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三十四

  东寺观智院法印杲宝撰述
  东都灵云寺比丘慧光校阅
  疏第十卷之余(释经二真言藏品)
  次地藏菩萨(乃至)如十轮广说者。胎藏曼荼罗两处有此尊。一观音院。二地藏院。然今所出即是观音院地藏也。真言同彼故也。问。地藏在观音院。意如何。答。胎藏瑜伽记云。凡胎藏者。此法界理体。所以诸尊无有次第亦无定位。混将来置一处也。地藏在观音部。其义如是(已上)可思之不可坏金刚等者。义释七云。经云。时地藏菩萨住金刚不可坏行境界三昧者。犹如金刚地轮以极坚固不可坏故能住持万物使不倾动。又如大地出生种种珍宝伏藏无有穷尽。含藏一切种子令不朽败渐次滋荣。今此三昧亦如是。能持法界众生善根种子。经无量亿劫终不败亡。出生宝性功德无有穷尽。又如金刚以是地实性是故不可破伤。今此坚固菩提心亦是第一实际。乃至常在无间地狱。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不亦为烦恼所伤故以为喻也(二十二右)此释阙行字。今疏释周备。且就疏意释之。不可坏金刚者地也。菩提心为地。地坚固义也。菩提心亦坚固性故以为喻也依此进行者。此释行字。菩提心大地为所依游履进行。此行即是藏也。藏含藏义。行能含藏佛果万德。故以行配藏也诃诃诃等者。诃字有行笑喜三义。然以行义为本。以金刚行为所住三昧之故也。南本涅槃经第八云。诃者名心欢喜。奇哉世尊离一切行。怪哉如来入般涅槃。是故名诃(二十三右)●字具三乘人因行果。如吽字义释三乘行者。若约浅略是方便权行也。若约深秘则二乘一乘皆自心佛名字也
  犹善能行等者。释善子义此菩萨等者。释轻安义如十轮广说者。贞云入藏录上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大集第十三会与次下同本玄奘译)大方广十轮经八卷(失译已上)十轮经第一云。
  譬如明月于夜分中能示一切失道众生平坦正路。随其欲往皆令得至。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于无明夜能示一切迷三乘道。驰骋生死旷野众生三乘正路。随其所应方便安立令得出离(二十五右)
  次文殊入(乃至)示童子身也者。观音院次金刚手院前。说文殊真言之列次可谓不便。此有二义。一此文殊观音院所摄也。观音悲文殊智。悲智相依暂时不离。为表此义在观音院即说文殊。例如地藏在观音院。但虽现图不安文殊而经具尽其始末也。二第二重文殊院之主也。但金刚手院后虽可说之。当品是约菩萨金刚二类列次第。故不论第一重第二重。以菩萨众一处说之。
  故观音次金刚手前说之也入佛加持等者。文殊所以入加持三昧者。义释七云。
  此菩萨通达如来甚深般若唯是佛佛自证不可授与人。若离加持方便则一切有心量者所不能及。是故以婴儿行反示童子之身。演说人法无我蠲除戏论之法。此是有迹之处。非是究竟不行处。然以秘密加持故。令修道者藉此言诠得悟文表之旨。若不开如是方便则众生处处生着。不知佛慧之深也(二十三右)如上经初说者。指住心品。义释七云。加持义已于第一品中释(二十三右)
  毗目吃底等者。第十三云。毗目吃底解脱也。钵他悉体(他以反)多道也。言住何处。
  谓住解脱之道也(二十四左)明觉句义云●●●解脱也●●道也●●住也(已上)此真言意等者。连释句义。配真言句可知之一切诸佛等者。此释呼召忆念所由。于中初先举例。后此真言下正释真言也普见如来等者。智论第十云。如首楞严三昧经中说。
  文殊师利菩萨过去世作龙种尊佛(二十九右)菩提心义第三云。首楞严(光云。指首楞严三昧经)云。文殊过去成佛。名龙种上智尊王如来。鸯拙经云。文殊现在北方成佛。名欢善藏摩尼宝积佛。大集(光云今考无文大宝积经第六十之五右有文)云。未来成佛。名普见如来(二十三右)普见如来者。未来成佛号也。今云久已成佛。指过去欤。颇似相违。广可考之。不空所译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下之五左)可见之。法花开题释观音云。或经云正法明如来者。过去成佛之号也。又或经云宝光功德山王如来者。当来成佛之名。又此菩萨因行位人位居八地等云云。此但显权变之牛躅未说法界之身云。如释此莲华尊。余一切菩萨等准(光云。现行印本无文。恐是有别本)问。智论第三十云。为众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广度众生。如是菩萨诸佛赞叹。何者是。如文殊师利毗摩罗诘观世音大势至遍吉等。诸菩萨之上首出于三界。变化无央数身。入于生死。教化众生故(二十九右)如此文者。文殊观音等久住生死不趣涅槃。大悲阐提菩萨不可有当来成佛期。况何有其成佛号乎。答。十卷楞伽第二云。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一阐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诸法本来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舍一切善根阐提(二十右)谓无住处涅槃大智大悲常恒辅翼不离不分。故大悲门前常不住涅槃。大智门前恒不染生死。地上萨埵皆同具足此二德。故此等尊何可无成佛时并尊号乎
  次金刚手(乃至)更无胜者故也者。以下即说金刚手院更无等比等者。释三昧名。其释未具。义释七云。智度云。梵音摩贺释有三义。所谓大多胜。以此秘密之主所持金刚慧印。高广皆遍法界无有中边故。名为大。具有世界微尘普门眷属。故名为多。于一切金刚义中最为第一。故名为胜。能于一切法界门显示生死过患。然此智体无能说其过者。故名无胜。能于一切法界门大破四魔军众绝其种类。然此智体更无有法能破坏之者。故名无胜。若唯有一门之用。则不名为大。复次如是大慧一切众生等共有之。今以三昧具足故名为无胜。
  故还住此三昧而说真言也(二十四右)由现觉等者。此释执金刚名归命诸金刚等者。释归命句诸佛之别名者。金刚是佛智故。应知诸金刚即诸佛之异名也啖食一切等者。以金刚手空智空一切诸法云啖食也。义释七云。悉能啖食法界众生及诸贤圣众无复遗余(二十四左)尽其巢穴者。此指第八识而云巢穴。第二(末之七右)释阿赖耶识五蕴巢崛故也。金刚手初地大菩提心即能断之。故云尽其巢穴。第一云。一切蕴阿赖耶业寿种子。皆悉焚灭得至虚空无垢大菩提心(本之二十一)即此意也。或义云。指烦恼云巢穴。法界平等中作种种隔碍。故云巢穴也
  次金刚母(乃至)甘露生也者。一切金刚母故云金刚母也。义释七云。莽是母义。莫鸡是多义。即十世界微尘诸执金刚之母。

  一切如来智印皆从彼生故名多母也(二十五左)此尊三部通局如第五卷钞已注之吒字不成等者。第十三约字义作释。彼释云。吒是离我慢也。住此如如所有我慢自然无也(二十九右)当段则约字形●字省头。是表死灭义也。问。重言有何意乎。答。义释七云。前杀四住地人。后杀无明住地人。非但杀一切凡夫。亦杀害一切贤圣。故重言之也(二十五左)但疏释不尔欤杀无明住地人者。此当初●即正杀也已杀无明住地者。此当后●即已杀也。依之第十三云。再言之者。最极之义也(二十九右)即此意也惹衍底等者。标云胜生义。释云无胜生。自胜他故云胜。他无胜此。故云无胜也如了达等者。连前怛履吒句而释此句。如如怛字。垢障净魔吒字也得无胜之生者。惹衍底也。自体无胜而生诸金刚故云无胜之生。依之众母义成故云故为众母也无胜而生等者。重释无胜生义。自体无胜而有生能。生何物者。
  即是生诸金刚也以上以无胜二字名能生母也金刚是等者。以下以无胜二字名所生金刚。故为显异前释云亦是也此无胜生等者。义释七云。此生即是不死句故有甘露之义也(二十六右)甘露是不死药。故寄喻作释也
  次金刚锁○(无间隙真如也)者。金刚锁得名即如第五(二十二右)释此嚩字等者。畔字即缚不可得●字也下有那字者。陀字依梵字大仪轨是●字也。●字连上●字为空点。故成畔音也若上嚩着等者。若上嚩字直加空点。则次陀字不可加那字也金刚缚者。义释七云。此金刚之缚由大空故。所为必成。以此普缚众生无能解者。故名金刚锁也(二十六右)此真言以畔字为体。义释七云。以最初●么字为体。是缚义(二十六右)即此意也畔陀是等者。此约句义作释。其义易知。问。重言有何意乎。答。再言极护义也。或又法界者。六大法界。前五大理。识大智。护理护智。故重云之也。或初护本有善。后护修生善也。又义释七释暮吒暮吒句云。转释前句。非同世间之缚以无常迁变易可分散也。皆再言之其义同前(二十六右)密钞第七云。疏皆再言之其义同前者。前缚四住地人。后缚无明住地人等。故云同前(二十八右)拔折啰等者。经云伐折路。明觉句义曰●●●●金刚生也●●●云生也。上●点连下●字成嗢音。是故疏书拔折啰也(已上)萨嚩多啰等者。同句义云●●●●●●●一切无能害者也(已上)私云●●●一切处也。引点●也●●●●●无碍也。无能害也(已上)密致者。新华严音义二云。密致致直利反。经本有作稚字者。此乃幼稚之字。深为谬(十三左)无间隙真如者。金刚真实不变。故云真如。唯识论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九之二左)可思之次忿怒月黡○(魔障令灭没也)者。月黡得名如第五钞以上缬唎字者。
  七卷义记云●●以上缬唎字为心也(已上)或疏本无缬唎二合四字也。又或本云。缬唎吽伴吒以此缬唎字(已上)摄召之义等者。义释七云。纥哩是摄召义。又召请义。谓摄召四魔境界所有人民(二十七右)有诃字等者。以下即约字义。涅槃界具足诸佛功德故。云此是具足等也愿等等者。此释举缬唎字之所由也。我指月黡尊也。所以举此字者。愿我为满诸佛功德。作讷尘垢行也以牢强等者。连缬唎字而释吽字。谓牢强者●字
  离垢者。啰字三昧者。伊点涅槃者。二点行者亦是诃字。此行坚固精进之行。故云牢强转进也泮吒等者。义释七云。次云拨吒是吒呵义。既发大勤勇声。尚有刚强众生。极难调者未肯顺命。故复以大忿怒声而折伏之也(二十七右)
  次金刚针(乃至)至实相际者。义释七云。又金刚针真言亦是金刚眷属。此智印标帜状如一股嚩日啰。而极铦锐。是一向专精颖利之慧。从一切法界门贯彻诸法。无不直达至于实际。故以为名也(二十七右)以上萨字等者。又云。以最初娑字为真言体。以所诚谛故则能深入法性。若处处生着之人。何由致之(二十七右)伐啰弟等者。虽有金刚针若无胜愿力。穿达之功速难成故。更加以此句也。又云。嚩啰弥是胜愿。谓以胜愿金刚针穿一切诸法也。如渴乏人一向求水无复异念。故能不计功力穿彻高原。当知此金刚针正是菩提心义用。是故所往必通无所挂碍也(二十七左)
  次一切持金刚(乃至)即其义也者。义释七云。又一切执金刚真言。即是上文所列虚空无垢等十世界微尘数持如来差差别智印者。同入大金刚无胜三昧。于自心中出不思议光。光中现此真言满月之字。字中发大音声。一切大众咸普闻之。如执金刚者。余一切尊说真言时当知。亦尔也(二十七左)密钞第七云。疏满月之字者。谓此●●字未加空点。初●诃字时犹如初月。菩提心也。加●邬画成虎声时。犹如火月。大悲根也。若上加空点成●●字时。犹如满月。方便为究竟也。故名满月之字(二十八左)一切众生者。生字难思。可云一切众多金刚。恐是写误髯髯等者。又云。所以断其二种业烦恼命。为得二种大空生故。所以重言●髯字也(二十八右)如央掘经等者。央掘魔罗经第三云。央掘魔罗云何而生不生之身。以如是义咨问如来。如来今当为汝解说。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善哉世尊。唯愿为说哀愍安乐一切众生。佛告央掘魔罗。我于无量百千亿劫具足修行十波罗蜜。摄取众生。无量众生未发菩提心者。开化令发。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具足修行无量波罗蜜诸善根。故生不生身(七右)
  次诸奉教者(乃至)使者用之者。初释奉教得名。后醯醯下释真言得名也。义释七云。又一切诸奉教者真言如世间尊贵者。侍从仆役之人随教敕指麾执作众务故。或名奉教者。或名使者。或名守卫者等(二十八左)醯醯等者。又云。以最初系字为真言体。本音是●贺字门。即菩提心金刚种亦姓。是风轮所为事业。以加●翳字声故。即金刚万行三昧。重言●系●系者。谓行人极行定中之定也。若释句义系系是呼召声。次云●紧●唧●啰●野●徙。译云何不速作。此是约敕之义。如人处分仆使。故先呼名而诚悟之。汝何不速为此事而久稽留。
  欲使趣时之急令不失机会也(二十八左)蚁哩(二合)痕拏等者。初执持。后守护。盖义释意亦复如是钵唎补罗等者。两句相连则充满本所立愿也。就之二释。一充满奉教者本所立愿也。二充满行人本所立愿也。义释七云。钵唎补啰也是充满义也。娑嚩钵啰底枳娘是本所立愿。汝本立忿怒之愿。欲悉食一切众生可以肥功德身满此大贪之志。故当速作也。复次如大长者告语领理家事者。令开府藏出珍宝给与求乞之人。咸使虚往实归无所匮乏。故云充满本所立愿也(二十九右)正释满奉教本愿。复次释满行者本愿今准此释当段。满行人所胜愿者。约行者而令满足者。约奉教者第一愿者。指初愿。行人愿成大空行也。奉教者愿令成此愿。是故满行人愿。即是奉教者愿亦满足也。故云谓满行人所有胜愿而令满足也
  次释迦如来(乃至)一切坚牢也者。释迦得名如第五钞宝处者。出宝之处。故得此名。如于海洲出种种宝。而其能出之处即是等虚空之处也。故次下释云等于虚空能为一切宝洲也。此尊●字为种子。●有不可得故归空为内证。空即珍宝收藏之处。故从空雨宝也。问。所出珍宝者。何物耶。答。义释七云。由此三昧故如来出现于世。以如来出现故则有无量无边五乘法宝悉皆出现。
  犹如轮王正位时世间种种伏藏自然开发(二十九左)彼洲者。翻译名义集第三云。提大论翻洲。尔雅水中可止曰洲。大品云。须菩提若江河大海四边水断。是为洲○或云。洲潬(徒单)者(尔雅谓水内沙堆也。渚者尔雅小洲)曰渚。大涅槃云。譬如商人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即至宝渚乃获诸珍。大槃涅槃喻之为宝(二十一右)得自在者。明觉句义云●●●●●得自在也●●云得也(已上)娑么无等义者。注后娑么也即是等同等者。还从初娑么而释也。初娑么等义。连伽伽那句等虚空义也。后娑么无等义。初娑摩之摩傍有阿引点。连后娑么成阿娑么。故云无等。无等者二乘功德阙失。故名无等。等空者。一乘之宝处。从此宝处施二乘之权也同于名字者。以法性自在无碍德同于世间虚空。而实非世间空所及。只同名字。非体同也。或又虚空无相状。只有名字故。虚空称名字。例如心法立名称也下句者。下娑么也以有所阙等者。若依义释种类不同。故云无等。彼释云。末句云。誐誐曩三摩(引)三摩者译云等虚空无等者。言此三昧非但于一三千界得自在。乃于无尽诸众生界而得自在。是故广博无际等同虚空。又如虚空虽无所不遍。而具含万像种种不同。故言无等。复次如宝性是一而力用不同。有辟邪除毒者。有愈疾者。有持财者。有能成就种种幻术者。有能普雨众物乃至可共语使令者。
  有能示众生宿命行业乃至贤圣大会悉于中现者。故云等不等也(七之三十右)然此真言等者。此以萨字为体。漏者约有漏。坚者约有为。若入阿字门则无为无漏。故于诸法中得自在。等虚空雨种种宝也私谓释迦等者。此就萨字为种子即作私释。谓以大悲力能破一阐提等坚牢邪见。故以萨字为无坚义也密致者。如上解之
  次毫相真言(乃至)令满所愿也者。毫相如意宝珠也。义释七云。即宝处三昧中一种满愿如意珠也(三十左)功德之聚故者。即结成前义也作三昧女形者。此示尊像。故字属上句末。不可连下句也。或又以男女配智与福。则以此尊福德门可作女形。若暖以故字可连下也诃字是行等者。文似乱脱(一)诃字是行(三)同于大空。下有邬字是三昧(二)上点(四)即大空行三昧也。可读之乎
  次一切佛顶(乃至)不共法之顶法者。此主一切诸佛顶之尊也。故为释迦眷属。八佛顶九佛顶十佛顶等。皆摄此中也。问。以诸佛顶为释迦卷属意如何。答。时处轨以五佛印身五处。即以北方释迦配顶上故。一切佛顶摄此会中也(已上)光云。胎藏现图意一曼荼罗只是大日如来支分生。而释迦在最顶上。即与时处轨说其义相合。然今案其奥旨。则以五方五佛而配五转法门中。因义以释迦为究竟牟尼果。亦如彼诸佛顶皆主修生果德。故以释迦即配顶上。以诸佛顶亦摄此会。深义更问大人之相者。谓三十二大人相也唯顶肉髻等者。髻形有异。释迦髻肉髻也。菩萨髻发髻也鍐鍐等者。密印品说二鍐三吽。第十三释云。鍐鍐(鍐音嚩也。二嚩谓烦恼所知之缚。悉令如空也)●●●(离三因得三空证三昧也三十左)当品说三鍐二吽。三鍐极清净义也。若准印品释之。则离粗细极细三缚。故说三鍐。二吽者。义释七云。还约二种生死。故二转言之也(三十一左)若准印品释。离二因得二空证三昧也。二因者。二乘因行当二诃。二空者。当二么。证三昧者。邬点也。印品说三吽。三乘外立一乘。当品说二吽。以三乘中菩萨乘为一乘。凡余宗中有此两说。源出此二吽三吽真言欤是缚义等者。此言说与缚二嚩相通故。或为缚义。或为言说义也。相通有二所由。一约字形●●字形甚相近故。二约字义。言语能缚人之绳故。亦相通也同于大空者。顶上是空轮之处故。以同大空此字为佛顶种子也●是等者。此以吽泮吒字成鍐字同于大空之所由。谓威猛之力者。吽字也。遍破诸缚等者。鍐字也。是不生义等者。泮吒也。同于大空等者。鍐字也。即入佛等者。此结归顶字也。顶以尊高最上之处故。十八佛不共法功德摄此中也次无能胜(乃至)破坏之义也者。义释七云。是释迦眷属中忿怒明王。无能胜是不可破坏义。谓于一切世界种种随类法门中。遍摧诸障。调伏众生故(三十一左)陀是法界等者。释●陀●罗二字若入阿字门等者。以罗字释陀字。当知即同等者。以陀字释罗字。此即是等者。释空点。若入住此等者。释伊点。重说等者。释重言所由也。义释第七云。以二转言之故。能除二重大障(三十二右)义门无尽。勿局一途故以说等者。释●●二字。无尘者。罗字。三昧者。医点也。问。除陀字唯用●字有何意乎。答。义释第七云。次云●●●●者。以世界之障净除则亦无可待对说为法界。乃名一真法界。是故除去驮字但存啰字门。啰是本净法界。以加三昧声故有解脱义。加大空点故有不思议义。对前无量除障门。皆是不思议解脱门也(三十二右)驲●等者。释最后二字。是三昧者。伊点。诸障不生者。●字。大空生者。驲字。即逆次可配之此种子等者。还释第一●地●字也●●慧字●点定字。非自具足定慧。第二地●以下皆以定慧成字。悉助种子字故。云有种种定慧庄严也坐佛树下等者。时处轨云。又用本部中无能胜明王密言。印自身五处。如前法○如来初成佛。
  于菩提树下以此印密言摧坏天魔军(十六右)一字佛顶经(菩提流支)第三云。难胜奋怒王印○我昔初诣熙连禅河沐浴身。已趣此菩提树下坐金刚座。是时当有无量百千俱胝魔王及魔族众。各持种种恶秽。怒相娆恼怖我。时难胜奋怒王忽于我前从地涌出。作天女相瞋结斯印。摧诸魔众。种种怖相一时散灭。无能恼者。当是夜中至明晓时。
  我即圆证无上正智(十一右)不空所译菩提场经第三(十七左)大同之。彼经说印名为无能胜大印。即与难胜忿怒王同也
  次无能胜明妃○(为种子也)者。义释七云。但明王是慧。明妃是定。定慧合故出生一切无胜子。故以为名也(三十三右)阿波入啰等者。阿波啰誓帝无他能胜此故名无能胜。阇演帝自胜彼故名胜也。多雉帝显极胜义故云摧伏胜竟也。阿尔单惹耶翻无能胜。阿波啰汝多之转声也。尚可纠之此中荼字者。
  此雉字字体●怨对义故云战义也以第三字者。此●帝字。如如不可得字也。若入如如则佛界如。与魔界如云何其战。是战胜实义也。是故以此字为种子。小野僧正笔曼荼罗以●字为种子。但义释以●跛字为种子。彼释云。以第二●跛字为真言体。亦名胜义谛。亦名第一义谛。以于一切功用皆至妙极之境故。能普胜一切众生。即此胜相亦复本无生故尚不可得。况有法能胜之者。故名第一也(三十三左)
  次地神真言○(而得进行也)者。初释地神得名次。深入持本下释所入三昧。此释迦入宝处三昧说眷属真言。此入持本三昧说化身真言。若今会之则宝处总定。持本别定也。后。亦是下明地天本地也以真言第三字等者。义释以●字为种子。此以住处字故。为地天种子乎。今疏以●字为种子。此由经下文说微字即为地天种子。如义释说忽违此文。况又●字第二字。而义释言以第三●体字为真言体。云何云第三乎。又疏言第三字者●字也。然此真言中无此字。是亦难思。今且就疏释文会之。则真言第三字有直拗二音。若约直音读微。若约拗音读毗曳。谓如其直音翳点伊字末音故。摄末归本为伊。野字亦是伊所生字故同合伊音唯读微也。又如其拗音缚野合成毗音。读翳点成毗曳音也。今种子用毗字。故云离言说中有伊声。然为尽成三字义故。更标末后毗曳字而明其义也
  衍那是处等者。第七云。梵云衍那。此翻为乘。亦名为道(二十一左)又云。梵音萨他娜是住处义(十八右)衍那为处颇似相违。道共与处其义相涉。故通用欤指物之声者。其意未详
  离言心地三昧者。嚩字通离言离缚二义故。约离言边云离言心地也。三昧者。翳点也。言离系者。约离缚边。乘者。野字也。得进行者。乘之用也。凡此一段未决多之。更寻明师
  次毗纽天(乃至)进行之义也者。此天帝释眷属也。其义如第五钞辨毗是空义者。义释七云。又以离言说故名毕竟空(三十四右)乘迦娄罗鸟等者。智论第二云。如章纽天秦云遍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二十五左)私谓释迦等者。略出经第一(十五左)明五佛座。即释迦之所座是迦娄罗鸟也。而今毗纽天主此三摩地。故作此释

  次噜捺啰(乃至)复以施人也者●噜●捺啰此云暴恶。是伊舍那天也。一切经音义第二十三云。鲁达罗天此云暴恶。自在天之别名也(二十七右)俱舍颂疏第七云。乐食血肉髓者。显所食也。鲁达罗者。此云暴恶。自在天有一千名。此是一号(六右)摩醯首罗之化身者。此商羯罗摩醯首罗也。第五云。经中下文更有噜捺罗。即是商羯罗忿怒身(二十七右)商羯罗者。初禅梵天也伊舍那者。欲界顶天。初禅梵天化为欲界顶天也。但摄大轨说噜驮罗曰。鬼首伊舍那(二之三十五左)持诵不同云。金刚顶十天法中东北伊舍那明亦云噜捺罗。此是大般若云阿修罗女天。是鬼首天。非第六天(七之六十一左)若尔非欲界顶天欤。可寻决之。观自在授记经云。伊舍那鬼神主(八左)东北天。即鬼首天也犹自多有等者。自有惠他是何法乎。即诸乘故云所谓诸众等也。而非只施所达宝乘。又施能达三昧。故云噜即无尘等也
  次风神(乃至)而度一切也者。义释七云。嚩(引)野吠即是风之正音。初嚩字为真言体。嚩是缚义。以入阿字门故本来无缚。无缚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也。是乘义。又是一种风天乘也。末后●吠字是无言三昧。亦是毕竟空义。言此解脱风乘于毕竟空中旋转无碍。是故往返神速胜能普度群生也(三十四左)疏作吠是缚义者。盖吠字写误。若无此字则佳也。更考证本(已上)光云。

  古读乱脱曰(一)为体也(四)吠(二)是缚义等(五)第三吠字等(三)也是诸乘等(六)次美音天等即解脱也者。涅槃经第五云。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即是如来。如来解脱无二无别(七右)
  次美音天(乃至)坚固之法也者。义释七云。又美音天真言。亦名大辩天。亦名辩才天。是诸天中歌咏美妙者(三十五右)私谓等者。前释美音义未明故作私释也又。说无坚下就初萨字。更作异释也
  次泥哩底(乃至)字门体种子字者。此明罗刹主也罗(垢也)者。垢所食也吃刹(二合)娑(食也)者。食能食也。娑有坚义。即以有坚固力能食无遗。故成能啖义也速疾无比者。若真妾相违断惑非是速疾。今观垢障即法界故。即障成无障。是故云速疾也字门体等者。般若寺疏钞第二云。以●字为种。
  是法界三昧义也(四十七左)若依此释则可训字门体种子字也(石山点也)又料简云。除其翳取字体●为种子也。若依此义则可训字门体种子字也。若依义释则以最初罗字为种子也。彼释云。啰乞洒娑是能啖义。以初字为种子(三十五左)光云。若依今释则第二义为佳。若别取义则义释说为宜。何者啰吃刹即罗刹。以啰字为种子尤合名义也。或又今疏释文有乱脱乎
  次焰摩王(乃至)成正觉也者。以毗嚩萨嚩多也为本名之本说未考更详更问者。今此焰王以缚众生而为其能。是则无缚而缚。以其性相即一真妄不二故立平等王名。更问之意盖在此也埵字中等者。如如不可得●可加行点。望彼点云中也萨字等者。此释●字中●。●字是无缚义。与前不异。故不别释。问。前释毗嚩云坚固住。更云萨字有坚固义如何。答。其意未详。义释七云。
  毗嚩娑是坚固住义也(三十六右)今准此释读乱脱曰(一)坚固住义(三)亦是等(二)萨字有坚固义(四)也字等也字是乘者。释最后字也而进于行等者。●字行点也乘于如如等者。义释七云。以离言说戏论常如法相。故判决是非无有错谬。是故名为法王也。亦是乘义。乘此如如去至法王位。
  是名焰摩乘也(三十六右)次死王真言(乃至)没字为种子者。此死王有二义。一死后。玄法乱脱轨云。死王真言曰(亦名后)委如第五钞辨。二死王者。非是死后。今既云王。何以可为后乎。又释此是阎罗明王。义释七云。又死王真言是焰摩明王。主夺一切众生命根(三十六右)但死后真言用今真言。则王后通用之欤。问。若依死传死王者。即是阎摩王欤。若尔何为阎摩王外更出之乎。答。阎摩王住死三摩地之时。以其形状忿怒功用各别。且为别尊者乎。又或(最珍)抄云。五道大臣捡五道五业因故。夺定业命根故。云死王欤(已上)又对受记死王段云。珍和上说。此印未分明曰是五道大神。名贲识神(已上)以初没字等者。义释七云。以最初字为真言体。么是我义。一切众生不观诸法念念无常故。则生二种我相故。系属死王不得自在。是故如来以无常句而警悟之。一切众生则知诸法无我。若无我者谁属死王。谁受诸苦耶。次云●底野是乘。如是以乘二我如实相故。能断一切众生业寿之命。而不为二死所拘。是名死王乘也(三十六左)
  次黑夜神(乃至)此真言也者。就阎罗侍后文有二料简。一阎摩后眷属之神。故云侍后。二阎魔王后也。义释第十云。黑夜天印也(阎王之后也四十五左)但以侍从者为后。故云侍后欤以初迦字等者。义释七云。用最初●迦(引)字为真言体。言一切众生以无明故造虚妄业。迷失正路堕在生死稠林。今观此业本不生故无相无垢。是故黑夜如不异大明如。若舍暗求明。明复成障。住此无障三昧。于黑夜中成最正觉。名为黑夜乘也(三十七右)以夜暗之中等者。又云。黑夜晦冥。是一切鬼物魑魅所行之处。诸生灵等多怀恐怖衰恼之时。独此神于黑夜中威势自在。亦能理其眷属。不令非法损恼世间。如是无明黑夜亦是三界凡夫怖畏不安稳。常有种种烦恼鬼魅自恣游行。今黑夜真言即安住其中。得不思议解脱(三十七右)
  次阎罗王七母(乃至)无我义也者。七母别名义释(七之三十七)出之。如第五抄引之。七卷理趣经(法贤译)第三云。四方四隅画八摩怛哩所谓东方涝捺哩。手持三叉。南方没啰●弥。手持数珠。西方吠瑟弩尾。手持轮。北方憍摩哩。手持铃。东南隅哥哩。手持刀。西南隅摩贺哥哩。手持刍哩。西北隅薄叉尼。手持能瑟吒啰。东北隅啰刹细。手持朅舂誐(三左)此说八摩怛哩。四方同七母中四。四隅其名不同。又孔雀经中云。此天母等常为卫护。

  其名曰没啰(二合)憾铭(一)唠捺哩(二合二)矫么哩(引三)吠瑟拏(二合)微(四)爱捺哩(五)嚩啰呬(六)矫吠哩(二合七)嚩噜抳(八)夜弭野(二合九)嚩叶尾野(二合十)阿仡?(二合)曳(十一)摩贺迦离(十二二十右)此说十二天母。六母同七母中六。其余不同。义释所出七母本说更可考之摩怛哩等者。义释七云。莽是母义。句中兼有等声。是众多非一之义。以母类众多。又为众鬼之母故以为名(三十七左)演密抄第七云。疏今云忙怛●等者。忙即母也。怛●七也。弊者等也。多也。总云七母等。即是七母通用之真言也(三十右)第五云。摩怛哩译云七母(二十六右)演密解释顺此文也以初摩字等者。义释七云。以摩字为真言体。是无我义。大空义。犹如虚空以无相故不碍众生。大空又尔。不碍一切烦恼故。能出生种种病行以利众生故。名鬼母乘也(三十七左)
  次释提桓因(乃至)亦佛化生也者。以名字为真言字名者似倒言。七卷义记云。即名字也(已上)释迦是等者。密抄第七云。梵声中铄字。此译云百。梵音吃啰。此云福德(三十左)因以为名也者。此五字回可移安以初释字句上也止息义者。●释字是本性寂字故。云止息义也又奢等者。奢摩他定。梵语也。此天入深禅定。发言利天故。云常以深言等也。其内所发定心以为真言故。云心为真言也
  次嚩噜拏(乃至)为种子也者。此水天真言也。义释七云。阿半是水义。跛多是主义。曳是助声。以于一切智水法门而得自在。是故名为水主。以初阿字为真言体。以此水本来不生常不动故。又如半字无有此岸彼岸。无所不遍。无所不有。同于大空故。名为如来大智慧海。心主自在龙王。常住其中。出生神变加持普门法雨。润及一切。末句以曳字故。名为水主乘也(三十八右)
  次梵天真言(乃至)亦是佛化身者。义释七云。初句云钵啰惹。译云一切生。次云跛多。是主义。曳是助声。所谓一切众生主也。如劫初时。梵宫寂寞无人。梵天适生念时。有命尽天来降。又皆不见梵王终始。故便作是念。我等从梵王生。以能生一切有情故。名一切众生主。而实众生前际无始非是梵王所生。如来亦复如是。以世间一毫之善。乃至诸智子等。皆从佛心生故。又不见如来终始故。名为世间之父。而实众生佛性前际无始。非是如来所生也。以最初钵罗字。为真言体。跛是最胜义。啰是净法界。不为尘垢所染。即是莲华胎藏。一切佛子。皆如是最胜胎藏生。是故名胜子。末句加曳字故。名为梵王乘也(三十八左)
  次日天子(乃至)利益众生者者。此明日天真言。以理不生为真言体。故云自通达此理也
  次月天子(乃至)净月三昧也者。此明月天真言。以智不生为真言体。故以●字为种子。●者无迁变义。无迁义即佛性。亦名般若波罗蜜故为智也月能除毒等者。光云。月除毒热。日除灾变。是法尔也。深义在面
  甘露之味者。南本涅槃经第十八云。大王譬如满月众星中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月爱三昧亦复如是。诸善中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四右)
  次诸龙真言(乃至)无我也者。此明诸龙众也前者指前嚩噜拏龙王真言。彼唯局主领。此广通诸龙。灌顶经第九(三至六)说五方龙众。此中可摄之欤。凡龙有二能。一除云二兴云。今疏约初义。义释通二义。临文可见”
  次难陀跋难陀(乃至)而说真言者。此二龙王守门在处。如第五钞。难陀跋难陀者。法花文句第二云。难陀名欢喜。跋名善。兄弟常护摩竭提。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为一会。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本住欢喜地。迹居海间(会记二一之三十五)义疏第二云。难陀此云欢喜。跋难陀此云贤欢喜。此二龙王是兄弟。常令风不摇条雨不破块。
  见者欢喜故云欢喜(十五左)以初难字等者释●字即观离观者。其意如何。可寻决之(已上)光云。今此二大龙王。本修有空不生三观。或双非或双存。而住不生中道。故云即观离观等也自通达等者释●字。●字为观义之本说未勘之。七卷义记欢义(云云)是非难知拔字声势等者。义释七云。跛字连上。转声云邬波(四十右)上●字●点有邬音故。云连上等也。邬波者当段为越。义释不尔。彼释云。难奴欢喜之义。跛字连上。转声云邬波。是近义亚义也。邬波难陀。即第二龙名也。如大龙王。普雨世间。作一切众生利益。自观势力而生庆喜。即是如来喜法门。云二龙者。一是慧力。次小者是三昧力。复次初是佛地力。次小者是近佛地力。初是究竟地力。次小者初发心力。以秘藏中初心势力不异后心。然亦小者有差别故。云次小也(同上)时毗卢遮那佛(乃至)虚空眼竟者。义释七云。经云。尔时毗卢遮那世尊乐欲说自教迹不空悉地一切佛菩萨母虚空眼明妃者。如前诸大尊等。各于自所通达法界门。说自心及眷属真言。皆欲如其性类引摄无量众生。令于彼彼法门得自在故。今毗卢遮那。又欲令彼一切诸法门进趣修习者。乃至一毫之善功不唐损故。诸有所作无不成就(四十一右)伽伽娜等者。此一真言大分为二。初明虚空眼。后陛萨啰下。明佛母义。初中亦二。一明愿等虚空。二萨皤下明功德无比。先明愿等虚空亦二。初伽伽娜者。总通体相。后皤罗下别说。初明相。后伽伽娜下明体。谓总句言伽伽娜者。大空此有体有相。体者自证境界甚深微妙。而非有心之分。超于有无离于性相。寂寂绝绝。相者毕竟净无边际无分别等德相也。伽伽娜句。通此二故云总句也。此是所信之胜境。故以为总标也。别中皤啰者愿也。愿者菩提心。菩提心者白净信心也。愿以欲信胜解三为自性。谓信起时。胜解为因。欲为果故。而愿与信其体维同。此愿起时。与所信境不二冥会。故科云愿等虚空也。于中初同空相故。云落乞叉(相)努(大空也)次同空体故。云伽伽娜三迷。义释七云。次句云誐誐曩三谜者。前句已说心相。今更明心体包含广大等同虚空(四十二右)即此意也。次明功德无比文旨易知。后明佛母义中。初明从等空胜愿生诸佛。陛萨啰不可坏义。胜愿等虚空故不可坏也。三婆吠从生义。阇嚩啰光明义。意云。从不可坏生佛智光明也。佛母之称。由斯立焉。后娜母下已成佛。还礼菩提心胜也。义释七云。尔时毗卢遮那佛所愿已满。而作是念。我今普门具体。皆从虚空眼生。是故此恩难可酬报。由此发诚实言。归命般若波罗蜜。云曩谟阿目伽(引)南(引四十三右)虚空眼者。眼智之异名故。亦名般若波罗蜜。即是大空慧也。胜愿同虚空时。心眼此开。名云虚空眼也。问。今此真言何会摄乎。答。在遍智院虚空眼言。第五释虚空眼曰。毗卢卢那佛母(十八左)当段释云。而生法身如我无异也(已上)两释意同。依之胎藏四部仪轨。以此真言出于遍智院虚空眼段也。问。法身佛是三世常住。何有能生母乎。答。法身则虽三世常住。而在缠时不能出现。发菩提心离诸垢障。其体如显。约此义故有能生母。上释普贤真言云。此平等法界。无行无到。云何有来去耶。次即释言。以能离垢除一切障。即是胜进之义。无行进最为善逝也(四右)准例可解
  时佛又复(乃至)不动主真言毕者。自此已下说不动降三世二明王。是第一重持明院之摄也。义释七云。如莲华眷属。以马头为忿怒明王。金刚眷属。以月黡为忿怒明王。释迦眷属。以无能胜为忿怒明王。今毗卢遮那自教迹中。以圣不动降三世为忿怒明王。以毗卢遮那普遍一切法门故。当知不动尊亦普门成辨诸事。大摧一切障也(四十三右)乃至佛在等者。从最初发心经三贤十圣。道树成觉。此不动尊。于其中间而除诸障故云乃至。下释云。从初发菩提心守护增长。令生成佛果圆(十九右)即此意也火生者义释七云。啰字门是毗卢遮那大忿怒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遗余。今不动尊从此火中生。犹如军荼利尊从执金刚火中生(四十三左)略有二障等者。内外二障。如息障品中明战荼等者。明真言中。初约句义门。后初战荼者下。约字义门。初明句义中。初明功能。后唅鍐者明真言体。初中初明暴恶忿怒相。后萨颇吒也下。转释前句。谓以极恶大忿怒故。而令能破坏能恐怖能坚固也。问。此真言无火生句义。又无不动句义何也。答。诃卢字有火生功能。义释七云。此贺(引)字名为风轮○次有啰字。加三昧声。正是火生三昧之体。与风轮和合猛威炽然。即如来大忿怒义(四十四左)次怛啰迦句有不动义。又云。怛啰吒是坚固义。明所以大摧诸障之义。正为护持佛国普令道种坚固无动无退故(四十五左)可思之。后明字义中。初战字者。迁变字故为死义。次荼字者。怨对字故为战义也以此等者。前战字义也即与等者荼字义。连前释后也。今所言生死者。非唯分段。亦通变易。义释七云。不动明王。能杀灌顶菩萨粗重之身。断其变易之命。况余三界众生。即是暴恶中又极暴恶之义也(四十四左)后次摩是我义等者。摩者我义。一切障依执我。依阿字门故成无我。无我亦是空也。诃者喜义。见无我理生欢喜故云喜。依生欢喜增作此行。故次云亦是行。依作此行即成三昧。此三昧有二德。离尘障故名离尘三昧。卢字是也(罗离尘垢。邬三昧也)证空理故名大空三昧。瑟拏二字是也(瑟即奢摩他。拏即大空也)萨是坚义等者。萨字坚义。坚生灭法。而彼生灭诸法不安。犹如聚沫。故次云颇。是诸法无自性行故。傍加行点。如是行故。即能战敌破彼故云吒也。也字乘义。破随缘沫达本性水故云乘也●是等者。义释七云。次有吽字。即是发诚实言。作师子吼之声(四十五右)所以作师子吼声者。具大空行三昧之义故也怛(是如如也)啰等者。谓如如理。是无垢无作也。称此理故。成坚固德也唅字诃等者种子字也。其义如文。怛啰迦句。或作怛啰吒也。广大轨(中之六左)出慈救咒。
  终句作吽怛啰(二合)吒憾●(念诵结护并安镇轨同之)心觉真言集中云。慈救咒出梵本胎藏轨(大师御请来)石山经藏有御笔二本。一句相违。一云●●。一云●●。前本依大日经后本叶青龙轨欤。是依传说未见正本也(四右)
  次降三世(乃至)降伏三世也者。谓法幢高峰观加持三昧为所入定。而说此真言也如初序品中说者。此指住心品欤。然法幢高峰观号。出经第二具缘品。彼云。住于满一切愿。出广长舌相。遍覆一切佛刹。清净法幢高峰观三昧(十一左)但序品所说加持三昧。此加持三昧。自有法幢高峰观义。故立此称也为令行人等者。明二明王不同也所谓三世等者。释降三世得名。此三世作三释。初三毒名三世。次过现未名三世。后三界名三世也。大曼拏罗经(天息灾译)第二云。金刚手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三界。佛言。金刚手心即是三界。金刚手白言。云何名心。佛言。心者本无色相。不可取舍。由无色相。遍行诸根。由行诸根遂着境界○金刚手复白佛言。言三界者云何说。佛言。金刚手三界者。所谓贪界瞋界痴界。金刚手。彼若无心即无贪。若无贪即无瞋。若无瞋即无痴(七左)诃诃诃等者。此释真言初诃诃诃三字。今疏约三乘行作释。义释约风轮作释。彼释云。初云贺者正是风轮自在之用。以一切众生无不待因成故。随业流转。于三世中不得自在。唯有毗卢遮那。至第一无生际故。离一切因。是故自在神力旋转无碍。普遍一切时处。开发无量众生也。三重言之。以对三世义故(四十七右)毗萨么曳等者。密抄第七云。言以贪调贪等者。即三诃字真言也。谓如来于一类刚强难化众生。心不弃舍。名之为贪。即第一诃字也。又隐自万德庄严之相。现彼种种可畏之形。名之为瞋。即第二诃字也。不见如是二处之相。名之为痴。即第三诃字也。以此三毒调彼三毒。名以贪调贪等也。又此明王手执于钩。钩召一切天魔诸障。悉不令逃。名之为贪。既召至已或以剑逼。或以力胁。名之为瞋。不见如是逼胁之相。名之为痴。如来以此三字为一真言之句(三十七右)奇哉怪哉者。涅槃经第八说●字义云。呵者名心欢喜。奇哉世尊离一切行。怪哉如来入般涅槃(二十三右)经音七云。怪古坏切。怪异也惊怪也。凡奇异非常皆曰怪。字从在。音口瓦切(十四右)以此帝●等者。义释第七云。此真言。以●怛●字为体。此翻为三世。三毒如实相即是净法界。加三昧声。是万行方便义。譬如善调御师。只调恶马难调之性。作良马调柔之用。是故未调伏时。材力雄骏奔逸群者。既调之后。则堪一日千里。但观种姓何如耳。岂易体而治之哉。佛调御亦尔。能调刚强生死。作普门法界用。亦调刚强涅槃。作普门世界用。是故如来三业三毒。普胜世间(四十八右)可思之
  次声闻真言(乃至)入大悲藏也者。自此已下说二乘真言。就之疏与义释。其意大异。义释七云。又声闻真言。是释迦眷属。亦于宝处三昧中说之。似传写者出文不次耳(四十八左)
  依此释。此二真言在上释迦段。又当段释云。此是法佛大悲愿力。为利有情。于三昧中。而现声闻缘觉真言(已上)尔乃非是释迦所说真言。遍智院有二迦叶等是此类欤。盖三重曼荼罗诸尊。渐次从内出外。第三重二乘世天等。寻其内证。源居第一重内院。大日自说。尤有深意者乎。真言句文其意易知余以类广说之者。●●●●●也
  怖障义者●字也如上所说者。
  此指上毗俱胝马头不动降三世等真言中吽释文也但以声闻行为异者。彼大空三昧。令恐怖无明烦恼。此以但空三昧。令恐怖见思粗惑故云为异也
  次缘觉真言(乃至)用一字也者。此段让上所说。不作委释。上所说者。即指第七五种三昧道之文也复以此法等者。此真言字义。非有利益众生义。但为通伏疑作此释。次上意曰。为利有情而现声缘真言。就之有疑。谓缘觉以离言说为所证若无言说。依何利众生乎。为遮此疑乃云。以离言道利众生也如上说等者。此会前后相违。上说者经第二(具缘品)云。若声闻所说。一一句安布。是中辟支佛。复有小差别。谓三昧分异。净除于业生(三右)今说一字真言。以之为其相违。但会释意不详。义释七云。又此是声闻缘觉。入法界乘故。用字门明义。若是二乘圣者。自所宣说真言。则但明句义无字义也(五十左)当段释准此文。可得其意(已上)光云。古读乱脱而详其会释意曰
  (一)如上说声闻。
  (三)缘觉(二)以句法为真言(四)今以一字者此是宗极之要(已上)诚如此读则合经第二文。其意昭然。但详今释。兼存义释所明旨趣。留意思择
大日经疏演奥钞第三十四(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