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No. 2190 [cf. No. 262]
法华经开题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开示兹大乘经略有四意。所谓大三法羯。大者大日及四佛乃至外金刚部诸尊相好身。三者所持幖帜。法者真言及一切声名句等。羯者诸尊种种威仪事业。释此等文随宜准知。如是四意逐机出现。出现之由非无因缘。请试谈之。
  夫道之本无始无终。教之源无造无作。亘三世而不变遍六尘而常恒。然犹无示者则目前不见。无说者。则心中不知。洎乎双圆性海常谈四曼自性。重如月殿恒说三密自乐。人法法尔兴废何时。机根绝绝正像何别。于焉妄风鼓心水而波涛涵涌。业雾蔽惠日而荫云叆叇。生住梦虎呑有有于着爱。异灭毒龙吸我我于无知。六尘盗贼横识都而劫夺。五阴恶人逸身城而暴掠。心王天子无力吊罪。心数相将无由杀伐。遂使身斩马头之剑体摧牛头之戟。热镬之狱石磷无出。寒冰之苦芥尽何免。临川见火得食咽塞。服大车于千里吃杖忽毙。驮重负于万里骤坂致殒。况复四种轮王三界诸天。身缠生死之缚。心溺爱欲之河。贵者恐怖贱者饥寒。六趣苦梦中极苦。四生忧妄里至辛。于是大觉圣君策慈骑以赴四魔夷。大智贤臣脂悲车以驰六道狄。斑严令于五乘。驱四生于一如尔乃巨猾狂儿面缚归命一乘。首杰叛类改性稽颡三身。共断其三毒之源。同封此一如之邦乎。诸教之兴盖为此乎。
  所谓妙法莲华经者。拔苦与乐万善斯经偏胜。灭罪生福千门此法独步。三草三二木一雨各生。珍衣垢衣人同名异。一乘三乘殊途同归。多宝能寂佛别同座。人名观自在王。法曰莲华三昧。妙观察智据简其诸法。文殊师利就空平等惠。逸多疑问鹙子扣寂。实是有由。经之大意盖如是乎。
  妙法莲华经者唐语翻也。若据梵名正唱萨●达●磨●奔●荼●利●迦●苏●多览●今此经一部八卷。品品句句其义无量。虽尔举此题网摄彼义目无所不摄。所谓妙法者诸佛知见是也。佛知见者即众生心性也。众生心性甚深微细言断心灭。金刚已还不能见闻。故云妙。此是妙心为物轨持。故号法。此妙此法在涅不缁。磨而不磷。故曰莲华。莲华有多种。一钵头摩。此有二种。赤白二色是。今此间所有者即是也。二优钵罗。此有四种。赤白不赤不白四色。形似泥卢钵罗。三俱勿头。此有二种。赤白二色。四泥卢钵罗。此从牛粪种生极香。目如青莲者喻此。五苏楗地迦。华亦相似牛粪青莲而小华。六分荼利迦。华可有百叶许。叶叶相承圆整可爱。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是在内者与萼色相近。此华尤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大迦叶从阿耨达池取此华。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洒水投华之池。遂成种至今犹有之。华太可爱。径一尺余。今所谓莲华取第六分荼利迦。
  于一切经题目。皆有三义。人法喻。今此经法喻合名。妙法者法也。莲华者喻也。此经题目唯举法喻不举人名耳。据金刚顶经亦举人名。妙法莲华者斯乃观自在王之密号也。则此佛名无量寿。若于净妙国土现成佛身。住杂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名曰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设住诸欲犹如莲华客尘垢不所染。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诸修行者得入此轮坛。至无上菩提一切诸惑皆不得染污。修此三昧亦能从妄心所起杂染速灭。疾证本性清净法门。是故观自在菩萨手持莲华观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光明八叶莲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此菩萨加持。得离垢清净等同圣者。其真言名曰●四字成一真言。●贺●罗●伊●恶。贺字门者一切法因不可得义。罗字门者一切法离尘义。尘者所谓五尘。亦名能取所取二种执着。伊字门者自在不可得义。二点恶字义。恶字名为涅槃。由觉悟诸法本不生故。二种执着皆远离证得法界清净。吉里字亦云渐义。若具惭愧不为一切不善即具一切无漏善法。是故莲华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于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皆演法音。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所谓妙法莲华经广略本无边义理悉含一吉里字中。今此经则观自在之三摩地。若诵此一字则曲诵一部法华功德无异。此经于法是吉里字也。于三摩耶是八叶莲华。于人是观自在菩萨也。此之人法莲俱名妙法莲华。亦名诸佛智惠。亦名佛知见。兹人法莲在何处。本来在一切众生心。兹心佛众生三种一体异名。是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又据大日经显秘密妙法莲华。毗卢舍那本地常心。即是华台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犹如众宝俱成。十世界微尘数金刚密慧差别智印犹如鬓蕊。十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妙法莲华曼荼罗也。然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若以轮王灌顶方之。则第三重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楑。第一重如宗枝内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华台常智为大曼荼王也。若自本垂迹。则从中胎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从第一重一一门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三重种种门。若行因至果。则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藏。由此言之。则诸众生类本性信解。虽复无量无边。而此曼荼罗法门所为义利亦复罄无不尽。所谓梵名●萨●达●磨●奔●荼●利●迦●素●多●囕者。是则摄一部法曼荼罗。举诸尊秘密之号。莲华部曼荼罗中央八叶中有八佛。加中台尊则九佛。题目九字则彼种子真言。初●苏字者●娑字第五转。观自在王如来。入妙观察智三摩地。照见一切诸法性相。分别一切世间出世间差别。不谬不失。是故●娑字门名诸法谛义。此字则观音种子。此经以此一字为体。从此一字中流出无量无边义。自下八字经内一切文义。唯说此一字义。何故●娑字门照于诸法。谓本性清净故。本性清净者众生本来清净之心。此清净心。犹如圆镜无垢能现诸色像。此●娑字为体能照诸法。能照则●娑字。所照则法界。故次有●驮字门。●驮字门者即法界义法身义。众生心法其数无量无边。尘沙非喻心量莫测。彼此异门同而不同。故名界。界者差别义身义。斯乃文殊师利菩萨种子真言。从莲华三昧能发妙惠。故次有文殊三昧。文殊则诸佛之妙惠。如是妙惠各有大自在力。自在则大我义。所谓大我者●磨字之义。则转法轮菩萨种子真言。具妙惠故遍十方界能自在转法轮。故次显转法智。诸佛说法必表第一义。故次有●婆字门。婆字门则诸法第一义谛义。●婆字第五转有●奔字声。入第一义三昧能破四种魔军。故次明●拏字门。●陀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义。破四种魔。能证四种清净法身。故次明●罗字门。罗字门一切诸法无尘垢义。无尘垢义者。能起神通变化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是则如来事业。故次明●迦字门。迦字门一切诸法事业义。由如来事业加持故。一切众生发起本觉妙惠。厌生灭因求常乐果。故次明●苏字门。苏字门则一切诸法妙义正义。证妙觉故与一如平等。故次说●多囕字。多囕字本体则多字门。多字门者一切诸法如如义。是如如理如如智则普贤之三昧。万德已显财宝无尽。表此义故加●罗字点。由如如无垢故一切尘垢尽。尘垢尽以为宝。此九字则九佛种子真言。九佛者谓中央大日尊。四方四叶各现四佛。东方宝幢佛南方开敷花王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天鼓雷音佛是也。四隅四菩萨则东南方普贤即大舍德是。西南方文殊则大喜德也西北方观音则大悲智。东北方慈氏则大慈智。此九种佛为诸佛之根本。从此一一智各现十佛刹微尘数差别智印。如是智印则一佛之德。一一佛德皆亦如是。故经中举法云诸佛智惠甚深无量。喻说中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起信论云具恒沙性功德。大日经云现无尽庄严藏。如是智惠庄严非唯诸佛有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发无垢净眼照见一切众生。为令诸众生悟入如是本心故。殷勤悲叹开示悟入。故文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以阿字配解开示悟入四字。言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者。如初●阿字。是菩提心义也。经文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言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者。如第二●阿(引)字。是菩提行义也。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言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者。如第三●暗字。是证菩提义也。文云。说佛智惠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言欲令众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者。如第四●恶字。是涅槃义也。文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者。总而言之是具足成就第五●恶(引)字。是方便善巧智圆满义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心。若开敷时无量法门无不具足。谓六度十八空三十七品禅定解脱百八三昧门五百陀罗尼门。如是等无量无边无不具足。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而有也。众生以无明故乘业而生即受四生之报。以乘业而生故名众生也。今欲教彼众生令尽识心之实相。开彼花台令得佛之知见。此经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坏万物。此经能照痴暗众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此经能救贫乏众生。如摩尼珠雨众宝故。此经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鼓乐诸天故。此经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此经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此经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此经能为珍妙衣服。覆盖无惭诸众生故。此经犹如金刚甲胄。能破四魔证菩提故。此经犹如智惠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此经正是三乘宝车。运载众生出火宅故。此经犹如一切明灯。能照三途黑暗处故。此经犹如弓箭锋槊。能镇国界摧怨敌故。此经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善男善女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是名妙法不思议也。故云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久安六年(庚午)九月十九日于和泉国福建村书写毕求法沙门观如之

法华经开题
  遍照阇梨记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夫重圆性海超风水之谈。双如一心非言心之境。大我都其朗月。广神住其心宫。万亿尘沙四相不动。至如。念风鼓动心海之水。妄云蔽性宫之虚。随染觉者不守自性。独力业相自由跋扈。三界梦虎呑我我于封执。四大毒龙吸有有于着爱。永眠如床觉悟无日。久迷苦衢还家无时。于是觉王起悲班法乐于狂子。长者发慈授教车乎醉儿。狂醉浅深五乘并驾。草木大小一雨各生。珍衣垢衣人同名异。一乘三乘殊途同归。所以二佛同座。所以普门异容。盖如此乎。
  所谓妙法莲华经者。斯乃表自性之秘名。示净心之密号。人名观自在王。法曰妙法莲华三昧。妙观察智据简其诸法。文殊师利就其平等惠。逸多疑问鹙子扣寂。实是有由。经之大意教之由渐。诚此之由也。妙法莲华经者。是则汉语翻也。若据梵名正唱●●●●●●●●●。今此经一部八卷。品品句句其义无量。虽然举此题纲。摄彼义目无所不摄。且就初汉名释之。谓妙法者且有六重浅深。一染净本觉妙法。二清净本觉妙法。三一心法界本觉妙法。四三自本觉妙法。五一如本觉妙法。六不二本觉妙法。就此六重且分显密妙法者。初五显妙法后一密妙法。又前五中初四显后一秘。又四本觉中更有显秘。初显后秘如次可知。今所说经者染净本觉之妙法也。何以得知。他受用身应化佛随机所说故。言妙法者何。诸佛知见是也。佛知见者即是众生心性也。众生心性甚深微细言断心灭。金刚已还不能见闻。故云妙。此是妙心为物轨持。故名法。此妙此法在涅不缁磨而不磷。故号莲华。莲华有多种。一钵头么。此有二种。赤白二色是。今此间所有者即是也。二优钵罗。此有四种。赤白二色不赤不白二色。形似泥卢钵罗。三俱勿头。此有赤青二色。四泥卢钵罗。从牛粪种子生极香。目如青莲华者喻此。五苏健地迦。华是似牛粪青莲而小。六分荼利迦。华可有百叶。叶叶相函圆整可爱。外叶极白。渐向内色渐微黄。乃至最在内者与萼色相近。此华皮尤极香也。昔琉璃王害释女。大迦叶从阿耨达池取此华。裹八功德水洒之诸女。身心得安乐命终生天。因是洒水投于华池遂成种至今犹有之。华太可爱。径一尺余。今所谓莲华取第六分荼利迦。曼荼罗八叶者亦是也。 古德多云。一切经题目有三义人法喻。或以人名。药师弥陀等经是。或以法名。般若深密等经是。或以譬喻名。譬喻经等是。或以人法喻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今此经法喻合名。妙法者法也莲华者喻。今说众经皆举三义。且就此经释二义如前。今谓人者据金刚顶经。妙法莲华者并是名。斯乃观自在王之密号也。经云。时婆伽梵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者观自在王如来异名。则此佛名无量寿佛。若于净妙佛国土现成佛身。住杂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复说者则至毗卢遮那佛为观自在菩萨。说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四种不染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三摩地法。所谓世间一切法欲清净故则一切[口*眞]清净者。此则金刚法菩萨三摩地。此金刚法者显名观自在菩萨。所谓世间一切垢清净故则一切罪清净者。此则金刚利菩萨三摩地。显名文殊师利。所谓世间一切法清净故则一切有情清净。此则金刚因菩萨三摩地。显名金刚轮。所谓世间一切智智清净故则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此则金刚语菩萨三摩地。由瑜伽者得受四种清净菩萨三摩地。于世间悲愿生于六趣。不染一切烦恼染污犹如莲华。以此三摩地能净诸杂染。是故佛告金刚手言。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设住诸欲犹如莲华不为客尘诸垢所染。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修行者持观自在菩萨心真言。欲求成就般若理趣。应建立曼荼罗。中央画观自在菩萨如本仪形。前安金刚法。右安金刚利。左安金刚因。后安金刚语。于四内外隅。各安四内外供养。于东门画天女形表贪欲。南门画蛇表瞋形。西门画猪表痴形。北门画莲华表涅槃形。得入此轮坛。至无上菩提一切诸惑皆不得染污。或时自住坛中作本尊瑜伽。心布列圣众围绕。以四字明召请诵心真言。诵持四种清净般若理趣。入一一门遍周法界周而复始。成一切界自他平等。或时想己身纥里字门。成八叶莲华。胎中想金刚法。于八叶上想八佛。或时他身想吽字五股金刚杵。中央把处想十六大菩萨。以自金刚与彼莲华二体和合成为定惠。是故瑜伽广品中密意说二根交会五尘成大佛事。以此三摩地奉献一切如来。亦能从妄心所起杂染速灭疾证本性清净法门。是故观自在菩萨手持莲华。观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光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观自在菩萨加持。得离垢清净。等同圣者。纥里字具四字成一真言。●字门者一切法因不可得义。●字门者一切法离尘义。尘者所谓五尘。亦名能取所取二种执着。伊●字门者自在不可得义。二点●字义。●字名为涅槃。由觉悟诸法本不生故。二种执着皆远离证得法界清净。●字亦云执渐义。若具惭愧不为一切不善。即具一切无漏善法。是故莲华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于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皆演法音。如广经中所说。若人持此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上品上生。所谓妙法莲华经广略本无边义理。悉含一●字中。今是经则观自在之三摩地。又据大日经显秘密妙法莲华义。毗卢遮那本地常心即是华台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如众宝俱成。十世界微尘数金刚密惠差别智印犹如鬓蕊。
  十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妙法曼荼罗也。然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若以轮王灌顶方之。则第三重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内弼。中胎如垂拱之君。故华台常智为大曼荼罗王也。若自本垂迹。则从中胎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从第一重种种门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三重种种门。若行因至果。则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藏。由此言之。则诸众生类本性信解。虽复无量无边。而此曼荼罗法门所为义利。亦复罄无不尽。
  次就梵名释有。所谓●●●●●●●●●●者。是则摄一部法曼荼罗举诸尊秘密之号。莲华部曼荼罗中央八叶中有八佛。加中台尊则九佛。题目九字则彼种子真言。初●字者●字第五转。●字有二义字相字义是。字相者。一切诸法谛义。字义者一切诸法入阿字门即谛不可得。谓观自在王如来入妙观察智三摩地。照见一切诸法性相。分别一切世间出世间差别不误不失。是故●字门名诸法谛义。此字即观音种子。此经以此一字为体。从此一字中流出无量无边义。自下八字经内一切文义。只说此一字义。何故●字门照于诸法。谓本性清净故。本性清净者众生本来清净之心。此清净心犹如圆镜无垢能现诸色像。此●字为体照诸法。能照则●字所照则法界。故有●字门。●字者即法界义法身义。众生心法其数无量无边。尘沙非喻心量莫测。彼此异门同而不同。故名界。界者差别义身义。斯乃文殊师利菩萨种子真言。从莲华三昧能发妙惠。故次有文殊三昧。文殊则诸佛妙惠。如是妙惠各有大自在力。则自在则大我义。所谓大我者●字之义。则转法轮。菩萨种子真言。具妙惠故。遍十方界能自在转法轮。故次显转法轮智。诸佛说法必表第一义故次有●字门。●字门则诸法第一义谛义。●字第五转有●字声。入第一义三昧能破四种魔军。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义。破四种魔能证四种清净法身。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无尘垢义。无尘垢者能起神通变化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是则如来事业。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事业义。由如来事业加持故。一切众生发起本觉妙惠。厌生死因求常乐果。故次说●字门。●字门则一切诸法妙义正义。证妙觉故与一如平等。故次说●字门。●字本体则多字门。多字门者一切诸法如如义。是如如理如如智则普贤之三昧。万德已显财宝无尽。表此义故加●字点。由如如无垢故。一切尘垢尽以为宝。此九字则九佛种子真言。谓九佛者中央大日尊。四方四叶各现四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西方无量寿。北方天鼓音是也。四隅四菩萨。则东南方普贤则大舍德是。西南角文殊则大喜德也。西北方观音则大悲智。东北方慈氏即大慈智。此九种佛为诸佛之根本。从此一一智各现十佛刹微尘数差别智印。如是智印则一佛之德也一一佛德皆如此。故经中举法云诸佛智惠甚深无量。喻说中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起信论具恒沙性功德。大日经现无尽庄严藏。如是智惠庄严非只诸佛有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发无垢清净眼照见一切众生。为令诸众生悟入如是本心故。殷勤悲叹开示诸法。故文云。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所谓知见者即是上所说无尽庄严藏是。佛知见者在何处耶。凡夫内心最惠于中。汗栗驮心也。将觉观音亦于是处思莲华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以未能令开莲故。为烦恼等之所围绕。所以不能自了其心之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莲华形。令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然其理者若观此叶之华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即是四方四隅也。四方即是如来四智。初字门即是菩提之心。次●字即是菩提之行。次●字即是成无上菩提。次●字即是大涅槃。其余四隅之叶即是四摄法言先从阿字门。发菩提心次知彼果。是此字轮五●字义欲成大果报故而修如来之行。以修行故而得证大涅槃。得证大涅槃故能见心性。即知此心法自心体本来常寂灭相故末后●字门也。所以云蕊具足者亦有其意。谓此莲华三昧之心若开敷时。无量法门无不具足。
  谓六度十八空三十七品禅定解脱百八三昧门五百陀罗尼门。如是等无量无边无不具足也。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而有也。众生以无明故。乘业而生即受四生之报。以乘业而生故名众生也。今欲教彼众生令尽识心之实相。开彼华台令得佛之知见。知见者如俗言心开意解此意有理也。以心开故即入阿字门。

  法华经释(承和元年中春之月于东大寺真言院开演)

  今此经者。法王之明珠大士之安车。泯诸乘之异辙混诸川之异味。破彼芳器之着归斯平等之惠。于焉狂儿尝醍醐以解毒醉。商主坏权城而指宝处。浅深五乘名异趣同。大小草木形殊泽等。所以二佛同座。所以普门异宫。盖如此乎。所谓妙法莲华经者。斯乃表自性之秘名。示净心之密号。人名观自在王。法曰莲华三昧。妙观察智据简其诸法。文殊师利就其平等惠。逸多疑问鹙子扣寂。实是有由。经之大意教之由渐职此之由也。说听之兴盖如此欤。
  今释此苏多囕。且有二趣。一显二秘。显者以多名句诠一义理是也。秘者于一字名句含无量义是也。即是陀罗尼门也。所以翻总持其义也。古来传法者秘而不传。今所传真言藏即是也。造显门释者。印度支那其数稍多。并是弋钓经论之要义补缀一家之示旨。宗极炳着转深。譬如五星流光示暗衢于迷人。一月飞空朗昏夜于秋天。自非涌出大士誓愿之力。得记菩萨大悲之权。谁能弘深法于恶世。赞妙义于末代。甚善随喜甚善随喜。据六波罗蜜经。诸菩萨虽通达诸法知解一切。然所证各别所掌亦异。阿难持修多罗藏。优波离持毗奈耶藏。迦多延持阿毗达磨藏。文殊持般若藏。金刚手持真言藏是也。譬如百官各各职掌别异。是故五十五善知识。答自证法推余法门。良有以也。律家身口七支持犯防非。法相八识三性简持心境。三论八不空性谈义。天台一心三观为极。华严圆融无碍为宗。并是法王之一宫法界之一门。能为众生之妙药。能为诸趣之津梁。若能解密号名字。则一一法门皆是佛秘号。故经云。文殊白佛言。世尊以几名号于世界转。佛言。
  我名空名有名真如名法性名常名无常名天名鬼名真言名大真言。以如是百千俱胝名号利益有情(云云)若得此意诸宗纷扰何以而生。
  第二秘密趣者。
  据大日经王及金刚顶教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三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谓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释多多字释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顺观旋转逆观旋转是也。又有四种曼荼四种智印。依此等门说一切教释一切经。是则诸经之根源诸教之帝王。故名真实摄大教王。今略常途浅略义及秘密十五门。且就一字摄多门释之。谓妙法莲华等是则汉翻。据梵语正名曰●●●●●●●●●。是则摄一部法曼荼罗。举诸尊秘密之号。莲华部曼荼罗中央八叶中有八佛。加中台尊则九佛。题目九字则彼佛种子真言。初●字有二义。字相字义是。
  字相者一切诸法谛义字义者一切诸法入●字门即谛不可得。谓观自在王如来入妙观察智三摩地。照见一切诸法性相。分别一切诸法性相。分别一切世间出世间差别。不谬不失。是故●字门名诸法谛义。此字则观音种子。此经以此一字为体为主。从此一字中流出无量无边义理。此一字有十二转声(云云)一二十一十二声因行证入也。更有方便声。斯则五佛五智。则此字五佛种子真言。三四乃至九十转名三昧声。此一字乃至五字中呑一切法义。故名一字摄多门。自下八字及经内一切文义只说此一字义。何故●字门照于诸法。谓众生三密洁白分明故。此清净三密犹如圆镜无垢能现色像。此●字为体能照诸法。能照则●字所照则●●。故次有●字门。●字。门者即法界义法身义。众生三密其数无量无边。尘沙非喻心量莫测。彼此异门同而不同。故名界。界者差别义身义。斯乃文殊师利菩萨种子真言。从●字莲华三昧能发妙惠。故次有文殊三昧。文殊则诸佛之妙惠。如是妙惠必有大自在力。自在则我义。所谓大我者●字之义。则转法轮菩萨种子真言。具妙惠故。遍十方界能自在转法轮。故次显转法智。诸佛说法必表第一义。故次有●字门。●字门则诸法第一义谛义。●字第五转有●字声。入第一义三昧能破六六十劫跛。故次●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战敌义怨对义。破三重劫跛能证四种清净法身。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无尘垢义。无尘垢者能起神通变化。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是则如来事业。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事业义。由如来事业加持故。一切众生发起本觉妙惠。厌生灭因求常乐果。故次明●字门。●字门则一切诸法妙义正义。证妙觉故与一如平等。故次●字说●字。●字本体则多字门。多字门则一切诸法如如义。是如如理如如智则普之三昧。万德已显财宝无尽。表此义故加●字点。由如如无垢故一切尘垢尽以为宝。此九字则九佛种子真言。谓九佛者中央大日尊。四方四叶各现四佛。东方●●●。离●●●●。兑●●●。坎天鼓音是。四隅四菩萨。则巽●●●●即大舍德是。坤●●●则大喜德也。干●●●●●●则大悲智。艮●●●即慈氏即大慈智。此九种佛为诸佛之根本。从此一一智各现十佛刹微尘数差别智印。如是智印则一佛之德也。一一佛德皆亦如此。故经中举法云诸佛智惠甚深无量。喻说中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大日经现无尽庄严藏。非只诸佛有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发无垢清净眼。照见一切众生。为令众生悟入如是三密故。殷勤悲叹开示知见。知见者所谓众生三密。众生三密有六重本觉。
  是本觉各各具三十七智百八乃至微尘数佛智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身。虽然众生不知不觉宅中宝藏。佛能知见此宝藏。欲令开授众生。故文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众生。所谓开示悟入四字。龙猛菩萨释此则与大日经四种●字义趣大同。初●字菩提因则开义。第二●字菩提行则示义。第三●字证大空则悟义。第四●字大般涅槃则入义。第五●字方便具足义。此经虽无第五字义理必合有。
  又约四种曼荼罗释者。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者。即是表观自在菩萨四种曼荼罗身也。妙法者又名正法。即法曼荼罗身。莲华者。莲华有六种差别。谓钵纳摩。优钵罗。泥卢钵罗。俱勿头。苏楗地迦。分荼利迦是也。今谓莲华者取第六分荼利迦名。即是三昧耶曼荼罗身。观世音者。有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差别。即是大曼荼罗身。普门者。普者遍满法界平等利人之义。门者出入无碍自在游戏之义。自在游戏即如来事业威仪。即是羯磨曼荼罗身。如是四种曼荼罗身。各各量遍满虚空法界。常恒无间作大佛事。是名自性四种法身。即是毗卢遮那佛之异名。若以此莲华尊为首则一切诸佛菩萨皆名观自在。此尊且具一百八名。
  其名曰金刚法善利金刚莲华妙法本来清净金刚眼胜义自然诸法如筏喻等(云云)有如是等名号。
  若广者凡所有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金刚一切二乘一切天一切龙鬼等名无不具足。
  此经品所明三十三身及普门海会一切身名亦是也。如华严经名号品。菩提场经名号品说。释迦毗卢遮那具一切名号。若以此尊为首亦复如是。或经云正法明如来者过去成佛之名。宝光功德山王如来者当来成佛之名。又此菩萨因行位人。位居八地等(云云)此但显权变之牛躅。未说法界之身云。如释此莲华尊。余一切佛菩萨等准知。准金刚顶经。普贤菩萨一切如来菩提心。又普贤者亦是如如法身。遍满法界最妙善身。故颂曰
  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
  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
  以莲华尊为主。则具三十七智尊及无量佛刹微尘身。普贤则观音之遍法界菩提心行愿义。文殊则观音之妙惠。慈氏则观音之大慈。乃至多宝则观音之福聚身。释迦则观音之化业智。分身佛亦是观音之正觉。余尊等亦准知耳。非但此尊具如是德。自余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亦如此。能觉此义则入三平等门。速得究竟大曼荼罗。故经云。观自在尊有六种。第一大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二三昧耶曼荼罗具三十七。皆观自在身。第三法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等。第四羯磨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五四印曼荼罗二十一尊。第六一印曼荼罗具十三。皆是观自在菩萨身也。如此莲华尊具无量身智。余金刚部法部如来部等亦如是。身云互相涉入。如帝释网珠光明交映展转无限。一一身分一一毛孔。一一相一一随形好。一一福德一一智惠。量等虚空法界。重重无尽遍满遍满平等平等。能解此义三密相应故速证大觉位。此经题目梵名中具如是无量义理。若就一一字义门释。穷劫难尽。故曰●●●●●●●●●。●●●●●●。●●●●●●●●●

  石山寺藏写本奥书云

  仁平元年三月二十六日于光明山书写了 未学 经雅
  (编者曰。右法华经释一卷。以石山寺所藏仁平元年写本一卷。并宝永三年版本。校订毕)

  法华经开题

  弟子正五位上三岛真人助成归命三宝。夫殑河女人因爱子而生天上。生海丈夫发慈悲以成大觉。然则兼爱受乐之因大悲脱苦之本。三世如去因之成道。十方萨埵行之证灭。因果相感宛如声响。业缘唱和还均形影。生缘聚则春苑之华不足譬其笑。死业至则秋林之叶何得喻其悲。一生一死令人溺苦乐之水。乍离乍殁几许绝人间之肠。哀哉悲哉。伏惟今日法主三嵨真人氏。昔植良因今钟善果。氏是族姓人则圭璋。一心事百君四摄引群生。爰有一钟爱女息。妇害具而至孝。妇德备而醮人。所冀保龟鹤之永岁游椿桃之遐年。谁图四大毒蛇忽斗身城。五蕴恶鬼乍乱心府。洗胃名医针炎无验。返魂妙香空焚无力。遂乃去年七月十七日。露珠翻荷上霜钟散枝下。纱窗朝镜忽失照览之影。罗帐夕灯空余烧心之焰。鸣呼哀哉鸣呼哀哉。虽云千空生死之梦。万观阳炎之假。天性之悲易感。钟爱之哀难抑。虽朝夕流泪日夜含恸无益亡魂。是故为济亡儿茕灵。谨奉写金字妙法莲华经一部。般若心经一卷。兼延五十八法侣讲宣妙经奥义。仰愿。鹫峰海会释迦尊。多宝分身三世佛。开示悟入一乘经。普贤文殊观音等。舍利迦叶同闻众。天龙八部五类天。还念本誓利生愿。哀愍加护证明知见(劝请忏悔三归发菩提心)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今释此苏多缆且有两趣。一显二秘。显者以多名句诠一义理是也。秘者于一字名句含无量义是也。即是陀罗尼门也。所以翻总持稍得其旨。古来传法者秘而不传。今所宣传真言藏即是也。
  造显门释者且有二家梵与汉。梵家释者婆苏般豆菩萨造论释大意有一二五轴翻。汉家释且有三宗。慈恩嘉祥台山。法家三时判经四台摄义。立四乘真实一车方便义。三宗三轮表教一乘为极。台山四教判经三谛莹心。自外光宅云法师纪国慧净。新罗元晓。日本圣德。如是之类推而广之。沼师义决周公摄释。俊之决择素之纂要。然之签记。如是等文各述本宗。广废接壤不能容。大车并辙不得载。并是弋钓经论之要义补缀一家之宗旨。宗极炳着转深转妙。各保城隍称王称帝。据花严六波等经。诸菩萨虽通达诸法知解一切。然所证各别所掌亦异。阿难持修多罗藏。优婆离持毗尼藏。迦陀延持阿毗达磨藏。文殊持般若藏。金刚手持真言藏是也。譬如百官各各职掌别异。是故五十五善知识。答自证法推余法门。良有以也。律家身口七支持犯防非。法相八识三性简持心境。三论八不空性谈义。天台一心三观为极。花严圆融无碍为宗。并是法王之一官法界之一门。能为众生之妙药能为诸趣之津梁。
  若能解密号名字则一一法门皆是佛秘号也。故经云。文殊白佛言。世尊以几名号于世界而转。佛言。我名空名有名真如名法性名常名无常名天名鬼名真言名大真言。
  以如是百千俱胝名号利益有情(云云)若得此意诸家纷扰因何而生。
  二秘密趣者。据大日经及金刚顶教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三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释多多字释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顺观旋转逆观旋转门也。诸佛如来举此十六门流出一切经教还摄一切法门。释判一切教义修习一切观门。显发一切佛引摄一切人。是则诸经之根源诸教之帝王。故名真实摄大教王。今略常途浅略义及秘密十五门。且就一字摄多门释之。谓妙法莲花等是则汉翻。据梵语正名曰●●●●●●●●●。●●●●●●●●●●●。是则摄一部法曼荼罗举诸尊秘密之号。莲花部曼荼罗中央八叶中有八佛。加中台尊则九佛。题目九字则彼佛种子真言。初●字有二义。字相字义是也。字相者一切诸法谛义。字义者一切诸法入阿字门即谛不可得。谓观自在王如来入妙观察智三摩地。
  照见一切诸法体相分别一切世间出世间差别不谬不失。是故●字门名诸法端义。此字则观音种子真言。此经以此一字为体为主。从此一字中流出无量无边义理。此一字有十二转声(云云)一二十一十二声则因行证入也。更有方便声。斯则五佛五智。则此字五佛种子真言。三四乃至九十转名三昧声。此一字乃至五字中呑一切法义。故名一字摄多门。此经则观自在三摩地法曼荼罗也。
  经中所载诸佛菩萨二乘三界等人天八部名皆是此尊心数之名义如下释。自下八字及经内一切文义只说此一字义。何故●字门照于诸法。谓众生三密洁白分明故。此清净三密犹如圆镜无垢能现诸色像。●字为体能照诸法。能照则●字所照●●。故次有●字门。●字者即法界义法身义。众生心法其数无量无边。尘沙非喻心量无测。彼此异门同而不同故名界。界者差别义身义。斯乃文殊师利菩萨种子真言。从●字莲华三昧能发妙慧。故次有文殊三昧。文殊则诸佛之妙慧。如是妙慧必有大自在力。自在则我义。所谓大我者●字之义。则转法轮菩萨种子真言。具妙慧故遍十方界能自在转法轮。故次显转法智。诸佛说法必表第一义。故次有●字门。●字门则诸法第一义谛义。●字第五转有●字声。入义一久三昧能破百六十劫跛。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战敌怨对义。破三重妄执能证四种清净法身。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无尘垢义。无尘垢者能起神通变化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是则如来事业。故次明●字门。●字门一切诸法事业义。由如来事业加持故。一切众生发起本觉妙慧。厌生灭因求常乐果。故次明●字门。●字则一切诸法妙义正义。证妙觉故与如来平等。故次●字说●字。●字本体●字门。●字门。则一切诸法如如义。是如如理如如智则普贤之三昧。万德已显财宝无尽。表此义故加●字点。由如如无垢故一切尘垢尽以为宝。此九字则九佛种子真言。谓九佛者中央大日尊。四方四叶各现四佛。震●●●●●。离开敷花王兑●●●。坎天鼓音是。四隅四菩萨(云云)此九种诸佛之根本。从此一一智各现十佛刹微尘数差别智印。如是智印则一佛之德也。一一佛德皆亦如此。故经中举法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喻说中云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大日经现无尽庄严藏。起信论具恒沙性功德。非只诸佛有此。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发无垢清净眼照见一切众生。为令众生悟入如是三密故。殷勤悲叹开示知见。知见者所谓众生三密。众生三密有六重本觉。
  是本觉各具三十七百八乃至微尘数佛智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身。虽然众生不知不觉宅中宝藏。佛能知见此宝藏欲令开授众生故。文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众生。所谓开示悟入四字与大日经四种●字义趣大同。初●字菩提因则开义。第二●字行则示义。第三●字大空则悟义。第四●字大般涅磐则入义。第五●字方便具足义。此经无第五字义理亦合有。次●●●。此翻序。●●●●翻品。●●●●云第一。是则总表三重曼荼罗诸尊。陈序所有无尽庄严三密四印。故曰序。三部诸尊部别类异。同而不同异而不异曰品。虽外金刚部诸天鬼神迹同诸趣。然一心本法之处无有优劣升降之差。故云第一。梵名之秘义略释竟。
  次约四种曼荼罗释。四种者大三法羯是。法界体性五大五字以为相好也。六大无碍故三。能作三世轨持故法。善巧为作故羯磨。今就此经题目释此义。妙者大曼荼罗。以极无比味无过上色庄严大日尊等故以妙为名。此尊等亦以●字等本有真实名为号故曰法。即法曼荼罗身。此尊等亦持自性莲花等为表帜。即三昧耶曼荼罗身。此三部诸尊定有妙善方便智用名羯磨。斯乃约题目明四种身。次就一部释此义。序涌不轻药王妙音观音妙庄严普贤等品法中之大身也。火宅药草宝塔三中之法也。陀罗尼品法中之大三羯。

  方便信解授记化城五百弟子学无学法师劝持安乐寿量分别随喜法师功德嘱累等羯中之法大三也。如是四种身则观自在王之一种法门身。若以观自在为首则大日尊亦名为观自在。以此尊为首则具三十七尊及无量佛刹微尘身。大日则观音之遍法界体性智。阿閦则观音圆镜自性金刚智。多宝则观音福德聚身。无量寿则观音妙观寿命智。释迦则观音作业寂照智。分身则观音之正觉差别身。普贤则观音菩提心如如智。文殊则观音之妙慧。慈氏则观音之大慈。
  乃至一切声闻缘觉身天龙八部国王长者身亦复如是。故金刚顶经云。观自在尊有六种曼荼罗。第一大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二三昧耶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三法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四羯磨曼荼罗具三十七尊。第五四印曼荼罗具二十一尊。第六一印曼荼罗具十三尊。皆是观自在菩萨身也。如是莲华尊具无量身智。余金刚部宝部如来部等亦如是。如是身云互相涉入如帝释网珠。光明交映展转无限。一一身分一毛孔一一相好一一随形一一福德一一智惠。量等虚空法界重重无尽遍满平等。平等遍满能解此义三密相应故速证大觉位。斯经题目梵名中具含如是无量无边义理。若就一一字义门具释穷劫难尽。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古德释经必分三段。是则浅略门之意。今意一一句句一一字字皆是诸尊法曼荼罗身。法然而有无人造作。佛眼能观此本有名字章句为人而说。不加一字不减一字。何况菩萨声闻谁敢增减。因缘结集则觉彼本有不得自由。故不用彼义如是我闻等五句成就亦有二意。显句义如常说。密义此五句举五佛三摩地。●●者显云如是则决定义。密云●佛性义●无言说义。即是大日如来垂拱无为以为诸佛之帝王。自外一切佛则皆依此尊得存。此字则大日如来种子真言。●●显云我闻。密我者真如我无我大我即自在义。●者乘义。大自在乘者秘密真言乘义。得秘密意者内外一切教法皆悉为秘密乘。能乘此乘早诣所诣。诣则心王大我。●●显云闻。密云●字本体●字。●字则诸法寂静义。次●字如如义。如来本意寂一切众生烦恼尘扰欲入真如寂静心殿故次我乘明所证寂如。●●●显云时即平等明句。密云平等时者三平等句。身口意三种平等平等有所别。平等三密遍满法界不断不尽。此三密则分三部。所谓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今此经则三部中莲华部。莲华尊为题目故。莲华部亦法部。今重名妙法莲华者法三两曼荼罗兼举故。证此平等三密故得究竟佛名。●●●●显佛在。在字兼住义所谓佛住。
  而住密云●字本体●字即言说义●字本体●字即法界义。平等法佛能证无言说理。能为自他眷属说法界体性之义令受自他法乐。故次明此三摩地。●●●●显王舍城。密云●无尘垢义金刚语种子。●无生义金刚王种子。●●字之第五转无作义莲华业菩萨真言。
  能为自他眷属说妙法自在故曰王舍王是能住心。王舍是所住三昧身。能所殊名终是一体。●●显鹫峰。密云●无作业。●如如不可得。以无作业故如如亦不可得。即是莲华业菩萨三摩地。●●●显山中。密云无事业。不动虽发种种佛事业。然犹不动不作犹如大山。是则所谓中道正观人。故云尔(云云)如是字字句句义若广释者历劫难尽也。
  天长六年七月十八日平城京西寺会
  法华经开题一卷
  大和尚所释开题也

  法华经密号

  妙法者诸佛智见也。佛智见者即众生心性也。众生心性甚微细言断心灭。金刚已还不能见闻故名妙。据金刚顶经亦举人名妙法莲华者斯乃观自在王密号也。则此佛名无量寿。若于净妙佛国土现成佛身。住杂染五浊世界则为观自在菩萨。名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设住诸欲犹如莲华客尘诸垢不所染。疾证无上菩提。诸修行者得入此轮坛。至无上菩提一切诸惑皆不得染污。修此三昧亦能从妄心所起杂染速灭。疾证本性清净法门。
  是故观自在菩萨手持莲华观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光明。八叶莲华一切惑染所不能染。由此菩萨加持得离垢清净等同圣者。其真言名纥里。具四字成一真言。●字门者一切法因不可得义。●字门者一切法离尘义。尘者谓五尘也。亦名能取所取二种执着。字门者自在不可得义。二点●字义。●字名为涅槃。由觉悟诸法本不生故。二种执着皆远离证得法界清净。●字亦云惭义。若具惭愧不为一切不善即具一切无漏善根。是故莲华部亦名法部。由此字加持于极乐世界水鸟树林皆演法音。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
  命终已当生极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妙法莲华广略本无边义理。悉含一字中。今此经则观自在三摩地。若诵此一字则与诵一部法华功德无异。此经于法是●字也。于三摩耶是八叶莲华也。于人是观自在菩萨也。此人法莲俱为妙法莲华。亦名诸佛智慧。亦名佛智见。
  私云。观自在菩萨往昔成佛。名苏达磨尾知耶。十号具足。旧译云正法明。譬如妙法莲华经。旧本云正法华。亲本云妙法莲华也。其经梵语名谓萨达磨芬陀利迦。翻云。
  萨者妙义正义(萨字/音苏)达磨者法成义(具足云/达罗磨)芬陀利迦者白莲花义也。新旧虽异其义是一也。应知正法明梵号。苏者正义妙义。达磨者法义。尾知耶者明义也。则知法华经有正法妙法旧新之号。观自在亦有正法妙法两种之名。是故法华经之体即是观自在也。所以亦普门品中唯劝观音名。不显法华理趣。是指观音之德即是法华之理故也。
  (编者曰。右法华经密号一卷。取于小部辑释载于此。

  宥快法印即身义钞二引此中文。云大师法华经密号但私云二字颇可疑矣。窃思。私云以下数行文恐是后人所加欤)

  法华略秘释

  归命大悲牟尼尊莲华胎藏金刚界
  金刚坚固福德聚受用智惠作变化
  四婆罗密十六尊内外八供四摄等
  大三法羯曼荼罗周遍法界内证众
  不越本誓三昧耶降临证成御愿会
  普礼真言
  无始轮回诸有中身口意业所生罪
  如佛菩萨所忏悔我今陈忏亦如是
  灭罪真言
  归依佛法福田僧波罗提木五篇聚
  菩萨尸罗一实戒坚持莫犯薰一切
  萨埵真言
  愿我生生见诸佛世世恒闻三密教
  恒修不退一乘行速证广大无上道
  菩提心真言
  妙法莲华经者。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三百八十四言。具说五甚。八深。四七成。四记。六记。十如是。七喻。三平等。十无上。开示悟入等六十四节诸法门。最极妙理也。秘而言之。大悲藏。三部诸尊三摩地妙法门也。
  今真言宗意。据金刚顶经。举人名妙法莲华者。乃观自在如来密号也。此佛名无量寿。净妙国土现阿弥陀佛身。五浊世界号观自在菩萨。此菩萨名曰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若闻此名。读诵思惟设住欲。犹如华莲客尘不染。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故观自在菩萨手持莲华。观一切众生身中如来藏性自性清净。此菩萨以●字为种子。此字●●●●以四字。合为一字之●字。名为忏悔义。若具惭心不为一切恶。即具一切无漏善法故。莲华部名法部。此字加持力故。极乐世界水鸟树木皆演法音。若人持此●字念诵。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后极乐净土上品莲台。法华经广略无边义皆含藏上●字。故念持此字门诵受一部法华经功德。此法华经于法●字于三摩地八叶莲花于人观自在王如来也。此人法莲俱名妙法莲华。亦名诸佛智惠。亦名佛知见。此人法莲本来在一切众生心中。此心佛众生。二种一体异名故。经云。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文)经者汉语梵云●●圆诠。初为序序类相从为品众首名之。为第一佛言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文)。又云若有人问何众生于未来世。作佛应示。此法华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者。此人是大菩萨当得阿耨菩提(文)又云。如来灭后若人闻法华经一句一偈。一念随喜者我与阿耨菩提记。又云。若人闻法华经净心信敬不生疑惑。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花化生(云云)又云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其中此经尤为第一。若能书持则持佛身(云云)又(云)若有人手把虚空。游行亦未为难。我灭度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如是说无量深法故云妙法莲华经。
  第三入文判释。其文如何。此经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大分为三段。序品为序说。分方便品下。十五品半为正说分。分别功德品下十一品半。为流通分。
  法华经略秘释

  长宽三年四月十四日于劝修寺西明院书写了

  法华开题(一本云无量义经略释)

  无量义经者。法华经初分。以出生为义。普贤观经者法华经后段。以守人法为用。
  今此经以六门分别。初述教兴之由。次叙教之胜劣。次明翻译差别。次显经之宗旨。次释题目。次入文判释。初教兴之由者。一代正教。始从觉树之影。终迄内河之岸。其旨深其契机得益也。所谓人天二乘之教。三乘一乘之说。空有中道之理。废诠不二之道也。是即应病与药之妙术。遣惑得悟之筌蹄者也。次教之胜劣者。四十年前之三乘。诱穷子之方便使者。五十年中之一乘。付财宝之真实遗诫。故髻中明珠衣内宝玉。以此为喻。所谓今日法华经是也。次翻译差别者。此经同本异译其数既多。一方等法华经。沙门惠根译。五卷。二萨昙芬陀利经。一部六卷。不出译者。三正法华经。竺法护三藏译。十卷。四罗什三藏译。八卷。即今经是也。五法花三昧经。沙门支谦译。一卷又云正法华(云云)笈多菊多两三藏于长安兴善寺译出(云云)
  次经之宗旨者。今此经正以一乘种智实相正法为宗。故方便品云。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一乘(云云)又云。说佛智惠故诸佛出于世(云云)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云云)次释题目者。妙法者此所喻之法。莲华者即能喻莲华。其法具教理行果之德。其喻含在水不染之能。以妙法念腑难解况莲花眼前易见也。若以梵语者。可云●●●●●●●●●也。萨者是正妙。妙者好之义。以简外道二乘邪粗伪恶也。达磨者此法。即轨持轨则之义。芬陀利迦者此莲华盛时名也。苏达览者。此依缝带经义言以能诠教之糸织成所诠理也。序者由。品者别。第者次。一者首故(云云)
  第六入文判释者。其初文如何。今此经虽有前后翻译。而此是秦代罗什三藏所译。
  即有一部八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三百八十四言也。虽有净土秽土之说龙宫虚空之会。总入灵山一处。统摄鹫峰一会。故究云一处一会之说耳。今大分三段者。初一品为序说缘起分。
  从方便品下迄分别功德品格量偈今十五品半为正说宗旨分自余一十品半为流通教益分。此依嘉祥人师释也。又三段各有二种序分。一证信序。信于法成证信也。二发起序。证信之后发起修行之心。正宗分中亦有二种。一乘之权实。二身之权实。流通分中有二种。赞叹流通。付属流通。证信如是我闻至退坐一面。发起尔时四众围绕至品终也。正说二段中。乘权实者。方便品至法师品。说三乘教。此初段也。身权实者。见塔品至分别功德品格量偈也。又乘权实有三周法说譬说亦法喻也。方便品至譬喻品天子偈终。此初周上根舍利弗初得领解一乘教理行果。
  尔时舍利弗至授记品此第二周中根四人得领解。化城品至法师品。此第三周下根富楼那等五百阿罗汉得领解。赞叹流通从格量偈至神力品。付嘱流通者从嘱累至劝发。此依嘉祥人师释论师释者。此经中总有三十二章法门。此即六十四节也。初序品中有七成就。次方便品中有五分。自余诸品以七喻三平等十无上义解释经宗也。此经诸佛出世本意。佛教究竟醍醐。即佛知见性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终证无上菩提之果。故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云云)此即门外三乘见权身释迦所说也。若依内证真实秘密家者。此经大悲观音三摩地门教。即以●字为种子。●声诠谛义。即不生不灭遥绝思心。点尽相加成●声。即第五韵。●即妙义。妙即妙观察智。此名转法轮智。所谓大悲发生胎藏大曼荼罗三重海会菩提大悲方便究竟之教也。一切众生以有一乘之性引外院向内证莲台。此即修因向果之义。诸佛本愿以大悲为业。故废诠之苑。觉树之牙更生。空寂之林。三密之花始开。此即垂迹摄化之义也。为一味法界有情。显此三宝曼荼罗。曼荼罗令一切众生入三菩提。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觉王内证庄严之藏言也。若悟此根者。可定贫女穷迟始得如意珠。穷子秽身欲为长者子也(已上略抄具/如本释文也)
  平治元年润五月十五日书写了((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