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四十帖决卷第十二

灌(三十)

  供养法等如常(乃至)赞次。神供如私记。三匝供之。先饮食明。次其方天明。诵之供之。义释文出外施食者。十方神供云。杂神供必修之。此文可得意也。曼荼罗之外故也。佛布施义释文。洗手洒净烧香供养。洒水越香象之阏伽烧香者。布施洒水熏烧香也(云云)念诵义释文云。布字八印诸会云也。一一诸尊三摩地入一一供养。然不能委之。念诵次第大日无所不至金刚萨埵冒地心阿阇梨位台藏八字(各结印之后诵咒耳。已上)合行灌顶时曼荼罗悬北方并悬之。敷曼荼罗重敷(云云)。

(长久年中决)

  合行灌顶之时小坛南方备供具机之西。先向西金令同台藏。次向东令同金界。

(长元年中决)

  结缘灌顶释名事(如●字帖。故八印同有之)结缘灌顶时受者授道具样事。

(如长久四年三月上旬说)

  山家结缘灌顶并三戒兼受明之意事如持明记。

结缘灌顶事

(长久二年四月上旬说)

  问。结缘灌顶者心何。答。初遥见曼荼罗。是生始结缘也。第一结缘灌顶而即知宿世结缘之尊也。故结缘之名可在宿世欤(云云)而又先德云。今始结缘也(云云)又结缘灌顶。又从本座迹意欤(云云)。

(同)

  问。结缘灌顶人授八印真言耶。师曰。不令知密印明。故授之无妨。但有可替用印明可用彼也。谓观音等也。大日必然授五古并五字明(云云)。

(长元年中决)

  台界结缘灌顶无印明。菩萨可授其院印明也无印明。天等普印鲁迦鲁迦咒授之。移大日安弥陀。右唯是观想也。余尊准之。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金界结缘灌顶时授三昧耶印明(云云)小山僧都说同之。

(长历四年九月三十日说)

  金界结缘灌顶授三昧耶会印明佳矣。台藏界八印不知故又无失(云云)。
  又结绿灌顶时授道具。只大底许也。谓只捧之不令如传法时作法也(云云)。
  又疏五云。其三世无障碍智戒预闻。结缘者根本四戒三昧耶一偈耳语。具受者应闻(云云)师曰。此尤可然也。但说戒中间不能令起去结缘者。故愍或说根本四戒等。然后五供养等时起去结缘者也若如法者可令起去也。

俗人灌顶事

(宽德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金界灌顶门前处云。若居士等与赤色衣。如着袈裟(云云)谓㲲也。在家人皆着染㲲也。如菩萨像也。出家人着乾陀色袈裟(云云)又换衣处云。若刹利居士著本衣。谓刹利居士高贵之人。其服香洁故不换下服。若凡人其服垢秽。故可换下服也。又居士刹利本衣香洁故。脱去湿服更着本衣欤。

(同日)

  问。今无灌顶之文。如何说俗人耶。答。大唐日本两国之习。俗人不修行真言教。但天竺多净行优婆塞习真言也。故悉地有结发印。凡真言教中皆在家形人可修见。
  又如苏摩呼经云。除垢服外皆如比丘禁戒(云云)金刚童子经云。行者受八戒○凡诸经轨等可见之。

比丘尼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说)

  又西国等净行比丘尼。又入坛受法等如比丘者(云云)故经云。善男善女等(云云)又一髻经说线云。男系左臂。女系右臂(云云)受明灌顶。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说)

  受明灌顶引入之后。随所得尊定其部(云云)问。若尔何义释云。若作毗卢遮那曼陀罗。若作莲花部曼荼罗。若作金刚部曼荼罗耶(如文)答。此是别时受明灌顶也。非受大法受明灌顶。谓只是受一尊法受明灌顶云也。谓别尊仪中所说灌顶。是一尊受明灌顶也。

(永承元年十一月十日说)

  若建立大日曼荼罗。随乐授别尊受明灌顶时。移本尊可观置。中台也。若八叶尊互替大日位耳。若外三重诸尊等安中台者。大日安宝幢位。居并之左右无妨(云云)具如先先所说之释文。
  随息灾等事移位(云云取意)谓随类相应之尊也与息灾相应尊。乃至降伏相应尊有耳。如大威德等。惟是降伏相应尊也。又火吽轨扇底迦普贤为主。补瑟㨖迦观主为主。阿毗遮〃〃金刚手为主。
  问。何故。大日并宝幢之位耶。答。第八第九识是同故也。谓第八识识净分是第九识故同位安也。

(长久二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移弥陀安大日位。乃至天等者。是秘密坛中行法。是大阿阇梨为第三三昧耶(受明灌顶也)授受明时随要安之也。非常途作法。努努具如持诵不同第七卷(云云)乃至外金刚天等(云云)持明常途行法随乐可移替也。无动寺说。只指大日可观其尊也。皆大日之所具德故不可移(云云)移大日安弥陀者。是观想也。余尊准之(云云)。

(长久四年九月四旬说)

  第一第二重诸尊安大日位时。
  大日宝幢位当安之(文不之故决之)如第三重诸天等安中台时。大日当宝幢也。安宝幢位事可见文也(云云)。

密号

  密号者是汉词也。如云遍照金刚等也。而此名此尊德显故云密号也。

捺印

(长久三年九月十一日说)

  印信之捺印大师用●字。若天竺●为印文(云云)台藏传授弟子之时。师神中结无处不至印明。令弟子拜师。次弟子授入佛三昧耶印明。金界之时结大日根本印明。谓大剑印羯磨印明也。令弟子礼拜。次弟子授普贤三昧耶印明。苏悉地之时结五古印。诵金刚萨明(曩赦吽)令弟子礼拜。次授五古印。令诵吽真言。是苏悉地教主故也。
  或授金刚轮陀罗尼印明(云云)或人授出现智印明(云云)又有轨云。观师头上有五佛宝冠礼拜(云云)(巳上宽德二年六月九日说。云云)。
  问。人始授别法时。或授普贤三昧耶印明何。师曰。意乐也。

(宽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说)

  师曰。先师授诸尊别法给之后。授八字文殊法之时。有师告曰。我在生之间随我受一切经轨等。若我入灭之后以所授传法灌顶为师。虽未受经轨等。悉以传授人(云云)今于汝亦尔也。纵虽未受之法。有人可传受可传之耳。
  又先师说经法之中不见真言。而有其要寻其梵语制用之(云云)已上二条亲蒙许授(云云)又诸经轨(三部经三部轨等一切诸经轨也)等师传之点谬背义。皆悉可正读之(已上同日说欤)。
  密印等或行法之时用之。或不用有之。只如印镒也。行位真言(ソキシマ经ソキサ)清凉说。犹(ソキシマ)者具足欤(同日说)。

(长久年中。宽德二年)

  三身说法印。四指相当(云云)但处处文随见耳。

(长久二年九月中旬说)

  问。三身说法印何。答。各四指头指当之。
  问。何故云梵箧印耶。答。印大体似梵箧印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说)

  三身说法事菩提心义三云。楞伽三身皆说法(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况显密意异乎(云云)又智法身可说欤。三身印与三悉地印是同也。而摄真实等三身印与彼异也。对受记释迦传法印者三身是也(云云)。
  师曰。清凉之流密印中三身印见金界印也。彼五加三身八种传法印是也。而于台中出之有由欤。或于后总出欤。

(同日)

  又清凉法性戒坛等之流。皆是大师传授者也。而只近号之云清凉法性也。

(宽德二年十一月上旬说)

  灌顶所授密印等不云供养之时用处。但法性房之流有其所用。又安然和上之流有示之。又具有师传(如别流)。

(同日说)

  师传说。所授密印等其流非一。若其流作灌顶之事不授其人者。只随所授手印传法之流流。作其流灌顶可授耳。事业作法皆同欤。诸所授密印等如许书中示之。于供养法时可结之。而事广故不必用之(云云)。

(长久四年九月十一日)

  重蒙两部合行之许可密印。是补陀落贺登上仙奉授石泉法桥。法桥奉授我师(云云)。
  初虚合屈二风。捻二大指端。无所不至一说也。而其二风端相不至者。一麦许去。二风甲端不相抂。一麦去也。此印明成两界大日如来也。
  次内五古。是载宝冠。
  次左金拳安腰如恒。右金拳以大指下节拄眉间。虎口向眉间。大指节背指毫相处。
  次阿阇梨行位印。以二手合掌二水二火屈入掌内。各背相合。而印领前上。翼二臂殆齐肩。故腕开如不空成就三昧耶印腕开。而二小二风二大如本合掌时也。而二水二火如本相背付。或座或立皆成就者。是最极秘密印也。凡一切诸印之中。此印明最也。故若坐若立结此印。即成修两界。即此一印明两界方便供养念诵修行诸会。乃至回向等诸事皆悉一刹那之间具足成就也。故此印明佛眼之法中用。
  次金刚拳羯磨印(如文)已上合行法(云云)。
  台藏八字印。先住钵印。一谓二大相拄少立之(异定印也)而于胸前旋舞二三反许。而虚合当心。即上顶上散之(云云)经云。旋转便结本三昧耶印。以二手虚心合掌后当心。
  问。以虚心合掌名本三昧耶。所以如何。师曰。三州入道传授灌顶密印。并信睿寿(清助右)传授云。是传法授职之时。参州所被受也(云云)后被奉授我大师(云云)长宴先日奉受了。师曰。台藏八字明五轮并三部也。吽●纥哩●恶●三部也(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四亥中八印是坑印一具也。故合为一。故四玄也。五玄者加各印为五也。

(长久四年九月九日说)

  悉地加持土印为密印以可有深意。可寻之。
  师曰。师说真言教中不得意事勿强判之。是非寻之谓是三昧戒一戒也。

(长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说)

  行位二火水皆或着结之。或第二节拄其上不拄屈之。故法桥又云。节限拄结之(云云)私案文屈戒方忍愿入掌(云云)若屈自然二节拄故住欤。

(长久三年四月上旬)

  问。玄印等者心何。师曰。至极玄妙义欤●●经上玄若有持诵余真言。法不成就。当令兼持此经根本真言。当速成就。于三部中此经为王○从腋至顶为上。从脐至腋为中。从足至脐为下(云云)师曰。根本真言者。即是三种悉地真言也。又即有根本印。谓三种悉地印是也。故小山之流一说。以三种悉地印真言为悉地传法印真言(云云)其印明有二说。一三明三印是也。于持明房本受之。一一明一印是也。如御室传受悉地印明是也。山王院大师所传印明是两部总持法印明也。非苏悉地传法印明耳。又尊破(云云)●●(下品悉地从足至脐)化身成就●●(中品令从脐至心)报身云●●(上品秘密成就品。苏品苏悉地。从心至顶)法身成就。

(宽德二年十一月朔)

  传法作法长宴记之。师曰。东界界师西面。资东面。西界师东面。资西面。悉地●同东界而已记者私云。师前有香水杯。加散杖。涂香一杯。烧香一杯。五古一枚。磬一口。先着座。次礼拜(云云)启白。次持香水洒水(谓以散杖于资顶上一一灌之。如结缘灌顶名灌水耳)次与香涂手。次授三昧戒印明(云云)次五大愿。次读(三部并同之。未毕之时间每日口分散之时可作礼。而今略之。一部毕之日可有后礼拜也)别尊(若全未受一尊之法之人。最初随受一法之时可有之。后后不尔)先着座(察其轨之意。若依台者同台。若侈念同金。若依悉者同悉)次加持香水。次灌水。次五大愿(可有之欤)次读。不必授三昧耶戒印明。又若察轨之意依属三部中何部。准彼意授彼部印明耳。
  受礼印明。台无所不至印明。金智拳印明。悉金刚萨埵印明。台藏诸会之中部主印明是也。别尊法各各法之根本印明也。谓资礼时师结之。师头上有五佛宝冠观之。
  三昧耶戒印。台入佛三昧耶印明。金普贤三昧耶印明。悉有二说。一五古印●字明(谓种子字也)一金刚轮印明(金刚掌也。明如轨文。是轨最初所出故也)记者私云。先年于丹州受三部法之时。作法别有之。而悉地之时五古印●明奉受之(巳上传法作法也。长久四年九月三日参丹州池上御房长宴记之)。
  师曰。先师曰。今所授灌顶四家之流中勿授人。谓高野御门徒其流印信密印别授。慈觉大师御门徒云。别书授之。余家亦尔。今所授印信密印四家合七流随所书出(云云)又慈觉大师御门徒三家之流亦尔也。

灌(三十一)

(宽德二年正月下旬)

  佛眼法事欲授灌顶以前之日。先令弟子念诵佛眼真言一千反(于佛前诵耳)此意亦吉祥品中见之(云云)又弟子入坛之时。金刚萨埵遍入弟子身(云云)如金界遍入金刚萨埵印明(云云)。

(永承三年正月二十三日说)

  见谛阿阇梨为弟子授灌顶之时。于自身观作曼荼罗。自身即金刚萨埵。出弟子手授花引入。师身曼荼罗手持花故云不空手也。又见谛阿阇梨为乏财弟子授灌顶之时。于自身观曼荼罗。令弟子花投我身上。
  即随花随处尊位授其尊灌顶(云云)又灌顶之间师之身始终同大日之身。正灌顶之时师自想身同大日。十方诸佛亦同我身影现我身中。大日与十方佛同共授弟子也(云云)。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

  问。灌顶随要记云。受者留厢曲(云云)师曰。此是道场之外内厢之处。非曼荼罗前六撅之厢曲耳。厢者犹是次序义也。曲者亚之左右曲入处是也。其中是二龙卫处也。问。地漫陀罗之时于何处留弟子耶。答。于道场外厢外留之。如常水漫陀罗之时作法耳。谓大坛护摩灌顶三坛之外有外廊也(云云)又引入弟子时。台藏令弟子结入佛三昧耶。口授真言取合掌端引入之。于坛前插花。又师说借用金刚界普贤三昧耶印真言(云云)。

灌顶供养法念诵作法

  先大日三摩地根本印明并念诵如例。次行位印(安珠)即行位真言百反。次萨埵印(安珠)印萨埵真言百反。次台藏八字印明(安珠)即八字真言百反(已上台藏)即灌顶事金界大日。行位。萨埵(如台藏)次佛眼印明。即佛眼真言百反。已上金界两界各四印明也。又普门持诵之处文云。周遍中台藏已。次及第二院诸尊乃至终竟者。谓第一重院略之反也。终意者第三院也。凡第一院者伊等三古眷属院是也。
  十二执金刚供养次第先火方瓶内(总持自在)乃至东北角内一周。次两门四器。金东门也(□四□二□一□三)谓先佛右供也。谓先云右(云云)又四奉教在西门者。犹是便者故也。又台神供时诵噜迦噜迦明。金有各别之明(云云)又二人授灌顶之时。先上腊引入之。乃至开面令坐堂内坛前一处。授大日五古明(阿字明也)谓何尊大日灌顶授故也。次引入他弟子(乃至)开面。即引出门前。令隐居半门前香水之机边。授大日印明。引前弟子护摩乃至中间护摩了。次又授印明。令坐一处。次引入他人。初户未乃至中间护摩。其后二人并行之不令隐居也(云云)。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

  师曰。道场外边门。台开西。金可开东也。而随处便不必尔也。

(永承二年二月下旬)

  灌顶次引瞿经云。弟子于弟子院持诵本印真言。第二院者心何。师云。灌顶坛文云。第二曼荼罗(云云)故灌顶坛边持诵欤。相对大曼荼罗故云第二耳。

(长久二年九月中旬)

  问。不必八叶佛菩萨等为传法灌顶所得耶。答。尔也。先授本尊灌顶。次授三部也。

(宽德二年十一月十日)

  问。两界灌顶之时。受者若得余尊之时。先授本尊灌顶。后总授也。尔者本尊灌顶之时。于本明如灌顶旬耶。答。不必尔也。

(同日说)

  又问。灌顶之时大印等念诵之后。根木印次用之耶。答。不尔。又师于灌顶坛以香花等供弟子有二说。一师直取阏伽香花等供之。二师如次第取阏伽香花等物。一一与弟子。弟子取之捧手供我心佛。故智大师说云。令弟子供香花等(云云)又法性记云。令弟子供感得之如来(云云)。
  又三摩波多者。究竟也。谓持明仙先持诵事了后作成就之时。正成就物。护摩成就今亦尔也。受者为所成就物。正为令三摩耶究竟成就修之也(云云)。
  师曰。三摩波多护摩诸尊段末奉送之前修之(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金界三摩波多时。正手取金刚杵。以檀钩(云云)胎界亦尔(云云)。

(同日说)

  灌顶(台)次第都说。三昧耶处文可依具支灌顶之文。但三昧耶戒梵文多顺故且略之(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上旬说)

  师曰。灌顶事竟第二日护摩。更于护摩坛之处修供养法。更如常六段等护摩为弟子寂灾也(云云)。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尔护记引弟子入帝释方(云云)可检二十天之位欤(宽德三年具决)。

(同三年四月上旬)

  略出经又说云。引弟子入帝释方门(云云)师曰。弟子从前入也。其前供物等正供养时可安之欤。而今不必尔也。私案云。开东门也。谓大坛东向故灌顶坛亦尔说也。又金界莲台从帝释方引上者。取去花机自东门可入也。而烦故尔也(在上也)。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金界灌顶师资南北事宜随乐惠(云云)台。师北。资南。不能必尔也(云云)又云。金灌次云。问云。汝见何等相等。覆面后见也。又云。金灌次云。普贤法身遍一切文次诵婀字密语者。唯婀字真言欤。加今(云云)。
  又金界正灌顶之时。令弟子结五佛根本印诵其明。谓结五佛之三昧耶印。诵五佛之羯磨明也。谓弟子结大日三昧耶印。诵大日羯磨明。师即结大日灌顶印。诵大日灌顶明。即灌中台瓶水。次阿閦乃至不空成就亦复如是。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说)

  金灌记宝部灌印云。金缚智定面捻。
  稍令曲屈悲愿(云云)略出六本六文金缚二空(智定)侧合少屈如宝形。忍愿又合屈如宝形也。如台轨云。次当结宝印○进力如宝形。禅智亦复然(云云)传法次云。禅智亦复尔者。禅智少屈如宝形(云云)。

(宽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又金灌次云。师以止羽。○钩弟子观羽。以小杓如前沃火各二十一杓(问师云云)问曰。师者何事耶。师曰。人人名二十一杓烦故略之耳。唯反渡之耳(云云)。

(宽德二年十一月上旬)

  金灌次末一房花投掌之处云。重令要誓。如上所说。不得辄说此法(云云)文点如之。谓如上诸法事辄又不得脱。

(宽德三年四月上旬)

  略出云。其灌场坛应向大坛天方门外下至二肘(云云)师曰。天方者上方也。云梵天方也。

(同日说)

  义释五云。说灌顶坛云。但开一门也。其门向大坛(云云)师曰。受者从后登台也。

(宽德三年正月上旬)

  经二云。漫陀罗初门大龙厢卫处。于二门中间安立于学人投花处也。师曰。初门者第三重门也。谓从外初故也。二门中间者。只是门左右二边中间也。非二门也。可令于门二中间(云云)如之等经乱脱也。可思之。疏八云。引经第一重○二龙王可卫○散花(云云)师曰。第一重从外第一也。如是等是隐密之语也。疏六云。于第二重释同之。门厢曲中置二龙王(云云)今私案恐是隐秘之语欤。如疏云。至第二之外者。第三重释迦院之外。以护摩坛之处疏释可准欤。

(同日说)

  经二云。现对诸救世而散净花。随其处行人而尊奉曼陀罗。初门(乃至)安立于学人(云云)师曰。是乱脱也。谓曼荼罗等一行可读。现对诸救等之上也。其意显然也。初门者如上(云云)二门中间者又如上(云云)六卷经云。花芭出外。四卷云。花芭(云云)师曰。六本文可也。

谓于莲花下有月。花芭出月外也。光芒者颇可思也。

(同日说)

  师曰。灌顶坛莲台极少狡之定同大坛中台八叶也。不可减之。

(同日)

  释云。问。释云。若中台八尺者。第一重四尺等(云云)是即其可建立曼荼罗定量欤。答。不尔。只是重重间校之量分别易程充之。

(同日说)

  释云。幢○二标○上横置。其广亦尔(云云)师曰。横栝者横桁也。其广亦尔。横栝广即门广齐故也。
  又云。偃月下置旗。像取缯帛裁令正方。可隅角破之以为两帜。各附幢竿之外。上锐下垂也。师曰。其形是也。其色不云之。可意准之○一一右界幡也。故云正方也。其隅角可破出幡手。故云隅角破之。又其首△三角也。故隅角破之也。以二幡各除一桂故一门两帜也。凡谓门幢竿等皆悬旗也。又其旗上尖。下足。故云上锐下垂也。又云。四维际亦置幢竿(云云)师曰。四隅皆有幢也。又云。大勤勇门偃月上置如意。金刚手门拔折罗。莲华午门○商佉(云云)问。何不云四门耶。答。交隐之也。问。东方四重门同置如意珠欤。余方准同之。答。凡已上文是说中台门标厢卫等也。故外三重可准之欤。又画图出最外南北门上安其物(云云)又云。其标两向置之(云云)谓一门两故也。
(永承二年十一月十日)

  转字轮品云。不空手(云云)释云(云云)谓手授花故云不空手也。转字轮漫荼罗行品云。第三卷缯帛覆面门。而起悲愍心。作不空手圆满菩提故。
  疏十三云。不空手作圆满故。谓彼弟子欲令无上速圆满。故随上中下力分辨。随其所有供养诸佛本尊等。或持宝花等而献之也。若随佛有上。当成就佛顶。随面上应成就佛眼云心何。答云。终得证时事欤。依之可得成就欤(云云)。

(永承二年三月)

  瞿醯受持地竟。又结苏多罗。

  受持弟子名号(云云)谓结五色线(二十一结也)谓其真言(如先日同)于其句末加弟子名耳(云云)(宽德二年六月中旬说)。
  取浴水法先房中三部被甲等(如例)次向泉处(师前行。资后行)次至泉了先以●字●字加持其地。谓结火印诵●字烧净其地。次结八叶印诵●字洒净其地。是为请出水神先净地也。次加持散米。以●(火印)●字(八叶印)暗步帝吽发吒(掬水印)洒水印明加持散供。又以杵诵阿密里帝吽发吒之明加持之。又以施饮色须弥王甘露一字心印明加持(如例)次以水天印明加曳醯呬之句劝请出之。次散供散之。次普供养。次读阿演都之赞。已上财施。次心经谛缘度。次事由。次忏悔偈。次发遣(加施饿鬼饥也)次被甲不用三部等也。次资汲水。师即于流底观●字。于流上观●字。令汲之次还时资持水桶前行。师后行。次棚上安水桶之后。师以杵不动降三世二明加持之。已上了。

灌顶(第三十二)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正灌顶私记中大师曰。金界灌顶曼荼罗分明说显之。台界灌顶曼荼罗秘密不说之。故金界灌全如彼文。今台界灌顶文不分明。谓有二种之灌顶。可名佛牙灌顶树王灌顶。谓初以字。烧字之后。于灰中以四瓶(四者五也秘之也)灌之。是即为生种子也。即依阿字之地上灌水故种子即生(五字也)次即成塔形。是佛牙也。次即正灌顶。是成佛之时以智水灌顶也。故知初灌水是生种及芽也。次是正授法王之职位。凡成佛身有三事。一种子。二芽茎。三树王也。问。种子芽茎树王者何。答。大日●宝幢●等是也。问。难云。若是梵字以之为种子者。是唯人意也。显何用耶。答。寻其本源云。悉地出现品意。从大日如来身分出●字。从此字出生诸字。此即台界种子也。又金界从佛身出●●●●。即是种子也。其所出字注众生之心。反入佛心等。各住随方月轮成其尊(云云。可检)故此种子字者。从心中所出生也。随其所尊之智用也。次即生芽茎。谓种子依地水二大增上之因缘即生芽茎。义释处处有芽之文。谓三昧耶形也。塔也。次即生长成树王。谓正成佛身也。义释云。显教中说树王之功德。今教中说树王种殖因缘(云云)此意。问。此记意鑁水之次即生五字心何答。地水二大之中增上缘也。故地上洒水即五字生也。谓五字也。谓五字重布是为成塔形幖帜也。理实五大各各具五大缘也。如俱舍等云四大种等也。故鑁字水中即具五大故。从●字即生五字也。乃至余四大亦可云尔也。故义释云。从缚字生五大(云云)问。五大重布次第有何意耶。如显教云。四大种虽一尘皆不离之。无重布之次第故。行者身中自足至顶不离五大也。何云尔耶。师曰。重布只为成塔形假立也。如智拳。二拳如显境智也。理智形非拳而标也。今亦尔也。理实如四大种。虽一尘皆具五大也。问。台轨意以字烧字之后更生五轮字欤。今疑以前火及阿字地之彼后更可生鑁空二轮也。前火动之时有风故也。又内护摩之处文准之可疑之。何更云次第生诸字耶。如灌顶处文可得意也。又台轨文经处处文一尽也。而经文如之。以字烧字之后无次第生诸字之文如何。师曰。轨为成行法故。随要抄文而略嚩字水义。颇秘之也。护摩为成就用之。灌顶为究竟用之。故轨可有二意。一重布为成塔形故。一以字烧字还具五字。如灌顶文也。又灌顶文●●●反具五大。即五大皆遍身无重布之意。而为成三昧耶形故。更重布观之也。护摩文亦如文。又具缘品释云。从●生五字者心何。师曰。理实四大各具五大。故嚩字亦生五字也。乃至风亦尔也。
  问。内护摩文云。犹如劫火无灰烬(云云)灌顶文云。灰中洒水(云云)二文灰有无心何。答。无灰者元烦恼业苦之灰也。有灰者阿字同。体理性之灰也。

(长久四年九月中旬说)

  以字烧字之后●字火动即风者。若无风火即不生。火必具风。如风不通。瓶物之内燃火入之即火销。故火必具风。故不动尊以●字为种子。谓不动尊智火也。●字风也。●空点是空义也。●地也。
  问。火风先已灭。●地中水空有之。故唯三轮也。云何具五耶。答。前后合轮不离一身。即具足五轮成法身也。何况不烧妄想有漏之身。云何成无漏法身体。初云同之。又付一身一一支节身体一一皆具五大也。何脐以下有之。乃至顶空轮在之。故知五轮次第重一途之说也。故前后合轮一身即可具五大五字也。故持师曰。脐以下常观地。脐上常观水。乃至额上常观风者。各于其处有地水等气成病欤。故一一支节各具五轮义佳矣。师曰。一说内护摩观火生三昧后五字成身。如台藏五字成身。五轮次第重之观。但不用印明持杓故也(云云)唯观字重之(云云。山本和尚说同之)又以字烧字。先●字方坛中有弟子身。谓□其形也。谓●是本不生之理也。理中依执迷地受生死之身。表此义故●中安弟子也。即以●字智火烧其迷执之三道。只留不生理也。次即以●字大悲水灌死灰。为生长种子也。次即次第生五字。字变各成其轮。即卒睹婆也。
  问。义释云。●字火动之时具风。鑁字空点虚空等(云云)尔者别更不生五字也。即反具也。云何更生五字耶。答。次第更生五字也。但义释意者更生五字因缘出也。今此五字无因缘非改须生。前火因动空之因等有故今更生也。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问。文云。然初阿字必无空点。金刚座故。嚩啰诃佉必具空点成就法故者何。答。释●●●●也。初●不具空点故。而金刚座成就法故者。可思之。问。或说●●乃至●(云云)如何。答。此又别一说也。不预今文意也。

(永承五年十一月十日说)

  释云。初阿字必无空点。金刚座故(云云)会云。释●●●●●五字也。其●字是座故不生安点。只是方坛之形耳。或说●●等(云云)未译耳。文云。嚩啰诃佉必具空点成就法故(云云)会云。此四字是成就法故成佛身。故具菩提字点也。只是除●空点之次释欤。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说)

  释文即具五大。然初阿必无空点者。即初以字烧字。●字方坛也。故次云金刚座故(云云)嚩啰诃佉必具空点者。●●●●也。问。次文云。成就法故者心何。

(宽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说)

  问。秘密品释云。微妙法水从空而住(云云)如何。答。法水从●字生。而雨从空注故从本云也。第一义空也(云云)师曰。金刚手以五轮问佛。佛即赴问说之。故大日经始终不过五轮也。如法花经文殊答弥勒问显法花始终。而彼以彼显之。此以问显之(云云)。
  又问。加持瓶四菩提与八叶四菩萨同异如何。答。恐加持瓶因位四德用欤。谓断惑智也。八叶即佛果德八法身也。故不用之欤。未详之。故台界正灌顶有二度。初四菩萨即生种子也。后正授职住。即八叶用之。又加持四瓶用四菩萨者。普·慈·灭·除。谓缘起品中以此四菩萨为首事起故用之欤。又是因义也。即是因中之终行。故灌顶时先以四菩萨灌之因也。次正授佛果灌顶也。此四菩萨是因四德也。八叶中四菩萨果地四德也。故先用因四菩萨。缘起中四菩萨段之后正灌顶时用八叶正是果也。
  又八叶四菩萨普贤文殊观音弥勒者。乱脱仪轨意也。又现图曼荼罗同乱脱也。弥勒观音是正也。
  又五瓶加持印(如记)但灭恶趣印合掌用之。如传法记。又文四瓶者标一瓶也。谓四智是佛之正智也。而法界性智是理也。而有智名理上称智名也。犹智法身之义以之思之。
  又四宝所成瓶者有二说。谓中台瓶是也。四宝者四智宝也。大日如来瓶此四智宝所成就故也(如云四瓶是约四智也)二谓即四瓶是也。各一智所成也。即四智宝也。非宝谷药香四种耳。又或一说四宝者宝谷香药也(云云)又五瓶移灌顶坛之时。当成此念。十方诸佛来集此灌顶坛。同共作灌顶事。故十二瓶执灌顶之时。执持名号者。于此处殊唱其一一名字可祈念也。又供养之时一一可唱其名供之。而又人师意乐唱礼之中加用之(云云)。

(长历四年九月三十日说)

  台藏五瓶赤带瓶东南。余准之。四天王次第亦如之顺引当东南也(云云)。
  御本云

  文明十六历(甲辰)夷则天于桂轮院为兴隆佛法四十帖决遂写功毕。阿阇梨澄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