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第二

  分别持诵相品第三
  言持诵者。谓持诵真言也。龙树云。念力故。持不忘故。诵金刚顶云。有四种念诵。谓一音声念诵。二金刚念诵。合口动舌默诵是也。三三摩地念诵。心念是也。四真宝念诵。如字义修行是也。由此四种念诵力故。灭一切罪障苦厄。成就一切功德。今依四种仪持诵真言。故云持诵也。言相者。谓持诵真言成就行相。行相众多故云分别。今此品。正说持诵真言人之成就行相。故云分别持诵相品也。
  经。复次我今说持诵真言成就行相。释曰。今此一品。是大段第二。答能持诵之人。而有三段中。第二明持诵人成就行相。即答前问云何成就者弟子。于此一问而有二意。一问持诵者成就行相。二问持诵者同伴。今此品答初持诵者成就行相。于中为二。初明标说。后正明成就行相。此即初也。虽持真言而行相不如法者。不速得成就。是故标云我今说持诵真言成就行相也。
  经。当须三业内外清净。释曰。下至品末。二正明持诵者成就行相。于中有三十行相。初内外清净。二心不散乱。三曾无间断。常修智慧。四纯行一法。成就众事。五离悭吝。六所出言词无有滞碍。七处众无畏。八所作皆辨。九常行慈忍。十离诸谄诳。十一无诸疾病。十二常行实语。十三善解法事。谓能解真言法事次第等也。十四年岁少壮。若年老者。无三种味。事难成故。十五诸根身分。皆悉圆满。若根不具。昔业尚重于现世事。亦多障碍。事难就故。十六于三宝处常起敬信。谓于同体起敬信也。十七修习大乘微妙经典。十八诸善功德无怀退心也。文中云此之人速得成就者。意明结归。若准义者。于一一相应结。此说今从总略故一处说。下亦例然。十九于诸菩萨及以真言。常起恭敬。谓于别体而起恭敬。于中略佛故云及也。二十于有情起大慈悲。前约忍慈。今约慈悲。以为异也。二十一常乐寂静。不乐众中。二十二恒行实语。作意护净。以真言为实语。谓持诵诸真言。触类加护净也。二十三若闻执金刚菩萨威力自在。心生谛信。欢喜乐闻此人信乐。真实甚深故。生信乐闻。是故速得成就也。二十四少欲知足。二十五诵持真言。念所求事。昼夜不绝。二十六初闻真言经法。则身毛竖。心怀诵跃。生大欢喜。由机内动。毛竖外现故。速得成就也。二十七梦中自见悉地。如经所说。圣加在近。故梦如经也。二十八心乐寂静。不与众居。前约心乐。今明身亦不居也。二十九常于阿阇梨所敬重如佛。若轻能授人。所受法无验。故敬如佛也。三十持诵真言。久无效验。不可弃舍。倍增广愿。转加精进。以成为限。谓其心强刚。不惜身命。诸天加威。贤圣增护。故速得成就。此诸行相。一一解释(云云)。问。是诸行相。为一人具。为当多人具耶。答。为一人具。亦应多人具也。问。两具其趣如何。答。若圣人具众德相。以为不难。若凡人备一二相。尚为不易。何况众相。是为两具之意也。问。若尔者但只圣人应修悉地成就之行。凡人无分。答。若于凡人只有一两。而于悉地修行亦得。问。有一两相。若许修习成就行者。相违瞿醯简择弟子文。云不具法则。谄曲猛害。恒粗恶语。拨无因果。常乐愚痴我慢。无智多言。下贱家生。乃至复无善相。外相不顺。内无德行。其诸弟子。若有此相。必应远离。今何故只有一两善相。多有诸恶行相。而许修习成就行耶。答。彼文且约大分简择。然非不许一两善相。而有摄受故。彼文说诸善相竟。云具足如是之相弟子甚难可得。是故但于三宝有敬信心。深乐大乘。复求福德。应当摄受。假使身无善相。及内无德。亦应摄受。文意可悉矣。

  分别同伴品第四
  所言同者。心·事与行者不异故云同。故文云。善知行者所须次第。不待言教。随有所求。知时即送。具如此者为胜同伴。又云。所持真言与行者同。兼明结界护身等法。得如是伴。则速成就等也。言伴者。即谓伴类。行者伴类故。然于同伴具相·阙相及以展转。种种不同。今此一品。分别如是伴侣之相。故云分别同伴品。
  经。复次当说同伴者相。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二。答能持诵之人。而有三段中。第三明持诵同伴相。即答云何成就者弟子也。于此一问而有二意。一问持诵者成就行相。即前品答了。今此品。答持诵者同伴相也。就文分为二。初明标说。后明正说。同伴者相此即初也。
  经。福德庄严下至亦不太白。释曰。从此以下。二明正说同伴者相。分文为三。初明具相同伴相。次明阙相同伴相。三明展转同伴相。是即初也。此亦为二。初明正说同伴相。后若有如前人种种下。二明总结。此即初也。亦分为二。初明内相。次余忍诸苦下。二明外相。此即初也。言内相者。自性三业。不由他教。内自得故。亦分为二。初正说内相。后明结示。此即初也。相略有十七。一福德庄严。二贵族生种。三常乐正法。不行非法。四怀深信。五离诸恐怖。六精进不退。七奉行尊教。八常作实语。九诸根圆满。十身无疾病。不过太长及太短。不太肥粗。不瘦小。是为十一及十五。不太黑白。合为十七。具释其相(云云)。
  经。离此陋疾福德同伴。释曰。此即二明结示也。
  经。余忍诸苦下至说为胜伴。释曰。二明外相也。言外相者。随他成性故为外相。教即他也。略有二十二相。一余忍诸苦。二善解真言印等。于此文中。有真言及印。供养次第。诸余法则。四种差别。准文可知。三常修梵行。四顺忍诸事。五出言和雅。令人乐闻。六离诸我慢。强记不忘。七有教奉行不相推诧。八多闻智慧。九慈心无恚。十常念布施。十一善解分别明王真言。常须念诵。十二所持真言与行者同。兼明结界护身等法。次文即是结示。下亦例尔也。十三三业调善。十四曾于师所入曼荼罗。十五归依佛教。不习小法。十六善知行者所须次第。知时即送。十七身意贤善。心无忧恼。十八决定坚固。终不退心。十九于多财利不望贪着谓少欲知足也。二十若欲成就诸余等药。不舍圣戒也。成就药等。而有多种。谓息灾。增益。降伏。除前二种所余降伏。是为余等。此意趣多故云等也。于此成就为作强缘而不舍戒。戒谓十善性戒。有佛无佛。常在世间。不问受不受。持即成善。犯必成罪。故云自然圣戒。又复性戒名为自然。秘教重禁。以为圣戒(云云)。今文意云。虽与瞋相应降伏恶众生。而内怀慈悲。坚持诸佛戒。故云不舍等也。若不悟知秘密意者。见作生怖。起厌离心。具德胜伴。不生此心。故云心无舍离也。二十一于行者处无所窥求。二十二不舍离行者。然于此中有三不舍离。在文可见。更不分也。淹字于炎反久也。又淹留也。滞稽久也。
  经。若有如前种种德行堪能成就最上胜事。释曰。二明总结。文意可知。深秘释(云云)。
  经。纵无前德但明真言成就法则下至智慧高明。释曰。二明阙相同伴相。分文为二。初正明阙相同伴相。次为欲成就下。二明同伴助成也。初亦为二。初正明伴相。后结示也。初明伴相。亦为二相。初智慧相。后福德相。此即初也。若以有智故有所亏时。以理教诲。令法圆满。有忘失时。助作周备。故许以为胜伴也。明知法则。善解曼荼罗。故云智慧高明也。又非但明解前两种事。兼达三乘一乘。故云智慧高明也。
  经。复加福德胜持诵者。释曰。二明福德相也。若无福相。而于时时起作灌顶及以护摩。设备香花等。不能成辨。故许有此相。以为胜伴。文旨可知也。
  经。如是之伴亦能成就最上胜事。释曰。二明结示也。
  经。为欲成就最上事故下至并须助作。释曰。二明同伴助成。分文为二。初明福智各助成相。次行者每日下。二明福智共助成相。就初亦分为二。初明福智各助成相。后明结示也。初亦分为二。初明福相助成。后明智相助成。是即初也。为助持诵者最上事速成就故。广修福善。故云而作灌顶及护摩也。随时必有辨备香花等事。皆助作。或诸方难。依次简择拥护拒之或助辨所有一切诸事。故云随时所辨等也。(更检)
  经。非直助修如前等事下至勿法事有阙。二明智相助成亦为二。初明助成亏失。后明开释事事。此即初也。
  经。乃至事事下至诸行因缘。释曰。二开释事事。如文可知也。
  经。具如是者最为胜伴。释曰。二明结示也。
  经。行者每日持诵之时下至使令周备。释曰。二明福智共助成相。于中为二。初明助成持诵之时使令圆备。次其伴常须持诵供养下二明广修诸善满行者愿。此即初也。就此为二。初明助补持诵时失使令周备。次行者持诵欲了下。二明助作持诵了时忘处也。就初亦二。初明持诵之时助作之相。二明成就药法之时助作之相。此即初也。言每日持诵之时等者。设使扇底迦等持诵之时。及其事中。若有忘失时。其伴相助作之也。
  经。若欲说成就药法之时下至终不废忘。释曰。二明成药法时助作之相也。成就药法等谓仙药眼药等。其助成就之人护其物故。常在其处。以毛按之。或以眼观。或以草干等按之。徐徐持诵中闻。数数光显其物。令其药物必得成就。故云以手而按等。
  经。行者持诵欲了下至应助作之。释曰。二明助作持诵了时忘处也。行者念诵既疲劳故。结拨遣印。诵奉请咒。结奉请印。诵拨遣咒。或抱珠置珠。互作忘错。或于供养赞叹等种种诸事。皆有错误。彼助成人。看其忘处。为助作之。是故云也。
  经。其伴常须持诵供养下至唯共伴语。释曰。二明广修诸善满行者愿也。持念真言。供养冥显一切凡圣。及造塔印佛。坚持禁戒。读诵经典。三业所修一切诸善。咸皆回向修真言者。令满其愿。故云其伴常须持诵等也。持真言者。于所修内外一切诸事。若有指受其同伴者。唯共伴语。所言伴者。谓第三伴。非语他人。若他共语。于所修法而无有验。故但与伴语也。故下品云。亦不与外诸人谈语。唯共伴语。当念诵时。纵是同伴亦不与语。唯除余时。自非所须不与伴语。文意准知。深秘释(云云)。
  经。若欲成就最胜事故更许一伴展转合语。释曰。以下第三明声调同伴。又分为三。初明成胜事故更许一伴。二明行者同伴同简择食物。三明结示。此即初也。持诵者。若吃所制物。诸天舍离。神验难得。故同伴者亦所食同。是食法。通上二种同伴者也(云云)。
  经。行者所食如依法制者。如下持诵品说。不应吃葱蒜萝菔。油麻酒酢。及余一切诸菜茹。米粉豆饼。并蒸毕豆。及油麻饼。并作团食。皆不应吃。一切毗那夜迦所爱之食。及供养残食油麻粳米豆粥。及以乳粥。所被蓦食。或被触食。皆不应食。又大神力陀罗尼经云。护三业净。有二种护。何等为二。一外护。二内护。言外护者。不得食我世尊残食。不得食一切贤圣残食。不得食一切鬼神残食。不得食师僧父母残食。不得食一切众人残食。又不得食国王官人残食。不共众人传器而食。亦不得食毗那夜迦鬼魔之食。毗那夜迦食者。若面里物蒸煮烧熟欢喜团等。皆不得食。若食此食。于三昧力不得成就。若一切人畜生产处。不得往到。亦不得食。诸死亡家。十恶家。沽酒家。五辛家。埋死人家。卖凶具家。不净人家。淫女家。造经像家。皆不得往。亦不得食。诸不净人。看他产人。捉死尸人。截割众生身肉之人。如是等人。皆不得近与身相触。亦勿交往。此名外护清净之法(云云)。诸教法中。如是等制。其类繁多。但教所制。随事不同。各随其制。亦是依法制也。文中如字随也。行者所食随依教制。是故云也。
  经。具如是者下至胜事同伴。释曰。三明结示也。亦分为二。初明结示同伴。后结示福德。此即初也。
  经。第三同伴下至如前说。释曰。二结示第三同伴。福德亦然。相望初二。以为第三。意亦可悉。深秘释(云云)。问。于圣教中。说善知识。而有三种。谓外护。同行。教授。今此所说同伴者。是为何等善知识耶。答。今经所说。不局一隅。该摄三种。俱为同伴也。问。若尔者。此品所演而有三种同伴。谓具相。阙相展转。何等是为外护等耶。答。于今三种而具外护等三。问。其一具三者。其道理如何。答。今此同伴者。能营理所须。亦更相策发。兼指授所阙。是故一具彼三也。故说具相同伴。文云。善知行者所须次第。不待言教。随有所求。知时即送。此即营理所须外护义也。又云。善解分别明王真言。常须念诵。所持真言与行者同。兼明结果护身等法。得如是伴。则速成就。此即更相策发同行义也。又云。善解真言印曼荼罗供养次第诸余法则。又云。若欲成就诸余等药。为作强缘。此即有教授义也。问。约具相同伴。其义且尔。然于阙相及以展转。其理如何。答。约阙相同伴。亦有文义也。其文云。其福德伴。半月半月与持诵者而作灌顶及以呼摩。随时所辨香花燃灯。乃至云随所为。并须助作。此即外护文义也。又云。行者每日持诵之时。及所行事时。有时忘失。其福德伴。随所见处。相助作之。使令周备。此即同行策发义也。又云。若诵持者有所亏失。其福德伴。依于经法。以理教诲。勿法有关。此是教授义也。展转同伴文云。第三同伴。福德亦然。一如前说。当知。此伴如前亦具三种义也。又问。今如所说。若不应吃一切毗那夜迦所爱之食者。何故彼仪轨云。其所献食。必须自食始得气力。岂不损失悉地法耶。答。此义至下品应当解释也。

  择处品第五
  择者谓简择也。处者谓方处也。上诸品中。既说所持法及修行人已。若不得胜处。焉得速成就。于彼方处而有多种。又约三部等分别处所。故云择处品也。
  经。复次演说持诵真言成就处者。释曰。今此一品。是大段第二明持诵之方处。即答云何方所为胜处问意也。分文为三。初明标说。二明广说方处。三明于三部等分别处所。是即初也。若欲持诵速得悉地者。应择方处。是故次说成就处也。
  经。住何方地速得成就。释曰。从此以下。二明广说方处。分文亦二。初欲说而征起。后广说方处。此即初也。如来成道降魔处等以为地也。故经文云佛转法轮处。佛涅槃处等。复佛经行所至之国。以为方也。故文云。或佛经行所至之国。如是之方。速得成就。若依此义。方广地狭。又方必有地。地必有方故云方地。故经文云尼连禅河其地方所速得成就也。
  经。佛所得道下至一一广明。释曰。二明广说方处也。文亦为二。初广说方处也。次既得如是上妙处所下。二明简择地中秽恶。此即初也。初说方处。略有三十七胜处。初谓佛所得道降四魔处。然此得道降魔是虽二相而不异处。故以为一胜处。又尼连禅河在菩提树边故为一处。故中阿含五十六罗摩经云。佛在鹿母堂。告诸比丘。有二种求。一者圣求。二非圣求。圣求者。安隐涅槃。我为童子时。年始十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证。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往远离处。修证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证无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知自证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想定。我久证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鞸罗梵志村尼连禅河边。誓不起。即得无上安隐涅槃。道品成就。四智具足。法花云。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城。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伽耶者。山名。即象头山。城近此山。故名伽耶城也。彼经既云往尼连禅河边。誓不起。即得涅槃。道品成就。四智具足。故云尼连禅河与菩提树并是一处也。法花意。亦准知之。言沂岸者。沂鱼衣反。淮沂也。沂水出泰山。盖悬也。岸鱼韩反。水望涯泗而高曰岸也。涯后而水深者为岸也。意云。彼尼连禅河。犹如此间沂水高岸。而无诸难。速得悉地。众魔不能为障。所求无不成就。故为胜也。二佛转法轮处。三佛涅槃处。四佛所生处。皆是大威德诸天常所护持。故法验易成也。一行和尚云。若人已发菩提心。即是诸佛生地。亦是得道。转法轮。般涅槃处。亦是久住其中。以四威仪广利众生之处。虽未闻秘藏。但得三乘共行处。亦名吉祥。谓观察性空无相无作。无有我人众生寿者。此是二乘成道入涅槃处。亦是种种本生。经菩萨弃舍身命。学波罗蜜处。皆可就中作曼荼罗。复次自谓已得涅槃。生灭度想。是声闻辟支佛所游地分。若不得一向求菩提人。即应平治此中画作悲生曼荼罗也。五佛所说胜处。谓如仙人住山世尊记说。于中易所得道之类是也。六菩萨所说胜处。七乃至十四。佛八大塔。言八塔者。谓安置佛舍利塔也。若准付法藏分法。先为三分。谓人·天·海。人中一分。复分为八。阿含亦尔。故长阿含云。佛涅槃后。?尸国诸末罗众。波波国诸末梨众。遮罗国诸跋离众。摩伽陀国诸拘梨民众。毗提国诸波罗门众。迦维罗国诸释种众。毗舍离国诸离车众。摩竭国阿阇世王众。于?尸城各求舍利分。乃至彼城王不肯分付。时香姓婆罗门。而喻众人。即分舍利。以为八分。瓶塔第九。灰塔第十。生存时发。天持上天。起塔供养。有余灰者。毕钵罗树人。起塔供养。诸国各于本国起塔。而今此经。且明人界八大塔处。以为胜处。瓶灰两塔。及出家塔等。亦是胜处。彼天及海是异界。故且不说之。应云是亦胜处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一云。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婆罗捺国鹿野园中初转法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月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花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尸那国跋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处。供养恭敬为成佛因。如是音声及诸塔影而于三世难思议事。悉皆影现大光明中。即偈颂曰。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园中法轮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耆阇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娑罗林中圆寂塔。如是世尊八宝塔。诸天龙神常供养也。如来所现八个大塔。亦是八塔。义意可知。义释云。如西方八塔及三乘圣众遗迹甚多。皆是大威德诸天常所护持瞻礼。犹如般若经所在之处。诸小鬼辈不敢停留。故法验易成也。十五名山多诸林木花果泉水。彼义释云。诸胜处中。最以山林为上。虽重岩众峰端岩幽寂。若无花果流泉人所不乐。则众缘多阙。亦不堪任。故须有种种名花甘实。兼有清泉池。情所爱悦之处。则是佛所称叹。可作漫荼罗事业也。复次净菩提心。安住谛理。坚固不动。八方大风不能震摇。大悲方便花果。处处珍布。常流净法。利乐众生。最是佛所称叹。好作曼荼罗处也。十六有兰若。多诸花果。渠水交流也。十七有兰若。多诸糜鹿。无人采捕。复无诸恶兽。鹿字莫悲反。鹿属也。一曰老也。采仓宰反。取也。捕蒲布反。捕犹逐索之也。取也。熊胡弓反。兽似豕。山居冬蛰。其掌似人掌也。罴鄙宜反。似熊而黄白长头高脚。猛憨多力。今文意。谓无此等类以为胜处也。十八无大寒复无大热。其处宜人。十九山傍。二十山峰顶为独高台。二十一山复如上三处。复有流水以为好处。二十二复有胜处。青草遍地。多诸树花。中有其木。堪作护摩。二十三安置舍利塔前。二十四于山中安舍利处。二十五四河边。谓从阿那婆答多池所流出四大河。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伽河。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徒陀河。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彼池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继瞻部州。故四河边以为胜处也。二十六有兰若。种种林木茂饰严丽。无多人处。前兰若处多诸花果。今此兰若虽无花果。而诸林木茂饰严丽。无多人处。以为异也。二十七寒林烟不绝处。谓除兰若。更有?郁树林。树下寒冷。烟云时时出现。而似有灵迹。是为寒林烟不绝处(更检)二十八大河岸。是清洁之处故。二十九大池边。谓清池沼多。有水生诸花。人与非人。咸所爱乐。三十往曾有多牛居处。义释云。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遍地重积。梵俗亦以为净。虽然须牛移去。若牧牛见在。亦不可作也。三十一迥独大树之下。神灵所依。日影不转。三十二多聚落一神祠处。亦是清洁故。三十三十字大路之边。三十四龙池边。三十五佛经行所至之国。三十六但有国土人民。信顺恭敬三宝。弘扬正法。三十七有国土。多诸仁众。皆具慈悲。恭敬三宝。及多仁慈国。诸天加护。地祗欢喜。是故于所修法无有障碍。速得悉地。故为胜地。如上所说诸胜处。若深秘释(云云)。
  经。既得如是上妙处所下至一一广明。释曰。二明简择地中秽恶瓦砾等物。瓦谓碎瓦。砾谓砾石。所言等者。谓除去破器髑髅毛发糠糟灰炭刺骨朽木等。及虫蚁蜣螂毒螫之类。等取如是故云等也。若依玉呬坦跢罗经更明地相者。谓于高下及有荆蕀碎髑髅片近岸埆坎枯井枯池饶有树根及有虫窠咸碱炭灰饶石瓦砾自然干土并发虫饶如是等地应可远离。于一切事诸曼荼罗。于平正地清净润泽离如前过。于东北方。其地少下。如是等处。作曼荼罗。入为吉祥。先掘其地。深量一肘。还以其土而填其处。土若余胜。当知好处。必得成就。若反此者。及有前过。即不应作。若强作者。非但不成。亦损已身。复有其地。无有如前过。周边有水。速得成就。无水不吉。或有处所。地无前过。周边有树丰足。花果枝叶郁茂足有乳树。作曼荼罗。亦为吉祥地。具诸德周匝有树。近有流水。此地最胜。文意准知。曼荼罗品者。泛指诸教法。谓于诸真言秘密教法。造作曼荼罗品类之中。一一广明除去地中秽恶等事。是故云曼荼罗品一一广明也。
  经。如悉地法善须分别三部处所。释曰从此以下。三明于三部等分别处所也。于中为四。初分别三部处所。二明三法处所。三明三法上中下成就处所。四明结示。此即初也。今依彼经释此等文。于八大塔及大圣迹。应作佛部中无能胜等诸胜上曼荼罗。于莲池边。应作莲花中部善住等诸胜上曼荼罗。于山顶上。应作金刚部中辟缚等诸胜上曼荼罗。今略示旨。广如余文。
  经。复须分别扇底迦法补瑟征迦法阿毗遮噜迦法。释曰。二明三法处所。若作息灾。当白色地作曼荼罗。若作增益。于赤黄地作曼荼罗。若作降伏。于黑色地作曼荼罗。于山顶上或牛居之处。或于制底。或有佛堂。有舍利者。如是等处。即作息灾曼荼罗法。于恒河边。或于莲池边。或于坦禅上。或于海边。应作增益曼荼罗事。或在于其冢间。或于诸么跢罗麻相(或本云。或于诸魔路罗天词)或空闲处。或于空室。或于弃秽之处。应作降伏曼荼罗事。
  经。如是三法复须分别上中下成法。释曰。三明三法上中下成就处所也。于八大塔及与圣迹。或意乐处。或于清净之处。或于山顶如是处。应作上成就曼荼罗。于开敷莲花池中鹅雁游戏侧近之处。应作求财及余富贵诸吉祥成就曼荼罗。于高山上。或于山侧。或于山谷。或于山峰。或于岩窟。如是等处。为成入修罗宫故。应作下等金刚曼荼罗。于龙池边。或于山峰。或于神庙。如是之处。为欲碎伏所著鬼魅之者。应作金刚钩曼荼罗。于大道衢上。或于制底。或执金刚前。如是等处。为辟除着毗那夜迦者故。应作军荼利忿怒曼荼罗。又下奉请成就品云。若上成就于山上作。若中成就于池边作。若下成就随处而作。或与真言相应处作。若不作此处作。成就稍迟。于有舍利骨制底之中。作一切内法真言。皆得成就。佛生处等八大制底。成就之中而最为上。然于菩提道场无一切难。能与成就相应。魔王尚于彼处不然其难。况余诸类。是故一切真言决定成就。凡是猛利成就于冢间作。或于空室。或于一神独居之庙。或迥独树下。或于河边。当作成就。若欲成就女药叉者。于林间作。若欲成就龙王法。若于泉边作。若欲成就富贵法者。于屋上作。若欲成就使者法时。于诸人民集会处作。若欲成就入诸穴法。于窟中作。此是秘密分别成就之处。文意可悉。
  经。即于是处随心所宜净涂洒扫作诸事业速得成就悉地之法。释曰。四明结示也。于三部三法上中下。各有所乐。随其所欲作诸事业。故云随心所宜等也。或若不获如上胜处。即应随得之处作曼荼罗。难得具足胜上之处。是故但于平正润泽。于东北赊侧近水余及有树林意所乐处。离其池边。亦无障难。如是之处。作曼荼罗。皆得成就。若于圣迹牛所居处。于岩崛中及山顶上。先所净地。亦于屋上并与石上。或制底边。及于坦禅上诸江河边。如是之处作曼荼罗者。不须堀地及以治打。勿疑高下等过。随其地势扫治洒水。手按其地。及诵真言。即成清净。或于作曼荼罗处。有其地过不得除者。但以真言而作清净。亦得成就。若作急速之事作曼荼罗。及作辟除鬼魅所著。并与自身灌顶曼荼罗者。勿须细问其地。随宜而作。都以枳利枳利忿怒真言持诵。香水先洒其地。及洒亦净以为净地。若作佛部中无能胜等曼荼罗者。应以最胜佛顶真言作净法。若作莲花部曼荼罗者。应以吉祥明或以悉湿啭(引)嚩(上)诃明作净地法。若作金刚部曼荼罗者。应以军荼利忿怒真言作净地法。其最胜佛顶湿嚩(七)嚩(上)诃及军荼利。此等三尊。各于本部是其能辨诸事。是故于一切事用此真言。一切事者。谓净地法。及以护身。加被弟子。辟除诸难。请净香等。于此等事悉皆通用。或依本法所说。应当用之。或观其国及以时节并有利益。或观其时有难无难及弟子渴仰之心简择时日等。具如彼经也。问。经云。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若准此义。于一切处应修真言。何故今苦弃舍恶处。择取好处。岂非执着耶。答。今就二门而显此义。一者道理。谓因缘道理二者根机。谓行者根机。问。所以约因缘道理。择求胜处者如何。答。所以诸法本不生者。由因缘合所生。若不和合。诸法不成。若因缘合。诸法得生。故简择胜处。显本不生。问。若云本不生者。直尔默坐。应契本理。何为择求因缘和合。更得合生。岂不违背本极理耶。答。若不依因缘合者。即是外道邪见断空。是故必用因缘和合。显本不生也。问。若尔者。直尔默坐。应观因缘和合生。故诸法本不生。何为更择胜处耶。答。若不择胜处。既阙因缘。何得显示因缘合生。故本不生故必择胜处。应得持念。又问。假使择得胜处。直尔观因缘合故诸法不生者。速得成就大悉地耶。答。依随阿阇梨被授三密加持者。直尔修此观。必得速成大悉地故也。若未被教授者。不能速成就大悉地也。问。此人既观极理不生。何故速不成就耶。答。譬如虽知竹林有火。而若未解钻取法者。火难可得。彼人亦尔。虽解极理。而未受学三密秘术故。不可速成大悉地也。二问约行者根机其意如何。答。于修行人有三根异。若上根触处应修。若中下辈必须胜处。问。修真言者。是神通乘机。应云咸是上根。何故今云三根异耶。答。所言上者。比况余教以为上根。彼三乘教。经历三无数劫。希得成佛。故今此秘教。不历劫数。速成佛故。应云今教三根咸是上根也。问。若尔缘何等义今立三根异耶。答。备缘方进。是为中下。阙缘而进。是为上也。问。若约根机分三品者。于秘密教亦分三品耶。答。此义不尔。何者。教常是速疾神通乘。但以根机成三根别也。问。根既有三品。乘岂无迟钝耶。答。此义亦不然。何者。根分三品者。只在未乘神通乘前。若乘乘已。俱能速超二死大海。同得到于常寂内院法界宫也。

  持真言法品第六
  持者持诵。谓能持也。真言者金口所吐。谓所持也。法者。法则。即持真言仪式法则也。今此品中。广说应作及不应作二种法则。令持诵者速成悉地。故云持真言法品也。
  经。复次广说制持真言仪式法则。释曰。今此一品。第四明正持真言相。即答三问。谓云何真言速成就。云何调伏相。云何诵真言方便之次第。今就文分为三。初标。次若有智者下。二明持诵真言相。次常依本戒下。三明总结也。就初亦二。初明标广说。后明标速成就。是即初也。
  经。若依此式不久当获一切成就。释曰。此即二明标速成就也。此仪式法则通于三部用。若不违法则。必得成就。故云不久当获一切成就也。
  经。若有智者持诸真言。释曰。从此以下。二明持诵真言相。分文为三。初明真言速成就相。即是答云何真言速成就也。次若欲求大悉地成就下。二明调不调伏相。是即答云何调伏相也。次若求悉地当须三时洗浴下。三正明持真言相。是即答云何诵真言方便之次第也。就初为二。初标举持诵人。后广明速成就相。此即初也。若不举学三密。以为无智人。若持真言者。必备此大智。故称有智也。
  经。先断瞋恚。释曰。从此以下。二广明速成就相也。若不解法式。虽修秘密法。而不速成就。如服贵药不知禁忌药力难得。是故先广说应作及不应作。为持诵者以为法则也。就中作十八对。消释经文。初瞋人慢法对。乃至第十八内衣外衣对。此即初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瞋人。次于诸真言下。二明于法不应檀意就初亦三。初总明断瞋恚。次别明制瞋恚。此即初也。凡持真言者。于情非情不应生瞋。若于此等生瞋恚者。生法二忍为障碍。故也。
  经。乃至天神大应生瞋。释曰。二别明制瞋恚。此亦为二。初明莫瞋天神。次明莫瞋余持真言者。此即初也。天者。书云。天尊地卑。有天地。然后万物生也。尊而居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愍下。则称昊天。自上临下。则称上天。据远视之。则称苍天也。神谓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又幽明不测。谓之神也。又神者。精灵之妙也。细而言之。则天神曰神。地神曰祗。人神曰鬼。又是百物之精也。今谓。天者上界诸天也。神者地上祗也。又天神者五类诸天也。五类者。上界四天。住虚空四天。游虚空四天。地居有四天。居地底四天也。一一类有四天。总有二十。并后复有五类。如是等类。总为天神。又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以为天神。皆悉是圣。咸共尊故。如诸天神覆护一切。若瞋彼者。既以违恩。是故制之。
  经。亦不瞋嫌余持真言者。释曰。二明莫瞋余持真言者也。余持真言者。与我同道。若生瞋者。既以背亲。何况损失菩萨广济。故制之也。
  经。于诸真言下至而分别之。释曰。二明于法不应擅意。于中亦二。初明不擅意。次明应生敬重。此即初也。凡所修法须随阿阇梨咨询禀受。然后修习。如何擅意而分别之。若尔者神验难得。具如下说也。擅视战反专也。礼记不敢擅重事是也。
  经。于诸真言及以法则深生敬重。释曰。二明应生敬重也。诸真言法。是诸佛师。故应敬重。故余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经。于诸恶人善须将护。释曰。二明护恶敬善对也。分文为二。初明将护恶人。次阿阇梨下。二明应敬善人也。初亦为二。初明将护恶人。次明将护之由。此即初也。
  经。何以故能障大事及坏彼故。释曰。二明将护之由。文意可知也。
  经。于阿阇梨所下至分别恶想。释曰。二明应敬善人也。文亦为二。初明莫见愆过。次举有过以况无过。此即初也。于阿阇梨而有凡圣。若伺恶者。于佛世尊尚见愆过。若求善者于一阐提而见有善。故于阿阇梨不令见愆过。愆字去连反。过也失也。故般舟三昧经云。于所闻三昧处如世尊。不嫌不恚。不见短长。又智论四十九云。菩萨因师得菩提。云何不敬。岂有上智高明。于师不敬。若不敬师。则失大利。如井无绠水无由得。又彼论。问。善师尚不能敬。恶师云何能敬而令敬师。答。勿顺世法着善远恶。若能开释深般若者。则尽敬之。不念余恶。不以囊臭而弃其金。如空中声告波仑言。汝于师所勿念其恶。复师之好恶。何预于我。我求法利不求于恶。今经意。准彼故引用之。纵见愆过。身业莫生三业恶事。骄慢是身恶。亦通意业。骄字憍也。嫌恨是意恶。谈说即口恶也。心意终不分别恶想者。是除前三。更诫余恶也。身口诸恶无不由心。故举心意。收摄二业。又释。纵见愆过。而于三业莫生骄慢嫌恨等恶。举身摄二。故云身业犹不生等。余如前说也。
  经。于过既尔耳况依法耶。释曰。二举有过。以况无失也。设使于有过师尚谏莫见。何况于依法师而见其过。故云于过既尔况依法耶。
  经。纵怀大怒下至苦治罚。释曰。第三缚明降怨对也。文亦为二。初明不应缚损明王。次明莫作降怨法也。此即初也。文有缚明损害治罚等句。如文可知。凡是明王大圣智悲之用。怜愍有情。无有彼此。犹如父母慈爱赤子。如何以自所持真言系缚明王。是背恩逆罪故制断之。问。明王是诸佛菩萨大智之用。岂得系缚耶。答。设使不可缚得。于恩德境而起恶逆。得罪无量。故不应作也。问。若不可缚者。何故下文云若终不得悉地者治罚本尊耶。答。由恶念故不可缚得。若依善事。应得治罚也。问。何故其义得然。答。恶违理故。诸佛菩萨不得被缚。善顺理故。彼大圣众。必被治罚。问。恶违何理。善顺何理。而有此义耶。答。本不生理。非善非恶。亦善亦恶。然诸佛菩萨。久劫证此理。变恶为善。故不被恶念缚。多时起弘誓。薰习心腑。故为善事被罚。问。若修善事。诸佛菩萨应发欢悦。何故今云被罚耶。答。实如所征。必应喜悦。但今于行者不顾身命。未与悉地。是故被罚。何者。诸佛菩萨相违本誓三昧耶故。问。所以佛菩萨众未与悉地者。必由行者精进未满。何故强罚佛菩萨等。岂不犯罪耶。解释此义。具在后文(云云)。
  经。亦复不应作降怨法。释曰。二明莫作降怨法也。若损害他。既违三昧耶。故不应作。但除大悲弘誓之所为也。
  经。未曾经于阿阇梨处下至不应授人。释曰。此即第四未受未入对也。分文为二。初明未受不应授。次未曾经入下。二明未入亦不授与也。就初亦二。初明未受不应授。次虽阿阇梨所下。二明受得亦不可与也。初亦为二。初明未受不应授之由。此即初也。夫以。真言秘法。从初以来。展转相承。师师相次。何无印可。辄得传授。故云不应授人也。
  经。所受之人下至复是外道。释曰。二明不应授之由。即无本故。受学之辈。于三部法不生敬信。又不随师学。神祗不感。不感之故悉地难得。难得之故。于三宝处不生恭敬。是故制之。又同外道诤求名利。各立众多究竟之道。故云是外道也。
  经。虽阿阇梨所下至并不应与。释曰。二明受得亦不可与也。未得传法位。世尊行法。尚不得传。何况大印真言等。文意可知。
  经。未曾经入曼荼罗者亦不授与。释曰。二明未入亦不授与也。已入曼荼罗者。尚不可授。何况未入者乎。若为未入灌顶道场之者。说秘密教。是金刚萨埵所不许可故。应慎之。
  经。不应跳蓦下至亦不跳蓦。释曰。此即第五蓦情蓦灵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跳蓦有情。次又不应践蓦下。二明不应蓦有灵之物。此即初也。一切有情两足之类者。是上胜之类。谓人天等也。乃至多足者。是下劣之辈。谓除人天。所余有足无足多足等也。如是等类。皆有如来金刚界性。未来世中。必得菩提。又于此中。或有权现。佛菩萨等。随类训导。何敢跳蓦。故令慎之。
  经。又不应践蓦下至并不践蓦。释曰。二明不应蓦有灵之物。于中为三。初明不应践地印。二明不应践药草。三明结诫。此即初也。诸锤轮棓杵螺金刚杵等。皆是以佛菩萨所执持幖帜之印也。棓捕后反大杖也。若地有此等印标及以素成。不合践蓦。蓦明诈反。上马也。谓践蓦地印。不应如上马也(云云)。
  经。诸余药草下至不净秽处。释曰。二明不应践药草也。诸药草等。有神守护。亦是成就悉地之物。是故制之。
  经。若乐成就真言法者应须依制。释曰。三明结诫。如文可知。
  经。不应诘难大乘正义。释曰。此即第六诘难谛信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诘难大乘正义。次明闻菩萨甚深行应生谛信。此即初也。所以不应诘难者。是非凡夫情想境界故。故三昧耶戒云。于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事。不应生疑。非凡夫境界故。又若好诘难。心地杂乱。月轮难现。若依此义。何啻大乘。于小亦然。文且举大乘耳。
  经。若闻菩萨甚深希有不思议行应生谛信不怀疑心。释曰。二明闻菩萨甚深行应生谛信。若住不思议解脱菩萨。或行恶法。或住善法。或作五逆。或为阐提。如是等行。非凡所测。故云应生谛信不怀疑心也。
  经。持真言人不应与彼别持诵人更相施验。释曰。第七施验降伏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施验。次明莫作降伏之。此即初也。若未得悉地。更相施验。于所求愿。最为难辨。是故所不应作也。
  经。若缘小过不应即作降伏之法。释曰。二明莫作降伏也。菩萨广济利他为本。何缘小事即作损害。违三昧耶故不应作也。
  经。乐成就人不应歌咏言词调戏。释曰。第八污口严身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污口。次明不应严身。此即初也。歌咏者。谓唱歌咏诗等也。言词者。谓巧言美语等也。调戏者。谓无益谈笑等也。与他语话尚污口业。障于悉地。何况如此等也。若非真言总不用说。是应行处也。
  经。为严身好不应涂饰脂粉花鬘。释曰。二明不应严身也。脂诸时反。肥凝者也。又膏也。粉甫愤反。付面粉也。胡粉脂。和如糊。以涂面。经粉染使赤。以着颊也。涂身指粉。严饰花鬘。女人所好。不是求道人之所宜也。是故制之。
  经。亦不跳踯急走邪行。释曰。此即第九跳地浮水对也。文亦为二。初明莫跳踯等。二明不应浮戏。此即初也。跳徒雕反。跃也。上也。踯驰戟反。是即谪字。蹄也。谓举足不进也。文中有三事不应作事。如文可悉也。
  经。亦不河中裸形浮戏。释曰。二明不应浮戏也。裸形浮戏是放逸事。不宜行人故如来制之。
  经。略而言之身诸嘲调一切戏笑。释曰。第十身略口广对也。分文为二。初明总略制诸身过。二明广断口业诸恶。此即初也。上一对中。制身有限。故至是对。总略制之文意可见。
  经。诸邪口业下至终不习学。二明广断口业诸恶也。非但制身。口亦诫之。故有此文。诸邪口业者。总举口业也。及虚诳语等者。别举口四。皆不应作一句。冠上身略文也。次所应对答等者。于口四外。更别制断。然对答多言及无益言谈。于持诵事为障多故。
  经。亦复不与外道之人及旃荼罗人同住。释曰。第十一并夺与夺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于恶人诸人一向停止同住谈语。故云并夺。二明于同伴人有语不语。故云与夺。此即初也。亦分为二。初明不应与恶人同住谈语。次明不应与诸人同住谈语。此即初也。亦分为二。初明不应与恶人同住。次明不应与语。此即初也。
  经。如斯等类来相问诘亦不与语。释曰。二明不应与语。文意可见。
  经。亦不与外诸人谈话。释曰。二明不应与诸人同住谈话。并于持诵为障多故。
  经。唯共伴语下至不与伴语。释曰。二明于同伴人有语不语也。望前并夺。许与伴语。故云唯共等也。先明不语。当念诵时等文是也。次明共语。唯除余时者是也。虽许余时。世间言谈话等事。是非所许。故云自非所须不与伴语也。
  经。亦不以油涂饰于身。释曰。第十二饰身口吃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油涂饰身。次明口不应吃诸不宜食。此即初也。凡以油涂饰于身者。为爱身故。持诵之者。唯求诸佛微妙法身。何须爱此凡流之事。故不应作。
  经。又不应吃葱蒜萝菔下至皆不应食。释曰。二明口不应吃诸不宜食也。其不宜食。在文可见。或臭秽故不应吃。谓葱蒜萝菔诸菜茹等也。言菜茹者。茹酿虑让举二反。掇茹者。掇者拾食之也。又贪也。吴越凡食贪者谓之茹也。又臭也。今皆用之。然诸教法。皆许食菜。今但取拾食贪食及以臭义也。或嗜其味。所以制之。谓油麻酒酢。米粉豆饼。并蒸毕豆。及油麻饼。并作团食。油麻粳米。豆粥及以粥等也。或鬼所爱故不许吃。谓一切毗那夜迦所爱之食。但教法中。所以许食者。为求得力故许食之。今断爱吃故不许食也。或不净故不用吃。谓供养残食。所被蓦食。或被触食等也。又余教法中。广说诸不宜食。具如彼也。
  经。一切车乘及以鞍乘皆不乘骑。释曰。第十三内具外具对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骑诸车乘等。乘等即是严身外具也。次明不用镜华粉等。即是严身内具。此即初也。
  经。一切严身之具所谓镜华粉药伞盖非因缘事亦不应用。释曰。二明不用镜华粉等也。于秘教中。或时得用此镜华等。除此因缘。余所不许。故云非因缘事等也。
  经。亦不以手揩手以脚揩脚。释曰。第十四污身秽水对也。文亦为二。初明莫污身分。次明勿秽诸水。此即初也。若洗手讫。二手相揩。即为不净。脚亦如是。悉不净洁故制之也。故律中云。比丘晨起应净洗手。不得直粗洗五指头。复不得齐掖。当齐碗以前令净。不得粗鲁洗。不得揩令血出。当以豆磨草末。若恢土净洗手指令作声。洗净手已。若更相揩者。便名不净。应更洗也。
  经。一切水中不大小便。释曰。二明勿秽水也。其水为体。能洗净一切。若污秽之者。人物皆不净。又水神大瞋。所作无感。故不可作也。
  经。不应岸侧以手承食而食。释曰。第十五无器有器对也。文亦为二。初明岸侧手不承食。次明不得锤铜器食及叶上不翻。此即初也。言岸侧者。水望涯洒而高曰岸。洒谓深也。若如是处。以为不隐。何况无器以手承食而食。既失威仪。是故制也。
  经。亦不用锤铜器食以诸叶上不翻盛食。释曰。二明不得锤铜器食及以叶上不翻盛食也。然于律中不许铜器。是故制之。又复叶上不翻盛食。悉为不净。是故亦制。虽有器盛。而锤铜器佛所不许。虽用诸叶。而不翻盛。亦同触食。故并不用也。故律中云。比丘欲出乞食时。应净洗手着入聚落衣。着入聚落衣已。复洗手持钵入聚落。若冬寒时。内钵着囊中。欲到聚落边。若池水若流水上。应净洗手。若无水者。当入聚落中。到比丘住处。乞水洗手。若复无者。往比丘尼精舍中求水。若复无者。当到信心优婆塞家求净水。若复无者。当开钵囊出钵捉一处乞食。得食已。还出聚落。到池水若泉流水。当置钵净草上。然后净洗手。净洗石若草叶。洗已。钵中指所触饭。当洗叶已。写饭置石上若草叶上。写饭时。不得于不净手捉处写。写已当更净洗钵还盛着钵中而食也。虽文辞似异。而意义稍同。是故且引之(是一对更检)锤字直追反。锻也。锻都乱反。练戈矛也。又锻埵也推也。说文小治也。又打铁也。
  经。不卧大小床榻下至右胁而卧。释曰。第十六教眠教食对也。文亦为二。初明教眠。次明教食也。就初亦二。初明卧法。次明眠法。此即初也。教卧有六句。初不卧大小床榻。次不与人同处而卧。三欲卧之时。清净而卧寻思智慧。谓寻思第一义谛也。四不面地卧。是面地卧。亦名阿修罗覆卧。五亦不仰卧。亦名尸卧。亦曰淫女卧。六如师子王右胁卧。如文可知也。
  经。当卧之时不张目睡。释曰。二明眠法也。大毗卢遮那经云。彼食竟。休息少时。复当礼拜诸佛忏悔众罪。为净心故。如是修常业。乃至依前读诵经典。恒依是位。于后日分亦复如是。初夜后夜。思惟大乘。无得间绝。至中夜分。以事业金刚。如前被金刚甲。敬礼一切诸佛大菩萨等。次当运心如法供养。而作是念。我为一切众生志求大事因缘。故应当爱护是身。少时安寝。非为贪着睡眠之乐。先当正身威仪重累二足。右肋而卧。若支体疲懈者。随意转侧无咎为令速寤。常当系意在明。又复不应偃卧床上。具如彼经也。
  经。日不再食下至不须食之。释曰。二明教食也。此有五句。初日不再食。二不应断食。谓永断不食。有教法中说断食法。彼即有限。是非永断。二文其意小异也。三不应多食。四不应少食。五疑食不须。文意可知。又彼经云。初身轮得支持故。次行乞食。或檀越请。或僧中所得。当离鱼肉薰菜及供养本尊诸佛之余。乃至种种残宿。不净诸酒。水果等浆。可以醉人者。皆不应饮啖。次奉抟食用献本尊。又作随意食法。若故有余。更出少分。为济饥乏乞求故。当生是心。我为任持身器安隐行道。受是段食。如膏车辖令不败伤有所至到。不应以滋味故增减其心。及生悦泽严身之相。然后观法界心字。遍净诸食。以事业金刚加持自身。是中种子如鑁字真言所说。复诵十力明八遍。方乃食之。具如彼也。
  经。一切调戏多人丛丛乃至女人皆不观看。释曰。第十七散乱爱着对也。文亦为二。初明莫看散乱境。次明不爱房舍等。此即初也。此有三句。谓一切调戏及多人丛丛乃至女人。皆是散乱缘故。不应观看。除此三事。更有多缘。不可具陈。故云乃至。
  经。身口意等下至皆不应着。释曰。三明不爱房舍等。文亦为二。初明莫爱好房舍等。次明莫弃恶房舍等。此即初也。
  经。受恶房舍及粗饮食皆不应弃。释曰。二明莫弃恶房等。爱好弃恶。二俱爱着故不应为。
  经。亦不应着紫色衣裳下至垢秽衣服。释曰。第十八内衣外衣对也。文亦为二。初示外衣。言紫色等。是色法故。以为外也。次明勤励莫退。此勤励等。是心法故名为内。初亦为二。初明不应着衣。次示应着衣。此即初也。紫色衣裳。是佛不许。破衣垢衣。是不祥相故并不许。
  经。念诵之时应着内衣。释曰。二示应着衣。言内衣者迫近身之衣。不是心内也。
  经。不自谦下云多愆犯下至三种悉地。释曰。二明勤励莫退也。由此勤励。能防外恶。证得悉地也。分文为四。初明为愆犯故莫退。乃至四明为放根故莫退。此即初也。若发菩提心。诸所犯罪。皆悉消灭。犹如朝露见阳即晞。先随逐师。既发如来一切智智心。何为小罪妨大事。故云不自谦下云等也。
  经。纵为宿业下至终不弃舍。释曰。二明为疾病故莫退也。
  经。于其梦中下至亦不弃舍。释曰。三明为梦事故莫退也。就中为三。初明莫顺虚空声告。次明不瞋彼恶责骂。三明劝进。此即初也。
  经。复不瞋彼下至并是魔故。释曰。二明不瞋彼恶责骂也。
  经。唯须精进下至诸邪境界。释曰。三明劝进也。自退所行故云退心。诽谤三宝故云恶思。随顺魔境故云举缘诸邪境界也。
  经。纵放诸根恒常护净而念诵之。释曰。四明为放根故莫退也。于前诸事若作秘释。云云。
  经。若欲求大悉地下至诸恶毒。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二。明调不调相。即答云何调伏相也。分文为二。初明不应以真言摄伏拥护。次明不应诤验力也。初亦为二。初明自所持真言不应摄伏拥护。次明诸余真言亦不应作。此即初也。此有四句。不应摄伏魑魅魍魉。二不应拥护自他。三亦不救难。四不禁诸恶毒。亦应云难禁恶毒也。若未得悉地行此等事。神验残漏。不逮悉地。
  经。非直所持真言下至频频而作。释曰。二明诸余真言亦不应作也。除自所持本尊真言以余尊真言亦不应作摄伏拥护。又前二外。自常所用诸余真言。皆不应作。故云所有随用等也。
  经。亦不与人互诤验力。释曰。二明不应诤验力也。持真言者。慈愍一切以为心本。然彼此相嫌诤其验力。岂以不越三摩耶。故大悲心陀罗尼经云。陀罗尼相貌如何。大悲慈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杂乱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是即陀罗尼相貌也。若起相诤心。诸佛不加持。明王所呵弃。故不应作之。但除大事因缘也。
  经。若求悉地当须三时洗浴下至而洗浴之。释曰。从此以下。大段第三。正明持真言相。是答云何诵真言方便之次第也。分文为二。初明真言方便次第。次若念诵时下。二明三业威仪次第也。就初亦二。初明洗浴真言次第。次向作呼摩时下。二明加持道具真言次第也。初文亦二。初明洗浴真言次第。次然始可往下。二明洗浴往诣道场之次第也。初亦为八。初加持水真言。乃至第八献水真言。就初为三。初略显示。次二正示真言。三明用真言法。及以功能。此即初也。
  经。水真言曰下。释曰。二正示真言。其手印相。搅水印是也。
  经。此真言真言水下至不用水。释曰。三明用真言法。及以功能也。
  经。土真言下。释曰。二明净土真言。分文为二。初明真言。次明用真言法。及以功能。此即初也。其手印相。如供养次第法也。
  经。此真言真言土下至不为灾恼。释曰。二明用真言法。及以功能。为净身故。先取净土。分作三聚。以真言手印。各持诵之。搅古巧反。乱也。一曰挠也。
  经。辟毗那夜迦真言下。释曰。三明辟除真言。分文为二。初明真言。次明用真言法。此即初也。以印从顶向下至足而略云。是其印相也。
  经。此真言诵之下至澡浴。释曰。二明用真言法也。辟诸毗那夜迦者。是即遣除身中毗那夜迦难也。
  经。沐浴真言曰下。释曰。四明沐浴真言。文亦为二。初明真言。次明用法。此即初也。此是军荼利真言。其手印相。具如供养法也。
  经。此真言诵七遍随意澡浴。释曰。二明用法。于中亦二。先明用沐浴真言法。后明用心真言法。此即初也。
  经。洗浴之时下至持念沐浴心真言。二明用心真言法。此亦为三。初明诫劝。次示真言。三明用真言法。此即初也。
  经。沐浴心真言曰下。释曰。二示真言也。
  经。此真言诵之乃至浴竟。释曰。三明用真言法也。
  经。次掬水自灌顶上。释曰。五明自灌顶真言。分文为三。此即初明标示也。
  经。灌顶真言曰下。释曰。二示真言也。教法有印。以印取水。持诵真言三遍。而自灌顶。是灌顶印也。
  经。此真言二手掬水下至如是三度。释曰。三明用真言。自灌顶法也。
  经。次结顶发真言曰下。释曰。六明结顶发真言。分文为二。初明通用结发真言。次明三部结发真言。就初亦为二。初示真言。次明用真言结发之法。此即初也。
  经。此真言真言发三遍下至置印顶上。释曰。二明用真言结发之法。并明二家结发之相。在文可见。
  经。佛部结发真言曰下。释曰。二明三部结发真言。文自为三。即三部真言是也。凡洗浴时。不应就于淤泥水中。或水有刺。或英岸水中。或陕渠浅水。捉渴急流。多虫浑水。溉灌田水。及坑中水。如是之水。并勿洗浴。又复不应于其水中及以水侧大小便利。不得于水中跳走急行浮没等戏。正在水中。勿视隐处等。应当寂静默然洗浴。但令去垢。勿为严身之想。具如教法中说也。
  经。次应洗手三度嗽口浴本尊主。释曰。七明三部漱口饮水洒净真言也。文亦为二。初略示法则。次明三部漱口等真言。此即初也。言浴本尊主者。谓指后文。非斯段意也。
  经。佛部漱口饮水洒净真言下。释曰。二明三部漱口等真言。文自为三。即三部真言是也。
  经。作漱口饮水洒净已面向本尊下至方诣道场。释曰。八明献水真言也。分文为三。初略示法则。次正示真言。三明手印相及诵真言。此即初也。文有六句。一面向本尊。观念本尊。二持诵真言。三作手印。四取水三掬想浴本尊。五奉阏伽。六于水中随意念诵。如文可知。
  经。佛部献水真言曰下。二正示真言也。文自为三。即三部真言是也。
  经。其手印相二手仰掌下至随任多少。释曰。三明手印相及诵真言也。
  经。然始可往常念诵处。释曰。二明洗浴往诣道场之次第也。分文为二。初明洗了始可往诣。次既到彼所下。明既到彼所应修诸事业也。初亦为二。初总略明洗了可往。次明未到之间所修诸事。此即初也。
  经。乃至未到彼所已来下至常持不忘。释曰。二明未到之间所修诸事也。中有五句。一勿怀瞋嫉随顺诸境也。瞋谓根本烦恼之一。嫉谓随烦恼之一。言诸境者。谓除前二余诸烦恼及色声等也。二身心清净敬想本神。本神者谓本尊也。三而徐往之。四坚持禁戒。谓如坚持四重禁等。五如前所制。常持不忘。谓如品初所制法则。常持不忘也。
  经。既到彼所即应如法修诸事业而念诵之。释曰。二明既到彼所应修诸事业也。分文为二。初总略示之。次别明行法。此即初也。
  经。常须如法作漫荼罗供养持诵。释曰。二别明行法也。就中为二。初明道场内所行法。次除诸罪故下。二泛示所应行事也。初亦为二。初明道场内正行。次明助行。此即初也。
  经。若有疲倦下至愿成胜事。释曰。二明道场内助行也。中有七事。一转读经典。二作制多。三诸余善事谓印佛等。四归三宝。五忏悔。六发菩提心。七愿成胜事。谓所求悉地也。
  经。除诸罪故应常依教作诸善事。释曰。二明泛示所应行事。于中为二。初总明应行诸善事。次正示诸善事。此即初也。若欲除诸罪速成悉地者。广应修善事故。云应常依教作诸善事也。
  经。而行惠施下至真言法经。释曰。二正示诸善事。于中为三。初明应修六度诸善。次依经善画下。二明应入曼荼罗。次白月八日下。三明节日倍加诸事。此即初也。而行惠施等者。是行财施。于诸法教等者。是行法施也。常怀忍辱。是即忍度。精进不退。谓精进度也。深怀归信。谓归信三宝。即持戒也。六念经心。是禅定也。所闻经典谛思文义等三事。是即般若也。
  经。依经善画下至自入发之。释曰。二明应入曼荼罗。文亦为二。初明应须自入。次明应令他入。此即初也。为令悉地速成就故画曼荼罗。及须自入并令他入。所谓化功归己早成菩提者也。
  经。初定谛信下至随次入之。释曰。二明应令他入。文亦为三。初明四众随次入。次明令发三种心。三明应当授与手印等。此即初也。
  经。并皆坚固发菩提心决定心正见心。释曰。二明令发三种心也。此三种心。谓菩提心为因等三句心也。若无大悲。其菩提心未得坚固。故以大悲为决定心。若无正智。何得究竟利生弘誓。故名正见心。若无此三心。虽入曼荼罗。未知归依处。故令坚固是三种心也。
  经入。曼荼罗了下至宣说真言法则。释曰。三明应当授与手印等也。随华堕处当授其尊手印及与其真言次第法则。又应广为宣说真言法则。是故云也。
  经。白月八日下至十一月十五日。释曰。三明节日倍加诸事也。文亦为三。初明节日。次明所倍诸事。三结示。此即初也。
  经。如是之日倍加供养下至真言速疾成。释曰。二明所倍诸事。应当倍加四种之事。一倍加供养。二依法持诵。三作呼摩法。四加持禁戒也。
  经。常勤忆念下至速成。释曰。三明结示。如文可知。
  经。向作呼摩时下至作一切事。释曰。第二明加持道具真言次第也。分文为四。初明加持拔折罗。次作诸事时下。二明加持珠索。次作法之时下。三明加持茅镮。次复取白毡丝下。四明加持线索也。就初为三。初明将作呼摩时。先以瞋怒真言加持拔折罗。次示瞋怒真言。次金刚诸事下。三明作金刚杵。此即初也。
  经。瞋怒金刚真言曰下。释曰。二示瞋怒真言。如文也。
  经。金刚诸事下至作三股金刚杵。释曰。三明作金刚杵。分文为五。初正明作金刚杵。次作呼摩时下。明用杵时。次若常持此金刚杵下。三明杵功能。次以紫檀香下。四明供养杵。次其诸事业下。五明能成诸事。并如文也。
  经。作呼摩时下至是善成就者。释曰。二明用杵时。如文也。
  经。常持此金刚杵下至驰散而去。释曰。三明杵功能也。
  经。以紫檀香下至华香供养。释曰。四明供养杵也。
  经。其诸事业下至成就诸余事等。释曰。五明能成诸事。如文也。
  经。作诸事时常须右手常持珠索。释曰。二明加持珠索。分文为二。初总明加持珠索之法。次金刚明王下。二别明三部加持珠索。就初亦二。初总明用珠索之仪。次以香下。总明加持珠索。并如文也。
  经。以香涂之下至一千八遍。释曰。二总明加持珠索也。
  经。金刚明王珠索真言曰下至真言末。释曰。二别明三部加持珠索。就中为二。初明金刚部加持珠索。次佛部珠索应用佛母真言下。二明二部加持珠索。就初为三。初明所用真言次此明王下。二明功能。次若金刚部珠索者下。三明作珠索之法。此即初也。此真言即金刚部净数珠真言。更有佛部莲花部净数珠真言。具如供养法。各以此三部净珠真言随其本部真言用穿珠孔一一珠颗持诵七遍乃至穿继毕已。又更持诵真言百遍。复如前法而净数珠。后以此真言而作成就。
  经。此明王大印名忙莽鸡。释曰。二明真言功能。亦为三。初示大印名次正明功能。三非直下明一切母。此即初也。
  经。能成一切明王真言下至及护身事。释曰。二正明功能中。有五功能。一能成一切明王真言。二能增益。三能满足真言字句。四能成就诸余法事。五能成护身事。
  经。非直但是诸明王母亦是一切金刚之母。释曰。三明一切之母也。
  经。若金刚部珠索者着一鸣噜捺啰叉置于线中后系为结。释曰。三明作珠索之法。于中为二。初正明作珠索之法。后明举一部令知余二部。此即初也。言鸣噜捺罗叉者(云云)。
  经。金刚部中既尔余二可知。释曰。二明举一部珠索令知余二部也。若于金刚部珠索。着一呜噜捺罗叉。置于线中。故云金刚中作余二珠索。亦准此应作。故云余二可知也。
  经。佛部珠索应用佛母真言下至观世音真言。释曰。二明二部加持珠索也。分文为三。初总示二部珠索所用真言名号。次佛母真言曰下。二别正示真言。次带持此珠索下。三明珠索功能。此即初也。
  经。佛母真言曰下至真言末。释曰。二别正示真言。于中为二。初示佛母真言。次示观音母真言。悉如文也。
  经。带持此珠索者下至满诸所求愿。释曰。三明珠索功能。即有三功能。在文可见也。
  经。作法之时当用茅草下至无名指上。释曰。第三明加持茅镮。于中为三。初总明加持茅镮之法。次佛部心真言曰下。二别示真言。次若供养时下。三明茅镮功能。就初亦二。初总明用茅镮之仪。次当诵下。总示加持茅镮。此即初也。
  经。当诵当部三字半下至后安指上。释曰。二总示加持茅镮。如文可知。
  经。佛部心真言曰下至真言末。释曰。二别示真言。于中为三。初示佛部心真言。次示观音部心真言。后示金刚部心真言。悉如文也。
  经。若供养时下至应着茅镮。释曰。三明茅镮功能。文亦为二。初明着镮之时。次正明功能。此即初也。
  经。以着镮故下至所作吉祥。释曰。二正明功能。有三功能。在文可知。
  经。复取白㲲丝下至合作线索。释曰。第四明加持线索。分文为五。初明作线索。次作真言结下。二明加持线索。次念诵之时下。三明系佩之时。次眠不失精下。四明功能。次索真言曰下。五示所用真言。此即初也。令童女搓合。以俱逊婆染(此云红蓝花)或郁金染。若于佛部中其线白色。莲花部中其线黄色。金刚部中其丝赤色。此等诸物。备具在身。方可作法。经依一部。若具说者。如所分别其手印等。随师受之(云云)。
  经。作真言结下至一千八遍。释曰。二明加持线索。如文也。
  经。念诵之时下至皆持系腰。释曰。三明系佩之时也。
  经。眠不失精常应系佩。释曰。四明系佩之功能也。玉呬耶经云。用童女合线以辨事真言各持诵七遍。以心观念。一一弟子及称名号。更持诵七遍。一结一诵。乃至七结。如是受持。弟子无诸障难。今经且举少分耳。
  经。索真言曰下至真言末。释曰。五示所用真言。其手印等如供养法。更有臂钏之法。亦如彼说也。
  经。若念诵时下至皆真言之。释曰。第二明三业威仪次第也。大分为四对。初上服下着对。次若乐悉地速得成者下。二见人闻法对。次若乐成就下。三勇进寂定对。次若晨朝时下。四朝暮夜明对。就初亦二。初明着脱上服。皆应加持。次若大小便下。二明着脱木履应当知处。此即初也。谓于此等时所著脱衣。皆无应持诵也。梳字所于反。理发也。
  经。若大小便应着木履下至皆不应着。释曰。二明着脱木履应当知处。于中亦二。初明着脱之处。次示不应着之所以。此即初也。
  经。于诸尊处以身口意而供养之。释曰。二示不应着之所以也。谓于诸尊处。身口意清净。应恭敬供养故。
  经。若乐悉地速得成者下至亦应致礼。释曰。二见人闻法对。亦分为二。初明见诸胜境应当礼敬。次明闻诸胜法深生信喜。此即初也。胜境有四。谓制多。及比丘僧。若外天形像。并与尊者。若见如是诸胜境等。咸应礼敬。皆福田故。若遇外天形像。但应合掌者。彼诸外道所奉天等。未是出世故。但合掌也。或诵伽陀者。谓诵叹德伽陀等。例如阿育王礼诸罗汉塔次至薄拘罗塔而说偈等也(更检)。
  经。若闻妙法下至心怀踊跃。释曰。二明闻胜法深生信喜也。诸佛所说三乘一乘。名为妙法。皆是为利一切有情。诸佛所说。故云生敬信也。住行向等诸位菩萨。遍满法界利物之相。是非凡情之所测量。具如华严等经所说。是为菩萨不思议相也。若悉地成时。世出世间一切诸事。无不称意。乃至无上菩提。不历劫数。速得成就。是为真言所成诸事。若闻此等而生毁谤。殃在无间。是故诫云皆应欢喜心怀踊跃也。
  经。若乐成就常应勇进下至常须继念。释曰。三明勇进寂定对也。亦分为二。初明勇进寂定。次常勤依行下。二明勤行律制。就初亦二。初明勇进勿生懈怠。次身等诸根下。二明在定莫贪诸欲。就初亦二。初明勇进勿生懈怠。次明所以。此即初也。
  经。若不尔者下至无所成就。释曰。二明诫进所以也。然准如成就具支法品。若不成者。重加精进。又更念诵。作成就法。如是经满七遍。犹不成者。乞食精勤念诵。发大恭敬。巡八圣迹礼拜行道。或复转读大般若经七遍。或一百遍。或持胜物奉施僧伽。或作一百率都波。于一一前如法念诵。满一千遍。若复不成就者。复作一千率都波。于一一前念诵千遍。若作时念诵者。经十二年。或复作一百八肘成辨诸事曼荼罗。如法念诵。若不成者。作此曼荼罗。乃至七度。若不成者。即以阿毗遮噜迦法苦治本尊。乃至犹未成者。割自身肉。经于九夜护摩供养。令悉地成。若生懈怠。则违此等戒。终不得悉地。令自他毁秘密之法侣。得无间苦。故云获大重罪等也。
  经。身等诸根恒常在定下至而不废忘。释曰。二明在定莫贪诸欲。文亦为二。初明莫贪诸欲。次常勤下明劝行律制。此即初也。所言根者。谓六根也。根以能生为义。此六既并有生识之功。故通名根。今举能摄所。故云根也。所言定者。阿字大定也。世间欲者。谓六尘也。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情识故。通名尘也。能生行者欲心故。亦为欲也。若住大定。不为诸尘之所染污。是故诫之。身等诸根。恒常在定。不应贪着世间诸欲也。
  经。常勤依行如斯律制而不废忘。释曰。二明勤行律制。如文也。
  经。若晨朝时下至即须忏悔。释曰。四明朝暮夜明对也。亦分为二。初明朝暮夜明。次恒须清净下。二明劝清净行。就初亦二。初明晨朝误犯。暮间忏悔。次明夜时误犯。明朝忏悔。此即初也。若不早忏。恐罪累积。悉地不成。故云若晨朝时等。后夜犯明忏。意亦然也。
  经。若于夜时下至诚心忏悔。释曰。二明夜时误犯。明朝忏悔也。今明忏悔。略为五门(云云)。
  经。恒须清净下至供养等事。释曰。二明劝请净行也。等者。等取诸余之事。谓护身。召请。结界。五供养。相助。决罚等也。
  经。常依本戒下至悉地位中。释曰。大段第三。明结总也。言本戒者。为谓真言门四重禁等。明王戒者。谓此品中所说法则等。若能作意行此等戒。不久应住获悉地位中。故云常须作意等也。
苏悉地羯罗经略疏卷第二
  元庆八年七月二十九日写得已了
  传灯大法师位最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