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No.2211
  大日经开题
  夫法界净心超十地以绝绝。一如本觉孕三身而离离。况复曼荼性佛圆圆之又圆。大我真言本有之又本。风水之龙不得动其波澜。业转之雾不能蔽其赫日。恒沙眷属镇住自心之宫。无尽庄严优游本初之殿。然非轮王之性金刚之种。谁能见三密之曼荼。闻四印之神秘。所谓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者。是则诸佛之大秘众生之极妙。报应诸佛秘而不谈。变化如去默而不答。补处大士不识其一人。饮光萨埵不闻彼逗留。至如法界宫中秘主扣寂之日。自在殿内密王开库之朝。发心殿而示珍财。除重关以受自乐。三等之理彼此无异。五智之觉人我同得。不起于座金刚即是我心。不经三劫法身即是我身。三部诸尊宛然而具。三妄众障忽尔不现。无量福智不求自备。无边通力不营本得。跛驴不得比灭没之迹。疲车谁能角神通之行。经之大意教之大纲盖如此耶。
  (经题)此经总有三本。一法尔常恒本。诸佛法曼荼罗是也。二分流广本。龙猛所诵传十万颂经是也。三略本。有三千余颂虽颂文三千经卷七轴。然犹以略摄广以小持多。一字中含无边义。一点内呑尘数理。何况百字字轮具说此经。三千余偈何理不显。广略虽殊理致是一。诸家释经者皆三分判经。今此经且约三部而释。初如是等序分者当身密即为佛部示身无尽藏故。次尔时世尊至嘱累终是语密即为莲华部现语无尽藏故。信受等文是意密即为金刚部示意无尽藏故。序正虽殊秘妙是一。身语不同平等不异。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因陀罗王者。此则梵汉和杂翻也。大成神变加持经王者唐言也。余是梵言。若悉翻汉语者。曰大日除暗遍明成正觉者神变加持经帝释王。若据具梵本名ma hA vai ro ca na bhi saM bo dhi vi kRti ta dhi Sthi su traM in dra ra ja。且就初名释。初释名者。竖横无边际故大。数量过刹尘故大。最胜最上故大。故文云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又云十佛刹微尘数等。曼荼罗者无比味无过上等。楼阁宝王者。即如来三昧耶身。三昧耶身遍十方虚空界无所不至。住其中大曼荼罗身亦复如是。法羯二身可知亦尔。又云毗卢遮那佛身口意业遍虚空等。如是等文表如来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身三密业用遍满一切处。故初举大言赞尘数之德。大日四种身其数过尘数。此大名亦复如是。毗卢遮那者。或云日之别名。除暗遍照为义。或云光明遍照或说高显广博。并皆得其义。此大名普被下诸字。成者不坏故不断故不生故不灭故常恒故坚固故清净故无始故无终故。此则法尔所成非因缘所生故。文云愿识心心胜。自然智生说。又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又云当知真言果。悉离于因缘。又云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又云其性常坚固。知彼菩提生。不染污常住。诸法不能动。圆满如是无量无边之德义故曰成。此成承上大字故。即是大成就之成也。非小成之成。佛者梵语之略也。具云没驮翻云觉者。言觉者不眠名觉开敷为义。又常明故照了故如实知见故。一切贤圣一切凡夫各有分觉。然未究竟。如来两觉圆满洞达故曰大觉。此觉亦非因缘所生法然所得。故文云法佛自然智已离一切暗。又云此真言相非一切诸佛所作不令他作亦不随喜。何以故以是诸法法如是故。若诸如来出现若诸如来不出诸法法尔如是住。谓诸真言法法尔故。解云。真言者莲华觉智。相者佛部即如来身也。金刚部即心也。此文举两并一秘意可知。神变者不测曰神异常名变。即是心之业用。始终难知。三种凡夫不能识知。十地圣者未知其边。唯佛能知能作。故曰大神变。此神变无量无边。大分为四。一下转神变。二上转神变。三亦上亦下。四非上非下。下转者。从本觉神心随缘流转作六道之神变。又声闻缘觉等分作神通变化。并是迷少之神变。法佛如来从大悲大定能作难思之事业。惊觉聋蛰之耳目。如是等事下转神变。上转神变者。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修行自乘教理升进。证本觉一心则能转变迷识神心证得自乘觉智。一切难思妙业随心能作。即是上转神变。亦上亦下者。法界身云恒沙性德。无形不形无像不像。以一切形像为一切法性塔。是则临上则下临下则上。并皆具 四种身起大神通。故云亦上亦下神变。非上非下神变者。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及不二之中不二本法。越诸戏论绝诸相待。难思之本变化之源。故云非上非下神变。加持者。古云佛所护念又云加被。然未得委悉。加以往来涉入为名。持以摄而不散立义。即入我我入是也。阿等六字者法界之体性。四种法身十界依正皆是所造之相。六字则能造之体。能造阿等遍法界而相应。所造依正比帝网而无碍。虽此不往彼不来。然犹法尔瑜伽故无能所而能所。故颂曰。
  六大无碍常瑜伽 四种曼荼各不离
  三密加持速疾显 重重帝网名即身
  法然具足萨般若 心数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 圆镜力故实觉智
  经者贯串不散之义。以语密为经以心密为纬。织三业之丝为海会之锦。锦文千殊同名为锦。佛相万差共得称佛。经被杂色衣执金刚者即表此义。上从大日尊下至六道众生相。住各各威仪显种种色相。并是大日尊之差别智印也。非更他身。故经文云我即法界我即金刚身我即天龙八部等。如是法身互相涉入犹如绢布丝缕竖横相结不散不乱。是则经之义也。因陀罗者。梵语也。翻云帝释。此最胜义无上义涉入义。如释天能三十三天王中其德最上最胜。此经亦如是。诸大乘众教中无有等比。又如帝释珠网重重交映彼此涉入。四种法身四种曼荼。互相涉入无尽无尽。非算数譬喻所知。故文云胜上大乘句。诸佛大秘密。我今悉开示。此表最上最胜。又如虚空无量智成就正等觉显现。此表佛智佛身无边际。又云等正觉真言。言名成立相。如因陀罗宗。诸义利成就。此示一能含一切一切又含一互相涉入。王者自在为名高贵为称。梵音啰惹。啰字声者所谓苦恼声啼哭愁叹无主无归无救护声又尘垢义。惹字声者最胜义高贵义自在义殊胜义勇猛义端正义智慧义。能摧灭一切众生憍慢自高陵蔑他义。解云。苦恼啼哭等声者。所化之境。最胜智惠等。能化之人法也。佛为一切众生作自在王。能以智剑摧破一切众生无明等苦。此经能说四种法身帝王自在义故云王。释名竟。
  次就次第相承且释浅略义者。大毗卢遮那者自性法身即本有本觉理身。次成佛者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二他受用修得即始觉智身。神变者他受用应身即变化法身。加持者等流身即是三界六道随类之身。若摄四为三者。神变加持合为一。即法应化三身如次可知。又次配三大释者。大毗卢遮那者体也。成佛者相也。神变加持者用也。又次约人法喻释者。并皆具人法喻三义。何者大者若一切物事彼此相望必有大小之名。须弥非大芥子非小。萤火即大日光即小。蟭螟为大大鹏名小。须弥之大望大士之身中不大。芥子望毛端则大。如是相待大名重重。今所谓大者究竟最极之大即大中之最大。以世间所见大显出世幽远之大。显现为喻不见为法。此即人也。则一大具三。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一灯遍一室而除暗。一日遍一天而夺黑。然则遍明之名遍于诸物。成者以世间小成喻出世大成。佛者觉知义。一切众生亦有觉知。举此小觉之喻标彼大觉之法。神变者亦有大小。世间外道犹起神变。以此浅事喻之深法。余亦准知。次据梵名释者。初ma字有二义。一字相二字义。字相者我义。字义者我不可得义又空义。此亦有无量我义。神我假我实我等是。毗卢遮那则名大我。我则大自在义。故又云内心之大我。我一切本初等。ha字者一切法因缘不可得义。vi字者一切法言说不可得义。ro字者一切法尘垢不可得义。ca字者一切法无迁变义。na字者一切法名不可得义。bhi字者有不可得义。saM字者谛不可得义。bo字者言语义。dhi字者一切法界义。ti字者妙观察智定义。sva字者法界不可得义。如是义无量历劫何尽。如是诸字门皆以初阿字为本体。所谓a字则大日之种子真言。此经以此一字为体。是经始终唯说此字义。此字具无量无边义且说小分。经云。

  大日经开题
  夫众生狂迷不知本宅。沉沦三趣跉跰四生。不知苦源无心还本。如来愍其如是示其归路。牛羊等车逐纡曲而徐进。必经三大无数劫。神通宝辂凌大空而速飞。一生之间必到所诣。人天二宫虽不免烧毁。比之三途乐而不苦。故慈父且与人天乘济彼极苦。二乘住处虽是小城。比彼生死已出火宅。故大觉假说羊鹿车暂息化城。菩萨权佛二宫。亦虽云未到究极金刚界宫。比前诸住处亦是大自在安乐无为。故如来与大小二牛示其归舍。如上二宫。但芟剃宅中之荒秽。犹未开地中之宝藏。空尝大海之咸味。孰获龙宫之摩尼。从浅至深从近迄远。虽云转妙转乐。由是蜃楼幻化之行宫。未入三秘密五相成身四种曼荼究竟真实金刚心殿。知秘号者犹如驎角。迷自心者既似牛毛。是故大慈说无量乘令入一切智智。若竖论则乘乘差别浅深。横观则智智平等一味。迷之者以药夭命。达之者因药得仙。至如秘密曼荼金刚心殿。是则最极究竟心王如来大毗卢遮那自性法身住处。心王大日孕三身而圆圆之又圆。心数曼荼超十地以本有之又本。恒沙眷属镇住自心之宫。无尽庄严常游本初之殿。自非轮王之性金刚之种。谁能见三密之曼荼闻四印之神秘。达尘体之不二觉滴心之如一。所谓我大师薄伽梵摩诃毗卢遮那萨他怛揭多其人也。法界净身乘月轮以临。两部众圣并莲台以翊。心王为庭则广博道场周于大地轮。心数为境则云海妙供满于虚空界。字写法然之文。义明无尽之旨。法电惊永蛰之佛性。甘露洒树王之根叶。开觉眼于除盖。朗心月于定观。五大所造一心所遍。鳞角羽毛乡。飞沈走跃之县。同破四生之爱网。共入一真之觉殿。
  归命大悲大日尊 八叶莲台诸如来
  十三大院诸圣众 教令轮者不动尊
  两部界会尘刹众 外金刚部护法众
  大三法羯曼荼罗 周遍法界内证众
  不越本誓三昧耶 降临证诚御愿会
普礼真言
  我由无明妄三业 梦里造作众多恶
  乘觉毕竟无所有 我心如空罪何住
  善恶二法无自性 无染无净平等如
  我等奉对空王前 不忏而忏哀摄受
灭罪真言
  归依佛法福田僧 波罗提木五篇聚
  菩萨尸罗一实戒 坚持莫犯薰一切
三昧真言
  愿我演说妙经王 一一声字皆实相
  实相周遍三世间 平等平等无偏党
  所生功德无限量 愿共国土五类天
  穷尽十方众生海 平等证入一如宫
菩提心真言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真言门住心品者。是则诸佛之大秘众生之极妙。报应诸佛秘而不谈。变化如去默而不答。补处大士不知其一人。声闻缘觉敢不其境界。如来自证之智设以神力加持不可示人。奋迅示现无尽庄严藏者。皆外用之迹耳。见其条末则喻其宗本。如观象迹超绝众群其踊践倍复深广。虽不睹其形。当知此象身力必大。又如迅雷澍雨能令鸟兽震死。百川奔涌怀山襄陵。虽不测其本。当知此龙威势必大。大日如来亦复如是。能一时普应法界众生。妙合根宜曲成佛事。则知如来智力必于一念普鉴览群机本末因缘究竟无碍。今此经者一切如来根本秘藏自性法身内证智境也。是以释迦能仁坐树下以照机。大日薄伽住秘宫而设药。自受法乐以为修行。胜义等持以为净业。宏含无量字门犹如大虚包万有。广统百千三昧拟巨海呑千湖。文林郁郁开八种总持之花。义渊漫漫泛千种璎珞之珠。才入此门。则三大僧祇越一念之阿字。无量福智具三密之金刚。六道四生皆是父母。蠕飞蠕动谁无佛性。庶使开无垢净眼照三密之源。解有漏之缠缚游五智之台。若得内心国界安乐则得外器城郭皆泰然。净心王国界安�  大日经略开题
  今释此经略用三门。谓第一述大意。第二释题目。第三入文判释。第一述经大意者。夫以团团性月映十界而不亏不盈。蔚蔚智莲载四生以常开常鲜爰如幻醉客眠昏于无明暗室忧长夜叵晓。如梦贫商跉回于妄想寒里伤暖春迟来。加复二十九邪计磐石磥砢人皆不知家内伏藏。百六十妄执毒醴染醉举世忘弃衣里宝珠。侘傺寻五百由旬之宝处。喟然赴三大僧祇之幽都。其间因生灭漂流之徒恒河沙算非可能知。此中滞空有俳徊之比大千尘点焉敢数之。因兹如知法王乘于大悲舆出自法界宫。打五藏法鼓令惊觉五智之在己。悬三密明镜使彻视三点之非他。故能六种无畏作身城之矛盾。十缘妙句成心台之明珠。发意之间达宝所神通之乘非此经亦谁耶。尝舌端作常命醍醐之味除此教更何求乎。奇中极奇妙中最妙者。盖斯金刚一乘最极秘密教欤。
  第二释题目者。今言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者。大者谓无边际义也。毗卢遮那者梵音也。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惠日光则不如是。遍于一切处一切时作大照明矣。复次日行阎浮提。一切卉木丛林随其性分各得增长。世间众务因之得成。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莫不由之而得成辨。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成佛者具足梵音应云成三菩提。是正觉正知义。谓以如实智知去来今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皆了了觉知故名为觉。而佛则是觉者。故就省文但云成佛也。神变加持者旧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然此自证三菩提出过一切心地。若离如来威神之力。则虽十地菩萨尚非其境界。况余生死中人。尔时世尊往昔大悲愿故而作是念。若我但住如是境界即诸有情不能以是蒙益。是故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众生示种种诸趣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随种种心行开观照门。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故曰神力加持经也。入真言门信心品者。梵本具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云入真言门住心品。入住之义以兼修行故离烦文但着其一。今此品统论经之大意。所谓众生自心则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是故此教诸菩萨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从因至果皆以无所住而住其心故曰入真言门住心品也。三十一品之中此品居初。故云第一第三入文判释者。经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法界宫(云云)乃至信受奉行。凡有三十一品。三藏云。此经大本有十万偈。以浩广难持故。传法圣者采其宗要凡三千余颂。唯真言行法文义略周。以非大经正本故不题通序。今以例加之于义无伤也(云云)若据此语准余经作三段者。自初如是我闻至于牙种生起二十五行十二字之经是初序说分也。自尔时执金刚秘密主于彼众会中坐。至世出世持诵品讫二十九品余之经是第二正说分也。第三十一嘱累品是第三流通分也。大门三段如是。若于品品述大意者。第二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者。上品已约种种心相对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明入曼荼罗行法。具众缘支分及所要真言皆于此中广明。故上品之次此品来。第三息障品者。上品明入曼荼罗行法竟。今此品金刚手问佛画  大日经开题
  大毗卢遮耶成佛神变加持经者。是则一切如来根本秘藏也。自性法身内证智境也。人法独尊教义离绝。是故佛华法华之牛啼显关而未入。羊车鹿车之驾疲险路以数退。时历三大其道悬邈。位尽五位其理弥高。唯有轮王种性乘神通以高临。遮耶遗体悬圆镜以远照。是以大日如来坐法界而照机。住秘宫而投药。与自性所成眷属自受法乐故说此三密门。如来奥地更辟废诠照润之心地。佛树王牙始生言亡虑绝之空性。等觉十地恍忽目眩。声闻辟支希夷望绝。所以树藏秘密称名彰乘神通寄喻。自受法乐以为修行。胜义等持以为禁戒。自非上上决定之信解空空无著之心智。谁能信难信之法入难入之门。若有善男善女才入此门。则三大僧祇超一念之阿字。无量福智具三密之金刚。八万尘劳变为醍醐。五蕴旃陀忽为佛惠。开口发声真言灭罪。举手动足印契增福。心之所起妙观自生。意之所趣等持即成。贪女秽庭忽建如意幢。无明暗室乍悬日月灯。四种魔军靡旗面缚。六境猾贼率党入附。心王国土无为之乐旋踵可期。四种法身恒沙之德即身自得。与夫舍身命于旷劫修对治于悠途。岂得同日而论欤。故文云。于显教修行者。经三大劫难行苦行或得或不得。真言门行菩萨行诸菩萨。无量无数劫所积集修行无量功德智慧皆悉成就。此经之大意盖如此乎。
  次释题目者。所谓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者。若具依梵本摩诃毗卢遮那勃陀悉地vi kR ti ta dhi SThri修多囕因陀罗罗若。是则人法具举法譬圆备。所以者何。若言人则是人也一一字人种字故。言法则悉法也一一字法智印故。言譬则诸名即譬以浅显深故。一切人中大日最胜故曰诸佛之顶。此佛具四种身。此题中提其纲纪普张诸目。故十佛刹微尘诸尊悉摄此中。所谓大者。人中之大。法中之大。教中之大。义中之大。体中之大。相中之大。用中之大。乘中之大。因中之大。行中之大。果中之大。入中之大。理中之大。智中之大。定中之大。如是具十佛刹尘数大。此大则绝待常住不二之大。不是相待无常之大。以遍照为譬寄帝网显喻。盖在此耶。
  次释经本差别。后释三分。一归敬者一切经首有na maH二字是。na maH者有二义。一显句义。二密句义。初显者又二。一归命稽首义也。二顶体归依义也。初归命稽首亦分二。归命与稽首义不一故。初归命者印度震旦各有多说。对法章疏分释纷纭。且置常谈。今就宗义释者。一切经首如是二字上皆有na maH两字。翻译家略而不置。今准梵本令有此字。问何故必置此二字。谁人所置。答有三意。一者金刚萨埵归命敬佛与法故。二者大日尊归命表诸佛必有师故。佛说诸真言首有归命句及唵字句亦同此义。三者此法智印法尔故有此归命。诸佛如来不能加一字故。又有三义。三密之中各具无量眷属互相归涉相持不断绝故。复次归表随顺命显不断。心佛众生本性和同如空与光。无始无终无有断灭。佛法智印必诠此义。所以最初二字总摄而说。复次命名无量寿佛。归则能依人也。无量寿者。法身常恒不坏之德是也。身遍虚空法界。心亘性相理事。此身此心何处不有。谁生谁物逃出不摄。故名归命。次稽首义者。又且置显义。言密义者稽至也首顶也如来三密能至不二本法之底。证五智最上之顶。故曰稽首。二密句义。所谓na字有二义。相与义不一故。相者若见na字即知一切法但有名色是也。若知如是名色性相不可得即名字义。又三种世间十界理事凡圣依正皆不出名色。浅智之人但知假名假色  大日经开题

  孝子为先妣周忌图写供养两部曼荼罗大日经讲文一首。
  隆崇顶不见妙高。渺漫底无知溟渤。毗岚一发自为埃尘。日轮七重尽皆涸燥。世上强镇其如此。人间何物应常存。十号如来唱灭于林中。三明圣者起悲于河边。何况凡庶类谁久保霜露质何永存伏惟为孝子先妣尊灵。仁爱深于物贞义超于人。谁量至孝无感早闭泉扉。有始有终是世之常理。生者必灭即人之定则。去年七月中旬。贞心示空病洁仪随无常。于此孝子夜台失满月之光。日天迷黑云之影。眼泉悲泪无燥心灶忧炎无休。弃味绝交愁哀之际。居诸疾回一周之忌忽尔临来。因兹移法身海会作两部曼荼罗。留内证微言书七轴真典。昼时唱开尊经题。夜间供养海会尊。四众之伦尊敬集法庭。五方之佛随喜何不临。能愿曼荼海会一切诸尊。无缘之慈照孝子愿。不请之愿愍报恩事。必定成就孝子至愿。
  归命毗卢遮那佛 两部海会诸如来
  四波罗蜜十六尊 金刚三密遍虚空
  演说甚深三密门 不舍本誓三昧耶
  照临证诚此法会 尊灵决定成正觉
  旋主所愿令满足 至心劝请归命礼
  唵。萨缚怛他蘖多。睇洒儜布惹迷伽娑母捺罗。娑颇罗拏三摩曳。吽。
  至心忏悔。
  我由无明所积习 身口意业造众罪
  贪欲恚痴覆心故 于佛正法贤圣僧
  父母六亲善知识 及以无量众生所
  无始生死流转中 具造极重无尽罪
  亲对十方现在佛 悉皆忏悔不复作
  唵。萨嚩幡婆萨普吒娜贺曩。嚩曰罗野。娑嚩贺。
  至心受戒
  我等至心受三归 归依五智诸如来
  归依金刚最上乘 归依不退菩萨僧
  归依三宝福田竟 从今作善不造恶
  我持五戒十善等 我持菩萨三聚戒
  今世后世无阙犯 唯愿诸佛哀听许
  唵。三昧耶萨怛鑁。
  至心发愿
  誓愿断除一切众恶 誓愿度脱一切众生
  誓愿修习无边法门 誓愿得证无上佛果
  唵。冒地悉多母驮幡娜夜弭
  唵。誐誐曩(云云)以我功德力(云云)
  天上人间 殊胜妙供 周遍法界
  运心供具 恭敬供养 毗卢遮那
  海会诸尊 大慈大悲 哀愍纳受
  愿于当来(云云)
  劝请忏悔供养发愿之力。奉庄为孝子先妣尊灵。依平生时三业之过。今留五趣四生之区。我等忏悔力速绝不善之网。诸人受戒功德早趣菩提之路。牟尼善逝乘神通之舆以引导。大日世尊开本觉之莲而上居。必证即心自佛之果。
  夫法界净心超十地以绝绝。一如本觉孕三身而离离。况复曼荼性佛圆圆之又圆。大我真言本有之又本。风水之龙不得动其波澜。业转之雾不能蔽其赫日。恒沙眷属镇住自心之宫。无尽庄严优游本初之殿。自非轮王之性金刚之种。谁能见三密之曼荼闻四印之神秘。所谓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者。是则诸佛之大秘众生之极妙。报应诸佛秘而不谈。变化如去默而不答。补处大士不识其一人。饮光萨埵不闻彼逗留。至如法界宫中秘主扣寂之日。自在殿内密王开库之朝。发心殿而示珍财。除重关以受自乐。三等之理彼此无异。五智之觉人我同得。不起于座金刚即是我心。不经三劫法身即是我身。三部诸尊宛然而具。三妄众障忽尔不现。无量福智不求自备。无边通力不营本得。跛驴不得比灭没之迹。疲车谁能角神通之行。经之大意教之大纲盖如此乎。经题(云云)。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其大毗卢遮那者。应梵音云ma hA vai ro ca na。此翻云除暗遍明是日之别名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光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  大日经开题
  和尚为升忌日讲文
  夫三密法轮不断常转。一心妙觉何者不有。然春雷未震蛰蚑岂出。不施筌蹄㝹鱼宁得。是故举一隅略示三等。初指加持感应。后决素呾题额。所谓加持感应者。夫梦乡幻客飘妄波而辞常乐之神都。泡身盲子策业马以戏苦空之旷野。逐阳焰以忘归。攀空华而逸荡。岂知水月非真像蜃楼是假家。不惊四蛇之害我。不怖六贼之寇己。无明酕醄三毒昏昏。不因害风邪鬼狂言不知佛心即我心我身不离佛身。空怀宝珠跉跰贫里。徒韫醍醐常服毒药。于焉我大师薄伽梵大悲毗卢遮那三昧耶云海普遍法界。毗钵舍圆镜常寂鉴照。观察佛慧本具众生心。悲叹众生不曾见心佛。大悲熏心大愿则应。普门神化乘机利见。喜闻妙药应病逗机。不动实际巧施方便。不毁法性能说假名。二乘凡夫则四谛生空。十住萨埵则六度法忍。其间也抑扬千般出没万殊。拨无障碍则不着般若居最。研核相性则显了深密为殿。三身四德则金光涅槃不让师。一心一性则佛华法华凌前后。虽然随他之尽美未穷自证之极妙。于显无上比密有容。是故遍照法王安住法界宫。开庄严之秘藏。转三密之法轮。即身成佛是日雷震。我则法身是时师吼。无等三等未闻今闻。五智本具昔失忽得。因果假名竖说也则有。证得权号横见也则无。此是极唱佛之境界。他人岂测乎。若有上根上智能信能修。则顿超十地顿入佛地。所以此法此经亿劫不闻名。是趣是说浅劣闻则惊谤。自非宿植深因何敢能解能入。普贤文殊敬之如佛。密主观音供之均塔。诸佛护持诸天接足。职此之由欤。教之由缘大体如是。
  次释题额者。梵云ma hA vai ro ca na bhi saM bo dhivi kR ti ta dhi SThrI su tram。此则人法双题法喻齐举。具体具用兼因兼果理尽义圆。故标经首。就此对辨开合者。题中十七字有六种对。一教义一对。经一字是能诠教大等所诠义。二就义中法喻一对。大毗卢等是法。因陀罗等是喻。三法中人法一对。大毗卢遮那是能证之人。三菩提是所证之法。四境智一对。舍那是智菩提是境。五体用一对。毗卢遮那是体。神变加持是用。六因果一对。成菩提者即名能行之心即是因也。毗卢遮那即是能证之人即是果。谓大毗卢遮那者。古云(云云)今云(云云)。
  谓大者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四果大五因大六智大七教大八义大九境大十业大十一最大十二胜大十三遍大等。谓体大者若相若用与真如性。而常遍广博犹如虚空故。二相大者。恒沙身密不可思议。互相即入微细重重无尽故。用大者。业用周普如体遍故。无间无断行方便故。所谓神变加持是。果大者谓智断依正普周法界故。即谓大毗卢等。因大。谓发净菩提心行三密供养行。五字严身三句为业故。吽字即是。教大。谓三密所现一色一声等遍满法界诠本不生。越三时如来之日时常恒演说故。义大。谓所诠观照门。一一声字无不含苞故。从阿字至贺字是。境大。能所诠法普摄无尽众生为化境故。十最大。一超过最远离二乘地故。二出离最离三界城故。三对治最顿断四住地故。四厌患最过五蕴聚落故。五离爱最永别六道岐故。六威德最退七恶军故。七兵众最皆尽八邪林故。八智慧剑最决断九结科故。九解脱最断除十缠绳故。十勇猛最摧伏九十六种外道故。经云十种第一。十胜大一力胜具足十力故。二无畏胜具足四无畏故。三不共胜具足十八不共法故。四道品胜具足三十七道品故。五变化胜具足百千种变化故。六言音胜具足八十八梵音故。七端严胜具足三十二种丈夫相故。八吉祥胜随作境界出生增长功德故。九难得胜三界中独尊一�  大日经开题
  关以受自乐。三等之理彼此无异。五智之觉人我同得。不起于座金刚即是我心。不经三劫法身即是我身。三部诸尊宛然而具。三妄众障忽尔不现。无量福智不求自备。无边通力不营本得。跛驴不得比灭没之迹。疲车谁能角神通之行。经之大意教之大纲盖如此乎。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其大毗卢遮那者应梵音云ma hA vai ro ca na。此翻云除暗遍明是日之别名也。或云光明遍照。或说高显广博。摩诃者是梵语也。此翻有三。一竖横无边际故云大。二数量过尘刹故云多。三是最胜最上故云胜。摩诃之言具此三义故云摩诃毗卢遮那也。成者不坏不断不生不灭无始无终之义。此则法尔所成之成非因缘所生之成。文云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知空等虚空。即是大成之成非少成之成。次佛者具足应云没驮。又云三菩提。是正觉正知之义。以如实智知过去未来现在诸众生数常无常等一切诸法明了觉知故称佛为觉者也。一切贤圣各有分觉然未究竟。如来正觉圆满洞达故曰大觉。非因缘所生之觉。是法然所得之觉。故文云法佛自然智已离一切暗。今就省文但云成佛。神变加持者。旧译或云神力所持或云佛所护念。谓离如来威神之力。十地菩萨非其境界。况生死人。此故如来住于自在神力加持三昧。普为一切诸众生等。示现种种所喜见身。说种种性欲所宜闻法。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若舍加持即皆隐没。诸佛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故曰神力加持。又不测曰神异常名变。即是心之业用。始终难知。三种凡夫不能识知。十地圣者未知其边。唯佛能知能作。故曰大神变。此神变无量无边。分为四。一下转神变。二上转神变。三亦上亦下。四非上非下。下转者。从本觉真心随缘流转作六道之神变。又声闻缘觉等分作神通变化并是迷小之神变。法佛如来从大悲大定能作难思之事业惊觉聋蛰之耳目。如是等事下转神变。上转神变者。若有众生发菩提心修行自乘教理升进证本觉一心。则能转变迷识神心证得自乘觉智。一切难思妙业随心能作。即是上转神变。亦上亦下者。法界身云恒沙性德无形不形无像不像。以一切形像为一切法性塔。是则临上则下临下则上。并皆具四种身起大神通故云亦上亦下神变。非上非下神变者。非有为非无为一心本法及不二中之不二本法。越诸戏论绝诸相待。难思之本变化之源。故云非上非下神变。加持者又云加被。往来涉入为加摄而不散为持。即入我我入之义是也。阿等字者法界之体性。四种法身十界依正皆是所造之相。六字则能造之体。能造阿字遍法界而相应。所造依正比帝网而不碍。虽此不往彼不来。然犹法尔瑜伽故无能所而能所。故颂曰。
  六大无碍常瑜伽 四种曼荼各不离
  三密加持速疾显 重重帝网名即身
  法然具足萨般若 心数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 圆镜力故实觉智
  经者贯串不散之义。以语密为经以心密为纬。织三业之丝为海会之锦。锦文千殊同名为锦。佛相万差等得称佛。入真言门住心品者。梵本有二题。初云修真言行品。次入真言门住心品。入住之义已兼修行但着其一。真言者。梵曰漫怛罗。即是真语如语不妄不异之义也。龙猛释论谓之密号旧译云咒即非正翻也。品者品类也。统论经之大意所谓众生自心品也。即是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此教诸菩萨以真语为门自心发菩提即心具万行。见心正等觉证心大涅槃。发起心方便严净心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