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六

  元兴寺沙门愿晓等撰

灭业障品第五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前明止善之始。今辨止善之终。二前显戒学之始。今辨其终。故梁云。是戒中第二。来意如前。三为利时机。帝等如下。故前品后此章来也。
  二释名者。一业。二障。三灭。别是大义。意谓。明是大义故立品名。故晓述云。广明十恶五逆等障伏灭行法。故业障灭。前品从初。此约终名(庄即取之。加云。梵音羯磨云业。阿跋罗拏云障。毗耶奢云灭。沼取加云。真谛依西国音。今从此方云灭业障。兴同加云。梵云萨婆。云一切业障灭品。从方略名)。
  三决疑者。问。前明罪灭。今何重说。答。为此八义如上述之。问。若尔沼云。此八释中第二七八。三释为正。余者不正。今释不同。如来意辨。答。此是谬也。皆俱正故。见文可知。更不论之。又晓来意唯有一种。正取第二。庄出四义。即举初四。沼为求异强有不同。彼三来意。初云。明灭恶之中。前品梦闻悔过。今者正示悔法灭除。此即三藏八中初义。二云。妙幢因梦自能悔过。余众不能。此第七意。何言不同。三来意云。妙幢但陈其梦。未自忏除。欲自发露。故请佛说悔之法。故前品后有此品生。妙幢之梦久来愿修。梦中能悔。又此品中。天帝等请无妙幢文。何虚释耶。故少异者甚无用也。问。障有三种。何举业耶。答。兴云。烦恼唯本。苦报唯末。业即兼之。故举业障以摄二也。
  尔时世尊下。明戒有二章之中。是第二。如前。品文有四。一如来利益(意谓。入定放光利益)。二尔时天帝下大众咨请。三佛告善哉下如来答释。四尔时天帝释及恒河女神下大众受持(沼即取之)。就初有二。初叹能益之人。后是诸下明所益之事。初又二。一总标。二别叹。初也。
  住正至静虑下。别叹又二。一明应身。二从身毛下明化身。化身是利益之缘。应身是利益之因。初也。有二。一慧。二定。住正分别是慧。入深静虑是定(兴即取之)。本云善正分别入于深法妙有名禅。故知住者是善名也。慧有二义。一善分别。二正分别。分别者是照了之用(晓庄沼兴意皆依之。庄云。分别谓观察异名。具如各辨)。善正者有五义。一者慈悲观众生名善分别。智慧观如如名正分别。慈悲正是能度。智慧是度方便也。明化具此二分别也。二者观所教众生曰善。观能教法门曰正。三者观众生烦恼行曰善。观众生烦恼灭道曰正。四者二中各有三。善中三者。一观众生受生死涅槃二处。二观时节。下种成熟解脱。三观器性。器有大小。性有利钝。正中三者。依其处所。依其时节。依器性而与其法也。依其处者。若在生死教厌离。若在涅槃教慈悲。依时节者。随时宜教下种等也。观器者。教三乘也。五者安处恶道众生于善道中曰善。处善道众生于三乘中曰正(故知三藏俱约二智通名分别。晓庄意依。然庄取正中第三义。沼云。正谓本智。分别后智。兴以俗智云正分别)。
  入于等是定。此亦有二。一深定。二妙定也。甚深者有多种。一者世定有三。一邪定无记定。二出世定。三但出世。上二是不净定故名浅。善定是净定。如来是最善净故言深也。二者除邪与无记。但就善净。定有世出世。世有漏浅。出世三乘定无漏深也。三者除世善定。但就出世。三乘定复有浅深。以三解脱为根本。无愿观者。无常故浅。空观无人我。无相观无法我故最胜二乘。有二解脱出八种生死。能摄摄持显现一切诸德。微妙者。无休息无中间恒利益他。依此深义故言妙也。今静虑者即本禅也。大义章者。禅者梵音。此名思惟。于定境界审意筹虑名曰思惟。具如下述(庄云。梵音具言禅那。亦地耶那。此云静虑。依止寂静能审思虑。故言静虑。真法性体非虚空故。名为微妙)。是义章意。兼述晓义。故云法身之状具诸妙德。遍诸法无所不有。故言妙有。的缘此境于中静虑。故名为禅(沼云。静简散心。虑简无心。是第四定。兴即同之)。故唯后智为分别者。即违此文。岂住俗智入法性定。故宜审之。
  从身毛孔下。第二明化身是利益之缘。对应身是利益之因。法身不为利物而有定也。小乘神通一千世界。缘觉中千。菩萨大千。如来随意遍满。弟子不及。不与下共也。就文有四。一明光本。二明光用。三明光体。四明光事。初也。有时他身见光从如来心起。今明从身有也。
  放大光下。第二光用。本云放种种光。有七种用。一灭除幽昏。二怖畏恶魔。三聚集大众。四利益身心。五显希有事。六能生安乐。七得人天道。
  无量百下第三光体。
  诸佛至光中下。第四照事有三。一所照处所。是佛土也(兴云。梵云差多罗。此云田也。有言国亦云土。义译而已。字画一本皆无此字。说文作刹。梵乙反。刀割物之声)。二十方下明所照近远。过算数。三五浊下明所照诸法。是五浊。满愿品已释之。
  是诸至门众下。第二明所益之事有二。一举得益之人。二明得益之法(庄即取之)。初中又三。一别明业障之因。二总明报障之果。三合结。因果之人皆蒙利益。示佛平等。初也。有五种罪。一破净戒。即十恶。一切十恶十恶所摄。故起十恶破大小乘戒。二破正见。入五无间。由邪见堕无间。三破正行。诽谤三宝。是佛说不修。非佛说而修。四破正命。不孝父母。一有财不供养。二无财夺父母。以财为命故言破正命。五破自性。轻慢师长。出世师僧为尊。在世父母兄弟为长。人之为性本应恭敬尊长无其憍慢。无有礼节与禽兽不殊。乖于人性故言破自性。前四多从恶知识外缘而起为轻。乖自性为重也。
  应堕至傍生下。第二通结上五种罪。上五种罪应得报障之果也。
  彼各至住处下。第三合结平等也。
  是诸至安乐下。第二明所利之法有三。即三种摄持。一信受摄。二不散动摄。三聚集摄。初令除漏器。次令除覆器。后令除秽器。初也。此明持心。故言是诸乃至安乐。本云是诸众生睹斯光已应念安乐。安乐无怖畏无疑惑故。能信受也。安乐是信受之因。无怖畏者。见光知决定利益。故无怖畏。无疑者。见光决知前理能生正行故。决定信受无疑心也。光因有二。一慈。二智。由慈有光故令众生无怖畏。由智有光令众生无疑也。
  端正至庄严下。第二不散动摄。此明持身有二。一端正等是内身。二福智庄严是外物。资身之具也。本就外严故福德庄严。今粗故云福智。此内外是散动因。若内外具足。心无忧恼不散动也。
  得见诸佛至坐一面。第三聚集摄。至佛处也(有二。初明先罪灭众。后明诸天神众。兴云。此应有佛出定之文。不尔即违舍身文故)。
  尔时至向佛下。品第二大众咨请有二。一请法方便。二正问缘起。准前可知。离颠倒四阴散乱。初也。
  而白至除灭下。第二正问有四。一问果。二修行下问因。三摄受下问摄。四曾所下问障。问中有四种无上。一果无上。二因无上。胜二乘也。三摄受无上。摄有他胜二乘摄自身。四无障无上。为他无障。无上自在故。最胜解脱也。
  佛告至善哉下。第三如来解释有二。一难问。二正答。初又二。一真叹。二释叹意。初也。言善哉善哉者。一善哉叹现在利他。二善哉叹此问能生他善。二者一善哉叹自利。二善哉叹利他(晓取后也)。
  善男至众生下。第二释叹意有二。一列所为人。二明所为法。初也。若虚妄众生。则不须利益。今欲随顺虚妄利益真实众生。真实众生即是法界。无自他凡圣三乘异故。无异无边也。
  令得至一切下。第二明所为法。言清净者。令阐提舍生死不净得佛清净。解脱者。为身见人脱三界系缚。安乐者。为除声闻怖畏生死。哀愍者。为缘觉念生慈悲也(本无福利。摄世间故)。
  若有至罪者下。第二正答有二。一略明悔方法。二我从无始下广明悔法(此中有两重之科段。烦故止。隋略为二段。故今依之)。初有二。初明罪体。二为说悔罪。初也。此有二句。一一切众生为业障故。明作罪之具。业即三业也。二造诸罪者。明所作罪体。体是无作也。
  应当至六时下。第二略悔方法中有四义。一恒长悔过。二恭敬悔过。三无余悔过。四令他知悔过。初也。言悔长者日夕六时。有二义。一者一日分为三时。一夜为三时。于六时中常无休息恒长忏悔也(兴云。如经言如来大悲。日夜六时观察众生若退若进故。今言六时意亦同之)。二者一日一夜为短时。半月月为中时。半年年为长时。随一时中作六法忏悔。一者受用灭。又有二。一于三宝前运动身心作诸苦行。受用昔来恶业之苦后不复受。若言受用灭。二者菩萨昔日有无量后报恶业。今发心于三际之中受此苦报以化众生。二迮伏灭。作九想等观。若爱他形仪想白骨。若贪他相貌想内胀。若贪他色想青游。若贪他净想脓血。三损灭。如盐雨经中说。如以多水投盐则不觉有盐。盐亦不失。如放生善多。杀生之罪则灭少。布施善多。偷盗罪则灭少。此三悉方便灭。位在外凡。四意欲灭。意欲者即三界贪也。先知过失。后作厌离心。故能息灭。此是修定。但枝修。皮烦恼也。五远离灭。依无漏道断皮烦恼也。六拔除灭。心烦恼也。此三藏第一十信。第二十解十行。第三十回以上。此六法不得并有。若聪明人。一日一夜得六法成。中根一月得成。钝根一年得成。但下位得其方便。上位得其正体。又义。一日一夜各三时。聪明人于初时犯罪即初时忏。中人乃至第二第三时忏。钝根不过此六时也。
  偏袒至恭敬下。第二恭敬忏悔。有三句。各表二义。一偏袒右肩生羞惭。惭者外渐他。羞者内自羞。羞有三品。一上羞羞自。二中羞法。三下羞羞人。自羞者。未出家时自作恶也。羞法。出家已后永不作恶也。羞人者。见人时持戒。不见人时便作恶也。渐亦有三。例具如上也。偏肩者示内羞外惭也。二右膝着地亦二义。一除散乱之心。二除不信受意。除散乱者。着地安静久住悔过也。除不信者。胡跪屈曲受行悔法也。三合掌恭敬亦二义。一无憍慢。二无贵高。无憍慢者隐我有德显他有德。无贵高者显我无德不隐他有德也。若自无德而言有是贡高。若自有德而言有是憍慢也。
  一心专念。第三无余悔过。本云一心一意。一心者不续覆藏心。二一意者不更复犯。又一心已生者忏悔。一意未生者永断。又一心者知己有罪。一意者生厌离意。又一心者罪无轻重一向皆忏。一意者时无远近究竟不作。又一心者生正命。已作罪忆持不忘。一意者生正智。作诸方便除先之罪。又一心者已作生惭羞。一意者未作生怖畏也(沼兴含配三业。亦是本意也)。口自至顶礼下。第四令他知悔过有三。一恭敬顶礼表自羞。二发言赞叹表羞法。三令他证知表羞人。此三羞是三品。即配三乘人。自羞上品菩萨。羞法中品缘觉。羞人下品声闻。此即初也。
  现在至提者下。第二发言赞叹有二。一正归敬佛。二结敬。初又二。一自利。二利他(沼即取之)。初又二。一别叹三身。二总叹三身。初也。有三。一明化身。二一切诸佛论应身。本云现在十方之上。故云归命顶礼一切诸佛世尊(本文胜也。礼三世故。庄有二释。一但礼现在。一现在佛救苦相显。但言现在。理实通三世。准下随喜。此释好也)。一切佛明智慧。世尊明慈悲(庄云。新无世尊。世尊举后两号摄前八。准下劝请应有世尊)。三已得下明法身。此真实也。
  转妙至法炬下。第二总叹三身(此中三重科。烦故随止。就后释之。故今依之)。又三。一二句明轮体三转。二三句明轮相能益。三二句明轮用所益。初中。本有三句。故云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轮。广如法轮义。晓云。初说法度人入见道故。次令得修道照除闇故。后得无学道持解脱得故。此三显转四谛法轮也(庄有二说。初即取之。后即如次深密三轮。如是二释皆有道理。沼但取之。兴依后义。而征初释。例难还同。亦应审之)。相中。雨者。令诸下种者生五根牙故。大法鼓者。令诸听法者破四魔军故。大法螺者。吐八支妙声远闻十方故(故知晓意出妙声句属上义)。用中。本有三句。故出微妙声竖大法幢秉大法炬。今总略之。初句准上。大法幢者。能立正宗示诸世间故。大法炬者。破诸闇障入出世道。此五明说大乘胜能也。
  为欲至乐故下。前明说法。今第二明利他。本有四句。故云为欲利益安乐众生。乃至为令无量众生得清净故。得安乐故。欲令大众得大果故。为诸天人得清净故。四句为二。初一句总明说法利益。后三句别明三乘。文不次第。披向可见。今准为二。一总。二令得下别益。举中大果及安乐事兼前后故(庄即取之)。略说罪体有八。次第相生。一障智慧行罪。既无智慧则失正念。故第二障正念罪。既失正念断一切白法。故第三障一切白法罪。既失白法生不平等心。与菩萨不相应。故生第四障平等心罪。已生不平等心则难教化。故第五生难受教罪。已难受故则邪道。故生第六罪。已行邪道远善知识近恶知识。此生第七罪。已近恶知识乖菩萨生第八罪。菩提者以智慧为体。一切度从智慧所生。若人于智慧不如理行。是人则于菩萨十度道品三种皆随。是故障智慧行罪。一切罪根本。此罪有四法生故障一切智慧行。一不听闻。二不令他闻。三障他正闻。四颠到心说。依此四法有四法生。一自不觉知。二觉知因不具足。三作无明业。四生颠倒心故。依无听闻现世无所觉知。依不令他闻未来中觉因不具足。依障他正闻现世增长愚痴业。依颠倒心说未来中恒生颠倒智。不听闻者。一从不信受法生。二从不信受人。三二种不信受。不令他闻者。一从嫉妒心。畏他胜故。二轻易他不为说。三畏他问难故。障他正闻。一从谤法生。二从谤人生。三辱能说能听和合因缘。颠倒心说。一从自不通达道理。二不详三乘机根。三不说真实义而说邪倒法。此四法。初障闻慧。第二未来障闻慧因缘。第三生愚业。第四生颠倒心(意谓。前四治是等也)。
  如是至礼敬下。第二结敬。
  彼诸至之业下。第三请证羞人有二。一明有能见智。二悉知下明所见之法。言真实慧者见罪不有。真实眼者见罪不无。真实证证我今悟。真实平等下摄受我也。悉知知我现在有罪。悉见见我过去有恶。又知我现恶见我当苦也。又如金刚般若论辨(晓云。慧眼证明。如次三世。乃至知意业故知。见身口故见。庄即取之。兴云。不然。见眼亦见未来。如天眼故。明亦知过去。如宿命故。今即大圆镜智名真实慧。慧用胜故。平等名眼。妙观证明。成事平等。平等增故。前三智曰知。依意根故。后一智名见。依五根故)。
  此即自害。若尔初一依胜名慧。后三既劣。不可言智。例难不少。又自在位诸根互用。何偏依意前三云知。依五根故后一名见。当知如是随一说之。相避显故。如慈氏佛多宝佛等。沼云。此知见等亦同十住毗婆沙云十方一切佛所知无不尽等也。
  我从至障罪下。第二广明悔罪有二。一明罪正体。二若人成就四法下广明有中行法。初有二。一正列罪。二如是众罪下明正灭罪。初二。一略。二广。初也。又二。一标时。二举法。法有二。此初恶业。
  二为贪下烦恼也。沼云。三毒所缠非自在故。起诸恶本。同十经婆沙三三合九种。九略如上。广如义章第七各义。
  未识至善恶下。第二广也。又二。一标时。二举法。初也。
  由身至无间罪下。第二举法又二。此初总举三业。
  恶心至父母下。第二别列恶体有三。一五逆。二十恶。三三业(兴即取之)。初也。义章第七云。杀父母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庄云同之)背恩违福田故名逆。由四义故。一趣果无间。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二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中。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余如彼也。兴云。萨遮尼乾子经第四云。一破塔坏寺焚烧经像盗三宝物。二谤三乘法言非圣法障碍覆藏。三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若无戒。持戒破戒。打骂诃责。说其过失。禁闭牢狱。或脱袈裟逼令还俗。责役驱使债其发调断其命根。如大集经说一破戒比丘过失过出万亿佛身血。四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起大邪见谤无因果。长夜常行十不善业。此之五种。唯于大乘名无间业(沼同加云。此经三乘通说。初句大乘立中第五)。此释非也。此第五故。诽谤法者。前五大入。章云。谤法重于五逆。是不入(沼云。第五逆谤佛八正为非正道。五法为道。言五法者。大乘未见其文。一切有部大毗婆沙百十六云。一尽寿着粪扫衣。二尽寿乞食。三尽寿一坐食。四尽寿居迥处。五尽寿不食一切鱼肉盐酥等。正理律摄说五有别。此第二逆)此五邪命。宝梁经大论及章说。何为无耶。此五逆义七门分别。广如义章第七五逆业义。
  身三至随喜下。第二十恶。所谓杀生乃至邪见(沼云。第五逆)。此十粗鄙称之为恶。七门分别。广如义章第七十业道义。
  于诸至毁谤下。第三明三业有三。一总标。二别列。三重结。初也。
  斗升至而用下。第二别列。三业为三(兴即取之)。色形聚积名之为身。起说之门谓之为口。伺缘名意。依斯起作故名业也。此初身业。害父母者。不共中第四逆也。或盗窣都婆(兴云。此云积聚。沼云。第一逆也)。
  世尊至悔恼下。第二口业(第二逆)。见行声等(第四逆)。今谓第三。如上知之。
  见有至增长。第三意业(嫉悭即随惑十缠。无明邪见即本惑。各据胜说)。意谓。据十缠十使中。各据重说。此三业义五门分别。广如义章第七三业义。
  于诸至说法下。第三重结。止结口一事。
  如是至忏悔下。第二正明罪灭福生为二。初正明罪灭尽。后若有愿生下明罪灭福生。初有三。一略标。二所作下广悔。三以是因缘下结劝。初也。又二。一诸佛为证。二我今下正起忏悔也。
  所作至不受下。第二广悔有二。一明自举果悔因。二举他为例。初也。应堕恶道。地狱乃至修罗。生十二难处。言十二者。八难及四空也(晓云。出忏悔品)。
  亦如至不敢造下。第二举他为例。本二。一别举三世菩萨。二总举三世菩萨。今有初也。举三世以为三。如文。三中各二。初举他。后例我。第二总举三世。如本。
  善男至多时下。第三结劝有二。此初时节也。一刹那者。晓云。略有三种。一者生灭刹那。二者相似刹那。三者纺綖刹那。生灭刹那者。时分极促。生时即灭。如楞伽言。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人说。仁王经言。色受想行识空。是法即生即住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如是法生法住法灭。何以故。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刹那迳九百生灭。案云。此中九十刹那者。第二门相似刹那。九百生灭者。乃是初门生灭刹那也。第二门相似刹那者。如瑜伽论说。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谓一处为依止。于一境界事有尔所了别生。总尔所时名一心刹那。又相似相续亦说名一。与第二念极相似故。案云。萨婆多宗四相前后为一刹那者。在此相似相续刹那。但彼不觉中迳生灭有。第三门纺綖刹那者。如摩登伽经言。我今复说刹那分段。妇人纺綖得长一寻。则名为刹那时也。六十刹那名一罗婆。三十罗婆名为一时。此一时者一日分也。凡三十分为一日夜。案云。一日一夜中三十时分。则有九百罗婆。五万四千刹那。是则日夜无间纺者。得六万三千步。以七尺为寻故。今此经云一刹那中不得覆藏者。良在第三妨綖刹那。下即况于一日夜故。又若约其生灭刹那。刹那之顷不得发露。相似刹那既取相似。发露心生即非相似。故知不说此二门也(庄皆取之。初门加云。瑜伽云。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乎栗多。即此三十为一昼夜。又大婆沙三十八云。一昼夜有六十四亿九万九千九百八十刹那。如此等文皆依生灭名为刹那。又依杂集第九立相似刹那。兴取后门加云。牟乎栗多此云须臾)。若有至除灭下。第二劝信解又三。法譬合。如文。
  若有至业障下。第二明罪灭生福忏悔正体有三。一举果为劝。二何以故下正示悔体。三若有善男子下结悔能灭罪。初有二。一举世果。二举出世。世中有二。一人。二天。初也。有四。四姓如文(然今初中虽有复言而非二人。此举一人福智二严)。故本云。若欲生富乐之家。金银盈满。发大乘行亦应忏等。
  善男子至除业障下。第二天果有二。一欲。二色。初也。有六。如文。初有四王。故从主名。第二梵音名忉利天。如大论云。三十三人共修善业。主伴命终皆生彼天。从人为名。第三此云妙善(庄云。此云时分。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哉)。主名牟修楼陀。第四此云妙足。从主为名(此云喜足。亦名知足。谓彼天处多于所受生喜足心)。第五梵云须湿蜜陀。自化乐具己得受用。故云化乐(亦名乐变化)。第六梵云婆舍跋提。他化乐具己得受用。故曰他化。此他化上别有魔天。处近他化故隋摄之。日月星天随近四王。故隋摄之。若别不摄。地居空其地别故。
  若欲至障。第二色天。经论不同。依花严有二十二天。若依杂心地持论等有十八天。今有十七。初二三禅各有三天。即九天也。第四有八。故合十七。如次配文。庄云。如正理论二十一云。大梵所领故名梵众。侍卫大梵故名梵辅。广善所生故名为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没哉。威德等胜故名大梵。自地内光明最少。故名少光。光转胜故名无量光。净光遍照自地处故名极光净。意地乐受说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最少。故名少净。此净转增名无量净。此净周普故名遍净。无云下第四禅八也。无杂云居故名无云。其福转胜故名福生。有色异生其福最胜故言广果。烦谓繁杂。无繁杂中此最初故说名无繁。令下生烦恼名热。此初远离故名无热。形色端正过下二天故名善现。形色转妙众所乐观故名善见。形色最妙余不及故名色究竟。此中初三凡圣杂居。后五唯圣。故此五天名为净居。无异生杂纯圣所止故名净居。大义章云。第四禅中随其别修更有六天。谓无想及五净居。无想天者与前广果同在一处。有诸外道取此无想以为涅槃。是人命终生广果处。初后有心。中间无心经百劫。以此别得无心法故别为一天。阿那含人以无漏道勋第四禅。有五阶故得五净居。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如次五净。具如彼辨。是故亦名五那含天。第五梵云阿迦尼吒。婆沙亦同。此名无小。即色究竟。依大论说。五净居上别更有一菩萨净居。名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是第十地菩萨住处。身命衣量及行因等。广如正理及义章第八六道义等(庄沼全取。加云。如瑜伽杂集智度长阿含起世正法念正理婆沙楼炭经等广说)。大略前无云等三者。无伍果生处故。意谓。为取胜故。今皆举者。凡有禅摄欲该尽故。本今但止无想及四空者难故(兴云。虽智度论初禅有四天二禅有八天三禅十二。今显三品重修所生故。皆说三天。又四禅中唯有凡圣共所生天。欲以胜劝令修灭障。故不说之。四无色天无胜利故亦不说之)。上来人无本文。一一皆有应忏除障之言。今多总略。此即粗细之不同也。
  若欲至业障下。第二举出世果有二。一小乘。二大乘。初又二。一别举四果。二合举二乘。初也。
  若欲至究竟地下。第二合举。本云自在声闻力究竟声闻。大自在辟支菩提自在地。声闻力自在者共解不过。声闻大自在有中化物。又力自在尽智。大自在无生智也。又有四种声闻五种辟支。广如法花玄中论疏等也。问。三明六通有何差别而双唱耶。答。兴云。直知过未漏尽三境故名为通。复达因果故名为明。广如智论。问。六通中五既兼有学。三明中二不还应有。答。许亦无违。故智论云。已离欲者入见道时。至第八四心通变作明。而彼论云。如来后夜得三明者。即说变作名为明。故不相违。
  求一切至障下。第二大乘。一切智者通真俗知一切之智也。净智者实智。不思议智者权智。不动智者常智也。正遍智者无上正遍横竖皆圆也(晓云。一切智智者总句。总摄佛地所有智故。如智论云。一切智一切种智。乃至一切智照诸法如所有性。一切种智达诸法尽所有性。此经合名一切智智依不异门。总相别相合名一切依不同门。总别两智故名智智。下之四句别显四智。言净智者妙观察智。观察净妙功德门故。不思智者成所作智。作成不思议事故。不动智者大圆镜智。如论言。四智镜不动故。三藐等者平等性智。三藐曰正。三者曰等。菩提言觉。合言正等觉正遍智。平等性名正等觉。遍照差别名正遍故。庄沼即取也。兴云。别论四智。总而言之不出二智。一总相智。即三藐三菩提。二别相智。即正遍智。广如智论)。
  何以至缘生下。第二正示悔体有三。一明俗中有无常观。三何故下明真中无相解(晓云。前世俗道理。此胜义道理。沼取故云因缘门无相门。兴即取本)。三善男下释所以。初又二。一总明恶可灭善可生。二别明由善生恶灭。初中二。一即释。二解佛语。初也。一切法者善恶二法。从因缘生者内因外缘也。如来至相灭下。第二解佛语。异相生者。恶由恶因缘生。异相灭者。善由异因缘也。
  因缘异至遗余下。第二别释由善生恶灭有二。一明恶灭。二明善生。初也。本云。是时过去诸法已灭已尽已转。如是业障无复遗余。(已上)已谢故灭。无余故尽。改有为无故转也。
  是诸至复起下。第二明善生。诸行法者悔罪之行也。未现生者昔未知行之。未来更不起者永断相续也。
  何以至法空下。第二明无相解有二。一就即释。二解佛语。初也。
  如来至行法下。第二又二。一人空。二亦无生下法空。亦无行法者。悔善亦不有也。
  善男至相故下。第三释所空有二。一明即真故不有。本识不有故末用无也。二何以下释无。过一切相者出有无外也(仍沼云。过者离也。出离生灭相。出离言说境。兴云。肇不云乎。欲言其有性即自空。欲言其无缘即弥集。语非其然)。
  若有善男至业障下。第三结悔能灭罪有二。一信解罪具行。二以是义下悔灭罪也。晓总结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乃至念实相(庄沼取之)。
  善男至清净下。第二广示有中行法。又前示令解。此劝使行。解行相对也。为二。一令生四种悔罪心。二劝修四种悔罪行。初又二。一长行。二偈颂。长行又三。标释结(沼即取之)。初也。
  云何至慈无量下。释。一生信。二生解。三起愿。四摄行。初正念者。本云正心。是正信。甚深者即信解不忘。于初行等者。令他我同行一切智。于众生者四等行也。
  是谓下结也。
  尔时下。第二偈。即颂上四事也。晓云。颂中三句二字别显。净业障者总结句也。
  善男子至出离心下。第二劝修四种悔罪行有二。一列所悔之罪。二示能灭之行。初也。出四种重罪。一犯菩萨十重六重等。二谤法。三邪见。四贪著有为。不信有三乘果。不欲求之。
  复有至业障下。第二出四种能灭之行有三。一总标。二别列。三广释。初也。
  云何至菩提下。第二别列。即是菩萨四法。一悔罪。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不明发愿者。前品与后赞叹品具明故(兴云。非也。忏悔随喜回向等四。前亦备说。不应更说故。今不发愿者。无别所犯。故略不说)。以实可征。前明五法。喜向极略。忏悔处中。发愿周广。披文知耳。今据中略。佛更说之。正如本释。又此五法翻五心说。发愿对懈怠心说之。以愿乐利益自他心为其体故。菩萨六时阙者犯罪。应学此旨。晓云。如是四行通地前上。今说地前四位通修。若别配者。忏悔在十信。信善悔恶故。劝请在十解。为解请法故随喜在十行。随喜他善增自行德故。回向在十回。向施众生共向菩提故。地前修行不过四位。故说四法摄诸行也(庄兴取之)。
  尔时天至根下。第三广释。正释三事。中不释忏悔一事者。如上五十三行及忏悔品(晓庄沼兴皆取此也)。释三事中。初释随喜。二释劝请。三释回向。所以劝请忏悔者。是起心向三宝之境也。三中各有问答。初释随喜。初问也。晓云。良由天世间大人偏伤嫉妒甚为小人。愍诸小人其意最急。故不随次为问此天帝其性风流。不耐次济。故乱次问也。
  佛言。至无量下。第二佛答中有六段。一明自运三业。二十方下随喜一切众生。三又于现下随喜一切菩萨。四复于现下随喜一切诸佛。五善男子下格量。六是故下结劝。初也。准晓下意为二。一取未修即简已修。二明仪轨。即运三业。准前忏悔知之。晓云。一心者专住一趣故。一意者不杂余意故。
  应作至之果下。第二文也。有二。初喜现者功德。后例过未(庄兴同之)。初也。又二。初喜。后愿。如文也。施戒心者。施者财法及无畏施。戒者五戒八戒乃至出家二部戒。心慧者诸生得慧及闻思修慧故。我今皆随等者。随顺欢喜如自所得。
  如是至随喜下。第二例喜惠回未。此明虽今未修大乘行者。望于未来无不修者。故得皆喜一切众生也。
  又于现至如是。第三随喜菩萨有二如前。初也。晓云。四重言初行者。通取十信也。过百劫者通说三贤。获无生者初地至九。一生补者在第十地。乃至过未单设。具如现在。故言亦复如是。问。且初心者得几所福。如何随喜。答。不可思议。如华严中。帝释问法慧菩萨言。初发心菩萨成就几功德藏。菩萨答言。此处甚深。难知难解难说难说。今蒙佛力随分宣说。假使有人于一念过东方无量世界。彼人以自在神力从此东行。尽无量无数阿僧祇劫。犹不能得世界边际。又第二人能于一念过于前人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彼人以此自在神通从此东行尽无数僧祇劫。犹故不得世界边际。如是展转乃至百人。犹不能得世界边际。如是初发心菩萨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乃至广说。案云。如是功德。如是随喜。发心功德既其如是。后后诸位转转增位。由是义故深起随喜也。
  复于现至菩提。第四随喜诸佛又二如前。初中准上为二。初喜自利功德。后喜利他功德(晓即依之)。初也。三身如上。
  为度至法雨下。第二又二。初说法。后利益。初也。准上此句总叹三身。犹为自利。今者既有为度之言。故转势之。有三。轮体轮相轮用。准上知之。
  哀愍至随喜。第二益又二。初总益一切。后别益三乘。如文。若有等者。晓云。谓未具足五乘功德。诸佛教化皆令具足。我皆喜者。谓如所举。佛二利德及教所被五乘功德。我皆喜赞。本云我皆随喜而赞叹之。
  如是至赞叹。第二例过未诸佛(庄兴同之。晓意皆随。通亦得尔矣)。故知沼以此等喜向果者。非但违前例。亦乱次第故。凡此随喜从浅至深。在文见之。故晓云。一总喜凡夫二乘功德。二别喜一切菩萨。三总喜十方诸佛。然彼十住婆沙云行有福。施福持戒修禅行者。上文分明。不可劳也。
  善男子至功德。第五格量。今谓为三。法譬格如文。格中有二。初格。后释。应知。兴云。随喜福胜。广如十住婆沙。
  是故下。第六结劝。晓云。二句。前总。后别。别劝女人作随喜者。凡诸女性多有嫉妒。由是生生不离女身。故别劝修转女身也(兴即取之)。
  尔时天至修行故下。第二释劝请。先问。后答。此问也。
  佛告至菩提下。第二佛答。本有六段。一劝请诸佛始成者常转法轮。二劝请诸佛终涅槃者久住。三列三世菩萨共为例。四格量。五引证劝修。六结劝。今合初二为一有五。初文应知。二如过去下引例。三善男子假使下格量。四如我昔行下引证。五是故若有下结劝。初也。本有九行半文。劝请十方初成者转法轮。又有八行。劝请终灭者久住世。今总略之。理实如本。今为遮烦。是则先贤后哲随宜广略皆为利器。上来多例。故知偏执愚中甚也。晓云有二。总劝别显。初也。有二。一能修之人。二所修之法。如文。欲得无上道者应修三乘道者。菩萨遍修一切诸行。而不取证二乘果耳。如大品经遍学品说(庄沼取之)。
  是人当下。第二别显。今谓为二。一仪式。如前。二一心下正教劝请有二。一正明劝请(正举二佛劝请。一未转法轮。二欲入涅槃)。报身者。本云应身也。二我今下。兼显回向功德也(庄即取之)。
  如过去至菩提。第二引三世菩萨为例也。
  善男子至法施下。第三格量有二。初略。后广。初也(有三。一福。二格。三何以下释。沼云。如波若论校量所以)。
  善男至譬喻。第二广格(有三。初标。二由其下释。兴为五对。如彼。三是故下结)。
  如我至生故下。第四引证劝修(佛举自得二果为证以劝修也。一劝请转法轮果。二劝请久住世果)。晓云。有二。先略。后广。初也。有二。先举其因。后示得果。果中。帝释等劝请者举其事也。善男子诸等者出请词也(此请意也)。
  我于至涅槃下。第二广说又二。先因。后果。初也。
  依此至之法下。明果。本释如前三身广辨。晓即取之。故依有三。一此明应身(兴云。十力四无畏别。略有十对。乃至广如智论第二十五如彼辨)。
  二我当入下化身。
  我法至无比下。第三显法身果(庄即取之)。有三。一总表二广显。三举因总结。初也。法身具三种净。最极无比。如上品说。故云净等。
  种种至法身下。第二广显有二。一依总相门略显众德二依别相门散说诸德。初也。种种妙相者。法身五相。一无为。二不相离。三离二边。四脱一切障。五自性清净。如前品说。无量智慧者。性得般若照无量境故。自在故。法身无碍无所不为故。福德者。过恒沙数性得功德。心行处灭。言语断故。难可思议众生皆蒙益者。直由法身性得功德。恒时润益诸众生故。说不尽者。如上略举。一一功德皆无数量边际可说故(又前利生之德兼二义故。云说不尽)。摄藏等者。无有一法出法身外故。法身独出二谛之外故。
  法身至无有异。第二别说诸德。略有十种。一住体起用德。虽无所为而无有为故。二虽断等者起用恒静德。虽断生死而恒住持故。三能土破等破邪显正德。无边不离无理不用故。四能解众缚等者解惑无二德。本云能解一切众生之缚与缚不异。梁云。与缚不异者化教解。菩萨解他缚如自解缚不异。见他受苦如自受苦不异。行教解者。淫怒痴性即是解脱。晓显意云。若异于缚不能离缚。缚解无二乃得解故。五能植等成就众生德。即由法身本有定智现应化身成三事故(兴即取之)。六无作等者圆满四事德。今文不次。本云无作无动无为寂静安乐自在远离愦闹。无作者不作意故。无动者离身口故。无为者离三相故。寂静者离烦恼故。以此四句显一常德。安乐者乐德。自在者我德。远闹者离生死故。是显净德(准今无者常德。寂静无为净德。其义准先乐同也。庄兴取之)。七过世等者超过三世德。体无为故过于三际。用无不周故遍现世。八超出二乘德。九十地归仰德。道理甚深故。十诸佛同体德。五种如如故。
  此等至今已得。第三举因德结。
  是故至般涅槃。第五结劝修学(有二。一能行人。二所行法。如文)。
  时天至智智下。第三释回向。先问。后答。问也。本有二问故云。云何为得菩提修三乘道。云何回向为一切智。今即一问。问回向故。
  佛告至回向者下。第二佛答亦六。一回向众生。二是解脱分下回向实际。三因此善根下回向菩提。四又如过去下引三世菩萨为例。五如余诸佛下引诸佛证同。六善男子若有下总明格量及结劝。此即初也。晓云。有二。先总劝学三乘之道。后正明回向。此依本及上劝请。今准此文初总牒问。后别正答。初也。
  当于至吝心下。第二正明回向。无始所作皆回向者。由彼熏习在本识中。约此善根回施众生共向菩提故(文中为三。一总举所。即三因故。二别指法。此有七事。一布施。二善和。三三归。四学处。五忏悔。六劝请。七随喜。三总结回)。
  是解至所摄下。第二回向实际。解脱摄者。本云解脱不摄(已上)犹如诸佛用无著解脱之心施一切众生。不有相之心。不舍有相摄之心。如此无所取舍。故言解脱不摄我亦如是(晓云。于自善根心无恋着。故云解脱。永施于他无更摄取。故曰不摄)。若尔付上无著之义亦通前故。依二德义合以为三。初标心。二引例。三顺同。初也。
  如佛至舍相心。第二引佛回向。无取相心而修回向。是应萨婆若之心回向。言知见者。本知者见者。言知者者四智知故。见者者五眼见故。无碍者离二障故。清净者灭习气故。不住相心者不存诸法故。不舍相心者不拨诸法故(庄兴取之)。
  我亦至一切智。第三顺同(有二。初顺同。后发愿。初也)。以假相心随顺诸佛不舍不住而回向故。言亦如是。(沼云。如天亲般若论)愿皆获下(第二发愿又二。初共得二严。后共得二果。初也)。本云。愿令众生皆得宝手(此福庄严)。无所有中以手出宝故。如虚空藏以虚空为藏从空出宝故。富无尽者净土故。智无尽(智庄严也)。外应五乘故。妙法无尽者内顺一乘故。余文可知。
  因此善至菩提。三回向菩提。
  又如至正觉第四引三世菩萨为例。本有十一行文。别举未来现在菩萨为例。今举一例。理如本也。
  如余至妙觉下。第五引诸佛证同也(晓云。引菩萨者同彼回向故。引诸佛者同得菩提故)。有二。一总引诸佛。二别引二十一佛说经同。初也(有二。初引。后同。如文)。如余佛者。除下所出净土诸佛。取余秽土成道者故(庄兴取之。然兴加云。为显三世菩萨之余。故云如余)。前释胜也。庄云。有五。一坐处。二住法。三除怨。四了法。五得果。初也。如大波若四百九十一云。云何菩萨菩提树具足。善现。殊胜菩提广大佛力感得如是大菩提树。吠琉璃宝以为真金为根枝叶花果。皆以上妙七宝所成。其树高广遍覆大千。光明照曜十方殑沙诸佛世界有情见者无不获益。是为菩萨庄严菩提树。不思等者显坐及地。谓树坐难思道场清净。二住无尽者。本释如上。晓云。住法云地之所得故(庄云。此云总持。念思为性。一切妙法从此而生。无断尽故云无尽藏。首楞取本。又如大般若四百十四说。沼亦取之)。三破魔等者。四魔十军。具如上述(庄云。如经广说。兴云。梵云波卑夜。此云恶者。波旬者讹。破彼兵众。广如智论婆沙论等)。波旬讹者。得中三藏何共讹耶。四应见等者。本云应见应知应觉应可通达。晓云。见者摄一切色聚法故。知者摄心心法故觉者摄一切不相应聚法故。应通达者摄一切无为法故(庄有三说。初二约二谛及四谛。如彼。后即取此。沼俱取之。兴征后云。即违对法五法是所知。六通境所达故。今即五眼四智三佛六通。如次其境。沼后意)。即次前云。见者五眼。知者四智。不可重述。义无不通。今随举耳五后夜等者。本云证甘露道得甘露法。初证金刚心无碍道故。后得一味法如如故。金刚心是得甘露因名甘露道。果地法身是甘露法。服证此者寿量无限。如服甘露得长寿故(庄影依之。兴征自云。初教。后理。经云。佛于后夜得希有名句文身也)。此亦述前。既云如如。能证岂离。故不远经。我及众下(第二顺同)。
  犹如至说如上。第二别引诸佛(对前亦二。初引。后同)。晓云。此中西方无量寿佛为号。略举三佛。东方阿閦佛为号。略举五佛。南方宝相佛为号。略举五佛。北方微妙声佛为号。略举八佛。四方合引三七佛也(兴云。西三欲标乐德离三苦也。东五即表常德越五道故。南五即表我德舍五取蕴。北八即表净德离八妄想故。不尔别引四方诸佛多少不定。应无别因故)。如是等者。遍于一切无边三世。示现成佛化众生故。我亦下(第二顺同)。
  善男子至功德聚下。第六总明格量及结劝。在后大段也(此中大段与前标异。若恐书误。今依总标文处之故)。宜云。有三。一明闻品福聚。二格量功德。三总结劝修(即标释结)。初也。有二。一受持广说。二功德广大。
  譬如至能及下。第二格量功德有二。一举喻格量。二广释所以。初也。有二。初举喻显多。后以说相比。瑜缮那者(兴云。即合也应也。计应合尔计度量。同此方驿。又云。应量自古圣王一日行也。量即不定。或三十里。或四十里。真谛云。四十里未见圣教。今准藏论。不满十五里。四肘为弓量。依楼炭经十四里。依贤愚经以四十里为一由旬。有此不同者。方图法异故。广如彼也。欲标独觉修行十二因缘观。故言十二瑜缮那也)。既云贤愚经说。何言未见圣说耶。
  何以至为胜下。第二广释胜由有二。一总。二别。初也。
  是故至不可为比第二别释。本有十二种不可比。今有十一(兴云。六对如彼)。梁云。正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供养缘觉所不能比也。
  是故至能比者。第三总结也。
  雨时天帝至如法行故下。品中第四大段天等领解弘护。隋云。有三。初受持供养。二佛言如是下佛述引证。三善男子若有下举利劝修。初中有二。一受持。二供养初也。有二。一行人。二行法也(二中各二。初中二者。初列名。后明仪。后中二者。初闻法。后释意。文皆显也)。
  尔时梵至业障。第二供养有五。一众集。二雨华。三动地。四奏乐。五放光有二。初明光体所及。后明生善灭惑。
  佛言至所说下。第二佛述引证有二。一述成。二引证。初也。
  何以至如上下。第二引证有三。一值佛。二得记。三益物。初也。有三。初明时节。二尔时下释现意。三初会下明说法。释现意中。言令安乐故当出现时者。本云安乐一切故现于世(今意准之)。
  善男子至提故。第二得记有三。一持说。二正记。三睹佛。初也(有三。一明身。二遇缘。三行因也)。
  二时彼下。正记(又三。一得记。二转身。三得佛)。
  三时会下睹佛有三。一说法(兴云。此即现在三昧境界。入此三昧无有一法非现在故。广如断结)。二处所。三明现在(此不灭三昧境界。广如智论)。
  善男子若至女身下。第三益物有二。初释。二结。初也。有二。一闻佛进行。二永转女身(庄即取之)。
  善男子至守护故下。第三举利劝修有二。一明利益。二明劝修。今加大众奉行为三。初有四。一由弘经故王得四益。二臣得四益。三内外学得四益。四人民得四益。王益有二。初正明益事。二重问答。初也。有三。标别结(标文可知。二云何下别释。何以不结也。兴云。四种福利。如其次第忏悔劝请随喜回向之所得)。
  尔时至强盛第二定虚实有三。一问。二答。三佛赞劝。答有二。一明弘经。二是诸国王下明得益。益有三。一除障敌。二得长命。三兵众健。三中各三。谓标别结。初二各三。在文可见。后中。我等亦能者标。令其下别。结即摄之。
  赞有二。正赞劝。二时释梵下领劝。初中有二。一标。二何以故下释。
  佛言至名四益。第二大臣四益有三。一标。二云何下释。三是名四益结也。
  若有国至胜利。第三内外学得四益。文段如前。
  若有国至利益。第四人民四益。文段如前。释中。本云皆得丰乐无诸疾疫多获宝货具足四福。晓云。具四种者。谓具四种资生之具。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是四也(庄即取之)。
  尔时梵释至亦灭下。第二劝修有二。初明经有力。
  后佛言下正劝修学也(二中各二。初中。一随住。二随隐。后中。一示。一乘。二劝二利)。
  时诸大下。第三大众奉行有二。初闻法。后奉持也。

净地品第六

  略开三门。初来意者。上来二品既说戒学。今开定门。二功德门不过二善。止善先了。今明行善。夫行善者发心为首。今广显之。故先品后此章来也。三为利时机。如师子相及自在等。得广利故。
  二释名者。陀罗尼者曰总持。最净地者是十地。今广明之。故立名也(晓云。总持依智度论二义释之。一能持。持诸功德故。二能遮。遮诸烦恼故。乃至地是摄义。如此大地能摄诸人摄持不落。摄养增长。十地亦尔。能摄菩萨。谓能摄持令不退转。又能摄养而得增进。乃至最胜净。谓十一地诸波罗蜜。能破二十二种无明。远离十一粗重诸垢。故以立名。具如彼。庄取此也。兴云。梵云陀罗尼部谋达罗钵利输地。上声此云总持地最净。今从用语。故名最净地陀罗尼。义亦依晓)。
  三决疑者。问。此品凡明五义。一十菩提心。二十度。三十地。四十定。五十陀罗尼(隋加十障。为明六义。即意一)。何故偏言说定门耶。答。此五皆因静为本。故此品以定为正宗也。问。若尔何故不言定品。答。陀罗尼是定胜用。最净地是慧胜用。故以此二目品。亦不正以慧为宗。又陀罗尼曰总持。此五皆有总持用也。今先明陀罗尼义。次明最净义。后明地义。
  初有三。一名义。二体相。三功德。名义有四。一闻。二义。三法。四咒。闻者有二。一听闻。二闻持。听闻者。听是耳识。闻持是意识。耳听声想作法解。法解闻。由此闻生三慧。三慧生闻持。闻持是般若。般若藉闻为方便。方便因之曰闻持。持者。般若自有总持之用。若眼识见字。想作法解。亦因闻。闻生三慧。三慧生般若。般若曰闻持亦尔。若眼见瓶柱色。耳闻钟鼓声。不得于理。此皆曰见。见生三慧。三慧亦曰见。此是学世间慧曰见持。明空般若。亦有见柱等色而入真空也。不明学知者。学觉知无别境。如眼见书字。耳听佛语。想作诸恶等解。至一念行曰闻。闻现在诸恶等。次重起行。心比度去来。去来境上生诸恶等。故曰知。今是比知。后重思量上三世诸恶等事曰觉。觉知无别境也见不知。耳闻钟鼓声。眼见瓶地等色想作瓶地钟鼓等。知至一念行皆曰见。次比去未曰知。知后重思量上三世曰觉。觉知亦无别境也。二义者。名所以。如道前无染道后无净。是自性净。净由无染。无染是自性净之所以故曰义。如是一切义皆然。菩萨行此义曰义陀罗尼也。三法者。知法体。此即有体也。行此法即曰法陀罗尼也。果地即胜。最知法如如。四咒者。一切咒术。是佛果上化他之用也。此咒说不可说。即诸佛秘法。初地菩萨始知此量也。通曰陀罗尼者。此言能持。亦言总持。持摄诸行令不散失。具语应言闻持义持法持咒持也。
  二明体相。此四通论皆慧为体。若别论。闻有二种。一听闻。如阿难听闻。今应曰持。乐是众善方便故没之也。又此听闻为他持之。不能持他。但闻教持及理不忘。不忘之心为体。二闻持。是持众善如上释。此言持有四义。一持四辨。二持诸愿。三持十力。四持一切令不忘。此四是所持。闻持是能持。今正以能持为体。万行之中但举此四法之要(即初闻持陀罗尼)。二义陀罗尼者。无染无净是自性净义。不破不坏是法身义。无因异果。无果异因。是如如义。具智慧不见生死。具慈悲不见涅槃。是无住义也。能知无染无净等为体。知非是分别之见。众生若如此义而亡照了。照了三法。谓人法二无我理。即法陀罗尼。人无我者。真谛二乘所见生死中理。性离我空也。法无我者。菩萨所见第一义谛法身不有不无。今取知之此为体。即佛果智也。四咒陀罗尼。一切咒术。咒术皆从佛出。天魔外道无别有之。而有杀盗。咒者别思力了知无主诵念般若。般若云。杀害修罗但诵持此法。是福德之人。他生恶心违此福人故彼自招苦。如于诸佛及父母有恶生重罪。非是诸佛令尔。
  次第三明功能。此四有二种五种。初五者。一平等爱念众生。即是慈悲。二为度众生于生死中不觉有恼。即是大忍。三为烦恼众生难化。善知化法。即四摄。四者最大难解。即智能通达。即是波若。五者不可思议威德。皆具五神通。第二五者。一于五尘不着。二于他不妒。三于三涂不畏。四于诸见不堕。五于正行信乐。又弥勒一生经有四名。一欢喜发闻。即闻持陀罗尼。二空慧是即法陀罗尼。三无碍性。有中一切智慧。即咒陀罗尼。四大解脱照无生死灭。是义陀罗尼。初四十一心位见理欢喜发闻。次一初地至三地。真见如如曰空慧。次四地不见境智。五地不见真俗。六地不见垢净。七地不见生灭。智用自在曰无碍性。八地至十地作一谛曰解脱也。又十信譬入道为发闻。十解真见即为空慧。十行为一切智照二谛为无碍性明。十回总真俗为大解脱也。又十信已上。一念亦有此四。又一念之中义立四也。又前示闻义二种是因法。是法身佛果智立第三咒。是果上用立第四。此中示因中入道次第难易。
  二明最净义有四义。一广大最净。二不颠倒最净。三第一胜最净。四究竟化最净。初十信。信本修涅槃广大法。次十解明智慧。如前即不见生死常我。次十行明破空定。一切寂静。本于空中出万物。与众生乐。及种种自在。无碍平等如虚空。四究竟化者。十回修大慈悲。究竟未来际化生。初除阐提乐生死不乐涅槃之净。次破外道计生死我不乐佛我。次破声闻畏生死贪涅槃乐。四究竟化。破缘觉愿住寂静不化众生。即净我乐常如次修也。
  三明地义有七义。前六是菩萨地。后一是佛地。一自性地。凡夫未发心修行。有法身自性。二信乐地。入十信。三净喜乐地。入十解。四习行地。入十行。五决定地。入十回。六决定修地。初地至十地。七究竟地。佛地。品言寂净地也。正论第六。十地佛地具上四净(隋云。此七种地。具上四种最胜)。若义立。初二地曰净。三四地曰我。五六七地曰乐。八九十地曰常。又穷净地通论十地。初地意欲清净。二地正戒清净。三地正定清净。四地正智清净。五地正明了清净。愿力禅定力明了。六地正见清净。般若。七地修习清净。方便度。八地正住清净。愿度。九地自在清净。力度。十地寂灭清净。智也(菩萨六地明因中四种最净。一信乐。二智慧。三禅定。四慈悲。初二地成信乐。谓能听闻思惟菩萨经律藏。第二地以正心得入证。已得修慧故。后究竟地。佛果中修四德。即是四种最净)。
  尔时至亿众下。第二定门。如前。品文有三。一请问。二辨释。三尔时师子下领解。初有二。一叹能问人。二出所请事。人有二。一列名字。二明形仪。初也。有二。一请主。二听众。欲明登地故以无碍光为请人。既是八地。示其已知为他故。问意现下(何以得知。八地中人。初自言见三世心及菩提等。即是无灭之解也。晓兴即取。庄沼影之)。又大士为他问有三义。一与救济。二为摄受。三为解脱。初一明十信至十行。(是见)次一从十回至七地。(是修)三从八地至金刚。十行以下未免三界。宜云救济。十回以上入于圣位。宜曰摄受。令入大乘。八地以上既证见法身令得究竟解脱。今此大士自是八地。具此德故。为三人而请问也(夫问义人有三。一非事为自事。二是为自事。三他事为自事。初是一切凡夫有三种。一无知。二疑知。三倒知。次是二乘有三种。一无知得。二欲渡令渡。三欲住得住。初是初果向。次罗汉向已还。欲住罗汉果。后是菩萨有三种。即上三也)。师子有三。一臆前毫毛师子。最大力。是师子中王。食一切肉。此士多所画作者。二人师子。亦食肉血。似人。三草师子。食草。形如人也。师子王有五德。一种类最胜。如八地大士于三乘中胜。二力大。难作能作。如菩萨作一切自他之行。三难胜。独失无侣。如菩萨过二乘。四亿念自力。以勇健故无所怖畏。如菩萨上求下化。五众兽中王。有三义。不许他。行住无碍不畏一切。二不为外事。三不忘念。如八地菩萨亦三义。一不畏天魔。二不行小行。三不忘念大乘。下具释之。文言相者如上五相也。无碍者譬法身。光者譬婆若。炎能烧譬解脱也。
  从座而至供养已下。第二形仪有二。一恭敬。二供养。初有五句表三义。如上三身品释。后有三句亦表三义。一敬师。二敬法。三敬正行(庄兴取之。故云敬供养)。而香花者亦如隋释(沼兴影彼。释此文故)。今亦准云。菩提心因开敷如花。五分法身薰成如香。十地高出十尘如幢。十定荫覆群生如盖。故以花等而供养也。
  白佛言至菩提心下。第二出所请事有三。一就有问能生菩提心因。二就无问所生菩提心体相。三结请(隋云。以几因缘者问因。何者菩提心问果也。庄即梁说。晓沼及兴依隋释)。问。何故先问能生之因。后问所生之果。答。有二义。一先有因后有菩提心体。二先识俗有后知真无故。又须二问者。为除断常二见。若但问因不问果是断见。若但问果不问因是常见。是故双问。为明凡圣行异。凡夫多有发心之因。少能得果。菩萨不尔(凡夫求果示求因。发心之因不成就。菩萨不尔。求果不求果。故果成就)。初也。言因缘者有三。一此经明五种十义。如下说。二决定藏论有十种五义。三中边分别论有三十道十种果。并如菩提心义中解。言得菩提心者。得是不失义。以几因缘令菩提心出而不退失也。
  何者菩提心下。第二问心体有二。初标。二释。初也。菩提心言觉。非翻名者。外国言摩德勒伽。觉有四义。一应觉。谓如佛性即是菩提心果。二觉悟。是菩提心即体。是修行如智能觉悟。三觉分。是菩提心因。从初发心至金刚。一切有中万行道品等。此明自行。四令觉。是菩提心缘。教化令他觉(四中。初摄一切所知品类有二。一凡。二圣。第二为出世法种子。第三自身善思惟根本。第四因此清净。是成三宝因缘。更有一纸。释之如彼。恐烦不具)。言何者菩提心者。既不有无。何法定是菩提心耶。明知此心不有不无是菩提(兴云。有说。菩提心礼即道后无分别智。理既非有无。心亦非有无。故作此问。即违十种心名菩提心。及法花论云。无上菩提。谓初地菩提故。证真之心名菩提心。于俗难有。菩提心及菩提心因。于真非有非无。绝诸戏论。欲显此义故问之)。难意但取道后智者。即违先教取初心等。是欲上四觉中第二。余无当故。此虽不足而为遣迷。既云修行如如智能觉悟。何但道后。佛无欲得更修义故。又证真心岂非是耶。又真非有无而俗是有。何言难有耶。
  世尊即至不可得下。第二释有二。一就三世。二就五如。五如是法身。三世是生死。菩萨不见生死异菩提。不见菩提故异二乘菩提心。此初也。三世即三。即菩提者。此就即菩提不舍菩提心也。菩提不有不无。无有三世。三世既无。心何得有。问意欲明菩提是第三谛故破三世。不有不无即破第三谛。乃至若有人说三世因前果后。果先因后。因果同时。皆以此破。如满愿品破破声说。但现世是有。就体破之。去来是无。就名破之。今述总破。别破三世即有一纸。广如疏也。
  离于至不可知。第二就五如破。为五。此初明无二如如。无真俗二也。二菩提者下。无语言如如。言语断也。三心亦无下。无觉观如如。心行灭也。四无有事下。无异如如。无因果之异。因灭果生。无此异也。五众生下。一味如如。凡圣同一如如味。若解此三世五如如。即是菩提心也。言离菩提者。菩提心不可得者。即四句。一于菩提中心不可得。二于心中菩提不可得。三即心即菩提不可得。四离心离菩提亦不可得(隋加云。五种如如。不异。即是五种真实也。离四句。无二真实。因果。有为无为。人法。菩萨能执能依。菩提所执所依。此四义欲明无二真实)。前二句以三义释之。一菩提遍满故。无有一法出菩提者。故于菩提中无别知心。心中无别菩提。二能持所持一体故无有差别。故无别菩提无别心。此二种。若据心得菩提。菩提是所持。若语菩提生心。心是所持。三心是有为故虚妄。菩提无为故真实。真实无为不并虚妄。虚妄有为不并真实。无二法具起故。无能持所持能住所住。故作如此知。即菩提心也。此三义亦得释等二上即句。一遍满故。不得明菩提与心即。二能持所持一体。不得明即论二计了。三心虚妄。菩提真实故。不相即也。三义释第四句离句。亦得释上第三句。又别二释。上第三句即义。即义无别。心即是菩提。凡是见俗。圣即见真也。次别释上第四句。若离心有菩提。圣非是凡。见俗异真(若即心是菩提。凡是自能咸圣。若离心有菩提。一圣还作凡)。菩提不可说者。明无语言如如。有二义。一菩提与心如上四句。无乐异者。则不可说。二此心与菩提非名字法。故音声不能说也(此有三义。一声非能说。语言文句非所说。若说义音声。语非言。是故能说所说。菩提心非名等。是音声不能说。二不能说者。语言中义不可得故不能说。三可得说者。说言中无义亦应可说。若说无义可说。非义不可者。是为不等。若汝言事中有义者。众欢喜九应得满□)。心亦下明无觉观如如。凡夫二乘是觉观心也。初明菩提非身见。众生境界身见。见色为我。心及菩提即如如。非色计我。非身见境也。无相者非二乘境。但见有余执相道。不见大乘无余。无余无相道故非其境也。无事业者。无异如如。非菩萨境也。事业有二义。一善初生曰事。此善能灭恶曰业。二道前如如能生道曰事。道后如如生四德曰业。菩提之理无此事业义也。始行菩萨不解菩提如如无事业。故非其境。非造作者。梁牒云无造无作。释无二。菩提不可造。菩提心不可作。作令有者无。造令无者有(造者未有令有生。作者已有令灭也)。菩提即有无造。菩提心即有无作。又菩提非烦恼不可作。非功德不可造(造作是正勤即名生。灭恶也)。又菩提非果非非果。非果故不可造令有。非非果故不可作令无。众生亦不下一味如如。此众生通凡夫二乘始行三人境界。曰不可知。
  世尊至可得知。第三结请。甚深有三义。一难通。通达如如境。性得道前因难也。二难修。行如如智。修得道内缘难也。三难至。深妙故灭止妙离道后如如及如如智。果难也。初是义如如第一。难通达故甚深。次是行如如第一。难修行故甚深。后是至如如第一。难可得故甚深。问。若如上义。菩提心与般若何别。答。即是般若二义明之。直明万德如如曰般若为如如。曰般若为如如是佛果。而无愿求住此理曰菩提心。如金刚般若明住平等空不见圣凡有无是发心。发心住理也。此品即明此心通达一切法。又于一切寂静法中而得安住故。性得如如是菩提修得。十如如解是菩提心体有之解。知三世五如如及心不有不无。是菩提心近因。上求下化是远缘也。小品言。不见回向法。不见回向心。不见回向处。是名正回向。此即是菩提心也(晓云。欲言其有推求不得。欲言其无因果灼然。故言诸法甚深之义云何而可得知也)。
  佛言至微妙下。第二佛答有二。初答后问。后答初问。问中示由缘生长菩提心。答中示由解菩提心不有不无故。发心求体。上问体后问有二。标。二释。释有二。一就三世。二就五如。今答中但正答五如。兼三世问也。又入道次第。先达三世。有以入无。次明无亦不无。今佛答一理不有不无也。就文有二。一述问。二正答。初有二。一总述上体。二别述。初也。言微妙者。本云秘密。诸法甚深之语能说曰秘难解曰密。又隐难知曰秘。深难见曰密(隋加云。又初地至八地。金刚心灭解脱障。佛灭一切智障。非凡夫二乘新行菩萨境界。故名秘密。准是二人能见能知。故名秘密)。密故云微妙。
  事业至可得下。第二别述上五如问。又五。一述上第四无异如如。二离菩提下述上第一无二如如。三菩提者下述上第二无语言如如。四心亦下述上第三无觉观如如。五一切下述上第五一味如如也。
  何以至了知下。第二正答亦二。一略。二广(晓庄取之)。初也。今总略故举本自显。故云何以故如意心亦如是。如心菩提亦如是。如心如菩提众生亦如是。如众生一切三世法亦如是。言何故者。菩提及菩提心。一切诸法悉同一味。是五如如故。欲显此义故假征之。就文有五。一意即净识(隋云。自性清净阿摩罗识)。此是因也。是明诸法同于此理故。先标此理不有不无。故云如意(故知晓云意者如小乘立前灭为意。有名有义。以此为喻。显一切法亦同彼意。但有名故者。未近文也)。二心如是者。即菩提心。此是缘因。缘因之无(隋云。又意是见地。心是修地。菩提究竟地。是名缘也)。三菩提者此是觉。即是果同因缘是也(五种如如无异故亦言同。又意者应觉自分。心者觉悟修分。菩提觉分果也)。四众生者是生死法。亦同上三是无(又众生者令觉化他分。如心菩提亦如是者。教化众生令得菩提。以三宝故。言教化者。令教化得。未得众生不须教化。如众生。行如如中也)。五三世者。是生死时。时同上四是无也。五种不有不无故如如。亦名五真实也(又一切三世者。皆同得行如如。所摄同有为故。故云一切三世法亦如是。摄有五义。一名。二相。三思惟世。四如如。五如如智。名者一切法。相者一切烦恼。即爱喜。思惟者一切心数。如如者道境。如如智者能缘心)。故知诸法皆同真如。非有非无。同一味故。即同花严故。庄云。一切诸法皆无实性。自性空故。如花严说心如巧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作。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此三无差别。而今非无诸法等者。菩萨安法凡有二义。一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二不动真际建立诸法。本据初说。今据后论。故不相违。
  善男子至提心下。第二广答有二。一正答明不有不无。二于中下重释。初有二。一明解五如如智。即是菩提心。二更出所解理。即是菩提。此初。有三句。一明由解五如如故得菩萨之名。二通达下出能解之相。见五如如一味无隔通达。三善说下能如此而说。是明菩提菩提心也。言菩萨者。应言菩提萨埵。菩提此言觉。萨埵此言大士。是慈悲不住无。觉是慧不著有。由不住有无知上如如义。得觉士之名也。如是者。如上五而知之。通达诸法者。本云是心通一切法。是心者即上觉悟心。即菩提心也。通达者。心通达如如理。无一不摄。曰诸法也。善说菩提及心者。总体是菩提是所通。通是五如心是能通。通解五如之智慧故。菩提心即是般若也(依此庄云。说菩提者所证理也。菩提心者能证道也。此取晓意。沼兴皆同)。又法身亦曰觉。觉是性得智。通如如也。
  菩提心者至如是下。第二出所解之理亦三。一明菩提空(本无心字。今有量者为成句故。詺真如心云菩提心。故沼云。前言心是第一义心。后言心是缘心)。故应如本。次明心故。故屡教言莫欲先故定非者矣。二心亦下菩提心空。三众下生死空。菩提心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故。明解此三不有不无曰菩提心也。空有二义。一义无相。二名无相。初有三。一无相。二无生。三无灭。此三次第相生。由无相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见本性清净也。名无相亦三。一相名有无不同。二思名执诸法名。于境界中行。三出名出语言。自詺此是柱。平等令人识之(隋云。一切法有无名不同。是为相名。执诸法名字。乃至名思惟名。自詺前一切法。此是柱地林等。令人识知。为出制名)。若心见万法无相平等。即相名灭。相名灭故思名灭。思名灭故出名灭。此灭故三界灭(制名者。欲色无色界并是相。此相灭故也)。见本性清净也。非三世者。菩提无名无义。一相故非三世也。心及众生亦尔。
  于中至可得下。第二重释有三。一双标。菩提于名义二相之中不可得之。二双释。三于一切寂下双结。离名义二边安住中道。初也。于中者。本云于如此中。于菩提菩提心及众生也。二相者。名义二相皆无也。
  何以至无生故。第二双释有三。一略释。二广释六事。三行非行下总释。上六位不出有为无为。皆是无相。初也(沼云。以一切法皆无生故。空故。掌珍云。无为无实。乃至空花。初句是宗。不起故因。空花者喻。以本不生故体非有。深密经依三无性说一切法无生灭等)。问。若尔如论空。依他耶。答。既引深密。又总科云于中二相实不可得。合说二我俱不可得。同文殊问菩提心经。依遍计故。问。若尔此论非空变计。何谬引耶。又即违自所引彼彼经。故自引云。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说。论释云。示现可证法但有名用。虚妄分别。其体无实故。此意所证但名字假设。故云世俗。若如名取意。即虚妄分别。真体无实。能诠名假。所证亦尔。即准子文既非变计。又护法同立二空量约变计者。皆有相符。又以变计亦为缘生。何得因云以无生耶。进退岂离。
  菩提至不可得。第二广释。凡举六事。欲明菩提心。从初发心至佛皆见无相。言菩提者即义无相。菩提心名无相也。余亦尔。
  行非行至可得。第三总释。行是有为。非行无为也(晓庄兴取)。
  以不可至安住。第三双结体过名过义。故于无明无义中道住也。名寂静过。凡夫不住有。义寂静过。二乘不住无。菩萨慈悲不住无(隋加云。故不畏生死)。智慧不住有(故不畏涅槃)。曰寂静(兴即取之。沼云。文殊问菩提心经云。彼处无人证。无所用证。亦无法可证。如是通达。则为得阿耨菩提。此意。无人证即无修行者。无所用证即能证行。无法可证即所证菩提。广如彼论。即同本上引小品文。文意善也。但非宗意耳)。又无名义二相曰寂静。寂静中住曰菩提心也(隋加云。从初发菩提心修二种行为智慧。摄众生为慈悲。摄涅槃皆为自利利他。名曰安住)。
  此依至而得生起下。第二答第一问有五。一明十度。二明十度地。三明十障。四明十种禅定。五明十陀罗尼。此五种十。能出十地十位菩提心也。初有二。一明十波罗蜜体。二明十波罗蜜名。初有二。一譬说正明十度。是十菩提心因缘。二善男子依五法下。法说出十度体初又三。一总标。二别解十譬。三善男子是名下合结。初也。此文本属于后。故云依一切功德善根而得发出是名初发菩提心(二疏文头皆牒善男子言。晓庄及兴皆依此释。沼云。旧经错属后文。余因皆不云依余名发心。故应除是名二字。文势则别。此新翻正)。知与不知先标发心方明地行。故自总云答第一问。分文为四。一发心。二修行。三证地。四得护。此初发心发十度心。本云。第二发心譬如大地。乃至是名尸波罗蜜因。乃至第十心。乃至是智波罗蜜因。后后既云第二心等。初要应言第一发心。然正如本。今不言者是存略也。此例不少。皆准前故。庄为说今经多牒本文释之。当知方静。因之回耳。故今此者标。十信至初地发心如下辨之。功德者福。善根者智慧。由福慧二种善根心得发得生。发者生也。出者长也。今准知足(此即沼引庄严论十一答中第八。以福智为自性)。岂非福智而得利物。故正如本。从十信至十行为发。十回至金刚为出。具修二利曰功德智慧。由二行能向菩提曰菩提心。如上释也。
  善男至蜜因下。第二别解十譬。初一明檀。乃至第十明智。初也。本三。一标。故云是名初发心。标十信至初地发心。问。晓公等云。忏悔灭罪明地前行。今说地上。何故今云标十信等之发心耶。答。从彼起故。兴云。初大劫中所修一切福智二德。善法欲等二分善根备足为因而得生起初地真智。名初发心。此即晓义。庄即取之。故不相违。二譬。三合。今转为三。一譬。二合。言此菩提心者。本标云初发心。进退互存。意即无违。三是名下结也。譬有二义。一本。二末。本有三。一如宝种类胜。二须弥相貌胜。三山王高大胜。末有五德。一敬重。善疏故。二一切处平等广大故。三光明。无垢故。四自在。能容一切故。五最高。过诸山故。此菩提下合也。施有三种。一正法施。二财物施。三慈悲施。如意宝珠清净无垢。如法施。须弥有好相貌。如财施有好相。慈悲施自在无畏。如山王力大(兴影取之)。三施亦有五德。一难行施。不转动故。如善路无过失故。二一切施。无吝惜故。如山处等。三自性施。施无著不自为。求生死与自如如相应。如光明故。四善人施。利他纯善无分别故。如山容受。五清净施。回向佛故。山最高。是名下结也。是布施因者。施为初地菩提心之因缘。若无三施五德(随加七相如别记也)。菩提心不生不长也。下九例然(兴云。发心施行互为因缘。故名为因。施行为生起发心之因。发心为施成满之缘故。而言施因者。且说一边也)。
  善男至因。第二明戒。准有譬结。略无合也。地能生长万物。地有五德。一自性净。恒为水火所净。一水浇。二火烧。三风吹。如心自性净而有无明垢。恒修诸度行对治得显本清净。二能治。体性坚故。三广远。无边际故。四安乐众生。四威仪中皆依止之得成就故。五力用。最大事故。戒亦五德。一三业如自性净故。二难行不恼他故。如地坚。三一切具足故。如地广远。四善人戒。摄众生如如地安乐故。五清净。但求佛故。如地力大。
  第三明忍。能安毁辱师子王力大。恒住诸事文同譬也。师子有五德胜如前。第五兽中王胜。亦有三义。一不为外事。二不忘念。三不计他事。初一说菩萨慈悲。观众生如父母等。不以小事瞋之。次一说无常观。入空中观出入息人念念无常。无受者。后一观众生有众苦。示与彼同。忍能安受。师子有三如上。今譬通举三种。师子。本具五德。故云譬如师子臆长豪兽王等。今略有三。一臆长豪者即种类胜。二兽王是第五德。即不计他小事。不以他事生瞋。心不忘念。三有大力者难作能作。四独步无畏者独步无侣胜。五离惊恐者。本云无有兽怖。忆念自力胜无有怖畏。此五说忍五德。一自性。如上释。即种类义。二一切忍。即不忘念。不计他不着小等。三难忍。即难作能作。四因善人忍。即独步无侣。过二乘。五清净。即忆念自力也。是名下结也。
  第四明进有三。此譬也。那罗延者此云胜力(晓庄沼兴皆取此也)。名通两处。一风轮亦曰胜力(庄云。三千世界之所依止。兴云。即三轮中之本。厚十六亿由旬。广即无边)。二毗纽天亦曰胜力。隋加云。菩萨得佛那罗延报力胜。四大力。风轮力最大胜。毗纽天是外道。净洁不离胜(晓云。毗纽天力等内轮力。是故同得那罗延名。今取风轮喻第四惠。庄云。如大婆沙第三十云。十凡牛力等一豪牛。十豪年力等一青牛力。十青牛力等一凡象。十凡象力等一香象。十香象力等一大诺健那力。十诺健那力等一钵罗塞提力。十钵罗塞建提力等半那罗延力。二半那罗延力等一那罗延力。菩萨力与身此力等。兴云。毗纽天力不如风轮。而无胜力可喻力故借名之)。譬本有三。一那罗延。二勇壮。三速疾。心不退故。是法合也(晓庄同之。沼为喻者。不见本故)。故本云譬如风轮乃至速疾如是第四心不退转。又违前后之文例也。然本入结以为二者。且说一边。理实有三。精进亦三。一灭恶如胜力。二生善如勇法。三不懈如速疾。又有五。一风不可污清净。如自性(隋云。正勤有三。一功德猛重。恭敬此行故。二缺。恒修行故。三不颠倒。随如如行故)。二遍满。如一切(正勤亦三。一难勤一切烦恼外道等并诸苦事不可能动故。二具方便解。当得利益事。悉行随不颠倒。道通达平等故。三行修无量功德不安住故)。三上下傍行。如难行(正勤亦三。一如法行。先思度后即行故。二不知足。不为得少便止是故。三不可破。动转不能坏故)。四能持。如善人(正勤有五。一富贵修檀施。二善道修净戒。三安乐禅定。四自利修二乘。五自他俱利。修此为四。一贫教令施。二恶道教令持戒。三为说法利益令得二乘。四苦教修定)。五不退行。如清净度求佛不退(正勤又三。曾经修习。一止心住处。修定。二教告处。随师僧诏而修行。三制戒处。见随教法舍恶生善也)。是名下。第三结也。
  譬如至因。第五明定又二。如前。譬也。有五。一七宝明具七种。种类胜。如自性定持本末二定。本是性。末是修。修为本摄。如宝摄物。清净无三惑也。隋言七者。一种类具足。二相貌具足。三坚宝具足。四利益具足。五威德具足。六福德具足。七无垢清净具足。种类者能摄他。乃至无垢净者一切诸垢不能染污。具彼辨。又云(一种类。无师自清净无虚妄如如是种。二相貌本净。定有二。一根本。二方便。根本定烦恼尽故。方便相貌烦恼未尽。三贤宝自在清净有三。一无出入。未得为得。二得已为住令不失。三起自在不退为利地。四利益有二。一现世住乐。二未来住乐。初未得令得。后已得令不失。五威力转变神通。为利众生故放光动地。或隐没等。六福德。成就众生令清净故。有四。一未信令信。二已信令入。三未熟令熟。四已熟令解脱。七清净无垢。无上远离故。有三。一离业障。二离解脱障。三离一切智障。除皮肉心也)。二楼观。明诸分具足。具足五义如一切。一最高。如出过二乘。二坚固。如如不为皮肉所动。三难上。始行菩萨不能修。四寂灭。如不着生死涅槃。五快乐。如利益众生。三有四阶道难行。如难行有四。一方便。二止观。三喜乐。四神通。此四次第具足(次第果德满足也)。四清凉之风。清是智。无无明。慧是慈悲。无贪瞋。五来吹四门。说四弘誓如善人。四门即四弘。以慈悲不舍众生。智慧不着生死。资进四弘。故言来吹。四弘有通化道之用曰门。受安隐下。第二合也。今略。本云如是第五心上种种功德法藏犹未满足。言种德者。五地五度功德具足也。体具种种功德故言受安稳乐。言法藏者。般若未满足故(晓述意云。减发胜定。而于智度犹未满足。庄兴即取。庄云。虽起定门种种功德。而智慧门犹未之。沼不释之)。三结如文。
  譬如至因。第六智慧又三。如前。波若有三。即如似及如八智。修性二得境界(随云。一境界。二无相智。三一切智。此三无异。一能破闇。二能见色。三能无实)。譬本有三。一日轮。譬道前自性清净心。为后二般若作本。无垢光明故如日轮。二光耀。譬道内修得智慧。依如来性而成离障清净(能除第一义上惑)。三炽盛。譬道后修得一切智照万境。又初日轮智体。次明照用后炎明除惑也。合文云此心者第六地心。故本云如是第六心能破灭生死大闇故。下皆准之。能破者道前。能灭者道后也。道内亦破亦灭也。生死闇者是无明也。不举皮肉者。一举难兼易。二非十地所除。又譬末有五。一合有眼者能见。如自性般若见自性理。二合所应作者应作。如善人般若。三合解正道分。如难行般若。四合幽闇除灭。即清净般若。五显了万物各异(已自光明了一切物)。即一切般若也。
  譬如至因。第七方便。为令功德无穷无尽。无尽者。菩萨以法与众生。为菩萨法无尽故。无穷者。常令众生共得之。功得有三。一有穷有尽。如凡夫用尽。二无尽有穷。是二乘。三无尽无穷。是菩萨。自性有曰无尽。恒与地曰无穷。譬本有三。故本云譬如大富商主。今总略之。一大富者福德威德。二商主者智慧威德。三能令下事业威德。福威有三。一多七珍曰大物。二多衣食(奴婢既饰)曰大用。三多田宅曰大处。此譬三种利行。一利凡夫。令舍三恶道生天中。以财物生乐。二利二乘。此乐涅槃。如多衣食乐。三利菩萨如大处。处者智慧见境界。慈悲缘众生。无量如大处。智威亦三。一能不见。二能护。三能长。此譬三慧。一闻。明未得令得。二思。已得令不还。三修。不还令增。此三慧为三果。为得自性住。凡夫至十解。二为得引出法身。十解以上。三为得(隋云。为得三果者即三身果。又以教法为因。三慧果也)。又能不见是见地。后发心至初地。能护是修地。二至七地。能长是八地至金刚究竟地。无功用心也。事业威德有三。一能灭一切障难。免劫贼等。譬菩萨现在安乐住。二能至安乐处。譬成就佛法。三令他人与己同利(所得宝物与同伴。平等无藏用心)。譬成就众生。又大富即布施方便。化少乘。商主即爱语方便。化中乘。三作事即利行方便。化大乘也。同利。同令三人解脱。又商主譬末中五德。一报得神通知他心。譬自性方便。二具解五明。譬一切方便。三自性正业。以财法利他。譬难行方便。四知根是利他。即善人方便。五用财物与他共用。即清净方便。自他同得佛也。合文有二。一舍恶。二获功德。是生善。初文。本云如是第七心能令得度生死险恶道故。险是烦恼。恶是业。道是报。后德是道。宝是道果也。第三结云方便者。一布施行令信。二爱语体能言。胜智者。有无穷无尽之用也(隋云。前五种中。前一胜智。后方便也)。
  譬如至因。第八愿度。无用为用。前第七无尽无穷。未必恒用之。八地自行化他。念念无间也。愿者。昔日愿得十地十如如。今至八地具见十如如。此是愿求果处。故言于一切境清净具足是名愿波罗蜜。一切法是十如如。是愿果处也。譬有三。一月者明义如如境。道前法身未见之时。如月自体不现而恒不灭。二净者明行如如境。道中法身。故知应如。本云譬如月净。三圆满者明至如如境。道后法身。八地具见此三如如究竟也。又月显法身。净显般若。圆满譬解脱。明八地具得三德也。一切境者十如如。清净者已得初地至八地。具具足者来至九地十地已具足也。已得之者除障。故言清净。未得之者已见。故言具足也。问。有或不得。亦有或不见。答。通说实然。但欲明如理不理异故言见位前。故言不得也。譬末有五。一月体无增减如自性。二光明无闇如难行愿。三无处不照如一切愿见十如如得。四但为照他如善人愿。五清净如清净愿。得佛地净乐也(此五有二种性。一水空所成。故月恒冷。显是水性。二恒照明是空性光明。而清凉是水性也)。问。八地已上但缘如如不见虚妄。云何修四辩五通。譬说法说修行愿。答。誓愿令尔。无作心也。
  譬如至因。第九力度。慈悲智慧为体。十力四辩为用。本二。譬合。今加结三。初也。譬本有三。一主兵臣。二主宝臣。三处分臣。即今云如意自在也。初明福德。一切人见皆生畏伏之。二主宝者。智慧大威德。善识一切。有恶心向王者。王心不耐。即知驱遣。后事业大威德。既知众生好恶中人之分。若处分好者近王。恶者远王(一人见此三德。如轮王。大辐德得为主兵。大聪明得为宝臣。大了事得为如意处分)。此三即譬九地。力度有三力。一譬能生功德。功德生故严净佛土。随所在处有五如。如人畏伏也。二譬能生智慧。智慧生故庄严功德。三能生慈悲。慈悲庄众生。有三轮化他也。譬末有五德。一此三人果报神通能自知。知他心如自性力。二此三人福德所感。言语教化令人信受。如善人力。三此三人于三世微细境界能如理选择。如难行力。四此三人能知一切尊卑次叙而安置之。如一切力。五此三人心平等故。用四摄法能调伏众人。如清净力摄佛众德。此心善下。第二合也。譬本既三。合亦有三。此初合力度生功德。二无量下。合此力度能生智慧。即听闻也。本云功德普洽。雨德牒云功德因法。功德者五度也。因者般若。般若是庄严五度之因。法者即听闻等四法。此法能生智慧。智慧是庄严功德之因也(有四因缘无智慧。四因缘生智慧)。言四法者。一自听闻生智慧。此是智慧因。若自不能听闻故不了达。此是无明因。二不为他说令他不听。此是无明缘。善为他说令听闻。是智慧缘。初一生智慧。后一长慧。三遮障他听生无明因。四颠倒为他说。是无明缘。与此二反。是智慧因缘。前二令现不得智慧。后二令未来不得智慧。一现世因。二现在缘。三来世因。四来世缘也。因者自听得解。缘者自说令他听闻。难使我解长。初未得令得。次一已得令增长。后二异者。初一明来世未得令得。后一明来世已得令不颠倒。如是四法庄严智慧。智慧庄严功德也。总摄此等今言无量功德。三广利下合。此力度三轮化人。此下两句例上。一句应言善能庄严无量功德善能庄严广利群生也(沼取此云。无量功德通于二处。无量功德庄严佛土。无量功德以度利生)。是名第下。三结也。
  譬如至因。第十智度。十七地论有四譬。譬菩萨有四生。一大胜生。如虚。二除灾生。如医师。三随类生。即随类生。四增上生。如轮王。就初有二。一大身如空。即化身。作大鱼等遍满十方饱众生。二大力如空。即应身。现智慧力满十方也。二除灾者。菩萨随以生处能令诸苦恼息。如入热地狱令地狱不过热。此通应化二身。三随类生者。菩萨六通随类教化。作外道鬼神王劫贼主。此亦应化二身。四增上生者。作转轮王伏于一切。亦二身也。今无中二。就文有二。一譬。二合。加结为三。譬有二。一如空大胜生。二轮王增上生。合亦二。一合初二身。于一身境无障碍者。本云悉皆通达故。即是应身合大力生。二于一切处皆自在者。合大身。十地有十自在。此文止举法自在说一切法也。至灌顶者。合增上生。灌顶位有六。如十地论释。一随何等坐者。非一故言随。明得一切真净境界以为自安神之宅。二何等身量者。得一切大法身与真相称。三何等眷属者。法身净土皆缘起无障碍故。能摄一切。复于眷属音摄一切。四随何等相者。身出游行自在。令一切十方皆大震动。普现菩萨得受位故。五何出处者。于一切处出生功德成大利益。六何等得位者。得一切佛位也(隋又八义释灌顶位。具如彼也)。此空譬末有五。一空遍故。能藏受一切。如自性智万境不出智外。二无为。能与万物作生灭处。如一切智生一切行灭一切生死。三恒常利益无变异。如善人智。四无量广大。得至量究竟。如难行智。五与有法不共(与四大诸物色等尘不相离故。得无等法入)。如清净智。此智广大。与第六般若异者。般若但照第一义谛。智度通照真俗也。轮王譬亦五德。一遍知一切邪正事无等。即自性智。二恒行一切正法无等。即一切智。三大心大力毁誉无动。即善人智。四功德智慧事业三种有大威德力。胜他无比。即难行智。五已得七宝王镇自在。与余王不共。即清净智也。结文应知(沼云。真谛三藏。十发心因。法喻各五义解。以下十度各有五行相故。虽有此理然无正文。人释为五义亦难。准下十度中各各五行。真谛以彼瑜伽论中六度各九门中五门配之。一自性。二一切。三难行。四善士。五清净。随应配之。道理亦难。诸经论说各各差别。杂集唯识等。初六各三。后四各二。大庄严论。六各六门。宝云经中。十各十门。何故但配瑜伽九门中五门耶。故知十度行相差别有无量门。诸经论中随影互明。各不相违。然随行相依释亦得。以九门义摄一切故)。何更引余。自既辨云下十度各有五行故。此即文也。若辞改者。子尊三藏教体五门亦出何典。况既广见之说。管见岂得障耶。又彼五门配此五行。若不当耶。若许。过即在瑜伽故。况既自云十行相无量门等。又解妨云。余经论说十度初六各三。后四各二。何故此经皆有五种。答。一一行中各有多门。诸圣教中影略而说。故不一准。令亦尔也。道理难者。此言可许。未心岂易。隋晓庄兴皆取此体。明为物则。据子难耳。又复可思。本末之说莫不周圆。谬而执故果推子征。唯为嫉胜矫乱难耳。
  善男至当修学。第三合结。十种菩提心者。十度是十发心因也(兴举二说。初引晓云。十种发心为十度因。后引今说。若如前者。真俗二智应非互因。若如后者地地入初。应无因故。更互因果。皆无前难)。既言十度是十心因。何应无因。此难无诠。今谓。据因凡有缘正。后说约缘。故上云。施为初地菩提心之因缘。若无三施五德。菩提心不生不长。初说约正理心。正是诸法种故。但唯不同相似。唯心彼立别种。口言唯识实非心故。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善男子。至波罗蜜中。第二法说出十度体(兴云。非也。前十心中既有合。而更重合无用故。又十度中皆引自性一切门等配释非也。彼论唯以九门释前六度。不说后四。有九相故。今依菩萨地。六度皆有九门。颂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智论六度皆有三相。如应远离三轮相故。唯识七种最胜所摄。成到彼岸。乃至此经十应皆依五法得成。有此异者。十种胜行无行不修。无善不摄。故诸经论随说何门皆不相违。三轮净相行别必有。故不复论。九相七种或有或无。故总引诸论容有之相。以释此中十度五法)。佛说一乘有三周中。第二譬内亦非无法。而随增故名譬说门。合亦尔也。先多喻显。故晓庄沼皆云。发心自相难可了知。故寄世喻以显明之。今全法说。披经见之。此例非一。如灭障中非无忏悔。随增故云灭业障品。不尔何故子前梦见中云。流转者胎卵二生。愚夫者湿生。烦恼者化生之因。随一增故耶。后征准前破沼义也。又既自云。十行广故。随说何门皆不相违。若尔准述于义无伤。况论四十九云。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各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五种大愿又十种大愿。名愿波罗蜜多。十力加行名力波罗蜜多。于一切法如实安立清净妙智名智波罗蜜多。复有异门。谓无量智名方便度。希求后后智殊胜性名为愿度。一切魔怨不惟道性名为力度。如实觉了所知境性名为智度。广如晓庄。子双述之。沼引初说。又云愿行。唯识二愿。瑜伽如上。发菩提经论。大庄严论。宝雨经。各说十愿有同有异。力智亦尔。烦不具引。岂但九相。此则释后又既释前。今经十行各有五法。唯亦释后有何违耶。核审诸德专诚赞述。唯视近相未通远致。良有翻主乃述此义。非但风雅亦兼玄意。所谓绝妙好辞亦在谁矣。出十度体即为十别。文各有三。一标。二释。三结。文处显也(晓庄及沼皆取此也)。就须弥譬末有五合。一信根合第一善路。即是难行施。不动转如信根坚固。二慈悲即合第二处等譬。即一切施。慈缘一切。三无求欲心合第三光明譬。即是自性。四摄受一切合第四容受譬。即善人。五愿求一切智即合第五最高。即清净施也。晓得此体。隋应绞释。庄兴取之。且以善人为第一者。余处直言信心。今殊加根。意显信心必坚固义。譬如草木有根无动。故法花中叹菩萨德坚固为本。检文可知。次既慈悲必平等。是义显也。如是一一推量其余岂无一难。故应如本。为遣人执且假论之。十行周圆。何说不契。
  第二合地譬戒五德。一三业清净。合上自性三种清净。即自性戒(隋云。常摄六根是念力故)。二不为众生作烦恼缘。合上能持坚固。即是难行戒。不恼他(无过失是定力故)。三断恶开善。合上广远譬。即一切戒。断恶是摄威仪。开善是摄善法(智慧力故)。四过二乘合安乐众生譬。即善人戒。摄众生(正勤力故)。五功德满足合力用大。即清净戒。具感佛德也(入定佛取境明了。已得自在分明力故)。
  第三合师子譬明忍。一能伏贪瞋合种类胜。即自性忍。此言伏不起。非方便中伏。二不惜身命等合兽王有三义。一不惜身命合不计他事。二不求安乐合不着少事。三止息之想合不忘念失威仪事。初一慈悲观。二苦观。三无常观。止者依也。息出入息也。想者是观。故本云止息之观。依出入息即见念念无常。无能骂所骂。依苦观见众生有苦。故不瞋之。依慈悲念众生如儿子等。三合大力。难作能作即难行忍。言思惟往业者。思我过去有打骂业也(思我无始。于长时中不修行菩提。致使过去有打骂业。故安受能忍。此有三。一有势力。二自在。三胜性。下劣有三。即翻前三。大力能忍。下劣无势者瞋等事也)。四合独步善人忍。即言发慈成众生等(成就众生发慈悲心有五种。一于忍辱中自观其功德。二能自忍辱。三教他合住忍。四为他赞叹忍辱。五见他行忍生大欢喜。依此即无不可也)。五合无怖畏即清净(作是思惟。诸法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作是不生不灭。是中行者能忍。何者所忍。忍解此法故)。为得无生忍者。即佛果也。
  第四合精进凡有五种。一清净。二遍满。三下上傍行。四能持。五不退。今言烦恼不乐住者如风净洁。自性精进。二德未具等如风遍满。修行即一切精进。三一切难行不生厌心。即难行精进。如风上下傍行。四慈悲摄生即能持。如善人精进。五不退地风不还。即清净精进。不退有三。一十信。二十回。三八地。如满愿品释也。
  第五合七宝譬明定。一诸善法等(三乘法也。摄者修行禅定。持者是住自性。不散是不起)。合上七宝种类具足有七。即是自性禅定。能持本末诸定。本者性得定。末者修得定。二愿解脱等。本云解脱生死二处不着。合上楼观五义。寂静最高等即一切定。三愿得神通是善人定(成就四无量心。未得令得。已得令入。已入令解脱)。超合上第五吹四门义。四为净等。本云发心洗浣法界为清净心故。即清净定。合上第四清净之风。清净定无生无灭是其境。发心者为得佛果。洗浣者为除法界中四谛(虚妄即金刚定)。为清心者为显识(阿摩罗识)。五难行定。烦恼根者心之初也。欲令众生得一切智。显本识也。追合第三有四阶道上下难行。明菩萨正上上界为众生更下下界也。
  第六合日轮譬明般若亦三。就第二中又二。一就五句之中。初句先合譬本有三句。本云一切诸佛菩萨聪慧大智(庄具牒云。佛言善男子下。第六释慧度。此复有五。一切诸佛菩萨聪慧大智供养亲近心无厌足者。此中应言聪慧大智供养亲近诸佛菩萨心无厌足。速通达故名为慧。有大用故名为大智。云何大用。略有二种。一通达大法。谓甚深缘起。二能起大用。谓能起故。乃至静虑速圆满。供养者谓十供养。具如彼疏)。具牒文也。口言今正。而实牒本。终释如是。是事既多。不可具引。勘文知之。故知谤前必不可也。一聪。今日轮。是道前自性般若。聪明。二慧是真解。道内般若。合光耀。三智。道后上上智。合炎盛义。又聪是俗解。真是真解。大智是第一义谛解。又聪是法身。慧是般若。大智是解脱分相。菩萨具前二。佛但有后一。故言一切诸佛菩萨也。今即举明以摄聪故。二合末。末中次第合有眼。是自性有三句。一供养是听闻正法。生闻慧。二亲近是正思惟。生近理之解。三无厌是正修行。增进不止。又供养有为他广说。亲近者读诵受持。不生厌者如说修行。此三并是自性般若。二明善人般若。此合末中第二。众生所应作者令作。说深法者。说菩萨戒定慧甚深理也。心常乐者。乐闻有五智。初三即三慧。此三为道方便。四道内无颠倒智。此是十地真道。从三慧生。五道后如如也。言心常乐闻者。第一闻正法所得闻慧也。无厌足者即是修慧。文中但举二方便也。此曰善人者。为他学此五智也。三合第三合识邪正道异。如难行。般若有三种难。一于法如如欲通达难。即十信至十回向。二烦恼对治修行难。是地中也。三断除一切所知障难。即金刚心除元品。此障一切所知十如如令不现前。言真俗胜智者。上三位智有是真有是俗。四见修下清净。此合第四灭一切暗。是妄想俗智(庄云。谓分利起。行相粗故。初见谛理即能永害。名见所断。俱生烦恼微细难断。数数思惟真胜义等能永害故。此即名为修所断也。兴云。有说前之三地多不信习。次之二地多身见习。次之二地多声闻习。次之三地多缘觉习。故说般若断见思惑。即违论说。身见四地不行。五地已断下乘障故。今欲显般若自性正是无分别智摄故。第六胜行中偏说速断见修二惑。非谓六地亦断见惑)。说主未明。然既云习明非实行。又约断有正断遮断见惑约遮。修惑约正。故不相违。此又意欲显种智。未必偏说无分别智。若尔何故文言真俗胜智乐善分别乃至世间伎术五明皆通达耶。初地已上双照二谛而未等观。故大论云。至第七地方云等定慧地。勿邪推也。五合第五万法各异。即是一切般若有二。一俗二真有五。一通达相名。即十智定。分别性空。通达思名。即依他性空。三通达制名。合空上两言说之曰制名。如上释也。四通达如如功力。是道空。五通达功力果。是道果空。二俗解亦五。即五明。一内明。明四违陀等。此论说生死解脱二种之理。明身内事曰内明(隋云。此论外道说者。意如沼释。故云。问。为唯佛教名内明耶。答。外道亦有。但明内身因果名内明处)。二医师方。三工巧。四因。从一切内外二道诤论立诸法有因无果等。五毗伽罗论。论一切音声等事。即是声论。此文中但举后五(沼云。世伎术者。云十四能也)。
  第七合商主譬方便度。初合第一自性方便。如商主报通知他人心。此有三智用。一知众生根利钝。二知欲乐不同。三知性大小乘异。如上三而为说法也(隋云。众生行有上下根。上即本行。即数二。下即速疾。平行众行根利。不损自他。数数行众生放逸。自损不损他。速疾行众生根钝。邪智能种。自损损他也。平等行如大迦叶伏龙。数如难陀罗生欲。速疾如央窟摩罗杀人。菩萨能知上三根而为说法也)。意乐等者。本云于一切众生意欲烦恼行心悉通达。言意乐者是解脱本。烦恼行者是系缚本。禅智具知。故云心皆通达也(准次门云心皆晓了。故知心字应如本也)。解脱有三。三乘也。烦恼有三。皮肉心也。二合上第二譬解于五明。无量对治者。为声闻说四谛界入等八万四千法门。并菩萨说十度等无是对治门。即是一切方便胜智也(沼即取之)。三大慈等者。合上自住正业以财法利他。入者入生死。出者出涅槃。又菩萨入畜生出人天。入人天出畜生。以化众生令住善法中。财法利他是难行方便。大慈悲即住正业。出入自在即财法利他。四合第四具一切伎能。知根欲性而利益他譬诸波罗蜜者。能摄五度也。皆愿修等者。本云多能行成就满足悉皆愿求。为十种如如理起十度行。七种已修行成就。三种未成。故云多能(晓意。多字属上者。是依深密经。庄全牒本文而释。今非但此处。余文多然。沼兴两师不属上也)。然今文势应属上耳。愿者于所乐(波罗蜜所)别生要期心。修行者准本云求也。为得所愿而觅方便也。成就者成就愿也。满足者求也。自具七度。多是伎能化众生。随根欲利益曰善人方便也。五合第五财物与他共用。佛法有三。一行因。从初发心至十地。二得果。道后三身。三化他。即恩德。佛后化三乘。初二即自有财物。后一即与他共用。言了达者即因也。摄受者即得果也。皆愿无遗。本云皆悉愿求者化他也。愿者未化欲化。求者机至正说(准今以愿为无遗义。以求为愿义无妨)。依此第五令自他得一切所知。是名清净方便也。
  第八愿度。合月无增减譬。就文为二。一明境无三世。不生者如月不增。无前际。不灭者如月不减。无后际。无前无后故无现在也(隋加以五自在空而为体。明八地功德。一无分别。二无不遍。三无间。四令见。五无住处。初不作意自然。不舍境界。名无分别自在。二无不遍者。菩萨修行遍如如名净土自在。三无间者。平等通达名智自在。四令见者。于一时中自利利他。见十如如。名业自在。五无住处者。有相无相难合能不住生死不着解脱。名无住处自在。就文为五。一即无分别自在。明境无三世。即是因义)。二非有下明心无断常。不生有无等四谤(此非有非无者。因果方便即是道义。又因有三。前际不生。后际不灭。中际不有无。不有无相。如如心因通在因果。非断非常。说有增益谤。说无损减谤。说亦有无相违谤。说非有无戏论谤。菩萨见因有相。不生不灭无谤。不有不无。故安乐住)。心安住者。境智相称也(有五安乐。一不怖畏。二不欢喜。三无厌足。四无味着。五不分别。凡夫见生死欢喜怖畏涅槃。二乘怖畏生死爱着涅槃。菩萨过凡夫二乘也)。此一观如如不增不减妙用说自在得也。合月自性光明难行(明净佛土自在)。一切法略有二。一因。道前如如。二果。道后如如。言最妙者是道前因。清净者道后果。道前带相而无染。宜曰最妙。道后无惑宜曰清净。略举前后而具收中间曰难行也。心安住者住前二理。安住如上释(又最妙是能对。即净识。一切垢是所对。垢不离识故言清净。欲明观此垢即净。无能对所对。一体故心安住)。三合等照一切皆无相譬(明智自在)。过一切相有四义。一无作。无因果相。二无行。明无断常相。三无异。明无自他相。四无动。无去来相。此四种摄一切相尽(又无因即无果。二无他自亦无。三无去亦无来。四无动亦无前后。合八种摄一切相尽)。四合月但照他。明三种受化善人愿(即业自在)。一未入令入。此下种十信。二已入令成熟。十解十回。三已成就令解脱。十地已上。又众生有三聚。一不定凡夫。二定不定二乘。三定菩萨。为利益此三众生之事。此明业自在。于俗谛中住者。菩萨虽在俗教化。而心不离如如安住也(晓云。愿心无动。名为安住)。五于奢摩下。明有相无相双行不相妨碍。此是无住处自在。不住生死异凡夫。不住涅槃异二乘。合上第五清凉譬。即清净愿。菩萨有二种心。一舍自爱念为生死修涅槃。即智慧毗婆舍那。二生他爱念避涅槃住生死。即慈悲定奢摩他也(此有二。一切众生不得佛。一凡夫为生死不得佛。二二乘为涅槃不得佛)。月净如慧。水流如慈悲也。
  第九力度。合主兵等三人共有五义。言一切众生者凡夫。心行善恶。本云心行险道。两德牒云心行险恶。心行者心惑。险恶者空也(隋云。皮肉。又心行即平等。险者数数行。恶者速疾行。即是三种烦恼)。菩萨力度能解了之。即是处非处力。此力主知因果。故言以正智力能了。合上三臣报通知他心自性力。二既知他心。他心有三。菩萨四辩为说法令入如如深理。此地菩萨具四辩。法据解法如如理无生无灭。义辩识无深无净义。辞辩能难。乐说辩释。此是定力及三世力智。此善人力。合语言皆信受也。三合解于三世能如理撰择譬。即难行力。言轮回者。本云往还。从过去出入现在名还。从现在入未来为往。往还二种。善恶二业以为本。故云随缘业。了知者。本云见知。见者天眼见众生生此愿彼。知者三力知之。一处非处。二业三定。初能知善恶(知善入善。知恶入恶)。次知三报业。定力知有漏无漏。无漏生五那含。有漏生四禅四定也。四合师位尊卑高下安置譬。三根性者。本云三聚。凡夫于善恶二处不定。定不定二乘于善定。于大乘不定。三定菩萨于二处定。五如理为下。合平等能摄持大众譬。即清净力。令种善者十信。成熟者三十心。度脱者十地。智力如是为说法。依此三位而利益之。如上心平等义。此为至处及三世力知之(此即三力。一宿。二漏尽。三至处。能知之)。
  第十智度。合虚妄轮王二譬。于诸法者。总举善恶境也。分善恶者。本云于一切法分别善恶具足智能。明十地智慧能智慧。一能遍知一切好恶事。以知定境。如空藏受。知自性明了。本经次四皆云具足智能应知。二明能灭恶生善。如空为万法作生灭处。言远离者灭恶。摄定生善。此是一切智度。此修习功能也。三明利益安乐。不住生死故利益。不住涅槃故安乐。如空无变异。过真俗二谛住第一义谛。言不厌厌俗。不喜喜真。此善人智也。四明有因具足。如空至究竟处。此难行智。五佛不共者。明果报具足。一百八十不共法。及一切智智。是明不共。即行不共。如虚空不与有为报共。是为净智(兴即取之)。受灌顶者。本云具足灌顶智能(又灌顶有二法。一明足。即是智。二行行足。即是能。佛能明。佛能行。故云具足)。次轮王譬亦有五。一此五遍知一切邪正事。即自性。二修行一切正法。即一切智。三大心毁誉(世间八风)不动。即善人智。四功德智慧事业三种大威力胜一切无比。即难行。五已得七宝等王领自在。胜余王故不共。即清净。次合之。还依上文。一能于诸法分别善恶。即自性智。如王知一切邪正事。二于黑白下。即一切智。如王修一切正行舍邪行。三合善人智。四具福智人。即难行智。合王福德智慧事业三义无比。五即清净智。合与余王不共也。
  善男至密义下。明十度中。第二释名有二。一总标。二别释。初也。
  所谓至密义下。别释。此十度义十门分别。一释名。乃至十因起次第。今略述三。一释名有二。先别。后通。就别檀者此名布施。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掇己惠人目之为施。尸罗此云清净。三业炎非热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号清凉。以能防禁故复称戒。羼提此名忍辱。他人加毁名之为辱。于辱能安目之为忍。毗离耶者此名精进。练心于法故说为精。精心务达故称为进。言禅那者此名思惟。亦云功德丛林。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能生诸德亦言功德丛林。波若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巧辩之智以为方便。求增进智名之为愿。坚固之智不为魔动名之为力。于法开觉名之为智。后通名者。如是十种通名波罗蜜者。此言最胜究竟。章云名度亦到彼岸。波罗彼岸。蜜者是到(晓取加云。亦言最胜行。亦名无比聚。庄云。波罗蜜云彼岸。多者云到。兴即取之。沼云。始迦十。波罗彼岸也。蜜多离也到也)。此有多义。至文当述。
  二辨体者。若就根本以心为体。离心之外无行德故。若据方便色心为体。如布施中。身口舍财是其色性。思愿舍财无贪是心。戒中。身口离过色性。内心清净是心自性。余皆准之。
  三决疑者。问。大论等皆说六度。今经何故说十度耶。答。就前六中开出后四为助伴故。此有二义。一约别。二约通。就初。若依相续解脱经说。方便别伴前三。愿伴精进。力伴禅定。智伴般若。以前三种化众生力化物须巧。故以方便别伴前三。精进胜求须愿佐助。故偏伴之。此亦有二。一前伴以现在世多烦恼故。不能精进勤修善法。愿未来世烦恼微薄勤修善法。故为前伴。二后伴。依精进故能起愿心上上胜求故为后伴。定多力用故力伴之。此亦有二。一前伴。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转劣悕望得胜悕望。名之为力。以是力故能修禅定。故为前伴。二后伴。依禅定故起神通力。故为后伴。又定后佛十力种性。名之为力。此力亦是禅定后伴。智与般若知见性同。相伴义亲。故偏伴之。此亦有二。一前伴。谓由俗智开出真智。故为前伴。二后伴。依真谛智起世智用。故为后伴。后通义者。若依地经及地持论通伴前六。彼说巧智为方便故。能修施等无量善法。求进智故。令其施等上上胜进。贤智力故令彼施等不可破坏。觉法为智。以是智故于施等法差别异智摄化众生。故后四种通伴前六(瑜伽初后三释意同。文如上也。沼云。准文殊问经。发菩提心经。为治十障立于十度。前六悭等。后四障者。七烦恼心障。八颠倒道障。九不自在心障。十有我相障)。广如义章第十二六度义。今有十七门度义故。以多门释。若依十地论有二十四义(庄自此云有十七。一具二利故名到彼岸。二到所知彼岸故。三最胜所作故。四不退故。五六度故。六破有无见。七非结所缚。八涅槃大灭。九具三义故。十具三无等。十一具四义故。十二具五因缘。十三具六相。十四具七最胜。十五具八相故。十六具十二最胜故。十七今经由十七义。名到彼岸。具如彼也。沼略取)。问。文中既有十七门义。故隋依之。何故梁云十六义耶。答。第十五六有通别义。通论两义即是说法。别言前破邪后显正。梁取通意合之为一。故言十六。文以别义开为两义。故有十七。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此即初义。本云生道胜利(庄即取之)。有三。一时节具足胜利。三僧祇劫修行一度。十度三十僧祇(章云。度三僧祇方始成满。故优婆塞戒经云。前二僧祇所行檀等非波罗蜜。第三所行是波罗蜜)。二自性清净胜利。十种如如是十度因。此如如是自性。除十障自清净(能舍有相到法实性)。三果报最胜胜利能得无上菩提也。亦皆由行道得之曰行道胜利。此三中。一为成就(隋云。时节常利益)。二为清净(不虚妄)。三为究竟(不退转)又一以时为名。二以境为名。三以果为名。具此三种名波罗蜜。故名为度。
  二满大智者。此明圆满因果是度体。圆满有二。一修圆满。即十度如如智。二境圆满。即十地如如境。前意明具除十障。此意明具见十境。
  兼三行非行下。明第一度大不执是度义有二。一不求恩德果。二不求二乘果。行十度不求此二果也。言行者愿世法果。非行事出世出世果。恩德果为名利他名现报为着他也。不执者不求出世果。不著者不求恩德报。
  第四明无颠倒是度义。倒有二。一生死佛地。于此二倒无计故(于此二倒正觉正观照了不计故)。是度义(见此岸无功德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见彼岸常乐我净。是名倒也。沼取此意)。
  五具足度他是度义。始终皆摄也。言愚人者凡夫。智人三乘也(皆摄受者有三种。一摄受化。二度他。三依最胜利益。摄有六种。一时摄受。二增上摄受。三眷属摄受。四长时摄受。五不长时摄受。六最后摄受。一时摄者。菩萨初发心。摄为眷属。作念。我今为诸众生而作强故。随能如理利益安乐。如是发心求愿行之。二增上摄者。若为主为王及父母等。用四摄方便如理摄利。三眷属者。匡领弟子众。如理随其贪瞋等患。教化令修观对治之法。在家名增上。出家名眷属。四长时摄者。成就最下弟子。即是凡夫二乘。五不长时摄者。谓菩萨根利最上故。不长时摄。六最后摄者。即上第四长时摄。根钝最下故。长时同利。最后利益度)。
  六明最胜自在是度义有二。一能雨财宝。二能雨法宝。能具此二曰度(此有二种。一能破虚空雨财宝。二无量门定雨妙法宝。财法二施令满足。大乘中说。菩萨有破虚空无量虚空无量门定由通达如如。所成能满足众生。何以故。此定有增上缘故。而金宝等从虚空藏。是以譬打破虚空定。一切法人此法门故。能闻众生问难故。菩萨能答示其浅深。是降伏外道。以此空定为门故。无量门定能雨法雨。一切义理故。能具此二曰度。兴影取)。
  言珍妙者财也。法宝者法也。种种者上二种也。
  第七解脱智满足是度义。此义可知(此有二种。一无碍智。能断现世烦恼。二解脱智。能断未来烦恼。是智用有三。证得最胜是度义。证得如来法身故。二是初地菩萨见道所摄。见道所生故。菩萨生在佛家得佛法身分故。是名菩萨证得最胜。三为降未伏者。已降而镇守之。是名菩萨证得最胜。无上为人如如正根本因。初得无上行。以得无上境。后得无上智。第一初地是圣人体为证得。第二佛地是满足最胜也)。
  八明正知二种界是度义。知法成智严。知众生界成福德严也。隋加云。而众生界是法界。是三地最胜流。于余地中悉有顺流。何以故。一切上地修道所摄故。于余道修地中有皆法流。何以故。已为福德智慧行作根本法界故。于一切无分别故。法界转令自他利具足也。众生界者为如来法门有因故。又如来法无分别如如因。亦是自利利他。生福德智慧行者。法界如如流。福德智慧行者。生众生流因闻。智慧自利。福德利他。与果相似。是名法界因。因有二种前见道名生因圣位。后修道是满足因也。
  九明无穷尽是度义。言施智即是檀智等。等是中间八度。智即第十(兴即取之)无穷有二。一回向大菩提。乃至无余涅槃而不穷尽是度义。以法如如无穷之理。持十度福慧行亦无穷。二为利众生。众生无尽故十度无尽也。言令至不退者即是明无尽义也。地有二。一无上地。能利益是佛地。二不可思量地。是众生即所利益处。无上地合慧不尽。不可思量地合福不尽。不穷能曰不退不转也(加云。如无增减经说生空譬界空。如众生界是阿摩罗。阿摩罗有二种。一真实无增减。二虚空亦无增减。众生界亦二。一众生。二众生界。离众生界无别众生。故无穷尽)。
  十明二无分别自在是度义。一修行无分别自在。菩萨久劫修习智。今不作心行十度而自增益。二自性无分别自在。菩萨现世心中行十度有五无相。一不着不惜身命。二不见来果及现世报。三无分别不分别我能行十度。不分别于他处行此十。不分别此十是所行法。四无过失。示屈二乘生十例等。五向无上果。此五曰自性者。与如如自性理相应也。言无生忍满者。以八地无生忍位是无分别。从初地已上亦有二无分别。与八地二无分别扶顺故。能得八地无生忍满(沼兴取之)满故见一切烦恼随顺无生。见三世中后际无余。见法界究竟不生。故是满足。
  十一一切下。明自他相摄无间是度义。智慧自在从法界所得能智。见他身如己身故。令众生见彼身如我身故。菩萨施时令众生自见是彼施念念生大喜故。众生施等满足。无间者有二义。无时节我恒行。二无自他。他不异我。如此最胜故是度义。问。下九亦有此二相摄不。答。有之。如善吉入无诤三昧令一切众生不嗔。又菩萨见他行施心随喜之。即是菩萨施成也。
  十二明二种成就是度义。言能于菩提者。本云于菩提道场。一本云菩萨清凉也。十度能令诸果成就。成就是果义。菩提此言觉。末转伽此言道场。菩提是金刚心。是能觉之穷。道场道是佛法身。是所觉之穷。言道场者除秽显净也。即清凉此两是能成就。成佛下明所成就。本云佛慧成就有四。一佛慧。初地至八地。二十力。九地。三四无畏。十地。四不共法是佛地。道场成就不共。不共是佛地。即具合力无畏等。但觉地离三说三名无。觉合明也。佛慧是功德。初地及八地者。佛是如如。此等地明正觉自行。见如如佛体曰慧也。十力是第九地。如力度。无畏是第十地。业自在也。明至金刚十力等足。至佛不共等圆。文应言于菩提成就佛慧十力四无畏。于道场成就不共法。本云道场在因也。今皆准之。
  十三明法界清净是度义。本云生死涅槃皆是妄见能度无余是波罗蜜义也。凡夫妄见生死。二乘妄见涅槃。佛度此二种也。言度者定也。无余者是佛法界最清净也(加云。菩萨度二妄未得尽净。名有余也)。
  十四明恩事究竟是度义。恩事有三。一加行处过凡夫地。十解。二证得处过二乘。十回。三毕竟处过菩萨。佛也。化身为加行事成就利益。未下种令下。十信已上。二应身为证得事。初地至金刚成就利益。三法身为毕竟事。众生已就令至究竟利益地也众生有三。一不定凡夫。化身利益。二定不定二乘。应身利益。三定菩萨。法身利益。凡夫拔皮曰恩。二乘除肉曰济。菩萨除心曰度。
  十五明至能究竟位是度义。能究竟有五。一能令一切众生亲近生敬重心。此能从相好神通具足生故。文言一切外道来相诘难。二能断一切疑心。善能答难故言能解释。此由十力生。三能破邪立正故言能令降伏。此从四无畏生。四能除损及益事。一切凡夫作善得虚妄果无利益曰损。二乘除少分虚妄曰益。未令尽曰损。菩萨毕无曰度。梁隋俱云。文言见波罗蜜于种智生即如如智。此智无虚妄损法也(此句。八及十本无故应见七卷本也)。五不失众生利益事。从慈悲无妄失生。即文言转十二行轮也。(此即第十六度义也)外人有二。一不入佛法(隋云。名为外人)。二未入大乘也。诘者念过去失可正义难化。难者问难求解。前诘难后。诘为未信令信。为已信求解。解释者。众生有三。一无明不知出生死。二执惑欲出不敢去。三颠倒遂去失理。菩萨除此三惑。故言解释。除者破邪解。伏者立正义。见波罗蜜具释如彼。又善能解释者为众生。令其降伏者为正法。就法有二。一为救护不令他破。二为弘通使法宣行。为众生亦二。救护令断三种惑。二发起令修十度行。
  十二行者十二智。有二义。一为十二有二义一为十二因缘。二四谛。一谛有三合为十二智。如法轮义中释。隋云。约十二缘为十二行者。一覆行。即无明能覆一切义。二安立行。即行处。善恶不动三业也。不动是定业有二。一因。二果。果是定。因是五盖。不动之二色。定业决在色地受之。无色亦尔。三种能安立自身于阿梨耶识三能将行。梨耶识明陀配意识。从死后入未来。五识不定。故不明之。四能摄行。谓名色能摄六入令具足也。名者意根为五识作根本。色者身根为眼耳等四作根本。有此二根为本。方入六处也。五具足行。道具足六入也。意根能生五识。五识令意根具之。六分别行。触支也。一依根。二依尘。三依识。此三和合生触知有三。一相应。二相对。三异时。相应者根尘相对。眼对色等。此有三。一定不定。定者如眼见色必定不倒。不定者如声。或倒耳闻。或不倒闻。二相对有三。鼻舌身色知。眼不即见。耳有倒不倒。三异时者。意对来去尘。五处对现在尘。七受用行令受发三。一为尘得。二思惟得。三自在得。尘得者即是六尘生乐等也。如热得风为乐得火即苦。寒得火乐得风为苦。思惟得者。一境生二受。由思惟生之。知见亲言是怨生苦。得乐是亲受生属。乃至作中人生舍。自在得者异前两得。如圣人修定。于苦中生乐。乐中生苦。即是逆度观。于随顺相生苦。于违逆相生乐也。八乐引行。贪受支也。九系转行。谓取支。十对行。谓有支。与未来果相对。十一根本苦行。谓生支。十二变异苦行。谓老死也(兴略取之)。
  第十七无所著下。明无上法身因果二清净是度义。此明如如佛性。此有四义。一愿乐大乘。除一阐提着生死心。二无所见者。除外道执我见。三无累者。修虚空等除声闻怖畏患累。四无异思惟者。今总略之。不观自他事。除缘觉心。以大慈悲不观他异我。此四明因清净。言无著者。最净是其果。无见。大我是其果。无累。大乐是果。无异。大常是异果也。
  最胜王经玄枢第六

  宝历三年(癸酉)二月二十三日奉书写此册了。始笔于正月元日。宝生堂成庆(六十九龄)。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