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No.2255
中论疏记卷第一(之本)(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详夫正观玄宗。唯有游心之路离相之旨。非言何以诠乎。故今将入疏文。略开三门。教起因缘故。解释题目故。随文判释故。第一教起因缘故者。大圣法王以佛眼观见彼世间愚痴众生。起有无等诸戏论网。邪见稠林之所坏乱。生死牢狱之所系闭。所以起第一悲发勇猛慧。于无量亿那由他劫。弃舍身命无厌惓。心能修一切福慧万行。钻般若境界海。断众多烦恼网。而于诸法无分别心。得一切法真实甘露。随逐众生性时处等。尽未来际。摄受利益不共二乘及诸外道。爰龙树提婆。如自所证。于圣所说尘沙法中。显示实义。拔济群冥。其残学者虽修正法。以迷谬故。皆成不善。是以欲令学徒开示如来如实道理。悟解大道。案妙阿含。思察筹量。造中百论。然自天地开辟以来。人民□悷。不信因果。刚强难化。出离无期。所以四圣衔于高命现于震旦。渐以诱喻。甫有宝应菩萨。名为伏仪。创始八卦。吉祥菩萨。号为女娲。变化万物。摩诃迦叶。号曰老子。显扬道德。儒童菩萨。号曰孔子。教修孝义。人民之性以此调柔。堪应随佛修行正法。所以至于汉朝。法音发显。及于齐梁。弥得兴盛。大小乘之类。修习空有之音。随禀流布。各辨一部所有之义。但是法宝中一支耳。未若此论苞含大小该罗理教。是故大师吉藏。欲弘大法。制作此疏。凡有七意。一助佛扬化。令法久住。解释佛经。令物信悟大乘。光明令不绝故。二小乘旧师不信大者。破执而令信受中道法故。三学诸权论者。破其谬僻为说大道。令彼舍权归了义教勤修学故。四释无依无得广大之义。令诸学徒易悟入故。五释大乘中众生皆有佛性之义。令诸行者知决定有勤修习故。六明谛智之义。令诸学徒用此通释大乘诸经作佛事故。七彰施教之由。令遍了知如来渐次法门权实相故。教起之由略明如此。委如余处。恐烦不述。
  疏曰。中论疏卷第一。此下第二解释题目。于中有二。初辨法名。后明人目。初中又二。谓所释与能释。所言中论者。即此举所释论名。疏主释中论之字。略有五意。一斯论定佛法之偏正。判得失之根源。是以龙树菩萨表中论名。二斯文论中实之理。从所诠理实得名故。业品云。此论所明义。离于断常。故云中论。三龙树所作凡有三论。一无畏之广。次十二之略。今此折中之论。故称中论。四斯论先无缘起。后略余势。但有正文。以文表义。故称中论。五龙树大士是中道之人。即所制作从人立名。故称中论。准此疏文。中人之所造论。故称中论。即依主释。又中即论。故称中论。即持业释。而言中者。玄音论云。所言中者。不得有边。所以云中。何者。若无中者。何得名边。此以中遣边。又无中与边。是妙中。何者。中与边相对是病故。又中义者正义。以二谛为体故。又是假义。以涅槃佛性真如实际法身等皆是假义故。又无常义以净名经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故。何者。无常之言。无于常也。若有常者。不得无常。既无有常。何有无常。所以无常者犹是中也。又是苦义。何者。三界皆苦。无有乐也。若无乐者。何得有苦。故苦之言即是中也。又是空义。何者。若有知毕竟空之意者。不名毕竟空。既无知毕竟空之情故。云毕竟空。所言论者。尽言为论此即尽一邪言。故云尽言为论。又主客交言而尽语言。故云尽言为论。而言尽者。若有言时而云尽。若无言而寂坐时云尽。二义俱得。今检玄义云。且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故涅槃经云。我昔本无中实道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照谓显也。立于中名。为欲显诸法实故。言照其实也。又及正为义。故华严经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言正。故不迁论云正观论曰也。然今云中者。非多非一。随义对缘。得说一多。一道清净更无二道。一道即是一中道也。若约二谛。即得二中。以世谛不偏故名为中。真谛亦尔若约三谛亦得三中。亦得四中。一对偏中。对大小学人断常边病。是故说之。二尽偏中。大小学人有于断常。即不成中。偏病若尽。即名为中。三绝待中。本对偏病。是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为出处众生。强名为中。四成假中。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非有无说于有无。如此之中有成于假。
  问。睿师云中论。影师云中观论。云何相违。答。述义云。然此论有广略二本。虽广不增。虽略不减。略有二义。一举中而说兼悟观。所言悟者。即是观义。二每品各有观字。故更不举之。广亦有二。一或闻中悟。或闻观悟。二举中明而不悟解。闻观悟了。今疏主云。但论有广略二本。但云中论。名之为略。加于观字。即是广本。然此广略皆有其义。所言略者。谓理教所诠之理。名之为中。分三种中道。谓世谛真谛非真俗中道。能诠之教是名为论。于是二中。无教不收。无理不摄。所言广本具有三者。中谓诸佛菩萨所行之道。观谓诸佛菩萨能观之心。诸佛菩萨观辨于心。宣之于口。名为经论。要具此三义乃圆足。广明如余。
  问。中论之字是谁置耶。答。述义云。且有二义。一本论师安置论名。何者。如诸经中佛立名字。论主准之。论中标名。如因缘品云真实微妙法即是中之异名。后人取之。安在论首也。二翻译者见者论所论义。目中论名。今案。智度率第十九卷云。中论中亦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无有异故。十二论观作者门说。如中论说。中论序疏云。是以龙树菩萨表中论名。准此等文。故知本论师安置论名。亦可释论师安之。故初牒长行云。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又无著菩萨名顺中论。清辨菩萨名般若灯论。准此等文。此释论师安之。明知非翻译家安之。但有人略寻文旨云。译者具安三字。然睿师略观字者甚非。三藏既三具置三字者。何睿法师辄削观字。亦违序疏。以云论有广略二本故。
  疏言第一卷者。第二明能释之法。然云疏者。开演解释之义。谓疏主欲开演解释正观一论之旨归。撰集摄岭兴皇之善言。制作此疏。即是中论之疏。依主释也。昙摄师云。疏者所据反。广雅曰识也。按书疏记识也。所居反。按疏犹布也。文字辨嫌。云第者。大□反。薉草第子也。第者大戾反。次也。基法师云。第者次也居也。一者极也首也。此疏有十卷。此卷居初。故道第一焉。
  疏曰。胡吉藏撰。此下第二明人目。夫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先虽明所弘之法。而未辨能弘之人。所以今次明弘之人。然惟正观之旨。良登涅槃之梯橙。不二之言。乃度苦海之船筏。但物机未熟。药法宝于流沙之西。正化时隆。扇淳风于震旦之界。既乎摩腾向汉。教音始着。罗什涉秦。法义光阐。自是以来。遂得家家营建出世之业。人人修集菩提之因。故知传法之德其利博哉。谁乐道者不勤修习。然则佛涅槃后。像法之中有应真大士。厥号吉藏。诞生震旦独步一人。斯乃四依菩萨之一士也。俗姓安氏。是安息国太子世高苗裔。母凭氏。即杨州金陵里女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迁金陵。仍纳金陵里女。母梦有神人乘云而至。因此降祥俄而载诞。自年十三夙涉文德。更表贞淳。聪睿绝伦。智辩有殊。仍以宿殖早厌尘俗。梁代之初。年十三出家。真谛三藏问其所怀。可为吉藏。因遂名也。仍止兴皇寺。坚守戒珠。威仪无缺。如如为家。无贪为荣。遂依朗法师受业。一闻将尽。再览无遗。众感惊异。乃令覆述。具竭所闻。不漏一言。爰我闻芳声从兹发A焉。年二十一受具。坐夏学律。五篇七聚之宗。亦一遍斯得乎。欣然遂志修菩萨道。持戒如护浮囊。行施不□金玉。凡有升堂。莫非人B。隋开皇年中。京游镜水。止嘉祥精舍七八年间。恒事敷演。远方听众八百余人。十九年从王入京。停日严寺。大唐膺运绍隆正法。武德元年居实际寺。二年□请住会昌寺。三年敕置大德十人。廷维释教。法师自少迄长。经历三代。常转法轮。未曾止息。凡讲法华经三百余遍。大涅槃华严大智度论净名金光明仁王金般若胜鬘法华论等。三论等洛数十遍。并著文玄。并传于世。常勤修业行。愿睹弥勒。春秋七十有五。即武德六年五月。迁神于实际寺东房。今温国寺是也。
  所言胡者。述义云。胡者是姓。取父本国之号即为姓也。共胡族飒末建国辅相之子。有人传此意云。自天竺东从大唐西。在二百余国。总名胡。族别名飒末建国。今案。嘉祥碑文并续高僧第十一卷中吉藏传云。安息国人。太子苗裔。准此等文。非飒末建国人。加以述义云。相传如此。更检别传。今既有别。传宜。不可用述义说。今谓。胡者通名。何者。释道安五失三不易去。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一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乃至广说。又法华胜鬘注云。胡本胡音。又法琳传。名佛为胡神。准此等文。所言胡者。通于天竺。今云胡者。指安息国。故云胡耳。自唐以西总名胡故。言安息国者。有人传云。北天竺之界。此昆仑山东方。窗岭山西方。飒末建国在南海交广之处。案十住毗婆娑论第十一卷云。或欲使度苦故而杀。如西方安息国等。又义净三藏云。在安息国故云。安息香。大唐图云。北天竺之西南有恒河水。从此去西北有安息国也。准此等文。是西天竺之别国也。净名玄初卷序云。金陵沙门释吉藏者。举母之国以为名也。故续高僧传第十一卷吉藏传云。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交广之间。后持金陵而生藏焉。胜鬘宝崛云。慧日道场沙门吉藏者。举后住处。故传下文云。开皇岁末。隋炀帝入慧日寺。王又于京师置日严寺。又辨正论第三云。隋炀帝杨州造慧日道场。京师造日严寺。准此论传。故知举后住处。唯述义云。日严精舍亦言慧日道场。何者。才举日光。内外奕映。若有见者。发心舍俗。故言日严。大师妙慧转大法轮。若有闻者趣向大道故。言慧日者恐谬传焉。又云。大师生于梁末。长于陈代。及乎隋灭。以隋开皇十八年。至于长安。长安陈朝相去三千三百里。此亦与传碑相违。何者。传云武德六年五月。春秋七十有五。奄然而化。碑云法师自少迄长经历三代。即陈至大唐。并七十一岁。只传碑亦违。何者。传既云真谛三藏名为吉藏。即知生梁代。又云生年七十五岁。碑云七十一岁。述义云。大师年七十八。处于房宇端坐而卒。犹如入定。形色不变。古旧如此。相传久矣。有人解云。从梁代迄唐武德六年。合九十岁。如此异说。出生之年进退不同。故年数不定。言吉藏。者。传云。年在孩童。父引之见于真谛。仍乞詺之。谛问其所怀。可为吉藏。因遂名也。准此传文。真谛三藏名为吉藏也。述义云。言吉藏者。举大师之讳。字虽无立名所以。而义准解之。吉即不二之法。以此为藏。贮畜法宝布施群生。故仍名之。准此记文。今云吉藏者。中道正观之法。名之为吉。以此为藏。贮畜法财施与庶品。故云吉藏焉。有人传云。吉者善也。藏者摄持之义也。
  言撰者。净名玄序云。因撰所闻。着兹玄论。述义解云。始从天竺迄于此土地。制论之体凡有二义。夫申义宗。而所制之名为作也。如龙树造中观论。释道安作本无论等。撰集经论之说。而所述之名为撰也。如分别明造般若灯论。大朗法师华严义疏等。今惟疏主简集经论之要义。并采诸家之善言。而加于妙思制于此疏。故云撰。玉篇。撰者助变反。数也具也定也。今须后训故。述义云。撰者简定之义。简自才智定所明义。然简糸皆等名练。简金银等名炼。简所知法名撰。汉书定律令撰二百章。郑玄曰撰。犹治择之名也。问。疏主住七十余岁。经历三代转法常转法轮。何年制此论耶。答。出处不同。碑云。仁寿二年。令出净名三论疏。百论序疏云大业四年。
  疏曰。中观论观因缘品第一。此下第三入文解释。此疏一部十卷。大分为二。第一总料简。第二解释本文。初中又二。第一总标。第二别列。总标之中。今所举文诸本不同。有本无此九字。今本有之。如此文例非一。硕法师疏云。既称中观论观因缘品第一者。只精识中观故了因缘。只由善识因缘故解中观。所以大师云。解中观即是正释因缘。何故尔。若不识中观。亦不解因缘。亦不解中观故。今只为识中观故解因缘。只为识因缘故解中观。所以言中观论观因缘品第一。中观即是一部之通名。因缘是品之别称。品之言类。此品最居前故言第一。问。中观论三字皆名中观论耶。答。尔。可者。中即不生不灭。观论亦尔。中即所照不生不灭。观即能照不生不灭。所论不生不灭既是中。能论不生不灭亦是中。故去皆中也。中即义相观。观即心行观。论即名字观。言义相观者。观既有其名必应有义。如真俗是名。非真俗是义。又真俗是名。真以真实为义。俗以浮虚为义。言心行观者。心发此行也。广义中字观者。知一切法。但名字不内不外非住不住故。悟名字即解脱。故去皆观也。皆论者。论即能论。能论既是取中论。观亦是也。
  疏曰。将欲释文。大明二义。初释因缘品名。二论开合。释因缘品名。略为五门。一通别门。二正名门。三释名门。四破申门。五同异门。疏云将欲释文等者。述义云。通举一部之文故云释文也。言大者。总也夫也。昙捷师法华字释曰。将者子陵反。论语云。故夫从从将圣也。尔雅云。将者大也送也。广雅曰。将者里也欲也。子高反。三苍云。将主也。尔雅曰。将资也。今须欲训也。言二论开合者。述义云。讲此论众师或科文而说。名之为开或不科而说。是名为合也。今案。下明论齐处云。伪秦长安昙师不开章段。北土法师开之。章段准之应悉。然有人云。论于开合者。不寻下文。又或本云。论章开合甚。会下文云。第二明论音开合。不可异执也。
  疏云释因缘品名略为五门者。此下第二别列。于中又二。第一别释因缘品名。第二通一部以料简之。初中又三。谓标列释结。此文第一部标也。述义云。然见有本。无名之字应是落脱。何者以上既言释因缘品名故。若直言释因缘品者。应是通释一品之文。若言。尔者标释相违故为不可也。所言为者。犹在字也。今案。掌珍论上卷云。自亦许为。靖迈师云。为犹有字也。准之可悉。疏云一通别门等者。此下第二列也。述义云。中观论三字母品存故。云通观因缘品者。只一章目故云别。然释因缘品。有通有别。一对中观论之通而存别故。二就别之中。。亦有通别。三就因缘品。相对因缘。名之为通。十二四缘即是别也。通别因缘之中。正观通因缘。以通必兼别故。以如此事正故。云正名门。准此文。今云正者。傍正之正。然有人传云。破邪因缘显正因缘故。云正名门者。非也。违疏下文故。如因是种子故亲。缘是水土故□。此名释名门也。如破执因缘申所知空之因缘。此名破申门。约此论。十二门论以明同异故。云同异门。谓二论同明观因缘。故云同也。文有开合广略不同。故云异也。
  疏云问何因缘故等者。此下第三随列别释。文中有五。今此第一约通别以释之。于中又二即问与答。问中言标题者。玉篇上剖冲字尧怖交三反。击也损也。洁壮也。花苑云。表帜之所处也。长木也。下玉篇达鸡反。显也。来识者视也。疏云答回复有四义等者。此下第二答也。于中有四。复次第一约理教以明通别。第二约药病以明通别。第三约标释二门以明通别。第四约中观发显以明通别。今是第一约理教相待以明通别。所言所显之理等者。通所能谓理是。能显之教者。别即是教也。而云中名唯一者。述义云。有人言。一中道理。名唯有一也。今明不尔。每品首以存中安故。云中名唯一也。淡海记同之也。
  疏云二所申之理等者。第二约药病相对以明通别。言所申之理等者。通所谓药是。所破之病等者。别有即是病也。问。所显之理与所申之理有何差别。答。述义云。有同有异。所言同者。以二谛教显不二理时。病无不破。以正观智破执病时。理无不显故。所言异者。破病之义非显道义。显道之义非破病义故。淡海记亦同。问。此二是为是体中。为当用中。答。述义云。傍举体用二中。而以正义举体中也。淡海记同之。
  疏云三者题中观诸等者。第三约标释二章门以明通别也。言题中观论等通也。观因缘品等者别也。所言标章门者。有人传云。依下疏文云。开章门者。应言标于章门释于章门。言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者。所言乃至者。疏主释云穷到之辞也。具明八不。如疏下文。言观辨于心论宣于口者。次下疏云以观。辨于心论宣于口。六种品疏云。观照于内。言彰于外。故名为论。即是化身。有疏云。今此论即是所显之理。理即是不二中道。不二之观辨心。不二之言宣口。故言中观也。准此疏文今云。观者不二之观。论者言论即不二之言。准之可悉。
  言如上偈云等者。指此论第四卷四谛品。偈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记。疏主显数条意。且约中假义而为释之。即第三条意。言因缘所生法者。牒也谛也。我说即是空者。明第一义谛也。亦为是假名者悉上二谛□皆是假。既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此是有宛然而空故。空不自空。名为假空。空宛然而有。有不自有。名为假有。亦是中道义者。说空有假名。为表中道。明假有不住有故有非有。假空不住空故空非空。非空非有即是中道。余条意不当此处。故且不引。硕法师云。我说即是空者。既是华手经文。所以我者佛我也。述义并淡海记异说烦多。不要故不记。唯捡疏下文云。华首经文也。有人传云。此经有十卷。捡上下文。都无此文。元康师疏云。此经未尽度来。今捡大论第六卷云。因缘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名中道。准此论文。应言无五言偈文。可言长行文。彼经长行中有四句文故。指经文处。如疏第十卷记言。答观正因缘等者。所言正因缘者。述义云。佛说如幻如化。假生假灭无灭等也。假生假灭即世俗谛。无生无灭是胜义谛。由此二谛以显不二中道。由此中道成无二智。由无二智而发二智。以此二智说法断疑。故云论耳。
  所言邪因缘者。述义云。有三种邪因缘。一诸外道云从微尘世性生诸法等故。大论释无尽品云邪因缘者微尘世性等是也。二众小乘云从六因缘四生诸法等。三有所得大乘云从本识种子生诸法等。如此等辈。闻诸法性作决定解。不识如来本意。故云邪因缘也。言是故偈言等者。此论主归敬偈文。所言显正者。疏主解云。叹佛智能说三种中道因缘。即显正也。所言破邪者。能说八不因缘。灭八不戏论。八不戏论者。二乘人也。是二乘回小入大也。亦可破菩萨有所得生灭心。令菩萨悟入于大。即知八不因缘。破三乘人戏论。令三乘人皆悟大乘。此即破邪也。总显大意云。能说佛说如幻如化假生假灭无生无灭正因缘。以破外道小乘有所得大乘戏论邪因缘也。问。智度论第五云。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我今当礼。案此论。云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今何故云佛智能说三种中道因缘善灭诸外道等不八戏论耶。答。二论互举一义。谓彼知识论明显道义。此论显破病义故。
  言云不异者正观等者。疏主释云。检有所得邪因缘不可得。故名观因缘。此是所破义。准此疏文。所言邪因缘者。有所得邪因缘。言捡者。玉篇冀敛反。□也同睑也。掇也局也。硕法师疏云。若也。通论。只是破。破只是观。何故尔。良由欲观故。所以须破洗。良由欲破故。所以须观察。准之可知。言观名据申正等者。疏主释云。照达假名正因缘。故名观因缘。此明所申义。显在十二门疏上卷硕法师云。若也。别论。观言观察。破言破洗。中论申正破傍。正欲申教。故须观教之得失。所以中论宜受观名。百论破正申傍。正欲破自树外道。所以百论宜受破名。准之可悉。言如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可言破身实相破佛亦然等者。引例结成。观破异也。所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案。净名疏下卷。见阿□佛品。佛问维摩诘言。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维摩诘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疏主释云。此章正明法身绝四句也。谓佛身绝四句。众生实相亦绝四句。是以实相即是法身。总显意云。谓佛与身是是二见。非见佛也。得无二观。乃名见佛也。述义云。净名自观此身不生不灭实相。以为观佛。若能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不复异相。以无乖为得见也。有人传云。如观自即是实相。观佛即是实相亦然。故净名玄述义第二卷云。观佛亦然者。观我身即是佛也。又肇公注曰。净名自观身实相。以为观如来相。重牒云。以观己身具三身。亦观十方诸佛如此。等文皆同意也。今谓不尔。净名玄第七卷云。三者初之二会正辨法身。后集则明佛性何以知之。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法身者既即是身中实相。故知实相而佛性。既言身中实相。何等言身即实相耶。
  言问应以论等者。此问意云。若观名据申正者。此即应是以论显正因缘。何故题称观因缘耶。言答即此观名等者。此答意疏主释云。观辨于心。论宣于口。故詺论为观。此是吐论主观心。以示于物。故名论也。
  言答示诸佛菩萨等者。此答意云。论主不欲直口言说诸法是空。若口说空者。此是口为说空。行在有中。今示诸佛菩萨如行而说。显论从于观生。欲令众生观悟因缘空。如说而行因论发观。故立观名也。
  疏云四者标中观论等者。第四约发显以明通别。述义云。中发观者通也。以中通于一切故。观发中者别以观。但观因缘之智故。疏主释云。中发观者。如涅槃经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能生观智。譬如有胡能发势病。何以故。能为热病。作因缘故。十二因缘亦复如是。观发中者。众生本谓因缘生灭。不知是中。以正观检其生灭。不得方悟因缘是中。此即因观发中显在中。玄论义也。硕法师游意云。中发观者。此由中道发生正观也。观发中者。由论主观解发显中道也。
  疏云正名门第二等者。第二明正门也。于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有二。即总与别。别中又二。第一明从破三种因缘受名。第二问答料得得名傍正。初中有三。第一明从破四缘受名。第二明从观通因缘受名。第三明从观十二因缘得名。约破四缘得名之中。言以四缘摄生义尽者。如下阿毗昙救偈云。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又杂阿毗昙心论第二卷行品偈云。心及诸心法。是从四缘生。二正受从二。谓余说于二。长行释云。心及诸心法是从四缘生者。心心法从四缘生。前开道故生是彼次第缘。境界是彼缘缘。除自己余一切法。是彼增上缘。余因随其所应说因缘。二正受从三者。无想正受灭尽正受从三缘生。二心正受前心。心法是彼次第缘。自地前生善行。及彼共起四相是彼因缘。增上缘如前说。谓余说于二者。除无想定灭尽定余心不相应行及色。此诸法二缘生。谓因缘增上缘。准此论文。心心数法具从四缘生。二无心定从三缘生。除所缘缘也。非色非心并诸色法从二缘生。即因缘增上缘。故云四缘摄生义尽也。问。若色法者从二缘而生者。何故疏第三释缘缘处。云凡释缘缘有五心境。合目唯目色法唯名心法耶。答。论示一途义。疏显再往义。故不相违。若依大乘义者。因缘但约种子所生之色心法次第缘不异。前缘缘与增上缘。通约有为。三聚法并佛果智。及真如无为法也。述义云。未来心为因。现在法为缘生心法。故生心聚。种于为因水土为而生牙。故生色聚。欲行灭尽定之心为因得灭尽定。故生不相应聚。以不障碍分为增上缘。故因缘生三聚。前心灭而后心起。故生心聚。欲行灭尽定之心为因。其心灭而得尽定。故生不相应聚。故次第缘生二聚也。未来心为因。万法为缘。而起心法。故缘缘唯生心聚。此明不尔。论下长行云。因缘名一切有为法。次第缘除二世罗汉末后心心数法。余二世心心数法。缘缘。增上缘。一切法无康明云。若色若心皆是有为。有为相因而起故云因缘。本以心心数法。相续生为次第。而罗汉后心将入涅槃。更不与后心。作缘无有后果故。非次第缘也。若有为若无为。心缘此法。皆能与心为缘。故名缘缘。皆能令他增胜。故名增上缘也。准此疏意。心心数法。从三缘而生。谓因缘。次第缘。增上缘。诸色法者。亦从三缘而生。谓因缘。缘缘。增上缘。余一切法。皆增上缘。故知不尔。问。杂心论注释与此论注释俱。是青目菩萨所造。亦所立义具毗昙义。今何故二论相违耶。答。二论影略互显。亦可二论不违。而元康师误传。何者疏第三卷末云。依毗昙心者。心法从四缘生。色法与非心法。从二缘生。除缘缘及次第缘也。故知尔也。有人自问云。一者从下破四缘受名者。违下明十义之中初义。云四缘通有为无为。不正明内法过患。菩萨不欲度于四缘河。故不就四缘。以明观行文。自答云。总谈论意。因缘有三。四缘通因缘。十二因缘初文约此总义。随破四缘受名。下文约傍正也。正以通因缘受名也。约别因缘。亦有傍正也。正以十二因缘受名。不就因缘受名。然非无傍受名也。今明此问答不尔。既云。总谈论意。因缘有三。何以十二因缘。离四缘耶。又云。正用通因缘。以通必摄别。岂非四缘是别因缘耶。故不应作此问答也。
  疏云。二者因缘义总等者。第二明约通因缘得也。所言因缘义总者。淡海记云。如生死与涅槃。□是般若义等。亦是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等。所言生死涅槃者。述义云。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谓色形躯别。寿命长短故。二变易生死。无色形躯别。但以色心念念相传。前变后易故。涅槃亦有二。一体涅槃。亦名实相涅槃。即无二智故。肇论云。涅槃大道。不可以有无得之。二用涅槃。亦名修成涅槃。是权实二智故。净名玄云。观智圆满即是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涅槃。然则于菩提上。离患累义。说为涅槃。就用涅槃亦有二种。一总涅槃。凡果位所有万德是。二别涅槃。即万德中无累之义。具明如肇论述义第四卷也。言九十六术者。有人传云。百论疏上卷云。外道虽有九十六种。而略举三师二天。准此疏文。应言佛未出世之前。人皆兼为九十六种也。辨正论第五卷云。九十五种之苗裔。富d那等也。第八 卷天监三年四月十一日。梁武皇帝舍道诏文云。大经中说有九十六种。唯一佛道。是于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是外道。朕舍外道以事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发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隔凡成圣。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伪就真舍邪入圣等。准此论文。唯九十五种是邪道也。梁武帝发菩提心序文亦同。晓法师金光明经疏云。九十六种之中。九十五处即是外道。一唯佛道。范法师无垢称经疏云。九十六种外道者。五种各有十五弟子也。第五师之弟子。若提婆更成师。亦有十五弟子也。此人有师资二义。故为九十六。若明人数唯有九十五也。有人解云。太觉师四份律钞枇第十二卷二衣总别篇第十七云。案多论云。外道六师一一各有十五弟子。师资合计九十六也。准先所引百论疏并辨正论。六师各有十五弟子者可谬。何者六师及十八一切智人。皆佛时为弟子故。以五师等皆是佛前劫初及住劫故。检智度第七十作卷云。诸梵天等九十六道。不能及故实际为深。涅槃经列八十天与十仙外道六师外道。智度论说十八一切智人。百论列三师二天。假令合计百十九种。今十八一切智人中除中六师。即六师外道故。除百论二天。是八十天中二天故。如此开合故。成九十六种。文林义列九十六术。然九十六种外道。约人而数之。九十六术者。约行相而为名之。有人如此异文和会云。九十六种外道有二种。一佛未出世之前九十六种。智度论等所明是也。二佛出世之后九十六种外道。范法师等所存是也。言建首者。有人传云。二字合训初也。言非因缘义者。述义云。因缘与非因缘。皆为因缘。然于外道。云非因缘耳。
  疏云。三者此品观十二因缘等者。第三约观十二因缘。以明得名。于中有二。初引三证释成。从观十二得名。后引十义释成。不从破四缘以得名。初中又二。初总明观十二因缘。故云观因缘品。
  后问答显得名。于中又二。即问与答。中又二。谓总标与别释。于别释中又有三。初引论主偈并青目释。次引长行所引大品经文。后引十二因缘邪见二品文。初中言一者。论主偈云。等者。述义云。以显相言之。论主列八不。而为一偈。故云论主耳。然以细相言之。八不是璎珞经所说。良是经偈也。今谓。不生亦不灭等一偈。是璎珞偈。今所引之一文。是论主归敬偈。故硕法师。今以一文。据八不与归敬。是论主真言故。释论第五卷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出。佛能说是。我今当礼既道。佛能说是。我今当礼。岂非论主自标。准此疏文故知。论主偈也。言故青目释云等者。案。初牒行云。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又为已习有大心堪受胜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元康师明云。指增一阿含经中所说。十二生灭义故。云先于声闻等也。久行大道久种善根。故去已习行也。发大乘心。故云有大心也。以久习行已发大心。所以堪受深法也。今取意略引之。言青目者梁时僧。祐律师作萨婆多传云。婆秀槃陀汉言青目。善通深论。造三法度。释中百论及法胜毗昙。元康师破云。婆秀槃陀只是婆薮般豆。梵音轻重故此不同。婆薮槃豆则是菩萨宾罗伽。乃是外道两说不同未知。就是多恐祐律师错。有人解云。外道名宾罗伽。今菩萨名宾罗伽。准之可悉。
  疏云。二者论引大品经云等者。第二引大品以释成也。言大品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九卷无尽品。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尽。佛言。虚空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尽。须菩提。是十二因缘空。是独菩萨法能除诸边颠倒。坐道场时。应如是观当得一切种智。疏主释云。言不可尽者。凡有三义。一十二因缘如虚空。虚空即是实相。由观实相。发生正观。故有三世诸佛。三世诸佛观于实相发生正观。以实相不可尽故。二实相若是有无四句。此则有尽极处。以实相绝有。无四句无极处。故名不尽。三二乘灭十二因缘。即是尽义。菩萨知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言不尽。即是佛性。故坐道场时。即见佛性也。言道场者。所言道者。谓无上正遍知佛果道也。所言场者。凡有二义。一者即指佛果众德。用之为场。故此经文。以佛地众德用为场。二者既用果为道。以因为场。因能感果。如起道之处名为道场。故万善之因。是逮觉之所由。菩提之根本。修心之闲地。弘道之净场。但因有二处。一者六度等行。二者四谛等境。皆能生道。故名道场。此之境行为真道场也。菩提树下起道之处。名为道场。谓应迹道场显在净名疏第四卷菩萨品光严童子章子也。元康师明言。道场者得道之处。名为道场。即菩提树下是也。今在天竺摩得竭提国。大智度论第四十二卷云。土在金轮上。金轮在金刚上。从金刚际出。如莲华台。直上持菩萨坐处。令不陷没。今取意略引之。有传云。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者。消文。应言观十二因缘者。犹如虚空而不可尽。有人云。十二因缘者。如也。虚空也。不可尽者不尔也。今谓。疏有三说。若依初说者。应如所言。但依第二说者。后说亦无妨难也。
  疏云。三者后小乘两品等者。第三引十二因缘邪见两品。以释成也。言外人问云。前已闻等者。案。此论第四卷观十二因缘品初云。问曰。汝以摩诃衍。说第一义道。我今欲闻说声闻法入每一义道。元康师明。总以二乘为小道。通名声闻。有义说。声闻有二种。一缘觉声闻。二声闻声闻。今说声闻者。是缘觉声闻也。琳法师明。问曰。汝已等者结前。我今欲闻等者生后也。言论主还举十二因缘答云等者。十二因缘品次文云。答曰。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以起是行故。随行堕六趣。以是事灭故。是事则不生。但是苦阴聚。如是而正灭。令九行偈。疏主释云。初七行三句。明十二相生智者。所不为下一行一句明十二还灭。初明顺观。后明迷观。故云。小乘从十二生灭门入第一义。言。则知。大乘等者。准小乘从生灭门。第一义则显大乘。从无生灭门。入第一义也。述义云。此论未后辨。小乘观行有于二品。即十二因缘品邪见品也。小乘人知十二因缘。是生灭故空。大乘人知十二因缘。即无生灭故空。以知空义。云入第一义也。
  疏云。问何故从观十二立名等者。第二引十义释成。不众破四缘以得名。于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又二。初总标十义。后别以十义释成。即为十别。今云一者十二因缘等者。第一约菩萨度不度。以释成也。所言十二因缘正明内法过患等者。疏主释云。众生回流生死。有十二因缘。生死深旷回流不息。悉能漂汲六道众生。是故十二名不河也。显在十门论疏也。述义云。十二因缘。正明烦恼业事。故云内法过患也。今案。成实论大义记第十一卷十二因缘义云。十二因缘不出三聚。谓色心相应行也。无明唯心。不杂余法。故知。一切诸有皆心为本。心迷则生死云集。心解则天穷悉断。行体有二。谓心及无作识。唯心聚名色。或备三聚。或唯心色。六入有两。谓色心也。触受爱取。□唯心也。有同前行。具心无作也。生应例识。而名通三聚。老死时长义亦通三也。然则十二数中。六唯心功。谓无明识触受爱取也。三枝各备三聚。谓名色生与老死也。行有两。具同心无作。以色非善恶。无造来果故也。六入备两。谓色与心。以不相应行。不为识桶故。准之可悉。言四缘通有为无为者。论云。因缘名一切有为法。次第缘除二世罗汉末后心心数法。余二世心心数法。缘缘增上缘一切法。疏主释云。因缘者。依名释义。亦有二种。一者种子新而能生为因。水土□而助发为缘。二者本无牙体。辨之令有。故称为因。有可生之义。假缘助发。故目之为缘故牙具有无二义。种受因缘两名。故曰因缘也。次第缘者。以前灭为缘。后生为次第。次第是后果。以先灭心与后生次第果作缘。故名次第缘也。缘缘者。解缘缘有五。一云。心是能缘。境是所缘。心境合说。故名缘缘。虽有余释。不离心境也。又云。常住佛智亦缘境而非生灭。故缘缘门广也。又云。凡夫人识。缘于六尘。圣人真俗两慧。缘一切境。□是缘缘义也。又云。增上缘通有为无为。而果但是有为。准此疏文缘缘增上缘通于为无为。因缘通三聚。次第缘但心法也。述义云。约总相故云。四缘通为无为。若约别者不尔。总显意云。以世人多迷内法故。菩萨欲度十二缘河。小迷四缘故。不欲度于四缘也。
  疏云。三者十二因缘等者。第二约通于得失。苞含大小以释成也。述义云。菩萨知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所以得。外道不知十二因缘。而谓从世性等生。是故为失。故云。通失。菩萨得人法二空故名为大。二乘但得人空故名为小。故苞含大小。言如不达因缘等者显失。得于因缘等者显得也。于中有菩萨声闻也。言无在执计者。有人传云。无因之执计也。此外道执于无因故也。言苞含该罗者。玉篇。苞博交反。蔗也丛也。积也本也。花也丰也。苞裹之苞为包字。补肴反。包裹也。说文。象人怀任也。含户耽反。衔也哺也宽也。该古来反。备也减也。减犹皆也。赞也浮了包民。说文以兼备之该为胲字也。罗力多反。鸟罟为罗。说文以维罔鸟也。被也。绮属也。方言罗谓之离。离谓之罗。郭璞曰。行列物也。术者时橘反。皆也道也。所由也艺也。
  疏云。三者经云三兽同度十二缘河等者。此第三引大经第二十七卷文。以释成也。如彼经云。佛告师子吼菩萨。复次善男子。从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觉见。二者断见。如是二见不名中道。善男子。无常无断乃名中道。无常无断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如是观智是名佛性。如是之人是观因缘。犹亦不得名为佛性。佛性虽常。以诸众生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又未能度十二缘河。犹如菟马。何以故不见佛性故。远法师明。下偏就因缘观行辨中。于在有二。初圣凡夫。以明中道。次对二乘。以显中道。初中言众生起见。下举边显中。次无常无断。下明中异边。言无常无断乃名中道者。正辨中义。即是观照十二因缘智者。出其中体。如是观智是名佛性者。结中为性。次在乘之人。下对二乘。以显中道。于中有二。初明小非中。后明凡夫二乘不见。初中言二乘之人等者。明二乘。但能见因缘相。不及其实故。非中道。非中道故。不名佛性。是中亦应明佛菩萨观行。是中义不异前。故略不论。次佛性虽常下。明凡夫二乘不见。于中又二。初明凡夫不见佛性。虽常下文是。次又未能度下。明二乘不见。于中又二。初标二乘不见。谓。二乘观法未能及实故。如菟马不得水底。次何以故下。释以凡夫二乘不见佛性故。能观智不名中道。今取意略引之。述义云。三兽者菟马象也同度等者。就三乘人所观之境 。即是用中。而非三乘通教。亦可有体中义。以菩萨观体中故。净名玄述义云。如有传云。象菟二人共度大海。即此海中黄金甚多。象彻逾底截流度。黄金着脚出岸而行。脚底黄金随步堕落于地。贫人拾取能破乏菟浮而度。不知有何等物。彼何利人也。涅槃无名论云。经曰三兽度河。述义第五云。三盖谓菟马象。礼记祭宗厝之礼。菟曰明视。说文曰小兽也。又曰。马者武也。怒也。周礼六尺以上为马。世本相土作乘马。宗忠曰。黄事臣也。山海经。祷过之山多象。郭璞曰。兽之最大者也。尔雅地方之美者。有山犀象马。说文曰。南越大兽也。三兽喻于三乘二义。一以身形细中□别。二以度河浮中沈异。今就后义。十二因缘犹如河浮中沈异。三乘俱观十二因缘。而二乘观十二因缘是生灭法。菩萨即观十二因本来不生。今亦无灭。然则三盖喻能观人。河喻所观因缘法也。问。观十二因缘智慧。凡有四种。声闻缘觉菩萨佛。今何故唯云唯云喻于三兽耶。答。元康师肇论疏上卷云。开佛及菩萨故。有四种。合佛及菩萨则有三种。然此三人同观因缘性空故。得成三乘道果也。准之可悉。问。二乘同断见修烦恼等证无学。何故马喻缘觉。菟喻声闻耶。答。统略下卷释化城喻品云。合譬中说二涅槃。声闻小涅槃。缘觉中涅槃也。大乘同性经云。缘觉有十地。十地中有习气薄地。以利根故名中涅槃。声闻不断习气故名不涅槃也。言彻者。玉篇直列反。道也。达也。通也。明也。列也。今须达训也。谓至达也。今案。优婆塞戒经第一卷三种菩提品云。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度。菟马香象。菟不至底浮水而度。马或至度或不至底。象即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度时犹如彼菟。缘觉度时犹如彼马。如来度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准之可悉。此经一部十卷。北凉昙无忏三藏所译。
  疏云。四者。经云。凡夫顺十二因缘故。流转生死等者。第四引大集维摩二经文。以释成也。言凡夫顺等者。案。大集经第九卷云。佛告海慧菩萨。一切众生顺生死流。大乘之法逆生死流。述义云。十二因缘。于杂染清净。皆有顺逆次第。谓无明缘等等。是名杂染。顺次第。无明灭即行灭等。名为清净。顺次第也。老死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等。历观四谛。此名杂染。逆次第。此约初习位加行法。而为言之。由谁无故老死无。由谁灭故老死灭。即知。无作缘故老死无。无常缘生故老死灭等。是名清净。逆次第。此就断灭。已重观察而为言之。从无明而起者无因缘。故不具四谛。从老死尽而起者观易成。故如大论云。菩萨为众生故。从果观十二因缘。无量义云。中于处处。演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辟支佛人。而无量众生发菩萨心。或住声闻。准此应知。有通别义。今取意引之。言故非凡夫行等者。如维摩经中卷文殊问疾口。维摩诘言。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疏主明云。若住不调伏心下。明非调者。谓。若能调不调两舍心。无所依得正观者。始是调心法也。肇法师注曰。不调之称。出自愚人。调伏之名出自声闻。大乘行者。本无名相欲言不调则同愚人。欲言调伏则同声闻。二者俱离乃应菩萨处中之行也。在于生死下注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涅槃。而不复灭度。是以处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槃也。罗什注曰。凡夫行者有三种。善不善无动行。无动行者色无色界行也。上二界寿命劫笋长久。外道以为有常不动义也。佛亦因世取名而名之。故云非凡夫行也。行三脱而不证。故云非贤圣行也。疏主云。凡圣两忘也。准之可悉。所言体者体悟也。悉也。观也。解也。
  疏云。五者此论引大品云等者。此第五引初牒长行。所引大品经无尽品文以释成也。具引文如前。言即具三种般若等者。如智度论第□卷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疏主释云。智处者实相境。从所生名般若。智者所生观照。说者能诠。此一般若从所诠受名也。般若反云智慧。勿用破判班音。但用□音切音也。净名玄第四云。又立三般若。皆就般若道中开之。一实相般若。能生般若。故名般若。二观照般若。当体名为般若。三文字般若。能诠般若。以所诠为称。亦名般若。述义第四云。三般若中。实相实非般若。所以名般若者。凡有三义。是般若之体。是般若之因。是般若之本。故名般若。如论云。菩萨应如是思惟。何者般若波罗蜜。体谓诸法实相。是即自问言实相无所分别。何故名般若。即释言。因观实相而得般若。此因中说果即说譬喻如人食布。言观照者。能观达于理源体。是般若故名般若。文字所以名般若者。以能诠于般右。亦以能生般若。般若之因故名般若。如大品云。当书持般若读诵般若。论云。欲得大智慧。当学小智慧方方便门。小智慧方便门者。谓般若经卷书持读诵。而言实相者本宗义。述义云。本来寂灭之理。离虚妄法。为诸法性。故曰实相。实者非虚妄义。相者体性无行。经云。实相无烦恼。无众生。无佛。乃至观好恶音声。知非音声性。常入无文字实相之法门。中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语言断。无生无灭。寂灭如涅槃。述义云。实相般若且有二种。一体实相即中道境。二用实相是二谛境。今明若约通义可然。今此疏意且约别义而为言之。故疏文云。以照因缘有本来毕竟空。名为沤和般若。照毕竟空。于众生宛然而有。名般若沤和。准此疏文。不取俗谛境。为实相般若。又云。若说体用而为言之。有总有别。言总者。从实相境发观照智。由智说教。故实相般若为体。观照文字为用。此约本来而说体用。言别者。三种般若各具体用。谓。中道第一咨谛为体。实相有谛无谛为用。实相无二智者为体。观照权实二智为用。观照音声言说为体。文字照印屈曲为用。文字通别准前。子细问答具如别抄。
  言问观因缘但是般若等者。此问意云。十二因不生不灭。但具三种般若。亦是具足三种沤和耶。言沤和者梵语存略。若具应言沤和拘舍罗。此云善巧方便也。言三种方便者。境界方便。观照方便。文字方便。净名玄云。问。般若道既开三方便道。亦有三不。答。亦有三。谓境智文字。述义第四云。方便道中亦有三种。境界方便。观智方便。文字方便。而由文字。能诠般若。能诠方便。故通二道。然方便照俗境。以俗境能生方便义。为境界方便。以照俗境义。当体得名为观智方便。以文字能诠方便义。为文字方便。具明如别抄疏。述义云。问。因缘等者。即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义。举所照境意取能照智。而有二义。一者照真谛为般若。照俗境为沤和。二者照真俗为沤和。照中道为般若。随处宜用也。言以因缘能生权实。二智者等。如本业璎珞经下卷云。佛子。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乃至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准此经文今云。法身者智法身也。言父母者生父母也。言沤和者。上玉篇于侯反。渐也。柔也。渍也。或作伛字。郁禹反。逼曲也。言宛然者。玉篇云。宛于阮 。屈草自覆也。尔雅曰宛中宛丘。注云。中央隆高。又于原切。悬名切。三云于阮反。上貌也。宋云宛宛然。
  疏云。六者大涅槃经明五种佛性等者。此第六引大经第二十七卷以释成也。如彼经云。佛告师子吼菩萨。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有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菩提。有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断不常。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疏主释云。十二因缘名境界因。所以。则因者能生。观者为观智。作因故名为因。二者十二缘乃至能令人得观智有了成佛果。此根本能生。于佛故名因因。观智为因因者。为菩提作因故。是因复因境界因生。复是一因故因因。菩提名果者。是观智果故果涅槃。果果者。从菩提果故云果果。然观智从十二因缘生观智。应是果。而此中意明。开因果故。因门中有因果。总为因果门中。中有因果名为果。故因缘与以观智。虽是因果。同是因门故为因。与因因。菩提涅槃称果。与果果。因中即有境智。十二因缘是境界因。观智则是所生之智。果中有智。断菩提即是智。涅槃即是断。此是一途言。涅槃具三德。岂只是断。问。涅槃游意云。涅槃有总别四句。一总是别。非如哀叹品所明涅槃。二别是总。非如师子吼品所辨涅槃。今何涅槃具三耶。答。游意显一途意。今约再往而为言之。具明如涅槃疏第十六卷也。
  言盖是诸佛之秘藏等者。述义云。夫佛性者。唯佛与佛乃证知。十住菩萨不能证知。何况余人。故云诸佛之秘藏也。万流之宗极者。如般右先知论初云。夫般若虚玄盖是三乘之宗极也。述义第二云。次明诸所依。此有三义。一者。三乘之人各有般若。皆因般若而得成道。如十六心无漏见道断俗证果。即以般若为所宗。重亦为至极。然有浅深不同故。成大小之差。二者。诸三乘人。随分同修于体般若三者。般若乃是一乘之法。虽一乘法。数过尘沙。而般若道以为最胜。故大论云。因中名般若。果中名萨般若。即知因乘以般若为主。果乘以萨若为主。而以会三乘之因义。名曰宗极。何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即以一为宗极也。准此论文论今云。万流者五乘众生也。五乘之人。各有佛性。皆因佛性而得成佛。即以佛性为所宗。重亦为至极。准释悉之。所言盖者。述义云。举自谦辞。孝经云。盖天子之孝也。安国注曰。盖者称事较之辞也。刘e释曰。事较梗概大略之言。以天子孝有多途。此才举生大略故言盖。盖者语之发端。不定之辞。然则将以为是。未敢为定。故曰盖也。蕰者。玉篇于粉反。渊奥也。藏也。屈积民。蓄也。崇也。盛也。饶也。最也。或作蕴字。玉篇纡文反。此亦蕰字也。
  言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等。疏主释云。不生不灭可具三义。一无性实生灭故云不生不灭。此世谛门无生灭也。二因缘生灭即不生灭。此真谛门无生灭也。三以世谛有故为生。真谛无故称灭。非真非俗。即是理实。名不生灭。准之可悉。而有人传云。略举真谛境故云不生不灭。若具应言生灭不生灭非不生灭。违净名经疏。言境界佛性者。十二因缘能生观智。以是观智之境界故。名为境界也。即此十二能令众生得成佛果。以此根本能生于佛。以佛之性故名佛性。所言佛者觉也。三觉圆满故觉也。性者因也。种子也。故地持云界。界因种子名之。差别亦曰缘因。以能生观智之前缘故。具明如别抄。言由十二因缘等者。或本不同。有本直云发生正观即观智佛性无由。十二下九字今本具在。俱无妨观。而云发生正观者如重牒。摄法门云。能发无生灭观即观智佛智佛性。又云。生于观智谓观般若。准之可悉。而言正观者。以菩萨观不生不灭。异于二乘生灭邪观。故云正观。故涅槃经云。二乘邪曲见也。所言观智者。观察照见故云观。决断照了故云智也。言斯观明了等者。观智明了名菩提果性。故净名玄云。变因为果也。所言菩提者。此云正遍知道。有人传云。菩提具中权实无二三故。云三菩提者。大妄语也。未识梵汉故致此迷耳。言正观既彰等者。所言涅槃者。此云寂灭也。此以菩提离患义。名为涅槃。有人传云。以菩提智所证之理。为涅槃果果性者不尔。涅槃疏明亦因亦果处云。观智菩提以数义同故。合为一句。一从一因而生。还照一因故。二同俱智故。三俱有因果义故。若以菩提智所证之理。为涅槃果果性者。观智菩提俱从涅槃果性而起。还从涅槃果性。是义不尔。
  言然十二因缘等者。如净名玄第五云。此之五性更无二体。十四因缘能生之义。则名为境。所发之义便名观智。观智明了帮称菩提。菩提无累则是果果。然十二国缘。本性清净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无二体。但转境为智。变因为果。如此因果未曾因果故。五性一体。又云。涅槃经就十二因缘缘辨境智义。欲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即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能生。则境所生。则智更无二体。重牒云一十二因缘。准此等文。今言一法者。十二因缘事法也。故涅槃经第十五并疏第十二云。一因缘者。十二因缘是一有为法故。有人传云。指正性云。一法举十二缘事取下理。故此亦无妨。而有人传云。十二因缘者。此一科一聚法故。云一法者非也无所出处故。而言转者。述义云。为境之法。练磨成智也。有人传云。五义转也。有人解云。于一十二因缘法上。以义展转具于五义。纷纭如之。具如别抄也。言命初者。上玉篇靡竟反。教令也。道也。信了。计也。使命也。告也名也。性也。性者空也。
  疏云。七者涅槃经云诸行无常等者。此第七引大经第十四卷文以释成也。如彼经云。佛告迦叶菩萨。我过去世佛日未出。作婆罗门住于雪山。修菩萨行。周求大乘经黄不得。帝释变身作罗刹像。形甚可畏。其声清雅。宣过去佛所说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此苦行者闻生欢喜。白罗刹言。善哉大士。汝于何处而如是半如意珠令得具足。罗刹即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疏主释云。此偈上半即无生灭生灭。下半生灭无生灭义。若但有生灭无无生灭。则但有生灭义犹未足。亦不成生灭故称为半。若但有无生灭。无有生灭义亦未足。又无生灭义亦不成故。复呼为半。若生灭义方具足故。名全如意珠。然此偈但就心观行作之。即显然可解。此心本性不生不灭。以颠倒故无生灭。于众生灭故。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今以正观求此生灭不可得。则生灭心便息。故云生灭灭已也因缘生即寂灭性。故假生灭便息。以有生灭。是故无常。以生灭灭已。所以为常。以无常故苦。则知常名为乐。故言寂灭为乐也。具明如重牒摄法门也。言若住十二因缘等者。若住十二因缘即有生灭。是故无常。以无常故苦。以无常苦故不自在名无我。以无常苦无我故。为智人所恶。故称不净。故云无有常乐我净也。言此论观彼等者。今此中论。观彼十二本自不生。今亦无灭。生灭既灭所以为常。常故即乐。既有常乐则自在为我。诸佛菩萨之所欣乐名之名为。故云则具常乐我净也。因缘大宗具八行观。以具八行观故便除八倒。以识无生灭生灭故。于生死中不起常等四倒。以识生灭无生灭则悟涅槃。不起无常等四倒也。述义云。此经文中唯有半语。而无全语。前既以上半偈名半珠。故义准以偈具足。各全如意珠也。言雪山者。有人解云。在北天竺之此香山之南也。
  疏云。八者此论虽无法不穷等者。此第八引伪长安昙影法师序以释成也。故彼论序云。即无言不穷。无法不尽。然统其要归。即会通二谛也。谓二谛。具八不论。始终明八不。即知二谛为此论宗。即是所申二谛也。言因缘宛然等者。疏主释云。十二因缘本性空寂。名为真谛。犹如幻梦。往还六道名为世谛。具如去来品疏。
  疏云。九者欲释中观三字等者。此第九约论题目以释成也。言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等者。疏主释云不生不灭凡有三义。一者无生实生灭故云不生不灭。此世谛门无生灭也。二者因缘生灭即无生灭。此真谛门无生灭也。三以世谛有故为生。真谛无。故称灭。非真非俗。即是理实名不生灭。具如净名疏第三卷弟子品也。言发生三观者。由世谛境发生权智。由真谛境发生实智。由中道境生无二智也。
  疏云。十者大明物病不出二种等者。此第十约执病以释成也。言执性者性执也。迷假者假执也。于所执中重名性执也。轻名假执也。言是故论云等者。如十二门论观因缘门初偈云。众缘所生法。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疏主释云。此偈就破病解释诸法。为众缘所成即无自性。若有自性不假众缘。故上半破一切外道。令一切外道藉因缘。知外瓶内身悉皆是空。故从因缘门以入空也。下半破内道义。内学之人乃不言众缘和合。别有实瓶而有无性假瓶。是故今明。若无有自性。云何有是法。故亦无假瓶。令内学人从因缘门。悟假瓶空更有众释。具如彼疏。今且引一。准之可悉。
  疏云。破洗迷执等者。如百论序云。其为论也。言而无当。破而无执。傥然靡据。而事不失真。萧焉无寄。而理自玄会。返本这道着乎兹矣。疏主释云。萧焉无寄。犹如是不住之异名。以无所住。与理玄会。谓与理冥会也。言萧焉者如肇论序云萧正外物。元康师云。萧条然在物之外也。述义云。萧正犹澄渟也。马融曰。不哗諠也。疏云。答关内中论序云等者。疏主释云。基实既宣下第三立名利益。初明理教。次叙得益。言其既定者。理显也。其言既明者。教明了也。于菩萨行下辨得益也。以理显言明故。因教悟理。则因成果立也。朗然悬解者。借庄周之言。以显因成果立之义。故庄了内篇养生主章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入能。郭注曰。有继为悬。无继为解也。谓是帝之悬解也。其可叙二义。一者。菩萨因成道场。照显则永离生死欣戚。如哀乐之不入。二者。有系曰悬。无系曰解。有系者。谓断常诸边。称之为系。诸见既寂。故目为解。庄子疏云。帝者天也。天者自然也。悬解者解脱也。谓天然之解脱也。言苦精鉴斯意等者。如世说云。时有目夏侯。泰初朗朗如日月入怀。故云。如白日朗戎胸衿也。言精者精妙也。广雅云。鉴镜也。言胸衿者。如肇论序云良犹衿情。元康师云。衿是晚衿也。情是情性也。述义云。且如于衣服而衿是要之。于人身而神情是宗也。言甘露流其四体者。如此论序于云流日露枯悴。元康师云。甘露谓天露也。准之可悉。言关内者。有人传云。四畿之内名为关内也。长安也。即京都也。长安之东方有关也。从此关至长安诸师名关。旧即睿师影师等也。今安唐图云。从昆仑山出一河。名为黄河。此河以东有金城关。此关东北有五凉郡。彼有于一处名姑藏。一处名西凉州。今也三藏始至姑藏。睿师等于彼所受业。彼之姑藏是关之内。故彼师等名为关内也。疏云问三种释因缘等者。此一番问答。第二问答料简得傍正也。言三种者。四缘。通因缘。十二因缘也。言十二门亦然者。约十二门论因缘门亦可有三种释。因缘正用通因缘。以通必摄别故。云十二门然也。
  疏云。释名门第三等者。此大段第三释名门也。于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有四。第一。依下论文。释因缘名。第二。约依名释义。释因缘名。第三。依经论。释因缘名。第四。和会异义。今云依下偈云等者。第一依下论文释因缘名也。言下偈者。四谛品偈文。具明如上。言略明因缘凡有三义等者。取四谛品长行文长行文意。而为言之。言一者因缘是空义等者。如彼长行初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何以故。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从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疏主释云。此长行约三。是释偈本。一者。因缘所生法是毕竟空。所以然者。若有自性即不从因缘。既从因缘生即是无自性。所以是空。故云因缘即是空义。言二者因缘是假义等者。如论云。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疏主释云。因缘生亦法假名。所以然者。因缘本自不有。今亦不空。非空非有。不知。何以目之。故假名说有。亦假名说空。故云因缘是假义。言三者因缘等者。如论云。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疏主释云。因缘生法亦是中道。因缘生法无有自性。是故为空。所以非有。既其非有亦复非空。非空非有故名有中道。故云盖是论文自有三义释之。准之可知。
  疏云。四者依名释义释义等者。此第二约依名释义释因缘名也。言一者种子等者。疏主释云。因缘之名具义不定。自有种子。亲而能生名之因。水土人功□而助发。是故名缘。言二者本无等者。疏主释云。自有本无果体。藉因辨之。素有其分假缘而发故。牙具有无二义。种受因缘两名。因亲缘□。故云因缘。具如净名疏。述义云。四者且有二释。一者。上既云三。故次云四耳。二者。疏主二遍制作论疏。其一疏云。四者事便故云尔。而云复次者应好也谈海记云。言四者书此大误也。二者可好。何者依下偈释因缘义已竟。今更欲出依名释义。故云二者耳。言本无牙体等者。术义云。谷种之内虽本无牙体而种自能为因。辨牙令生。故云因也。虽本无牙体。而牙有可生之义。故假谷种之缘。即以种为缘故牙具本无今有二义。种受生因。助缘两名也。牙有可生之义与本无体之义。故云牙具有无也。以牙体本无而辨之。能生义名因。种内有牙可生义。既有可生之义。非当亲生。唯助发耳。以助发义故名为缘。故云。各受因缘两名也。此唯就种而为言之。言三者毗昙人云等都。如杂心论第二卷末偈云。所谓因缘者。当知余因说。释论云。除所作因。余因说因缘。述义云。六因之中合五因为因缘。准之可悉。
  疏云。又经有三说等者。此第三依经论释因缘名也。述义云。诸本唯云。经有三说。此良应脱落论之字。以文既举经论文故。今文云又经论有三说是也。谈海记云。经犹古也。孝经序云。经者常也。是也。今明经之字。非名佛说。亦论名经故。论序云。于经通之理尽也。元康师云。詺此论为经也。如春秋本文为经后释为传也。付法藏云。提婆造百论经。智度论云。迦旃延造发智经。故目轮为经也。故虽论字无亦无妨也。言六因如杂心说者。如杂阿毗昙心论第二卷行品偈云。所作共自分。一切相应报。从是六种因。转生有为法。长行释云。谓。所作因。共有因。自分因。一切遍因。相应因。报因。此六因摄一切因。此六因生一切有为行。元康师明云。所作因者。从果受名。因是能作。果是所作。即是所作果之因。故云所作因也。共有因者。通从因果受名。因之与果一时共有。故云有因也。自分因者。亦从果受名。如后念善是前念善种类。故云自分。此与自分果作因。故云自分因也。一切遍因者。用十一遍使烦恼及同时共有法为体。所言十一遍使烦恼者。苦谛下有七使。所谓五见及疑无明。集谛下有四使。所谓邪见见取疑无明也。此十一使名为遍者。有二种义。一遍迷苦集理故名为遍。二遍缚有漏法故名为遍也。相应因者。通从因果受名。因果更互相应故。云相应因也。报因者。从果受名。报是□报之义。此为报果之作因故云报因。具明如下四缘中也。述义云。萨婆多宗杂阿毗昙论十一卷。西域人伊叶波罗宗云自在之所释。彼论中具明六因。
  言十因地持明者。如彼论第三卷方便处力种姓品第八云。云何是佛所说不颠倒因。有十种不颠倒因。当知。摄一切因一切烦恼一切清净一切无记等。云何为十。一者随说因。二者以有因。三者中殖因。四者摄因。五者生因。六者长因。七者自种因。八者共事因。九者相违因。十者不相违因。彼一切法名名也想。想已说此诸法名想言说。是名随说因。以有事故有所作。是名以有因。以有乎故有所作。以有饥渴故有求饮食。如是此无量无数。名以有因。种诸种子。名种殖因。水土润泽。是名为摄因。种子于牙。是名生因。牙茎相续乃至成就。是名长因。种种种子各各自生。是名自种因。以上六因总说共事因。障碍于生。名相违因。不障碍者。名相违因。乃至广说。今略引之。
  言四缘经论皆备等者。述义云。经即大品菩萨善戒经等。论是大论。真谛三藏译具舍论等也。今案。俱舍论第五五卷分别根品之四云。偈曰。说缘有四种。释曰。何处说。于经中说。经云。有四缘类。一因缘类。二次第缘类。三缘缘类。四增上缘类。此中类者是缘自性。此中因缘者。偈曰。因缘是五因。释曰。除一随造因。所余五因说名因缘。偈曰。心心法非后。已生次第缘。释曰。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法。已生余心心法。名次第缘。云何名次第缘。此法等无间缘故名次第缘。是故色非次第缘。生不等故。何以故。从欲界色。后时次第欲界色界无教。色生彼时。欲界色无流。色生后时。三种色生。是色现前乱过因生次第缘。无过乱缘生义。缘缘相云何。偈曰缘缘一切法。释曰。一切法即五聚。此中如理应知。缘缘相譬如眼识及相应法。以色为缘缘。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一切法亦尔。若法是此法。缘缘此法。无时非此法缘缘。若非所缘亦是缘缘体相一故。譬如薪非所烧亦名薪。体相一故。心及心法由入定初杀那。于如自所缘境。定为由依止。定为不定。尔定若生必与依止相应。未生及已过。与依止相应离。余师说。若过去亦依止所立。偈曰。随造增上缘。释曰。随造因即是增上缘。故增上缘即是缘缘。何以故。一切法是缘缘故。此二缘。何者。广俱有法为缘缘。无有是缘处。有是处得为增上缘。故增上缘广由缘义广。故名增上缘。此于一切有为法离自性。皆是增上缘乃至广说。
  言十缘如舍利弗毗昙叙之者。述义云。秦姚氏世。沙门佛陀耶舍。秦云觉贤三藏。译舍利弗阿毗昙有二十二卷也。案云。应师一切经音义云。姚弘始十六年。昙摩崛多耶舍。翻二十二卷二十二品。如彼论第一卷绪分遍品云。十缘。谓。因缘。无间缘。境界缘。依缘。业缘。报缘。智缘。异缘。相续缘。增上缘。因谓生义。如母子。无间谓补处义。如代坐。境界谓的义。如箭射的。依谓物义。如舍宅。业谓作义如便作。报谓津漏义。如树生□。起谓生义。如种牙。异谓不相离义。如眷属。相续谓增长义。如长财。增上谓自在义。如人王。乃至广说。言三因缘两说十二因缘者。如法华经第三卷化城喻品云。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疏主释云。且无明望行。体未有。而为无明所辨。亲起为因。行起望无明。我非都无。但假藉汝起。故无明是缘。故无明亦因亦缘。显四谛品。准此疏文。言我者行。汝者无明。谓望行于无明。行体未有。而为无明所辨。此无明生行之亲义为因。此行起时。若望无明。行非都无。但假藉无明而起。即此无明助发于行故。无明为缘。故无明具因缘二义。余准可悉。述义云。无明为行作因缘。譬如谷种之内本无牙体。谷种辨之令有。故谷种为牙作因。谷种之内虽无牙体。有可生之义。假谷种缘而牙发生。故谷种为缘。如是无明之内本无行体。而为无明所辨。无明亲义为因。行有可生之义。假藉无明而起。故无明□义为缘。问。若尔者最后老死。为谁作因缘耶。答。且有二。一者约有始终。十二因缘而为言之。为忧悲苦恼。作因作缘。二者约无始终。十二因缘而为言之。与后起无明。作因作缘也。自余经论亦十二因缘。准之可悉。
  疏云。此皆适化不同等者。此第四和会异义也。言适者。玉篇尸赤反。止也。归也。女子出嫁也。节也。得也。往也。昙捷师法华字释云。失亦反广雅云。适悟也。按。称会本心故曰适也。
  疏云。破申门第四等者。此第四大段破申门。于中有二番问答。即为二别。初一番问。答明所破人。后一番问答。显论主对缘。初中又二。即问与答。答中为三。初列国种异执。次随列解释。后引证结成。于列异执中。言摧折者玉篇上在回反。阴也。折挤也。想也。子雷反。至也挤者了诣反。坠也。灭摧也。下止烈反。断也。万物死也。弃败也。截也。克也。曲也。下也。排呵者。上昙捷师云。肥乖反。广雅云。排斥也。下玉篇。诈多反。责也。所言外道者。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云外道也。言毗昙者。名无比法。无漏慧根。会理隔凡。其功冠绝故曰无比也。言成实者。成是能成之文。实谓所成之理。佛灭度后九百年内。呵梨跋磨。此云师子铠。之所造也。二百二品十六卷文四谛建章五聚明义也。具明如中论玄义。
  疏云。总谈外道等者。此第二随标别释。即为四别。初明外道。第二明毗昙。第三明成实。第四明大执。今此第一明外道。于中又二。初总标二计。后别列二计。于邪因中凡有三种。如文言。一者即一因外道等。如大经第十九卷云。迦罗鸠驮迦旃延。计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瞋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为作。此六师中第五师。疏主释云。迦旃延姓也。迦罗鸠驮是其母名也。其人计亦有亦无。应物起见他问有耶。答言。有。他问无耶。答言。无也。又十二门论观作者。门引自在经说。自在天欲作万物。行诸苦行即生。诸腹行虫复行苦行生。诸飞鸟复行苦行生。诸人天准之可悉。言二者宿作外道等者。如大经第四十卷须跋答。佛言瞿昙。有诸沙门婆门等。作如是言。一切众生受苦乐报。皆从往日本业因缘。是故若有持戒精进。受身心苦。能坏本业。本来既尽。众苦尽灭。即得涅槃。何以故。瞿昙。我见众生习行。诸恶多饶。财宝身得自在。又见修善。贫穷多之。不得自在。宝法师云。此须跋举宿作外道计。以咨问佛。彼计唯过去因能招业报。但能行善。则苦果不生。苦果不生故即得涅槃。然述义云。须跋言者举末取本也。今案。梁摄论第二卷云。论曰。或执宿作。释曰。路柯耶胝柯。说世间一切因。唯有宿作。现在功力不能感果。故现在非因。如世间二人同事。一主俱有功力。一被礼遇。一则不尔。故知。唯宿作不关现在功力。准之可悉也。言三者观缘外道等者。如提婆论尼揵子论师说。初生一男一女。此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无命等物。顺世外道云。一切诸法地水火风皆以为体。今合二外道。为现缘外道也。疏云。二者无因外道等者。如大经第十九卷。吉得大臣白阿阇世王言。如刺头利。谁之所造。飞鸟色异复谁所作。水性闰清。火性热等。一切万物自生自死谁之所造。此六师之中第二末伽梨俱舍利子(从母立名)其人计一切法自然为宗也。玄义云。无因据其因无。自然明乘果有。约义不同犹是一执。故云。无因外道。谓自然而有等也。
  疏云。所方毗昙因缘等者。此第二明毗昙宗也。述义云。所言二世者。现在与未来。除于过去。谓于现在因上。有未来之果性。故云二世有。即因果一义。以因中有果故。问。疏第三卷云。佛法内根本二部。一大众部。谓因果一故。变种子为牙。转少为老。二上座部。明无转变义故。种灭于前。牙生于后。少灭于前。老生于后。即是因果异义。毗昙同上座部义。成实同大众总执。准此文意毗昙因果异义。成实立因果一义。所言异者。因中无果义。一者因有果义。何故今违耶。答。各示一义。故不相违。何者毗昙云。木中有火性。此因中有果义。即约自分因果而为言之。然木中有火性。而非谓木是火。此因中无果义。即约余因果。又成实云。苦集此一物。以此苦果。即为未来作集因。故苦集是一物。此因中有果义。即约习因因果而为言之。若约报因因果者云。因果异即因果异。故不相违也。
  疏云。所言成实因缘者。虽不明因中本有果性等者。此第三明成实宗也。所言成实者。如宗法师成实论章第一云。成者。显立为义。显者。谓出显。立者。明住立。昔隐今显。显而久住。故论偈言。知佛法第一者。是为义也。欲令法久住者。是立义也。四实之理。名为佛法。佛自已成。但邪言为□塞。而不行于世。无用詺之为坏。而今此论言。符正旨理。更新显于世。有用称之为成也。实是真实对俗得名也。言虽不等者。述义云。如成实宗云。以过去善恶业。能生一切苦乐报。故名生因。依于六根。而起六识。故依因一念之善。有于二义。近以招人天之报。故名报因。以善善相续远至佛果义。故名习因。是名三因也。以因缘为生因。以缘缘与增上缘。为依因。以次第缘为习因。故云四缘也。此宗立现在因。中无未来果。故云二世无。即因果一义。问。疏第三卷云。毗昙立三世法体恒有。成实立过未无等。今何故约现未。立二世无耶。答。有人解云。此即总别异耳。而大意不相违。今谓不尔。违大义记故。何者彼云。问。今论无二世。云何无耶。答。过去时中。无现在未来。未来时中。无过去现在。现在时中。变无去来。此三世互相无义。非二世无义也。二世无者。是形今现时。二世体自无。具如第十一卷三世义。然则非但违疏下文。亦乖彼宗也。今案。成实论大义记第十一卷四缘义中云。四缘者。次第缘。缘缘。增上缘。以心生之所由。莫不皆从此四。由藉是缘义故。同谓为缘也。因缘者。以因为缘也。次第缘者。能生后次第心也。缘缘者。谓一切诸法可为心境者。是前缘义也。用此缘作由借故。重云缘缘也。增上缘者。显胜之义。曰增上也。如根与尘共生一识。而根能标识尘无此用。故诸根为增上缘也。三因者。生因。习因。依因也。生名起成。亦云本无今无。此是果称也。因以感果为义。则善恶业也。今以果因。因谓生因也。习因者修义。取其同类还相生因果。共名也。论云。如习贪欲遍欲增长也。依者依托义。心识为依。四大等为因。此亦果目因。此亦果目因。谓色为依因也。
  疏云。所言大乘因缘者如成实大乘等者。此第四明大乘宗。于中有二。初明成实大乘宗。后明地论大乘宗。此文初也。言成实大乘者。如宗法师成实义章第一卷云。真谛三藏部执论义疏云。多门分别部。成实论之粗宗。谓佛灭度后二百年中。从僧祇部出多门部。但僧祇部。于佛所说深义。不能通达(佛先为声闻说□浅法。为菩萨说甚深法。故声闻弟子不能通达甚深法。渐渐舍之)有阿罗汉名悦差婆柯罗此在雪山坐禅。不见佛涅槃。时至二百年中从雪山出。至央掘多罗国。寻觅同行僧祇部。唯知浅义。不知深理。彼阿罗汉惊怪此事。更集僧祇部。具足诵出浅义及深义。深义中有大乘。时僧祇部。有弘所说。别成一部。名多门部。以所闻多先所习故名多门。即是悦差婆柯罗弟子。成实论即从此部出。故参涉大乘意也。准此疏文此成实论。参涉大乘意。故云成实大乘也。述义云。成实之人。述大乘义。故云成实大乘。又成实宗有说大乘义之处。故云成实大乘也。言世谛三假者。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义中。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此谓三假。解云。于三假中。相待一假是即体假。余二种假即是用假。又五阴之内。分折推求而知无人。故声闻人观因成假。缘觉之人鄙于声闻。从师修学。惮于菩萨久劫修行。以独入山见于水流观于木凋。悟解无常。故观相续。待于生死而有涅槃。生死涅槃。生死涅槃无有自性。自性无故。其体是空。所以。菩萨观相待假。唯他宗云。以相待故云有法体。今云。以相待故云无法体也。文义聚间第二卷假名义中云。一因生假。亦缘生假。谓从因生果。别体相应。故云因生也。生托缘集。故名缘生也。二因成假。亦名缘成。谓法有总别。别为总因。总因别果。揽彼别因而成总果。果假因成。名因成假。又揽别缘而成总果。是故亦名缘成假也。三相待假者。长短等事相形。相待以各别故。名相待缘也。四相续假者。有为迁流。藉前生后。前后两边名之为相接对名续。所言假者。前后两边递以相望。相假成续。故云相续也。今案。大乘玄论初卷云。常途所明。凡有三种假名。一者因成假。以四微成柱。五阴成人故言因成。二者相续假。前念不灭。续成后念。前念接连。故言相续假。三者相待假。如君臣父母大小名字。不定皆相随待。故言相待假。若入道所捉三乘不同。声闻用因成假。缘觉用相续。菩萨用相待。成论三藏为宗。多明因成以入道。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因成。是世谛体。续待为用。若体已空。用即自遣。二者因成。多重数观行。自浅至深。初捉五根。以空众生。次捉四大四微。以折法。所以多捉因成。若是续待二假即无此重。故不用。
  疏云。如旧地论师等辨四宗义等者。此第二明地论大乘定也。述义云。是取他宗以自宗。故为所破。即光律等。彼云。魏时道辨法师。明无相虚宗。泯然一相。言婉环中。文班晓然。聪睿之徒。可以无惑。但余学情昧辄设助宣。略标四宗。述明真俗。一因缘宗。二谛诸法无有自性。因缘起作以为俗谛。理本寂灭以为真谛。但凡夫妄情计有定性。空此妄情故。云色即是空。后人詺毗昙宗。二假名宗。万法虽殊。相假而有。皆无其实。但有名用。故名为俗。此假名。法体性寂灭名之为真。凡假藉缘。其体寂灭。故云。色即是空。后人詺成实宗。三不真宗。一切诸法无有实体。似同纪梦。业力机关兴鼓成立。名之为俗。俗法幻梦虚诳不实。本来寂灭以为真谛。幻梦色体。无名无相。故云。色即是空。后人詺三论宗。四者真宗。世法梦幻义。非孤起托于真理。离真无妄。妄由真起。是故经云。生死者依如来藏。然有二义。一者世谛妄想故。空理非是真。二者其体真实寂灭。是故名空理是真妙。具明如肇论述义初卷也。今案。灌顶法师法华玄第十卷云。佛陀三藏学士光统。所辨四宗。判教四守此同也。
  疏云。如此等类等者。此第三引证结成。于中有三。初标迷执。如服甘露下正引证。此论破洗下总结也。于引证中。言如服甘露反成毒药者。如涅槃经第七卷佛说偈曰。或有服甘露。伤命而早夭。或有服甘露。寿命得长存。或有服毒生。有缘服毒死。无碍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疏主释云。此中正叹大乘为甘露。愚智两人。致成甘毒。今言或服甘露等者。此正是无方便。服甘露成毒药。禀方等。夭法身慧命也。或有服甘露寿命得长存者。此是有方便禀大乘。即能长法身慧命。或有服毒生下。此亦明愚智二人。服毒则死。智人服毒则生。然甘露更非两物。智者服愚人之毒。此毒为智人甘露。此甘露成愚人之毒。准之可悉。具明疏第八卷也。言亦如入未求珠谬持瓦砾者。如大经第二卷云。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乘乃见宝珠故在水中。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疏主释云。譬如春时者。孟仲季三春。正取仲春华草开敷之是为譬。正是众生放逸之时也。在大池浴者。即生死池大浴明众生在于生死之中也。乘船游戏者。乘于爱慢之船。乘爱慢故在生死中。更相爱着故是游戏也。失□璃宝者。众生求来清净。应得而不得。故义言其失也。没深水中者。深水则譬四流之水也。是时诸人者。即是始终禀教之人。始自五人。爰至今大众。释共入水。谓于昔教下四流水中。求觅是宝正明其行因。竞捉瓦石者。譬其得果四智。究竟余无余二涅槃。自谓为极。故云得□璃珠也。欢喜持者。正明春保执前解也。出乃知非真者。今教出兴乃知昔果非真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者。明此佛性复在从生四流之下。以珠力故水皆澄清者。众生当有会得之义。故是水皆澄清也。于是大众乃见宝珠者。此譬信。见信众生有佛性。犹如仰观者。既是信见知性犹远。故言如仰观空月形远也。月性圆满。譬中道佛性圆正也。是时众中有一下。此譬证见。犹如文殊等了了见佛性也。案。徐入水者。远离断常二边。行正中道。故云安也。言瓦砾者。昙捷师云。砾者力的反。通俗文云。地多沙土谓砾之。说文云小石也。
  疏云。问龙树菩萨对缘云何等者。此第二明论主所破缘。于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又三。标列经结也。列中言一者犊子云等者。如大论初卷云。是佛法中亦有犊子比丘。说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众和合有人法。慧影疏第一卷解云。犊子执云。亦不可说五众。是人亦不可说离五众。是人亦不可说离五众。有人云。此家执言实有人。虽言有人仍此人都不可说。故属第五不可说。法藏中摄五法藏者。谓三世为三法藏。无为法藏不可说法藏等也。此家立此五法藏义。以摄一切法。悉在此五法藏中。故云尔也。此阿毗昙论。不来他家经论。但出其所执之意耳。此是佛法中执见。非外道也。玄义云。佛灭度后三百年。从萨婆多部出一部名可住子弟子部。即是旧犊子部也。此婆罗门之一姓。乃以为号也。述义云。由五阴命而成人体。此即非是五阴之法。人之道理以为法也。言法者犹体也。所言四大者。此事四大谓。竖义为地。润义为水。濡温义火。动转义风也。淡海记云。以四大种。造眼眼等及一切色。故云四大。因缘别有眼。法能造四大。虽是无记。而所造色通于三性。谓所造色具有报色。及以善恶并无作色。故通三性。能造四大只是报法。所以无记也。问能造无记。所造云何通于三性耶。答。能造四大虽是无记。而不得言所造无记。如笔写书不笔即书。所以所造眼等虽通三性。能造四大但是无记。
  言二者毗昙因缘等者。如大论初卷云。说一切有道人辈。言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菟角龟毛常无。复次十八界十二入五众。实有自性。而人此中不摄。疏解云。此是十诵律师主节婆多所计。言三世是有。故云一切有。谓一切种者即是种智。此家云。于一切种种智慧中求人不可得。一切时节中。一切种种法门中。求人□不中得耶。譬如菟角柏然常无。执一向无人。故复成病也。复次界入等下。别历阴界入等。成人法中。云何亦不可得。故今为欲言阴界入等是实有法。但无有人上来有此义。是故为一复次也。述义云。此萨婆多部。此部宗计三世是有亦三无为有。故云说一切有部也。
  言三者成实等者。淡海记云。光宅寺法云师云。无假体假用。唯有假名。庄严寺慧旻师云。有假体假用假名。开善寺智藏师云。无有假体。而有假用及以假名也。而今云。有人法者。约就总相而为言之。今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义云。所以有皆假者。谓大地虽广而无体能持。因色香等故能胜载。既由他无自体。而假云何。次色香等法。复因细色等成。故□细虽异。赖他是一。及人因五阴。阴复有因。如是相续相待备在假实释也。其假皆无者。三假同无也。既假有矣。得言无者如合四微为地。是因成假。而地是一也。微四也。即四不是一。四无一也离四无无别。一一自无也。虽离四无别。一即四。不是一故。实有此四。可假之以为一。似如定有。有假不以假。故无但推四。复是假四。皆即自无四法。尚自无有。何假为一。故知。以假故诸有皆无也。空假名义。照然有微也。既因成假实。空是无法体。则相续待不待言自无也。
  言四者方广等者。如大论初卷云。更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菟通龟毛常无。疏云。此是方广部中所执道人。故云方广道人。此人虽学大乘。而失大乘旨。执之太过。执言一切法无。问假实生之与法。悉皆常无。如菟角无。佛法中义。以从缘故。言诸法无。从缘起故。言诸法有。缘起之有。即是从缘。无性之无。即法谈无。非除明无。一切诸法空义亦尔。以此义故。有不妨无。无不妨有。虽言有无。亦复不妨非有非无。虽非有无。不妨有无。彼一向执相尔言无。是故成病也。述义云。此二十部中。是一说部。彼部执言。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体性。名为空。见方广方等。犹是大乘之异名也。彼宗所言似于大乘。故以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说。谓四阿含就世谛。言诸法无主。色欲如幻。既言欲及以色界。如幻无主故知空也
  疏云如此四人等者。第三总结也。
  疏云同异六第五等者。此第五大段。明二论同异也。于此中有二番问答。即为二别。初番问答明二论开合不同。一番问答明开合所以也。初中又二。即问与答。答中又二。初明二明二论同。谓邪因缘申正因缘申正因缘等是。谓此中论与十二门。同显正道。俱息戏论。其理殊也。后明二论异。谓合彼十二门三门。为此中论因缘一品。开中论因缘一品为十二门。论三门。谓因缘门。因门。缘门。故云。离合为异也。十二门论。有七十论偈。此论无有。而彼论广。彼论从缘所生法偈。无有则不生。偈广略众缘中偈。合有四偈。无有余偈。故此论广。而彼论略。故云。广有广略。以此论凡有十八偈。彼论但有五偈故。言此论因缘一品等者。摄彼十二门论因缘门因门缘门。于此中论。因缘一品故。云摄彼三门也。谓开此中论因缘一品。以三偈摄十二门论三门也。言亦合彼三门等。合彼十二门论因缘门因门缘门。以为中论因缘一品也。如因缘门等者。此释成。亦合彼论三门。为此论一品之文。言如诸法自性等者。如论主自释八不释章门偈云。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疏主释云。借于缘。自互两斥之。若有自性。则不假缘。若必假缘。则无自性。若无自性。云何互还。从互自体生此解。于偈好也。此约对缘假。破言为言之。准此疏文。今云。如者犹若也。今略引上半文耳。言第二观有果无果门等者。此品下云。若果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偈文是。疏主释云。上三句总非。下一句结破。所以总非者。先偈已破有无。今不须破之。直非之。又因缘之法。名为甚深。即是中道。岂得言定有定无。彼今乃计于有无。不计因缘。此之有无。乃因缘宗障。故但非之。言第三观缘门等者。此品下云。略广因缘中。求果不可得。因缘中若无。云何从缘出。偈文是。疏主释云。此一偈第三结破也。上半结。下半呵责。以前三偈总破为略。后四偈别破为广。以广略就缘中。求果不可得。当知。缘中无果。以缘中无果。非缘亦无。若二俱是无。则应俱不生果。是以结破也。述义云。广略因缘中。乃至果不从缘生。四偈依疏文。明知。四偈皆是结破。四缘又唯言结破。四缘偈。非谓四偈之前后。有人传云。今检疏文不尔也。唯在缘中偈。非谓四偈。故疏第三末云。就初文又三。初三偈总破四缘。次四偈别破四缘。后一偈结破四缘。又云卷。广略因缘中一偈。第三结破四缘也。今述义所释者。古三论师心耳。非是今意也。
  疏云。问何故离此一品等者。此后番问答。明开合所以。即释成。以此论因缘一品。摄于彼三门之文。于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又二。初明十二门论大意。后明中论大意。如文可见也。
  疏云。第二明论章开合等者。上来以五门。释因缘品名。今第二大段。明论章开合。于中有二。初通明天竺之与震旦数经讲论方轨。后别明震旦讲论贤哲。初中言天竺者。亦名身毒。亦名贤豆。正名印度是月名。月有千名。斯一称。良以彼土圣贤相继。开悟群生。照临如月。因以名也。本名因陀罗婆他那。此云主处。谓天帝所护故。言震旦梵语。此云汉国。亦名摩诃支那。此云大唐也。淡海记云。震旦者彼音。此云聚集。亦八卦之中。震是东卦。旦者日初出处也。故云震旦也。出辨正论第□卷也。有人传云。震旦者。或本云。振旦也。俱无失也然先吉也。有云。自雪山以去胡音也。今案。玉篇。振者诸胤反。震者之刃反。毛诗有震旦业。故震字当也。振字借音也。如龙树菩萨释大品九十章经初六十六品。说般若道。从无尽品下二十四品。说方便道。此天等直解释也。天亲菩萨释涅槃经。造涅槃论云从初如是。至流通洒地。名不思议神通变事分。纯陀哀陀哀叹二品。名成就种性遣执分。从三告以下。讫大众闻品。名正法实义分五行十功德分方便修成分。师子也品。名离诸放逸入证分。迦叶品。名慈光善巧住持分。憍陈如品。名显相分。此名天竺科章门也。什肇生等注维摩法花经等。就言直解释。此名震旦直释也。安融瑶等。科章门解释。此名震旦科章门也。科者。玉篇云。口和切。程也。局也。自也。广韵云。若禾切。程也。条也。本也。品也。又科断也。又苦卧切。
  疏云。如昙影制疏明此论文有四卷等者。此下第二明。偏约震旦列讲论贤哲。于中有三。初列伪秦长安昙影法师说。次死北土三论师说。后死兴旧说。初列影师说。如彼疏上卷初序云。时有大士。厥名龙树。爰托海宫。逮无生忍。意在傍宗。载隆遗教。故作论以折中其立言意也。则无言不穷。无法不尽。然统其要归。即会通二谛寂此诸边。故名曰中。问答拆微。所以为论。又以空门为经。目所家为品名。所空非一。不可为经目。空门无二。不可为品目。故随所空法。有二十七品。统之空门。以一中为名也大明。标极力中为经体。然后遂名穷名。随数遣数。散其所封。使归此一理。从始暨终更无异统。今取意引之。今案高僧传第五卷云。释昙影或云北人。不知何许悬性灵龙靖。不甚交游。而安贫志学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每法轮一转。辄道俗千数。后人关中。姚兴大加礼接。及什至长安。影德从之什曰。深得吾意。什后出妙法华经。特加深思。乃着法华义疏已有四卷。并注中论也以晋义熙中卒。春秋七十矣。所言领者犹摄也。言制者。玉篇之世反。裁也。作也。
  疏云。二者北土三论师明等者。此第二列北土琛法师说。述义引高僧传第五卷云。释僧道京兆人。十岁出家。博学转多。干雄勇。神机秀发。乃着三论成实论义疏及空有二谛等也。出有人说云。此庄法师义故。高僧传第五云。荆州上明有释僧庄者。亦善涅槃及数论等宗是也。但此师述伪道义耳。庄法师所造中论广句上卷云。自始讫终。大为三段第一标八不。明二谛中道以为论宗。谓标宗分。第二从破四缘。以下立品明宗。破邪显正。辨于大小二乘观行。谓释宗分。第三一偈称叹佛德。以稽首礼。谓结宗分。所以分为三段者。佛去世后。像末钝根。虽寻圣曲各执成见。是以论主将欲造论破邪显正。故先立宗。大明标极。若先不唱玄宗。而后问答。即无所寄。是故先标于其宗旨。宗旨既明。然后广引众经。破其所执。显示中道。破见既周。即推功大圣。显非己能也。因缘是二十七品之初标宗。正是为一论之首。以初摄初故。论宗寄在因缘之首也。邪见是诸品之末。推功称叹。归造论之终。以后摄后。故推功居在邪见之末也。今检琛法师疏第一卷云。然此论大判文别有三。初有四偈。标论大宗。四缘以下。正明立品解释。末后一偈。明归功稽首所以。先标宗者。然佛去世后。像法众生。各执异执。有无□起。是以圣者权树先开中道。以为论宗。若不先唱此宗。即不明问答言无所寄。是故第一称标大宗。然宗本虽彰。若不广引众经遣其执情者。中道不显。是故第二明立品解释。但标宗解释。为论已周。唯须切推大圣显非我能。是故第三明归功稽首。若就品而科。则有二十七分。但因缘在诸品之初。标宗正是建于论首以初摄初。是故标宗。则落在因缘品。摄邪见是诸品之末。归功复是造论之终。以后摄后。是故归功。即摄在邪见品。广时如彼。准此疏文。今云。北土三论师者。琛法师也。言以初摄初等者。述义云。以因缘品。摄初四偈。又以初四偈。摄因缘品何。此论最初应在标宗品。次阿毗昙立四缘。偈初应在因缘品而文小故。以五百偈初四偈。摄二十七品初因缘品。故云。四偈标宗在于初品也。今谓初释非也。违本文故。今须后释也。言以后摄后者。述义云。以最后一偈。摄最后邪见品。又以最后邪见品。摄最后一偈也。是非准前也。
  疏云。师云夫适化无方等者。此第三列兴皇旧说也。于中不更取章段。直随离以解释。言师云等者。述义引兴皇寺石志序云。陈大兴十三年岁次在辛丑九月丁未朔二十六日。王宇法师迁神于寺僧房。春秋七十有五。其月二十八日甲戌。定于江垂县罗落里摄山之西岭。门人交住。若罢市之悲幽杖离群绝分河之叹。法师俗姓周氏。条州沛郡沛县人。言适化无方等者。宗本义云。适化众生谓之沤和。元康师云。适往也。菩萨往入生死。教化众生令悟性空。此是善权方便之智。准此论文今云。适者尸赤反。女子出嫁也。即当往训也。述义云。适于物机而化度之。是为方便。称会训也。言陶诱者。上玉篇。徒高反。□驰貌也。□陶也。养也。又在缶部即作匋字。徒劳反。匋作瓦器也。广雅匋化也。今□为陶字也。今须化训也。昙捷师云。诱者由久反。三苍云。进也。字林云。诱F也。玉篇。余手反。芳字也。导也。教也。引也。劝动也。言考其圣心等者。述义云。原夫三世如来。四依大士。出世之大意者。为息众生执见惑之病。虽复宣说恒沙经教。而统大意。唯为开示中道实相在谛道理大论序云。无执不破。无义不摄。巧用无非。甘露掘服。皆成毒药。然则息患者。无执不破。谓破病义。开道者无义不摄。谓显义。具明如名记第二卷也。拥者。玉篇。作壅字。令g字。纡恭纡勇二反。郑玄曰。壅谓堤防止水也。野王案。壅犹塞也。障也。今作拥字者非也。
  疏云。具如法华玄义等者。如法华玄第一讲经缘中云。讲经之始起竺法护。护公既亲译经。现应敷阐。自护公之后。释安竺汰之流。唯讲旧本而已。及罗什至长安翻新法华。竟道融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九辙法师。九辙之文今所未见。讲新法华始于融也。自融已后。昙影道生之流。染翰著述者。非复一焉。次乎齐代。有清信优婆塞髅。与十许名僧。依傍安林壹远之例。什肇融恒之流撰录。众师之长称为注法华。具明如彼。恐烦略着也。疏云。但末世钝根等者。言末世者。佛灭度后五百以后也。言钝根者。慧根阇钝也。亦可信等五根。亦可二十二根。具明如疏下文。言起尽者。述义云。始终也。随所明义每章有始终也言相与者。肇论述义云。王逸曰。与犹举也。国语曰。汝曲与焉。贾绕曰。与犹预也。礼记曰。与为人后者不入。郑玄曰。与犹寄也。傍义皆须正用后训。谓相依寄也。
  疏曰。答大圣三达圆明等者。硕法师云。经有三段。一序。二正。三流通。故天雨四华。地动六种。堂阁处空。其林反白。时众既睹瑞相。故前详后集。未说经前有此事。故名为序说。序说即彰。正经宜显。故名为正说。非欲止益当时。方欲广宣末代。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绝。故欢喜奉行。即是流通说而今未造论时。前无雨花动地时众睹瑞相。故前详后集。故无序说。既无序说亦无正说。即无欢喜奉行。故无流爱说。而言大圣者。如此论云。圣人有三种。一者外五道神通。二者阿罗汉辟支佛。三者得神通大菩萨。佛于三种中最上。故云大圣也。述义云。梵云阿梨耶。此反云圣。圣者正也。扰乱邪僻邪见。离此三邪。故名为正。心与境冥。智与神会。契理神通。于事无拥。是故曰圣也。白虎通曰圣者通也。道无不通。闻声知情。故大戴礼曰。孔子所谓圣人。智通乎大道。应反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言三达者亦名三明。亦名三通。亦名三戈。就当相者。发智应境。然未发智。名未来达。既发智当知境时。名现在达。既已谢去。名过去达。约随境者。知三世境。名为三达。此二异也。就当相言但是无常。是故名狭。约从境。言通常无常。所以名广。不六通过去达者。是宿命通。现在达者。即漏尽通。未来在者。天眼通也。若就因果三达。果位三明因位也。所言鉴者。犹是照也。言二世者。现在未来也。言通别两序者。如是等六名为通序。雨华动地。名为别序。此且约法华经而为言之。余经准之。谓如是等六种诸经。故名为通序。雨华动地。唯有是经。名为别序也。言智犹未逮者。玉篇。逮者在载反。及也。与也。达迹也。今须初训也。问。弟子造论。但当时解纷惑。不敢传通后世。故不立流通智犹未逮故。不立通别两序者。何故无畏在耶。答。有人解云。无畏广。故随分有之。此论略。故望佛故云无耳金案。硕法师疏云。论亦有三章。然不如经中之名目。但就论中三章无定。有时明。第一辨论缘起。即明序立论意。第二破邪显正。即明论体。第三余势。结论旨归。有时明。初有二十五品破失。大乘观辨乘人法空。次有两品破失。小乘观明小乘人法空。后有两偈。明致敬结论旨归。准此疏文不立序。通非谓无缘起余势也。
  疏云。答无畏广本等者。硕法师云。此论有正说。元序及流通。所以然者。明此论从无畏中抄出五百偈。故唯有正说。序及流通皆属彼论。故阙此二条也。准之可悉。疏云。二者因事表理等者。疏主释云。以文表义。此论先无缘起。后略余势。但有正文。以文表理。故称中论。准此疏文言初后者。缘起余势也。硕法师疏。问。此论品初既标归敬。何故非序。答。虽辨归敬。是后人安。故非论序。今明此解意。欲道归敬。应是序。但是后人安。故便非序。此释极成离见。所以然者。凡有两条不可。一明归敬何必是序。二明归敬何必是后人安。若言归敬为序者。论后文道。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是法。为离诸见故。我今稽首礼。此中亦应为序。而今后文。虽明顶礼。不名序。虽辨归敬。那忽称序。个明一义不可。二者归敬何必是后人安。所以然者。无文证无传说。那知归敬是后人安耶。今以一文据八不与归敬。是论主真言。故释论第五卷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佛能说是。我稽首礼既佛能说是我稽首礼。此中八不敬归。岂非论主自标。但不称为论序。问。此论释经正。既称为论正。此论释经序。亦应名论序。答。不然。今明此。正论通解经三段。是故不得名论序离苦。此论通解经三段。通名正说者。亦应此通序三段通名序。答。如此义亦应得通序经之旨。即为序论。通正解经之旨。即名正论。尽流通经之旨。即名为流通。论但不可的制为三耳。具明如彼疏第二卷。恐烦且略耳。
  疏云。自摄岭相承等者。有疏云。山门初讲之日。直为二段。前二十五。破大乘迷。明大乘观行。第二后两品。破小乘迷。明小乘观行。晚复开为三。两章如前。第三两偈。双结大小观行。推功还佛也。述义云。高丽国辽东城大朗法师。远去炖煌郡昙庆师所。受学三论。齐未梁始。来入摄岭山也。大朗法师得业弟子。陈摄山止观寺僧诠师。如此次第得业弟子。兴皇寺法朗师。法朗得业。弟子。延兴寺吉藏师。吉藏师得业弟子。硕旻邃等。然处处云。山中者。高丽国大朗师。山门者。止观寺诠法师或言一师。或言大师。或直言师者。兴皇寺法朗师。今谓不尔。二谛章下卷云。山中法师之师本辽东人。从北地学三论。远习什师之义。来人南吴住钟山草堂寺。值隐士周颙。周颙因就受学。周颙晚作三宗论。明二谛以中道为体。大品疏第一卷云。止观师六年在山中。不讲余经。唯讲大品。准此章疏文。山中者诠法师。亦可山中者法朗师。故玄义第一卷云。山中兴皇和上。述摄山大师言。涅槃疏第十一云。山中师。请止观讲涅槃不听。准此等文。山中者通二师。山门者道朗师然门有三解。一云。初住山门故。二云。一师之门故。三云。释法度上足弟子故。所以高僧传云。齐琅玡摄山释法度有四弟子。第一名僧朗。华严三论最吉。本辽东人也。凡摄山有多处。一处名栖霞精舍也。馆成寺一处名山茨精舍。一处云。有四弟子。僧都继踵。先师复纲山寺。能讲华严三论等。十二卷章云。栖霞在朗师。止观诠法师。与皇法朗师等也。承者。文字集略。市升反。相承助人君为政也。时升反。受也。次也。华苑示水反。继也。今次受训之也。
  疏云。初二十五品破大乘迷失等者。硕法师疏云。初有二十五品。破失大乘观。辨大乘人法空。次有两品。破失小乘观。明小乘人法空。复有两偈。明致敬结论旨归。准此疏文。今言学失者。迷大乘之人法空。以失大乘人法空之观行也。小乘迷执。准之可悉。疏云。所以有三段者正道等者。硕法师疏云。明赴大小根缘。说大小乘教。但禀大则封大。闻小便执小。故初二十五品。破大失乘观。明大乘人法空。次有两品。破失小乘观。明小乘人法空。为欲推功有在故。第三两偈。明致敬结论旨归。而言佛在世时等者。依双卷泥洹经者。七十九岁在世故。彼经佛言。自我为圣师。年七十九。所应作者亦已究竟。疏主释云。释迦文佛。若道俗合论。则年八十。若论佛有寿但为五十。故智度论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言佛灭度后者。周书异记云。穆王五十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佛年七十九方始灭度。具明佛性佛灭如下也。赴者。玉篇。返赋反。告也。至也。h也。奔也。洞明者。上玉篇。达贡反。说文。疾流也。野王案。深邃貌也。道洞之洞为回字。又音徒薰反。敬也。回者徒楝反。野王案。回犹通达也。双化者。上玉篇作双字。所江反。野王案。两偶也。方言飞鸟曰双也。说文。隹二牧也。
  疏云。二者为学大乘等。如十二门论观因缘门初云。问曰。解摩诃行者。有何义利。答曰。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末世众生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达。我愍此等。欲念开悟。疏主释云。末世众生下。第二明造论利益。又开三别。此初明下利众生。于中又二。第一明众生禀教起迷。第二明论主破迷造论。前有四句。言末世者。明起迷时也。佛法灭分三时。一正法五百年。二像法一千年。三末法一万年。今言末世者。非是第三时也。但正法为本。故以像法为末。末是微末之义。像是末故。是一义。若分像末亦得分三。言众生者。第二明迷教之人。言薄福钝根者。第三明迷教所由。以不久修福慧故。名薄福钝根。又明。有所德福慧。亦是薄福钝根。虽寻经文不能通了者。第四正明起迷。谓大乘人。学无所得大。成有所得大。但就大乘中。又有二失。一弃本寻末。二求本多迷也。于中有二。一但。二不但。凡有二种。一缘但不但。谓佛教是因缘不但义。而禀佛因缘不但教。故成有所得但也。二教但不但。谓佛起但不但缘。说但不但二教也。故大品云。为新学人。说生灭者如化不。生不灭不如化。此即但生灭。是化故名但也。末世不识缘教但不但。故云。虽寻经文不能通了。我愍此等下。第二明论主破迷作论申经。天摩为爱火。所烧外道。为诸见所害。执小拒大。谤法毁人。造无间业。偏执大乘。拨无罪福。亦现世断善。后入无间。□可哀愍也。俗令开悟者。为此钝根人。就大乘中。略解十二事开悟。然众生同菩萨。不须造论。若众生实异菩萨。亦不须造论。正言同菩萨。于缘成世异造论。具明如彼也。
  疏云。即此论云闻大乘法等者。如此论初牒长行云。佛灭度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不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见疑。若都毕竟空。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即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是空相。而起贪着。于毕竟空中。生种种过。龙树菩萨为是等故造此中论。疏主释云。下第二序龙树造论意。分为四别。今言。闻大乘法下。第三明迷教中。第二次明迷大。就文为四。言闻大乘法说毕竟空者。第一明闻教也。小乘法中不说毕竟空。唯大乘法有毕竟空。故云尔。言不知何因缘故空者。第二明不识教意也。谓禀教之流。闻因缘有。即失毕竟空。闻毕竟空。即失因缘有。故不知说空意也。即生见疑下。第三正辨起迷。就文为二。言即生见疑者。初列见疑二章。谓偏执一理。故名为见。犹预二途。故称为疑也。若都毕竟空下释疑。谓学大乘人。谓毕竟空。为实故。毕竟空而疑罪福。是以空疑有也。如是则无下释见。既是学大乘人。则信大乘明毕竟空。是尽理之说。无有罪福。既无福则无世谛。因世谛故有第一义谛。既无世谛亦无第一义。亦执法有乖于假有。失之世谛。尚失世谛何况真谛。故云遂失二谛也。准之可悉。
  疏云。又三世十方佛赴大缘而说大教等者。言四缘者。疏主释云。且依一判。如小乘见道。前具烦恼性。是一依。须陀洹斯陀含。是二依。阿那含第三依。阿罗汉是第四依。约大乘望十回向。是一依。初地七地。是二依。八九二地。是三依。十地是四依也。具明如序疏。述义云。然四依有本迹。言迹四依者。约小乘判是。言见道前等者。七方便位也。言本四依者。地前三十心。为初依。初地至立地。为二依。七八九地。为三依。第十地。为四依。此约定慧等不等义判之。六地以还。定慧未等。故属二依。七地定慧等。故属三依。序疏约功用无功用判之。七地以还是有功用故。故属二依。八地以上。无功用。故属三以肇论述义云。如世亲等初依菩萨。如龙树等二依菩萨。如马鸣等三依菩萨。如提婆四依菩萨。故玄奘传云。慈氏告唱罗阿罗汉曰。彼提婆者旷劫修行。贤劫之中当继佛位。故知。是第十地菩萨。此就本论四依。今谓不尔。若就本者。龙树亦是往古如来。摩诃衍论。云妙云相如来故也。贤劫经云。圣天佛者是提婆菩萨。故亦往古如来。约此义不判四依。若约师位者。龙树上。罗□罗下。提婆中故。何以知之。付法藏经云。总明。波罗门造鬼名不树。龙树一读而知。次示提婆提婆再读而知。后示罗□罗罗□罗三读而知。知故知尔也。
  疏云。二者为小缘而申大教等者。所言品初破毗昙四缘者。如因缘品。以七偈约总别。破阿毗昙所立四缘等也。言品初者。犹初品也。言燃可燃品等者。如此论第二卷燃可燃品末后云。若人说我相。如犊部众说。不得言色即是我。不得言离色是我。我在第五不可说藏中。疏主云。执我□四句。所言五法藏者。三世为三。无为是四。第五名不可说藏。不可说藏者。不可说有为无为。举犊子部。摄一切有我也。论又云。如萨婆多部众说。诸法各各相是善不善等。如是等人。不得诸法寂灭相。以佛语作种种戏论。疏主释曰。此部计一切法有。故名说一切有部。一切有者。明三世是有及三无为亦有。故名一切有部。准之可悉。言障隔者。玉篇上。之让之扬二反。隔也。累也。塞也。下说文。古文隔字也。隔塞也。疏云。又三世十方佛为二缘而说大乘等者。疏主释云。始自华严之会。终竟法华之前集。为直往菩萨。说菩萨行。今法华会。欲为回小入大菩萨说菩萨行。故说是地华经。故踊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于佛慧。既称始见我身。即是寂灭。道场见卢舍那身。闻我所说闻华严之教。故知。自尔以来。为直往之人。说菩萨行。又云。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既云除前修习等。则知。自尔以前。未为二菩萨行。亦云如是等人等。以知。今为回小之人。说菩萨行。具明如法华游意。恐烦且略。
  疏云三为九十六种外道等者。言论处处有文者。如此论第二卷本住品长行云。问曰。有论师言。出入息视眴寿命思惟苦乐憎爱动发。等是神相。若无有神。云何有出入息等相。疏主释曰。即是优楼佉义。故知。破外道也。准之可悉也。疏云。又三世佛就大乘中破外道等者。言涅槃六师者。彼经第十九卷。列六师外道。一名富兰那。二名末伽梨狗舍离子。三名那阇那毗罗低子。四名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名迦鸠驮迦旃延。六名尼乾陀若提子。疏主释曰。富兰那者。从母得名。其人计断。谓无君臣父母因果之义。此是拨无万法邪见外道。言拘舍离子者。从母立名。末伽梨者是字其人计众生苦乐不由因得自然。而有以计一切法自然为宗。言毗罗低者。从母立名。那阇耶者是字。其人计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有。如转缕丸□高山。缕尽则止。阿耆多者是字。钦婆罗□弊衣名。其人计身苦乐二分现爱苦尽乐法。身出迦旃延姓也迦罗鸠驮是其母名。其计亦有亦无。应物起见。他问有耶答云有他。问无耶答云无。若提子从母作名人。尼乾陀是出家总名。其人计业决定得报。今虽修道不能中断。此六师外道。佛未出世时。天天下也。具明如百论疏上卷并维摩经疏第三卷也。言及十仙之类者。如涅槃经第三十九并第四十卷列十仙外道。一名阇提首耶。二名婆□吒。三名先尼。四名迦叶。五名富那。立名净作。七名犊子。八名纳衣。九名弘广。十名须跋。疏主释曰。初二人立邪涅槃。破佛正涅槃。故在前论义。次先尼复论我。我即是断常之本。迦叶此复论断常二见。即是六十二见之根本也。富那广出十四种根本。故次迦叶后论义。第六人还论十四种离与六十二见彼疑。与富那同。富那前论已得悟。净作梵志犹未悟。故今更请佛解释。非强作离也。上六仙人即是论惑。第七犊子论善恶业也。第八纳衣梵志论因果。以前惑业□是未未知。烦恼与身。何者在前故。今论此因果根本烦恼为因。何者在前。身为果此之根本。何者在后也。上来诸师以言论义。今弘广心论义。直问佛。能知我心念不。第十须跋论等。乃至广说如涅槃疏二十卷也。今佛涅槃经中。破六师及十仙外道令外道悟入大乘也。
  疏云。三为大乘菩萨于申于小乘等者。言如法结药草喻品有此菩萨者。如法花论云。三者犬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乘。如是倒倒取对治。此故为说云雨譬喻。疏主释曰。大乘人者表人也。一向决定表病也。起如是意释病也。谓无别二乘人故称为病。此人初闻一乘经。谓唯有佛乘无有余乘。遂有二失。一失于缘说三。二失于缘成三。如是倒取者。实有二种二乘。有而言无故。言倒取为对治。此故下上来明所治。此下第二出能治。虽地雨是一。于草木成差。虽理是一。随缘成差。于缘成三也。药草喻品疏云。依法华论明此品来意者。云雨譬菩萨病。菩萨之人闻上来所说唯有一乘便。谓毕竟无复三乘方便。此即得实失权。存体忘用。然识权方乃悟实。达用乃鉴于本。既不识权。亦不悟实。即权实俱丧用□亡。为治此病故明。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虽其理无二。而于缘有五。故权实义成体用。方显此经。既称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故令大士离凡夫二乘病及菩萨病。始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准之可悉。
  疏云。二十五品破大申大等者。言佛知见者。疏主释云。问。云何名佛知见。答。此是般若佛性之异名。正法涅槃之别目。未曾因果亦非权实。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佛知见也。所以叹美为佛知见者。为对二乘无知见故。所以明无二乘知见。唯佛知见者。唯佛知见实道。自非佛知见者。皆非实也。欲显实道。故明实知见也。以无照而无不照。故名为知。知之分明犹如眼见。故称为见。又知谓一切智。即如来总相智也。见谓一切种智。谓别相智也。此云二智摄佛智尽。故略明知人。知即是尽智。二种生死。五住烦恼。悉皆清净。故名为尽智。见者即是无生智。因果患累毕竟不生故名见也。又明。众生佛性名佛知见。佛性亦名一乘。涅槃经云。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乘。准之可悉。
  疏云。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等者。言故四依如佛者。如大经第五卷云。佛告迦叶菩萨。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出现于世。能多利益。为世间依。安乐人天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也。言亦即是佛也者。如大经第七卷云。如上所说四人出世护持者。应当证知。而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如是四人即名如来。何以故。是人能解如来密语及能说故。注经云。解既同佛亦即是佛也。准之可悉。谈海记云。实行菩萨犹如佛也。权行菩萨即是佛也。且如地前菩萨八相成道。化度众生通于权实也。
  疏云。四无明都不大小等者。所言无明者。如净名玄初卷云。达缘既不悟二不二。亦不了不二二。故无二慧则称为无明。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如是有所有。是事不知名为无明。准此玄文。机缘既悟大小。则具二慧。既不知大小故无二慧。故称无明也。

中论心记卷第一(之本)

  建长六年七月七日。于光明山往生院书写毕。愿以书写之功。广令流布三论之教法。愿以结缘之力。普令利益六道之众生。
  沙门智舜(春秋五十六)写本记云
  保元二年五月十六日于东大寺东南院尽定毕
  三论末学乘珍之
  又云。应保二年三月十二日愚点了。定多谬失欤。后览人正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