黑。亦不成见。若以汝论之。无眼人全见前黑时。必不成见。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定名眼见者。则彼暗中有眼之人。全见前黑时。亦不成见。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何以故。无灯时与无眼者无异故。若灯见者。灯能有见。即属有情。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眼事也。是故当知。汝所谓能见者。妄见也。夫妄见要假根尘相缘。而后成见。离前根尘。则无见性。汝执眼能见者。不出此也。若据汝所执。而灯但能显色。指能见者。是眼非灯也。我所谓能见。非妄见也。离前根尘。自有体性。故说无眼亦能见。若依我所说。而眼但能显色。指能见之性。是心非眼也。故在眼根。则以日月灯为助缘。在见性。亦以浮根为增上缘。若汝知此见性。非道眼而何。若了见性即真心。非妙明而何。世尊虽以见性是心指示真心。而显真心。未离眼中之见性。阿难纵能信。而未能悟。盖一向但知能见是眼根。今谓能见非眼根。但知有眼方名见。今谓盲者亦名见。但知见明见色为见。今谓见暗亦为见。且世尊前言。见相思惟。非我真心。今谓眼中见性。即是真心。是故口已默然。心未开悟。合掌清心。伫佛悲诲。夫见性是心者。谓统体一真心。不妨在眼名见性。在耳名闻性。以至六根中。随处立名。而抑非一非六。且一不必合。六不必分。犹云捏不成团。拨不开也。两处如是二字。皆指定之词。谓阿难指眼能见。世尊指性能见。虽复下。皆经家所叙之文。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至)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鹿园者。古国王养鹿之地。五比丘者。佛初为太子出家时。父王命随侍者。父族三人。一阿鞞。此云马胜。二䟦提。此云小贤。三拘利。华言未详。或云即摩诃男。似是长子之称。母族二人。一阿若多。此云解本际。亦曰憍陈那。又曰陈如。即其姓也。此云火器。亦事火之族也。二迦叶。此云饮光。共五比丘。而阿若多为最先发解者也。菩提。大乘极果也。罗汉。小乘权果也。皆指佛初转法轮时言。所指客尘者。单取昔所说之喻。不必拘溺昔所喻之法也。若必以昔日所转之四谛法。配合此经中义者。乃刻舟求剑之流也。

  冠注 此更垂方便。令先悟者导之也。阿难前陈二障所缠。请示心眼。世尊即放心光。全体托出。以至向眼根中。指出见性。谓之真心。阿难尚默然未悟。世尊只得将机就机。令彼即向二阵处。究竟真心。故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云云)。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至)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冠注 此陈那自陈最初悟境。以答世尊也。如来初成道时。为陈那等五比丘。初转四谛法轮。开示客尘烦恼。而陈那先解。斯一段语。唯取客尘二义。客喻见惑。尘喻思惑。亦应阿难所说之二障。若详细喻明。当谓见惑粗重。数数造业。流转诸趣。曾未停息。故以行客投寄旅亭等。喻如诸有众生迁灭流转也。以自无所往主人。喻如纵破见惑压伏妄想者。即将意识为主人公。然未免认住与不住为两个也。思惑幽深微细。虽暂息妄想。若内守幽闲者。而但见其光影。故以新霁清旸升天。喻如广大智。以隙中之光。发明空中诸有尘相。显旷野处。不见尘相。喻如粗心散乱时。不能见此思惑。苟能暂息尘劳。而智光稍有一线之明。始于身中。照见微细思惑也。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喻如思惑未破。无明未尽者。未证广大真空。不了生即无生也。然若论唯与下文张本。不过辩定客尘二字。以明动静也。佛言如是者。但印其所说。于昔时无异也。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至)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冠注 此以所见辩动静也。因上陈那答出客尘主空。以显动静分明矣。世尊要使阿难即客尘悟主空。故以手开合。辩问之曰。汝今何见。阿难具实而答。我见如来百宝轮掌。在大众中。一开一合。世尊即究之曰。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之手有开合。为是汝之见有开合。阿难唯答。我见宝手众中自开自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世尊见阿难。似悟非悟。极力提掇曰。汝看动者谁乎。而静者又谁乎。如此等语。要令阿难当下直取。了客处即主。尘处即空。即动即静。即妄即真。奈阿难唯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不见有静。谁为无住。斯是阿难以动为境矣。世尊明知。此见性二字。自佛口角边认来。动静二字。从陈那脚跟下转出。虽未透彻。较前认浮根为能见。以暗相为不见。又觉清楚几倍矣。故将错就错。聊暂印可。再作方便耳。然佛言如是者。唯许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二句。将近乎理。故聊自印可。意谓见性从来无动。今何说静。而静尚不可说。岂有动乎。此中要看谁动谁静一语。阿难明言。手有开合。见无开合。佛岂不知而复问何者是动。何者是静耶。请着眼看。百宝者。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千辐轮相故云。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至)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冠注 此从疏至亲。引向一身中辩动静也。上因对境而分动静。虽云谬误。恐有内外之辩。故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于阿难左右。令阿难左右顾盻。而问之曰。汝头今日。因何摇动。阿难唯答。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说个头自摇动。则谬之甚矣。若头能自动。与眼能自见。有何差别。且死人亦有头在。可能动否。世尊婆心太切。恐彼惊愕。放宽一步。但究之曰。汝盻佛光。左右头动。为汝头动。为复见动。阿难仍旧答曰。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阿难又以动为身矣。上文境动见静。而在迷者。犹可遮辩。此在一身中。认头自动。而见不动。是一身中有个动的。又有个不动的。此乃凡小口吻耳。世尊依旧。将就放过。聊且印可。令彼安隐一二。再作方便耳。要知世尊命陈那。答客尘二字。要令识取客尘即主空。孰知到此但如客尘与主空有动静之不同耳。若知非风幡之动。乃仁者心动。则近之矣。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至)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冠注 此领陈那之语。寄大众之名。以实责阿难。乃大权方便也。意谓陈那已悟尘处是空。离客无主。决不离动取静矣。若复有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宜知尘即是空。以不住者。名之为客。当知客不离主。汝观阿难。但言头自摇动。见无所动。岂知头自摇动。即见无所动乎。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岂知手自开合。即见无舒卷乎。若了头自摇动。即见无所动。云何汝今但以动为身耶。若了手自开合。即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但以动为境耶。由汝分头分见。辩境辩心。认动认静。故从始至终。用此念念分别之心。生灭不停。反遗失其不生不灭之寂常真性。非颠倒行事而何。盖由性心失真。认物为己。所以轮回于颠倒之中。无停息之时。然此轮回非从天降。亦非人与。乃自取流转耳。凡失念念生灭。认物为己。二乘迷己为物。遗失真性。斯中兼有之也。虽然此事。若悟后的人。头头法法拈来。即是未悟者。实难开口。使阿难认定。头动即是心。复为前尘影事。若离头动觅见性。又是波外求水。除是向世尊问手有开合。见有开合处。别行一路。不上他钩饵。始得解脱去也。然非己分中流出。则又不可也。

  楞严讲录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