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四十三

  东寺观智院法印杲宝撰述
  东都灵云寺比丘慧光校阅
  疏第十三卷(释经三转字轮漫荼罗行品)
  次下黄色时○(不散乱意也)者。此释第三真言者○金色同牟尼也。此第十三卷牒经悉是未会之文也。十四义释第十文同今也。私云次上卷出二十一烂脱。今此章是第二十一科也。此中亦有重重烂脱。如下载之次下黄色时者。释第三真言者等二句也
  一烂脱

  (一)当想迦字(四)作真金色其焰亦然(六)是金色牟尼佛也(牟尼是佛都号也)(二)迦是作业义以无作故永离诸过(五)住此三昧害诸毒光明一切遍也(三)当入定依教者(用意谛观不散乱意也)(七)次下青色时已下如文
  当想迦字者。释定意迦字门句也。迦谓作业●字也作真金色等者。释身相犹真金句也是金色牟尼佛等者。释金色同牟尼句也。诸说不同第二云。青龙轨云。
  次众色界道罗(白色中)●(赤色幢)迦(黄色花印一二同)么(青色弥)诃(黑色音界道金刚大慧印二十八左)持诵不同第二曰。第三黄色是沙罗树王佛色。成觉德开(金色十五右)密钞第八云。疏次下黄色等者。谓下黄色时。令想迦字作真金色。何所以耶。谓此迦字即属金义。梵语迦诺迦。此译为金。所以令当想迦字作真金色也。言是金色牟尼佛也者。梵语迦诺迦牟尼。此云金寂。即是七佛中第五俱那含牟尼如来。俱那含不正也。故云是金色牟尼佛等(三十七右)私云。此密抄释未得其意。何必是七佛随一乎。今言金色牟尼佛者。是花开敷佛之称也。主黄色故云金色也。又已言牟尼是佛都号也。何不名花开敷乎。问。何必于此佛立牟尼号乎。答。迦字离作业义即寂静德。故特云牟尼也迦是作业义等者。此亦释定意迦字门句。其意见于烂脱住此三昧等者。释正受害诸毒等二句也当入定等者。释当随于法教句也
  次下青色时(乃至)余方便如前者。此释次当布青色○除一切怖畏也。义释十云。次下青色时。当想●么字○有青莲之色。其光亦尔也。余方便如前。西方名虹为帝释宫也(六右)持诵不同二云。第四青色是无量寿佛色。
  方便普现(定色)先以●字(安心青色)自身同释迦牟尼佛坐大菩提座。除众生恐怖。除诸魔军众。次用前印于青色上想●字门。超度于生死大寂菩提座。身色如虹霓。除一切怖畏(其字如虹外轮有晕之色其光亦尔)以此净之成超度色。色变成字。即转为释迦佛(义释云一切佛用此字除众生恐怖降诸魔军众故知无量寿佛亦用此字加持青色亦得然准诸文无量寿为西方佛是为定也十五右)私云。今言释迦牟尼者。又是以●字门度生死海之义。
  而于无量寿佛立释迦牟尼号也已次下青色时者。释次当布青色句也当想摩字等者。释思惟么字门句也即是度生死等者。释超度于生死句也。密钞八云。疏当想摩字等者。此字即是度生死义。谓世间生死烦扰众生不令寂静。释迦已能趣度故称能寂。若要显示此字义者。转此么字即为牟字。梵云牟尼。此译为寂(三十七左)此佛坐于等者。释大寂菩提座句也。密钞八云。言此佛坐于大菩提座者。即以此字为菩提座也。谓此么字是大空义。佛以诸法空为座故(三十七左)一切佛用等者。释除一切怖畏句也。密钞八云。言一切佛用此字等者。梵语么么。此名为我。一切众生以有我故。恒被生死之所恐怖。
  譬如无智画师以种种三界之色画作生死可畏夜叉自生怖畏。今亦如是。是故如来以无我之大我能除灭之(三十七左)其字如虹等者。释身色如虹霓句也。密钞八云。言西方名虹帝释宫者。虹即虹霓。亦名螮螺。其形圆满五色绚明。如帝释之宫殿。又应用此弓字。谓虹奖如弓。故西方之人呼为印浬浬驮努。即帝释弓。此释为正也(三十八右)
  一经文烂脱

  (一)次当布青色(三)超度于生死(二)思惟么字门(四)大寂菩提座(六)身色如虹霓(五)除一切怖畏次下黑色时(乃至)身印也者。此释最后布黑色○降伏诸魔军也。义释第十文同今也
  次下黑色时等者。释最后布黑色思惟诃字门如劫灾猛焰三句也紫黑色等者。
  释其彩甚玄周遍生圆光二句也此是阿●如来等者。释宝冠举手印等三句也。密抄八云。疏此是阿●如来者。谓此诃字加三昧大空即是吽字。此吽字是阿●如来真言种子也(三十八左)问。第二十云。又前云北方阿●者经误也(三十二左)如何。答。第十六云。北方鼓音佛前置阿●。今改为此名也(二十八左)故知今言阿●如来亦无失也(已上)光云。
  若依青龙轨(上之二十右)今言阿●如来者即是鼓音佛也
  一经文烂脱

  (一)最后布黑色(四)其彩甚玄妙(二)思惟诃字门(五)周遍生圆光(三)如劫大猛焰(六)宝冠举手印以下如文
  余方便如前此一段当在前等者。十四义释十云。兼作印拟于作障之者(此俱胝眉皱如前说也)此尊○通一切用身印也。余方便如前。尔时毗卢遮那佛从三昧起等(六左)私云。或云。此一段当在前之六字。义释无之。若依义释意。则以次金刚有情至犹未了更问之一段。
  而可置第十二卷终云或作●字也(重声娑字)次下。故知此一段等六字即释次金刚有情等一段也。若读乱脱则身印也。余方便如前。此一段当在前。次金刚有情以下如文。寻云。指次下云此一段证据如何。答。如此文体数非一也。第十六云。此语属上件也(五左)问。若尔。次金刚有情等一段了。云以上当在五色之前(义释无之)初后重言无益如何。答。第十六卷亦同之也。恐初文可注书之欤。诸说不同三云。私云。此语已下释中胎文也。烂脱在此。故云此语属上件。又云移在上。是等皆示释烂脱文也。传写者书来尚矣。故是等皆有此文(十五右)私云。此一段等六字及以上当在等十五字。义释无之。后人注之传写来欤。又十卷本云。此一段当在前。次金刚有情金刚执我加持者○次舍第二院。于第三院下色也。以上当在五色之前。义犹未了。更问(已上)记问八张云。当在五色之前义犹未了者。若中胎位。五色内其三种曼荼罗在五色之外。一一切佛曼荼罗即内院上方南北等。二释迦曼荼罗。三文殊曼荼罗。总在五色表(已上)私云。此释意异前了简也。得失之意学者悉之
  次金刚有情(乃至)未了更问之者。此释次作金刚萨埵○以是方便作诸事业也。私云。此文可置第十二卷。见于烂脱次金刚有情等者。即当治定经次作金刚萨埵○置漫荼罗也如是第二曼荼罗等者。即当治定本如是第二漫荼罗○空性形也。私云。此说第一重内四重界道也。每一院皆有三重。其外亦分外缘也。问。既云第二漫荼罗。何云第一重乎。答。对上中胎为第一重云第二也次二分天位等者。即当治定本次舍所行道二分圣天处○作诸事业也。于一院中又分三重。初重是阿阇梨通行处也。次重安置供物处也。后重安坐诸尊。是名云神位也。此外亦有外缘。则如次上卷也。二分天位者。初重行道位·第二供养位也。外曼荼罗三分者。第三尊位也。此对中胎第一院云外也。故下文云中胎之外院(五右)也次舍第二院等者。释所余二曼荼罗等也。密钞八云。疏次舍第二院等者。谓最初于第一院下色了。超过第二院。先于第三院下色了。然后于第二院下色。其中密意上数说故(三十六左)私云。此释意者。第一院下色毕。次越第二重文殊院。先于第三重释迦院下色。还第二重又下色也。次下调彩色法次第同之以上当在五色等者。此意曰。次金刚有情乃至于第三院下色也一十四行余文。可在上五色界道文之前也
  尔时毗卢遮那佛(乃至)本所立誓愿也者。
  是释尔时世尊毗卢遮那从三昧起○莎诃也生起此明妃者。谓于定门光明中现生此咒也
  一烂脱

  (一)此明妃也(三)此则妃名○同于如来也(二)遍一切无能害力者○如来境界也(四)南谟萨嚩以下如文
  南谟等者。十四义释十云。

  ●●●●●●●●●●●●●●●●●●●●●●●●●●●●●●●●●●●一切诸佛以为首望等者。密钞八云。疏一切诸佛等者。此一句六字应贯续上句俱属咒前所归。所以令更问也。何以知然。谓下有弊也(二合)字故。即云归命一切如来等一切门等。故属所归。入此门者即入一切诸佛境界。故云一切诸佛以为首望。若行者初入此门时。即有成佛之望。故以为名也(三十八左)记问八张云。●●●●●者。一切诸佛。以为首望更问者。意明于悉地出现品中(已上)经第三(悉地出现品)云。南么萨婆怛他(引)蘖帝骠(毗廋反一)微湿嚩(二合)目契弊(毗也反)萨婆他等(已上)第十一释云。真言初云归命一切如来。次句种种门者。微湿嚩是种种义。亦是巧义。目契弊是门义。即是普门示现种种妙智业巧度门也。萨嚩他是一切也。非但身口致礼而已。乃至三业遍皆归命(十二左)诃是本也更问者。记问八张云。诃是本也。更问者。义准具缘品中释字义。亦一切法归于本寂大般涅槃之义也(已上)密钞八云。疏娑嚩诃至更问者。若以字义释时。娑嚩是自亦是本义诃是誓义。注中写误也。若以句义释时。娑嚩诃是自誓亦是惊觉等(三十八左)
  次调彩色法(乃至)或千遍等也者。
  此释次调彩色顶礼世尊○施愿金刚已也次调彩色法等者。即当治定经次调彩色○持此明妃八遍也彼如来等者。光云。故和上言。本真之像者。空性形等也。大般若经者即此义也。说平等法界无自性理之故也又想彼色中字类等者。谓彩色之时又观上五色加持●等字。而随其相应色以持诵之也
  一烂脱

  (一)又诵明妃八遍也(三)师调色已○自作金刚及字印也(二)从坐起绕○施愿金刚等并之者(四)此阿阇梨已下如文
  入中于弟子等者。谓入中胎而作彩画等事也自作金刚及字印者。谓阿阇梨自身即作毗卢遮那金刚之体及以阿字体也。又义云。金刚尊形。字种子。印三形。
  即下文所云造坛上中下法之总释欤从座起绕曼荼罗等者。即当治定本从座而起○施愿金刚已也此阿阇梨等者。释复以羯磨金刚等也。阿阇梨转毗卢遮那三摩地成金刚萨埵体也(已上)光云。金刚萨埵是成事业尊。故云羯磨金刚也
  一烂脱

  (一)所不应故(三)嚩字并施愿○为鍐字耳(二)更以嚩字○而画诸像也(四)当作时想同已身以下如文(依义释意)
  嚩字并施愿等者。●字字体即是金刚萨埵也。施愿吉祥金刚者。文殊师利。即是●字也。以为●字空点成●字也。问。成办事业即金刚萨埵也。何故加文殊乎。答。萨埵即金刚部大智门之主也。故以文殊为其德也。经文云顶礼世尊及般若波罗蜜。可思之
  想同已身者。谓行人即入萨埵三摩地而作此事也
  画大悲藏生(乃至)故先须造立也者。此释当画大悲藏生○周身焰鬘也师如是等者。释当画大悲藏生等也入于中胎等者。释在于内心也而作毗卢等者。释而造大日世尊等也以发为冠等者。释首戴发髻也
  用极细绢等者。释钵吒为裙。钵吒者。毗奈耶律二十三云。言钵吒者。谓是大氎○此云缦绦(一右)光云。案义净千字文。钵吒者绢梵语也更用极细等者。释上被绡縠也身作阎浮等者。释身相金色也其佛缘身等者。释周身焰鬘也。异本作其佛像身也
  复次造坛(乃至)如来之体也者。此释或以如来顶印或以字句谓阿字门也。持诵不同第二云。造坛有上中下。若弟子堪能者。师作画像坛。若弟子心极殷勤力不办者。听作字坛(私准为中人作印坛十六左)私云。或抄(最珍)云。形像三昧耶形种子如次为上中下欤。文略故不举三形也(已上)若力不能办者。两本义释无不字也
  置阿字竟(乃至)或置于字也(迦也)者。此释东方一切诸佛○或置迦字也。私云。是上方遍知院也。先于中心三角位置●字也。次于东北(伊舍那方)佛母位置●字也。次于火方(东南)诸菩萨位置真陀摩尼印。或置●字也
  北方观自在(乃至)置于娑字者。此释夜叉方观世自在○或作娑字也私云。是右方观音院也。娑字者即●也
  南方金刚手(乃至)作●字也者。此释焰摩方越三分位○所谓●字也。私云。是左方金刚手院也南方金刚手等者。释焰摩方越三分位等也又此中置字等者。记问八张云。又此中置字与前方位或不同更问者。推文可知(已上)私云。前具缘品坛唯有金刚手位。而无二眷属。今有三分位故云方位不同。又金刚手一位同也复彼分位三弃舍等者。释彼复弃三分位等也。密钞八云。疏复彼分位三弃舍者。谓此南方属阎閰摩方。中置金刚手。又于金刚手左右留三分位。是金刚使者之位。于此三分位下画金刚部一切眷属。故名二分位弃舍(三十九右)私云。此密钞意未委悉之。今谓。越三分位者。上所引经文云。次二分天位舍。外曼荼罗三分远。界道弃舍。东面线申。释文云。每一院皆有三重。舍第一第二重。于第三院安神位也。若依此意。则舍第一重内有三重位。谓行道处次第弃舍。三度越至第三分位。安此金刚手也(已上)光云。钞主今案尚未快乎。第三分即尊位也。何度越之。故和上言。三分者。一中胎院界道。二第一重行道院。三同供养院。
  即越此三分安金刚手并眷属也或彼字者多者。若安字者。则可置数个●字也三弃舍亦如前释不异者。
  此指上舍第一第二重于第三院安神位也之文欤字印作●字也者。私云。问。经云或书嚩字。又云所谓●字。此二字中。今正用何字乎。答。二字随宜。不可论傍正也。又有●●一体义也。又中尊用●。余一切执金刚通用●字也。大疏钞云。又此中置字与前坛方位○不异字作●字云云。此意。诸执金刚持明众。皆应置南方金刚手院。而由其三分位处已满足故。回引在大日如来下方故也(已上)光云。般若寺所览本作字作●字。太善。现行印本字恐剩”
  次罗刹方(乃至)谓(长诃字也)者。此释次涅哩底方于大日如来下○所谓诃字(长声)也。大疏钞云。下画不动尊。种子是●字。其色持物如常也。次风方作降三世胜。种子论长●字也等(已上)期克者。谓降伏之义也
  次于四方画作(乃至)而敷置之也者。
  此释次于四方画四大护○如是敷置已也东方画作无畏结护等者。释帝释方名无畏结护者等也或但置字(嚩字也)者。大疏钞云。所谓作●字(已上)北方作坏诸怖等者。
  释夜叉方名坏诸怖结护者等也若字者作博字者。义释第十云。若字作●跛字。或傍加二点(十左)光云。义释意。第一义●字或●字。作礼方便次第·备在次第·桧尾次第等意。有●字也西方难降大护等者。释龙方名难降伏结护者等也作字者谓索字者。义释云。若字作●字(十之十左)南方金刚无胜等者。
  释焰摩方名金刚无胜结护者等也字作忏字者。义释云。字作乞谶●(二合)字。为种子也(十之十左)又延命院次第意。东(●)南(●)西(●)北(●)种子用之。仍今义释不审(已上)问。今四大护曼荼罗中安何位乎。答。第一重四门安之。真兴僧都胎仪轨解释中云。四方大护图中阙之。可在第一重内(已上)此义合当段经说次第也。又金刚智要略念诵经意。第三院四门安之。更可悉之上来四大护等者。释及一切眷属等也持真言者等者。释真言者如是敷置已也
  次出外向第三院(乃至)胜上义也者。此释次当出外于第二分○所谓婆字也。私云。经云第二分。释云第三院。此指释迦院。或言第二。或言第三。两义互示之欤。次说文殊院。经云第三分。释云第二院。是又此义也。其意如第十二卷终释之(已上)光云。画第一重了。越作第三重。还画第二重次第意。更问之以教法等者。光云。经言最胜教。即三密教法也。具缘品云。为令教流布住彼而说法(已上)若依此意。今文言教法者。横统一切佛教也
  次外漫荼罗○(更问此一段)者。此释次于外漫荼罗○发菩提心也。私云。外曼荼罗者第三重也。造此位毕住此观也如来之身者。光云。六大法身也以此加持者。谓以自身与一切佛身俱六大法身无碍涉入。故云加持。即是法界加持也此发趣等者。记问八张云。发趣义更问者。一切诸法皆是大空之体。此自性也(已上)光云。故和上言。向者。初发心趣向菩提故。至者。得至三平等处故。修行者。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故。即是不行而行之修行也
  彼三分位舍(乃至)图画也(更问)者。此释彼舍三分位○于第三分也彼三分位舍者。私云。舍第三释迦院移第二文殊院也(已上)光云。此解恐谬何者。每院舍三分位。知是舍第二院三分。故和上言。今言三分位者。一第三重供养院。二同行道院。三第二重界道也次第二院等者。释于第三分也如前调色等者。记问八张云。如调色中更问者。文在具缘释中(已上)私云。此指第五卷彩色之文也。即准第五卷可彩色义云更问欤
  东方作施愿(乃至)染字也(但置此印得也)者。
  此释帝释方作施愿金刚童子形○所谓染字也东方作施愿等者。释帝释方作施愿等也五髻子者。光云。只是头上有五髻也。子字助语也谓鍐字者。十四义释十云。谓●满字。或加归命句。即是真言也(十一左)于文殊右边等者。释于其右边光网童子等也字者谓染字者。义释十云。种子者●染字(十一左)
  南方画除一切盖障(乃至)谓恶字也者。此释依焰摩方除一切盖障菩萨○恶字(长声)也
  恶字者即●也
  北方作地藏(乃至)作伊字也者。此释夜叉方地藏菩萨○所谓伊字也。义释十云。北方作地藏菩萨。色如●钵●孕●瞿花色○若置字者。作●伊字也(十二右)私云。钵孕瞿花者。如第五钞
  西方虚空藏菩萨(乃至)作长伊字者。此释龙方虚空藏○所谓伊字(长声)也。义释十云若但置字者。作●伊(引)字也(十二右)
  然此坛中所少(乃至)上下互现也者。密钞八云。疏然此坛中等者。此中于第三院画了释迦。并无眷属。言上下互现者。上即入漫荼罗品。下即此品。或彼中阙者此中有之。故云互现也(三十九右)私云。即云造了者。经无此句。但梵本有之故作此释乎。今此造坛尚多所少。而言造了者。上具缘品与下此品。互影现之令满其尊位也
  造了时阿阇梨(乃至)准用即得也者。此释真言者宴坐○向坛而作净也(已上)光云。以上造立曼荼罗了。以下说示供养法也
  一烂脱

  (一)上下互现也(三)造了时阿阇梨○兼菩提心(二)梵本云○住菩提心(四)此菩提心即是法界性也(六)向东方而作○勿忘次第也(五)梵本云当结○三昧耶等者(七)三昧耶印众多○多用处故等也(九)由作此法○而作加持也(八)先念遍一切所○方示三昧耶也(十一)次外唤弟子○先在门外唤之(十)请诸尊法○准用即得也(十二)既结护已为授三归以下如文
  又义云。至第八科方示三昧耶也如前。以下文存六科烂脱

  (一)方示三昧耶也(四)次外唤弟子○先在门外唤之(二)请诸尊法○别请亦得(五)令近门向坛立○如法洁净也(三)此即请尊耳○准用即得也(六)既结护已以下如文
  光云。又有乱脱。即今出之以授后学。故和上用之

  (一)即是法界性也(三)向东方而作金刚印○勿忘次第也(二)梵本云当结○救世者三昧耶(四)又现印三昧耶以下如文
  梵本云次持诵者等者。即当治定本真言者宴坐等四句也向东方而作等者。此释向于帝释方等三句也谓诸事金刚。

  十四义释作谓作诸事金刚(十之十二)次供养作殷勤者即当治定本殷勤修供养句也梵本云当结金刚印等者。若依今出乱脱。即总牒也又现印等者。即当治定本现诸佛救世等二句也三昧耶印等者。光云。入佛三昧印等也。但解等字。初约众多义。后约多用义为是多印。又一印耶。更问
  光云。又有乱脱。而今出之以流后裔。故和上用之

  (一)多用处故等也(三)由作此法○而作加持也(二)先念遍一切处○方示三昧耶也(五)次外唤弟子○先在门外唤之(四)请诸尊法○别请亦得(六)令近门向坛立以下如文
  先念遍一切所者。即当治定本念一切方所句也由作此法等者。释三转持真言句也运心普遍等者。光云。故和上言。谓曼荼罗观也。若浅行阿阇梨运心观之。若深行阿阇梨亲见诸尊现前也次外唤弟子等者。释依法召弟子等一句也。私云。以下明加持教授作法也(已上)光云。师口言。自下灌顶章未传法人除之二种使者等者。大疏钞三云。请召疏云。请诸尊法用二种使者(不出其名)次文成辨诸事真言(已上)私云。案御钞意。不动降三世二尊真言云二使者欤。即是成办诸事真言也若最捷疾慧者。谓阿阇梨智辩速疾也
  既结护已(乃至)或七遍也者。此释授彼三自归○一心同彼体也。既结护已等者。释授彼三自归等二句也此三归等者。谓入佛三昧耶佛宝也。法界生法宝也。转法轮僧宝也印法者。印即法也初印护身等者。密抄八云。疏初印护身等者。初印即法界印也。言次更有一印者。即金刚萨埵印也。如密印品(三十九右)私云。初印者。经文所谓法界性印也。次法轮印者。即转法轮印也。次更有一印者。入佛三昧耶印也。上云金刚有情者。指具缘品。彼品第三印名金刚有情是也
  光云。解更有一印中。高野信日传同密钞解。钞主私解同伊豆不二传。又义云。当品终所说支分生印也。诸义虽各尽美。犹有未尽善乎。何者。今此一段文相隐密。义理未显。初言初印护身次法轮印护诸身分。后言初印印顶次印印支分。此上下文所释印契。为同为异。此义未决。其未尽善可知。今以师承而释。初初印护身者。此指经文结法界性印。次法轮印护诸身分者。亦指次结法轮印也。次更有一印等者。
  此或指密印品金刚萨埵印(此同密钞并信日)或指入佛三昧耶印(此同不二并今钞主)或指当品终支分生印也(此同又义)后初印印顶者。
  此指更有一印之中入佛二昧耶印或支分生印也。或可。指经文结法界性印此法界性之言通入佛三昧耶及法界生故也。次印印支分者。亦指更有一印之中金刚萨埵印也。或可指次结法轮印。此法轮之言含金刚萨埵义故也。由此三印者。此有二意。一经文二印加更有一印之中入佛三昧耶印。以为三印。即上所谓三归三种三昧耶也。二经文两印并更有一印之中金刚萨埵印。即为三印也。此是二义随处互用。问。更有一印之中所存支分生印。不关今三印之数耶。答。此支分生印者。即灌顶大事也。若要传受依法来问
  作法界法轮印等者。即当治定本当为诸弟子等四句也。密抄八云。疏彼法轮次结等者。此中与漫荼罗具缘品大体是同。彼处经云。
  结法界生印·及与法轮印金刚有情等而作于加护。彼疏释云。法界生印印心。法轮印印脐轮上。金刚萨埵印印诸支分。所谓五处。即是心·额·喉·顶·左右肩上也。所以云更问(三十九)私云。今疏言上法界等者。上先义也。先作法界生印。次结转法轮印也。此释言所以更问者。两本义释。次结下有更问二字故也有阿字者。光云。故和上言。此阿字者实是●字也。故置顶上。即空点之义也
  次当以衣帛(乃至)一切欤(更问)者。此释缯帛覆面门○一切应传授也(已上)光云。以下明引入弟子事业也次当以衣帛等者。此引牒也。即释缯帛覆面门等二句也不空手作等者。即当令作不空手等二句也。密钞八云。疏不空手等者。谓手有华也。如金刚顶瑜伽念诵法第四卷。即教弟子竖忍·愿二度为针。以白华鬘挂其针上。应是此耳(三十九左)大疏钞三云。不空手作者。是坚实合掌也。虚空手者。以空捻水也。可见五净居第五印也(已上)私云。此意。手中持花而不空故云不空手欤。是持宝花等而供养本尊也。五净居第五云遍音天子印。不合文意。可闻口决。当时行用同演密钞。此钞言金刚顶者。指略出经第四也
  光云。演密传是普通也。疏钞传即深密也。今言不空手者。别有秘口。师师所面授也。更问
  上中下力分者。此随势力堪不作其供养事也(已上)光云。故和上言。若其力分所辨者。上谓七宝妙花。中谓彩色庄严之花。下谓时花也。又时花有上中下差也时师欲令弟子等者。此引牒也。即释耳语而告彼等二句也别有说处等者。密抄八云。疏耳语教之等者。即耳语为说三昧耶偈。此或若具支灌顶者得受。结缘灌顶者不合闻之。故耳语告之。别有说处者。即前漫荼具缘品授法轮法螺已。正是说处。
  或指金刚顶念诵法名别有说处也(三十九左)彼既发菩提心等者。即引牒。此释次当为彼结等二句也(已上)
  光云。此师自结印印弟子顶上。复令弟子结其印也更问何印者。密抄八云。疏更问何印者。即三昧耶印也。何以知之。谓第二经云。次应当自结诸佛三昧耶三转加净衣等。又即此经云。耳语而告彼无上正等戒。次当为彼结正等三昧印。授彼开敷华令发菩提意等。故此三昧耶名为一切如来金刚誓戒。此真言之印在密印品耳。若预知者结金刚缚。以智定度捻檀惠度中间。以进力度少曲相柱是也(三十九左)记问八张云。更问何印者。是抛花之印。谓以普贤三昧耶印。稍曲其中指。承花上抛也(已上)
  光云。密钞所出非今意也。记问所传是普通也。今言更问何印者。即指本经正等三昧印。然唯说其名未出其体。故令后学更问也。此印师师所口传也
  然后令掷花等者。释授彼开敷花等六句也又有上中下等者。私云。随上中下知三部之别欤。次下以佛莲金如次为上中下故也一切与(更问)者。密抄八云。疏一切与更问者。谓如上师为弟子作三昧印等。令掷华于坛中。随华所堕之尊。或金刚部尊。或莲华部尊。随何部尊有种种真言印法。名为一切。非为诸部之一切也。若作传教灌顶者。即是诸部一切。故云更问(四十右)此意曰。若受明人是分之一切。若传法者即总之一切授与之也
  尔时执金刚(乃至)及想而作也者。此释具德持金刚○或复以密印也。以下正明灌顶坛作法也尔时执金刚等者。释具德持金刚等四句也时佛住法界等者。释尔时薄伽梵等四句也
  光云。此有师传乱脱。即今出之以授后叶”

  (一)谛听一心(三)我说此法○义不同也(二)我说一切○自在摄者(四)谓心有愿求○作彼印者(六)随彼上中下法○为灌顶也(五)如来本形加持○即同佛身(八)方唤弟子也(七)若是得定○印及想而作也(九)次引弟子已下如文
  我说一切等者。释我说诸法教等二句也阿阇梨如来等者。释师以如来性等三句也(已上)光云。此下又有别传乱脱
  (一)作彼印者(三)随彼上中下法○为灌顶也

  (二)如来本形○即是本体也(四)或用彼印以下如文
  随彼上中下法者。光云。即指上弟子掷花所得尊法也如来本形者。治定本云如来性。即●字也或用彼印者。光云。师传用五股印或塔印也。又别有极秘印。更问方唤弟子等者。私云。此下可读烂脱

  (一)即同佛身(三)方唤弟子也(二)若是得定○而作也(四)次引弟子以下如文
  次引弟子(乃至)无殊也者。此释次应召弟子○而用灌其顶也(已上)光云。若依烂脱。
  则以上方唤弟子也五字属此科也大华王漫荼罗者。光云。此小坛也。经名法界性大莲华王。师口云。以此小坛为弟子当体。以彼大坛为阿阇梨体也是中胎四大等者。光云。师口云。瓶即心王毗卢遮那。四宝是心所四大菩萨。所谓佛身四德。然以此四宝庄严彼瓶。
  亦是摄持四界(地水火风四大)安住心王(识大)等同虚空(空大)成就广大见非见果之义也次当作生一切等者。释结支分生印等二句也。密钞八云。疏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者。此即金刚萨埵印。故第六疏云。金刚萨埵加持支分已。令依吉祥坐法而坐其中是也。又秘密八印品说。二手作未开敷莲花合掌。建立二空轮而稍屈之。是名如来一切支分生印(四十左)私云。或钞(最珍)云。问。以四大菩萨加持宝瓶。灌顶之时。即可用四大菩萨印。何唯用支分生印乎。又何以中胎四菩萨加持瓶。不用四佛乎。答。支分生印者。普贤印也。虽四菩萨加持瓶。正灌顶之时用普贤印也。以大日如来授普贤菩萨。为灌顶之本也。故用之也。又用庄严故。以四行加持之。果德不可用作故也(已上)光云。或钞未得其嫡承故。作此臆解。今以支分生印而作灌顶。此太深密。然此支分生印者。密钞所出即普通也。又别有极秘印。更问
  又复未灌顶前(乃至)无能为也者。此释髻中应授与○等同于仁者也于弟子顶等者。密钞八云。疏于弟子顶等者。此中应云十字缝上想作暗字。其心中极想作阿字。传写者误。对经可悉(四十左)私云。密钞所览本作十字缝上想作恶字。十卷义释如此。即依此本作此释乎。或抄(最珍)云。问。此布字首中百光王。心置无生句。胸表离染字也。何无安立无垢眼乎。答。文不委细欤。可有无垢眼也(已上)
  光云。今此布字与上成就悉地品说相同。而详其意。则弟子全体作一漫荼罗也。谓心置无生句者。是●字中胎藏也髻中应授与大空闇字门者。即●字上方遍知院也。胸表无垢字者。是●字下方持明院(第十二卷以●字为不动明王)也。又或一切阿字者。谓以●一字遍布全身而为一曼荼罗也。若论浅深。则三字观浅略。一字观深密也。留意思之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四十三(毕)
  此是一卷恐是草案。未及再治。疏略惟多。故不获已漫点治之。且补所阙以便后学。况乎至如其言次更有一印。又言不空手。又言更问何印。又言或用彼印。又言生一切支分印。皆是唯授一人之大事也。自匪传遍照金刚正统阿遮梨。其孰能通晓之。故云更问。以谕来者。苦告后生。勿处容易。维时宝永第三仲冬念三。慧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