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三

序品之余

  复有至童子经三明人众也。童子者外国叹称。谓位邻穷学当补极位。故曰童子。有四。此初总表通号。梨车毗此云细骨。亦曰传参王政。即是王种。即义记释。亦言妙皮色。此王皮色滑妙。具如下述。
  五亿八千。第二唱数。
  其名至童子。第三列名也。能伏众兽犹如师子。放无畏势伏诸外道。以智慧光除邪见闇。曰师子光。诸佛如来所行之道。自能修行。亦他授行。故曰法授。因陀罗授此云总持。自能持法。亦授他人。故曰因陀罗授(沼云。从天帝乞。帝所授与名因陀罗授。即取庄释)。定慧之光遍照一切无不利益。故曰大光。以大乘心勇猛精进而修佛道。故曰大猛(沼即同也)。昼夜恭敬如来请护即诸佛护。故曰佛护(沼意同之)。生死长夜勤修善法。法力所护金刚故曰法护。修行大乘要因善友。所求善诸菩萨僧。故僧力护。金刚护者是护持三宝之童子。乃为金刚密威神力护。故为名也。虚空诸天夜叉神护。故曰虚空是无相。诸法亦无相。吼诸虚空无相法。故曰虚空吼。夫万善之行如众宝之藏。故曰宝藏。具众功德微妙之藏令人得福。故曰吉祥妙藏。
  如是等第四结也。此中疏略。准前有六。此结也。法华疏第三云。统御之义为人。意谓。此十四人统摄自余五亿七千余众修行。乃至诣佛所。故云上首。二叹德。有二。一安住菩提。二信喜大乘(庄即同也)。如大品说五种菩提。论有二释。初说如彼。第二释云。一发心菩提。乃至五无上菩提。广如义章第十二五种菩提义。今此皆云无上菩提。异二乘故。言大乘者。法华疏云。十二门论以六种义释大乘。一出二乘之上。故名大乘。乃至地持七义释大。一法大。谓大乘经。乃至七果大。谓大菩提果。故云大乘。广如疏第二及义章第十二七种大乘义。圣迹无方。是诸人中或应住初乃至或住无上菩提。是故宜云。皆悉安住等者。菩萨有二种。一已成佛法身。如观音等。已住无上菩提。故深欢喜。二未成佛菩萨。如弥力等。随分得见佛性。故诸行人即为喜悦。此意引例释成前义。童子众中义亦同故。三来时。四诣所。五致敬。六就座。
  复有至天子。第四明天众。大论第五说有三种。一假号天。谓轮王等(测云。等即等取诸小王)。二生天。谓从四大王天乃至有顶天。三净天。谓佛法身菩萨辟支罗汉。第七。同第二十二。天有四种。一名天。如今国王名为天子。二同前。三净天。谓人中生诸圣人。四生净天。三界中生诸圣人。是依舍利弗问经。护天诸神名为天也。三四种中。宜云。今欲界天子。八部中所列故(沼同。故云多是三十三天及四王天)文有四段。此初二也。谓举数及表名。
  其名至天子。第三列名。三尊之善。随喜见众修行相美。故云喜见。诸菩萨修无上道。自行喜悦。故曰喜悦。智光如日破生死闇。故曰日光。以说实慧除烦恼热如月。一切众生所应顶受如髻。故曰月髻。外道之慧犹不明了。故叹佛慧为明慧故。得此明慧。故曰明慧。有漏之慧不净不明。今无漏之慧乃为净明慧。故曰虚空净慧。恒行无漏慧除诸烦恼。故精进功德能制自他。故曰吉祥也。
  如是等下。经四结众。有六如前。此结。二叹有三。一发弘愿。二护大乘。三绍隆法(沼意同也)。正法即如夫人经说摄受正法。广如宝窟(沼同。如彼。又引宝雨经第十说十种摄受正法。具如彼。即庄说也)。余段可知。
  复有至王。第五明龙王从。法华疏第一云。龙是畜生。劣于余道。次天列者凡有四义。一其力最大故。五不思议中龙为其一。乃至四护持千佛经藏。故次天也。说文云。龙是有鳞。虫中之长。能小能大。能幽能明。春则升天。冬则入渊。广雅云。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飞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佛法中明有四生龙。卵生金翅鸟能食卵生龙。胎生鸟食胎卵二龙。湿生者能食三。化生者具食四也(测深密疏云。龙有四种。一天龙。持天宫殿令不堕落。二人龙。兴云致雨。三地龙。持地及海。四王龙。守王宝藏)。文四。如前。此即初二。然疏。此下三众之文。略云三段。今犹准前。顺文及契本疏故。
  莲华下。第三列名。是莲花池中住龙王。故曰莲花。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住伊罗钵树下坐禅。时风触枝。而起瞋心。即堕龙中。释迦佛时不脱龙身。弥勒佛时方脱此身。亦名伊罗钵。故曰医罗叶(沼云。医罗。此云树。钵拏此云叶。依此树叶住。或食此叶。即善住龙王)。有大力势将诸众故曰大力。大吼法音令向佛道故曰大吼。若行水中但起小波而行故曰小波。能持诸水令泽人民曰持驶水。恒自面对金顽佛处故曰金面。珠载于顶如意雨宝。故曰如意。
  是等下。第四总结叹德。有六如前。此结。略说八王众首。皆拥所领。是实如本疏辨。二叹德有三。于大乘法常受持者。大乘根性也。常乐受持是闻慧。发深信心思慧。称扬拥护修慧。如是龙王虽堕傍生。具足三慧而求佛道也。
  复有至众下。第六明药叉众。此云杀害(测云。旧云夜叉。真谛翻为轻捷鬼。玄奘翻为暴恶。亦名勇健。亦名可畏。其类有三。一在地。二在空。三在天为天伶使)。有四如前。一举数。二唱通号。三列别名。初表首。后列伴。庵婆者此果。似桃而非桃也。此神住庵婆园。故曰庵婆。所住树华果持以上佛。故曰持庵婆。花有含果以喻行因。智慧光明照诸神闇。如此众德皆备如藏。故曰莲花光藏。心净无染犹如莲花。发惭愧善面目。故曰莲花面。厌离神途欣乐佛身。故曰颦眉。令人怖畏趣向佛德。故曰现大怖。
  此神身药叉。第四总结。有六如前。初结。二叹。悉皆爱乐等者。小乘机性。深心等者。精勤不退。若依大云。言如来者阿閦佛也。故彼经云。复有三万六千夜叉神王。其名曰毗沙门鬼王。乃至如是等鬼王。随顺阿閦如来道行。
  复有至王。第七明揭路荼众。有二。初别列。后总结。初中有二。初别明鸟王众。后总明杂类众。初中有三。一举数。二唱通号。此云金翅鸟。法花疏云。以其翅头有金色故以为名。海龙王经翻为凤凰。经云。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上容其一足(测云。旧云。迦楼罗为金翅。今云妙翅。鸟翅种种宝色庄严。余同具如彼。庄同今翻。菩萨处胎经说。身长八千由旬。左翅各长四千由旬)。
  香象至首。三指别名。戒香能趣佛土。运化众生。如象势力。众善之本如王。故曰香象势力王揭路荼。此释契旨。故大云云。复有四万九千金翅鸟王。其名曰力等香象金翅鸟王等。故知。沼云鸟象类别即香象王众者非也。彼经五趣诸王虽集。而无香象王众故。
  及余至男女。第二总明杂众。宜云。有四。一八部众。二神仙众。三国王众。四四部众。准大云经。亦此等众各别列之。今总可五。王与中宫等众别故。故彼明十六大国王已云。复有末利夫人。与一万六千诸夫人等。此即初也。揵闼婆者此云嗅香。亦作乐神。本疏云。此云香阴。以其清虚餐香。又身唯恒出香。故名香阴。大论十云。名童笼摩。此云香树。居在地上十宝山中。诸天作乐时。身有异相。即飞上天。与紧那罗番休上下也。又属鬼道。又属修罗道也。阿苏罗者。此云无酒。亦曰非天。本疏二释。一云。集诸花酿海为酒不成。故云无酒。言非天者。言非善戏。诸天以善法戏。其多作不善戏(测云。行多诸计。无实天行。名曰非天)。即本疏说。大论三十云。是天受乐小减。诸天威德变化随意所作。广如本疏。紧那罗者。此云人非人。亦执乐器。本疏亦云疑神。其形似人而头有一角。疑云人耶非人耶。遂以为名(庄即取之)。名屯仑摩。弹琴叹佛。乃至迦叶不能自安。莫呼洛迦。此云胸行陆地也(庄云。摩睺此云大。洛名腹。伽名行。此即蟒神。亦云地龙。菩萨处胎经。胸臆神。沼兴并云。虾蟆蟒蛇等。皆此所摄也)。皆有神力。变现人身。而集会也。测深密疏第一云。舍利弗问经云。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缘生于恶道常闻正法。佛言。以二种业。一以恶业生于恶道。二以善业多受快乐。此八部皆曰人非人。天者。先身以车舆等供养三宝父母贤胜之人。犹怀悭俭诳嫉。故受此身。如普光净胜天神等。龙者。先世修建德本。广行布施。不依正念。急性好瞋。故受此身。如摩尼光龙王等。夜叉者。先世好大布施。或先损害然后饶益。随功胜负。故受此身。乾闼婆者。先世亦有瞋恚。常好布施。以青莲花自严。作众伎乐。今为此神。常为诸天奏诸伎乐。因名乐神。阿修罗者。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遂幻伪之人。作诸邪福。依傍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斗讼。故受此身。迦楼罗神者。先世修大舍施。常有高心。以陵于物。故受此身。紧那罗者。昔好劝人发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诸邪师。故受此身。摩睺罗神者。亦布施护法。性好瞋恚。故受此身。问。此等皆是三界所摄秽土无疑。超过三界净土之中何有此等。加深密经及佛地等。十八圆满净土之中。眷属圆满。答。梁摄论第十五云。于净土中实无如此天龙等众。欲令不空故。佛化作如此杂类。佛地论意亦同。具如彼也。山林下。第二明神仙众。有二种仙。一内道并得五通也。并诸下第三明国王众。十二游经云。南阎浮提有十六大国。十千中国。八万四千小国(序疏少异也)此中。大国王者。是轮王及十六大国王及诸眷属也。中宫下第四王内众也。净信男女。第五明四部众也。
  及天至云集第二总结有六。此初结也。人者即前国王等也。天者前明鸟王等也。咸愿等者第二叹德。是诸人天。皆护佛法。为拥行人也。疏略。准前龙德具足三慧(庄亦同故)。然今别显三业二行。咸愿等者意业。读诵受持口业。书写流布即身业也。非但自行。亦令他行。各晡时者第三来时。日有三时。谓日出时譬佛年少之时。日中譬佛中壮之时。日晡时者譬佛后老之时。少时说四谛十二因缘。中时说抑扬无相教。后老时说一乘常住教。此经是第三时教。第四诣所。第五致敬。有三品礼。一上以足戴顶。二中以面接足。三下以头礼前。今上礼也。佛法之尊不出三敬。今敬三尊。右绕三匝终归一道。故就一面。即第六也。问。准论俗人客故听坐。声闻菩萨既是弟子。何就坐耶。答。法花疏第一云。今总结众集仪则。故云坐也。
  如是至妙法。第二总结大众。有二。初明云集。后各各下结威仪。故法花疏第二云。法花论云。从此讫赞叹犹结众集。为威仪如法住成就。明上大众天龙云集。威仪者即前后围绕乃至尊重赞叹。今明。若望前即属第六同闻众摄。若望后即开发正经序摄。所以者何。由四众云集兴三业供养。即是渴仰欲闻。是故如来为说法也。初中。先举众类。声闻菩萨及以人天总言大众。龙神可知。言八部者前鸟王等。意为言约皆摄取也。众有四种。一影向众。谓在座默然。二发起众。谓发起佛教。如妙幢陈如等。三当机众。正禀教领悟。四结缘众。闻未即解。但结远因缘。今正二三。兼取余也。后结正集。后中。先明仪轨。三业供养。言至心者。下文及法花云。一心即是意业。合掌等者身业。法花疏第二云。合掌表形无异用。一心明意无他缘。上云。谦逊畏难为恭。推其智德为敬。同第五云。瞻仰尊颜者。以仰瞻尊颜思候可言之时也(宜云。观佛相好。起信乐心。故瞻仰等。意谓。目觐奇容。起信乐心。故瞻尊相。唯住正观。亦无他见。故目未舍)。法华具明三业供养。今举二业影显口业。赞叹也。所以明众集恭敬者。如大论第三说。疏即影云。大众围绕则使佛德益尊。既尊其人必受其道。故明围绕。其由诸梵之绕梵王。忉利之绕帝释。檀林师子义亦类然(兴取此云。诸圣围绕。法王定有超群之德。故涅槃云。檀林檀林绕。师子绕也)。后叙愿闻。谓此法母。即第四大众现前欲闻法成就。
  尔时至而起下。第二别序。金刚疏云。别以异为义。众经各异。或父母遗书。或长者献盖。或天雨四花。或涂行乞食。故名别序。此经起定观机。略开经宗。为别序故。亦名发起。以起定等发正经故(庄即取之)。问。依大论等。诸佛四仪无非是定。故法花等住定观机。何故此中出定照缘。答。法花疏第二云。略明十义。一根缘所宜。谓出入适缘。动静应物。乃至。十三密利物。谓意密入定。身密放光(如下四佛放光等也)。口密说法。又即寂而用为出即用而寂为入。此是寂用无碍故。有出入之名。具如彼也(依此庄云。佛一切时无不定心。而顺世间示现出入。故不相违)。此即第五时至成就。文中有三。此标化主。二明化时。即前总标言尔时也。准上是时大有五义。初。一欲说时。二正说时。三说罢时。二。一过去时。二未来时。三现在时。此破外道但有去来无有现在。今示现时有听有说。三。一下种时。二成就时。三解脱时。四。一有正师时。二有正教时。三有正学时。五。一如来欲说时。二大众请听时。三心无高下时(隋取初及第三。祥依第五。但后加云。大众心无高下时也)。今时可知三起定。即前法性定也。兴云。即第四静虑中。最胜王之定。欲标如来说此经时。已过住世之中。故日晡时从定而起。肇公不云乎。重为轻本。静为躁基。今佛入定。意亦在之。
  观察大众。第六依正说因成就。观机欲闻。即说因故。而说颂下。第七如来略闻成就。依今为二。此初经家长行檀也。
  金光至境界下。第二如来偈颂序也。法花疏第三云。偈有二种。一首卢偈莫问长行与偈。俱三十二字名首卢。二结句偈。莫问四言乃至七言。要以四句备足为偈。故涅槃云。四句为偈。是名句世。世间流布以四句为偈也。句世有二种。一伽陀。谓孤起偈。亦名不等颂。二路伽。谓颂长行偈。外国称祇夜或名偈夜。今略夜字直称为偈。此翻为句也颂也。有言。偈此间语。以其明义竭尽故称为偈(兴意依后)。准此今即伽陀偈也(庄云。梵音伽陀。此云颂。善赞美言。沼。梵音同。然云。讹故云偈。颂。歌美之义。即此讽诵。前未长行。即作诵故。兴亦取之)。本有四言二十七偈。今为五言二十四颂。大分为二。初十五行序正说。后有九行序流通。就初有二。初五行为寿量下经体九品作序。二众生身下七行。为观察人天下十六品经力用作序。欲示此经之王。具明因果及道力用大也。初中又二。初三行合序寿量三身二品因果。果是修得。因是性得。果是四德是体。三身是因。烦恼隐故。显则是果。因不异果。只是隐显有异故。亦是体也。第二二行序缘。戒定慧异。故各序也。就初有二。初一行序所说之法。法具修性。异余经之法。二二行序能说之人。合有五有佛异余经之人。
  就初本三。一序经体。体深余经。二序经名。名为经王。异他经名。三叹经德生四见解(祥即取之)。准今经体。以二住义在同闻众之前既讫。故随文势转次明之。初半行名。次一句德。后一句体。此初序经名也。涅槃以果立名。波若以道立名。华严正以法身之因立名。此法身因能为众行之本。如花严。涅槃偏遣二乘断见(隋云。偏遣二乘断见。故盛谈四德是常)。般若正遣凡夫著有(正遗凡夫著有。故唯论诸法无相)。华严正化始行菩萨(正化始行。故示心等行位)。此经具明三义。具机最大而居花严波若之后。法花涅槃之前。圆机成就在于此时。今始堪闻也。金喻法身。光况般若。明证佛果。总表三种之三义。故名金光明(祥即取之。此中兴征。如下破之)。妙者微妙。因曰微。果名妙。下云道前性得。因幽寂故言微也。道后果体。穷精曰妙。轨则名法。王领诸经故言最胜。明法身摄花严。明四德摄涅槃。明般若摄大品等。故言王也。
  甚深难下第二汉经德也。又显叹法。意兼美人。故本双云若有闻者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初句生闻慧(隋云。离散乱如仰器)。十信至二地。初地闻教行檀。二地闻教持戒。次句行思慧(能尊重离放逸。如完器)。三地至七地。三地思十二门禅。四地思惟道品。五地思十二因缘(应释六七养。恐落欤。至三身品疏知之耳)。后有两句生修慧(能摄念。离颠倒如净器)。八地已上照如如穷也。故言无上(祥即依之)。又十解为闻。十行为思。十回学一谛如如曰修也。无上有六。一闻。二见。三学。四念。五供养。六利益。如三身品释也。微妙如前。第一义谛。众理之极。故云甚深(非三慧境故)。今即翻举修闻二慧以兼思慧。故云甚深难得闻也。
  诸佛之下第三序经体也。甚深法性既佛行处非余境界。如前释之。下文亦云。是佛境界不共他故言诸佛之境界也。如是三义即有次第故。隋云。体既如如境。智是本有。非天人修罗所造。是自性清净法身故。先序经体。有体必有名故。次序经名字。此体此名。有胜功用故。第三明经德业有胜功能。从法身流出般若。般若即应身。从般若流出慈悲。慈悲即化身。从慈悲流出十二部经。即化身慈悲。两属应身。从末属化身。亦应亦化。从十二部经生一切众生闻思修慧。故云若有闻者乃至之义也。此据从体起用门说。今约摄用归体明之。思准可知。
  我当至鼓音两行。第二序能说之人。含有五佛。异余经人。故须明之。此表极果一大法身及四德故(沼云。四佛为彰四德。并释迦。即显佛果所有五法。谓四智真如。又表五智。所谓法界正智。乃至成所作智。不同三乘生灭智故)。为二。初一行总明法王。后一行别列名字。此即初也。上半序释迦许为说。我者。释迦有二义故。一释迦是一土之主。得真言我。二四方方中之极。示法界法身遍满无处不即(释迦既表自在法身。是故经云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自在义故直称为我。如是经者即此经典。故下及本云。如是经典典领众经(隋云。是主领义。主领众经也)。众经皆从此中而出。为众经之母。即地持论明摩德勒伽藏。此言法母藏也。近指寿量三身品也(晓云。总指寿量。所以此品不别序者。当说最近。故唯总序)。三身准之。故不别序。总言如是经也(兴云。是三身品。或观四佛现室说寿。谓此四德序寿品不可存也)。四佛寿既有明文。不可存者。所依何耶。违事甚多。思之可示。
  下半明四佛并我说。并者共也。犹如兼并共及义也。意谓。五佛共说此经。四佛非但加护。亦与释迦共说。故云并四方四佛等。问。寿量妙果。五佛共说。约三身释迦犹说。何得共耶。答。恒共说之。故本云如是经典常为四方四佛世尊之所护持(晓云。常为四佛所护持者。以四佛能说寿量护诸难能宣通故。非此处此时能说。遍于余时余处能通。为显是能。故言常为)。既言常故。佛者觉义。是智慧也。世尊者是慈悲。慈悲世间故他尊重。今言佛者众德之主。故举此号。如是四佛同因一事同成佛时。共说此经。观佛三昧海经第九云。四佛言。我念曾昔定光佛所出家学道。时四比丘共为同学。习学三世诸佛正法。烦恼覆心不能受持。多不善业。空中声言。汝四比丘。定光如来虽般涅槃。入塔观像与佛无异。我从空声入塔观像。眉间毫相在世何异。佛大人相愿除我罪。作是语已。如大山崩五体投地忏悔诸罪。从此已后八十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生生常见十方诸佛。受持甚深念佛三昧。得三昧已。诸佛现前授我记别。东方有国名妙喜。佛名阿閦。即初比丘是。南方有国名欢喜。佛名宝相。即次比丘是。西方有国名极乐。佛名无量寿。即次比丘是。北方有国名莲花庄严。佛名微妙声。即后比丘是。表四德故不五不十(祥即取之)。四德有二种次第。一破病次第(隋云修学次第。末向本。下云修得因义)。净我乐常。净破阐提贪生死不净(十信除阐提贪着不净即得大净)。我破我见外道(十解断外道我见得大我)。乐破声闻厌苦。取断灭之乐(十行断声闻无常生死得大乐)。常破缘觉厌喧闹乐独处之常(十向断缘觉不爱生死得大常。初二地断阐提习气离方便得大净。三四五地断外道我见习气离因缘生死得大我。六地七地断声闻习气除有有生死得大乐。八地已上断缘觉习气除无有生死得大常)。二本常起况次第(从本向末)常我乐净。法身无始无终(此中既明极果四德。四德无优劣。不应诠次第。意欲表从法身出应。即证流义。从法身出般若。般若还照法身。般若是常。从般若出慈悲。慈悲不见他见。复能出化身。即是我。从慈悲出大定。大定由慈悲而有。即是大乐。从大定发神通。神通由于大定。神通是化身。化身说法除众生烦恼。令得大净。化身即是大净。此是证义。下三身疏。有三次第。初二即此彼为化物及相生次第。三相对次第。常乐我净。具如彼也)。后别列名。东方阿閦(隋云。阿閦毗耶。此云无动。亦言难动不可动。皆其义)表常。南方宝相(柯赖耶云宝。枳外云相。下云。即是如意宝珠自在王领。兴即取之)。自性方圆本色无变。况我自在。非天人所造。自性故表我。西无量寿(阿弥陀多婆。此云无量寿。若阿弥多。云无量光。下云。取其之受妙乐称心。祥云。安乐国故。兴即取之)。北天鼓音(云微妙鼓声。祥云。声无秽浊。兴即取之)表净(沼总依之兴别取之)。隋云。四佛显德者。有三义。一示离愚人法。此有八过。一自赞乃至八作功德为生死果。二明诸佛一体。此佛即彼佛。名相虽异法身常一。四佛即释迦。既其一体。竟何所在。三示诸佛道同互相影。不如世间心怀彼此更相嫉妒。不相成㢡。今明三世十方诸佛其弘一道。使妙理宣通。故来影响。共弘一化(本疏依之)。具如彼也。
  我复至庄严两行。第二序缘门七品。有二。初一句总标。后一行三句别释。此即初也。忏悔等中所明众法皆无上故总言妙法。故本经云忏悔等法所生功德为无有上。如前六种无上。又生十地定慧及佛。故曰无上故称妙法。
  后别释中。初句序忏悔品。次能灭下六句序下六品(沼得此总即别配品)。就文有三。一生因中善。二成果地德。三合结。准新结文在第二也。处中贯结前后义故。三中各二。此初生因中善。即序忏悔品也。于中二者。一生善。二灭恶。此初生善。故言吉祥。为得圆果行忏悔者忏中无上。故言胜也。半行。第二灭恶。序灭障品。以四对治灭诸故。一切罪者。本云诸苦。界外四种生死。诸恶业者。本云不善业。界内皮实(隋云诸苦是恶家之果。先须急除。不善是苦家之因。后灭也。祥云。此二无行不备。无过不尽也)。及消众下半行。第二合结。又二。初句结因中(拔二生死此结离过)。序净地品。能灭二十二无明等故。后句结果地(与菩提涅槃二种乐故。此结德备)。即序莲赞金胜二品。由赞佛德及佛母持得妙乐故。一切智下半行。第三成果地德。有二。初句生智慧。本云一切种智(隋云。种智是空慧。能生有解故。名空为种。一切即是有解。有解差别不同。故云一切。祥云。一切种智。亦以忏悔等法为根本)。序显空品。空性即一切智本故。(广如沼疏)后句生功德(祥云。其余功德。亦是忏悔等法所庄严也。即是功德智慧二种庄严也。宜云。智是心庄严。福是身庄严。以此二严是经之德也)。即本净名疏第一释。此序满愿。依平等行圆二严故。又解。依隋。及消众下半行利他。下化众生。一切智下半行自利。上归佛果。具如彼释。
  众生至舍离下十行。第二序四王观察下十六品经力用。有二。初六行序上第二正论讫舍身七品。弘经之人得此经力(隋云。所护经力)。后四行序上第一四王讫僧慎九品。明经力大劝人弘宣(能护天神)此中欲示由弘经故天神守护。后正说中示由守护故得弘经(祥总结云。故序正中前。后不同)。初中有二。初三行半明所灭之法(隋云。即是三障)。后二行半。明能灭之行(是闻思修三慧也)。初中又三。初一行是报障。明能灭苦生乐。次一行明业障。灭恶生善。后一行半是烦恼障。灭惑生解(祥即依之)此即初也。有二。上半正报。身不具者。本云诸根不具(宜依此释。庄沼同也)。下半依报(前后诸文。列明诸章。此中梁隋但有总序故。祥及沼亦同随之。今谓。此为王法论序。若依正论。王民俱灭苦生乐故)。
  亲友坏下。第二明业障。三云亲厚斗讼。王法所加。各各忿诤。财物损耨。此具三业。初句口业。次句身业。次句意业。意业不和曰诤。后句。祥云。业烦恼缘。故依二德为二。初三句明业。后一句明缘。今即准之(此序善生。此王能灭恶生善故。既不失财。令两国故。今即翻显。前后准之)。
  恶星下。第三明烦恼障又二。初一行是痴。痴生怖。后半行是嗔。嗔生恼。不明贪。贪由好生耳。隋云。嗔由违境而生。生于苦受。痴由不可而生。因痴不可生大愁怖。贪由好境而生。能生乐受故。今不明也(祥同。总意。初二行因现事生愁。后一行半因未现事生恼。凡世间恶事不过现与未现。故以此二摄一切也。乃至。珍财散失。是业烦恼缘。恶星是天上怪。蛊是鬼神怪。恶梦是梦相怪也。宜云。咒咀毒药等。妖怪皆邪蛊也。庄云。邪谓邪咒祷魇。蛊谓毒药所害。兴云。说文。蛊腹中虫也。谓行虫毒也。今邪蛊者。害物斯同。此序护持品。由天神护。即能灭惑生解故。文云欲解三世诸佛甚深行处等也)。
  是人至除灭两行半第二明能灭之行(隋云。即依经生三慧。合序授记等四品也。授记等行。能灭三障。生三慧故)有三(沼即取之)。初半行明听法方便。次一行明听法正体。隋显意云。初一句举所修之教。教即一乘。后三句辨能修之为智。智即三慧。本依顺次明闻思修。今即转势。初句修慧。次句思慧。专心思经更无他缘。故言专注心无乱也。后句闻慧。大论第三十三云。闻而奉行为受。文文不失为持。余即可知。有摄念故无颠倒有修慧。文即言甚深佛所护本云甚深佛行处(此序授记。授记唯佛之所行故)。有尊重故无放逸有思慧。文专注等(序除病品。敬问尊医救众生故)。有一心故无散乱有闻慧。文读诵等(沼有二释。初即取之。后云三学序流水品。一心求助众鱼故)。后一行明听法力用。隋显意云。总结恶灭善生功由经力。上半是能灭之善。下半是所灭之恶(今见文势。初一句能灭之善。后三句所灭之恶。宜云。上外诸灾。今显内患。灭身患也)。前中威力。本云威德。外有伏物之能为威。内有过人之法为德。德即力故。后文。除灭。本云寂灭。永不复生。故称寂灭(即序舍身。由此高行能灭众恶生万善故)。此六行明恶灭善生。即为所护法作序。意护善法令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长。护恶法令未生不生。已生者治令速灭。此即四正勤也。故善恶二法。通是所护法也。
  护世至不离四行。第二序四王观察下九品。有二。初三行别明。后一行总结。此初有五。(沼取别配)一有半行四王护。则为四王观察。护国。无染。宝珠品序(宜云。四王各领八万四千药叉也)。二有半行恶鬼护。即为僧慎品序(又释。庄云。此开无染。如意宝珠。由此二陀罗尼力。药叉守护故。正取晓义。沼兴意同。兴云。乃至表吉祥二品。多闻姊故。即违次文。既举上首辩才以摄诸女天也)。三有一行善神护。为大辩品。吉祥天品。增长财品。地神品序。(宜云。大辩者依山而住。是神仙天女。尼连河神此云有金河。是河之神也。又云。不乐着也。兴显义云。佛在其边为众说法。令诸大众闻法厌恶五欲乐故。诃利底者。往昔于迦叶佛时有干迦罗王。有女名诃利底母。心性佞恶谄曲邪伪。生五百子。堕鬼神中。佛以神力化入佛道。庄云。此云青色。旧云鬼子母神。有五百子。皆大势力。守护三宝。及救护天下小男小女。沼即取之)。四有一句诸天护(宜云。初禅梵王帝释。是欲界三十三天主故)。五有三句杂类护。此等并为四王已下乃至僧慎九品作序。推之可见。依此故知有二释也。故先鬼神品序。改为上总持序。以此一行为鬼序(晓庄依之。沼兴意同)。问。若尔文中何故不见如是意耶。答。既云杂类护。晓云。于中河神乃至修罗王等。序散脂品二十八部。如是下一行。第二总结也。
  我当至难逢下九行。第二为流通五品作序。有二。初八行序流通因果门二品。后一行流通缘门七品(依此今谓。初为叹佛四品作序。常住三身即是人故。后为付嘱一品作序。三学法故)。不明流通四王已下经力用者。本由流通经体故有用耳。明八部所敬。诸佛护持。善生人趣。即是用也(祥即依之)。就初有四。一有二行明弘通。二有三行明生福。三有二行结弘通。四有一行结生福。隋云。因果微妙理绝名言不可弘故。先举法以致劝之。大功深故。第二明弘通得利益。利益事大不可不行故。第三重结前劝。若能依劝奉修。功用弥广。第四重结生福深厚也。初中又二。初一行明所弘法。后一行明能弘人。隋云。法为根本。须先举法。非人不弘。故后明人。是正劝也。此即初也。有三。初一句。举三身四德之体(隋云。寿量三身二品)。我者亦是释迦自称。即上言是时如来也。次二句。本云诸佛世尊甚深秘密微妙行处。即明此经体甚深最胜第一。过三慧境故曰甚深。即上法性。隋云。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游居。故云行处。言诸佛者法身。世尊者应身。又诸佛者智慧。世尊者慈悲也。世尊有十义。如仁王记也。秘有众圣爱惜(隋加云。授必得人。不授非器。故言秘也)。密者四见难可得见(唯至见所知)。道前性得因理幽寂曰微。道后果体穷精曰妙。今举秘密兼微妙也。后一句叹甚难值。千万劫者。此有二义。一亿百千劫时一闻见此经文。二三十三僧祇行行方至见理也。言难逢者。一此经难闻。二十信十行始信。十向始修。十地始证。佛地始至也(初二十心始信见。十回向至七地以还。犹曰比度方知。八地以上曰始证见。如来地乃至见。又十信至二地始闻。三地至七地始思。八地以上方证见修。譬若河中求宝未足为难。历劫闻经真戊不易)。
  若有至供养一行。第二明能弘人。有四种弘经。一听闻。二宣说。三随喜。四供养。初句自行(自行弘通。即是一心听正法。离散乱覆器。有闻慧能受)。次句化他(化他弘通。即是为他。广说正法。以我所解传授前人。使胜理宣通。妙解遍满。方是自能正门。此是不碍他闻也)。次句明劝成上第二(明劝助流通成前第二化他之义。明非止为他广说而已。亦复种种方便。或四摄事三业劬勤令彼同闻。此即成不障事闻义他化乃是也)。后句成上第一(成前第一自行流通。明非止端身静听而已。亦复三业修处施设供养。或复于一句未曾闻法。假说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盛火。为求法故能从中过。复打骨体刺血洒地。为欲重摩诃般若故。此乃三地菩萨之所能为。即是思慧位。尚未及修。故知前三种法皆闻慧位也。若就事言应须手足供养舍头目等。或复顶礼拜。或为求四事不辞疲苦。同费三两金。未足为多也)。
  如是至恭敬下三行。第二生福(即是弘通有利)为三。一为天神至敬。二能生功德聚。三为众圣护持。此三次第相生。即初也。言龙神者。本云八部所敬。
  此福聚下。第二明福报难思。言福聚无量过恒沙者。非但过数。亦超思议故。本云得不思议无量福聚。此有五义(即下文云。是身因缘境界处所果依本。难思议故)。一因缘。生死之中有法身之理。令众生知修圣道求涅槃作缘(由有本有法身。为厌苦求乐之因缘。即令众生背生死向大涅槃也)。二境界。为道作境。使得断惑。三处所。为灭障作处(为灭谛作处所)。四果。由道前因得道后果。五依本。生死作本也(为生死涅槃作依止及根本也)。不思议者。法身无相。若有此五义则成有相。若无相者五义则无故不可思议而可思议者。以法身不定有无故有五义也。如三身品释(祥云。八部所敬众圣护持者。外护之果。得无量福聚者。内心正报也)。
  亦为十下。第三为众圣护持。言十方尊者。准前可言十方世尊。是应身尊。又慈悲也。
  供养至功德二行。第三结弘通(隋云。成第一劝弘之事)为二。初一行劝住养生福德。后一行劝尊重生智慧。此初舍外道事日事火无明。言慈心者有三义。一慈心。为众生故生供养。二慈软之心。三别而论之。下事上曰孝。上念下曰慈。通而言之。下事上亦曰慈。如言慈鸟识养(劝慈心供养。不为自身名闻利养。富贵安乐。有为果报。伎能胜人。如此等事故弘通也。但为自利利他。归无上果。救苦众生。成就菩提白净果报报正法恩故弘护不断。使佛种相传化化无尽也。祥同。故云。为众生与乐心供养此经云慈心供养。如净名中为菩提起慈心。供养有三。一利供养。二恭敬。三修行。此中唯是后二供也。宜即取之)。若欲下。第二劝尊重生智慧。是除散乱放逸颠倒生三慧也(劝净心殷重。所求之果。既甚深微妙能感之因。理须皎洁离散动免放逸颠倒众诸秽恶。不如外道于非处行。谓是正道等希有难得。岂复不是道。应须劝喜悦其所得。快哉获己利。遇得金宝聚)。
  若以至苦难下一行。第四结生福德(即是重明弘通利大)。言听闻者。耳识听语。意识闻法也(耳识听声。意识领解。名意识作闻。若由耳识听闻音声。意识不得作解。若耳直闻声。意识不能解者。亦非是闻。由耳识闻意识解故。说解为闻之正体。宜云。尊重心者。起信之厚也)。善生人趣等者。本云善得人身人道及以正命。一人身是果。人道是因(因能得果。称之为道)。以善自活故言正命。二人身是人中报身(此语为别)。人道是六道中人道(此言则通)。言善得者。以于人身人道中。得闻此经故。是善身善道。善谓好也。正命是智慧也。祥同总言人身者。别于余身。人道者。别于余道。正命者。别于邪命。闻经供养。即福慧。具足超于余人。故言善得。于人身道复得闻经。可谓善道于人身人道最尊胜。即是好身好道也。离五种邪命自活常以善法资神故名正命。邪者。隋云。道俗各有五事。道人五邪命者。一覆藏罪失。二赞他求利。三现相求利四受使邻国。五小物饷他望得大报。俗人有五邪命者。一卖人。二卖林。三酤酒。四贩肉。五卖毒药。通道俗复有三十二种邪命。身四。一杀。二盗。三淫。四非三所摄。口四者。一妄语。二两舌。三恶品。四绮语。合八种。四八三十上。若为贪故。一誓自作。二教他作。三发心随喜他作。四亲行其事。名三十二种邪命也。翻此即成三十二种。若从无贪善根生四种八。一自誓不作八。二不教他作八。三不发心口随善赞叹他作八。四境现前处所隐屏应作而能不作八。合成得三十二种净命。通一切人悉皆能得。若从瞋痴所生各三十二。合六十四种。自属邪业。对翻从无嗔无痴二善根生。六十四种。自属正业。此中不论前八。若以正中当具三辨。又解。正命是佛果。三惑并除。八生净尽。道后如如清净心王中实妙觉。是真正不邪。故称正命也。总显意云。依经既得好身正命则离苦难。故云善生于人趣远离诸苦难(宜云。八苦八难。八苦如常。八难者。三途为三。四长寿天。五郁檀越。六佛前佛后。七世智辨聪。八诸根不具难)。
  彼人至法一行。第二流通缘门七品。本云若闻忏悔执持天心。是上善根。诸佛所赞。善根熟者谓上善根。即莲花赞。金胜。显空。满愿四品明慧也。众行之上。故上善根。闻是经者。即净地品明定也。总持义故。执持在心。忏悔法者。即忏悔灭障二品明戒也。改妨众非故云忏悔。行此三行诸佛赞也。又释。忏悔等品皆是上善。诸佛通赞人行之也。既言忏悔。仍知翻主梁隋三藏妙得经旨。赐此正释。诸师异见。或为遣疑。或为劝等。皆如执象莫师心也。但明流通正体。不辨流用功者。功梁说如上隋有二释。一以能信正因正果。而修缘显体。若自就有功用也二上以明弘通利益果报难思。四王八部竞来拥护。三世十方密共覆育。即是当有功用。故但略序流通开宗理体。不复广陈经力用也。

寿量品第二

  法华此品四门分别。然化城喻疏云。今以三门释之。一来意门。二释名门。三决疑门(基沼三门。即此意也)。今且依此下皆准之。言来意者。略有三义。一为显诸佛本意。谓三世佛出世大意。一切众生皆成佛道。故下文云。为欲利益此诸异生。乃至速得无上菩提。乃至涅槃云。如来去来现在。毕竟演说三乘法者。无有是处。二欲令群生欣乐妙果。谓含识极爱唯命与身。一切求常。皆斯畏死。不死常安。岂若佛命佛身。故梁释云。开经体中有三。初夺量品明果。即四德是。今正显之令勤求故。三利益时机。谓此瞻部及三千界所有众生得十胜利。妙幢断疑即得极喜。三万二千及无边众生皆发无上心。是故命初此品起也。
  二释名者。如来如前。寿者受义。父受曰寿。量者。应身量同众生。众生无量。应身寿亦无量。隋有三释。一同上。故云。寿者受义。父受妙乐称之曰寿。寿论大期不断。命论念念连持。此中正明法身常住量同虚空。故名品也。二如来法身。本来常住。如以无量为量。故言为量。三格量佛寿有量无量义。故言寿量品(祥依中说。欲言无量为量。真如实相。以无相为相。实际以无际为际。晓。庄。取云。如言实际无际为际。宜取初说。故今总说三种如来常住果体。故曰如来。寿即受也。谓受依正两果。殊胜万德。故云寿也。量者度也。如实度量如来长寿。故曰量也。沼后释同。初云限量。此取晓释。此等广如法花疏也。又准彼疏。梵云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庄同。又云。阿庾婆。此云寿命。罗跋拏。此云量。兴云。跢他云如。伽怛云来。阿瑜悉跋云寿。罗摩加云量。具如彼也)。
  三决疑者。问。既明佛常何故不言常住品耶。答。信相正疑应身八十。应身非湛然常。寿量之名。生在应身。应身在品初故。又如大经长寿品。亦明应身。又非定常。故彼文言。虽非常住。非念念灭。初地见如如遍满。问。涅槃言寿命品。法花及此。云寿量品。有何异耶。答。通论无异。俱显三身之常住故。别言。大经初明应身。金刚身品下明法身。法花此教。同显三佛。问。寿与命何。答。此亦例前。通同别殊。故晓云。付法藏云。摩诃迦叶。乃至便舍命行。唯留少寿。长阿含言。佛告波旬。是后三日当入灭度。即于塔中。定意三昧。舍命住寿。此二异论。若依此释。先业所引曰命。现缘所引曰寿。金刚般若论云。一报命根不断住故。名命者相。命根断灭复生六道。名寿者相。此意局论。一期相续曰命。通谈。三世流转曰寿。或就通门。命寿无别。但随语便而名寿量(庄兴取之。沼亦同云。寿即命也)。
  尔时至善根。下有二十五品。第二大段正说分也。大分为二。初有九品开经体(开宗略说)。后十六品叹经用(辨宗广说)。先章正开因果及道故是体(先辨修得果因故缘故正体)。后明修行者有利益故是用。(后修行者。有大利益。故是功用)初中有三。初寿量明果。次三身明因。后七品明缘修。果是四德。因是法身。缘修是道。道为三。初忏悔。灭障品明戒。净地明定。后有四品明慧。隋总摄云。若略为言。不过福慧。广而作谈。不过三法。即戒定慧义次第故。三法收罗则无行而不尽。故明此三也。就慧为三。初莲赞及金胜品修福德(即是有闻智慧。金胜总持。虽具二严。先说福故从初摄之)。次空品学智慧(有业智慧。即因中福慧)。后满愿合结慧。不有不无是一法界之理故(不有不无。即是平等义也)。隋总摄云。果相显然易可悟物。故第一明四德之果。果必由因。第二明法身之因。因不自显。藉缘乃遂。故第三明缘自成次第也。亦是为除疑解生进道故在初明果。遣信之慧既息。未达深因。故第二广为说因因既本有。非缘不显。故第三为说缘令转因作果故也。又三身金义。忏悔下七品明光义。寿量品论明义。后四王下十六总明三用(兴云。而检经文。无可作此解)。三身之因。本有如金。文既分明。若烧练者其光显现。如忏悔等。既打练已光明弥远。如修证已。寿量无穷。体用殊妙。天神宗仰当知梁说妙契文义。就后有两。初九品出所弘之法。明经力大。后正论下七品出能弘之人。得此经力。初又两。初有四品。菩萨诸天加护(四王两品。银主。如意四品)。次有五品。神鬼利益(明八部同利益)有四。一与四辩(大辩一品。与说者辩才)。二与财物(功德天两品。与说者饮食)。三与食饮(地神品。与说者衣服)。四与智慧(散脂一品。与说者智慧)。生起可知。隋即显云。夫欲为人有所护说。若口不宣以则人所不喜。非谓巧说。故第一大辩天先与辩才。即是巧说辩也。虽有巧说辩才。若无饮食资养四大。寿命不得扶持。辩才无从而出。则巧说之心不畅故。第二明功德天与说者饮食。虽有饮食资身养神。若衣裳弊坏。则容仪不整。不起俯望。故经云。净洗身体着净洁衣。所以第三坚牢地神与说者衣服。虽辨饮食衣服等。此乃是外缘具足。若无内因。有乖快契。则说无根本。不可承用。故第四大将菩萨与其智慧。则钓深致远。探颐幽微。若具此四。自行既圆。化他亦足也。后七品亦两。初正论下三品。出得益之人(出得经力人)。后授记下四品。明人所得益之事(明人得此经力)。初即为三。一正论品明妙幢弘经。二善生品明释迦弘经。三诸天品明四众弘经。一是请主。二说人。三是听众也。隋云。妙幢即请主。释迦即大师能说之者。诸天即是听众。受法之也。即成上正说所明辨义。由弘经护法为因缘。方得四德之果。岂非辨宗广说之义。后四品为两。初三品。正明弟子得此经力事由释迦。隋云。正明弟子得经力。兼显释迦弟子从所化。众生由闻经而得记。故云正明弟子得经力。能化菩萨令已成佛。故言兼显释迦也。后舍身一品正奉释迦得此经力。能行因得果兼成弟子。意现下文。我过去舍身得今常乐我净。汝等若如我过去行因。亦如我得常乐等果。故云举释迦显弟子也。隋云。正显释迦得经力兼成弟子。所言正显释迦得经力者。即成上正说。释迦由得经力故能己身弃命成前四德果。亦成因缘义。岂况弟子今日闻经如说修行。而当不阶极果者乎。即是广正说因缘义。即兼显果也。非上为法身湛然而已。复有应化不灭也。就初为两。初授记一品正明由经力故得佛。后除病流水二品释成得记所以。昔作医王救病以水救鱼。今报我恩故得授记。故明显释迦过去行此因救众生事。又除病明释迦下品慈。流水明释迦品慈。舍身明上品慈。隋又加云。进取授记一品。即成四无量心。此是应身慈悲智慧。今日能说丈六。自是化身方便利物。法身故所不论。在因未成佛。已自具三身。至果既圆。圆岂不备四德者耶。群八十之疑至此都净也。问。寿量一品正明释迦之果。三身一品通辨二家之因。忏悔等六明弟子之道。此三何故体而非用。善生舍身明释迦之道。授记流水明弟子之果。此二何故用而非体。答。前文直明佛常。未明此常由经而得。又正明修道之方。未明此道由经而成。故体非用。后文正明由于弘经得常成道。故用非体。问。何不先明释迦道而先明弟子道。何不前弟子果而先明释迦果耶。答。先解他果次知他我因是三身。后自修我因方得我果。我果由现在修行故得。释迦亦如此。由过去修行故得。故举舍身等来故方后明也。先解佛果是常。次识他我同有正因。后修我道方得我果。我果由现缘。如释迦之果。由于性行故。举舍身以成寿量。此即初明释迦果也。此品准本及四卷疏。大文为三。初序说。次正说。后得益(宜依此意)。就初有三。一妙幢疑念而感。二四佛降室是应。三申疑请佛令合明感应功用。初又二。一能疑之人。二所疑之法。初也有五。一时。二处。三位。四名。五行。初序时节略有三义。一释迦口意。二密思。三下善根种子时。故言尔时也。
  王舍下指处所也。本释如上。兴云。瞻部洲中虽有四方。东方为首。以日出故。于东方中虽有诸国。摩伽陀国其间最胜。摩伽陀中王舍城胜。有十二亿家故。佛灭度后至未怨。人民转少舍其本城。城边更作小城。广长一由旬。名波罗利某多罗。当大诸城。况亦本城。故云大城。
  有一下显阶位也。摩诃萨者十向位也。又菩萨发心求一切智明智慧。摩诃萨摄受一切众生叹慈悲。隋云。菩萨此言觉智。摩诃言大。萨埵言士。即大觉智士。具如彼疏及上述也。名曰下䛚名字也。本云。信相既过十行。信见已满而见未真。因信生解故。言信相者见如如遍满相也(隋即加云。比见未真。因信生比故。祥云。于理决定。故名为信)。庄云。鸲嚧只啰此云妙。鸡头是彗星名。古译为幢。又梵耶瑟致。此云相。而此经中无相言。旧云信相者讹。沼即耶云。乃至信性是净。妙义相似。幢者高显。故谬云相。此解非也。若此经中无相者。何故净地品云师子相。此即吉迦夜三藏译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云。师子幢无碍光耀天问十地义。又序寿量及灭障云南方宝相佛。金胜及财物品云南方宝幢佛。此亦谬矣。仍宜云。今言妙幢者即信相义也。兴云。梵云鸟质耶(兼信微妙)。鸡头(总相幢故)此云妙幢。故知。相幢其义一也。况复此诸三藏生知梵音。准前悉之。当问之时位在十向。答。竟登初地位。故下文云。信相深心信解。解是证见。信是现见。又云踊跃欢喜。欢喜地也(晓云。有说十向。有说十地。故方广经。信相菩萨问三宝义。佛赞问言。非一地等。唯有十地法云大士。乃能问佛如是大事。皆有道理。但应仰信。兴依梁说。庄八地已上。则同此义。宜取十地)。
  已于下明德行。过五僧祇。准下咸一僧祇者。凡位及四十心为五劫。依梦见疏知之。大意如仁王下说也(隋云。过三大阿僧祇劫也。晓云。如智论云。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亿那由他名频娑。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今此文中。百千为一。数至亿那由他故言亿那由他。百千为显是数。非凡所量。故言无量。庄取之。沼云。花严亿亿为一?梨。是俱胝音。乃至俱舍十万为一亿。大论千万为亿。花严万万为亿。此数有三。谓大中小。俱舍。智论。花严。如次依小中大数。今此不定。兴云。如智论云。乃至依花严。百千百千名一?梨。?梨名一不变。不变不变名一那由他。乃至阿僧祇转阿僧祇转名一无量。论显随转门。经尽真实门。故今依经。言无量者即彼第五之大。那由多者即彼第四之名。百千者即彼初数故。妙幢已曾供无量佛为一至亿那庾多。亿那庾多为一至百千数。过去诸佛摄福资粮。殖智资粮。资粮已备。堪默请之。取嘉祥义。如下述之)。问。何故不同。答。观音品疏云。此立万万为一亿。大论千万为一亿。盖是风俗不同也。问。既云无量。梁说何通。答。彼五僧祇非凡所量。亦名无量。故不相违。承事养者。法花疏云。或财法二种。或身口赞叹。总名供养也。此即总摄十种供养。一身供养。乃至十至处道供养。具如法花疏第十二。及义章第十三十种供养义。殖者即种。故本云种诸善根(沼依此云。殖谓种也)。十信下种。次三十心成熟。能生真智(隋加云。初地是解脱时)。小乘义。体毗梨部(上座部)明八万四千劫行行入十信。大乘义过八万四千劫。减一僧祇(不满一僧祇。准法花疏。初说。八万四千诸波罗蜜为诸善。以此众善作菩提根。故称善根。大士奉教修行目之为殖。后释。如彼四卷疏云。此人曾供诸佛。深殖善因。故能承佛三密冥加。疑佛八十)。
  是时至八十年下。第二所疑法。有二。初举果疑因。后以因疑果(晓庄及宜。即取此说。沼兴略取)初也。今果既短。昔因应杂(隋云。昔日应短)文应常住。云何即时寿八十年。若小乘释。佛二十年在中阴。侍母先生。母年二十。方生如来。佛母二十二死。父母先亡。若大乘义。先有父母出世。佛方托生。如来一念在中阴中。欲示生义具足非幻化也。若理论。众生于法如如上(于如如佛母上)作摩耶夫人解。以何因缘者。本云何因何缘。因是烦恼。缘是业也。何业烦恼使佛八十。此正疑化身。所以八十者有三义(阎浮上寿百二十年。但八十者。此有四义)。一示无老少。百二十中。前四十无老。中四十非少(一示如来常说中道常行中道。故取中寿。二欲示去前佛不远后佛不近居两楹中间)。二示有为诸法不定。不可使保百二十年(示物无常无有决定。本应得长。而今遂短唯得八十。故知无常之理。理不可怗也)。三生众生慕仰。临涅槃众生方知。如来在世八十。尔前未有此言(令众生生悲慕心。若同世间。年百二十。自然应何足可嗟。反其心。谓众生因此得生变仰。本言佛应百二十岁未灭。那忽只得八十年耶)。问。今经何时说。而妙幢闻佛八十。答。如告魔王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应是此时妙幢生念(祥依。故云未涅槃前九十日说。所以知然。从如来出世至于法花。未有八十之语。说法花已后对于魔王。唱言却后三月涅槃。此时众生方知正八十年。以此可知于九十日说。晓同。但加出阿含经。兴取祥说。加云。所以八十年涅槃者。舍第三分寿而利众生故。义如大集)。问。若尔此经。法花之后。文义既定。何故隋云此经而居花严般若之后法花涅槃之前圆机成就在于此时。今始堪闻(法花疏云。金光虽会法。而未会于人。法花人法俱会。意谓。法花是最胜后。翼足依云)。答。当时且说。正如梁释。文义定故。
  复作至命长第二以因疑果。昔因既胜。今果那短。有二。初举佛说以章门。后释章门。初又二。一总标。二别列。初也。
  云何至饮食。此别列也。一切善皆得长寿。今取相似因果故但出二种。不杀既令他内命相续文施食既与他外命。佛昔既具此二。应得长寿(祥云。不杀是长寿正因。如生母。施食是缘因。如乳母也。沼依梁义。故云准此经及涅槃第三。长寿因缘万行皆是。得三身故但举二种。此通众生寿命因缘。故偏举问。恐生见佛寿八十年便疑。不杀及布施食非感长寿。欲令依身长道接物便宜。故也。兴取本释。故云。不杀施食出其长寿。如其次第正助二因。即同世间生养二母。故偏说之)。
  然释至善道下。第二释章门二。初释不杀又二。一明不杀。不损内命。二具十善。不损外命。此明止善(隋云。一正释。二兴况。非止不杀而已。亦具行十善也)释迦牟尼。下云。牟尼此言知。知一切法。释迦此言能度一切众生。前是智慧。成就佛法。后是慈悲。成就众生。隋云。此翻甘蔗。甘蔗种此国语。外国名一切。劫初有天三人下。一甘蔗种白象多。二日灰种。金宝多。三漠种。人民多。若言日炙种。是波斯。非婆罗门。劫初时。有芳草王及后。年老时入山修道。依巢而住。为猎师射。王及后二人一时着箭伤。以已各出一渧血。其血入地变生甘蔗一双。一茎生男。一茎生女。互为因缘共为夫妇。世世相生相续生四子。初名甘蔗。乃至师子颊王生斛饭王。净饭王生太子悉达。故曰释迦(大乘云总云。释迦姓名。又土姓也。中论疏第十云。瞿昙此云泥土。即是姓也。有二因缘。一释迦先祖为王。厌世出家。事瞿昙仙人。时人呼帅为大瞿昙。以资为小瞿昙。即从师姓。二小瞿昙被害以后。大瞿昙。以上和其血分为两分。还遂各生男女。因是已来。有瞿昙姓也)。牟尼。号曰善身口意。又曰能人。人者身口意满。如下更解。下同梁也(庄云。释迦此云能。谓姓也。牟尼名寂。如来本姓。是刹帝利。此云田主。次名乔答弥。此云甘蔗种。亦名日种。复名释迦。具如佛本行经)。百千等者。如前论说。犹过迦他名阿僧祇。此云无数。劫者时也。法花论说二种。故云。示现过阿僧祇劫不可得故。复五种劫。一夜。二昼。三月。四时。五年。示现无量无边劫故。疏云。一明阿僧祇劫不可说。以有无量阿僧祇故。二五种劫。明时不可说。问。日夜等云何亦名。答。外国称劫簸。此翻为分别时节。故劫是时之通名也。但经中取天地始终者。立其通称名之为劫。日夜月等受其别名。法花疏第二云。地持明劫有二种。一日月岁数不可数名小僧祇劫。菩萨能超之。二大劫不可数名大劫。菩萨不能超也。故知今取旷劫修行。此既非凡之所测量。故云无量(庄云。智论四云。乃至劫者。梵音劫婆罗。此云长时。非愚夫等之所测量。名为无量。又阿僧祇有其二种。一日月岁数可无数故。名阿僧祇。今依前故。名为无量阿僧祇。非大劫无数。大劫无数。唯经三故)。十善道者。如中论疏及大义章。己身等者。释迦菩萨。过去世中。或时为救鸠割身肉。或为济虎舍命等。
  常以至饮食。第二释施食。前无量者通贯施食故。本云饮食惠施不可限量。梁云。亦应云于无量劫。但道不可限量者。此横论所施之人无量。互举一边(随云。所施者多。互举一边。欲相显发也)。此亦有二。一举施食与他外命。二举舍身与他内命。此是行善(初举施食之轻。后况舍身之重。此意。正疑修得应身常无常义。不疑法身)。大乘三十三阿僧祇劫行行。而言无量者。此合数三中时也(大乘三十三阿僧祇得佛。而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者。从十信至金刚三昧三时合论也)。问。何故不疑法身之常无常义耶。答。隋云。不疑法身有三义故。一法身本来是常。不劳历疑。二二乘未解生觉不敢有疑。三众生唯见应身八十。正可疑故也。
  时彼至念时下。第二四佛应现有三。初标时节。二明佛现妙幢室。室心少鄙须变也。三于此下总结。初也。于世尊所者。释迦尊所也。本云至心念佛。念释迦也。作是念时者。本云思是义时。思果之理时也。初明时者。欲明妙幢疑念时四佛便现(叹时有二义。此初总标。欲明信相疑念之时四佛即现)。凡有二义。一叹智慧不逆时现。二叹慈悲不过时现也(此后别解)。慈悲恒欲化物。云何有疑而过时不现。智慧见于机宜。云何未念而逆时现耶。故当妙幢念时而应现也(若未有疑而佛先现。则成逆时。若今日有疑。明日方应。则成过时。故言时。彼菩萨于世尊所作是念时)。
  以佛至净下。第二明佛应。有四。一现净土。有事有理(隋云。四阶显事表理)。事者有四。一有净土。二土中有座。三座上有佛。四佛出利物。就理者。现净土。为表法身本地清净作相。除阐提心(表理上有四阶。乃至能除阐提贪生死不净心)。二现师子座。为本地无畏自在之我(十力无畏八自在我)作相。除身见心(能除外道身见心)。三现四方四佛。为本地法身如如满空常义作相。除缘觉心(能除缘觉不利益他心)。四放光利物灭苦与乐。为本地乐用(妙乐)作相。除声闻不能修破空定与众生乐(能除声闻怖畏生死心等)初也。有二。一现净土。示法身清净(表本地法身自性清净。兴即取之)。二出妙香。灭阐提臭秽(香还薰饰净土。无量法身能流出般若及慈悲。一切众德还自庄严法身)初也。又二。初以佛威力者。示能变之人(宜云。明四佛威力)。后其室下明所变之土。有三。一叙广净。二明庄严。三如佛土。初严净者。宜云。即室广博。如净名方丈室也。祥云。何故变小室令广博严净。密显短而即长。犹如此室秽而即净也。
  二庄严中。种宝者。是七宝也。大论第十云。金。银。毗琉璃。颇梨。车璖。马脑。赤真珠(测深密疏第一云。同称赞净土经)金(测云。真谛释云。弗师罗伽。此云黄色宝。即是金也)银(旃陀罗干多。此云白色宝。即是银也)。毗琉璃者(梵音讹也。正吠琉璃。或云琉璃者略吠音也。真谛梁论记云。是青色宝。烧不可坏。唯有鬼神有神力者。能破为器。或可。是金翅鸟卵也)。颇梨。论云。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也(颇胝迦。此云黄绿色。佛地论云羯鸡怛诺迦宝)。车璖(牟娑洛揭拉婆。真谛释云。是绀色宝)。马瑙(阿湿摩揭拉婆。真谛释云。是赤色宝。无性摄论云。是帝青大青等宝。解云。帝青者。是帝释青色宝。大青者。是帝释胜青色宝也)。赤真珠者(佛地论云。赤虫所出。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谛释云。即无价宝珠也)。又大论云。宝有三种。谓人宝。天宝。菩萨宝。人宝力少。唯有清净光色。除毒除鬼。除闇及饥渴寒热等苦。天宝亦大亦胜。常随天身。可使共语。轻而不重。菩萨宝胜于天宝。能兼有人天宝事。又能令众生知死此生彼因缘本末。又能出种种法音。乃至广说。问。是诸珍宝从何出。答。金出岩沙赤铜中。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龙珠出龙脑中。珊瑚出海中石树生。贝生虫甲。银生烧石。余琉璃颇梨等皆出山窟中。如意珠出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如是等诸宝。是人中常宝。佛所庄严一切国土。是最殊胜。诸天所不能得。何以故。从大功德所生故(大业论云七宝皆是石所摄故)。今文言帝青琉璃者。七中第三。三中天宝(沼云。是天帝释青琉璃宝。宝中胜故偏举之)。问。若准无性。是应马脑。论文如上。何取第三。答。帝释应有青色马脑。论据彼说。今取天帝青琉璃宝。故本经云天绀琉璃。故不相违。问。若依大论。既有圣宝最胜诸天。论文如前。何取天宝。答。假近令知。据实圣宝。准香应知。故次香云过诸天香。依法花者。琉璃是地体也。众宝即地庄严。故法花云。琉璃为地金绳严等。此本既云天绀琉璃。种种众宝。杂厕间错。以成其地。
  三如佛土者。就事明妙幢之室如如来所居。就理。此相表真实法身之上。烦恼不能染。智慧不能净。故言如佛净土(隋云。表真实法性之本。有二别。一则能出生万德。二为十方诸佛初之所游处。亦为生死涅槃二种行之所依栖。故名为土也。为众圣之所栖托也)。
  有妙至充满。第二出妙香。有二。初出香体。后明香用。初香体者。隋云。有妙香气过诸天香。既表道后众德果极最精。故有妙香气。天有四种。一世天。即人才贵。二生天。即六欲天。及十八梵等。三净天。从须陀洹乃至十地菩萨。四第一义天。即道后佛果。如如境智。体备众德。高出累表。最尊最胜。即是第一义谛。故云过诸天香。芬馥充满。本云烟云垂布遍满其室。此出香用。隋云。即是慈悲降赴荫覆众生。故云垂布。即芬馥也。有缘斯感。亦是其事。无碍而不通。故言遍满其室(宜云。以香作佛事。如众香世界也。兴取本意。释云香云垂布)。
  于其至其上下。第二明土中有座。又二。一明现座。示无畏之我(随云。现无量座正表地般若相。或不侵。高出群外而能荡众累即是大自在我)。二有妙花。除身见。自性之计不由因有(座有妙花。花生座上。亦是因座有花。能光显瞙发。还修饰此座无量。因性般若生衣身智慧。应身智慧还显性般若。譬无量花能显发于树。复能生果结实。内譬应身智慧。真实是道。能通自德于极果也。故知表我之显体也)。此即初也。有三。一座体。二庄严。三敷具。言座体者师子座也。大论第八云。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林若地皆名师子座。譬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师子座。又王呼健人名人师子。人称国王亦名人师子。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故名师子(法花疏第七云。宜就内外二德释。外德者。花严云。处莲花藏师子之座。内德者。一乘以中道正观为体。不受断常故云无畏。具如彼也。庄依论说。故云。如师子坐处皆名师子座。如是如来人中师子。乃至非师子来为如来座。亦非师子形。与即取之)故知。沼云。四宝以成。如师子王之所处故者。非也。但所表云。座四者表四生皆成佛。本义之流。故法华子渐还向。譬中四方者四生也。以三义故生善成佛。具如彼辨(宜云。明高座胜妙以作佛事。如须弥灯王佛国高座也)。四宝成下显庄严也。如前七中前四所成(庄云。东西南北。如其次第。金银琉璃颇梨所成。沼即取之。加云。表四无畏。即梁义同。如前悉之)。今谓。兴云。净信。波若大悲。空定。名为四面。对治四障得四德故如四宝成。此即本义。具如重牒。以天衣下明敷具也。隋云。衣能遮身弊丑。成身之用。庄严人相。威容端正。令其勉暂离羞。令人意气雄武。心神鸗俊。欲表我德十力无畏。干用绰然。自在转变。行藏卷舒纵任者(宜云。明宝衣细软。如安养界天衣敷座柔软无比也)。故言天衣敷其上也。
  复于至显现。第二座有妙花。有三。一出花体。二庄严。三称用。言花体者妙莲花量。由花有实。除自性执。隋云。花譬应身智慧之道。具如上述(宜云。叹莲花台。如莲花藏世界也)。种种下庄严也。本云众宝合成。隋云。三十三大阿僧祇。具行十波罗蜜。万行为因。今日始感得此果。众善普会。万德所成譬若涅槃。是大成就乐也。辨布已满无所阙失。故言众宝合成。即是道后佛果。量等下称用也(沼云。宝座称身故量等如来)。非但称身。花能称合诸佛身心。故云量等如来。故本云是妙座上各有诸佛所受用花。隋云。十方三世诸佛。同以应身般若契真会无为。即是与本相应义。十方诸佛亦同用此应身波若遣荡生死还源本净。同用八自在我令物观见也。沼云。不由妙幢之力。故言自然显现(宜云。种种乃至显现。明众宝杂饰。如众宝普集世界众德成就也)。
  于莲至鼓音下。第三明座上有佛。有二。初明四佛。示法身遍满。二明自然而坐。示是自性真实之常。四佛口同说一理。故下云。时四如来告妙幢言(隋云。通论。四佛通譬一常德。别语各表一德。何以故。示理乃无始终。事中有本末。常德是本。三德是末。本一常德。三德犹常故。别开四者。本末合说故。二意中。初明四佛降室。通表常德。常德遍满无处不有。譬如四佛同在一室。后明自体处座。譬如四佛处于四座。若谈四佛同处一室。取其遍满之义。共表常德。若取四佛各异义边。即表四德。四德是末故。后各处一座。相好分明方域有在。具如彼也)。此即初也。于莲上者。为六义故。坐莲花座。故大论第八云问。诸床可坐。何和莲花。答。床为世界白衣座法。莲花庄严。妙法座故。乃至复次劫烧尽时。一切皆空。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相对相触。能持大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花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心尽无余故。若有人修禅净行断除淫欲。名行梵道。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是梵天王坐莲花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宝莲花上结跏趺坐说六波罗蜜。闻此法者毕至阿耨菩提。具如彼也。隋云。莲花通譬道前道后性净法身。不论其常无常。正取法身有能生四德之用。若以莲花含果实也。有四佛者。即譬法身之上有四德故。东方佛土名妙喜。佛号不动。南方佛土名欢喜。佛号宝相。西方佛土名安养。佛号无量寿。北方佛土曰庄严王。佛号天鼓音。本云微妙声。四方是世界之极。欲示法界法身圆极之体遍一切处。又示四德义如上(庄沼宜兴皆取此义)。具如随释。
  是四至而坐。第二明自然而坐。隋云。正表别四德。亦有通别。通是极果。俱升无为。同离四谤。并出虚妄之域。等济四流。高越生死无异。别者。各自体而坐师子座上也。跏趺坐者不共坐也。大论第八有三种义。法花疏第二释云。问。坐法不同。何故结跏趺坐耶。答。作此坐者。不同俗人。又异外道等常立或翘足。身既不端。心则不正。结跏趺坐。是诸佛常坐之法。作此坐者身端心正。将欲静心故端身。又作此坐取道则易。魔生怖心。故跏趺也。具如论说。沼云。准智度论。为降魔。乃至无著波若论云。唯寂静坐者。能觉诸法故。此住定仪。坐相顺故。为示能觉诸法。能说诸法。要由得定。得定由坐。此释入定有十义中第六义故。如前引也。
  放大至国土下。第四利物(隋云。神通利物。即是如来三轮教化。通表第四乐德)。有二。初现瑞相(明神通现瑞)。后明利物(明众生蒙益)。初也。问。即应说法。何须现瑞。答。法花疏第二有六义。第三义云。率尔而说。不生尊敬。须惊耳目方乃渴仰。余具如彼。瑞相有三。一放光色。表般若。二雨妙花。表法身。三奏天乐。表解脱。初光表四佛开于众生常住慧光之解。此是道内般若也。二雨花表法身正因能得佛果。此是道前之花。能前得果。三奏乐。此表道后之乐。亦说解说雪然自在也。隋即显云。三瑞皆是神力所为通表乐德。乐德即是慈悲。从慈悲出大定。由大定起神通。神通之事最是末用。末用就显。是耳目所见。若从末寻本者。大定有神通。神通即大定为体。由慈悲有大定。大定还指慈悲为体。由般若有慈悲。慈悲还指般若为体。由性净般若有智慧。智慧还指性净般若为体。由有如如之境有如如智。如如境即是法身。如如智即是波若。波若亦即应身。所以应身还指般若为体。般若还指法身为体。即是应身还指法身为体。乃至又此三事通是神通。神通是化身。化身说法能令众生离苦安乐故。神通是乐。别论。即表三身三德。表三身者。放净光表修得应身。即是波若。二雨妙花。有含养生之力。譬道前道后性得法身。能为修得法身作因缘。由有道前法身为因为缘。感得道后法身。通道前道内法身。即是净因之因也。道后法身即是证得。亦为般若慈悲等作因也。法身既通为二处作因。故取花能生果为喻。法身既非因非果而即因即果。非因故非前非后。非果故即因即果。即前即后故处中间。三奏天乐。乐表化身。化身即是解脱德。化身说法令物识归依处。从苦得乐。正是化身之因。能拔苦与乐。与乐拔苦。即是脱其苦谛果能解其集谛因缚。若通言之。十信得禅定。伏皮烦恼肉惑。故自不生。即是离皮肉得解脱乐。稍出三界。离五阴怨贼。岂非得解脱耶。问。三身三德。如前可见。四德为论。净德属何耶。答。有通有别。通论。三身。三德并无惑秽。即是净德。净德该通在三身三德之中。别言。净既皎洁之名。与法身自性清净义相映故。净德入。在法身中。乐之为用。本主和心。聚众怡虑。解体悦神。开怀引众聚会近远。譬如化身逗机适性。名称所宜。为欲引物归宗使其还源本净也。准法花疏第二释者。瑞虽有三。义门唯二。初一正果瑞。又身业现瑞。后二依果瑞。又意业现瑞。此即初也。有三因缘放大光明。故大论第八云。有人见佛放光。信心清净恭敬。又欲现智慧光明初相故。又一切众生常着欲乐。五欲中第一者色。见此妙光心必爱着。舍本所乐令其渐离。然后为说智慧(庄说八因。初三即是。余如彼也。沼云。准伽耶山顶经。论有本义。彼一二义即同此也。具如彼辨)。问。大品。眼耳乃至手足十指。两踝两?及足下等。各放六百万亿光明。今从何处。又何定耶。答。彼言三昧王三昧者。此法性定。准亦应同。故云。问。依何三昧。依何神通。依何禅定中放此光。答。三昧王三昧中放此光明。六通中如意通。四禅中第四禅放此光明。第四禅中火胜处火。一切入此中放光(庄云。一切有部根本律云。若说地狱事。光从足下入。若说傍生事。光足跟入。若说饿鬼事。光从足指入。若说人事从膝上入。若说力人王事从左手掌入。若说转轮王事从右手掌入。若说天事从脐入。若说声闻事从口入。若说独觉事从眉间入。若说阿耨菩提事从顶上入。今放大光。欲说如来寿量常住。应知彼光从顶上入)。大论云。问。火相上炎。水相下润。风相傍行。是光明火气应上去。云何遍满三千界及十方国土。答。光明有二种。一火气。二水气。日珠火气。月珠水气。火相虽炎上。而人中身火上下遍到。日火亦尔。是故夏月地水尽热。故知火不皆上。又佛力故遍至十方。问。何以先照东方。答。以日出东方为上故。佛随众生意。先照东方。又俱有一难。问。是光远照。云何不灭。答。光明以佛神力为本。本在故不灭。譬如龙泉。龙力故水不竭。具如彼也(法花疏云。光有二义。一能显物。喻此经显一乘之理。二能灭闇。表此经能灭断常之惑。亦契前述三藏释也)。同遍照耀等者。宜云。举所照处。初照王城。次照大千。后照十方。此是人近至远也(兴意同也)。大千等者。大论第八云。杂阿含说。千日千月千阎浮提乃至千大梵天。是名小千国土。名周利。以周利千国土为一。一数至千。名二千中国土。以二千中国土为一。一数至千。名三千大千国土。土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大千重数故名大千。二过复行。故言三千。是合集名百亿日月乃至百亿大梵天。是名三千大千国土。是一时生一时灭。有言。住时一劫。时一劫。灭时一劫。还生时一劫。是国土大劫。亦三种破。水火风。小劫亦三种破。刀病饥。此土在空。空中风上水。水上地。地上人。须弥山有二天处。四天。忉利天。余夜摩等。福德因缘七宝地。风举空中。乃至大梵天。皆七宝地。皆在风上。是三千大千国土。光明遍照。照竟余光过出。照东方如恒河沙等诸国土。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问。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何以常言恒河沙等。答。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眼见。故以为喻。复次佛出阎浮提。四大河北边出。入四方大海中。北边雪山山中有阿耨婆达多池。是池中有金色七宝莲花。大如车轮。阿耨婆达多龙王。是七住大菩萨。是池国边有四水流东方象头。南方牛头。西方马头。北方师子头。东面象头出恒河。底有金沙。南方牛头出辛头河。底亦有金沙。西方马头出婆叉河。底亦有金沙。北方师子头出私陀河。底亦有金沙。是四河皆出北山。恒河出北山入东海。辛头河出北山入南海。婆叉河出北山入西海。私陀河出北山入北海。是四河中。恒河最大。乃至故恒河为喻。不取余河。问。恒河中沙。为有几许。答。一切算数所不能知。唯有佛及法身菩萨能知其数。具如彼也(庄一依之)。
  雨诸天花。第二雨妙花。法花疏云。天雨者。雨花处也。据事而言。既说非常之法。致感诸天供养故。文殊偈云。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约理而谈。天者净也。四众封执之心既净。故得闻经成佛。今亦准之。妙幢封执之心既净。四生六趣闻经得佛。初义显也(兴云。即智论云。天花百叶是也。天者自然之称。欲表众生所有理性。从如说行。而作成佛之正因故)。
  奏诸天乐。第三奏天乐。准前就理。即第一义天之乐也。据事可知(兴云。天乐者。不鼓自鸣。而应诸天之意故。表佛宣妙音。众生随类各解)。问。此二瑞相。何通力耶。答。皆准前知(兴云。放光者变。雨花者化。如智度论。依第四禅圣如意通之所现也)。
  尔时至乏少下。第二利物。有二。一明生乐。二明灭苦。菩萨之行。能与乐拔苦。异于声闻也(隋云。欲表果地法身体。精用显不比二乘及菩萨。或有得一得二用。利益之事不过与乐拔苦。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明如来慈悲有名实有体。体有实用)。此即初也。以佛威力者。五佛力也(宜云。尔时下举所化众生。以佛威下正明利益。初总表利益)。
  若身至清洁。第二大悲拔苦。世间之苦无过六根不具。故拔此苦。隋云。备举三障。但业与烦恼是苦家之因。因能感果。因义非果。自属集谛所摄果报。六根不具。正是苦谛。于事交切故。略举之中。诸六根具足。理而为论。能令众生得六根清净具六神通。故名具足也。通而为言。能令六道诸众生具足信念五根。故言诸根具足。别而为言。三恶八难等诸众生。出三恶道。上生人天。离八难处。得信等诸根具足也。若恶众生。出生人天。得净妙果报。是事中诸根具足。复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自正思惟而住。得四辩轮。能生三恶。亦是诸根具足之义也(宜云。别释有九。一身根具足。二能视。三得闻。四能语。五得智。六得本心。七得衣服。八人所敬。九身清洁。沼数虽同。取文未善。开合互违。又总表结入九中故。对文知之)。大论第九云。问。云何先世重罪。而今生盲等耶。答。若破众生眼。若破正见眼。言无罪福。死堕地狱。罪毕为人。众生而盲。又盗佛塔及罗汉等塔中火珠及诸灯明。如是等缘故失眼也。九十六种眼病。阇那迦药王所不能治。唯佛能令先得视。后后得智慧眼。先世师父教训不受不行。又截众生耳。又盗佛塔等楗椎铃具及鼓故聋。先世截众生舌。或与恶药令不得语。或闻师教父母教敕断其语等故哑。先世破他坐禅。破坐禅舍乃至善心转薄。随逐不善故心乱。乃至先世破他身。或截其头。截手足。破诸身分。或破佛像贤圣等像。故形不具。广如彼也(庄沼取之)。
  于此至显现。第三总结。隋云。总结叹。明神通利益。其事难思。不可具说。示其大要。有前所明四双八义。若具序者。人天六道。所谓善因乐果。皆由本有性净法身。有根本因缘。乃至依持建立。即是前明是身因缘境界处所果。依本难思量故也(若前九种。并此结益。即成十利)。问。光既遍照。据利何故不及十方。答。略而不明。皆应俱益。问。大品令得世出世利。故彼经云。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菩提。乃至盲者得视。乃至形残者得具答。此亦准前。
  尔时至之相下。第三默请佛(随云。申疑致请。即是感应道交)。有二。初明能请之人(明身心相扶。即欲闻之形仪)。后出所请之事(申疑以请决。欲问之形仪)。此初有二。一外睹瑞相。言希有事者。如前现瑞利物也。二内怀欢喜。欢喜有二。一内生欢喜。准法花疏第五由有二义。一见前。三瑞。二观后二利。是故欢喜。此二喜是喜中之极。故称踊跃。又准注释。瑞利外现。喜心内发。不觉舞蹈。是故踊跃。二外起恭敬。法花疏第二云。合掌表形无异用。一心明意无他缘。夫喜敬交集。实合渴仰之情。异瑞并兴。疑有非常之说也。瞻仰诸佛。本云向诸世尊。谓向四佛也(法花疏第五云。以仰瞻尊颜思。候可言之时也)。殊胜相者。同疏云。有所表彰称相。意谓。四佛妙相圆满表彰分明。云殊胜相。本加云至心念佛。念释迦不应八十。又云。念四佛遣疑也。今即准之。故庄云。合掌乃至之相。释曰。至心念佛。
  亦复至功德下。第二明所请事。有二。一标能疑之心(隋云。明怀疑在心。依此沼云。有二。初心疑)。二别出所念之事(正问。沼云。后言请。即取晓义。加云。相好等同诸佛。情不生疑。寿命异弥陀等。故言唯于寿命生疑)。此不正意。昔因今果不相称合。此正疑也。庄云。且如造无间业。受地狱寿一中劫。修非想业。受八万大劫。三阿僧祇。具修六度。唯八十年。非是类余佛寿生疑。况弥陀等。是他受用。犹约眉间如五须弥非但命别相好亦殊。岂同异耶。此初有二。初叹佛德无量。二疑寿命短促。
  云何至八十年。第二别出所念事。众生执无常心坚。若释迦独说。多不信故。四佛共说常果。若事中四佛现瑞。理论亦是释迦耳。三身因释迦独说者。本起意为果短故。举因果从来修因为易。故独说也。
  尔时四佛至菩萨言下。第二正说。有言。犹属序分。下云欲说等故。今谓。下明将欲更广说耳。此中既止妙幢八十之短。明寿长远。众生不测。唯佛能知(隋云。即是正说。显常义也)。就文有三。一为妙幢说迹常义。是应化二身无尽身。二为陈如说本常宗。是法身不有不无常。三总结本迹一身常义。是涅槃相。梁以品末四佛归本而配此也。今依转势取涅槃文。既约三身合论涅槃以成上说。故为结显本迹一常。据义无妨。初中有二。初四佛说常。后释迦述成。初本有三。一略开常宗。二广明常相。三偈后长行。时众领解。今有初二。后下有故。初又二。一明能答之人。二明所答之事。此初也。本云尔时四佛以正遍知信相言。今文略也。正遍知人明佛是常必可信也。四佛口密。共出一言。
  善男至长短下。第二明所答事。又二(晓即取之)。一止(隋云。总诫止)。二释所以(重解释)。此初也。善男子者。有四义也。如下三身品疏辨。法花疏云。花严称为佛子。余经多云善男子。有绍继义。故名为子。纲干之能。故称为男。所行有利他符理清升感乐之义。目之为善。
  何以至知者。第二释所以。何以故。止汝八十之言耶。众生不测。唯佛知。应化二身有限量故。此中有四众。染。净。但。修也(此亦不释别事。隋亦略也)。法花第三云。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疏云。智慧人有二分。出家为沙门。在家为婆罗门。(匡山涅槃疏第八云。沙门名息。八正道分能息烦恼。故云沙门。婆罗门者此名净行。三十七品能治烦恼。故云净行。梁释沙罗门如下也)。天有二分。欲天主为魔。色天主为梵。此天人以外称为余也(意谓。晓云。诸天者总举天趣。世人者总举人道。魔众梵众者撮取天上胜众。欲界边际故。语行边际故。沙门婆罗门者撮取人中胜者。出家修道故。在家净行故。庄意取之。具如彼疏)。准此四众染净修者。盖是二类各二众欤。染净显也。等者。众师不释。今谓。内等非外等。故本无等字。又解。等者。既撮举主。等取各伴。言人及非人者。法花第一。两处不同。先长行云人非人。疏云。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变作人形来听法故。云人非人也。此释即同舍利弗问经云。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后偈云人及非人。即同此经。晓云。次言人者。除上二众诸王长等。及非人者。除上二天余天及神等(庄有三释。一云。结显上众。二人非人者。谓显似人鬼神众。若尔。及言应成无用。第二取晓。测深密疏第一有三释。初即取本。又云。人者总摄一切人。非人者总摄一切非人。此晓公义。又云。人非人者。疑云为是人为非人也。亦本义故)。如是一切世间胜众。无一能知释迦寿量。故言我等乃至齐限。唯佛能知无限之量。故言唯除正遍知者。
  时四至寿量下。第二广明常相。今文有二。一广明常相。二释现短意。初又有二(沼即取之)。初神力集众。后正为广说(隋云。有缘之者应同时受悟故。第一以神力召集。有缘既集。第二正为解释)。就初有三。一标集众之时。二别明众集之体。三明众集之处(晓即取之)初也。
  以佛至摩诃萨。第二明众集体。有三(晓即依之)。初诸天。是苦道众(隋云。明诸天众集)。二龙鬼。是染净众(明八部众集)。三大士。是证道众(明大士众集。沼宜意云。是集八部众菩萨众。庄云。有十众。一欲天。乃至十菩萨众。大判为二。谓异生众。及圣者众。具如彼也)。隋云。既上根应悟。不明有四众小道之人(兴显此云。有说。此经唯为深行菩萨说。故无声闻众。即违下文说诸众生闻佛寿量发菩提心故今四佛说佛寿量之意。为利中根不摄声闻。故不说之)。既言众生不云声闻。有何违耶。还违自意。不中根故。不预佛寿量之利者何入。下说众生闻寿发菩提心。又何心为利中根者。未明文故。今谓。佛常非二乘宗。当知三藏欲对胜机以显教深意。如法花但为化菩萨无声闻弟子。不同三乘立定性等。
  悉来至室中。第三明众集所处。隋云。并在信相室中。法主及徒众。皆是化身受道。偃性急来。神力自在。大小相容。修短纵任。十方天人俱处方丈。无异净名之室常为八不思议借座灯王请饭香土等事也(晓宜兴德皆取此义)。
  尔时四佛至颂曰下。第二正为广说(隋云。对前是广。待后犹略也)。有二。初经家标起。后如来正说。此即初也。
  一切至寿量下。第二如来正说。八颂为三。初五行明佛寿长远。答前第一佛果疑因。二二行明不止八十。答第二以果疑果。三有一偈结诃上疑(隋云。结劝断疑)。就初有二。初四行举譬。后一行法说。就初四行譬四德。水净。山我。地乐。空常。水性本净。可以渧知数。应身净德无尽无能知者。即破阐提不净(晓有二释。初即依之。故云。水况净德所成之寿。以离阐提谤法之垢。如水性净复过彼故)。须弥山。四宝所成。妙高名。王言自在。可知斤两。应身之我无尽。不可得知。众生尽方尽。此破身见外道(山况我德所成之寿。以出外道着我之障。如山高出后过彼故)。大地是众生依报。因之而出。言是乐可尽可知。应身之乐不可算也。破声闻乐。(地况乐德所成之寿。以离声闻居狭心。广大安乐。有如大地长远之寿。过尘数故)。
  虚空无边表常。尚可尽边。应身之常不可计也。破缘觉常(空况常德所成之寿。以除缘觉忌他促心。无尽常住有若虚空。妙通之德超虚空故。如是报身四德寿命。万行所感。二缘所得。第二释云。此显佛四种身寿命。一化身。二应身。三亦应亦化。四非应非化。四行如次具辨如彼。沼即取此二说。兴云。四行如次显大圆镜智乃至成所作智。具如彼也)。庄沼兴德虽有此劳皆不经旨。今显法身真常彼还执智生灭无常。岂得证会理智全为常住宗耶。总显常义如四卷疏。
  若人至寿量一行。第二法说也。
  不害至如是二行。第二明不止八十。答第二以因疑果。有二。初一行明胜因深远。后一行明妙果无穷果。此中。本经具有三义。故云无量无边亦无齐限。今举无边际该前后意也无量者无有短长。无边者无有穷尽。无限者无有劫数。
  妙幢至数者一行。第三。结诃也。
  尔时至短促寿量下。第二释示短命所以。此段梁略。隋云。有四。一问。二答。三总结。四明四佛及侍者隐没。初也。有二。初序已解寿长。后问示短所以。如文显也。
  时四至之时下。第二四佛答也。为三。一略举四种众生。标佛出五浊恶世之意。二妙幢略牒问更重咨审。三四佛解释。初也。此五浊义如下别释。本云释迦如来五浊世时出现。即同法华诸佛出于五浊恶世。疏云。文二。初总标诸佛出五浊世。后别列五浊名。准此晓善。故云。文中有三。总标。别解。后还总结(庄沼兴师皆取此也)。此初总标佛出世时。
  人寿至常见等。经二别释五浊。此与法花。及瑜伽说五浊。十地论立六浊。萨遮尼犍经。有十二浊。且随今文。法华疏第三云。命浊者。近三小劫短命众生。众生者。毗尼母经。亦云业浊。即身口意三种恶业。见浊者诸不善见。烦恼浊者是三毒等。劫浊者谓恶时也。三小劫时。大威德陀罗尼经云。嚩婆讫利沙吒(隋云浊也)。法花疏云。浊是不清义。譬如浊水不知见物。众生心浊不知一乘理。故名浊也。具如彼辨(晓依瑜伽。意大同也。兴意略取)。彼此次异。随时宜故。初句命浊也。禀性下劣等众生浊。本云于下信解众生少善根众生。隋云。四种众生。一下信解者即解行人。二少善根者即二乘人。三阐提。四外道。又下信者新发意人。少善根者未有初地功德。阐提外道着我。逆对今文(晓云。立根根下劣名下信解。少三善根名少善根。宜即取之)。
  多有我见等。是见浊。宜云。八见。广如大论第三十五。今且依文。隋云。陀那执。意识于一一阴计有人相自性名我见(义章第六。金刚疏第三云。于五阴中起我我所。故名为我。瑜伽意同。故庄云。八十三云。于五取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问。若尔。我见与我我所有何异耶。答。如广百论破我品说。然下疏云。若言一阴是我四阴是所。若言五阴阴皆我身外为我所。若离五我为我。外皆为所。故义章云。我及我所。是义不定。若异五阴别计有我。则名五阴以为我所。若取五阴以为我人。于五阴中随取何阴以之为我即名为我。余阴为所(沼云。今此文既别说我我所见。即总别异。瑜伽据总。此通总别。此言我见。即无我我所)。准此悉之。人见。章云。计有神主。能行人法。故名为人(金刚疏意。命亦为人。庄云。新译经论言有情见)。众生。隋云。阴身积聚不坏(章云。计为我人。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金刚疏云。不断不绝相续住世。名为众生。庄云。释众生者。梵音补嗢伽罗。此云数取趣。如说。数取诸趣无厌足故。沼即取之)。本。养育之后列富伽罗见。隋云。此云多事人。此人多能分别于诸邪见事妄想自在。有能着见事(晓云。此云数取趣。计有一神数取诸趣。此当金刚疏云外道计有神我。死此生彼。经游六道故名寿者)。准后译教。补特伽罗无我。此云人无我者。前反合也。今谓。二义亦无异也。寿者。本云命见。隋云。众生识命报相续不绝(章云。计有我人。命根成就。住有分限。故名寿者。金刚疏云。计有一根之命不断。犹有我故。称为命者。庄沼兴同。论云。命者。与寿和合现存活故。意同前也)。又云。命者。见六识相续。命根断灭。还生六道(章云。我众生等命根成就。故名命者。依天亲波若论。总计三世五蕴差别为我见。见身相续不断名众生。此计五蕴从前际来相续不断。故名众生。一报命根不断住。是故今者此计现在现有命根断已复生六道名寿者。此见未来生寿更起故。此依五蕴总别异故)。
  养育。隋云。从婴孩长大。乃至童子少年盛庄衰老事也(章云。计有我人似藉衣食而得增长。故名养育。庄有二释。后义依之。初云能增长。后有业故。沼即取之)。此上三见。新略见字。本有。但据养育略之。具如义章第六。十六神我义也。
  邪见。章云。谬执乖正。故名邪见。谤无因果一切法也。五见皆邪。然谤无偏名邪见者。此见重故(中论疏第十云。邪见有二。谓通及别。通即五见皆名邪见。别即唯取拨无因果称为邪见。拟无因果其过既重。独受邪见。余小经。更立称。具如邪见品疏。庄即依之。沼取别邪)。我我所见。本云我我所执。本释如上(故庄亦云。重释我见差别故。沼云。谓依五蕴起十五见等)。断常见者。是边见也。章云。断常乖中。故名边见。一切法中取断计常皆名边见。有五释。广如义章十使义也(中论疑云。执我断常名边见者。第三释也。庄沼同云。断谓七断灭见等。常谓四遍常等。亦不离本)。等即等取烦恼浊及劫浊也。(兴即取之。宜云。上举八见。今等者六十二见)。如法花疏第四。中论疏第十。义章第六。六十二见义(沼云。等取见。戒取见。及随烦恼。略无劫浊。以其外境非所化故。非恶体故。略不举之)。此即法华疏云。烦恼与见正是浊体意也。宜云。劫浊者。总说三劫。乃至以五浊摄诸烦恼诸见也。故知。晓说胜也。问。以何对治此五浊耶。答。兴云。智论说四悉檀。悉檀曰宗。广如彼论。劫浊众生浊。世间悉檀治。识器生界悉能虚幻。厌怖修道而永离故。命浊以各各以人治。必由善业修持净戒。以不杀等命渐长故。烦恼见浊。对治檀治。修习如应对治之道令不起故。由三悉檀破五浊故。入第一义证会真宗。问。何故释迦出五浊世。答。庄云。由本愿故。如悲花经。
  为欲利至菩提。第三总结。诸异生者。本云诸凡夫众生。前无信等(沼云。简诸入地大菩萨众)。众外道者。本云尼乾陀婆利婆阇迦等。隋云。同是铁鍱腹外道等。事摩醯首罗天亦求出世。离生死修不得名邪。不会真理名外。谓梵天宫为净土涅槃。四韦陀为正经。邪徒众为僧游行。五通见过未世八万劫中事。杀羊祠神。又观此羊八万劫来常生羊中。于祠中死而得生天。不知此羊八万劫前有生天业。浊智见近不见远。言天祠杀羊羊得生天。遂行此杀谓为福德长于邪见。曰婆阇迦等(中论玄云。至妙虚通云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前我见等(兴即同也)。总意。前四种众生也。
  是故至寿命。第二妙幢略牒问重更咨审。此段晓属前结。观今文势。属前妙好也。顺文便故。
  善男至短寿下。第三四佛解释。本文有四。准今初段略故为三。一明入涅槃有益。二明不入涅槃有损。三明譬说损益。初也。即福德上品之勤习正法。求无上法身。就文为三。一释入涅槃。二叹伤释。三结释。初也。言众生者前四种众生。见涅槃已者化身息用。生灭灭已。寂灭乐也。生难遭下。第二叹伤释有二。一叹伤恻。二叹勤习行也。初也。本有四想。故云发生苦想。希有想。未曾有想。忧愁想。离遭想者。是希有想。慈悲之父暂现一灭更逢无日。忧者忧愁想。一切时忆。违本心也。苦者苦想。内心悲动鸣呼难可忍。等者未曾有想。义同希有。故不释之。(晓云。苦想者。如涅槃言苦哉苦哉世间虚空。希有想者。谓当来难值故。未曾有想者。谓过去不遇故。忧愁想者。忧今不久住故。愁常无救护故。先一总句。后三别句。由是四想离慢缓心。故能受持所说经宝。乃至不谤)于佛世尊下。第二叹勤习行。言经教者即此经等。速当受等者。本云速当受如是等修多罗当持续诵当不毁谤。准此三义。一速当受者。敬恋情深仰乐胜法。二持读等者。于文理句义持不失。三当不谤毁者。寻思文理。理文不二。如理修行。可悟法身不二离四谤也。依新又加为人解说。如次即对前四想故。前后合八。故知此经由彼八义。诸佛化身入涅槃耶。与法花同。若依花严。有十种义示现涅槃。具如沼疏。宜云。三义如彼辨之。是故下。第三结释。现者。示于王宫生。现鹤林灭。言短寿者。释迦化身。若疑释迦应身寿量。则不如是也。
  何以至重故。第二明不入涅槃有损。即德薄下品之人不种善根也。文亦为三。一释不涅槃。二叹不伤恻。三结释。初也。众生如前。若见等者。化身虽复悲愿恒住。而于众生无利益也。不生恭下。第二叹不伤恻有二。一叹应伤恻不伤。二叹应习行不习行。初也。不生恭敬者。本有三不生想。今举二影。外道染着妄见执断灭。阐提无信。现见外闻。谓释迦常在。不生难遭想者。二乘及始行菩萨。不能纯直心正念法身。惟增妄解也。如来所下。第二叹应习行不习行也。亦不受者。懈堕障弊。轻人薄法。不乐正法。亦不持读等者。愚冥自覆。令法本轮息。所以下第三结释。善男至常想故下。第三明譬说损益。问。法说既显。何须譬说。答。法花疏第五有二义。后云。震旦言多约法。天竺语多引譬类。佛出天竺随彼风俗。故立譬喻也。譬者喻也。眼目异名。亦得异义。譬者类也。喻者晓也。假借近事以况远理。晓诸未悟谓之譬喻。注说如彼。经论释此四句不同。一假近喻远。如法花长者即如来。乃至四以远喻远。如大品明。云何实际。谓如性大。经喻有八种。今是法后。故后喻也。文三。一丈夫富家譬(依今应言有人富家譬。然依本说。义无违故)。明贫苦不恒贫苦。二丈夫贫家譬(依今准前)。明富乐不恒富乐。三优昙跋花譬。初譬有二。一譬。二合。初譬有三。一譬说。二叹伤知足不伤恻。三结譬。初也。有人者四种众生(庄。兴。即取。沼略依之)。父者大智度。母者如如方便。即摩耶也(晓庄沼兴意皆依之。故云佛也)。多财等者。大愿如意具足之用自在也(沼兴取也)。便于财下。第二叹伤知足不伤恻。言便于财物者。本云然彼丈夫诸子知财聚已。不生希有想未曾有想。言丈夫诸子者。一三界善人。二声闻。三缘觉。四菩萨也。知财聚已者。人天已知三归五戒八斋。二乘分知无我俗异真。菩萨修二空而未圆证也。不生等者。慢怡无情。染着虚境。生死妄乐未曾放舍。不生难遭难遇也。所以下。第三结也。
  善男至常见故。第二舍譬有二。此初合也(晓云。彼众生者合有人也。若见等者合财丰盈。由常见故者合父物常想故)。所以下。第二结合。
  善男至乏少下。第二丈夫贫家譬。明富乐不恒富乐。有二。一譬释。二合譬。初中有四。一父母譬。二王臣譬。三叹修行胜进。四结譬。此初也。有人同前。父母者般若方便。贫穷等者。大愿法乐财宝未随意也。
  然彼至盈满。第二王臣譬。彼贫人或诣者。彼上四种众生各出离也。王家等者。法身佛。法身菩萨家(兴云。或者不定义。家者所依之处。大小乘教是所诠义之所止处。故曰家舍。如来一音说法。众生随根各闻大小之教故。大乘教如王家。小乘如臣舍。闻之如诣。根欲既异。餐闻亦别。故云或也。取晓说故)。见其仓库种珍满者。本云见满仓库种种众宝。见者进入初地见法身。满仓库者。习气鄙秽生死烦恼未尽种种珍宝者。如如性德。能生一切智慧法财也(仓库者因。以所依故。珍财者果。以所有故。见者解义。即诸众生于诸教处信解所说因行果德。取晓意也)。
  生希至勤无怠。第三欲修行精进。有二。初生希有难得想。后为得勤劬如文。
  所以至故。第四结譬。
  善男至等想下。第二合譬有二。初善男下正合譬。见佛涅槃便生渴仰思恋之心。于物感伤有益也(晓云。若见乃至等想。合父母贫穷喻)。言乃至者。宝窟云。是到穷之辞。准今举难遭之想到希有等故(庄云。乃至者。谓欲摄希有愁悲等想)。又解。非但四想。余追恋苦亦是无量。皆欲穷到。故言乃至后于无量时下。结合(以下合资财乏少喻)。
  如乌至现下。第三乌昙跋花譬。有三。此初明乌昙花。不可恒现。世间难见也。法花疏第三。河西云。此言为瑞花。又云空起花。天竺有树。而无其花若轮王出世。此花即现。明众生若应闻一乘教。成法轮王。诸佛如来乃至出于世。故灵华为轮王之相。金鼓为成佛之征(兴取加云。其果初即缘色。熟便大赤。至遂轮王而始出故诸经中以为喻也)。
  彼诸至毁谤。第二合譬明诸佛亦如是。世间甚难愚于优昙。应当勤勇自励速起闻思修学也。本有总别二合之文。初别正合乌昙花。云如是如是诸佛世尊于无量时乃当出世。今即略之。此总合也(晓云。合也。意即此喻释。彼丈夫贵家喻。义非别立故。故云。次言彼等。若遇如来敬信者合诣王及大臣家。闻说等者合于家中见仓宝满。所有经典等者合于生希有心乃至无怠。诸师取之)。文势顺也。
  善男至涅槃。第三结譬。明舍世间。于生有益也。
  善男至众生。第三总结。成前义也(结中二句。前结释迦速灭。后通结诸佛道同也。兴即取之)。
  尔时至不现。第四明隐没不现有二。此初四佛及侍者隐没往山也。
  尔时至众生下。第二妙幢与同行众诣山。此即第二释迦述成也。先明妙幢。后明四佛。就初为四。一进发。二到佛所。三修敬。四陈说四佛所释。此初也。亿者。本云俱致。义如先述。余文显也。顶礼足者。大论十一云。人身中第一贵者顶。五情所著最在上故。足第一贱。最在下故。以所贵礼所贱。贵重供养。又有三礼。下揖。中跪。上顶礼足。是上供养。一面立者。法花疏第一云。大论云。俗人是客。来至佛所。是故听坐。声闻菩萨。位居弟子。是故侍立。此后说也。初云。为来故不应行。为恭敬供养故不应卧。坐者于供养不重。立者恭敬供养法。(兴取此也)。问。若尔。何故序品皆坐。答。既如先也。
  时四面坐下。第二明四佛隐没往山。有六。一隐没不现。二到山出现。三告侍者。四令进发。五教敕。六奉命。今取后五。初属前故。然隐现者即是开覆义。有三时。一王城妙幢室中双开实身实寿。此是无闇覆时。二为凡夫二乘隐实身寿说方便身寿。即是隐蔽在闇地覆时。三灵山发方便身寿显实身实寿。即随空地踊现时。妙幢亦有二时。具如疏辨。问。何故四佛与侍者同隐没同显现耶。答。为明隐显无二体故。隐没显现俱佛性俱法身也。菩萨是因性。佛是果性。问。隐名佛性。显名法身。何须缘因耶。答。如种子为正因水土为缘因故芽生。佛性是中道种子正因。慈悲护法是缘因故。法身芽得生。广如彼也。此初四佛到山现也。
  告侍者言。第二文也。
  善男至佛所。第三令进发。
  为我至行不下。第四教敕相问。宜云。有二。一致问讯。二请说法。此初。致问讯者。大论有五义。一诸佛法尔知而故问。随世间故。余如彼也。少病等者。论有二释。一有二种病。一外。二内。寒热饥渴兵刃等患名外为恼。饮食不节卧起无常四百四病名内为病。如此二病。有身皆苦。故问少病少恼耶。人虽病差未得平服。故问起居轻利。有人病差虽能行。于坐起气力未足。不能造事施为携轻举重。故问气力。安乐不者。有人虽病得差能举重携轻。而未受安乐。故问安乐。若依此释应问气力。又具问者如法花也。二有二种问讯法。一问讯身。二问讯心。若少病恼乃至气力问讯身。若安乐者是问讯心(兴即取之)。内外诸苦名为身病。淫欲嗔等九十八结五百缠等名为心病。是二问讯。故言少恼乃至安乐。若依此义。总二问也。问。何以不问无病恼耶。答。法花疏第十一显论意云。凡有三句。一无病无恼。二多病多恼。三少病少恼。不问无病恼者。众生未得免病。佛何由得无病耶。众生若都不从一乘之化。可言病恼多耳。复有受化故不得称多病恼耶。此据所化。具如论也。
  复作至法要下。第二请说法。有二。此初请说善哉善哉。法花疏第八云。大论云。再言善哉者。喜之至也。
  为欲至随喜。第二所为。除饥准等准上拔苦。令得乐者即是与乐。前中有内外苦。后有世出世乐。
  时彼侍者下。第五奉命有六。一进发。二到佛所。三修敬。四陈说相问。五释尊赞述。六说常无常偈答。此初也。二三如文。今客佛使。故就坐也。
  俱白至安乐。第四陈说相问。文改准先。
  尔时至正法。第五释尊赞述。
  尔时至颂曰下。第六说常无常。有二。此经家序。
  我常至经宝下。第二释迦正说。此两行偈。通述成上四佛影响为信相释疑示现涅槃有利益之意也。晓云。二颂有二。谓初半颂述上八颂寿量长远之说。后一颂半述先长行示现短命之意。此即初也。我常等者。本云我不离此山。隋云我乐自在故。不离如如。又昔初得一念闻熏习已来。乃至未证法身山已前时。相续生起何曾断绝。今至法身更无异趣。故曰不离(晓云。山处即净土故。如法花云常在灵鹫山。乃至论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兴即取之。沼意同也)。宣说经者。净智圆故恒说法。又平等大悲普为众生说正法宝。能以一音令彼众生随类得解。故曰常说。
  后述示短寿意。有二。初半述先速灭有益。法与合也。成就众生故者。用大悲心常随众生行依根性利益如犊逐于母。故曰成就。示现般者。由方便智令凡夫二乘等归信大乘修行如如。名曰示现。
  后一颂述次久住无益。法喻与合也。凡夫起邪见不信者。二乘曲见曰不信。愚夫贪欲曰邪见。又外道染着见名邪见。阐提贪欲狱缚曰不信。为成等者。凡圣二众皆究竟至新佛旧佛。化缘周尽故不住世也。
  时大会至授记下。第二为陈如说法身之本。不有不无常义(沼云。此中问答人及所说法。与大方等无相大云经第四说同。彼能请人名善德。能答者名一切众生乐见。具引经文会释如彼)。就文有四。一陈如就迹执舍利是有。二利车就本明色身是无。三陈如拂迹自申已解。四大众欢喜赞叹。就初有五。一陈如自申欲请二王子问彼请意。三陈如出请所以。四王子示可请法。五从劝进请。就初有三。一标请人。二明请相。三出请法。就初有三。一请人。二听众。三法主。具此三义理方可信。初本有七。一时。二处。三德。四性。五身罢时。二通明五义。如先说也(隋就此后时云七义。一大众静听时。二如来为说时。三下种成熟解脱。四心不高下堪闻法时。五于三世中是现在时。此破外道计有去来无现在世。今明是在现在分明可说可闻。过去已谢。未来未有。无闻无说。六欲示于十二月时。三十日中一日时。十二时中之一时也。是上所请人。听众法主之时。时不离上法也)。大会中者处所也。于大众说故法可信。会者符合义。如来理教与众生机合。故名为会。事深广故称大也(兴即取之)。有婆罗门者明德也。此言净行(庄即取之)。有二。一世俗。除邪恶是凡夫。二真实。除烦恼是圣人。即是德行也。姓憍陈如者明姓也。言火器。是外道种。事火为行。秉火在心故曰火器(晓庄及兴。皆取此义)。名曰等者出名也。本云圣记。庄云。达摩(此云法)。陈阇梨耶(此云师。兴云。伊耶阿梨云师)。仳伽啰耶(此云记。兴云。毗耶云授。伽罗耶云记)。名法师授记。旧云圣记者。谓此菩萨。位在第九地。授大法师记。从德标名。又父母立名(宜云。谓以圣义。即为法师。于记字上而加授父。故曰授记。沼云。法师是佛。与其授记彰德位胜。故立此名。在第十回向。于此位中得法师授记故。又入十地故。真谛本云。如是之义。我已闻知。为请如来广开分别真实之义。故求舍利。开方便门。既云我已闻知。明是已悟。但为利乐。故居斯请)。故知本今互相显也。言圣记者。有正行故。圣人悬记得果也(隋云。圣者有二义。一二乘三十心过三界。二菩萨如来化众生。正主具此二义曰圣也)。有四种授记。一未发心时受记。十信之前。如言凡有心皆当得菩提。二发心竟受记。如言汝已发心不久成佛。下云十信。此二记并未定时节。三现前受记。如言汝阿逸多次当作佛。下云补处受记。十地十心中后三心。四默然受记。如来不语。令众生闻与彼记。此可通前三也。下无前以补处为第四义然第三云。无生法忍记。十回记。上时定也(记者有三义。一时节。二修行。三究竟。初中有三。一远因。谓道前。一切众生皆有如如之性。去道后远也。二近因。十回向去道后近也。三至因。初也已上得如如理也。修行记亦有三义。一下种。十信。二成熟。三十心。三解脱。初地已上。后究竟果记有四。一作佛。二处所。三大众。四说法。又有四种授记。即先梁说。又圣记者有四。一凡夫。二二乘。三菩萨。四佛。佛是至圣之记也)。六七应有故。本云在于众中谛心安坐也。在于下明解也。本在众中。表其已解应化二身修得之常(欲示大众中。已闻四德。未解无相法身也)。谛心有三。一离散乱覆器。二离放逸漏器。三离颠倒秽器。散乱障闻慧。放逸障思慧。颠倒障修慧。安坐者明位。坐有三义。一违坐。如共作非法。二暂时坐。如说外典及二乘理。非长久理。三安坐。是佛若菩萨。今明此人说大乘理无人能破也。
  与无量下。第二听众。此明他未解令解。有二。此初列数。
  婆罗至佛已。第二叹德有三。一围绕是声闻。听法之相。二恭敬是修行。三供养是宣说。(恭敬是受持。又修行供养是利物。此明自利利他也)。今略初二举后摄之。宣说赞叹。故曰供养。法花疏第十二云。地持有十种供养。一身供养。供养于佛身。乃至十至处道供养。供行顺果。名处道供养。佛果是所至之处。供养之行能至彼处。名至处道。维摩经名法供养。地持名行供养。于中有三。一财供养为至处道。二随喜供养为至处道。三修行供养为至处道。于佛既十。法僧略同。精检药王具十供养。今亦准之。具如彼也(庄沼意同。然庄。别引宝雨经第十说十法供养。沼庄严论十大愿等。检文知之)。
  时法主文。本今略也。而梁隋云。释迦下。第三明法主。释迦此云知。乃至欲示五佛俱在信相之室。故适言释迦也(观七卷本)。
  闻世尊至涅槃下。第二明请相。有三。初明外闻佛灭。二明内生悲苦。三明身心致敬。此初也。言入般者。新文言重故。如本云应般涅槃。又上多云不入涅槃。今上文云不般涅槃。次云不入涅槃故。法花疏第二云。般之言入。即入涅槃也(统略同也)。涅槃。小乘言灭度。大乘言大成就乐。大对菩萨。菩萨成就而未大。成就对二乘。二乘安而未成就。乐对凡夫。凡夫苦而无乐也。前文已说应身长远。此中犹言八十者。示现入灭(隋云。化身八十。要应灭也)。
  涕泪交流。第二内生悲苦。此有二。一仰恋如来。二愿佛酬请(隋加第二钦慕胜法以为三义。沼云。如涅槃第一说悲苦等相。鼻所流为涕。目所出为泪。两相杂落为交流)。
  前礼佛足。第三身心致敬。有二。初列致敬之人(隋云。明请法王)。今文略也。此第二明敬之义。(明敬人也)此有二。一前者是起。故本云俱从坐起。明重法。以请法方起耳。二顶礼佛足。明敬人。人受今礼也。起有二义。一内不着乐。二外无诸过。初有三。一不着睡乐。二不着卧乐。三不着倚乐。后亦三。一不空失时节。二究竟修行。三勤求请法。第二顶礼敬人。礼有三事。即三业。三业礼有二义。一示三业皆修等敬。二有眼无耳身礼。有耳无眼口礼。无眼无耳心礼。又他心者意礼。天眼者身礼。天耳者口礼也。
  白言至慈悲下。第三出所请法。有二。一赞所请之人。二申欲请之意。由佛有慈悲之德。故欲赞也。初有二。一赞如来昔日因中为利众生修于三身。二赞如来日今果地以三身。利物。初有三。初别明化身。二合明应法二身。三合结叹三身。初化身又三。一拔苦与乐。二灭恶生善。三举本意。此即初也。大慈与乐。大悲拔苦(沼即取之)。又悲于凡夫。慈于圣人也。
  怜愍利益。第二灭恶生善。言怜愍者灭恶。言利益者生善。又怜愍令他自利。利益令彼化他人。又怜愍即现在利。利益者未来利。又怜愍者除业烦恼因。利益者除六道果也(法花疏第五云。怜其无乐。愍其有苦。又怜愍据内心。准此可言利益据外身也)。
  令得安乐。第三举本意。本云欲令皆悉得大安乐。谓令凡及圣皆得佛位。言令得安乐者。明昔因中之意也。
  犹如父母。第二合明应法二身。父者法身。是本能生。母者应身。是末能长也(隋云。母是禅定。禅定伏皮。得安乐生人天。智慧除肉。得解脱出三界。慈悲除心。得一切智化众生)。
  余无等者。第三合结叹三身。本云最上无等及无等等也。不与三乘共位曰无等。佛与佛共曰无等等。又无等者不可譬类。无等等者于不平等境而等观之。又但佛真实曰无等。如如无二曰无等等。更无二如而相等也。
  能与至依处下。第二赞今日以三身利物。即为三。此初法身。本云为世间作归覆护也。以法身无生无灭。是归依反本之处。归者反本。依者安立。覆者生善。护者息恶。今文准之。
  第二明化身文。本云令诸众生快乐清凉。今即略之。化身有与乐除苦之用。曰快乐清凉。快乐时与乐。清凉无苦。又断恶道果曰归依。除恶业因曰快乐也。
  如净满月。第三应身有二。一慈悲如月光明。二智慧如日出世。此初也(沼云。如涅槃月爱三昧能作清凉。又尸罗此云清凉。清凉即涅槃。由戒能为清凉涅槃因。故名清凉。故以月喻涅槃德等)。
  以大至初出。第二智慧。言照明者。本云光明。能遣或曰光明(兴即取之)。日初出者。本云如日照于优陀延山。是日初出处。是正法念经第十八云。罗睺修罗王眷属众行于海。上见常游忧陀延山顶行阎浮提也。
  普观至罗怙罗下。第二申欲请之意。有三。初举佛慈悲平等。二正请佛欲求舍利。三如来默然。此初也。罗睺罗者释迦之子。故知信相之室有五佛也。此儿初生启日。菩萨叹言。我欲修道。此儿障我。如罗睺阿修罗王。此言不善揵儿。若直修罗。此言善揵儿。罗睺罗此言覆障。覆障日月故。似日此儿为罗睺罗也(兴云。梵云易罗怪罗。此云障月。罗怙非天捉月轮时而得生故)。
  唯愿至一愿。第二正请也。愿者二义。故本云施一恩德。恩者诸佛舍利。下云令得如如解脱。德者求未来果也。
  尔时至而止。第三如来默然。夫佛默然有六事。一请事未见。二大众未静。三大众已知。四默然不听。五默然而受。六令弟子答。今佛默然在后二也(晓有二义。初此第六。后云佛前三月灭度。今答无灭。交犮前故。兴即取之。沼有五意。三四取此。余亦影本。准上知之)。许其舍利而不发言者。示舍利非是定有。彼求世间乐请舍利。佛与出世乐。是故默然。示如如之理无言无相也。
  佛威力故下。第二王子问其请意。有二。一出能问之人。二明所问之事。初有三。一明姓。二出名。三叹德。今加初承佛力为四。此初也。本云承佛神力。一知佛心。二藉佛力也。
  于此至童子。第二出姓。梨车毗是总国。舍卫等十六是别国。梨车毗。此言滑皮色。亦言妙皮色。此王皮色滑妙(兴即取之)。
  名至喜见。第三出名也。一切喜见者。恒在空观。空观令色形可爱(兴即取之)。
  第四叹德。今略。本云具足辞辩。善能问答。也地具四无碍解。如如已穷也(依此庄云。真谛三藏云。九地菩萨。兴云。虽有此语。未见圣说)。若尔妙幢得入初地。亦无明文。一信一谤。岂异屈虫。本文既明。不得□也。善问答者。答有四种。一决定答。如佛是一切智等。二分别答。如问死后更生以不。应分别答凡夫死更生。罗汉死不生。三随问答。如言天人护胜。答言若问果报天胜人劣。若问入道人胜天劣。四置答。如言五阴与我定一定二等不可定答也。
  语婆至言下。第二明所问事。本文亦三。准今初承佛乃上了。故有次二。一求何恩德。问彼所请。二许彼所问如意。初也。
  我能与汝。第二文也。□如来有时不自答有四义。一众生直尔如化老母。二示如来有智威力。以弟子尚能善解问答。如来智力理自高远。三欲避四恶人法。一毁他自赞。二隐自恶扬自善。三于好恶人心不平等。四心念口说于他有恩。今于四中为譬。后一以陈如就佛求一恩故。四欲明八种依。一等依法不依人。若佛说非法须舍。凡说正法须依。二正法中了义取。不了义不取。三取义不取语。四取智不取识。邪正合八种也(庄云。法师请佛。佛应自答。何故加喜见而令答耶。答。佛前自言三月当灭。而答无灭。违前语故。使喜见答显无灭义)。
  婆罗至童子下。第三陈如出请所以有三。一领上许。二答上问。三释所以。初也。今略。本云善哉王子。义准前也。
  我欲至子许。答上问也。隋云有二。一供养舍利。为欲求福。二今从下。求请舍利。为求福故。言舍利如芥子许者。兴云。梵云舍利。此方云身。身有三类。一者全身。即慈氏灭后形同在。更无灭相。二者分身。即庆喜亡后折身四分。三者碎身。即释迦灭后碎身八斛。今依碎身。故如芥子。即取晓说。故知。舍利弗者。依本应言身子(庄云。梵言室利罗。此云身。而言舍利者叹顺旧故)。
  何以至帝释。第三释所以也。隋云。有二。一修因。二是人下得果。庄云。舍利有三分八分。如菩萨处胎经第四说。尔时八大国王。优填王。顶生王。恶生王。阿阇世王。四大兵马主。最豪兵马主。容颜兵马主。炽盛兵马主。此八大王共诤舍利。我应独之。有一大臣名优婆吉。谏言。诸王莫诤。佛舍利应当分之普共供养。何为兴兵共相征罚。尔时天帝即现为人。语诸王言。我等诸天亦当有分。阿耨达龙王等语八王言。我等应有分。若不见与。力足相伏。时优婆吉言。诸君且止。宜共分之。即分为三分。一分与诸天。一分与龙王。一分与八王。金瓮受石余。此臣密以蜜涂瓮里。以瓫量即分舍利。诸天得舍利还于天上。即起七宝塔偷婆。龙得舍利还于龙宫。亦起七宝塔偷婆。八王得舍利各还本处。亦起七宝塔偷婆。臣优婆吉。着金瓮舍利三升并瓮。亦起七宝塔偷婆。灰及土四十九斛。起四十九七宝塔偷婆。当经行处。亦起七宝塔偷婆。高四十九刃。香花供养。悬缯幡盖。终日竟夜音乐声不绝。佛之威神令诸七宝塔各各有光明。或夜放光明与昼无异。或昼放光明与夜无异。诸护善神各各来营护。不令恶人有触犯者。问。起塔供养舍利得几许福。答。得福无量不可称计。如无上依经上说。阿难。娑婆世界碎为微尘。以此次第数。着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供养。若灭度起塔供养。于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佛涅槃后取佛舍利如芥子大。造塔如阿摩罗子大。戴刹如针大。露槃如菜叶大。造佛如麦子大。此功德。前所说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阿难。若此功德不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功德聚所获福报。尽娑婆世界微尘他化自在天王化乐天王。乃至三十三天王。况复余转轮圣王。今此经中引昔所闻处经等。故云如我所闻。乃至广说(沼同加云。密迹力士。西域传等)。
  是时至报者下。第四王子示陈如胜请之也(隋云。胜请之法)。有四。一临所求。二诫谛听。三示胜法。四结胜。初也。
  应当至王经。第二也。
  于诸至殊胜。第三也。有三(兴即取之)。此初明德广。言最胜者。是经王故。故本云诸经之王。
  难解难入。第二叹理深。难解者。过二乘及始行菩萨。难入者。本云难思过凡夫(法花疏第三云。始不能知为难解。终不悟为难入)。
  第三明力大。今略。准结应有。故本云福报无穷。修道有二分。一得果报。二得解脱。解脱是福。果报是报。果故示此经能致福报二义。舍利但报无福也(隋云。理深故二乘不知。力大故生无量福。德广故摄华严大品涅槃。故曰经王也)。
  声闻至不能知。第四结胜有二。一别结。二总结。就初又三。此初结理深(准法花疏。出不能之人也)。
  此经至果报。第二结力大(准前知之)。
  乃至至菩提。第三结德广。德广摄持三经也。结不次者。转势说故。
  我今至事。第二总结。此中略明有三身义。后三身品。广分别也。
  婆罗至不能知下。第五陈如得示从劝进请(隋云。依示赞请)。有四。一叹王子所说理是。二自悟陈如所说义非。三更问王子请非之意以成第二。四进请所示为是之理以成第一。初也。言甚深最上者。领上德广。领力大者今略。本云功德无边也。含在德广难解等者。领上理深。难解者凡夫俗智。难入者二乘及始行真俗智。又十地无分别智曰解。佛智曰觉。觉即今云入也。
  何况至安乐。第二文也。言边鄙者。见法身定有定无堕二边也(兴即取之)。如芥子许者。示因少福多。置宝函中者。本云置小塔中。
  云何至为我。第三文也。本云汝今云何而不愿乐供养舍利求此报耶。见何过失而不求舍利也。
  从明至语已。第四进请所示为是之理以成第一。本云我今从佛欲求一恩。言一愿者。进求如如不有不无恩也。今从童子求之。而言从明行足者。以彼承佛旨。即是佛意也(兴云。明行足者。第五之名。明者三明。行者遮行。广如瑜伽)。此上二段。今即总含。如文知之。
金光明最胜王经玄枢卷第三

  宝历二年(壬申)六月三十日奉书写此卷了。
  如笔于
  一校旁注愚案了。宝生闲人成庆(六十八龄)。宝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再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