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4 册 No. 0291 楞严经直指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直指卷第十

  洞宗三十四世丹霞沙门 函是天然 疏

  嗣法门人 今释澹归 阅

  今辩乐说 较

  上三想阴竟。

  △四行阴。分五。初想尽胜相。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

  由寤有想。故寐有梦。今想阴既尽。则寐犹寤。以无想故无梦。无梦故恒一也。粗重谓烦恼也。烦恼皆由想生。觉性本自虚明。为想所覆。想尽则觉性显露。犹如晴空。一切阳?隙尘。往来空中。无住无著。觉明亦然。想尽觉显。任根尘对现。如空受物。更无系绊。唯一真性矣。陈习谓往昔妄想。了罔谓晓然其无也。

  △二行阴区宇。

  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生灭为行阴根元。想阴未尽。则全身行中。为想所纷。而不能见。今想尽。故能观见十二类生生死之相。未尽各命由绪者谓生灭始相。此相须识空方可顿了。盖行之所缘。即无明也。野马即阳?。喻行阴微细。于空觉中。非想尽则不能见。三界生因。皆本于此。故曰根尘枢穴。枢之有穴。门由关闭。此同分生基也。熠熠即野马光?之状。扰而曰清者由想尽故无烦动耳。

  △三行阴尽相。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熠熠清扰而曰元性者。由迷真识而有生灭。则生灭皆为识性变现。行尽归元。元澄习旋。故曰如波澜灭。化为澄水也。众生生灭不停。故行尽即为超众生浊。此生灭微细。最为幽隐。故曰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四行境差别。分十。初二无因论。分三。初总标。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禅者想阴未空。随想起惑。为魔所中。今想阴尽。则此觉心邪正分明。凝寂不动。即以此心研穷十二类生生灭元绪。于本类生元披露之时。观彼幽清圆扰动元。无有根本。以不知无明所覆。迷真识性。谬以生灭之相圆尽于此。更无所有。故起无因也。夫如来藏不觉妄动。而生于见。由见有相。生灭流注。轮转不已。若不穷破识元。返如来藏。即使行阴空寂。了三界因。证于二乘无学。而无明住地。未尝隳损。犹不名为获正知见耳。

  △二本无因。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祇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此见本无因也。由研生类之本。穷八万劫。无有起处。此乃不知八识迷因。即使更千万劫。亦无根绪。非眼功德之所不及。亦非定力所不能至也。惑为无因。即背正觉。涅槃云。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颠倒。遍知者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又复正者名世界中。遍知者毕竟知修习中得阿耨菩提。今于修习忽起妄计。故曰失菩提性。

  △三末无因并结。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尽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此从见本无因。故见末亦无因也。盖由未穷识性。但观行阴现前生机一切现成。无有迷悟。八万劫前。不见菩提。毕竟八万劫后。亦无成菩提事也。如舍利弗观鸽子身。前后八万劫。不改其报。今行阴中。既见此相。便例一切。中间业果转变。智力弗及。谬以各类经八万劫皆无所有也。论云。有阿罗汉知一世。或二世三世。十百千万劫。乃至八万劫。过此以往。亦不能知。然不起计。故无斯失。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清凉疏云。第十一无因论师。计一切万物无因无缘。自然生。自然灭。故此自然是常。是万物因。是涅槃因。此计一切无染净因。如棘刺自纤。乌色非染。鹄色自白。瑜伽显扬俱云。由如是故。起无因见。立无因论是也。

  上初二无因论竟。

  △二四遍常论。分五。初总标。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计行阴中生灭不断。以为遍常。谓遍一切法皆如是也。此以生灭为常住。非常计常。悉属断见耳。清凉云四遍常者。谓我及世间一切皆常。但有隐显。依上中静虑等。起宿住通。随念生四常论。

  △二二万劫常。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一切万法。唯心所现。此心此境。皆不可得。亦无所失。此研穷至二万劫。计以为常。

  △三四万劫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四大种从妄想生。妄想无性。依真而住。以此修习。尽四万劫。见无增减。计以为常。

  △四八万劫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一切根器。皆属相分。末那所执。若不发明转此识藏为如来藏。则此心意意识。终无歇灭。依此修习。穷八万劫。见本无失。计以为常。

  △五不生灭常。并结。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生灭依想。想尽故生理无依。非真永断。因想灭而以为无也。理中自然成不生灭者谓生灭性无散无失。即以生灭不灭为不生灭。计以为常。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释同无因。前计无因。亡正遍知。今计圆常。失正遍知。常即无因。谓此无因生灭。本自如斯也。

  上二四遍常论竟。

  △三一分无常。一分常论。分五。初总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自即己身。他即众生国土。或我能生他。或他能生我。能生是常。所生无常。是为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二我常彼无常。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此计我心是常。众生无常。神我为西域数论师所计。即前说有神我遍十方界也。

  △三劫坏劫不坏。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此单观国土。即以现前坏者为无常。现前不坏为究竟常。如三禅以下。三灾可坏。四禅以上。灾不能坏。是为究竟涅槃之处。

  △四性常生死无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此计我心有常无常。其最微细。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我身有生有灭。其不灭者。多为常性。从是流出。随缘变易。名为无常也。唯识云。外道执我体常生细。如一极微潜转身中。作事业故。所谓体常。即无改移之性。生细即从我流出。是即我心计常无常也。

  △五行常。色受想无常。并结。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此以生为常性。灭为无常也。行阴未空。现在流动。名之为常。色受想灭。名为无常。常非真常则灭亦非真灭。未尽生元见真性觉。伏断俱非究竟耳。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结同前释。

  上三一分无常一分常论竟。

  △四四有边论。分五。初总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分位有四。谓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计此分位以为无边。成于有边。

  △二三世。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此以行心现前流用不息为无边。则必以过未为有边。此以无边成于有边也。不知心无三际。动念即差。此非行识未尽者之所见耳。

  △三众生。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众生即生灭。此以现见行阴生灭为有边。谓有分别。八万劫前。无闻无见。淼然无涯。为无边也。非实八万劫前寂无闻见。盖以禅者未究识元。见闻不及。妄计于此。作无边相。

  △四心性。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我能遍知彼一切人。是我得无边性也。我曾不知彼之知性。是彼不能现我知中。是彼为有边也。审此则是以所知遍。非以知遍。彼谓无边。适有边耳。

  △五生灭。并结。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穷行阴空者谓于行阴披露时。欲穷令空。而尚在生灭。遂计一切众生身中同是半生半灭。世界亦然。即以生为有边。灭为无边也。

  由是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释同前结。

  上四四有边论竟。

  △五四种不死矫乱论。分五。初总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知见谓于行阴研穷时。现知现见。以为生灭。则想阴已尽。以为无生灭。则圆扰幽清。于此计度。不能自决。遂成矫乱。四种下详。不死矫乱者婆沙论释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或云不定答。我法诃云。此真矫乱。故名不死矫乱虚论。

  △二八亦。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变化元即生灭之元也。行阴生灭。具有八相。谓变恒生灭增减有无。以理都观者谓以禅理则总在一观。用心别见者谓以心分别则有八相。禅者弗达行阴元因。不定前后实义。约答来问。举此六语。矫乱前人。遗失章句谓章句无伦。不可记论也。

  △三唯无。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心法皆然。观此随生随灭。故云互互无也。于互互无。计以无证。唯以无答。无因有待。非真空义。故为矫乱。

  △四但是。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此又于念念生处以为实有。故因有证。乃著于有。而答是者。此为矫乱也。

  △五有无俱并结。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此在行阴生灭之中。不能深达源底。徒见流注。惑为有无。生此矫乱。无可穷诘。枝枝条。谓无尽也。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释同前结。

  上五四种不死矫乱论竟。

  △六十六有相论。分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迁流无尽行阴之相。现见此相。犹如阳?。已非实事。况死后乎。发此心者。是为颠倒。

  △二释。分二。初本计。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色是我是计蕴中我也。我有色是计外色皆我遍也。色属我是计一切色法皆回转我也。我在色是计一切色中有我也。既计色我。共有四相。合受想行。共得十六。皆言死后有相也。不言识者。非其所见。亦全身识中为能计者。

  △二别计。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此计烦恼菩提。实有两性。于我无碍。想阴属烦恼。是本有烦恼。由我而尽。烦恼既尽。则菩提在近。由我而证。故云并驱也。不知有烦恼则无菩提。有菩提则无烦恼。一性无二。但转其迷。无有实相耳。

  上二释竟。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释同前结。

  上六十六有相论竟。

  △七八无相论。分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行阴虽尚未灭。因前三阴已灭。比知行阴当灭。于灭生计。故言死后无相。

  △二释。分二。初本计。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色为形。想为心。受缘色心。互相连缀。今皆已灭。故云阴性消散也。生理指行阴。以无想受。则行无所托。虽有如无。现因既无。后果亦灭。故成八相。

  △二别计。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此以现前生死之相既无。则将来涅槃之相岂有。良由最初未曾发明觉性。但依禅那深定。破除三阴。今行阴将尽。而真识未现。茫无所归。遂生异计也。

  上二释竟。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释同前结。

  上七无相论竟。

  △八八俱非论。分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此非有非无之计也。于行现存。计以为有。前三既灭。计以为无。然今无昔有。今有后无。故云双计有无。又以现行之有。破前三之无。以前三之无。破现行之有。故云自体相破。四阴俱非。遂成八计。下文详出。

  △二释。分二。初本计。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前三本有。而今已无。行阴亦然。是四俱非有也。行后必无。现见存有。前三亦然。是四俱非无也。循环穷尽谓即推此双非。成八俱非相。随举一阴。以至死后。皆为非有非无也。

  △二别计。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诸行仍指行相。因行相迁讹不定。故心发通悟。谓因此而悟一切阴。一切法。莫不如是。有非定有。实何曾实。无非定无。虚何曾虚。失措者茫然无据也上二释竟。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后际昏瞢无可道者。道遵循也。谓有无俱非。则死后无可遵循。此由不识涅槃生死本际。惑于有无。茫然无主。失菩提性。为可浩叹。

  上八八俱非论竟。

  △九七断灭论。分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观行阴念念迁谢。计为毕竟断灭。故名后后无也。七断灭后详。

  △二释。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

  身灭谓现身尽。欲界人天也。欲尽谓初禅。苦尽谓二禅。极乐谓三禅。极舍谓四禅及四空。合此七处。皆归灭尽。盖以行阴现前。念念销灭。而知其灭。毕竟灭已无有也。阿含云。或有沙门婆罗门。于末劫。末见。起断灭论。总有七见。或计我身从因缘生。必归磨灭。或计我于欲天断灭。或计我于色身断灭。或计我于无色空处于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断灭。

  △三结。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行阴生灭。将灭未灭之间。非先发明。多起无计。然唯此位。作究竟断灭。第十计为涅槃。亦计无转解尔。

  上九七断灭论竟。

  △十五现涅槃论。分三。初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此于行阴念念生处。谓非终无。名后后有。起涅槃计。而云五现者不待身灭。即于现前生处得涅槃乐也。

  △二释。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以欲界为正转依者天台释禅。欲界有二定。一欲界定。一未到定。此二定中。心目圆明。依此圆明定境。为安隐处。正转依者转生死为涅槃。此禅者妄计也。初禅离生喜乐故无忧。二禅定生喜乐故无苦。三禅乐极无喜故极悦。四禅无苦无乐。舍心清净。不受轮回生灭者亦禅者妄计也。禅者本修正定。妄以处有漏乐境为安隐净胜。误作无为。实非究竟。妄为究竟耳。

  △三结。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瑜伽云。妄计清净论者。如有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我解脱心得自在。观得自在。谓于诸天微妙五欲。坚着摄受。嬉戏误乐。随意受用。是则名得现法涅槃第一清净。又有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离欲恶不善法。于初静虑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静虑。是亦名为现法涅槃第一清净。

  上四行境差别竟。

  △五结令传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销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前言天魔候得其便。此言心魔自起深孽。盖因想破行现。生灭无依。真际未诣。随一起念。必入邪思。如来于此深切告诫。令知到此各自消息。传示将来。究竟觉路。无上标指。更无枝岐矣。

  上四行阴竟。

  △五识阴。分五。初行尽胜相。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

  诸世间性即前十二众生种性也。行阴初露。见同生机。犹如野马。今则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此三界生因已断。位准二乘无学。若自大乘初心。功用至此。可当七地也。网上大绳曰纲。衣领结处曰纽。此言十二类生生灭微细之因结已亡。伽罗酬业之果报亦谢。深脉感应皆指因果连络之处。至此因亡果丧。两俱殊绝矣。补特伽罗此云数数取趣。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此指大般涅槃。若准二乘。则行阴破时。已证无学。前想阴尽。如鸡初鸣。今行阴尽。是鸡已后鸣。故曰瞻顾东方。已有精色。总为行尽之喻。

  △二识阴区宇。

  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行阴既尽。则生灭内停。尘无所召。故得六根虚静。无复驰逸。由是根境不交。则定心自朗。内外湛明者长水谓深深寂照。寂照既深。则内彻源底。故入无所入。此皆就行阴空后。纯是禅境。非由觉心所得。以有识阴。故虽深达十二类生受命元由。而曰观由执元。犹是生基枢纽。此纽不与诸类相召。故于十方界已获其同。亦由生灭既灭。唯一湛寂。此湛不动。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是为识体。以行破识。现。故云精色不沈。犹未消复。故云发现幽秘。此所谓识阴区宇也。

  △三识阴尽相。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承上行阴已破。诸类不召。已获其同。此同即指识体也。生灭既亡。根尘不偶。虽则外无所入。内无所出。祇此六门。纯一寂静。而不能互相为用。以有识在。法执犹存。故须销磨六门。盖销磨其同见。而非销磨其异执也。异执始亡。即能会六归一。同见若泯。乃能即一即六。所谓合开成就。见闻通邻。至此转识为藏。全彰觉性。世界身心。内外明彻矣。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是为命浊。命浊即是识阴。今识破。故能顿超罔象虚无。原其迷觉成识。无明生相。无体虚妄。以为其本。

  △四识境差别。分十。初因所因执。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㳷。能入圆元。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者。谓如来藏性。本寂本圆。此从生灭初亡。定力所现。非得本寂。故云未圆也。然亦能令根身合开。众觉通㳷。入所圆元。盖性识同体。但为生灭所覆。根境异生。今生灭已亡。圆元披露。信知根门无二。万类是同。而无明之始相未捐。所知之细微终障。则所归有路。托化成因。于真常中。妄有所依。即堕冥谛。娑毗外道。认阿赖耶冥然初相。为所归因。此以有所得心。亡正知觉。不背而背。无因所因。枉自岐异。

  △二能非能执。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揽识为体。能生万物。前以识为所归。今以我为能生。此正大自在天所计。现无边身者谓我能现起无边众生。妄执我能。而实非能。故曰能非能执。然既立能为心。则必成能事果。生大慢天。即能事果也。大慢即摩醯。不能谓能。故云大慢。智论云。过净居天。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大自在天王。经律异相云。色界二十二色究竟天。二十三摩醯首罗天。过五净居而有八处。法华开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故知摩醯首罗过色究竟。别有一天。故云居色界顶。非色究竟。摩醯首罗。三目八臂。即大自在天。外道所宗。

  △三常非常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前计识即是我。一切万物。从我流出。此计我从识生。十方虚空。皆从彼出。彼为真常。我归依处。以识为常。是现在生灭。计为常住。既迷无生之性。又惑生灭之心。非常为常。同于前计。成其伴侣耳。依识已非。计常犹妄。故曰立因依心。成妄计果。

  △四知无知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观识有知。见一切万物皆识变现。故谓十方草木皆为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为草木者。为择有情无情。咸一知遍也。草木无知。执为有知。故曰知无知执。以无知为知。亦云倒知。清凉疏云。经云。佛性除于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知。故应释言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亦异。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槃有梵志姓婆罗吒。又有梵志名曰先尼。如来为广说常无常法。涅槃常乐我净。皆得正法眼。证阿罗汉。

  △五生无生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上言识阴若破。便能六门合开。互用清净。此言根互用中。已得随顺。即于随顺中。睹此唯识圆融变化之境。以为一切四大。皆可发化。此未深达觉元。不知四大种从妄想生。本非常住。岂能发常住果。故曰生无生执。以修心之人。而反从物求效。真所谓颠倒化理矣。

  △六归无归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此于识阴圆明中。见生灭已尽。罔象虚无。计此虚无为依归处。便欲隳灭群化。群化谓根身器界也。此即无想四空诸天。归非所归。故曰归无归执。舜若多空处也。以空为涅槃。祇成断灭。

  △七贪非贪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识体圆常。非真常住。为行尽而显。湛入合湛。误以为常。已非明悟。更欲固身。同于精圆。贪留虚幻。久住尘劫。故曰贪非贪执也。固因已妄。趣果徒劳。成于虚妄。失正知见。阿斯陀此云无比。古仙名也。

  △八真无真执。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缓。纵恣其心。生胜解者。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识为命元。互通有连持之意。恐识灭尽。身受俱亡。故于此际。广化欲尘。以自安隐。将欲复真。反留于俗。故曰真无真执。由此邪因。起尘劳事。吒枳迦罗欲顶自在天也。

  △九定性声闻。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识为命元。体自圆明。故曰命明。此识圆明。自能分别苦集有漏。为粗为伪。道灭无漏。为精为真。以知断因。成证修果。因感果应。此定性声闻。更不前进。如来目为愚法。亦名上慢。缠空者为空所缚。迷违宝觉。同于无闻。为可深叹。

  △十定性缘觉。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㳷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行尽识露。唯一清净觉明。即于此处。安立涅槃。不知湛入合湛。非真涅槃也。圆觉而曰㳷心者。谓此湛明遗于妙用。故曰不化圆种也。诸缘缘觉。独伦独觉。定性缘觉。依教观缘。但离缘生虚妄。名为解脱。定性独觉。不随佛教。独居山野。观四时荣枯。即立究竟涅槃。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云。佛言。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为善知识。唯除声闻非善知识。声闻缘觉。为己利故。劝引初修行菩萨回入小乘。一切破戒邪行之人。不能障于菩萨佛道。声闻缘觉以世谛无我。复无烦恼。以是智故。能令初学菩萨入于声闻教道。非菩萨善知识也。又华严十种魔业。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乃至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向涅槃。离欲清净。是为魔业。菩萨当速远离。勤求佛业。以是故声闻缘觉亦随魔数也。

  上四识境差别竟。

  △五结令传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然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前八误入魔外。后二安于二乘。所感禅业若终。一堕泥犁。一穷增进。详究其由。各以所爱先习境界现前。顿生魔见。众生福慧有限。狂发中途。如来知见无边。心难究竟。所赖大觉冥加。禅那悬示。初心发明。无上觉心。不落境界。随缘观察。二三岐路。岂滥真修。但使爱见不生。可知初终无二矣。

  五十阴中。皆禅那用心交互。自宜初浅后深。经中色阴初入禅那。止有禅境差别。未遭魔扰。故自受阴以后。禅那渐深。乃有魔事。此在魔惊慑。恼乱三昧。所不能免。然细观后阴魔境愈粗。禅者之失意亦益下劣。又疏于色阴之初。所释经文。一一发挥见性。极于精到。见性既精到。则禅那渐深。自宜性体稳炼。即有魔境。亦宜微细。不应更见狂荡。曰。五十禅那差互。实兼发明初心与未发明初心二种。故圣意互为详略。夫初心发明。方入禅那。则根本之智宜明。疏宗此意。特于经文所有欲发者。皆极披悉。盖以便初心览义觉察。此所为宜详也。详于初心。则渐入深禅。魔事不扰。此宜略即在宜详中默为消停。若未发明初心。而但依定破阴。则三昧所醉。必生异见。自魔他魔。各于禅那渐深。境界弥露。故经独于破后阴时。倍加搜剔。此为未发明初心者。使知随处省察。若已发明。则根本智明。差别亦究。此于发明者宜略。故于未发明者之宜详也。人但见其详于魔境。粗犷叠见。而不知圣意乃有所属。至于二乘未破识阴。但阻前进。余皆沦坠。此岂已发明者犹有岐路乃至于此。互观当自无疑尔。

  上五识阴竟。

  △六总结阴尽。以成金刚干慧。果地圆满。以劝进修。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沈孽。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此以佛之知见。嘱累现前大众。专为后世保绥身心。无堕岐路。如来慈旨深切。凡有斯道之责。所宜仰体矣。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此于结五阴。而并溯五十五位。以归重干慧。如是正指破阴法门。三世如来。无有不从破阴而得成无上菩提也。故下乃显识尽之效。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金刚干慧。盖在识破之后。乃能证入。则五十阴中。皆由禅那逐阴研审。至于识破。方始圆现。故知此干慧。同于华严最初发明。究竟不别。所有后位。一时俱彻。而亦不碍行布。不言顿超。此顿超乃在识破。证悟同时也。或谓从三渐次。已得干慧。然后破阴。不应阴中魔见。精粗俱备。愚谓五十阴中。不论先已发明。与未发明。总悉禅境差别。以便行人洗心。若到识破。亦不论先已发明。与未发明。皆得顿超。盖由功极而证。不同利根。直获本心。便与佛齐。盖理顿事渐。更须历位。但异藏通。一位不知一位耳。圆明精心。皆言果体。发化则果上妙用。前云十方皎然。如净琉璃。内含宝月。犹是因中。此乃实证果德。无别体用。黄金增色。更自一翻境界也。妙庄严海谓福足。圆满菩提谓慧足。归无所得者般若云。我于然灯佛所。无有一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到此可知一切众生。已证圆觉。是为真语实语矣。

  △七再结洗心剔邪。以遵垂范。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槃。心不迷闷。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此更再三丁宁。当依先佛因中所用定慧均等。觉了微细魔事。使诸心魔天魔。一切鬼神。同时销灭。诸上中下根。俱无岐路也。若诸末世以下。又为愚钝众生。乐修三昧者。恐同邪见。犹令诵持书写咒心。以相保护。如来慈诲。最深切矣。

  上八拣阴魔竟。

  △九明阴销次第因界边际。分二。初伸问求示。

  阿难即从座起。闻佛示诲。顶礼钦奉。忆持无失。于大众中。重复白佛。如佛所言。五阴相中。五种虚妄。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来微细开示。又此五阴。为并销除。为次第尽。如是五重。诣何为界。唯愿如来发宣大慈。为此大众清明心目。以为末世一切众生作将来眼。

  前五阴中。皆说妄想为本。承此复开名目。又问除阴顿渐。与五边界。于此详尽。则行者心目清明。于禅那中。微细觉了。庆喜可谓济世慈航。无遮悉檀。岂可言喻。

  △二如来正答。分五。初显真出妄。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及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说妄因缘。若妄元无。说妄因缘元无所有。何况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来与汝发明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性觉妙明。元无生死。及与色空。显一切生死色空。于性觉上。无因妄起。知妄无因。因迷自有。立因缘性。已为虚妄。更惑自然。重复虚妄。故曰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想计度也。知妄所起者是知觉体无性。妄动发业。而有转现。夫觉体无性。则妄动亦无。乃至转现。及与现前根身器界。于觉自心。如幻如影。故曰说妄因缘。元无所有。因缘既非。更何对待。而说自然耶。益信五阴亦本无有。皆是妄想自有自无。于菩提心。未尝摇动也。

  △二示五阴本因。分五。初色阴。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酢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酢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父母交合。精血流溢。是父母先在想中。汝心若无此想。则必不来父母想中传命。所谓同想成爱。三处和合。而成此体也。体既想生。则全体成妄。想酢口涎。想登足酸。此见虚妄通伦。坚固者憎爱想中。最为坚固。色相质碍。亦有坚固之义。

  △二受阴。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由因真受酸涩。故知受能动体。违顺即苦乐二受。现驱驰者亦为受能动体也。虚故领纳。明故了味。皆尽受妄之态。

  △三想阴。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此举色身常为念虑所役。以显想阴融通。遍于形体。通于寤寐。全体觉心。妄情摇动。众生迷中。真不能自觉耳。

  △四行阴。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行阴密移。当人不觉。如甲长发生。气销容皱。皆密移不觉之中。非汝体迁。是真无觉正显全体是妄。微细幽隐。自非想尽。极难披露也。

  △五识阴。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覆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精明恒湛。此在已灭生灭所见如是。以有串习。念念受熏。似湛非湛。昔见复睹。验忆持之宛然。非关故忆。亦非可忘。此明记忆持。为其识性。非汝六根合开。此之妄想。无时得停。盖识尽而后六根合开。非六根合开而后识尽也。夫六根本非隔绝。为识所分。即当生灭已亡。而细微记忆。犹存胶滞。故必识尽始圆耳。同此见闻觉知。未经反源。虽现前湛了。而一分罔象。如隔縠纹。所谓微细精想也。

  上二示五阴本因竟。

  △三示因界。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

  因妄得阴。阴受想成。此结五阴。而起下阴界也。

  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前问如是五重。诣何为界。此乃答因界也。盖五阴无界。相因成界。如色因空。成色边际也。故知色真尽者。空亦俱尽。乃至湛入尽者。合湛亦尽。夫识旋生灭。而入湛明觉体。则入与合。皆识边际。非为识尽也。以此而知性觉妙明。非分别之所能诣耳。

  △四示悟除顿渐。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迷藏为识。乃有一切见相发生。故曰生因识有。若知因识。则一切内外所有生相。俱无分别。分别既无生相随灭。故曰灭从色除。禅者发明自心。见本觉性。唯一觉性。更无余事。则一切色性。即是觉性。一切受想行识性。即是觉性。非色非空。不触不离。无记无忘。不生不灭。无有湛入。无合湛者。唯一觉性。本来如是。同于未悟。所谓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也。然华严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三贤十圣。次第证修。一念不生。知非别有。六根互用。应亦有时。目前物象。非境界之可思。界外尘沙。信因中之有待。所谓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耳。

  △五结令传示。

  我已示汝劫波巾结。何所不明。再此询问。汝应将此妄想根元。心得开通。传示将来末法之中诸修行者。令识虚妄。深厌自生。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此嘱阿难于阴中。深悉妄想根元。使心精详。善为消息。然后传示末世。令达虚妄。反于真常。五蕴之色心有尽。三界之火宅难安。本有涅槃。莫随生死上二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分二。初本经流通。分三。初集福胜。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阿难答言。虚空无尽。珍宝无边。昔有众生施佛七钱。舍身犹获转轮王位。况复现前虚空既穷。佛土充遍。皆施珍宝。穷劫思议。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较量福胜。无过财田心而已。今财满虚空。财胜莫过也。微尘诸佛。田胜莫过也。供养承事。心无虚度。心胜莫过也。以此三胜。尽施之量。复引七钱施佛。报转轮王。以劣较胜。总见其福之不可具说耳。

  △二销罪胜。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末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又较量罪逆。亦无过四重十波罗夷。有一于此。岂免泥犁。一身全具。阿鼻何尽。其人能以一念将此法门开示末学。其罪立销。转苦为乐。转罪为福。比前施人。千万亿倍。至不可说。总之福大有尽。罪重终穷。而此佛心。过于虚空。圆裹三世。经以示人发明根性。尽闻空觉。此岂罪福之可抑扬。故虽一念回光。已同本得。而况以众生为己任者哉。

  △三遣魔胜。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

  此更丁宁诵经持咒之所获益。而终归重于依教行道之免魔业。如来属望初心。无非此一大事因缘。恩大难酬。凡有心者。所当?勉。

  上初本经流通竟。

  △二诸经流通。

  佛说此经已。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及诸他方菩萨。二乘。圣仙。童子。并初发心大力鬼神。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文殊所问经云。有三种义欢喜奉行。一说者清净。不为取着利养所染故。二所说清净。以如实知法体故。三得果清净。即说益故。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直指卷第十

  音释

  殚

  (丹上声尽也)。

  熠

  (音揖盛光也)。

  霰

  (音线)。

  搜

  (音搜索也)。

  褫

  (音耻夺也)。

  魑

  (音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