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西斋净土诗》 Read More
  •   尔时世尊……言:‘汝等谛听……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Read More
  •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太虚大师
  •   《佛说无量寿经》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舍利子!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闻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秘密、殊胜微妙、无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弥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声闻、阿罗汉,一切诸经、陀罗尼、神咒、无量行法。是故彼佛名号,即是为无上真实至极大乘之法,即是为无上殊胜清净了义妙行,即是为无上最胜微妙陀罗尼。……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Read More
  •   这是生死书网站大藏经的第八次重大更新,采用了中华佛典宝库2016版的TXT文件包(有更多的经文、使用了现代标点符号、有图片链接代码)。

      本次更新与2014版相比外观界面变化不大,但是底层服务平台Apache、PHP、MySQL(MariaDB),以及网站源程序、模板、组件等都采用了2018.08后更新至2020.08为止最新的技术版本,网站的菜单、分类、文章、长文章分页、模块等全部从头重新制作,经文网址URL更加简短,经文内容中链接了数千枚图片。增加了“在线视频”、“圣典汇编”,以及“五百罗汉图”、“图解系列”、“思维导图”、“佛学大辞典”、“常用经文难字注释” 等文章,还增加了宗教对比研究菜单专栏、并推荐了佛教微信公众号。

      2020.03.30 增加了站内全文检索功能,在首页下方,以及菜单“检索·词典”中可以看到。
    Read More
  • 1
  • 2
  • 3
  • 4
  • 5

三法印

  (出法华玄义)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着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另有四法印之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念处

  (三藏法数)[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着,故令观身不净也。
  [二、观受是苦],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于顺情之境则生乐受,于违情之境则生苦受,于不违不顺之境则生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三、观心无常],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四、观法无我],法有善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一实相印

  又名诸法实相印,四法印之一。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小乘法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作印定,大乘法是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其实,一实相印概括了三法印,三法印也能贯通一实相印,全都是阐明诸法因缘生,无有自性之理。只是大乘一实相印所说的“缘起性空”,把空的理性说得更加澈底,它说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非有非空,亦有亦空,众生的佛性如此,一切法的法性亦如此。

  所以它们的不同点是:小乘说诸行无常,大乘于万法为无常之外,还认为它是不曾断灭的;小乘说诸法无我,大乘于真谛说无我之外,还于俗谛说化他;小乘唯以我空而说涅槃寂静,大乘却以我法二空而说涅槃无住。大乘与小乘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契合这“一实相印”的妙用,故辨证大乘的教法,也就以“一实相印”来作印定了。
  ——《佛学常见辞汇》

四依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依法不依人】依法者,谓依实相等法,修诸波罗蜜行,则能具足清净功德,能至菩提也。不依人者,如涅槃经云:魔王尚能假化作佛,况能不作其余之身?是故虽是凡夫,若所说所行,与实相等法相应,则可依信。虽现佛身相好,若所说所行,违于实相法者,则不应依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出自《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普贤菩萨警众偈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动画《佛典故事》极乐净土 佛说阿弥陀经
  • 动画《佛典故事》大愿 佛说无量寿经
  • 动画《让我们回归极乐》
  • 动画《金刚萨埵净障修法如意宝珠》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解,音频视频PDF
  • 动画《妙法莲华经》
  • 电影《首楞严演义》
  • 生死与轮回
  • 慈诚罗珠堪布《前世今生:生命的奥秘》
  • 慈诚罗珠堪布:中阴解脱



《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解(视频全集)
宣化上人开示(播经机中的2018个MP3文件14.3G,开示全集PDF文档),请见图解系列菜单中的网盘下载。

简介:几个世纪以来,许多文化和个人都表示经历过轮回,那么在这个永恒的谜团后边,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本片通过对杰出的科学家和轮回的研究学者的独家采访,基于大量来自意识研究领域,濒死体验和前世记忆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次深入并科学地探索了这个谜团。更多播放:

第1集:女子自称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2集:出生时胎记是前世伤痕
第3集:专家称人的意识和大脑无关
第4集:轮回就是灵魂换一个外壳

更多相关下载:
前世今生 轮回的故事

目 录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No. 1715 [cf. No. 262]

  法华经义疏序

  钦惟我朝肇自八聪王子,而圣君贤臣靡不世遵,崇于西方慈仁之教。梵容绀字眩耀于方舆,圆颅畦服栖止于林薮,贝叶琅函线华琪轴,藏诸名山、充溢于轮栋,三宝备着既旧矣。予忝预僧数,自少遍历禅丛、染指教海,都以南京以北,久游诸家之讲坛。每览朽简逸编于蠹鱼之遗,虽暑之流金、寒之折胶,孳孳焉誊摹之,遂致蔚然填箧稇载而旋,盖效慧布得之勤耳。饭坞灵讲主,学富才迈、伦辈罕及,顷阐畅《法华文句》于台麓,仍日抉剔开显权实立阴观妄,蛣蜣性恶即具三千之妙髓,俾听者想味于甘露醍醐。讲演之暇,适顾余曰:“昔者姚秦什公亲翻《妙经》于震旦,上足僧融创开九辙,睿、生等林立诸曹相继而有著作。在齐之时,刘虬居士共十名僧务,捃舆师之异言,撰为《注法华》。逮乎梁初光宅法师,师受中兴,独为雄匠,尝讲《法华》,屡感天雨华之徴,又谓灯明佛之所曾诵兹典。方策所详,不亦诬矣。第恨其所注《疏记》厄之当时,漫弗复存。唐宋而降,丰闻硕学皆不及睹,而幸独此方存焉。敢请以其所褚刊行于世,克寿其传,庶几使后乎千百世之人,赖之溯乎千百世之上,若同堂接膝而相摩轧。此岂细故也哉!”予欣然叹曰:“韪哉主言!夫天台之道,迨至荆溪克任荷负,尤加光显。窃阅其笺释于玄文,台家宗体一翕一张,靡不昂然精核震发。然至析丹丘㪺酌于光宅,锄刬乎玄论之意,令人嘅焉不能无议。盖不窥二书故也。其嘉祥《玄论》已行于世,此疏尚未及翻刻,予亦甚歉于衷。以谊不忍辞,丞欲镂梓以公同好。”

  或谓:“古之消释此经,南二而北七,各以长相当,莫之适从矣。惟我天台,奏师子弦、投师子乳,其说超绝,宜废古今。犹若龙烛之于萤爝,照曜虽多隐而弗见。尝谓的倾光宅,余则自溃。以此观之,区区亡编之传,足以弥缝,何阙耶?”予曰:“子之言也,噫!知天台之非不高,而不知光宅之非不深,莫认荆山之璞,奚睹赤水之珠,虽谕斤运之巧妙,而不喻垩质之尤难也。况圣慈纯化,或贬或褒、或捶或砧,总在成于器、不在乎迹。不师其迹,善学下慧者也。若徒有优于迹而弱于实,锢诸古而牖于今,犹迂辙以即涂、胶舟而求济。此非特疏乎光宅,寔亦不肖于天台者也。且又近代叨袭翏翏苟简之弊,援以屑屑臆凿之见,而日趋非、日趋虚,言如近而弥远,理似邃而愈浅。呜呼!际之末运,尽力其间而不相逮者,其能莫愧于斯哉。此予所以僣升篇首,数思砭今而复古也。”不以人废言,则予可无虑矣夫!予可无虑矣夫!

  旹

  元禄岁在丙子孟春日浪华后学?凤潭槃谈谨叙

  法华义记卷第一

  光宅寺沙门 云法师撰

  释迦如来初应此土,乃欲觉悟长迷远同极圣,但以众生宿殖善微、过去因弱,致使五浊障于大机,六蔽掩其慧眼;又险难长远生死无际,是故不可顿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诣鹿苑,开三乘异因,指别为趣果。如是荏苒,至于《大品》明教度人,《庵罗》说法弘道,经年历岁,犹明异因别果长养物机。于是八部四众积年睹圣、曩日修福,遂令五浊障轻大乘机动,至今王城始称如来出世之大意,破三乘定执之心,阐扬莫二之教、同归之理。于时且废权于往日,谈实于当今,明因则收罗万善以为一因,语果则复倍上数以为极果。

  今言“妙法”者,妙名是绝粗之奇,语法则因果双谈。何者?昔日佛偏行六度为因,感有为、无为二种之果。若论无为果,只断分段结使,三界报亡为之果。初言八十、后言七百阿僧祇住世,以己所得传化未闻,小小益物作有为果用。然此因、此果未尽为极之美,称之曰粗。今日明因,总括万善为同归之路,将三乘行人度五百险难,遂到宝所,亦有二种果。断绝三界内外两因,灭除此彼二报,无为果极。有为果用者,种智一朗佛果齐明,理而推之,于时则应入无余涅槃至寂然之地。但大悲之意不限、度人之心无穷,近藉神通之力、远由大众万行之感,遂能延金刚心留住于世,寿命无穷益物无崖,故能常应在三界之中、殊形入六道之内,使见色闻声之徒生莫二之大福,是则因绝众粗之名,果极唯精之极,是故因果两法俱称为妙法。

  “莲华”者,外譬一物必花实俱有,若谈莲家之花则如果家之因,若语花家之莲则如因家之果,是故此经家要双明一乘因果似若此花,故借譬受名,故云莲花。

  “经”者,盖是佛教之通名、圣语之别号。然经之为义,本训常训法。常是不坏之称,法是可轨为目。欲明诠之教不可移易,先圣后圣不能改其长度,天魔外道不可俎坏此法,令其不害理,故称为常。从之者则离恶行善、出凡登圣,故称为法也。然经中正明因辨果,但因果两法喻若莲花,今举所明理以目此教,故言妙法莲花经也。

  次辨广释。前叙大意竟,次更细解。何者?今言妙法者,是因果相待之名,对昔为论,昔日因果俱粗,今日因果俱妙也。先明两因,后辨二果。相待之名但今日称妙备有三义,昔日称粗亦备三义。言今日备三义者,一明今日因体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体短故称粗。二者明今日因义广故称妙,即对昔日因义狭故称粗。三者明今日因用胜故称妙,即对昔日因用劣故称粗。所言今日体长昔日因体短者,昔日止修三界治道为因,不及三界外治道。且自当昔日之时,不道更有三界外之治道也。今日长者,纵论自发心以上迄金刚以还,三界内外治道,一切万善以为因体,此则今长故妙、昔短故粗。复言广狭相对者,昔止言偏行六度不及其余诸行,此则是狭义也。今日明因横论,是善遍行逢福尽修,此是广义。今广称妙,昔狭称粗。第三言用有胜劣相对义者,但烦恼有二种:一是四住地烦恼,二是无明住地烦恼。但昔日因力止断四住烦恼,不及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劣之义也。今日非唯止断四住烦恼,亦断无明住地烦恼,此是用胜之义也。是故今昔两因粗妙如此也。

  今果对昔果亦各有三义。今果有三义者:一明今日果体长,即对昔日果体短。第二义言今日果义广,即对昔日果义狭。第三义言今日果用胜,即对昔日果用劣也。所以言今日果体长者,但昔言果止言寿命八十七百阿僧祇,今日明果寿命长远复倍为数,是故下经文言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取五百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国土墨点取为喻,言寿命复过于此,但昔日无有如此之寿。然罗汉、辟支不无边际智所延之寿,然终自无有长远之期,是故以今日长远之果对昔日短促之寿,昔粗今妙其义如此。第二言广狭相对,但昔无为果不足,只有断分段生死无为而已,今日断两种生死故,无为为具足也。昔日有为果体有功德智慧,然功德未圆、智慧未备,唯照有量圣谛不照无量圣谛,亦可唯照三因三果不照一因一果也。唯有尽无生智为体义狭。功德未圆者,但慈悲三界内众生不及三界外众生,故称未圆也。今日明有为果智照八谛,复照一因一果功德,为论慈悲于内外众生,故功德智慧圆而且备。然今广故妙、昔狭故粗。第三明果用胜劣相对者,然此果更无别用,祇是殊形万象神通益物,下文言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非唯止在灵鹫益物,亦复分身十方度人,见形者三毒灭,闻声者四倒除。但昔日之果不无小小说法,然不足是语,是故以今日神通无方益物之用胜,对昔日之用劣,昔劣今胜,劣者为粗、胜者称妙,二名相待其意如此。

  又复作一种解,因果各判为三。言因三者:一者体广、二者位长、三者用高。体广者,收罗五乘诸善为因,体得言广也。位长者,今日明因位从发心以上极至金刚,治五百由旬险恶道,故言位长也。用高者,今日所感明因所感之果,果出于五百由旬上,能感之因用何容不高也。因正以感果为用,所感已高,能招事成不下今日。果备三义者:一者体广、二者用长、三者位高。所以言体广者,此有二义:一者功德圆,昔日不导一切众生成佛,则慈悲功德不满,今日明悉趣佛果故,所以称广也。五乘诸善相与成佛,果上更有五乘习果之义,故称广也。智慧亦广,今日更有照一乘因果之智,故称广也。二用长者,果以何为用?正以化物为其用。所以住世至无量劫者,据欲神通益物,所以用长也。位高者,今此佛果位在五百由旬之上,故称位高也。回换之意,谛思可得。

  就此经所明长寿之义,但昔七百阿僧祇为短,今复倍,称位长。然今者更无别长,只续昔七百阿僧祇为长。如柱长五丈,埋藏二丈,唯出三丈,睹三丈为短,又出二丈则有长义,但无别有长,正以今二丈续昔三丈有五丈之用也。寿命亦尔,昔七百为短,今复倍为长,但无别长续短成长,无异三丈是短是粗,今日复倍是长是妙也。此是无别长义家义。

  今明因三义,并是显一句中,不在开三句中;明果三义,并是显远句中,不在开近句中也。法者非是轨则故名法,法名自体,明所妙之法各有体。然法语通漫无的因果,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知此法妙因妙果法也。此位既以因果为体,故借莲花为喻。

  经者,训法训常为义也。若具存胡本,应言萨达摩分陀利修多罗。外国云萨,此方言妙;天竺云达摩,此翻为法;胡云分陀利,此方云莲花;外国云修多罗,此方对经。今具存此土之音,故言妙法莲花经也。所以知妙名翻萨者只是善,然恶既是粗鄙之法,善即是精妙可珍,如赞咏唱萨,则是唱善,善即是妙。复言法翻达摩者,此则与三宝义中法宝相会,外国云达摩,此方言法宝也。《大智论》云:“外国云分陀利,此间言莲花也。”修多罗既是外国语,然经出之时,翻译之始,仍用经字代修多罗。然经既训法训常,是故《大智论》解修多罗备有五义:一出生、二微妙发、三涌泉、四绳墨、五花鬘也。五义之中有涌泉、绳墨,今取二义与法常相符。何者?涌泉无穷,此与常义相会;绳墨之用本除斜取正,正而不斜,可轨可则,此与法义相符。曲解经字,如《大涅槃义记》所述也。

  若泛论众经标题差别不同,略述所见可有五种。何者?一者单法标经;二者单人标经;三者人、法两标;四者但譬标经;五者法、譬双举。单法者,则是大般涅槃者圆极佛果之法,故知单以果法标经名也。人标经者,则是《四天王经》、《树提伽经》也。人、法两存者,即是《维摩》、《胜鬘经》也。但譬标经者,即是《成实》所云《斧柯喻经》也。法、譬双举者,即是此《法华经》,上出妙法,下出莲花为譬,缘此得双显因果之义。夫水陆所生类杂无限,今的取水生莲花以譬因果者,此花不有则已,有则花实必俱,用此俱义譬此经因果双说也。

  寻诸经宗旨要略有三:一者以因为宗,二者以果为宗,三者以因果为宗也。以何故者?如《胜鬘》、《圆经》单以因为宗,语万善之因,明同归之路,括五乘皆无异路。又有单果为宗者,即是大小两本,是故首称涅槃。涅槃之号是极果总名,非是因地通目。今此《法花》则以因果为宗,自〈安乐〉之前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踊出〉之后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夫欲识经旨归,唯应谛思经题,是故《胜鬘经》昔呼目一乘极教,经初标宗矣。今此经首题称言妙法,表明因亦是法、果亦是法,故用莲花为譬,双显因果二理也。然《胜鬘》虽明一体三宝,此则为因,故明果下唯结言说入一乘,不结一体三宝,此则单以因为宗。然《涅槃经》亦言护法得金刚之身,不杀感长灵之报,双明缘、正两因,具述佛果之业,此亦为果故明因,终不以因为宗,是故开宗之始、辨义之初,仍言礼今施汝常命色力。今此经明因之处亦有果义,即言开佛知见;辨果之中亦有因义,即言久修业所得。前则为因故明果,后即为果故明因,故知因果双说是经正宗。此意是光宅法师今述而不作也。

  寻诸经品目,皆非佛语。何以故?然但佛说法时直尔散明因辨果,正是八音妙响说法度人,乃至无有文字纸墨,况复诸品。但随根性有五时差别,于时时众如说修行,但阿难比丘曩劫怀愿亲承金口,佛灭度后仍采拾三藏具述五时,致有书写纸墨卷盈世界,欲令后代时人虽复不睹真容、亲听金口,览卷寻文彻见始终说法大意,故作诸经品目。故知皆是出经者制,亦可密承圣旨述而不作。照然品义,只以类例不同所明各异之义也。

  今一家所习,言经无大小例为三段。三段者:第一詺为序也,第二称为正说,第三呼曰流通。然今三重开科段,第一开作三段自有三阶,初释名义序,以缘由为义,为正说作诠序也。正说者,正明一经大意蕴在其中,显同归之因、明长寿之报也。流是行为义,借譬为名。通是无壅塞为义也。三段名义如此。三段文句起尽处者,初〈序品〉一品则是序段,第二从〈方便品〉以下,讫〈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十四品半经,是经之正说,因果两法显此文中也。第三流通者,〈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说偈后长行初,言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当知以为深信解相以下尽经,凡有十一品半经,皆是流通付嘱。

  次明相生,夫圣人施教度人、明理化物,有此三种说者:第一,凡夫昏迷情重、染着意深,三毒自缠、五尘为累,是故将明妙理之前,先现殊常之相。时众既眼见异相、耳闻异声,开动物情生未曾有意,是故文殊言:“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乃至“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缘是义故,时众相与,欣心澍仰,冀闻妙说。是故第二,如来从三昧中起,仍告八部大众,明同归妙因、辨长寿极果,说法度人随根授道,会前三乘归同一路,随器大小皆得利益。第三,流通说者,于时乃应息八音之教、罢化人之方,但自如来大悲之意不限、度人心无穷,欲使此一乘因果妙法远播未闻,千载不绝,且又欲示圣人善始全终,是故有此第三流通说也。然则三段名义如前,起尽如次,相生意致如后也。

  次第二重,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开为二。序中二者,第一,从“如是我闻”讫“退坐一面”以来,詺为通序,正明众经通有,称通序也。第二,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尽品,詺为别序,正言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也。故如欲说《涅槃》,大音宣告、放光动地以为别序;欲说《胜鬘》,父母送书以为别序;欲说《维摩》,长者献盖为别序。此经天雨四华、地六种动为别序也。然通序亦名证信序,明佛法理同;别序亦名开发序,明此经意异也。正宗中有两段者,但此经只以因果为宗,是故第一〈方便品〉以下,尽〈安乐行品〉有十二品经,正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譬莲家之花也。第二从〈踊出品〉以下,竟〈分别功德品〉中弥勒说偈颂佛长行以来,凡有两品半经,詺为开近显远以明果义,喻若花家之莲。前辨因义,后明果宗,然则因果双说,经之正体也。第三流通中有两段者,第一从弥勒说偈后长行言“佛告弥勒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以下,竟〈妙庄严王品〉,有十二品半经,詺为化他流通。明此一段高行菩萨非唯自能受持读诵,复能传授未闻,是故《维摩经》言:“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第二〈普贤劝发品〉一品,詺为自行流通。所以尔者,前药王、妙音等诸大菩萨苦行通经,皆亡身济物没命度人,但始行菩萨未全能尔,便于通经之道生退没之心,是故如来劝人言,若使不能丧身护法弘经化他者,亦可自能受持读诵,自受持读诵即是自行流通。何故然者?若使此人不自受持读诵者,经于此人则不流通。此人既能受持读诵,经于此人得流,即是通也。

  次第三重开科段者,减一明义。通别两序各开为五,明因辨果。二正说中各开为四,化他、自行二流通中各开为三也。

  通序五者:第一如是,第二我闻,第三一时,第四出说经住处,第五从与大比丘众讫退坐一面,列同闻众也。别序五者:第一众集序,第二瑞相序,第三疑念序,第四发问序,第五答问序也。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讫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第一,詺为众集序也。从“为诸菩萨说大乘经”讫“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詺为瑞相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下讫“今当问谁”,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也。从“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竟四言偈,是第四,詺为发问序也。从“是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尽品,是第五,詺为答问序也。

  今第三重料简,若直对正说明此五序相生者,只由尔许徒众天龙八部聚集,然后得说此经,即是待伴漏尽,是故众名为序也。由先现瑞相然后得说此经,瑞相即成序也。由时众怀疑抱念然后得说此经,疑念即成序也。由有发问故然后得说此经,发问称序也。由有答问故然后得说此经,答问即成序也。又此五序有次第相生。所以现有端相,正由大众聚集故,第一生第二;所以怀疑抱念由见瑞相故,第二生第三;所以有发问由有疑念故,第三生第四;所以有答问者由发问故,第四生第五也。又有倒相生义。何者?如来所以从三昧起说此经者,由文殊师利答弥勒问,仰测如来心应说《法华》,故正说之由藉文殊答而生。文殊所以答问者,由弥勒发问故;弥勒所以发问者,由大众有疑念故;又大众所以有疑念者,由睹瑞相故;又如来所以现此瑞相者,由大众聚集故也。

  正说第一段明因中有四段者,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也。从〈方便品〉初,讫“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以来,是第一,詺为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所以尔者,但三乘行人执昔日三乘方便教,铿然言尔,谓三家所行其道必别,忽闻如来道,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又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今言是方便,昔日言理极于此,今日更有真实可说,是故执三情动、疑一意生也。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以下,讫“是等闻此法则生大欢喜”以来,是第二,詺为大众怀疑致请。是则执情既动有可除之义,疑心既生堪为入道,是故论云疑者解之津也。《大涅槃经》云:“宁堕疑中莫入见丛”也。然则执动生疑、请情又至,是故从“尔时佛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以下,讫〈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然则时众相与解无三之理、信同归之义,于明因段中粗已周足,是故从〈法师品〉、〈见宝塔品〉、〈持品〉、〈安乐行品〉,有四品经,是第四,詺为别流通开三显一,是别流通开三显一因义也。

  辨果之中有四段者,第一别序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第三怀疑致请,第四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从〈踊出品〉初,讫“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四行偈以来,是第一,詺为别序开近显远,即是别叙寿量之义也。“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下,竟“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以来,是第二,詺为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所以尔者,如来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如来自言寿命八十,或言七百阿僧祇,而今踊出菩萨皆久殖德本积行深远,非始发心人,而佛自言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若实寿八十、七百者,云何言久远教化是等人?是明执八十、七百之情动,疑长远寿之意生也。从“尔时弥勒菩萨等心怀疑惑怪未曾有”尽〈踊出品〉,是第三,詺为怀疑致请也。从〈寿量品〉初下入〈分别功德品〉中尽是弥勒说偈讫佛长行以来,一品半经,是第四,明如来广说寿命长远断疑生信也。

  今因中四段、果中四段,有三同一异。何者?果中第二略说开近显远动执生疑,因中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此一同也。果中第三时众怀疑致请,因中第二舍利弗等怀疑致请,此二同也。果中第四广说开近显远断疑生信,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此三同也。盖是三段名同、三段意异也。一异者,果中有别序、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因中有别流通,是一异也。

  今明因中无别序、果中无别流通者,此同是近故。何以故然?今明因中无别序者,此去通序近,不假立别序也。果中无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近,不假立别流通也。复言因有别流通、果中有别序者,此同是远也。今明因中有别流通,此去总流通远,是故立别流通。明果中有别序者,此去通序远,是故立别序也。

  二流通各有三段者,化他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分别功德品〉中,从弥勒偈后长行初“佛告弥勒菩萨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以下半品经,〈随喜功德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品〉,凡有三品半经,先明弘经益物者勋重报深,命觅弘经之人。第二从〈神力品〉初五行一文,明下方踊出菩萨堪弘经者,受命流通也。第三从〈神力品〉中“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大众前现大神力”以下半品,〈嘱累品〉、〈药王菩萨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品〉、〈陀罗尼品〉、〈妙庄严王品〉,凡六品半经,正明如来以经付嘱也。

  自行流通中有三段者,第一,经家先明普贤菩萨为劝发,故从东方来此土也。第二,从“白言”以下,正明普贤菩萨与佛问答,缘是得劝发时众四种闻经因缘,生受持之意也。第三,从“说是普贤菩萨劝发品时”尽经,广明时众闻法得益多少,结成自行之义也。

  问者言:“第一通序亦是别序。何以知然?故如王城之处得说此经、不得说《涅槃经》,?尸城处得说《涅槃》、不闻说《法华》,如此流例,处所各别事义不同,岂非别序?”解释者言:“不无此义。今所论者,诸经明住处,相与为证我闻不谬,故成通叙。言不无此义者,故如诸经同闻人,使有两义,有通序义,是故通序中有。又有别序义,下别序中言‘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四众即是前同闻人。又如《涅槃经》中通序中与八十亿比丘俱,下别序又言时八十亿比丘俱,彼此两经前出为证一时,后出为正说作序也。”

  难者言:“通中有五序,证信义同,故称通序。别中有五序,望正说义等,亦是通序。二义既齐,亦可前称别序,后称通序。”解者言:“前证五义同更无别,后望正说更有别意。何者?此经五别为因果作序,大经五别为常住为序,意致不同义则显然。”

  今言“如是”者,此是通序之第一也。有人解言:“文则称如,理则称是。”又有人言:“如明无异,是辨无非也。”今一家所习,言如是两字更无别意,正为总举一部经为我闻作诠叙,言如是一部经,我佛边闻也。

  “我闻”者,此是通序中第二,表明阿难述而不作,正言如是一部《法华经》我从佛边闻,非我自造。所以尔者,但佛在世时开教度人明理化物,尚有性执取斜见不信受者,况如来我灭后人情浇伪率易可化?然阿难实处亦可已成种觉,借其学位无谢法王,今据迹谈事,是三乘之中,小乘学人等是小乘,小乘之中自有四果,阿难是初果须陀洹位,忽登法座有所宣说,抚臆论心未易可信,但不达之徒多以小废道,如来既悬见末代有必然之事,是故诫敕阿难出经之时先白四众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非自造,于时四众既意重如来心尊至极,闻传佛语信受无疑,是故《维摩经》言“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师习不同意致如此也。

  “一时”者,此是通序中第三,明阿难佛语可传之意不虚。此经既是如来应机适会之教,云何秘而不传?夫涉言化物凡有两种:一、不见根性盲心说法,二、审见根性明理化物。然不见根性而说法者,凡有三种:一者、闇会前人根性,此则益而不损;二者、不称所宜,此则损而不益;三者、承平不益不损也。见根性中乃有差降,今论极照,莫过如来说法唯益不损,是故可传。今言一时,正明此教与机同会无差,故如此人且时堪闻三段,如来即于且为说三段。四谛亦然,但不见机者有逗机之过、有后机之失,如来无有逗机之过、后机之失,故称一时也。

  “佛住王舍城”,此下是第四,出说经之处,此住处即证成我闻,汝言如是一部经我从佛边闻,若使审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可得信受;若不忆闻经之处,我闻之言云何可信?是故出闻经之处,证我闻不谬也。今就此出说经之处自有二阶:一广、二狭。王舍城是广也。然外国之法,国若大者,别有国名,国若小者,从城立号,但王城因缘从来旧闻不假记也。“耆阇崛山中”,此是第二阶的出住处。然王城处凡有五山,未知如来的在何山?今的明佛在耆阇崛山中说《法华经》。外国言耆阇崛山,此方言灵鹫,言此山中往古诸人服药学道成仙,又山顶有似鹫鸟,故言灵鹫山也。

  “与大比丘众”此下讫“退坐一面”,是第五,出同闻众证成一时。前言应机之教不可不传,今未知与谁根性相应?今出此徒众,明与此万二千人根性相应,乃至天龙八部相应也。

  难者言:“何故不证成如是耶?”解言:“如是两字止为总举一部经,更无余意,不假证也。”

  今就此同闻众中自有三段:第一人先列声闻众;第二从“菩萨摩诃萨”以下,即列菩萨众也;第三从“尔时释提桓因下”讫退坐一面,列凡夫众也。但众来之始未必如此,黑白前后无的次第,盖是出经者比次前后令条然可视。又欲分别高下目铭凡圣,致使有此次第也。

  又意致寻求则有事有理。所言事者,声闻常在佛左右旦夕承奉,不辨于游方益物,唯护戒清净形迹交密,是故在前而列,尚其亲密之怀。菩萨既以慈悲为先,荷护度人为誓,无方利物化他为务,不得常在佛侧旦夕侍觐,形迹交疏,于中而列也。凡夫进则不及菩萨,退则有谢声闻,唯以五尘自?受爱染为累,是故经家贬其凡猥,在后而列也。理者,声闻背生死苦、乐涅槃乐,凡夫乐生死苦、背涅槃乐,是故声闻在前凡夫在后。何以知然?声闻之人为三毒所恼、八苦所煎,是故弃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之乐;凡夫爱著有为、憎坏无为;菩萨则两舍居空,虽乐涅槃,不同声闻畏生死苦自求涅槃,虽乐生死,不等凡夫有爱着之心,但为求化他常求利物。是故《维摩经》言:“不舍有为,不住无为”,此之谓也。二意如此,三众可见。

  今且就列声闻众中自有两段:第一、意学无学二千人以来,先列声闻比丘众僧也。第二、从“摩诃波阇波提”下竟“耶输陀罗”,此则列声闻比丘尼众也。所以有此两段者,为欲取男女尊卑两别也。又就僧尼两众之中,各有二段。僧众二者,第一、“与大比丘众”下竟“大阿罗汉”,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然?此一万二千比丘常随如来处处说法,天上人间殊方异国远近知闻,詺为有名闻众也。第二、从“复有学无学二千人”以下,詺为小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不尽为远近知识也。尼众亦然,至时当道。

  今且就初众中自有六段:第一先谈人类、第二称众数、第三明阶位位登无学、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如是”下即释疑结句也。今言“与大比丘众”者,此是第一,明其是出家丈夫之类也。

  问者言:“何故不得罗汉是类、比丘是位耶?”解释者言:“所言位者,本据得果报处,今云罗汉,此则位居极果。何异初地二地之位?但菩萨心行长广唯制因位,声闻情意狭劣唯制果位,此处为异也。”

  难者又云:“今言比丘即是出家之位,非在家之位。”解云:“不无此义,但此处义隐。今就出家众中明其有类有位,何异俗间仕官之人亦有类有位耶?比丘是天竺语,此间无的名翻译,古旧相传,皆以三德释之。若使备此三德乃称比丘。何者?一曰怖魔、二言破恶、三者乞士也。魔罗是外国语,此方言杀者,若通途为论,一切恶知识尽皆是魔,今的明者据第六天魔。然第六天魔未必常尔,但偶于释迦一化不信正道。今一人出家魔宫振动,所以尔者,此人发意逾越生死永弃五尘出魔境界,非止灭魔一人,然此人复有一灯之化,是故魔宫振动、六师慑怖也。第二破恶者,即是修戒定慧,防身口七支诸恶及意地三毒四倒九十八使,此使诸恶法是累中之甚、妨道之巨患也。第三乞士者,夫出家之人不可终日自营,非唯增长贪爱故,亦妨乱行道。虽然本出家之意以身许道,但有累之身未能亡餐,复应将护身命行道进德,不可空弃一身徒劳剪落,应须携钵到家资身行道,是故净乞自活表示清素。又此三德次第相成。”

  问:“此人何故犹能怖魔,余人不能?”“只由此人能破烦恼恶故。”

  复问:“此人何故能破烦恼恶?”“只由净乞自活也。”

  “万二千人俱”,此是第二,称其数也。

  “皆是阿罗汉”,此是第三,明此一万二千人阶位,位登无学也。罗汉亦是天竺正音,于此亦无的翻译,相传旧解亦以三德释之,备此三德乃称罗汉。何者?第一不生、第二杀贼、第三言应供也。若使此人后犹生三界流转六道者,非谓罗汉。今明罗汉之人,一殂之后不复受生,既断绝生因、生果亦亡,故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之谓也。第二言杀贼者,贼之为用,能夺人财宝、伤人身命。今明九十八使烦恼诸贼,无过瞋恚断人慧命,是故《遗教经》言:“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明诸罗汉,结贼已亡,功德不失,慧命长存,是故《维摩经》云:“行罗汉慈破结贼故”。第三应供者,此人智断既圆堪生物福,亦取譬良田有秋收之实,是故下经文言:“我等今者真阿罗汉,一切皆受人天供养”。又此三德亦得相成。只问此人死后何故不生?正由杀烦恼贼。又问此人何故能杀烦恼贼?由有应供之德故。亦有倒相生义,那得有此应供之德?只由杀烦恼贼故。云何得知杀烦恼贼?此人死后不复受生也。

  今将比丘三德来成罗汉三德,用罗汉三义呼比丘三义。何者?比丘怖魔之德以成罗汉不生之德,比丘破恶之德以成罗汉杀贼之德,比丘乞士之德以成罗汉应供之德。出家之始詺为怖魔者,为令终成不生之德,若唯存怖魔名、不成不生之德者,虽有怖魔之名,无有怖魔之实;若使在始有怖魔之名,终成不生之德者,真是怖魔也。破恶之德又成杀贼者,故如临阵执刃能令前阵星散者,此则破而非杀。若使执刃能入阵,能令当却无遗亡头失首者,乃称杀贼。然九十八使有根本、枝条,若使出家之名有始折伏枝条,终则永断根本,可谓真杀贼也。乞士之名成应供者,在始虽复到家至户净乞活命,然未尽活命之方,终则端坐侍至事同化他,是故如来立比丘三义,令终成罗汉三德。名不徒设,意致如此也。

  “诸漏已尽”,此下是第四叹德,凡有五句,詺为依位叹德。初言“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两句叹罗汉不生之德。根本无明本是漏也,今所明者是业及润生,明诸阿罗汉业及烦恼生因既尽,故言不生也。“逮得己利”,此一句即叹罗汉应供之德,明诸罗汉智断既圆堪受物供应养,即是己利也。“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此两句即叹罗汉杀贼之德。尽诸有结,此句正叹杀贼。“心得自在”,此句结成。欲明诸结尽时心得自在,心得自在时诸结尽,其无前后而义有始终,只得言诸结尽故心自在,不得言心自在故诸结尽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列名。虽有一万二千罗汉,今略列二十二。

  又“阿若憍陈如”者,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詺为无智。憍陈如是外国姓,此方无翻。所以尔者,佛未出时此人是外道,唯计有为病,如来出世知其根熟,为说无生空理,后得罗汉。明此人从无生空理生智,故言无智憍陈如也。

  “摩诃迦叶”者,摩诃言大,迦叶是姓,此翻为龟也。所以呼为大者,异不三小迦叶,故呼此人为大也。

  “优楼频螺迦叶”,此下三人皆是兄弟,领五百徒众各在一处,迦叶犹是姓也。

  “优楼频螺”者,是外国音,此间翻为木蓏林。明此人昔领徒众住在木蓏林中,今因本住处为名也。

  “伽耶迦叶”者,昔日亦是外道,其人事火,领五百徒众住在伽耶城中,如来往化即舍邪徒正得罗汉道,仍以本所住城为名也。

  “那提迦叶”,迦叶犹是姓也,那提者河名也。昔是外道,其人事外神,领五百徒众住在那提河边,值佛受道得罗汉道,犹以昔河为名也。

  “舍利弗”者,亦是外国音,舍利言身,弗之言子,其母名身,故言身子。后得罗汉,其人聪明第一也。

  “大目揵连”者,亦是外国姓,此方无翻,字?律陀,是树神名也。其母无儿,恒祠树神乞子。后得子时,其不达业行,谓言树神所惠,因此立名但谓?律陀也。既值如来得阿罗汉果,其人神通第一。又与舍利弗至心周旋,要先得道者誓相报语也。“摩诃迦旃延”者,摩诃大也,旃延是姓,既得罗汉,其人论义第一也。

  “阿㝹楼驮”者,亦是外国音,此间翻者,阿之言无,[菟-?+?]楼驮言贫,谓无贫比丘。此罗汉乃非多积财宝,但凡所至处衣服饮食触事胜人。此人昔日五百世中,广行布施给救贫穷,今余报未尽称无贫。

  “劫宾那”者,亦是外国语,此间翻言坊宿。正言此人在僧坊中宿,如来知其根熟,仍化作老比丘与同共宿,即于尔夜化令得道,故言坊宿也。又解言:“此人是劫宾国人,从国受名。”前解必然,后未必尔也。

  “憍梵波提”者,外国名,此间言牛呞比丘。此人虽得罗汉,犹有二事似牛:一者口中空喘、二者其脚迹似牛蹄,常被诸比丘诸讥笑,如来神力接置梵宫,然诸天不笑,故接置天宫,仍说往缘,谓此人昔日五百世常作牛王,是故《无量寿经》言“尊者牛王”,即其人也。

  “离波多”者,此间言星宿比丘,其母无儿,恒拜求星神,后得有子,既不达业行,谓为星惠,故言星宿,亦言假合身也。

  “毕陵伽波蹉”者,亦是外国语,此间言余习比丘,骂恒水神事也。诸比丘问佛,佛说因缘,谓昔五百世中,常作狱卒,既得罗汉犹有余习也。

  “薄?罗”者,此间翻言善容比丘,能举动容仪可观也;又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报也。

  “摩诃?絺罗”者,此间翻言摩诃谓大也,絺?罗言膝,谓大膝比丘,即是长爪梵志,是人舍利弗舅也。

  “难陀”者,译为欢喜,明其人过去世中常行忍辱,今身见者皆生欢喜,又即是佛弟也。

  “孙陀罗难陀”,是佛小弟,其人在俗有妇名孙陀利,今举其妇标之,令知是小弟也。其人虽得罗汉但余习未尽,于祇陀林中常行不等之心,现在作羯磨师,过去有分鱼等事也。

  “富楼那”者,姓弥多罗尼子者,此翻为满愿子也。是故《无量寿》言“尊者满愿子”,即其人也。

  “须菩提”者,译为善吉,明其人有德,常以吉事利人。所以尔者,此人昔于福田所生嫌嫉之心,仍流转地狱无穷受苦,今者立誓,誓不恼他,是故《涅槃经》云:“若有众生嫌我坐者,我当终身立不移处,行卧亦尔”,誓有所为作于物为吉也。

  “阿难”者,译为无染,其人形容可爱,常随如来人中天上,瞻五尘之色、见可爱之境,常求利物,无有爱染之心,又得须陀洹果,总持第一也。

  “罗睺罗”者,译为障,由塞鼠穴因缘,六年处胎,因此名为覆障比丘,亦得须陀洹果也。

  “如是众所知识”,此下第六段,释疑总结。

  时众疑言:“万二千人中,唯有一万一千九百九十八人是阿罗汉,阿难与罗睺罗此二人,自是须陀洹学人之类,今何故与无学人同耶?”解言:“此二人虽是学人,然为大众亦知识,是故类入有名闻中与大大阿罗汉等。”

  问者又言:“颇有小阿罗汉,故今言大阿罗汉耶?”解言:“罗汉位齐,实无大小,今形七种学人詺为大也。”

  问者又言:“七种学人不名罗汉,何所形耶?”解言:“圣人立名有通有别,别则不尔,通则皆然,何异须陀洹人亦名为学。”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僧众中本有二,此下是第二,呼为少名闻众,未必常随如来也。就此众中,准前亦应有六义,但前众既已备明六段,今此众中唯有两段:第一、言学无学,即是谈其阶位,但出二种,初言学即是七种学人也,次言无学即罗汉无学也。第二、言二千人,即是谈其数也。

  “摩诃波阇”,出家声闻众中有二,此下是第二列尼众,亦证同闻也。又言尼众亦有二种:初有名闻,后是有小名闻。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詺为有名闻众。何以知之?备二义故。一、在家为论,即是佛姨母,为如来所尊。二、就法义,盖是女人中出家先首,为大众知识,故在先而列。第二言“耶输陀罗比丘尼”,此詺为小名闻众。何以知之?亦有二意:一者、在俗时不为如来所尊,二者、法中往取,此人出家复晚,不尽远近知闻,形前尼众呼为小名闻也。各有三义,今就有名闻众中有三义者,第一、言摩诃波阇波提,此是出其名也。摩诃言大也。波阇波提言爱道,谓大爱道也。第二、言比丘尼,此即谈其人类,明其出家女人类也。“与眷属六千人俱”,此是第三,叙其眷属少多也。

  “罗睺罗母”,此下是第二少名闻尼众。亦有三义,初言“耶输陀罗”,此则出其名也。第二言“比丘尼”,即是人类也。第三言“与眷属俱”,此即明眷属多少也。

  “菩萨摩诃萨”,此下是第二列菩萨众。所以中者,意亦如前也。今就此众中亦有六段:第一谈其人类也,第二叙其数,第三明其阶位,第四叹德,第五列名,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今言“菩萨摩诃萨”者,先谈其人类是大乘人类也。若具存外国名,应云摩诃菩提萨埵。译摩诃言大,菩提称道,萨埵云心,言大道心人也。夫称大道心人,必有二义:一长二广。远求佛果不中途取证,此心曰长;发意兼济,此心称广。然二乘不逮,贬其狭短有谢菩萨也。

  “八万人”,此是第二叙其数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此是第三谈其阶位。但此中所谈,据八地已上,明此诸菩萨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种: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还轻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恶友时能断善根退入恶流,故称位退也。第二、从七心以上讫六地以还,詺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为念退,正明二谛之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义。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历劫不杇,是习因之义不亡,招乐之义不失,应非是退;但六心以还,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复有三种退义,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还,亦有不退之义,位登信首五根不复流转,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还,心会无相之境、意入二谛之中,是故《维摩经》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虽不退犹有两退之义:一明入忍之行相似无漏无得而失,二明二谛之念不恒现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萨位登初忍实无退失,入忍诸行兴心即得,但杂相烦恼未尽,犹有出入观异,致令二谛明解不恒现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萨永绝下地三种退义,位登法流长不出观,念念皆明,岂有念退?所以尔者,有其二义:一明位登此地不复进退学,二明枝恶未尽唯断根本也。所以言于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诸菩萨于无上正遍知因中不复退转也。

  “皆得陀罗尼”,此下是第四叹德段也。凡有十二句合作四重,又合四重以为两双。何者?初有三句叹德;第二从“供养无量”下有三句,詺为叹行;第三从“以慈修身”下有四句,名为叹体;第四从“名称普闻”以下有两句,詺为叹名也。所以为两双者,前二是德行,后二是体名。所以先叹德行后叹体名者,夫言体名则善恶通有、凡圣皆然,如来有体阐提不无,若言佛最善人便有体者,则阐提极恶应无有体,而今佛与阐提皆有体者,故知好恶不在体也。名亦如此,如来妙响流播共闻,阐提恶名天下皆知,故名体通漫凡圣皆有也。欲验真伪未若有德有行,是故先叹德行后及体名。

  问者言:“等是先叹,何故先叹其德后叹行耶?”解言:“为二义:一言德据其果、行据因;二者言德据现在为用、行据往日修习。果与现在二义相会,因与往日二义相符,是故先叹其德后叹行也。”

  问者言:“体名云何?”解言:“亦有内外。何以知然?要先有好体,然后有胜名外闻,是故先叹其体后叹名也。”

  又就此四段叹中各开为二。叹德中有二者:第一言“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此两句先叹内德,后一句名为外化。“陀罗尼”是外国语,此间译为总持,十方诸佛所说妙法皆能总持也。“乐说辩才”者,有人解言是外化德,正言乐为人说也。今一家所习犹是内德。何以知然?有二义故,一理、二教。理者本言四辩是智门非是功德,智慧门中本无外化,今言乐说辩才,即是四辩中之一,云何是化耶?教者即《大品经》云:解法智慧名为法辩,解义智慧名为义辩,解辞智慧名为辞辩,缘乐说智慧名乐说辩,缘乐说者只是前人机也。如声闻之机乐闻四谛,缘觉之人乐闻因缘,只知前人所乐之法,法是前境,今举境目智,故言乐说辩也。

  “转不退法轮”者,第三句是叹德中第二意,名为外化,正明八地以上境智。轮者借譬为名也。世间者明轮有摧伏之义,今明轮体,取八地以上境智无三退,名为不退法轮。而俱满众生之性,喻若轮体之圆也。能令凡得圣,如轮转义也;能折伏众生之烦恼,如轮有摧伏义也。说此八地以上境智以与前人,故言转不退法轮也。

  叹行中有二者,初两句正叹行,后一句证成。“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句先叹菩萨殖行之始也。“于诸佛所殖种德本”,此句叹行终也。此二句正叹行,但八地以上是众德,七地以还是众德之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此一句是第二证成叹行,不同二乘之行或叹或毁,初云随顺我法我即欢喜,复毁言燋谷种也。

  叹体中有二者,一句叹身,三句叹心。初言“以慈修身”,此句叹身。

  问者言:“八地以上唯有智慧,云何有身?”解者言:“本谈应身,岂有实报?所以尔者,由旷劫行慈,慈本利物,应身得有,由慈悲力,是故与乐拔苦,不关余德也。”

  “善入佛慧”,此下三句是第二,詺为叹心。又此三句即作三慧。初“善入佛慧”,此句明照空之慧,但初地以上七地以还亦入佛慧,未得称善,唯有八地一入法流常照无生,故言善也。第二言“通达大智”,此句明照有之智也。第三“到于彼岸”,此句即总结空有,所以善入、所以通达者,良由到彼岸故也。夫理有浅深,智成大小,七地以还未入法流,名为此岸;八地以上常照二谛长不出观,名为彼岸也。

  “名称普闻”,此下两句是第四叹名。亦有二者:初句正叹其名,明此诸大士德行高远名播之道,有识含情无不共知也。第二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此即释成此名,由此菩萨分身救物是故天下共知,故知释成也。

  “其名曰”,此下是第五略列十八菩萨名也。

  “如是等菩萨”竟“八万人”,是第六举类举数总结也。

  “尔时释提桓因”,列同闻人,有三段,此下竟“退坐一面”是第三列凡夫众,所以有后者,意如前述。今就此中有六种众即成六段:第一先列天众、第二列龙众、第三鬼神众、第四阿修罗众、第五列金翅鸟众、第六人众。今两种料简,初明不次第意,次明无六道意及无无色意。所以别尊卑不次第者,但如来在人中说法,阿阇世王即是王舍城主,主人有让客之义,是故先列前五众、后又列人众。又客众之中不次第者,但五客众中天报最胜,是故先列天众后及余道。若客众次第列者,天后列修罗,但龙有两义故胜:一者是天眷属、二者于人有恩。龙能升云降雨似天义,是以世人常言天雨。有此两德,是故在前。所以列鬼神众在次列者,然此众悉诸天乐神,随诸天后行,是故在之后列也。又此六段中无有六道。何以故?地狱众生罪障报深重不能得来,唯有五道也。所以有六段者,但龙与金翅鸟同是畜生,今离为两众,故有六段也。又列天众之中有所不尽,唯列欲、色界天不及无色。所以尔者,其二意:一据小乘经故,彼处无有色,既无有色不去不来。二明三界果报彼处最胜,由着情深妨受正道,即是长寿天难也。

  今且就列天之中自有两段:第一先列欲界诸天,第二列色界诸天也。列欲界天中又不尽,唯列初二天、后二天,合有四天,略无中间二天也。又不次第。“释提桓因”者,此是欲界第二天,是佛天上檀越,故在前列。外国名谓释提桓因,译言能为天主也。下“名月、普香、宝光”等,皆是帝释辅臣,故次第下列之也。“四天王天”,此则倒列欲界第一天,即是须弥四埵头首,亦各有眷属也。“自在天子”者,是欲界第五化乐天,诸有所须能自化作也。“大自在天子”者,即是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明诸所须皆是他人化作也。略不列第三炎魔天、第四兜率他天,既列前后四天,中间二天可知也。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此下是列天中第二,列色界诸天。今言“梵天王”者,即是初禅梵王也。“尸弃大梵”者,即是二禅梵王也。“光明大梵”者,是三禅梵王也。“等”,即等第四禅天也。

  “有八龙王”,此下是第二列龙众也。此下龙神等四众例皆有三:一者总唱数、二者列名、三者总结也。“难陀”者,译言欢喜。“跋难陀”者,译为善欢喜也。变为人形佛边听法,于人有染润之恩,见人皆欢喜也。龙唯五时中不得变身:一眠、二睡、三嗔、四淫、五死时也。“娑加罗”者,因国得名也。“和修吉”者,译为多头,即九头龙王也。“德叉迦”者,译为多舌也。“阿那婆达多”者,译言无热也,诸龙相与连甲中有小虫唼食,故于热沙中曝,复有热沙之苦,唯此龙无小虫,故无热沙之苦也。“摩那斯”者,译为大身,则是绕须弥七匝也。“沤钵罗”者,池名也,此龙住在塸钵罗花池之中,因池立名也。

  “有四紧那罗王”,此下是第三列鬼神众,皆是帝释作乐神。初有四神名为法乐,后有四神名为俗乐也。“紧那罗”者,翻为疑神也。初言“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中显出四谛之法。“妙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奏十二因缘法也。“大法紧那罗”者,此神丝竹之内显出六度之法也。“持法紧那罗”者,应言总持法,经文略,此神丝竹之中并说三乘法轮也。

  “有四乾闼婆王”,此下四神是帝释俗乐神。初言“乐乾闼婆王”者,直乐神无音声者也。“乐音”者,有音声者也。“美乾闼婆”者,无音声中胜者也。“美音”者,音声之中胜者也。

  “有四阿修罗”,此下是第四列阿修罗众。阿之言无,修罗言酒,詺为无酒神,为下善所得,实非是鬼,其多谄曲贬为神,神之果报率多嗜酒,此诸修罗神力因缘皆不饮酒也。“婆稚”者,译为被缚。毗摩质多罗有女名舍脂,形容可爱为帝释所重,即纳还天上以为妃主。既主之后不与妇公交通,毗摩质多罗王即遣波稚领兵征伐帝释。帝释既奉事如来,常诵波若神咒,咒力因缘即令波稚被缚也。“佉罗骞䭾”者,译言广肩胛也。“毗摩质多罗者,即是帝释妇公,相传无翻也。罗睺阿修罗”者,译为覆障。其人手脚甚长,有时以手障掩日月,故言覆障。

  “有四迦楼罗”,此下第五列金翅鸟众。有大威德,故言大威德也。身量实大,故言大身。欲食诸龙常得满足,故言大满。欲食诸龙自在随意,故言如意也。

  “韦提希子”,此下是第六列人众。自有三:第一列名“阿阇世王”,母韦提希,今举母名子,故言韦提希子也。外国言阿阇世,此间译言未怨也。第二“与眷属若千人”者,总列众类。第三致敬。以此类上五众,例应各礼佛足退坐一面,经文略,故无也。辨通序竟。

  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以下竟品,是第二,詺为别序。正明众经各异,部部不同之意,具如前述。又别序有五亦如前释,一者众集、二瑞相、三疑念、四发问、五答问序也。今就五别序中各开为二。众集序中二者,第一正明众集,第二从“供养恭敬”以下,即叙众集体宜也。今言“四众围绕”者,此是第一正明众集也。虽有天龙八部,莫过四类,即出家四众也。“供养恭敬”,此下是第二叙众集之体宜,就中自有总有别。初言供养即是总,下别出三业供养,“恭敬”即身业、“尊重”即意业、“赞叹”即口业,在口则誉扬圣德,意地则尊重如来,涉身则恭敬于佛,然此诸句皆是经家语也。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此下竟“以佛舍利起七宝塔”,是第二瑞相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现相于此土,第二“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以下,明现瑞相于他地。此两段中各有六段,今初段中六种瑞相者,一说《无量义经》,二入无量义定,三者天雨四花,四者地六种动,五者大众欢喜,六者佛放胜光明。又此六种瑞相合成三双,初一双者,动则说法度人,静则入定观理,此则动静相对。第二双者,上则明天雨四花,下则明地六种动,此则上下相对。第三双者,时众则内心欢喜,如来则外放光明,此则内外相对也。呼为瑞相者,相据于外,瑞据于内,然相即是瑞、瑞亦即相,但密报称瑞、表异称相。何以知然?然将欲显说一因一果之理,明三乘行人同归成佛,以此六种相报,众生呼之为瑞,即此六种表必说《法华》,名为相也。

  所以《无量义经》为《法华》作游序者,凡有两家解。一家解言:“此经明无量万善同归,皆成佛道之义,故名无量义经也。但《法华》所明正言无二无三,会三归一,然《无量义经》直明万善成佛,不言无二无三破三归一,与《法华》有异,是故得有《法华》作游序。”第二家言:“《无量义经》明无生空理不可边量往求,故名无量,即此空是万有之义也。是则《大品》、《维摩》亦明无相空义,何故不为此经作序?伊家通言居然如此,前明三乘后明一乘,此是真序,更欲何觅?”解释者言:“五时次第不无此义,但执义之家好序太过。今明为《法华》之序,正明一时一坐一部经教各自有序,何异五时之教皆有序、正、流通?今明《无量义经》犹是堪闻《法华》徒众闻此经,但未说《法华》之前仍说《无量义经》。《大品》、《维摩》虽明无相空义,犹言三家行因为量,三乘得果不同;然《无量义经》言:‘夫行善者皆得佛果’,是故有异《大品》、《维摩》;又直言万善成佛,不明会三归一,是故复异《法华》。既居两过之间,是故得为《法华》作序也。此经是大乘教,故言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佛所重,故言佛所护念也。即用此经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又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义也。”

  “佛说此经已”下,此是第二瑞相,只说《无量义经》竟仍入定之意,为欲譬坐令弥勒问于文殊,若不入定,弥勒便应问佛,是故入定兴问有由也。

  问者言:“只应入法华三昧,何故入无量定耶?”解释者言:“若入法华三昧,云何得有为《法华》序耶?无量义处者,《无量义经》明万善成佛,佛果是无量义所归之处。又明如来将欲说法华义故,是故先入无量义定,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义;密报时众,即是瑞也。”

  “是时天雨”,此下是第三明天雨四花以为瑞相。“曼陀罗花”者,译为小白团花。“摩诃曼陀罗花”者,译为大白团花。“曼殊沙花”者,译为小赤团花。“摩诃曼殊沙花”者,译为大赤团花也。虽有四花,今合为两双,前二白团花譬在家二众,后二赤团花譬出家二众。虽两双有共一意。何者?欲明四众昔来所行,皆是花而未果也。又散佛及大众者,明众生万善花必得佛果,是故花散佛及大众也。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功,即是瑞也。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此是第四瑞相。普是有缘感佛世界以来皆悉振动,大地常安而今忽动,此即奇事明义,但三乘行人人有六种执,执三因三果言决定、言决定不同,此即惊动执固之心。又一解,尔时六种者,动众,六道众生皆成佛也。

  “尔时会中”,此下是第五瑞相。大众欢喜,好事应来预通灵瑞,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佛放”,此下是第六放光瑞相。光本除闇而能显色令现,欲明此光密表一因一果之解,如显色;而能遣执三之迷,如除闇也。前明能照,后明所照。在上放者,譬如人身,头最为上,密表一乘因果超坐三乘之上也。在眉间者,亦密表一乘因果是中道之理。从“照东方”以下,明所照。然光应照十方,今的明东方者,借此一方表一因一果也。且又东方是诸方之上也。“万八千世界”者,一万是极数,此密表时众必得果因满也。八千者,不足之数,明三乘人昔来所行是因而未足也。“靡不周遍”者,即是横论,东方万八千土光尽照乃至八方也。“下照无间上至色究竟”者,竖论,上下光皆至,欲表天下万善皆归极果也。今就教为义,未明无色有色,是故略不道也。

  有一种解:从“下至阿鼻地狱”以下,是第二现瑞相于他土。若因此解,于下偈极便。今且依前判。

  从“于此世界尽见彼土”,此下是第二明现瑞相于他土。中亦有六种瑞相:第一因光见六道众生;第二“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者,明因光见东方诸佛;第三“及闻诸佛所说经法”者,明因光闻他土佛说法;第四“并见彼诸比丘”以下,明因光见二乘人修行;第五“复见诸菩萨”以下,明因光见大乘人修行;第六“复见诸佛般涅槃”以下,明因光见他方佛般涅槃乃至起塔供养也。

  旧解言:“定有六见一闻事。”不见此义,一家所习不尔也。

  又此六种亦成三双:初一双者,始见六道众生,终见诸佛,此即凡圣相对,始离成凡夫,终会成圣人也。第二双者,初闻佛说法,次见二乘人修行,此即说法受行相对,始则如来说法,后则弟子受行也。第三双者,见菩萨修行,见佛涅槃,此即因果相对,始即行大乘因,终则得大乘果也。第五瑞相中言“种种因缘”者,明菩萨备行四等、六度,净佛国土诸因缘也。“种种信解”者,信、解、行、向等,乃至净佛国土也。“种种相貌”者,舍物相貌、持戒相貌、忍辱相貌,故言种种相貌也。即是他土六种瑞相,表必说《法华》,即是相也;皆有密报之能,即是瑞也。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自此下是第三,詺为疑念序。亦有两段:第一、先明弥勒有疑念;第二、从“尔时比丘”以下竟“今当问谁”,即叙大众有疑念也。就弥勒疑念中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事决成一疑。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也。弥勒三念者,从“尔时弥勒作是念”下,竟“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此是第一念即第一疑,此正疑上二六种瑞相何故现耶?自有二句,初“尔时弥勒作是念”下,明疑前之念,次“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正明疑也。但瑞相之名皆得换易,亦可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瑞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相?亦可双举言今佛世尊现神变相瑞,以何因缘而有此相瑞?神是内力,变据外用。何者?若据内谈如来种智则物莫能测,即是转海水为苏酪、长短改度、小大相容等也。第二从“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讫“当以问谁谁能答者”,此即是第二念,既有此瑞相,疑不知问谁,即是第二疑也。亦有二:初“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下,明疑前之念;“当以问谁”以下,正明疑也。佛若不入定我当问佛,佛今入定我当问谁?从“复作是念是文殊师利”讫“我今当问”,此是第三念,即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此是第三念,即决上第二疑。上第二疑不知问谁,今既知文殊是可问之人,故知即知决上第二疑也,唯有第一正疑瑞相在也。是故弥勒凡有三念始具两疑,终成三念一疑也。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此下讫“今当问谁”,第二,叙大众有疑念。今就大众有两念,即是两疑。初念,正念上二六种瑞相,又即是第一疑,疑言此瑞相何所为也?光明于六中最显,是故举显者为首也。第二念,言“今当问谁”,此即是第二疑,疑言不知问谁也。上弥勒第一疑中有二:初明疑前之念,次正明疑;今者大众第一疑中唯有疑前之念,略无第二正明疑也。上弥勒第二疑中亦有二,今者大众唯有第二正明疑不知问谁,略无疑前之念,文句略互遣明义也。但弥勒三念、大众二念,当乎尔时皆非发言,直是经家述取其意也。大众所以无第三念者,若论实处无谢弥勒,而念弥勒应有第三念,知有可问之人而大众无者,为欲高推弥勒是补处大士能知有可问之人;大众既非补处之位,不辨能有第三念也。且自今日所宜,只弥勒腾大众疑以问文殊,不言诸大菩萨不能腾疑,但高推补处,是故无第三念也。

  问者言:“若果正在定,云何问佛?且取自待佛出定然后问佛,佛使即说此经即是正说,云何称序?祇应问文殊引古证今,知出定必说《法华》,是故叙秪为序。”难者又言:“只问弥勒为自有三念为物者耶?”解释者言:“居本为物,何容自为问答?”

  “为物者,何为许人耶?”解释人言:“定只为始行菩萨及凡夫也。”

  问者又言:“即此时众有得他心智者,即见弥勒有如此疑,如此为义,岂成为物耶?”解释者又言:“只如此智即成为物,今得他心智人,于时只宜知弥勒心中实自为物有此疑念,应问文殊;文殊名答非他心智,人既有此智密资进行,类知如来应说《法华》,如此为义于物有益,是故诸有所作亦不唐捐,此之谓也。”

  法华义记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