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梵网戒本疏日珠钞卷第十一
  东大寺沙门凝然述

  从此已下释十重文。此乃第一波罗夷篇。十重戒本即为十段。言半颂者五言半偈。即以一字为一戒故。第一杀戒。第二盗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语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说过戒。第七自赞毁他戒。第八故悭戒。第九故嗔戒。第十诽谤三宝戒。其十重禁戒名也。诸师立名与今取立有同有异。至下可明。
  第一杀戒
  疏。故瑜伽云若有问言菩萨以何为体等者。彼论四十四云。菩萨如是以所修悲熏修心故。于内外事无有少分而不能舍。无戒律仪而不能学。无他怨害而不能忍。无有精进而不能起。有静虑而不能证。无有少惠而不能入。是故如来若有请问。菩萨菩提谁所建立。皆正答言。菩萨菩提悲所建立(已上)今变其言取要而引。太贤所引文言亦尔。加之庄严论第二云。菩萨以大悲为体。是故极勤利他。虽入阿鼻地狱如游乐处。菩萨如是于余苦中岂生怖畏(已上)
  疏。乖四摄行者。菩萨摄物必有四种。一者布施。运心普及称之为布。辍已惠人故名为施。二者爱语。音声屈曲表彰名语。闻者悦乐故目为爱。三者利行。行是所修之行。即是因名。利乃所得利益。是即果称。因谓现法轻安定等。果谓当来所得涅槃。并皆名利。有所益故。四者同事。同者等也。事者事业。谓。与有情等修行业故名同事。菩萨若欲摄化有情。始终起尽不过此四。斯则化一有情有此四次第也。行相云何。若欲化彼先行于施。即随于彼所须。外财金银等物及以内财手足等类。随求皆与。由随意与故。诸有情亲附菩萨。是名施摄。既亲附已。次以爱语悦豫彼心。令其受道。由行爱语。令所化生心起爱慕。归依菩萨。既归依已。次教修行。是即随彼机性差别。而教行彼三乘等行得自乘果。或亦令入一乘佛果。起利行已。次与所化同其事业。为令彼修故要自作。由此四事摄诸有情。不增不减故有四也。此四即是利他之行。若害生命总违四摄。是故如来制此戒也。
  疏。彼要待犯已方制淫戒等者。开宗记第二判制四重之次第云。易为喜犯建在初明。非直此文残等类尔。故僧祇云。初戒成道五年冬分第五月十二日犯。即是十月二十七日。余之三戒并是成道六年冬分。盗戒第二半月十日。谓是九月十日。杀戒第三半月九日。谓九月二十四日。妄语第四半月十三日。谓十月十三日。以此文证足彰次第南山师云。问。同是出家法不异故。有何三众与僧不同(下众杀戒在初不同具戒)解云。下众前五犹本何义。次第二种不同。答。出家所囗要断烦恼。道分所障勿过于欲。故淫在初。俗不修道断淫非分。畜妻行福不妨世善。或求慈行有坏杀害。故偏制约。以全断故。若尔三众智分应淫在初。亦全断故。有人解云。人同方便行道。少分似同而别。有人言。年小惑微淫恼未发。不妨无慈故杀在初。有人言。小学未通教非极制。现所禁者从俗无过(已上戒疏二上)开宗记云。问。此为喜犯淫戒在初。五十如何以杀为首。答。古昔多解皆不允当。今申正义。智者应思。但以五十等戒不假犯请。依本业道以杀为初。具戒奥广必待犯请。喜犯前明淫戒居首(已上)声闻戒相淫居初者。此就具戒成此次第。五八十戒顺本业道故杀在首。非今对简。
  疏。息风名生依身转等者。泛言众生二门立名。一随转理门。约息风等。二真实理门。如五蕴和合名为众生等。今此且举随转理门。杀生亦尔。下引涅槃具有二门。若唯约就息风之义名众生者。但顺世俗义不尽故。南山律师亦约二门。相州律师直就五阴。故彼师律疏第二云。五阴实法中假立众生名。断于五阴为杀生(已上)此依成实。虽是小乘近实理门。然成实意。一念之中不成五阴。相续心中即成五阴。起心缘境初一念心。唯是心王无有心所。次刹那中想数即起。其次刹那受数生起。第四念时行心即生思业成就。其后心中色阴形相成身口业。如此必经多刹那心五阴成立。是故亦必经多刹那相续之念成立众生。由此义故。杀生之事就断众生相续连持命根为言。然其命根依五阴住。阴实命假。命根断者必由阴断。是故杀生啻就阴断。萨婆多部及大乘宗。一念之中即成五蕴。十大地法及遍行五必俱起故。故一念中即成众生。东塔怀素律师云。旧解不然(破相部法砺律师义)今解息风名生。依身心转隔断不续。名为杀生。人名别于蕴上建立。或复生者即是命根。谓。以要心隔绝他命。乃至一念应生不生。故僧祇第四云。人者有命人趣所摄。夺命者令彼命根不相续四大分散。是名夺命。此文复云。人者从初识至后识而断其命(已上)嵩岳定宾律师云。崇云旧解不然。今解息风名生。隔断不续名为杀生。或复生者命根名生。隔断名杀。今详涅槃第二十卷。为阇王说息风名生。阇王俗人不达法相。谓。言息风名之为生。世尊遂依随转理门作如是说。若据实理。羯逻蓝等根未满时息风不转。岂不名生。若不名生杀应无罪。故婆沙二十六说。羯逻蓝等根未满时息风不转也(已上节宗义记第四)今疏释名。且先约就随转理门故。举息风以结其名。然据实义。即就五蕴和合为言。故证文中具有息风·五阴二门。法铣大师具举二门。故彼文云。所言生者即出入息。故涅槃云。夫众生者名出入息。断出入息故名为杀。我等诸佛亦随俗说。说名为杀。又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若坏五阴名为杀生。亦涅槃云。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道(已上)此以所引涅槃经文即成二门。今疏所引亦是同文。明知今意必有二门。然且随俗故约息风。法铣亦云。善生经云。若有说言。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无住。云何名杀。一念不杀微尘不坏。若一念不杀云可言杀。是义不然。何以故。虽复现在一念不杀能遮未来。故得名杀。若有说言。色是无记命亦无记。云何杀已而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恶心器。若坏是器遮于善恶心故。是故得罪。若有垂终其命。余残有一念在。若下刀者。是得杀罪。四分亦云。从初识至后识而断其命。律摄之中必死而杀不得夷罪违经律也。加水之露斯之谓矣。经文又云。或有说言。若心在善无记悉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非恶心杀不得杀罪。若使他杀。受使之人到已更以苦毒而杀。口敕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作以无作(已上)太贤师云。若中彼寿尽刹那杀如何得罪。文殊问经说得同罪。以加彼苦缘具足故。广说如彼(已上)此中义意如文可见。
  疏。息断名杀入灭尽定岂是死耶者。入灭尽定都灭六识。心识犹灭况有耶。既无有息。故举以问。
  疏。以后起时息还生故者。彼之圣者。厌患六识缘境劳虑事是粗动。灭其心心所入三昧定暂时止息。然随时限即必起出。其时有识息亦还生。出定之时气息必生。有此义故。在定之时即名众生。不例杀生。问。何故此定名为灭尽。答。彼所应灭心心所法即都尽故。名灭尽定。此定立名差别非一。或亦名无心定。此对心王彰名。此定即灭彼心王故。虽亦灭数而就胜故。亦名灭受想定。此约灭彼受想二种心所彰。虽亦灭尽余心所法。偏厌受想。受想二数即是诤根。生死因故亦名断受定。离受散动故。问。此定总灭几心心所。答。总相言之。其所灭法即二十二。遍行别境各有五数。及善十一。并心王一。是故总为二十二法。若别约就诸识言之。此灭尽定即必灭前之六识之全及亦第七。灭却染心。前六相应诸心所法。并染末那诸心所法。皆悉灭尽。此即灭定所灭分齐。彼小乘宗唯灭六识心心所法。小宗不说第七故。问。此灭尽定以何为体。答。小乘宗中毗昙所说。离色心外非色非心为灭定体。成实论宗。心识尽处数灭无为为灭定体。今大乘宗。以其无漏厌心种子二十二法为此定体。谓。彼圣者从粗至细渐渐次第厌患六识心心所法。直至最后有二刹那。第一刹那即是微心。深厌六识心心所法。次至厌患最末后心一刹那时。即熏得其二十二种。厌心种子功能之上假立灭定。由此义故。此二十二种子之法是此定体。问。何等之人得灭尽定及不得耶。答。三乘无学及以有学即得此定。然于其中亦有不得。无学之中如来必定得此三昧。驎喻独觉及声闻中俱脱罗汉俱此定。以得上八根本定故。部行独觉·惠脱罗汉不得灭定。不得上八根本定故。以彼唯得近分中间断惑证果故不得也。非唯不得灭定。亦不得神通等。有学之中。小乘初·二两果之偿得灭定。以欲界惑未断尽故。第三果中身证那含即得此定。于第四禅根本定中。一一别断欲界九品修惑尽故。非身证者不得灭定。唯得初禅。未至定力断尽欲惑得不还故。大乘有学顿悟菩萨入初地时即得此定。若渐悟者。俱脱罗汉·驎喻独觉·回心向大·地前诸位即有此定。未回心时已得之故。有学身证渐悟之者。亦即地前诸位有之。自余无学惠解脱人。部行独觉。有学之中非身证人。此之三人回心之后入初地时方得此定。问。有何所以圣入此定。答。小乘圣者厌功虑故即入此定。菩萨大人求功德想。此定无静湛然。似大涅槃功德法故。以求此故入此定也。如来大觉功德圆满。自然任运入灭定也。问。此之灭定漏无漏何。答。毗昙宗中灭尽定体一向有漏。是非想地界系法故。成实论宗灭定之法一向无漏。体是数灭无为法故。大乘宗中此定唯是无漏之法。不属界系。问。入灭定者。时节云何。答。毗昙宗中。欲界众生入定时分。极远住者不过七日。若过七日出定即死。段食养身唯七日故。上界众生已离段食入灭定者。能经多时而不过彼一期报分。若过报分出即死也。成实宗中即异毗昙。入灭定者定力持。纵经多劫出亦不死。而亦死者。以本命报垂尽之时入灭尽定。入定之间定力持身。出定即死。报分尽故无定力故。今大乘宗即净影云。大乘法中。诸佛菩萨所入灭定时无限齐(已上)问。此灭尽定出时云何。答。久修之者。任运出定得定自在。所以任运。若是初修未自在者。依先期愿能出此定。将入之时作期限故。灭尽定相略知如此。巨细之相具如别章。
  疏。问此报息灭等者此问是乘前答而起。前答之中。约就出定之时息生。成立灭定非死之义。故今约就后报后息生以为问端。
  疏。答以命根断故等者。入灭定者命根不断。是故必在一期报中。今此杀生命根已断。此世报命亦已隔断。虽彼当来异熟报中息必生起。即是他世不关此世。是故不例灭定之事。问。何名命根。答。唯识论第一云。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已上)此乃彼第八识名。言种子之上。即有连持。不断功能。令众同分住时决定。或经百年或千年等。是故于彼功能之上假立命根。非是实法。不同有部离色心外别有命根。论中深破彼实有义。然后成立大众正义。即此亲种功能之上假立命根。此有三法。即寿·暖·识。名言种上连持功能一期不断。名之为寿。赖耶相分名之为暖。暖即色也。第八现行名之为识。此之三法未必定三。无色界中无有暖气。而有余二。有色界中即有暖气。有暖之处必有余二。唯是于一第八识上义立三法。非有别体。如四正断一进上立。是故三法不离第八。其中识者第八自体。三法是所连持。名言即所连。持彼福非福不动三业。是总报业亦是能引。引生第八总报果故。异熟第八即名所引。然彼能引唯是先业。即是行支发在过去。名言种子是果支摄。现在有体故业所惑。种子之上有连持能。假立命根。大乘唯取此现在法。是故先业望此种子。即是有力增上缘也。问。报者是何。答。报者果报杂云异熟。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因果体异故名异熟。熟者因果。果熟之体异业因故建此称也。无记有二。有覆无记。无覆无记。今此异熟无覆无记。无覆有四。今是其一。四无记者。异熟无记。威仪无记。工巧无记。通果无记。四体即是无覆法也。
  疏。杀既从缘必无自性等者。杀不孤起必由因缘。杀心为因力等为缘。总而言之。即下所明通别十缘是故成杀。缘生之法皆无自性。既无自性岂有杀罪。若实有杀背无自性。故举此义以致问也。
  疏。答有无自性罪者。一切诸法本无自性。无自性故即必从缘。由从缘故诸法生起。所生诸法既从因缘。由因缘故无有自性。今此杀罪其义亦尔。无自性故必从因缘。从因缘故即得杀罪。故无自性成此杀罪。非唯成杀。由无自性亦彼当来所受果报无自性故。从缘即感彼三恶趣。所有若果所以有也。杀罪可怖不可不防。罪性虽空业果不亡。从因缘故无自性故。非唯杀罪诸法皆尔。无性缘生缘生无性。依他二义是其事也。似有无性无性似有。相反相成互违互立。此杀罪事委细言之。约就因缘等无间等四缘明之。依他二义依此门故。
  疏。既自心变众生等者。众生外无唯识所变。五蕴和合假名众生。寻其实体即是自心。众生既假何实有罪。是故举之以为问也。
  疏。答还自心变罪等者。一切诸法。三界六道。依正二报。染净体用。莫不皆是自心所作。众生既是唯识所变。是故于彼所杀生上自心变罪成其秽业。非唯自心变罪成犯。亦于来世感其苦果。即是自心之所变现。以此罪业必受果故。
  疏。问知杀性空杀应无罪等者。问。此之问意。与前杀既从缘必无自性等有何差别。答。前问唯约法体无性。不论行人知与不知。今此问者就知性空以为问端。是故与前全别不同。由此义故答中即约知不知明。不可混滥。言空是治罪法者。治法有二。一已作之罪过缘造罪。所作是因缘和合空无自性。改悔忏洗无不除灭。是故性空治之方法。二未作之罪罪障无性不可造作。故此性空成治之法。今约未作罪门为言。故次文意。若了空寂不可行杀。悟解深胜不迷着故。若行杀者非是悟空。以迷倒心妄行非故。迷心颠倒谓是无罪。即是愚痴拨无邪见。不了性空即见有罪。遇缘犯罪是犹可救。不解性空而谓无罪。所作罪恶不足可救。上来五重问答之文。义和科中立其名云。一通入定同杀妨。二通后报非死妨。三通杀生从缘无罪妨。四通杀自心生无罪妨。五通杀生性空无罪妨也。此乃遣疑之枢要显理之门户。斯五问答始终周尽者也。加之法铣师云。问。杀既从缘则无自性。无自性故应无有罪。答。罪虽性空迷情执有。故有罪根。若证空理悲心行杀。如仙预王则无有罪。二十唯识。问曰。若彼三界唯是内心。无有身口外境界者。以何义故。屠猎师等故害猪羊得杀生罪。是故应有外色等境。答曰。死依于他心亦有依自心。依种种因缘破失自心识。此偈明何义。如人依鬼毗金舍阇等。是故失心。或依自心是是故失心。或有忆念爱不事。是故失心。或有圣人神通。转变前人心识。如大迦旃延令婆罗王见恶梦等。又毗尼中有一比丘。夜踏菰皮谓杀虾蟆死入恶道。是故偈言。依种种因缘破失自心识。故死依他心亦有依自心。以依仙人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故杀余众生。此依他心死。问。五阴生灭此不至彼。云何受报。答。善生经云。是义不妨。何以故。我法或有即作是受异作异受(后生报也人作天受)无作无受(约第一义。无自性故也)汝意若谓异阴异受。云何复言相续不断。是义不然。何以故。譬如买毒乳中至醍醐时故。然杀人若言是业何处住者。住过去中待时待器得受保报。如人眼药。药虽消灭时到则发。又如小儿初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百年亦不忘失。过去之业亦复如是。虽无住处时至则受。若能通达是事。是人则能获无上果(已上粗字注言并彼文也)此中即有二个问答。初问是同今疏五个问答之中第三问意。而答之意陈其异门。此问答者总明业因。后之问答即陈来报。并是精要引以养神。
  疏。一是受菩萨戒人等者。若渐悟者受其小戒。未回心者犯杀生等。唯犯小戒非违大戒。未回心前不成大故。何况小机未受小乎。若顿悟者发大乘心。先受声闻小戒之者。是即遍学别受菩萨。即随有违犯菩萨戒。遍学门行即大乘故。若全未受菩萨戒者。虽作杀生非是违犯。唯是业道违理而已。若已受者。作样方便然后舍戒。舍戒之后正杀彼生。此人唯有前方便罪无其果罪。已舍戒故。正杀之时还同未受。若人退大向小作罪。既非菩萨故无违犯。是亦还同未受戒者。
  疏。二是住自性等者。此中可摄重苦受缘。是故文中置等言也。以颠狂重苦俱非自性故。
  疏。三无开缘等者。此乃利生方便。开缘如下通局门中具引瑜伽戒本。今疏通缘立此三种。义寂·太贤通立五缘。斯乃开合出没异耳。具如前明不遑重陈。此三缘中随阙一种全无有犯。三缘必具即成犯也。此之三缘既是通总。故通十重四十八轻八万威仪无量戒等为其犯缘。今此且约十重为言。
  疏。地论五缘一是他身等者。十地经中第二地文。具明十善业道之相。然十不善各有犯缘。经说其相。具缘非一。今十重中随应取彼。此中所引即杀业道。十地经文如论所举。即十地论第四卷云。果行离有二种。一者微细。心念害故。二者粗重。身行恼害故。如经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众生起众生想。故起重心身行加害故。于中粗行有五种。一者身。如经他故。二者事。如经众生故。三者想。如经众生想故。四者行。如经故起重心故。五者体。如经身行加害故(已上)释曰。此中意念名为微细。身业显著名为粗行。以粗显故即具五缘。控玄记十一云。果行离者正离杀业。爦因成样故名为果。离此所作故名果离。有二。细约念恼尚不曾有。况粗约身害是则亡言(已上)第二缘事者。即是众生也。今疏直名众生。取杀众生相粗显故。是故论中名之为事。第四缘行者。故起害主意中行故。今疏改之直名害心。第五缘体者。诸缘满足杀业究竟。果罪正体故立此名。今疏唯名正加害也。
  疏。对法论亦五缘等者。具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菩萨造有七卷焉。陈那菩萨造其释论。安惠菩萨本释糅之。名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有十六卷。处处引言对法论者是本论也。引言杂集论者即释论也。又本释总通言对法论。义亦无妨。故有引尔。对法论第四云。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故。方便故。烦恼故。究竟故(已上)杂集论第七牒此文已释云。杀生等事者。谓。有情数非有情数。如其所应依此处所起杀生等。意乐者。谓。于此事起此想意乐。及起当作此业道意乐。方便者。谓。此作用或自或他发身语意。烦恼身。谓。贪瞋痴如其所应或总别。究竟者。由彼彼方便如是如是业道圆满。或于尔时或于后时。于此义中。杀生事者谓有情数。意乐者谓此想及必害意。方便者谓为害故加刀杖等。烦恼者谓贪等。究竟者谓彼众生由方便故。或无间死或后时死(已上)今疏引云对法论者。即是杂集论之文也。本释具建此目无妨。对法论明业道具支。由此五缘故成业道。释论委悉如文可见。十地·对法相对言者。地论众生是彼有情。地论众生想及以害心。即对法论意乐一种。此意乐中含想与其害意故尔。地论正害即对法究竟。地论他身对法中无。对法方便及以烦恼地论俱无。二论所说有无开合相对检校其事如此。
  疏。合此二论通具七缘等者。第一他身独出地论。第五加刀杖。第六有三毒。唯出对法。自余四缘二论俱说。合此二论具立七缘。犯相因缘即无所阙。况加通缘无不备足。此戒犯缘诸师异说。天台明旷并立四缘。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杀心。四命断便犯。彼师所立。唯杀人趣得波罗夷。余趣犯轻。是故犯缘唯举人趣。缘中无其他身·刀杖·三毒三种。以随略故。利涉法师建立五缘。一者是生。二作生想。三起杀心。四动身口。五令彼命断。此中无有他身三毒。义寂法师建立五缘。瑜伽论五十九。十恶业道各有五相。一事。二想。三欲乐。四烦恼。五方便究竟。此与对法业道五支其相是同而开合异。依彼五相立杀五缘。一众生。二众生想。三杀心。四烦恼。五加害命断。此五之中略无他身。依十地经有他身故。太贤法师依杂集论业道五支为今五缘。法诠大师建立七缘全同疏主。智首·南山等诸律师。于杀人戒立五犯缘。一是人。二人想。三起杀心。四无方便。五命断。小乘律中建立三趣以摄六道。谓。人·非人·畜生是也。天·修鬼·狱合为非人。唯杀人趣是波罗夷。余趣即轻。或偷兰遮以波逸提。是故犯缘必就人立。今菩萨戒疏主等义通其六道。杀即重夷。是故犯缘总就生立。此且约凡。其余圣者杀等犯夷或得逆罪。
  疏。阙通缘可知者。三缘之中随阙一种。于所作事一向无罪。然于其中阙第一缘。唯有业罪未受戒故。阙第二缘。未狂等前有起方便。即得轻垢。始终狂等一向无犯·阙后之缘反生功德。法铣师云。若阙初缘无违教夷有业道罪。故善生经云。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受戒者罪重。不受戒者罪轻。何以故。毁佛语故阙第二缘。若未狂前已与方便合有轻垢。若始末皆狂则都不犯。故律云。痴狂心乱痛恼所缠。阙第三缘。若为救生反成持戒。故清净毗尼经云。问。颇有犯戒名尸波罗蜜耶。答言有。若菩萨多益一切众生不自观戒。如是毁戒是尸波罗蜜(已上)法铨建立三种通缘。次第相貌全同今疏。是故阙缘义意亦同。
  疏。二应得轻轻垢谓以善心等者。如四分律中说。婆求河边比丘修不净观。厌恶此身与刀于人令杀自身。彼即善心厌身故尔。今即其例。然彼教人令杀自身。令此厌身直害自身。既非他身亦是善心。是故唯犯轻轻垢罪。问。此轻轻垢及前重轻垢。为是方便罪为究竟耶。答。是究竟罪非方便罪。本心杀自不望他故。问。一切阙缘可皆方便。此阙初缘何非方便。答。一切阙缘未必皆因。然多是因亦有非因。即如今此轻重轻垢。是故唯云轻垢不言方便罪也。问。轻垢罪中有几阶降。答。轻垢罪中因要分二。若对夷罪唯是一品轻垢罪耳。然于其中委细别。今方便轻垢有重中轻。究竟轻垢亦有三品。方便之中有夷方便。有轻垢下所生方便。夷生是重轻生即轻。二篇所生亦有同罪。轻垢阶降具如前明。问。教人杀自得何罪耶。若云重者既非他身。若云轻者。既得教人岂是轻乎。定义如何。答。教人杀自是轻垢罪。教人杀他虽是可重。望自罪境既是非他。故罪可非重。受教之人事亦不定。所教有戒彼即得重。无戒无犯。二类虽异能教唯轻。以非他故。
  疏。此中有痴前有嗔故等者。此中厌身违背正理。前门恶心即是嗔恚。是故二门俱有烦恼。故其六缘皆悉具足。谓。自是众生有众生想。即起杀心加刀杖等。有嗔或痴即命断也。然是自身非对他人。是故此犯唯轻垢也。
  疏。为法灭身为生舍命等者。为法灭身如雪山童子半偈投身等。至轻垢第六不能请法戒疏文之处具可是之。为生舍命即如萨埵王子与身饿虎等事。亦至第十六轻垢借法规利戒疏处具可陈述。疏文等言即是取毗楞竭王雪山童子等。对上为法灭身故也。
  疏。若不舍反得罪者。不为法舍身违摄善法戒。不为生舍身违摄众生戒。前之恶心厌身二杀即是俱违摄律仪戒。前二作犯反成止持。后一作持反成止犯。
  疏。此中非直无三毒等者。为法及生弃舍身命。是则无贪善根为性。既非恶心故无嗔恚。心住正理与智和合。见解不谬慧悟自在。此则无痴善根为性。由此事故无有愚痴。虽有五缘既无烦恼亦非他身。是故此事一向非犯。虽是他身若无烦恼本无有罪。何况自身为生为法无彼烦恼。正见相应与智和合。是故反成最上持。问。此第三句亦阙第六何阙初中而出之耶。答。此句阙二实如来难。然不可置第六之中。今且置此。阙初之中以明成持不犯之相。而其正意唯初二句成阙第一缘之义也。
  疏。一若诸趣相差俱得等者。如欲杀人畜生来替。于畜生上作作人想杀。或欲杀畜人趣来替。于人趣上作畜想杀。此等俱是得波罗夷。虽是诸趣相望境差。而望有情即非想差。是故诸趣相差皆重。就缘有情之心想结故。又就一趣中亦有相替。欲害张人王人来替。即于王上作张人想害则得重。欲杀犬畜㝹畜来替。于㝹畜上作犬之解。害亦犯重。并望有情结其罪故。此于一趣各各相替。非是今段诸趣相望。若约业道诸趣境差。及各趣中异类相望俱非本罪。纤尘微渧心境各差。不成本罪。或是轻少或即无罪。随事约相其义不定。大小二宗义门皆尔。今菩萨唯非众生。诸趣相差皆是重夷。问。今此菩萨所持杀戒。与彼声闻所持杀戒约趣轻重其相云何。答。声闻戒中所杀为三。人及非人畜生是也。杀人是夷。杀害非人是偷兰遮。于畜生中。杀能变形畜生是兰。杀不能变犯波逸提。今菩萨戒害六趣生皆波罗夷。不同小乘随六趣生分其轻重。又境想之中立其五句。一人作人想杀得重夷。二人非人想。三人非人疑。四非人人想。五非人非人疑。此之四句并是偷兰。且欲杀人非人来替。于非人上作人想杀。得偷兰遮。想虽不差而境来替。境既不当所期之体。是故唯得偷兰遮罪。然此偷兰。异境已前缘人欲杀。约此而结。其余想心及以疑心境差等事准例可知。大小相状有此异也。
  疏。二若非情来替有二罪一毕竟不知是非情等者。欲杀有情非情杌木来替其处。于非情上作有情想。乃致其害。此是阙境总相事也。说中第一损害之后。毕竟不知是非众生。问。此门结罪是重方便。为结阙境已前缘生。欲杀之罪为得阙境已后杌作生想之罪。此门罪体前后合结故重方便。既云约心。此则阙境已后之事。而非唯是亦取对生。彼此合成是重方便。问。阙境已前得何罪体。答。唯约尔前是轻方便。心境虽具是加行故。问。此结重方便者。方便有几种。重下方便有其三种。谓重及中轻方便也。轻垢罪下亦有三品。名之上罪·中罪·小罪·方便之相如前已明。问。此重方便。与阙初中重轻垢罪有何差异。答。前重轻垢是究竟罪而非方便。此重方便即是因罪非究竟罪。有此异故立名亦别。若论罪体彼此是同。品位分齐事相当故。中轻方便中轻轻垢相当亦尔。如彼声闻三品偷兰。各有因果品类相当。此亦同然。其相易知。若轻垢罪所生三品。与今十重所生方便其相不同。简择可知。问。阙境已后。唯对非情纵有杀心。境非其体。何于杌上结方便罪。答。虽是阙境杀心深重。菩萨戒中专制意地。是故约心结重方便。二十唯识?皮良证。
  疏。此但为阙境者。犯愆成就不过心境。果罪不成即由缘阙。其缘阙者心境阙也。阙心名心差方便。阙境名境差方便。心境互阙罪非果重。故重方便或中轻等。问。心境俱阙有其罪耶答。心境俱阙通犯无犯问。其相云何。答。心境俱阙总有二种。一境阙心半阙。是即有罪。二心境全俱阙。此是无罪。言半阙者即疑心也。如欲杀生非情来替。于非情上即起疑心。为生为杌。疑谓为杌即是阙境。疑谓为生非是阙心。疑虽通二且取谓杌。以为双阙。微细言实是半阙。言全阙者。如欲杀生非情来替非心所期。所杀之境即是窥境。具所替杌即知非情。是故即非得罪之心。即是阙心分明。即知非情杌木。是故心想一向全阙。此门本无半阙义故。
  疏。二若次后知是非情等者。此门于杌作有情想。杀已知非。以此为异。余同次前。准比可知。
  疏。故阙彼缘得此三罪者。问。此第二缘是众生境。阙此缘者即非情替。此三罪中第一罪者即重夷。诸趣相差皆有情故。何故第一言阙缘耶。答。今此阙缘方便罪者。正在后二非是初一。是故疏云以七缘不阙故(已上)然今相从言得三罪。又虽有情非本期境。异境相替暗当众生。是故缘具得波罪夷。既非本境。约此义边是故类摄在阙缘中。然克体性非阙缘摄。
  疏。若于上三位兼起疑心等者。问。所言疑心即是想差别。次下文明阙第三。广明疑心阙第三缘。是想差摄。今阙第二即是境差。何故此中举疑心耶。答。总相而言。疑心即是想差中摄。然今此中兼带明者。疑通两边。为生为余。既通缘生是非想差。取此义边故今明之。疑心之事必有之故。不互生杌疑不成故。问。疑三罪中后二可尔。初之一疑诸趣相疑皆是有情。七缘不阙何此举之。答。相从举之。又取一分边全同也。前想中准知。问。何故此中后之结罪与前想中后二罪异。想中后二如次重中方便罪故。答。想中后二皆有情解。此中后二既是疑心。为生为杌。取缘其非众生义边。是故得罪。如次与前阶降有之。
  疏。问此中阙心与后位等者。通举三种。本想上疑故云此中疑有双阙。其中举一故云阙心。阙第三缘生想之中有想有疑。疑亦双阙。亦举其一故云后位。俱是阙心义须问也。及阙境者。即是此中三种疑心。所对异境言前位者。疑心所兼三想异境。彼此所对俱是异境事须问也。
  疏。答此于异境起疑等者。前问有二。答亦随二。先答后问。即此于异境等言是也。意云。彼此所对俱是阙境。而其能缘即有差别。此是疑心之异境。彼乃本想之异境。是故彼此有差异也。
  疏。疑当异境等者。此答初问。意云彼此能缘俱是疑心。而所对境即有差殊。此是异境上之疑心。后乃本境上之疑心。是故彼此有差别也。
  疏。问何故双阙唯疑非想者。能缘心阙·所缘境阙是名双阙。此之双阙唯在疑中。想之行解唯缘一方不亘两边。想疑二法俱能缘心。何故行相单双不同此问意也。
  疏。答以想无双阙等者。今单双阙明得罪事。然想心中缘在一向不通两边。若阙心境一向无罪。非判罪义。今既判罪故无双阙。疑中行相非情来替是故阙境。为生为杌。既谓为杌。是故心阙。疑心能缘非唯一边。是故心境二法双阙。问。若单双阙明得罪者。疑心之中谓为生者寔乃结罪。此是单阙唯境来替。心不差故。谓为杌者即不得罪。境既来替心亦阙故。虽云双阙罪由缘生。何故今言罪由双阙。答。此义不然。疑是犹预心不决定。不同想心。决定谓是疑谓为杌。虽有此心事不决了。犹预之杌非一向故。即非一向有亘生义。是故为杌。犹有其罪不可定言一向无罪。是故双阙即得罪也。问。若疑为杌疑故得罪。疑谓为生此生之心即非决定。非决定故可全无罪。何故由此得其罪患。答。虽非决了既是谓生。正是得罪成犯之境。是故约此即得罪也。问。为生为杌各得罪耶。答。虽有两边。其得罪者总合互通以判断也。唯是一罪无有别结。是故想心之中双阙一向无罪。有罪无双故无双阙。疑心之中心境双阙。就缘两门通合得罪。问。次下阙第三缘之中。可有此单双阙问耶。答。下不可有如此问答。阙第三中想是阙心而非阙境。疑虽两缘而非阙境。故阙下缘想无双阙。与此无别不可混乱。
  疏。是故单双二阙各三合为六罪者。想上三罪。一波罗夷。二重方便。三中方便。疑上三罪。一波罗夷。二中方便。三轻方便。故云六罪。
梵网疏日珠钞卷第十一
  建治二年(丙子)九月五日。于东大寺戒坛院述之
  沙门凝然(报零三十七岁)
  于后弘安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于同寺再治刊正
  花严宗沙门凝然(报寿四十有四)
  宝永三年龙舍丙戌中秋晦日书写此卷了
  右笔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