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显戒论卷上
  开云显月篇第一

  大日本国六统表前入唐沙门最澄重箴重弹沙门护命等谨言。僧最澄奉献天台式并表奏不合教理事
  沙门护命等闻。立式制民。必资国主。设教利生。良在法王(箴曰。君独不治。必须良臣。臣得一善。必献其君。况得万善。岂不献君也。梵网之教。利生严制。华台舍那。宁不法王也)非国主制。无以遵行。非法王教。无以信受(箴曰。一乘圆宗。先帝之制。海内缁素。谁不遵行。心地圆戒。千佛大戒。除阐提外。谁不信受也)故佛自制戒。非菩萨等(箴曰。五十八戒。舍那自制也。尚非小佛制。况属菩萨等也)佛在世时。弟子无诤。乃至正像。异见竞起。遂令弱植之徒。随伪辩。以长迷。倒置之伦。遂邪说。而永溺(弹曰。调达异见。岂非佛世。善星不信也在佛时。佛性之诤。虽正像兴。而能洗过。何称伪辩。空有之见。虽像末起。而能断迷。何为邪说。其长迷永溺者。是独学者之失也)所以四依菩萨。造论会宗。三乘贤圣。顺教述旨(箴曰。四依菩萨。则马鸣。龙树。弥勒。无著。坚惠。世亲。所造论等。忌起信。中。门。瑜伽。显扬。宝性。佛性也。四依造论。有权有实。三乘述旨。有三有一。所以天台智者。顺三乘旨。定四教阶。依一实教。建一佛乘。六度有别。戒度何同。受法不同。威仪岂同哉。是故天台传法。深依四依。亦顺佛经。岂胸臆也)自有汉明帝永平三年。梦见金人以来。像教东流。灵瑞非一(弹曰。从自有汉明。至灵瑞非一者。是则破邪论文也。其论此文意者。为救佛法故。对奕造此文。今斯上式意者。为显佛戒故。对权造此式。已所望不同。明知。案文谬。又汉帝梦见。永平三年。其论谬文。谨案开元贞元二录。汉帝梦见。永平七年。不简谬文。辄载上表。不足为忠也)摩腾法兰。导圣旨于前。罗什真谛。阐微言于后(弹曰。摩腾法兰。但传小乘。罗什真谛。大小然传。大乘布萨。虽敬文殊。而未别座。亦无国制也)玄奘义净。久经西域。所闻所见。具传汉地(弹曰。玄奘义净。各造记传。大小别学。具载两传。但披传文。不案传义。噫埋玉之叹。岂可得免也)我日本国。志贵岛宫御宇天皇。岁次戊午。百济王。奉渡佛法。圣君敬崇。至今不绝(弹曰。天皇即位元年庚申。御宇。正经三十二岁。谨案岁次历。都无戊午岁。元兴缘起。取戊午岁。已乖实录。敬崇之言。未尽其理。沈烧之事理。须注载也)入唐学生。道照道慈等。往逢明师。学行拔萃。天竺菩提。唐朝鉴真等。感德归化。传通遗教。如是人等。德高于时。都无异议(弹曰。道照入唐。麟德以前。道慈向唐。开元年中。此两学僧。何知后制。又印度菩提。支那鉴真。天宝之载。辞于大唐。胜宝之年。到于日本。上座之制。未兴唐国。二方两德。何有异议也)而僧最澄。未见唐都。只在边州。即便还来。今私造式。辄以奉献(弹曰。最澄义真等。延历末年。奉使大唐。寻道天台。谨蒙国德。台州得到。即当州刺史陆綧。感求法诚。遂付天台道邃和上。和上慈悲。一心三观。传于一言。菩萨圆戒。授于至信。天台一家之法门已具。又明州刺史郑审则。更遂越州。令受灌顶。幸遇泰岳灵严寺顺晓和上。和上。镜湖东岳。峰山道场。授两部灌顶。与种种道具。受法已毕。还归船所。大使处分。乘第一船。遂解藤缆于望海。上布帆于西风。鹢旗东流。龙船着岸。顶戴法宝。复命金阙。主上随喜。顶礼新法。差六学生。奖圆教学。屈八大德。饮灌顶水。更建佛顶坛。灌顶十律师。为传新两业。每年度二人。又命有司。给公验于最澄等。谨因顺公验。请圆三学。当今所造之式。迫先帝制。何有私造。不知元由。辄言私造。岂有忠言也)其文浅漏。事理不详(弹曰。上式之文。不同夹文。何有浅漏。佛戒事理。亦异奕理。岂有不详。未练两文。直写论文。谁博鉴人。信此文章也)非紊乱法门。兼复违令条(弹曰。备三学。非是紊乱。屈滞直表。何违令条也)诚须召对僧身。依教论定(弹曰。已有式文。邪正易定。更召僧身。问何难定也)然则。玉石异贯。清浊分流(弹曰。大小别寺。玉石异贯。受戒异师。清浊分流。夫浮词隐理。强口开道。诚须各开明据。依真吐真。宁任辩口。任欺任谁)敢以愚见。轻触威严。伏增惶恐。谨言(禅曰。事君之道。有忠有信。对奏乖理。罪有所归。抑人隐道。岂有恐惶也)
  サ弘仁十年五十九日
  ぱ大僧都传灯大法师位护命
  少僧都传灯大法师位长慧
  少僧都传灯大法师位(在狭山池所)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施平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丰安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修圆
  律师传灯大法师位泰演
  宗意难忍。且说不轻伽陀曰
  西国流传戒文殊上座多
  六纲求寂灭宁奚爱娑婆
  敬奉不轻记当来作佛陀
  莫障圆妙道为济彼珠鹅
  开示三寺所有国篇第二
  山家式曰
  一凡佛寺有三
  一者一向大乘寺初修业菩萨所住寺

  二者一向小乘寺一向小乘律师所住寺
  三者大小兼行寺久修业菩萨所住寺
  天台法华宗。年分学生。并回心向大初修业者。一十二年。令住深山四三昧院。得业以后。利他之故。假受小律仪。许住兼行寺
  僧统奏曰。件三种寺。今有何处(已上奏文)
  论曰。彼三种寺者。远在五印度。中在大唐国。近可在此间。小乘学者。大乘学者。兼学大小。所住伽蓝。是名为寺。其文不堕。由何致疑也。谨案玄奘三藏西域传。有三学国。具列如左
  第一习学大乘国。略一十五国
  一。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德寡少。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二。滥波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寡少并多习学大乘法教”
  三。僧诃补罗国周三千五六百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三所(二所虚无僧。一所僧徒百余人)并学大乘教孤山中有伽蓝。僧徒二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四。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南北十二三里。东西四五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山有故伽蓝。僧徒三十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五。毗罗那拏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二所。僧徒三百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六。摩揭陀国周五千余里。城少居人。邑多编户。伽蓝二十所。僧徒万有余人。并多宗习大乘法教有跋始婆僧伽蓝。僧徒七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七。乌荼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八。羯馂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大乘上座部法
  九。憍萨罗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减万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十。僧伽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遵行大乘上座部法
  十一。苏刺他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千余里。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多学大乘上座部法
  十二。伐刺拏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千余里。伽蓝数十。荒地已多。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大乘法教
  十三。遭矩吒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敬崇三宝。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皆习学大乘法教
  十四。斫句迦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千余里。伽蓝数十。毁坏已多。僧徒百余人。习学大乘
  十五。瞿萨旦那国周四千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五十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第二兼学大小国。一十五国
  一。阇烂达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八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二三里。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专门习学
  二。屈露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多学大乘。少习诸部
  三。秣菟罗国周五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四。羯若鞠阇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长二千余里。广四五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五。阿逾陀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乘小乘。兼功习学
  六。弗栗恃国周四千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大小二。兼功通学
  七。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僧徒一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八。奔那伐弹那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九。恭建那补罗国周五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十。摩诃刺他国周六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十一。契吒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二。邬阇衍那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三百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三。钵伐多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四。狼揭罗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大小二乘。兼功习学
  十五。活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数百人。大小二乘。兼功综习
  第三。但学小乘国。四十一国
  一。阿耆尾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
  二。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地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
  三。跋禄迦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百里。伽蓝数十所。僧徒千余。习学小乘教
  四。嚩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五。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长六七里。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
  六。磔迦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所。僧徒百余人。并学小乘法
  七。至那仆底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十所。僧徒三百余人。学说一切有部
  八。波理夜呾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八所。僧徒寡少。习学小乘
  九。萨他泥湿伐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三所。僧徒七百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十。窣禄勤那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多学小乘。少习余部
  十一。秣底补罗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八百余人。多学小乘教
  十二。瞿毗霜那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二所。僧徒百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
  十三。垩醯掣咀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四。劫比他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四所。僧徒千余人。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五。阿耶穆佉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六。钵逻那伽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两所。僧徒寡少。并皆学小乘法教
  十七。憍赏弥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
  十八。鞞索迦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十九。室罗伐悉底国周六千余里。都城荒倾。周二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寡少。学正量部
  二十。娑罗痆斯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伽蓝三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一。战主国周二千余里。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并皆遵习小乘教法
  二十二。吠啥厘国周五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寡少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三。伊烂拏钵伐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千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四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二十四。瞻波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二百余人。习小乘
  二十五。三摩呾吒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三千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并皆遵习上座部学
  二十六。羯罗拏苏伐刺那国周四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千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小乘习学正量部法
  二十七。驮那羯磔伽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二千余所。僧徒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众部法
  二十八。达罗毗荼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万余人。并皆遵学上座部法
  二十九。摩腊婆国周六十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伐腊毗国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一。阿难陀补罗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习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二。瞿折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一所。百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三十三。信度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四。阿点婆翅罗国周五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八十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五。波刺斯国周数万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伽蓝二三所。僧徒数百人。并学小乘教
  三十六。臂多势罗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七。阿軬荼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二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多学小乘正量部法
  三十八。安呾罗缚国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伽蓝三所。僧徒数十。然皆遵习大众部法
  三十九。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小乘教
  四十。乌铩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十余所。僧徒减千人。习学小乘教”
  四十一。佉沙国周五千余里。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
  又谨案。义净三藏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云。大乘小乘。区分不定。北天南海之郡。纯是小乘。神州赤县之乡。意存大乘。自余诸处。大小杂行(已上传文)明知。小大及兼学。具载西域。大小别修事。亦出南海传。而今僧统。奏云件三种寺今有何处者未案两传也

  开示大日本国先大乘寺后兼行寺明据一
  僧统奏曰。我日本国。曾无此寺(已上奏文)
  论曰上宫建寺。二百余年。伽蓝太多。岂无三之中一寺哉。又东大寺深律师论云。一向大乘寺。此间亦有。谓如行基僧正四十九院。又传戒师僧来仪。已依大师遗训。皆受声闻别解脱戒。为比丘菩萨。从尔已后。非是一向大乘之寺(已上论文)当知。初时称者一向大乘寺。后时名为大小兼学寺。夫随机定寺。不得不别。藏通两机之菩萨。应受小乘律仪戒。别圆二机之菩萨。应受大乘律仪戒。今僧统奏云曾无此寺者。亦违深律师论也
  开示建寺本愿有差别明据二
  僧统奏曰。建寺本愿。无三差别(已上奏文)
  论曰。建寺本意。为置出家。亦为住持三宝寿命。若不尔者。不是小乘寺。不是大乘寺。不是兼行寺也。三色寺之外。更名何等寺也。当知。深律师论。有二种寺。何无三别也
  开示鸣钟无遮违现事明据三
  僧统奏曰。毗尼藏中。不许别众。阐门鸣钟。意在无遮(已上奏文)
  论曰。如僧统言者。教理可尔。而僧籍定数。外饭有限。但言唱无遮。饭存有遮。招提常住。其意亦别。若存无遮。可顺昙谟也
  开示初修业菩萨不同小乘寺明据四
  僧统奏曰。况菩萨四弘愿。岂有三执哉。法界为家。何处非寺。由是之故。可无三寺(已上奏文)
  论曰。四弘誓愿者。立于差别境。上求及下化。可成亦可度也。夫法界为家者。此即观心之境界也。建立伽蓝者。为有待之身命也。若引有待身。强同观心境。何制难处。亦制安居也。故铣律师云。言安居者。要期此住。故曰安居。比见滥用法界安居。出乖圣教。愚人遵禀。曾未思择。必是天魔。坏乱佛法。甚可悲哉。既遍法界。何用安居。何故此文。令立安居坐禅处(已上疏文)明知。僧统所奏。法界为家言。何处非寺义。定堕彼所破也。谨案。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云。尔时夫人。白佛言。若有初修行菩萨。何等之人非善知识。不应共住。佛告夫人。若三界中。梵释四王。沙门婆罗门。皆与修行菩萨。为善知识。唯除声闻。非善知识。恐声闻。退修行菩萨。大乘道行。何以故。声闻缘觉。为己利故。劝引初修行菩萨。回入小乘。是以。声闻乘人。非善知识。夫人当知。初修行菩萨。不应与声闻比丘。同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又云。复次修行菩萨。不应数览小乘经论。何以故。为障佛道故。夫人当知。修行菩萨。宁舍身命。不弃菩提。而入声闻。求罗汉道(已上经文)明知。初修行菩萨。不与其小仪比丘。同不居房舍。不同坐床。不同行路也。又案。称赞大乘功德经云。尔时众中。有一菩萨。示为女相。名德严华。承佛威神。从座而起。稽首作礼。而白佛言。何等名为菩萨恶友。新学菩萨。知已远离。尔时佛告德严华言。我观世间。无有天魔。梵释沙门。婆罗门等。与新学菩萨。于无上菩提。为恶知识。如乐声闻独觉乘者。所以者何。夫为菩萨。必为利乐诸有情故。勤求无上正等菩提。乐二乘人。志意下劣。唯求自证涅槃乐。以是因缘。新学菩萨。不应与彼声闻同住一寺。同止一房。同处经行。同路游适。若诸菩萨。已于大乘。具足多闻。得不坏信。我别开许与彼同居。为引发心。趣菩提故。若彼种类。善根未熟。不应为说大乘法教。令生诽谤。获罪无边。新学菩萨。但应亲近久学大乘。多闻菩萨。为于无上正等菩提。所种善根。速成就故。不应亲近乐二乘人。所以者何。彼障菩萨菩提心故。彼令弃舍菩提心故。彼令亏损菩提心故。彼令毁犯菩萨行故。菩萨宁当弃舍身命。不应弃舍大菩提心。发起趣求二乘作意。若诸菩萨。劝诸有情。舍菩提心。趣二乘地。若诸菩萨。劝诸有情。舍菩提心。造诸恶业。俱堕地狱。受诸剧苦。菩萨宁守大菩提心。造五无间。受地狱苦。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预流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百千大劫。受地狱苦。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一来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受傍生身。或作饿鬼。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不还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造十恶业。堕诸恶趣。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欲趣求无生果证。菩萨宁守大菩提心。入大火坑。救诸含识。终不弃舍大菩提心。而同法贼。趣涅槃界。菩萨哀愍一切有情。于生死中。轮转无救。初发无上菩提心时。一切天人阿素洛等。皆应供养。已能映夺一切声闻。独觉乘果。已能摧伏一切魔军。诸恶魔王。皆大惊怖。时德严华。闻佛语已。重请佛言。何谓魔军。唯愿世尊。哀愍为说。佛告德严华。若有闻说大乘法教。不生随喜。不乐听闻。不求悟入。不能信受。反加轻笑毁呰。凌懱离间。语讟捶打驱摈。应知。此等皆是魔军。是则名为乐非法者。性鄙劣者。求外道者。行邪行者。坏正见者。应知。此等谤毁大乘。当堕地狱。受诸剧苦。从彼出已。生饿鬼中。经百千劫。常食粪秽。后生人中。盲聋喑哑。支体不具。其鼻䐔睇。愚钝无知。形貌矬陋。如是渐次。罪障消除。流转十方。或遇诸佛。亲近供养。复闻大乘。闻已或能随喜信受。因此便发大菩提心。勇猛精勤。修菩萨行。渐次增进。乃至菩提(已上经文)明知。初业菩萨。不共小仪也

  开示同小律仪菩萨不同小律仪菩萨明据五
  谨案。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必定不必定入智印法门。以彼印故。令我得知此菩萨必定。此菩萨不必定。此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佛言文殊师利。此中则有五种菩萨。何等为五。一者羊乘行。二者象乘行。三者月日神通乘行。四者声闻神通乘行。五者如来神通乘行。文殊师利。如是名为五种菩萨。文殊师利。初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后三菩萨。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言。世尊。何者等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世尊。何者三菩萨。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无上智道。佛言。文殊师利。羊乘行菩萨。象乘行菩萨。此二菩萨。不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萨。声闻神通乘行菩萨。如来神通乘行菩萨。此三菩萨。必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无上智道。文殊师利。应云何知羊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他方五百佛之世界。微尘等数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尘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得到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于羊乘。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羊乘。发行彼道。迳长久时。到百由旬。大风轮起吹。令回还。八千由旬。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羊乘。于彼世界。能过到不。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彼人能过一世界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彼若能过一世界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乘彼羊乘。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却。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若能得过一切世界者。无有是处。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声闻乘人。相随止住。近声闻人。习声闻人。恭敬供养。声闻乘人。共为知识。财物交通。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同一处行。读声闻乘。诵声闻乘。思声闻乘。信声闻乘。复教他人读诵思信。如是之人。住声闻乘。摄声闻乘。种善根行。声闻所牵故。得钝智退无上智道。如是菩萨。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愚钝。破坏不成。文殊师利。譬如有人。若患眼病。若有目瞑。如是之人。为开眼故。一月疗治。勤不休息。过一月已。眼得少开。彼有怨恶。常伺其便。把碎毕钵。着其眼中。令彼人眼转闇更闭。不得开眼。如是如是。文殊师利。若彼菩萨。修菩提心。慧根慧眼。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愚钝。破坏不成。文殊师利。此羊乘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利。应云何知象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尘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尘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有八分相应象乘者。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既乘八分相应象乘。发行彼道。百年常行。三千由旬。大风轮起吹。令回还。一千由旬。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彼象乘。于一世界。为能过不。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彼人能过一世界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彼若能过一世界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乘彼象乘。若迳一劫。若一百劫。若一千劫。亿百千劫。若不可说不可说劫。若能得过一世界者。无有是处。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声闻乘人。相随止住。近声闻人。习声闻人。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同一处行。读声闻乘。诵声闻乘。思声闻乘。信声闻乘。复教他人读诵思信。如是之人。住声闻智。摄声闻乘。种善根行。声闻所牵故。得钝智退无上智道。如是菩萨。修菩提心。种善根行。安住大乘。而复后时住声闻智。种善根行。则还愚钝。破坏不成。文殊师利。譬如大木广千由旬。大海所漂。于大海中。济渡众生。空行夜叉。出置陆地。系缚在于五百由旬大铁坑上。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大木。彼大海水。复能漂不。复能海中济众生不。文殊师利。答言不能。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彼菩萨。修菩提心。种善根行。修行一切智智海道。牵回令退。则不能向一切智智大海之道。不能救拔生死大海一切众生。文殊师利。此象乘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利。应云何知月日神通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尘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尘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我乘何乘。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若我今者。乘于月日神通乘者。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乘月日神通之乘。发行彼道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于月日神通之乘。于彼世界。能过到不。文殊师利。答言。世尊久时则能。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不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有经行处。不同处行。亦不读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人读诵信学。乃至一偈。亦不学习。不读不诵。彼人若读。则读大乘。彼人若诵。则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乃至一偈。文殊师利。此是月日神通乘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利。譬如有大伽楼罗王。大力少壮。随意所念。须弥山顶。能到异处。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月日神通乘行菩萨。戒闻深心。大力少壮勇健。能得随心所念。佛佛世界。皆能过到。于诸如来众会轮中。皆能示身。文殊师利。应云何知声闻神通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尘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尘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声闻神通。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即既思惟已。即尔便乘声闻神通。发行彼道。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乘声闻神通。于彼世界。能过到不。文殊师利。答言能过。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不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语说。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不同处行。不读不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读。不教他诵。乃至一偈。于声闻乘。不相应诵。亦不教他。彼人若读。则读大乘。彼人若诵。则诵大乘。亦教他人读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彼于解信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信。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共同行。于大乘人。摄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抹香涂香。妙鬘涂身。如是供养。如是人。读诵大乘。第一喜心。为他人说。心不轻蔑未学菩萨。正面言说。先问讯。不作恶语。不粗矿语。常说爱语。说美妙语。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缘。不舍大乘。常摄一切行大乘人。学大乘人。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如力摄取。如法摄取。如心所堪。彼人如是。无人憎恶。无与诤对。常求一切未曾闻经。心常敬重所从闻者。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他人过。若实不实。不说不狂。不求他便。常勤修学慈悲喜舍。文殊师利。此是声闻神通乘行菩萨。应知。文殊师利。应云何知如来神通乘行菩萨。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如是微尘世界之外。彼有因缘。有大因缘。彼有所作。有大所作。彼有所重。有大所重。为彼事故。欲过如是微尘世界。到于彼处。如是思惟。乘何神通。而能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如是之人。即便思惟。我今若乘如来神通。则应得过如是世界。到于彼处。文殊师利。如是之人。既思惟已。即尔便乘如来神通。发行彼道。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如是之人。如来神通。于彼世界。能速过不。文殊师利答言。能过。佛言如是。文殊师利。若善男子。若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不与一切声闻乘人。相随止住。不近一切声闻乘人。不习一切声闻乘人。不作知识。财物不交。不同修行。不共语说。不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不同处行。不读不诵声闻乘法。不思不信声闻乘法。不教他读。不教他诵。乃至一偈。于声闻乘。不相应读。不相应诵。亦不教他。彼人若读。则读大乘若彼人若诵。则诵大乘。教他人读诵大乘。若有所说。则说大乘。如是之人。身口意净。善持戒法。亦令他人身口意净。令住善法。彼于修行大乘。菩萨摩诃萨等。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敬重正意。随顺修学。与共相应随逐不舍。依附亲近。如法供养。共为知识。与共同住。若在林中。若在寺舍。若经行处。与共同行。于行大乘人。摄大乘人。受大乘人。持大乘人。第一敬重。最胜供养。所谓灯明。种种华香。抹香涂香。妙鬘涂身。如是供养。如是之人。读诵大乘。第一喜心。教他人读。教他人诵。心不转蔑未学菩萨。于余菩萨。安住令学。常说爱语。说美妙语。如是之人。乃至失命身死因缘。不舍大乘。常摄一切行大乘人。学大乘人。读大乘人。诵大乘人。摄大乘人。第一敬重。心生大喜。说大供养。亦令他人如是修学。有大深心。彼人如是。无人憎恶。不与诤对。常求一切未曾闻经。第一深心。殷重心求。心常敬重所从闻者。于彼人所。生于师子想。亦令他人如是修学。心不轻蔑未学菩萨。于他人过。若实不实。不说不狂。不求他便。亦教他人如是修学(已上经文)明知。五种菩萨。或有必定。或不必定。其不必定者。由共小仪故。羊乘象乘者。佛果不必定。是即藏通戒。无翼劣菩萨。三种神通乘。佛果已必定。是当别圆戒。直道菩萨等。此间大乘学。云何执小仪。永遮大别仪。不共寺房制。分明载佛经。何以不顺法华制。更学声闻小律仪也
  开示四种三昧院明据六
  僧统奏曰。又言四三昧院者。谁人所修。何三昧哉。唯闻其名。未见其实(已上奏文)论曰。四三昧院者。学圆观者。所住之院也。依文殊般若。建立常坐一行三昧院。依般舟三昧经。建立常行佛立三昧院。依法华经等。建立半行半坐三昧院。依大品经等。建立非行非坐三昧院。具如止观说。何不案他宗。谙叹未见实也。谨案。摩诃止观第二云。行法众多。略言其四。一常坐。二常行。三半行半坐。四非行非坐。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法界是一处。止观能住不动。四行为缘观心。藉缘调直。故通称三昧也。一常坐。出文殊说。文殊问两般若。名为一行三昧。方法者。身论开遮。口论说默。意论止观。具如经说。二常行三昧。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具如经说。三半行半坐。出方等陀罗尼经。妙法莲华经。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具如经说。四非行非坐三昧者。南岳师呼为随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称觉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觉识明了。虽复三名。实是一法。今依经释名。觉者照了也。意者心数也。三昧如前释。且约请观音经示其相。具如经说(已上本文)明知。四三昧院者。行者所居也。春秋常行。冬夏常坐。随行者乐欲。应修半行半坐。亦修非行非坐。天台智者。己心中行。发陀罗尼。南岳一行。依常坐行得一行名。末叶后生。谁不勤修也
  开示大乘得定者明据七
  僧统奏曰。此土本来无得定人。何以将知得业虚实(已上奏文)
  论曰。六统同志。隐得定人也。深律师云。有两圣人。若许圣人。宁无定德哉。两言相违。不足取信。普门示现。无所不遍。凡造寺供僧。纳封纳田。住持三宝。如是等类。国王王子。大臣宰相。不圣何人哉。非首楞严定力。谁敢如是者哉。夫智等如来。可平他德。遍以有漏智。不可平他定。损国隐圣。莫过斯矣也。谨案。维摩经上卷云。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已上经文)罗什曰。谓虽入灭定。而能现无量变化。以应众生也。僧肇曰。小乘入灭尽定。则形犹枯木。无运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进止。不舍威仪。又云。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善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也。天台智者维摩经疏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此次示不思议胜用。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者。是讥其入灭定无用也。声闻入定。皆因心念要期入出。正在定时。不得现四威仪。如迦叶入定不能自所施用。弥勒起出。方乃现十八变。故知。二乘入定。于自无用。于他无益也。如世人言是物无用。弃而不录。二乘之定。若无用者。即亦无体。是恶议灭定。故呵言不必也。今大乘不思议定有用。故有体也。是以菩萨。以趣佛慧。入不思议定。能不起灭定。现十法界威仪。如阿修罗琴。随前人吐韵。菩萨灭定。逐物机来。即能现诸威仪。此方入定。十方现形。余处宴坐。此间行住。汝声闻入定。既作要期。何不誓愿动定。使众生机感不起此定。现诸威仪。良由不见不思议真性。由无愿波罗蜜。故不能于灭定。现十法界四威仪也。无用之定。物所不重。故前呵言不必也。复次。法身入定。则不如此。虽无三界生死之身。而法性身。以趣佛慧。入诸禅定不思议灭定。能于三界。现十法界四种威仪。一切诸法。无不示现。是为不思议究竟真宴坐也。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此是第一约法心一双。呵其法心之拙。非真宴坐。故前呵言不必也。文即有二。初约法呵。若身子出真入俗。方能同凡夫进止。若不舍诸禅及灭定。何得要期出定。当知。即是舍道法。同凡夫法。是则凡法圣法有二。不得不舍也。菩萨不尔。以趣佛慧。知凡即佛法。无二无别。岂舍道法。更入道法也。即是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非道。不能通达者。何谓为道。是故菩萨。以趣慧力。能不舍道法。现凡夫事。道法者。四教所明。慧行道法。行行道法也。凡夫事者。三业不善事。三业善事。三不善根事。三善根事也。又如前叹净名。云虽为白衣。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等。二十九事。无量方便事也。法身常在三昧。不舍一切道法。现行三界。遍同凡事。而于凡身通达佛道。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不舍如是等道法。现凡夫事。引物入不思议解脱。佛之净土也。此即是究竟真宴坐也。以此讥其道法之拙。故前呵云不必也(已上疏文)明知。未练深定。泯实相定。南岳大师。大唐得定。哀愍我国。托生王家。建立佛法。利益有情。若不许南岳。深背僧传。夫风色虽难见。见叶得方。心色虽不见。而见情易知。闇射不若大地的。昧礼不如常不轻也
  开示利他之故受小律仪明据八
  僧统奏曰。又言利他故假受小律仪者。此倒言也(已上奏文)
  论曰。鉴真和上。十六出家。十有八岁。受菩萨戒。后利小根。假受小律仪。今山家亦。先受菩萨戒。后利他之故。请假受小仪。已契和上志。何及倒言失也。谨案。大唐传戒师名记。大和上鉴真传云。释鉴真。扬州江阳县人也。俗姓淳于氏。即齐朝淳于髡大夫之后也。十六出家。十有八岁。受菩萨戒。又云。若单依菩萨住持。小根谁度。故菩萨发心。超于十地。若论成佛究竟。还作声闻。故我大师。三祇行满。百劫修成。方便剃头。断惑求佛。于十六心满。木叉定生。将知。诸出家者。要学声闻律仪。乃能住持。严净戒律。弘扬三藏。随机利物。又云。遂以景龙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晡时。于西京实际寺坛。方受具足戒(已上传文)明知。我大日本国传戒大和上。先受大乘戒。后受小乘戒。利小根故。更受小戒。岂不利他哉。若随教自利。可不会大。若随心成大。可不自利。何自称大仪假受。为倒言也
  开示上品殊胜不大乘意明据九
  僧统奏曰。凡受戒法。发起上品殊胜悕求。方即得戒。既知假受。谁与其戒(已上奏文)
  论曰。为利他故。发起上品殊胜悕求。谁大乘律师。不授假受耶。若有能受者。未解假受。应教导云。为无上道远方便故。假受小仪。而假受者不许者。岂不一向小乘律师哉。谨案。宣律师钞第二云。问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戒本文云。若有为自身。欲求佛道。当尊重正戒。及回施众生。共成佛道。律中多有诚例。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已上钞文)慈和记云。四分宗义当大乘者。光师所以判是大乘律限者。不约教明。但据师承所学。今钞亦云义当大乘故。又云。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若下品心者。乃至罗汉。戒是下品。毗跋律云。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软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利他人。受持正戒。云何上品。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脱门。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槃。令法久住。如此发心。尚是邪想。况不发者。定无尊尚。毗跋律者。发正云。此云品类。律师饰宗云。是大乘律。折中云。有一卷。疑伪目中出。南齐永明年。沙门法度。于扬州得。彼律具三品。故文云。三种慈者。有上中下。下者如钞所引也(已上记文)明知。其律未分明。未足为正义。何执小仪。以为圆仪也
  开示菩萨利他故外现声闻相明据十
  僧统奏曰。如声闻戒。多分自利。菩萨律仪。亦兼利他。而云利他故假受小律仪者。既违教旨。不足言论(已上奏文)
  论曰。声闻戒者。于声闻自利。于菩萨利他。夫菩萨律仪。都无自利。以利他即为自利故。当知。不求小果故。名为假受也。约小乘教。虽似违教。约菩萨受。都不相违。若强令相违。破和上义耳。谨案。妙法莲华经第四卷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以无数方便。化诸众生类。自说是声闻去佛道甚远。度脱无量众。皆悉得成就。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小欲厌生死。实自净佛土。示众有三毒。又现邪见相。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已上经文)明知。诸菩萨等。还作声闻。以方便力。为化众生。庶将来有智。用心思择也
  开示睿山不类大天明据十一
  僧统奏曰。昔依大天。部分二十。佛法因斯。遂令衰灭。今此睿山。部判人法。则知。是灭法之先兆也(已上奏文)
  论曰。灭后大天者。有犯过人罪。像末睿山者。无犯过人罪。昔五事者欺诳弟子。故令佛法衰灭。今四条者。依经引导。故令佛法中兴。僧统卜兆。不足可信也。谨案。慈和四分钞记第一卷云。比丘名为大天。犯三逆罪。未出家前。与母私通。遂杀其父。耻人所知。将母逃走。隐之波吒梨城。遇逢本国供养罗汉。恐复彰露。因遂杀之。后见其母与余人私通。复杀其母。造三逆罪。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出家。未久便能读诵三藏。王闻遂请。入宫供养。又与王妃私通。然彼复称我是罗汉。后于寺中。梦失不净。而令弟子洗所污衣。弟子白言。师烦恼已尽。何容斯事。师曰。漏失二种。一者烦恼。罗汉已无。二者不净。罗汉未免。烦恼虽尽。岂无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为魔所娆。不应怪也。此是魔女。欲毁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也。自作经云。佛语比丘。魔以天女。毁无学人。故以不净。染污其衣。准部执疏。五事皆自作经证成。此第一事也。又欲令诸弟子亲附。次第记得四沙门果。弟子问言。阿罗汉等。应有证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言。罗汉亦有无知。无知有两。一者染污。罗汉已无。二者不染污。罗汉犹有。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罗汉犹有无明覆心。不自知得。此第二事也。弟子复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四谛三宝。我犹怀疑。彼言。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两。一者随眠疑。罗汉已无。二者处非处疑。罗汉犹有。解云。称理名处。不称理者。名为非处。于法称理。不称理事。犹豫不决。名处非处疑。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须陀洹人。于四谛法。犹有疑心。此第三事也。弟子又言。若是罗汉。应自证知。如何但由师之济度。都无现智能自证知。彼言。罗汉有由他度。如舍利弗目连。慧通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况汝钝根。要由他度。不能自了。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圣人亦有依他断疑。此第四事也。然彼大天。虽造重恶。未断善根。后于中夜。自惟罪重。当于何处受诸剧苦。忧惶所逼。高声唱言。苦哉苦哉。弟子寻白师言。大师所作已辨。何故唱苦。彼遂告言。我呼圣道。谓诸圣道。若不志诚苦召命者。终不现前。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圣道亦有为言所显者。此第五事也。后布萨时。大天升座。集前五事。而作颂言
  无学漏失因魔引无知疑惑由他度
  圣道欲起假声呼是谓如来真净教
  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多闻持戒。修静虑者。闻彼所说。翻彼颂言。前三句同。改第四句云。是汝狂言非佛教。竟夜斗诤。乃至终朝。城中士庶。乃至国王。自来和诤。僻用律文。行筹灭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已上记文)明知。大天五事。为隐己过。睿山四条。为传圆戒。五事之伪。出于胸臆。四条之式。据于圣典。回小向大。一乘正义。执三谤一。诸佛不印。耆年上座。顺理小众。少年大天。违理多众。遂使少年乘船。百妄顿绝。耆年移国。一真来今也
  开示分部无是无非明据十二
  谨案。文殊问经下卷云。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云何根本部。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悉从般若波罗蜜出。文殊师利。如地水火风虚空。是一切众生所住处。如是般若波罗蜜及大乘。是一切声闻缘觉诸佛出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此言大众。花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毗履(此言老宿。凉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我入涅槃后一百岁。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所说与僧祇同。故云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称赞辞也)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梨柯(是出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高拘梨柯出一部。名多闻(出律主有多闻智也)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之也)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居也)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居也)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居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亦律主居也)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重也)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律主居也)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母弃之于井。父追寻之。虽坠不死。故云大不可弃也。又名能射)于百岁内。从大不可弃出一部。名法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律主姓也)于百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执修妒路义也)此谓体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二十部。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已上经文)明知。小乘二十部。悉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小虽有同异。大体无差别。当今三乘及一乘。所见有别异。法体虽一味。随机有浅深。一乘虽无对。未开教有余。今依法华制。暂隔求小因也
  云分为两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为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出世部。四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异论同名)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异论云雪山住部亦名上座弟子部)后即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异论云名可住子弟子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异论云贤乘部)三正量部(异论云正量弟子部)四密林山部(异论云密林住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异论云正地部)次后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异论云法护部)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异论云说度部亦名说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已上论文)明知。二十部。无是亦无非。俱受如来记。住持小乘法。彼大天比丘。大众部得度。犯过人之罪。作五事之妄。当知。所别大天类。是即灭法先兆。能别上座部。都无灭法相也
  开示灭后分部住持明据十三
  谨案。部执异论。并宗轮论等云。佛灭度后。百有余年。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亦名摩诃僧祇部)二上座部(亦名上座弟子部)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亦名出世说部)三鸡(亦名灰山住部)又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亦名得多闻部。异论云又出一部。名分别说部)第二百年满。有一部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玆乖诤。分为三部。异论
  显戒论卷上
  (御本云)

  观应元年(庚寅)六月二十七日(酉克)于法胜寺方丈西面出机。拭老眼点之了后贤真之耳。是为弘通圆戒也可信可信
  沙门惠镇(年七十满)

  应永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时正第二日于元应寺法华院西六间。以和尚御自笔御本移之毕。弘通圆戒之一言铭肝催感泪而已
  小比丘继示(年满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