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维摩诘经疏卷第中

  上宫皇御制
  弟子品第三明如来闻净名有疾。遣五百弟子问疾。故因为品目也。此品及菩萨品。别序中之第三显德序也。何则如来三达适然万机同照。岂其不知为遣问疾。但文殊可往。五百声闻不堪。八千菩萨亦不能。而犹遣者。乃是欲令诸人各陈昔日受屈。因显净名之妙辩德行无等双。是故名为显德序也。就中开为二。第一明经家叙净名悕使之想。第二从佛知其意以下。正命遣。第一可见。就第二正命遣中自有二。第一先遣声闻。第二遣菩萨。然先遣声闻。后命菩萨者。若菩萨既辞不能。则声闻无复可遣。先命声闻皆辞不堪。即命菩萨。理无可推。自受应往。所以先遣声闻后命菩萨也。就第一遣声闻中亦有二。第一别命五百弟子。第二总结不堪。第一命舍利弗。此人十弟子中智慧第一。所以第一命也。就中自有二。第一佛命。第二辞不堪。就中亦有三。第一宜辞。第二释辞。第三结不堪。第一宜辞可见。就第二释辞中即有二。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一缘由可见。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开为三。第一出总呵。己为宴不称理。第二从夫宴坐者以下。据事别呵。第三从若能如是以下。总结呵。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者。夫论理中之宴。不必如舍利弗也。真子既为少乘故。患世散乱欲隐山林以摄身心。而净名致呵者。若解万境即空不存彼此者。何有身心而生散乱也。若存万法是有不能亡者。虽入山林。则散乱何离也。第二别呵。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者。言彼此俱亡。无山可入。无世可避。是则身心不现于三界。是名为宴。汝存彼此。弃俗入山。则身心现于三界。岂名好宴。此句呵不能摄身心。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宴坐者。起之言出。智虽合空。而现有中种种威仪。无方化物。乃名为宴。汝则唯心自度。益物为烦那得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空有二境也。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者。道法谓圣法。言虽能圣法。亦俗法中现凡夫事。随机化物。乃名真宴。汝存凡夫可舍圣道可取。则成分别。那得为宴。此句呵不能平凡圣二境也。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者。二谛理为内。六尘为外。言不着二谛。不着六尘。内外双亡乃名好宴。汝存六尘可弃二谛可修则成是非。那得好宴也。此句呵不能亡是非。肇法师云。身为幻宅。曷为住内。万物机斯虚。曷为在外。小乘防念故系心于内。凡夫多求故驰想于外。大士齐观故内外无寄也。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者。动之言出。若能解诸见即空无可舍。亦修行三十七品。乃名真宴。汝存诸见可遣道品可修。则是取相。何名好宴。此句呵不能平真俗。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者。若能解烦恼即空无可断。是则自证涅槃。汝存烦恼已断方入涅槃。则成分别。何名为宴。此句呵不能证涅槃方便。肇法师云。烦恼真性即是涅槃。慧力强者观烦恼即空。是入涅槃。不待断而后入也。此中大意皆同举是显非。但遂事文异也。从若能如是以下。第三总结呵。从时我世尊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二命目连。此人十弟子中神通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例同上。就第二释辞中。亦开为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维摩诘说是法时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而此目连所以被呵者则有二失。一者为无相机妄说有相。二者为大乘机妄说小乘。有此二过。所以净名致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亦有二。第一总呵。第二从法无众生以下。据事别呵。
  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者。明不应违机而说也。夫说法者当如法说者。明必应审察前机乃可为说也。就第二别呵中自有二。第一从此讫当建此意而为说法。呵其乖无相机为说有相也。第二从当了众生根有利钝以下。呵其乖大乘机为说小乘也。就第一呵其乖无相中亦有二。第一直举无相呵其有相。第二从唯大目连以下。因结呵仍教无相说法也。就第一正呵中。即有三十句分为二。第一初十句就假名空作呵。第二法无我所以下有二十句。举实法空作呵。就第一假名空中亦有二。第一前四句明众生空。第二后六句举理空为证也。法无众生者。第一义中无众生可得也。离众生垢故者。何知无众生。作无众生观时。与理相符即能离计众生之垢。故知无众生。下三例同此释也。又一云。此举能计破所计。所计谓众生。能计则惑情也。法无众生者。明无相法中无所计神我众生也。离众生垢故者。离之言空。明能计惑情尚空。况其所计。故云无众生也。法无有我离我垢故者亦同。一云。计我之垢既空。故所成行者亦空也。法无寿命离生死故者。识心相续不断。谓之寿命。亦同上释。一云。生据其始。死据其终。寿命据中。明始终皆空。中间寿命那得不空也。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者。前后谓生死二际。亦同上释。一云。前际谓过去。后际谓未来。人据现在。过去未来二际既空现在之人那得不空也。从法常寂然以下。第二明理空为证。明理既自空。则众生空明矣。法常寂然灭诸相故者。明真谛即然。法离于相无所缘故者。世谛中心为能缘境为所缘。而真谛中能缘心离于相也。何者。所缘境既空。那得能缘。一云。应言法无所缘离于相故。随欲可用。此二句明心行处灭。法无名字言语断故者。名生于言。言既断故无名字也。法无有说离觉观故者。说由觉观而起。然理中无觉观故无说也。此二句明言语道断也。法无形相如虚空故者。结心行处灭。明相因有生。理与虚合。故无形相。既与空合。虽欲缘何所缘。故云结心行处灭也。法无戏论毕竟空故者。结言语道断。明戏论因有而生。理既竟空。何有戏论。理既毕空。虽欲言何所言。故云结言语道断也。从法无我所以下。举无相正呵中之第二。就实法空作呵。有二十句分为四。初一句通明实法空。从法无分别以下有六句。明六尘空。从法无动摇以下有五句。明六识空。从法无好丑以下八句。明六根空。法无我所者。根与识尘皆是我所故言通。第一义中亦不可得。离我所故者。即如上释。一云。离之言空。理中根与识尘举体即空。故知无我所。就第二别明六尘空。有六句分为二。第一初三句正明六尘空。第二从法同法性以下三句结即无相。法无分别离诸识故者。世谛中六尘有分别。而第一义中六尘举体即空离于识故无分别。一云。分别六尘唯识所能。明能缘六识既空。所缘六尘那得不空。法无有比无相待故者。比由相待而生。理本无相待。故无比。法不属因不在缘故者。因由缘起。缘既自空。故不嘱因也。从法同法性以下。第二结即无相。法同法性入诸法故者。明此六尘法即体无相。故言法同法性也。入诸法故者。言真谛入诸法。明若真谛异诸法。则此六尘法那得同真谛。真谛通诸法。故此六尘法亦得同法性。法随于如无所随故者。明六尘法随真如也。无所随故者。物谓如与法既是别体。有前后相从。故言随。所以明如与法同是一相无相无随不随。故此六尘法得随于如。若是别体。那言得随也。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者。法谓六尘。实际谓真谛。明此六尘举体即空。能不动有无二边。故云住实际。亦可。法则如上。谓真谛。上举事明真谛。此还就真谛明真谛。明理极唯是。释文自去也。从法无动摇以下。第三明六识空。即有五句分为二。初二句正明六识空。从法顺空以下三句。亦结即无相。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者。明世谛中有六识驰走六根分别六尘。而真谛中识体即空不依六尘故无动摇。一云。六尘举体即空。明所缘六尘既空。能缘六识。那得不空也。法无去来常不住故者。明亦世谛中亦有六识往来六根。而真谛中六识念念不住故无去来。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此三句第二结即无相。明此六识即三空不异也。从法离好丑以下。第四明六根空。即有八句分为二。第一初四句正明六根空。第二后四句举理空为证。法离好丑者。世谛之中六根有美恶之别。而真谛中无可别也。法无增损者。世谛六根有盛衰。而真谛中亦无盛衰也。法无生灭者。世谛中六根有初生后灭。而真谛中本无生灭也。法无所归者。世谛中因六根作善恶必有所归。而真谛中无作善归于人天。作恶归于三涂。故云无所归。一云。外人计五大生五根。死时五根还归五大。而真谛中绝无尔也。从法过眼耳以下四句第二举理空为证。明理既自空。则六根那得不空。法过眼耳鼻舌身心者。明理非六根所及也。或云。以空过诸根。不见诸根。法无高下常住不动者。高言圣。下言贤。明至理不能以诸智移动。或云。天为高。人为下。言理无高下也。法离一切观行者。亦言至理非诸观之所及。或云。从法无我所以下讫诸边不动。通明三空。从法无动摇以下讫应无作。明六识空。从法离好丑以下讫法无所归。明六尘空。从法过眼耳以下讫离一切观行。明六根空。而大意即同。随欲可用也。从唯大目连以下。呵己乖无相中。第二因结呵仍教无相说法。法相如是岂可说乎者。结呵。明理既如是。岂可违机妄说有相。从夫说法者以下。教无相说法。即有二。第一举法说并师弟子明不存。第二举譬并师弟子明不存。可见也。从当了众生以下。别呵中之第二。呵其乖大乘机为说小乘也。当了众生根有利钝者。呵其不知众生病相。善于知见无所挂碍者。呵其不知为除药。此二句明不能下化苍生。以大悲心赞于大乘者。若机大者即应为说大乘也。念报佛恩不断三宝者。明若能称机为说者。乃名念报佛恩不断三宝之种也。而汝既违前机为说小乘。则差乎佛意。岂言念报佛恩令长三宝之种也。此二句明不能上弘佛道。然后说法者。言应如上。而可为说也。从维摩诘以下。释辞中第三明因呵傍人得益也。从我此辩以下。辞不堪中第三结不堪。第三命迦叶。此人十弟子中头陀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我世尊以下。因呵迦叶得未曾有。就第二正出呵事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从迦叶若能如是食以下。结呵。然此迦叶所以被呵者。己有四失。一者迦叶内计富者宿世畏罪修福故今得富乐。贫者宿不修福故今受贫因。若今不修善未来亦贫。我应只就贫家乞食。所以净名呵己慈悲不等曰。贫富岂常。则应平等为化。不可别也。二者亦计但以人天劣果报利施主。不在佛果。所以净名亦呵其运心不远也。三者亦计富里尘美恐生着心。应舍富乡只就贫里。净名呵者。若解六尘即空。不存美恶。何有六尘可避。若存六尘可避。则六尘终日不离。然此意非但迦叶。外老子亦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四者我能具智断两德。故必有胜田之德。若施我者应多得益。故应勤乞食。而净名呵者。若能双亡邪正不存尊卑者。真可谓有胜田之德。而汝存尊卑。自举兼人。则成分别。何名胜田。若以分别为胜田者。无人不有分别之心。故皆有胜田之德。非但汝也。呵此四失故。就正呵中。自有四重。第一从初讫应次行乞食。呵其慈悲不等过。第二从为不食故以下。呵其运心不远过。第三从以空聚想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尘之过。第四从迦叶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呵其计胜田德之过。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此二句正呵其慈悲不等过。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者。教也。从为不食故以下。第二呵其运心不远过。为不食故应次行乞食者。言为令施主得涅槃不食之报故须行乞食。
  而汝计但欲令施主得人天受食之果者则非也。此句明初将行乞时立意。为坏和合相故而取揣食者。为令施主坏五阴生死和合之身得无相法身故取彼揣食。汝计令得人天五阴身者非也。此句明正受食时立意。为不受故应受彼食者。明欲令施主得无受法身故应受彼食也。而汝计令受人天五欲乐者非也。此明当食时立意。从以空聚想以下。第三呵其不能亡六尘之过。就中亦有三。第一总呵。第二从所见色以下。别据六尘作呵。第三从无自性以下。明理空证结上总别二呵。以空聚想入于聚落者。言若能观聚即空。何有美尘而生染也。一云。观六尘即空与无人空聚等者。有何生染也。从所见色以下。第二别据六尘作呵。所见色与盲等者。明所见色即空与盲等者。何有色而生着。所闻声与响等者。响中虽有美恶二声。而人不爱憎者。知其无实故也。若观声尘即空与响等者。何有声尘而生染也。一云。响由声而生而于声无染为喻也。所嗅香与风等者。嗅香虽在风中。而风不别憎爱。若观香即空与风等者。何有香而生染也。一云。无香之风虽对鼻不发识。无由生染亦然。所食味不分别者。观味即空不分别者。何味为着。受诸触如智证者。若能观诸触即空。如无生智证诸法者。宁复生着。知诸法如幻相者。此明意尘。言若观诸法即空。何有生着。从无自性以下。呵其不能亡六尘中。第三明理空证通结上总别二呵。无自性者。无自五阴。无他性者。无他五阴。一云。无自性者。属己六尘举体即空。无他性者。属他六尘亦不有。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者。法若本自有生终亦有灭。本无生故今亦不灭。此明始终皆空也。一云。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者。此释自他六尘所以是空。明法无始终一切皆空。何有自他六尘之实也。从迦叶若能不舍八邪以下。别呵中第四呵其有胜田德。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有福田体。第二从其有施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也。就第一呵有福田体中有二。第一呵有智田。第二从如是食者以下。呵有断田也。不舍八邪入八解脱者。言若观八邪即空。空中无可舍用入八解脱者。可谓正行。汝存必舍八邪方修八正。是则分别。那得有正行。此句呵有正行。一云。若能现同八邪。而不违八解脱。不同声闻凡夫之偏可谓正行也。八邪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念。七邪精进。八邪定也。八解脱。解脱有三种。一入禅定。二数论所明内无色相等。三八正道。今以八正道为八解脱也。以邪相入正法者。若能观邪境即空无可舍用入正法者。真可谓观正境。汝存邪正可分别。那得观正境。此句呵观正境。
  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者。若能同观凡圣泯然一空。空无二故。以一食施汝时。即是供养一切。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谓正人。汝则抑凡扬圣。自谓福田。既成取相。宁是正人。一云。若能如维摩诘以一食充满一切而不尽者。可谓正人。迦叶既不能如是。何名正人。此句呵其谓正人。从如是食者以下。呵己有福田体中之第二。呵有断田。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者。明理中无断不断可别。若能双亡断不断者。可谓有断田体。汝存断不断可别。那得有断田体也。一云。若能如是以一食施一切者。则是大士中道之食。非凡夫有烦恼食。非二乘离烦恼食也。非入定意非起定意者。入定是智。起定是愚。理中皆无别也。一云。非入定意者。明大士恒在定而能现同散乱。非起定意者。明虽能现同散乱而未乖静也。非住世间非住涅槃者。明真谛即然也。若能如是亡不存尊卑者。可谓有断田体而汝不能。何得断田体。此句呵己计有断田体。一云。凡夫乐于住世。二乘欲出世。大士心存济物。故不同声闻欲出世。亦不忘佛地。故不同凡夫欲住于世也。从其有施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者。明真谛中无施圣得大福。施凡得少福。若能如是亡者。可谓有福田用。汝既不能。何得有福田用。此句据始明无用。不为益不为损者。明真谛中亦无施圣后得福。施凡见损。若能如是亡者。真可谓有福田用。而汝存益损既成分别。那得有福田用。此句据终明无用。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者。谓如上不存。迦叶若能如是食者为不空食人之施也者。正出呵事中。第二结呵。从时我世尊以下。释辞中之第三明因呵迦叶得未曾有。就中即有五重。第一叹未曾有法。第二从即于菩萨以下。叹未曾有人。第三从复作是念以下。叹未曾有德。第四从其谁不发以下。发未曾有心。第五从我从是来以下。立未曾有志。皆可见。是故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四命须菩提。此人十弟子中解空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缘由。第二从时摩诘以下。正明被呵。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因呵时众得益。就第二正明被呵中亦有四。第一叙致呵之相。第二从唯须菩提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我世尊以下。明因呵内怀之相。第四从维摩诘言以下。净名还须慰喻。取钵盛满饭者。示非惜也。不即与者。恐舍去不尽论语也。然此须菩提所以被呵者。亦有四失。一己计贫者恶贫悔宿不施。亦能近取譬不起悭心。故今世虽贫将来必富。富者恃其富乐无畏不施。无自困故不知他乏。是故今世虽富将来必贫。所以应但从富而乞也。净名呵者。虽贫虽富。因教乃益。今汝舍贫则慈悲不等也。二者己计我是解空第一。虽入富乡无畏着尘。我将但就富乡教化。净名致呵者。第一义中则无能解不解。汝存我解。岂是解空第一。三者己计我避外道就从佛学故可谓正学。净名呵者。第一义中则无邪正之异。若能如是解者。可谓正学。汝存邪正则成是非。岂言正学。四者己计我能具智断两德。故必有胜田之德。故应须乞食利益施主。净名呵者。第一义中本无以智断结。若能如是解者。可谓有福田德。汝存智断具与不具。岂言有胜田体。呵此四失故。就第二正呵中自有四。第一呵其心不等。第二从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以下。呵其解空第一。第三从若须菩提不见佛以下。呵其避邪就正。第四从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以下。呵己有胜田德。就第一呵己心不等中亦有二。第一正呵。第二结呵也。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者。明若能有中乞食等者。诸法空亦能平等无别。此句举末验本。诸法等者于食亦等者。明若能解诸法空平等无别者。有中诸行亦能平等也。此句举本验末。如是行乞乃可取食者。第二结。明若能本末等者乃可取食也。就第二呵己解空第一中亦有三。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第二从亦不解不缚以下。呵不能亡智愚。第三从虽成就一切法以下。双结上二重。就第一呵己不能亡是非中。即有四句。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者。第一义中三毒举体即空。无可断故言不断。是非。而三毒举体既空。则行者与谁为俱。故言不与俱。是是。下三句皆同此。而汝存三毒已断方能不俱者。岂名解空第一。一云。声闻断故不与俱。凡夫不断故则与俱。大士明达平等空故不同声闻断而不与俱。亦不同凡夫不断而与俱。若能如是。可谓解空第一。下诸句皆同。一云。若能见三毒即空无可断。则此解合理三毒自亡。即行者与谁为俱。不坏于身而随一相者。若论理空。非须身坏方求是空。即现体自空。若能如是解者。可谓解空第一。汝计坏身方随一相。岂名能解空第一。不灭痴爱起于明脱者。解痴爱即空无可灭。是则明脱。汝存痴爱既灭方得解脱。何名解空第一。此句明不能亡结。以五逆相而得解脱者。即同此释。亦不解不缚以下。第二呵己不能亡智愚。即有五句。亦不解不缚者。解是智。缚是愚。而真谛中无可别。不见四谛非不见谛者。见谛是智。不见是愚。而第一义中亦无别也。非得果。亦应有非不得果。但文阙耳。明第一义中无二乘见四谛故得果。凡夫不见故不得果。非凡夫法者。有漏是凡法。无漏非凡法。应有非离凡夫法。亦阙也。而真谛中亦无别也。非圣人非不圣人者。言真谛即然也。言若能上来所说双亡智愚者。可谓解空第一。汝既非然。岂言解空第一也。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者。第三结上二重。明虽成就一切善法。而能双亡是非。亦能亡智愚。乃可取食也。从若须菩提以下。第三呵其避邪就正。就中亦有二。第一呵己就正。第二从彼外道以下。呵己避邪。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者。明第一义中无佛可见。无法可闻。若能如是。真是就正。汝存佛法见闻。岂是就正。一云。今须菩提不能如是亡。故更是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以下。第二呵己避邪。富兰那迦叶者。字富兰那。姓迦叶。此是计邪见外道。末迦梨拘赊梨子者。末迦梨字。拘赊梨其母名。此是计自然外道。删阇夜毗罗胝子者。删阇夜字。毗罗胝其母名。此是计无为外道。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者。阿耆多翅字。舍钦婆罗粗衣名。此是五热炙身外道。迦罗鸠驮迦旃延者。迦罗鸠驮字。迦旃延姓。此是计断常二见外道。尼犍陀若提子者。尼犍陀外道出家总名。义如佛法中沙门也。若提其母名。此是计同须拔外道也。是汝之师因其出家者。明第一义中无邪正之异。汝存佛是我师者。佛空外道空。一相无二。故外道亦汝师也。外道若非汝师。空无二故。佛亦非汝师。一云。第一义中本无如来外道之异。若能如是解者。真可谓是佛弟子。因佛出家。汝存佛异外道。汝则既是取相邪见。故云此六外道是汝师。因其出家也。此据始用为呵。彼师所堕汝亦随堕者。亦空无二故也。一云。汝存堕与不堕故更成邪见。所以若外道堕。汝亦堕也。此据终用作呵。乃可取食者。若能如上所说。乃可取食也。从若须菩提以下。正出呵事中。第四呵己有胜田德。就中亦有四。第一呵己有胜田体。第二从其施汝者以下。呵己有福田用。第三从为与众魔共一手以下。结第一无福田体。第四从于一切众生以下。结无福田用也。就第一呵己有福田体中。即有四句分为二。初二句明无断田。后二句明无智田也。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者。入之言解。若解邪见即空无可舍。彼岸即空无可到者。真可谓有断田体。汝存邪见可舍有余涅槃可到。既是取相分别。子缚犹存。奈得断田体乎。一云。第一义中本无邪见彼岸之异而汝自计我能已舍邪见到于彼岸。凡夫入诸邪见不到彼岸。是则分别取相。故更是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也。私释。空中无分别故。若欲到彼岸。亦不应舍诸见。故云入诸邪见。若欲舍诸见。亦不应须到彼岸。故云不到彼岸。空无二故。取皆应取。舍皆应舍也。下诸句皆同此。住于八难不得无难者。住之言不舍。无难谓无余果也。释文二家皆同其释。若解八难即空无可舍。无难无可得。真是断田。汝存八难可舍无难可证。同是取相果缚尚存。那得断田。一云。汝存凡夫住八难我证无难。则成大邪见。故更是住于八难不得无难也。此二句明无断田用。同于烦恼离清净法者。同之言不乖。离之言不着。释文如上。一家亦同其释。汝存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者。亦明空无二故也。此二句明无智田。从其施汝者以下。第二呵己有福田用。其施汝者不名福田者。亦空无二故也。一云。若论至理。一相无别。而汝存福田非福田。故汝则更成邪见。所以施汝者不名施福田也。此句据始用为呵。供养汝者堕三恶道者。亦空无异故也。一云。汝存分别。更自邪见。故施汝者必堕三涂。此句据终用为呵也。从为与众魔以下。第三结第一无福田体。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者。汝计魔具结业两存故无断田。我能断故有断田体。而理中空无二故。魔与汝亦无别。此句结上无断田体。一家即如其上。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者。汝存我有清智。亦空无二故。即等无别。一家亦如其上。此句结上无智田体。从于一切众生以下。第四结上第二无福田用。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者。汝计外道无资施主之用故。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而空亦无二故。汝亦等诸外道。一家亦如其上。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者。明亦空无二故也。但终不得灭度者。只言令施主终不得灭度也。一云。须菩提终不得灭度。释文亦如上。汝若如是乃可取食者。言如上来所明也。从时我世尊以下。正明被呵中之第三。明其闻呵内怀之相。从维摩诘言以下。第四净名还须慰喻。就中亦有四。第一正慰喻。须菩提取钵勿惧是。第二从于意云何以下。举譬问善吉。第三善吉答。我言不也是。第四从维摩诘以下。净名举合重慰喻。就中亦有三。第一直慰不应惧。第二释慰。第三重释。从何以故以下。是所以言如幻化不应惧者何。不离是相者。明即是幻化相也。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著也。故云汝亦不应惧也。第三重释。何以不著文字。文字性离无有文字者。明文字性即空故不着。非有而不着也。是则解脱者。明名性皆空无累故为解脱也。一云。空为解脱缘故。名空为解脱也。从维摩诘以下。释辞中第三。明因呵时众得益。故我不堪诣彼问疾者。辞不堪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五命富楼那。弥多罗其母名。此人十弟子中说法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从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下。净名入定令比丘知识宿命。第四从我念声闻以下。富楼那因呵发未曾有志。然此富楼那所以被呵者。不审前人根性。为有大乘机而说小乘。故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出呵事中即有二。第一先教。第二从无以秽食以下正呵。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者。明为人说法应当然也。就第二正呵中即有四。第一呵己不知三世根性。第二从欲行大道以下。呵己说与机差。第三从富楼那此比丘以下。结第二说与机差。第四从我观小乘智慧以下。结第一不知三世根性也。无以秽食置于宝器者。明无以小乘应大机也。当知此比丘心之所念者。明应审此比丘心之所念乃可为说也。此句呵己不知现机。无以琉璃同彼水精者。亦明无以小乘同彼大机也。一云。流离譬大乘机。水精譬小乘法。明不可相比也。汝不能知众生根原者。谓不知人根。此句呵其不知过去根性。无得发起以小乘法者。明莫说小乘令起小乐也。彼自无创勿伤之也者。言此比丘本来无小乘病。汝今莫为说小乘令生小乘创也。此句呵其不知未来益也。从欲行大道以下。第二呵己说与机差。就中即有三句。三句皆以外譬为显。即可见也。从此比丘以下。第三结上第二呵己说与机差。从我观小乘以下。第四结第一呵己不审前根性。一云。从富楼那以下讫而教导之。通合上小径牛迹二譬。从我观小乘以下。别合萤火譬。而大意不乖随欲可用。从时维摩诘以下。释辞中之第三。明净名入定使比丘令识宿命。就中亦有三。第一正明入定令识宿事。第二从于是以下。明诸比丘报敬净名。第三从时维摩诘以下。因为说法固成大乘心。从我念声闻以下。释辞中第四明因呵发未曾有志。是故以下。辞中第三结不堪。第六命迦旃延遣问疾。此人十弟子中论义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三。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明被呵。第三从说是法时以下。明因呵傍人得益。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中亦有三。第一明佛为比丘略说法要。如来所说五义皆是入道之要诠。故云法要也。第二明己述覆。我即于后敷演斯义是。第三出其所述之法。三相不住迁灭是无常义。八相刀切是苦义。内离人是空义。五阴不自在是无我义。灰身灭智是寂灭义。然此迦旃延但传佛内。所以被呵者。略有二意。一者就理为论。此诸比丘必应以三圣共度。故虽无所失而致此呵也。二者就事作论。当佛说时机可有相。故佛亦为说有相。但迦旃延传述之时机转无相。而迦旃延不知犹为说有相。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即有二。第一总呵。第二从迦旃延诸法毕竟以下。遂事别呵也。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者。解有四种。一云。说此五义时。此心随说五义而生灭。故言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二云。相心缘无常境。从境立名故名生灭心行也。亦应无以苦心行乃至寂灭心行也。三云。勿以心行家生灭为实相法。应说心行即空为实相法也。四云。无以心行生灭有相法口说无相法也。当以心缘无相而说之。而实相法者。十二年中。茍以生灭等乃至灭身无为。并取五义为第一实相法。以假名为非实相也。今呵者。当以假实即空为实相法。肇法师云。夫实相幽玄妙绝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所能言。迦旃延闻五义。谓法有生灭之相。故云无以生灭心行而说之。从迦旃延以下。第二别呵。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者。明三聚法即体自空无生灭。是无常义。汝今但以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则不知无常为义之所以也。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者。亦如上空为苦之本也。汝则但以境逼心行为苦义。不知苦义之本也。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者。明诸法究竟空无所有。是空义。汝则但知内离人故空者。不知空义也。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者。言外道所计神我五阴不自在故无我。皆空无二者。是无我义也。一云。无我者除神我之无我也。或云。假名我。我空为二。汝则但知五阴不自在故无我。既不知无我之所以也。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者。生体不可得故言不生。本自不生。何有还灭。故言不灭。理本无有生灭。是寂灭义。汝则但知身灭智亡是寂灭义。则不知寂灭之所以也从说是法时以下。释辞中之第三。因呵傍人得益。故我不任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也。第七命阿那律。此人十弟子中天眼第一。就中亦有命辞。辞中三重亦如前。就第二释辞中亦有四。第一出致呵之由。第二从时维摩诘以下。正出呵事。第三明被呵之相。第四从彼诸梵众以下。梵王请问天眼之极也。就第一出致呵之由亦有三。第一明经行处。依经行道故云经行也。第二明梵王来问阿那律天眼广长之相。第三阿那律顺答。即可见。然此阿那律所以被呵者。佛恒赞叹阿那律得天眼第一。梵王内计。我亦得天眼。若阿那律天眼胜我所得者。即应就学。若无胜者。如来何以为叹。而阿那律不知此意。直随所见而答。净名呵者。梵王应以佛真无相天眼。而阿那律以有相直举其所见而答。所以净名致此呵也。就第二正明被呵中自有二。第一举两章门先定其相。第二从假使作相以下。释两章门仍结难。唯阿那律天眼为作相耶者。明作世谛有相而见耶也。无作相耶者。明无作真谛无相而见耶也。从假使作相以下。第二释仍结难。假使作相即与外道五通等者。释第一章门。明若存五尘而见即同外道。此复何奇为梵说乎。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者。明若不存五尘即是无为。不应有见。岂应为梵王说乎。世尊我时默然以下。第三被呵之相。明欲言有作相见。恐同外道。欲言无作相见。上已随答。所以默然不知所趣也。从彼诸梵王以下。第四梵王请问天眼之极。就中自有四。第一梵王请问天眼之极。第二净名。以佛真天眼而答。第三明梵王得益。第四致敬而还。可见也。故我不任彼问疾者。辞中第三结不堪也
  维摩诘经疏卷第中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