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No. 1832 [cf. Nos. 1585, 1830]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将释此论四门分别。一论起所因。二明同异。三明归在。四释本文就初起因复分为四。一明部分之处。二明部分之年。三明部分所由。四明造论因.主 如来说教体一真如。平等利生实无差异。然随根性悟解不同。渐.顿有殊说教为异。故法华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生长各异。宝性论中犹如一河三兽渡水得浅深异。摄大乘论如一宝珠随求雨异。无量义经常说一相。悟解不同得诸果异。故如来教随机说别。初对外道等。说我为无谈法为有。次对小乘。破执法有说法亦无。后令趣实方为显说非空非有。故瑜伽释云。诸有情类无始时来。于法实相无知僻执。起惑发业轮回五趣。如来出世随宜为说处中妙理。令诸有情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执起处中行。随应灭障各自修满。得三菩提证寂灭乐等 佛涅槃后大迦叶波。及婆师波。虽分二处结集三藏。然一百年中佛法一味。时有舶主之子名摩诃提婆 真谛三藏部执疏云阿逾阇国。慈恩法师宗轮疏云中天竺国 出家学道遍通三藏 然准部执.宗轮疏等。说其五事与慈恩法师瑜伽抄中说少有别。应大小乘说之各异。此具如彼三处所说 于百年外在波吒[利/里]子城鸡园寺内 说此城由具如大唐西域传及真谛部执疏说 十五日夜次。大天说戒经。说戒经了遂说五事颂云。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耆年圣者咸不许之。即翻彼说第四句。云汝言非佛教因此小乘部分为二。诸圣者众。遂以根本结集之时大迦叶波。以为其师云上坐部。大天徒侣以婆师波。为其所师。云大众部。后二百年内。于大众部复分成九。三百年内。于上坐部分成十一。如宗轮论并文殊所问般若具说。若部分缘由真谛三藏部执疏中一一广说 昔者阿难将入涅槃念曰。佛记罽宾新云迦叶弥罗。当有比丘名末田提。于彼国土。流布法眼。即便法付末田尊者。欲此国中立寺弘法。此国有山四面高峻中间极广.唯有一门。龙王所居中满其水。尊者运通从空而下。向龙王言。意乞一坐具许地。龙王许之。便以通力令坐具宽侵水将尽。龙王从乞愿留周回十五里水为龙所居。因即立寺僧从既多净人复众。后僧渐少奴渐群强。自立为王。因号奴国。后此国王号迦叶利师。极甚敬信。每请众徒入宫说法。中间诸部而共杂居。前后说法各各有异。王问所以。具说其由。王曰今者取谁部定。时迦延子依萨婆多造发智论以示于王。王可弘之(此上传说未见正文)。依天亲传。佛灭度后三百年中。有阿罗汉名迦旃延子。母性迦旃延。从母为名。先于萨婆多部出家。本是中天竺人。后往罽宾国。罽宾国在西天竺。与五百阿罗汉.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毗达磨秘不流出。经于多时五天不睹。后东天竺阿逾阇国有一法师。名婆须跋陀罗。聪明大智。往彼习学诵得流外。广如彼说。后鸠摩逻多.室利逻多皆广造论。弘初有教众生著有。大乘法教多皆隐没 二百年外有南天竺龙猛菩萨.提婆菩萨俱出于世。龙猛菩萨造大智度论释大品般若。造无畏论。满十万颂。中论出于无畏部中有五百偈。十二门论等。龙猛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等。广如付法藏传及龙树等传说。为破小乘及诸外道执我执法说之为空。时多着空 后九百年北天竺境富娄沙富罗。此云丈夫国。有国师婆罗门。姓憍尸迦。有三子同名婆薮盘豆。此云天亲。今云筏苏畔度。此云世亲。虽同一名复立别号。第三天亲于萨婆多部出家得罗汉果。别名比邻持跋婆。比邻持是其母名。跋婆译为子亦云儿。长兄是菩萨根性。亦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后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身。有宾头卢阿罗汉。在东毗提诃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意犹未安谓理不应尔。因此乘通往睹史天咨问。弥勒菩萨。为说大乘空观。还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伽。此云无著。尔后数往兜率陀天。咨问弥勒大乘经义。为余人说闻多不信。即自发愿。请弥勒菩萨下说大乘。令众生见皆得信受。即如其愿于夜下时。放大光明集有缘众。于逾阇国说十七地论。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十七论竟。虽同一堂唯有无著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或有见异。时无著师更为余说。因此余人方始信受大乘法义。第二子亦于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藉。神才隽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为匹。兄弟既有别名。故法师但称婆薮盘豆。所余因缘广如本传所说。依瑜伽论广造诸论。解释大乘弘非空有。及造此论。十师之释合糅翻译皆如枢要。然护法菩萨千一百年后方始出世。造此论释及广百论释。清辨菩萨亦同时出造掌珍论。此时大乘方诤空.有。上来总辨四门之义。智者知之。此即论之起因。

  二明同异者。复分为四。一教益有殊。二时.利差别。三诠宗各异。四体性不同。具如法苑总聊简说。问前说轮益.义益二理何殊 答义约所诠之理为称。轮据断道为言。二义各约一途。故云轮.义二益 问以教对机教有三时之别。未审轮体为别为同 答根性既差轮体有别。约初有教说体如常。空教之中体少有别。以八空圣道为体。证空理智为体。以说空教为因。以证空加行智为因。所缘空为境。余觉支等空为助伴。以道.定戒空为眷属。以菩提.涅槃空为果。若第三时法轮体者。双合前二亦得非正。正者如瑜伽论.及法华疏第四卷明 问说此密语有何益 答准摄论第八有十果。谓令说法者易可安立总括义故。乃至于智者前论义决择入聪慜数。为斯十利说秘密言 问义益之中有了.不了。轮中亦轮.非轮不 答大.小相形隐.显相对二并得有 又解不例。诠理有显.密。义中了.不了。对机皆灭障。皆轮无不轮 又问要集叙解深密。云了义者清辨等云。说了义者结集家语非正佛说者不尔。彼非善通。应云清辨等言。此对俗谛说最为胜名为了义不望胜义。若以有违云非佛语。便令圣教皆不可信 了.不了义法苑分四。今要集云。更加一门。执著名字名为不了。不著名了。故自在王菩萨经上云。了义经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以依义故。一切诸法不可说故。菩萨如是名为了义。若人于一切经。不能如是依义是名不了义。何故名不了。是人不了义故。准此经文云。是人不了义故名不了义。不判经为不了义。又经云。自在王菩萨依如是义趣法者。一切诸经皆是了义。不如是依者。一切经皆是不了义。准此意。能不执着一切经皆是所了义。若执著者一切经皆是所不了义。不得约人自不能了。便判圣教亦为不了。要集解云。能令生过或生功德。说了.不了。此通一切大小乘经 此判不尔。若由不了即生过失名为不了。亦应名不善。亦应名有漏。便非称实。有多过故。今者正解应云。依法分四。如法苑明。又加依人。对解了不执名为了义。对执著者名不了义。如似二谛 辨时利中 问何故如来初说有教。中谈空教。后演不空不有教耶 答据不定姓。未发趣时。且令惭悟所执我无。唯有蕴.处.界等诸法。名为有教。为已发趣得小果者。令趣于大次悟法空观彼所执界处等无。名为空教。后为发趣一切乘者。显所执无。非执是有。非一向空。亦非皆有。为不空不有教。为对惭悟说教三时。若对顿悟无三时别。又所说教非定如是前后次第判为三时。并约所说义类相从。望不定姓当第三时。不尔华严第二七日世尊即说。可对惭悟在般若等后。方始演说判属第三此有二义。一约前后。二约义类。约前后亦有二义。初说生空。次说法空。二者初说生空密诠法有。次说法空密诠法无。后方显明生.法二执所取不有。若离二执真俗不无。故经说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 问若据渐入此等诸教是第三时。第三时教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今此一论正被何乘。若为三乘如何破彼。若唯被大非第三时 答破我之文通入三乘。破二乘处令唯入大。又破彼执不破彼乘。故通为三 若尔法华既亦云破乘应第二时 答对不定姓约理说一。破执理别令其趣大。若其定姓观行不同说如药草。乘即有别故得通被。然多为不定故说此经。唯说一乘为诸声闻所作事故等 若尔既第三时普为一切。何故解深密云我于凡愚不开演。阿毗达磨云胜者我开示 答大分三时云为一切。不言一一文各各为三乘故。今此论.解深密等上下文中可通被三。故不相违 问既对渐悟说教三时。即第三时亦为渐悟趣大者说。只是为大何得说言普为一切 答为根熟惠悟既通故。为显说三乘所观空.有诸法云为一切。般若经中虽有三乘各各得益。未分明说法非空.有。故属第二。若约顿悟可立一时 问若立一时与古何别法苑不许 答古立一时。约佛一时能顿说。故名为一时。据能虽示对机不然。以众生机熟有前后。宁得一时说法名为一时。今立一时约理是一。对究竟果名为一时。又约被于顿悟之人。随说何教而能顿悟一会所说二空之理。双除二执故名一时。所以鹿苑初说四谛法轮。无量菩萨入于初地等。若闻四谛不悟法空。云何得入初极喜等。不定一会名为一时。约顿悟者随所闻教。常悟空.有及以二空始终一化名为一时 辨时之中刘虬立五时教。设云据渐悟理亦不然。为提谓等说五戒本行经时。通得诸乘圣道。不得云初唯人天教。正为价人不得云兼。又设对渐不得约定年月前后以立五时。又无教文故为过也。又渐顿教。若以一会所说二谛理尽名之为顿。即不应说华严.胜鬘等为顿。法华.般若等为渐。俱一会中明理尽故。若云对大不由小起即说为顿。亦不应定说华严等为其顿教。判法华等为其渐教。俱有渐顿机在会故。不障立渐.顿。不许定判教。法苑本意应如是知。

  又辨时意以解深密说三时教。今此论等何时教收 然要集等云。约此等以辨教时名为教依 今谓不尔。不约说于半满二教。有作无作.生法二空.人天言教。此等法时以为所依。若依此等各自是时。说唯识教说唯识时。何须更辨是何时教。若约半满.有作无作.生法空等法门别辨。法门无量何只尔许。又随别法而以辨者。即亦如名说唯识法教。何须对辨。若云诸教所说不同。诸师立时明教各别。此何所摄者。亦不应尔。说一.二.四.五时教等无圣教文。并不可依何云教依。既不准定空设劬劳。然瑜伽论说时为依。依三世辨不约教时。取此误也 又因论生论。圣教之中一音说法有二不同。一词。二法。如无垢称经。皆谓世尊同其语词。或生厌离。或欢喜等法。如涅槃经二十四云演说一法若界若入。一切众生各随本解而得闻之。是法.词合说。一名.句中现多名句。一音声中现多音声。故各随本解摄假从声。以诸名.句随生有别。然不离声故总名闻。又梵网上云。一音中说无量法品。又云苦.空.无常.无我一谛之音。并法.词合 或但举法。如华严云。若多贪恚等八万四千垢各闻对治法 又云。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知声闻藏。此等即但明法无碍。亦得通词。闻即闻声 又无量义经云。能以一音普应众声。即但是词 又如婆沙七十三云。一音者梵音 若支那人来在会坐。谓佛为说支那音义。此通法.词 又云。贪行者来在会坐。闻佛为说不净观等。此即唯法。虽各有义且辨一音不说所余 问随能闻现声各有殊。若据所诠法各差别。何名一音 答或一刹那。或一无漏。或且随一所诠之法。或随于一所化之生。或从于如。总得名一 问若尔何故毗婆沙云一音者。梵音。若支那人来在会坐。谓佛为说支那音义 答不以小乘而为定量。既如如意随求雨宝。故随生感各各现声。或声清净名为梵音。非必唯同一梵音声 问佛说一音具诸法门为不具耶 答有四解(要集所叙)。一云如来无相圆音。以无相故佛说一音。以圆满故普应众生。此答不了说不具故 一云如来但出一音。未知何以为名。而众生心中闻无量法门(此答不正。不答问故。亦同外道老庄说故) 一云如来随所化者。一时具有无边法门。随正所为故云一音。此意一音具诸法门。随正所为一别有情名为一音。然答不明。应云随所化生方类不同。于一时中现一切音。一一音中具诸法门。且随一生或正所为故名一音。非一音言唯诠一法。虽然答问亦不分明 一云如来所出一音声体自在难思。与彼无边名等相应为众生说故。经云。如来所出一语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此释虽胜亦未尽理。言一音者。为一梵音。为一刹那。为名等各别。为一名中此现多名等。今谓一一声.一刹那声.一一名等.各能现多。或一声现多名。或多声现一名。或一名现多名。或多名现一名。句.义准知。随义皆得名为一音 要集云。菩提流支云一音教。法苑广破然恐不当 此亦不了破意。彼云一音顿说名为顿教者。非一音中即顿说教尽。根性前后不一时故。何得一音顿说教尽。又复设尔不应别判华严等为顿。又以一音名为一时无教定判 又云半.满而为二时。法苑所破亦恐不当。经云为声闻说半字者。岂不约逗机。故恐不尔。亦不解彼法苑说意。彼意不障逗机而说名为半.满。但不许判为渐顿机。说于半.满名渐.顿教。为定姓人亦说半满故 诠宗各异者。叙外道如下破明及法师瑜伽论抄明。叙小乘计如法师异部疏具解。烦不具引。明自宗者。别宗即唯识章是。然疏略解名成唯识故。此即以唯识为宗。识有非空境无非有。以为宗也。虽具明诸法皆不离识也 西明云。总相分别唯识为宗。别即境.行.果三 此释不异法苑。然枢要中释名科文广明宗意 体性不同者。于中分三。一辨本释如法苑。于中复三。一总出体。二别出教体。三明聚集 二叙异释。叙异释中。初叙异。次诠简。三叙自释。自释者至下当辨 先叙异释者。有释五门。一摄妄归真。二摄相归识。三以假从实。四三法定体。五法数出体 又云三藏开为八门。于前三门各开二门。谓一摄妄归真。二真妄差别门。余二准此 有解六门。一五法自性体(心心所等五法)。二三相差别(三科法门)。三摄义归名(名言所熏摄一切法)。四摄假归实。五摄劣归胜(心识)。六摄相归性 旧摄论师四门。一随名义别体。二摄义归名体。三摄尘归识体。四摄事归理体 要集为三。一离能所诠教。入楞伽第二云。法佛说法者离心相应体。故内证圣行境界故。四卷亦同。谓佛法身真如理。生正智解名说法 二通能所诠教。瑜伽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 三唯局能诠教。十地云。说者听者二事究竟 依三藏八门作四渐略。一摄妄归真门。二真妄差别门。真妄差别门中。一摄相归识门。二识相差别门。此识相差别教中有本无本。佛地两说。由斯四句。如有释说 差别相中。一摄假从实门。二假实差别门。假实差别门中。一三法定体门。二法数出体门。法数出体门中。初法数出体。后聚集显现。法数中有三渐略。谓内外相对。内中大小相对。大中中边相对 次诠简者。有释五门名中有滥。缘生名妄。此则可尔。若约五法相.名.分别.正智.如如。摄彼前四总归如如。正智非妄。总云摄妄故即有过。又辨中边颂云。虚妄分别有。乃至是则契中道。故不可说无漏名妄 二摄相归识。此亦有过。若识性名识不异前门。若即归八识识亦是相。亦不可说心王所变相分名相。以不离识所有五法皆名识故。若以五法总名为识。如非相故。离五无法可摄归故。若云约教体说所变相分。同时心所亦变名等为相缘故 摄假从实。即本第三。三法法数合是第四性用门摄 又摄不尽。既约三法。何不约于五法三性。若云从略应依四门。何假分五。分为八门得失准前。有解六门后之三门。即本前三。前之三门即本第四性用别门。虽更开三犹广略失。准同有释 然彼意辨先宽得后狭。又摄义归名亦少有失。非一切义皆是名摄。因名言故名名言熏习。非即是名 旧摄论师后二门体。亦本初初二二合是性用别论。阙本第三摄假从实。亦广略失 要集三门离能所诠。即摄相归性。推功归本复是无分别智所缘之境。因境起智。言法佛说法。寄诠谈之。云离心相应故。内证圣行境界故。是名法佛说法之相。非是真智正证如时。能证所证有此行解名为说法。后之二门亦即性用别论门摄 要集云。依三藏八门作四渐略。一摄妄归真。二真妄差别门。真妄差别门中。一摄相归识门等 此意从宽渐向于狭名之为略。然摄妄归真即以一法。乃至法数出体。以声.名.句.文。即有多法何得名略。不解所以 今为渐略即有二意。一从通向别略。即从初向后是。二从多向少以末就本略。且就教体辨渐略者。以性用别论中能所诠异。由能诠文义得显现。略所诠义但取能诠。故十地论说者听者俱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声。二者善字。能诠之中有声.名.句文。即假实别。摄假从实以声为体。故集论等云成所引声而为教体。于能诠声能所变别。摄从能变以识为体。就识之中性相有别。摄相归性。引文可知。聚集显现中云。五心中前三唯无记。后二通善.染者。此义有余。与唯识第五解五心违。彼许定中有初二心故。约识分别文多不叙。要集云。有说得新境故名为率尔。有释不作意缘名为率尔。以何为正。解云论唯任运。若言新境不见其文。然准道理合有二义。今谓不尔。瑜伽第三云。又意识任运散乱缘不串习境时。无欲等生名率尔。既云缘不串习即是新境。若唯任运散乱缘境不与欲俱即名率尔。除第六外余一切时。但名率尔应无余心。未转依位皆唯任运散乱缘故。更有同异繁不具述 言聚集显现者。如说诸行无常。有释云。西方三解。一云说诸字时率尔现量。寻求前境不缘名等但得声相。至决定心具现三相。谓声.名.字。说行现六。说无现九。说常字时现十二相。并句.所诠合十四法。经十六心乃具聚集。谓四字中各有四心。谓耳.意各四率尔。并意寻求.决定各四。一云寻求是非量故。亦缘名等故。于寻求亦得聚集。四寻求心如其次第。得三.六.九及以十四。准前应知经十二心具足聚集。一云耳识同缘意识亦缘名等。此有二说。一云四率尔心各唯得三。不缘过去现量得故不说聚集。至寻求心方名教体。一云耳识同时意识。容非现故得缘过去。即八心中具足聚集。今谓有余。且初释中所经心多聚集法少。何者意识上聚集何故经耳识四率尔心耶。岂许意识不取本质但缘耳识所变声耶。既许意识.耳识同时自缘本质。但经意识十二心现。不应十六。若取耳率尔。应取耳缘声。应成十八法。若以声相似但说十四法。亦应心相似但说十二心 如实说者除耳四率尔。但经意识十二心现。所集之法 四刹那声.四个字.四个名.名所诠四。即四自性。又有一句并句所诠一差别义。合十八法聚集显现。此据一相。若于一字等现无量字等。法则不定。说五心中诸识.三性至下第五明其是非 又本所说于行.常二方有决定决定知诸诠迁流行无于彼常。有释四字皆有决定 要集云。若无此释于理有阙。虽有诸释仍未尽理。谓立论者欲成无常。对敌论等即立量云诸行无常。其敌论等虽闻前三。而于所立未生定解。说常字时方生定解。故前三字未有决定。乃至云。若依此释。立因.喻后方生决定。亦准此理此意立宗。若未解时未有决定。因.喻.已后方生决定 此义应思。且西明释于四字上皆决定者。且闻诸字知目于何。既未知诸诸于何法。岂生决定。若言决定知是诸声有决定心。说行字时应有三决定。决定知行复决定知诸言目行。若不定知诸言目行不生解故。余二准此。即合念六决定。不应但有四故亦增减.失 要集所说亦不尽理。对敌立量可如所说或但说法不立比量可无决定。故法苑意通约说法。决定知彼诸言所目生决定心。说有七心或十二等。故即无过。不唯据悟所说义旨以判多少。余既重说何不尽言 要集云。法苑云诸恶者莫作依婆沙作法。字.字身.多字身.名.名身.多名身等。闻一句时即有五十一法。令谓闻经一句义中。生解之心必无如是多法现前者 此不善得法苑之意。且据一句作法如是。如说五字。或有一字名即名.名身有十五等。言五十一聚集显现不决定言。闻一句时有许聚集。如第五卷五别境中作法之类 要集云。由此理故有字非名摄。一字字不成句。字为二依故于此中有十八法。谓字有十五。字有五。字身四。多字身六。准作法知 此亦不尔。应言字及字身等有十五。下准知之。一句一名一所诠义。此亦不尔。依字成名依名成句诸处通说。岂可莫作不是名耶。不尔苦.空等亦应非名摄。又下自判诸行无常二名为正。何故此处即但一名。又不应言一所诠义。如瑜伽论等云。所立有二。一自性。二差别。又名诠自性。句诠差别。自性差别岂不二义。说一义耶。又云。若不依识相准义作法。非唯五十合七十一法。字有十五。名有三十五。句有二十。及所诠义故。此意或有二名成句。三名成句。四名成句。五名成句故。三十五名有二十句。此意一字成名有五个名。二名成句有四。二二合。三名成句有三。三三合。四名成句有二。四四合。五名成句有一。五合说。即有十个句 二字成名作句中名既有四。二名成句有三。三名成句有二。四名成句有一。复有六句 三字成名作句中。二名成句有二。三名成句有一 四字成名作句中。有一句。总二十句 五字成名名既唯一。一名无句。并一诠义。合七十一 此亦不尔。何者若论字有五。名有十五。一字所成名有五。二字所成名四。三字所成名三。四字所成名二。五字所成名一。若字身.名身即重合彼。非更有别名之与字。并句二十合三十五所诠之义。足字.字身十五。名.名身三十五句有二十。合一百五。若更句.句身并所依声即更有多故。今但言为七十一有增减过。法苑本意且约能诠粗作法尔。复既细论不尽故过 问准何得知以字成名以名成句 答解深密经第五云。即于一切名聚集中 又百论第八云。然诸世间随自心变。谓有众字和合为名。复谓众名和合为句。故知如是 后叙自释者。本末合有十二门。于本四门又复加二。即后四门取无相.因缘。并前成六。七三性出体。即依遍计.依他.此及圆成实八依显扬等四真实。并依辨中边四真实。九依五相。即瑜伽等能诠相所诠相等。十依五法。即相.名等复四不同。一瑜伽。二辨中边。三楞伽经。四摄大乘论。并如唯识第八明其所以。十一约瑜伽八十一云。经体有二。一能诠文。二所诠义。文义二中各有多法并为经体。十二约百法。若三科五法通三乘故。杂小不说。唯取大乘。又略即二。一总出体有四。真如.唯识.无相.因缘。别即有八。通体性故。别别法故。略举大意。繁不细述。

  三归在者。复分为四。一归藏。二归分。三归乘。并如法苑藏.分.乘章。四归名者。初辨。后归。辨有三。一辨六释。亦如法苑总聊简章得名悬隔辨然有解六释中依士依主作四句辨云。有依士非依主。如取之蕴。以取是所非心王故。有依主非依士。如蕴之取。此不应尔。若依士依主二不相摄应有七释。有解六释勒为三例。一同体非别。持业.带数。二别体非同相违.邻近。三亦同亦别。依主.有财。思之理有相滥。若所释法通即不障。据六释体即不必然。且如四断断者是勤心所。四者是数。即不相应。云何同体。又如相违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以二法别合一处说据体各异。如五识身相应地自是地。不是用彼意相应之五识为地。亦非以五即意地等。既言五识身相应地。此岂别体 要集云。三藏相传约分为四。一用自非他。二用他非自。三自他俱用。四自他俱不用。持业唯初句。依主唯第三。有财唯第二。相违唯第四。邻近通二.三。带数初及三。乃至带数三句如四正断即初句。四即正断故。如四神足即第三句。四属欲等非神足故。如说三藏法师亦是第三句。若但言三藏是第二句。三即是藏俱非人故。彼释极广。恐烦不具。然准此释有相杂乱。六释简滥应可思之。二辨四名。谓教.理.行.果。然真帝三藏有五种名。一义。二相。三方便。四果。五极清净。极清净者是阿含净故即是教。然义.相二大意不别。以所诠正有实道理名义清净。远离增减名相清净。故今合之为所诠理总立四名 于中分二。初立名不同。后立名意 立名不同者。一依教有三名。一无义言。如四吠陀论。婆罗门诵之音声有上中下甚自可爱。但寻声求理都无义趣。故名无义言。如吠陀论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复死我已入火光。愿诸天知识。谓钻乳海以为甘露。饮之则得不死。诵此等言甚好音声。而都无义故云无义。二邪妄言。如九十六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乖僻故名邪妄三如义言如佛法说因果道理。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为出世因果。如名真实故名如义言 依理亦有三名者。一增益义。如外道说有漏之法为常乐我净。故名增益义。二损减义。如断见说断邪见谤无善.恶因果等。名损减义。三顺体义。如佛所说有说为有无说为无称法体故名顺体义 依行亦三名。一顺世因。如依俗典事君尽忠文朋存信等。二邪僻因。谓诸外道妄计诸邪戒等。三处中因者。谓依佛教行处中行离苦.乐边等 依果三名者。一谄诳果。如臣从君命以取叨荣等。二虚妄果者。谓诸外道妄计无想及有顶等。以为涅槃等。三出世果者。如佛所说三乘所得菩提涅槃 立名意者。为得四清净故立此四名。为得教清净故立如义言。言教无杂一切莫过如义而立不可破坏可得悟理。教诠不正易可破坏。不得悟理故立如义言为得理清净故立顺体义名。理有增减正智观之理则不可入。顺体而说正智观之理则易入。故立顺体义名为得行清净故立处中因名。以处中行对彼顺世及邪僻因彼俱可转。此处中行则不可转。以处中行内观界.处等。望僻因行僻因可转。观蕴.界等则不可转。以四谛因果所有观行对观蕴等。蕴等可转。以二空行望四谛行。四谛可转。二空之行则不可转。以二空智既不可转。证真之智亦不可转。以不可转。即此真智及后得智为正行体。能令所得果不可转。即名方便清净正行。正行有二能。一出恶入善。二出有为入无为。故此正行即处中因。为得果清净故立出世果名。果清净者是无余涅槃。一切患累皆已尽故名果清净。有漏有四失。即无常.苦.空.无我。无为有四德。即常.乐.我.净。既离过失故名出世果。此意由依正教观正理。起正行得圣果。若教有邪不显正理。故依起行即皆颠倒。行既颠倒便获恶果。故为得此四种清净立此四名。又为依正教生闻惠。依正理起思惠。依正行得修惠。三惠既圆当得圣果。故摄论云。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故立四名 三依人法二。立其名目。于中有二。一立意。二差别。初立意者凡有两义。一依善意二依恶意。若依善意即立恭敬名。若依恶意即立毁訾名。如呼为法师法主等是恭敬人名。呼为过人贱人此毁訾人名。若呼为正法胜法是恭敬法名。呼为邪法恶法是毁訾法名。如弊魔经等是毁人名。须达拏大子经等是恭敬人名。十八泥梨经等是毁訾法名。大般若经等是恭敬法名。于中复双单名别。如佛藏经菩萨藏经等双恭敬二。有双毁訾人法如魔逆经等。有于人处亦毁亦敬。如未生怨王经。有于法处亦敬亦毁如辨中边论。中是所敬。边是所毁。有于人.法俱敬俱毁。如旧云部执异论。部执是恭敬名。异是毁訾名。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然执名乃通能所。正以所执之法为执。能执之人是圣弟子。所执之法皆是佛法。今以部名目圣弟子众。以执名目佛所说法。故部执是恭敬名。所恭敬者不过人之与法。部是人名。执是法名。分破是异义。人.法皆分破故名为异。圣弟子众各相朋党即是人异。取执之义又各不同。即是法异人相傥故。人起诤执法不同故。法相非斥故立异名。故异是毁訾名 然今此论是恭敬名。成立世尊圣教所说唯识教理故 或毁訾名。令依于智不依识故 或此识言虽是所厌。恭敬世尊。所起教理故名成唯识论 问何故于此人法二处立此等名 答依佛灭诤法故。灭诤有二。一灭外诤。二灭内诤。外诤即灭人诤。内诤即灭法诤。毁人灭人诤。毁法灭法诤。灭人诤令修六和敬。此彼同持戒。同见谛。同用财。戒.见.财三彼我不隔故和合无诤。身.语.意三各修慈悲。拔苦与乐以摄前人故和合不诤。二灭内诤者。所说法有二。黑说.大说。如次内.外对。大.小对。了.不了对。说恶.说善对。传闻前人说黑说法及大说法。不得便信依。约三藏相应则应信受。若不与相应则应弃舍。若依此而执义。法则和无诤 问何故须灭二诤 答修悲智习成佛德。由佛有般若及以慈悲。以般若故摄正法令和。以慈悲故摄生令和。诸造论释亦依学佛般若.慈悲。摄法摄生故。又有多解如部执疏广解 二辨差别者。诸经论中亦有依法依喻为名。或单或双。诸经之中有依处时事法立名并在法摄。依法喻者。为利钝根故。为显法明净故。亦为赞毁故。依三宝立亦人.法收。上无不尽广说此人.法差别摄彼诸名。并举教显并如法华义决。上辨名讫 第二归名者。复分为四。一总解释成唯识论。二别辨能所成号。三明立名之意。四通释情疑 初总解释如枢要辨释能所成枢要十解。今又加之。言唯识者。从粗至细总有五重。如唯识章辨。即以所诠既有五重。能诠之教亦有五别。或以世亲五理成佛五教。或以五教成彼五理。或以五教成五教。或以五理成五理。或以五理成佛五理教。或以五教成佛五教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或以五理教成佛五理。或以五教理成佛五教理。且以世亲望佛所说。为四十五释。又护法等释双望彼二亦成四十五。合九十释。复以天亲.护法等教成境.行.果三。以理成三复有六释。足前枢要。有一百六释。复以教.理等绮互单双乃更有多。思准可悉 明立意者。枢要广说 四通释情疑者。枢要云。问准下正宗或分为二。一因二果。已下文是。虽次下云上立成唯识名之意。即问此立意故为释疑 又问何故经说唯心。论言唯识 答一云心.意.识了体一名殊。各举一名亦无妨也。二云心积集法胜。识即了别境强。如瑜伽论五十一云。据胜道理建立心.意.识差别。即心谓第八识。杂染.还灭之根本故。经据初名论依后义。三云心.意通果。识。但在因。经依通称论约局名。四者论从所厌为名。经依体义为目。

  四科释本文者。有三。一辨年.主如疏所明。二明支分者。谓诸菩萨所造论意。非但为弘佛经。亦为广显瑜伽中义。诠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谓支分。并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论(名略陈名数论)。二五蕴论(名粗释体义论又名依名释义论)。此上二论天亲菩萨之所作也。三显杨论名总苞众义论。此论无著菩萨造。四摄大乘(名广苞大义论)。此论本无著菩萨造。释论天亲及无性等造。五杂集论(名分别名数论。亦名广陈体义论)。此论本是无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觉师子释。安惠菩萨糅。六辨中边论(名离僻彰中论)。此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天亲菩萨造。七二十唯识论(名摧破邪山论)。八三十唯识论(名高建法幢论)。此之二论本颂并天亲造。三十唯识释是护法菩萨等造。二十唯识天亲菩萨释。九大庄严论(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慈氏菩萨造。释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名摄散归观论)。此是慈氏菩萨之所造也。今又助解。或十支中除摄大乘。彼论别释阿毗达摩经。非瑜伽论支分之义。应加正理门论。以论缘起中云案达罗国王请陈那菩萨证无学果。菩萨抚之欲遂王请文殊师利于虚空中弹指警曰。何舍大心而期小果。可制因明以弘慈氏所造瑜伽论。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遂造正理门论。故应取此以为一支。集量.因明皆此支摄。正理门论。名建正摧邪论。或可。旧释为正。虽释阿毗达摩。瑜伽亦是广释诸经。唯识即是华严等说既是彼支。故取摄论亦复无妨。若尔因明何支所摄。答义门少故略不名支。故此唯识即十支中之一支也 三正科解如疏具辨 西明云。然诸释中所宗各异。护法.难陀等多述宗旨会释违文。火辨.亲胜正释本颂以标论意。安惠菩萨建立比量斥他宗失。由斯诸本别行摄义皆不周悉者 今意未详。捡论上下未见安惠偏多破斥。准本疏释广颂上两句破我法已下云多护法文。亲承三藏执笔缀文糅唯识人。传定不谬。余非执笔。纵时咨问多意定之。所有判文论大纲纪非可为定。合译意者如枢要说。

  初颂稽首二字。辨能归敬相。广如法苑。且释名者。有解云。稽者古文为稽今别为稽。白虎通曰。稽者至也。首者头也。言下拜上头至地也。又郑玄云。稽者稽也。以头至地稽少时也。

  出体之中。法苑敬礼即以三业为体 西明以惭.愧为体 要集云。今取前解三业为正 有云。依教十法为体。一思。二惭。三敬。四爱。五信。六无慢。七舍。八色蕴。九识蕴。十智今谓不尔。若言十法敬.爱.不慢百法是何。所余非理如要集辨烦不具录。要集云。言稽首者显胜身业。然由于德.有德等境发胜解俱决定思已即起净信。思此起惭崇重贤善。因斯能发清净身.语。是故此中意通三业惭为敬体。信等诸法是敬之因。身.语二业是敬之果。意通因果。法苑所说三业及愧以为敬体理亦难成。三业体思。思即造作。敬相微隐。故大婆沙三十四云。敬惭为体。崇重贤善是敬相故者 今详。此释理未必然。且自不定。先叙法苑思为体性。有释以惭。自断取前三业为正。今复取惭为能敬体从何为正 复不可说前后义别。同解稽首敬礼义故 又若以惭为自正义者。理必不然。何者若发胜解俱决定思已即起净信。理且不然。思非信因。第六卷云忍谓信因乐欲为果 不言信俱思为因起信。若遍行故。应说作意。不应说思 又云由此起惭崇重贤善。因斯能发清净身.语。是故此中意通三业惭为敬体者 此亦不尔。为取三业为归敬体。为但取惭 若但取惭。何须说云意通三业惭为敬体。惭性非是三业体故 若通三业即不唯惭。何故复云信等诸法是敬之因。身.语敬果。意通因果。即三业但是敬之因果。非自体故 若唯说惭为敬体者。理亦不然。此唯明敬可但是惭。既云敬礼。明是三业。三业致礼由敬惭因。无处说惭亦为业体。又不说惭是发业故。又摄大乘论云。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又瞿波论师云。三业礼者欲显大师有天眼故以身业礼等。律中云在明处近已身业礼等。故但是思不可说惭。为因可尔。如以贪等而为加行方起三业。虽复论云断命名嗔等。终不说贪等以为业体。虽说于惭敬德.有德。论归敬体即是三业。此理决定勿更别解。又法苑中但说三业。无文说愧以为敬体。波错看文应更审读 前约克性出稽首体但说是思。若义说者。凡论归敬有其二种。谓显相及不显相。若就显相所谓身.语二业。由身敬礼定发殷重令他见故。俱舍据此偏言身业。虽身不礼但发语宣扬。由名.句等表诠内心令他听故。无垢称颂中说是偏取语业 若依不显相唯取意业。内发殷诚虽极是重他人不了。诸论不说。此论具以三业归敬。通显.不显二种尽故 若就别者三业有异。若其身业实即惭等相应动发胜思。通假即兼表色。语业亦用惭等相应动发胜思。假亦通声 若萨婆多有实善.恶色。即依报色有业色生。即长.短色以此为体。复众贤师别有长等极微。正量部师别有动色。譬喻论师别有动色非显非形。并如下说 今大乘中若在佛果身.语色声可许是善非归依体。若就因中即是无记。约表心边假通善.恶。故身.语业假.实为体 于意业中有二。一就业。二约勤治。就业有二。谓自性.助伴。言自性者。唯取遍行数中缘三宝为境惭等相应思为体。思有三种。谓审虑.决定.动发。论文虽说前二思唯在意地。后一思是身.语二业。今据道理意亦得有动发胜思。云作动意故发无贪等故。若约助伴即此思俱四遍行。五别境。散地善十。定加轻安。心王.寻.伺二十三法 次约对治复有二种。谓自性.相应。自性唯取缘于三宝能治轻慢惭.愧为体。此有二义。一体胜。二义顺 言体胜者。显扬论云。惭者谓依自增上法增上羞耻过恶为体。愧者显扬云。谓依世间增上羞耻过恶为体。唯识.对法文引可知 第二义顺者。俱舍云无惭.无愧差别云何。答无惭.无愧乃至云。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准能治此故正是惭。由斯理顺故约对治说归敬体即惭.愧也。克实即非。若直取惭惭五识俱。岂五相应亦是归敬。说惭行相崇重贤善。五识不能别缘三宝。若云不取行相何别。故正三业为归敬体。不得约思虽遍五识。业非五思何妨惭通敬唯在意。何者论辨业体自简择讫。无处辨归敬说惭为体者。助伴准前。

  第二五法出体者。于中有二。依瑜伽论云。五法者谓相.名.分别.正智.如如。若有漏敬者以名.相.分别三法为体。身.语二业假即相收。名依声立。虽非名等。虽复非是语业。以假从实声由名表故得通名。若取无表即思种上假无表是。若就实业体即分别。若无漏者正智为体。若色若心俱名智故 第二五法即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准法可知。蕴.处.及界.三性.百法皆可准知 问答分别。问出体中长等依于色是假。假身业名等依声假。名等为语业 答长等表于心。故得名身业。名等诠所转。不得名语业 二问五逆业中破和合僧。即是妄语重。三罚业中意业重。五僻见中邪见重。曾无处说身业为重。何故此说偏举身业 答邪见断善胜。破僧损处大。意杀嫌恨深。所以各偏举。此中身业且据世间从事制戒。细犯多发身业为重。所以偏举 又解身业是总。余二是别。举总摄别。并在其中 三问二乘归依得通无漏以不 答一解许得。以自在者在定之中得起五识。何故无漏不得归依。一云不得。三乘真智总不归依。二乘后智多缘帝理。无别功能不能起发身.语等业。无胜用故。此解为正 四问意通三界理显不疑。身.语归依通何界地 答身.语二业通欲.色界。若准九地语业唯初禅。身业通五地。二定已上虽起语业及以身业。若起语业借下寻.伺。故随寻.伺是初定系。又是无记。上地不造下地业故。设无漏者亦属下故。或不系故。身业通四定。以出入息非是遍行上得起身 又解。通上。若上不得作下地善业。四静虑王俱受别脱。岂许无记心得戒耶。既许善心方始得戒。故于上地得有语业。多由寻.伺未必一切皆寻.伺起。又复寻.伺非语遍行。如出入息四定。虽无得有身业。以有思故。语业应同此。引证如下第七论记 要集云。俱舍.正理皆说。爱敬以法为缘虽通三界。此中唯缘补特伽罗故唯欲.色。若依大乘。中阴经说佛入中阴。无色有情郁头蓝等亦入中阴礼拜听法。故知虽缘有情亦通无色。问已入中阴非无色摄。如何说云彼有敬耶。解云经意难寻。今且一解。无生中间所有诸蕴名为中阴。此意不说中有名中阴。以在生死中间名为中阴。如说世间以在世间故。此释不尔。若以生死中间名为中阴。何须云郁头蓝子入先在彼故。又云。依定果色变现似身。依下地定发天眼.耳。借下地识见佛闻法者 此亦不尔。若依有部。眼不下于身。如何色界。眼依无色界身。无色界身非实身根。既无身根眼等何依。若依大乘此亦不许。杂集第二十八界四句中云。有眼非眼界。谓最后蕴。有眼界非眼。谓在卵.胎.无色异生。有亦眼亦眼界。谓欲.色界现得眼等。有非眼非眼界。谓无色圣及无余依。郁头若凡成界非眼。如何现起。现起即眼。非唯是界。若是圣者眼及眼界二俱不成。复如何起。若云是化。如彼定果所变似身。所起眼.耳亦似眼.耳。何须起下 故正解者。佛既不灭现彼中阴。郁头不死亦入中阴。故是化现非实中阴。

  疏解六十二有情。在家等四。一谓在家。二出家。三苦行。四非苦行 习断等十九者。一习断者。二习诵者。三净施人。四宿年。五中年。六少年。七轨范师。八亲教师。九共住.及近住弟子。十宾客。十一营僧事者。十二贪利养供敬者。十三厌舍者。十四多闻者。十五大福智者。十六法随法行者。十七持经者。十八持律者。十九持论者 异生等者。谓异生.见谛.有学.无学。余者可知。故颂云。五.四.三.三.四。三.二.及三.七十九.四.四.一。故有情名诸。

  造论缘起者。真谛三藏解云。凡有六义。一为令法义增长。二为有有情于所造论应得解脱。三为所迷失义令更明了。四为摄分散法义集在一处。五为分别甚深之义令浅易解。六为庄严言辞令义可爱。即疏所述作论六因 令增长者。众生根欲性各不同。或乐多说。或乐少说。乐处中说。故造论者。适众生意集诸法义。或多。或少。或复处中。适生所欲正法则得久住。此处虽灭彼处犹有。故使法义增长。即疏云欲令法义当广流布 二为众生于所造论而得悟者。或有众生厌旧乐新。或乐此说不乐彼说。只是一理有悟.不悟。犹如一金作种种物卖令生乐。前是为法。此是为人。即疏云。为令有情随入正法 三为所迷失义令更明了者。若说未了。令学者迷须更明说。或说有脱误令学者不解。又须明说 又众生有三种烦恼。一无明。二疑。三颠倒。由疑及倒故迷。由无明故不解。为除众生此烦恼等令迷失义得明了故。故须造论。即疏云。令失没义重得开显 四为摄分散义集在一处者。佛法诸义不出三解脱门。摄分散义集在三解脱门中。以除众生三种烦恼。一贪欲。二诸见。三无明。贪是修断。见是见断。无明通二。又是习气 以无愿门除贪。以空门除见。以无相门除无明。声闻所以不得一切智。为不能断无明习故。为断无明转钝成利故。说无相解脱门除故。摄分散义所以造论。即疏云。为欲略摄广散义故 五为分别深义令浅易解者。甚深有三。一所通达是境界。即如如理。以世智观之不能通达故名甚深。分别令易解。二修行甚深。二边之解易得。中道之行难生。偏见之心不能生得中道之解。故为辨说中道之解。为修行深所以造论 三微妙甚深。即无余涅槃果。生死有可度义故非甚深。极果一得永不可度。于不得者则为甚深。分别开示令易得之故须造论。即疏云。为欲显发甚深义故 六为庄严言词令义可爱者。义由言显。若不庄严言词则义不可爱。义不可爱则众生不能信受。犹如真金若不为镮钏等则不足可爱。故须造论。即疏云。为欲巧妙文词庄严法义令起爱乐生净信故 又造论意。义虽有六不出两种。一为摄持正法。二为成就众生 为持摄正法者。六种缘起从后向前次第相生。名.句.文是法。所诠是义。以义显行。以行显果。法是言辞。若言辞有诠次。句.味.名合理。则义趣可观。故造论意为严言辞令义可爱。言辞既合于理。义趣遂令可爱。则使深义易解。即从第六义生第五义。深义既显现易解。则义有途彻。分散者便得集在一处。即从第五生第四义。义既不散所迷失者则更分明。即从第四生第三义。所迷失者既更明了。依于了义得入正位。入正位故解脱系缚。即从第三生第二义。既解脱惑障。则能受能说。既能听受。又能解说。义则弘多。即从第二生第一义 又为令众生成就增上般若故须造论。成般若体有前三义。成般若事有后三义。故造论缘合有六义 成般若体有三义者。有三种烦恼障于般若。一无明。二疑。三慢 为令众生生解脱除无明障。须令法义增长。故第一义成般若初分 虽已解法及义。但于四谛犹有疑惑。以疑惑故障四谛解不得成圣。须释四谛令得正解除断疑惑。疑惑既除成圣之时即得解脱。故第二义成般若中分 虽已成圣断除疑惑。犹起我慢于六尘境而生爱着。起我所心于无我理犹有迷失义。须更分明说所迷失义。令进入修道除我慢等。故第三义成般若后分 般若事。事者业用有三种。一通真实义。二为他说。三安立真实义。此三即是八支圣道中正见.正思惟.正精进也 自能通达真实义即正见 又能为他解说之时必动寻.伺。故第二事即正思惟 他既得解欲令不退。故须安立真实之义。安立之时须作功力。故第三事即正精进 若义无途辙散而不集不可通达。故须摄分散义集在一处则能通达。故第四义成第一事 若为他说须分别深义令其易解。故第五义成第二事 若欲令他所解不退。须严言词令义可爱便解心坚明。故第六义成第三事 又为成就众生毗钵舍那.奢摩他故须造论。前三义成毗钵舍那。后三义成奢摩他 生死根本有二烦恼。一无明。二贪爱。如次障二。即见.修惑。入见破无明。在修破贪爱 毗钵有三德。一速疾智。二决定智。三微细智 于一时中能达多法义为速疾智。犹如帝释名为千眼非有千眼。以能一时见于千法故名千眼。疾智亦尔。故第一义为成疾智 于境不决定解则不生。须生决定解除疑惑心。故第二义成决定智 智虽决定若是粗解唯解粗境。不能通达甚深之义。又须生微细智达甚深境。若有迷失则智不微细。若所迷失明了则得微细智。故第三善为成第三智 若遂三惠分之。如次即闻.思.修惠。或唯就修.惠义分前.中.后 奢摩他亦有三位。一在定中。二出世。三不退。在定中离散乱。有漏定犹非胜。又令得无漏定出世间故。虽得出世定有退失者犹非胜。又令得无退定 若法义分散难得在定。故第四义摄分散法义集在一处成第一德 若深义隐昧则无漏定不生。深义显了胜定得起。故第五义成第二德 言说是修定本。若言说合理信受师教忆持不忘。则所修定无退。故第六义成定第三德也 又为破为立故造论也。为破者破四种烦恼。一为破迷真.俗无明。亦名迷生灭处无明。二破九十六种外见。三破障解脱见。四破迷因果无明 为破迷真俗无明者。苦.集是俗。于此不了名迷俗无明。灭.道是真。于此不了名迷真无明。苦.集是生处。灭.道是灭处。故为令通达四谛理故破此无明。所以造论 二破九十六见者。是九十六种外道各有所报。为令众生识于正理破此诸见 三为破障解脱见。即六十二见。由断.常见生六十二见。此见正与解脱相违。为令众生离断.常见执。及破此诸见。

  四为破迷因果无明者。十二缘生是因果。欲示生死依因得立无因不立。令离他作等见达生死因果。二为立者为立如方便不动。此有三义。一立如。二立方便。三令不动 如者真实理也。方便者达如智也。不动者若得此方便正见不可动也。

  如首罗长者性甚悭贪。有人就其求乞无有得者。佛知根熟得道时至故往化之。佛为说布施法。闻大惊怖问世尊言。唯有此法更无余法。佛答彼云。我唯以布施为法。如不杀生是施。即是他不怖。及令不盗即施他财。次第为其说十善法。其闻不损己财而成布施。生大欢喜赞叹如来。令人取两粗衣施佛。佛福德感好不感粗。令人取粗只得好者。其意惜好自起取之出粗还复得好。择之不得。乃以好者持用施佛。佛受之竟为说四谛。长者及眷属皆得初果。取诸财宝悉以施佛。佛去后魔王欲坏其正见。作佛形像至长者所。长者见喜。魔为长者倒说四谛。又说苦为乐。长者思惟正见不转。知非是佛语魔王言。汝定非佛。犹如鸡鸣作拘翅罗声 此即是如.方便.不动。为安立如.方便令其不动故造论也。为破破系缚方便。为立显解脱方便。为令离缚得解脱故 又为令得十种智能故造论也 一断背正法意智能。有向邪法断。令不背正法向邪法也 二入正法智能。有舍心者虽不背正向邪。而处中住令入正法 三令成熟智能。已入正法令其善根成熟 四令得解脱智能。善根既熟又化之令得解脱也 五令得五明智能。所以令得五明智能。为破邪论制伏他故 六观罪过智能。自观三业有过无过。用法律约之为令得现乐。若无过失则现世得恭敬供养等 七正愿智能。愿胜好事为令未来一切所求皆具足故 八通达声闻乘。九通达独觉乘。十通达佛乘。此三智能。为称众生根性说法。众生根性不同。随其所宜以三乘法化之 复有论师说造论意凡为四事。一为断众生于四谛疑惑。二为令出恶道。三为向正法。四为断下愿。下愿即是二乘愿。此四次第相生之意思之可悉 又明得造论及不得造论人。凡有四种四人。第一四人者。一无智。二疑惑。三颠倒。四已度。

  无智。即钝根凡夫。于法及义悉皆不解故名无智 二疑惑者。是聪明凡夫。虽解法义。而于四谛理犹有疑惑未得入圣 三颠倒者。有初果人已通四谛但有颠倒。颠倒有三种。一时节。二相。三处所。时节者无常是时节。于无常时计有常故。二相者于无我中计有我故。三处者于不净处及于苦处计为净乐。初果虽除常.我二例。修惑未除。缘外尘境犹起后二故行非梵行。即犹计不净为净。无乐谓乐 四已度者即已度前三烦恼。是无学人。前三人初人是不肯知。第二人是迷路。第三人是僻路。此四人中唯第四人得造于论。若就事为语。凡夫菩萨亦是第四人。故得造论 又四种。一依言殊胜。但能诵文而不解义。譬如鹦鹉唯能诵语而不解意。不能得道最为下劣 二依他胜。附依善人则能行善。依恶人即唯行恶。譬如画人随画师意。若画为坐终日坐。若画为立即恒常立。虽尔可化。以值善友可化入道犹胜初人 三依分别胜。有闻他说一往不解。得解方悟须为分别。如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生必灭。寂灭为乐。如虽闻诸行无常未解所以。是生灭故释彼无常。未来是生。过去是灭。现在是生灭。诸行既有三世故是无常。是生必灭者。更释未来是无常之意。若未来唯生不灭则应是常 又释云。待过去灭故名未来为生。是生必有灭故未来是无常。前三句是生死。第四句是涅槃。作此分别第三人方解 四开智胜者。智惠自能开通见理不待分别。如舍利弗闻阿悦耆说半偈义。于半偈中解千种义即得圣道。此等即是开智胜也。譬如毒蛇伤身如发以毒势力须臾遍身。此人又胜。此第四人正得造论。余三人不应。舍利.目连.迦叶等类皆独觉性。由见佛故方作声闻。故在第四 第三有四种人者。一自恼。二恼他。三自他俱恼。四自他俱不恼。如常见外道为未来报。自苦其身坐卧荆棘等是自恼。如断见外道不见未来果于现世中为自身安乐或夺他财食等。皆是恼他。常见外道行自苦行为自恼。杀牛.羊等缚不与食用祭天等是恼他。俱不恼者得理之人知惭愧故。知恼他得罪。自恼无福。为欲离罪生福俱不为恼。不恼他故。离断见。不自恼故离常见。唯第四人可得造论 第四四种人者。一向下道人。即一阐提必入恶道。二向生死道。即出家外道起见戒取等故回转六道。三向自利者即是二乘。二乘之人乃识出离。但自怖苦疲极化他。速求解脱故言向自利。四向利他者即是菩萨。菩萨以兼济为怀。恒欲利物故言向利他。唯第四人可得造论 四种第四人即是四德。若其一人具此四德方堪造论。一已度德。离一阐提。阐提贪生死。若已度三则识正道故离阐提。二自他俱不恼德。离外道执断.常二见。以得理故。离断常见故。不恼自他离外道见。三开智胜德。离声闻乘。声闻乘人依他得悟不能自达。大利根人于一切法中能通达无量义故离声闻。四向利他德。离独觉独觉根虽利。而无济物之怀大行之人常欲利物故离独觉 又云。摄决定论又明无四失人则堪造论。一不显自德。二无我慢。三于同行中有利他心。四于众生有慈悲心 若无显自德心则离阐提失。离阐提失得已度德。无我慢心则离外道失。离外道失得自他俱不恼德。若见同行无利他方便。为其说他利方便者。离声闻行失。离声闻行失得向开智德。若于众生有拔苦与乐心。则离独觉行失。离独觉行失得利他德。既离四失。具足四德。即是菩萨志求佛果。佛果有四德。为求四德故行四德因。离一阐提行净德因。离外道即行我德因。离声闻即行乐德因。离独觉即行常德因。既行四德因欲自利利他。心不为烦恼所染。常能亡怀益物。若是此人方堪造论 世亲菩萨虽住地前。具前四德亦堪造论。又复世尊说唯识教名为作者。教之主故。世亲等师释佛所说唯识之理名为述者。依教起故。此经.论相对 若世亲等造三十颂名为作者。护法等释名为述者。此论.释相对。今者此中但经.论相对。以护法等释彼颂故恭敬二师。故说诸论诸义之前。须说两师名也。恭敬作者即恭敬法。恭敬述者即恭敬义。法是句.味.名。义是句.味.名所显之理。作者先说句.味.名言教在世。作者若已入涅槃。后人于此言教不能得解。述者更造论解之义意方显。故恭敬作者应敬法。恭敬述者应敬义 又众生根有利有钝。钝者有信根。利者有智根。有信根者识人不识法。有智根者识法不识人。信根粗而多。智根细而少。故信前智后。五根之内定.念.精进成就三惠。随前信根随后智根 言成三惠者。若心散乱则听闻不入。必须敛心方生闻惠。即以定根成就闻惠。思惠思择善之与恶简恶取善。若不系念则思惠不生。即以念根成就思惠。修惠正灭恶生善。若不勤加功力则恶法不灭。善法不生。即以进根成就修惠。言随前后者。随有信根此三成之。随有智根三亦成之。信根识人不识法。其根既钝不能思择理之是非。若闻圣人及聪明人说。为信能说人故。即信此人所说之法。既依人取信故。名识人不识法。钝根者既依人信法故。说论之前须先说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两师。恭敬两师即恭敬法.义。智根识法不识人。其根既利寻文求理。自知理之是非。不依人取信故。名识法不识人。利根者既识法。则应谓此正法是圣人及聪明人说。故须为此人说作者及述者名。令恭敬两师。既恭敬能说人。于所说法义弥生殷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末)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论今造此论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难陀.护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异。然彼有说皆有等言。意或不违 今谓。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当。十师俱释本颂。岂余七师不明本师造论意耶。本疏主是糅论文人。故定说是。既不言唯不违本疏。等言定是。何须言或。

  言有迷谬者。疏有二解。初约人。后约法。人即据能迷说。起痴.邪见摄属于人。约法者据无明不解名迷。邪见不正解名谬。据惑分二。然总是法。俱约能迷说。

  西明云。问二空即是我法二无。如何说无为迷悟依。解云谁言说无为迷悟境。此说二空所显理性是迷悟境 此未必尔。何者于空执有何非迷境。达此空无可非悟境。若非为境。违下第八云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又下第十云。余虽亦得作迷悟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说。非谓全非。今解。此据根本迷悟之境故说真如。由要证真方了俗故。加行缘空不断惑故。故说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据实二空及二空性俱迷悟境。

  问若证二空彼障随断。本疏中解通约余师。此初段文不唯安惠。故总相说。若据安惠枢要中有三解。第三云所知障中种.习为重。现行名轻。由二障种.习余现行得生。若断种.习现行永灭 要集云。执.障有现.种。如何习.种说名为执。现名余障。稍乖此文 此意执.障俱有种.现。不应执种.习独得执名。现行不名执但名余障 今谓无过。不说现行不名为执。但是种.习重执之余名为余障。以其现行轻而易伏有不行时。若论种子不妨现在。若断种子现行必无。故现行轻名为余障。故由有种二障具生文极相符。何处乖反。

  西明释云。安惠烦恼执狭障宽。所知障体即与法执体无宽狭。今约别烦恼说故不相违 要集云。顺文义者有释为正。此意以烦恼障别头贪等我执断时彼亦随断故。云彼障随断故顺文义 今谓不尔。前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若但烦恼。何须云二障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即应云若证生空彼障随断。又所知障障.执相似。何须言二重。一障有重故 今又助释。安惠有障非执者。如佛地论障所得果亦名为障。即所知障所起三业。并所得果。及见.相分。虽此所执亦名随断。如于遍计说断之义。

  又二障体。佛地论云。烦恼障体。一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二所发业。三所得果 若此论下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以为体性 西明云。如此二论障体不同者。护法就正障说根本.等流以为障体。亲光通据障及眷属故障.业.果为障体性 若准此释亦未尽理。护法初出障体且据胜说。非不取业及果。以不说唯故。又下明十障中说断恶趣杂染愚。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明知障品亦说为障。又此据自性断故。但说根本及随烦恼。佛地论等据三断故。若所发业并所得果。故不相违。若根本.随惑名自性断。若所发业名相应断。据不善业作如是说。若其善业亦缘缚断。若所得果名离缚断。由自性.相应断显有余涅槃。由缘缚断.及不生故显无余涅槃。

  问言彼障随断者。要待执除。彼非执障随彼说断可不如是。若不如是便违论文。若说言尔即有二难。一问如二乘渐断修道九品惑时。前八品道断迷事惑。第九品道断迷理惑。准此即是非执先除。是执后遣。如何可言由我法生彼障随断等。我执断时惑方遣。可说末障依执生。执未断时惑已除。此应不由于执起 第二问大乘菩萨第四地中方断身.边。至第五地方断害伴。若害伴四地断。诸障随执生。害伴五地除。如何随执断 答云。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据依见道及究竟说。彼非见道等故不相违。

  证真解脱者。声闻.菩萨各别简之。且简声闻者。具足三事乃名大般。今二乘人不能证彼真如理体。但能悟此真理体上离烦恼障染覆义边名证解脱。以二乘人不能证悟法空真理。但能悟得生空一分。虽得生空又不知亲证。但名解脱非真解脱。

  简菩萨者。十地菩萨虽能具证二空真理。变易生死犹未离故是真非解脱 又二乘得无余之时身智永无故是解脱而非真。

  菩萨证二理烦恼未尽是真非解脱 如来双异故真解脱。

  得大菩提者。二乘生空智是菩提非大。凡夫有漏智等虽通缘一切法。行相虽宽大非菩提。非正觉故。佛具二故名大菩提。

  问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体俱是择灭。起金刚心断烦恼时即证二理。何故乃言身智无时方显无余涅槃耶 又问无余涅槃是所证理。今言二乘证得涅槃必须能证。身智既亡说谁证得 答初问云。据实此二涅槃。金刚心后解脱道时即已证得。然无余显要身智无。非是已前曾未证得 答第二问。谈实得灭身知不无。可言二乘得无余灭。由身.智在无余不显不言彼得。身.智无时无余方显。虽无身.智今于果谈因。从因谈说故不相违 问菩萨得无住处涅槃已不 答得。何以得知。摄论智殊胜中云。菩萨远离如是处所。般若.大悲皆具足故。能正安住无住涅槃 又辨菩萨.声闻智差别中云。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 若尔亦云菩萨四毕竟差别者。谓住无余依涅槃界无断灭故 答此非成难。下论释中又若诸菩萨得成佛时所证法身。穷生死际无断尽故。无住处中真云菩萨住。不言成佛故。又杂集论.及大庄严第九解大悲云。是故得不住涅槃亦不住生死。

  西明云。本业经说。金刚三昧名为等觉。此意既云等觉与如来等。如何得云佛果智胜解深密经第五说。由解脱身故。彼二乘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 准此等文二皆非胜。如何总言二胜果耶。解云解脱实无差别。同断烦恼所证得。而说胜者从能证智故不相违 此解不然。若从能证智者应名菩提。菩提断俱名菩提。又此意说真解脱者。简二乘人所得择灭。不得障尽所显真如真实涅槃。故涅槃经云。声闻之人有苦有谛而无真实。胜鬘经云。言得涅槃者去涅槃界近 明知不得真实涅槃。今者说此真实涅槃名为解脱。故名胜果。又复解脱二乘。得或障解脱未断习气。故非胜果。大乘断习并所知障。故名胜果。故入大乘论云。如来解脱胜于二乘。断习气故 法华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解深密云解脱等者。据断烦恼假解脱说。故不相违。然次论文别断障得者。据胜显说。前且总说。亦约离所知障故解脱胜 西明云。三藏解。等觉者。无间.解脱同断一障。故言等觉。非谓解齐名之为等 今又助解。约所证理后更无障障所证理。故见分明。不同此前犹有微障见不了了不云等觉。此云等觉但约根本。非据后得。今此菩提意说。后得一切种智不同前故。名为胜果。

  西明云。至千二百年清辨菩萨。依诸般若及龙树宗。造般若灯论.掌珍论等。破无著等有相大乘。当时护法依深密等成立有宗破彼空义 今谓不尔。清辨三性总说为无。可得云空。护法三性非皆说有。何名有教。又若名有与初何殊。由此应说护法依彼瑜伽等论成非空有。依圆有故非空。遍计无故非有。如中边颂等 西明仁王般若经疏中云。破瑜伽师全立有故。护法释广百论中明不空有。广如彼辨 亦不应尔。岂可护法解过弥勒破瑜伽师。但彼论中云破瑜伽师者。破余后人学瑜伽者。一向执有乖瑜伽故。名破瑜伽师。非破弥勒菩萨所说瑜伽。如理门论云破古因明师者破古余师。非破弥勒.无著等师 又假叙清辨立识空量云。内识非有。宗。能所取中随一摄故。因。犹如外境 又量云。真性有为空等如掌珍论。此如后辨 今谓。前量若以缘生内识为有法。因即有他随一不成过。护法不许内缘生识能取外境故。若立实能取识。即有相符极成之过。故第二云若执唯识是实有者。亦是法执。既云执实有亦是法执。明无实能取识。今以能.所取因。立同外境无故是相符。既有此过。不得与论主作比量相违过。

  论。或执诸识用别体。同西明云。有说八识为一。有说但执六识为一不说七.八。虽有二解取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释云。唯除别有第八。故彼论云。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识。故知别有第八自体。虽无正文。准理第七离意别有 要集三解。第三同此。亦判为正 今谓不尔。若无唯言可如所会。既说唯除别有第八。更许离六别有第七。乖论唯言 要集又会。如深密经文唯显说第八与六。意中合说第六.七故。彼意唯信有第八识。本未信有第七末那。故世亲述彼唯除第八不除第七 若尔那知世亲不依楞伽所说第八与七如水起浪。执七为一。唯除第八。又复无性但言此中无别余识。那知不依一类诸师。依楞伽经如水起浪。八识体一 此论但云诸识体同。诸言无简 又无著摄论云。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 依彼论文即云说一意识。明不许多 又云如意思业。只说意思分为三业。非别二思。若许余识。喻不相似。不名一意。是故无性但总说言无别余识。世亲摄论唯除第八。更别师义。如古因明师立能所成。多少各别非皆相似故。古一意师亦应如是。非可违论说六为一将作正叙。

  或执离心无别心所。本疏云。经部师云。唯三心所。又云。受.想.行信.思等心所 要集云。如何得知立三.四等 见不引文即云如何得知。如彼西明所引。何知本疏不见彼文。恐烦不引。徒设徴责。

  疏言依大般若八啭声中释世间云是世间出故名世间者。以五蕴体即是世间。非是五蕴别从世间而出。以五蕴体是世间故。五蕴自现之时名世间出。如世说言圣人出故。准八啭声即体声也 造世间故者。以从蕴上起诸烦恼。烦恼生业造作当果名造世间。即业声也。由世间者。以烦恼等是五蕴具。能造五蕴蕴从彼具故名由世间。即具声也 为世间者。以为蕴体堕在世间故名世间。即为声也 因世间故者。过去惑业体是世间。从彼招感因于彼故名因世间。即从声也 属世间故者。系属世间故。即属声也 依世间者。以刹那生灭后依于前而得起故名依世间。一切诸法皆七转声之所目故。第八呼声以召彼故。更无别义故略不说。

  又难有五。一为不了义得显了故。如言此文有何义耶。二语相违故。如言何故世尊先说与今说异。三由道理相违故。如有显示四种道理相违之义。四不决定故。于一种义于彼彼处种种异门说故。五者究竟非现见故。如言内我有何体性。而言常恒无有变易如是正住等。今此设难即第二三。

  由假说我法。此之颂文科判。如疏及枢要说。释此颂文虽有十师大类分三。谓安惠菩萨就依他中唯立一分。难陀.亲胜等立于二分。陈那等师立于三分。护法准下虽立四分。然随于古释依三分 且安惠云。相.见无体。能所取故。故经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无。此说有为及以无为二种为有更无余法。佛能证知离虚妄故。以自证分缘真如时。更无见.相分。无能.所取故。缘自证时为后得智。无二取故亦无见.相。犹此相.见既是虚妄。即遍计收。依他之中唯自证分。既有二分皆是妄心。故三性心皆许有执。除佛已外并皆有执。何以得知。准多经论。第五地中断于下乘般涅槃障。求涅槃者既是善心。若其无执何须说断。八地已上除加行心。加行心善。既说言除。故知有执 又复世亲造缘起论许三性心并无明俱。故并有执 问既除佛外皆悉有执。十地无漏心有执不 答有二解。一云有执。二十唯识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既云不知如佛境。明无漏心亦是有执 问既许无漏复名为善。何有无明 答简余重故。如有漏乐受亦名为苦。行苦摄故。如有漏善亦名不善。胜义不善故。故名为善及无漏者。亦简重故 二云虽通三性无漏心无。故下第八云八识心.心所有漏所摄皆有执故。既简无漏心故不说有 问岂无二分耶 答准下第九解真见道。叙异说中不立二分即安惠等。故无漏心不许有执。然二十唯识云不知如佛境者据有漏说。或非明了不得如佛。相传二解 准此唯佛不有二分。故知我法不依佛说。无二分故。证不可言故。执习断尽故。施设我法唯在于余 除佛已外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及以实法。世尊除此虚妄执故。于总无上假施设为圣教我法。故经颂云如愚所分别。颂证余妄执。为对遗愚夫所执实我法。颂证佛说意。世尊离执故。无相.见分故。故不依佛施设我法 若尔何故名如来等 答为对遣余执实如来故施假号。如对法论说我之义 问佛无相.见谁能说耶 答准此应同无性等释闻者识上聚集显现佛实不说 然安惠释。假我假法。世间愚夫。于自证分上妄生相.见。相.见本无。不了此空执有我法。我法别无 或执相.见别二。以为若我若法。故名别无 相.见总无为别我法作所依止。以此我法依相.见故。名别无依总无。而假立为世间我法。以无依无假立圣教所说我法。虽迷.悟异俱依于无 又此安惠以外似内以无似有。相.见体无似内心执有故。法准同。圣教我法以有似无 若护法释具如疏辨。然疏判云。此上二解。第一解云。我.法二假乃属于说。唯假言说以为我法。彼体都非者 此意释云。世间我法说所执相以为我法。我法本无唯只言说圣教虽说所缘见.相蕴等诸法以为我法。蕴等实非若我若法。但唯有言故云乃属于说 第二解云。以所说为若我若法者。此意解云。所执外我法无。世说我法者。随自情执我法之解说为我法。无彼所执我法可说。以我法无依内情故。以无依有假。故但说情。圣教所设依识等上有我法义。义依于体。即义是别。识体是总。以别依总。故说别义以为我法名义依体。此既说义以为我法。故不在言。有彼体义为所说故 又护法释。以内似外以有似无。向外似故。相.见是有似外我法我法是无。此意圣教所说相.见而体虽有。愚夫所执实相.见无。以执实有能缘所缘为见.相故。今护法意相.见缘生假名相.见分。从彼愚夫所执二分故。云以有似无。

  论。及了别境识。要集叙。有说下一识字通三能变。有云。前云彼依识所变。三变通名。此云识者。唯属第三了别能变。以心.意.识名体别故(要集但叙而不决断)。今谓。释非。所以者何前标我法依识所变。次辨能变识体一多本欲释前。不拟别解心.意.识号。故下释云此三皆名能变识故。又心.意.识了名之通故。随增立名。余处说别。此处据通识之名体不得云别。

  法谓轨持。本疏释云。轨为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相。此意能有屈曲轨范表彰差别生物解者随增名轨。不为屈曲表彰但直生解即名为持。持自性故。缘无为等生解之时通得名法。不是定说无及真如不能生解故名为持。今于总一法名分为轨持。不尔轨持二言何别。又以轨持疏有四对。不是如次配前轨持。但随所应为其四对。准义配取。并枢要中圣教世间对 枢要解云。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前四解通世间圣教。第五别配 若解此释。西明引立无亦名轨。如因明论立我为无。亦得名轨。徒设劬劳 有解不得本疏主意救此义。云以我体无为疏所缘缘以无体故不能生解。亲缘有体生解名轨。亦是徒施 有云。复引瑜伽论轨通有法.无法.有为.无为.若有.若无俱名论轨。亦应自息 要集复云。有说四对辨持.轨异。无为.无法唯持非轨。义即难寻。复引楞伽真智缘如。乃至云后得智缘远从本质生解名论轨亦无有失者 此不异前何烦广说 又引瑜伽五十二云。由二种缘诸识得生。乃至意.法。答由能轨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五识不行通为.无为既欲证无及如名轨复引通语如无轨言。不解本释徒为证据。应寻前解。经论无违。

  释我谓有情命者等具如枢要。十种生中。一生云何。谓胎.卵二生初托生时(谓初入胎)。等生云何(谓住胎卵内)趣生。谓从彼出(谓出胎卵)。

  枢要我差别有十七。今又加之。大庄严论第十一云。见者.闻者.觉者.识者.食者.知者.说者.作者。此虽说八。见者.知者.作者与前说同。闻.觉.识.食.说者五别。前十七上更加此五有二十二。虽未见文准大般若等。既有使作.使受者等。加使闻者等成二十七。理亦不违。

  圣教中我有凡圣别。且圣教中施设凡我。即三界.四生.四姓.四有等是 施设圣者我差别者。且辨声闻广有二十七贤圣。集总颂曰。信.见.身.惠.俱。向.果各有四。七返.家.并种。中.生.有.无上。退.思.护.住法。堪达.并不动 二十七贤圣(若方便有二。谓随信行.随法行。若果差别有二十七)。一信解(此是随信行人修行至果位。即钝根之人)。二见至(此是随法行人至果住亦是利根之人)。三身证(此是不还得灭定者)。四惠解脱(罗汉未得灭定者。唯断烦恼障未离定障故。通利.钝二人)。五俱解脱(得灭定罗汉定惠二障俱解脱故。亦通利.钝二人)。四向四果者(此八俱通利.钝二人)。此八前五为十三 十四七返有。谓初果极多七生人.天。然后得无学果。或亦不定 十五家家者。即预流果进断修道三四品惑入一来向而经生者。或天上家至人中家。或于人家至天上家。于欲界中天.人二趣。决定往来极二.三返。得无学果故名家家。若不经生俱名一来向不名家家 十六一种子者。唯有一生之业名一种子。亦名一间。即一来果进断欲界修所断惑。至七.八品入不还向而经生者。或人或天唯受一生即般涅槃故。唯有一隙容此一生名为一间。若不经生但名不还向不名一种子 十七中般者。于欲界身得那含果。命终后生色界中有得般涅槃故名中般。以生结已尽起结未亡。以生结尽故不受生有。以起结未亡故但受中有 生结者。能润生有之惑。此已尽故名生结已尽 起结者。能润中有之惑 云何名起以于现身起此烦恼润中有身故名起结 或令此中有起名为起结。此未尽故名起结未亡 此有三种。一上界中有才起即得圣果而般涅槃。二中有起已为往生有才起思惟圣果现起即般涅槃。三思已欲往生有。即得极果而般涅槃 十八生般者。生色界已便般涅槃故名生般 十九有行般者。生色界已数数起行。断惑得般名有行般 二十无行般者。生色界已不数起行。由串习力能断随眼得般涅槃名无行般 二十一上流般者。从初禅生乃至非想名上流般。于中有二。若乐惠上流极至色究竟。由五品熏禅生五净居得无学果而般涅槃。不生无色。若乐定上流即极至非想非非想不生五净居。上至无色得无学果而般涅槃。此二俱定性二乘 二十二退法者。钝根之中极下者遇缘即退名为退法。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必退失现法乐住。即是世间静虑乐。非退圣法 二十三思法者。恐退失现法乐住。常思惟圣道故。若不思惟即失。思即不失 二十四护法者。作意护持。恐失现法乐住。若游散.放逸不护即失。若不游散不放逸护即不失。

  二十五住不动者。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持刀若不持刀。皆不退失现法乐住。亦不能转钝根成利名住不动 言持刀者。谓有圣者厌患身故。自手持刀欲自害身故。不持刀者不为此事故 二十六必胜进者。若散不散皆不退失现法乐住。必能转根至不动故名必胜进。亦名堪达。谓堪能转根至不动故 二十七不动者。既成利根若散.不散终不退失现法乐住。毕竟不为烦恼所动故名不动 问云何名身证 答言身证者。萨婆多云。以得此定六识不行。唯有色根及命。于此身边有得得此灭定故云身证 问何不依命根 答以非色非心不可还依非色非心。若大乘师不言身边有别得得。但显得灭定者得理更亲。如身根取境。从喻为名名为身证 问如有部欲.色有身根。依此得灭名身证 答无色虽实无身根不入灭定无身证。大乘既别。无色亦得证有身证。

  增生损生者。欲界修道烦恼分为九品。将此九品以润七生。初上品惑以增盛故独润二生。断此品时二生便减。上中.上下此之两品共润二生。断此惑时二生永绝。通前二生减四生也。中上一品能润一生。若减损此一品五生已退。下五品在名为家家。中中.中下共招一有。若断此二下三品在名为一往来不名家家。下上一品唯感半生。断此一品即名一间。以有下中.下下惑在故。下中.下下亦增半生故名一间。初果极有无越七生。余不定者七中不说 已上据大生说。人天两报合名一生。若论中有人.天别说乃有十四。一一生中皆有中有人天各七。若兼本有二八生。此上略举未细寻文。如有误处当可正之。上依随转。大乘无文。据大乘宗未必如彼分品润生。何以故。瑜伽云全界一切烦恼皆能润生 若如彼说上上品惑能受二生。预流果人余惑谁遮不令共润。但上品润故应总润。犹断一品余惑但能润于五生。力势渐微。余者准此(当更捡文)。若大乘中或说五补特伽罗.七地.十三住.或四十二贤圣等。

  法种种相谓蕴处界等。此说善巧诸论不问。依瑜伽论二七说有五善巧。加处非处.及缘起善巧。如般若心经或说为六。于此论中加缘起.谛.及无智.亦无得。即四善根中能.所取观善巧。此约三乘 或无智得但约大乘作唯识观 若瑜伽五十七说六。于前五上加根善巧 显扬十四说七善巧。于此六上加谛善巧。故彼颂云。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若辨中边有十善巧。颂云。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根.世。谛.乘.为.无为。是名十善巧。

  论。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本疏意云。外问我法所依内能变相岂无心所。此意难言。心能变见相。依此上立我法。心所变相.见。何不依彼立我法。今答此难。此中识言亦摄心所。何以故。定相应故。心起之时非定有所。如贪.信等心起之时随与一俱。非一切时恒贪.信并。故举心王摄于心所。不举心所摄于心王。西明云答外难。难色等依心变。摄本名唯识。心所非心变。心所非唯识。故今释言。此中识言亦摄心所 此未必然。何者乘前为难。前云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答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乘此即难。识转变见.相。依之立我法。心所变见.相。何不依彼立。此下即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文势相连 如西明释终有此难应更须通。又未释变义及以唯识。何有斯难 或可。外难。相.见识所变。依之立我法。心所非识变。应非立我法。故答。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 此亦不然。若前言依识立我法者。可言识摄所。言所变非变为难不齐。故本疏解正 要集云。二疏意同 读不审细 要集又云。言定相应故下释所以。谓彼心所虽非识变。而定相应亦得识名。又问云。色等心所变摄相明唯识。心所定相应。摄所辨唯识 解云非倒。色等唯一分。随彼能变说唯识。心所具三分。不随彼识名唯识。谓彼心所见等三分具足成故。受等各各自成唯识 此释不然。以具三分故名为识。心所具足三得识名者。何故但云识有八种。又违下第七不离识故释于唯识。

  论。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相.见二分为同种生。为别种起 答有三师不同。一师云。见相同种生起名唯识。若别种起既与识殊何名唯识。此有二类。一三法同种生。谓本质.影像.及见分三。二两法同种生。谓相.见分 三法同种者。且眼识起时缘于色境熏成种子。种子有三功能。一能生本质。二生自相分。三生自见分。两法同种者。但自相.见。不生本质(谓缘过未.龟毛.无等)。或虽有质。质本有生。不能熏故 问前三法同种生者。有二过失。一第八相例失。眼识亲缘色相.见同种生。本识亲缘色亦应同种起 答眼识自能熏相.见同种起。第八不能熏见.相各别起 问若尔眼不缘八见。八见.相别起。六既通能同。八见.相同种 答第八见.相亦同一种 若尔二诸法杂乱失。如第六识一刹那中缘十八界。质与见.相既同种生。故十八种成杂乱失 亦有三界杂乱过失 若依第二不生本质本质唯旧。亦有二失。一违教失。若前转识不熏成彼第八本识种。违阿毗达磨经云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更互为因性。亦常为果性 二者界杂乱失。又若见分与相同种。如在下地起上天眼。既许本识缘彼二根以为相分。即欲界本识与彼二根同一种生。上界眼根与下界识同一种过 若言第八不能熏故相见别种。一前言不简。二违理失。八俱有相何有不同 第二师云。见.相别种 若尔亦有三过。一假法种生失。如缘极微极微无体。但假想惠折为极微。唯识下云非谓极微有实自体。又瑜伽五十四云。建立极微非由有体。是故极微无生无灭。若此相分别熏成种后生现行。极微有体亦有生灭。缘不相应过亦同此二违圣教失。显扬十八云。谓诸极微但假想立。自体实无 瑜伽五十四非由有体。若别种生即成有体。故违圣教 三假法能熏失。既假想惠安立极微。相分是假许能熏种。即违第二假法如无非因缘故 第三师云。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如缘龟毛.菟角等。相与见同种。以无自体相分复假。不别熏种。但随见力带同熏种。如缘五根有为实体。相与见分即别种生。以十八界定异因故不相杂乱 然相与质。一云同种。一云别种。虽有二义相.质种别理亦应好。以亲.疏缘种各别故 如缘第八相.质同种。即许一种生虑.非虑 亦有二身根等俱失。以相与质既同种生。何不二身根等 若六缘时相分是假。即有一种生假实失 此言假者非如瓶等。以能熏故。但无根用不发识故名之为假。由此相.质或说同.别。然于此义应设劬劳 又解若相与质同种生者。如眼等根第八所变是因缘故实有根用。若起相分因第六生。虽与本质同一种生。以第六见为缘起故。分别变摄故无实用。非无体假故无假实同一种失。

  然同别种 复有种别性与见同 或复性同而系.种别 或复相分性随见质判性不定 或虽有质。相.见同生不生本质。由此不定故。三藏法师以为一颂显此差别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释此颂文如枢要说。以义稍难故更广之 先定性境后显不随 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 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复因缘变。名为性境。眼等五识及俱第六。现量缘时得境自相。即此相分亦是性境。相从质故。余法准知 如此相分有四不随。一不随能缘同善.染性。二不从能缘同一界系。三不随能缘同一种生。四不随能缘是异熟等 于中虽有与能缘心同界.同姓是境自性。不由能缘心力是此性.界地等。名性境不随心。且如五识通三性。相.质俱无记。不从于五亦通三性。余准知之。虽五识身无记性者。缘五尘境其性虽同。而相.见分各守自性。不是随彼能缘心故方成无记性。余皆准知 若独散意识缘自界五尘等。但是彼境自住自性非得自性。然性.种等亦同五缘。

  释第二句。谓能缘心但独变相。无别本质第二。虽有本质。然彼相分不生本质。以彼本质是不生法等。此等相分。及第六识缘第八识相应五数所现相分。但与能缘同一种生故。名独影唯从见。如独意识缘彼空花.及无为等。皆与见分同一种起 或无为缘是第三句 或是第四 缘第八识相应五数。或第四句 缘空华等此等影像有四从见。一从见分同是善.染。二同一界。三同一种。四同异熟及非异熟。以不生本质但意识所变。此之相分由能缘心。故是此界性等。摄相从见故。名独影唯从见 问如空花相分为色为心。若是色者何得同性。若是心者本意缘色。云何变心相分缘耶 答虚妄计者。是遍计色。泛尔缘者。虽非遍计是彼类故。亦彼所收。以彼同种故同识性 又遍计名是分别义。非唯执心。不尔摄法有不尽失 如似热病坏眼等故非黄见黄。非黄见黄是第六识。非是眼识得自相故。此虽非是法执之心。亦得名为遍计起色。然所熏种随本质收 问如后得智缘诸无为自共二相。及缘凡夫所缘空华菟角等相。是何法收 答缘无为等所有相分.法同分收。以体是假。法同分宽故。不同有漏非妄缘故 或缘空花等亦是遍计所起色摄。遍计之言是分别故。二解任取 问如身在上界以上天眼缘欲界色。此色相分为何类收 答一云。虽非独影相亦从见。以彼定色不生于下。地系别故。此从于见同一界系非同一种 若尔云何缘自相境耶 答亲杖本质名得自性 若尔后得缘无为等相.见应别 答虽得自性。元不生故 二云。性境不随心。以杖自八所变之色为本质故。别成种故。性自无记不由心故。又既通果实是上界似下界故。以天眼通作用胜故。上得似下。不同缘上要引通果及定果相同彼方缘 又解所起相分而是业果。虽天眼通眼识所起非通果色。以缘欲界业果色故。但由通果心所变起是彼识缘。如业果眼所起眼识带定通果色之相分。何妨通果心带于业果色 前二解胜义难更思 问如有无漏更互相缘。及不相应相分何摄 答亦二解。一云法同分。二云遍计色。前释为正 问既色中立遍计。心等中何无 答色聚非缘虑。遍计同彼立遍计。心法唯能缘。遍计非缘故不立。不相应法可许立之。言二十四且随胜立。如诸心所随胜立故。又随其所应。亦属彼能缘心 问上地散眼耳缘下地不。若不缘下。云何上得见下。若缘于下相分何收。答散不缘下。以极远故。言上见下据通果故 又解散眼.耳识亦可缘下。如见下三灾生异想等 杖自他质二解不定。系从见分上地所收。有漏异界不随增故 有说下系。托下地相熏成下故。非漏自性故不随增。然难思之。

  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杖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如第七缘第八。是摄相从见有覆性。从质无覆性 问影依于质起。从本名无覆。影依于质生。从质名异熟。答无覆是性类。影.本俱无覆。异熟据酬业。影像非异熟 问异熟据业引。影像非异熟。无覆是报体。影像非无覆 答性类是宽。本影像俱无覆。异熟性局。唯本不通影 问五识缘五境。相即不两判。七杖第八生。相不两性判 答五缘之境但境性。唯是性境不随心。七缘之境。境通虑.非虑。具二义故随两判 问因五但缘色。唯是性境。境非两判。互用通缘于六境。相分应通情.本判 答互用缘虽称境相。既通多法即随应。未互用但缘于自尘。故说五缘于性境。若独头意识缘境宽通亦第四句 有云。带质通情本中。如现相分离质离见即法同分摄 问若尔同分应通实有 答计亦无过。如名色支唯种无记。不妨第七亦在名收 又解不尔。第七在名色据现假非支。同分不相应。唯假不通实。若以现相不能缘。非心非色法同分。一切相分不能缘。种子等应法同分。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不可说离见.质判。定随一故。非法同分。此释为正。故判第七相离见.质法同分收。此非正说 今又助释。言带质通情本者。如有无漏互相缘相。如第七缘八。无漏相分从见是善无漏从质即是无记。余准此知。故云带质通情本。又设有质。相与见分或随不定。为无为.漏无漏。准义思之。若依本释。漏无漏等互相缘时。即第四句。

  性种等随应者。通释前三句。谓前三句中。随其所应判性.种等不可一例。有性.界随心种不随。有性.种随心界不随。有界.种随心性不随。有三俱随。有俱不随。且如第八缘天眼.耳。性随种.界俱不随 问五.六无记缘五尘境得自相时。性不随心。云何第八性随心耶 答八本余末。又五.六识体通三性。八识因位唯无记故。如因七缘八。性同不同。通情.本故。界同种不同。如斯等类思之可悉 又七缘八以相从质是无覆。不得从八是异熟。故云随应 又作四句分别。有性境不随心亦独影唯从见者。谓第六散意与五同缘。即于此时缘菟角等。及第八识心王。性境不随心。心所独影唯从见。相分是假无别种故 问如第六缘第八心所相不缘彼见。此所带相为同别耶 答从能缘心同一种起 问缘彼见相。即许与六见分别种。此缘彼相云何同种 答以相分假从能缘起。与见同种 有性境不随心亦带质通情本。谓散意识与五同缘。即于此时并缘第八等 有性境不随心亦独影唯从见及通情本。谓散意识顿缘十八界。望与五识同缘五尘。名性境不随心。缘七心界即通情本。望不相应等即唯从见 问后得缘如相是何摄 答或通情本。从质名无为。从见名有为。以许无为依识假立。或复约性随境随心。有漏缘如亦可准此。若约种辨。即唯从见 或第四句 无分别智缘真如时性境不随。质善无为。智善有为。见独成种。无相可熏。得性境故名不随心 问初禅眼等识依彼上根缘彼地色相分是何 答有两解。如前上地识缘下。一云上地系。缘彼色故 应有随增 不是随增非漏性故 起染如何 若生上者已离下染故。若在下地缘上色等。眼.耳通果亦伏染故 俱生可伏见惑如何 设纵不伏起退定故 一云随心下地系故。以能熏心是下地故 如何缘上变下相分。又应不得彼自性故 由定通引任运缘上故得自性 二俱难。解 问既在下识云何上缘 答惑由他定通力引故 问梵天来下其事云何 解云。以下界色粗不为上依。自变为上地自身依之。即上地器依下地器为增上缘 问既来下界岂不缘下。如马胜往上。许缘上故 答亦缘下 问既尔相分是何所收 答上界所摄。以欲界无通果色故。准萨婆多即欲界摄。有通果故 问下界缘彼上界身器。是何句收 答性境不随心。由彼所引起定通果色为相分。属彼本质性界及种皆不随心 问第八可尔。既许眼等亦得缘上。相属上地岂非有漏异界随增 答色相不是漏自性故。或约业力异界不增。定通等引互增不障 又解但由上引第八通果。眼等杖之所起相分自是业果。属于下界无随增失。如通力变为鱼米等。引第六识通果之色为第八质。或虽即杖他八为质。即业果色是欲界系。第四卷云香.味.触三而为段食。唯欲界系故。二解任情。道理亦难。应可思择 问下界第八缘定通色。同时心所相分是何 答随能缘心所业果。同种同下界系。不别体故 问独头散意缘过去境及于五根相分是何 答是随其所应。准前义释。

  释独影唯从见中。西明云。缘极微空花等所有相分皆熏成种。问既从种起。云何极微等说之为假。解云。以不生质故说为假。据有种生相分成实 今难。若云不生本质即为假者。异熟心.心法等应假非实。以各不能熏成种故。若云彼犹缘虑等故是实非假。即不由成种生质不生名为假实。又五识异熟心缘五境相。一非缘虑。二不能熏应假非实。此既非假彼云何然。若以独相分无质碍用名为假者。即法处中自在生色。论说无碍应假非实。若许尔者。八地已上自在所变金银乳等应非实有。又复且如色等之中。若质若相有假有实而色聚摄。如无为缘相分何摄。若无为摄现有生灭。若言色法现缘无为云何名色。若云心法为难亦尔。若云同分。岂有同分从种生耶。又若极微别熏种起复有五失。三失如前一向别种说。第四不如理思失。五十四云。由五相知。名不如理思惟极微。谓于色聚中有诸极微自性而住。应知名初一不如理思。既从种生即自性而住。五违正理失。论云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折至不可折。假说极微。本无微质。但以假想立为极微。即熏成种有极微色。应实无我妄计遍空。相熏成种生遍空相名遍满我。许即违教。有遍满我。不许违理。俱心假想。何不成种 要集又云。杂集所说十八界种各各不同。必无意识不从二缘。缘无为影似无为故。于百法中无为所摄。他界缘.无漏缘。虽异地无系而不离色等。缘一切无法。定必有所无不离色等。故与见相必不同体。强分别心得缘无等。所现相分具四缘义故是能熏。既得自熏何用见种。故依西明不依枢要。此等过失准前应知。恐烦不述 又云。然所变相能熏不熏总有三解。初二解非。要集自断。第一解云。缘菟角等独影从见。然异熟无记劣不能熏。胜者能熏。例圆镜.成事。以观察.平等杖因八.五缘他身土及佛说缘亦得成种。第二说缘无。一向影从见。如枢要解 第三解云。有质.无质.他界.有漏.无漏.无为.无法。所现相分除劣无记。余一切法具四义者。皆是能熏。云此说胜。不违教故。理遍通故。前之二说有力不熏成过失故 今谓此判不应正理。若已相分除劣无记皆别熏种。如缘假法不相应等。既有相分能熏成种。种何法收。若不相应摄。即各有体非三分位。从种生故。若非此摄复在何收。成种义齐。非是彼法不应道理。又他界缘散非他引。相别成种是何界摄。若他界摄不应异地心熏成他界种。不应正理。若自界摄缘他根心成种何摄。若根心摄不应正理。何以故。生心应虑根起发识。若不能尔何名根心。若在余摄亦多过故。又过如前恐烦且止。

  西明云。此三分二分以释变言。自有三说。一云初三分安惠等八师释。除亲胜.火辨。世亲同时唯立二分。二云三分除安惠释。变似二言是依他故。余如上说。三云二分诸师共释。唯除安惠。三分更除火辨.亲胜。三藏意存后释。此释不尔。若以后释为正。三分非安惠文。二分亦无安惠。岂许安惠不释此颂。又准本疏。二分正是难陀等文。今云二分诸师同释。唯除安惠。三分复除火辨.亲胜者。岂可难陀亦立三分。根本疏主亲承三藏翻糅论人。岂可不知妄为此断。故取本疏科判为正。余定妄传。非三藏释也。

  论。如患梦等。西明释云。对经部.萨婆多。萨婆多梦境虽实。而非父母执为父母。故得成喻。要集救断此亦为正 今谓不尔。既云正理五十云。梦缘过去曾所缘法。而有梦中见菟角者。曾于异处见菟见角。今于梦中由心惛倒。谓于一处和合追忆。或大海中有此形兽。曾见闻故今梦追忆。婆沙三十七大同正理。既有父母梦见父母。何不许梦缘实父母。不得引智度论外云实有人头余实有角救。彼自破云虽实有人实有角。但人头生角者妄。又外救云世界广大。或有国人有角等。亦破云若余国人有角可尔。但梦见此国所识人有角。则不可得破 何以故。大乘许梦缘虚妄故。作此破他。非他外人许缘妄法。今萨婆多自许缘实。何得以大乘义显成彼宗亦许缘妄。破彼可尔。立彼不成。故如本疏除其有部但对经部。

  论云。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至变似我法者。问六.七有分别。后识生时有我法。五.八无分别。后识生时无我法 答今约分别解。我法五.八可得无。由他染熏成。识生似我法 问执心有分别。由彼故有似我法。无执无分别。非一切时似我法 答地上菩萨独作生观。七法执行。故心起时恒有我法 问有漏位有执。漏位似我法。无漏位无执。起无似我法 答前依执说。分别熏习。后似二生。执为我法不依无漏。无漏之心虽有二现。不执我法。但随假说 问执位分别有似二生。无漏不执应无相.见 答心二缘起。故有相.见。不由于执方见.相生。

  论。境依内识唯世俗识是假境依亦胜义者。有四解。一云。有无对。遍计虚妄。唯世俗有。依他是缘生。境依亦胜义。二相见对。相分是假依见起。假境依识唯俗有。见分是实能起相。是假境依胜义有。第三胜劣对。世间世俗唯世俗有。后三形前亦胜义有。第四凡圣对。凡境唯世俗。圣境亦胜义。虽有四解。此中文意但依初对 问依凡圣缘。遍计亦应名胜义谛 答许亦无过。下第八云。亦可说为凡圣智境。既为圣缘亦名胜义。但不名有今。依有无谛摄故尔。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终末)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

  淄洲大云寺沙门惠沼撰

  叙数论等我中云汝所执我等。叙宗立量及出彼过如疏.枢要。然枢要中与第一量作有法差别相违因过。失解亦有有法自相相违因过。执我有法正所诤故。虚空非我故 量云。汝所执我。应非是我。许无初后故。如空 又解。虽对敌立诤我有无。犹无同喻。故方便显我常.遍等。若许常.遍即离识有。准此即有有法自相相违之过。余皆准思 第三量中枢要云。随身之因随一不成。于同喻空上不有即不共不定。常.遍之宗空为同喻。瓶为异喻。随身造业等因。于同异喻二俱非有 要集云。此不共不定其相难解。共许虚空体遍.常故。不可难令以为异喻 彼由不识草瓶字。谓是草难字。即谓枢要难彼虚空还为异喻。即难枢要云不可将空为同喻。复难为异喻 又二喻不并。如何说言二俱无。故应云此是喻中能立不成。以此为定 此不曾思。不知字错故枉劬劳 又云。或可。虚空同喻。余色等法以为异喻。随身作受因。异品有非有。故成相违 今谓不尔。若望数论。应云随处受苦乐。不得言作业。他宗不许故。除我已外余非受苦乐。若胜论师唯我造业及受苦乐。色等亦非。如何说是异有非有 又云。前枢要说有法差别。虽是一师。若依别师所说稍异。谓若法.有法言显宗者。俱名自相。意许宗中相通余法名法差别。唯在一法不通余法者。名有法差别。且如护法对难陀等。意许欲成第八用第七识为俱有依。而不言显第七为依。方便立云。阿赖耶识必有俱生别依。是识性故。犹如六识。此因是有法差别。差别量云。阿赖耶识应不受熏持种。以识性故。犹如第六。受熏持种唯在第八。故是有法差别 今谓不尔。且作有缘性量。是有法差别。为唯取作有有缘性为差别。为亦取非有有缘性为差别。若亦取非有有缘性为差别。非有有缘性不唯有法上。若唯取作有有缘性为差别。差别于谁。谁为相违 又作非有有缘性。亦非言显。何非差别。若云取所差别唯在一法。如真他用。亦唯一法。应非法差别 又如数论立思是我。我是言显。名为自相。受果我.不受果我。意中所许。此名有法差别。为法差别耶。若云法差别。相不通余。若云有法差别。即现在法上。复不得云数论唯得立我为思。不得立思为我。无别所以。又理门云。观彼所立立法.有法非德.有德 此意即许诸法自性及与差别。随所立者名法.有法。非定自性恒名有法。诸法差别恒名为法。又六识喻亦违自相。非赖耶故。应是违二。不唯差别 又云。如大乘师对小乘师。意许欲立第七识故。而不言显有第七识。方便立云。极成意识。必有俱生增上别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犹如五识。此因是法差别相违。相违量云。极成意识。不用第七为俱有别依。极成六识随一摄故。如五识。不以第七为别依。通第八故。是法差别 若准因明为他用难。此亦不成。应云以非第七识为俱有别依。眼等五根非第七识故。若云不用第七识为俱有别依。但遮非表。无有别法与七相违。与谁为因。熟思方解。

  破我中。云执我常.遍。量同虚空。应不随身受苦乐等。此若共量。宗.因俱有随一不成佛法不许有我常.遍。若佛法自比量。宗有自违。因有自随一不成。亦有自所依不成。虚空无体。无俱不成。取虚空无为依如可尔。今是他量。就破他故。简过如疏。

  西明云。破胜论我中。云应无动转自问云。彼宗许我亦无动转。今成无转岂不相符。解云。有二说。一云体用俱无动转。二云用有动转。是故前量有二义。一若依初说。论主将破先定他比量。谓汝宗我体及用应无动转。体常.遍故。如虚空 今谓不然。彼计体用俱无动转。何须量立。此乃徒施。以彼自许。只可但定于宗。无劳立量 二若依用动转者。是释论主述彼宗量显彼自违。量云。汝执我用应无动转。体常.遍故。如空 此亦不尔。以常.遍为因。应有两俱不成。彼既许用动体不动。即许体常.遍用非常遍。准下论云用不离体用应常有。故知彼许用有动转非常非遍。故常遍因于用非有。如何以体常.遍为因违彼计耶。若应如论立。应云汝之我用亦应常遍。不离体故。犹如于体。何得用彼常.遍为因。故应依本疏主所明。正此论云汝所执我应不随身能造诸业。汝许无动转故。如太虚空 以此文中有三比量。因有三故。一常.二遍.三无动转。文言如何意是不义。上说应字。合在如何二字之上。文言便故在因上安。所以不次。不得本意余浪释之 亦如因明论文。云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后文轨法师辄改论文云差别为性。为之言作。言以差别为宗体性。若尔前标此中宗者。释云差别为性即显宗讫。何须更说是名为宗。文言烦重。元本论云差别性故有其二义。何以故。以差别故宗体。随自下简过。今言故者。意简古师以有法及法俱名为宗。今简古师义。以差别性故。互相乖反是其宗体。若言为性无简古失 二云古师宗过有五。今陈那菩萨更加后四。以极成有法.及法俱极成。可为宗依。以差别性是宗体故。依彼有法及法上立是名为宗。方始结之。

  又所执我为一为异。若言异者其体应相杂。要集叙量云。天授真我。与祠授我体应相杂。更相遍故。如祠授我 今谓。此说理亦稍难。彼许祠授我体相杂。天授应然。有相符过。不许相杂。喻阙所立。何成比量 西明云。因云更相遍故。无有过失。天授.祠授二人我。皆有与他更遍义故。如所作性因 集云。有说常遍为因。必望二法方名更遍者 此亦非理。违论文故 有解一我相似义说更遍 此亦非理。一体不可说更遍故。违道理故 集云。有释为正。以天授等我即有与他我更相遍义。如所作因必望能作。虽不显唯舌等缘。而所作因成 今谓不尔。何者若云天授等我。即有与他更相遍义。即有与他相杂。以不。若云相杂相符之过。若不相杂喻阙所立。喻即不成。本疏意云。祠授我常.遍。而体是一。故立量云。天授我与祠授我。是有法。应体成一。是法。以常.遍故。因如祠授我。祠授我一。复是常遍。喻具二立得成比量。此得论意。智者当信。余皆不审 又如前量云。且如余祠授等。于天授作诸业时亦应作业。我是一故。如天授等。余人不解此之比量。谓将余祠授等于天授作业时总为有法。便即难云。如何复取有法为喻。由不解意。意云。如余祠授。是有法。于他天授作业之时亦作业。是法。标举天授作业之时。祠授亦应作业。以我体一。若不言于天授作业时亦应作业。天授未作破僧等业。可令祠授等亦作破僧业。即同喻无所立。为简此过。云于天授作业之时亦应作业。喻具二立。

  问外人依同处不相离色作不定失。立量云。我所执我体定非是一。许更相遍故。如汝大乘同处不相离色。此有何过。答此量有二过。一有有法自相相违因过。我亦所诤。同处不相离色体非我故。此更相遍因。以同处色为同法故。即是唯于我异喻转。更无遍是我同喻故。二有有法差别相违因过。有法之我。正是言显。假我实我。即是意许。有法差别。以大乘宗同处不相离色。即是假我。复更相遍。喻具二立。更无实我。更遍同喻。故立量云。汝所执我。应是假我非实我。许更遍故。如同处不相离色 要集云。三藏有三说。一云同处不相离。瑜伽论随经部转门。非大乘正义。二云亦大乘正义。然识所变是假非实。皆不离心故得涉入。不同彼宗眼等实有不相涉入。三云七物别类同处不杂。我类无别同处应杂。三藏意存第二。集云。今寻初释有他不定。依第二释。虽识变假。七非成一故亦不定。依第三释。外器类同一处不杂成一故亦不定。故今因云同类无增减更相遍故。无不定失。同类简七物。无增减简外器。外器有增减。我即不尔 或可。因云天授.祠授二我随一摄更相遍故。亦无不定 今谓此释不称正理。添足论文。本疏云应言常遍。即难云有违论失。今加五字岂不为过 又云。或可。云二我随一摄更相遍故 亦加论文。又二解中同喻皆阙所立法故。过如前显。又有比量相违决定因过。应依本疏 问叙后三类所计我中。瑜伽六十四等总有四类。然但前二不摄第三 若尔何故彼论说云依我分别计为有者。皆摄在此四种计中。除此更无。如何不收 答彼据我执自性不越彼四。今据情解妄谓为我故叙破之。实是法执 问若尔如何下生空断 答彼文总说非别别属。文总意别。斯文大例。又枢要中更有一解。如彼不录。

  西明云。第一即蕴者。是殊徴伽外道。彼计诸蕴皆有蕴性。如内宗说一切诸法以如为性。彼计蕴性以为实我。即当大婆沙所说二十句萨迦耶见 今谓此解理稍难详。二十句身见等执。即色等五蕴为我。彼执色性。云何言即二十句耶。今且解者。虽俱即蕴而执有别。一执色等即为其我。一执色性以为其我。性虽非即色然是蕴收。以蕴性故。或执蕴性非即蕴摄。如大乘如虽诸蕴性非是蕴摄。应是第二异蕴而住蕴中句收 或执蕴性。性者体。执此蕴体即是其我。以他不立有五蕴故。言五蕴者佛法谈故。更捡婆沙。

  西明又云。后三之中何故唯三而无亦即亦离。解云非即非离即是亦即非离。故不别说。其义如何。若表即离成第三句。若遮即离成第四句。谓即故非离。离故非即。故显扬.婆沙等皆作是说。第三.四句由义有异而体无别。然此第三与第四句。或有同体。或有异体。随所应知 今谓未必皆为四句。如说边见但有断常不立四句。思非思量等句皆然。何故此我独啧四句。又复计我据有体说。第三.四句既无别体。故无此计。

  西明又云。三与四句展转相摄。此论第三即彼前二。所以者何。以非即故当彼离蕴。以非离故当彼即蕴。故此论云许依蕴立。若不尔者。便违瑜伽一切计我不过四种 今谓不尔。若准此释。但只第三一类计我。即摄瑜伽四种之计。何得说言或三.或四。又即前二。论何别说以为第三。设此烦辨有何所益。故应依取本疏.枢要说之为正。

  要集云。有解瑜伽四计唯分别。此中第三俱生收。任运我执不计即.离。故下具说二见依蕴。不缘我生。若叙计破不通二执。不应通示二执缘蕴。集云。今谓瑜伽唯说分别。此论通二。此义可尔。此论第三如何得知唯是俱生而无分别。唯内非外。三藏传说。犊子计我似犊子外道计。既尔如何不破外道分别唯彼小乘俱生。又彼犊子却谈未得圣时计者。如何不计异生身中起分别见。由此第三通叙通破分别.俱生。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若唯分别可顺论文。彼立五藏我在第五不可说藏。岂俱生见作是计耶。又不得言犊子部计却谈昔计非据现计理亦不尔。宗轮论中现叙彼等同计我故。正量部等本非外道亦计我故。又俱舍二十九引经为难犊子部云。经说起我见堕恶见趣同诸外道。乃至广说。彼部通云。此经非量。于我部中曾不诵故 若尔无学如何更起我执见耶 答如前解。或可。得言唯有学.凡作如是计。文无简故。

  破俱非我量中。疏云若破俱句他宗亦说我非俱句。犯相符过。又无同喻。此意他立非即离我。亦不得说为我非我俱句。以不可说故。如大乘说真如之体非亦有亦无俱句所摄等。今若破他云应不可说为我非我。故犯相符。又无同喻。如龟毛等虽不得说为我。得说为非我故非同喻。有为无为为喻亦尔。又若双取我非我为法。有无为中随举一法亦得为喻。何须双举为无为耶 今助解云。彼意虽不得说为我非我。然许我在不可说藏。不可说藏中我不得说为我非我 今难。欲令既不可说为我非我。亦应不得说有不可为我非我聚我在聚义中。何以故。如有为无为。汝我不得说作有为无为。即不说有不可说有为无为。为不可说藏。汝我既不得说作我非我。如何即立有不可说我非我聚为不可说藏。故举有无为以为同喻。又亦应虽不可说为我非我然许执为我。亦应不可说作为无为执作为无为。然疏意云。彼宗计我虽不说作我非我.常无常.为无为。然执为我。故云且以我非我为例。不说所余。量云汝所执我应不可说是我者据本执说。虽不得说为我非我。然执作我。故今偏破。又量云汝所执我于我非我聚义亦应不可说等者。应立量云。汝我于我非我聚应不得说在彼中。以不可说故。因。如有为无为。此意云。不可说者。不是离言故不可说。但取于我上不可说作为无为.我非我之不可说以为因。如有为无为是喻。此意取我上不可说作为无为之义为喻。不取别为无为体以为同喻。此意总说。不得说在我非我聚义中。如不得说在为无为中。以不可说故。不取其体。不尔我是有法。更有何法名为我非我聚。故此量正。

  西明.要集俱取枢要所非量为正。所非量者量云。汝所执我。不应说是我我非他我。许不可说故。如有为无为。以之为正 且西明云。汝所说我。应不可说是自我非他我。不可说有为无为故。犹如空华。如枢要非不取为正。又彼本计虽执有我。不得说为我非我。摄在不可说藏。若言说为自我非他。何名不可说。若云不可说作有为无为故在不可说。彼有为法亦不可说作无为及我。应在不可说藏 要集云。云自我非他我。但破一师一我非谓一切 若尔何者外道计我是他我者。数论受果我是自非他。胜论计作受我皆尔。说三藏量云自我非他我者是余人立。三藏叙他非自正释。论文既云又既不可说有为无为。亦应不可说是我非我。此是举喻。不取为因。若取为因。云何言亦应不可说为是我非我。言亦亦谁。故本疏正。

  问大般若中亦说五藏。谓三世为三。有为为一名有为藏。无为为一亦名不可说藏。与此何别 答论有别准可知。

  论云。又诸我见不缘实我等。要集云。广百论立量云。我见决定不缘实我。男女等相所杂糅故。如缘身等起男等相所杂糅心。又我见不缘实我。有所缘故。如余心等。又我见境非是实我。男等相心之所缘故。犹如身等。由此故知。一切我见皆无实我以为境界。唯缘虚妄身等为境。随自妄想觉惠生故。如缘闇绳颠倒蛇解 承本释云。又诸我见不缘实我者。此非作我解之我见。若约我见不缘。即相扶之失。今云不缘者。约缘我之见是其染惠。约此为见难令不缘故无相扶。

  疏云其实亦有非无本质是俱生故。故此所言五取蕴等。皆起影像。言亦者。以相分亦本质。无有无相计为我者。故言起自心相。亦有非无本质者。故言缘五取蕴。

  后修道中数数修习方能断者。若约伏现于大乘中又悲.智两增。又怖不怖烦恼有别。又第六识俱生我执。见非见断总有五释。如枢要辨。又约总别缘蕴生者。次第得果断之差别亦作五释 一若总若别皆非想第九品断。若尔即有却断下失 二云总者非想第九品断别者地地九品断。此过有二。若总却断下失。若别后得不断惑失 三者翻前第二释亦同前过俱有二失 四云总别地地各各九品别断。若尔即有后得不断惑失 五云总别各于自地第九品断。此释为正。无前二失。修断数不数准知说之 问次第声闻其义何耶 答小乘诸部互说不同。且依大乘谈小果者。谓有声闻性通利.钝。于见道前不伏修惑。唯伏见惑入见道时。顿断三界见道烦恼得预流果。于见道中断即离蕴所有我见。三心见道断之。前后如枢要说。从此见道十六心。后在修道中。次第断其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所断惑。如其所应。得后三果名次第得。断迷理事五释如前。数断数修亦准五说。

  言细故难断者。细有四义。一品类对。九品之中第九品摄。望余迷事此同第九。若自类言亦有九品。二分别俱生对。此任运起故。三见修对。此唯修断故。四上下道对。唯上道断故名为细。数修断中声闻.缘觉二乘有殊 声闻之中次第.超越复有二别。前约次第得果人说 若超越人复有三类。一唯超初果。二超初二果。三超中二果 且超初果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凡夫时欣求上生以苦.粗等六行世道。伏于欲界六识俱生迷事粗惑前之六品。乃于后时逢缘回趣求声闻果。修七方便以为加行入见道时。一刹那中见.修合断得第二果。以彼六品先已伏故见道能断。迷理之惑虽先不伏。伏彼伴类入见道时亦一时断。道.断数数准之可解 二超初二果得第三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凡夫时曾以六行。伏欲修惑九品迷事。乃至无所有所九品事惑。后入见道先已伏者。及以不伏。亦与见惑。合一时断。修.断数数准可知之 问前二类人何故不伏迷理之惑 答以彼不解修理观故。迷理之惑不违事观故不能伏 问何不能伏有顶地惑 答以彼细故无上可欣不为六行故不能伏。又彼惑细不障有学。故唯断尔超初二果。前依正义傍说不正烦不能叙 有言相见道断者不应正理。瑜伽但说世出世道断迷事惑不除迷理。复不可说迷理真见除。迷事惑相见断。亦不得说相见道后别起道断。对法论说超前二果及次第人。皆第十六心建立圣果不别起道。又瑜伽五十七云。问未知欲知根谁所依处。答证得初.第二.第三沙门果之所依处。问已知根谁所依处。答乃至金刚喻定无学沙门果证之所依处 故第十六心得初三果 又五十七云。问几根得预流果。答或一或八。几得第二。或二或九得一来果。问几根得不还果。答或十一或二。初果或一。谓未知当知根。或八加信等五.及意.舍根。此依决定次第人说。一来或二或九。依超越者如初果说。次第者即已知根。二随一得。不定二得。故云或二九。信等七定。未知等二随一不定。容九根得。非定九俱。犹不定故置此或言。已依初近分故但舍根 问几根得不还果 答或十一或二。超越人如初果说。次第人依已知根。二随一得故云或二。或十一者。于前九上。加其喜乐。随应所依静虑入见。初禅近分及第四定即是依舍。初二根本喜。第三即乐。三受随一故云或十一。非三受俱 或可。三受随一。加命根一。女.男随一。故成十一。若加喜乐三受不俱何成十一。前解为正 有解八者除未知根加命。九者更加喜。十一加乐.忧 此释不正。五十七初果文内云。忧根虽道所依非道摄故此中不取。不还果中又云忧根道理如前应知。故不取忧。依初根本次第亦入。依上三禅唯超果入 问几根得阿罗汉果 答或一或十者。一谓已知根。十谓十一中除未知当知根。此说能得。非说已得。故除具知。余广破斥徒设烦辞 超中二果得第四者。谓有声闻性是利根。先于凡时不伏修惑。于七方便但伏见惑入见道时。断其三界见道惑尽得初果已更未断修。由意乐力有堪能故。依初近分已未得根本。故总相三界六识修惑九地之中束为九品。如欲初品乃至有顶初品之惑合为一品。余八准此。若第六识迷理细惑。地地之中虽各九品。今并第七识俱烦恼总为一品。与第九品迷事之惑同时顿断成阿罗汉。道断数数准亦可知 问既为九品断欲六品修惑之时。何不得第二果。断欲九品何不得第三 答欲六断时并上二界各断六品故。复不息求未出观故不得第二。断欲九品时。并有顶惑亦皆断尽。即得第四故不取中二 问为唯初果人未进断惑得超中二。为断余品亦能超耶 答准对法论引指端经。唯未断余能辨圣旨不说余能。由得果已有胜堪能。若少进断即非此类。无胜能故。

  独觉之人有二类别。一麟角喻。一三千界唯独一出故。此是利根。先凡位时六行伏彼无所有已下惑。百劫练根入见道时。八地已下伏彼类故。与见惑同时断。出见道已别起九无间.九解脱。断非想地九品烦恼。成此麟角喻人。不满百劫练。及从声闻决释位中未定生时。此等已去作辟支者皆为众出。虽不待师而自悟道名独觉人。许有多出故名部行。更有一解如第十记。通定.不定姓。若百劫练根得辟支者即唯定性。余义准前。

  问何以得知。身见有二见道断一 答准四卷楞伽经第二云。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乃至云。及先二身见妄想断故疑法不生。准此经文。既云及先二身见妄想断故疑法不生。即分明说身见有二。初果唯断妄想身见不断俱生。不烦广释。

  问颇有断非想前六品惑已。然后方断欲界后三耶 答有如超中二果人取第四果者。即其事也 又如斯陀含人住自果者。已断欲界六品惑已方回心取缘觉果者。不可渐断所余未断取缘觉果。以缘觉果三十四心成菩提故。又与次第四果无别。设今得二果已。不更兼前合为三十四心。三十四心但据从凡即作者说。此第二果但于此后。起九无间.九解脱道断所余惑。即欲界中后三品惑。及无所有处已下烦恼以世道伏 起六无间.解脱。断非想非非想等前六品已。方断下欲先所伏者。不同见道。一品道故 或前诸地所伏之者。与非想地上上品惑一时顿断。先已伏故。但前说超第四果人。是断无色前六品已。方断下地后诸品者。未见正文二说任取 问准小乘说。三十四心得成菩提。大乘云何 答准大乘说有五十四心。两种十六心并九无间.九解脱道。成五十心。三心见道中唯有二心。但分惑障为上下断。不断智障故并真见二。无间一解脱一 或五十二。除三心见道中上下二心。以二乘人不作非安立观故 问趣声闻果见谛第十六心即建立果。何故趣缘觉而不立耶 答以不住道故。期心别故 问准大谈小不见真见。以粗故但知相见。何故修道之中即见真无间.解脱 答彼自将作真无间.解脱。大乘谈彼但见前加行 问大谈小乘有真.相见道。何不说小有真.相修道 答见道之前加行广故。长时学观故。初入难故。以初得故。所以重观有相见道。修道之中不作长时广多行相。以其九地品别断故。又曾得故。故不重观。所以不说有相修道 问大乘如何 答既有后得无漏之智重观前如。有亦无失。位不决定须更重观故不别立 问初果即于相第十六方始建立果。后三云何于解脱立 答初得入见须重观谛。第十六心事方究竟始得立果。修道后得不须重观。于解脱道事得究竟故得立果 问如声闻人得无学已回趣缘觉。后练根时入何观道断何等障 答如极果人趣缘觉时。但起九无间.九解脱拟仪无间.解脱。非真无间等。但缘事观。不入生空观。以更无惑可断可证。但行解心作无间.解脱道。数数思惟令彼极果信等五根渐渐明利。更不断惑而即得果 二云。设入生空除其根障为无间等道。理亦无妨。令智明利无惑可断故 问无学回趣断根障时。别得无为不 答得与不得俱有何失 二俱有过。若言得者云何言三乘同坐解脱床耶 答此义不同。同得解脱者同得惑不生解脱。不说无为亦同 若言不得者。云何杂集论云断下劣受得二无为 答彼约永断。唯在大乘非二乘者。以不断故。但伏得定故。约烦恼灭已解脱不别。如第十卷疏解十障中明 问声闻取自果转成利根。为事.理观耶 答但作事观不作理观。以其练根无惑可断故。更不得果故。但为事观不别得无为。若大乘菩萨练根。入法空观断所知障故。即与彼别 问法观是细生观粗。法观必带于生观。生执是粗法执细。断法之时生必断 答设尔何失 若尔何故论第九。三心见道之中。第二内遣诸法假智。唯断法执不断生耶。耶 答据实断法必能断生。以彼加行期心别故。亦不违理 问以见望于修。即许见道之中法观断法不断人。亦以修望于见。修道之中断人不断法 答思可知 难二障障见道。入见之时前后断。二障障无学。金刚之位二心断 答见道初智劣。二障前后断。金刚道力强。二障俱时断 问定障是所知障收。许二乘人生空观断。可不如是 答尔 问所知障细生空粗。即许生空断细障。亦应生空是粗法空细。生空起时带法空 有解不例。且生执望法执。法执是细。若以生执望所知障。所知障即粗。何以故。以迷理是细迷事是粗故。证生理断我执时。兼能断彼迷事定障。然法观细。必带生观。生观是粗。不带法观 此答意取迷理俱者。此释不正。定障既与迷理烦恼俱起。亦随烦恼俱迷于理耶。准第六云。贪嗔见.疑俱起之者。亦迷于理同一缘故。准知定障亦应同彼。俱起同迷是烦恼障摄。断得择灭。别起定障是下劣受。二乘伏而不断。所知障摄故。故二乘人伏此定障。得二定时得非择灭不得择灭。故不可难生空是粗能断细障。令生观起带于法空。

  问分别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即能除灭。大乘既有三心见道。二乘有几 答以义准之。大乘为断二障各分二品。别总断之即立三心。以第二心但断下品分别法执。若二乘人但有二心。唯断我执分二品故 问二障分上下。下品二心除。两障分细粗。断细亦分二 答初道力犹劣。下品二心除。后道有胜能。故合一心断。

  问前俱生执因七缘八不言取简。间断我见即言取蕴 答七唯缘第八。狭不须简。第六通缘余。故取言简 问总缘蕴计。蕴通无漏。云何但云缘五取蕴 答约相分说云缘取蕴。

  取者。准集论等。即四种取皆唯说贪。云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或取我语取。执取诤根执取后有是取义故。乃至云。由贪着欲系缚沈染为因。诸在家者以为诤根。由贪着诸见系缚耽染为因。诸出家者以为诤根。故取缘此四贪名取。同唯识论爱增名取 唯识又云。虽取支中摄诸烦恼。而爱润胜说是爱增。准此诸惑皆名为取。若准瑜伽八十九说。即通一切有漏之法皆名为取。故彼云。当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如是一切总说名取。问何所取。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何能取。四种欲贪是能取。何所为取。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等。准此诸文。若取唯爱据增上说。若据能取有及有具通余烦恼。若相从者所取.能取.及所为取取境.取体.取因皆取。各据一义并不相违。诸说不同准此应会。今言取蕴。随其所应取所生.生于取所取.能取.及所为取皆得名取蕴。

  问何故法执通缘处.界。我但缘蕴 答法执通无为得缘界.处。我缘有为不得通界.处。又我执多一常。不缘于界.处。法执非一常。故通界处 又解依影略说。此解为正 辨中边论说蕴.处.界。皆为破我。故知我执通缘三科。此缘蕴等据佛法谈。外道不立蕴.处.界等。

  初见道时即能除灭。有四解。一见修对。见在初。二真相对。真在初。三四道对。非胜进。四无间解脱对。在无间故言初见道。

  言世间沙门.婆罗门等者。等取刹帝利等四姓。又等幢摩(此云不共死)补羯婆(典狱)旃荼罗(云严炽亦屠)篾戾车(云乐垢秽)达滑(淫女家沽酒家)羯耻罗(云断狱官)。

  论若无实我云何得有忆识等事。西明广引大婆沙第十一有八论者释忆所作 今谓不然。即前所叙两三类计外道等问。何要别叙显有差别可作是说。

  叙自义中由熏习力后方忆者。异熟无记自不能熏后应不忆。答不要自熏后方能忆。何以故。以善恶心虽能熏种。不废有不能忆。又佛圆镜智岂由因中曾见能熏后智起忆。若要由熏佛不能忆。以在因中诸劣无漏一切有漏皆悉已舍不熏成种。于此已后用何能忆。故知不由自类熏已后方能忆。但说由熏。令彼增明后起现行即便能忆。此异熟心由善恶心熏令彼忆 问三性相间由善恶熏异熟能忆。多念异熟后如何忆 答设不能忆亦复何过。非一切心皆能忆故 或从本有种生能忆。又如枢要 西明法师如彼疏明 要集云。泛论忆事即有二种。一者能忆心。二所忆境。若能忆心唯第六识。与念相应故能忆之。故唯识二十论云。与念相应意识能忆。过去诸识所受之境虽灭无体。前念诸识领彼境界熏成种子不失等也。于所忆境即有二义。谓忆曾受境。或忆曾能受心。此心即由自证分力故今能忆等 今谓此释未能尽理。何者有异熟心不能熏种。由谁为因后时能忆。又宿住智所缘之境非皆曾受。佛果八识皆能忆前。不唯第六故义不尽。

  今释。能忆有其二位。一佛。二余。余有自在未自在位。未自在位有二。一现。二种。现中有四。一自体分。二想势力。三与念相应第六意识。四总聚心心所。据自后念能忆前心偏说自证。据其分限所忆差别偏说想力。约未自在但追过去。偏说念俱分别意识。尽理言之。第六相应诸心.心所此总能忆。 若种子者即上能熏。唯除异熟所熏成种为后忆因。或第六识与念想俱相应心所所熏成种。生现能忆 若得自在复有二位。谓定及散。定据有漏.无漏生空。唯第六识 若依法空通第七识。七随六引与彼同缘忆亦无失 若在散位诸根既许皆得互用。故应五识亦缘过去。或虽互用但缘现在 若在佛果八识俱能。但由因熏。果无新种。故论但云由熏习力得有忆识。不说各各自熏能忆。

  释作业受果。大乘八识以辨有无。前六具二。第七俱无。无记故不作业。染污故非受果。第八受果是异熟异熟故。不能作业。无记性故。犊子.正量.本经.贤胄.密林山等五部。同说五识不能作业受果。第六并能。大众部等。同说六识并能作业受果。萨婆多等五识受果而不作业。第六俱能(此释传闻未见正教)。

  叙数论计中。问以触为风大。风大成皮根。皮根得触而不得风。若尔触体是何 答以坚湿痒饥等而造风大。与风体别。如胜论等 问皮不得风。风何根得 答心平等根。不必皮得。

  准上所说言数论者。本即应是劫比罗仙造。后诸门徒分成十八部。雨外道者即一部主。金七十论或雨众中别人所造。何以故。准天亲菩萨传说云。佛灭后一千一百余年有外道。频阇诃婆娑。频阇诃是山名。婆娑名住。以此外道住此山中因即为名。有一龙王名毗梨沙伽那。住此山下大池之中善僧佉论。此外道知欲就龙学。龙变其身作仙人状住叶窟中。外道就学。成已求论欲决是非。到逾阇国声王论鼓求觅论议。因金造论。欲至已期往住山所。以诵咒力召夜叉女。名曰稠林。从其乞愿。令我死后变身为石永不毁坏。神女许之。在石窟中舍命之后身变为石。因何此愿。其先龙王欲破灭此数论师义。从龙王乞持我身坏方使法灭。龙王心谓。身讵能久。因即许之。故今变身为石令久。是以数论法流至今。后陈那菩萨破斥其义作于比量书斯石上。流汗出声不能救得。因此陈那所造因明。盛行四主声振五天。盖为于此。

  有云劫此罗仙作金七十论。留身为石住余甘林似其误也。然传云千一百年后此外道出造七十论。天亲出时外道已灭。即说天亲亦千年后出。此传似误。何以故。真谛三藏中边疏序九百年出。外道亦九百年前。不尔如何得释彼论 有云涅槃经云。上古有仙名阇提首那。彼仙造论名三弥叉。此云观察。广明二十五谛。准此观察即是智惠。与数论名同。数是智惠故。即是本论。言阇提首那仙者。音讹异耳。即迦毗罗仙。

  论。又三是别大等是总。下合破二十四谛有五段。如疏所科。一体相相例破。二变时如本破。三体随相失破。四总别相例应非一三破。五各具三体破 第五段中初牒计。后破。破复有五。一总相应三破。二三事不殊破。三一德能成破。四体应非一破。五多种相违破。如次配疏次第科文。

  论云既有三相宁见为一者。大乘自宗能所造色皆同一处。应体相别。云何见一。又如一境多生同变。亦应见异。云何见一 答不同彼。以非实故。自体虚疏。同业招故。故似于一。

  问论云即应一根得一切境以三德成故者。佛法五根俱四大造净色为体。何不一根得一切境 答各自种生四大疏造。不同于彼皆三德成。

  叙胜论计中疏云以德显地者。但为色.香.味.触所依。以彼能依之德显此地体。若阙少德即不名地。余水.火等准此应知。

  以其神我能为觉.乐.苦等九法和合因缘。既和合已能起智相名我。亦以彼和合等相显此神我。意实义同 问觉等九德不和合因缘名意者。岂彼意实。不是彼意根。若是意根。心起依之。何得说言不和合因缘耶 解云意望九德疏故。非能为彼和合因缘故名不和合因缘。不是合彼九德不和。

  眼所取一依名色者。一极微之色依地大等。即为眼取故名为色。所余准此。以彼五根即是五大。极微之色依根类大。为眼取。之名一依名色。

  一微量唯二微果上者。以彼父母二微合生子微之上有此微量。以为根取最细之色。不与父母合者。以非根境故。

  合之与离。但取初合名合。初离名离。已后即非。

  远觉所待为彼性者。以能取心势远取之名彼。

  和合句者。令彼地等与德和合。与彼我别。我但令彼觉.乐.苦等九德和合。

  取。谓先合后离据上下论。行即约在地等。

  问何不立眼等识耶。答即觉等是。余外道计亦多准此。

  诸门分别中。一多分别者。四多五一。以我及意依一人说名之为一。若约多人即多数故。空.时.方三一切共有。更无多体名之为一。

  言香唯地有准因门说故唯无常者。是彼本论因果门中辨故。

  重性通常无常。若尔如何唯现量耶。唯父母微是常非现故。答论无文解。义准云通现.比无妨 又香唯无常。如何通非现。答香虽无常不废但在子上。故通非现。

  叙计中言多实有者。今更助解。实句之中军林等假如论说。破彼实有为同喻故。此等少假。余多实故。

  科文如疏 今助一科总分为二。初破实有。照彼实等非缘离识下。破现量得。依叙计中故作二科。

  论。又彼所执地水火风应非有碍实句义摄身根所触故等者。要集云。有说地水火风父母极微非现量得。子微已上是现量得。下破顺世及胜论中云。极微聚集足成根境何用果为。故知尔也。有释实等五句是现量境。和合非现。故下破云。彼许实等现量所得以理推徴尚非实有。况彼自许和合句义非现量得。而可实有。由此证知。父母极微亦现量得 有解云。今谓二微所生子微亦非现量得。十句论说。三微所生子方粗得合。下说粗色量德合。为故乃色根得 集曰。今谓有释为正。谓彼宗中不云色根所取方是现量境。有现量境未必色根得。乃至云。有说引破顺世中。多因极微合应非细足成根境。何用果为。由此证知。子微已上是色根境。父母非者此破色根境。未说现量。引非色根境证非现量得。于理太疏。

  今详此意。云有说疏未悟至理。何者彼十句论云。谓至实色等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既云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明知子微已上方与根合。故子微已上名为现量是彼宗计。引下破顺世等救。云由果多分合故成粗。多因极微合应非细足成根境。意取多果合故成粗为色根境。故取此证子微已上是现量境。于何理疏。妄说为过。若以有释为正。五句现得彼此极成。说父母微是我现境准何文说。十句论中但说觉德为现比故。又云根等合时有了相生名为现量。不说神我为现量体。复无文说父母极微我现量得。若据总相有释不违。若委细论有说为好。

  论。彼所执有至如实德等。疏及枢要俱云法自相相违因过。以彼本量云我宗有性。定离实句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等。此量不定。实为异喻许非无因于实转故。更有余过。思准可知。今且与作法自相相违云。汝有性。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 此量之中虽有他不定。德.业句等他许非无。因于彼转非自.共许。故非不定 又就破他于他不定亦可为过。故枢要判但是比量相违过摄。若准疏判云。应离实等八句之外无别自性。即无不定 要集云准相违量云有性。离实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者。当比量相违。此意枢要自已判讫。要集出过云既别用喻如何相违同前不定 此说亦非。何者设别用喻亦是相违。如因明论法自相相违因外。立声常。所作性故。犹如虚空。作相违云。声是无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此因用旧同喻改之。今者此量因亦用旧但改同喻。与因明同。云既别用喻如何相违者。是妄出过。不善因明也。

  论云。若离实等至如毕竟无等。枢要云。是有法自相相违过 又云。今举无法为喻亦成决定相违。即如论说。

  言若离有法至有别无性。枢要云。第三第四俱比量相违。如疏文述。要集云。有说量云。汝第十句无法之外。应别立性。因云除大有等六句之外有无二法互相违故。如实.德.业。欲简不定因云除大有等六句 有释量云。五种无句应别有性宗。有无二中随一摄故。如实.德等 又量汝说实等。应无别性。有无二中随一摄故。如毕竟无。要集但举二家不知得失 准有释前量有不定过。五种无句为如实等三句外应别有性。为如大有等三外不别有性 要集又云。有说并云无性体非有。无上不立无性。有法体非无。何须别立有性。彼若救言。有法虽非无不自有故须有有。亦应无法不自无无法之外别立无(此即相望)。集今解云。有法体非无。有故有有性。无法体非有。无故无无性。或可。反对云。有.无以相反。无法无无性。有.无以相对。有法有有性。此答恒别。如何破他。故今论中但立量破。非要须并 今谓设并亦能破他。且如集解不能离过。何者若云无法体非有。无故无无性。亦应有法体自有。有故无有性。有法体自有。有故立有性。无法体是无。无故立无性。反对之中有。无以相对。有法立有性。无有以相违。无法立无性。恒不离过。

  论云。勿此亦非实德业性者。作有法自相相违因破。云非实.德.业性者。意云。非实.德等同异生。以异实等故。如德.业。德.业异实不是同异性故。

  论云。又缘实智下。破能缘智。疏有二解假合生故。初解缘多法。后解智起假藉多缘。不障能缘缘彼一多。若依初解。但破总缘不破别缘。后解通破。所缘之境虽有一多。能缘之智要藉多缘云假合生 要集云。今谓初师后解亦有不定。缘实现智为如有.和合智假合生故是缘实智。为如缘德.业.同异智。假合生故非缘实智 今详此说妄出彼过。何者若约总缘。缘有.和合即亦缘实。即在法中正是所破无不定过。若破别缘缘有.和合。虽假合生即不缘实亦无不定。作两解者前约境多智方得起名假合生。后约因多智方得生名假合生。非避不定。

  疏云。其眼识等。虽缘色等亦假合生。非缘实等无不定过 有云。亦有自违。缘色等智应非色智。假合生。故如声等智 集云。此亦非过。谓内破外实.德等摄四大色等。故非自违蕴等所摄色等之法。若外人作此比量破者。彼即有违世间.现量.自教等过。故不得立也 今谓不尔。设执缘于离识蕴等亦同此破。今此论意但破离识实有诸法。若外难云缘离识色等智应非现量。即犯相符。若但云缘色等智应。非缘色等现量智摄。亦有一分相符及自违失。若别作量即非前量过。

  论云。若法能生必非常故者。问若许余法为能生因。违彼宗计。执一因故。无余能生即阙同喻 其如何等能生无常 答天是亲能生因。余是助缘故得为喻 若尔云何得为因耶。因生缘生二种别故 答准因明法。因不应分别。如所作性。此因及缘俱能生故。西明释云。唯一常因能生诸法。更无余常能为因生。云一因论。不障无常能生诸法。如胜论师许六句实。不妨于中军林等假 二解俱有违文之失。执一因故。下转计中云待欲或缘。难云待欲或缘方能生者违一因论若他许有余缘能生及无常因。如何可得作斯难耶。此中但是以彼世间共许能生之法以为同喻 又解本执自在体是一.常能生诸法。不假余法助方能生名为一因。不障余法亦能为因。今论主难云。体既常.遍应一切处时能生诸法。遂转计云。自在待余或欲及缘方能生果。论主云。若尔即违本一.常因犹能生果。待欲.缘故违一因论。

  破顺世中云。若有方分应假非实。若无方分如心.心所。准彼本计。唯有四大而亦造心。云如心.心所阙无同喻。外云清妙四大造心无碍。粗大造色故碍。二云虽唯造色。准理亦合有心.心所。如数论师。三约胜论有心.心所说为同喻。

  疏云。此但应言如二极微量以三微果等因非极微故。此意以第三子微果量等于因。然是粗色不是极微。

  破小乘中初破色聚。色聚中复三。一障碍有对。二境界有对。三所缘有对 言障碍有对者。谓五根.五尘而相对碍 言境界有对者。谓十二界及法界少分。十二界者谓七心界及五根界。法界少分皆有能取境功能故。而为境相所拘令根及心不余转故名境界有对 言所缘有对者。谓七心界及法界少分。所缘者。谓此心法能有所缘故名所缘。有对以境拘心令不余转名所缘有对 问所缘.境界二对何别 答所缘约心等体能缘虑深了于境。能于境中分明了别。即疏云。心.心所法执彼而起彼于心等故名所缘。境界有对并根。根但能照而不能缘行相便浅。以根取境与识俱起。不取深了但取照境功能。以同根照故即疏言。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即说彼为此法境界。故二对别。然俱舍论具解。当更检文勘此定之 问境界.障碍同时何别 答相.对碍边名障碍有对。根取境时碍不余转。非此碍彼令不得生名境界有对 问萨婆多法处色中有障碍有对不 答无。所以者何。以无表色非极微成。但以四大悬能造之。且如现在作法受戒之时。虽无无表。已有四大悬造彼未来无表之色。非即四大及极微故非有对色。

  问新古二萨婆多极微成粗有何差别 答且古萨婆多以七极微成其粗色。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据实七微各各自成粗色不说相资。若新萨婆多师其七极微同聚。相近相资与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粗。又如长.短等色。有长极微相。有短极微相 然此宗中长色中得有短色。不如轻重法。重必无轻。轻必无重。不作相形以成轻重。但言不可称之谓轻。可称之物即名为重。故今者此中且破经部师.萨婆多有对色。先破能成次破所成 且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照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实。即从拏色始五识得。若一一微唯意识得。非五识境。经部所缘五识境同有部说。照能成七微是实。所成拏色是假 问此二部七微何处摄耶。答若言意境合法处摄。今者有宗摄细从粗同色处收。若经部师摄实从假摄体从相亦色处摄 问既许四大造极微。一微中已有四微。若准七微各有其四合二十八。何故但言七成拏。并四大合有百四十 答据实而论理有二十八。但为意境非五识得。今者唯取五识缘境。故各七微不说能造理亦无失。若说假部极微能成.所成俱通实.假 又极微假实作四句分别。一粗假细实。经部师。二粗实细假。大乘极微。法处所摄。是假想立故。三粗细俱实。萨婆多。四粗细俱假。一说.说假等 又有四句。一粗细二俱假。一说部。俱实有部。俱句说假.及出世。俱非即清辨胜义谛 又论微聚准俱舍颂云。欲微聚无声。无根有八事。有身根九事。十事有余根。此意若有身根必即九事。余四随一即成十事。俱舍云。若依体说八.九.十等便为太少。若依处说八.九.十等便为太多 答云无过。所言事者一分依体说。谓所依大种。一分依处说。谓能依造色 又难云若尔大种事应成多。造色各别依一四大种故 答云应知此中依体类说。诸四大种类无别故。

  作用萨婆多者。婆沙中问过去法多耶。未来法多耶。一师云过去法多。已无初际故。流入过去故。二云未来法多。以未来无尽故。三云相似。佛云法无去来故。云何三世。以其一法。若正作用名现在。已作用名过去。未作用名未来 俱舍师破云。应有三世杂过。汝云作用名现在故。以生用及光明苦法忍皆未来有用。又等无间缘落在过去方始有用。皆应是现在。以有作用故 正理救云。我现在者是作用。过未是功能。安惠菩萨造俱舍释复破云。汝作用之与功能有何别也。

  论必有上下四方差别。计彼本宗理无方分。今以量逼令有方分。上下六方各相拟仪。若无方分应相涉入。故婆沙中尊者大德说。极微无方分而不相至。流至现在相近名至。谓此极微在未来世二各相离。流至现世方始相近。而隔邻虚中无间故名至。非合名至。世友菩萨非彼说云。若如尔者应前极微住至后念。彼宗自计一刹那住便入过去。若至现在方始相近名为至者。即二刹那。应此落谢之微流至现世。以住现世方相近故。世友解云。谓诸极微同在现在者。各去邻虚中无间隙名之为至。俱舍论中天亲破云。何缘能碍令中间隙。然此方分四句分别。一经部实极微有方分。二萨婆多实极微无方分。三大乘假极微亦有方分亦无方分。所以照者。大假色中无极微故云无方分。然约假拆粗至极微可说有方分。方分有二。一方之分。是彼大色之分。不是更拆此微为分。二方即分。瑜伽论言有方无分更无细分故者。以相拟宜名有方。而更不可拆故云无分。若更拆之即意作空解故变似空相。阙第四句。

  论五识岂无所依缘者。问二十五种色中五识缘假为缘实色 答有二解。一云五识缘实不缘于假。假并意识得 难曰实色五识缘。此中色处收。假色唯意取。对根法处摄 解云据论意缘假此可法处收。以摄假随真从明色处摄 又问五识不缘假。长.短等色非眼得。涩.滑等触既是假。亦应不为身识得 答长.短之色相待疏。是以不为眼识得。涩等诸触分位假亲故所以身根得 或同假色唯意所得。二解通缘假.实。五识缘实之时假必依实。所以缘实之时亦缘假 若尔与经部何殊。而破彼计 答一解五识取长.短之时。不离青等实色。以假.实合。彼唯假色故非五境 又解经部所执心外之尘。故唯是假。不为缘故。大乘既不离识。两宗自殊。大乘望自实色长等非真。形彼外色而还是实。故五识取理亦不遮 若尔云何名五识得自相境耶 答自相有三。一处自相。谓十二处各各不同。二事自相。于一处中众色各别故。三自相自相。谓于青色拆至极一微。今据处自相为言故不相违 若尔如何五识得自性境唯言性境不随心耶 亦缘自性境思之 问五识若缘假者。何故耳识不缘教耶。若许缘者。应以根对境。名.句不应在法处摄。若不缘者。眼识亦应不缘长等。俱是假故。又长.短等若非眼识境。应在法处收 答长.短等色虽意识缘。以假从实不在法处 又解名等依声假非即离声耳不缘。长等依色即是色。虽是假色眼识取 问名等依声假与声非即.离。长等依色假何故非即.离 答长等相形待依色即不离。名等不相形重假故即离。以依屈曲假声之上假立名等。是重假故不同长等。此解违下第二中说。彼处说语即是能诠。此亦不尔。彼文遮异。言语即能诠据自宗说。法.词处别。

  又色根见非见四句分别。一识见根非见。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部说。五色根不能见色。萨婆多师等。根见识不见。大乘师等。根.识二俱见。四根.识俱不见。谓在胎藏等位。

  五根义以五门分别。一辨诸宗。二出体性。三释名字。四类异有殊。五问答差别 一辨诸宗者。如法苑及疏明。然叙小乘少说别者。大众等部以所造四尘为五根体。虽无别净色然通漏.无漏。佛果及因二位别故。宗轮论说如来之身一切无漏故。若萨婆多四大造四尘。有别清净色尘为体。是实非假。唯漏.无记。若经部师以四大造净色为体。是假非实。若成实师四尘造四大。四大成五根。既说大成非色尘也。但是四大以经所说各别坚等为五根故。成实论者师子胄造。此师子胄本是数论部中出家。今虽归佛犹叙本义。故非正说。经部如章。说出世部能造所造俱通假实。世间者假。以虚妄故。出世者实。非妄生故。准此即通漏与无漏。说假如章。一说部师一切诸法但有其名都无其体。不说假实.漏与无漏。前辨诸宗 大乘出体。三类不同。一难陀等唯说种子名为五根。此有四解如章及疏。二安惠师即以遍计所起相分为五根体。以能所取虚妄起故。然十八界种子各别。如论第四。三护法等师是依他起。种子各别。然有二说。一云唯现。二通种.现。如法苑说 释名类异及问答中立通差别。并如法苑中说 疏云眼等根非他心智及凡夫六识现量所得意。不障二乘.凡夫定心缘之是现量得 问五根及能依识身各得何境 答且眼识依根缘境之中假实不同如次前辨。余之四识唯眼识知。然五境中辨其假.实。如五境义林辨 问眼.鼻.耳根何故各二。舌.身二根何各但一。问舌.身根一可各一处。三根各二何故各名一界处。问何故先说眼.耳等耶。问取境离合与识同.别等。此余问答并如界处义林中辨。

  明大造义。大造之中有亲.疏造。亲造者谓同界地.同有漏等名为亲造。若异界地.有漏无漏即名疏造。如身在上界变起金.银等。思惟欲色而起定果色等。此即欲界大疏造也。然有漏得造无漏。无漏不造有漏。何以故。若第八缘自具大.造。第六独缘唯从见也。此之相分非实色故。不得名无漏造有漏 问又今助释。无漏亦得疏造有漏。如缘佛身亲相分等。若亲造中萨婆多师大种能造唯无记唯有漏。唯以触处四大能造。法处之中更不别立有余色故。唯有无表不是极微。所造通三性。谓色.声二尘。若大乘假名善.恶。无记大种为说名造。据体大.造亲者。无记造无记。善造善。无漏亦尔。以其大及色俱通无漏。触处.法处俱有能造。以定通果色亲所依起四大亦定通起故。然通假实。能造思之。若出体者。能造唯有四大。所造谓五尘色.法处色中自在所生及遍计所起.受所引色。若取无表即非大造。依思种.现故非大所造。若据疏缘亦可大造。又约依他.圆成而辨体性。不言遍计者非妄所起。从种生故。诸师明异且取正义 若常无常唯依他。大造有为无常法故。此约常无常门。又若有漏依他起。若无漏通圆成。无漏离倒用周遍故。此约漏无漏门 五法分别者。大造通相.名。通分别.正智。以通漏.无漏故。不通如如。以相性故。若摄相归性亦通如如 三性分别者。在凡夫唯无记。若佛果唯性。二乘及菩萨通无记及善性。不律仪恶身.语业等随转门通不善。据实义者大种.造唯无记。律仪善身.语业等。若有漏位假通善性。据体无记。实善性者约思而立。若初地已上通漏.无漏及善.无记。若萨婆多大种唯无记。造色通三性 大种造色有多解不同。一者唯从自种造名大造。故二十唯识云。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功能谓种子也。五根者所造色也。二者唯取四大种名大造色。所依名造非辨体也。谓色种子要依大种。大种起时方能得起。由他挟带故名大造色。增上与力名为造也。三者二种俱取 今者虽三师不同。唯第二师胜。何以故。依瑜伽论第三云大种于色种有五种功能故。所以知胜 其五者何。一为生起因。谓由大种恒将带生故。二依因。谓此造色依大种故。三安立因。谓此色种及大种同安危故。大种坏故造色亦坏。四持因。谓此色于大种中各相遍故。故瑜伽论云。一和杂不相离。二同处不相离。五长养因。谓色根等依大种事得增长故 问色种依大起。即说大种为生因。五识由根发。亦说根体为起因。二问色种由大生。即说大种为起因。无表由表起。应说表色为生因 解初难。色种从大起亲故名生因。五识虽根发。疏故不名因 又解能生.所生俱具质碍。即说大种为生因。所生心法非是碍。不说根法为生因。又生义宽通。心.色并名生。大造是狭。生心非造因 解第二难。大种令色起实故名生因。无表假表起。从假说假因 如佛身无表色亦非造因。日轮光等亦尔 解云要由彼得起故日光亦名造。佛身无表色远妨恶故亦名造因 难第二。色种从大起大起说依因。孤行之香由质起离质。由何得说依因。二欲.色两界从大起可使有依因。无色妙定非大起。如何说彼有五因 解云。据彼依质说五事。是故四大具五因。不言诸色皆具五。孤行.妙色无依因 又难色界定.道依大起。说此大种为生因。无色定.道无大种。应说彼处无生因 解色界定.道非实色。假说为色假造因。无色定.道假色名。从假说有假造因 难第三。带质之色同安危。可得说为安立因。无色.孤行无本质。如何说有安立因 解云大造造彼具五义。不言所造要五因。故亦无妨。 难第四同 难第五。四大能资色即说四大长养因。饮食亦资根亦得名为长养因 解大种资义宽。是故四大名长因。饮食内资其义狭。是故不名长养因 又问若尔何故眠.梦.梵行.等持说四为养。不说大种为长养耶 解云眠等长养通内外。故只说四长养因。大造养色不自养。但是别养非长因。然有三义。一异熟。二长养。三等流。等流中有四。一异熟。二长养。三变坏。四自性等流。将前所造于此三门。几具三乃至一.二等。诸法皆然。一切法有二。谓有为.无为。无为常住非依大造。有为法中有三。谓心.色.不相应。不相应者即前二位假所建立。更不别明。前二之中初明心法。于三门中而聊简之。心法具异熟。异熟有二。一总。二别。若第八心.心所有总。若后起者即是别。前六识中异熟但有别。若据初起名总。并得具二。长养之中但相增盛而无处宽遍。等流之中无变异等流。心法分别义准细明思之 二明色法。色法分四。五根色.法处色.内五尘色.外五尘色。若五根色具异熟.长养。等流之中但有初二。内扶尘中得有第四等流。而无第三。虽有衰变而亦异熟。非名变异。外尘之中但有变异及自性等流。而无长养.异熟。疏增上故非异熟。非内色故非长养。法处色中若定果。有相增盛.处宽遍。准瑜伽文非是异熟。等流之中除初及第三。无表色得有相增长养。而无处宽遍也。非业果故非异熟。等流之中无异熟等流及变异等流。极略.极迥大乘观心中起。但有长养相增盛。非异熟.等流。如无表色说。若小乘.外道异熟心起。非业亲感。非异熟故。执积微成地。即具后三等流后应更详 尘大互造四句。一唯能造非所造。一切有部四大唯能造。二唯所造非能造。谓眼等色根。诸部皆同唯所造。三亦能造亦所造。即师子宗四大。及数论五大。阙第四句。

  释法处色。西明问云。大乘法处实色是有碍不。解云诸法处色皆是无对。如无色界诸宫殿等皆是无对以法处故。问变大地为金。水为苏.酪等。如何无对耶。解云定所变色有其二种。一者有对。二者无对。若法处色即是无对。变为色等即是有对者 未详此释。且定通起色等五尘。对五识别即此色等名为有对者。何故诸论不说色等中有定等起色耶。又设五取名为色等。根.境相例应俱无碍。何者大论中说。等心诸天变身万亿。共立毛端空量地等。既云共立毛端空量地等。即同一处互不相碍。岂名有碍。不同同处不相离色由相随顺。一因所引同是一根等故。大小同许如五根境。若自若他大小同许体为有对。今既共立毛端。并有自他根境。如何不碍。又亦不同外器世界许共业感同处不碍。根非共感如何不碍。由此准知。定等起色是无质碍。论自说故 若尔定等准论所说是法处摄。岂许五识缘法处耶 答许亦何过 违诸论说根.境相对五识所缘是五尘故。此论复云勿粗相识缘细相境故 答亦无违。前据自力故作此说。若他力引则不决定。故第二云。定通等力则不决定 又问法处有实色不 答许有实。即唯定等所起之色。非余四种。余皆假故 既定等生许有实色何无质碍 答亦无违。以定等因自在起故。不同业色。说质碍故名为色者。据业所生五根境说。非据定等所生色说 又释实色亦是有碍。说法处色为无碍者据假色说。此义亦难。几识缘碍非碍当更寻文。

  论云眼等识外所缘缘理非有故。疏云总非十八者。何也。若云除根本部。即应十七。以一说部无实境故。应除一说及出世部。出世部说世间皆妄故。此虽可尔出世如何。故本意说随古人说云总非十八。据实二十 若尔一说云何破耶 执有虚妄外所缘缘故今破之。不尔一说岂知唯识。

  论云勿第二月等能生五识故。准瞿波师二十唯识释。一云唯意识得。此中为五识喻。非缘义等故无有过。以五识是有法收。同喻无有无所立过。此意若以和合为有法。于五识设所缘非缘为法。即喻中有所立不成过。以经部师亦不许五缘第二月故。今既和合于五识名有法。设所缘非缘为法。五识既在有法。第二月是第六所缘。以无体故不是缘义。故得为喻。无所立不成过。具解如疏 有释云。瞿波二解一许五识缘第二月。护法不许。评二说中瞿波顺文违理。以缘月故顺文。而现量识缘非量境故违于义 今谓理难。若现量识缘非量境。即违理者。遍计所执圣者达无。得说遍计为凡圣境。五缘非量境违何正理。设许非理亦非顺文。观所缘云。设所缘非缘。明非实许。故护法胜。

  破经部宗中所缘缘义者。有云。如聚实微以成假色。即以实微为缘。假相为所缘。别起行相摄属见分。即当大乘相分所摄。他摄此相为行相故说为见分。十九部同。今者经部取彼假相故离识取。若尔假相非五识缘。实微是缘。云何破彼云和合相应非五缘。彼已自许假相非缘。今者破他相符之失 今解云。泛说所缘缘即如彼解。据实和合能生识故即为缘也。所以破之 问如经部说积微为粗揽多法故是假非实。依大乘宗且如眼识及同时心所所带相分。皆各熏成本质之种后生现行。为从一起。为多共成。若从一起熏习同时势力复等。有生不生不应道理。若许皆生即各各别。心王心所不同一所缘。若多共生如何非假 答不同彼许不以种体和合成一。以别别种共生一现。以本同缘于一质故。种在一识所生之色一体密合。故不是假。又复彼许离实无别和合相故。故相是假。大乘种.现不定一故。所以是实。又设许假非无体假故五识缘。彼无体假故非五缘。

  破古萨婆多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此识上无极彼相故者要集云。本末二计婆沙俱舍及正理论自有识证。第二粗相曾未见教。有说一一各发粗相不异和集。此难准知 今谓不尔。何者准此论文。新萨婆多既云展转相资有粗相生。故知古师七极微聚虽不相资有粗相起。然由七聚有似粗相。不尔宁许为五识缘。等极微故。又新翻古。既说相资有粗相起。明知古师虽有粗相不由相资。故本末异 彼云。第二粗相曾未见教。即此论说可非教耶。故慈恩.西明所说不谬。又云有说一一各发粗相不异和集。此亦难知 今谓极显。前文古师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即有粗相但不相资。新萨婆多后更正解展转相资。有粗相生为五识境。在文极显何谓难知。

  问破萨婆多云。瓶瓯等物极微等者。缘彼相识应无差别者。为五识缘为不缘耶。若非五识缘。云何破五根境中说。若五识缘。彼宗不许五识缘假。若瓶等非假。云何前破能成极微。取以为喻破非实有耶 西明云瓶等是假。是意识缘。若尔彼救。瓶.瓯极微体虽无异。而妄意识生觉解故。如大乘师意乱生解 此亦不尔。大乘乱意所缘境无。如空花等。彼有体故 又问若见意境何故五境中破。意境应是法处收故 答如大乘宗长短等色亦色处故 今又助解。瓶.瓯等假五虽不缘。彼计长等依瓶等有。体实有故是五识境。故观所缘云。非形别故别。故知正难长等形色。举长等色所依瓶.瓯。以因瓶.瓯显长.短等。非正为喻。如举空.瓶为常.无常二喻依等。然不障依乱不乱识缘境虚实故。有引瞿波论师云。五识及根乱不乱故引三种意生。既言识.根俱乱不乱。明五亦缘第二月也 有人改三为二。意缘于假及实二境故 西明云。三种意识缘三境别。故云三意。谓一缘假。二缘实。三缘二。故云三意 此非萨婆多义。不可为证 今更解云。彼许五识缘瓶等假。以有体故。不尔何故在五境破。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本)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末)

  言非粗相识缘细相境。集云。有说汝缘瓶粗相之识。即是缘微细相之识。若许尔者。量云。汝缘色之识。亦应缘声。计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粗细境者。此量喻中所立不成过。缘粗细心非缘声等故不成喻。彼粗细境非声等故者 此破不尔。叙量不依本疏所说。本疏量云。汝余声等境。其缘余色境之识应亦得缘。许相违法得俱缘故。此量以余声等境是有法。其缘余色境之心为法。色境非法.有法。标境取心缘色之心。是违缘声之心。此相违心应亦得缘。正是其法。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因。如粗细喻。有二立故得成比量。

  勿余境识缘余境故。西明云。勿之言莫。莫即缘粗亦缘细境。有杂乱过故。若不许缘圆细相境。本圆细相应非五境。若许违宗。一识应缘一切境者。若缘粗识亦得缘细相者。缘青等心应缘声等。即眼等识通缘十八界 集云。有说后量。有解二量。皆有过失。由此有释但以理破。非立量破 此亦不尔。立量破彼何过不得。且立量云。汝声境。应为余相违识缘。许相违法得俱缘故。如粗细境。此声亦有粗细。相违识得缘故。因有三相。

  释所缘缘。瑜伽七十二复有余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谓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云何影像相。谓遍计所起.胜解所现。非住本性 集云。共所成者。增上缘用。谓能熏见分力故。相分能熏赖耶见.相种子。非如异熟心心等。不能熏故。相亦不熏。故言先分别等 今释。彼七十二所言相者。非唯色相。若名所诠总名为相。如前七识亦名本性相。俱为第六缘为质故。先分别所生即本有种。及相所生新熏之种。共生本质故。云共所成相。不尔本质据现行说。后种生现见分久灭。何得云共所成相。亦不可云据增上说。论云先分别所生及相所生。若据增上。应云先分别及相所生。及是合义。既各言生。明各别种。

  有说瑜伽之师即依士释。师有瑜伽师即有财释 此亦依主。而非有财如前分别。后思 集云。心.境相应义且难了。若云心起必托境。心趣此境。境顺彼心。故名相应者。境应皆通三性.定散心中。若言随心所乐其境必现。于彼自在故名相应者。以假想惠分析聚色。虽作微解而不现微。如何得名瑜伽师也。若言心即不违境界诸法自性故名相应者。于本聚色先无极微。作极微解。如何相应。坏法相故。集自解云。观心所缘境界不障观心。令彼观心种种行解。或青黄等极微等相得自在转。是故说名心境相应。非谓境相随心现故名为相应者 此亦不尔。空花虽无。亦不障心作空花解。如病损眼非黄见黄遍计我等境。皆不障心邪妄解生。岂得说名心境相应。故知言相应者。心称境知名为相应。相符顺义。聚虽无微。以托圣教假想观之顺入无我。无我理境及名教境。与心相应。此为善释。当捡瑜伽释.及显扬二十明瑜伽抄。

  问于粗色相渐次除析变极微时。何不别熏成种。答以无本质故 若尔名言熏习。及缘过境熏成种时。岂有质耶 答如名言熏及缘过境。以现曾有彼境可生。即熏成种。空花非有虽缘不能别熏成种。极微亦尔。元无彼质故不别熏 问空花无质可不熏种。极微托色何不种生 答虽于色相。如执我等故不成种 不尔彼执。观微非执。何以为例 答虽非执心。无质义等故不为例。若准西明法师即许成种。如前辨非。

  论破正量部云。有为法灭不待因故 问何以得知大乘灭相不待因耶 答大庄严论云。又如煎水至极少位后水不生。亦非火合水方无体故。量云。许是灭故。如无为灭。准此似将有法为因。有法为因即无有法。应所依不成过。解云灭有多灭。取有为动灭为宗。以余灭为因。随取少分。故亦无过 问无为灭可同有为耶 答但总云许是灭故。不须分别体灭相灭。无为既不待因。有为亦应不待。故因不得分别。又如声无常。无常即灭。然言无常。不唯诠灭相。显扬十四云。无常性者。谓三有为相共相应故。一生相。二灭相。三住异相。三相总名无常。说生复为因性。此灭亦尔 要集云。有抄量。有为法灭应不待因。以名灭故。犹如择灭。有说量云。汝灭应不待因。许是灭故。如无为灭。集云。此二师量喻有所立不成之失。即三无为虽无生义。待因显故俱名待因。宗中应云不待灭因灭之 此亦不尔。无为体灭。不待因显方名为灭。性是灭故名之为灭。故云应不待因故喻得成。非无所立。

  论非显香味。量云。汝显色及香.味。应非是表。唯无记故。如地.水.火。虽自宗有香.味通表。而是假表。不通善.恶。意为破他实表业色复是善.恶。彼自许香.味.触三唯无记故。又准论疏应云汝此表色。亦非是显及与香.味。无表示故如触 是彼许故。

  论一刹那声无诠表故者。萨婆多计。此表是实。今且问。汝声生名等。为初一刹那声生名等为实诠表。为后一刹那声生名等方实诠表。若初能。后无用。若后能。即量云。汝后一刹那声。除佛心外应不能诠表。以是声故。如初一刹那声。若云相续。即如后破。由彼本计除佛余人一刹那声。不是能诠。故婆沙第十五云。声闻多刹那声能说一字。佛一刹那声能说一字。一字声中仍未有名.句聚集。故不能诠 问何故色中别立表色。声中何故不立表声 答色法显现故别立表。声相难知故不别立。方.圆.长.短类亦可知 又解色中形色有非表。于色之中别立表。声中情名必是表。无非表故不别立 问身表色依身。从彼所依名身表。语表亦依身。从依名身表 答形色不离身。随彼所依名身表。声性发离质疏。故非身表 又解身表在初。从依名身表。语表后说。恐滥非身表。

  论然依思愿善恶分限。下申正义。分之为三。初道.定俱律.不律仪.处中之总句。佛身无表之别句 次谓此或依下。是余别解.处中之别句 或依定中下。定.道之别句。以佛无增长故。除佛余别解等增长故。定.道依现故。

  问无表之色依表种立。表有多念依何念立 答于初刹那正发身.语之思。或俱时发。或前后发。俱时同一种。前后各别种。皆于初上立。第二刹那已去。非因等起。但名刹那等起。非根本故 问定中许起身.语二业。表依何立。若动发思即现在定。是定俱无表 答既是假立通二何妨。然萨婆多随心转者道.定二戒。有心即有。无心即无。舍此定取余定。即舍此无表得彼无表。道亦同然。皆别有实色名为无表。不取定.道二相应思。又定唯有漏。无漏即名道。若大乘师随转义同。然立有别。依定.道俱现行思立。定通无漏。虽是一思望义有别。萨婆多八戒要从他具支。唯一日夜。大乘皆通。从不从师。支具不具。一日多日。俱亦不违。以依思愿分限立故。佛随转门且言一日夜。令易学故。大乘五戒.十善。亦许少时阙支而受。唯出家众依师具支尽寿方得。然阙支者皆据未说三归已前。有祈愿别故得阙也 若三聚十无尽等。及依文殊所问波若经。受十戒者。即同沙弥十戒。然亦尽未来受。又此得戒有四分别 一有心得。谓发祈愿增上善心者 二有心不得。谓不发起祈愿。设起祈愿受出家众别脱戒者。但少时分限缺支意愿皆不得戒 三无心得。谓那含沙弥起心求戒作白已后便入无心定。此无心时作羯摩竟。祈愿满故亦得具戒 四无心不得。谓无祈心余无心位 问别脱无表依于动发思种上立。如入见道得别脱戒。既不起身.语依何思立 答入见道前有祈愿心动发身谓。后入见道依此种立。不尔即无 问定.道无表依审.决思。起身.语时依何思上立身.语业 答若在余定起身.语者即是通果。亦定前加行有祈愿心欲起身.语。依定引通虽不在散不正在定。亦动发思起于身.语 问起加行时只审.决思未起发动。如何依立 答据实定中起动发思。如八地已上常在定心。即义说之不同散位。

  意业之中十善.十恶发无表不 章中二解。然要集云。有释三藏解云。五十三文唯约现行说意表业。准此无表依种子立。今寻三藏意。身.语表示他。故名为表业。思种不表示。是故说无表。意业唯自表。故得说为表。种子不表自。故亦名无表。云法苑二云。一云发无表。一云不发。云后说为正。三藏意存前解 此说不然。法苑二说云任意为用。不断后说义为决定。今者意准定发无表。既菩萨戒具防三业。胜于二乘尽未来际。云何不发殊胜无表。前二说者据处中说。非约律仪 又集云。又能起律仪体非律仪以生律仪。从果为名说名律仪。故无无表何所相违。故今取不发无表 今者不然。既取不发。何故云能起律仪体非律仪。若设云能起身.语律仪非意律仪者。望二乘意无律仪。约大乘说。十善戒等亦是律仪。如何得云体非律仪。从果为名故无无表。故为不可 要集问。定.道意无表依何法立。解云表依现思。无表依种。故具二种。不同定道身.语无表。问若尔出定心后。既有种子应立无表。解云不例。是随心戒出定用微。故不立无表。或于一现思有表无表。于理无违 今谓。定.道意俱无表。决定取现。不得云惑。即定道戒是随心故。种有心无非随心故。

  然依思愿善恶分限等者。西明云。愿虽有多。然于此中说思为愿。定.道二戒是思非愿。别解脱戒亦思亦愿。为摄定.散二位无表故说思愿。此亦不定。何以得知此愿唯思非依欲.胜解等。由有希欲方起祈心。说愿唯思即为太局。集云。散心无表有要期故。说依思愿。定.道无表无期愿故但思非愿。然有说云。愿者显成无表之相。此言少局不通定.道 今谓无过。是总说故。意显别脱与定.道殊。随愿分限。不尔依种种子现有。何缘戒舍。又诸说愿皆不通定.道。今说此愿显成散无表。何独言局 西明解无表云。于七种上假立七支。以彼止用有七种故。问若尔眼识缘青等时应成多种。许亦无失。如正体.后得体是一惠熏成二故 今者未详。既一现行云何种二。若功能别。后得见分功能无量。自证.第四皆应种别。功能别故种应更多。何但二种。又设熏多。后生一现为生于多。若生多现即多心并起。若前后生不应理故。若共生一既能熏体一所生亦一。何故随见熏成多种。随体成一理应为长。

  慈恩法师立散无表。且如苾刍律仪于何时得。依何种五 于第三羯摩竟。随能受者有心.无心.或三性心。皆许得成别脱无表。以依发于身.语二业期心受思所熏成种为戒所依。正发身.语动发之思。非于第三羯摩时起。此时但在师前默故。以彼期心今时得畅故。于种上功能倍增名得无表。虽有多解疏自判取用增非体 然白马法师为作五过。一例现不成过。二无熏种增过。三佛果增减过。四违害自教过。五朋助异宗过。广如疏述 法师乃横智舟于苦海。开惠日于昏城。指妙宝之前途。畅明珠之后说。五愆星举。七辩霞张。引学者之珠知。启后进之法目。遂缘兹义觉解便生。兼曾滥厕学流颇承余论。法归分别宝贵斫磨。故依五过略为十失。虽知爝火无旋于曦耀。悬露讵拟于清飙。然妙高始起于一微。大海创兴于数渧。故勿轻于末学。为奖后生之胜识。聊因希法之研潭。粗述此科之云尔。余多得失且置不言。其十者何。一不知邪正失。二现用不增失。三妄谓种增失。四佛应无戒失。五妄为违教失。六假实不分失。七违于当教失。八妄谓朋异失。九应同异宗失。十种子防非失 一不知邪正者。言种体增假为此解。疏自断云定.道无表既不体增。别脱无表例亦应尔。故断取彼功能倍增以为正义。今复重破。破已破失。若将为正不了本解。谓不正为正。即不知邪正 二现用不增失者。云一例现不成过。定.道俱思亦名无表。但有念念能防无别倍体用。然得成无表律仪者。体无倍增自他共许。不许定.道念念用增。则后定.道不能断于后后品惑。以此定.道功用不增同前定.道故。不能断后后品惑。若许能断违比量失。后后定.道应不伏断后后品惑。以无胜能故。以功能等故。如前定.道。具有文证繁不能引。下皆准知。三妄谓种增失者。云无熏种增过。于此大乘一切种子不问新旧皆因熏发。乃至不由熏发。种子体用倍倍增广。若无熏倍增即违此理者。正解用增不取体增。妄同前失。若论功能。无表之体增不由熏。但由作法。作法事了。畅本邀期。发身.语思所熏之种故成无表。功能倍增。故弥勒所问经论第三云。如施主施物。依受用功德力故。虽施主异心。而依本心念修相续体细细转胜。以转胜故于未来世。而得成就多福德果。乃至云。我依于心身业.口业。有善恶功德。依本心作不失本心。有相续体。颠狂.睡等常得增长。既云颠狂睡等常得增长。岂有能熏方增长耶 四佛应无戒失者。云佛果增减过。以若七支念念倍增。即久成佛戒则增多。后成佛者戒则减少。何名等觉。若许因增佛果无增。则小果第四亦应无增。自位究竟故。此义不然。佛果可无增。小果有胜劣。若执小第四位满德无增。则不应分惠俱脱等。又以因例果增。果例因不增者。满与不满殊。何得互相例。若见因位增方名别脱戒。难果位无增佛应无戒者。则应由现熏增方得根本。佛位无熏复无加行。则应方便根本俱无。故解倍增据因位说。得戒多种。广如余辨 五妄为违教失者。云违自教者大乘教门要由现行熏发。新熏种子势力强盛。决定感果名增长故。乃至云今立种子不由熏发念念位增。岂不乖于大乘诸教者。此不应理。不言种子体念念增将为正义。此假叙释。如前已明。若戒功能皆由熏增决定感果。即舍戒已应不感果。舍功能故。若功能不舍。则命终等犹成律仪不名舍戒。有功能故。故由动发期愿。现思熏成种已作白等讫。种子之上由期愿力。遮防诸恶无表功能。倍倍增长。由此令思有感果用。功能决定。非即无表假能感果。故下论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若舍戒已。因循住旧势力萎歇。期愿尽故。而五十四云。由不律仪思数数现行。是故非福运运增者。是说业道。以初要期但得不律无表。未成业道故。又别脱无表由受发故。住法竟得。不律非受。要作方得。故说不律仪思数数现行非福增长。律.不律别。又有别释。如大师表无表章辨。成业论中云。由思差别所熏成种。谓从此后不作因生。不作因生即是功能。设余说种以假从实。故不相违 六假实不分失者。以引杂集第七云。后二故思若作若增必受异熟者。是说业道种实感异熟能。非无表色。若业道功能与无表不别者。无表如业应行蕴摄。摄处既别。明假实殊。今引实能难假功能者。即假实不分失 七违于当教失者。云受戒者于大众前发身口心乞戒已讫。乃至第三羯摩未终。念念起心。常得熏成方便戒种。至第三羯摩终时。能缘心识若起现前。便即熏成根本戒种者。论不应言或依发胜身.语思种增长位立。以礼师乞受。有动胜思要期分限所熏成种。作法竟已无表遂生。言初但方便。第三羯摩竟所熏种上。立根本律仪无表者。尔时但起缘心不发身语。依此种立与论相违。故为不可。然约业道。方便根本及以后起。从第三白至羯摩竟。成根本业道及无作戒。已后即名三业眷属。非别解戒。虽别脱戒第三羯摩竟时初得。后亦名戒。非于后时不名为戒。但名后起。犹如业道 八妄谓朋异失者。之于异宗等。初念唯有一具七支。至第二念更生七支。乃至云若体若用亦令念念七支倍增。便是乖自熏习附邪宗者。此亦不尔。元不熏种犹有功能。尚假实殊。无朋彼失。况先熏种至羯摩了。因缘法备功能方起。依思种立岂同彼耶。不障后熏增。但不许依羯摩了时意业思种。立根本无表。

  九应同异宗失者。以立种子缘备之时功能倍增。即云朋邪宗过。小乘立无表。大乘令亦立。小乘立蕴等。今大乘亦立。皆应同彼过。若谓由熏假实有异无同彼失。今依种上功能倍增无过亦尔 十种子防非失者。云若从自宗即道.定.俱思。若现行者。或名为表。以有现表显故。或名无表。以无如色表显故。其所成种子。仍有遮防势力。唯名无表者。是何无表。若随心转无表。现定道心无。若别脱无表。岂起定道时。即得别解脱耶。又若泛无所表显。名为无表。即于一切种。皆应立无表。若云定.道无表戒种得名无表。应无现道定种子势防非。若尔即应前三小果人惑永不行。以种能防同现行故。若非无表戒。立无表何为。

  表无表小大二宗所立不同。且萨婆多定.道二戒。于根本.前.随唯防根本。不防前方便及后所起。通防过.未。若尔何故不防前.随。已未有心时定.道不起。若举心已。即能遮恶不假加行。若出定已。不能遮恶。所以不防前.随。若别解脱不防过.未唯现在时。根本.前.随并皆防护。若明戒得。道.定得俱通三世。若其无表同。别解脱但有俱.后无法前得。以色性钝故。若舍戒时。后戒落谢更无得得。谓无法后得。然属行者身。且如舍戒。虽无得得。由自属身。然能后时招异熟果。若大乘师道.定.别解。并防三世及防三时。若舍之时。有先熏种能招后果。不别说有法前.后得。若约种子义说前后。虽亦可得。然无文说。若身.语表业恶色方成。虽不能言等。然运动等令他得解故。表无表色十门分别如章广辨。

  就第五得舍门中。初明得。后明舍。明得中分二。先表后无表。表戒不从他受。然须对他。以起身.语即名为表故。然萨婆多要从他受。以第三羯磨时。与无表戒一时得故 无表通二。又且佛及独觉。不从他受。一向自然受 问独觉有二。初众出亦见于佛故。经云释迦成道五百辟支来至佛所。如何不从他处受耶 答众出虽至佛所不乐为资。不如声闻乐事于佛。所以一向自受非他 问如须陀洹人入见谛时。得别解脱戒。为从他受。为是自受 答此从远说亦是从他 问若从他受别解脱已。得圣回心后经多时以受变易。乃至成佛方舍本身戒。岂不从他所受耶。又只如十地已前得戒亦尔 答且小乘萨婆多云。三十三心前佛身所有别解脱犹名未曾得。第三十四心后前之所有皆舍。以得胜舍劣故。别有一新无作别解脱生。然亦是色。大乘二解。一转灭舍。谓无漏种子有三品心。谓见道初得下品。修道中得中品。佛时得上品。舍前劣品唯有上品。此之上品岂从他受。二有转齐舍。如入修道转下品得中。若得上品转中得上。此之上品岂亦从他。故佛.辟支皆不从他。又别解脱明得.不得分二。谓大小乘。具如章辨 然二十部中。西山住.北山住.制多山三部同云。和上不清净亦得戒。故律云但牒僧众乞戒不云和上。因何此之三部作此计耶。以三先是外道之侣。见无利养皆来共僧同住。后时俗人由欲简择。在后皆剃头。又被国王皆欲简择不受戒者。皆不许住。此诸人皆云我受戒。众僧同责。于何人边受。自指同类以为和上。众人即云。汝和上不清净。云何得戒耶。遂起此计。余十七部皆不许之。要须清净 明舍中。然毗尼母律中云。犯重失戒。涅槃等云。若言失戒不解我意。若不失戒亦不解我意。

  其义云何。答有二解。一犯重不失戒。如十轮经等 若尔何故律云如断人头折石等 答然准瑜伽解。菩萨戒增上品缠犯方始舍戒。中.下不舍。大论前据上品。十轮据中.下。故涅槃经云。我诸弟子言犯重舍戒不解我意。又诸弟子言犯重不失戒亦不解我意。必若实舍言舍解佛意。若实不舍言不舍解佛意。既言并不解我意。故知言舍约上品心。不舍约下中犯。故一向言舍不舍者不解佛意 第二解云。犯重舍戒。何以故。瑜伽但云。菩萨戒约上中下不言别解脱。故知舍戒。何故十轮经言不舍戒。约化相言。若云犯者。便无植善因。不敬出家众故云不犯。涅槃约化相故。言舍不解我意。约实言不舍不解我意 第一师难云。若尔何故大方广陀罗尼云。若有犯重。犹在伽蓝者名贼住。及受他施一果子。必堕地狱。文殊问言。云何得生无罪耶。佛为说咒。诵此咒者戒还清净。若总舍者何言还清净。故知犯重有轻重。不可全判皆为舍.不舍。所以戒经言。如前后亦如是。应具检上引所有经文。

  无漏律仪。小乘若见断对治。唯色界六地。若次第人。唯初近分。若超越人。于六地中俱得入见。修道无漏。虽通九地。然于无色不立无漏及定律仪。以隔界故。无防欲非故不立也。

  若大乘中见道无漏。色界通五地入。大乘见道依第四静虑。独觉亦尔。此俱无表亦亦随所应。若修道治道无漏。通无色下三地。若非想地虽有无漏而非断道。若言无漏法亦防七支非。非想亦有无漏律仪。定亦许尔。

  论不拨为无但言非色。云何非色。涅槃第十八六念中解。念戒者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而可修习。第三十六诤论中云无作戒者非异色因。不作异色因果。是名无作戒。言非异色因者。非诸大造为因亲造。不作异色因果者。非是大造因许果。故知无作但依思立。应捡彼文。

  又业及业道应作四句分别。假实二业及通生游履思准可知。然萨婆多唯以游履名为业道。即意思是业。而不是道。大乘但业即皆是道。

  言得非得等下破不相应行。除经量部及一说部但破所余。何以故。经部得等皆是假有。如俱舍论破有部。明一说部者。既说诸法但有能诠无实所诠一切法体。故亦不立不相应行。故此说除 然要集云。此中大乘.经部共破萨婆多师者。理必不尔。岂可小乘共护法等造唯识耶。虽可与彼俱舍论中破义相似。此非共造。今此下破但依比量破。彼所立无有现量及至教量破。彼实有故。正理十三云。又此诸相岂如瓶等有现比量。或至教量证体假有。既遮实有故彼定应许生等相体是假有。第三法有理必无故。此意不许生等实有。即应定说生等假有以必不许有第三法。亦实亦假故广如彼说。由此二家现量.至教都无诚证。但可比量各为立破。故彼小乘虽引圣教。今此论主云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为证不成。但比量破。于中本说此文有三。初难实有别举体相及作用因。二此定非异下合难体用。三或心心所下别难实有 西明释云。此定非异下。初量释上体用非实。次后二量重释前失。初破实有。后立假有者 此不应尔。文自立量直是破他。何须释上及重释失。既言重释。何故复言初破实有后立假有。又后二量准文破实。未是立假。但且破他。以他立云不相应行异色.心等有实体用。故今对破遮他为论。未即反成不相应假。下述正中方立假故 集云此定非异色.心.心所有实体用。许蕴摄故。如色.心等者 此与外宗作比量相违。然此比量即有过失。若别立二量各有不定。谓不相应行异色无实体用。许蕴摄故。如色异心无体量可准知。此即不定。若合立者。即法自相相违失。及法差别相违因失。自相相违云。不相应行异色.心等有实体用。许蕴摄故。如色.心等。此喻有二义。一色外无别色体。心外无别心体。二色外有别心体。心外有别色体。如色心等。言含二义。故论主取前义。外人取后义 又法差别相违量云。不相应行。定是实有。详蕴摄故。如色.心等。直言定实有体。不言异色心等。故非言显差别中收。且前云有法自相相违过者不尔。既合立量双为因.喻若外人云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即色.心等是异法喻。许蕴摄因既于异转。是彼自成法自相相违过。何得云论主相违。论主既云定不异色.心有体。即心.色等为同法喻。因于彼转。色.心等不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乃正同喻。是故无过。又法差别过亦不成。既云定实有许蕴摄故。心.色为喻。大乘心.色通有假实。有他不定。瓶盆等假亦蕴所摄。有共不定。不可说瓶等非蕴所摄故。以非无为复非全无。定蕴所摄。又如眼等必为他用。意含真假。成真他用名法差别。今云不相应行必定异色心等有实体用。即言中显立彼意许不相应行异色.心等有实体用。与谁为差别。又复必定不异色.心.心等有实体用。合名为法。今但别取定实有体为法差别。岂得成过。又因不定。故此分别徒设劬劳。余准可知。

  言十无学法。名如疏列体。八圣支道。正见谓后得智。有宗见道超。大乘修道超。故是后智。中边论云分别支故 若尔既法轮体亦见道中何但后得 答为二解。一云诸无漏法皆名法轮。不唯八道故。于见道虽无八道亦名法轮。二云中边据显胜说在于修道。瑜伽论说在见道故。若依前解。瑜伽随转说在见道。二说任情 正思惟者。以思为体。准十地论云净觉人即谓觉者是寻。捡梵本不以寻.伺为体。如第七卷论疏辨 无嗔痴所发身.语名正语.正业。无贪所发名为正命 解脱者胜解数。智者缘无为智。余体如名 杂集第十云。十无学法依无学戒蕴。乃至智见蕴。无学正语.业.命是戒蕴。正念.正定是定蕴。正见.正思惟.精进是惠蕴。此二依自性及眷属说。正解脱是解脱蕴。正智是无学解脱智见蕴。

  论亦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即成就他身非情。西明云。有部许尔即违自宗。外难云。大乘假得如何一立一不立。例同所破。解云非例。实得有用应通内外皆有实得。我立假得。故王成宝假亦不成非自身故 今谓此释不尔。大乘得等既是假立。通情非情自他何过。以经说有成就言故。不尔同他不能离难 问若尔殊轮可说成就。自识变故。余有情等依何假立说成就耶。答亦许变他扶尘受用故亦自识。又由业感依业假立亦复不违。

  言未得已失应永不生者。未得可知。已失之法。未来应生阙缘不起。亦名已失。此定不生。得非择灭故。如易界地等已舍之法。名为已失。即许可生。此无前得。今约此类既无前得应永不起。

  言若待余因得便无用者。有解心待四缘。色待二缘足得生法。何繁得起。故得无用。此破不尔。可非增上法得生起。然要集云。得非四因及生等五其理易知者。当捡俱舍引文具注 又具善恶无记得者。此中总难。过去已舍虽无后得。有法俱得。未来已失及无前得。并有俱得。难令得生亦得。然准本意。唯难不失现成前得。三性之法应顿现前。所以下云。若待余因得便无用。若难已舍及未来世缘阙不生。虽有俱得。他许无用不能生故。便成相符故难不失现成得者。此虽二说。准俱舍云。谁言此得作法生因。正理论中。唯有不失无能生因。故彼论云。由所许得是已得法不失因故。婆沙二说。正义亦唯为不失因。

  论。故得于法俱为无用。二云识所变不离有情。即非情法亦不离有情。无法名离有情法。初说有得。后即无得。问既说无法即是无体。复说何法得名为离 答以彼无法假名为离。非有无体名离有情。谈无本性不约识变为无名离。

  释三种成就。且法有二。一者有体。二者无体但于有法立于成就不于无法。无法无体无可成故 有法之中复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 且有为中复有二种。一者自识变。二者他识变 自识变中复有二种。一者种子。二者现行。种子隐而难知。所以分之为二。一种子成就。二自在成就。现行显而易了。所以总合为一。名现行成就 种子之中复有三种。一者善。二不善。三无记 善中有二。一无漏。二有漏。有漏善中复有二种。一方便。二生得。前无漏善及方便并名自在。以成就此者必于生死当得自在。又当引生必加功用方始起故即通本.始。余义准思。生得善者生便即得。因循而生。无胜功能所有种子但名生得。不善之法亦但名为种子成就。以有此法沈于生死。于解脱分无胜堪能故。虽解深密经云十地菩萨所起烦恼。胜二乘人所起无漏。彼由菩萨无漏悲智。非彼烦恼自堪能。故不名为自在成就 无记法中复有二种。一者有覆。二者无覆。有覆性者同烦恼说。无覆无记复有四种。一异熟。二威仪。三工巧。四变化。异熟无记唯种子成就。威仪.工巧各具二种。如象行鹿骤。营田织薄等。名种子成就。若象王行。鹅王步。雕文厕画等。名自在成就。加功始得非因循起故。变化无记唯自在成。必功用起故。又成此者得自在故。故瑜伽论云。若加行所生善。及一分无记增盛种子。名自在成。对法亦云。加行善法。谓世出世一切功能。一分无记。谓工巧处变化心等 故上说自识变亦通非情。有说成七宝故。若他识变准第二中。变他根尘。论自二说。第七卷中解所缘缘。亦许缘他所变之种。复说轮王成就七宝。虽他所变不得名成。自识杖变。亦可假说三种成就 然西明云。准扬论云。一诸行种子所摄相续差别性。二自在生起相续差别性。三自相生起相续差别性云。与瑜伽别。种但立一。现即分二。加行善等。名自在生起相。非加行生起。但名自相生起 今又解云。与瑜伽同。云二自在生起相续差别性者。以加行等善法种子。有胜功能起现行已而得自在名自在生起。若二现行名自相生起。以起现行名自相起。无为之法立成就者。如本疏说。又助解云。准第二云。无为有二。一依识变。二依如立。并立得不。亦有三不。答既假立得二种俱有。亦有种子自在等别。且依识变无为立得。各依彼见种子上立。种为能起无为相故。或依现见以心起时变彼相故。三差别者。方便善心变熏成种名自在成。现行心变即现成就。所余心变种子成就。不名自在。若依如立据能证说。依种即自在。现证即现行。若后得缘。即同前依识所变者说。然非择灭虽非智证。若暂伏惑得非择灭。同后得智说。若非伏惑但缘阙显。依不起种义说得彼。自在种等准性可知。

  又辨于得所依之中。大小不同。如本疏述。然言二属所依。谓第八识。如毕竟得非择灭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 问既云毕竟邪理不生。应名择灭。何名非择 答若由智断毕竟不生。即名择灭。佛身邪理不由智断。但由断彼无明等故。邪理不生。如入见道。北洲等身。得非择故 又解此等现行虽复毕竟不生。种子犹在。亦障所摄。镜智生时方始种子灭。即得择灭。得属镜智。若尔镜智应能离染。如实义者镜智起时非彼所依。有漏皆舍。非作意断。不名择灭。亦不可说观察智断。非无间故。名妙觉故。若犹断染。应同无间名为等觉。既不如是。故镜智生彼等自灭得非择灭。得属镜智。然疏言属第八识。据所依王。通因果说。若在佛果即依镜智。此释亲闻故抄记也。

  又辨大小得所属别。且萨婆多得有二种。一有为法得。二无为法得。若有为法得。定属所得。若所得是三性。能得亦三性。三界.九地.色.心.不相应。亦随所得判属界地等 无为得者。无为有三。如本疏判 然通漏无漏。若六行道得唯有漏。见道得唯无漏。修道通二。许于修道亦有漏断故。无学无漏。断非想惑唯无漏道。得果舍向故。舍前漏起无漏得。所得无为一向无漏。非择灭得唯是异熟无记性摄。以为.无为二有体法。若起得得属行者。以有体故。随其所应。得属所得及能得道。今此非择阙缘不生。法既不生。故不可属所不生法。非有情故。但属所依众同分也。若其非得。唯属所依众同分立。定唯异熟无记性也。然若得择灭法。犹可重生也。如退果者。若得非择。毕竟不生。以阙缘故 若依大乘。有为法得。亦同萨婆多定属所得。诸性界地。若色若心。及漏无漏种子现行。随其所应。皆随所得判属彼法。以依此等诸法之上假建立故。若择灭得。同彼有部属能得道。然唯无漏。不许六行是断道故。唯依圣道永害种子。得择灭故。又六行道唯依未至。非根本地。伏惑非断。种子在故。得非择灭 又约道起得择灭时分。大小不同。如萨婆多。苦法智忍为无间道。虽断烦恼与惑得俱。未断得绳未名得择灭。苦法智起。为解脱道方断得绳虽未缘证择灭无为。依斯解脱立择灭得。悬起于得得彼择灭。故择灭得属能得道。以苦忍智但缘苦谛而未缘灭。以此择灭是灭谛故。证此无为唯灭下智。虽灭下智。灭法智忍正无间道。亦未起得得彼无为。灭法智时断彼迷灭烦恼惑得。始得无为时方起得得。以解脱道重即证故。余皆准知 若大乘宗。苦法智忍无间道中未立择得。虽正断惑证未曾得。本断惑种。于解脱道方起得得。依斯假立择灭得故。故下云。断惑证灭期心别故。或依无间亦假立得。以证灭故。下约期心今据实得。然大乘宗苦等四谛。四谛皆有事理实三。实虽无多。依诠施设故言四也。初苦法智忍。即于苦谛事理别证。然所证如四谛无别。何不即名证于灭谛。以于灭谛事理两证未别证故。法智解脱证彼二障不生解脱。非是此位方始证真。自后诸心类此准知。此上相见拟真见道义谈四别。据实真见四谛俱时证无前后。

  翻此假立不成就者。于染法中略为六对。依杂集论。若伏功能亦名不成。种子体在。亦即名成。一见修对。二世间出世对。三现行种子对。四六识七识对。五烦恼所知对。六种子习气对。初见修对者。三乘见道三界分别所有二障。随其所应。若种若现名不成就。三界修断随其所应名成不成。二乘见道随先所伏。修道烦恼断名不成。未伏不断即亦名成。非对治故。不障见故。修道准知。

  二世间出世对者。世道但伏俱生迷事别头所起贪.嗔.痴.慢令不现起。名为不成。迷理及细并非所伏。即名成就。出世如前。

  现行种子对者。一切现行若未生起皆名不成。若生起时即名成就。二障种子若未损伏即名为成。若已断除即名不成。若在凡位体在名成。或有伏者损伏用故亦名不成。若在二乘所知种成。菩萨随应有成不成 六七识对者。且烦恼障如二乘人在于见道。六相应惑分别不成。俱生通二。第七名成。设起果者不断七惑。修道之中八十一品随其所应有成不成。若第七惑成。断八十一方名不成。断前八十犹名为成。据有种说。若约功能世道名成。出世不成。若约菩萨六识分别见道不成。俱生名成。无超果故。在修道中第六识身见等四地永伏名为不成。已前名成。据功能说。若约种子体在名成第七我见。金刚无间名为不成。已前名成。据种子体不约用说。约用说者有成不成且略说尔 烦恼所知对者。所知之障。二乘名成。菩萨成不成。以彼二乘虽断定障。现行不起种子在故。地上菩萨二障分别。见道不成。修道俱生烦恼障种。金刚无间已前名成。不断种故。若所知障所摄。种现俱成不成。金刚无间二障种现俱名不成 种习对者。二乘习气二障俱成。不断习故。菩萨之人烦恼种子俱生名成。二障习气及所知种。名成不成。以十地中随分断故。解脱道位二障种习俱名不成。略说如是。细辨恐烦。

  无记法中。且异熟无记约界分别。随所生处种现俱成就。余不生处种成现不成 无有起于异地异熟。又若断者若是人天异熟无记。至金刚无间或解脱道方名不成。余位名成。据成佛说。若二乘人无余不成。若约缘缚。随其所应。金刚无间断尽惑故名为不成。若是三途.黄门.女人.及长寿天.无想天等。入见道已毕竟不生。名为不成。已前名成。前据现行及功能说。若论种体。三途异熟入见不成体亦无故。女人等种体有名成。威仪无记心通欲.色界随生二界。种子.现行俱得名成。生无色界种成现不成。佛果不成。缘缚随应。若泛起威仪.他受.变化所起威仪亦得名成。缘缚不成。假心说有。无实能发。若实威仪八地已上现亦不成。恒无漏善非无记故 工巧无记唯在欲界种.现名成。若生上二。种成现不成。彼虽有语据身巧说。二乘俱成。佛俱不成。八地已上种成现不成。若约缘心威仪.工巧。随应准知 通果无记。欲.色界成。地法色界。下持彼种及现行故。随其所应名成不成。若至佛果种方不成。若据缘缚。二乘无学亦名不成。八地种成。

  有漏善中生得分别。方便善中三惠分别。约其界地。现行种子成不成等。皆应思准。无漏善者。凡夫之中无性不成。有性种成。三乘圣者。种.现俱成。二乘无余种.现不成。余人善根涅槃时尽故。

  问前明得依。非得依何。答有为非得现行不成。即依种立 又解依第八识翻彼成就立不成就。现行成就不依种子。非得翻彼。何故依种 又解依种。若以翻彼现成不依种。即不成亦不依。如种成依种立。不成复依何。据体不成。即无体故。二解任情 若自在及种子。体在无能名为非得。亦依种立。若尔与现非得何别。此据无能。彼约未起。故有差别。若据体无名为非得同择.非择二种得说 就依种中。如圣性非得有二义。一相违非得。即异生性。依二障种。二者相顺。依功能说。邪见断善。或未入见。设有种子。未起功能亦名不成。即依无漏种子假立。现行不成亦依种立。无为非得。择灭无为。无种姓人。及未入见道。皆依二障种子而立。入见已去。随所未断二障俱生。立择非得。以非得彼所证择灭故。非择非得随应。依彼诸有为法种现而立。以成彼法。不得非择故。

  论假立非得名异生性者。此异生性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明差别。言释名者。先离后合。异者有二。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二趣。此通五趣。不同于圣。此约趣异。亦摄四生。四生不同。二变异名异。此转变为邪见等故。圣者皆同有正见故。此约见异。此亦摄境缘境有别。生谓生起生类。即趣见类别异生起。性者体性。由此性故令趣.见异。上离释也。异圣之生类名为异生。生者是总。性者是别。异生之性名异生性。并依主释.又新婆沙四十五大同此说。故彼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能令有情起异类见。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果。异类生故。名为异生 二出体者。初叙异说。后叙大乘。叙异说者。犊子部说。欲界见道所断十烦恼以为体性。一切有部别有体性唯是无记。通三界系。不相应。经部不立有别体性。但于曾未生圣法相续分位差别。假立名异生性。大乘虽亦在不相应。非异色.心有别体性。但于是断二障种上未永断位。假立异生性。不是唯约能障自乘所有圣法不生现位立异生性。无种姓人无别障故。但约未断见惑种立。由不成就于圣法故。若用若体。俱得云不成。有种姓人不成功用。无种姓者亦不成体。故瑜伽五十二说。三界见所断种子。唯未永害量名异生性 即通二障种上假立。此论亦云。而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亦不言各障自圣种现。但云于诸圣法未成就故 差别者。一五乘差别有二。初立差别。后问答辨。且决定大乘。具依二障未永断位分别种。立大乘异生性。若所知障毕竟不可害非烦恼者。依此烦恼。一分立为声闻定性异生性。一分立为独觉定性异生性。以乐观谛.十二因缘。悟证.依待二性别故。若俱不可断。依斯立为无性乘异生性 不定者。若有具待观谛.缘起得出世者。依此所有分别烦恼立为不定二乘异生性。若有观待四谛.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为不定声闻异生性。若有观待缘起.六度得出世者。依此立为不定缘觉异生性。若具观待有下中上无漏根性者。立为不定声闻.缘觉异生性 以楞伽说五种乘姓入法。瑜伽复云立为不般涅槃性.声闻性等。故相翻立有此差别 准此义为四句分别。有唯有异生性不成圣性。谓无性人。有唯成圣性非异生性者。大乘见道已去。有亦成圣性亦成异生性者。据种三乘见道前。有无漏种亦成圣性。已未起现名为不成。不据种说。或唯依彼能生现用立为圣性。以相翻故。不尔唯种异生成圣。若唯现说。圣者无漏不起现时。应非异生亦非圣者。若依此说。三乘定性见道已前。亦是唯成异生性句。二乘得圣及回趣大乘未入初地。名亦成异生亦成圣性。二乘无余是俱非句 问答辨者 问定性大乘及不定性能趣大者。依二障种立异生性。定性二乘为依二不 答有二解。一云但依烦恼种立。以彼不断及不障故 问若不障断即不依立。无性之人二障不断不障彼乘应不依立 答极重障故 若尔二乘定性之人不得趣大。彼所知障亦名极重不。若名极重亦应依立。若不名重以不障彼自乘果故。无姓亦尔。答定姓可得圣。虽有所知不名重。无姓不得圣故二障名重 问烦恼可断得自乘。烦恼不名重。所知非断不得大。所知之障亦名重。若以所知不障小。二障不障凡 答但有圣法名圣性。定性所知不障轻。无姓毕竟无圣法故。彼二障名为重 问若望一切圣法名圣性。以不障故得名轻。亦应一切障法名异生。随获圣性应皆舍 答二智俱能证于理。但有圣法名圣性。所知定姓无断时。不障圣法非异生。若依彼立得圣许断。即违诸论说所知障唯大独断。若不能断既许障在宁得圣性。由此故知。但依一立。如所知障在二乘身不名为障。不碍彼果名无覆故 若尔无性所有二障。亦不障彼应不名染 答人天同异生。不障可不染。对圣名异生。不得故名染 又解虽不障人夫。感生故名染。所知不障小。不招生不染 又解定姓二乘亦依二障立异生性。文无简故。能障于大必不得故。如无姓障必不得圣依二立故 若尔二乘断此所知异生性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断 若尔即应断所知障 答许亦无过。如断定障 此亦不尔。定障除现不断于种。此依种故 答虽依种立。不即取种。依种假立。言不断所知者据种体说。言断异生姓者据假功能。假实既殊故不相反。若依此解不定二乘但亦名圣。以异生性得圣舍故 一云不断。望自乘说名得圣性。所知未断彼姓犹存 若尔应名亦凡亦圣 许亦何过 有杂乱过 答若以圣性为异生性可有杂乱。二性各别何成杂乱 二性虽不杂。凡圣是相杂 答望义有别。亦不为过。如不定性二乘圣者。未至初地亦名异小。故后释为正 问何不通依俱生障立 答约全能障见.修无漏。俱生立全障二无漏故不依立故。瑜伽论五十六云。依未生起一切出世圣法分位。建立异生性。此论亦言见所断种未永害位。假立非得名异生性 问依见断种立异生性为。总依三界见断种立为。不尔耶 答有二解。一云唯取第八现行。同地见断种立。不依一切分别种立。不尔一界成三界。应名三界异生。若取生现行种。即已得上定起上地惑。亦名三界异生。一云通依三界见所断种。文无简故。同是异生。故无杂乱。不同界.趣.生等体性。界.趣.生等显界.趣别。此异于圣故不杂乱。前释为正。瑜伽五十六云三界异生性故。性属生故。生既界别。故生亦别 问以圣望于凡。无漏皆圣性。以凡望于圣。有漏皆凡性 答有漏圣犹起。但漏非异生。无漏准凡皆无。故总名圣性 二对小乘辨差别。且对有部六门差别 一依处差别。有部唯依于众同分及与命根。大乘即依二障种立 二假实差别可知 三舍位差别。有部三说。一云世第一法舍。一云苦法智忍生相时舍。即彼灭时断烦恼故。一云二种共舍。如断烦恼无间。解脱二道断惑。若大乘师真见无间起时正灭。即苦法智忍有相见道假说为舍。实真见道。依障种立故 四能得差别。有部别立得得非得。以异生性是非得故。别有得得。大乘即此异生之性望于圣性名为非得。据异生性即名为得。如三成就不异于三别立成就 五性差别。有部唯是无覆无记。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无覆。以定性二乘所知望彼是无覆故。通三界故。依二障故 六非得差别。有部非得望一切圣法。俱舍第四云。不获何圣法名异生性。谓不获一切。不别说故。此不获言表离于获若异此者诸佛世尊亦不成就声闻.独觉种姓圣法应名异生 若尔彼论应说纯言 不要须说。此一句中含纯义故。如说此类食水食风。又得圣已更不回心作余乘故。故望一切。大乘不尔。望不能得二空智说。以声闻等虽名圣者。望回向大未入见道亦名异生。以未得法空所知在故。至于初地又云得圣性故。又彼有部三乘唯断烦恼障故。若所知障小不断故。既依障立。入初地时断二分别。虽不得成二乘圣性。而不名异生。已断二障故。获二空智故。且略辨此。

  破同分中。叙外救云。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者。应难云。趣是趣向义。外法可非趣不以趣向解同分。何得以趣例同分。趣是趣向义。外法无同分。同分相似义。外法相似立同分。又难汝本云。内法是趣生。有情立同分。外法非情趣。外法无同分。汝本以有同智故。内法有同分。外法有同智。何得无同分。何得救言外法非趣生故不立同分。此上难古。下难正理师。余转难救皆如疏述 述正中。问大乘同分依外非情立不 答据相似义假立同分故通内外。十门分别如枢要说 问若通一切立同分者。何故所引经云此天同分此人同分。不云余耶 答经据显胜且说有情。既约相似假施。通外立有何失。准此既破于他。翻彼故外假立。

  论。又若命根异识实有应如受等非实命根。比量如文 问既以异识为因。难非实命根。他以不离识因。难非假命根者。何理能遣 答大乘命根非如名定。纵将生等难非假命亦是相符。以大乘立但假名字有此功能故 又有释云。与他为违教失。说住灭定等寿不离识者 亦不成难。他亦许寿不离识故。由此论文但云异识实有应非命根 西明云。他若难大乘云。论主所说受等应非实受等。离识实有故。如相等。解云外违教失。彼许受等是实有故者 不尔。以离识实有故因两俱不成过。小大同许受等不离识故。喻无能立过。上虽云应比离识无别命根者。是设遮破。非他所许命离色.心有实自体。他只言异色.心有体。不言离故 西明又云。萨婆多量云。命根实有。能持身故。如业者 不尔。此因有他随一不成过。以大乘师不许命根能持身故。若许持身。下破经部识类受熏。假不能持。有不定过 要集云。应云汝命离识不能持身。即无违宗。大乘命根许持身故。共许同分不持身故者 亦不尔。同前过故。诸论但说能令相续住时决定。于此分位假立命根。不说能持故。设有处言能持识者。由业引种能生现识相续不断功能差别能建持义假名命持。非是摄受执持之持。亦不即取正能生用。下破假持据摄受执持。今他云命能持身者。即摄持义。故住前破。

  论。如四正断义别说三者。如四正断约义说四体是精进命等虽三约义差别体是一识者 外难云。寿等约义说。一体分三蕴。正断据义分。一进通多蕴 答命根约义别有别胜故三处分。正断约义分无别胜故一处摄。又虽不全相似取少分喻。

  论云彼灭转识非阿赖耶者。外难云。厌心入无心。别有于细心。厌色入无色。别有于细色 答细心非所厌。灭定心不无。定色非所厌。无色界中有 难。厌色入无色别有于细色。厌依入无依别有于细依 答有舍无常色获得常色 难二乘俱厌粗心.色入无心色同大有。二乘厌依入无依。应同于佛非不有 答菩萨厌粗不厌细。有悲智故有细身。二乘粗细俱所厌。无悲入寂身非有。更有两番。如枢要说。

  命根述正。大乘诸教有六不同 一唯说第八识种。如此论是 二通说现。瑜伽决择云。八根种.现定成。命根在中 三唯内六处。显扬第一云。命根者谓先业所引异熟六处住时决定性 四通五蕴。集论第一云。何等命根。谓于众同分业引决定。杂集论释云。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等 五者依总相说。瑜伽五十二说。云何命根。根于彼彼处所生自体所有住时限量势分说名为寿 六依异熟说。五十六云。于业所引异熟住时决定位建立命根 会显扬文如疏中解。决择八根如枢要会。自余诸文不违前三 然显扬文更有解云。虽相.见别不离识故。此识相分总名此识 又云彼意根能持。五根所持。能所别说云六处。此论能.所合说名此识种亦不相违 虽有诸释。疏断唯取识见分种名为命根。不取相分。此释为正。

  释应无色时至此云何然。疏自往覆乃至云。我义心法通能厌。即说心法名无色。色法唯所厌。故说心种名无心。此所加答应云。心法通能厌故。说心种名无心。色法唯所厌。即说心法名无色。即是心法通能厌。唯有心种名无心。色法唯所厌。唯有心法名无色。此更次述重显前文 更助解。厌色入无色。心为能厌名无色。厌心入无心。能厌心种名无心。汝既厌心入无心。不于能厌名无心。别立非色非心名无心。厌色入无色。不于能厌立无色。别有非色非心名无色。厌色入无色。即于能厌之心名无色。厌心入无心。即于能厌心种。名无心。

  论。微微心时熏异熟识成厌心种。何不即于此位立无心定。待后刹那方名无心定。前后等故 西明云。真谛三藏但云依种立。不离前难。今说二定依种假立。故虽成种缘未具故。不立二定。要待心灭方立二定。如律仪无表初成种时。缘未具故不成无表 今谓真谛解亦无难。无心依种。初有能熏未是无心故云依种。本为厌心。有心未立。后位方立。

  论。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本疏二解。自断前正。虽无想异熟假非实感。然为求彼果修无想定。若有心时是能感彼无想果者。修有心定何假无心。以无心定前微微心所熏成种。防心不起方名无心定。即说假法能防实心。后得果时彼虽是假。然由厌心功能力故。想等不起假说为感。于理何违。若俱实种为能感者。应同第八不名无心。又复此论但云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之粗动想等不行假立无想。不言成种招彼无想。又复是假。如何种感 问得果之时微微心种即久已灭。但有相续无心种子。无二种种。如何可说有心感有心 答虽无别种。即最后心与种俱时修。有能感彼总异熟力。以未熟故果不得起。后熟生果时将现就种。望得果时说有心感。故亦不违 西明云。准知此因加行时种微及微微。皆感总果有心异熟。正无心位根本实种招无心别果。无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决然。无劳致惑 此虽异释据时能感不越本解。然复有过。何者自许彼天非所生果假无别体。故不应说为实种感。若许实感。何故复言无心定力遮心不生。其理决然。徒设劬劳 要集云。有说二解后说违五十六者 本疏自判后释非正。何烦重述 然云彼天总报第八。及彼生得心等。必为微微有心种感。若无现思。种不能独取果。彼假异熟无想别报。即随所依一时说感。不可分拆有心无心二位种子别感二果者 既一时感如何一有心一无心。又俱时感即应无心与总异熟俱时而得。何故前后 若云谁说前后。即违论说心.心所灭。既言心.心所灭。明知初起现行。亦不可云。伽五十六既云起者谓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异熟果。明是一时。不更别分总别二果 此亦不尔。若直执论说。亦应但现思不得通种子。彼云谓能引发无想定思。能引即现思。复不说种子。若云以义通种子者。亦以义取说感总报。依此总报六识不行假立无想。故此论云。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之粗动想等不行假立无想。

  论云无想定前至招彼异熟识。明所依。依之粗动至假立无想。明能依 问无想异熟灭几识立 答灭一识立。以鼻.舌二识但在欲界。眼.耳.身三识但在初定。在第四定粗但第六。不可起于下地异熟眼等三识。故唯第六 问出彼异熟心缘何地 答随所生地以为所缘。以润生爱必与所生同一地故。不说异地爱润异地生故 问无想异熟即依所厌以立。二定何故依能厌立 答异熟是所求故。于所求立异熟。一定亦所求。即于二定之上立二定。故无过难。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二(末)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三(论第二)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论。有三有为之有为相。具如疏解。然准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诸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少同大乘。即经部本师。然通离识.不离识别在下例破。分别论者说此能相皆是无为。法密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立无为者非此所破。下无为中方始例破。此等虽立作有为相非不相应。以论文中标.结但破不相应故 有言已他破竟故此不破 今谓不尔。非他已破今此不破。诸不相应经部已破。今复破故。或虽无为然为能相。今破能相义。下破无为义。二段俱破理亦不违 相似相续沙门所说色法生住老无常体还是色。乃至识法生老住无常体还是识。此下例破不别破之。不尔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有相符失。经部师立准婆沙说。同大乘立一期四相。萨婆多师云。唯是众同分相。非有为相。此意说云。一期四相但与同分而为能相。非诸有为相。以诸有为刹那刹那皆具四相故。即萨婆多不许依经立一期四相。依世俗谛理即不遮。婆沙三十八多复次解故。诸余门义如诸论辨。

  言非第六声便表异体等者。外立量云。有为相言。定别有体。有第六啭言故。如天授之衣等 准此量中有其三过。一宗中比量相违过。过云有为相言。非定别有体。以有第六啭言故。如地之坚等。宗不言定无别体。但违于彼定别有故。无不定过。二者彼量有不定过。如文可解。三者亦有有法自相相违过。此量不但立别有体。即显离所相。而是有为能相耶若之衣等。非有为能相。故成相违。离此四相之外。更无同喻。余皆非有为相。即成异法。第六啭言。因于异转故。如入正理论立有非实.德.业等量。

  论若有为相异所体等者。量云。汝无为相。应离体别有。说之相言故。如有为相。然有解云。此量有他不定失云。坚等异品。说之相言。是不定过。此亦无过。在宗中故。以许有之言。总难令别有此。又云汝无自违过 西明量云。无为相体。应异所相。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有为相 有解云。此量有两俱不成。以为无为中随一摄因。于所相有于能相无 此亦不尔。有为能相是有为。无为能相亦是无为。岂无为能相在有为中云于能相。无要集随此。云有解胜。又破他言。汝有为相体。不异所相。或应无别实相为相。为无为相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 要集云。有说有释但为此量。此量因中有法差别相违过。量云。有为相体。应非假不相应。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由此但以道理例破。不应立量者 此说非理。所以者何。以立宗言汝有为相体。即就他宗破他比量。不立自故。如何得与论主。作法差别相违。又假不异所相。实不异所相。别实有。不别实有。是差别故。然准作违。即是有法差别。即应脱一有字。若作有法差别。是差别故。又设若尔彼立违量亦有此过。以实有不相应。非实有不相应。是差别意。立量实有不相应。今与作有法差别违量云。汝实有为相。应非实有不相应。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故不得成有法及法差别违。即显彼立异有为外别立能相。如耶若之衣等。量有法自相相违决定。及法差别相违决定。又过如前。由此有说.有释无愆。

  论。又生等相若体俱有等者。本云。初破古师相用前后。又住异灭下。破新萨婆多三相用俱 西明科云。并通新旧。有解取前为正 要集云。取西明为正。以婆沙文义有两释。初云作用时异。即三相前后 又云。婆沙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即同时 今谓不尔。前引婆沙三十九云。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尔应一法亦生.老.灭。作用时异故不相违。谓法生时生有作用。灭时老.灭方有作用。体虽同时用有先后。此意即答三相作用皆有前后。不别云灭与老同时。

  论云为止他宗显正义故。如譬喻师一刹那中有三相者。即应一法一时亦生.亦老.亦灭。然无此理。互相违故。应说诸行初起名生。后尽名灭。中衰名老。为遮彼执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如是者。则应一法一时亦生.老.灭。答作用时异故不相违。乃至云。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无有失。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已上论文)。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者。以老衰法灭时方显。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下总结。体虽同时用有先后。又不说住与灭同时。故知古师相用前后。不应分为二说。文无别故 又俱舍第五破萨婆多云。又住等三用俱现在。应一法体一刹那中。即有安住.衰异.坏灭。若时住相能住此法。为名安住。为名衰异。为名灭坏。诸说住等用不同时。彼说便违刹那灭义。他既自说相用前后。约俱时难古萨婆多。即有相符难新萨婆多相用前后。亦是相符。故依本正。

  论。所待因缘应非本有者。疏答外难云。虚疏之法虽现有种。便无外缘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实法何得相例 要集云。此释未能尽理 今谓种体虽恒。所待因缘本无今有。展转无穷。非恒具足。故非常生。故瑜伽五十一云。诸行虽有各别生因。然必待缘方得生长。乃至故此论云。不同外道缘恒非无故不顿生者。今将此释无异于本更待外缘。外缘即是亲种之外。外缘未合即不能生。即缘非恒有故即前因。何劳别说 今更设难。如我识外有外缘。不具不顿生。大乘唯自心。不假识外法顿起 答所缘亲境唯自识。不能缘外说唯心。不无增上他有情。此外不具非顿起。外又救云。汝种虽现有。虚疏待假缘。我法体实有。还待实外缘。若尔即执二生便为无用。

  论。所相恒有而生等合者。问此破与前理有何别 答前以彼宗不离无为别立能相。例破有为不令别立。今以有为体恒有。说生等合。例彼无为体亦恒有。应生等合。故二文别。

  云俱舍云。即前异不成。异前非一法。若所异之法。即前住所住者。异义不成。非前所住是别法者。即非一法。

  论。表此后无为相何失。本疏云。即现在法于后无时。名之为灭。假言过去。过去体无实非彼世 西明释云。灭相是假。行蕴所摄。假依现实。实在过去。若说现在应依异世。此意灭相。论说后一是无故是过去。若说依现。异世相依。自释难云。若依过去便无所依。答云如比量中立法无者。彼因依无亦得成立。非如有量因必有依。灭相是无。依无何失。有解取前本疏为正。后说虽无异世相依。而有异世相表。又已灭无。如龟毛等非有为故 要集意取后说为正 五十二云。依生已坏灭分位。建立无常。又四十六云。依于有分建立一种有为之相。依于无分建立一种有为之相。又此论云。无时名灭。此中所说时分位者。不可无时说有分位。亦非有时说无分位。由此准知。已灭分位建立过去。更多云云 今谓。本疏所说为正。何者且论立世。世依法立。虽云过.未。过.未无体。还依现法。观待曾.当立过.未世。灭相在过去。过去既依现法假立。灭相理实依于现在。故佛地论第一说。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此所说时通于三世。但于现在假立三故。

  杂集第二云。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 又第三云。依止现在假立去.来。故约当得假立未来。约曾得假立过去 又此论云。表此后无 又云灭表有法后是无。若不依现法观曾有义。唯取法无已。立过去世及灭相者。既论云无时名灭。过去实无。灭相及世即俱是实。何得名假。又何得云表此后无。应云表前法已无故。复违杂集第三依止现在假立三世。彼约诸法因果曾当。通一切故 又显扬第一云。心不相应不可施设与心等法若一若异。灭相既依过去无立。与现在法时体俱乖。云何不可施设为异。又若唯无。何故五十二云。问如世尊言有过去行。乃至云。此何密意。答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不尔过.未体既是无。如何可说与果摄因。故依现法与果摄因。假名过.未。又如何言于诸蕴中随观生灭。灭依过去。过去是无。无非蕴法。

  问既依现法假立过去。云何得言无时名灭 又四十六云。过去行已生已灭。由彼诸行无因可得。亦无自性。又云。即此已生诸行刹那。自性灭坏正观为灭。答即观现法有酬前相。假说曾因名为过去。名为已生自性灭坏。非无现法独说过去。故五十二云。若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 既称种子相续名过去界。明种子体非是已灭 问现法未灭如何立灭。又诸现行可无灭相 答且据种子显过去界。影彰于现。如未与果。种子相续名现在界。不唯种子独名现在。如十八界通三世故。或但说种。以恒相续因名界增。或复现行亦得名种。能生果故。如第八会十因二因种子之言。故实种现皆有灭相。由观现法有酬前用。假说曾灭故。说灭相在过去世。以法谢已。灭相方显。据实于现由有当灭。亦名为灭。即如论文表此后无假立灭相犹如坏苦乐灭方有。然说乐受亦名坏苦。谓坏时苦故。现法亦尔。当必灭故说过去者。此时显故。异他宗故约世分故。故五十二云。何故世尊但说三种。一生。二灭。三住异。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乃至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既于现立住.异二相。明生未来。灭在过去。约世义分。据实假义得通三世。不尔四相不遍有为。现.未无灭应非无常。五十二云。复次无常差别亦有多种。谓坏灭无常.生起无常.变易无常.散坏无常.当有无常.现堕无常。若一切行生已寻灭名坏灭无常。本无今有名生起无常。异相行起名变易无常。离散退失名散坏无常。即四无常在未来时名当有无常。正现前时。名现堕无常 准此故知得通三世。以重释前四相差别故 又释唯现以无别过.未。依现立三故。虽实依现。义通三世。无不遍失。

  然有为法因缘力故下。申正。准文五门分别。一说相意。二相相状即亦辨名。三约世分。四释妨难。五显差别。科段如疏。今加出体。出体有二。初辨异宗者。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说。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不相应行蕴无有实体。故有为相非实有体。然末经部不别说在不相应中。分别论者说。有为相皆是无为。若是有为性羸.劣故。则不应能生法住法异法灭法。以有为相体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生法乃至灭法。

  法密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若无常相体是有为。性羸劣故不能灭法。以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灭法 相似相续沙门所说。色法生住老无常体还是色。乃至识法亦尔。此意四相不异色等。随五蕴体相即彼摄。非不相应 经部师说。五蕴出胎时名生。相续时名住。衰变时名异。命终时名灭。然婆沙说。显彼唯是众同分相非有为相此意即说唯依有情众同分上立此四相。不遍有为。以经部师一刹那法不许立住。时中之极名刹那。由诸法刹那故。准俱舍论第五。经部亦立刹那四相。彼论说云。又一刹那诸有为法。离执实有物四相亦成。谓一一念本无今有名生。有已还无名灭。后后刹那嗣前前起名为住。即彼前后有差别故名住异。此意本无今有体起名生。有已还无无时名灭。能引后后刹那嗣前前起名住。即彼住相。或与前念。或与后念。有差别故名住异。约住辨异故云住异。虽是假立不离所相。俱舍第五云。此中何用生等别物。又如大士相不异大士。又如坚等地等界相非异地等。故虽假立不离所相。萨婆多说。异所相法别实有体。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已辨小乘。大乘所说四相假有。与所相法不一不异。是不相应行蕴所摄。理皆极成故不引证。

  二说意者。先辨小乘。婆沙三十九云。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复次为止他宗显正义故。复次标别有为名有为相。虽释经中说三所以。亦说相意。相实有四。经中说三。释此经意有多复次。亦说相意如疏略辨 次显大乘者。准显扬十八。为起属主相应言论故说相等。故彼论云。属主言论者。谓诸言论配属于主。方解其相非不属主。如说生相此谁之生。观所属主起此言论。所谓色之生。受.想.行.识之生。非说色时此谁之色。观所属主起此言论。如生如是住异无常等心不相应行。类如其所应尽当知。是名属主相应言论。瑜伽四十六有多复次。一令观无常。二观行是苦。三知法无我。四令证涅槃。广如彼释 杂集说观生老住意亦同此。若此论文表异无为。假立四相者。意.亦同彼观无常证涅槃等 相状如文 约世分者。小乘如常。大乘多说。一说三相现在。一相过去。如此论文后一是无故在过去。此约二世。同瑜伽论五十二说。或约一世。论云生表有法先非有。灭表有法后是无。既表后无故在现在。不尔应云灭表有法生已无。若随初解。应云表生已后即体还无。非现立灭表已后无。二解任取。义意如前 又五十二约三世显。论云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彼既生已落谢过去。是故世尊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所以者何。唯现在时有住可得。前后变异亦唯现在 准此论意。既于现在唯有住.异明生未来。灭居过去。此亦义说。道理无违。或复四相俱通三世。虽无全文说通三世。以约前后互相准例义则可通。约三世分。生在未来。刹那分别。生即在现。差别分别。亦通未来。五十二云。若依堕世界生说。始从欲界。乃至无所有处生。名有上生。此意虽说现生之法。更有胜上。如有为法名为有上。义意亦显未来更有上法当生名有上生 无常之中。五十二云。坏灭无常.生起无常.变易无常.散坏无常.当有无常.现堕无常。若一切行生已寻灭。名坏灭无常。若一切行本无今有。名生起无常。当有无常者。即四无常在未来世时。名当有无常。此文如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三无常。住.异文中。以影略故论文不说。此论总明生等四相。通情.非情.刹那.相续。假立四相 释难如论 外难过去体是无。于过去世立灭相。未来体亦无。于未来世亦立相。答过去体曾有。曾有立灭相。未来体本无。未来不立相 又难过去曾有。曾有立相。未来当有。当有立相。答灭相体是无。依已灭无立无相。生等体是有。未来体无不立相 又难表法后是无。依无立灭相表法后当有。未来立生相。答表法后是无。可得依无立无相表法后是有。不得依无立有相。更多妨难略不能举 显差别者。经部立二种。谓刹那.一期。有部亦尔。上座.化地部.正量部。如枢要明 就大乘辨。有多差别。一常无常差别。克性无常。相从是常。摄相归性常。相用别论无常。故涅槃二十二云。善男子有为之法。生亦是常。以住无常生亦无常。住亦是常。以生生故住亦无常。异亦是常。以住无常异亦无常。坏亦是常。以本无今有故坏亦无常 二遍计依他差别。若遍计性体若空花。不可说作有为之相。常无常亦尔。若依他性依缘有故。是无常相。故中论第一三相品云。如是三相为是有为能作有为相。为是无为能作有为相。二俱不然。何以故。若生是有为。即应有三相。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等 三体类差别。如五十二云。复次生差别。谓刹那生.相续生.增长生.心差别生.不可爱生.可爱生.下劣生.处中生.胜妙生.有上生.无上生。老差别者。谓身老.心老.寿老.变坏老.自体转变老。住差别者。谓刹那住.相续住.缘相续住.不散乱住.建立轨范住。无常差别如次前列。又有刹那.一期.经劫.穷生死。如显差别中释。披文可知。此即时节差别 四五名同体差别。如缘生中生老死支。触中生老死触等 何以差别。答缘生支生。据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五蕴实体名为生支。老据发白或复衰朽未死已前。死据临终将死正死。俱通五蕴实法为体。以彼相名显缘生支。假实.分位差别不同。一期四相位虽可同。假实有别。又一期灭据已灭名死。缘生支死将死正死。已灭非支故 触中老死。五十四云。由时分变异不平等立老。由命根变异不平等故立死。此意老死是果。由依触分位有彼老死故。因立果名。如饥渴触体即四大分位假立。唯在色蕴。四相老死通依五蕴。取上别义。四嗢拖南中。通说五蕴体及四相。俱名无常。无彼常故。四十六云。如是诸行常不可得。故名无常。与杂集同。经中亦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故。因明论中所立无常。即唯取灭。然通体相。数论相灭。对声论等即立体灭。若通生灭名无常者。即宗.因无别过类所摄 六体同名差别。或名生住异灭。或名生老住无常。或名生住住异无常。或名起尽等 七遍不遍差别。一期四相约有情辨。刹那四相遍有为法。八十八云。如是三相依二种行流转安立。一依生身。二依刹那。依初流转者。谓于彼彼有情众同分中。初生名生。终殁名灭等。

  破名句文中云。若名句文异声实有。此破外计 要集假叙外人反难云。假不相应名等。应非能诠。以是假故 或云许异声处不相应假法处摄故。如余假法 西明释云。汝名句等实体不成。义如前破。若不许声是能诠者。便有量中阙至教量失。此不成释。前未破故。又复大乘诸师计别。陈那不立至教量故。他许实故。要集云。外人作比量相违。然彼量有宗相符失故 今谓不尔。量中云非实能诠可相符失。但云非能诠何名相符 今云彼量是因中相违决定失。以假实因及异声处法处所摄各自许故。大乘无过。外人若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诠。为相违者。此亦非过。何以故。大乘量破彼云。汝名.句.文定不能诠。以异声故。如色等。今与大乘作量。云假名.句.文非假能诠。于因明相违中是何相违。望大乘量总非是过。又大乘名等不异声故。以假从实即声能诠。外难不诠。违世间故。故下文云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

  论。谓声能生等者。破他可知 问大乘自许假名等诠。言何用名等岂不自违。答外许名等定异于声。由声生显。此声必有音韵屈曲不尔不生。大乘能诠虽在名等依屈曲声。非定一异。对破定异。摄假从实云声能诠。何用名等。故无有过。

  论。若谓声上等者。牒破可知。然本疏量云。声之屈曲应非离所依别有实体法处所收。色蕴上屈曲故。或色.声二色之上随一屈曲故。如色处长等 要集云此量有法差别。法差别量云。声之屈曲应非离声处假法处摄。因.喻同前 此亦不尔。谁许声体在法处收。以许名等在法处故。名等依声不即声故。今对破他计屈曲声即是名等。异声别有法处所摄。故举长等以为量破。然西明云。汝色上长.短应异色处别有法处自性。有屈曲故。如声上屈曲 此量亦过。应云汝色上长短等。应异色处法处所摄。色上屈曲故。如声上屈曲 今言长短应异色处。别有法处自性。即长.短上生等诸法。法处所摄。即是长等异于色处。有此生等法处自性此言过失也 又量云。声上屈曲。应无别体法处自性。以即屈曲故。如色上屈曲 此量言过同前应知。若即准言复有法自相相违过也 问若云声上屈曲能显义故。有教性。故。意识所得故。法处收假立名等。他云我宗亦尔。大乘通云。不唯依声假立名等。通依多法故法处摄。长等不然者。问此据缘假为缘实者。若据五识唯缘实宗。长等意得。应法处收。若云虽唯意得。依眼明取故非法处。屈曲之声明取亦尔。应在声处。若据缘假。屈曲之声亦耳识得。应声处摄。又应耳识亦缘名等。即屈曲故 今正解者云。大乘师声上屈曲。虽体非实。仍法处收说为名等者。据摄假从实。非即正取屈曲声体以为名等。取屈曲上有能诠用说为名等。如无心定等。但取种上能防心用非即种体。相等亦尔。故法处摄。长.短之色无能诠用如屈曲声。自体性边俱自处摄。非大许彼屈曲声体在不相应。彼非色.心。此是色故。设五缘假。耳识但取屈曲声体不取诠用。故摄处别。疏中但以屈曲之声。长.短等相例者。且随他宗为不正释。及摄假从实云声能诠。非是克体性用别门。取声体为名.句.文等。故下正解。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更多有问答及以异释。恐烦不述。

  论。若谓声上等者。外救量云。声上音韵屈曲。不能诠。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声上音韵屈曲是有法。不能诠是法 枢要云。论主为作有法差别相违。内声屈曲能生名等。不生名等。是差别故。故论云。此应如彼声不别生名等。先举同喻后举宗法。故作量云。汝内声屈曲。不能生名等。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此就他宗。彼弦管声不生名等故。以内声如彼弦管声 有解作法差别相违因。破云。内声屈曲不能别生实名等。即声屈曲故。如弦管声 此说不尔。准外量文。屈曲是有法非法。何名法差别 要集云。此破末计屈曲有二。法差别相违因者。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法差别 此亦不尔。他宗说声不是能诠。名等能诠。别生名等不生名等。在声不在非诠。何得言别生名等非诠。不别生名等非诠故。若以非诠为法差别。论应云此如彼能诠。不别生名等。何故云如彼声 西明云。杂心许有因俱声如弦管等。俱舍论破。正理论救云。谁言一极微二大所造。但约助缘说因俱声。此中正破杂心所说 不详此说。杂心因俱即弦管等。似有能诠非实能诠。正理亦同。何故但言偏破杂心。不云兼破正理何也。疏云我亦不说弦上屈曲非不能诠。但如汝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今我因俱故者。此意前随汝宗。屈曲之声云如弦管不生名等非善.恶性。亦如汝说化人身.语二业非善.恶性。我弦管声是因俱故。假通善.恶。亦许能诠。如林声说法。离质化等。皆通善等。

  论。名诠自性句诠差别者。辨自性差别如因明断。

  本疏成立他方有佛云。除此三千界外他方。亦应时有佛出教化众生有人天众生故。犹如此土。不言定有恒有。以有劫中无佛出故。复除成.坏非时有故。简不定过。有解改因云。彼有所化人天故。意避成.坏。虽有人天而非所化。根性未成故 要集云。前量有不定过。为如成.坏劫有人天故无佛出世 今谓不尔。于无过中妄生过想。前量不言恒定有故。自许不定故。今为不定云。有人天众生故佛定不出。如成坏等劫。此意余方定无佛出。以有人天众生故。如此成.坏劫。此量不定破前定量亦令不定。即似理门似共不定。故理门云。由用不定同法等因。成立自宗。方便说他亦有此法。由是便成似共不定。今所立量虽非即彼。然似于彼。又无共同喻。以成坏劫大乘亦许有佛出故。前云时有不简报化。如法华经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等。

  又彼自立量云。他方世界人天有根性成器者。以住劫减时人天有情故。如此土住劫减时 令谓此量是真不定。为如此有佛住劫减时人天有根性成器。为如此无佛住劫减时人天无根性成器。故成不定 要集又于本第二量。作决定相违量云。光明等上。定无名等。以非声故。如虚空等。此亦不尔。无共同喻。大乘亦许名等依空。虽不依如。依识变故。无文障故。

  问言便缮那此云扇.相好.根形.味。此即是盐。能显物中味故。味即是文 准此解意。文即能显。云何前言而体不能显耶 答显有二义。一显名.句。二能显义。文能显名.句。名句由文有故。名.句能显义。文从名.句能显体。非显义故。前后义亦不相违 问字体非能显。从彼名.句说为显。声性非能诠。从名说能显 答名.句依文近。字从名说显。句等望声疏。声不从名显 问文体非能诠。为因从果显。字体非能表。为果从因表 答名.句必带文。文从名等显。声不必有字。字不从声表 问名.句为揽字成。为别有体。若别有体岂可离声。一刹那声必有字故。若即揽成。名.句与文体性何别 答有二解。一云各别。一刹那声多屈曲故。二云揽成。总别有异故。三体别。后释为正。如前第一卷已辨。

  论。有执随眠等者。萨婆多师随眠是缠。即现行法。成实论师无表虽依思立。然是不相应摄。

  论。如是二法等者。缘瓶等心。等取衣食车等心。是何量摄 答本云非量收。不亲缘得法自体故。非比度故。非量所收。非量不要唯竖执故。西明意同。有解似现。即比量摄。故理门云。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 有云。若开现.比.及非量三法不同。能缘之心可通三量 然要集断云。假立瓶等义同名等。虽非法数。然定散意皆得缘瓶。故前三师皆不应理。取第四正 今谓。初二义即如实。后二非理。所以者何。且第三师云。缘瓶之心是似现量。即比量摄理且不然。现.比二量是正智摄。似现.比量迷乱所收。何名比量。若以缘共相故比量收。诸迷乱心及以妄执似比量心。应比量摄。若许尔者真似何别。似比量等非真比量收。似现亦应尔。又理门解比量智云。从现量生。或比量生。缘瓶心是似现所摄。何得说是比量收耶。然理门论云。彼声喻等摄在此中 故唯二量者。据得法体无谬者说。非似现.比亦许二摄。何能自悟。若二皆摄何能自悟。若第四师缘瓶之心.若二皆摄。何能自悟 若第四师缘瓶之心通三量者。违理门说。彼云。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舆等皆似现量。于实有中作余行相。假合余义分别转故 八正理论亦云。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非比如前。所说非理 问若尔定心诸佛菩萨。岂不缘瓶 答不障缘瓶。但心不作实有瓶解。得瓶所依四尘自相。于实有中不作余行相。假合余义分别转故。以能了知世间缘彼作实瓶解故现量境。如遍计性圣者达无亦为圣境。非同凡执说为圣境。本疏云缘瓶之心是非量者。据作实瓶解说。非约了瓶假。亦是非量收。设复缘瓶作比量解。亦似比量。非真比量。无实瓶体故亦非量。非似现比是非量摄。不称境故邪谬智故。

  论。无为非世等。本云汝宗无为应非无为是无常法。许有用故。如眼.耳等 要集云。有违自宗 今谓非过。宗言汝故 又云若取他宗因有不定。为如识变无为有作用故是无为耶 此亦不尔。识变无为假名无为。非实无为。前言汝宗无为。即实无为。故无不定。量既无过。何故不得立量以破。云但理破耶。

  论。又诸无为许无因果故等者。旧俱舍云。无为非因果者。错翻无字以为非字。若言非者。即不是六因五果。他宗自许六因之内为能作因。五果之中是离系等。今言无因果者。虽为能作因。无取与果用故。无有力能令果生故云无果。虽择灭无为是离系等果。不从因生故云无因。不碍他生为能作因。由离缚得。择灭是离系。余二增上。俱通士用。大乘所说如枢要辨。

  疏云有漏一识因。无漏二识果。无漏三智。或说八识者。七地已前有漏变熏唯第六识。故一识因。在无漏位第七创缘虚空.非择灭未有漏熏。但由第六。故二识果。无漏三智。或除成事。不说缘理。或通八识。智遍缘故。

  然识变者。独影唯从见。无别种生 西明即许识变无为别熏成种 今谓不尔。若许成种。且有漏心缘虚空等。许别成种。即他界缘.无漏缘。应皆成种。若许成种。后应生现。亦可为质。何得说云但缘名境。若云虽生他界及无漏质。非真实故说缘名境。若尔应假。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若许彼缘不别生种。变无为等例亦应然。

  六八等无为假实分别。识变皆假。依如立者。本及西明说。六中五假。真如是实。八中三实。即三种如。余皆是假 今为二解。一云皆假。故此论云。此五皆依真如假立。真如亦是假施设名。又前标中云。二依法性假设。又下结诸言无简。云故诸无为非定实有。

  二云真如无为。一三是实。论但说云真如。亦假施设名。非体假设。云非定实有者。总结非他。离色.心外非定实有。不言不离色.心者非定实有。未见文断任意取舍。

  增减不同者。依大般若立一。真如无为。约废诠谈旨故 依瑜伽五十三立二。谓虚空及非择。约世共知故。又世于空但识其义而不识体。但言空常住。不知是无为。于非择灭。识体而不识义。谓知此法缘阙不生。法体灭无。而不知是无为云不识义 若准此论亦得云二。一依识变。二非识变。假实异故。依识变者。似非真故。

  或有立三。谓随小乘。又为世出世故。虚空.非择世间。未离缚故。择灭出世 或有立四。掌珍.五蕴论。为对他宗及于自义辨假实故。虚空.择.非择是共他立。真如无为是自义。前三是假。后一实故 此论立六。依于择灭分出二种。由依智.定二障别故。不动灭.想受灭。断定障故。于定难知。又分二种。或由定.不定。不动.想受。永断择灭。暂伏非择。能所依异故立真如。或假实别。

  对法立八。于真如中约诠分三。谓善.不善.及无记法。此论约旨故但立一。若据约诠。乃至众多假立无失。

  种类不同有三种无为。一依如立。实是无为。二依识立。相似无为。少分似彼体实有为。三别义立。谓诸无漏。非烦恼作故名无为。从因缘起故有为摄。初非染净因缘为。次或二为。或非染为。以三性心俱得变故。后非染为。然若克体。即是有为。从因生故 略问答者。何故断烦恼障所显真如。名为择灭。断所知障。不名择灭但名为灭 答由不定故。下第十云。不动等二暂伏灭者。非择灭摄。究竟灭者。择灭所摄。与显扬同 问烦恼亦尔。何名择.非择 答烦恼易而共许与择等名。所知难而非共故但名灭。或互影显。或随应立名。不可齐责 问择.非择灭。随择.非择不生处得。不动.想受何故不然 答据究竟断故作是说。不障分无亦立彼二。据显如齐解。或约二定所显真如。余地未得彼二定故。约得智.定不齐解。随断何烦恼必得智故。若苦乐受及想受未灭。未得彼定故 问烦恼不障定。唯约所知分。烦恼亦障定。应通二障说 答实俱障定。但据胜论。以异熟受领下劣定。障于胜定胜余染法故。偏据所知。不约烦恼说 问识变无为。及缘无为所起相分。何法摄耶 答摄相从见。即四蕴收。见.相别说。法同分摄。或准论文无为有二。一依识变。虽实有为亦无为摄。以相从质以假随实故。更多问答如余广辨。

  此二法执细故难断。要集三解。一云六.七法执从无始来。与彼我见唯同种起。离我见外无别法执。彼说此正。云由此法执唯有一百二十八种。与烦恼同 今谓不尔。从无始来执法为有。即执为我。可如所说。涅槃见等虽执法有。不执作我。岂非法执。此等既法执。岂恒我执俱。又小无学我执已断。岂不起法执。法执若起。许熏种不。若不熏种。何阙不能。若许熏种。可不生现。此既生现。岂与我执恒同种耶。虽说头数百二十八。不说各各与惑同种 问断第六识俱生法执。有于渐顿次及超不 答唯渐断次第不超。无顿得果及超地故 若尔何故二乘断惑障。先伏后成超。菩萨断所知。后超先亦伏 答二乘得果易。先伏后成超。大乘证地难。无超可得伏 问大乘难得果。唯次不言超。饲虎及掩泥。如何说超劫 答大乘无超地。据此不言超。由精进促生。何妨得超劫。

  论。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者。问若无体法虽无缘义。得有所缘者。何故前第一。云非诸极微共和合位。可与五识各作所缘 答五识不能缘细境故说非所缘。不障第六缘无变相成所缘义 若尔何故观所缘。云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 答意破所缘。设纵缘义。无实体法望于六识皆不成缘 问假法及无皆不成缘。大乘第六缘兔角等。此相分假。得成缘不。若许成缘。何故破他。若不成缘。岂无亲所缘缘耶 答小乘等执识外之法。假实皆无。非所缘缘。故前破之。大乘所缘是不离识。简遍计故。皆得名实。成所缘缘。

  论。如非所缘他聚摄故者。此或无同喻。五七等缘有不遍故。云如非所缘。第六遍缘十八界故。何非所缘 答据别缘说。他共许故 问佛智遍缘自他同许。何非所缘 答约因说故。又他许佛心能非一切时恒遍缘故。

  论。现在彼聚等者。量破于他准文可知。然二十唯识论云。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此文有徴有解有遂有答。初二句外徴。以前答他除佛已外。虽知他心。然不如实。以他为质。相分少似。不能称实。与本质异。故不如实故今外徴。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 如知自心智。论主为解。不取见分缘自见分。已除佛外皆不能缘。据一刹那非前后量故。如实知故亦非自证。取前后缘。及缘别识。亦变相故不如实知 他复遂云。云何知自他。俱不能如实 颂第四句不知二字。是论主答。若他心智除佛已外。由法执蔽。若现行若种子。有此无知覆心及境故不能知。即由此覆。不知如佛净智所行离言说境。一不知言通答前遂。并显不知如佛所由。准此论意。颂不知言。无知不知合名不知通遂及答。

  疏云。然上座等计。同聚心相应之法亦互能缘。婆沙第九云。如法密部彼作是说。惠等能了相应受等。此意不说各能自缘。俱互相缘 婆沙复云。或复有执。心.心所法能了俱有。如化地部。彼作是说。惠有二种俱时而生。一相应。二不相应。相应惠知不相应者。不相应惠知相应者 俱舍法师释云。言相应者。与同时起心聚相应。不相应者。即前后念。不与同时心聚相应。此之二惠更互相知。今犹未了缘俱有法言。及西方师义待后检文。今又释云。言相应者即四蕴。不相应者即是色蕴。及前后四蕴。与四蕴俱。不缘自相应。能缘俱起不相应蕴。名了俱有。智相应蕴前后智知。前后起智。即是不与此智相应。能知此智相应四蕴。即前后相应智更互相知 大众部说。智等能了为自性故。能了自他。如灯能照为自性故。能照自他。

  论。如有真火等者。本云。依他之中有似法无似我。法谓轨持。依他中有。我谓主宰。依他中无。法别种起。我无别种。不障名似。但有无别。余多不了。异释云云。要集中说人类猛等及缘自共相等皆不得意。设难失宗。烦不能叙。

  问疏中立量。如第六识缘张人时。张人身中余一切法皆应缘着。虽就他宗为此比量。大乘自宗定心缘时。得张人身一切法不。若不得者应非现量。不得自相故。若许得者。人是假法。共相无体。现量证智如何得缘 答现量心缘。得自相者。各附己体而分明得知和合法假说为人。非作一解名得自相。

  释烧心口。外人返难。如汝定心及五.八识得法自相。缘火之时何不烧心 答宗计有别。汝执言说得自相者。如似身根得火自相。即觉烧热。火以烧热为自相故。心等亦然。既得自相何不烧热。此就外道难。非大乘宗。大乘宗者根非所烧。而言得自相者。各附己体分明而得。非分别贯通余法名得自相。不同外道。若外道余乘。各执言说得法自相亦同身根。故作此难。大乘不尔故自无过。

  言今缘青作青解者。此比量知不称前法。如眼识缘色。称自相故不作色解。后起意识缘色共相作青等解 问前言缘瓶虽不坚执是非量收。非青青解何名比量 答瓶依多法作一解。不称法体非量收。青不依多顺法体。由有分别比量摄 若尔定心作青等解不。若不作解 云何遍处胜处作青等观。若作青等解。定心应比量 答虽作青解各附自体不贯通余。得是现量。不净观等准此可知。

  问言假智诠依共相转。为缘故名转。为行解名转。若缘故名转。共相体无。智缘何起 答共相虽依本质自相增益似有。假智缘时还依本质以变相分。质.相俱无彼共相体。智但缘相。不能缘着彼之共相。义说共相以为所缘。显诠缘不着。名依共转。或于行解亦得名转。但生行解。无彼共相 若尔何故名依共相转 答依共相解转 若尔行解.缘用有何差别 答如我执心所缘无我。而自执情妄作我解。即缘妄解能执心生。故论云。起自心相分别许度执为实我起自心相。疏有两解。此依后解。法执亦然。此假智.诠虽非坚执。行相似彼 若尔行解所取及以共相。俱无体性。何得成缘 答假智缘时。随其所应必定质.相心方得生。故成缘义。非无相.质而心独起 问既论色体实非青.黄。然假智诠诠缘青时。为遮为表。若但是遮。应无所诠缘。如何实色等说有青.黄等。若亦有表。即诠缘青等。如何说言不得自相 答如似色言依法假立。非体如言即实是色。青等亦尔。但遮于余。意欲表此。说通遮.表。非以有表即得自相。五.八缘时。不作色非色青非青等解。但证相缘故得自相。

  问无色界无声。假智依何起。答有三解。一依多分说。二亦有声。依定果说。三曾下二界数闻于彼。以串习故假智亦起。

  问论云能诠所诠俱非自相。若能所诠俱非自相。可依共转。能缘所缘不言非自相。应不依共转 答能缘假智亦非自相。有分别故言假智 何故不说 答影略故举境显心。

  论。似谓增益。本云。自相之上增益共相 西明云。且如眼识得青自相。名实有相。后寻求心重缘青等。非自相青将为自相。故云似谓增益非实有相 集云。有释寻求心等。于非自相将为自相故名增益。此非共相。寻求非量故 今谓不尔。若寻求心所缘非共。离自共相应有第三相。第三相无非共何摄。又寻求心是假智不。若是假智者。前言假智及诠。唯依诸法共相而转。若非共相违彼唯言。又复定中亦许寻求。岂是非量 问假智及诠俱非自相。依似事转。似事非实。即假法如无。如何得有表义名言之所熏种 答若彼本质是可生法。相分似彼。由此名言意解之力。令此相分熏成彼种。相分非假故亦无过。

  论。能变有二谓因及果。有多解释。且准论文及本疏意。因变但种子。果变唯现行。设现熏种不名因变。何以故。论但云一因能变。谓第八识中等流.异熟二因习气。既言第八识中二因习气。七现能熏非在八中。亦非习气。不同三相。三相诸文互说不定。二变更无异文说故 若尔现熏种是何变收 答是果变。或非二变。何以故。若言因非习气。若言果五七不能现彼种相故 问若尔二变摄义不尽 答不尽何过。二变据胜故。然枢要中作句数者以义说之。或现熏种亦因能变。若说为果。五七所熏岂是现相。此中意说自证所现名种种相故 若尔云何不说能熏亦为因变 答准下第八现亦名种。然说习气胜显相续。现因间绝隐略不说。

  论。此中且说我爱执藏等 西明约引.满异熟果简。不异本释 有解别简。我爱执藏目阿赖耶。持杂染种即目陀那。最初能变异熟果识名为异熟 今谓不尔。陀那通佛。非持杂染故 要集云。谓我法所依能变。于二位中别简六识至第七地显我执位真执藏处。八地已上除金刚位。持杂染种显法执位俱唯第八。故颂偏说第八异熟。今谓不尔。若兼法执依。即初能变非最先舍。违下文故。今本释意有二种简。一简他。谓余六识非真异熟。二简自。八地已去虽真异熟。非是我执恒爱着处。已舍我执故。故下释云。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 又云。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若以异熟取法执依。摄此果相而为自相。何得藏初过重。又下辨舍。先阿赖耶非异熟识。故今此文显简自他。但取我执所依。持杂染种异熟果识。名为能变。非皆摄尽故云且说。颂分或为十一门。以不可知唯此识有。余识所无故别为门。别离受俱故有十一。或受摄入心所门中即为十门。若不可知即二行相不别为门。即离说受故但十门。

  论。能藏所藏等。西明三释。第一八现望余现。第二以杂染种为能藏。种能持果故。第三现.种俱能藏。意取第二 要集亦取第二为正云。杂染品种望本识体但是所依。无因缘义。现行七识望第八现亦无因缘故。第二释是彼宗也。然三相中因相。与此义意稍异 今谓诸论说能所藏不唯说种。且无性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既云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复云摄藏诸法谓是所熏。明说第八。非诸法种。若杂染种名为能藏。便证种子名阿赖耶。经部种子亦应如是。何关第八 彼论又云。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 若即说种名种子识。岂可种子复与种子俱生俱灭。名为展转摄藏 又若以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即证种子名为能藏。何故无著论云。复何缘故此识说名阿赖耶识。谓一切有生杂染品法。于此摄藏。又即此识于彼摄藏。既言此识于彼摄藏。即应种子在现法藏。若如是者。何故复云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岂可执杂染种现以为我。故种子识言不目种子。由现第八能摄种子。名种子识。故诸名中云或名种子识。能遍住持诸种子故。是故世亲以第二句释第一句。又无性云。于此摄藏者。显能持习气。由非唯习气名阿赖耶识。要能持习气。如彼说意识。此意即显现第八识。能持习气得赖耶名。以能持习气。如经部师第六意识。若取诸种即唯习气名阿赖耶识。举意识喻亦不相似。此种彼现。有差别故 又此论第三正释彼颂云。由此本识具诸种子故能摄藏诸杂染法。依此建立阿赖耶名。准此岂可但证种子摄藏果法名为本识阿赖耶名 又云亦为有情执藏为我。若说种子。岂可执种以为我耶。若执现识不应言亦。既说亦言。明说现八为能摄藏。复执为我。故说于亦。此论又言。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 又解因相云。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故偏说之 若尔现八但为种依不生杂染。何名彼因 答种是识用。不一异故。摄用归体说为法因。无漏法种能所治别。故不说之。若直取种。无漏应取 又识显现。种子沉隐。以识能持彼种子故。说识为因。义显种子。如说闻熏为出世种。义显本有无漏为因。说杂染法与阿赖耶为因缘者。应知亦尔 又亲因缘及增上缘。皆名因名缘。经颂俱名因。论释俱名缘。设就增上名互为因。亦复无妨。持彼熏彼之种子故 又云。三相中因相。与此稍异者 此亦不尔。准此论文。与法为因即是因相。如文具显。烦不能引。释赖耶名三藏之义。至下当辨。

  问赖耶三相为是体相为是义相 答本疏释云。自相是体。余二是义相 西明二解。一云自相是体相。余二是相状相。二云三俱体相。故下结云体相 又无性云。略有三者。分折此识自相应相 今详此释。虽无文判。然本疏为正。何者若说识中诸法种子以为因相。体相有二。果离自相更无别体。但望酬因义分果相。况此论文说能持种以为因相。故下论云。持种不共故偏说之。离自相体岂有别体为能持种。说为三相不同二障。二障用殊。障性伏断各各差别。经论诚说二障体别。无文说此三相别体。设有文说。犹有前过。若云相状体相合说有三。自相有体此即极成。因果状相为有别体为无别体。若有别体。过即同前。若无别体。即是义相名为相状。此即前因。何劳别说 又自答云。于一体上义说三体。故于自相义说极成。

  论。此识因相虽有多种。十因几因。如枢要辨非声性故非随说因。是现行故非牵引.生起。若种因相八。除随说及相违因。种非声故。是无记故 六因之中能作几因 虽显扬论破破萨婆多。离第八识余现等法非因缘故。杂集论中。依第八识持诸法种。说有六因皆因缘性。且现行识望彼诸法为能作因。能作因宽 又对法云。依因自性建立能作因故。当知一切因皆能作因所摄。虽现行识非诸法种。据能持种说为因相。摄大乘云。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虽说现识。亦得摄用归体名因。望七转识既同生灭即俱有因。望自心所即相应因。故摄论云。俱有因者。即阿赖耶与诸转识。若离如是俱有因摄内外种子阿赖耶识。所余因缘定不可得 问俱有.相应二因何别 答俱有通七识。相应自心所。若自心所俱时而生为俱有因 所缘.体等即相应因。望自后念即同类因。通生诸法即遍行因。故无性云。因相即是增盛作用。熏习功能能为因性。现前能生杂染法故 若萨婆多但说苦下五见.疑.痴。集谛下四二见.疑.痴。除三见故。此能遍生五门杂染。名为遍因。

  杂集通说四谛诸惑能为遍因。故杂集云。此遍行因非唯令相似烦恼增长。所以者何。若有随习贪等烦恼。皆令嗔等一切烦恼相续.增长.坚固等 无性摄论即通说一切。故彼论云。即异门说阿赖耶识同类.遍行.异熟三因。若离任持熏习因性不相应故。既说赖耶由能任持熏习因性为三因性即任持习气。不别说染故通诸法。或虽总言意但取染。亦得望后自异熟识为异熟因。即此前引。摄论为证 若据克性体用别论。现识望余但能作因。是增上故。若种因相为六因性。能作因通 俱有因者种生于现。既与果俱名俱有因。下云如俱有因者自俱有因。如萨婆多通持业.依主 相应因者。但依主释 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即同类因。下云如同类者义同前会。诸名言种生于现行亦同类因。种子.现行性皆同故。故下论云。因果俱是善等性故亦名善等。杂集论云。谓由彼长养诸种子故。于未来世即彼种类增胜而生。乃至云立同类因 遍行因者。自种望余非因缘性。俱为增上由随转故假说因缘。异熟因性亦复如是。或可能与遍行为因。以现贪等缘余嗔等熏种生彼名遍行因种是此因亦名遍行因 如似生因因故亦名生因。异熟因亦尔。现行善等为方便因。能感异熟名异熟因。种子能与此异熟因为因亦名异熟因。或能有异熟立异熟名。与此为因名异熟因。现行善等是能有异熟。然杂集论举果显彼能有异熟云。能摄受自体故。即是异熟因。名与小同。义意有别 又此三相文义意殊。准枢要中一云此论三相唯现。然曾闻释三相俱通种.现二法。且对他宗举显胜者。又据前总标此中且说我爱执藏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名为异熟以辨三相。故但说现。理实俱通以为了义 因果分别云。在因具三相。佛果唯二无其果相。非异熟故者 若尔自相亦应非有。以摄因果而为自相。既无果相。摄何为自 答从旧因生为果。摄诸法种为因。包此二种名摄二相 若尔自相中果相。应与果相别 答果相据胜显。简他但异熟。自相谈其体。果非唯异熟。但云与杂染法互为缘故。由他能熏第八识起亦即果故 或但摄因以体能持诸法种子。即体摄用而为自相。若亲因生即是自相。若离因生无自相故。望他业感方名为果。故佛位无。故摄论云。果相者谓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此论复说异熟为果 若尔因相佛位亦无。摄论说云因相者。乃至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复云闻熏非赖耶摄 答摄论据染。此论即通。但此能持诸法种子。不但杂染。下文又云一切种相应更分别。通一切故。摄论但以种为因相者。性.用别论。亲生诸法。现行不尔。余准可知。

  论。又诸有情等。本疏云。唯引无漏。初引三文。后结。一引楞伽五姓。皆是有性故。第二瑜伽三无漏根。第三地持等性种姓文。皆唯无漏。然疏中并明无上依等者。通举诸教意取法尔无漏种子故。疏云。故应定有法尔无漏种子不由熏生。言通证者。是得错本。又见通举。谓证二种者不得疏意。

  本姓住姓。有人解释。或取真如。或云住自乘性名本性住姓。又说五姓皆新熏生。又释真如所缘缘种生 并会五姓文失。并如能显中边惠日论。并成立五种姓皆是本有。有漏不能生无漏种。真如不能亲生诸法。亦如彼辨。

  摄大乘说阿赖耶识等者。彼论第二引瑜伽论第五十一云。何建立互为缘性转相。谓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作二缘性。一为彼种子故。二为彼依故。为种子者。谓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一切皆用阿赖耶识为种子故因缘也。为所依者。由执色根五识依转等增上缘也 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故。长养种子者。谓如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后后转识转更增长。转更炽盛。转明了转。此因缘也。准此但似与后后转识为因缘。不言与赖耶而作因缘 今解此意言长养彼种子故。谓同生灭熏习阿赖耶识。即熏八识义。且此意望种子赖耶为因缘性。言与赖耶为因缘性。影显生现持诸熏习令转识生 不尔与前转识转时。一切皆用阿赖耶识为种何别 又是转识与转识为因。非赖耶因也 又前赖耶且望与现转识为因。影显亦与彼种为因。此中转识且望赖耶种子为因。影显亦与现行为因。何故如是。生转识种现能熏胜。隐八不言。生现第八种子因胜。隐现不言。故但说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即现熏种。现是种因 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当来异熟无记阿赖耶识者。此约业种引当异熟为增上缘 言谓彼熏习种类者。业种是彼名言种类。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即显由业彼方得生。不尔异熟不能生故。

  论。如炷与焰展转生烧等者。初喻三法。后喻因果。俱喻因缘 西明释云。三法喻能生因。后喻依持因 要集云。无性释意。灯喻互为因缘生缘。束芦喻更互依持令住不倒。亦顺瑜伽五十一文。彼彼明建立缘性及俱转相故 今谓无性芦喻依持。此喻俱有因。故颂前问。若唯本有。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释颂复云。于一切时展转相生互为因果。结云唯依此二建立因缘。又下云。三法展转因果俱时。如炷生焰焰生爝炷。亦如束芦更互相依。因果俱时理不倾动 又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故虽云相依。意取俱时喻于因果。简他前后为因缘性。不以相依之言证依持因。又解无性亦证因缘同时不倒。简余持种以为因缘。别时因缘皆悉颠倒。故彼论云。又如束芦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不言依持。瑜伽论中识俱转相。别复次明。非互为缘同处而辨。

  论。非熏令长可名因缘等者。本疏云。现业增果种 西明云。善.恶业与异熟果应成因缘。能增长异熟果故 要集云。现业熏有支种。此种能增长现异熟果故。应是因缘 今谓不尔。阿赖耶识随先业转。种生现已。更若为增。若至现增。应至后念非刹那灭。又生已方增。不见此理。若未生增。现无果故。故但增种令有力生现异熟果以为正义 然现善恶即增果种。非种增种。现以增故。若现不增。应非行支。唯种是支。既尔何故说行支体通现.种耶。又不应言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殖彼种子。业种现在与现果力。何名后法 若言初未与力后方与力名为后法。行应不与识等为缘。以未与力故。若许与力何不生现者。理亦不然。爱未润故。业未熟故。缘未具故。

  言分别论者。或大乘异师。有种子故。或小乘诸部皆名分别。不定一部。故摄论中分别论者传释是化地部 婆沙中分别传说是正量部。此论下文分别论者云是说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释。一云即大众等四部 若尔何故下云何故汝论说有异生唯得成就无漏种子 答下因便破大乘异师 二云始终俱是破大乘师 三云始终俱是破小乘师。大众部等以本净心能为因生名为种子。非许有种 或复彼师许有种子。破不相应中云有执随眠。即大众等故。枢要三解。

  论。若唯始起无因缘故应不得生。西明云。三乘初生见道无漏。应不得生。以无现行无漏熏故 今谓此解不依论文。又复因有自不定过。为如汝初生见道无漏。无现行而得生耶 亦有两俱不成。三乘见道初无漏心。皆不许有现无漏心为能熏生 又亦自违。自初生见道无漏。亦不由现无漏熏方始生故。

  论。不善应为善法等种。云小乘可尔者。假设许之。非小乘许。又六因中小乘许为同类因故。

  论。若有漏心性是无漏等。量云。汝无漏心。应有余相违性。以漏无漏心随一摄故。如有漏心性。若言无漏心性。是有漏。漏无漏中随一摄故。犹如有漏心者。此同喻中无所立过。以有漏心性非有漏故。若云取染心性以为同喻。即因有不定。为如染心性是有漏。为如净心性是无漏。

  资粮等位有漏熏习感总别报。如法华义决略明 然要集断。若感总报。然无性释即为无用。又缘起经我不说彼无明行起。故依无性教理相应 今谓不尔。无性论中据无分别。故前问云。未得佛果已来无分别智。当于何处感异熟果。释云。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立彼名者 此无分别种.现通说。见道前种。见道后现。故说对治有漏果法。若是有漏岂为对治。言由此资熏余有漏业令感异熟者。是无漏余。此同杂集资粮.加行是道谛摄 然缘起经云。又不放逸内法异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者据胜者说彼是正法如理作意。非无相应.缠.及随眠为缘起行。若不如是。即应说言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不造新业。何故但云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此论复言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 又解摄论据无分别不感异熟。不障有分别者感异熟果。缘起经中增上品如理作意所起闻熏。云而非无明起增上缘。不妨亦有中下品等因我执心所起闻熏。为顺解脱能感异熟。不得说言因我心起非解脱分对法等云。学人身中有为善法皆是学法。既名学法即解脱分等 此释应好。至第八卷更当广解。

  论。然诸种子略有六种者。准瑜伽第五种子七义。何故二论多少不同 答开合有异。如枢要辨。今更助释第三.第五 第三云。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念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即此第二果俱有义。此言俱有为因为果俱是现有。瑜伽简他未生已灭为因之者故开为二。此论据因同时为一。故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 第五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亦此第五。彼约得缘熟未熟别。未熟非种是种类故开之为二。此待缘同故合为一。故此云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殊胜即变异 西明释云。彼第三相成前俱有随转。第五变异成待众缘 今疑所以。余何不成独成二耶。又若成前更无别义。何故瑜伽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故应思择。

  一无常法是因。本疏云。亦简真如受熏为种 要集云。如虽受熏不为法因。但所持种为法因故 此不识意。摄论云。此中摄持种子相应。谓有生法俱生俱灭故成熏习。如是熏习摄持种子应正道理 真如常法不是持种故非法因。又下受熏遮无为故。

  论。二果俱有至俱现和合。本疏三义名现 西明云。种与现行果俱在现在故名为现。有解二义。现在.现有。破初显现。破次非有次非有者。西明说中不简假法。假法非有。云现有破 未详决云唯简第七狭而无文。亦破初说 有云二义。一种.果俱现在。二俱在现在一身和合 要集云。有释.有云于理为胜 今谓有释不简假法如有解破。若云护法宗假法如无非因缘故。不相应行假实门简故此不遮。亦应常法及诸转识不须遮简 出体门中简转识讫。四分门中显是相分。常法转识非第八相。此何须简。云亲生自果即引自果。既云及所生果不一不异。即与果俱后何须简。故诸门中具义多少。亦须简假 又云。简无性第七。诸七转识有力能熏。皆成种果。亦不显现应此中简。其义等故如何留在第三方简。故于此中但简前后若种若现。及他相离无和合者 此亦不得疏之本意。以无性人第七恒转亦具七义。但种果沉隐以此简之。余非恒转故后门简。

  论。三恒随转。西明云。世亲且约染说治道。无性通约三性名言。随所生果恒相续转。不说治道。今此论中或随同一。或双同二故。言至究竟位不说治道生者。名言无记非有治道故。若说随果转者。非正生时应非种子。故今但言至究竟位 今疑此释。若言非果生时亦名种子者。即非六义方为种子。不假果俱故。若云名言无治道者。自性治道善等可无。缘缚治道善等亦有。不尔不应说通修断等。故本疏正。

  问能引自果方名种者。极微既是见分种生。何名引自。以从心种生于色故。若自有种。微何名假。若许微实违诸论说 答无别微种。但由想惠作极微解。假无实体假名为色。行相当心假说种生。不望极微名引自果。对实名皆引自心果 问四无记心。为是一种逢缘起别。为各有种。若是一种逢缘起别。何名引自果。若各别种。何故瑜伽五十五。于异熟蕴及加行别。皆世俗有 答有二解。一云有同别种。若是异熟无记心种逢缘引别分成三心。除变化心即是同种。由逢缘。别分成三心故名世俗。以变化心不通异熟故。若自力能熏。即各别种。便非世俗。即自在成就摄者。但言是世俗。不说唯世俗故。据性各别心色不同名引自果 二云三各定别。设自不熏由他缘熏。所缘境别故各成种。言世俗者有缘.发别。发威仪等名威仪等。即是实有。缘威仪等名威仪等。即是世俗。以是异熟由缘此等名威仪等故 问异熟.威仪等各定何性 答若云四无记如名取义。若但云异熟威仪等。初三通三性。变化唯二性 准何得知 答五十五云。又异熟.生一向无记。二三可得。一有二种。若依伎乐以染污心发起威仪是染污性。若依寂静即是善性。若依染着发起工巧是染污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而起变化当知是善。此无染.污。染污言通不善.有覆。今取不善故云二三可得。

  论。此种势力等。此解生.引通于内外。准二摄论皆亦同此。然世亲论果有正.残。因分生.引。无性论文但云若外种子亲望于芽为能生因。传望茎等为能引因。识望名色为能生因。传望六处乃至老死为能引因。因虽分生.引。果中不名残.正远.近。二论名即可同但果取有宽狭。二论内外各别作法。此论总明。杂集但望十二缘生不说于外。与瑜伽第九.第十同。第五但说杂染十因。菩萨地文即说三性十因。俱分生.引。果中不云残.正远.近。广略不同义皆无违。又伽论.杂集。但于因中去果远近分于生.引。果中不说。此即影显。又缘生支有总通现。瑜伽第十云。要先愚于所应知事即起邪行。起邪行令心颠倒。心颠倒结生相续。结生相续诸根圆满等 此即假说。非正缘起。故不于此别分生.引 然有解云。本疏无性唯说正.残。违无性者是不寻疏 要集云。有说世亲说近.远。无性云正.残 亦途听耳 问此生.引因且缘生中为行支。是为亦通余 答既云能所引俱名为引因。复许通内外故不唯行 问尸骸既许前生力引应通四生。化生何故不有尸骸 答三生渐死。前生有力引远残果。化生顿灭。无力引果。问若取老死而为引因。由顿灭故无力引果。此由生支而为引因。何关顿灭不引残果 答尸骸望生即为残果。望于老死即为正果。故生望为引。老死望为生。三生有生.引。死后有尸骸。化生阙能生。死后无尸骸 问化生无老死。阙能生故无尸骸。虽化亦具支何得生因阙 答老死位渐死。可能作生因。化生死顿无。不能作生因 问摄论但云。若二种子唯作生因非引因者。收置仓等麦等种子不应久续。死后尸等分位随转亦不应有。此即一因义分生.引。何故今说有引无生 答摄论因望近远果。一法分二因。瑜伽果望近远因。两因位有别。此亦互显。今者此释且据瑜伽 问准依此论及瑜伽等。但说能所引以为引因。能生为生因。何处说生等。以为生.引因 答论中作法且举一偶。义准展转作亦无失。若定如论不应说别。又据增上支支皆缘。不尔如何生缘老死。既说生与老死为缘。为生为引。若非二摄。岂可二因摄因不尽。由此故知。渐次第作于理无爽。是故此论但总说云。此种势力生近正果名生因等。不尔设据能所引因为引因。如何三生渐成。有力而为引因 问何故瑜伽等约因位别分生.引。摄大乘等据果位殊分生.引 答因有熟.未熟。未熟远引近即生。果中有正.残。近.正称生。残.远名引。各据一义互相影显。

  所熏四义。第一义简西明二解。一同本疏。一云不简七转心所。第三门简 要集断云。此释为胜 今谓不尔。心王自在尚非所熏。心所依王何独所熏。故第三门但简第八相应心所。具前二义故第三简 要集云。第七未转此中不简简已转依。若非一类即简七识。第八亦转应不受熏。故初但简前六转识。非相续故。第二义中方简第七未转依位 此亦不尔。但言相续不简第七。既言一类即简第七。以漏无漏性非一类。不同第八未无漏位一类受熏。若无漏位即不受熏。故不相例。第七已转既在初简。未转何故即第二简。若非无记。已转第七岂无记耶。

  问第八具义说为所熏。三相熏何 答或云熏果报识。即当果相。或云熏自相。是自体故。二解后正。义依体立。无别性故。但以自相酬因边名果相。持种边名因相。故唯自相是正所熏。

  能熏义中二有胜用。西明云。业感异熟心心所等。护法无异分别。门人分成两释。一云业感定不能熏。唯法尔起必用业助。若依此说。异熟心心所等。取六识满业所感心心所等。一云业感有二。强者能熏。劣即不熏。若依此说等取劣者。三藏意取后解为胜 又云初释不许影像熏本质种 今谓。此说俱不应理。何者初释本质非影熏成。转识不应与阿赖耶为因缘性。违护法释。第二解若是业招名为异熟。虽复引.漏二果有别。为业引同俱名异熟。并不能熏。俱异熟故。论不简故。无文证故。俱是满果。何独等劣。应胜劣俱等。若非业引但分别生。即是能熏。性非异熟。是异熟生。异熟生宽。业非业感。俱异熟生。此简异熟是业感者。性微劣故不是能熏。不假业力强分别起者。此异熟生及威仪工巧非业引者。亦能熏摄。

  论。云此遮异熟心心所等者。举异熟无记。等取威仪.工巧业所感者心心所法。及此等心心所心所带相分。俱不能熏。为非业感心心所法。缘变影熏一切不遮。故言第二解胜异熟能熏但等取劣道理无据。

  论。俱生俱灭熏习义成者。无性论亦识中种名为熏习。无著本论云。复次何等名为熏习。熏习能诠。何为所诠。谓依彼法俱生俱灭。释熏习体。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释熏习义。既云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是谓所诠。明是种子名为熏习。举喻复云。如苣胜中有花熏习。乃至云。是诸苣胜带能生彼香因而生。无性释依字云。如言依云而有雨等。举其因性为显此中有能随顺生果因体。此意依云有雨。喻因有果。云喻因雨喻果。即本识中种子如云。亦同无著般若论中释其云喻。故知熏习不目能熏。据实能所俱名熏习。

  论。设名因缘应知假说。本疏但会。杂集第四说十二缘皆名因缘应知假说。有非因故 西明释云。会彼六因 要集云。胜 今谓不尔。显扬论中具破五因存异熟因。无性许五依异门说。以影互明故此不会。但会缘起 又且会缘起略不举六因。若言六中有非因缘不会故劣。亦十二支有非因缘。不会亦劣。六因余有会。缘起未有会。本疏会未会。故本疏为胜。此难他语。据实疏意举此例余。余但会六因不例余者失。

  三法展转。难云。新现从种起。现行即能熏。种新由现生。新种即起现 答现行逢胜缘。新现即能熏。新种阙胜缘。未即能生现 又解新现势用增。才起即熏种。新种无胜用。故不即生现 又解种子不相违。起现即熏种。现果体相返。种未即生现 难受与受等违种不即生现。色多得并起。应新种即生 答新现由缘具。种子得从生。新种未具缘。现色未即起。

  问论本颂中具有不可知.执受处.了。何但问处.了。不问不可知。释中即具明不可知.处.了 答有二解。一云影略说。二云总依于别故但问别。释中具辨故通总.别 又问但据体 答并显用。故不相违。

  论。识以了别为行相故 本释云。识自体分以了别为行相。故行相见分也。类体亦然。此意见分名行相者。行应平声读。以见分能行于境相。故此见分得行相名。评取初解云。然本但是行于相义 类体亦然者。以行相不可知。类体亦然 然西明疏并显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总为三释评取第三。第三释行相言者。即了别领纳等各不同故。名不同一行相。此意行者即去声读。正是能缘之行解也 又解云。行于相故带相行故名行相。此即平声。相通影.质。即同本释。然要集评取第三释同。世亲.无性俱行解相貌以为行相。此论亦云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若取行于相故名行相者。恐非论意。又不应言行相不同。违教及理。以心.心所行于境相无差别故。何得言不同 今谓错评。何者泛言行相有三。一境名行相。即十六行谛。二能缘行相。即十二行法轮。三行于相名行相。即无分别智等。前二是局。后一即通。今此了言虽能缘行。释从通解。第三能变即依局辨。云了境相粗故。般若经云。彼识不能了故。不通无分别智。第二能变亦从通解。恒审思量无我相故。或相影显。随其所应在因在果。故摄论本颂云。诸菩萨行相。复于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无性释云。于所缘中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此释初句行相。既言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明作平声。不作去声而读行相 然次论云。所知无相者。谓说此智于真如境所作行相。此意说言。无分别智缘真如境。离一切相作意行相以为行相者。是释第四句。重显无分别智行相。行于境相中时。不作行解相状。不是正释行相之言 问相者是境。行者是心。如何说了名为行相 答能行于相名为行相。有财释。或相之行。依主释。不得难云若取行于境相名行相即违教理。及心.心所行于境相无差别故者 此意难云。论说识.受.想等作用各别故违教。心及心所作用各别。若取行于境相王.所同缘。如何各别 此难不然。论云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者。据能行说不约所行。识即能了行于境相。受即领纳行于境相。云作用各异。约取境用异。不取缘境之时取诸境相行解用异。以无分别智不作诸境别行相故。虽后得智及分别心。缘境之时作诸行解。不取此释识之行相。以不遍故。今本论意但取心起行于境相名为行相。即通一切。不取行解名为行相。不通一切故。又此正释本识了言。若以行解相貌以为行相。深乖论旨。本识任运无行解故。若局后得及分别心释行相者。得约行解名为行相。

  论。所缘相似行相各别。本疏引瑜伽第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有三解 西明三释。第三释云。同一有二。一一故名同一。此即本疏约质故。二相似名同一。即本疏约影。枢要五释。后人多释不出于此。诸家不解执取一释。于中出过 要集复断有解破本疏。若就本质名同一。无质意识应非相应。云此破有理。此论唯影不通无漏故。以论云然有漏识自体生时。似能所相现故。瑜伽第一通漏.无漏者 此亦不然。虽言有漏生似二现。下即通余。故引经颂云。一切唯有觉。成三分中云。然心.心所一一生时。各有三分故不唯有漏。若以前支但云有漏识生。即证唯依有漏识。亦应瑜伽论中。言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但眼.意识不通余识。正释眼识及俱意识故。彼既许通此论何局。故知本疏深得论旨。

  论。不应见分是第三果。本疏云难古师 要集云。陈那但立三分不遮第四。故护法师不违陈那。但是遮破 今谓不尔。虽言破古非陈那等。如理门论破古因明师。岂即破弥勒等师。但破古来不正诸师。今言破古亦复如是。破唯三分以见分为第三果者。不破许有第四分者。

  就此能量所量量果别中。相传解云有六师别。一云觉天说。根为现量。惠为能量。境为所量。根是量果。二云妙音师。根.境同前。能量取识。三云法救师。能量惠及识。余如前说。此皆显故名现。四云经部。根.境.识和合生法名之为现。根.识为能量。境为所量境。还以根.识为量果。五云犊子部。以神我现量。诸心.心所为能量。神我为量果。六云成实师。以心所中受.想之用为能量。境为所量。识为量果。更当捡文方可为定 本疏问如诸佛及因五.八唯现量应但三分。见分即得为第三果故。答云此不然。内外定故。见分缘外用亦外也。不得为缘内果 要集云。若内外定。已转依位见分。不应缘第三分。内外定故 今谓不尔。不障缘第三。但不亲取。要变于相。相是外摄故。言缘外故。论自云前二是外。

  论。所取能取缠。本疏云。此唯众生四分。故言缠缚。相及粗重二缚具故。无漏心四而非缠缚 西明释云。能取所取四分相属故名为缠。亦通无漏。非谓烦恼之缠缚也 今谓此非。违论释故。论云皆有所取能取缠缚。颂言众生。释言缠缚。明但众生有此相缚。不通无漏。安惠可尔。此文且说有漏四分。如三界唯心言。且说有漏唯识。岂以无漏亦唯识。即三界言许通无漏耶。

  问既立第三能证第二及第四分。第四复能证第三分。即心能自缘。云何不与世法相违。刀不自割。指端不能触自指端 答佛地论第三云。答云不见灯等能自照耶。何知自照现见无闇分明显现。若不自照。应有闇障。应不现见 问灯等非闇。何须照耶 答如瓶.衣等体虽非闇。无灯等照边。有闇障不得现见。照令闇除衣等现见名为灯照。灯等亦尔。自体生时边闇障除令现得见。故名自照 问灯能照自令现得见。证心能自缘。衣不自照由他照见。证心不自缘 答心性是照本极成。若例同衣不能照。彼有违自.世间等过。

  问量云。心能自照。性能照故。如灯等。此量岂非法自相相违。因.喻所立不成过 答取能照义。以灯为喻故无有过 问岂本不欲证心自缘 答虽言缘自意取显证。今缘.照虽殊。俱自显证义 或但相例。不是立量取彼为喻。故无有过。

  论。如众灯明各遍似一。疏及枢要已具解讫 要集弹云。若由炷.盏发影。可言随彼有多影。但由一光发。如何有多影。彼自解云。谓多灯各发一别光。多光相资假立一明光。一光不明多光方明故 今谓不然。取意有别。若二炷相近同生一焰。光即是一但发一影。若炷相离。或多盏相离。即别生焰。焰别光殊便发多影。然光虽别各遍似一。如共业果。炷.盏相近共生一焰。如二眼根共发一识。不尔假光实非是一。何得喻识而是一耶。又假一明光即应唯发一影。如何有多 又且发影为离炎光为即炎光。若离炎光。光既遍室。影亦应遍。既犹炎东影于西发。即不离炎光。不离炎光不得言一。光不离炎炎应成一故。今共果取离炎光喻。二根发识取不离喻。故疏.枢要得二论意 又西明云。质异同见等四句。有过不成。思之可悉。

  论。又诸圣者厌离有色等。本疏据显言。色界类示 西明云。此说那含等厌色生无色必不下生。不说色界者。彼有色身往欲界故 今谓不尔。违下文故。下云是故现居及当生者变为此界。不言当往者变。若许往者变。无色亦来佛傍侧立。亦应许变。况下又难。设有色身粗细悬隔。此变为彼亦何所用。故本解正。

  论。故器世界将坏初成而亦现变。问将成可用余界生。变坏时何用而余生变。既余生变。生变因在。何有尽时 答由彼余生感界业成熟故变。不尔住时既同此变。此界生无何故即坏。由此故知他坏业变。如在此生他变扶尘没生他地。或般涅槃他变扶尘。而有膀胀渐烂坏者。坏业力尽三灾亦灭。亦由此生本所变界而为引因。下三静虑涅槃经。说由内过患据引因说。由彼俱业感彼界成故。生余时灾由彼引。不尔余由引此言何用。故据实义非随转门。引因势尽此等都灭 问维摩经云。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众生有常想。照令知速灭。即佛菩萨神力变起。何但众生 答变化不遮但非实坏。实坏由业非神通力。若定由神力。坏时节不定。故前难云。应实变为此杂秽土。若许实变灾坏世界。有相符失。今此文中。说实成坏。不据变化 问劫坏之时彼空界色为有为无。有何不坏。无即违经。经云空劫唯有孔穴色现。即空界色 答虽有非坏。非成坏业之所起故。若许可用故他常变。三灾可用。他亦常变。若成坏收应有成坏。以此故知。虽他识变非成坏收 问设生他方自地许变。如在此界大海水等。欲界有情为同变不。若许同变。欲界诸天应见下水宁作琉璃。既见琉璃明不同变。设不同变天有水不 答论说共用即可同变。海不共用。彼不变水。天上可有 若尔八热大地狱等圣者不用。应不变彼 答现同地故 若尔水等应然。天现同地 答大海同变。见琉璃者说别水故 若尔鱼等居水即见屋宅。大海之中众生。亦应见屋宅。若许不见海。即非同地变。若许见海水等。应不作舍宅 答许别舍宅居于海水。如地穴居。由业力别。若余别水一处四境。理即不遮。由别业故。如孤独狱等。

  言定通等力。西明云。等取神通。传三藏亦等愿力 有云等取有十能变。定.通.愿同四。佛加被力等 今谓不尔。若佛加被即神通力摄。持经.神咒是法力摄。诸受变改力.烦恼力.改宝珠梵行等力。即前业力摄 要集云。第八三力变。佛等加被与愿无异者 此亦不尔。加被是通。非愿力也。

  论。及随法处所摄实色。西明解云。第八缘实不缘假故。然前解处中。即许第八亦缘假色。判为护法正义云。生相等隐第八不缘。长.短等显故第八缘。又引镜智缘十八圆满证八缘假 若如是者今法处中亦应缘假。何但取实。故本疏判。唯缘实者护法正义。若取镜智缘方.圆等证八缘假。亦应缘过.未及生.住等假相。镜智缘故。故因果殊不可相例 又云。异生定所生色亦有实用。云威德者是根本定。非胜者起名威德定 今谓不尔。若许异生定变实色。何故瑜伽第十三云。谓超第二阿僧企耶。变有实用。若云彼说通变。此说定变者。此亦不尔。通力是胜尚超第二劫变方有用。定力是劣。云何凡变即许实用。故威德定是胜人起。三十三云非圣神通不堪受用故 问既许变化。于上下界各变几尘。西明释云。由化心托欲.色异熟本质化。欲界具五。上界除香.味 今谓。上亦变香。法华经云乃至于有顶。闻香知所在。若云彼说法处今说五境者。何故定通变五境耶。应皆法处。若虽定等变非法处收。若尔何等是法处摄。若云虽定等力击第八变。是业果色故是五尘。若定果等即法处色者。应佛唯有法界。无色等五界。既许定生具十八界。故知上界亦变香境 西明问五根五境随其所应同在一处。为各别四大造。为一四大造。若一四大造。云何瑜伽云羯剌蓝时。能造身根及眼等。大俱时而有次第造耶。若别大造。何故五十四但说七物与眼同处。彼问云色蕴中眼几物所摄。答若据相离摄。唯有一物。谓眼识所依清净色。若据不相离摄。即有七物。谓眼.及身.地.色.香.味.触。三藏解云。同一处者唯一大造。以理推微五根根依同一处者。一地大造。而说造眼四大者。随所造法。名造眼大。乃至名能造触大。据实一大。此释七物有。并会俱时而有。以初即有此能造眼等之功故说俱有 问云何无火等。寿.暖.识三恒不相离除无色处 解云据实有火等。而五十四但说七物者。据相显说。以地坚性眼等所依。是故偏说。

  论。因缘分别二变西明二解。第二唯第八心王为因缘变。云何名有实用。实用有二。如色一质碍用。二本质用。若尔五识所变为第六质。何非因缘。若云无质碍用不具二义者。第八所变长等亦唯为本质应非因缘。法师自云。若尔初解为胜 问第八在意界。所缘应当唯法界。云何通十八界耶 答依彼六二缘。意处所缘法界摄。不依六二缘。随彼所缘十八摄。又以闇从明十八界摄 既尔何不别立界处 答处.界.出生.及因义。意处所缘法处收。第八无别出生.因故。亦随六意处摄 问若五识变相分无碍。与对法第三相违。彼论有对无对分别中云。诸有见者皆是有对。岂眼识相分非有见耶。彼论云。谓眼所行境是有见义。故眼识相应名有见。若云有对者。是境界有对。非障碍有对者。理亦不然。彼云三因故名有对。谓种类故。积集故。不修治故。种类者互为能所碍。积集者极微已上。以一极微无对碍故。不修治者非定起色 今为二解。一云五识所变并是有碍。且说有见举此例余。即对法云。诸有见色名有对故 一云无对。非有见故。眼所行境名为有见。眼根但照彼本质故 若尔何故名同境根 答同取本质。如说王所同一所缘 或有对三义。本质具三。相但后二。总名有对。非碍名对。今据所变有质碍对。名为实用。五识相无。若准此释。七识应是分别变收。但为境故 此亦不然。自在定生既有实用。何非因缘 答定.散别故。自在所生为食等用。不得相例 若尔五识亦因缘变。有段食用故 据此可尔 又解亦非。为他食用是因缘。五变自用故非因缘。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三(终)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本)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论。触谓三和分别变异等。辨其体业 问何故心王但辨自性.行相不说作业。心所即辨作业.自性不说行相耶 答互相影显。或已略明故今不说。前第二云。识.受.想等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受等所依说是触业。亦影显识为余所依即识作业 问心.心所法微隐难知。或以作用或以行相而显自体。作用与行相复有何别 答行相显自取境功能。作用显他依止功能。然心王多己行相显自体。心所不定。作意警心。思令造作非缘境用。受领顺违。想取境像。此即缘用故。解识行相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见分所摄。第一卷云。识谓了别。即以行相显于自体。第三卷引无始时来界等。即显与他为因缘用。即是作用显于自体。论云故以作用而显示之 问若以了别即是显自。何故触等亦称为了。下第五云。作意了此所未了相等 答同一了言各各显自此有何妨 不尔违前第二所说。彼云了别领纳等行相各异故 答了有二义。一缘境名了。通心及所。二行相了别。非所但王。而作意等亦言了者。说缘境了非行相了 或有单.复。单言了者即通王.所。言了别者非所唯王。前识但云了者。以颂文窄略去别字。后释方言了谓了别 或泛明缘王.所俱了。辨别行相了非心所 问何故王.所或取了境。或余作用而显自性 答造论者意随举一种。或就显明了。不可一准 问同举作用以显性.业二用何别 答有云。亲用显性。疏用显业。近远.内外.自他亦尔 要集云。作用有二。一唯自用。二通他用。唯自显性。通他显业 今谓不定。如触顺生心所功能以显自识。亦能似根境顺生。即是通他。虽总是触自性。且举和合令同触境为触自性。非谓三和分别变异非触自性。正以此等明自性故 作意引心令趣于境。此即唯自举一例余。若云据心所说如何不简。又通他显业过亦未离。从多可尔 西明云。了者通行相。王.所俱有。如第五说 今谓不尔。若同了别何故次下难第三师。云勿触等五亦能了别。故知了别非通行相。应如前解 问触似三顺生似彼是触性。亦应似因之果皆触自性。若不尔如何难他。似因之果应皆受性 答不唯领似名触自性。更有余用。彼唯似因名受自性故作是难 问触谓三和即从因果为名。分别变异即能领似之称。此即辨名。触境为性应始显体。今为但显体。为双辨名.体 答虽似释名正只显性 或兼辨名。寻名取体。所以双辨。然依论意正为辨体。以理俱取义亦不违 问六.八境.根别。可说三和生。第七根.境同。应从二和起 一云可尔 二云根.境义殊亦三和起 又据极成说三和起。依大不共亦二和生。

  问触依三和起。从彼名三和。识.受二.四生。应名二四和 答二解。一云触亦和彼。余不和彼故不得名 二云亦得 问识二和起得名二和。识作意生应名警觉 答识从彼起体亦和。故得从彼名二和。从作意生非警觉。不从于彼名警觉 问作意警心种位能警。三和起触种位三和 答根.识种位劣无用未三和。作意性能警故种位起用。

  论。作意谓能警心为性者。为种位警。为现行位 答准诸师说通二位警。本疏种位非在现行西明.要集俱非本释云。论二说通于种.现。如五蕴论云谓能令心发悟为性。显扬第一云。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引心为业。若依有部自有两说。杂心依现故彼论云.忆者于缘发悟。一在生相。正理十一云。作意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大乘亦二说。一依显扬。现在作意警同时相应之心。文如前引。二依此论。击发现起心种。引现起心趣所缘境。然释此论自有两解。一谓此未来作意种子。警觉未来应起心种。由此令心趣自现在境。一云现在作意。警觉现在应起心种。引彼现心令趣自境。此释为胜 今谓不尔。若依有部正理为正。即杂心论于将所缘发悟为性。同于正理。若即如彼即不正义。若依大乘。亦唯一说。五蕴论云谓能令心者。心种亦得名心。不言能令现心发悟性故。若依显扬云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动心为体者。初二句简他宗义。依心所起显心所义。与心俱转简前后生。相应者简同时色根。因解心所相应义。动心为体方显自体。动应起心为体即是种心。若正现在。即正已起。何名应起。既已现起。更何须警。若警令解此是惠能。警令趣境不异于业。若警令起起竟何须警。若云既许现因能生现果。何妨现在警觉于心者不尔。以种现在生现心时。虽俱在现要能生未生。若有种时已有彼现。何须种起。若现根等不是令生但为依住。若是能生应有根时常有识起。犹如作意有现能警必有心故 若云种位能警即是未来。未来无体如何能警者不尔。大乘因果深妙离言。观当生现假说未来。虽在种位与所生现亦正现在。此护法宗。无劳异觉。粗观即似现警。细寻警理难见 然瑜伽说。作意云何谓回转性者。即显扬同。回转与动义意相似。故如前会不应于此有别师计。是论所破。故回趣者但破小乘。

  论。破执中持心令住者。诸说但破大乘异计。西明初解亦破小乘。要集亦非本疏所说。集论但云持心为业。杂集释云数数引心。是引名持。非住名持。既云数数引心。与此论同。故不应破 今谓不尔。杂集云。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本疏意者。但以论言即于此境数数引心。既云此境即是一境。数数引心故于一境数数引心。明即是住。不尔何故复云是故心得定者名得作意。故杂集意明此作意持心令住方始得定。集论据增。杂集谓为尽理。故今论破。若但破小乘。何部所计判定为胜。

  问想既施设名言为业。何非语因 答准杂集论说。为随说因非语加行。由想境像方立名言。此势用疏。寻.伺用亲正起语故说为语行。

  论。覆谓染法障碍圣道者。问染法障圣道说名为有覆。不善亦障圣同名为有覆 答据能障圣道。不善应名覆。招果势用强故不名有覆 问不善招报强从胜不名覆。无想不感果障圣名有覆 答自性染法覆蔽胜障圣名有覆。无想报等翳理微故不名有覆。

  所例王门四师不同。第三难陀。若唯安惠者不尔。通则可然。救破随举言似根等。诸师各解得通种.现。文言通故。

  问且六能熏。为共成一本质之种。为各别熏 答有二解。一云共成一本质种。而相.见种各别。一云质亦各别。后说为正 问俱是多因共生一果。何故后正 答种同一处可共生果。能熏相异各别熏质 问受熏虽不在所。缘境俱同王.所。所变根.境之时俱有用不 答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触等所变俱无实用。境可增上缘。而非是所缘。一云非例。根是增上义。故唯心变。境是疏缘义。亦通心所。后释为正 今谓未然。心所所变为六所缘理即不障。为五识境违于正义。护法五识不许缘假故。若云对第六说者亦不然。根.境相望根既望五论。境是五境。如何对六说。虽传三藏不见同闻。况复教依法不依人故。

  论。体既本有等。本疏设难。要集云。有救。婆沙救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正理师救。约同类因取果作用以辨三世。余皆功能。此设彼救。在疏不引云破不成据何所以 今谓若婆沙救见色等用。不通过去故三世别者。则色等五境虽在现在。亦无见等用应名过去。正理唯约因类之因取与果用名为作用。以同类胜者。则苦法忍应不得生。阙同类因无作用故 又复五因俱因缘性。俱能取果何非作用。若非作用应非因缘。又婆沙第十二云。等无间缘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法余过.现心.心所法。有余师说。亦为等无间缘。但后果不生。评不应尔。所以者何。等无间缘依作用立。若法与彼法作等无间缘。无法无有情能为障碍令彼不生。世第一法非最后心。后非同类可非无间。以此故知。无学后心无有作用。既无作用何非过去。故助难成。然准婆沙。等无间缘过去亦有取与果用。彼第十云。何者等无间缘。云与次第义。与作用义。此是与果。复云能生心义。能引发义。此取果义。又云能引等无间法名等无间缘。故知等无间有取.与义。

  论。前因灭位等。有三解。一约等无间。前因果灭。后念识因果生。二约种子。前种因灭位。后种果正生。三约前念。现种因果灭位。后念现种因果生。以诸种子与第八识俱生灭故。如秤两头。以影略说。前但云因灭。后但举果生。此解为正。

  论。观现在法等。西明云。观现在种法有引后用。于因上假立当果。对说现因 今谓不尔。何者云于现在种因之上假立当果。为观现因名作当果。为观现因能有所引名为当果。若观现因名为当果。果因无别 又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观引后用说彼所引名为当果。即不依于现因之上假立当果。所引非因但是依识变作未来假名当果。依现立当故是假立 又解云。现识者即种子识。有似酬前引后相故说之为似。即托此相而假说曾.当。非观心上变 此亦不尔。何者前观现在法等。后言假谓现识似彼相现。若非依此观心现识之上有似曾.当相现。种子之上何能似有。然当两重因果。文显可知 问疏云依识变曾.当假立三世。为道理三世。为唯识三世。若道理三世。与唯识三世有何差别 答不寻因果相酬引边。但说过去事。及记未来诸可怖事。而心变作过.未之相。对彼二相说名现在。即是唯识。故与此别。复更有解 然立三世诸宗不同。如一说部三世但言都无实体。若出世部依法立世。世间是假世亦假。出世实世亦实。大众.经部等。过.未是假。现在是实 若萨婆多三世俱实。俱舍二十引教及理立三世实。然就彼宗有四师别。故彼颂云。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立世最为善。一法救说。由三类不同三世有异。非体不同。如破金器作余物时。形色虽有殊。而显色无异。行于三世唯舍类得类。非舍体得体。二妙音说。由相不同三世有异。相不同者。一云不相应中别有一类世相不同三世有异随一世相合。余二世相隐。非谓体无。二云世相有用时名合。相虽无用而随于法其体非无。三世友说。由位不同三世有异。非体有异。如运一筹置在一位名一。在千位名千。位虽别体不别。四觉天说。由观待有别故三世异。观待后故名过去。观待前故名未来。俱观待名现在。俱舍论破法救所说。执法转变置数论朋中。妙音所立世相杂乱。三世皆有三世相故。觉天所说前后相待。一世法中应有三世。谓过去世前后刹那应名去.来。中名为现。唯许第三依作用立。世无杂乱。婆沙同俱舍。正理许类异。俱破妙音及觉天说 大乘所立或二或三如本疏辨。所指之文恐烦略引 瑜伽第三云何建立。谓诸种子不离法故如法建立。若诸果法若已灭相是过去。有因未生相是未来。已生未灭相是现在 瑜伽五十一云。过去行云何。谓相已灭没自性已舍。现在行云何。谓相未灭没自性未舍。未来行云何。谓因现在有自相未生未得自性 瑜伽五十二云。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所以者何现在诸行三相所显。一是过去果性故。二是未来因性故。三自相相续不断故 又云。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若未与果当来种子相续名未来界。若未与果现在种子相续名现在界 辨中边第二云。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 释云。谓于因果俱已受用是过去义。俱未受用是未来义。若已受用因未已受用果是现在义。此等但约因果种子显世差别。皆是道理三世所摄 诸说神通.三明等者。皆神通三世。今此论文。即唯识三世。

  论云假谓现识似彼相现。又宗明唯识。然准西明似约道理释此因果。要集亦同。智者简择。

  问法有三性假立三世依何性耶 答据实道理唯依依他。若据随缘假施设者通依三性。要集说云。圆成常住。遍计性无。俱不依立三世差别 今谓克性虽尔。然诸经论亦依假立。且圆成实依诠以显得说三世。何者如十二行眼智明觉。各于四谛观去.来.今。于圆成实若不依诠假立三世。不成四行。故依圆成亦得假立。即通唯识.道理二种。依遍计性亦得假立。何者如般若经云。无我人等 天亲论释。约妄执我三世总别立此四种。即依遍计立三世也。此但唯识三世非余。依依他起所立三世。如前所引。所引之文但全依观缘起正理。圆成非缘起。遍计无自性。故略不说。

  论。必不退起烦恼障故者。退起烦恼分位前后。诸宗说异。若大众部等。见道烦恼有退之者。以单道故。修必不退。以双道故。若萨婆多。见道烦恼必定不退。以速疾道。修道有退。以容豫故。然修道惑。先六行断后八圣者必定不退。一为利根。二以世出世二道断故。又若经生即亦不退。若大乘宗二俱不退。以永断种。过.未无故。然大乘言退退失世间现法乐住。小乘退者。退失圣果。然必此生还得彼果必不经生。然论退性通三界圣。若现退者。但在人间有退缘故。退缘有五。一谓僧事。二和诤。三谓远行。四多病。五乐诵经。

  论。刹那刹那转增进故。西明云。已上三地依生空观入灭定时。为进不进。解云不进。以不断法执故。准此义故有超劫事 今谓不尔。虽依生空入于灭定。而亦增进。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能以刹那刹那行利乐故。非彼增进唯约法空断法执说。不尔违此刹那进言。唯除大悲尽生界愿。十地满已可无增进。不尔修行无量阿僧祇而不满足。非三大劫修能满足以外皆增。又入定时定必自利功德亦进。而超劫事不妨亦成。若入法空正断法执。有心利物更增进故。虽俱增进何废胜劣。况复智增超悲增者 又解八地已去实无超者。地地力齐一种增进。无胜劣故。言超劫者。约为化生化身而说。非实报身。报身难思。十地菩萨尚不能见。况地前生。又不由报身方现八相。准华严经。十信菩萨亦现八相。岂十地圣不能现相。要须成佛耶。本疏云。八地已上初一刹那倍前二劫。第二刹那更倍前念 要集云。十地经云。于一念中所起智业。比自从初发心以来竟第七地。百分乃至非算数譬喻之所能及。准此经文非唯一倍 今谓此文或据别意。非必一切。如般若经以持经福比前舍身供养佛等。百分不及一。乃至所不能及。准无著论判在地前。岂在此位即一切行便能多倍已前行耶。

  第八识名总有十八 颂曰。

  无没.本.宅.藏  种.无垢.持.缘
  显.现.转.心.依  异.识.根.生.有

  释曰。初无没识者。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二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第三宅者。亦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四藏识者。谓执藏识。即阿赖耶 五名种者。谓种子识 六无垢识者。如下引经 七名执持识。谓阿陀那识 八名缘者。辨中边论云。能缘事识故 九名显者。无相论云。为显五根.四大等皆于此显也 十名现识者。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十一转者。无相论云。与诸法为依而起故 十二名心者。谓集起义故 十三名依者。谓所知依故 十四名异者。谓异熟识也 十五名识。无相论云。分别事识也 十六名根识者。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十七名生者。谓化地部立名穷生死蕴 十八名有者。谓上坐部.分别说部立为有分识。所引经论当更捡文 问增一经中立四赖耶。何故不说 解云。彼四种名不唯目识故此不说。或为十九亦复不遮。准旧人释名有十七。一阿梨耶此翻元没。二阿陀那。三穷生阴识。四名了别识。五名质多此云心识。六意识。体是意根故名识故。七第一识。从本向末数为第一。八第八识。从末向本数为第八。九种子识。十名缘识。十一根本识。十二有分识。十三果报识。十四智相识。以有解性闻熏习故。楞伽云。一转相识。二业相识。三智相识。十五真相识。四卷楞伽云。真相识即前智相。不同染法虚妄名真。十六藏识。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十七现识。常现不断。楞伽云。略说有三。谓真识.现识.分别识。

  论。或名阿赖耶等。本云。但有能藏杂染及我见执。不说为染熏习所藏。不通果位。无熏习故。能缘执藏虽无我执。平等智缘亦通果位。所以但简我执执藏。故论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执者缘执.妄执俱名为执。如言执受。执言通故。不唯妄执。故但简染。不尔但应云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执藏义。何须说云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故但说二。如下释颂。初约一义名阿赖耶。后更义释具足三义。不云唯以二义解藏。不违诸论。若如诸释不假别文。即此论文可具三藏。即我见.爱等缘执我边。是我爱执藏义。即能熏彼是所藏义。不可取藏杂染品法即是染法能藏之义。以摄大乘释杂染者是诸转识非阿赖耶。然此舍名。唯约缘缚断伏尽位名之为舍。非舍能藏.所藏之义。以杂染言有漏三性皆名杂染通于二障。无文唯说是所知障。八地已去五.七有漏犹得现行能熏第八相.见二分具能所藏。但无我执即名为舍。故前文云。虽未断尽异熟识中烦恼种子。而缘此识我见.爱等。不复执藏为自内我。由斯永舍阿赖耶名。不言能藏.所藏并无方名为舍 问何故不同阿陀那名失一之时而名不舍 答此约缘缚义。彼约自性义。若无我执离能缘缚舍赖耶名。虽无结生犹执根.种。陀那不失。

  论。异熟将得菩提时舍。准有二师。且言得者。准萨婆多自有二说。一云体别。以初得名得。后名成就。若尔何不立成就耶 答以得类故不立成就为不相应。二云得与成就体是其一。初得名得。得已相续名为成就。或未来名得。现.过名成。若大乘师虽无别文。准瑜伽论得.获.成就体一名别。

  释此将得有二师。一云因果别时。即下论引无种已生之师计也。以果与无间道俱生因在灭相。释将得言如疏。二云因果同时。俱与无间同时生灭。准此二师各分为二。一无间道舍。一解脱道舍。合成四释。

  论。无散动故。明佛果无寻伺 西明云。问八地已上无分别智岂不发业耶。解云无分别智有其二种。一独行。二与后得俱。前不发业唯缘真故。后即发业与寻.伺俱。又解后得有二种。一与根本俱。一别头起。初不发业。无分别故。后可发业。虽有二解前解为胜 今谓不尔。寻.伺既与根本智俱。云何根本不名分别。又若寻.伺与无分别同亲缘如。不得名思惟真如。若不与同缘。岂王与所不全同缘耶。所余心所亦应不与同缘真如。余若不然。寻.伺何尔。故后说正。与根本俱必无寻伺 西明云。若其不许根本智俱后得正智与寻.伺并。如金刚定必二智俱。岂于此时不起言说。言说必假寻.伺为因。若不起说即此菩萨不及于前。云何刹那转增胜耶 今谓虽许金刚定位起说增进。不必要与寻.伺相应。何者金刚喻定依第四定。寻.伺初静岂下地心所与上心王相应耶。若尔便与杂集第五相应品违。又同分界地相应。非异分界地。如欲界.色.无色界不相应。初静虑.第二静虑不相应。今为二解。一云于药.病未知据已前说。此位云等觉故不假寻.伺。一云金刚定前起于寻.伺。观药.病等击发语言即入此定。故虽在定而能说法。方便虽属于前。正说法时在金刚定能令增进何所相违。此解为正。

  论。亦舍受俱。本疏三释。初释为胜。余地虽不起。如见道等亦得令增 西明.要集取第三说不同见道。见道后起故可得增。佛果不增 今谓不尔。本疏不云佛果更增故诸地有。如见无漏虽遍五地。大乘唯依第四定起。后亦不重起余无漏。镜智亦尔。在无间道但令彼增。佛位不起故第一胜 西明又云。唯依第四。自问云应阙喜无量。答设无何失。无眼.耳通及灭尽定不成失故。问既尔如何有喜无量。解云依第六识。岂第六识依下二地。解云通依九地。若尔有时无喜无量。诸地易故 今解许眼.耳通通八识有。佛智遍缘故有何过。设六识等依第四定。亦有喜无量。说彼无者约余人说。如说上地无鼻.舌识。岂不许佛上地有耶。若不许者违论所说十八界通漏与无漏。然无漏五识不通无色。以色界中余地少有故。彼界全无故。如鼻.舌识许通欲.色。不可无漏许色界有。亦令无色有。此喜无量亦复如是。通四禅有不通无色。

  问初能变中约染.不染二位对辨。上十义中何故但约四义聊简耶 解云有三义。一有无对。二同异对。三信疑对。前十义中异熟.赖耶已明。舍位二唯因有果位即无。次前已明不须对辨。有无全别故。此有无对。其行相.一切种。舍受俱.如暴流。此之四义因果共同故亦不辨。其无记性.心所相应.缘三种境。与果有异故今对辨。余并信故。唯舍受疑。故今更辨 问因位缘三。果一切宽狭不同即聊简。果位行相与因殊。遍与不遍应分别 答有二解。一云实应分别。以行相者即约缘境功能而说。果位既言遍缘。即是简别行相。二云影略 问因位通持漏无漏种。果唯无漏何不对简 解云因果持种虽纯杂不同。持种义同故不对辨 问因果两位别持种名同故不简。果因二位殊相应义同不对辨 答持种名虽通果位。不增故不简。相应义虽等。果位增故相对辨。上同异对 问持种果不增义齐故不简。舍受果不别义同何故辨 答果位唯善性。恐疑余受俱。今辨性虽殊果因俱舍受。此即信疑对。

  论。末那意识转识摄故等。此量以先成第六有别俱有依者。应有不定过 解云不然。以自许七有别依根。无不定过。为除他疑故。成第七有别俱有依。作量可知 此量应有有法不极成 答前成第六有别依根。即是意根意根即第七故无此过 要集云。成第六对小乘说。成第七对大乘说故有法成 今谓不尔。若不对小成七有依。他作不定过。如何遣故亦对小 有云。量有法差别相违云。第七不用第八为俱有别依。转识摄故。如眼等识 此亦不尔。他许五识所依各别不唯是一。若不如是。如极成五识随举一量时。应有法差别相违过。以余所依非此依故 有作比量相违云。不用第八为别依。自非异熟故 若尔五识亦同此过非唯异熟故 要集为作相违决定云。第七必用第八为俱有别依。恒行心品摄非识故。如第八五数 此亦不尔。夫言决定因.喻两许可成决定。若对小乘第八他无。何成决定。又亦名意识持业释名。又心.意.识亦八通名。今言非识即不成因。应如前辨。

  第八理应下。余辨量过云。有有法自相相违。应非第八识。是识性故。亦有有法差别相违。应不受熏持种。亦有法差别相违因。应不用第七为俱有依 要集云。前二对大有违宗过。第三量中同喻一分所立不成 今谓有余。若对小乘前二何过。不违自故。又前已成第七识有别所依根。即是第八故不诤有法。诤有法者。亦有宗中所别不极成。故知不诤有法。又亦未诤受熏持种。理门论云。随所成立说名为宗。彼非所成故无差别。既立第八不依第七。依第七者即是异喻。识性故因于异喻转有不定过。由前已成第六依七故有不定。余烦不指 又成第八云。应有俱有相续识为增上不共俱有所依根。若言识性故因有不定过。五是识性不以相续识为不共俱有所依根。今云自体恒续识性故如第七识 问此颂本明第八与余为依。何故此中明第八识依第七耶 答因言长理故便成立。为除他疑等。

  陀那不为二乘说。西明疏问言。若不为定性二乘说者。解深密经复云何通。彼云今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耶。解云彼文非但为直往亦为不定性故通一切乘 今谓自违。前云为说令起灭定。今言不为故自相违 又经云普为一切乘。不为定性乘。还非普为 今谓。初教说有唯为小乘。次教说空唯为大乘。后通空有云为一切。非必句句皆通一切。如瑜伽论通说三乘法云为一切乘。非唯说大云为诸乘。

  西明云。胜军论师立比量云。诸大乘经等。云有不定过。以发智论亦两俱极成非佛语所不摄。自救云无不定过。彼有许发智是佛说故 今谓不尔。对彼小乘。自不许发智论是佛说者。岂无不定耶。又问此因岂不有随一不成失。小乘不许极成非佛语所不摄故。唯大乘许不得云两俱。若他许非外道语。云非佛语所不摄。则有不定。发智论等亦非外道语摄。若许是佛说故。云极成非佛语所不摄。即有相符失。如本疏立比量无过。

  判比量云。论第五因有相违决定云。诸大乘经。非至教量。乐小乘者不许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如外道论等 今谓不尔。彼因一分违宗。即一分不成之因。何名决定 问何名一分不成因耶 答彼许三法印教顺于正理。今大乘教亦顺三法印。何故不显无颠倒理。若云不顺三法印者。此亦不尔。何者俱显无我诸行无常。何非顺法印。若云非全者。岂增一等句句皆明无我等耶。若云虽非句句皆明。然顺无我等。大教亦尔。故不成因。设纵云非全。亦彼因过。不云一分不能显故。又因明法立自宗义。自许言简共许得成。相违决定所立因.喻必须两许。今因非共故。不得成决定相违。

  又判量云。胜军量中三藏所加。亦有相违决定。云大乘教非至教量。自许非佛语摄故。亦不为过。理如前辨 又云有不定。为如增一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至教量摄。为如色等自许非佛语所不摄故非至教量 此亦不尔。色等共许是非佛语摄。因于彼无不成不定。

  疏云又非唯体至离此说大乘无故者。彼庄严论以智为大乘体。此以教.理.行.果皆是故。不言体但总言大乘。若不尔大乘教理是何所摄。大乘以何为体。若唯取智有局义故 问此论七因与显扬论十因有何差别 答多小开合有差别故。八因同庄严论 一先不记别故 二今不可知故。即是同行。与小同时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多有所作故。即庄严论能行此法智。依信修行得三惠等 四极重障故。即庄严论生怖畏等。由畏大乘不顺怖谤成重障故。此意于小教顺修得益。怖谤获罪。既是佛说大乘亦尔故是佛说。或俱第七收。庄严约能所断合。显扬别开。就能断中加行后得开之为二。广略别故 五非寻伺境。即庄严第三不行 六证大觉故。即庄严论四者成就。此意汝许先佛得菩提者说。今佛亦证大觉亦说大教。然显扬云。若未成佛能说佛教不应道理者。反显证大觉定说大教即应道理 七无第三乘过失故者。即庄严论第五体者。此意既许余佛有大乘体。今佛亦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此佛无者。即是此佛无第三乘体。故成过失 八者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者成过故者。即庄严第六非体。此言非者无也。既无大乘体。应无一切智。谁出于世说声闻乘 九缘此为境如理思惟对治一切诸烦恼故。即庄严第七 十不应如言取彼意故。即庄严第八。故十与八但开合别。事意不差。以庄严论颂及显扬论俱无著造故。

  论。上坐部经分别论者。上坐部者以有引经。亦名经量部。非二十部中经部。此上坐部中有阿罗汉迦多衍那弗呾罗。善闲论藏。难此上坐莫能对之。遂凑雪山。因名雪转部 分别论者。即说假部。旧名分别说部。无性论中顺古名分别说部。宗轮论中无分别部有说假部。俱说有分心。

  上坐九心。五门分别。一列名释。二诸识分别。三三性分别。四生死分别。五前后分别。如枢要说。

  论。已引圣教等。瑜伽八证。杂集引同。颂云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初生.明了.业用三义此论中无。趣生.寿识.互缘.依食.及心染净。此之五种彼论非有。余五共同。然互广略 瑜伽等中第一执受。二最初生起。谓有部等既诸识不俱。如六境齐至。应无初生识。根.境.作意缘皆等故。大乘许俱。故难于他无初生识。他即设难。若无初生许俱起者。应一有情二识俱起。以大乘许赖耶定有故。今外人且就此难。不尔应难三四等俱。故下却难。犹如有一俱时欲见乃至欲识。随有一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 问设许俱生如何能证有第八识 答此非正证。因释外难故为一因 或应展转立俱有根证有第八 又解传释。外难若有第八一切时行。最初生起识不得。我无第八初生可得 今牒外难云。云何不可得耶。有外难云。若许恒有第八识者。应有二识俱起之失。故初起识不可得义。应知容俱故有可得 问若尔第七亦复恒行何有初起 答以他未许有第七识。且八.六对许八初生证有赖耶。若他难七恒与八俱无初生亦成我义 问他救言。初生之位五根未成。意识初生此有何失。即应难言。有所依意与六俱生。故说初起义亦不立。前释为胜 明了.作业亦是展转。显成俱起证第八义。然四业者初了器。第二了根.依处.种子。了我第七。了境第六。显四业俱。故证第八道理稍隐 摄大乘论以染净心总别合说。杂染之中定.散别故初说欲界 欲界之中初辨惑.业.生杂染三。生中复分色根执受。名色互依。及依食住。次辨色.无色界惑.业.生三。生中复分灭.离二趣。又约二界明生死位冷触不成。次明清净中分世.出世。出世之中明灭定证。次重显前三杂染中为种不成破上坐部。准彼但有此论八义。初持种义即彼杂染清净中摄。执受.名色.四食.趣生.生死.灭定七义名同。但开合广略。异熟.寿识彼无此二。又复此论心染净证。最在后明显别依总故。彼即初明总离别故。

  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心者。经部虽以色心互熏俱得持种。识持法种通于三界胜故。但说种集名心 若萨婆多云。以心能分别色。非色分别心。故说心为种。即以现在心法为种 大众部师亦心用强立种子称 上坐部师虽前色心俱为后种。亦心强故独心名种。

  论。别类必同别事性故者。西明云。一云不立法同。一云亦立。前说为胜 今谓不尔。俱舍论中经部破他大同唯识。此论既难令相似法立于同分故立法同。此义为胜 问彼宗识类为是何性 答本计无记故受熏持种 问许间断不 答彼许相续 问若尔如何言又无心位此类定无 答此以理逼。既称识类。识既间断类亦应然。类依识立如得等故。

  论。又阿罗汉或异生心等者。问彼计识类亘通三世而性不易。即难令凡圣染净应互相熏。第八一类三世不易应同彼过 答不例。彼立识类依识而成。即彼识摄。无别法收。故有此过。大乘八识体性各别。非一识类。故不成过。

  论。许类是假应不持种子者。问种子体是实。识类假不持。心.心法是真。假法非能碍 答持种具四义。假法阙不持。遮法据功能。假法何妨碍 今助解云。遮用势疏远。假法亦能防。持种据亲含。要实方能受 又难云。二定依种立。虽假还防种。识类依识立。识类持识种 答解如前。

  论。依似比量拨无此识者。本疏及枢要皆辨过失。如彼诸说。宗中无有法不极成过。以其真性不是有法。举此真性意。取有为以为有法故 今谓是过。彼举真性。真性皆空无有为法。本意不取真性为有法。于真性中复不可言说。说何以为有为有法。故有法过。若取护法胜义有为。有为非空不空。彼一分违自宗过。取萨婆多胜义有为。俱违宗过 复有说彼因亦无过。缘生法空符宗无故 此亦不尔。若缘生法空。是护法许宗有相符。缘生不空。清辨言空随一不成过。又胜义空。何有缘生。亦彼自随一不成过。又依世俗缘生许有幻事为喻。世俗有体因于彼转。是法自相相违因。若以实幻为喻。彼非缘生阙因后二相。以似幻喻有为异法喻缘生因转。亦是法自相相违因。喻过准知 西明云。依清辨造中观心论入真甘露品中说。阿赖耶识无别有性。眼等六识所不摄故。犹若空华。护法今破。然彼比量有三过失。故言似比。宗依胜义胜义说无第八。有相符过。亦有立已成过。若约世俗有违教过。因有共不定。为如空华六识不摄故非有。为如色等是有。若宗言无别识性。即有他不定。为如第七六识所不摄故第八是有 今谓不尔。要集虽云三藏所说。然恐传错。何者诸大乘经清辨同信。胜义诸法空。世俗诸法有。何独偏破中宗第八。设依胜义。即无违教失。教依俗说。何得相违云违前经。又护法胜义非空不空。彼说皆空何得相符。又四胜义及四世俗。皆瑜伽.显扬等立。未必清辨亦许各四。何须云胜义胜义拨无一切量 西明即取掌珍比量然出过云。若依胜义宗相符。若依世俗违圣教 今谓不尔。非相符过。义如前说。不违圣教比量标依真性说故。故本疏述正契深旨。

  论。彼特违害者。据胜义谛非空不空。今谓皆空故特违前集起心经。又仁王般若云。有无本自二。即辨世谛何得依胜义立一切皆空。虽亦违前楞伽.深密。在此证明即违此经。破无为量准前辨。

  释身受中。问无心定中引轻安大种不 答引不引俱无妨难 二俱有过。何者若言不引。何故第七云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若云引者定既无心以何法引。若言加行心引。即非无心定 答不引轻安大种。但无苦迫说为安和。或微调适如欲等持 问有心定中所引轻安大种定心缘不 答缘亦无失。然不缘时以别思虑故。

  论趣生体要具四义。如本疏明。然总聊简。一切法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无为非生故不须简 有为之中略有三类。一色。二不相应。三心.心所 且色法中异熟五根。有实及恒起无杂乱。然体不遍。长养.等流则有杂乱。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长养故。便阙三义但有一实。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实。二非是恒。三非遍。业果无色无。定果欲界无。四非不杂。以下上五识缘上下境故。法处色中初四阙四义。唯假不恒不遍起杂。定自在色体通假实。亦阙四义 第二不相应行总阙实义。命根.众同分阙一具三。恒遍无杂故。异生性一阙三有一。遍三界故 或可具二。虽总言依见所断立。若在欲界即依欲界分别惑立。故亦无杂。余准可知 第三心.心所法中。初辨心所。后辨心王。心所之中六位差别总而言之。遍行.别境唯有实.遍阙恒.无杂。所余四位总聚而言四义俱阙。约三性别辨具阙者。且于善中分为二种。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义具几。答决定有二。谓实及遍。定阙恒一。无杂二说。一云约界不杂。据趣杂乱。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业。由生得善感彼趣报故。然论云。诸生得善及意识中业所感者。虽遍趣生起无杂乱者。异熟是护法文。生得善者是难陀师义。与护法文合说无杂。据护法正义许生得善杂。二云不杂由在人中造作善业。击彼旧业感余善报。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业。二说前正。以同欲界无定所属。如烦恼等 又解五趣亦别。以定异因遍诸法故。虽然起杂 问惑.业.生三虽同一界五趣应别。不尔岂可是人趣中不善业于他趣受。若云非定属。亦应报无属。若许报无属。应无五趣别。如业烦恼故。若言报有属。惑.业亦应然。道理稍难智者思择。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问方便善中得具几义 答约总而言。有实及遍。阙恒.无杂。若别别说。但有实义。阙余三种。亦不遍故。思惠但在欲闻惠通下二。修惠在上二。总聚亦假。义如前说 不善准知 无记有四。且异熟无记中若非业感所知障摄。总而言之亦阙四义。若业感异熟。得有实.无杂。余二准知 次明心王。分为四类。谓五.六.七.八。五识唯实阙余三义。若约三性善性如前。异熟无记或容有杂。如地狱等受等流乐。如在人中受别报苦。据界无杂。趣即有杂。第六有二。实.遍三界。阙恒.无杂。约三性言异熟无杂。以地狱中无异熟乐。于人趣中无异熟苦故 第七有云四义皆有。然非趣生 何故如是 答有四解。一云不共。今据共许简趣生体。二云间断。圣道.灭定中不起故。三云非业所感。谓是异熟具四义者方是趣生故。论云非异熟法趣生杂乱 今者又解。第七阙一。有性之人起有杂故。据界而言亦阙恒义。如生欲界起平等智。无性之人是此类故。又约识明不据人故。唯第八识具四义故 问若许第六异熟无杂。如殃掘摩.阿阇世转异熟于余受。何得不杂 答据五识说非第六识 又已解脱圣人身中无苦异熟。经说有者现业果化。设非无学见道惑亡因无果丧。设有苦者等流.增上非是异熟。如地狱乐。

  论。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 问立趣生体。为但依王。亦兼心所。为实.为假 答有三释。一云但依心王立趣生体。具四义故。若依王.所即六趣生有违前失。此卷初云应一有情有六种体。第一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无劳别执有实命根。亦不得云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彼辨唯识义。此出趣生体 又若此识言亦摄心所。命根亦应通依王.所种。故但依王立趣生体。第七亦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知不多 何故论云唯异熟识及彼心所是正实趣生 答此相从说。正取心王。不尔同前六种体失何得难他 问八俱五数四阙何义而非有情 答八俱虽具。种类言之有杂有间。据百法简不约相应。不尔命根及众同分。遍.恒.无杂足为趣生。何要须实。一云通依王所立为趣生。此正辨云唯异熟识心及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又结云正实趣生既唯异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离第八识理不得成。又复王.所同引业招。而前说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据胜偏说。难他有情应有六体者。据六受熏后生现时应六第八。经说无处无容二识并生故彼成过。不障王.所六各一体说为有情 问若尔何故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 答同一聚故名之为一。或从王胜说趣生一。一云通依王.所总立为一。何以得知。准前不许多体。准后依命根数立。此文复举王.所顺前后故 若尔趣生体应是假。何故论云是正实趣生 答正简方便惑.业中有。实简遍计妄立趣生。今此趣生体虽是假。依实法立故言实.恒.遍.无杂 问何理得知趣生体假。答准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不障能依趣生体假 问趣生体百法何摄 答依初二释即心.心法摄。若依后体即有二解。一云假有三种。一相待假。如长等色。二分位假。如生等相。三聚集假。即随实摄(是更一法师解)今云不相应摄。大乘许多不唯二十四。如随烦恼且据胜说二十四种。或同分摄如法同分。但云众同分者。且对他宗不立法同分者说。若据宽论。应但云同分。或有众同分。众同分中有总有别。此别同分。虽无教文理亦无失。

  问解执受中。准瑜伽论等。皆有五因。何故但举三因。不说非善.染及业所引 答有二解 一云先业所引是相续上义。非善.染者一类上义。所以不说。一云亦简佛果。虽有执受而非业引。虽是一类许是善故。故不言二。西明云。初二即一类摄。

  二云欲显执受非要五义。佛有执受故。此解为正。若如前解但云眼等无如是义。何须重说一类等三。

  论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 问若尔何故摩诃俱瑟耻罗经。罗汉入灭定方化火烧身。入无余涅槃耶 答有二解。一云以期愿故。入灭定前起加行意。愿化火烧身。方入灭定折伏心力令其衰损方入无余。言住散.心非定心非无心者。据不期愿说。惑约有学及异生说。不遮无学 一云入灭定已损伏心力出灭定后方入无余。言入灭定即入无余者。据前方便说 此虽二解约小乘说。若大乘师。虽入灭定。有第八识。是散非定。有心非无。故此论云。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问若有第八许在灭定得入无余。何故在有心定而无死者 答约无期愿有学等说。何故如是。若无期愿。定力所持不得死故 又准大乘。正死时心。中有初心。本有初心。皆是无记。然有一师云。中有初心及与末心。是起爱心。本有初心亦尔。何以得知。以瑜伽论六位无心。不说生.死位是无心故。准知有第六 一师云是无记心。六无心位不言生死时者。即闷绝摄故不别说。后师为正。

  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问此中所说识与名色为据种说。为据现行 答二俱何失 二俱有过。何者若据种说不应难他云羯剌蓝时无五识故。种子恒有何得云无。若约现行即非正支。又初生位一刹那时。大乘自许亦无第六。何得说言犹如束芦俱时而转。若取第七非名色支 答名色有二。一十二支中所说名色。二泛尔名色。若十二支所说名色。据体是种。依当分位亦说现行。故十地论说。十二支皆有子时果时。又种子中复有总别。如下第八说。若泛名色。但云名色未必名支。设名为支即通假实。今此中说泛名色支。名中识支即第七识。一切恒有如二束芦故自无过 然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二本经部师。同有部释。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剌蓝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坐。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坐。粗细二识必不俱时。释意大同一切有部。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已后。七日已前未有五识约长时说。七大乘师。复有三释。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泛明名色支说。今此论意约泛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 然有解云。依瑜伽后说名中非必具四蕴故。亦取束芦而为喻故 此亦不尔同上坐等过。本疏虽云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于此论。意亦取七为名中识。彼论第九但云所余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芦喻善得成立。

  观于缘起染净顺逆。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广如余辨。今且略 问如有处言观缘起支齐识退还者何 答依染逆中初修习位。作安立谛近方便观作如是说。何者如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由老死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粗因缘。三非不定。感生因缘。细谓爱.取.有。生自体名粗。由此二生而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粗生为因。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名非不定。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观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前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由识.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故不至于行.无明支。如是观察苦.集十支次观灭谛。始从老死乃至无明。云何当灭。由不造彼无明为缘新行支。故彼苦方灭。次更寻求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令起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染逆观 此观老死灭及趣灭行即至无明。此中且约未来现在老死支因。略不言过去老死及因。由作四谛故合观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别观。或约现老死。观近远因。因皆过去。即至爱支。若观未来老死。从有至爱。若受已前是未来苦。约当起次第。不尔种子非展转缘 问或有处说从观无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约机欲待寻因果说。老死无果但至生支 问或有逆观至名色支。有何所以 答据业种名识支。识在名色摄故 论中名色名体多释。或四蕴为名。如此中说。或三蕴为名。即萨婆多等。或无间灭意因名。瑜伽第九。或通染污。即此文是。或净无记。即下十二支。克性名支。唯业所感故。◎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

  ◎段食之体。于变坏已有资长摄持方名为食。杂集第五云。有变坏故有变坏者。变坏故即香.味.触体变坏时。变坏者即资持之用 问为正变坏时名食。为长养资持之时方名为食 答资持用时方名为食。故瑜伽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当于尔时不名段食但名触食。若受用已安隐消变增长喜乐。于消变时乃名段食。未资长时但是触食者。望生喜乐及顺益舍可为触食。不尔亦非。故本疏云。名为触食。望一食者非望余生。若望一切有非是食。此意即于所食香.味.触。有不生喜乐等。即非触食 问诸触尘皆段食耶 答不尔。以触通上界故 问若以触对香.味有触非食。以香.味对触。香.味有非食 答香.味唯欲有。但香.味皆食 问香.味上亦有。有香味非食 答据业果说。上界香.味是定果故。或是法处故不为例 问业果上地无。段食唯欲系。定香.味上有。段通色界系 答设菩萨等变假无食用。设有实用。据为增上。引生欲界有情所变香.味.触三。而以为食。亦不取本质故不通上 问何故欲界变段食即许通质.相。定等变段食唯相不通质 答欲界有漏性是食。同界通质.相。定起无漏性非食。异界不通质 问定果唯第六变可成无漏。通亦击第八变故应有漏 答第六变者可是无漏。彼自第八缘彼起相即是有漏。然为下食是第六变者非第八变。而第八云前七非八所杖质者。据见分说。设通相分。据业力说。定通不遮 又解设第八变为下食者。为缘起食。而体非食 又解言唯欲系据业果说。若通.定起亦许上系。然法师意取初解正 问如他通等引。即许下识相分上界收今变段食何不尔耶 答虽名通.定果。然非上界收。以漏.无漏不相顺故。设缘彼第八所变之相。亦不随彼。隔无漏故。势分远故。非正能引故。虽然稍难。智者思择 问触食能生喜乐。思食必欲俱。喜乐摄益欲自希望。应受及欲说之为食 答由触起受。由思起欲。举果显因。正由触.思说此为食。故瑜伽九十四云。能顺乐受诸有漏触。能与喜乐为食。由喜乐故便能长养诸根大种。乃至云。由能执受诸根大种。并寿及暖与识不离为因而住。是故说识。为彼住因。由彼住故。气力.喜乐.专住.希望依彼而转 此意由识持根大等。喜等依转故识为食 六十六云。若诸段物于吞咽时。令心欢喜诸根悦豫。类触及思能生于彼方有资益故非受欲。亦如净土法生喜乐法体是食非喜乐受。然触能和根.识取境资益唯在触数。思虑益根非希望故 又解不同法食。法食即取喜乐为食。受从因名名法喜乐。前解为正 佛地论云。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既云法味。明法是食。此意由法能生喜乐方名为食。不生喜乐不能为食 问识食以摄持为用。第八能摄持其理极成。眼等说摄持何者是也 答眼等非执持者。以不恒故。非有识时亦不执持。由识取境亦资持根 问触.思生忧.苦此俱不是食。识有忧.苦俱。亦应不是食 答体能摄持长养未来。以招后报故亦为食。故五十七云。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九十四文意亦同此 问恶趣非招报。忧苦俱非食 答以识现起依持亦食 问触.思通八俱。六俱胜名食。识体虽八种。第六偏名食 答二解。一不齐解。顺生喜.乐起希望。六识俱胜偏名食 摄持是识食。八俱摄持不唯六。二义齐解。识体有八种。胜食唯第八。触思虽遍俱。六并名胜食 问根由他资发识明盛。根不名食。识由他资方能摄持。何故名食 答根必由段资方能发识不是食。识体设不资。七.八摄持故名食 瑜伽六十六问有七因缘任持诸行。一生。二命。三食。四心自在通。五因缘和合。六三性业。七无障碍。由是七因诸行得住。何故世尊但说有情由食而住。答由五因缘说由食住。一是诸行住多分因。二易取易入。三能令羸损根大增益。又令病愈。四令不中夭。五易入道。由此五因说由食住。五十七同 问由识资根故得名食者。意根过去后识方生。识生之时意根落谢。云何后有法。为前无法食 答不约无间灭。据俱有意资彼名食。故五十七云。云何识与意根为食。答由三资持所任持故。能与后后为增盛因令彼得生 问眠.梵行等皆为长养。余何非食 答五十七云。长养有二。摄受别义及不损害。段食具二胜故名食。余但不损害。劣故不名食 若尔四食应总具二。何故不说在长养中 答虽未见文且为一释。四食且举初说。例余亦为长养。不尔九十四四皆有能长养根大何理不得在长养中 问为与已生法为食。为未生法为食。若已生生已不住。若未生未生无体 答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说为食义 问前难善通。后难未遣 答能令后生有增盛用相续而起即是食义。非是无法故。九十四云。然唯约与未生诸法作生缘理。唯法引法说为食义。

  论。此四能持有情身命说之为食。余解唯能持名食 今谓不尔。亦必长养。且举摄持 问如在灭定经于多日 以何为食 答识.触.思三 何无段食 答传释段食持身正经七日。住定时多故无段食 亦有许此定多时有段食。由定力持得多时住。出定死者自业尽故 要集难云。既许有段食。何故破外不依食住。故相传云。过七日后段食即尽。唯由三食定势力故持身久住。出定无力又无段食故即命终 今谓此说道理有余。定力持身既得久住。何故不能持彼段食令得久住。如外衣发定持不坏。又住定多时出定之后。或有即死有非死者。何者。现见世间病力持身。虽不饮食多日不死药力亦然。何独在定食力即尽出定即终 问既许有段食经何不说 答寿.暖.识三不相离故经即说有。段食非不离故不说有。又如食已即入灭定。岂才入定段食即无。经不说有且作斯理。段食有.不有。出定终.不终。未见大乘文。后当捡决。

  论。然行于法有遍非遍者。身.语.心行各有三种。身行三者。出入二息此非遍行。动发思者是遍行。语行三者。寻.伺二种非遍行。亦思为遍行。如来无寻.伺。有八圣道支正义许说法故。意行三者。谓受.想二及审决思。三俱遍行。心起必有故 问寻.伺既非遍行。何故难他寻.伺于语是遍行摄 答就他宗说。实非遍行。能遍起语即是思数 若尔何故第二定已上自地有思得起语言。何假寻伺 答粗思能发语。上细不能发。在佛即得任运语故。然萨婆多及本经部二息非遍。寻.伺是遍而不说思。大乘如前说。末经部师许受.想二亦非遍行。以灭定中有心无所故。寻.伺是遍。三宗差别 问识依根.境起。说识三和生。亦由心行起。应说为四和 答根.境正牵体。说识三和生。想等助功能。非说四和起 问意由受.想起。受.想名心行。根.境正牵生。亦说名心行 答受.想是心所。即得说心行。根.境非心所。不得名心行 问何故灭定偏厌受.想 答论云资助心强是故偏厌。又由受为禅增上障。想于定为增上障。由受领下劣定。由想想像故障胜定。又受于苦果增。想于苦因增。由想像故起作诸业。由受领苦果故。圣者双厌。外道偏厌。又初静虑望欲以静除散。二禅望初以细除粗。三禅望二以静除动。四禅望三以密除疏。萨婆多等。由得彼定引得坚密四大闭身隙故。所以无二息。大乘不尔。但以定能除其隙故无出入息。设兼引大亦复无违。但非唯大能闭身隙。

  论。心清净故有清净等。诸部不同。萨婆多云。六界为有情。谓四大.识.空。然心胜故。说心染净。经部由种色.心俱持。色持不遍。心持种遍。故说由心有情染净。上坐部等。心能分别色。色不能分别心故作是说。

  以心为本有漏法。因心而生无漏法。依心住故结无漏心受彼熏下结有漏 又初总句。因心生是有漏。依心住是无漏。后两句释成 又以心为本。谓无为法因心显故。因心而生有漏法。依心而住无漏法。以心为本即无为之别句。亦有为之总句。

  论。若无此识至皆应无因者。准摄论破杂染中有三。烦恼.业.生。今此显破生及烦恼。行缘识下兼破业染。此初段中分云。若无此识持烦恼种。界地往还诸烦恼起皆应无因。此约三性心后烦恼起无因。疏引所染初识者。彼计受生必起烦恼。初受生识是染污故。此之识支应无种生。故以烦恼及随烦恼。皆应无因。

  谓从无想等诸地殁者。等取上下诸地。以无想天长时无六识故就显说。

  论。若无此识持业果下。应分其文云。若无此识持业种。一界地往还。后业起应无因。二异类法后。业起应无因。三性心易不受彼熏。故业起无因 破业果亦分二。一界地往还。果起无因。二异类法后。果起无因。摄论中亦云。若异熟断已而更别生。应成别受生失。无漏心后果起无因。又灭二趣如本疏辨。

  问本疏难经部。云行在现在果在未来。或一劫等如何能感者。大乘亦尔何偏难他 答大乘本识持彼种故多劫犹在。彼识间断故不为例。

  又难有部云。识位中色无异熟识可名果识支。如何俱色说行能感。今疑此难。如大乘唯识。岂一切法与识同性。外云分位亦尔。未必与识同性故为业感 答云我言唯识皆不离识。如行缘识皆行所感。汝言行缘识。有识非行缘。故不为例。

  难经部。云未来无故不得云感。但可云熏者何也 解此谈本计。一以悬远故。二识是无故不感。但由行熏。邻次之识相续。得至受生位识。名行缘识。若大乘说。非望现识名为识支。即种子是。故行能感。非悬远故。

  论。又行缘识应不得成者。今更助解。初正破经部熏故名缘。无性摄论第.二云。谓行为缘贪等俱生眼等转识许为识支此不应理 此意六识不是受熏。有间断故。贪俱染识非无记故。不是受熏故。行不熏眼等转识 摄论复云。识缘名色有圣言故。所以者何。眼等诸识刹那速坏久已谢灭。为名色缘不应道理 此意转破识缘名色亦复不成。经部转救。贪等俱识与行相应。熏结生位识名行缘识。亦不得成。结生识起。能熏行等久已灭故。非无体法而为能熏故。亦不成故 无性论云。若畏此失许结生识为识支者。此亦不然。于结生时。福等诸行久已灭故。非从久灭此复应生 若云非熏但说能感。即感故名缘。与有部同。次下双破结生染识非行感故。彼此宗计唯无记法为业所感。彼两宗计结生之识与爱恚俱。染非业感故 无性云。又结生心非无记故。爱恚俱故。既非无记。以行为缘不应道理 萨婆多救如本疏辨。本经部救同萨婆多。以生位色为业熏感。同有部破。

  亦时分悬隔无缘义故。若末经部救云。我有粗细二识。粗者染俱结生。细者无记为业熏感 若上坐部亦二意识虽不说熏亦说为感。二俱许细是异熟性。故无性论云。于母胎中有异熟识。与赤.白和合。乃至谓依异熟识有意识转 若尔即应二识俱转 设俱何过 违圣教故 上坐救云我部不诵无违教过者。即难。应有二眼等识生。六识摄故不许违理。许即自违。不许五识有粗细故 末经部救。熏于识类。类性无记。说为识支。感亦不违者 此如前破。又违经名。经云缘识不云缘识类。所余救.破准例可知。虽无文证理亦不违。

  论去来得等非实有故。兼破正量部不失增长性。故云得等。

  略解依中。疏云如何说依不与七同缘下。此前师难后师。若尔如何下。后师难前师。答两人依别下。前师释。问曰下。后师难前师。彼质答曰。前师文。答而复质。后师文。

  然彼所依总有三种者。问心.心所法起藉四缘。何故但说三种依耶 解云所缘通内外。余三唯在内故但说三 问余识缘内外。不得说四依。第七唯内缘。何不说四依 答三缘生识胜故但说三依。缘依亦外缘。力微不说四 问境界生心劣。故不说四依。所缘引识微。应非二和起 答二和通远近。根.境并为缘。依义据亲近。境疏不说依 又云。不例。三缘依声中说。所缘缘者是于声说 此明所依故彼非例。

  难陀胜子等。立种生现前后异时。引杂集等云。有眼非眼界等。又瑜伽云。无常法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以非即此刹那。长贯前他性因中故。因果不俱。摄论俱生俱灭者。如疏中会。

  释俱有依中。本判为四。第二即是安惠师等 西明判云。第二火辨 要集疑云。若第二师是安惠者。破前师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安惠既许自证分种傍生十八界。种亦成杂乱。若一自证分义说根.境亦成杂乱。安惠自许第七入见即有间断。何故下文云虽不间断而有转易 今为释之。安惠自种子是假。然功能别成十八界。如不相应依实假立不相杂乱。依自证分义分亦得 又就他宗而为此难亦复无过。许阿赖耶变似色根等 或余师义。设自所许约计情别。亦不杂乱 言第七虽无间断者。是余师义。以与安惠合为文故。故疏言等不唯安惠。本乃十释西方别行。疏主既是此翻糅者。故能深达。余不劳疑。

  就难陀释俱有依中。解二十唯识颂有三解。初依见.相别种义解。言识从自种生者。即识见分。似境相转者。既起现行。带境相起似彼所执外境相现。无别五根。即见分种名为五根。所带似境即是五境 二云识者五识相分。不离识故名之为识。从种起现为五识境。实在内识似外而现。为成内外处分种为十 三云依见.相分同种义解。五识见.相合名为识。自种生者。见分从种起现行也。虽无别种亦带相起名似境相转 观所缘缘论三释大同。但互为缘。少有差别。

  论。又彼应非唯有执受等。本疏意云。三业能感。身业是色即有执受。约扶尘说。声离质已即非执受。意业现行及三实业。亦非执受。前云约执令生觉受而说。前第二说种名执受。约同安危说故。今据诸论明十八界中。几有执受。但云五色根。故言应非唯执受等 西明云。此说实能感五识业。说五识依故。唯思种实业。色.声假说。非正感故。由此思种唯非执受。唯非色蕴。唯非内处。违圣教说此三皆唯 集云。感相分种非五识依。能感思业。即非色.声。约生觉受故思非执。无表是假无感果用。故取有释 今谓不尔。有说所释具言假身语业并实思业。论云非唯故通有执等。不云唯非有执受等。颠倒论文故非为正。前第二说。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若谓今据生觉受说者。且五色根为唯取现。为亦兼种。唯现可尔。通种即非唯有执受。若云据现者。何故前难云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与教相违耶。故知五根通于种.现。据生觉受自亦不唯。何但难他。故本释正。

  阿赖耶识于有色界遍依诸根与楞伽同者(后更捡文)。

  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 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义准因缘为例。解云理实不应为例。而净月意。前二师皆不许种亦有所依故。今义准令种识亦有所依。量云种识亦有所依。现种识中随一摄故。犹如现识。虽彼所依因缘.俱有二依不同。而依义齐且引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缘义。异熟望种非因缘故。此意且引为例者。虽成因缘为所依。且取依义。因缘.俱有同是依义。若云因缘依。第八现行望种即非。为避此过云且引义例 今谓不然。若但成依。有为诸法皆杖托依。应成相符。若成因缘。第八望种非是因缘。成作因缘。便有一分违宗之失。故知前师不立种子有俱有依。今立此义违他顺己。不乖圣教故本疏正。

  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者释生长义。

  论。俱有所依。护法义简取决定有境为主为所依。简余非所依。

  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此即举果显因所依。若法虽杖托因缘起。而不能取自所缘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缘望彼但得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论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余不名有所依。若不作斯义门简者法有相滥 然疏云而以义准由少义理。谓自身识为依。非后为前前为后依及他为自依 要集云。此无相滥。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后故。自识不依他根而起已极成故。故唯四义简法已尽 今谓不尔。虽知四义简法已周。论文不显。但且对前诸师异说。辨彼非所依。不显简他及于前后。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须简非前后者。亦应云等无间。明前望后为等无间。何须复云前聚于后。下解开导云于后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须说云谓有缘法。言心.心所岂非能缘。又如熏习。熏自极成。可须复简他身前后。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托缘皆得名依。既论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亦是自识因他识生。何故不简。前后虽别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别时家。解摄论熏习俱生俱灭。以前后法同有生灭。云俱生俱灭。今前后心异遍计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简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后是俱有依。

  又云。枢要云前三各具四义。若尔决定简法已尽。谓同境即显有境。根本即为主故。由此证知余三无用 今谓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论说俱有依。前明具义。后复云同境.不共.分别.染净.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种于前义中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为所依。何须前义。要具为依。即是前三各具四义。四义随有。即具前义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眼等四识。非彼五种。故非所依 要集云。今解身根为主义简者 今谓不尔。论文本意。为主一义。以王简臣不简身根。若云虽有身根。四根若?四识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虽有第六。若无身根身识不起。岂许身识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简别身根 又枢要言顺取所缘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义。不解有境义。不得妄难。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约顺取境义。说有境义。若顺不顺皆有境故。智者当察 问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简去种子。岂可种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种应非根。便违圣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 答论根通种.现。今护法辨依.所依别。现根用胜名为所依。种根非胜不说所依。若取种根为俱有所依者。自种应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义。故不取种。

  问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识。缘境变相为亲所缘。眼等五根为照相分为照本质。若照本质即不同境。质.相异故。若照相分。本质何遮而不能照 答今二解。一云双照。俱色境故。无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识相故不照质 问如隔琉璃等尚能见外。自识相分有说非碍。何故能遮 答势分力隔不以相碍前解为胜 问五识变相。为依托质。为不离见。若依托质。应离识取。若不离见。何成离合知。识皆与根不即离故 答虽依托质不离见分。俱悉无过。以能缘见不可说云在此非彼处。以无形碍故 若尔如何名离合取 答以五色根望本质说。不约相分。故成离合。不离识缘。

  问五识何为以第六识为分别根 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缘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依资养故 言明了取者。意虽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无意识五不起故 于彼作意者。由欲得缘彼境界故。即同缘义 依资养者。谓由意识资养。眼等识方得起故。即引发义。

  但说五识依五根者由二义故。言相顺者。一近相顺。即近所依。二相资相顺。五根有漏五识亦有漏。五根无漏五识亦无漏故。

  后开导依。本疏三师。第一难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此师准文不许五识俱生。亦无二刹那续。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后必意识起。是故五识必用第六为开导依 第二安惠等。第三护法等 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惠师许三位无末那故 要集亦云。定非安惠。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 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 若是安惠前难如何 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 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 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郑重为斯错判 今又助解。言安惠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惠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 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

  第二师文中有二。初纵。后夺。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说。二遇境位。谓卒尔遇境位可如所说。三遇非胜境位可如所说。上一位字贯于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 若自在位下。夺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夺初位。此师意云。谓互用位多恒缘境。此意破前六尘境至识不并生。以即刹那而便落谢。互用之位如眼识起。虽有余境亦能缘之。何假余识而眼识间断耶。

  问护法等师何性界心得出灭定 答广惠声闻.自在菩萨。随何界地方便善心。若依自地亦通生得。未遍超者。随其所应。或依他地方便善心。若全未超。但依自地方便心出。依方便入故。

  论。又异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无性两释。一云即第六识为染污依。第二同世亲。所谓末那。何故二别 答两论不违。此有二义。一恒相续。二缘内外起增上爱故。无性即据通缘内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亲即据恒相续识常起染污。非无第六。以非恒故隐而不说。无性菩萨据续生时。非无第七。以不外缘故亦不说 然今此师所说染意。或同世亲。或同无性 或可染意依第七说。相应悲愿即第六识。以此为证。证诚第八用第六.七为开导依。以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复第六不证第七 或此师意且据凡夫一分而说。初受生识。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蕴末心。除转轮王必起贪.嗔方得受生。相应悲愿即是二智。

  论。若增盛境等。西明云。此有一句。境胜心非胜。谓率尔心。此中应有等流心.境俱胜。已摄在前等流心中 今谓不然。证五相续。云遇胜境理必相续。定非率尔。率尔之心非多刹那故。若许率尔自类相续。应引瑜伽论云由率尔心。乃至相续而转。何故云决定心后等。前文已证等流翻前率尔 遇胜境下。翻前非胜境。不说唯率尔。前文且约泛尔等流心。即心胜境非胜。此约心境俱胜破 或可。前约心相续趣境破。此约境相续胜逼心俱令心相续。故二文别今准此文当后二心。故俱胜句摄。

  问戏忘愤恚定是何天 答本疏释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西明云。通六天 要集断云。此说近理。以婆沙说在下二天。大小虽殊俱得为证 今谓不尔。四句自体。若不约定人.处而说。但据逢缘可通六欲。若约定人.处。即本疏为正。然准道理据定人处。不尔但应人为他害即非自害。若有自害即非他害。何要戏忘.意.愤恚天及羯剌蓝位。又戏.愤天既属帝释。岂与非天共战之时不为彼害。若为彼害此即不定。即应佛使等有自他害。俱不定故即有杂乱。据无杂乱大乘约定。即本疏正。无相乱失及不定过。又出曜论云四空天。

  论。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是纵夺言者。释彼论第三云。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已上论文)。破已下结云。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今指此文。是纵经师有等无间。夺彼前后为因缘义。若尔何故摄论第一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心及心法四缘定故。释文如疏。

  论。故展转作等无间缘者。问心.心所法多少起。而得说为缘。何妨诸识多少生。亦复得为缘。质云诸识前后多少起。相望得成缘。色法多少生前后。亦成无间缘。彼复质云。诸识多少起。例同色不成缘。汝诸心所多少生。亦应同色不成缘 解云心.心所法和合似一。共辨一事得互为缘。诸识不然。何得互为缘。

  然诸心所非开导依。问心所望王不开导。心所非所依。心王心所既导生。何妨心所亦成依。解云等无间缘义相引。心所可成缘。开导据胜能。非主不成开导依。

  疏云如摄论第一云。一法未达未遍知者。此引摄论云佛不为小乘说阿赖耶识。外人即引经文为难。若尔何故经中世尊云。我不说一法未达未遍知。而能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我唯说言一切法已达已遍知。方能断惑成阿罗汉。言达无间道。遍知解脱道。此难意云。若不为说阿赖耶识。岂得云于一切法已达遍知。无性为释。此佛密意说不断烦恼。以别相声说总相处。非诸烦恼有各别断。或取共相无常等行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此意以别相名。意诠生空总相义处方能断惑。惑共相无常行。非缘别别色等之智。而能断惑。故言一法未达遍知者。别相之声。说总相智而能断惑。非一一法皆达知尽方能断惑。故不为说阿赖耶识 今瑜伽文亦复如是。意说前各自别识。为后各自别识等无间缘故。于总处说。若彼六识为此六识等。此是别意言声。于总处转故 又此言总意别有三。一会前第三云。若此识无间诸识决定生者。若此识及诸识皆是总语。意说各别八识。举此总声。非谓诸识许互为缘。一云解第三意。别说后识定生。简无学最后心。然举于总诸识生声。一云会前又此六识为彼六识。意欲别说各自六识。举彼总声意目别六。非此六言总含八识云言总意别。何者五十二初举诸心.心所无间后诸心.心所生。通诠八识。重复言此六彼六。据三乘通说。故不通八。

  论。为显此识依缘同故。有二解。一云依是不共依。缘是因缘依。以总聚言。不须分别种之与现。种不离识自体分故。云依.缘同 又解以总聚言缘第八识。因缘.增上。种.现虽殊总不离第八。但不说等无间非所缘故。此据染说。若无漏位亦缘无间识 二云依所依。缘即所缘。以因缘.增上俱名为依。缘即所缘。即下许第八自体及种子。如次计为我及我所师义。又前二依有胜用故。所以偏说。非谓为显依.缘同故。以且解依彼转未解缘彼转故。然要集云。或可初释唯俱有依。后释通二 今谓不尔。若初但一。何故论云俱显前二。故说有余。

  论释缘彼。问难陀师计七依本识。亦缘彼相应。何名依彼缘彼。答据执为我名依缘彼。火辨.安惠并准此释。

  问火辨何故不执自体以为我见 答见分作用故执我。自证沉隐故不执之。

  安惠破火辨中。有三番问答。初约定。次变不变时。后约凡夫厌色生上不变色难。不同圣者生上变色。

  问护法正义七缘八为我。自证缘见作何行相 答不同见分。自证思量见分之时。不作内外我非我解。但冥证见体。亦如邪见缘外之时。见之自证缘见之时。但证见体不同邪见。

  问论无一心中有断.常见故。我.我所执不俱起者。何故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等起我我所见耶 答二十句等。虽同依色蕴等不是同时。前后别起故即无妨 问断.常依惠立。二见不并生。二执一惠生。两执不并起 答断.常境别。二执境同。

  思量为性相。问既恒思量所执我相。与我见何别。俱作我解故。复何不名我见 答我见推求并作我解。此作我解而不推求。故不名我见 问何以得知心作我解 答准心所知。既云我爱.我慢等。当尔彼爱等。若不作我解。贪爱于何。又亦不应名我爱等。由此准知。心王亦作我解 若尔心王应取别相 答不尔。即此我境是总相故。领纳属于顺益己相。而贪爱等方为别相。论说唯言故 问我无我等是其差别。何名总相 答准诸法自性差别。名非总相可尔。今心王所取总相。心所所取别相。与彼有别。于彼自性差别之上。各有总相.别相故。不尔王.所境应差别。故知我者即是境之总相。于我之上可意.不可意等方是别相 又有解云。心王亦取别相。辨中边论云。心王亦能取总.别相。今捡彼论第一云。唯能了境总相名心。亦了差别名为受等。准此心王不取别相。此论第五亦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不言了别事之别相 问心王既作我解即是我执。云何第八卷护法正义。云执我法者必是惠故。不说所余 答心虽作我相而不执之。执者是惠故 又释云。彼据胜说。及根本说。此据相从。必由于惠方能起执。非于此聚而无有惠可起执者故。言必是惠故。不障相应亦有二执 问贪等皆有执者。疑有执不 答执必见俱。疑非见并。又执必决。疑不决故。疑不是执 问如思相应业之眷属。亦立业名。与见相应见之眷属。何不名见 答业是造作义 俱能造作未来果。及所造事业。故俱名业。见者推求。相应非推求故不名见 又释克性即非。相从亦见。如似智惠相从俱名智惠故 问执我是惠能。同聚俱执我。推求是惠用。相应亦推求 答推求是见。余法不推求。执者坚取义。同聚俱执我。

  问既恒审思量与思何别 答通.别有异。此但思我。彼思一切 问未转可尔。已转如何。已转通缘一切法故 答亦总.别缘。胜劣有异。王取总相胜。所取别相胜。不尔果位王.所二种俱能遍缘。如何取别。然第五云。心王取总相。心所通总.别。且据因说。若在果位。王.所俱能缘一切法取总.别相。但胜劣异。

  西明云。何故释名门但解末那。三性门中即解心所。解云理实于诸门中皆有二义。影略互显 今谓有余。若言诸门皆有二义。释王有覆性。所亦性同。于余门中若皆如是者。心王四惑俱。岂我见等亦四惑俱耶。故思为性相者。但解于王。心所不尔。设心所思 个思量。所余心所非恒思量。又思虽有思量之义。不以思量释思性相。然辨三性门中解心所者。以彼心所有贪.慢等。不知不善为有覆性。王由相应得成三性。所由所依是有覆故双问答。至下更释。此问本意自释第二变。不解心所。不可门门皆相影显。

  问言四惑俱我痴.我见。如论自辨。爱有四种。慢七.九种。是何爱.慢 答是总爱。以缘我故非余行相。七慢之中是我慢摄。我慢恒起。非九慢类。

  论。及余触等俱。有二师释。初师二解。一四惑余。一无覆性余 若尔后言有覆性摄。岂不重耶 答此师解余有其二义。一遮。二表。今取遮义。五遍行法前与八俱。亦与七俱。恐同于前是无覆性。故余言遮。后言有覆摄者是其表义故无有过。

  简别境五中。问此师第七何无欲耶 答缘未遂境可有欲生。此识缘我恒遂无欲 难七缘境恒遂。不希未遂无欲俱。佛果所缘恒现前。无彼未合欲不起 答佛果悲愿度众生。境界虽现欲无减。因中我法恒现取无愿不希非欲并 又释如疏。余四准此。

  问此师何故七非随俱 答此师意说。二十随惑。杂集论说皆假有故。依根本惑分位立之。此识俱惑恒无间断无分位故不得并。又五十八云。诸随烦恼皆是烦恼品类 若尔何故决择五十五云。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是实物有。放逸是假有。余者论说是世俗有耶 答此师意说。假者有二。一相待假。二分位假。前无实体。分位假者而是有体。云实有者据分位说。云世俗者通于假实。以相待.分位俱名为假。

  问实有假有理可易知。世俗有言应须分别。唯识论等说沈.掉等是别有体。如何大论云世俗有 答言世俗有者非谓假有。不同放逸定是假故。不同无惭等四依胜道理别有体用不名实有。此沈.掉等皆他等流。别有体性义非胜显不名胜义有。非体假无名世俗有。

  问论会违云。依二十二随烦恼说者。准百法论二十随惑成于百法。瑜伽论中惑说二十二.二十四.二十六。应不唯百法。

  答大论中据取别境及四不定是染性者。烦恼等流品类不同说多少别。离彼二位更无别法。百法论等据其体性有差别者但说百法。亦不相违。

  论。言要缘曾受境类者。有二说。一云境类者。缘灭.道时但缘其名名亦为境。此境是灭.道类。二云境体之类。如缘苦.集亲符其体。亦已曾受后复缘时。言缘境类。即前体类。余准此释 又云名是名类。谓先闻缘今复闻缘。二名是体之类。谓先见体今复缘名。三体是体之类。四体是名之类。准前可解。

  问护法正义云。非诸染心皆缘曾受境。及邪简择故忘念.不正知依念.惠者不遍染心。依无明立即遍染心者。如缘现在复非简择。起此忘念.不正知时。与无明俱不。若许俱者。忿等应嗔俱。若不俱者。应非遍染 答义别说之。犹如见.惠。虽不相应可得俱起。以他性相应非自性故。

  问如缘曾境及邪简择起忘念等。依二法立。为一忘念等。为有二耶 答疏有二解。后说为正 然要集云。有说两说皆违第六。故第六云。染念.染惠虽非念.惠俱。而痴分者亦得相应。既广破已彼自释云。若无念.惠。唯痴上立。若念.惠起。即与无明各二法立。即自问云。既二并起为一为异。答谓揽二分假立一法。具含二义。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过 今谓此说即是前明。何劳别说 本疏云。惑总依惠.无明立一不正知。不正知是假。不可言有二。今云揽二分假立一法。岂非前明。本疏引例。如放逸等依四法立。不约贪等别。说二相应故。此意放逸虽依贪立。二得相应据余分说。说遍染故。例不正知等相应亦尔。何劳更言故痴分义念.惠相应。念惠分义非念.惠俱。与痴相应故无有失耶 又复彼说自有过失。何者彼云。或可念.惠.无明各别立一。虽有多种相用无别故说为一。二十随惑等但说一故。据实有多。随用立多而体非多。故说事等约体说等。用望于体不说相应。非他性故。若尔不害.无嗔二数应不相应。第六云信等皆遍善心故。解云但云遍善不言相应。亦不言俱故无有过 今难彼云。既云各别立一。即有多放逸等。若用若体俱多法故。何得云等。非受.想等有多并故 又云。不害.无嗔彼但云遍不言相应。亦不言俱者。岂许不害.无嗔前后别起言不俱起。故依虽别。取各功能假立为一。名为体等。不害.无嗔虽不相应而许俱起 问且如不翻别境入随惑中。别境染念.染惠。亦名忘念及不正知不。若不尔者应非是染。以正念.正知故。若许亦名忘念及不正知者。与随惑中二法何别 答别境中忘念者。谓于过去曾受境界忘追忆故。随中忘念只忘失正念。不要忘念过去之境 问若尔前善心中。不能记忆曾所受境应非忘念。以非染故 答起善心时。虽有不能忆过去境。而于现境能正念故 问缘现可尔。缘过如何(思之)。若别境中恶惠必邪简择。随中恶惠能恶于惠。即令知不正。非要邪简择。又假.实殊。有无体别。随惑但作用。而无别自体。别境有别体。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终)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本)(论第五)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第二师释。末那通四受俱 问云何欲界不与苦俱。乃至二静虑云何不与乐受并 答疏已简讫 云何与忧.喜俱 答且与喜俱有其三释 一云喜与第六俱。第七与六俱故。云与喜相应。不尔。何以故。云缘有喜地善业所引果故。不缘第六故此解非 二云果从因故。或从喜受相应思之所感此第八识。第七缘此引业果故。名缘有喜等与喜受俱 三云相顺故俱。如说五识缘前相分。此相从前五识熏成。后五识缘云缘前相。此义亦尔。此果从喜及相应思之所招感。虽缘此果顺彼因故云与喜俱。余受相应三释。准此 问疏云。若四受俱则金刚心非顿断过者。说与舍受俱。岂不渐断。以易地舍故 答云若喜等俱。必随地别染法俱断。如六识故。若舍受俱即可顿断。如第八识舍俱顿断。其理极成。故无有失。

  问论云缘内执我。此之我见。为唯见分名我见。自证分亦我见收 答设俱何过 答俱有失。若不名我见。贪.嗔亦然。彼自证分应非贪等。若名我见。应许缘外。何名缘内。亦应非量摄 答但见分名我见。非自证分。我见自证但名染惠。何故不同贪等。 答贪等称境亦得生贪。如五识俱等。我见不称境故。自证非我见 问何故不称。即非我见但名染惠 答如缘无为缘他界等。见分缘时不称无为.他界。但见分名无为缘.他界缘。自证不得名无为缘等。我见亦尔。又若见之自体名我见即得。若缘我故名我见者。自证即非。贪等亦尔。若缘色起贪名为贪等。自证即非。不缘色故。贪自证故名为贪等。自体亦是。

  论故此相应唯是舍受者。问第七缘于八。随缘唯舍受。第六缘七.八。随彼唯舍受 答第七恒内缘。随境唯舍受。第六缘内外。不得唯舍受 问六是能引七所引。随彼能引成无漏。七是所引六能引。应随能引通三受 答无漏起时难。随他起无漏。缘境恒任运。故不通三受 问第七无漏他引生。不随能引通三受。第七无漏由他引。不随能引同一地 答净法起时难。随他能引同一地。舍受任运起。不随能引通三受 问第七任运起。不随能引通三受。五识任运生。不随能引通三受 答五识易脱起。随他通三受。第七缘一类。不随他三受 问五识任运他引生。即随能引通三受。第七一类他引起。应随能引通三受 质答云五识虽他引。不随能引寻伺俱。平等虽他引。不随能引通三受。

  论若与藏识有异等者。要集云。有说.有解三位无故无恒转义。亦不应理。未断灭来恒续起故。同第八识未入四位恒名赖耶。故依有释无故不说。或相同不说 今谓不尔。赖耶设入四位。未成无漏故说恒转。不约名说恒转如流。末那三位转成无漏。转易非恒故不如流。

  论。此意心所何性摄耶。疏有二解。初云双问双答。王由心所成三性故。初举所显王。故论云。此意相应四烦恼是染法故。次显由王所成有覆。论云此俱染法所依细故。故双问答。

  问七缘八为我随境一界系。第六缘三界为我三界系 答自地互相增。随自自地系。他地不相增。不随他地系。

  论。此位染意。疏云。通二执说 要集等说。唯说人执。不说法执。何以故。若说法执。何故论言三乘圣道有伏.灭义。二乘无学不应永舍。又护法释。三位无者依染意说。故知法执不名染意 令谓。但说于论不违。是本意故。虽定性二乘不能伏断。望彼非染不名染意。对不定性及定大乘。法执名染。然不定性生空圣道亦不能伏。故论云三乘圣道有伏.灭义。若唯人执。应言三乘圣道俱能伏灭。何须得言有。三位无染亦复无过。法执望二乘定性不名染。三位中不无。若望菩萨三位中无。文含义隐。余者不悉。

  论。又如未证补特伽罗。西明量云。未起法空。应有法执恒行。以未起对治故。犹如我执位 此量喻中所立不成。枢要云。法执未证法空位(有法)。应恒行(法)。二执随一摄故。犹如生执 有妄出过云因有法自相相违。错引枢要。解论文中所立宗.因便俱有过失故。

  问住灭定者。世尊入灭定不。答有三解。

  一云不入。若尔云何具诸功德。答成就灭定而不现起 二云入。若尔何故诃菩萨入。答呵耽乐者。诸经亦有劝菩萨入 问既入灭定六识不行。何能利生 答由加行意愿力故。不起灭定现威仪化生。佛即任运不假加行 三云虽似入而实不入 传云。思益经说入理灭定识即不行。入事灭定识即犹起。言似入者即事灭定 然传捡文三释之中第二释胜。故此论难。若平等智依第六者应有间断。许佛恒行如镜智故。若不入灭设入不灭。即六恒行如何成难。

  言所立宗因便俱有失。疏云有自法自相相违决定者。改彼因云。除圣道等意识。无俱有依。是意识故。如三位意识。因改于前。前因亦应除三位六识摄故。无不定过。

  枢要云。又因有自法自相相违。以无学不定意为同法故。此量意云。以无学人恒无第七。言不定者。除在灭定无第六识。取不入灭时第六意识为同法故。然以理论。此中宗有二。一总立第六意识。二简去三位取余第六。因亦有二。一总因六识摄故。二别因亦简三位非三位。余六识摄。随其所应以二因各成二宗。过思可知。

  论。初通一切异生相续。西明两释。一明执相续。二云相续者身。意取此解 要集亦云。此依五蕴身名相续。非执非心 今谓不尔。此文意显三位差别有续有间。初总明之。后重料简起.不起时。故前相续。明此俱意有间有续。不明其身。若以五蕴身为所依名为相续。且如我执亦依圣身。何故不云相续。平等性智亦依菩萨。亦何不云相续。

  论。我法二见用虽有别同依一惠。要集等云。必无别种所知障定。前已略明。今更重显。若无别种诸罗汉等起法执时能熏种不。若言不熏。能熏四义少何不熏。若言许熏者。岂非别种。能熏唯是所知障故 又复自言。一惠用分熏成二种。即是别种。何云必同说为烦恼者。是据根本及多分故。

  论。法执俱意于二乘等。等取凡夫。即二乘凡夫 西明等云。等取菩萨生空智。以不障彼智亦名不染 要集云。后说为胜。若等凡夫菩萨亦有。何故不等 今谓前胜。论云于诸菩萨即通凡.圣。若望菩萨生空不染。起生空时可非菩萨。又亦应言于诸菩萨除生空智亦名为染。前句总说。文复不除。故知总望不等菩萨起生空时。然于菩萨不言等。诸言摄故。前影后故。俱无有过。

  论是异熟生摄者。且如异熟生心乃至变化。大小乘别。小乘四心定唯无记。然变化心通欲.色界。威仪心宽。余三不摄。并入威仪唯单非双 问受戒等发起威仪。岂非是善 答彼宗意云。欲得受戒此心是善。起礼拜等即是无记。然立戒体不依发起身.语业思。依色.声立。大乘变化唯四静虑。通善.无记及漏.无漏。余三通 性.漏.无漏。如前已明。然得合起。如行道路歌舞拍鼓。或前后心发俱时亦得。或业果心不能俱发若非业果及善恶能四心义说。非多心并。大论云此世俗有故。云无记者据别说故。

  论说心意识。萨婆多云。五门义别。一名门。但与施名。二义门集起名心。了别名识。思量名意。三业用门。远知名心。开导名意。受生名识。四世门。过去名意。现在名心。未来名识五施设门。在蕴名识。在处名意。在界名心。皆通六识。非离六外别有心意。后捡文注。大乘即别。

  解脱经者。有云。因道断障得解脱故名解脱经。要集云。如天请问等不名解脱经故 今谓不尔何经不令修道断障。不尔何得云引对治故明是佛说。故前说是。然天请问是别名。言解脱者。是诸不入阿含者之总名。

  染污意恒时等者。诸部释异。且有部云。染污意者。谓第六识。恒时者。非不断故名为恒时。如常施食常受乐等。俱生灭者。非谓同时名俱。生灭俱有故名俱。即是诸或皆有生灭。若解脱者。对治道起。非曾非当有者。但舍其得离缘缚故。非无体性 上坐部云。染意恒时。谓细意识。无间断故。诸或俱生云俱生灭。过.未无故非曾.当有 问若细意识。如受生等恒时相续与四或俱。云何摄论第二云。依染污故时无断故。以此为难又九心轮以有分心是受生心。唯是无记。又下会瑜伽云。地狱无间有异熟生。是上坐义。准此非细染意受生。应非彼释 答上坐部中有本末计。无覆受生是本计。细染意生是末计。经部师中亦本末计。释经准之。

  明不共无明。摄论第五云。此于五识无容说有。是处无有能对治故。若处有能治。此处有所治。非五识中有彼能治。于此见道不生起故 此意五识在见道位未成无漏。若有不共无明。即在圣位亦名为醉。与教相违。说异生故。不云圣者亦恒常起 又约菩萨起见道说。尔时第七亦无漏故。非谓二乘所起见道。亦非第六立第七故 问无性之人既无对治。应总不有 答是异生故。又此难意且据有姓起见道说。不尔许五有成事智。应有不共 问摄论复云。亦非染污意识中有。与余烦恼共相应时。不共无明名不成故 既尔如何与四或俱。应初师胜 答彼论叙难云。不共无明亦不成就。与身见等恒相应故。自释云。汝难不平。非我说彼与余烦恼不相应故名为不共。然说彼或余处所无故名不共。譬如十八不共佛法。前说与余烦恼相应名不成者。观他所立显彼过故 此意就他萨婆多等云与余俱不名不共。显彼自违故为此难。非我说与余或俱时不名不共。

  论。此识若无彼依宁有者。大乘显小若无第七经义不成。故难外云。眼等此中摄有俱起根名二缘。意亦六中收。应依现意名二缘 外难大乘云。意识二缘生。缘无意得起。何妨二缘生根无意亦起。经部共大同许过.未无。缘无亦许起故为此难 答持自有无俱是法。缘无现相二缘生。过去灭意现非有。意识根无不应起 若萨婆多就大乘宗。为前难亦得。经部灭无假立意名。就大难云。五识六二缘缘实根亦实。意识六二缘缘假根亦假。然下别破经部。此先假叙。有部为难。亦就大乘 答云根法是所依。意俱非得假 又释亲相相是缘生。质无亦是实。同五六二缘。所依根不假 外又难云。经说六二缘。根假识不生。识托六二缘。境假应不起 答所缘势疏远。设假识得生。所依胜增上。势近假不起。然以亲相分例同根现实应好。

  不可说色为被所依。破上坐部云。五识依色根。五识无分别。意识依色根。意识无分别。被质难大乘云。第八依意根。第八无分别。何妨第六依色根。意识有分别 答色法性是钝。五依不分别。意法是胜依。要思方分别 外难六依意根六有分别。八依意根八有分别 答第八自性无明了。虽依意根不分别。第六自性有多能。更得意依故分别。

  问现在名为意。已灭依此立意名。现在亦名识。已灭依现应名识 答意名通二义。已灭依止得意名。识者唯了别。已灭无能不名识。

  论。由我执故令六识中等者。疏有二解。取后解正。西明取前。要集亦同。今谓后释为胜。由我执故不能亡相云我能行施。岂第七我缘施等生言我能施。故本疏意。此第六我。由第七我为所依止行相增明。非云我施是第七我。若执三轮相是第七我。七地已前有时未伏。何况地前既不能伏。施等三轮何能亡相故。

  言相缚。有其两种。一通一切相。由第七我。二执三轮相。虽亦由第七正说第六。然摄大乘据所依止故。云自谓我能修行施等。非离无明我执随遂。非离依止而有无明等。若即说是第七我执不能亡相。应云非离无明我执自性而能执相等。何须云非离无明我执随逐。非离依止故说所由非说即是。然此论引瑜伽为证者。是通证故。非唯证彼三轮之相。若云由无漏无分别方能伏此相。即见道前应非波罗故。地前修有漏加行无分别智能伏第六故成密多 问言相缚者。为烦恼障。为所知障 答设尔何失 二俱有过。若由烦恼障。二乘无学有漏心位应无相缚。我执断故。若由所知障。生空后智应有相缚 二解 一云由所知障 若尔生空后得应缚 答不相顺故。依安惠释此即为正 二云以烦恼障为相缚体 若尔二乘无学有漏善无记心应无相缚 答由此相分体是有漏。是彼所引熏成种故。今虽断彼我执体尽由有相缚。然法执体非正相缚。执有相故为依助彼我执起故。是助相缚。无学散善及无记心。亦有此助未离相缚。生空后得虽有其助。无昔有漏所熏之相正相缚者。故得云无。此释为正 然执三轮相唯第六识。五.八任运。第七内缘故。若有漏相名为相缚。即通八识 问诸论但云令六识中不能亡相。如何今说通于八识 答彼据三轮。令第六识由执我故。令前六识皆为相拘不了幻故。第七缘八亦为相拘。相缚本故。皆是相缚。若七执我不名相缚。六识如何得名相缚 又此论云。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由斯见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名相缚。以此故知通于八识 问若尔二乘无学五.八应有相缚。不了幻故。答有二解。一云染意灭故五.八无缚。二云既缘有漏所生相分。是分别相犹是相缚。如似有漏昔由第七漏俱成漏。染七无时五.八二识仍有漏摄。相缚应然 问相缚于见说相名缚。见缚自证名见缚等 答如枢要解亦许名缚 有云。同种非缚。别种为缚 要集云。今谓见有三轮非如幻等故说相缚。余分不尔故不说缚。有说违文。但于施等不亡相故。有云违理。同种生果分能所缘。如何不许说能所缚 今谓要集前后自违。何者难有说即云违文。文但说施等不亡相故。即是不许余分名缚。难有云即能所缘故。若许能所缘为缚。前难三轮非。若唯三轮名缚。即能所俱缚非。若云难有说据相缚说。难有云据能所缘缚说。若尔能所缘缚可非缚耶。既自许缚。如何难有说。有说会论说三轮文据易了说故 又论缚者有其多种。或说二缚。一相应缚。二所缘缚。又说二缚。一能缘缚。二所缘缚。又说二缚。一相缚。二粗重缚 能缘王.所与或俱时不得自在。为相应法之所缚故。相应即缚持业为名 能缘王.所为境所拘名所缘缚。通法执心 能缘缚者。即所缚境为能缘心缚。如阿赖耶名 相缚者。心为相所拘名为相缚 相缚有三。一云一切相分皆名为缚。即安惠师。据法执说。能所取故。虽知如幻不能无自性故。或同护法但据我执不了如幻。非据法执。又云此意未灭时识缚终不脱。三位既无末那即无相缚故 二云但有漏相即名相缚。唯除无漏通于八识。一云据法执不了幻故执之为有。一云据我执但不了幻即为相缚。故通法执。若幻不了如幻。缚在生死名为相缚。唯在我执 三云据行六度三轮之相。但在第六我执相应识所缘相。由此不能成到彼岸 若尔善心皆无我执。行度是善。应无相缚 答据间杂说不能亡相 问若无我杂即名无相。巧便最胜与清净最胜二二何有别 答巧便据无执。清净据无悔。诸说相缚不过于此 粗重缚者。总摄诸文粗重有四。一现行有漏诸心心所。即杂集说二十四粗重。二现行二障。三二障种子。四二障习气。或可。现行通说有漏三性心法。种子应然。以善无记种子。粗重义稍隐故。诸略不说 今说相缚据我执引及六度说。依共不共。对小乘故依我执说。据自义故约六度说。言粗重者此论不明。引经颂有。随其所应皆修止.观方能除之。通说无爽。

  以有漏言表漏俱故。有漏有三。一体是漏为有所有名为有漏。即三漏中言有漏。是有者三有。此说上界内身为有。以上二界缘身起爱离外境贪故。有之漏名有漏。即二界烦恼名为有漏。漏是所有。二有他漏故名为有漏。即说能有。三者漏性合故名为有漏。亦烦恼自体。由此漏在生死中故即体有用名为有漏 今者此间表漏俱者。取能有体名为有漏不取烦恼。故前偏难云。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瑜伽但说有他漏故。杂集通说 问若与漏俱方成有漏。即与杂集第三.瑜伽六十五皆悉相违。彼二论文不唯漏俱名有漏故 二论云何 且对法云。漏自性故。漏相属故。漏所缚故。漏所随故。漏随顺故。漏种类故 初漏自性故即烦恼体。漏性合故名为有漏。由此自体漏在生死名漏性合。余之五种由此自性名为有漏 漏相属者。与漏相应及漏所依。即染污心.心所名相应。遍行.别境及前七识与或俱者眼等五根名漏所依 所缚者。谓有漏善法。由漏势力招后有故。此中亦摄六外境.无记心。且据善说 若准瑜伽。过未有漏法善.无记心皆非所缚。及现外境非现量缘亦非所缚者。彼据质说。过.未无故。善.无记心非漏相应。漏心缘时在过.未故。现色若非现量心缘。不亲杖质说非所缘 对法论据亲相分及疏所缘说亦成所缘。同六十六。断缘缚说。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漏所随者。谓余地法。不互相增故。漏随顺者。顺决择分。异地不增。同地得增。容漏俱故。若无漏者非随顺故。有漏之者虽增背有。然与漏俱。不尔漏俱非漏目故。或虽漏俱而不增益。称损力益能转故。然成有漏言增益者据余漏说。漏种类者。无学诸蕴。前生烦恼之所起故。瑜伽六十五说有漏差别。由五相故。谓事故.随眠故.相应故.所缘故.生起故。事谓清净诸色三性心.心所。此是能有诸漏体事。随其所应由余四相说名有漏。谓随眠故.相应故.所缘故.生起故。即前诸法烦恼未断所有种子说名随眠。彼由此种说名有漏。诸染心.心所由相应故说名有漏。若诸有事现量所行。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漏所缘故名为有漏。现在名有事。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所行 此据贪等能现量缘彼色等境名漏所缘。余非所缘。论云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明所行境故。故如前会 由生起故成有漏者。随眠未断顺烦恼境现在前故。此据惑引 又云。从一切不善烦恼。诸异熟果。及异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亦生起故说名有漏。此有漏果为依所生亦名有漏 五聚之法于有漏位三性之中。依杂集六.瑜伽五义各具几义名为有漏。如枢要下卷解十二支三断中辨。准此二文。不唯漏俱名为有漏 答此据正因。被据别义。故不相违。

  言互相增益者。问第七与六为杂染依增益于六。六识如何增益第七 答有二义。一者增长。二者不损 若第六识发业感八为彼依缘。得相续住故名增益 起有漏时。设虽不能增长第七。而不损害亦名增益。非如无漏起必损彼不名增长。亦如眠睡。虽于眼根不能增长。而不损害亦名长养。此亦应尔。

  释意识得名。问五.八皆依七。何故六称不共依。独得名意识非五.八耶。答若染净依及俱有依。七望五.八俱是所依。然近顺生不共依者。即唯第六。今言不共意。显近而顺生。何者以六种子必随七种。七种生现意识随生。如眼识种依眼根种。此亦如是。五.八不说依第七种。故此得名无相滥失 若尔七依八生何不名心。八依七生何不名意 答论云辨识得名心.意非例。又七.八自相续。当体得名。六识间断。从依.缘目。或准界.处俱名心意。第七名心意。第八名意心。理亦无失。然无诚文。

  论。若得自在诸根互用。枢要二说。于第一师自有二解。一云五识各各能缘一切诸境皆得自相。无坏根.境过。言离合者。据因位说。不障果位。得自在故 又如第八识虽缘诸境皆得自相。不有坏过。以于果位体有多能。非体转变为余法体故。不得难云见色名为眼。亦许闻声等。能造名为大。色等亦能造。彼体转异。此是功能。若以色能见。可例色能造。见色眼功能。非是体转变。然法师意存第二解。若第二师各还自根缘于自相不名互用 要集云。旧相传有三师。一云一识通依六根。各取根所得自境。二云一识通缘六境。各依自根。境是共故。劣得通余。一云一识通依六根通缘六境。未详决云。根.识不共。境即是共。不欲坏自根.识所行。若一识通依诸根。即坏根.识。故用他境不用他根。今存未详 今谓有余。何者境是共取。本自共成 若不欲坏自根.识所行。通依诸根即坏根.识。故用他境不用他根者 今依自根取于余境。不分离合得假实境。岂不犹有坏根.境失。以余识.根取余境故。既不释通。应依枢要。

  问佛五识缘五尘之境为定生不。若定所生应法处摄。五根亦尔 答有二解。准下第十。一云法处。唯有三界成无漏故。一云夫定所变。未必定在法处所收。若无色界定力所起即法处收。以无所依根.境别故。若在色界定通力生。通自处摄。如天眼.耳非在法处 或托质变五境所收。若独影起即法处摄。或在佛位法尔无漏五尘境收。新所熏者即法处摄。以其法尔不由定通。若新熏者由定通起故。

  问五识三性许得容俱者。且善眼识至等流已。不善耳识所缘。缘至起率尔心。尔时意识亦同闻声。为是率尔。为等流心。若等流心当与眼识同是善性。率尔无记。未转依位前三无记。不可二性一心并起。若是无记。眼识尔时如何成善。无善意识为能引故 答且通初难。五心义说。善等流意与耳同缘。虽是善性。亦名率尔。以其声境创堕心故。不可说是等流之心。前未闻声故。不得唯率尔。亦与眼识仍同缘故。故因通二。然是善性。言前三心未转依位唯无记者。或据全未转依。不得自在别别五心。多分而说。若已分得转依之者。得自在者。五心俱者。可通三性。不尔如何论云非取声时即便出定。领受声已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此言希望即寻求心。不得说言欲希望时即便出定。论云若有希望后方出定故。亦不得言定前加行立期愿云。若闻异声即便出定寻求境事故言希望。非于定中作寻求。何者希望声时。为在定内。为已出定。若在定内。希望之心即是寻求。寻求之心与欲俱故。若此希望非寻求者。是何心摄。若云希望即已出定。与论文违。论云若有希望后时方出故 西明释云。若依正本。非即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由此释家二释不同 今谓不尔。违论文故。所引释家非经论故不可为证。

  释后难者。论言五识由意识引成善染者。据初起说。非约相续善染之时恒由意引。故下论云。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境。不说同性 西明云。唯率尔.染净.等流三心与五识俱。寻求.决定唯缘过去比量之心。不与五俱。问如前第四云遇非胜境。可许率尔心后五识间断。遇胜境位率尔心后五不间断。岂不中间起寻求已。方起决定.染净.等流。若有寻决。云何不与五识俱耶。解云遇胜境位虽多刹那。率尔不断。而无余心。若尔率尔唯是无记。如忿恚天既是胜境。可唯无记。不见愤恚成无记故。解云许此初起率尔无记。从此心后起于染净.等流二心。以不善故。若尔五识成善.染者必意引生。若不寻求云何起愤恚。若起寻求云何非五俱。解云三藏一解云。许五俱意通有比量。而集量说五俱现量。不说唯言。如缘教等有比量故。又解不许。若尔前难犹未能通。解云五俱率尔。虽同无记不起寻求。由前势分力。意成善.染引五成善.染 此亦不然。若由前力。何不初遇由前力故。即成善.染。解云可尔。此亦不然。许率尔心唯无记故云何善.染。若云除初念比量相违。又若前心已逢不善。可由前力。前惑无记。强力忽至起于愤恚。岂前有恚耶 今者解云。率尔.寻求亦许五俱。言缘过去约间断说。今言俱者据相续说。故无缘过去。现.比同时失 问定中无五识。遇声耳识生。睡时五识无。唤时睡内起 答有二解。一云不例。有心定有意为依耳识生。眠时意或无。无依耳不起 一云眠中纵有意。昧略耳不生。定中意明了。闻声耳识起 西明云。睡起耳识如定闻声。亦无文障问定中身识亦得起不 答有二解。一云不得。准前第三云。谓若在定等。理有众多身受生起等。故无身识 若尔前云诸定皆无五识身故。何故定中说有耳识 答前据他宗 若尔犹有比量相违 一云许起无失。若诸菩萨五识皆起。二乘不定。问在无所有处定意缘声时。与耳同熏欲界之声。为无所有处 答定心所变属能缘心。不同耳识。

  论。故六转识三性容俱。本疏不说欲界之中有通果无记 要集云。俱舍第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此云欲界通果心者。唯是变化。依六十九云。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乃至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要集意云。初言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同俱舍论。如色界果下两说。一同本疏。一云亦同俱舍 今谓不尔。初文即与后二文非别。云又从欲界无记心无间色界善心生者。据似欲界名为欲界。非自性故。复即此心从于色界善心得生故。论总释云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故。非自性故。前文复云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云生得者。谓生色等乃至云。又有欲界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不说有加行得。若许欲界有从定引变化心者。即加行得。何故不说有加行得。五十四云。欲界无覆无记有变化心云。此唯是生得。谓天龙等。又云然无修果心。然显扬论但说欲界有变化。或是业果。或是上界。似欲界故名为欲界。非许欲界有定所引变化无记。

  受分二中。苦通无漏。忧根不通 西明解云。五识相应苦受。从后得智大悲力。亲所引生故通无漏。要集断云。有释为胜 今谓此释与本疏中第二解同。约何为胜。

  明三断中。有解云。苦受中求不断故亦非断。离欲舍故已断说非所断。要集断云。有解为胜 今为此释求不断故。亦非断者。即本疏解随顺趣向不断法故。假名不断。如何云胜。余如此类。披者当知。不能具指。

  又身心受。何故五俱名为身受。第六识俱名为心受。

  答有二解。一云身者积聚义。五种色根皆积聚。依彼五根皆名身 二云身者唯属身根。余四依身相从名身。故能依受得名身受 难五识别依根。相应之受得身名。第六别依意。相应之受标意称 答五根皆积聚受。从所依得名身。对色辨于心。第六相应非意受 问色心以相对六不同。五名身受。身.眼两相望。眼不齐身立身受 答身.眼俱色并得名身。对色.心殊六名心受 又受依于身即名身受。受依于意应名意受 且质答云。六受依于意。依意名意受。五受依眼等。应名眼等受。据门明别。身.心相对名身心受。不可齐责。

  三学分别。集论第二.杂集第四俱说。从求解脱者等。身中所有有为善法。名学无学。即简不为求解脱者。虽有善法不名学无学法。瑜伽六十六云。谓预流等补特伽罗出世有为法。若世间善法。是名为学。瑜伽第十说预流等皆有一分十二有支。是非学非无学者。据未趣求解脱之时所造善业。非学无学。若资粮.加行为有支者。可是学法。故说一分。不尔应言所有有支皆非学法。何云一分。言资粮等非有支者。据无漏者说 又解或虽有漏。厌背有故。非有支摄。言一分者。据预流七返有及一来等有。名为一分。非学无学。余如理思。

  论。五识俱起任运贪痴等。西明一释不发业言不简五识。但有随转。不为转因能发业故。此意随转不为转因。明非不善故。不发业故。第二又解云。亦通不善。由意所引理应能发。无文遮故。然意取前释 要集亦断。西明前胜 今谓不尔。若以五识但随转因非转因故非不善者。嗔通五识。亦应有覆非不善耶。又论本颂云善不善俱非。若非不善违本论说。故虽随转起恶业者亦是不善。又瑜伽八十九云。当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贪名贪不善根。嗔.痴亦尔。三不善根既通五识。明知随转。起不善法亦名不善。又此论第六云。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明知此三分别起者通五识有。若唯意俱。但四受俱。无苦受并。纯受苦处意方有苦。以三恶道无分别故。既论许五有分别惑。下三性门云。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五识既非转因发业。如何得云唯不善摄。发恶行故。故知五俱任运贪.痴不作随转发业之者。即是有覆。若随转发即不善收。又第二云。异熟习气谓六识中有漏善等。又等流习气言七识中即皆许有。既云六识中。明六转识俱有异熟.习气。虽不能作引业习气。而作满业。不应随转能为满业唯有覆性。故不发业言。亦简五识中。本说为胜。然云六十七.八说。不发业痴等是无记者。或传写误。应云五十七.八。以彼文说俱生身见唯是无记。义准边见及痴.慢.爱修道一分与身见俱亦是无记。不能发业。

  言初二近分名喜悦心者。准瑜伽五十七有十一根。此论下文初二近分定无乐根。故但十一。如疏所说。然疏义准既引经文离生喜乐。以经说喜即证有喜。经既说乐何不有乐。准此道理合有乐根。但未明满说十一根。非于此中许有二解。下文定判无乐根故。

  问苦.乐贯身.心。二受即分两。舍受身心遍。何故不分多 答苦.乐通尤.微。是以各分两。舍受唯一类。所以不分多 又解舍受相无别。身.心并名舍。逼.悦相有殊。苦.乐各分二 问何故不言忧.喜.舍三以摄苦.乐 答忧.喜有异熟。体非是异熟。苦.乐有异熟。又体是异熟。又苦.乐通三性。忧非染.无记。又忧离欲舍。余非离欲舍。苦.乐体宽。举摄忧.喜 问初二根本悦未极。悦于身.心分喜.乐。极苦中有迫未极。迫于身.心分忧.苦 答二禅无五识。意喜悦根分喜.乐。中有六识俱。不于意忧分忧.苦 若尔初禅既有三识。应不于意分喜.乐 答亦不遍。二根无识 又解定喜适悦胜。遍于身.心分喜.乐。中有未极迫非胜。不于忧受分忧苦。又具五识各迫于根。不假意忧分苦 问初二意唯喜。从喜分于乐。杂受意唯忧。从忧离出苦 答喜.乐相顺得同种。故可从喜分于乐。忧.苦相违种不同。不得于忧分出苦。又二解同前 问意俱之喜分之为二种或同。别生现是一。不得二受各别而生。无一心中有二受故。既于一受分为喜.乐。应当是假 答适悦身心义有别故。不以悦心边即名为乐。适身边即名为喜。故是实有。犹如二智 问二执约义分说。为世俗有。二受据义说。何得体成实 答执依别境惠。说为世俗有。喜乐不依他。同智为实有 问同从种生。何故悦根名乐非喜 答意有分别故。根无分别故 枢要两释忧根。一云不通无记。一云虽无文说。理通无记。悔必忧俱。彼既无记。忧何妨尔。瑜伽论说非无记者。随转理门 然要集云。枢要云。悔必忧俱。今有两释。应云许必忧俱。何以故。即瑜伽云。若通一切识身者。遍与一切根相应。若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说一切言无简别故。即许俱生身边见等亦与忧俱。彼既无记。忧亦定尔。以悔许字少相近故。写者有误。又解应云悔必忧俱。准第七论。二师俱云。悔忧受俱。不说身见等与忧受俱。瑜伽自简云。皆于三受现行可得。不说五受。后即释前。故但三受。然要集云。下论二师。俱不许悔得与忧俱。断此说非 此亦不尔。下第七卷二师俱许悔与忧并。初师云有义恶作忧.舍相应不说苦受。后师加苦故。第二师云有义此四亦苦受俱。何得说云二俱不说悔与忧俱。然准下释。悔通净无记。不通染无记。身.边见等既染无记。故不得并。但可苦俱。故知证忧是无记者取前许俱。不尔相违。然瑜伽论。云若任运生皆于三受现行可得。亦摄忧.喜。是总说故。于分别惑有俱.不俱。方别说之。故彼论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若于此中。唯说三受。何故不任运。即通说忧.喜。故以此义准通无记。然不定判此解为正 问何故忧受非染无记 答有云以非报故不通无记 若尔威仪.工巧亦非是报何通无记 今解明.昧二相别。故不通无记 问若尔喜亦明利。何得无记 答上地有喜以定力故。或虽明显然皆无记。故得染俱。欲无定伏。或明利者即非无记。下云恃苦劣蕴忧相应者。是分别惑。必不善故。于无记事而起忧者。是净无记。若不活畏等。虽缘资具无记事生。由分别我起故不善 问地狱恶业招。定成眼等令受苦。何不定成二形令受苦 答形根受欲具。无暇受欲可无形。五根五识依。无根无识要成就。

  论。余杂受处无异熟乐。西明三释云。三义。第三有。杂受处等流.异熟二乐俱有。如二十唯识云。诸有傍生生天上者。必有能感彼器乐业。生彼定受器所生乐。又摄论云。诸恶趣中一向苦处。既说中言容有乐受。瑜伽等说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今谓不尔。违二论文。大论说为定不成就。此论又言余杂受处无异熟乐名纯苦故。只许杂受有等流乐。非是异熟。言恶趣中。简欲人等。若依前会是随转理。简余杂受。非是中言许异熟乐 若尔二十唯识复如何通 答彼云业感器所生乐。不云业感所生受乐。若许有业感异熟乐者。应云彼必定有业感之乐。何须云器。如缘外境通三性心非唯异熟。此亦应尔器虽业感。何废得生等流之乐。

  言未至定有十一根者。谓信等五.三无漏根.喜.舍.意根。以不生彼无色根.命。云何有意。意即第七。随生系故 答略为二解。一约三乘通意根说。即次第灭。二据大乘有第七识起无漏说。

  问有漏五识第四定无。无漏言有。有漏喜.乐第四定无。无漏喜乐第四定有 答有二解。一云以义齐之亦许得有。如彼五识。若不许五通四禅者。复无此难。又如大乘见道。必第四定。初地既言极喜故有喜受。乐准此诚。二云不齐解。佛成事智不与喜俱。相粗动故第四定无。起依色根。第四定中有五色根故有五识。然要集不许无漏五识通四禅者不尔。无文遮故 问何故明遍行中。但举触等不言作意 答有二解。一云以顺前故。前但言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不言作意。二云顺经部师立余心所。以作意等思之分位。举思摄末故不尽陈。

  言所缘事不同者。略有二解。一云非体及相。缘无法时彼无体故。无分别智无相状故。但缘于境差别义故。此解不当。岂缘境时不得自相 二云体事 若尔无法何有体事 答缘无心不起。无法不称事。缘无心既生。有无皆体事。俱得名法。各持自性。何非是事。

  论思令心取正因等相。西明云。此令心取正因等相。岂不心王亦取别相。解云不尔。思有二用。谓能取自正因等相。亦令心王取正因等。心唯取自。不能令他取正因等。故不得言心取别相。又解设许取别。义亦无失。而言心王唯取总者。约正用说。故不相违。取前说胜 今谓前说亦少难解。且正因等相。为是总相。为别相耶。若是别相心不应取。违诸论故。若是总相违前说故。前解心所皆云了。此论自释言。此表心所亦缘总相。此言单以目总。正因等相明即是别。不尔应无所了别相。

  论求不合离时可忻自体非所厌者。非是唯忻自身。但彼所厌无处之位名为自体。

  问小乘云根及作意能胜发起由彼胜解。难云应无穷失。彼或难。汝宗作意应亦待余亦有无穷失 答以彼救言根及作意为胜发起。复由胜解。既有两重。故应更有。故无穷失。大乘作意。能惊所余更无能惊。故不可难应有无穷。若强为难。返例作意令心趣异境。作意亦应更待余方能趣异境。

  释能忆因。广如前辨。

  要集云。正法念经第十七具列十大地。及涅槃经第二十七云。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数定也 会云正法念正量部义。涅槃随彼转。非真实理。故非所依。

  论遮等引故者。定有七名。一名三摩呬多。此云等引。三摩云等。呬多云引。二云三摩地。此云等持。三云三摩钵底。此云等至。四云驮那演那。此云静虑。五云质多翳迦阿羯罗多。此云心一境性。质多云心。翳迦云一。阿羯罗云境。多云性。六奢摩他。此云心也。七云现法乐住。等引通有无心。唯定非散 瑜伽十一云。非于欲界心一境性。

  等持。有心通定及散。然经论中就胜。且说空无相愿名三摩地 等至。通目有无心定。然经论中就胜唯说。五现见等相应诸定名为等至 静虑。通摄有无心定.漏及无漏.染与不染。依色四地非余处有。诸处据胜多说色地有心清净功德名为静虑。

  心一境性。即等持也。以心一境性释等持故 奢摩他者。唯有心净定。不通散位。

  现法乐住。唯在静虑。根本非余。净不通散。然等引宽通摄一切有无心位诸功德。故瑜伽论中偏立地名。等至不尔。◎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

  ◎论第六

  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杂集论中略标同此。境.业少异彼云。显扬说境相似。俱云于有体.有德.有能。且就有体不说唯言。不尔信缘过.未等法岂有体耶。因果.自性正同此论。彼云忍可.清净.希望为体。显扬略果。五蕴同此。但因果具说。彼云极正符顺心净为性。符顺之言通忍.欲二。故此论云。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 问此因果为前后俱 答或俱时。或因前果后。亦无定说。境亦同此。彼云谓于业果诸谛.宝中。业果即谛。总是此论实事.理也。业中杂集但云乐欲所依为业。不说治业。显扬五业初一治业。余四即此乐善为业。广中五蕴.显扬并无。杂集广体。此论具广。随作者意皆不相违。

  疏言非惭惭故信是无惭非信信故惭是不信者。显体各异。非以信令心净。惭是不信。非以惭令心善。信是无惭。诸余广略性.业同别准此释知 然西明解惭中。言自.法.力。同杂心说。一自境上。谓上品人惭于自身不作诸恶。二法增上。是中品人为护圣教不造诸恶。三世间增上。谓下品人护世名利不造诸恶者 今谓不尔。显扬.五蕴及此论中。但云依自.法二。无世间言。若云下品属愧不在于惭。此亦不尔。岂上.中品起惭之人不有愧耶。故不得同杂心所说。

  十一善法所有别相论各自说。如信以净为相。惭等虽善非净为相。惭以崇重。愧以轻拒等 然要集云。实.德.能三是信别相。或可。是境。以决定相是信别相 今谓不尔。实.德.能三定是信境。不劳说或。论云于实.得.能心净为体。若实.德.能是信别相。岂于别相自生信耶。若以决定为信别相。胜解何殊。若云此说所取境相非。说能取自相者。如何说云或可。此三是信境体。非信别相 又云可惭可愧为二所缘。准下应云。信应可信。受应可受。惭即可崇。愧以可拒。此为别相。余皆准知者 此亦难知。实.德.能三即信所缘。顺.违.俱非是受所领。惭.愧等法下文既言随缘何境。岂于苦.集可崇。灭.道可拒耶。若云论说皆有崇重及轻拒义。如何前云可惭.可愧是二所缘。岂即不缘灭等体耶。今解之者。自性各殊境或通局。如惭.愧二及无贪嗔。皆云随缘何境。余或有别。即所乐决定等。然心所中。诸论上下有说所缘境别相者。即可定知。有不说者既未见文。不可臆定。

  问以羞.耻二为惭.愧体。一体义分则成假。二执本后俱同惠。一体用分应不实。初二静虑意名喜.乐为问亦尔 答同依一惠不别立。约义用别故是实。惭.愧同体既别立。如忘念等故应假。

  问若许惭.愧定俱起者。何故五十三云若有惭正现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惭。是故惭法最为强胜耶 答彼据别义。受戒者随护他心。望他起愧。望自起惭。以于自处羞惭之时。必亦顾他而生于愧。以顾自增必羞他故。若于他处。羞愧之时未必生惭。以顾自劣故 或随增说。诸违准此。

  问信云令他净。舍亦令他静。此惭等能令他崇。令他拒等不 答论既无文。设复不能亦有何过。以诸心所功用别故。且如作意能警于他。非令所警亦能警故。设复令他亦崇拒等亦有何过。以心.心所用有通局。法性尔故。然非必皆例。

  问根本六或及二十随。但翻十一为善十一。余之十五何故不翻 答西明释云。所以不翻者。一为不定属一善故。二为或属纯净善。或入杂类善 今谓不尔。且忿.恨等定属无嗔。入纯净善非在杂类。但应如论。一相用有别。二遍六识。三障胜因。以彼忿等无别相用。不遍六识非障胜因故。不别翻立为善教。如不放逸对治放逸。由不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防恶修善以此胜故。差别立之。余不立者应准此知。

  论非见所断者。疏言彼不言善法断缘缚者名为见断 虽无相定所招异熟入圣名断。定非见断。不尔修道烦恼发业。亦招恶趣别报苦果。果虽见断。修道烦恼岂见断耶。既能缚在但约见断。不生名断。非约断缚。不障见故。以此证知善非见断。

  问此引五十七二十二根三断之文。若非缘缚名为见断。七色命根何名见断。断有几种 答断有四种。一自性断。二相应断。三缘缚断。四不生断 言自性断者。谓本随惑。性是染故。及不善业。业虽是思如似五见非相应断。相应断 相应断者。有漏八识.五遍行全别境不定二各少分。自性非染由与惑俱。断相应时心等解脱。故五十四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涅槃经亦云。断相应贪等名心解脱。又五十九云。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然所缘断或不生断摄。以无境故。或即不生。又由相应烦恼断故。不为境缚名所缘断。故彼云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

  缘缚断者。一切有漏不染污法 不生断者。恶趣异熟无想定等。第八卷中更当分别 问此前说断依何断说 答依不生及缘缚断。十四一分见所断。据不生说。或通相应断。与见或俱故说见断。然不尽理。有非断故。一分修断据缘缚说。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切约缘缚断。八十七文又说四断少同于此。故说一分修断。以信等五.未知当知通漏无漏。无漏之者即非所断。忧.苦二受性非无漏。以引无漏及无漏引说为非断。实非无漏 问若尔意.喜.乐.舍亦通无漏。何唯说断 无想定等准第八说亦通见断。此何不说 答此后问疏中解讫。释前难者。意.喜.乐.舍无漏之者实通非断。以意及舍八识通说。非皆无漏。且据全说 问在二乘身无漏非全。若在佛身七色根除女。五受除忧.苦。三无漏除二。皆通无漏。何故非全不说非断 答据三乘通。若约大乘得通非断 问诸有漏法非性染者。在二乘身无能缘惑说为修断。然法犹在。若佛身中总灭。不有是何断摄 答不生断摄 问何以得知 答集论中说无学后蕴无种已生。准此因无果不生故 问如八难身等所起信等。入见道已彼身不受。信等起不。若不起者是何断收。若许起者无所依身。如何得起 答二解。一云不起。不生断摄。所依无故。一云得起。依现身故。然应分别。生得者不生无杂乱故。方便者起许杂乱故。界系定故。身不定故 或容生得。界虽无杂趣许杂故。如人中造生天业等。通生得故。前第三云不杂乱者据界地说。

  问何故列烦恼中。瑜伽第八.五十八皆五见在前。次列贪.瞋.慢.无明.疑 答利钝前后。此论.显扬及杂集等。以正翻善先明贪等 问何故此论疑后明慢。余慢后痴 答此约三不善根。余约别通迷谛行故 问何故此论疑在见前。五蕴等疑独在见后 答俱生分别利钝前后。五蕴等据俱生分别。疑在见后。此论等据利钝殊故。疑在见前。

  论。于有有具。本云。大乘许贪缘于灭.道。五十八等不说之者。下文自会随粗相说。此许得缘。云贪与见.慢容俱起故。此意见.慢既执佛性。以之为我。皆容贪俱 要集断云。邪见拨无不与贪俱。若拨好事邪见.嗔俱。此意拨灭.道者是好事故。非道计道.不死憍乱皆缘余法。非灭.道谛。若定.法爱非邪见俱。身见俱贪唯缘苦谛。何见俱贪得缘灭.道。故非有具 此释不尔。准上应知。又全界烦恼皆能结生。既许烦恼有亲缘者何非有具。

  慢类有九。疏云过慢慢卑慢如次起初三者。谓于等计己胜起我胜慢类。于胜计己等。虽亦是过慢。令言我胜故除于彼。

  于等计等起我等类。不言于劣计胜。言我等故。依其卑慢起我劣慢类 卑慢慢过慢如次起中三者。此依卑慢起有胜我慢类。于等计等起有等我类。于等计胜起有劣我类 慢过慢卑慢如次起后三者。于等计等起无胜类。于等计胜起无等类。依卑慢起无劣慢类。如俱舍第十九.婆沙一百九十九说 问且我胜慢类。何故但依于等计胜。不言于胜计等 答今既言我胜。明非于胜计己等者。余准此知 问何故不于慢过慢起 答据多分说。不多于胜计己为胜。此依发智论说。依品类足论亦于彼起。故婆沙一百九十九云。此依本论所释如是。依品类足论。我胜慢类中摄三种。若劣谓己胜即是慢。于等谓己胜即过慢。于胜谓己胜是慢过慢。余八慢类如理应说 准此发智依多分说。品类足论据尽理言。然此九类三于过慢起。谓我胜.有劣.无等三于慢生。谓我等.有等.无胜俱于中品处生。余三依下品处起。以于他胜计己劣故。问慢类与慢有何差别 答有二义。一要依我见后生及俱二多不全。依品类足即复有过。如似过慢于胜谓已等等计己胜。我胜但于等计己胜故不全分。依品类足我胜依三生。谓于劣.等.胜皆计己胜。故即是过 问.我.劣类三依卑慢起。既全非分与七何殊 答有初一义 问何故我见俱后起者为慢类。岂不许七慢依我见俱后生 答不障七慢.我见俱后生。但行相别直。计我后起者为慢。计我胜等后起慢者。即是慢类。或不依我慢亦得生。类必依我。又由分及过。是彼七类。亦应说云我见后起为慢。我所后起为类。计我有劣胜。劣胜属我等。虽非即我所。行相似彼 西明云。九类三依三品生。三依上品生。三依中上生。我胜类中摄三种慢。谓于劣计胜。于等谓己胜。于胜谓己胜。如次慢.过慢.慢过慢。余八慢类应如理思。我等慢类依中上生摄二慢。我劣但依上品生摄一慢。有胜慢类同此我劣。无劣亦同。有等类同我等。有劣.无胜.无等类此三亦同我胜 今谓似误。标云三依三品生。复云有劣.无胜.无等亦同我胜。即四依三品生。何得言三。准应无胜同彼我等中上品生 又复我劣等三慢类依下品生。何得依上。计己劣故。故俱舍十九云。于多分胜谓己小劣。卑慢可成。有高处故。无劣我慢高处是何(此问)。谓于如是自所爱乐胜有情聚。及顾己身虽知极劣而自尊重(此答)。既云虽知极劣而自尊重。明非上品。

  论。犹预为性者。本云即缘理事俱是疑也 西明云。依谛门释名他世等。而无事疑说为染污。如疑杌为人皆事中疑。不隐没无记异熟生摄 要集断云。有释为胜。此论下云。三见及疑。独头无明亲迷谛故。五十八同。若有事疑。同见取等缘他见等。而论不说 今谓不尔。五十八云。谓于他世作用因果等。又前等四云。且疑他世为有为无。于彼有何欲.胜解相。依疑他世等。是事非理。云迷理事。本疏不说疑杌为人亦烦恼疑。若以谛摄何法非谛。嗔余爱等迷别事生。亦应是理。瞋.爱所缘亦谛摄故。

  疑惠为体。西明释云。三因成之 要集云。准后师破有释顺文 今谓不尔。训释证中云。末底.般若义无异故者。转释末底。不尔有疑毗助末底何得是惠。故转解云。末底.般若义无别故。若将般若为第三因有何所以。

  萨迦耶见诸释云云 要集云。大乘移转。意同世亲。非谓有无不定或异二宗名为移转。理已定故名不顺故 今谓不尔。不得本意。疏云。今大乘意心上所现似我之相体非实有。是假法故。又体非全无。依他起性成所缘缘故。说非实有亦非虚伪。唯是依他移转之法我之所依(此同摄论等)。又云。又依所执可言虚伪。依所变相可言为有。非如余宗定实定伪。故名为移转 此意不云异二宗故名为移转。但云是众缘生移转之法。不同有部实。非如经部假和合相。不以有无二宗不定名为移转。

  论。此见差别二十句等。西明云。分别行缘蕴。亦分别所起处者云。三藏二解。一云我所为所起处。计色为我等。皆依我所而得计我故。一云以我为所起处。以依我体有诸我所故。疏自断云。今取初解。此明我我所见行相。不欲辨我我所 今谓难知。但我所见依我见生。我见不依我所见起。又执色等为我之时不计为所。何得说云皆依我所。而得计我故。

  问此二十句为一人起。为多人起 答据一切说。若计色我则非余故。余但我所 问何因一一计为三所 答杂集第一云。相应我所故。随转我所故。不离我所故。相应所者。谓我有色。乃至有识。由我与彼相应说有彼故。此由我俱说为相应。随转所者。若彼由此自在力转。或舍或役。此由属于我随我转故。不离所者。谓我在中遍体随行。此由我在中不离彼故。余皆准知。

  六十二见。瑜伽第六.显扬论第九破常论中。明四遍常四分初二。有想无想但非中我有色想等有苦受等有边二解。瑜伽第七.显扬第十明五现涅槃.边无边憍乱.二无因七断。瑜伽第五有愤恚忘念不说分常。五十八中有遍常等名而无别解。然有诸惑迷谛亲疏。八十七具有名。婆沙第一百九十九。初明五现涅槃。次四遍分常二无因有边等无死四。第二百有想等十六。无想俱非。各八并七断灭。婆娑 问六十二见由何因起 答如本章说。有二因起。一佛说所因。二见起所因。又瑜伽八十七云。诸恶见趣由六因缘而得建立。一由因缘故。二由依教故。三依静虑故。四依世故。五依诸见故。六由生处故。因缘即是萨迦耶见。教即外道师弟相授静虑即是宿住.天眼。世即依过.及现.未来计前后际。见即我见。生即生处。一亲依萨迦耶见起边见。以执我为断常者是边见故。疏依起邪见。以其邪见不要执我方起邪见。然初因力依教缘力是通因。依静虑下是别起因。依静虑起四遍常见。四分常见。四有边等二无因见。四不死论。论皆说依静虑起故。依世因者。更非别起。约前后际分。依见生二十四。谓我有色等四有边等四生有想无想俱非。依生起八。谓我有一相等四。我有乐等四。文中不说七断五现。义准七断依世及见。五现初一依邪见起。余之四现依静虑生。得现法乐后方起此见故。然无因中但说依定。不说依于寻思起者。义准亦依世及邪见 问此诸见起。为皆具六因缘方起。为有不具 答通明见起不过六因。非一一见皆具此六。如依寻思不死憍乱。未必依定后方起故 问六十二见摄见尽不。答不尽。如十四不可记。亦有断常及俱生等。皆不摄故 问若尔何故但六十二 答随增说故。如不相应及随或等。实非摄尽 问准婆沙一百九十九。四有边等计我世间俱是有边。何非边见 答不计断常故非边见 问何非我见 答依彼宗计。有边常见。无边断见。若俱句者一分断常。非有无边者唯萨迦邪见。依大乘说。依我见后计有边等故。有边等见不是我见 或可。大乘与彼有别。瑜伽.显扬皆不说我但执世界故邪见收。婆沙三说第一说中。初二天眼通。第三兼神境。第四遮前。第二说中据彼自世界傍布上下。更无别三千界。但依天眼。彼云见竖有边。见傍无边。第三说中。但据我体有边无边。由有执我卷舒不定。故知宗别。不须和会。

  问四遍常见何地界系。何地界起 答有二解。一云色界。通四静虑。瑜伽第六说依下中上静虑。起宿住随念。或依天眼计现在世。准此虽不在定。得定后起故在上地。一云虽定后起。是分别见世道不伏。起下无失。然非未得定。然起之者通欲.色界 又解唯欲。论云谓如有一若沙门。若婆罗门。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沙门婆罗门唯在欲人。又瑜伽第七明四有边中明。沙门婆罗门依止静虑起如是见。乃至云当知此中以说因缘及能计者故。不得通上 然前说胜。言彼起者据多分说。

  四分常中初二系地及能起者。如遍常说。忿恚.妄念所起之见。可通上下。能起唯欲。以生人中起宿住后起此见故。又遍分常一唯起一。依上中下宿住别故。因天眼后故。

  有想十六中。有想及受或一人起。何以得知。准论破云。所执之我由想所作及受所作。为有变易。为无变易。乃至云。若言无者。有一想已后种种想小无量想。不应道理。又纯有乐已后纯有苦等。不应道理 准此所破。若一唯起一。破成相符。不许更有余想.受故。边见之中有边四句。一唯起一。何以得知。论云为对治此故。即由异句异文而起执者。彼许我非色非非色。第二释中亦云。对治此故但由文异不由义异。而起执者彼计非有边非无边 系地及起随所计法有无处说。或能起者唯在于欲。

  问邪见之中有边等四系何界能起何 答如四遍常说。

  不死憍乱通色.欲系。通二地起。梵于释子行谄乱故。或系能起皆唯欲界。梵于释子但是行谄不是邪见。

  二无因论通计色.欲二界能起。何以故。依止静虑及依寻思皆得起故。然依寻思起唯在于欲界。

  问七断灭何界系何地起 答随计七断即彼地系起。下不见上故 问若尔何故破诸外道。复云由教理起如是见耶 答据能计者破诸外道。若所起之见及能起见即随彼地 又解见及起者唯在欲界。由诸外道依教及理起如是见。据此破故。此答章中第一问也 又解六十二见俱欲界起。系随所应大小诸论皆说在此 若尔边见上二界中皆不起耶 答泛计断常上二界起。非六十二。

  问何故遍常忆二十.四十.八十劫不增减耶 答依世静虑三品差别法尔力故 何无计生。

  答坏即摄灭。成即摄生。然外道计但是隐显 何无捷智 答宗说别故 问一分常中何无计色二定已上没生此耶 答上无寻词故。无王臣故。无谄诳故。由诳故言我是常能生汝等。由谄故计王为文常能生故 问欲界何故不计地居及于仙趣一分常耶 答地居二天境非胜故。仙无别趣境亦非胜 准何得知。愤恚妄念在空居天 答本疏已引文。又出曜论念品中说。昔佛在时有空界天。名欢乐过。犹极欢乐从彼没故来生此间。从喜噬天。文亦同此。既言空界天。明非地居 问何故遍分兼常见立以常见名。有想等论亦是常见。不标常见名。立有想等称 答遍分常中生处无别。又彼在初故标常名。有想等见生处有殊。复在后故立有想等名。又若名常相滥不便。

  问何不计余地恶道为断灭耶 答在恶趣中无分别见。现生人趣不可计彼死后断灭。除恶趣外余皆有计。

  问何以无因唯在无想 答在无想天久无心故。余天有心知前生因。虽生下已亦不能忆前生彼因。由势分力不计无因。无色殁来无宿住通。不知从彼殁。不于无色后计为无因。泛无因计亦通余答。如寻思起者。

  问何故无色根本近分及静虑近分。不计为现涅槃耶 等近分欣求未安住故。第四静虑离诸过患身心俱安。执为涅槃。无色心安。无身安故。不执为现涅槃。无色根本计后生彼亦为涅槃。不执为现。

  问何故人六欲天为一涅槃。断灭开耶 答同住欲尘乐故为一涅槃。粗细趣别七断别开。

  问何故色合为一。无色为四断灭 答色相易知故合为一。无色难了故开为四 问此等诸见几于即蕴我见后起。几于离蕴我后起 答准论云。命者即身。计我有边。命者异身。计我无边等。准此有想八论。八无想俱非。言有色有边是即蕴。言无色无边是离蕴。俱句是即离。有想余八皆是即蕴 又解无色亦即蕴我。但执非色即受.想等故亦即蕴。有边等四是离蕴。以大论第六云执我随身其量不定。俱通即.离。言少色等者。且据即蕴说。理实通二。准有我有色即执色为我。既言我一想等。应即执彼为我。四遍常中举伊师迦。即僧佉类。应离蕴我。七断灭者应即蕴我。胜.数离蕴皆计常故。分常不定 问何故不说见.戒及我所见并余邪见。为六十二中见数耶 答我不多争。计常断等有多争故。过增多起。邪见之中。亦据过增多起者说。见.戒二取。依于彼执非根本故 问何故但立前后二际。不立现在为中际见耶 答如现涅槃是计现在。未来前故。过去后故。故不别立。以前释难。或有论文。或无文者。粗说如此。后更寻文。

  论。如是总别十烦恼中。本说若总若别但有十种。如贪.嗔等。各有总别差别行相。若是迷谛及自行相。不过总别。又要集断未详为胜。然犹未尽。慢及三见名总。余六名别。此亦不尔。此十烦恼俱通总别故但总云。

  论云学现观者等。本释如疏 西明云。八十八云。然于修习谛现观时。由意乐故。恐于涅槃我当无有等。准此未入见道者 要集断云。有释为胜 今意疑云。准八十八是未入见。彼文说云。由此随眠萨迦耶见增上力故。于诸行中起邪分别谓我当断。便于涅槃发生断见。由此因缘于般涅槃其心退还不乐趣入。既与此论引文不同。疑此论引。更是别文。疏忌不引 然疏中指八十八者。疑是所等。又但证是断见。即得。不证俱生。文云起邪分别谓我当断。不分明说是俱生故。或此文通非定凡圣。不尔何故文不相似。然准论引。本疏释正。何以故。意证俱生通于断见。引见道后起可证诚。若见道前何得知是俱生断见。

  论。谓禽兽等可造业不。如枢要说 要集云。纯苦趣中。及禽兽等愚钝之类。不起分别。论有诚文。于杂受处如龙鬼等点利之者亦得听法。种种计尽应有分别。如经中说。鬼拍舍利头。陷身入地狱。证知鬼中造往恶趣业。人愚钝者行杀生等。必能造往恶趣业。义同禽兽 今谓不尔。三恶趣中造感别报善恶业者。此即可尔。总报不造。无分别故。禽兽苦微不简愚点皆不能起。若以鬼打舍利子头。即证造总感恶趣业。经中亦说龙鬼闻经见谛得果。岂许实耶。许即违论。不许违经。故知经中据化相说入见谛等。感善恶趣据助感说。

  论。与身邪见一分亦尔。西明释云。执极苦蕴为我。即无慢俱。非极苦蕴亦得慢俱。故下文云。特苦劣蕴忧相应故 今谓本解为正。许慢与彼执苦蕴身见得并。此言一分据多分说。故下初师亦许缘苦俱蕴起慢忧俱。第二师亦云亦苦俱起。西明若云执极苦蕴为我无慢。慢何苦俱。不可与余俱。不许身见并。无别因故 问据多分说。实理何俱 答据分别慢不与执苦蕴一分我见俱。下约俱生故得俱起 又慢有七。卑慢得俱。故瑜伽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若分别者略有二慢。一高举慢。二卑下慢。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此高举慢喜根相应。若卑下慢忧根相应。

  问论云贪瞋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者意地分别纯苦趣无。杂受人中五虽有苦。复无分别。如何得言一切容与五受相应 答准五十九许五识有分别烦恼。虽非自力由意引生。何以得知。彼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我于一时忧.苦相应。恚中亦云。恚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喜.乐相应。问如何等。答谓如有一自然为苦逼切身心。遂于内苦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等。喜乐相应意亦同此 准此文意。于极苦处意虽有苦。而无分别。分别起慢不说苦俱。人中.杂处五既有苦故得与俱 论复说云。遂于内苦作意思惟发恚恨心。由是故恚忧.苦相应 故由意引五起分别。由此二论俱作定说。不尔相违。

  论云见非惠俱不异惠故者。问五见不异惠。不得与惠俱者。何故前第四卷说第七惠俱。我见恒行不异惠故 答有二解。一云一俱有名俱。二相应名俱。前据俱有。此约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如覆.诳等是贪痴分。贪分虽贪俱。说与痴相应。若不尔者。岂于贪分立覆等时不有痴耶 又解不然。诸说俱者解相应门。前据义说。所以云见虽即惠。如心所中义别故开。今据别体见非惠俱。不障义分说与惠并。若尔如何他性相应。若许义别名他相应。贪分覆.诳应贪相应。论既不许。前说为胜。于相应门义说俱起。此亦何失。

  论。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不发恶业。问若尔何故全界烦恼皆能发润 答有二解。一云约总说。二云此据亲发。无记不能。若通助正。全界能发。此说为正。

  论。若得彼地根本定已。问依近分定伏下九品。未入根本未起彼惑。命终之者何惑润生 答二解。一解如疏。一云亦许上地种润 若尔何故不用下润 答已折伏现种子无能 若尔何故五十九云。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随眠结生相续。谓见谛迹 答此据多分。如说见谛.随眠.润生。不妨初二果亦起现缠。虽说异生现.种共润。何妨唯种 问何以得知初二果起现缠润生 答瑜伽第一云。又诸异生将命终时。我爱现行由此力故便爱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报。若预流.一来尔时我爱亦复现行。虽言制伏不言非润。杂集第五云。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今以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然下虽说对治摄伏。不言非润。离欲圣者文自说言。对治力强爱不现行。由随眠力令生相续 又解圣唯种润。凡唯种现 若尔二论文如何通 答皆言制伏不言能润。设润是助。五十九文据正润说。亦不相违 如实义者。凡夫二果俱种.现润。文如前说 若尔无心.睡.闷被杀。既无现爱。用何正润 答临终有心必定起爱。非一刹那即能杀故 问于润生位中有.生殊。又起爱缘自身.境别。为于二位俱起二爱。为不尔耶 答润中有起自体爱。润生有起境界爱。以于死有不见中有。谓我无有起自体爱。于中有位见生处故起境界爱。故瑜伽第一云。我爱现行由此力故。谓我当无便爱自体。由此建立生报自体。乃至云。自于彼业所得生处。还见如是种类有情。喜乐驰趣即于生处境色所碍。中有遂灭生有续起 问中有末心名为死不 西明云。不名为死。言中有殁者约六识说。第八相续 今谓不尔。对法.瑜伽俱云。中有极住七日。或有中夭。乃至极经七返更不得过。若准此文许中有死。若云只是六识不行。云何七日方一不行。六日等时何缘不灭。若云亦许即是逢缘碍六不起。何定七日及极七七。又复中有改生别趣。岂第八不舍即往彼耶。若尔应成趣生乱过。又何得云或有中夭。是故应许中有有死。杂集.瑜伽文皆具显 若尔何非名为死有。下第八说总名生支 答趣生方便虽有生死。非别死支 若尔何故名为生死 答依四有说非。十二支据不改趣 若中有殁别趣生者。即名死支。何要须立此四有耶 答差别义故准名可知。

  问既依六行能伏下惑方得上定。六行伏惑其义云何 答略四义明。一辨六行相。二约七作意明。三约四道。四约四对治。言六行者。观下为粗.苦.障。观上为静.妙.离。能观唯惠。粗.静六相即所观境。行谓行解行相。通能所观。如十六行。然能观胜独得行名。观于下地作粗相时。寻思六事故。瑜伽三十三云。云何觉了欲界粗相。谓正寻思欲界六事。一义.二事.三相.四品.五时.六理。义谓烦恼.疫疠.灾害等。事谓于境起内外贪。相谓于境是顺生受想心见倒本随或等所依之处。品谓诸欲所生过患众多品类。时谓三世常生过患。理谓寻思依于三量观彼诸欲生过失理。所修静相翻上应知。且就欲界名观诸欲。然断惑时观下三相随一现前。上三亦尔。非各具三。亦不随观下上唯一。要上下各一。以厌下欣上故。故杂集第九云。见欲界中过患等故了达粗相。初静虑中此相无故名为静相。是名了相作意。胜解作意中亦云。如是寻思粗.静相性。是名胜解作意。余五准应各观二相。由有余能。诸论之中皆略不说。不尔余或是何行断。非出世道故。然无间.解脱各一行相。各一刹那。以时促故。然无间道观粗。解脱道观静。余皆准知。未见大乘经论文说。准俱舍论第二十四云。诸无间道缘自次下地诸有漏法。作苦.粗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诸解脱道缘次上地诸有法。作静.妙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又粗.苦.障三种境相为静.妙.离。如次翻之。又粗.静相二各是总。余之二二各各是别。故杂集第九云。如是粗相略有二种。一住于重苦不寂静住故。二命行渐少寿命短促故。即所观障。静相者谓于一切上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与粗相相违故。瑜伽三十三文大同此 二约七作意明者。欲九品惑断初三品。各用了相.胜解二种作意而为加行。创难断故。或初三品同一加行.胜进故。唯识第十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无间.解脱必各别起。加行.胜进或总或别。中下亦尔。而为加行。远离作意为无间道。摄乐作意为解脱道及胜进故。三十三云。从是已后爱乐于断。爱乐远离。于诸断中见胜功德。触证小分远离喜乐。于时时间欣乐作意而深庆悦。于时时间厌离作意而深厌患 准此触证少分即解脱道。欣乐作意即胜进道。而深厌患即加行道。中三品惑还用摄乐。而为四道中品易除。非余作意而为加行。下三品惑观察作意为加行道。将欲出界细难断故。一为加行复不同初。创极难断故。加行究竟作意为无间道。加行究竟果作意为解脱道。故瑜伽三十三云。了相作意于所应断。能正了知。心生希愿。胜解作意为断为得正发加行。远离作意能舍所有上品烦恼。摄乐作意能舍所有中品烦恼。观察作意能于所得离增上慢安住其心。加行究竟作意能舍所有下品烦恼。究竟果作意能正领受彼诸作意善修习果。既言能正领受。即是证义。故是解脱 又解别起解脱。非第七作意。瑜伽十一云。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加行究竟果作意。三十三说是根本定俱行作意。十一复云。由证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故知别起。二说俱得。次下更解 问既有九品。何但说三 答从总品类说故但分三品 问准断九品惑。有九无间九解脱道。何故但三名为断耶 答有二解。一云此三作意各各断三。行相品类皆相似故。论不别说。一云惑虽九品但三品断。以其世道有三品故。诸论皆唯说三品断。非九品故 问依前说中断下品惑。复分三品断第三品可名究竟。断初中二何名究竟 答非望自类三品而说。望总三品合断。下三总是下品故名究竟。不尔何故瑜伽.杂集俱但说究竟断下品惑耶。依第二解即无此妨 问断下品中前二品惑。用何作意为解脱道 答一云用摄乐作意为二品解脱。六十二说通四道故。瑜伽三十三.杂集第九。俱说第七作意是根本定俱作意故。又断此下品无间道时。未入根本故。一云即第七作意。言根本定俱作意者。据断下下解脱道说。一云即加行究竟作意。为三无间二解脱道。以名体同论不别说。此应好。如摄乐作意断中三品可为四道 问若以摄乐为断中品之四道者。论何不说 答以影显故。上下二品俱说加行及解脱道。故于中品略而不说。又断中品同一作意。虽有四道更不别说 问何以得知摄乐通四 答六十二云。摄乐作意四种道摄 问且断欲界第九品惑起解脱道。即是根本为近分耶 答有二解 一云即入。三十三及杂集第九俱云。是名加行究竟作意。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即此初静虑定俱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第七作意是彼解脱故。即入根本 一云或有不入。故瑜伽第十一云。于有漏方便中先说解脱。后说三摩地。由证方便究竟作意果烦恼断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既言由证果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解脱道非即根本。准此二文约利钝别。二解俱正。各不相违 问若摄乐作意断中品惑。何故三十三云。为除惛沈等 答约修加行观净.妙相策持其心。非无间道 问若观察作意为断下品加行道者。何故但云离增上慢 答为断少得谓为多得增上慢故。进修加行断所未断惑。有说言断三三品后品无间。即前无间之解脱道。此义虽得然违成唯识。彼第十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无间.解脱必各别起 或可。不违。彼约实断。此据伏说 约四道者。此之六行加行.胜进各得具作。以时长故。无间.解脱各一行相故。六十二云。诸近分定.若方便道.若无间道.若解脱道。或为断灭。或为证得。而修习者或观下过失观上寂静。若胜进道当知彼是遍满所缘。又三十三等。于了相.胜解二种作意。俱云观粗.静故。俱舍亦同。如次前引约对治者。有四对治。一厌患对治.二断对治.三持对治.四远分对治。前约作意以辨六行。今约作意配四对治。即可准知。瑜伽六十六云。当知此中从了相作意。乃至胜解作意。名厌患对治修。从远离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断对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对治修。从此已上七种作意。随于胜地上地所摄。当知一切名远分对治修。此约一相。据实摄乐通四对治。观察亦通厌患对治。义如前说 问准三十三.杂集第九。俱不说观察作意为能断惑。何故此文说断对治修 答一云。初二作意全未有断。第七作意据于下地更无可断。中间观察前后有断。故相从说名断对治。

  问下起上中。身.边二见为定为生 答有二解。一云定烦恼得宿住通或复天眼。见彼梵王执我计常即是定类。二云生惑。此于地身起此二见。是彼生类故名生惑。然定惑唯分别起。生惑通二种。然正润生不取二见。于此位起亦复无失。然是总缘。非是别缘。以未来无别缘我见无所杖质故。

  论。生上起下且如谤灭。要集断云。有释为胜。中有.本有。若色.无色。皆得起谤及起诸惑。俱生身.边二见。虽不与润生爱俱。而前后起于理无妨。然理难见 今谓若中有.本有。若色.无色皆得起谤者。据何等说。若增上慢得初三定。未将极没生于上。未无生故。在中.本有俱不应谤。若得第四定谓第四果。即生第四中有起谤。论有诚文。不说生本有。亦不应生无色起谤。何以故。得第四定。执为第四果。必不更修无色界定。何以故。既取第四有漏定为果体。更修无色定将作何法。若作胜功德。即不应执第四定为极。若诸外道生色谤者。是色邪见。不说外道起下谤灭堕地狱故。若生无色界厌背下故。彼不缘下。如何可说谤释涅槃。若谤彼执所得涅槃非实涅槃。乃是正见非邪见故。又复本计彼天为果。得何故谤。若言上地邪见谤下者。此亦不然。本解生上起下。不论生上起上。又设生上起上谤下亦非无色。论但说言舍那菩萨.广惠声闻。以无色心了一切法。不说余故。诸起多少。无文定判。随诸取舍 问上缘于下见.戒二取。如何得缘下望于上不得名胜 答忆昔下界所起见.戒执为胜净。望下界说为胜为净不形于上 西明释上缘贪会违云或依别缘言总别者。且说五种有其三句。一唯总非别。谓萨迦耶见及边邪见俱生.分别。二唯别非总。谓嗔虽无正文。分别.俱生义亦无妨。三通别总。谓贪.慢 今谓。嗔惑亦得总缘与见.慢俱。邪见总拨。慢亦总㥄。嗔既许俱。何不总缘。身.边亦别。如四分常论缘彼梵王及大种等。若非计我说为断常。非边见故。然虽得上定方计梵王等。所起之见未必上故。

  论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杂心论云。下苦具一切。二行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 今大乘颂。欲迷四各十。随行三八种。修六通行迷。上见.修除恚。

  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有四句。一数总行别。二行总数别。三数总行总。四数别行别。

  数总行别。谛各有十。各迷自谛名为行别 行总数别者。即前颂中。然依一谛缘迷多谛名为行总 若数总行总者。谛各有十名数总。行总者迷二三谛等皆名为总。二二迷有六。即有六十。上二界谛各除其嗔。六九五十四。合一百八。三界总有一百六十八。若三三合有四句。欲有四十。上二界谛各三十六。合一百一十二。若四谛合三界四谛有二十八。若数别行别。即前颂中各迷自谛 问此中依别缘别从何说迷 答从所缘迷。依非缘故 若尔应是所缘谛惑。何故说依 答因彼生故。依彼起故 问一百二十八依何者立 答依数总行别。并修道惑。若依余句即有增减。思可知之。

  问依.缘何别 答有二。一云缘谓缘藉。即所依名缘。二云依即依诧。缘所缘境。如起无明迷于苦.集。因此起疑。疑已即生邪见。总拨无其四谛。即所疑拨为所缘。无明即因依 问各从何断为从所依。为从所缘而说断耶 答从依.缘断皆悉无过。以大乘中见惑顿断。不同有部前后别断。又有四句。有迷而不缘。谓二取。有缘而不迷。谓无漏智。有俱缘.迷。疑邪见等。有非缘.迷。缘龟毛等。非谛摄故。

  问此十烦恼迷谛亲疏。瞋.慢.邪见。疑.及无明亲迷易知。身.边二见总不缘理。如何亲迷 答虽不缘理。正迷于彼空无我理。行相深迷名为亲迷。若迷余谛约通空非我翻彼行相。及执余谛下惑以为我故亦名迷。二取行相虽深亦缘余谛下惑。但非正翻空无我理。不名亲迷。

  问嗔.慢憎㥄灭.道可得亲迷。贪不亲贪灭.道何得亲迷 答论云。贪.嗔.慢三见.疑俱生随应如彼。贪二见俱故得亲迷 忿依对现前不绕益境。西明问云。忿既缘灭。如何此说依现前境。解云从多为论。此论.显扬俱说缘现。实亦缘灭 今谓。此释有违下文。初师小十总不缘上。后师嫉等亦不说忿尚不缘上如何缘灭。下许嫉等亲迷灭道。不说此忿缘于灭道。若尔准下说忿亦缘刹那过去。非唯现境。今何说现。若见怨家说灭.道等。岂不于彼亦起忿耶。慈恩解云。许亦无失。此就粗相云不亲缘。或即是嗔虽然未见正文。任情取舍。然西明云。忿要托本质。准既得缘刹那过去。亦不唯托于质。

  问谄诳唯初定。初定意受而说是喜。悦根名乐。云何谄诳得与乐俱 答虽悦根名正乐。是意相应喜故得与并 问地狱之中业相皆现。云何有诳说与苦俱 答虽业相现而亦起诳。更捡十地论。地狱有诳语业道不。

  问忿等依嗔分。嗔得身边俱。忿等何不尔 答粗细异故 问忿等粗猛各起名主。与慢等俱岂存主称 答以自类非俱说为主故。

  问五识得法自相。云何得与分别惑俱 答自无分别。由他引生。证境分明故得自相。

  问散乱云何得与定并 答味定之中正惨忧故得与相应。又贪.嗔等专注缘境。亦有染定故散乱并。

  论。随所依缘总别惑力者。一云随彼所缘依于四谛总别惑起。如彼烦恼皆通四谛。二云迷谛烦恼或依或缘。分成四句。有依一谛缘多。有依多缘一。有依一缘一。有依多缘多。行相思准。随惑随彼 问从何说断 随所依缘皆得无妨。

  论第七卷

  论。一门转故。西明云。一意根门转故 今谓不然。既有色根何不依转。即应解云犹无五识。不作是释更无别因。若云犹昧略故。定既明广。何不依彼五色根门。又复下文明五俱意。非专为了五识所缘。又于彼所缘能明了取。故知一门转。明唯一意识。若一根门。应言依一门转。

  论。如余盖缠。要集云。有说不立量也。西明二量。一云睡眠非无体用。是盖缠故。如余盖缠。今谓此量亦一分违宗之失。何以故。睡眠假实通名。今若成立假睡有体。即违宗失。犹言不简。立量应言。实睡眠非无心位。因.喻可知。言实睡眠简无心位假名睡眠。不显有别实体。以经部师触.受.想外。并思分位皆是假故。取盖缠喻。即有一分所立不成。意简经部师于无心位实立睡眠故。又量云。实睡眠是心相应.因。喻可知。论中第二宗法因.喻下安。文中故字应盖缠下着。是因所须故。性相为文。非依次第。前云有无心位者。立量应云非无心位。文中略无宗中有法。前文彰讫故略不言。本疏云非即无心必是心所。是二宗法。如余盖故。即是指喻 又云非无体法。第三宗法。比量准知。故略不具。然论文中初二句会诸违。后两句破异执。

  论非思惠想缠彼性故。本疏如初量云。染思.惠一分为悔。染思.想一分为眠。应非为缠性。是思惠想故。第二量为恶作等。一分非染思惠想。是有法。非彼恶作等二法性(是法)。是思惠想故 要集云。有说初释稍不顺文。文云非思惠想是宗法。非是有法。亦非因故 今谓初释亦无有过。以性相为文。且除非字加一染字。言染思惠想一分。为悔眠为有法。取初非字及缠性字。即为宗法。取前思惠想及后性故字为因。文言彼者即是净无记思惠想为喻。应加如如彼彼余余者。即净无记思惠想余。即悔眠余。彼即净无记思惠想。以宗有法取依染思惠想悔眠。同喻取非悔眠外余思惠想。因言思惠性故。取总思惠想贯通宗.喻故皆具足。

  论。不深推度及深推度。本疏初云。不深即不推度。以对法言不推度故。二云虽不如惠有深推度。亦浅推度。会对法云不推度者。不深推度。要集断云。虽有二说合为初释。违大论文 今谓此断何太猛乎。以会对法同瑜伽说。从何说违 西明一云。寻伺不推度时唯思为性。以无惠故。深推度时以惠为性。此释正违瑜伽所说不深推度言 二云寻.伺必用二法假合为性。谓一刹那二用各别。不深推度是思用。深推度是惠用。此义不了。寻.伺不俱。如何二用一刹那分。若谓寻时有思伺时有惠。违论所说。若言或起寻时。或起伺时。俱依思.惠二法用分。寻.伺何别。故知寻浅度伺深度。故此论言粗转细转。又云二类各别。又前第四浅深推度粗细发言。虽俱依二。寻时思增名不深度。伺时惠增名深度。故五蕴论云。寻求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粗为性。伺察意言思.惠差别。令心细为性。此论复云思.惠合成。而显扬论云。寻或由思于法造作。或时由惠于法推求者。据增相说。思造作胜。惠推度胜。瑜伽第五谓不深推度所缘思为体性。据寻说。若深推度所缘惠为体性。据伺论。皆约增语。实寻.伺二皆依思.惠 若尔何故杂集第二。寻.伺俱言推度不推度 答准此论意释彼论云。寻言推度浅推。不推者不深。伺言推度者深。不推者浅。若尔伺浅度时与寻何别。复如何此论云不深及深推度类别 答伺言不推。望寻犹深。但望自伺惠增深度。思增不深推。故亦无失。故杂集论寻.伺俱云依思依惠者。于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不得别以浅度配寻。深推配伺 问若尔何故杂集复云寻.伺二种行相相类。故以粗.细建立差别 答亦不违。寻.伺俱于意言推度之行相相类。非于浅深粗细相类。彼论且约他用粗细建立。此论约自行相。此论亦言。寻令心粗转。伺令心细转。各据一义。尽理应言。寻.伺于境浅深推度。令心于境粗细而转。如次差别。

  论。寻伺与识俱不俱门。本疏云。自性有二。一寻.伺为体。即杂集论第二所说自性分别。即七分别中有相分别。二非寻.伺为体。即此论第五。及摄论第一。许五识有自性分别。但不许有随念.计度二分别故 问论不说言五识中有自性分别。但破于他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二种 答论虽不明言五识有。但破不许有随念.计度。意即许有自性分别。不尔何故二论俱破二种分别不难自性。又有二义。一依遍义。即瑜伽云。有分别非寻伺。及唯识.摄论。许五识有自性分别。二不遍义。即瑜伽云。谓诸寻.伺必是分别。对法据此三种分别。云唯一意识由三分别故有分别。又瑜伽论第五说云。或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而非寻伺。既名分别复非寻.伺。若非自性名为分别。岂由他耶。不得定执二论自性即是寻.伺。许彼五有。但是随转纵破小乘。无论说故 问既约自性。八识皆有任运分别。七.八何无 答约三乘通不说七.八。

  问七分别其义云何 答略三门辨。一列名。二出体。三诸门。列名瑜伽第一云。谓有相分别.无相分别.任运分别.寻求分别.伺察分别.染污分别.不染污分别。杂集第二亦有七分别。名同瑜伽。但任运一在第一列。余依次第 二出体者。瑜伽论七并以寻.伺为体。故瑜伽第五云。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即七分别 又云诸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若对法七除任运一。余亦寻.伺为体。故对法第二以三摄七除任运一。皆三所摄。三唯第六。即瑜伽第一。意不共业寻.伺为体。任运一种。此论会云即是五识。对法复云。谓五识身。故即五识为任运体 三分别体。随念.计度亦寻.伺为体。自性一种有其二说。准杂集论唯在意识。即寻.伺为体。准摄论.唯识许五识有。若随转门亦寻.伺为体。若真实义即五识为性。上总相出。若别出体。广如慈恩对法疏辨 诸门分别者。一约三.七相摄。二约识.地有无。三漏.无漏。四依问答分别 相摄有二。一以三摄七。二以七摄七。以三摄七有二。一摄杂集七。二摄瑜伽七 摄杂集七者。先显三分别行相。后方辨摄。杂集论云。自性分别者。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随念分别者。谓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行分别。初依现境自相而缘。次缘过去。后通三世。于所缘境异相分别 次辨摄者。依不遍行相。杂集三分别不摄任运。彼释任运。谓五识身。明三分别唯意识故 彼云于六识中几有分别。答唯一意。由三分别故有分别。为此不摄七中初一。有相一种即自性.随念二分别摄。以自性缘现在。随念缘过去。有相一种通缘过.现故此二摄。故彼论云。有相分别。谓自性.随念。取过.现境种种相故。此意由有相取过.现境种种相故。彼二种摄 无相分别但缘未来。计度分别通缘三世。文虽不言与三相摄。实计度摄。以缘未来非初二摄。计度小分故计度摄。后四皆是计度所摄。彼论释云。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三中据总合之为一。七中约别故离为四。以此准知。后四皆通缘于三世唯是寻.伺。彼云以思度故前三不定。宽狭而言七宽三狭。据遍行相。唯识等说。任运即是自性所摄。有漏心.心所。因循取境异无漏故名。为分别。是心.心所本自性故名为自性。自性即分别。又自性言亦通境说。杂集论云。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即自性之分别。名自性分别。故知任运亦自性摄 次三摄彼瑜伽七者。依不遍行相。唯是意识不共业故。即全相摄。以其三.七俱用寻.伺二法为体。即寻.伺皆分别句。有相即随念摄。瑜伽解有相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于先即缘过去境故随念摄。无相即自性及随念摄。缘过.现故。故彼。论云。无相分别者。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别。任运分别亦自性摄。缘现在故。故彼论云。随境势力。任运而转所有分别。故自性摄。余四同前计度所摄。通缘境故 依遍行相。自性少分摄于任运。即瑜伽论第五所说。或有分别非寻伺句 次以七摄七者。以杂集七。摄瑜伽七。杂集任运不摄瑜伽。非寻伺故。有相少分摄伽有相。彼缘过.现。瑜伽有相唯缘过去。论云谓先所受义。既说先受。故唯过去 或通现.过。论云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先受之类亦云先受。即全相摄 无相摄彼无相少分。瑜伽通缘世。杂集唯未来 或瑜伽无相亦杂集论有相所摄。彼论释云。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者所有分别。但约善不善言分有无相。缘境无异故。有相摄。前解为胜 任运据通摄彼少分。以依寻.伺及自性别 据不遍说。杂集任运不摄瑜伽任运分别。体性别故。余各如名自类相摄。说无别故 约识.地分别者。初约识。后约地。约识明者。且三分别约遍行相。自性分别通八识有。计度分别通六.七识。寻.伺为体第七识无。恒审思量虚妄计度第七识有。不尔执我是何分别。体非寻.伺而依思惠立此分别。不遍行相唯在第六。如杂集说唯第六识。更不通余 杂集七中任运分别即通五.八。余唯第六。上据非遍。遍行相者。非诸分别皆寻.伺为体。瑜伽第五云。有分别非寻.伺故。有相亦缘现在。复摄自性可通六识。任运既缘现境同于自性。可通七识。唯除第七。以恒计度故。五在第六除无相一。余四通第七。计度摄故。准瑜伽释。行境不违第七识故。瑜伽七中不遍行相。唯第六识。说是第六不共业故。若遍行相有相无相是率尔境引至等流。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有相.无相.任运.染污.及不染污通前六识。若过去境名先所受.随先所引。即除初二。不通五识。三通五识。染污通缘三世境故。于现在境执着。俱行所起分别。或随与一本随烦恼相应所起法执。既通五识中。有执着俱行所起分别。故通五有。与信等俱名不染污。故亦通五 依地分别。准局行相寻.伺为体。则系欲界及初静虑。若约依起得通九地。上得起下寻.伺法故。九润生心容俱起故。若通行相准所依识随地有无。漏无漏分别者。准瑜伽第五。诸分别皆有漏。论云。谓望出世智所依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别故。又释。或通无漏。言望出世智者。据无分别智名为出世。后智即名世出世智。以缘俗故亦名世间。即如经论说起世间心是。即名分别故。正思推在因即用寻.伺为体。辨中边论名分别支。大论复云诸寻.伺皆分别。故通无漏 依问答分别者。一问准瑜伽第一。寻.伺是意不共业摄。七种分别寻.伺为体。如何得通余识余地 答准瑜伽第五云。若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准此二句。只言寻.伺必是七分别。不言七分别皆定是寻.伺。不尔者为如是句答。由有分别非皆寻.伺。摄论.唯识。许自性一通六识有。杂集论许任运分别即五识身。不尔相违 问设若分别皆是寻.伺何过不许 答一违论说有分别非寻伺。复有三失。一地不遍。二识不遍。三行不遍。不遍九地故。二于地中不遍识故。三于识中不遍行故。无寻.伺时非分别故 问三七分别。与五法中分别何别 答据别行相。五中分别宽。通诸有漏。三七分别唯第六俱寻.伺二法。及眼等五识。若通行相。三.七.五法宽狭相似。或三.七宽。通无漏故。又五法分别总义。三.七分别别义。

  论云而似忧故总说为忧者。问第五论云。有分别故忧。无分别故苦。如何得言而似忧故 解云前分别非分别。且约六识五无六有。相显故说。于意识中分别意识。得与苦忧俱。俱分别故相从名忧。

  论。以名身等义为境故者。等取句.文。义通二种。一境义。二道理义。即取名等及所诠义俱为意境。非五识缘。据未自在。然文即字。非正能诠为二所依。相从而说有能诠义。诸论但说名诠自性。句诠差别。不别说字为能诠故。

  论。四无记中悔唯中二者。问异熟.通果。俱容得起威仪.工巧。悔既容与中二性俱。应通四种 答虽色界天起通果心来至佛所。起身威仪及语工巧。又诸圣者起通果心。屈申言语不为利乐。皆是无记。此皆上界及异熟心起。非单四无记故皆不俱。今据单起威仪.工巧。容与悔俱。

  问悔非染.无记俱者。如所知障望菩萨人。即是染污。岂非彼俱 答据烦恼障非染无记。依所知障通染无记。故不相违定论寻伺十一俱。增轻安故。

  疏云言人云。三藏言西方有二说。一云未至定有寻.伺非根本地者。不然。寻.伺支非未至故。论有诚文。初静虑也。此意不是不许寻.伺通近分地。但说立禅支不依近分故。破他妄传三藏云西方有二释。一云寻.伺在未至定非根本地故。诸德不悉皆妄弹斥。应寻此说了本为真 问何以得知。静虑支立唯依根本 答显扬第二云。离欲恶不善法故。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 释云。具足者谓修习圆满。住者谓于入住出随意自在。若此诸支在近分立。何名圆满出入自在。若分有故亦得立支。无色应立。何故对法第九不依无色故唯根本。

  论。又说彼是言说因者。本说如疏 西明释云。正引十地三请之中第一请文。长行释云唯叹净觉。净觉是说因故。觉名觉观。即口言行。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今护法师引为诚证者 今恐传谬。何以故。本疏主说亲承三藏云。捡梵本言僧羯腊波但是思惟。亦无正字。何况是寻。言觉者觉观。此说觉为观。译家增故 今西明云三藏解云应言寻.伺。言觉观者译家谬也。经但说云净觉。觉即是寻。如何得言应云寻.伺。故知传谬 问设唯是观。观即是寻。寻是语因。后师何故不引为证 答正思惟支体有二种。一通诸部二乘因果。及大乘因后得位。体即唯是寻。一唯大乘。因果通本后。体即思及惠。瑜伽二十九云。若心趣入诸所寻思。彼唯寻思如是相状所有寻思。乃至云。起善思惟发起种种如法言论。是名正语。正语是果。思惟语因。及显扬第二云。寻求极寻求。现前寻求觉了。计算观察。思惟思惟性 又瑜伽二十九云。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总立此二合名正见。准知此俱正思惟支皆是初体 对法第十说惠蕴摄正见.正思惟.正勤 九十八云。若出世间以正智为自性。除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为所缘 瑜伽二十九云。由八支摄行迹正道。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此根本位。若得彼已以惠安立如证而觉 此后得位云如证而觉故。此等皆是后八支体。不说寻故。后师依大乘通因果本后正思惟支。非是寻故所以不引。

  问身.语.心行有遍非遍。第四定地虽无出入息。有思遍行身业得转。在佛果位既无寻.伺语之遍行。语应不转 答如疏及枢要说 问既说语业为语遍行。第二定上地法有语。同身行故 答约佛可尔。语不假寻。除佛已外语必寻引故已上无 问说法逗机语假寻.伺。泛尔言说何假寻.伺。犹如五识多由彼起。亦有五识非寻.伺生。如无色定起耳闻声等 答二定已上起语时难。犹如五识必假寻.伺 问身在欲界及初静虑起语时易。应同五识 答语皆推度起必寻.伺。五识不尔故不得例 又设一解。欲界泛语.二定已上或有语言非寻.伺发。但用思生。诸论但言寻.伺起者随粗相说。如思惟支。

  问正思惟支以寻为体。佛身阙过。诸静虑支既说寻.伺。佛无应过。齐功德故 答道支唯无漏。佛无可成过。禅支漏无漏。纵阙亦非过。不尔功德即令具者。诸佛应成有漏禅支。是功德故。又如疏解依于思惠 若尔无粗细。何成对治支 答亦依思惠分为粗细及对治支。如正思惟。亦无过失。

  说心心所俱不俱等诸门分别。广如百法玄赞所明。

  论。为离心体有别自性等。本释如疏 要集云。妙音不立。勘文不获。楞伽.中百论师等者。护法造论不阙此地诸师所难。智度论等广辨心所复何人也。或可。护法假叙宾主 今谓。本意云楞伽.中百论等诸师。非说此地但说西国。如理门论云破古因明师。古因明师不善之者。非无著等。楞伽等师者。道理亦尔。虽智度论广明心所。何妨有说即心分位。如智度论广辨诸法。何妨清辨云胜义空俗妄为有。不妨护法依彼等计假立宾主起此问端。

  心远独行者。摄论既云无第二故名为独行。似依一意识义释。准引此难。不唯依经部。

  论士夫六界。释如疏引 问四大及心体性可知。空体是何 答准杂集第二废立二十五种色云。谓作所依故。作相故。即立迥色及表色所以。表即屈申。正是动作。故瑜伽第一云。表色者谓业用为作。动转差别。此作所依即彼迥色。迥色者杂集云。谓离余碍触方所可得 问何非余空说是迥色。既云迥色复何名空 答士夫界故非虚空。空离碍触方所故复名空 问若取迥色。迥色即离四大有。何故余部说唯四大不立所造 答彼不了故。宗计异故。不可为责。经部有师不立心所。大乘异说亦复同彼。共引此经不唯经部。瑜伽但云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所。或亦假叙。非必彼难。

  论。此依世俗若依胜义等者。本释如疏。要集云。此定不依第一俗.第三真.第四真.俗。识心心所辨差别故。下文诸识真俗相对望第四。真俗等渐次门故。离重言故 今谓不尔。今此且以心与心所约二谛辨。亦例于识。下八识中心所同王。异聚相望摄其见.相皆悉归识。唯识宗故。故下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既约缘.依.相应辨异。故知不异亦说行相.依.缘.相应。不尔应非如幻事等。有定性故。前别后总相望对辨。俱四真俗亦无重言失。

  论。彼中有必起等。枢要云。勘有中有无中有。答云本计无末计有 又曾闻释。约本而言云无中有。今据末计故有中有 又云本计有二。一理为量。二教为量。因分两诤。理为量者即立中有。今论约此故说云有。若引经为量者不立中有 然要集云。勘宗轮论。上坐复名雪山。立八义别。余同一切有。即云立中有。大众等四部都无中有 今谓不定。一切有部本宗同中论文。不说定有中有。云末宗异义其类无边。雪山同彼岂有中有。其大众等论文不说定无中有。而云菩萨入胎作白象形。准此即似立于中有。故要集说无其准定。

  论。彼天唯在第四静虑者。广如本疏。又云无色非天眼境。若无心时既无色身。谁为能证涅槃之者。又复地法无无相定。故此异熟不在余处。

  论即能引发无想定思。要集云。有说.有释各有三解。彼第三为此初说。彼第一为此第三说。彼此第二义即不同。今取有释第三为正 既有说第一即有释第三。何故独取有释第三而为正释。有说疏文不断第三为正说故。然以理准非。极厌心招彼总报。极厌心种招彼别报。何所相违。又微微心种是能引发无想定思。能感彼果顺五十六。不尔一因如何能感有无心别相违二果 又西明云。微微心及微心相应思引总报。以有心故。即彼二种至无心位引别报。以无心故 今谓不尔。岂于微心种亦立无心定耶。

  论。令身安和故亦名定。西明云。虽非心所专注一境。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要集云。有释初释为胜 今谓不尔。无心睡眠亦非心所专注一境何无安和。亦名为定。故如由前加行定力令身安和。以无心时安和。亦彼有心时安和。同得定名。故本解正。

  论又唯是善等。本说彼所引故。释唯是善。下上地无。明属地因 西明云。彼所引故通二义 今谓不尔。加行善定引故善。不以善定引是属第四定。在文自解。下上地无由前说故。指同于前说无想报。

  论。四业通三除顺现受者。略论其业总有两种。一定感果。二不定感果。故瑜伽第九云。顺定受业者。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业。顺不定受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业。此意即说。由审.决思为方便名故思。故九十云。故思故造业者。谓先思量。已随寻思。已随伺察。已起身.语。名作业。令种增长名增长业杂集第七云作者谓起造诸业令其现行。增长者谓令习气增益 除此已外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上。不令种增长业者。即有十种。瑜伽第九云。增长业者谓除十种。一梦所作。二无知所作。三无故思所作。四不利不数所作。五狂乱所作。六失念所作。七非乐欲所作。八自性无记。九悔所损。十对治所损。除此十种名增长业。不增长业谓此十种。然增长者异熟定及时报。不增长者俱不定摄。杂集第八据定受业说有三种。即现.生.后。于慈定等造善恶业是现受摄。五无间等名生受业。若此生造度生方受名为后受。设有一业或现或生受报不尽更多生受。从初现.生但名现.生。不名后受。故第八云于此业中从初熟位建立顺现法受等名。不唯受此一位异熟 杂集第七定与不定分之为三。彼云。如经言决定业。谓作业决定受异熟定分位定 作业通定不定。定受是不定。理如后解。分位是定。时.报俱定故。瑜伽六十据定不定总说四业。彼云复有四业。一异熟定。二时分定。三二俱定。四二俱不定。第三是定。余三不定。第一约报受虽是定。然时不定。第二时定而报不定故并不定 杂集第七约定不定说有五业。彼云。故思造业略有五种。谓他所教敕他所劝请。无所了别根本执着.颠倒分别 五句如次。初三不增长。轻故不必受异熟。即时定报不定。及俱不定。后二增长。重故必定受异熟。即报定时不定。及时报俱决定。故下文言。受异熟决定者。如先所说故思造业。若此定受时报俱定者。即无分位决定何得别说。故下分位定。云如由此业于现法中必定受异熟生.后准此。又此无想定正是颠倒分别。妄报涅槃。既通四业。明知后二非唯时.报二俱决定 显扬十九约定不定分之为五。彼云如是业有五种决定。一现受决定。二生受决定。三后差别受决定。四受报决定。五作业决定。初三时定。或时.报俱定。第四报定时不定。第五通报定及时.报定。以于第五决定受报。并决定作业与前有别。故杂集第七云。作业决定者。由宿业力感得决定异熟相续(相续即身)。于此生中决定造此业 既云感得决定异熟不言时定。故知是通。不尔于彼报定非时。异熟身上岂不造恶业耶 又受报定而时不定。及彼报定。非唯别报。既通总报。岂得令于现法受耶 虽有总报若于现受容受别报。当彼总报故。此等诸文开合有殊。不过此论所说四业 本疏云。显扬论中于不定中报.时定不定别出故 要集云。显扬皆云决定不说不定。由此后二不名不定。业.报相对以辨决定。据实前四即瑜伽六十时.报俱定收 今谓不尔。前四受报决定。唯果非业。即不得云业有五种。若云亦业.报决定是俱句者。即是前三。何须别说。又报定受时不定者。是何句收。名当不收。乖者相摄。不见此理。故依本释理教无违。

  问准修无想即杂集第七五业之中颠倒分别。彼说定受。此云通三并不定受。岂不相违 答彼据造不善言为正法等。故是定受。此约修善。故通不定 问修此定者既许生色亦得后起。生彼所修定俱之思可不受报。若许受报即唯生受。不可生.后二业同招。若唯昔修能感彼果。后起之者何为不感 答生彼起者非猛利故劣故不受。不尔重修亦能别感。应重生彼。以昔人中后报受故 问若昔人中得已退失。但不退下三静虑定。命终生彼得重起不 答即论二师说各不同。若初师解退与不退。生下三天不得重起。生无想者下初修退。后生重起亦名后报 若第二师。欲界虽退。生下静虑亦得重起。五十六云。先于此起后于色界第四静虑当受彼果。如疏文解 若云在欲设不退失。亦有生下三静虑中而得重起者。不尔。异生润生要现行故。若不退无想。下三静虑得离染故如何得生。若许得生。即无六行伏惑上生 问昔定已失生上重修。如何已失定后还能感果 答由后定力资彼故。能同地法故。

  言灭尽定者等。本释西明各如疏辨 要集云。有说意云。此中唯约二乘学无学说。若诸菩萨下文方说。有释意云。此通三乘有学无学。明得灭定人。要断三界惑下。明初起.后起。于中初说二乘。后明菩萨。若不尔者。得灭定人不说如来理有不尽 今谓此断全不相应。本释意解简不得人。除此所简显皆是得。何摄不尽。妄为思度。诸如是文。下但略指。不能一一具显其非。寻者细思。

  然西明释能得人中。菩萨二种。渐悟如声闻数。四万.二万.十千劫中亦入灭定。从信位乃至等觉。有五十一贤圣 今谓不尔。诸经但说有四十二贤圣。除等.妙觉犹有四十。若四.二.十千合之为一。还四十一。若开为三。即四十三。如何得有五十一耶。仁王般若虽说十信。颂中但云圣胎三十不云四十。故今正释。二乘如彼。菩萨有二。顿悟菩萨或十或四。初地.七地二说别故。渐悟菩萨或七十四。四万中有七十二。二万.十千各为一人。成四十七。四万劫中分四十五。二万.十千或四十七。以此论中有二说故。将此历彼四十贤圣。或七十四个四十贤圣。或四十七个四十贤圣。渐悟之中伏离惑品根位别故。随粗如是。细更有余。如初二果回心已后亦容得起。下唯遮凡。未断见惑 又说要断欲修惑等据二乘说。不障回心。虽不断欲所有烦恼。然伏惑得第四静虑。依边际定受变易身。既有此能。何妨不得九次第定。又不得九定。具不能证得边际定。故杂集第九云。静虑.无色边际定者。为欲引发胜品功德得自在等。修堪任定到究竟故。下论说云。或有七地满心等起。据决定说。如变易生。不尔何故或有初地。由是此论但云或有学圣。但简凡夫决定不得。有学有得不唯身证。回心者得。余不说者据非回心。若作此说应符妙理。

  论此定初起唯在人中。本释欲天亦得初起。有身证故。有释唯人非在欲天。此论说唯。集论第五云。要于人趣方能引发。杂集第九释云。言引发者是初起义 今者助明。欲天许有身证何失。若不许有身证即唯惠解脱。此等回趣入初地后可非初起。准此色界圣者回心。非必皆身证及俱解脱。由此杂集第九复云。诸圣弟子为欲安住寂静住故。于人趣等引此灭定令现在前。既有等言。明余初起。此唯言者据各自乘从多分说。或随粗相。不障回心于余初起。如似见道。显扬论说唯欲人天。虽说唯言。亦许色界二乘圣者回心后入大乘见道。灭定唯人初起准彼。

  论前云虽属有顶者。起等至中本疏二解。今又助解。且依初师依加行心亦得云超。约定次第余非想非非想定后为加行入。今随何心或以欲界心或初静虑心为加行入。非要余定后故得名超。属有顶者据初起说 依第二师。随何地心后即能入。此不须加行。如似如来任运能入非起加行 问若心先起伏已入灭。彼无不起。何得说言微微心后厌心功能不起位立 答彼依初修作如是说。非自在者 若尔彼心于余定时元来不起。应恒名入灭 答有余定心非名入灭。余定心无此定方显。二说后胜。

  论。邬陀夷经是此诚证无色亦名意成天故。要集断本释云。舍利子意在色后起未说无色。出现意成天谓非想者。不了舍利子意所以见诃。依何文义证无色界亦入灭定。云此诚证故非善释 今谓要集不了本解谓非善释。即是后世邬陀夷也。言意成天超过段食。舍利子说有退定者。色界后起。出现不了谓是非想。故知上二俱名意成。俱舍引经复云。随受一处意成天身。能入出此定。故通无色。经不遮彼言随一故。又瑜伽五十六。复于色界重现在前。托色所依方现前故。若已建立于一切处皆得现前。说一切处不简下三。此论后师要断下三方起此者。未必为正。故但河沙弥不了说意。何非善释为诚证耶 西明云。然大乘宗分成两说。难陀等说。上界八地起灭尽定。故名意成天。觉师子释。第四静虑已上五地方起灭定名意成天。护法同第二释者 准何得知难陀通说。觉师子说唯上五地名意成天。若准杂集第九。觉师子释四句之中。许第四静虑重起。不言下三非意成天。岂善释耶。若将护法同第二说。如何释彼五十六文于一切处皆得现起。若云少分一切。杂集不说唯言。

  论于藏识教等。本云建立者是信有义。非成立义。定性之中有愚法者不信不入。不愚法者虽信大乘不将究竟。由信有故生彼入定 要集云。既信大乘何非究竟者。

  此不解意。本释意云。虽信大乘不将究竟唯有一乘。信有三故。如求声闻信有独觉。不将究竟唯一独觉无声闻乘 又虽信大性。自无力能证得大故。法花论为信种种乘异。但说一乘故 西明云。经不为说不求一切智故。今者为说令入灭定故 今者问彼。何大教中令入。为说阿毗达摩解深密等。皆不为说。至涅槃经但说六故。阿含等经已密说故。故知建立者是信有义。故此论云于藏识教未信受者。无色不起已信。生彼亦得现前。不言成立藏识已后信者方起故。

  论。不还润生唯种非现。要集云。五十九云唯随眠润。见谛迹者。五十二云见圣迹者于后有爱得非择灭。二文相影。故知初二圣亦唯种润。对法第五.瑜伽第一言离欲者或少或倍或全离欲皆名离欲 今谓不尔。言见谛迹四果俱是。言离欲者非少分离得离欲名。大小乘教说离欲圣非初二故。对法第五云。此自体爱唯是俱生。乃至云。由此势力诸异生辈。令无间中有相续。未离欲圣者亦尔。临命终时乃至未至不明了想位。其中能起此爱现行。瑜伽虽云制而不着。不云不起。对法云然能摄伏非不生起。今云不起岂不乖返。应依本解及西明释 又问杂集第五云。中有没心常是染污。犹如死有。准文通说不还果人 答此亦不定。云如死有。岂不还果死有之心常染污耶。故但通说应可简择。

  问入灭定时有二加行。一缘灭受想。二缘无相界。于出定时缘于何境。触于何触 答瑜伽第十二云。出灭定时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谓出定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灭境。由此三境于出定时。如其次第触三种触。如枢要说 又说依初学者。缘灭受想入。缘初二境出。同有为故 依久学者。缘无相入。缘第三境出。同无为故。

  若自在者。前随何境入。后随何境出。又未自在。出必定心。在前方便依空等持入。今依空等持出。缘于有境。触不动触。依观五蕴内身无我以为空入。令无我见计内为我名为不动。不为我见之所动故。依无愿等持入缘境境。出触无所有触。是五根境之境名为境境。于六尘境无有贪.嗔.痴故。名无所有触 依无相等持。入缘灭境。出触无相触。以是灭性名为灭境。无其十相名为无相。初二缘事。后一缘理 然三等持通定及散。未自在者唯依定出。若自在者通依定散。或依空入依无相出 此言触者非触尘也。触谓触对。即触心所能令根.境顺生心所。以触境时不起我见不起贪等不作相状。如次即是三触得名。

  论。或此俱是触处少分。问无色界中既云无色。死.生如何是闷绝摄 答即依前解四蕴分位假立闷绝亦无有失。此皆共成。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五(末终)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本)(论第七未尽)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言余识识故。本释如疏。西明云。第六意识。及大众部等所立细意识。自宗七.八皆是有法余识识故。然七.八识前依理.教已成立。故有法得成 今谓不尔。若前成立有法得成。非取外法前已立讫。应立已成。若云前立为有。今立不离故非已成。前亦数成不离识讫。又大众部立粗.细二第六意识。今亦立彼岂不违宗。若云彼细即我第八。何成立彼大众所立细意识耶。立自八故。又若不置极成之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他方诸佛第六意识。亦有法中应有一分所别不成。若置极成即七.八识非他遍许 要集云。若余识中兼七.八者。有法虽言余识。仍有不定。由此有释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余识有法既兼七.八。更有何识而为不定。以避此过。但云余识不言第六故。又设非兼七.八。亲所缘境不离能缘心。亦无不定。

  论。谓识等生时无实作用等者。大乘镜中实无色起。萨婆多许有别色生故。此论云。但如镜等似外境现。本释如汝即是如彼萨婆多等。若经部师宗虽无别色亦有似现。非大乘宗许有别色故。维摩经等云。如燋谷芽。如谷响。如镜像等。并喻无故 若尔何故摄大乘等以镜像等喻依他起。不可就他他是实故。自无别色。何喻依他 答有二义。一取不离义二取似义。且如镜像。萨婆多许。一不离镜。二似面等像而非实面。不取像色实与非实。对萨婆多取其二义。对经部师取似有义。实不离心 问大乘镜中既实无像。云何解深密心意识品云。如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等。佛地经云。如依圆镜众像影现 答就他宗及世间许取以为喻。亦复无违。经部虽无实影。取似亦复无失。摄论云。由迷乱故谓见影像等。据自实义以破他宗。故解深密云。如镜为缘还见自质。非镜有影。大智度论三十六云。如油中见像等者。亦是就他非龙猛等执彼为实 问难他心智应缘外境。今云缘自心非亲缘他心。亦应如镜为缘还见自质者。为镜喻心。为当取质 答设尔何失 二俱有过。以镜喻心。应云以镜为缘还见自镜故。心为缘还见自心。如何得云还见自质。以质喻心为难准此 答二解。一云且约散位应云如质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今他心智以他心缘还见自心。二云约定如定为缘。自心变作种种影像不离自心。如似散心以镜为缘还见本质。非离于质镜中别生 问自心他为缘还能见自心。自质镜为缘质不能见。质如何为喻 答喻取少分。如似眼质以镜为缘还见眼质。故云还见自质。虽所见非眼。眼依处故。随世俗故 问所见之中据大乘宗质.相有别。云何得云还见自质 答摄相从质以似于质。据实所见亲见自相。取少分喻喻他心智等所取之境。皆悉无过。故无性论第五云。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 问诸迷乱见所见影像。以何为体。何处所摄 答独头散意分别。妄执谓镜有影等是迷乱等所见影像 何处摄者。要集云。有说还是色处似前相故者 本疏无文。本释法苑法处章中云。影像色是色处者。据独意识散。缘五尘名分别意。以相从质在色处摄。不解镜中执有实色为影像者。法师本释不托于质妄执镜像为实有者。是法处中遍计所起 问显扬论中五尘色境亦有影像色。法处色中定所行境。亦有影像色。遍计色中亦有影像色。有何差别 答色处影像有其二解。一云分别意识缘五尘相。以境对根应法处摄。今者从质及所生果故色处收。二云五识所变名影像色。本识所变为所余色。以根对境第八所变应法处收。以闇从明故色处摄。二解俱得。然第二胜 遍计影像前已略辨。定所行者。所变金等无实用等名定影像 问以镜为缘。何故不言还见自影。缘影像故 答缘影不极成。摄相云见质。

  释他心智名唯识中。西明云。安惠三释。护法二释。安惠无违。护法释中第二云。一切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通一切位者。言中有监。云一切所缘不分亲.疏。疏所缘缘监亲所缘。总云不离能缘故。若疏所缘缘亦不离能缘心。何须云缘他心智。不亲缘他心故非离识取。设亲缘他心。亦不离自心故。又前如何言应不亲缘离自之色等。以彼所缘无离自故。正解应云一切亲所缘不离能缘故名唯识。

  论。一切种子识。西明云。能引自类及引同时自类现行。是因缘性。即自问云。若尔如何牵引种子为因缘性。解云实非因缘。然菩萨地假名因缘。因缘类故 今谓不尔。远望当现名为牵引。未润等种自类相生亦是此因。故名因缘。

  论。极微圆故。西明三释。第三云。前文通释因果第八。即无所熏故。后文通释因果第八因微果圆 要集云。于诸释中有释第三于理相顺 今谓不尔。谓七转识。别释前七。第八心品下。别释第八。极微圆故。通释八识在因异熟。果位无漏不熏所以。以业异熟极微劣故不熏。果位无漏极圆满故不熏。不尔前言除佛果善极劣无记不能熏者。有何所以。由此本说于理为胜。以疏解云又解因中第八。及六识中异熟之心。并不熏者以极微故。果上第八以极圆故。偏简第八果方无漏。五识异解有许通因。佛身善法无增减故。实果八识俱应简之。通释八识。由此前论但说有七能熏本识生自类种。

  论。异生求趣色界心后引生无漏等。本释顿悟至第八地生第四禅。初得胜身方受变易 西明云。异生求佛是顿悟人。未断烦恼随眠力故。色界心后引生无漏 今谓若已随眠未断即生彼天。初二果人随眠。及未断色第三果人回心求佛。亦应定生第四静虑。有随眠故由此故知。顿悟胜能不厌生死。取最胜身方受变易故必生彼。二乘不然故不定生 要集云。八地已上亦不断随眠受生有用。故第十地方生自在。余地菩萨未极熏修故不得生。由此瑜伽第四云。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显扬第二云。若善修习不思议三摩地所引第十地中第四静虑处者。受出过净居大自在天生果。经论文显。二乘回心。若无学者。一切后生皆得非择灭。欲界经生初之二果。上二界生亦非择灭。即于欲界受变易生。不还果人欲界回心。即于欲界受变易报。色界回心即色界受。此学无学受变易已必无死生。但往自在不名为生。顿悟菩萨唯除三恶。余一切生未得非择。烦恼未断虽受变易亦有生死 今谓不尔。诸受变易必无舍寿别受生死。若别受报。为广果天业。为大自在天业。若广果业不异前受。何须更受。若自在天业彼何时造。若是新造非名后报。若是旧造应五那含人旧造净居业。彼既不尔此如何然 又复二乘有学回心至第十地应别生死。文说第十地菩萨生。不云直往非渐悟故。又此论第八云。谓不定性独觉.声闻.及得自在大愿菩萨。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资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若第十地有生死者。应更容受当分段身。亦非永伏烦恼障。又不得云资现身因与果不绝 问二乘见道前回心趣大。为渐。为顿 答如本法花疏。及法花义决广.辨。恐烦不叙。

  论。大自在宫者。对法第六.解深密经.瑜伽七十八九皆总相说。如瑜伽七十九所说。净土或三地菩萨等往生。十地亦在其中。对法但明佛之净土。云唯佛所觉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总相说土不简何佛。亦通菩萨而得往生。文中亦含大自在宫菩萨生处。不尔十地菩萨不生。由文隐故。要集家说余本不获 然自在宫受佛位处。居他用土处所不定。何以得知。准十地经云。是时菩萨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花王。周圆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诸佛世界。是时菩萨其身殊妙称可花坐。世界既有十方。非同有部傍布。故自在宫处所不定。然十地经论。后报利益摩醯首罗智处生故者。据第十地初往而说。第十地满欲受佛位所居之土。非必住在自在宫处 问如初地菩萨见他受用土。如百三千。已上渐倍。计第十地所睹净土。无量无边。如何犹生净居之上大自在耶。又初地已去无恶道畏。以常生佛土。非彼佛土唯净居上故 答佛土虽大小有殊。菩萨有漏诸现起识。犹是有漏属界地故。非离三界有别众生。随生何土约第八识皆属界故。约此而言十地菩萨由极熏修。超五净居生自在宫故亦无失 然自在宫非净居摄。瑜伽第四云。色界之中十八住处。无想天者广果天摄。非别处所。既云十八住处。复言无想广果天摄。故自在宫非五净居。若净居摄处应十七非十八故。

  论第六转识三界九地更相引故者。问总有几心从欲何心生欲何心。生上二界心及不系心为问亦尔 答准显扬十八云。欲系有八心。一生得善。二方便善。三不善。四有覆无记。及无覆无记分为四种。谓异熟.威仪.工巧.变化心。色系有六心。除不善.工巧。无色系有四。除不善.威仪.工巧.变化心。不系心有二。谓有学.无学 总二十心。然总相说。欲起三界。色起二界。无色起无色。并各起不系。又自欲界无变化心。从相似说实是上界。故六十九云。如色界果欲界变化心。即从色界善心无间此欲界无记心。又说此心为欲界者。当知是彼影像类。非自性故准此据实欲界七心。除变化心。非欲系故。言互相生为无间者。且约欲界略为颂曰。

  欲生得起七  得定或九.十
  自从于十生  方便亦定七
  初得定生九  自在起十三
  从他生亦然  不善自地七
  余界有二说  自.上各七生
  有覆同十二  从他十六生
  生死等分别  异熟唯生九
  自七二有覆  亦从自七生
  威仪.巧定九  或十五不定
  二从他自七  上二界不定

  言欲生得起七。得定或九十者。且欲生得非得定者无间生七。谓欲界七。若初得定无间生九。加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润生位。若久习者无间生十。加色威仪。故瑜伽六十九云。若已起静虑.无色不退失者。彼从欲界善心无间。随其所乐上地诸心及学.无学心欲起现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于彼诸心如意能起。准此文意总说二善。今取生得。故起威仪 自从于十生者。亦从欲七并上三起。色界二心威仪有覆无色有覆。 据在欲说 或可。十二亦从上二方便善生 前说为好。邻彼胜心非起生得 方便亦定七。初得定生九。自在起十三者。若方便善生欲七心。若初得定即能起九。加色定善。故六十九云。若先未起静虑.无色。初欲生时要从欲界善心无间。初静虑地善心得生。受生位中起上有覆。若久习者无间生十三。欲界六心。除其不善。色界三心方便有覆并及威仪。起无色二方便善心及以有覆。并学无学心。总望善说 从他生亦然者。亦从前十三此方便善生。

  不善自地七余界有二说。定得无间生自地七。上地二说。一云若诸异生离欲界欲。虽不能伏欲见道惑。而定惭等力所制伏不起不善。即欲不善非为无间生上地心。以其迷理惑总不伏故彼得起。缘事无渐类等已伏。虽起迷理故非不善 二云既不能伏见所起惑分别见等。故容不善无间生色异熟生心威仪有覆。生无色二异熟有覆。总十二心 自上各七生者。从自地七亦上七生。从色有覆生得威仪并异熟生。据定姓人所知障说下不善起。非方便善势强胜故。非业异熟。起非杂故。无色界三生得有覆异熟生心从十四生。若准初解但欲七起 有覆同十二者如第二师不善心说 从他十六生者。从自地七色界五心二善异熟有覆威仪无色四心。除色威仪故 生死等分别者。六十九云。退先所得二界定时。由染污心现前故退。此下染心从上善染无间而生。此说退定起下心者。又从上殁从上地善.染.无记无间。唯生下地染污。此说润生从彼类起。又见道惑亦容上界三性间生。但除方便。义如前说 异熟唯生九自七二有覆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即润生位 亦从自七生者。六十九云。从欲界系若善若染污若无覆无记。无间遍生欲系一切。故知异熟亦自七起 威仪巧定九或十五不定者。生自地七上二有覆。亦润生位。或十五不定者。得定自在从此二心亦可起二。若无工巧但起威仪。及二方便学无学心。或总不得。势力劣故。约似欲心变化无记。生色善心。六十九说文如前引 二从他自七上二界不定者。威仪.工巧从欲七生。上界不定。上下间生从二有覆色界威仪生得异熟。或总不得。势隔远故。且约欲界心生他自。余者准知。恐繁故止。俱舍第七说与此别。披对可知。杂集第五但约生因。有其十种心生次第。略示大纲。亦不具述。

  五识等无间有二师 问第二说因位何故不生无漏 答以因位五根第八相分。不可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有漏发无漏识。明昧异故 问且如五根亦有有漏无漏种子。然异熟识许缘有漏不缘无漏但持不失。何妨五根亦起无漏持而不缘发无漏识。无漏相好亦复如是 答无漏种隐第八不缘。无漏根显如何不缘。无漏相好不变非执故亦不缘不同五根。又云五根必觉受。未有五根八不缘。种子非觉受。自有种子八不缘 问初二果人得初近分无漏圣道。回心之后受变易生起何无漏 答第四定地。何以故。由此回心胜修习故得第四定。故瑜伽论第八十云。若有善修四神足者。或住一劫。或一劫余。彼文乘前虽约无学据决定说。今前三果若不善修应不住寿。既许得通方能住寿。故极熏修静虑无色。瑜伽六十九云。云何愿智。俱分解脱利根罗汉。熏修边际第四静虑为依止故 虽说无学准知回心有学亦然。若无愿智云何能知寿将欲尽受变易耶 问既依第四无漏胜定方受变易。如何不断下地惑耶。若许断者应得不还方受变易。如何涅槃经云须陀洹人经八万劫。斯陀含人经六万劫 答虽起无漏依胜进道非无间道故不得果。故杂集第九。解入无色寂静解脱未离色界欲云。谓诸圣者已得第四静虑不求生无色。舍断结道依胜进道。渐次能入无色界寂静解脱定。此言未离色欲约不断种。寂静解脱定即灭尽定。小果尚尔。况回心已而不能耶 问准彼无学趣大时疾。有学回心何不取果 答虽知趣疾以厌小果所以不取。

  所缘缘中第二师说。第八相分皆杖质生。第三师云非诸有情种皆等故。西河隽法师云。因位第八不缘无漏。虽五性别非可为难。又如长养色一切有情胜劣不定上得为缘。虽五性殊何妨得虑。且为一解。长养色等虽或胜劣有情皆有。故得为缘。无漏种子有无无体不得所虑。又种多少不唯无漏。于诸有情且约有漏断未断别故得为难。正解如本 西明解云。第三师难第二师言。应无凡圣等异 此难非理。因八不缘无漏种故。又复前师但云自第八影必须枝质。非自无种必须变化。若以他有即例为质。应眼等起所有色等恒具彼影必枝质故。既眼等起或唯缘青等。故约自相必须杖他。非他所有皆须为质故。今此难约自所变有多种子。所对有情非必相似 今准难意通因果位。若果位八缘无漏种。或有有情无无漏种。若望此说自相无质若云依有为质无者不杖。何故不许于已有用杖彼质变。于自无用但自亲缘即不杖质 然西明云。护法依自八变有用以难于他者。亦不应理彼师亦许有用变故。前第二卷变自他根。俱许有用非无用变。又难变器亦取有用。非是许有无用亦变。

  论。除后刹那等。本释义准。菩萨三心相见道中。前二初根。第三心去属第二根。论文不简除何见道最后刹那。总相说故。或依杂集总十六心随他相说。杂集第九云。未知摄见。已知摄修。具摄无学。以萨婆多第十六心判属修道故是随他 或一刹那少故。隐之从多说修 又由小乘说。十六心缘于四谛。至第十六无所未知故已知摄 若大乘说总十六心通缘理智。道类智忍缘智已周。与有部别。故第十六已知根摄者。或依二乘。或依他转。今据瑜伽唯识第九。菩萨相见复有三心。以法前真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初二别观。第三合法。即是重观。二十六心皆云法真见道无间.解脱。故亦重观。非未当知可当知故。又杂集第十云。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当知根。二心正知。故第三心即属第二。虽是见道属第二根。然要集云。菩萨不观二十六。可如所言至第三心名已知根。然无文简二十六心。又若唯观真智十六可如所说。上下四谛十六如何。又瑜伽等云。初无相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三心.十六但云从此。不可即说真.相同时。由此道理真后三心 及二十六皆名相见 准此意说。不许本释三心第三属第二根 复云无相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者。谓本师许真.相同时义说前后 今谓不然。三心见道瑜伽五十五亦云从决择分边际善根无间而生 此论亦会诸相见道依真假说世第一法无间而生非唯无相 又二十六皆是重缘。何者二十六心俱法真见。即三心后重观法彼。何非已知。若约观俗。上下十六第十六心。未有智知应名当知。若云论说除后刹那者。论亦说云无所未知。即属第二。故知杂集说前十五为未知者随他相说。如说已知即摄修道。据自大乘第十六心虽已知根是见道故。故知诸说义意各别。然本疏中自分大小立三根别。

  论。前三无色等者。本疏解云。彼无加行。又曾未起现行无漏故。取异生先修得者名现观边。虽不现行亦此根摄。修道得起。今者又准六十九文。资粮.加行.见道亦增。修道中起。彼解世俗智初中后际生起次第云。五见.贪等是染污等。诸世俗智应断。应知为欲生起彼对治故起无倒见。是善有漏世俗智摄。乃至云。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摄俗智。为依止故能入见道。升见道时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种子。由彼熏修皆得清净。亦名为修。此则名为谛现观边诸世俗智。出见道已生起此智。证见所断诸法解脱 此文通说三乘俱起故。次下文云。又能了知我已证得预流果等。故知大乘于见道前解脱分位。起无色善亦生无色。故知资粮通修无色。入见傍修论中不言。傍修之者唯根本位。唯是无漏。准论后解。无色亦有三无漏根。五十七云下三无色有十一根故。通漏.无漏。准此大乘不同有部入见道已更不现起 问若于修道四善根等皆得重起。何不杂乱 答亦不然。以位别故。若修道位非名善根。如见道种后亦生修不尔修道从何种起。虽见种生不名为见。后修道位虽彼种生。不名善根。又本无漏种在资粮.加行亦名彼道。杂集说为道谛摄故。皆许不杂故彼亦然。问在根本位傍修世俗。亦得名根本不 答名根本何失 非无漏故失 答言无漏者据现行说。据未知当知根说。非约种子 要集云。世俗非无漏。不得名根本者亦应无色无见道。不得名根本。虽无见道说为根本。虽有漏摄。相从名本故亦无失 问论云回趣大者。为证法空所起生空。顺益法空可此根摄。有漏不顺何亦此摄 答二乘生空有不顺者。但举回趣大乘。所修有漏皆顺见道。傍修为根何失。故要集云傍修之者唯取无漏。世俗智等不资见道。可详得失 要集等云。菩萨地前未起无漏。二乘生空无漏智者是彼种姓。非是菩萨。以量成立。生空无漏地前不起 今谓不尔。此论明说。或二乘位回趣大者。为证法空地前所起九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今者不许岂不乖耶。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岂可不起无漏智耶。回心已前既名菩萨。所起无漏何非此根。法花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据不定者皆是此根。

  问学无学法通漏无漏。云何后二皆唯无漏不通漏耶 答据增上义以立于根。有漏于诸谛现观中非增胜故。若准杂集第十。后二亦通有漏.无漏。已知通忧。具知除忧。故此说无漏据增胜故 若尔初根应不通漏 答于异生中。此增胜故 问瑜伽五十七问云。几根入初静虑。答八。后三一分能入。一分不能 初言八者即总相说。谓信等五.乐.喜.舍根。后三一分能入。利根超果及入大乘。一分不能钝根慧脱阿罗汉等 言第三亦八 然非即喜。此约为依能入彼说。故通喜根 非即彼者 非入彼地 第四静虑及无色定七根能入 据乐为依入第四定。非无色定亦乐为依 或据邻超。举一显余 后三云一能入有一不能。次第.惠脱三不能入超取第三。独觉.菩萨此等能入 或通种.现非唯约现 问非乐.喜.舍三受俱生。如何皆说九根为体 答三无漏根通彼九根。非说刹那一一皆具。如依近分但有喜根。下三静虑即有乐根。依第四定即有舍根。故但通说 问准大乘宗。非非想处亦有无漏。何故不言四无色定皆有此根。而五十七云非想地但只有八。准此即有信等五根及意.舍.命。无三无漏。何故尔耶 答准大乘宗虽有无漏。随他相说故无无漏 或彼无漏以昧劣故非三根体 若尔何故此论复云从见道后所有信等无漏九根。一切皆是后二根体准此所难前释为胜。◎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解论第七未尽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论第八)

  ◎论如是四缘依十五处立为十因者。问依处有十五。何故因但十而不增减 答略颂辨释。颂曰。

  果于因违顺  显与及形持
  亲疏并远近  顺别立十因

  释有六对。一违顺对。分为二因。相违因.不相违因。违者相违。因能违诸法不生等故。相违有六。瑜伽三十八云。一言说相违。谓诸言论前后相违。即自语相违等。二道理相违。即四相违等。三生起相违。能生缘阙障波生会。四同处相违。谓明闇等不可同处。五怨敌相违。如毒蛇鼠狼等。互为怨害故。六障治相违。谓不净观能违贪等。今取生起相违立相违因。顺者谓余九因皆顺生果。名不相违因 二就顺中分显与对。显者谓随说因。由言说故能显诸法。非为因生。与者谓同事因。谓从观待乃至定异。皆同能生助与果故。就同事因分形持对离出二因。形谓形待。立观待因待因果起故。持谓扶义。立摄受因。又于同事。分远近对。离出牵引.生起二因。二因中有等流.异熟二因别故。名为亲疏。由因去果有远近故于近之中分顺别对离为二因谓引发.定异。故此十因更不增减 问何故依处分为十五。依之立因即但有十 答如论辨 问因何开十。果唯立五 答因义隐而难知所以开之为十。果相显而易了。是以立之为五。又为果中为无为别。无为立一。有为立四。生自他殊分之为二。谓等流.异熟。人法有别。复分士用.增上。或亲疏有异。分士用.增上。由此得彼立为士用。不障他生亦成增上 问何故无为果唯立一 答无为理同故果立一。有为事异疏成四种 又解因虽有十不出生.了。所得之果不越为与无为。为无为中分共不共。不共者有为之中异熟.等流。无为之中即一离系。共谓士用及与增上。不生士用即无为是。增上用宽故得通二。故果但五。

  论一语依处等。西明二释。初取本解彼论似义。第二取本正解彼文 据实本解此论正释瑜伽等文。取所起语为语依处。即此依处为随说因。故瑜伽第五明因依处云。谓依语依处施设随说因。乃至云想为先故语转。由语故随见.闻.觉.知起诸言说。既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见故起诸言说。明知不取名.相.见三。为语依处及随说因。显扬十八亦同瑜伽第五。虽瑜伽.显扬解语因。云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是谓彼诸法随说因似取名.想.语三为随说因。准解因依处。既但云由语故起诸言说。不云由名.想.语起诸言说。亦不云由语等故起诸言说。诸家何烦分为两释。故唯杂集准论有殊。

  言随见闻觉知者。法师杂集疏云。略以二门分别。一出体。二废立。初出体者。杂集第二.瑜伽五十六皆作是说。约胜义谛。见等非根。亦非识等。众缘生故。刹那灭故。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名见等。依世俗谛。见等是根。非彼识等。具五义故 彼论说六。今言五者但取根义不取教量。言五义者。一由生因。眼生识故。二由依处。识依眼故。三由无动。相续一类故。四由自在。不待外缘念念生故。五端严转。严依身故。六由说故。圣教说眼能见色故 瑜伽第二说。见谓眼根现见外色。闻谓从他。觉谓不见及不曾闻。但自思惟称量观察。知谓于内所受所证。九十三说。见.知二种现量所摄。觉谓比量。闻圣言量。准此即说眼根名见。意因耳生缘教名闻。通缘一切名.句.文三屈曲生。故陈那说。彼圣言量者此量所摄。故闻是意。因耳闻声故耳称闻。耳实不能缘名等故。非比量故。缘非圣言亦此闻摄。论多依彼闻圣言故。觉者即是不依见等。独生意识及第七识。瑜伽但说为比量者。依意识说。末那亦能起构画故。亦不曾嗅。不曾尝触。不曾知证。但意思惟筹量观察。亦是觉收。论中但举不曾见.闻。举胜说故。随五识后所起意识比量者。亦此觉收。但举独头。彰胜用故。不尔便阙此之意识 知者即是耳.鼻.舌.身.五俱意识.第八心品.及诸定心。瑜伽别说自内所受所证等故。又说此知现量摄故。即显见.知唯现量摄。闻.觉二种通比.非量。及显见.知通漏.无漏。闻.觉唯有漏。诸无漏心缘教生者。知所摄故。非比量故 或说此四摄识不尽。缘非教声有非.比量。闻不摄故。末那构画非量所摄。觉不摄故。或四但据六识作论。七识不能分明了境起言说故。又显扬十八说。在欲界中具四言说。色界无觉无推度故。无色全无。故知此四摄法不尽 此义不然。圣非圣言通依四故。依七起言无处摄故。色界意识染心等后所起言说。无处摄故。然彼地心多无构画而起言说。非彼全无觉言说也。说无色界无四言说。岂彼界中知亦非有。外道邪见觉亦无邪。由此色界具四。无色有觉.知而无言说。故知如前所说为善 二废立者。以理而论且应立二。一知。二觉。一切现量皆知所摄。一切比量.非量皆觉所摄。或应立三。现量.比量.非量别故 今为西者眼用远明。知中离出独立为见意识用广。闻.觉.知摄。分位开三。外缘师教。及自推寻。内证境故。末那唯有染.净二类。构画证解二类境故。余之五识用非别胜。内虑义等总立名知。又初相遇眼先能见。闻彼言说心构画之。然后诸根领余境界。次第既尔。用有胜劣或合或开。故非增减。余诸义门如别章说。

  论。习气依处等者。西明自问。准菩萨地。依牵引因引二涅槃。如何此论下得果中不得离系。此论种子对有为果故。五果中除牵引.生起。不能亲证离系果故。此解不尔 今谓若约能引即取种子。菩萨地是若据能证即除种子。此论文是非此论中唯望有为。但种.现殊。引证有别。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又问云。瑜伽第五说业种子为牵引因。名言种子为生起因。如何此中约润.未润开为二因。解云又此二因通诸种子。如此论说。然寻伺地就相显说。以业对疏故名牵引。名言生果亲名生起。此牵引.生起多义不同。或有处说近远相对二因门。如杂集第四。无明望老死为引。无明望行为生故。或有处说名言.业种为二因门。如寻伺地。彼论云。依习气依处。由净不净业等牵引自体。乃至广说。有润种子依处。三界系法各从种生。名生起因。显扬同此 今谓此文亦兼未润已润名为引.生于生说润显引未润。不唯业种与名言对。故二论云。爱为能润。种为所润。故引经云。业为感生因。爱为生起因 或有处说种子能生异类.自类二因门。如菩萨地杂染中说。于现法中无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长种子。今此种子望于余生生老死等为牵引因。无明等法各别种子名生起因 今谓此中亦约远近已生已长故近。望于余生生老死等即是望远。故无记因中云。由各别自种子。种种稼穑差别而生为牵引因。即彼种子望所生芽名生起因。又云一切种子望后自果名牵引因。望初自果名生起因。非必异类 或有处说种对涅槃.菩提分法二因门。如菩萨地清净因中说云 今谓此中亦兼未熟及已熟位名为引.生。说摄受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诸根成熟。名摄受因。次说生起故由成熟。

  论。摄受五等。问何故诸论释此十因次第有别。此论牵.生后说摄受。菩萨地文摄受因后方释能生 答菩萨地文据生现次第。由有习气诸缘摄受方始能生。余文即据体类次第。引.生同种未润.润别。故不相违。本释云。助成因缘。名为摄受。故除因缘亲能生。故杂集论云。虽自种生能增彼力名摄受因。西明释云。能增彼力故者。是释彼因义。非释其名 今谓不尔。设解因义取以释名斯有何过。如彼论解随说因云随起说故。观待因云欲生因故。牵引因云招当有故。生起因云生当有故。摄受因云能增彼力故。若不以此释因之义解其因名。更何义释。又复自云。摄受因者诸论解名不同。瑜伽等论因能摄果名摄受因。杂集余因释名皆同诸论。何独摄受但解因义。又瑜伽三十八云。因彼一切心及心所。前生开导所摄受故。所缘境界所摄受故。方生.方转故。摄受者即是增力。不尔如何方生.方转。

  论。引发因。本疏解云。必是同性。望后胜品。性论则狭。界论则宽 西明云。但显随同类。未必同性 要集释云。有释意者三性种子随所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问此言随所依识成无记性。虽性不同然相顺故能生善等者。为善种依识名无记故。生现善法名相顺。为生异性名相顺。若生异性违诸论说。若还生善此即性同。如何得言未必性同。故前第二云因果俱有善等性故亦名善等 要集又云。如三性第六缘第八见。所现影像随自见分即通三性。而能熏成无记种子。此亦异性相顺能生者 谁言此相定随见性。若定随见生无记果。非性决定各引自果。若云六义彼说种子者。岂相熏彼见种非亲因缘耶。

  论。菩萨地说等。本释云。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合六因中诸因缘种。未润已前亦未成熟。皆名牵引种。即牵引因全四因少分。除生起因故。若被润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少分。除牵引因。是此生起因 西明云。于六因诸因缘未润未成名牵引种。已润已熟名生起种 要集云。有说顺前违后。有释顺后违前。然云有释于理为胜 今谓不尔。准西明释。六因俱通牵引.生起者。即牵引.生起二种何殊。若云望果位分二因缘种。正生现果已润熟故名生起种。即此因种望后自果。未润熟故名牵引种。由此俱通者。此说亦非。准此即应生起在初牵引居后。又不可有润望果远近亦分成二。前文自云。未成熟位。谓能牵引远自果故。已成熟位。谓能生起近自果故。故知牵引即牵引种。生起即生起种。违彼等文不可更分。彼后文云。彼六因中诸因缘种。皆摄在此二位中故者。意说。已润之种却说未润之时名牵引种。未润之种影论。若润已去名生起种。云彼六因皆摄在此二位中故。据谈其体。只是未润全名牵引种。已润全名生起种。故不违后。然下论释寻伺地文言生起因。与释菩萨地文有别。彼文不约润未润分。但据亲能生自果者即是生起。不为一例。

  论若增上果十因四缘一切容得者。问相违因以何为增上果 要集云。有说章云如霜等与青叶等为相违因。黄叶为相违果。西明释云。即由霜故令青等不生即相违果。要集云。今有释胜。若由霜等黄叶生者。是不相违非相违因。又云由霜等损青叶故。令青叶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灭为相违果 今谓二释俱难。何者若青等不生即相违果者。不生者是何法。若彼青等不生即无体法。如何无法与有为果。又不相违因云。此相违因若阙若离。是不相违因。不可无法与有为因 若云青等失缘不生得非择灭。霜为违因非择为果者。亦不尔。若望非择还是顺因。不可与青等为相违因。别取非择为果。又论释。因顺益义。缘是建立。故知不与不生住等为因。若云望不生住等是顺益者。复不得云相违因。又无体故谁为果耶 问若尔相违谁之因果 答今谓本释取黄等为果即黄等因 若尔相顺何名相违 答此言无过。如四相违因与相违法为因故。菩萨地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杂染法因。是故此论总说十因得增上果。望义别故 要集问云。十因.四缘但约有法有为而说。亦通无法及无为耶。答云有说章云。但依有为为论。无法无体。无为无作用。故非因果。要集自云。今谓观待应有无法无为为因。境界依处亦通无为。如何得说非立因果 今谓要集大有朋附之心。本疏正释此文十因四缘得增上果 问云然不相违中摄无为。如何得增上 答十因皆得无不得者。不同小乘无为非六因.五果之因果。不言有取与为因。然与所不障碍为因。所不疑即是此无为之果也。无与取义不同小乘也 又捡本章得果门中云。问既由假者所证。何故真如不名士用果。答若五蕴假者为士夫。真如非士用果。若约勤劬之所得别别法所显。何妨士用果。以正智证故。不说无为非是因果。重总略问 问依杂集论名.想.见三是语因。即得名为随说因不 答准前释语为随说因非名想见 问既是语因。何不名为随说因耶 答此不说为随说因者。意以一切法为所说。语随彼说名随说因。此即随所说之因。即能说为体。不欲明彼语因为随说因。若说此为因。即言随所说家能说之因。望所说法以疏远故 问论言谓除前四所余得果是增上果者。为据法士用.假者士用。若法士用摄法尽故。更有何法得增上果 答俱无失。然法士用中不摄无为。无为不障余法得生。皆增上果 问相违因即染善。云何不说得异熟果耶。无闻灭依及根依处俱通三性。何故摄受不得异熟果耶 答无间灭依及根依处并相违因俱是现行。异熟果者约望种得 问若尔如何名有异熟 答据实能有名有异熟。去果稍遥不说得之。

  论。傍论已了等。本有二解。意云四缘依十五依处下是傍论。前解四缘并是正论。何以故。以结止傍应辨正论已。下即辨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等。西明二释即取四缘已下皆为傍论。颂意为显缘生分别。意非欲辨缘差别故。要集云。若扶颂意为正论。不扶颂意为傍论即有释后解为胜 今谓不然。本释外难若无外境分别不生难。论主颂答由种子识展转力故彼分别生。即显由缘分别方起。故辨四缘缘生分别。俱为正论。如下生死果因皆正论。若说四缘非为正论。云何论结止傍论已。犹约四缘辨生分别。如何后结依斯内识互为缘起。分别因果理教皆成。舍正执邪何固执也。

  论。前七于八所缘容有者。西明云。第六所缘变虚空心心所等以为相分。亦熏生彼空等相种。非是能熏生第八现行见.相种。第八不缘空等种故 今谓不然。若缘虚空等别熏成种。虚空.极微等皆应非假。从种生故。多过如前第一卷辨。又许成种。虽见种别。非必无漏。八何不缘。若云假故八不缘者。即应如无不能成种。既许成种即体实有。八定能缘。八既不缘。明虚空.极微不别成种。虽本释云第六熏成空等种子。不生第八现行相分。以八不缘虚空等故。不言离见别熏成种。不言此种非八所缘故言无过。

  论。唯除见分非相所缘等者。本释如疏 西明四释。于四释中初释分二。第二释中分三。第三释中分四。第四释中分六。成十五释。总第四释与本释同。别分成六。即不同本 要集断云。四释之中第四为正。无漏心等用周遍故。于变不变十五释中。第十三为胜 正智证如及余心等证自证者。皆不变相。此余一切见等。缘相必变而缘 今谓。西明十五释中皆无一正。所以者何。且就第四分六释中。一云见缘相变。余皆不变者不尔。既就体四分以辨相缘。见缘自相即是亲缘。如何名变。若带起名变。是自证分。故前第一卷云。变谓识体转似二分。亦不关见。更变相缘无文说故。余二缘相如何不变。二云见缘三变。余皆不变 此亦不尔。见缘相变有过同前。余二缘三皆不变者。二缘相分如何不变。第四缘见不变相者。自证何殊 要集救云兼正有别者。既兼正殊。何不变相。不变相齐如何兼正。三云见缘四变。余皆不变。过准前知。四云三缘相变。缘余不变。要集断此解中为正 今谓。同前皆亦不正。何者见缘后二变相可尔。如何缘相更说变相。岂不亲缘同体相分。又第四分缘相是兼。许变相缘。缘于见分亦兼非正。何不变相。说果缘他过亦准知 要集言。有说云。见缘自证变影而缘。证自证分缘相.见分。见缘三.四以隔越故。变影而缘皆不应理。同体义分何言隔越。见望自证如何名隔。见缘自证既自内证。如何变缘。若变相缘。何名缘自。由此内证不变而缘。三缘相分变影而缘。不由隔越及由实性者 今依疏文但云新得即变影缘。无隔越语。以后二分望相名隔。见望第四义越名隔。理亦无违。若云既变相缘何名缘自者。此难亦非。如以镜为缘还见自质。以心为缘还见自心等言岂不变相耶。见缘自证。变自证相故名为缘自。于理何违。

  论。诸业谓福非福不动等者。准杂集第七云。不动业者谓色.无色系善 问何故色.无色系业名不动耶 答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非色.无色系业有如是事。所受异熟界地决定故。是故约与异熟不可移转名为不动。本疏云。如资下业生五净居非不移转。故此解非。论第二释云。又定地摄故说为不动。本疏云。以定能住于一境故。此释为胜 西明释云。杂集初释就任性业说。若约胜缘非无移转。后说上地散善从定假名不动 今谓不然。岂欲界业不遇别缘虽任性业。亦别趣处受耶。若尔总不定。何得有定受。又复五趣应无定异因。若尔如何瑜伽.杂集等。俱说定异即各别感五趣因果。若许遇缘方别趣受。无缘不别。与上何殊不名不动。有解释云。熏禅同地。但非异界地故名不动 要集云。有解为胜 今谓不尔。岂欲系业于异界地受耶。亦同地趣不定应同不动。若许异界受。即异地漏随增。亦别界别受。违诸圣教。故为不可 又云。杂集后解但云。定地摄故名不动业。若定若散皆定地摄。不可难言散善非定应非不动 今谓不尔。若许散善非别处受。自性不动。何须定摄。若许别处受。何得名不动。若云以定不动从定名不动。亦应定俱名为修惠。闻惠从定亦名修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又许散善定地摄故名为不动。即有覆无记业。亦应名不动。同定地摄故 问许业异熟移转异受。如何十因立定异因 答非说诸业皆名定异皆可移转。但据总报定业界地起异立为定异。不定别报许移转于异趣受故。同地总报不妨异受。如生净居。故杂集云。如欲界中余趣圆满善不善业。遇缘转得余趣异熟。不说引业。又圆满业所得异熟有共不共。如鹿王膊.师子臆等。为共通善.恶趣故。顶肉髻.双佉大通人.天趣立定异因。转余受业。各据别义皆不相违。

  论。三熏习义。疏有五门。然西明释云。眼等五识见.相能熏亦名表义。表义第六之所引故。又眼识等相分。所熏为三因缘。第八.第六.及自相分 今谓不尔。为二识因自及第八。如何与六作因缘耶。第六相分自能熏故。眼等不缘第六相故 又云第七相但显境。从显境生。第七见分体即显境。亦前念生而名显境。而无表义。亦非意识缘名引故 今谓此释义犹有余。依有漏说义则可尔。表义名言得通无漏。平等六引岂不缘名。许随六引随缘何境通亦为胜 西明云。二执现惠不俱故无两惠。断有前后。以能断道有差别故。一现熏成两种 今谓不尔。若以断有前后。一现熏成两种。种子.现行性相同故。何不生于两现。又后现.种俱说断故 又前自断熏习虽三。随义分三。而能熏一。故成一种 二执现一。何故熏二 又前自云。眼识所熏相分既生三现。为成一种。为三种耶。答有二解。一云生三。一云生一。引三藏判一种为胜 三识既不恒俱。界地有无复别。许熏成一。二执断虽前后。依识界地无差。如何即令别种。由此应知。所有我执及烦恼障。必与法执及所知障同种而生。然有法执及所知障。不与我执及烦恼障同种。如二乘无学所起执障现熏成种。余有同异准此类知。

  论。云此颂所言等。问相见等取由业所招。云与取俱。今三熏习。我执习气非业所招。如何得云由业.习气二取习俱 答前云由业与习气俱能生现果是亲疏缘。今此亦望业.习二俱能生现果亲疏差别。不云业招我执习气。

  论。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 问何故此论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名所引。瑜伽即说无明至受皆名引因 答此论据行能引五趣业果种子。未润之位分为生引。业引果种故二能引。五种所引。能所引殊。瑜伽望果未润之位。去果犹违。初之七支总名为引。已润七支果近名生。即牵引.生起二因所摄。已起名果。果即是彼远近因果。故说于现法后法中。识乃至受。于生.老死位所摄诸支。言现法即前七。后法即后三 或现法即前十。后法生老死 或现法是今果。后法是后果。总显二世。生.老死支皆引.生果。此二是彼引.生因之果。望义有别。故不相违 问正发行支唯见无明。发三种业各何性耶 答外法异生于欲界中发三种业。皆是不善。此论第六及杂集论。皆云欲界分别烦恼是不善故。又缘起经下卷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即起欲界不共.相应.缠.及随眠故是不善。发初静虑行支无明亦是不善。是欲界故。已上诸地发行无明即是有覆。定地摄故 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发行无明可通二性。不放逸者发行无明即唯有覆 问准何得知 答准缘起经云外法异生非理作意所引四种转异无明。既由非理作意引生四种无明。明知不善。又由外道迷生死果执为涅槃。起不动行。所起无明与邪行。为依方起彼行故是不善 内法异生发非福行亦唯不善。非有覆惑能发非福不善之业。

  若不放逸起非福业虽无明发。不能为缘招三恶趣。故非无明支 内法异生若诸放逸及不放逸起福.不动所有无明。一云有覆。信为依故。故缘起经上卷云。若由欲爱造诸福行。彼信为依乃造斯行。于生于死起定信故。此爱及取由信摄伏。我于设为有覆无记。故内法异生求善趣生。虽不能了彼生死苦。是于生死起定信故 又复求生知足净土。亦是生死由定信故。摄彼无明是有覆性 一云若放逸者起于福行。通有覆.不善无明所发。以放逸者当感恶趣。经唯说彼不放逸之者造非福行不感恶趣故。如何不起不善无明发于福行。即诸但求人.天福乐放逸之者起不善发。若求知足希见佛等即有覆发。此释为胜。

  若不放逸发福.不动又有二说。一云随眠。非现行发故。杂集论第七云。未见谛者虽起善心。由彼随眠所随逐故亦名愚痴。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便发福.不动业。缘起经下卷云。又不放逸内法果生。若造福行及不动行。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应善心之所引发。解脱为依回向解脱而引发故。虽于善趣感殊胜生。而非无明起增上缘。既云相应善心之所引发。明无现行。然说虽于善趣感殊胜生故由种发。不尔应非行支所摄 问若许异生种子发业。何故用下无明发上地行 答枢要释.云。有下现行无明为因起。自迷真实义愚现见有故。此意由愚求上地生故下愚发一云唯除不共余无明发。诸不放逸及圣有学。当起三种无明发非福行。虽不招果非无无明。故知起福及不动行。有余现发。故缘起上云。复有一类依无有爱。造诸福行或不动行。乃至云。又无知故。于非对治起对治想。造诸福行或不动行。由是道理。如是诸行应知唯用无明为缘非爱及取。此求无有云依无有爱。通外道说。求当涅槃名依无有爱。即内法异生。故起现愚发福不动 既有二释何者为胜 答准杂集论说有随眠。又缘起经以外道作从不如理作意生由无明发。内法不放逸发福.不动行。如理作意生。如理作意非彼无明生起之因。即前解胜 若准缘起经。由三无明起非福行。何故不得现行发行。若不起无明发行感果。亦应不起现爱.取润。又缘起经唯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不言异生有学。余三无明皆悉不起不造新业。所有故业由随眠力未永断灭。暂触还吐。准此后胜。既无评家任意取舍 问内法异生何名放逸位。何处非放逸位 答无文判定。或有说。在十信已去。或十住第四住位。或说四善根位 今为二解。一云但约策励不策分二类别。经不定处故。一云四善根位。多住内门修不放逸故 问若内法异生不放逸者。亦造感总福.不动业。何故缘起经上。云由此道理应知内法诸有学者。不缘无明更造诸行 答据不以不共无明为缘发行。云不缘无明更造诸行。异彼外法所有异生。故彼文云。是故唯依外法异生。我说顺次杂染缘起最极圆满。非住内法。若即依文。应知内法诸有学者皆不造行。与前相违。前云内法异生若放逸者。彼除一种不共无明。所余无明为缘生行。又缘起经.杂集论.及此论。皆圣者不造新业。不言诸有学皆不造新业 然要集云。无性摄论第八。云由加行证得者。谓能感异熟果义。非异熟因。能对治彼故。即增上果假名异熟。由此故知。内法异生不造总业者不然。彼摄论文约见道前后修无分别智。不言余所修善皆即增上假名异熟。故不为证 问四无明何者是耶 答彼经意以现种相对立缠随眠。缠中俱不俱行对立为相应.不共。故缘起经云。缠无明尚细。况有随眠。相应无明尚细。况不共无明。故依二对立四无明。即诸种子名随眠。现行分二。与根本惑俱名相应。不与本俱名为不共。然多说是是主独行。迷因果理行相细故。不同非主独行无明 问所发行支即三种业。业有三思。身.语唯动发。意可通三。作动意故。亦有动发。然福.不动必非痴俱。以是善故。准此唯有远缘引起。不了当苦而忻求等。唯见道惑。即但正发无助发者 答与见惑前后而生有助不妨 问外法异生发福.不动。无明俱思有是不善。何非行支 答彼无加行。非故思业。故非行支。后正起者即由故思思已起业。故为行支 问福.不动行既非痴俱。云何论会杂集论说无明与行为因缘者。依无明俱业习气说。无明俱故假说无明。实是行种 答此亦无违。说无明俱名业习者。因中说果。当起现思为行支故。又据不善。非福.不动 问非福不善正见惑发。正起行时与何惑俱。若与见惑俱。还应重发。若与修惑俱。任运非猛利 答二俱无失。设与见惑俱。亦非重发。正造行故。余后起故。若与修惑俱。由见惑引。与无惭等俱。故成不善 问名色支体以摄六识。六处体中以何为意 答本疏中释云若有异熟居过去世说为意也。此约一意。二世分别即义说别 若尔应假如见惠等 解云许假何失 有违下过。下假实门言名色.六处皆是实故 解云据多分说。如行支中亦假说色。假实门中亦说实故 今助一解。如名色支色除五根。于名之中除识何咎。但有想.行亦得为名。非假非杂。

  论。由斯识等亦说现行。西明初云。相从假说。十二有支皆通种.现。云有支通现行者。却谈业行假说有支。由彼熏成有种子故 今谓不然。识等俱有支现。不约过说。据当生说。故知有支约当起说。以五果种润为有支同行支故。何不据当却谈过去。若云望生.老死但识等五不通行故者。却谈业行亦唯行支无五果现。又此论云。故望当生现起假说于理为胜。故十地经论云。十二支皆有子时.果时。子谓种位。果即现行。缘起经及此论皆悉同故。

  论。复由此说生引同时等者。有其四释。一云生引等支。未润之时不与生支俱。若润已后但名有支。故名不俱。此解但润.未润不俱。不解得生.引同时 第二云。虽云润.未润时不俱。正润之时生.引得俱。此解虽似顺文未契复由此说。复由此说者。即指前词。依当现起。亦违十地经说子.果俱时 第三云。于现生.老二支位中。有当来识等五果种。为当来所引支。与现生.老同时而有。此生.老支是过去爱.取之所生。故名生.引同时。此上诸解皆为不正 第四云。润.未润时必是不俱。被润已去正生现时果因同时。即此生.老望爱.取.有是所生。即此生.老位识等种子。望前无明.行支是彼所引。未润之时必不得俱。爱润已去即得为俱。名生.引同时。此同本疏。西明释同第三。不顺经论。此论云。依当现起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既云复由此说。即由前说现起次第。据此一重亦未能解两重缘起。又缘起经云。若引若生。为一时起。为次第起。世尊告曰。一时而起次第宣说若一时起。何因缘故。先说其引。后说其生。世尊告曰。要由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若据现生.老。即由生已方造来业引识等五 即是由有生已方始有引。何得云要有引后有方生非无引故。

  论。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等。问准此论文。由遇迷境起受生爱。准瑜伽第九云。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愚缘受生。如何会释 答有二解。一云由无明为先不了外境增上果故发起于受。受为缘生爱。非缘受起愚。而言境界所生受果愚者。由愚是彼境界果受之因故。论言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缘境界受爱。不言境界愚爱故前第四云。唯无明受为缘生爱。此非受支。一云由此第二境界所生受之迷增上果愚。意云此境界所生受。是迷外增上果愚之所生。即说此受由境及愚二力所生故。即由第二境界所生受因境所生。又取受字云受果愚。即因愚起举果显因。云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正说应云迷外增上果境界愚为缘起受。受彼外果方起爱.取故。前云受二种先业果。谓受内异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意云。境界所生受。受外增上果。不得说境是受之果。论云受二种先业果故。又九十三云。复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生贪爱。此即直明 西明二解。一云迷受生愚。此受是外境界增上果故。此论即云外增上果愚。故不相违。一云迷境界生愚故。此论云迷外增上果愚。然境界是受增上果。故瑜伽即云境界所生受果愚 要集云。后解为胜 今谓俱非。何者初释云受是外境界增上果。若尔何故云受二种先业果。后释云境界是受增上果故。亦违前文二先业果。又境界是受所缘缘。即应受为果。如何说所缘还以为果 问此云迷内异熟。通含世俗.胜义。未知迷何世俗胜义 一云迷第二俗 若尔缘事应非见惑 答见戒取等虽缘事生。何妨见惑 二云迷恶道苦为俗愚。迷人天苦为胜义。此释为正。然俱谛摄。而杂集第七云。愚内异熟真实义。真实义即四圣谛者。然迷世俗得其总名。云内异熟。迷真实义者微细。故云真义。即四圣谛。据四圣谛亦摄内异熟。内异熟亦摄真实义。互举总义。

  论。如从中有至本有等。问从中有位即名生支。于中有中亦有许死。何非老死 西明云。是生方便。六识闷绝有第八识。故非老死 今释有死非名老死支者。以是趣生方便摄故未名老死。

  论。然如彼取定有种故者。问前爱增名取。爱.取俱种如何说增 答据昔现行熏种时说。

  论。生恶趣者于现我境亦有爱故者。西明旧疏云。缘起约已生恶起说不起爱。观佛三昧据将生说 准此会释不合经文。文云依无希求。即约未生说无。不约已生。今准要集云。有两释。初释同本疏 后释云。此约欲界终生恶趣者说。若上界命终生恶趣者。若起欲界爱有上缘失。若上界爱非自地缘故。二云生恶趣已于自真我实有爱生。即以此理证爱遍有。非此润生。虽有二释后释为正 今谓前释许爱上缘。亦无有失。如前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许爱上缘。设云润生不得上缘者。约不别缘。总缘何失。若云生已方始起爱。违前第三。于五取蕴非爱着处。谓生恶处念我何时当舍此命此苦身心。如何起爱。据实生已亦许起爱。非必爱彼故。前五.六俱引大论云不遍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然争润生彼非所争 西明又问。若尔论中二说皆无恶趣润爱。应唯种润。解云由业力故于寒热等处可爱相生。如观佛三昧经说 今问此说于欲可尔。上界生下起爱。如何非于上界有寒热等相。故由此既显润生起爱引生恶趣。于现我境。明是欲生。非生彼已方始起爱。故前释胜。

  论如下无明发上地行者。问缘起经云。何不说爱.取与行为缘。世尊告曰。爱.取二种自界所行。乃至爱.取与彼色.无色界诸不动行。为等起缘不应道理。非境界故 准此爱取唯自界缘。上非境界。如何第六云求上地生味上定故爱亦缘上 答经据多分未得定者。论约得定少分上缘。故不相违 又复经意虽爱.取缘。要因无明不了彼苦方起爱.取。故无明发非爱.取发。虽作意时如理相应不起无明。由有彼种随眠力故。令此不了上界为苦造不动等。故无明发。如二乘者有漏善心不了于境。说由无明习气力故。此亦如是 问既有上地无明等种不许发行。明内法异生不放逸者。造福.不动用随眠发亦非行支。同彼种故 答不例。如近分定初刹那思。是上地行。初起之时不由上心不了方起。故由下地无明所发。若在欲界为求善果起造福业。即由不了为苦方求。既与如理作意相应。明非现愚能发行支。若近分定相应之思。不感根本总报果者。可近分心为求上生。修根本定由彼种发。既下论云。即苦.粗等六种行相。有求上生而起彼故。故近分定说为行支。明由下发 问行支是思。如何下云上地行支能伏下地。即苦.粗等六种行相。六种行相是惠行故 答惠俱之思亦名行相。为行何失。

  论。此十二支十因二果等。准瑜伽第九分为三际。谓初中后。由待前七有爱.取.有。由待此三有现生.老死。此虽二世。据后报业造.润.得果三世时别分初中后。克实还过去十支因。有现二支果。谓生.老死。以今生老。望后更起无明.行等。即名中际。以待生等起无明等故名后际。即是两重。非同有部。

  论。九实三假等。据何名假 答本释云。显生.异.灭三相位别名生.老.死。体即识等。故有.生.老死三是假也。此自无体。揽他为故。不约多法名之无假。名色.六处亦多法故。亦不克性辨其假实。行支非一。通假身语名为行故。不可云思有三非一非约色声。亦应无明.触.受及爱俱非一事。各有多故。虽六触.受及四爱等。不名多事。故色.声.思多事是行。故知有支无其自体。即已润六支。生.老死支即前识等三相位。别更无异体。故名为假 西明三释。一云识等多法立三依来生等。一云识等五法随名出体。在不相应。一云合前二说。故名为假 今谓不尔。若多法立说有名假。名色等同。若依来生。论不应言三相位别。生.异.灭相非未来故。生.老支非不相应故 又言或可。体不异故说为假。此同本释。故可为正 要集虽更多云。自为问答爱.取相例。还云爱.取体用俱别。行等用别体同。准此既云用别体同名之为有故是假者。此即前因。何劳别说。

  论。杂修静虑资下故业等者。准俱舍论。初后各一刹那无漏。中间刹那起有漏定。第四静虑三心成满。次渐修下三禅各三。大乘少别。且谈杂修总有五种。一纯有漏定熏修。谓生四静虑。除五净居。二纯无漏定熏修。八地已去受变易生。有漏定尽故。三漏无漏杂修。即为定得自在故。及受等至自在果故。即现法乐住。并生净居等。四有漏定散杂熏修。谓阿罗汉舍福.命行资命.福果。五无漏定散杂熏修。谓二乘及七地已前菩萨变易生死。此资故业生净居者。第三所摄。然此杂修有漏为两边。无漏一刹那居中名修成漏。如五净居业异生身造种在身中。任运但能感下天处。由起希愿熏修成满。无漏定力改转资昔感生业种。令势殊胜生五净居。故非有漏为中间也。其力劣故。又初刹那有漏为加行。伏除定障。次念无漏为无间道正除定障。后一念有漏为解脱道。故熏修满。若以有漏为中。无漏为初后者。岂以无漏为加行。有漏为无间道耶。末后解脱为能资故。所资相顺方能生果故。又此杂修初起。唯在人趣三洲。以修灭定初唯人故。或通六天。皆入见故。然不经生方杂修生。通利钝根。钝根有退生下静虑重起方生。

  论。又说全界一切烦恼等。问正无明支唯见道断。助者通修。善恶趣同。何故说云往恶趣行唯分别起。岂善趣总业任运能发耶 答往恶趣总报业。正.助唯分别发。人天总报任运亦助。由此能发恶报行者说唯分别。故五十九。云若诸烦恼猛利现行。方能发起往恶趣业。非诸失念而现行者。又分别起能发此业。非任运起。若许修惑助发总报。此何所简 若尔如何说全烦恼皆能发业 答约人天说。若恶趣行但分别发。故说唯言。又正感恶趣别报业者。亦分别发。任运但能助发别业。故说唯言 若尔生恶趣已。岂不能造别报业耶。若不造者何故第三。云阿赖耶识随先业转。眼等六识随现缘发。若云先造业感待现缘发。若尔即无顺现受业。皆先造故。若云现受业唯人天造。恶趣不能斯有何失。若尔龙鬼不得供养初出慈定.见道等耶。若许得者。准此亦能正造感彼恶趣别报 此亦不然。此供养业所感善报。是人天果。非恶趣报 若尔于狱卒等起恶被损岂非别报 准此应知既有此理。取舍任情。

  论。爱取二支正润生者等。问虽知俱生而为正润。四种爱.取正.助何是 答且四种爱并通二断。如五十五。为约集谛说四行相治四种爱。即是见断。出依常乐净我而生故。又五十五云。爱云何。谓于自体亲眤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爱。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等。起贪着爱。彼彼希乐。谓于所余可乐色等起希求爱。六十七释意亦大同。准此通修。四取之中。于欲境取及我语取俱通修断。于见.戒取唯见道断。然余处说四取见断者。依一相说。据实亦通。故此论中二师俱许通修道断。助正润生准即可知 问取体是何 答八十七四取唯贪。彼云复有四取。谓于欲.见.戒禁.我语所有贪欲。瑜伽第十四取亦同。然九十三云。又取欲取。或取见.戒禁.我语取。取诸取已爱.取和合。润前引因转名为有。皆言取彼四所取。意取能取故皆即贪依八十九。通能所取皆是取支。故彼论云。若所取。若能取。若所为取。总说为取 问何所取 答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

  何为能取 四种贪欲 何所为取 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为贪利养等增上力故起第二取。奢摩他为依为往离欲起第三取。为欲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士夫之相起我语取 此意由为欲得受用六尘境故。所以起贪乃至。为欲了知所计作业受果起我语取 问若所取境即所取收。若能缘爱即能取摄。何是所为 答前二别明。后一合说。或前所取且对于心。后所为取据由于彼有可乐相方起贪欲名为所为。此多分别。故彼论云。如是四取依二品取。谓在家品起初一。出家品起后三。故是分别。若是俱生何分二品 又此四取初唯在欲。余通三界。故瑜伽第十云。初唯能生欲界苦果。余三通生三界苦果。即由此说证受外增上果为缘起爱能润生者据欲界说。上二界中离境贪故 又解四爱举境明者。亦且据欲界 若尔何爱润上地生 答虽未见文。准计常我可通见.修。即后有爱及以独爱润三界生。或贪喜俱。彼彼希乐。虽举六境。实通内身。依内身起。四皆通润 问内法异生不希后有。于命终时所起烦恼是取支非 答亦是取支 若尔何故八十九云。我为诸取遍知永断正论大师。故于此法誓修行者。虽带烦恼身坏命终。而不于彼建立诸取。所以者何。彼于诸欲无所顾恋而出家故 答据分别起不障俱生。如内异生无不共故。虽起于行云不说无明为缘。非无余愚。此不名取应知亦尔。不还唯种子润。应不名爱.取。

  论。十乐舍俱受不与受共相应故等者。问若约种位。现受与种。何非受俱。若约当起。识及名色。六识未起何有乐.舍 答疏云此生支位宽。故与乐.舍俱。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故。约此生支位中识.名色等。非据刹那名识支位得与受俱。依十地论子.果时义。以其生支是前种果。以种从现说得相应。故无违也。

  二种生死略以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状。四位次。五约处所。六与四种生死相摄。七会三生死不同。八问答辨 言出体者。二种生死正取异熟第八识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蕴。且分段生取名言熏习识等五种而为亲因。福.及非福.不动三业。为胜增上能招感缘。一切烦恼总能为发业润生之缘。由依他缘而得生故。胜鬘经.无上依经.宝性论等。皆隐识等名言亲种。但显增上业名为因。发业润生惑名之为缘。故胜鬘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 变易生死即前识等五果种子皆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不动。除无想天及五净居。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非智相应定愿。而为远胜缘。故此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 又云无漏定愿正所资感 又云无漏有分别业。有分别业即后得缘事智俱之思。思亦即愿。故不别说。由所知障执彼菩提有情为有起此悲愿。亦为断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虽实变易用名言种而为亲因。福.不动业为增上缘。若无无漏无胜堪能感变易生。由所知障方发悲愿。故起无漏资身故业。故此论云。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今隐所资但举能资及以能发胜劣两缘。故胜鬘等云无漏业因。所知障缘。有意生身。既以识等名言种子为亲因生。明变易生体是有漏。说是无漏界外生死者依胜缘说。或无漏人所受生死。或无烦恼漏所受生死。故名为无漏。非体无漏界外别生。非离三界有别有情。仁王般若云。三界外有别众生是外道义。非诸佛教。此略出体 二释名者。一分段。二变易。言分段者。分谓齐限。即谓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余有差别故。此差别身命有齐限。即段之分名分段。命属身故即依士释 或此分段俱通身命。皆随因缘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亦分亦段名为分段。即持业释 变易生死者。且依此论略列三名 一不思议变易生死。释名如论。亦通依士.持业二释。以由无漏所资感故。所受变易妙用难测。非下劣境。变易即不思议。持业释也。或无漏定愿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不思议之变易生死。即依士释 二名意成身。身即属果。意愿是因。成通能所。即随意所成之身。身属因故依士释也 三名变化。变谓改旧。化谓新起。变化即身。持业释也。更有多名。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 三相状等。并如枢要说。然分段死言属三界。变易不言。以分段死随业系地。即言三界。变易之业说是无漏。故不言地 要集说云。随在二界者 不善论意 变易生死隐不说彼有漏业故。处所差别。略准可知 六与四种生死相摄者。无上依经云。有四种生死。一方便。二因缘。三有有。四无有生死。如分段生死有四种难。一烦恼难。二业难。三报难。四过失难。烦恼难谓无明.爱.取。业难行全及有少分。报难即识等五果.并生.老死。过失难谓生.异.灭.忧.悲.苦恼。以变易四如次譬彼。即所知障为方便。有分别业为因缘。不取无漏有分别业非过失故非失集故或印不同也。所得变易为有有。以其五蕴有生.异.灭等。为无有生死。既喻彼过失。即变易上生.异.灭等行苦摄故。更无余果云无有生死。准此而言念念有四。不同古人方便生死在初三地。因缘生死四.五.六地。有有生死七.八.九地。无有生死在第十地。隋.唐摄论并悉无文。无上依经及宝性论亦不配地 西明释云。无明支名方便。所发行支名为因缘。识等八支名为有有。生.老支名为无有 今谓少乖文。既无明喻分段死烦恼难者。即爱.取支亦烦恼摄。既以因缘喻于业难。即有支少分亦因缘摄。余略不论。准论.本疏及前第七等无间缘皆已广辨。

  论。谓无始来等。释净相续。以依本识第八无漏法尔种子以为其因。由其转识数数熏发以为其缘。有净第八现行相续。即乃至究竟已下释成相续 问第七亦续。何不说耶 答非持种识故不说之。然此镜智唯本有种为因。能生所生现识名为始起。能持种故亦名为种。故此论云转得始起清净种识。非谓种子。不可说言以新熏胜。由六.七熏成镜智种。说此作佛云得始起清净种识。以佛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菩萨不知。缘何熏成。亦不可说名言熏习。非彼境故。如欲界心虽变上界不熏彼种。是缘名境非缘事故。果得亦尔。故唯本有种子所生。如初无漏。由余熏发因满方生。成事亦尔。

  论。若无缘用等者。难安惠师。佛菩萨智亦非智品。无见分能缘用故。如虚空等。护法可尔。难陀如何。唯一见分更无别用故。安惠却诰。若要有用方是能缘。应有无穷过。见分不起能缘之用。应不能缘。解云准此非难陀难。但护法等 若尔亦有无穷之过。若见能缘不更有用。应有不定 答无无穷过。以见分用从体。亦能非须作用。

  论。由斯理趣等者。结上。疏云五.八名识入意识摄未见文故者 若尔第七名意合名意识。准何得知 答第七别名意。通名为识。通别合目。故第四云。彼依主释。此持业释。故知余处俱名意识。

  论。摄大乘说等者。摄论第四说依他起为所遍计。相.质俱是。故此论云遍计心等所缘缘故。简圆成实。以相与质不相似故。所以本解亲相分者必依他起。本质不定。即除无为。故此论言常远离前性。

  问安惠能执遍在何心 答准前能计遍在八识 若尔安惠自许第八非痴.惠俱。何得有执 答准彼本计亦应许有。但相微细不说二俱。今护法责。出何经论。第八得与痴.惠二俱。若许得俱。恒行不共应亦在第八 若云虽执非无明俱故。即难云。我执必由无明方始得起。既无无明如何起执。故若有执必有无明。准此难。前文言二执必与无明俱故。彼师绝救 又云不说无明有善性故下。别难善心起亦有执。即痴与无痴二法应俱。若许尔者违璎珞本业经。明.闇一相。善.恶一心。是洴沙国外道师偈。何故不俱正相违故 问安惠能计在无漏心不 答准此论文。但云有漏八识。若准疏引。如佛地论第七。许在二乘无漏心有。若准安惠二十唯识论释。十地菩萨无漏亦有。由是此论但云如来后得应有执故。前言八识有漏心者据显处说 问安惠见.相皆是所执。世尊即无。云何今难经说佛智现身土等 答彼师释云。据增上缘说佛所现。据实有情能感者变。如说法事 由此次难若无缘用应非智等。既成缘用却成现相。亦复无过。

  论。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者。本释如疏 要集云。诸释言同而意少别 有释安惠相.见二分从缘生者。是护法师据自抑他。非谓安惠许从种起。如云习气是相分摄。此意安惠种非相分说相分者。护法依自而难于他 今谓安惠本计种子依自证分功能义用。非相分摄。前第二云。假法如无非因缘故。若是相分何得言如无。体既无故。复许自证分缘生非无故有种子。种子既非是自证分。能所生别。因果性别。复自证缘。护法菩萨以此理遂非相是何。故作此难。若云见.相从种子生亦非彼计。据何道理约自难他。故知云若缘所生内相.见分非依他起。例彼自证亦应是无。无异因故。是共许义。又前第四云。十八界种应成杂乱等。故许相.见亦从种生。不尔此言空无所益 问安惠相.见既遍计所执。云何摄论云唯量唯二皆名依他。西明三释。一云识自体分与相.见种为依。假说自体名见.相分。非取见.相名依他起。一云自证分上依见.相现。由斯道理说见.相分名依他起。一云据实见.相意取所依。非即二分为依他起。此之三释。初由自证与见.相种为依。即假说自证为见.相。第二由见.相分依依他现。说此见.相假名依他。第三举见.相二显其所依名为唯二。

  论。后得智品二分应名遍计所执者。问安惠见.相是计所执。佛果应无。云何今云无漏二分应名遍计 答本计是无。乘前难彼若无见分无能缘用。以量立有。复教证成成佛得有。故为此难 问安惠本计佛无见.相。何智缘真。何智缘俗 答缘自证分名俗。缘如名真 问因位无漏亦许有执。何名现量.比.非量等。又亲得缘如不 答准缘他心。云不知如佛智。亦不亲缘如。因位名无漏。名缘如。名缘二空等者。据无明渐微。名为无漏缘如缘空。分为凡圣。故诸自证因位不能分明亲得。现.比.非量准思可知。

  问彼许因位见.相体无。复不亲得自证及如。将何以为亲所缘缘。第七卷云亲所缘缘能缘皆有故 答彼计亲所缘缘非必有体 若尔如何此下难云又若二分是计所执应如兔角非所缘缘耶 答略有三解。一云彼许兔角非因生故非所缘缘。二分因生成所缘缘。今此据无同彼兔角故得为难 一云本计虽无亲所缘缘心亦得生。以立唯识故。然陈那所说无非所缘缘者。是破他计就他为语。今者护法约自破彼故为此量 一云护法据摄大乘。有能遍计所遍计俱依他起。此所遍计即疏所缘缘安惠共许。例亲所缘缘亦应有体。说所缘缘故。准无著.陈那俱有亲.疏二所缘缘。故今此破依共许教立量破彼。非是护法据自破他。此释为胜 今此论文举反破量不举顺成。举顺成者。应云佛亲所缘缘相.见分有。例余相.见亦应是有。是所缘缘故。如佛相.见。然始反成。若二分无应非所缘缘。体非有故。如兔角等。安惠设许亦所缘缘。能所遍计是何所摄。若所遍计是依他有。若能遍计非是内心。若计所执非所缘缘。不说无法为所遍计故。安惠自许因位诸心皆能计故。既说能计即托依他为所遍计。故相.见无非所缘缘。故今难云见.相体无非所缘缘 问若计所执非所缘缘。如何下说为凡圣境 答境宽缘狭。设非所缘约智疏缘亦得名境。亲缘相分是所缘缘。能缘皆有。唯识理故。非要质有方能起心。

  论。又诸习气等。本释如疏 西明云。又诸种子是第八相。若是所执应非因缘。以无体故。如空花等 今谓不尔。若许种子是相分收。彼计相无。何故护法第二卷难云假法如无体即无故。又不应言既非一异应如瓶等是假非实。瓶依四尘。非全无故。不同空花等。

  论。二空所显等。本释如疏 有云。真如为二空显者。由实无二我及空无二我。离此增减方是圆成 要集云。空虽非表诠。与表诠为因故名空显。智缘二空未显真故 今谓不尔。智缘空时虽未即证。因此能显。若即由空方显真者。智正观空真如未显。智正证真复不作空。不可非智观空空自显真。离观空智空自显真何时能显。佛地论中但云就加行观名为共相。不说由性空显名为共相。

  论。犹如幻事等。如枢要及辨中边疏述 问如依镜缘还见自质者。如月中像谁之质耶 解云以月为缘还见本质。彼是大海大山鱼质 若尔岂见障外色耶 解云许亦无失。如隔琉璃见外色故。又非障外。因彼月轮不受眼光下见山海。如因镜面自见背故。

  论。三唯识真如者。本疏云见识真如便能知此。意说所观如 要集云。有释云。三藏解云。或用观智名为真如。不尔便与后文相违。染净唯识应通三性。此意若说所观如。遍三性故应通三性 今谓本释为正。何以故。若取能观名唯识如。何故七十七云。谓一切行唯是识性。又如何言由相真如了别真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以能观智虽是行收非一切行。又能观智二乘等无。如何平等 若云就所观说即非能观。若尔既取所观唯识。何故不通初二性摄 答就所观性即唯成实。约诠显者可通三性。论云随相不障通余。

  论。空有三者等。本疏不分假实但总相释 要集云。或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后即性实谛假。云有说空无我皆性.谛实者。非也。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故 今谓不尔。一疏文不判。寻听此解理然。若云二空所显及所执性非苦谛者。何故自断云空无我初中性.谛俱实。岂计所执苦谛摄耶。今云空及无我性.谛俱实者。以空无我二种行相与彼相似。亦此行相所行境故。遍计性无名空无我。圆成实性空无我性亦空无我。苦谛本性非我所故空。非一常故无我。能观所观行相俱通。故说俱实。据实二性非苦谛摄。初后二行性实谛假。应知苦下四行各三如次依遍计.依他.圆成各分三行。初后皆性实。辨中边说即彼性故。从谛皆假。中即依他。性.谛俱实。然依他中无漏依他是道谛摄。有漏依他是苦谛摄。摄依他少分。准法师辨中边疏解无常行相。云今无常通缘三性故。说能缘行相有计所执等。实非此行通初后性。又以理准。无常缘三谛。初性非谛收。言缘彼者。通一切心缘无常语。假说为无常行。实非此行收。又以彼性假名无常。下诸行相准此应悉 今准此释。无常苦等是苦谛行相。非初后性行相。说初后性者皆是假说。准空无我摄初后性亦是假说。彼非谛摄故非此行相 今又助释。前解据三乘苦.集等谛不摄真如。依大乘宗四谛亦摄圆成实性。故涅槃经云。声闻之人有苦有谛而无其实。菩萨之人亦有其实。实即真如。菩萨亦能依四谛诠观圆成实。故苦.集谛亦摄彼二。虽非苦.集而是彼性。若依此释。四三各后性.谛俱实。又邪行如等即谛真性。约诠显体。如通四谛。故四三后性.谛俱实。

  未离系集。假实准知。但为二释。由是集性未离系。离系非集。即择灭故。约未离系集之真性名为集者。性.谛俱实 以业烦恼名为集者。此即谛假。

  灭谛初灭。要集三解。初解谛实性假。自性不生。是择灭故(即与第二不别) 后释性.谛俱实 无故不生。性实可尔。常故不生。与本性灭何别。故唯第二依本疏正。

  中灭。依法师辨中边疏。护法.安惠二师释别。依护法云。断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择灭。由依依他起而得于灭。假说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谛实。安惠释云。二取即遍计所报。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自体分断得不生。不生是灭。假名依他。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识之自体。

  三本性灭者。辨中边云。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法师中边疏云。安惠云。垢寂二种。一染垢寂。即烦恼障断。谓择灭。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断。谓真如或。总解云。由垢寂故总得二。谓择灭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择灭。或性寂故即真如。总含二种故言垢寂二 然成唯识说二取灭即是择灭。辨中边说择灭即本性收。二论说别者。中边约所依.所得二各别故。所依依他假名为二取灭。或所得属本性。唯识不约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择灭。此意以中边论云二二取灭。即能取二取二取不生。三本性灭。谓垢.寂二即择灭及真如。以辨中边说所依即能所取为二取灭。说所得即断二取已所得择灭。故分为二。唯识不说所依二取。但辨所得断二取已所得择灭假名依他。实是择灭。故于本性灭中分出择灭名二取灭。即谛实也。辨中边论说所依二取无名二取灭。即彼所灭名之为灭。实依他起。性实谛假。若依识变名为择灭。亦同此释。本性灭者。依中边论择灭为本性。性.谛俱实 真如二说。若唯据诠性实谛假。诠.旨合说性.谛俱实。准涅槃经。谛摄法尽。真如非灭。即摄法不尽故。或灭之实性真如名本性灭。亦性.谛俱实。

  道谛三者。要集云。三皆性假谛实。知所执无。断染依他证真如理。净分依他非所断故。非所证故 今谓不尔。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常无常门非圆实摄漏无漏门亦圆成收。真如所证成实。四智能证成实。故性.谛俱实。

  论三解脱门等。若萨婆多准俱舍论二十八云。空三摩地。谓空.非我二种行相相应等持。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十相者何。谓五境为五。男女二种。三有为相。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 有何所以 答彼论云非常若因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故。能缘彼定得无愿名。皆为超过现所对故 此意为欲趣涅槃故名超所对 若尔空.非我相是苦谛行。何非无愿 答彼论云。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此三各二。世.出世间等持别故。中无漏者名解脱门。能与涅槃为入门故。复有重者唯有漏定厌圣道故。无漏不然。即无学人不时解脱 初空空。缘前无学空三摩地取彼空相。空相顺厌胜非我故。无愿无愿。缘前无学无愿等持。取非常相。不取苦.因等。非无漏故(不取苦及集因集生缘所以)。不取道等为厌舍故(以无漏法不顺厌故)。无相无相。谓缘无学无相三摩地非择为境。以无漏法无择灭故(此释不缘择灭所以)。但取静相非灭.妙.离。滥非常故(释不取灭相所以)。是无记性故(释不取妙离所以)。唯三洲人依十一地除七近分。

  依大乘说诸文不同。初辨摄行。后明行境。瑜伽五十五云。几是空行。谓二行。即苦谛后二行。几是无愿行。谓六。即苦谛前二及集谛一切。几是无相行。谓灭谛一切。几是清净因所显行。谓道谛一切。此意空.无我行顺空行故。六是有漏。不可愿故。四是灭谛。无十相故。道下四行有二解。一云通三脱门。论云是清净因所显行故。三解脱门俱清净因。能得涅槃故。以空.无我通诸谛故。以是有为不可愿故。无男女等相故。一云非三摄。但说清净因行所显。不言三脱。道下四行。非空无我不是空行。非有漏故不是无愿。是有为故非无十相。故非三收。前释为胜。此一复次 准六十八云。空行无我行见名空行。余行见名无愿行。一行见名无相行。谓于灭谛离系行见 此意即说。空无我行是空行。无常.苦.集.道八是无愿行。灭谛下四是无相行。此意道谛是有为故属无愿行。余义准前。此第二复次 准瑜伽十二。云何空三摩地。空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及我所等。此有二解。一云苦下四行俱是空行。无彼常.乐.我及我所皆名为空。一云但言无常无乐。不言是苦。但空.无我是空等持。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准亦有二解。一云既言于五取蕴观无常.苦。通苦.集下六种行相。但言无常.苦者。举果行相摄集因四。准此道理空中二解。前解亦得。一云准文但无常.苦名无愿行。即不摄集。以于果上多计常.乐而起愿求。今偏治此故。但苦下无常.苦二为无愿行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准此无相摄灭四行。性无相故。道四行相非三等持。义准前解。此第三复次 十二次下云。又复灭.道俱应晓了。意说无相行所晓了。即灭.道八俱无相门。灭谛是果。道是功德。俱为所了。即无相门摄灭.道八。据能无相及性无相。第四复次 又云。十二次下云。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准此所说十六行相各三所摄。依无性义。第五复次 瑜伽八十六云。由三解脱门增上力故立四嗢拖南。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者。依无愿立。一切法无我者。依空建立。涅槃寂静者。依无相立。准此所明。无愿摄十二。无常通三谛故。空摄十六。皆无我故。无相摄四。灭是涅槃故。依通行相。先无所愿。次方观空。因空证灭。第六复次 依七十二。三解脱与五事相摄中。若是相边十六行相各通三摄。彼云如是五事几是空是空境。无愿无相为问亦同 答相通三种。亦三种境 此意三脱以相为体。即少分是能观。全分是所观。各通三摄。谛行是相故各通三分。若据名说名通三谛。实唯苦.道。是无记故非集谛摄。随声假说亦是集谛。得通无漏亦道谛收。依名行相通空.无愿。故三谛下四行少分空.无愿摄。故彼论云。名非三种是二种境。意除无相。若依分别苦.集谛八各可三摄。能观通三谛故。若据所观空.无愿摄。彼云分别通三是二种境 灭下四行空.无相摄。彼云。真如非三种。是空无相境。道四行相。若依能观通三门摄。若约所观空行所摄。彼云。正智通三种。是空所行境。准上所明。依相十六各三所摄据余四言。空摄十六。无愿摄苦.集八。无相摄灭下四。又云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此与相同。准此中明。依相乃无差别。同第十二第三复次 今者此中依所观境取依余四摄。行有别为第七复次 准七十四及显扬第六。依三自性如次建立三解脱门。各缘一境。若据此说。空解脱门不摄谛行。遍计所执非是谛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十二相行。是依他故。无相解脱摄灭谛四。第八复次 依显扬第二云。空无相无愿各有所知及能知智。摄行有二。初以四谛为所观境。断妄证真于生死中不起希愿。彼云空行者。谓于诸行我不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不可得。此意观人我.法我二俱为空。亦摄苦谛下空行相。以我及所俱是空故摄二行相。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法无我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 此意观如及择灭为无相。二无我性即真如故。约废诠谈旨离灭.静等别说二如。若诠.旨合明。即静.妙等摄。准此无相摄灭四行。无愿行者。谓无常.苦乃至云因.集.生.缘行。准此即摄无常及苦.集四行相。准上所明。道四行相非三所摄。非妄故非空。非真故有相。菩提故可愿。若据能观行相。道能作三亦即摄三。故彼前言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余二亦尔。又云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此意智缘空境智亦名空。道谛所摄名智空道。余皆准此。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虽能所殊同五十五三门俱摄。五十五文有二解。依前解与彼同。据后解此即别。第九复次 杂集第十一三解脱门摄十六行。与瑜伽论第十二同无相摄八谓灭.道谛。意少有别。彼云由彼不能作诸相故。此由灭性无相故。能观智作无相行。能遣诸相故。诸文不同各据一义。略如前说。广烦且止。前犹广明 今更略者。一说。准五十一。空摄二行。谓苦谛下空.无我行。无愿摄六。谓苦谛下无常及苦并集下四。由观苦果因于三界中不愿求故。无相摄四。即灭四行。道或通三。或非三摄 第二准六十八。空摄同前。无愿摄十。苦谛前二。集.道各四。无相摄四。灭下四行。第三准瑜伽第十二。空摄苦四。或但摄二。谓空.非我。无愿摄二。谓苦.无常。或可摄六。并集下四。无相摄四同前所说 第四又十二说。若约应知。无相摄八。灭.道各四。余同第三 第五亦十二说。三脱各摄十六行相 第六说准八十六。无愿摄十二。但除灭四。空摄十六。无相摄四 第七说准七十二。约相.名等五法明者。一云约相十六各通三解脱摄。无非相故。据名摄者。空及无愿。摄初三谛十二少分。有非名故。据分别说。苦.集八行各通三摄。据正智说。空摄道四。据如如说。空及无相摄灭下四。依相同前。依名等四摄即有别。合之第七。开之成十。名等摄谛各有宽狭。摄行不同故 十一说。准七十四。空解脱门不摄十六。依遍计性立空解脱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三四十二。无相摄四。即灭行相 第十二说。依显扬论第二说者。与五十五同有十一解。与五十五别。成十二释。披前可智。略不更举。准显扬等。解脱即门。以能观智无漏离缚名为解脱。故彼论云。若解脱言之唯是无漏修惠非余。即持业释 或可。正能为解脱门。有漏是远方便非正。不得名解脱门。据远方便有漏亦是。依此解者解脱即是涅槃。因此观智为门。得入解脱之门。依主释也。据前持业。解脱门有三。据后依主。解脱体一。不可言三。由此三空能为彼门。应云三是解脱之门。或解脱之三门。准显扬第二。空无相愿俱通境智。即境为门。若无彼境。智如何起。若境非彼。智不称境。不名正智。智称境生方名正智。故能观智用境为门。如教与智及义为门。智因言教方能悟理。理亦因教而方得显与二为门。三解脱门应知亦尔。然所观境名为门者。即所变相未真证故。无为解脱因门方显。解脱之智因门能证。故佛地论大空无相为所入门。明有能入。能入即智。或能观智名之为门。理由智显。言所入门者。因智为门果智方入。如四神足。足虽即定。从四因生定。亦定生故。应智由智入。准此而明理通二释。言二空门义亦准此。

  论。世俗有三。皆持业释。由此二空能显了真。非即真如故名世俗 或取所显带相观真。未是亲证。望废诠证故名显了。亦持业释。

  论。胜义有三一义胜义。本疏依士。今助一释。亦得持业义谓道理。胜者无过。如似涅槃名为无上。此胜亦尔。更无过故亦即名胜。此理即胜名义胜义。初义是理。后即胜道理。义中最胜。或境义中胜名义胜义。论依对智依士为名。今谈法体胜劣相形。持业为目 行胜义。亦通持业。如世第一法。据行法中无漏最胜。无漏行即胜义。论据缘境。今谈智体胜劣相形。行即胜义。俱名道理。俱是谛故。以别简总。行中之胜。依士为目。

  论。聚集分位等者。分位假者。依法分位作用不同。立别法名名分位假。即忿.覆等。论云烦恼分位等流性故。分位即忿等。等流无惭等。如名.句等但分位假。论云三分位。故佛一刹那声亦能诠。无文说此不相应法是相续假 又放逸等既分位假。不放逸等返此可知。若云既与四俱不同忿等何名分位者。亦不然。生等法俱何名分位。若云前后位殊名为分位。亦防修.不防修位殊名为分位 或通分位及聚集假 择.非择灭亦分位假。无为虽非起尽。分位亦得。名为染净分位。故法华经名为法位。然今论云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由他缘而施设者。据真如说。非谓择灭之待他缘 又释唯实虽由智显。本性自有。不由缘生而施设故。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六(末)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2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论第九)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撰

  论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等者。解此前后。略为三释。一云无性先陈。三性后说。今释外难即指论。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经中后时解说三种无性。虽前总说诸法无性。不为显说三种无性。后方分别所说无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后说。非三性后方说无性。如第一卷释外难云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论主为答所说我法皆依识变。不是先说唯识后说我法。此解亦顺深密三时 问既三性后陈无性先说。何故此论及深密等先明三性 答欲显无性必依三性是故先举。何以故。为能遍计必依所计方起妄执。所以先举 问若尔何故深密经中先说三性 答彼为德本菩萨先问于何齐何立善巧菩萨。世尊为答于此三性齐此三性施设善巧。非始问答所说三性。如百法论问答一切法及以无我非先不说。又深密经中胜义生菩萨。不牒前说三性为问。但举世尊先说诸蕴.谛等善巧。何故复立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明不是前先说三性。今外举经难此前说。故论主答不违彼教后说无性 一云前.后经说三性.无性。故今论云即依此前。此前兼二。依此论前。及依经前说三自性。观生意乐密意趣故后立无性。今此为会显不相违 问何故先说三种自性。后说无性 答顺机欲故。欲显无性依三性故。故显扬十六云。当知无性不离自性。是故先说三自性义 问若尔何故说三性教为第三时。应第二时。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经非前.后故 答经辨三时非约前后。但以类相从有为第一。空为第二。俱为第三。以三自性遍计是空。余二是有故当第三 又据渐悟一类菩萨说此三时。非望顿悟 若尔何故先说了义。后陈不了 答华严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于大乘教顿悟先熟故先三性。渐悟后成后说无性 若尔复违法华等教。以为渐悟第二说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为渐悟故后时说空 答约顿.渐二性无性在后。偏据渐悟初.中.后殊空为第二。今此论中通对顿.渐两教前后。故云即依此前顿悟菩萨所闻三性。后时为彼渐悟菩萨密立无性。故不相违。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顺经文有前空后 又释二教非定前后。深密且对一类宜闻有.空前.后。论云即依此前等。此顺华严如来以一语言中。演出无边契经海文。各有一理任情取舍。然第二胜。依文对机有差别故。

  论。虽依他起非胜义故等者。云非者无也。无无分别智所缘之义故。故名胜义无性。故显扬十六云。由无胜义性故。此意依他名胜义无自性性者有二义。一由依他体非胜义性故。名胜义无性性。无者非也。一由依他无自然生性。亦名无自性性 若尔应云胜义生无自性性。何故但云胜义无自性性 答言胜义无无彼胜义。若言生无恐缘生亦无。又不无生无故。但言胜义无。又滥二性。亦是胜义亦是生无前已说生无。今但说胜义无故不双无。又复依他不但自然生无。所执相亦无故不言生无。又复无彼胜义无。不无相生无。据无分别智境义。依他不是故云非胜义 问何故不名非胜义无性。而云胜义无性 答显密义故云胜义无性。胜义是相生无之所显性。又显依他上胜义性无。即胜义无之性。亦名胜义无性。略去之言。总云胜义无性性 何以得知有其之言 答深密第二云。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若四俗真相对而辨。依他亦是后得胜智家之境义。若约亲缘。后得相分亦得是清净所缘名为胜义。深密等但说根本清净所缘。云依他起非是清净所缘 又胜义有三义。一胜之义。二胜为义。三胜即义。通本后说。四种胜义皆具此三。唯初世俗不具此三不名胜义 若尔何故唯说真如 答欲显诸法真实性故。故深密经云。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所显故 故今此论名识实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说违经谬说 问依他非胜义。亦说依他为胜义无自性性。圆成非缘生。亦得说圆实为生无自性性 答不例。若约遮诠非是生无自性性故。云生无自性性。即谓圆成非是生无自性性之性。若约表诠是生无自性性故。言生无自性性。即以显是前二性之性故不相例 而要集云相例皆得。准此知非。又复本疏云依他起亦后得胜之义名胜义。即断违经。说依他等为相无自性性等。出何圣教。即非为谬。

  论。而滥第二故此不说者。西明云。恐此依他胜义。滥第二生无自性性故此不说 要集云胜 今谓不然。彼经论中说二胜义。依他在初。圆成第二。恐依他胜义滥第二圆成胜义。就解胜义相对简滥。何关生无自性。畏滥简彼何故须简。此中意说。诸法胜义唯识真性。彼非实性恐滥故简。若以依他恐滥生无自性性。不说为胜义无自性性。亦应依他名圆成实。恐滥第二依他起。不说为圆成实。既约别义名为胜义。与生无自性。义不相滥故不须简。同名胜义滥故须简 问何故三种皆云无性性 答且相无自性性。初言相无自性是法本性。相自体无。重言性者教立为性。意显于相无自性说为相无性。非说有性名为无性。余二准知 问何故显扬十六。但云相无性等。不言相无自性性 答彼略本性但举施设。故彼论云。当知由三无自性说三无性。一相无性。谓遍计所执自性。由此自性体相无故。此意说。相无性者。即说遍计所执自性由彼体无故说为相无性。余准此知 问三性俱无。云何深密但说遍计及圆成实。为无生无灭等。不说生无自性。为无生无灭等 答非由别观三自性故起遍计所执。但总于二性增益遍计所执自性。说遍计性无生灭等。即通依.圆二上遍计。不欲说彼依.圆二无故。不得说生无自性性无生无灭等。以有生灭。圆成体常故无生灭。性非杂染故本寂静。如解深密第二.瑜伽七十六皆悉具释。

  论。谓具大乘二种种性等者。性种性明本有性。明性有无.正助.隐显。广如能显中边惠日论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名本性住种性 西明四解。第二为正。正取无漏法尔种子简异无性。故云殊胜。不可举果位等名为六处。善戒经云。谓阴界六处。故知六处是内六处。内六处中意根处摄无漏种子。是六处故。非遍六处皆能持种。亦不得云具显果位内外六处。外六处中不持种故。说因性故 然有难言。若在内六处名为殊胜者。二乘法尔.及闻熏习.无性人种亦在六处。岂名殊胜。故取六位资粮.加行.见.修.等觉及妙觉位名为六处 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虽解声闻与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许小乘亦有六位。若云据不定说。定姓如何。又如何言六处所摄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岂六位种法尔差别 若尔菩萨与二乘同。何名殊胜 答且望无姓总名殊胜。非唯简小得殊胜名。若不许小亦名殊胜。违二十一。彼云如是种子非于六处有别异相。即于如是种类分位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 又由此文云六处者。唯目六内处。非果位等 习种姓者。本疏云。闻正法已令无漏增名习种性 显成佛因及悟入唯识。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习性。兼者亦是。唯识第二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感胜异熟。非生见道等。虽本有种。因闻熏故亦名闻熏。如摄大乘及瑜伽论皆云。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性所摄习气。若取有漏赖耶所摄何云非摄。又无性摄论云。为长能触法身种子者。为欲增长一切大乘多闻熏习。由此为先得法身故 问从何位去名为习性 答从胜解地已去。皆名习种姓菩萨。性种姓者。据未发心本无漏种。习种姓者。据发心已所熏成种。地持论云。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名习种姓。瑜伽三十五云。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者。就显相说。简未熏习。非谓初修不名习姓。故杂集论第十三说。有四顺解脱。一依凭顺解脱。谓从善法欲乃至为求解脱。皆名顺解脱分。既名顺解脱分。故是习种姓 西明释云。十信已前名性种姓。十行已上名习种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回向如其次第习.性.及道菩萨本业经亦同。不说十信为习种姓。而仁王言伏忍圣胎三十人者。且举方便说十信。非即十信为习种姓。又信有二种。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业经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住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十住.十行.十回如次配属习.性.道种三位菩萨。说位地信非名种习 今谓不然。初判十行已上方名习性。十住菩萨岂非习收 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习.性等。本业经同。不说十信者 不然。仁王第一无别十住.行.回向名。即信.止.坚如次配习.性.及道种。不可违文判十信等是三方便非住等收。本业经等不说十信名者。依总位说不论别行。据十信是十住所收。有别说者。以初住难离出十信。如四善根内门难故。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仁王.华严.优婆塞戒经等。皆说四十二贤圣不说五十 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即住等收。如初近分属初定摄。又若十信位地在前。仁王经中复有十善菩萨。岂可地前开为五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无圣教说。若云本业经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位名字菩萨。常行信等十心。即证位地十信在十住前。于此位中经几时修。又仁王经十千劫中行菩萨道始入十信。岂位地信前更十千劫为十善位。此既不立。位地十信亦不应开。又设纵别开。何废得是习种性位。仁王经等于习种位分诸王位。言铜轮王是习种姓。不云前非齐此已前方是习种。但前习未胜未得铜轮。据胜习时得铜轮位。言习种性作铜轮王 若尔性种姓等应亦通前 答不例。于习种位前后胜劣分出余故。又菩萨地明性种已次明发心。发心即是习种姓位。不可说彼据不退位已后方名发心。下文复云退与不退俱名发心。法华经中舍利弗等曾发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云令发一切智心犹在不失。故知总名发菩提心。不唯不退 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胜解行住。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名胜解行住 又四十九说有七地。胜解行地即第二住 又云始从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若其十信非在习种。即胜解行等摄行不尽。非未发心非性种姓。不在十住非胜解行。若云虽非十住胜解行摄者。既许行摄何非习种。又善法欲已去得名为学。有为善法名为学法。何非习种性。据起现行发菩提心行熏成种已即名习种。不尔二乘回心向大。经八万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萨。不可得云是性种姓。何以故。所修诸善非不思择。于大菩提非不趣求。虽未得入资粮胜位可名习种 或创发心及二乘回向八万劫等非胜解行。行未胜故。未在僧祇故。虽然不得在僧祇数及资粮等可名习种。无文定判十住已前不得名为习种菩萨 问十住中已能八相成道与佛何殊。何等是佛所现八相。何等是余所现八相 答未见文辨。且为一解。佛现八相具足长时。始终不异。菩萨化生随宜暂现。或不具足。前后或异。或复本形。故与佛别 问十住.十行等十皆名住等。何故十信但一得名。余不名信 答立名不定。如三空门初一名空余二非空。又十住等各别位故皆名住等。信非别位非皆名信 问退.不退诸说不定取何为正 答不退有四。谓信.位.证.行。位如常显。于十住后说言退者据证法说。言不退者据位乘说。余皆准此。或说发心皆不退者据上品说。或为因能令后不退。非发心已即能不退。少可会多。不能烦举。

  论。于二取随眠等。问华严第十解十住菩萨中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等。云何此言未伏二取 答因邪教邪师所起不共无明伴烦恼类尽。非尽一切自分别生。及俱生烦恼 又解说佛法功力能灭烦恼非皆已伏 又解自分别伏。邪师等起不能伏灭。缘起经文二互随会。然疏下结。故此位中自分别烦恼未尽。故前解正 准发菩提心。缘力发者名不坚固。因力发者名为坚固。起惑亦尔。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难伏 又解经据少分有能伏义。论依全分云不能伏。初后解正。疏文似脱。更勘正本。

  论。多住外门等。疏会华严云不共无明此已伏故 问不共无明迷谛理起不信因果。十信第六信心不退。于因果理已生信解。即不共无明十信已除。云何说言第四住伏 答十信第六深生信心不谤因果。不废犹于谛理不了。故第四住方伏不共。虽未证解而能信解 问准前释内法异生若放逸者。由三无明为缘不说有不共。云何今云不共无明第四住伏 答据不信因果不共者说。第六信前虽起暂伏。不由彼故发恶趣行。或因邪教所起不共放逸不起。若于谛理迷名不共。第四住伏。

  论。法空智品与俱起故。此破安惠。然疏云第七有法执。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者。是破余师。非安惠师。或写者误 若破安惠。应云第七有我执。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执有。法空智起此应灭。

  论。七转识内或多或少如烦恼说者。据烦恼俱数多少等。云如烦恼说。非是定判一切所知定与烦恼同种而生。又所知障执必是惠。与无明俱。异熟心疑此等名数。诸识所起数如烦恼。然疏云无离烦恼别起执故。故数多少与烦恼同者。据俱时起不断烦恼身中所起所知障说。若许定同。如二乘无学已断烦恼。犹起法执后熏成种。宁有烦恼与同种生 又异熟心疑人杌等是所知障。岂与烦恼同种生耶 问执杌迷人既是所知。为是法执为非执耶 答是法执类。非正法执。执必痴俱。彼非痴俱。是异熟故 又释是执。若业感异熟不与痴俱。异熟生宽故与痴并 或迷杌心与其无明通俱.不俱。俱者是执。不俱非执但是等流。

  论。此于无覆无记性中等者。问所知障中有法恚爱。法恚即嗔。云何无记 答有二解。一云望烦恼说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是无记 二云法恚亦是不善 若尔应缚能感异熟 答虽是不善望义有别。不名为缚。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论说无记不通不善。

  论。此位二障虽未伏除等。问三种练磨等何别何位 答三别者。一怯时长难到。二怯行广难修。三怯果妙难证 或可。初总云广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广大皆深妙故。或因广大果深妙故。由此长时修方圆满。深妙难成长时方到。故此论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后二是别。又三练磨各通三处。于彼长时引他已到省己有能。粗善尚能感于上界远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得深远大果。乃至圆满转依彼既已得。我亦应尔。省己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证。故疏云。初且举菩提。后且举转依。论实皆得 问此练磨在何位者 答准此论文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在资粮位通三十心不可别配。不尔十住应不能修十波罗蜜行。未能起堪能练故 又解亦通加行及七地前。唯除见道。以唯在定。又复时促。四善根位虽伏二障分别起者。俱生未伏。以文不言分别未伏故通俱生 又七地前虽伏烦恼。所知未全。要须加行故。又乐于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断。虽未断时不退趣彼。或可起心。不尔如何五地方断。设不起现种至此除。故未断前犹须练磨。论且举初影显于后。如断四处不唯地前。诸疑离疑执着.分别七地犹有 又解三练断四处障但在地前。论文不说通地上故。地上二障烦恼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处据分别说。然无文断。任意取舍。

  问准杂集十一。复修瑜伽有其五种。谓持.任.镜.明.依。依谓转依。即是见道。持.任.镜.明此四为因得转依果 持.任等四依何位起。复是何法 答准彼论云。依暖等位。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即闻惠。任思惠。镜即修惠。明谓所观。无能所取 或镜即定。明者是惠。暖.顶.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满入世第一。或无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刹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时促故无持.任。但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种 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闻.思。以在定中依凭圣教故以为持。论云如所多闻安立止.观所缘境故。与定相应如理作意以为任。无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依定名为镜。云此三摩地犹带相故。能观之智名为明。云谓能所取无所得智 又释持.任等唯除真见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无果故。真见位中无影相等故。通所余位。故显扬二十云。有五种法能摄一切瑜伽行者诸瑜伽地。八地以上义说闻.思亦缘教等。故通为正。又四善根亦亲蒙佛而为教授。故庄严论第七颂云。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释云从此已后蒙诸佛如来以修多罗等法而为说之 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镜.明。持谓于教起六种心。任即次起十一作意。镜即修九种住心。明又依智作诸神通。或不配此 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祇满心方始修之。庄严论第七云。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等。已后方说起四善根。诸教皆同。自古诸师意解不同。取文各别不得教意。教意菩萨修四善根。有正修满位。有仰修习位。仰习作观通三十心。如唯识观等成就在见。学即通前。此亦应尔。学虽通前。正修成满即在于后。资粮等位可得仰习。观所取无伏我法执。观能取无能伏于法执。不尔如何能伏二执。杂集.庄严.此唯识论等。据正修位不通资粮。璎珞本业经云住于十住修学四善根者。是仰学修习。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 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 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 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故笔授谬。大品经云堕顶菩萨堕声闻.辟支佛地者。或学观所取似顶名堕顶。或本二乘在于顶位回心向大亦名菩萨。故云堕顶菩萨。说此等退堕二乘地。于理无违。然本业.大品更捡彼文 问四善根既属初劫。云何言福智满已。大庄严论云何言行尽僧祇。杂集如何言过第一无数劫 答约多分说。又据初劫定散杂修。已满已过已尽纯定所修此位方作。

  论依明得定者。明者无满惠。今言明者无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现起。故名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所得。持业释也。故无性摄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所求果遂故名为得。此论复言。初获惠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无漏惠日正名为明。此明前相亦名为明。无性论云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名。此依证达惠为明解。故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热烧照前之暖相。似彼烧热立以暖名。非体不暖。但非正火。非正名暖。若观无义智体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应云明相转盛。又此明得即是寻思。无性论云。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又无漏智可不名明耶 问依定所发是下寻思。何不名下寻思定名明得定耶 答望义有别。照所取无名之为明。推求所取假有实无名为寻思。故无性论云。于加行时推求行见假有实无方便因相说名寻思。下文明谓能照无有义智。言定举照义。明观举推求。互举无妨 问明增亦所求果遂。何不名明增得定 答暖相在初偏立名得。故无性论云。此定创得无义智明。故得明得三摩地名。余既非创。不与得名 问若尔应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释。何名持业 答举能并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得名。故非依主 或可。得是推求体也。明者是照用也。体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得之定。并依主释。或邻近释。定非明得。明得俱定名明得定。

  依无间定等。此后无间即入见道立无间名。若以智名无间。即无间之定。依主为名。此定无间即入见道名无间定。即持业释。不同明得。定非明故。无间非智。但无别隔即名无间。智定俱通 西明解。第一法观名为无间。此所依定名无间定。即依主释。阙持业释 无间名宽。非唯智故。通二释胜。不同前三。以名狭故 问准论云。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离合为四。与瑜伽同。何故无性摄论第六云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立自性差别义。如是六种义皆无故 答彼论谈法有其六种。若寻思观即名.义别开。二自性二差别合观故成四种。瑜伽三十六.显扬第六.无性第六.大庄严论十二。皆说四寻思.四如实智。无说六寻思处 西明云离即为六合观为四者 准此知非。广释名.义.自性.差别。如摄论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论。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乃至世第一法二空双印者。此牒前释悟入三性结前所明。以暖.顶位未观能取无。云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以彼所取名.义二种依能取识而假立故。此观名.义初.后二位。无心外境但依内心。一重唯识。亦分悟依他。中忍起位观能取空唯识如幻等。第二重唯识。初悟入遍计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计故。第二全悟遍计所执。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悟依他。上忍.第一单双印彼能所取空。并悟圆实。此言悟者据似悟说。非是实悟。故下结云。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 问若上忍.第一悟圆成者。何故云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准此应通四位 答既言于四位中。明简上忍及第一位。不尔但应云于此四位。何须说中 又解于暖.顶位观名.义二离识是无互不相属名悟遍计。观名.义等唯有识量及假名义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圆成实。此依摄论名.义为客处解 问中忍起位观能取空。上忍起时方始能印。应于忍位方悟依他。如何初二说悟依他 答摄论据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从上忍说名悟圆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变空是依他起。据真如理空即圆成实。故摄论中引庄严论云。住此二无真实理 问准无性摄论。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悟圆实。准此论第八引经颂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等。即先悟圆实。次悟依他。又复无性摄论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悟三性。何故不同 答依学观察趣入方便相似悟说。先悟遍计。次依他。后圆实。即观名.义更互为客知彼非真。次观唯量及唯假等。若依真证要达圆成方知识幻。故彼此说各不相违 若尔何故摄论复云于绳谓蛇智。见绳了义无等。准此即先悟依他次悟遍计 答此约悟入除执而说。初虽观彼名.义等无未能决定。要知依识已彼执方除。如见杌时方除人解。摄论亦云。如是依止唯识显现依他起觉。舍于六义遍计执觉。不要先观依他起已方观遍计。故不相违 又释于绳起蛇智等据久学说。名.义互为客等依初学明。准此等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计次悟依他后圆实。即名.义互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计后圆实。即见绳了义无等是。三初悟圆成次依他后遍计。即非不见真如等是。入位亦三。准初总在见道前。准后总入见道后。三初二性在见道前悟。圆成实性入见已悟。即见绳了义等。故彼论云。如是依止圆成实觉。遣依他起迷乱之觉。及彼次下故似唯识亦不得生。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问于此四位但遣遍计不遣依.圆。即观假有及唯识性。云何言世第一法双印二空 答偏说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执名.义等有不了依.圆。观彼空时能悟后二。故说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 问安立少物谓唯识性即是有观。印彼二空即是空观。空.有既乖。如断.常见。因何得并 答执.不执殊故得俱起。又观无二即显空性。是圆成实。据相似说。印此空性名印二空 若尔何故前云忍境.识空故亦名忍。准此正意印二取空 答准此前后双印空.有。前说为好 问既言双印。印二取空及依他有即是观俗。印二空性谓真胜义即是观真。真俗双观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能合观 答五地合观据二智并起或真证说。此据相似非是正证。俱带相故亦不相违。

  此空有二相。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于四位中初二观所取空。后二观能取空。如是观时名等四种或六或四假有实无。假有是依他性。即是有相。实无即遍计。此即空相。二相皆灭安立真性。二云前四位中有能所取空相。与相分空相不一不异。无别体故不异。有无别故非一。然彼空相唯是所缘非缘。以无体故。当情现者从缘生故是所缘缘。故说观心带有无相 今谓二释俱传为谬。何者且初解云。初二观所取空。后二观能取空。不应道理。世第一法双印二空。即双观二空。岂印二空而不观耶。第二释中缘二取空。所变空相名为有者。岂可唯欲除此相分之有相。不除识性之相分耶。不尔如何言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复如何言后触无所得。故知观二取为空。观识及性为有。犹带此二故不证真。不可唯说缘空相分说之为有 问言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现前安立少物者为在何位 答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带相故未能证实 又云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又教授颂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等。故在定位。然不坚执是定现量 要集云。据出观位说。观中现量不作此解 今谓不尔。若许观中不带空.有二种相者。应触无所得。即住真见何名加行。又亦应伏相.粗重缚。复违前诸文。

  论。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者。本释如疏。今又助释。此相缚体由第七识二执为本。令诸识中不能亡相。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我执故令六识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据执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执所施不亡相者。岂我执耶。由执法有故不亡相。设云见所施属我之物。是我所见亦我执起者。于余度中不亡相者。岂皆执为我所耶。故瑜伽论但云染污末那为依止故。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不言由我。望菩萨说名为染污。二乘不行无相施等。又前释言。言相缚者。谓于境相不能了达如幻事等。又若我执为相缚者。二乘无学断此我执应无相缚。此等回心加行等位应无二缚。又观安立应能断缚。何故瑜伽六十四云若离非安立谛二种解脱不应道理。二乘但能观安立谛。故知二缚未得解脱 问若尔二乘无漏后得既行于相。应有相缚 答以漏无漏性相违故暂能伏除。虽行于相不为相缚。即据此理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虽非相分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见分彼相所拘者约显相明。非唯相分名为相缚。故瑜伽七十五云。相.粗重缚有十四种。五于所知境无智缚。六于能知智无智缚。既能知所知俱名相.粗重缚。明见分等亦得名缚。本疏复云。如前第二卷引。众生心二性。内外一切分所取能取缠等。证四皆缚。西明.要集俱悉不许见.自证等亦名为缚 要集难云。若由说缠即说缚者。如何论师引彼经颂。证成有漏.无漏四分。无漏无缚非证无漏 今者为通。且据有漏证有四分。显知无漏亦有四分。若说言缚不得证无漏。亦应说众生言不得证佛有 又云正智证如即无相分必有见等。故知不由有见分等。自证分等有了.不了 此难非理。据有漏说不约无漏。如何得举无漏为难。

  言粗重者。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别抄说。粗重不同略有五种 一二障种子名粗重。即此论颂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二二障所引生所余习气无堪任性名为粗重。即下断障中云。二障所生无堪任性。如于二定说断苦根 三二障现行名为粗重。即说惛沈正障轻安。违细轻故名为粗重。如第六明。又对法第十云。领受粗重。即异熟受能障定故 四诸有漏种总名粗重。显扬十六说依他自性由相生粗重。粗重为缘又生于相 五一切有漏种及现行名为粗重。瑜伽五十八云。粗重缚即一切有漏法。应知此中或漏所随故。漏所生故名粗重。或漏自性故。或相应故。名为粗重。何以故。瑜伽六十四云。无所堪能不调柔相是粗重相。此有五种。一现重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由此有漏随其所有。总说有漏名为粗重。望无漏说。不善.无记名为粗重。即二障种.现及无记受望善心说。善有堪能故。或唯说散名为粗重望定而说。定有轻安故。前五相中具.不具等随其所应。且有漏善或名粗重。漏所随故。或非粗重非漏性故。非种子故。非习气故。所余或名粗重。或不名粗重。或唯说烦恼名为粗重。漏自性故。或通二障名为粗重。执自性故。漏性漏俱故。或唯障种说为粗重。以漏执性性沉隐故。生现障故偏得其名。或唯习气名为粗重。以微隐故。性难断故。诸说不同准此会释。

  论。菩萨起此暖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暖.顶可通中间。非是见道近所依故 又解方便可通。若成满者非在中间。若大乘者。上忍.第一唯第四定。余可通依近分.中间 又解中.下品忍及暖.顶二方便通依。成满唯在第四静虑故。今此文云。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准此成满当不通下。故知中间定不得有三乘成满。方便皆通。以入见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说五依非中间地。西明.要集俱许得依者。乖文自说。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谓未至.中间.四静虑.三无色。能起断惑能起善根。理必应尔 今谓不尔。彼说尽漏约修道断。非谓见道。七十一云三五依生。及六十九现观依未至.及四静虑。不说无色.及以中间。若以九依能断为证。亦应无色能入见道能起善根。若许起者违涅槃经暖等善根是色界系。及七十一.六十九文 又此论中.及六十九.显扬论等云依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见道者。就断烦恼并大乘中顿悟者说。若渐悟者断所知障色界亦许。二乘回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于见道 问既许毗钵菩萨生色.无色。虽是顿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应通无色亦有善根 答暖.顶.下忍容许上生。非邻近者可许上生。虽许上生所起暖等是色界故。定.惠均胜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上地不起下者。据诸凡夫及二乘说 或四善根菩萨生彼不能现起此四善根 或不上生。资粮位中许有生上未起暖等。作此说者顺诸经论。

  论。实证二空实断二障等。传三藏解顿渐二师合二十五释。且渐断师有十四释。且烦恼.所知各分三品总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先断烦恼三品之中。各有无间.解脱成其六心。次断所知既起异类断道即起胜进复有一心。总有七心。次断所知三品亦有六心。欲入相见起一胜进。亦总七心。合十四心真见究竟。何故入相起胜进道。以相见道未曾得故 问准第十云刹那刹那前后相望皆具四道。即不别起。何故今说有十四心 答彼别师义 又释彼据修道。非创初说 问瑜伽五十五但说二障各分上下。别总三心真见究竟。如何今说有十四心 答如此论会依真假说。实相见道重法于前。以曾得故。各下品别法。中.上合法。故说三心。非实如是 二云所断之障虽成六品。断烦恼已欲断所知。一类缘真更不别起胜进方入断所知道。故十三心真见究竟 三云从真入相以曾修故。胜入劣故亦不起胜进。但十二心 问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从相入修真无漏道起胜进不 答相入真修难故起胜进道 或已曾得入修。不更起胜进道。虽有二解起将为胜。非相见后即入修道真断惑道。中间起散别时方入修真断道故有胜进 四云准第十云二乘根钝渐断障时。必各别起无间.解脱。菩萨不尔。即后无间是前解脱。断烦恼时有三刹那无间断道。起胜进道欲断所知。即为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即有四心。断所知中三品亦尔。欲入相见起胜进道。即为第三无间解脱。故但八心真见究竟 五云断烦恼障三无间已即断所知不起胜进。即以所知初无间道。为彼烦恼第三无间之解脱道。故但七心真见究竟。准此应为六释。以入相见亦除胜进。准前一解 又解二障各分上下。粗细难易断差别故。如佛十力根上下力中根随应属上下故。断障亦尔。中品随应由观行者意乐力故。随上下断故各分二 若尔云何名为渐断 答由上下别得名为渐 又解本意二障各二不分中品。以各粗细易难断故。二障合有四品断别。亦有五释义准前明。准其义加亦应六释。义亦如前。又解二障。各分上下。二障下品必各别断。以创断故。二障上品即合共断。以能重起断障道故。以前断彼二下品故。即以烦恼下品为下。所知下品为中。望初难故。二各上品为上。以难断故。既三品断。于中四释。一云七心。三无间道三解脱道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从真入相不起胜进。三云五心。后无间道是前解脱断。第三品别起解脱。从真入相起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道顿断师义有十一释。且断二障各三品中。各下中上共合为三有其四说。一云七心。三无间三解脱起一胜进入相见道。二云六心。除胜进道。三云五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第三无间后起解脱及一胜进。四云四心。除胜进 问既有七.四刹那差别如何名顿 答二障同断名之为顿 若尔云何五十八等说三心耶 答同前渐断释彼三心 就断二障各分二品亦有四释。义同于前 就断二障各一品中有其三说。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心。义说为二。无间.解脱。能断障故名无间道。证无为故名解脱道。此论虽多刹那者。是余师义。上渐断十四。顿断十一。总二十五释。又传二十六释。渐有十六。顿断有十。

  且渐断中十六释者。如断二障各三品中分为四释。于前释中但除断烦恼已起胜进道方断所知。余释同前故但四解。断二品中同前除胜进亦只四释 又二下品别断。上品合断中。亦同前四解 各一品中亦有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胜进。一云四心。即后无间为前解脱。别起胜进入相见道。一云三心。亦除胜进。总十六释 顿断十释者。各分三品合顿断中。同前渐断除一胜进亦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渐分为四解。各一品中但为二解。无唯一心义说为二之中解也 如渐.顿断各分为三。俱非正释。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后二释正。顺教文故。顿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余皆不正释 西明云。虽二十五释理犹未尽。各一品中合有渐.顿二师说别。合二十八释 今谓此说亦未尽理。一西明但闻三藏前二十五释。不闻二十六释。各一品中就西明释但为三解。合有四释如前已明。亦少一释。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断烦恼已。欲断所知应加胜进。前三类中各少一释。不可说言一真见道不可别起胜进。以所释障品类别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 要集云。有解云。二十八释亦未尽理。各一品中渐断障家合有五释。一个三心。二个四心。一个五心。一个六心。加西明二。又三心见道但为四解。亦不尽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二品无间。第三是前二解脱道。又从第一入第二。从第二入第三。既是异类应有胜进。即合七释。合三十三方得尽理 今谓不尔。三心见道初二无间第三解脱。与前各一三心何别。应除此解三十二释 要集云。此皆未尽。于一品顿断之中合有四。即一无间断惑证灭义说为二。只是一心。入相见时起一胜进。故为四解。又三二一各别断中。从断烦恼欲断所知各起胜进。即加三胜进。于有解三十三释中。除三心见道二释但存五释。于无间后不许起胜进。但取二心无间一心解脱合三十一。加胜进四。一品顿断中加一。渐断之中一二三品各加于一。合三十六释。于中一二三品各十有释。三心见道有其六释 今谓不尔。四胜进道应顿断中加。渐断之中准有释有。又可许各一品中。顿断只得有四。渐断有五。三心见道二无间一解脱过亦同前。应三十四释。今者义准合三十九。各二三品中渐顿各六释成二十四。各一品中共有九释。如前准知。三心见道合有六释。后无间道为前解脱释中。于断下品烦恼障已亦起胜进。或除相望无间解脱。但于别起无间解脱。断下烦恼欲断所知。起一胜进为一解。又断中品起一胜进。趣总断道亦为一解。

  论。二相见道等。若依渐断是真见道。解释如前。故五十五云。云何名为第四现观。乃至云善根无间有初内遣有情假法缘心生。能除耎品见道所断烦恼粗重等。故知真见渐断非顿。皆如疏引 若第二师亦如疏引。说三品心如次下会。又杂集第九云。又如上说见道差别皆假建立。非真实尔。何以故。出世位中各别内证绝戏论故。亦不可云此依十六。论云皆假。若说十六。但应云是假建立。何须说皆。故知总.别二种见道皆是假立。若尔顿断家引。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亦应是假 答不尔非差别说故是真见。已下方云。又遣各别有情假法假等。三心见道是差别说。故假建立。

  论。前二各法各别缘故等。疏有三例。此即别缘名法。总缘名类 西明云。但有二例。一约三心。二约十六心。杂集第九缘如名法。法之智故。瑜伽等前二名法。第三名类。护法释云。各别缘如是法之智。后总缘者前二智类。类即智故。故下云言后圣法皆是此类 要集云。有释为胜。如体非异不可说类。能缘之智前后虽异是前智类 今谓不尔。瑜伽五十五但云又前二心法智相应。第三心类智相应。亦无文释。五十八云是如智相应类者。释一心言。意谓三心别断。何名一心。以同缘如智无别故名为一心。不释法.类。若以彼证。总名为类无有法智。然此论云言后圣智皆此类者解十六心。非是三心。三心之中自云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又十六心由第三心缘第一二。谓后缘如智皆是此类。由第三心作种类印解名为类智。今此第三亦自缘如。何得同彼。又此论自释。何故不依。若言此文不释法类智名所以者。何须说云各别缘故总合缘故。故者所以。即辨法.类得名所由。故本释胜 问大乘真见断二障。据彼总别立三心。二乘真见断一障。应亦别总立二心 答说六现观既通三乘。现观智谛现观之中辨此三心。故许小有亦复无妨 又解不许。二乘唯观安立谛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许作者。何故诸部小乘之中。皆不说有二心见道 若尔初十六心诸部亦无。岂可不作。若亦不作。违杂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至安立道谛。谓于诸谛中有如是如是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尔何故诸部不说总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 答约不愚法依大乘教中声闻乘法作安立观。诸部小乘多约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 问若尔三心亦应如是 答杂集论中但说安立。不说声闻作非安立。胜鬘经亦云声闻知有作。二解任情 问声闻.菩萨有真.相见。独觉亦入相见道不 答有二解。一云亦入 若尔声闻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缘觉既入。何不立果 答加行期心有差别故。声闻期出心暂息故。缘觉不出即入修道。不暂息故。又如菩萨虽至十六亦不制果 二云不入 若尔何故说三十四心成缘觉果 答彼小乘说。非大乘义。二说前胜 问何故真后作相见耶 答为成就佛法三乘通明。大乘亦为降伏二乘欲引摄故。

  论。二缘安立谛等。问未知二乘具作二种。为随作一 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者作后十六 或广惠者作二十六。非广惠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说上下一十六心。据三乘通及非广惠。杂集论中说总十六。今此论中具说二种 问二十六心何先后作 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故。彼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势力故。于苦等安立谛中。有第二现观位清净无碍苦等智生 若尔何故杂集说总十六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 答此论中会依真假说。不言三心无间后生。故在后作。又显扬十七云。不由行差别。即是言教随真见道拟宜而说。教授于他。非内证智 又解总作在先。上下在后。杂集.此论俱先说故。显扬十七云上下观十六种智修道作故 若尔瑜伽如何通释 答彼据从真见道入相见道。至第三心无间即出方现在前 又说现观边智谛现观。二十六心俱此观摄。随且举一。不言无间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等生。言第二现观清净无碍苦等智生者。依五十八现观有二。依广布教相见第一。内证相见是第二故。非说下上为第二现观 又释不定。随观行者真见道前先意愿力。至相见道即先作之。未见教断。随情取舍 问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见道。何故显扬十七云。从此谛现观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净智生 答二解。一云瑜伽等据重法前真见道智。无相.有相二智所行俱各创得。故有相智名相见道。又据不出观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见道。显扬约其真.相别起。相见在后更重修故名为修道。若据重缘真见所缘亦属见道 又解瑜伽据不出观初作之者。判在见道。显扬据出观后重作之者。名为修道。非于修道不作谛观。故显扬云。如是现观智。若声闻等所得。为对治欲.色.无色三界杂染。若菩萨所得。为对治十种地障。乃至亦名究竟现观。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二释任取 问显扬云。如是三智能断一百一十二烦恼。瑜伽论等说与此同。何故如是 答此论等说总约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断证差别。不说断数。又据非立谛。显扬约断虽一二品。据安立谛分成一百一十二烦恼。实不相违。

  论。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缘如。二别缘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观。此中且据法真见道。言观三界苦谛真如。若准杂集二种具论。故云言苦者。谓苦谛。苦法者。谓苦谛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谓于加行道中观察谛增上法智。智忍者。谓先观察增上力故。于各别苦谛中起现证无漏惠。由此惠故永舍见苦所断一切烦恼。又复云。忍即是印前苦。其不缘如何忍可 又解但缘真见所缘。言苦法智者举此忍因。故下释乃至云。如理作意所摄智增上力故。于自相续苦谛中。现证彼真如出世间惠。正见体生。即从因为名。若依俱舍第二十三。从果为名。故彼论云。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名。如华果树。此从因名 或就果称。西明义意 今谓俱舍释后十六。可从果名。今此总缘。与上下别。又俱舍释亦不尽理。苦法智是果。忍者是因。今既双举故因果合因。苦法智是因。忍者是果。因果双言故合为因。若唯从因。应如似悔从因立名名为恶作。不云恶作悔。今既因果合举。明不唯因。即依主释。通依及于。于即境声。义如前显 又二相见所有诸智有二所缘。一放法所缘。二自性所缘。放法所缘。缘见所证及能证智。如初三心及后十六即缘所证。第一十六缘能所证。二自性所缘。即兼缘前资粮.加行能所观法。准此论说。上下现观法真见道无间.解脱。瑜伽五十五云。当知此智第三心无间。从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智曾所观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 又解但缘真见道法。五十五云。缘先世智曾所观察等者。缘谓缘藉因缘。非所虑缘。二解前胜。若不缘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无生忍。非不缘印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缘前 问初十六心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缘于如。何分忍.智 答据印决定。俱应名忍亦同名智。据差别义初忍后智。以昔见前。虽依圣教观苦等谛而有智生。未能证知。今初无漏创证彼境故得忍名。后虽亦印不得忍号。又忍.智俱决应俱名忍。恐后滥前不俱名忍 问前言苦法智忍。后但云苦法忍。即不相滥 答准此道理言忍亦得。显因果别。不俱名忍。但随举一名忍不违。亦不可言后但云智不得名忍。俱同印故 问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后苦法智法即真如 答虽俱缘如。初创缘如未印非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二重证。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论。诸相见道依真假说等。问三心见道二乘圣者回心向大已断烦恼。入相见时亦三心不 答亦有。令彼障远及除习气。法彼真见无间解脱所有功能故亦定作。二十六心应知亦作。虽所知障不约迷谛。随烦恼说。亦复无违 问三心十六在见道前何位。先修令相见起 答准显扬十六。修起次第在资粮位修十六心。次说善根。准此论明加行位中。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二论别者略为二解 一云显扬据上下十六在资粮修。修道方起。此论据总十六。加行位作。相见中起上下观者。文虽不说。准彼亦在资粮位修。相见道中最在后起 又解显扬说初修在资粮位。此论约后习故在加行。各据一义皆不相违。

  论。一思现观等。此思等六出体有四。一克性。二据胜。三相应。四眷属。如思现观等说是惠者。即克性体。及俱行菩提法即后二体。五十五云。决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据胜出体。释名者。如思现观是邻近释。如四念住体实是惠。由与念俱名为念住。思现观亦尔。此论.显扬.瑜伽七十一并云。思所成惠而为自性。西明云。思现观或持业。或依主。信邻近。戒如信 且思现观诸论说是思所成惠。如何持业。亦非依主。如戒非观名为现观说为邻近。思亦非观。名为现观。何非邻近。若云现观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何不得云现观非思。云思现观是邻近耶。信现观体于三宝净信为性此克性体。瑜伽五十五云。及闻所成决定智惠。据胜出体。显扬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应眷属。余皆准此。信.戒释名者或亦有财。虽体非观。能助现观故。或依主释。助现观之信。令观明之戒。名信.戒现观。或如念住亦是邻近。

  论。初获圣性等。西明云。能生初地无漏法尔种子。及新熏种为其自性 今谓。虽有新种非胜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现。证理断障故能生胜。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西明云。地前虽有无漏种子。而二性同时互相违故非圣性摄。如灭尽定依种假立。微微心时虽有其种。而非灭定。有心.无心义相违故 今谓。若尔初入见时二性不俱。应无漏种皆名圣性。又如灭定唯防心能名为灭定非诸种子。故此圣性非正能生。即不应取 西明又问圣性望同凡性。亦不相应耶。答此中亦立。即是得收。若望二障即非得摄。宗许非得亦通无漏 又解无漏力胜不假别立 要集亦云。不立为胜 今谓不尔。若无漏胜不立不相应。灭定无漏。应不立为不相应法 又前第一云。然依有情可成诸法分位。假立三种成就。翻此假立不成就名。故知圣性翻异生性。应名为得。不名非得。不尔翻何立异生性名为非得。或望不成异生性边假名非得。

  论。极难胜地等 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如何此论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据实初地二智双行。而约任运故说五地 有解已破 要集救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观。然五地以上任运双行。八地以上方得任运。未见别教 今谓不尔。八地以上名无功用诸论共同。五地任运出何圣教。又行相互违。初即能合。何成极难。若云八地据任运长时。此地据任运能合者。此亦不尔。既任运能合何不长时。若云或有相间故不长时者。既为有相间无相观。有时不合何成任运 若尔如何会此相违 答仁王经中据相见道变相双缘。此论等说约真俗智并。未曾有处说于见道有二智并。五地创并故说极难。

  论。此十修者。摄论第七说有五修。一现起加行修。二胜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云四如前释。一现起加行修。即是发起勉励加行。二胜解修。与杂集论胜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杂集论后三作意。四方便善巧修。摄论无别解。即七最胜中方便善巧最胜。五成所作事修。即杂集论依止自在修。摄论云。谓诸如来任运佛事无有休息。于其圆满波罗蜜多。复更修习六到彼岸。杂集论云。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说三皆得自在。虽得自在犹修不息故。二论开合互有不同。各据一义。杂集无摄论现起加行。摄论无杂集依止任持。摄论开杂集论四作意中初胜解作意。略无任持。以为所凭所修二差别。教是所凭。余三正修。所以别开。杂集以作意故合彼胜解。别明任持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别明之。或彼加行此任持中后二所摄。即举后二影显前二。杂集别明意乐。摄论即作意所摄。摄论显诸胜行皆具六种意乐故不别明。杂集约总别不同别明意乐。并不相违。又六意乐二论少别。摄论云。一广大。二长时。三欢喜。四荷恩。五大志乐。六纯善。杂集云。一无厌足。二广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无染。六善好 名不同者。释论以殑伽沙等珍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舍名为广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为广大。即此长时舍于珍.命亦不为足名无厌足。以长时能舍亦名广大。二论互举。摄论以经多劫舍身.命.财。一一如来一一有情悉皆供养。而无厌足名为长时。杂集据虽多时设得成满。犹行不息名为广大。广大.长时义一名异。如七大性长时.广大俱名为大。杂集据不自求来世满果。化他令得非为爱见。但无痴等起名为无染。摄论约令他相续舍三恶道得胜异熟。不为自身名大志乐 纯善.善好名义相似。西明云。摄论五修如次。即此论五修者。准前所列。名义同异不得如次。彼判有谬。

  论。二摄善法戒等。本释云。以有为无为无漏善法为体 西明云。修有为善。证即能证无为功德。而非无为为戒体性。又言十胜行。明非无为 要集云。此三净戒皆用思愿现.种 今谓。本释意少有别。若据克性即正三业。若据相从所修所证。通为.无为。如似相应.眷属出体。又诸论等据所修戒。此兼所证故。然所修证。或通因果。因名所修。果名所证。即七大中证得大摄。摄论亦云。摄善法戒能令证得力.无畏等。此意因果皆欲修证名为摄善。虽然所证亦通无为。

  论。此与二乘有共不共等。西明云。旧云性罪。谓杀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摄论云。杀.盗.淫等贪等所生名为性罪。断生草等非贪等生说名遮罪。此意染心断生草等即名性罪 今谓不尔。彼摄论意。若故杀生等。必贪等起故是性罪。故断生草。非必贪等起故是遮罪。又断生草等。十业道中是何业道。染心起时得名性罪。若云由贪等是意业者。自由起贪等。何关断草。又为贪等起杀等时。应犯身.意二处业道。又解深密云。十地中所起烦恼不染污相。由知而起。但为利生不为过失。此起贪等应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虽起贪等非染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贪等生即为性罪。

  论。定学有四等。西明云。旧法师判。初之四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刚喻定.及佛四定。如次虽引古释更无别判 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惠亦多。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

  论。一异生性障等。本释异生性障。即随依与现本识同地能生二障分别种上假立。断能依故。说所依亦断 要集云。无间道但断二障。所依断故。能依异生性亦随断 今谓异生性体非障所收。可言所依断故能依亦断。既异生性体亦是障。何不说断。由此正与圣性相违故入初地。初正说断故。此断时种等亦断。据增说故。又本疏云。十地论第一云凡夫我相障。此亦不然。障体通我法。非唯我故 西明.要集俱云。我相通摄二执。余处亦言法我等故 今谓。本释以彼名滥故云不然。非不知我通摄二执。此意若以我言通二执故。但言我相障。应但云我相空。亦即摄二空。诸处何须别言我法。西明说异生性通依现种者不尔。此论第一及今此文。皆云依彼分别种立。虽下执着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现行。下二说故。无文明说通依现故 若尔何故言即此障 答异生性狭。言障即宽。虽举异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总名愚。况二执体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 又解执着我法愚。即是异生性。依彼我法种立而得彼名。非即说是现.种二执。故云应知愚品总说为愚。若云执着我法愚即是无明。与第二释无别。下云利钝障品俱起二愚。即唯说愚。若云即亦说执。执体是惠不是愚故。若云愚类亦说为愚。如何不许异生性体是愚等品亦名愚等。

  又异生性。西明不定性人得圣已去。亦圣亦凡。又解唯圣 要集断云。后解为胜 今谓前胜。同本疏故。于初地中获圣性故。

  诸经论中所说十障及二十二愚。名字少异义意多同。然要集云。十障与愚互相摄者应作四句。有障非愚。第四微细烦恼现行障。定法二愚不摄彼障 今谓不尔。下论解言。身见等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准知此愚亦即是障。以等言摄。论明说故。

  法观已永断伏我见及俱贪.嗔.痴等。唯有独起贪.嗔.痴等。此前俱生诸伴已害名害伴随眠 要集云。寻此中意。意识身见与所知障同体起故名为俱生。余贪等惑非同体故名不俱生。由俱生伴断故。不俱生余等随无。然四地断同体身见。三地断同体贪等 今谓不尔。有烦恼障不与所知障同生可如所说。无有烦恼离所知生。诸烦恼障必与所知同种而起。何独身见与所知同有余不同。此三随眠初二第六俱。七地已前断故。微细随眠即通第七。八地已上犹现行故。不说断故。然说第六我见所引近远分二者。说第六俱。非第七俱。七俱不由第六引故 问菩萨故意未断烦恼但断所知。断所知时烦恼应坏。何以故。胜鬘经云。若无明大地坏。彼一切随眠坏故 答据见.修惑各究竟说。于十地中修未究竟。虽分断所知。有余依故。

  论令彼闻思修法忘失等闻.思在散思惠唯欲。云何欲贪得定已后发胜三惠 答由得此定令欲界中所有闻思得增明故。此定不起三惠非胜 问于初地中得证不退。云何于所闻思修法忘失 答有二解。一云以地前有二。谓得及证。闻思为得。修惠为证。地前二种俱退。地上无漏定为证。有漏者为得。今言忘失者。据有漏得退。无漏证者不退。一云地前于自他分法得已俱退。初地已上于自地法不退。于他地法修得有退。云初地已上证不退者据自地说 问贪等烦恼七地已前犹故意起。云何此地断欲贪等 答故意起者约别相 有愚非障。恶趣杂染.定法二爱。亦谓不尔。定.法二爱如前所明亦是障故。

  论。由斯初地说断二愚等。问何故障中但言异生性。不摄第二愚。第二地中断邪行障。即并摄第二 答彼邪行障以竖论故。通果即宽横。论即狭。不遍烦恼。异生性障横论故宽。遍二障故。竖言即狭。不摄第二愚。据横.竖别故不相违 又解邪行障宽故摄二愚。异生性狭不摄第二。何缘如是。障圣性增唯异生性。障胜戒故起业亦是。又依第二解利钝品愚异生性障亦摄二愚。

  又论云虽见道生等。本疏云。能起烦恼亦摄所知 要集云。烦恼言不摄所知。望业果势疏远故 今谓不尔。通二障故。准下所知亦烦恼言摄故。

  论。如入二定说断苦根。问初定无苦习气应除。何故二定方始说断 答以初静虑犹有三识。是苦所依。第二定无。是故说断 问忧.喜.乐受依于意根。云何初定忧言出离 答五识自无治道。识无粗重方除。意地自有断道。忧在初定即灭。离喜.乐等准此应知。

  论。此粗彼细断有前后者。本疏云。如何害伴。如断障章已广解讫。彼处言。害伴随眠在五地断。解深密经及瑜伽论七十八云。一者害伴。谓前五地。诸不俱生现行烦恼。是俱生烦恼现行助伴。彼于尔时永不复有。此言俱生者。非对分别任运起名为俱生。意言第六识中与身见俱起贪.嗔.痴名为俱生。独起贪等不与我见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生由我见俱等势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说障胜者。于此中断所依所知能依不起 问此欲贪等既障胜定。为总断伏为不尔耶 答不尔。以缘境生。偏障能发胜三惠定者。此中断之。非余皆断 问前障三惠同说闇钝。云何断障修与余别 答据实同障。约胜劣殊各据胜说 又解虽名同闇钝。一障胜定及胜修惠。二障总持及闻思惠。断虽同时据行相别故别说断 问修惠是胜闻思劣。云何先胜后陈劣 答障修惠者与定同故。由得定已发胜总持及俱闻思。虽俱时断约因果分。

  论。第六识俱身见等摄等。问何故此障菩提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断 答菩提分法修念住等。由执我故障彼念住观法无我等。故说为障。

  初二三地相同世间修施.戒.修。四五六地相同二乘故四地作 问既非大乘正修学。何故须作 答三乘通修。非不为正 问修有何别 答若二乘修断烦恼障。大乘所修即断二障。又如二乘观不净等不为坏缘。大乘坏缘如观身不净.非不净。非一向不净。即观不净除烦恼。观非不净除所知。又声闻等观安立谛菩萨观非安立 问说所余障与愚名同。此障何故非愚名同 答障据根本。愚约能发定.法二爱。又障据总愚约别障 问所知障中岂可无爱。言所知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答断所知中实亦有爱。无明增故但说为愚。烦恼障中亦伏无明。由爱增故偏言烦恼二爱不行 问诸经论说二障三住断。如何四地伏我见等 答彼约皮.肉.实等三说。非望别别所障地者 问何故此地除定.法爱 观受是苦除定爱。观法无我故除法爱 问何故不于初.二.三地断害伴乃至微细等 答若不断身见害伴不断。及不断羸劣微细不断。故于五.七.八等断别 问何故要断我见等已。害伴等方断 答准常可知。

  问四无碍解。何故前三同为一障。第四独为一障 答前三无碍虽体有三。缘境各一无多行解。第四体一解行分多。谓即七辨 又云。前三是因。第四是果。故三一障而有差别。

  问前言十障。今何十一 答前约障因十地故十。此兼障果故有十一 问此佛地障用何智断 西明云。平等.妙观依金刚定共断此障。所证同故。此通根本及后得智。而差别者根本双断迷理迷事。后得断事 今谓不尔。若许平等亦正能断。应自能生。既观察引。正唯观察。不尔十障皆二智除。何但佛地。又断前后后得断事。一刹那除根本足能。如何后得别断迷事。谈能可尔。正断即非 问金刚喻定何地所摄 要集云。有云两解。一云第十满心。若尔前前地地皆对治后后地障。答教说出十地即成佛故。故前位断不同因位。一云出第十地满心已后方是等觉。仁王.本业皆过十地说等觉故。后经时劫方入妙觉。要集云。后释为胜 今谓不尔。如四善根诸处皆言初无数积智.福满已方起善根。岂非初劫满心所摄。此虽离第十地别云等觉。亦第三摄。即属满心非满心外。若许出十地外更经多时后方入佛。应出初地等亦经多时方入后地 问若第十外不经多时。何故本业经说金刚喻定许经多时。又彼经云。佛子摩尼宝璎珞菩萨字者。等觉中一人。其名金刚惠菩萨。乃至住寿百劫修千三昧等 答今者通云。仁王般若初地已上名圣种性。第十地出最后满心名为等觉。以入.住.出各经多劫故。璎珞本业据出心满断自地障尽。修其加行断第十一佛地障故。多时修习及正断时。皆名等觉。所修之定皆名金刚。以能断其在实粗重最后障故。非出十地满心已后。别有等觉经多劫住。故瑜伽四十八云。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皆悉永断入如来住。此中既说法云菩萨为成满住。皆悉永断入如来住。明非在外更别多时。若许多时应别立住。既不别立。明在第十满心所摄 又此论第十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摄。乃至云。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于极喜地见道初断。修所断种于十地中渐次断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既言于十地中。明非出十地满心已后 若尔何故别说等觉多时修等 答以于此地断第十地自障尽已。方欲断彼第十一障。故须加行种种修学。得经多时故别立名 问诸十地障各入初断。何故佛地障在第十地断 答十地各分入.住.出位胜劣不同。故入地断。佛位不然。故十地断。若许佛地同十地者。即佛有胜劣。既无胜劣称正等觉。故皆断已方入佛地。作斯通会不违经论。◎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本终)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末)(论第十)

  ◎论。此十一障等。本疏言体性宽狭更无别异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种障各举初断。影显住.出所断障故。疏云十地所断虽但所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断者。论意如是。本明断障得果。唯断十一非但断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论文总分别断。非为不知十一不摄住.出断者。

  论。烦断障中等。本释言极喜住。简彼二乘。初见初断。简相见道。就真见道但取无间故说初断。西明并取无间.解脱二心同断。简后三心.十六心等 要集云。有释为胜 今谓不尔。前第九云无间.解脱断惑证灭期心别故。不说同断。若定同断。如何得言期心别故。又要二道方能断惑即违下文。菩萨利根刹那刹那能断证故。以二共断非刹那故。又杂集第九云。断对治者。谓加行及无间道。持对治者。谓解脱道。不说为断但云持得 问烦恼障品于十地中故意方起。云何二地犹有误犯三业愚耶 答故起烦恼。误者所知。亦不相违 问故起烦恼必依所知。无有烦恼离所知起 答彼误犯愚但约别起所知障说。非烦恼俱。

  论。彼障现起地前已伏者。本解如疏 西明云。问十地修所断种与俱生我见同体起。乃至嗔等同体起者何地断尽。答俱说初地至金刚位位皆断。而十障四地断身见者。违道品故。依粗相显说四地断。据实我见及嗔等。各应多种地地别断。不尔如何先断误犯细障。后断欲界嗔等粗惑。仁王经云。初地断贪。二地断嗔等。三地断痴。四地断五见。五地断疑等 今谓不尔。菩萨断障非如二乘断烦恼障。三界九地品品次第各各同断。随何等障障此地者菩萨即断。不妨先断色界之者。后断欲界。亦无余地断于第六相应身见。仁王.此论俱说四地障道品等所知此断。烦恼随伏。若许余地犹有我见。何得说有害伴等名。又准仁王。误犯与嗔俱二地断。亦无前后。

  论。由斯故说二障粗重三住断义。如本疏中解其所以 要集云。三粗重者。一云从初至七地断皮粗重者。诸论无文。三种粗重。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经第四。皆说三住断故。然四十八别说二障各三住断。断烦能障初后粗重。通其现.种并及粗重。中间粗重但断现行及其习气。若断所知俱通现.种并及习气。然四十八断烦恼中据正断说。断所知中据已断说。二障互显理实相似。又所知障为异二乘故约显说。又四十八于所知障立皮肤肉三粗重名。于烦恼障但标总名。理实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障。故瑜伽七十三总别互显。第一粗重总含二障。不别说是烦恼.所知。第二属烦恼。第三属所知。故彼论云。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二烦恼障品在肉粗重。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解深密经三俱总说。故彼经云。此诸随眠几种粗重断所显示。但由二种。谓由在皮粗重断故显彼初二。复由在肤粗重断故显彼第三。若在于骨粗重断故。我说永断一切随眠。害伴.羸劣虽前第九正断所知名二随眠。烦恼随伏亦得二名。要集引云有说四十八说二障二住断者。烦恼无三住者。捡本疏文。无有烦恼无三住文。此论.瑜伽皆说二障有三住断。本疏不违。

  论。断二障种渐顿云何者。本疏有二意。一前说菩萨未辨二乘。今对二乘辨断差别。二前明断不分渐.顿。今明渐.顿小.大断别。

  论。修所断者随其所应等。准声闻乘得果有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论文初一类是。二超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杂集论云。谓倍离欲及全离欲。入于见道如次超初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后果。此论第二类。及杂集论第十三说。然今此论但举二类略无中二。何以故。辨渐.顿断。以超前二见必顿断。余未伏修必渐断故。与次第同所以不说。超中二果是顿断修。与彼余别是故别说。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见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顿超。杂集论说设少离欲亦渐次摄故 问倍离.全离二种性人。为先种殖顺决择分。为未起耶。为即此生入于见道。为更生耶 答虽未见文今以义准。此等曾种顺决择善分。逢外道缘。或先习力能倍全离。回心趣小即于此生入于见谛。何以故。若许经生方入见谛。若全离欲不退上定。命终生色不得入见。若倍离欲经生。即退已伏烦恼重引现前。入见道时何能随断。如余不伏入见谛故。若未曾起顺决择分。不可回心现即入见。无有一生修即入圣。要三生等方入圣故。然经论中不说先起决择分等是隐略故 问此论何故不说超初及第二果 答略显渐顿断烦恼别。不具分别得果差别 问超初二果先所伏惑。何时能断。何位得果 答准杂集说。于见道中第十六心随得二果。准此论第九。十六心等是相见道。非实断惑。依真假说放法真见。故在真见与见断惑一时同断。不劳异说 问独觉之中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与杂集论第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独觉道。谓由三相。一类安住独觉种姓。经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近。承事。乃至如是名为初独觉道。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于先未起顺决择分引发令起。谓焕.顶.忍。而无力能即于此生证法现观。乃至云。于当来世能证法现观得沙门果。是名第二独觉道。此当杂集或先已起顺决择分。此通本来是独觉种定姓之人。及不定姓声闻种姓。起顺决择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忍。唯一刹那入第一法。即能证得法现观故。是声闻摄。非独觉乘。复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闻法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复修蕴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于当来世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是名第三独觉道。此是杂集先已得果。准此文意。言值佛者。有佛教法从他听闻亦名值佛。虽有佛教无人传说名无佛世。不尔但取佛自在世名为值佛。若佛灭已正.像等法亦名无佛。便无佛灭得声闻果 总成胜出。何以故。瑜伽.杂集俱云后二名独胜部行 问何以得知。虽有佛教无人传说亦名无佛 答龙宫.天藏像末之后佛法岂无。以此准知。虽有佛教但天上人间无弘传已方名无佛 问修习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为更修习独觉乘中顺解脱。为即至彼顺决择 答有二释。一云随在声闻惑暖.顶.忍。何位回趣即是独觉暖.顶.忍位。以所断证皆悉同故。不尔得果方作独觉。岂更修彼资粮.加行。一云更修独觉资粮.加行。证断虽同修行有别。三.四生修有远近故。不尔二生修彼声闻顺决择已。即于后生成独觉耶。不同得果始回作者。已断惑故。得现观故。未见文断取舍任情 问先修声闻顺决择已回作独觉。更得百劫修行练根为麟角不 答有二释。一云不得。此回趣者必不定姓。是钝根故。又复瑜伽.杂集俱云此类是部行故 若尔何故杂集论云。余生顺决择分。为趣大乘及独觉乘许更生故 答以若此生得即声闻果。犹更余生方成独觉。非谓得许经多劫修。

  若尔回心趣大乘者岂不多劫 答回趣独觉是钝根性。趣大乘者望彼为利。根性别故得多劫 一云准彼论文云。或未起顺决择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声闻顺决择分回趣独觉。是未得果。亦得百劫修行练根说余生故。如趣无上大菩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说成部行类者。据从此已回作独觉不练根者 若尔何须云在决择趣独觉者方成部行。同顺解脱俱得百劫。二位齐故 答在资粮位有未定生百劫练根。理即无难。在顺决择已定生时。去谛观近。据难偏说 问从凡趣入独觉见道及起修道断惑如何 答随彼练根及不练根。俱先世道伏无所有。入见顿断。唯非想地九品别断得成独觉。大乘未见正文。准有部说。必无出见八十一品断修惑者。以利根故。不制果故 有义修惑见道满已。八十一品各各别断。然不出观不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说前胜。以性利根非渐次断 问如得初果出无佛世作独觉者。断修如何 答随前三果准瑜伽说。必更修习诸善巧观。随所未断。或复顿断如顿出离。或不出观次第渐断。以更不取声闻果故。若阿罗汉出无佛世。但修善巧断余习气练根成胜。无惑可断。然瑜伽三十四云。又彼一切应知本来一向趣寂者。据不逢佛一类者说。除麟角喻余若逢佛成不定姓。

  论。加行等四刹那刹那等者。具释如疏。今者略以九门料简。一出体。二释名。三作用。四依界地。五漏无漏。六摄对治。七约修辨。八四差别。九因果殊。言出体者。一克性体。通世出世间智为四道体。故瑜伽六十九云。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等。二引发体通戒.定.惠。三相应体通诸无漏加行.根本.后所得智及有漏中诸方便善心.心所法以此四道通漏.无漏故。诸余出体略而不辨 二释名者。于诸所断加功用力顺趣能断名为加行。或顺趣断性亦名加行。非此加行不求证理。且据趣求能断道说。故瑜伽六十九云。于一切地修道所断耎中.上等九品烦恼。随其品数各各差别。能随顺断是名初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能舍烦恼。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现行烦恼不起名为舍离。或据修道修加行时。亦能少分伏除粗重名为舍离。非是正断所断烦恼得舍离名。此据别起四道而说。若约相望。虽复加行亦能正断。不以加义名为无闻。望义别故。道者通履义。加行即道。持业释也。言无间道者。二义无间。一观理无间。不同加行犹带相故。二断惑无间。不同加行犹未正断有此后间。瑜伽.杂集皆且据后一义而释。故六十九云能无间断是第二道。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无间永断令无所余。无间即道。若有漏道能无间伏。皆持业释。

  解脱道者。解脱有二。一能解脱体得自在。即离系缚。如八解脱。今此解脱亦复如是。能除粗重得解脱名。二所显理名为解脱。自性离缚名为解脱。昔来惑障智不能证。今除惑已智方能证。解脱是理。道者是智。故杂集第九云。谓由此道证断烦恼所得解脱。若依前解亦是持业。论多依后。即是依主。解脱之道。何故如是。为简无漏胜进道故。依主为名 若尔有漏何名解脱 答亦通能得择.非择灭。以所伏惑有永.暂故 言胜进道者。胜谓殊胜。进谓升进。故杂集第九云。或复进入余胜品定。诸如是等名胜进道。亦持业也 或望前为胜。趣后为进。胜进即道。杂集第九。为断此品后余烦恼。所有加行.无间.解脱道望此品是胜进故。名胜进道 三作用者。谓诸世间及出世间诸有所修。或为断染。或为证理及胜功德。皆因四道能得成满。若据前后相望四道。四道俱能断惑证理起胜功德。若据别起四道有殊。且约断惑加行有伏烦恼之能。无间有正断惑之用。解脱能证所得灭。胜进能有进断余功。证理起德准义可知 四依界地。五漏无漏。并如疏辨。疏云有顶有解脱道类名解脱亦有。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解云道类名解脱者。非无间后解脱。是此类故。如容豫时重缘先时所得解脱。非次无间后之解脱者。若是证真无间后之解脱。亦亲证理。此有顶解脱次此无间后即起之者。如无学身中余时所起之者。非次第也 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脱亦通有漏。依有顶地无漏四道断惑者无。修八解脱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许有四道。此亦何失。诸处但说为断惑故修四道者。且约一义。非谓修余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者。据初学者。设久学者约不亲证真如理说。何以得知。彼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诸定所摄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无漏。又复游观无漏极成。又彼地心亦缘真如。准前第十二。入灭尽定有二方便。一缘非想非非想入。一缘无相界相入。故知论云但作非想非非想者不尽理说 六摄对治者。准杂集第九云。由具四种对治故名对治修。谓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见有漏过患如病痈等名厌患。欣断正断诸烦恼故名断对治。即加行.无间二道所摄。据实厌患亦是加行。以远近别。近无间道之加行者得加行名。摄断对治任持断得名持对治。虽大乘宗不别立得。即于现行能证彼断。以体持用。用即是得。明.闇相违亦名对治。或持所得。即是真对治性。即解脱道摄。由解脱道证对治性名持对治。令先所断烦恼转远离故名远分对治。胜进道摄 七约修辨者。杂集第九有四种修。谓得修.习修.除去修.对治修。彼论自为二复次释。文虽但配一对治修。以理而说具摄四修。加行.胜进二。各摄得及除去修。令无间道种子增故。修加行时能伏现故。故彼论释得修云。为得故修。释除去修云。由此修力除去现行位诸不善法。无间.解脱摄习.对治。彼论释云。由此修力数习已得诸善法故。对治未来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或一一道各具摄四。亦复不违 八四道差别者。若望前后相望刹那具四。据义有别。体即不殊。若据别起四别行相。如出体辨。然唯无漏可约刹那各具四道。刹那刹那可断惑故。非有漏道 九因果有殊者。在二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脱定姓之者。不趣大故。自乘满故。但起解脱。部行.惠胜定.不定姓俱各起四。决定种姓自乘胜德未成满故。或但起二。解脱.胜进。不定种姓回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八地已上起无漏四。若在佛位有后二道。证先所得故。望因胜进。非自果位 问五地之中作四谛观。云何证得无差别如 答虽作四谛观而不言唯。通八谛观而复坏缘。不以真如别属谛故。知理通故。不如小乘定执观故。证无别如。

  释所弃舍。于中二释。一约转齐。本有无漏种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种增生初见道无分别智。即此现行无漏有力资中品种令能生现。亦令自种转成中品名为转齐 又解由中品种生现行已。资下品种转成中品。与本有种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为中品。与能生自本有之种。三合生一后念现行。或各别生。俱许无妨。中上品生转齐亦尔 言转灭者。即本有种唯有一个。加行位中名为下品。入见已去能生现行。现行熏种即成中品。并有力能令本种子生后中品。下品即灭名为转灭。不同转齐令生自种亦成中品。故名转灭 或虽本有三品种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后念中品。新生中品但由现能 若尔即违杂集论说行习修文。彼许初习自.下地中种子增故。不可唯说但中上增不通下品。无别目故。违比量故。准此即应三品各一。但令本种生后中品。即下品种生现行者自体不增 若尔既许下品种在。何名转灭。若以不生即名为灭。岂诸种子皆定生现。准此道理转齐应胜 若尔即应转二乘种成大乘性。以转齐故。若云类别不转下.中二乘种姓为菩萨性。亦应菩萨三品种殊。不转下中成中上品 答乘性别故。不转二乘成菩种姓。下中上三同菩萨姓。故可转令成中上品。

  论。菩萨应无生死法故者。此意应无变易生死。非此无生死即难令无生灭之法。生者皆死一向记故。古德有云。解脱道后即无生灭。得别真常诸相好身永不迁谢。又云空如来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惠日论破。

  论。二所弃舍等者。本释如疏 西明二解。一云但舍二乘无漏。对菩萨故名劣无漏。二云二乘无漏及菩萨因位未圆无漏亦名为劣。三藏意取初说为正。余及要集皆同有释 今谓。不唯二乘名劣。菩萨因位亦劣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别。何故论云金刚喻定引极圆明纯净本识。又第二师云。住无间道应名佛故。后解脱道应无用故。由此故知。因位无漏亦名为劣。不尔论文应有简别。渐悟菩萨舍劣无漏。顿悟菩萨无劣无漏故。又因不舍岂得成佛。不舍金刚喻定无间道耶 又杂集第十四云。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故知得佛舍劣因位。言舍之者非是全舍。但是转齐。又二乘者即是转灭。二俱名舍。

  论。释涅槃。本疏解自性涅槃体相真如理。即七如中实相真如 有释即云。是一切法通相真如 今谓不尔。真如无二。岂有一切法别相真如。又七如中说有实相。不说通相。据何得知通相为体 又解涅槃经第二说三事涅槃有二解。一约理。二约三体。西明一向解彼经意。唯取于理举能成智。取所显理为其自性 今谓通二摄义圆备。何以故。如余处言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故知涅槃亦通相.性。不尔何故言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名大涅槃。若取所显应但言如来法身名大涅槃。众功所显故。又若唯取所显理为体。何得说言三事不一异名大般涅槃。既不唯说法身为涅槃故。相.性合方名为大故。法华经论云。唯有如来证大菩提究竟满足一切智惠名大涅槃。又显异二乘得无余依无诸德故。

  论。明四涅槃得人之中。本解如疏 然要集等不许菩萨有无住处。若许有者。论应言二乘无学容有四种。何故但言容有前三 今谓非难。二乘无学容有前三。据定性说。若不定性。回心已去即名菩萨。非二乘故。不说二乘容有四种。若入初地得无住处。分非圆得。具悲.智故。证得生死.涅槃无差别如故。广如前辨 如来具四明有有余。论中二释。本解如疏 有解云。依金光明第一。依应化身说有余故 有云。同有解 要集云。有解为胜 今谓此同本疏。金光经云依应化身。即此论初解有似苦依王宫生身。智者应知。若云引证故说为胜者。此义极成。何烦引证。处处皆说化非真故。

  出涅槃体。诸部差别。大乘具四。余部但二。然余.无余萨婆多师体虽无别俱择灭为体。然体有多。随有漏法各一择灭故。大乘依一真如假立。经部无体。但苦因灭处名有余依。苦果灭处名为无余。皆是假立。不说有体。无为亦尔。然有余.无余俱择灭摄。本疏释云。中二择灭摄。断缚得故。所依缚尽初得果时名为择灭。所依后无方显涅槃。后依无时由前择力 要集云。大乘圣道断烦恼故。所证择灭名有余依。烦恼因灭苦果任运灭位别得择灭。远由择力而灭依故。故次下云。中二择灭摄。然入无余无别无间.解脱道也 今谓不尔。既云烦恼因灭苦果任运灭位。云何别得择灭。自不许有无间.解脱。又佛地论云。菩萨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准此二乘初得无学。亦应顿证二种涅槃。由此应依本疏为胜。若云虽不别起无间.解脱。由前智故此后断灭名为择灭。何不许前正断障时已得二种。无余后显故是择灭。若云菩萨证如来地时。舍有漏故得二涅槃。二乘苦在不得无余。故后时得者。后既任运诸苦不生。应非择灭。同黄门等见惑因尽。彼任运灭得非择故。

  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本释如疏 西明云。从喻为名。然云镜智即用相应智品为体 要集等云。或净第八亦名为智。从喻相应名圆镜智。是有财释。又云。或智用增。即别境惠名圆镜智。或依主。或持业。余心.心所或是有财。或依主释。所变种现唯有财释 今谓本释但是总释圆镜智名。圆镜虽喻。六释之中无从喻释。然智及识诸相应品亦总名智。智相应故。圆镜即智。并持业释。除种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现生身等影故。现虽种生。现望于种。现非种影。但由现智变带生故名之为智。如说识言识自相故等。然别解五法得智名者。心.心所法相应法故。邻近得名。不相应等依相应释。即非名邻近者。亦通邻近。故下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言各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余名智皆邻近释 然无为名智。或邻近名。或有财释。宝性论中。云由此有趣及涅槃故。得名有财。然正解者是依主释。智之性故。不可相应名为镜智。从有财释智非能有。镜非所有故。若云识及余所有惠俱故名有财者。亦不应理。不为余所有此智故。现相应故。是邻近释。如四念住。若净第八名为智者。亦同念住正是邻近。不通依主。依.所依定故。此下文云。识为主故。虽果智强不名为主。设依主言不同能.所依。以识依智应名智识。如眼识等。既不如是。明非依主 若别境惠名圆智者。亦非依主。主非智故。此别境惠是智自相故。但持业名 然诸经论说不同者。各据一义。如佛地论云诸如来第八净识。能现能生智等影像如大圆镜者。据亲能生实身.土影。相应智等杖彼变故。非持种故。但说净识不说心所。若据质.相.假.实合说。通诸心所亦能现生诸相分影。佛地第四云净识者据前义。今此论中假.实合论。总出体故。是总说故。论下结云。此四智品摄功德尽。唯除无为。说生得故。性.相别故。

  论。平等性智。本释真如名平等性。智缘于此云平等性智 西明云。谓有情平等。庄严论名众生平等智 今谓本释是尽理。言余众生平等者。由何能缘众生平等。意由智证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缘生而为平等。又复说言平等性智故。不但言平等智故。众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经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故。佛地论云。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不障平等性智通缘性相。但正释名不唯约有情。

  释转识得智中。大庄严论转第六识得成事智。转五识得妙观察智。此论相违。如何会释 答本有二解 一云庄严不依次说。非言转六得成事智。故不相违 二疏外别解云。庄严论中据第六识能作神通等诸成业云得事智。五识因位粗不观察。果位方能云得观察。故亦不违。无性两释。各随一义不违二论。然佛地论破转五识得观察智。云说法断疑非五识能者。是破别师。非破庄严。如理门论破古因明言。诸师异释。繁不具叙。

  论。金刚喻定无所熏识等者。要集云。由现行多闻能熏力故。法尔种子增长胜用。故下文云此四种姓虽皆本有。而要熏发方得现行。因位渐增果位圆满等。今谓。此判见道可尔。以见道前无现无漏熏起新种。至修道已有现能熏熏得新种。若言及其成佛法尔种生 又云由此道理现熏等种。种生胜现。由现力故劣种成胜。谓金刚位种体虽具。其用未成胜。至佛果位前念类种生胜解脱现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种亦成最胜。故言转齐者 理即不尔。护法宗意新熏.本种俱许生现。如何生果新独不生唯本有起。镜智.成事因无现智而为能熏。由他现资唯本有起。理即实尔。平等.妙观唯本种起。理即不可。若云金刚无间现行既劣。如何熏种即得成胜。故本有生者 此亦不尔。本种既劣。如何能生胜现解脱。既许劣种能生胜现。如何不许劣现能熏生胜种子。又现能熏不生胜种。种非能熏。生胜现行道理不可。又能熏义至果不增。现胜解脱增其本种。即果犹增故不应理由此应信。金刚无间现行虽劣能熏胜种。并令本种功能亦增。圆镜.成事唯本种生。妙观.平等本.新合起可应正理。转齐.转灭义如前释。

  论。成事智而多间断者。西明云。作意起故即有间断 有解等云。缘多不具。又分别根作意方起故非恒续 要集云。必由作意。然是本愿作意。非说佛果。谓由本愿有情根熟即应现化。有情根熟非恒现。故作意事即断 又云。由意识力五识得起。意识作意能起成事。任运应机无别作意。五识必依方得起故。谓所化根熟。任运作意能引五识。根熟不恒引彼五识有起无起。必依根.境故。云虽二种理甚难定 今谓。若以依根.境等方始得起。智既遍缘。缘何不具。但为佛果事智缘境不为希望五尘境起。但愿度有情欲无灭故。以机不恒会互有所属故多间断。化地上菩萨平等.观察二智能故不假事智。

  常无分别。要集云。相传二释。一云自性法身体凝然常。受用.变化皆是无常。一云三身皆凝然常。说无常者据化相故。二家皆广道理成立。后断云。上来二释皆为应理 今谓必无二俱应理。互相违故。本说虽略以明理尽。应依摄论.金光明经.无上依经.楞伽经等。说报.化无常。以为尽理。经言常者经及论文皆自会讫。

  论。同能变识俱善无漏等者。且第八识漏无漏分别。无漏能所缘俱无漏。纯种生故。二三性分别。能所缘俱善。纯种生故。约亲相说 三界地系不系对。能所缘同不系。亦约亲相。如是诸识据因果位。诸门辨释亲疏能所缘准理可悉。

  唯识深法义  非凡智所思
  佛菩萨能知  今形量为失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七(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