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A 乐邦文类

  No. 1969A

  乐邦文类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复于诸苦趣也。指乐邦令归依。列圣幽赞。宿耆受生者不一。载诸竺坟。灿如星陈。及后之宗焉者渐远。率以声色求。而不知求诸心。故大鉴示以惟心。俾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是善逝说观佛。而示是心是佛之旨也。是具三心十心。而往生之方也。是法藏发胜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之因行也。及后之宗焉者渐远。率弟视九品。恬嬉具缚。夫恬嬉具缚。则诸佛不必出世而度生。而群生之流浪无已也。不求诸心。则愈求愈远。三圣之观。皆外逐于相也。圣人因病以致药。众生因药而滋疾。可不哀耶。是故称乐邦。所以使理即者。缘般若而修证。拯流浪于苦轮也。言唯心。所以使观行者。本法身而解脱。见三圣于真常也。善逝指人以宝藏。大鉴启之以元钥。大鉴示人以因华。善逝接人以果地也。披其华而遗其果。犹夫无华矣。有其藏而不能启。犹夫无藏矣。事乐邦者。能外夫唯心耶。古今吾心之古今也。延极三世而不可际也。刹界吾心之刹界也。广被无边而不可穷也。净而四圣。染而六凡。吾心之四圣六凡也。不曰唯心。将安所而求乐邦也。诚知。唯心必不能无事于乐邦也。蠢尔含生。远自无始。于无生而妄生。于无我而执我。三缚十使。习染久矣。非藉济愿船栖灵圣域。则菩萨尚迷于隔阴。声闻有昧于出胎。乃下焉者。而可自期不退哉。文殊七佛导师也。无生忍非不证也。而受记往生。善财一生圆旷劫之果者也。第一义非不闻也。而发愿导归。不事乐邦。将何修而尽惟心之妙也。吾心中之阿弥陀佛。于因地所庄严。吾心之胜土为乐邦。原我之初。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我则迷而流浪。为佛心中之众生。佛则觉而修证。为众生心中之佛耳。我心即佛心。我不可得而我也。佛心即我心。佛不可得而他也。不可得而他之佛。念念度生。无间于我。而众生执不可得而我之幻我。背觉合尘。役役而颠冥于三界。悲夫。故尽修乎乐邦者。所以尽修乎吾心也。尽修乎吾心。所以远离颠倒。而证我所同于阿弥陀佛者也。诸佛别无所证。全证众生本性耳。凡阿弥陀佛所具足。我亦具足。不离我心故。乐邦非相。即我心故。非空无相。即相非相故。即相非相。则依正皆真。生佛同体矣。依正皆真。生佛同体。则乐邦之过去尊音王如来。未尝入灭。未来功德山王如来。久已成佛。现在阿弥陀如来。在十万亿佛刹外。而靡所隔也。八万四千随形好。随念随见。我心非往。彼佛不来。如镜中灯。如水中月。镜非揽灯。灯自现镜。月非入水。水常含月。在在尔。法法尔。毫相常观而非观。宝台无生而往生。若然者。谓之惟心乎。谓之乐邦乎。吾不得而知也。鹿亭上人。梓宋晓师所集乐邦文类。乞予言辨其卷。遂为稽首佛祖。抒臆见而卑之。

  赐进士出身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海虞严讷撰

  乐邦文类序

  周道既往。百家各以其说争衡于世。久之浸息。独儒老释三之教。几于并行。大率皆主于劝善戒恶。其言不同。而其归则一。然释宗比道家为尤盛。余未尝读佛书。初无心佞佛。惟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戒。不敢须臾去心。佛之本意似不出此。世有习西方净土之教者。其说曰。凡夫生于五浊恶世。业网萦覆。生死不能出。苦海不能停。大雄氏不得已。而偏指一方。使人系心专注。果由是而之则达无方所矣。虽然不得其门而入。亦徒为耳。曾不知此法本乎一心一心所主必见于善故。佛指示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若因是而论。则弥陀果觉即我性是极乐遐方即我心。是一念到处应用无亏。亦何高下远近之有哉。比丘宗晓。留心教典。类成此书。其大藏经论。古今儒释所著。无非西方净土教门。或阐扬奥义。以警未达。或明示显应。以诱方来。至于长行短偈片言只字。无一不备。其善用身心可尚矣。一日持以示余。且有请曰。某留心于此有年。将以刊板化一为多广示学者。傥得一言冠其首。使人起信起修。则某克苦编镂不为枉矣。余取其书读之。诸家所示。颇有深趣。真可以发明往生大旨。启迪人之善心。徐复究其理。盖人固有之性。本自明白。无始迷妄不贪则吝。缘此病根是生众苦。若令离苦恼而获安隐。当以是而对治之。譬如神医用药。病根既去则本体如初。又如明镜受尘。揩摩有力。则本明如旧。夫如是则此书真复性还元之策。岂可寝之哉。呜呼道在迩不必求诸远。事在易不必求诸难。昔无著师。礼五台见文殊说偈有曰。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佛法无量斯言蔽诸佛土既以心为本。其务西归者。惟当善净其心而已矣。断无它术焉。

  庆元庚申中元日敷文阁学士宣奉大夫致仕汪大猷序


乐邦文类卷第一(并序)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

  乾道中德寿宫亲洒宸毫。大书莲社二字。赐防御使浙西路总管张[揙-户+(今-一)]。龙骧凤翥八法俱全。真希世河洛之瑞也。窃惟高宗皇帝。以唐虞之化甄陶天下。功成不居。脱屣万乘。退藏之暇。游心内典。且欲追还庐阜念佛之风。故有斯举焉。历考自古帝王兴隆释教。或建立塔庙者有之。或翻译经论者有之。或广度僧尼者有之。而未尝闻操觚染翰发挥净邦。俾一切人升出五浊。如吾圣君者。至今薄海内外宗古立社。念佛之声洋洋乎盈耳。乃知至德如风。民应如草。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请试论之。

  我佛能仁诞生迦维。不恋金轮宝位。直向雪山宴坐。既成道已。随机阐化故。使大小偏圆教法有殊。最后法华高会一道无偏。开彼权乘悉归真实。故出世本怀。至是始畅矣。又念将来之世人。根暗钝不能自求出离。唯弥陀本愿。取土极乐。可以横截爱河径超佛地故。于诸大乘经。殷勤劝往者不一。斯盖如来异妙方便。诊䘏沉沦。父去留药之谓耳。然大教东流人或未知。而东晋远公法师。神机秀发。肇开化源。引水栽莲。缔结净社。尔时预者一百二十有三人。刘遗民等十八大贤而为上首。自是念佛三昧之道行焉。迨今八百余载。遗风遗烈。凛然尚在。故得张[揙-户+(今-一)]所修。远踵其事矣。然则务学必求师。进业必托法。故兹社之兴。专以弥陀为宗主。诸经为司南。自晋唐以来。高僧巨儒。咸有著述赞美斯事。虽其间说义有浅深属辞有工拙。譬如万派东流同归沧海。使夫饮用者咸沾一味焉。(宗晓)侵寻晚景。悟世非坚深。仰高宗皇帝。道参天地。德迈羲轩。犹乃宣扬至教。启迪群蒙。况愚忝簉僧伦。敢怠思修之路乎。由是囊括诸经。网罗众制。伏而读之。意图良导。虽微辞奥旨未易窥测。然研味有年。粗亦识其梗概。重念。隋珠和璧为天下之至宝。苟韫椟而藏诸。则人孰得而共之。遂于假日。即其所得次而编之。始于经咒终乎诗词。凡十有四门。总二百二十余首。析为五卷。目曰乐邦文类。盖仿儒家柳宗直西汉文类之作也。其有集之不尽。当有与吾同志者续焉时。

  经(凡四十六处)

  大藏专谈净土经论目录

  法华经 弥陀迹中化缘之始

  悲华经 三圣因愿授记名号

  出生菩萨经 弥陀因行成就众生

  无量寿经 法藏发愿庄严妙土

  弥陀偈经 弥陀本愿取土之相

  首楞严经 大势至获念佛圆通

  鼓音王经 弥陀国城父母亲属

  阿弥陀经 极乐过十万亿佛土

  阿弥陀经 七日不乱感佛往生

  观无量寿经 行三种业得生西方

  观无量寿经 初修日观送想西方

  观无量寿经 第八像观约心观佛

  观无量寿经 具三种心即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 下品下生十念功成

  观无量寿经 韦提侍女皆得往生

  阿弥陀经 以疑惑心生西方界边

  无量寿经 不了佛智胎宫受生

  菩萨处胎经 生染着心堕懈慢国

  平等觉经 净土声闻修行证果

  无量寿经 拣五逆谤法不得往生

  无量寿经 三辈修因往生之相

  无量寿经 较量二土修善不同

  无量寿经 往生净土菩萨众多

  无量寿经 法灭留经百岁度人

  无量寿经 劝各精进努力求之

  无量寿经 无量寿佛光明普照

  无量寿经 宝钵饮食自然盈满

  华严经 较量二土昼夜长短

  文殊说般若经 修一行三昧专称佛名

  般舟经 修佛立三昧专念弥陀

  方等大集经 修佛立三昧中道观法

  华严经 解脱长者得唯心念佛门

  华严经 依普贤愿得生极乐

  法华经 闻经修行即得往生

  大宝积经 发十种心得生极乐

  随愿往生经 娑婆浊恶偏赞西方

  大集日藏经 念佛随心见大见小

  目连所问经 无量寿国易往易取

  十往生经 念佛之人菩萨守护

  观佛三昧经 佛记文殊当生极乐

  文殊发愿经 文殊发愿求生极乐

  入楞伽经 佛记龙树往生乐国

  善信摩亲经 善信厌女求生西方

  首楞严经 约情想多少论报高下

  守护国界主经 命终善恶感报优劣

  咒(凡一十道)

  无量寿修观行供养仪轨(此仪轨中录出三咒如下)

  无量寿如来拳印真言

  无量寿如来根本印真言

  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此经中录出一咒如下)

  无量寿如来总持法门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此经中录出三咒如下)

  一字真言 溥遍解脱心真言 不空大灌顶光真言

  弥陀不思议神力传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

  论(凡六处)

  无量寿论 往生偈及五门修法

  毗婆沙论 念佛为易行道

  大智度论 乐多集功德者求生净国

  大智度论 释迦弥陀各有净秽国土

  大乘起信论 娑婆不值佛专劝念

  思惟要略法 利钝二根观佛相好

  阿弥陀佛尊号

  大藏专谈净土经论目录

  余编类斯文。所以先示经论者。欲修净业人务本故也。其诸经论皆散在大藏。今载经题函号。以助捡阅之易耳。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一部二卷 乃字函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无量清净平等觉。即无量寿佛异号也。清净平等四字寿字意也。觉即佛之华言。

  佛说阿弥陀经一部二卷 乃字函

  吴月支三藏支谦译

  此经亦名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无量寿经一部二卷 乃字函

  曹魏三藏康僧铠译

  此经更有晋永嘉年中竺法护所译之本。藏中今缺。天台观经疏所指大本。即法护所译也。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卷第十七十八 师字函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宝积总方等诸大乘经四十九会。第七即无量寿会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一部三卷 兵字函

  大宋大宗朝西天三藏法贤奉诏译

  以上五经。其平等觉与阿弥陀。并译出法藏比丘二十四愿。无量寿与大宝积会。则译出四十八愿。世有单本。四十八愿经一卷。此乃于无量寿经录出。非别有本也。又无量寿庄严经。译出三十一愿。辅行曰。愿数不同部异见别不须和会。然细读五经。大概起尽皆同。似同梵本。但译师之异。广略随宜耳。而荆溪谓。部异见别者。则显佛说。是同随机不等。至于结集翻译皆不同也。然则同异之说。未敢定判览者详之。五译之中。文相颇明。取曹魏本以故。祖师诸文多引用之。

  佛说阿弥陀经一卷 养字函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天台观经疏。指此经为小本。前无量寿经为大本。观无量寿佛经。处两经之间。义当中本。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 养字函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以上二经同本异译。秦本列六方诸佛称赞。唐译具有十方诸佛称赞。此亦译师。适时广略不同。龙舒净土文谓。秦本脱去四方者不晓。翻译部别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 养字函

  宋元嘉中疆良耶舍译

  此经单本藏中无重译之文。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经。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 养字函

  后汉失译

  此经唯五十六句偈颂。说法文体简古。古今不得而评。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卷 羔字函

  失译

  以上二经谓之失译者。失去译师名也。有不晓者。谓不译名失译。不译则梵书矣。

  般舟三昧经一部三卷 罪字函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藏中有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跋陂经。并与般舟同本异译。专说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九十日中观想称诵弥陀。摩诃止观常行三昧所准之经也。

  佛说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一卷 高字函

  大宋太宗朝西天三藏法天奉诏译

  此经无量寿佛。说神咒为众生延寿。命终即得往生极乐。

  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一卷 衡字函

  大兴善寺三藏不空奉诏译

  此仪轨。结坛诵咒。专期往生。

  无量寿优波提舍论一卷 堂字函

  婆薮娄豆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婆薮娄豆。此翻天亲。天台十疑论所指往生论即此也。此论通伸净土诸经。或能观之甚资净行。

  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 养字函

  此传失载造传人名。与小本弥陀经同卷。往生神咒在内。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 群字函

  上卷唐沙门智升集。上半卷通礼诸佛。下半卷别以偈颂礼赞西方。及忏悔发愿等文。下卷比丘善导拣示专修西方要义。及集记诸祖六时礼赞净土偈颂等。

  以上经论传集一十六种。并专谈净土。故十疑论云。藏中有数十余部经论。殷勤指授劝生西方是也。先贤谓净土但有七经者。其不审乎。

  法华经 弥陀迹中化缘之始

  化城喻品曰。过去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尔时彼佛。说是经已。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知佛入室。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是十六菩萨所化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十六沙弥。今于十方现在说法。乃至云。西方二佛。一名阿弥陀。第十六我释迦牟尼。尔时所化众生。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

  台宗明法华本迹。迹中以大通为首。此文乃有三意。一昔日共结缘(从是时十六菩萨下)二中间相逢值(从是十六菩萨下)三今日还说法华(从若如来下)此三总括迹中一期他化尽矣。释迦既尔。弥陀亦然。良以十六王子。于大通时覆讲。为物结缘。其诸王子。各得成佛。西方号阿弥陀。以果验因。弥陀尔时乃为第九王子。为众讲说。是知。弥陀为物结缘明矣。故妙玄六云。大通为结大乘之首。彼佛八千劫说经。十六王子八万四千劫覆讲。于时听众。或当座已悟。或中间得入。或近化始得即斯意也。如是铨量非唯显。佛佛施化道同。抑亦知。古往今来生净土者。并第九王子当时结缘之众矣。

  悲华经 三圣因愿授记名号

  往昔过恒河沙阿僧祇劫有世界。名删提岚。劫名善持。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主四天下。有一大臣。名曰宝海。是梵志种时生一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光一寻生时。有百千诸天。来共供养。因为作字。号曰宝藏。其后出家。剃除须发。成菩提道。还号宝藏。如来广为圣王说于正法。王请如来及诸圣众。三月供养。王有千子。王及千子。如是供养。满二百五十岁。各各向佛及比丘僧。悔诸不及。尔时如来。即入三昧放大光明。现十方世界。或有世界五浊弊恶。或有世界清净微妙等。王白佛言。诸菩萨等。以何业故取净世界。以何业故取不净世界。佛言。菩萨以愿力故。取清净土。离五浊恶。复有菩萨。以愿力故。求五浊恶。王言。我今真实欲得菩提。不愿取不净佛土。我已先于十岁之中。端坐思惟。庄严清净佛土。我今发愿。愿成道时。世界之中。无有地狱畜生饿鬼。众生皆作金色。人天无别。无有女人等。一化生寿命无量。世界清净无有臭秽。所有宫殿。种种庄严。如第六天。余佛世界。若有众生。闻我名者。修诸善本。欲生我界。愿其命终。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诽谤圣人破坏正法等(安养记云。悲华经备有二十四愿。但文略耳)轮王发深愿已。佛即告曰。大王汝见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尊音王如来世界。清净庄严。悉如大王所愿。如是四佛出现。入灭过一恒河沙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阿僧祇劫。是时世界转名安乐。汝于是时。当得作佛。号无量寿如来等。尔时宝藏如来。寻为第一不眴太子授记曰。汝观天人三恶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无量寿佛般涅槃已。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种种庄严。安乐世界所不及也。汝成菩提道。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又告第二尼摩太子。汝今所愿。取大世界。如汝所愿。汝当成菩提道。号曰善住珍宝山王如来。由汝取大世界故。因是字汝为得大势至(三圣因愿授记劫国名号经。涉第二第三以上。但略录耳)。

  一向出生菩萨经 弥陀因行成就众生

  佛言。我念过去广大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有佛号宝功德威宿劫王。彼佛将入涅槃。为众广说法本陀罗尼。时有轮王。名曰持火。王有太子。名曰不思议胜功德。生年十六。从彼如来。闻是法本。即于七万岁中。精勤修习。未曾睡眠。亦不偃侧。端坐一处。不贪财宝及以王位。不乐自身。得值九十亿百千那由他佛。诸佛脱法。尽能闻持修习。厌家剃发而作沙门。作已复于九万岁中。修习此陀罗尼。复为众生。分别显示。一生之中。力精教化。令八十亿百千那由他众生得发道心。积功累德。住不退地。尔时不思议胜功德比丘。岂异人乎。即阿弥陀如来是也(经在大藏知字函)。

  无量寿经 法藏比丘发愿庄严妙土

  过去久远锭光佛出世。如是次第至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彼佛世中。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弃王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佛说法言。譬如大海。人以升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有人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何愿不得。佛因广说二百一十亿佛刹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法藏闻说。皆悉睹见。发起胜愿。其心寂静。志无所著。重白佛言。唯垂听察。如我所愿。当具说之。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云云)法藏说四十八愿已。大地震动。天雨妙华。法藏诚谛不虚。超出世间。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安乐世界。其国七宝奇丽。超十方界。无有须弥日月大海溪渠井谷等。亦无四恶趣。亦无春夏秋冬。不寒不热。常和调适。其诸众生功德善力行业之地。故能尔耳。

  弥陀偈经 弥陀本愿取土之相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十四章
  世世见诸佛  垓数无有量
  不废宿命行  功德遂具成
  世界名清净  得佛号无量
  国界平夷易  丰乐多上人
  佛寿十方沙  光明普无边
  菩萨及弟子  不可算称量
  若欲见彼佛  莫疑亦莫虑
  有疑在胎中  不合五百年
  不疑生基坐  叉手无量前
  愿欲遍十方  须叟则旋还

  首楞严经 势至获念佛圆通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提。斯为第一。

  长水疏曰。无量寿亦名无量光。一专为忆如佛。一人专忘。谓不念者。如是众生见佛不定。故云若逢不逢等。佛与众生忆念相应。故如形影。念佛心者。初即以生灭心缘佛相好。专注一境心无间。然见佛相好。如镜现像。复观所念之佛。俱为虚妄。本无自性。从念想现。故能念之心已起。未起自何而有。不见一法毕竟空寂。本来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曰入无生忍。我既得度。众生与我无异。无异之性互相关涉。故念佛者。我皆摄之。念属意根。意即诸根所依。故云都摄。念即无念。故云净念。不以念间故云相继。集解曰。以证验修。念佛之心。不可单约事解。念存三观。佛具三身。心破三惑。无生忍位。方可得入。

  鼓音王经 弥陀国城父母亲属

  佛在瞻波大城。法会说西方安乐世界阿弥陀佛。若人能持名号。临欲终时。彼佛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见已欢悦。所生之处。永离胞胎秽欲之形。宝莲华中。自然化生。其国号清泰圣王。其城纵广十千由旬。于中充满刹利之种。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奉事弟子。名无垢称。智慧弟子。名曰揽光。神足精进。名曰大化。魔主名曰无胜。有提婆达多。名曰寂静。若人诵此鼓音声王大陀罗尼。十日十夜。六时专念敬礼彼佛。坚固正念。悉除散乱。念念不绝。十日之中。必见彼佛。并见十方如来及所住处。唯除重障钝根之人。所不能睹(咒广不录)。

  孤山弥陀疏曰。鼓音王经。既有女人及恶逆者。岂非弥陀现秽土耶。天竺决疑曰。天亲论女人根缺不生。鼓音王佛母。且指初降生时。成正觉已。国土随净。必无女人。其母或转成男子。如此方龙女。或复命终。如悉达母。二家所说。天竺为正。以经所说远离胞胎秽欲。佛劝人往生故。但对机不等。与诸经少差降耳。

  阿弥陀经 极乐过十万亿佛土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霅川新疏曰。极乐之土有四不同。所谓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前三传传而论。有苦有乐。唯寂光乃至极之乐耳。同居中有二。谓同居秽同居净。今经所明。是同居净。佛意意令行人至寂光之乐。而彼未宜。且令取于同居之净。既至彼净。则究竟寂光之乐可期矣。大哉圣人善权。其若是乎。

  十疑论问曰。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刹。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生。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遍至他方。生净土亦尔。不须疑也。

  自信录曰。极乐去十万亿刹。凡夫命终顷刻至者。自心本妙耳。如楞严曰。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以此推之。当命终时。染浊缘离。故娑婆当处幻灭。清净缘合。故极乐当处幻生。此灭彼生。间不容发。亦何顷刻之可论乎。抑见终日取舍。而未尝取舍者矣。

  阿弥陀经 七日不乱感佛往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孤山疏曰。不可以少善根得生。则反显可以多善得生也。少善谓等闲发愿散乱称名。多善谓执持名号要期日限。执谓执受。持谓任持。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霅川疏曰。福德虽多。大略如观经中。三种净业可也。天台判三种净业为散心。十六妙观方名正受。以彼例此。福德因缘即散心。一心不乱即正受。孤山判此经是散善。观经属定善。予不韪彼说。且普门品疏。释一心称名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不间名事一心。若达此心。四性不生。与空慧相应。是理一心。用彼验此。一心亦然。普门品中。无不乱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释之。今云一心不乱。何苦贬为散善。

  观无量寿经 行三种业得生西方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种业。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天台观经疏曰。初业共凡夫。次共二乘。后是大乘不共之法。第一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业。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第二在家戒。亦即十戒。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不缺也。第三发菩提心是愿。起意趣向名为发心。佛果圆通。说为菩提。读诵大乘。明修解也。行能运通。说之为乘。妙宗曰。此三种业。得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者。必得前前。

  观无量寿经 初修日观送想西方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观经疏曰。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妙宗曰。系心之法。须观落日者。欲令定想趣于西方。是向弥陀所居处故。即以所见落日。为境想之。今起观中之日。以圆人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此心坚住明了。则日观成也。

  观无量寿经 第八像观约心观佛

  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观经疏曰。诸佛如来下。泛明诸佛。是故应当下。遍观弥陀。法界身者。报佛法性身也。众生心净。法身自在。故言入。如白日升天影现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随物现也。又法界身是佛身。无所不遍。法界为体。得此观佛三昧。解入相应。故言入心想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是心是佛者。向问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故言即是。始学名作。终成即是。妙宗释曰。欲想佛身。须知观体。体是本觉起成能观。本觉乃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佛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性故也。若始觉有功。本觉乃显。故云法身从心想生。又复弥陀与一切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弥陀身显即诸佛身。诸佛相明即弥陀体。是故泛明诸佛。以为弥陀观体。从法界身下。是约感应道交释。从又法界身下。是解入相应释。融心解曰。若无初释。则观非观佛。若无次释。则生佛体殊。二释相成。是今观法。是心作佛者。明即心变全性成修。是心是佛者。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既全是心。心岂见心。如指不自触刀不自伤。般舟所谓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者。不知心等止观。约此而立中观。般舟与此文同也。如来恐人著相观佛故。于真像之前。示乎观体。令依此法而观佛身。妙宗又曰。今之心观。非直于阴观本性佛。乃托他佛显乎本性。故先明应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觉。故应佛显知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若论作是。即不思议三观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观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观也。全是而作。则三谛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则三谛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观。乃十六观之总体。一经之妙宗。文出此中。义遍初后。是故行者。当用此意修净土因。不可不知。

  观无量寿经 具三种心即得往生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观经疏曰。至诚心者。即实行众生。至之言专。诚之言实。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云。入深广心。涅槃云。根深难拔。故曰深心。善导释曰。身礼拜彼佛。口称场彼佛。意观察彼佛。三业真实故名至诚心。以真实信心。信知自身具足烦恼流转三界。信知弥陀本愿称名下至十声得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凡所作为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故名回向发愿心。具此三心。必得生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

  观无量寿经 下品下生十念功成

  下品下生者。作不善业五逆十恶。以恶业故。应堕恶道。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即得往生。

  观经疏曰。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问云何以少时心力。而能胜终身造恶耶。大论自有此责。是心虽少时。而力猛利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妙宗曰。此虽造恶。已曾修观。故使临终劝念。定心则成。亦是乘急戒缓人也。纵现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种今熟。故十疑论云。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并是宿善业强。始遇知识。作此解释。方合定善之义。若本不修三昧者。则属前悔有轻重义也。

  观无量寿经 韦提侍女皆得往生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心生欢喜。逮无生忍。世尊悉记。皆当往生。

  观经疏问曰。论说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五百侍女同生云何。曰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初生故。有善心一切得往。十疑论曰。彼无女人。及无盲聋喑哑人。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哑人。心念弥陀悉生彼国。

  阿弥陀经 以疑惑心生西方界边

  佛言其中辈人。虽不去家舍欲。当持经戒。分檀布施。常信佛语。欲生佛国。其人命终。自见阿弥陀佛。往至佛国。可得智慧勇猛。若人中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诸善得福。不信弥陀佛国往生。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无所专据。续其善愿为本故得往生。其人寿终。不能得至阿弥陀佛所。便道见阿弥陀佛国界边七宝城中。心大欢喜。便止其中。七宝水池莲华化生。其城纵广二千里。快乐如忉利天。不见彼佛。但见光明。心自悔责。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往至阿弥陀佛。闻经闻解。

  无量寿经 不了佛智胎宫受生

  佛告慈氏。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处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于其中。受诸快乐。如忉利天。慈氏白佛。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言。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加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佛言。其人作是以后。若复中悔。心意狐疑。不信作善后世得福。不信往生佛国。其人虽尔。续得往生。其人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令其人于卧梦中见阿弥陀国土。心中大喜。意自念言。我悔不知益作诸善。今当往生。其人但念。口不能言。即自悔过者。疑差减少。悔无所及。其人命终。即生阿弥陀佛国。不能得前至。便道见二千里七宝城中。心独欢喜。便止其中。于七宝浴池。莲华化生。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于其城中五百岁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所。其人闻经。心不开解。智慧不明。所居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阿弥陀佛大远。不能得近。亦如第二中辈狐疑也。其人久久亦当智慧开解。知经勇猛。次如上第一辈也。所以者何。皆坐前世求道时。中悔狐疑。暂信暂不信。不信作善得其福德。皆自然得之尔。当知。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观经疏释日观中云。教令正观。为除疑心。大本明以疑惑心修诸功德。落在边地复受胎生故。作此观令除疑惑也。妙宗曰。经云。不了佛智则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观。令除疑惑。即显此观。能了佛智。若不用三观观落日者。则迷佛智。日观既尔。余观例然。故知。大师依乎佛智立今观法。若凡小善乃至临终回向佛智作众恶者。须依佛智求灭罪障。既有乘种生彼。速见三宝。不生边地及胎宫也。

  菩萨处胎经 生染着心堕懈慢国

  佛言。过此西方十二亿那由他刹有懈慢国。决乐安隐。人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若从此国过。人多染着。即愿生其中。遂不得到弥陀佛土。若人见此。不贪不爱。即得越过至安乐国。

  弥陀经钞曰。此懈慢国。即无量寿经所谓疑城。佛恐众生念佛生疑。故现此国也。问既云懈慢。何得快乐。答若对极乐即为懈慢。若对娑婆即为快乐也。

  平等觉经 净土声闻修行证果

  无量清净佛国。其诸菩萨阿罗汉。各自行道。中有在地讲经。诵经坐禅者。有在虚空讲经经行者。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行道。莫不欢喜。又弥陀经云。彼佛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又观经中中三品人。生彼闻法。皆得阿罗汉果。

  十疑论曰。彼无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观经疏问曰。依往生论。二乘种不生。观经中辈小乘得生何耶。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以其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元证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妙宗曰。回心故得生。惯习故证小。知大证小。不执偏真而为究竟。不久证大也。

  无量寿经 拣五逆谤法不得往生

  四十八愿第十八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又下卷云。诸有闻佛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回向愿生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观经疏云。大本五逆谤法不得生。此观经逆罪得生。释有两义。约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造逆多无重悔。故不得生。二者约行。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为散。散善力微。不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经明观故说得生。

  无量寿经 三辈修因往生之相

  佛言。十方众生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是人寿终。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生七宝华中。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其中辈人。至心愿生彼国。虽复不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等。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上辈也。其下辈人。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中辈也。

  观经疏曰。观经九品。为令识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三品也。孤山刊正记曰。大本三辈。但齐观经六品。以彼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故也。灵芝谓。大本三品。皆曾发心。可对观经上品。中下二品。则非所对。况复行因与今全别。辅正解曰。天台以今经九品。会同大本三辈。乃约彼此位次高下相同而会。不约行因发心之相以会三品也。

  无量寿经 较量二土修善不同

  佛言。后世人得佛经语。当熟思之。能于其中。端心正行。主行为善。率化其下。转相敕令。各自端守。广殖德本。布恩施惠。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故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以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故。唯此多恶无有自然。心劳形困。饮苦食毒。吾哀汝等。苦心诲谕。教令修善。

  无量寿经 往生净土菩萨众多

  弥勒白佛言。于此世界。有几不退菩萨往生极乐。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又不但我刹诸菩萨往生。他方佛土。如远照佛刹。有百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乃至不但此十四佛国诸菩萨往生。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往生者甚多无数。若我具说。一劫尚未能尽。今略说耳。

  无量寿经 法灭留经百岁度人

  若有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说行。吾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其有不信赞叹称扬阿弥陀佛名号而谤毁者。五劫之中。当堕地狱具受众苦。

  无量寿经 劝各精进努力求之

  佛告弥勒。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道。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获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无量寿经 无量寿佛光明普照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有佛光。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等。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见此光明。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无量寿经 宝钵饮食自然盈满

  彼佛国土。诸往生者所处宫殿。衣服宝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等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又平等觉经。大弥陀经并云。阿弥陀佛菩萨阿罗汉。悉有自然七宝钵。钵中百味饮食。不类世间天上乃八方上下。饮食中精味香味无比。自然化生。欲得甜醋。在所欲得。所食不多不少。亦不言美恶。食讫化去。皆清净无染所食。但用作气力耳。往生论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安养记曰。初言实无食者。次二经谓用气力故食。准欲界未离段食。故须食之。据满愿子成佛。法喜禅悦食。更无余食想。则净土亦容实无食者。当知。彼土百味四微。既随意而具。食与不食。安可一途。二经各说。乃适时好尚耳。

  华严经 较量二土昼夜长短

  寿量品心王菩萨言。此娑婆世界释迦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极乐世界一劫。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刹。为一日一夜。如是次第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刹。为一日一夜。又弥陀经云。彼佛国土昼夜六时。

  慈恩弥陀通赞曰。净土昼夜各有六时。问净土人绝无明。国无昏晓。何言昼夜。答华开金沼化生。为天曙之情。鸟宿琼林。菩萨作时昏之想。霅川新疏曰。当知。六时应是昼三夜三。彼国众生。身有光明。无须弥山。不以日之出没分其昼夜。若如释签。谓诸天以华开华合以表昼夜。则慈恩之说或然。此则寄此方晷刻。名彼土时分耳。如华严所说。则西方六时。诚不可用此间寅卯等校其长短也。或不取慈恩所说。以无证据故。予阅悲华经。彼明莲华尊佛世界乃曰。彼佛常有光明。以华合鸟栖菩萨入定。即知夜分。若风吹华散。诸鸟和鸣。菩萨从禅定起。知是昼分。

  文殊说般若经 修一行三昧专称佛名

  文殊言。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皆成一如。成最正觉。

  天台止观云。常坐三昧。出文殊说文殊问经。名一行三昧。九十日为一期。结加正坐。随一佛方面。端坐正向。时刻相续。若坐疲极。或疾病所困。或睡盖所覆。内外障侵夺。却当专称一佛名字。惭愧忏悔以命自归。与十方佛名。功德正等。辅行释曰。随一佛方面等者。随向之方。必须正西。若障起念佛所向便故。经虽不局令向西方。既令专称一佛。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与十方佛等者。释疑也。恐有人疑。何故独令称弥陀。是故释云。功德正等也。

  般舟经 修佛立三昧专念弥陀

  佛言。何因致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其有四众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心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去是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一切常念彼佛。譬如梦中。见金宝亲属。相与娱乐。觉已说之。若人念彼佛一日昼夜。若过七日七夜。阿弥陀佛。于觉不见。梦中见之。心作念时。诸佛国土。大山须弥。幽冥之处。悉为开辟。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便于是间。坐见彼佛。闻所说经。譬如舍卫有三淫女。时罗阅国有三男子。本未曾见。闻之淫意即动。梦到其所。与共栖宿。淫事宛然。用是念故。见佛当生。常念佛身有三十二相端正无比。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又如梦中食甘美饮食。觉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梦也。佛于三昧中。立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持。本功德力持。用是三事故得见佛。作是念。佛从何所来去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是佛心是。恒萨阿竭。心是我身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指相弹顷三月。二者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弹顷。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饭食左右。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衣服饮食。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东视百千佛百万佛百亿佛。如是十方悉见诸佛。

  止观云。常行三昧出般舟经。般舟翻为佛立。佛立有三义(如经)此三昧成。能于定中。见十方佛在前立。明此三昧有三。一身开遮。身开常行。避恶知识。常独处止。常行乞食。不受别请。严饰道场。盥沐其身。改换衣服。唯专行旋。九十日为一期。要期誓愿。使我筋骨枯朽。学是三昧不得。终不休息。二口说默。九十日口常唱阿弥陀佛名无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或唱念俱运。或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唱念相继。无休息时。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弥陀。三意止观。三月常念弥陀三十二相。从足下千辐轮相。一一逆缘念诸相。乃至无见顶。亦应从顶缘至千辐轮。令我亦逮是相。又念我当从心得佛从身得佛。佛不用心得。不用身得。不用心得佛色。不用色得佛心。智者晓了。本无所有。坏本绝末(空)如梦见七宝亲属。觉已不知在何处。又如淫女夜梦从事。觉已念之。不来不往。乐事宛然。又如梦食美食。觉已腹空。自念一切所有法。皆如梦。是名如相念(假)自念佛从何所来。我亦无所至。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见佛心。是佛心。是我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泥洹。是法无可示者。皆念所为。设有念亦了无所有(中)若人欲得智慧如大海。于此坐不运神通。悉见诸佛者。当修是三昧。是三昧于诸功德。最为第一。此三昧是诸佛父母。一切如来从是法生。

  辅行释曰。意止观中。先念三十二相。以为观境。又念我当下。正明于境。以修三观。我所念诸句中佛字。一自心三昧所见佛。二西方从因感果佛。今具二义。共为一境。为顺理故。从初义释。三昧既成。随念即见。见是心性名心作佛。佛既心作故。见佛时名见自心。若见自心。即见佛心。以彼佛心是我心故。故此中意。但观自心及所见佛。不出法性故。见佛心即见己心。己心佛心即是中道。四明融心解曰。止观判般舟文。心佛叵得为空。梦事宛然为假。心不见心为中。说则三相历然。修则一念备(矣)。

  方等大集经 修佛立三昧中道观法

  佛告贤护。若欲成就诸佛现前三昧。随所念处即见如来。如取清油净水水晶明镜。用是四物观己而像。善恶好丑影现分明。而彼现像。不从四物出。亦非余处来。非自然有。非人造作。当知。彼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有住所。菩萨亦尔。即复思惟。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处。岂有转还。彼复应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来。我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知心。心不见心。心有想念。则成生死。心无想念。即是涅槃。所思既灭。能想亦空。当知。菩萨因此三昧。证大菩提。

  此经与前般舟经。同本异译。此中所明中道观法。文相显著。故更重录。

  华严经 解脱长者得唯心念佛门

  长者言。善男子。我若欲见安乐世界无量寿如来。随意即见。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来。我若欲见。随意即见。我能了知一切如来国土庄严神通等事。无所从来。亦无所至。无有行处。亦无住处。亦如己身。无来无去。无行住处。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如梦故。如梦所见从分别生。见一切佛。从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犹如幻术。知一切佛。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诸佛菩萨。悉皆如响。譬如空谷随声发响。悟解自心。随念见佛。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此出贞元华严经)。

  清凉贞元疏曰。无所从来下。正辨唯心。即心无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虚。唯心现故。以我即寂之唯心。叩彼即体之妙用。能念念念。何动寂之相干。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况志一不挠。精研造微。佛应克诚。于何不见下列四喻。通显唯心。喻无来往。别喻兼明不出入等。四喻皆具四观。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无碍。即华严意梦。喻不来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无。响喻非合非散。三观齐驱。以性融相。则入重重念佛之境。已见德云。

  华严经 依普贤愿主得生极乐

  行愿品。普贤菩萨。于逝多林末会。发十大愿王。其一一愿皆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大愿。无有穷尽。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无数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乃至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极乐世界。又下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贞元疏曰。问不求生华藏。期生极乐何耶。答有四意。一者有缘故。二欲使众生归凭情一故。三不离华藏故。四即本师故。行愿钞曰。有缘者弥陀愿重。偏接娑婆人也。归凭情一者。若闻十方皆妙彼此融通。则初心茫茫。无所依托。故方便引之。不离华藏者。极乐去此。但十万亿佛土。华严中所有佛刹。皆微尘数故不离也。即本师者。如经第三十九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共围绕。疏判云。赞本尊遮那之德也。疏又曰。华藏刹海皆遮那境。无量寿佛。去十万亿。并未出于刹种之中。岂非本师随名异化也。

  道纯法师曰。问普贤行愿。是华严流通。何故于世界海中。偏指极乐。既信解圆宗。十方佛刹。皆可往生。结归西方。必有深旨。答普贤为善财海众。说愿王已。结归西方者。盖为信解圆宗人。入文殊智。修普贤行。福慧事理皆称法界。此大心人。虽妙悟本明顿同诸圣。然犹力用未充。未及如来出现普利众生。所以暂依净土。亲近弥陀海众。直至成佛。故经曰。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即斯意也(此文出直指净土决疑集)。

  法华经 闻经修行即往安乐世界

  佛言。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荆溪法华记曰。若有女人等者。此中只云闻是经典如说修行即净土因。不须更指观经等也。问如何修行。答既云如说修行。依经立行。具如分别功德品中。直观此土四土具足。故此佛身即三身也。故此大众即一切众。以惑未断故。故安乐行。是同居净土行之气分也。故不离同居秽。见同居净。问同居类多。何必极乐。答教说多故。由物机故。是摄生故。令专注故。宿缘厚故。约多分故。

  大宝积经 发十种心得生极乐

  弥勒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向于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世尊何等名为十种心。佛告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若人于此十心。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经第九十二卷)。

  随愿往生经 娑婆浊恶偏赞西方

  普广菩萨白佛言。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佛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所欲。应念而至。佛告普广。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佛国土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大集日藏经 念佛随心睹见大小

  佛言。欲生清净佛刹。不生障碍。而此众生。应净洗浴。着鲜洁衣。菜食长斋。勿啖辛臭。于寂静处。正念结加。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更莫他缘。或一日夜。或七日夜。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乃至无量念者。见佛色身无量无边。佛身三十二相。于一一相。亦念亦观。皆能明了。随所见相。见青光明。于彼光相。专精系意。无令心乱。彼光出已。从行者顶入。尔时安心。谨莫惊怖。念此青光。于自身中。支体遍行。见身火然。乃至成灰。风来散灭。如是念时。无有一相。十方皆空。如是修者。能于一弹指顷。到一佛刹及无量刹。

  此经所明念佛。虽不定指西方。窃见慈云忏主念佛方法。引证念佛大小之义。故此录之庶览彼文者。知经始末。

  目连所问经 无量寿国易往易取

  佛告目连。譬如万川长流。有浮草木。前不顾后。后不顾前。都会大海。世间亦尔。虽有豪贵富乐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只由不信佛经。后世为人。更甚困剧。不能得生千佛国土。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返事九十六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

  十往生经 念佛之人菩萨守护

  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

  观佛三昧经 佛记文殊当生极乐

  文殊白佛言。我念过去。宝威德上王佛时有长者。名一切施。长者有子。名曰戒护。子在母胎。以敬信故预。为其子受三归依。生年八岁。童子见佛。恭敬作礼。一见佛故。即得除灭百千万亿生死之罪。从是已后。常生净土。得百千亿念佛三昧门。故今释尊复记之曰。文殊师利。汝当往生极乐世界证入初地。

  文殊发愿经 文殊发愿求生极乐

  愿我命终时  灭除诸障碍
  面见阿弥陀  往生安乐刹
  生彼佛国已  成满诸大愿
  阿弥陀如来  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  满足文殊愿
  尽未来际劫  究竟菩萨行

  入楞伽经 佛悬记龙树生极乐国

  大慧汝当知  善逝涅槃后
  未来世当有  持于我法者
  南天竺国中  大名德比丘
  厥号为龙树  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  无上大乘法
  得初欢喜地  往生安乐国

  楞伽经有三本。此出七卷成文。实叉难陀所译。在四字函。

  善信摩亲经 善信厌女求生净土

  佛在舍卫。有长者女。名曰善信。智慧博达。常有大愿。不乐世俗。自念万物无常。当归于死。天地亦当败坏。何况人身。念我父母兄弟不知罪福。贪欲无厌。我年三五。以许他男。我家兄弟。受取匹帛。我身当往受诸苦难。不如。今日清净。当发上愿。求觅安隐长乐之处。可以自娱。便正一心。自誓身命。尔时天帝现于空中。告善信言。若当自归西方安隐清净法国。先向十方礼拜。慈心敬意念必达也。女便欢喜。澡浴烧香。向十方礼。天又告曰。汝当说颂赞叹阿弥陀佛。善信依教。帝释即化端生男子。手抱黄金。以颂调之。善信答颂。诃男女过。帝释叉手劳之。欲何求索。普世无双功德洋洋。不可称量。善信闻已欢喜。地为大动。说偈归佛。佛即与大众俱飞到其家。善信礼佛。佛便放光微笑。为授二十四戒。善信闻已而得七住。即于佛前化为男子。父母兄弟。皆受五戒(此缘出经律异相第三十八卷)。

  首楞严经 情想多少论报高下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轻举非远。即为飞仙。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守护国界主经 命终善恶感报优劣

  佛言。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地府不收。安养不摄。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方归净土。若人起怜悯心。正念现前。于财宝妻子。心无爱恋。眼色清净。仰面含笑。想念天宫。当来迎我。耳闻天乐。眼见天童。舍此报身。定生天界。若人生于柔软善心。起福德心。身无病难。忆念父母妻子。于善于恶。心不错乱。其心正直。遗嘱家财。辞别而去。定生人界。若人于夫妻男女。恶眼瞻视。举手扪空。便利不觉。身常嗅秽。两目红赤。仆面而卧踡身左胁。百节酸疼。或见恶相。口不能言。声吟叫唤。冤债现前。心识散乱。狂惑颠倒。遍体如冰。手捻死拳身硬如石。此人命终。定入地狱。若人好舐其唇。身热如火。常患饥渴。好说饮食。张口不合。贪恋财宝。命卒难断。开眼而去。此人定入饿鬼。若人身染重病。如在云雾。心神昏散。怕闻佛名。多爱食啖血肉之味。不受劝化。爱恋妻儿。踡手足指。遍身流汗。出粗涩声。口中咀沫。此相现前。定入畜生。

  无量寿修观行供养仪轨(出大藏冲字函)

  尔时金刚手菩萨。在毗卢遮那大集会中。白佛言。我为当来杂染世界恶趣众生。说无量寿陀罗尼。修三密门。证念佛三昧。得生净土。入菩萨位。不以少福无慧方便得生彼刹。依此教法。决定得生上品初地。应先入曼荼罗。得灌顶已。然后从师受此仪轨。当于胜地。涂拭净室。建立方坛。上张天盖。周匝悬幡。上坛分布八曼荼罗。磨白坛香。用涂圣位。坛西安无量寿像。持诵者东坐面像。坐卑脚床。行者每日澡浴。登坛三时散种种华。置二阏伽。或新宝器。满盛香水。置于坛上。于坛四角。安四贤瓶。香华饮食。随力所办。一一加持。殷勤供养。行者即观察一切有情本性清净。为诸客尘所蔽。不悟真理。是故说此三密加持。能令自他清净。

  右仪轨一卷。三藏不空所译。自此文后。列净三业及普礼结界献座观想并结印诵咒总二十四章。非不精切。愿依法行持者捡之。今于中录其简。而可行者。三章于后。庶资广净业云。

  无量寿如来拳印真言

  次结如来拳印。以左手四指握拳。竖大指以右手作金刚拳。握左大指即成。以此拳印地。真言加持七遍。变其世界。如来拳真言曰。

  唵(引一)步欠(平声二)

  由结此印。真言威力故。即变此大千世界。成极乐刹。七宝为地。水鸟树林。皆演法音。无量庄严。如经所说。行者由数习此定。每于定中。见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在大众会。闻说契经。临命终时。心不散动。三昧现在。刹那迅速生莲华中。证菩萨位。

  无量寿如来根本印真言

  次结无量寿如来根本印。二手外相叉作拳。竖二中指头相拄。如莲华叶形。结此契已。诵无量寿真言七遍。以印于顶上。散陀罗尼曰。

  曩谟(引)啰怛曩(二合)夜(引)耶(一)娜莫阿(引)哩野(二合引)弭跢(引)婆(去引)耶(二)怛佗(去)孽跢(引)夜啰曷(二合)帝三(去)藐三(去)没驮耶(三)怛你也佗(四)唵阿蜜㗚(二合)帝(五)阿蜜㗚(二合)妒(引)纳婆(二合)吠(微闭反引六)阿蜜㗚(二合)多三(去)婆(上)吠(准上七)阿蜜㗚(二合)多孽陛(八)阿蜜㗚(二合)多悉弟(九)阿蜜㗚(二合)多帝际(自曳反十)阿蜜㗚(二合十一)多尾讫磷(二合引)帝(十二)阿蜜㗚(二合)多誐曩吉(引)底(丁以反)迦㘑(十三)阿蜜㗚(二合)多懒(上)弩枇娑嚩(二合)㘑(十四)萨嚩(引)啰佗(二合)娑(去引)驮宁(十五)萨嚩磨讫礼(二合引)舍乞洒(三合)孕迦㘑娑嚩(二合引)贺(引十六)

  此真言才诵一遍。身中十恶四重。无间罪。一切业障。悉皆消灭。若苾刍苾刍尼。犯根本罪。诵七遍。即时还得清净。诵满万遍。获得不废忘菩提心三昧。菩萨心显现。身中皎洁圆明。如净月轮。临命终时。见无量寿与大众俱来迎安慰。即生极乐上品上生。

  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曰。

  唵(引一)阿蜜㗚(二合)多帝际贺啰吽(引二)

  此真言能诵十万遍满。得见阿弥陀如来。命终决定。得生极乐。

  乌瑟腻沙最胜总持经(出大藏高字函)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极乐刹大善法堂中坐。尔时无量寿如来。告观自在言。一切众生。疾病短寿者。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法门。若人受持读诵。速得无病长寿安乐。即时观自在请佛宣说(咒广不录)若人书写此法。安置塔中。广大供养。右绕千匝。恭敬礼拜。则获智慧。若七日寿命延至七年。若七年寿命延至七十。获得如是长寿安乐。无诸疾病。得宿命通。

  无量寿如来总持法门

  尔时无量寿如来。入普照吉祥三摩地。从定出已。即说一切如来无量寿总持法门曰。

  唵(引)阿蜜哩(二合)帝(引)阿蜜哩(二合)帝(引)阿蜜哩(二合)睹捺婆(二合)吠阿蜜哩(二合)多尾讫㘓(二合)帝(引)阿蜜哩(二合)多誐(引)弥你(去)阿蜜哩(二合)多哩那(二合)祢誐誐曩计哩帝(二合)羯哩(引)萨哩嚩(二合)吉梨(二合引)舍叉演羯哩曳(引)娑嚩(二合引)贺

  若人用此法门。加持净土作塔。又复书此总持。安在塔内。香华供养。延于寿命。及增智慧。若人于此塔前。倍兴供养。日日诵持满八百遍。发自利利他平等之心。如是依法消除八难。是人命终。不生地狱畜生焰摩罗界。如蛇蜕皮。即生极乐。获大果报。受胜妙乐。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一字真言

  观世音菩萨。说一字真言曰。

  唵(喉中抬声引呼。此下三咒唵字。并同此呼)

  如是真言大悲心观观世音。如法受持。应善修行者。能害过现重罪。一切垢障。尽皆消灭。当得一切诸佛菩萨。天仙龙神。悉皆欢喜。当舍命后。往于西方极乐国土。住极喜地。莲华化生。

  溥遍解脱心真言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于佛前谛观一切。说溥遍解脱心真言曰。

  此道咒二百一十二句。文广不录(此下三咒。经中具有结坛捻印立像等法。文涉一卷)。

  又溥遍解脱心真言曰。

  唵没(二合)啰㰤么(一)废洒陀(上)啰(二)驮啰驮啰(三)地利地利(四)度噜度噜(五)縒曼亸入缚攞(六)亩佉?(七)莎缚(二合)诃(八)

  又溥遍解脱心一字真言曰。

  唵恶(轻呼一)莎缚(二合)诃(去二)

  若人六时。倍复精进。如法严治身器。依法持诵。满一落叉。是业成熟。观世音菩萨。现金色身。当灭无始一切根本重罪。若不现者。复倍精进。诵满二落叉或三落叉。是业成熟。观世音定当现身执手。指示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坐宝莲华师子之座。复得阿弥陀佛手摩其头。谓同彼土一切菩萨福命功德。舍此身后。往于西方安乐国土上品莲华。具诸相好。识宿命智。得不退转。

  不空大灌顶光真言(出不空罥索神变经第二十八卷洁字函)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即伸右手。摩清净莲华明王顶。时大千世界六变震动。所有十方刹土。过现未来一切如来。毗卢遮那如来。一时皆现。亦同授与清净莲华明王灌顶三昧耶。尔时十方三世一切如来。毗卢遮那如来。各伸右手。摩清净莲华明王顶。同说不空大灌顶光真言曰。

  唵(喉中抬声引呼一)㫊暮伽(上)废(无计反)噜者娜(二)摩诃亩捺(能乙反)啰么抳(三)钵头(二合)么入缚攞(四)跛啰(二合)袜亸野?(五)

  若有过去一切十恶五逆四重诸罪。得闻此大灌顶光真言三七遍。即得除灭一切罪障。若诸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塔上。彼所亡者。若地狱饿鬼修罗傍生中。以一切不空如来毗卢遮那如来真言。加持沙土之力。应时即得光明。及身除诸罪报。舍所苦身。往于西方极乐国土。莲华化生。乃至菩提更不堕落。

  秀州海盐普照院释智圆。母丧以遗骨。盛于小匣。日诵毗卢灌顶咒。加持土沙。覆于骨上。殆至盈尺。一日顶骨。忽涌于土面。初不以为然。仍旧覆之。翌日复尔。众皆惊骇。时武夷公权作记以广其事。大智律师。作赞以美之。文见芝园集。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咒(出弥陀不思议神力传养字函)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宋元嘉年。求那跋陀奉制译。合计五十九字一十五句。若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龙树菩萨。愿生安养。梦感此咒。那舍三藏诵此咒。天平寺锈法师。从那舍口授此咒。其人云。经本外国不来。若欲受持。当嚼杨枝。澡豆漱口然香。于佛像前。胡跪合掌。日夜六时。各诵三七遍。所有四重五逆十恶谤方等罪。悉得灭除。现世所求皆得。不为诸恶鬼神之所惑乱。若诵满二十万遍。即感得菩提芽生。若至三十万遍。即面见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一)他伽跢(二)夜哆地(三)夜他阿弥唎(四)都婆毗(五)阿弥唎哆(六)悉耽婆毗(七)阿弥唎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利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十五)

  此咒有六哆字。藏中经本。注多曷切。此为正呼也。龙舒文。恐人不正此音。并改为掇字。擅改咒文。世所不许。有二他字。俱透戈切。跢字都饿切。地字澄买切。唎字上声。与里同音。枳字止音。此咒人所诵持。并不与上一十五句相应。失本真也。欲期效验者。须正此句读。

  无量寿论 往生偈及五门修法(天亲菩萨)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量光如来  愿生安养国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  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  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  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  一切能满足
  故我愿往生  阿弥陀佛国
  我作论说偈  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若人修行五念门成就者。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阿弥陀佛。一者礼拜门。身业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意故。二者赞叹门。口业赞叹彼佛光明智相。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三者作愿门。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四者观察门。以智慧观察。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一观察彼国土庄严。二观察彼佛庄严。三观察彼诸菩萨庄严。五回向门。所有功德善根。以方便回向摄取众生。不舍一切世间故。又观察门三种庄严。略说入一法句。谓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菩萨如是修五门。自利利他。速得成就菩提故。

  毗婆沙论 念佛为易行道

  龙树菩萨

  论第四曰。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难行则久可得(是堕声闻缘觉地者)或有勤行精进。以信方便。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必定得阿耨菩提。是故常应忆念。偈曰。

  若人愿作佛  心念阿弥陀
  应时为现身  是故我归命
  若人欲疾至  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  执持称名号
  彼佛本愿力  十方诸菩萨
  来供养听法  是故我稽首
  彼土诸菩萨  具足诸相好
  供自庄严身  我今归命礼
  彼诸大菩萨  日日于三时
  供养十方佛  是故稽首礼
  若人种善根  疑则华不开
  信心清净者  华开则见佛
  十方现在佛  以种种因缘
  叹彼佛功德  我今归命礼
  其土具庄严  殊彼诸天宫
  功德甚深厚  是故礼佛足
  若人生彼国  终不堕三趣
  及与阿修罗  我今归命礼

  十疑论曰。难行道者。在五浊恶世。求阿鞞跋致。甚难可得。略述有五。一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无赖恶人破他胜德。三颠倒善果能坏梵行。四声闻自利障于大慈。五唯有自力。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易行道者。谓信佛教念佛三昧。乘弥陀愿力摄持。决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船须臾千里。亦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轮王力也。

  大智度论 乐多集功德者。求生净土(同前)

  论四十三问曰。菩萨法应度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国土中。答菩萨有二种。一者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国土。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又论四十五曰。菩萨有二。有先自成就功德。然后度众生。有先成就众生。后自成就功德者。

  妙宗钞问曰。观经上品。是出假位。合在秽土。利益有情。何故求生净土耶。答今十向菩萨。求生净土。乃是大论。先自成就功德人也。故十疑论明。未得无生忍已还。要须常不离佛故须求生(十向菩萨。约别教说。约圆即十信位)。

  大智度论 释迦弥陀各有净秽国土(同前)

  论三十六曰。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国土。如阿弥陀佛国。阿弥陀佛。亦有不严净国。如释迦文佛国。又三十八卷曰。此间阎浮恶故。释迦寿应短。余处好故。佛寿应长。

  又涅槃经二十二曰。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乃至有无胜国。所有庄严。如安乐世界。我于彼土。出现于世。

  观经疏曰。应佛皆为两量。逐物随缘参差长短。妙宗释曰。佛佛既皆三身圆证。应身被物。物寿长短。岂不随顺。各示两量故。弥陀现长。亦能现短。释迦现短。亦能现长。

  起信论 娑婆不值佛专劝念佛(马鸣菩萨)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性弱。以住此娑婆。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欲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求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贤首起信疏曰。往生有三位。一如莲华未开信行未满。未名不退。但以处无退缘故称不退。二信位满足已去。华开见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见法身。住正定位也。三三贤位满。入初地已去。证遍满法身。生无边佛土。如佛记龙树等住初地生净土等也。此中毕竟等。是后二位。

  四明融心解曰。此土浊重。十信方出苦轮。彼土境胜。九品悉皆不退。故今托彼胜境修观。纵理未显。见爱俱存。舍报必生无退转处。起信令观彼佛真如法身者。自非一心三观。将何观之。今家以三观释经。与马鸣之意。更无少异。故十疑论。令想弥陀法身报身光明相好。故知。往生之行。正在三观。想彼三身。舍此求彼。初心不退。其义皆成也。

  思惟要略法 利钝二根观佛相好

  观无量寿佛。有二种人。钝者先自观察额上一寸。除却皮肉。但见赤骨。系念在缘。不念他念。心若余缘。摄之令还。次观赤骨。辟方一寸。令白如珂。又复通变其身。皆作白骨。无有皮肉。更变此骨身。使作琉璃光色清净。从此琉璃身中。放白光明。自近及远。遍满阎浮。唯见光明。不见诸物。还摄光明。入于身中。既入之后。乃于光中。观无量寿佛。结加趺坐。颜容巍巍。如紫金山。系念在佛。不令他缘。常如与佛对坐不异。若利根者。但当先作明想晃然空净。乃于明中观佛。便可得见。行者若欲生彼国者。当作是观。次观诸法毕竟空相。而于众生。常兴大悲。所有善本。尽以回向。愿生彼国。便得往生。

  右法见大藏图字函。详其文非佛说。又不载菩萨所造。而是鸠摩罗什所译。必西竺教典之类也。今录于此愿。资思修云尔。

  阿弥陀佛尊号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昔释迦牟尼佛住世行化。至一俗舍见翁婆二人。以谷一斗。记数共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佛言。我有异方便。令汝于一声中念得多谷之数。遂令念上佛名。

  右佛尊号因缘。诸净土经。并不见出。始因唐飞锡禅师宝王论。以此佛号。立一念多佛门。次侍郎王古直指净土决疑集承之。后龙舒净土文。广劝人受持。乃曰。尝以籼禾谷校之。一合有千八百粒。若一称此号。乃满二千硕谷之数。佛既自以此教人。则其功德不可思议也。切缘宝王论。不载所出经论。尤为缺典。今恐称诵者欲知。故兹录示。

  乐邦文类卷第一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A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卷第二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

  序跋(三十二家)

  念佛三昧诗序 圆悟法师 慧远

  观无量寿佛经疏序 智者禅师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 慈恩法师 窥基

  阿弥陀经疏序 孤山法师 智圆

  阿弥陀经新疏序 净觉法师 仁岳

  观无量寿佛经序 慈觉禅师 宗颐

  阿弥陀经劝持序 慈云忏主 遵式

  往生西方略传序 同前

  往生净土忏愿仪序 同前

  往生决疑行愿二门序 同前

  净土往生传叙 飞山禅师 戒珠

  念佛三昧宝王论序 草堂法师 飞锡

  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 圆澄法师 义和

  无尽灯后跋 参政范 成大

  净业礼忏仪序 大智律师 元照

  观经九品图后序 同前

  净土十疑论序 提刑杨 杰

  净土十疑论跋 待制陈 瓘

  直指净土决疑集序 提刑杨 杰

  龙舒净土文序 状元张 孝祥

  龙舒净土文跋 大慧禅师 宗杲

  净土宝珠集序 侍郎王 古

  四十八愿后序 慧觉法师 齐玉

  净土警策序 吴兴法师 元颖

  净土自信录序 无功叟王 阗

  修行净土法门后序 侍郎莫 仲圭

  明师胜地论跋 独醒居士林 镐

  宝城易记录序 待制陈 瓘

  远法师斋忌礼文序 正言沈 浚

  称赞净土海众诗序 府判方 楶

  西归莲社序 月堂法师 惠询

  刊往生行愿略传序 铠庵居士吴克己

  文(十三家)

  庐山白莲社誓文 晋逸士刘 遗民

  东海若 唐礼部柳 子厚

  东海若跋 文忠公苏 轼

  东海若跋 橘洲禅师 宝昙

  吊武侍䘖画佛文 唐文公韩 愈

  结社法集 通慧僧录 赞宁

  莲华胜会录文 慈觉禅师 宗?

  念佛防退方便文 同前

  念佛回向发愿文 同前

  念佛忏悔发愿文 慈云忏主 遵式

  结莲社普劝文 总管张 [揙-户+(今-一)]

  西资社同誓文 证通法师 师友

  往生净土十愿文 桐江法师 择瑛

  赞(十七首)

  金银泥画净土变相赞 唐翰林李 白

  绣西方净土帧赞 唐侍郎白 居易

  绣阿弥陀佛赞 同前

  西方净土赞 孤山法师 智圆

  无量寿佛赞 大智律师 元照

  画阿弥陀像赞 文忠公苏 轼

  李伯时画弥陀赞 寂音禅师 惠洪

  安乐国赞三十章 提刑杨 杰

  善导弥陀道场赞 同前

  白莲咸教主真赞 同前

  效禅月作远公咏 太史黄 庭坚

  远法师赞 给事程 俱

  刘遗民赞 同前

  陶靖节赞 同前

  谢康乐赞 同前

  陆道士赞 同前

  临行自饯 樝庵法师 有严

  念佛三昧诗序

  庐山法师慧远

  序曰。念佛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思专则志一不挠。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宇而感物通灵。御心唯正。动而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闇蹈大方者哉。请言其始。菩萨初登道位。甫窥玄门。体寂无为。而无弗为。及其神变也。则令修短葺常度巨细互相违。三光回景以移照。天地卷而入怀矣。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穷玄极寂。尊号如来。神体合变。应不以方。故今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色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察玄音之叩。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以兹而观。一觌之感。乃发久习之深覆。豁昏俗之重迷。若匹夫众定之所缘。故不得语其优劣。居可知也。是以奉诚诸贤。咸思一揆之契咸寸阴之颓景。惧来储之未积。于是洗心法堂。整衿清向。夜分忘寝。夙霄惟勤。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茆之兴。俯引约进。秉策其后。以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已哉(庐山集。又载王乔之念佛三昧诗。见下第五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序

  天台智者大师

  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哀请。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耸珍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大水结水。实表琉璃之地。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观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来。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随三辈而横截。越五苦而长骛。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

  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训法训常。由圣人金口故。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

  慈恩法师窥基

  详夫理绝众诠。岂三乘之可摄。智圆万德。非十地以能观。布慈云而荫四生洒法雨而津九有。由是降神兜率。诞迹迦维。厌欲乐于王宫。获真常于觉树。良以群生业惑魔党增强。腾苦海以辟三途。溺慈舟而吞万善。是以高张教网。直指净方。是入圣之玄门。乃超凡之妙躅。十重净土。约地位以等差。九品莲台。契根宜之次第。大矣哉。迥抛空有之门。独颖断常之表。佛者觉道已圆。说者慈心演法。阿弥陀者。无量寿也。经者常法摄贯也。常则百王不易。法则千代同规。摄则包括众诠。贯者通连妙理。故云佛说阿弥陀经也。

  阿弥陀经疏序

  孤山法师智圆

  夫心性之为体也。明乎静乎一而已矣。无凡圣焉。无依正焉。无延促焉。无净秽焉。及其感物随缘而变。则为六凡焉。为三圣焉。有依焉有正焉。依正既作。则身寿有延促矣。国土有净秽矣。吾佛大圣人。得明静之一者也。乃假道于慈。托宿于悲。将欲欧群迷使复其本。于是乎。无身而示身。无土而示土。延其寿净其土俾其忻。促其寿秽其土俾其厌。既忻且厌。则渐诱之策行矣。是故释迦现有量而取秽土。非欲其厌耶。弥陀现无量而取净土。非欲其忻乎。此则折之。彼则摄之。使其复本而达性耳。故净名曰。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者。其是之谓乎。虽宝楼金池为悦目之玩。而非惑荡之色。而能达唯心无境矣。虽风树鸟声有入耳之娱。而非惉懘之音。而能念三宝有归矣。夫如是则复乎明静之体者。如转掌耳。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是也。大矣哉。圣人之善权也如此。是故群经森列。而偏赞净方。其有旨哉。佛说阿弥陀经者。其偏赞之谓欤。吾爱其辞简而理明其文约而事备。足可以诱弱丧而系童蒙焉。于是约龙树之宗。准智者之说。依经辨理。为之义疏。若极深研几。则吾岂敢。庶乎有助于真风。为益于后昆尔。

  阿弥陀经新疏序

  净觉法师仁岳

  或曰。虚空无涯。世界无量。其间有凡有圣。有净有秽。何为其然乎。曰妄念而然也。真则不然。诸佛证真。空界殒裂。至论应化身土之事。亦随众生妄念所感。盖使夫革凡成圣舍秽趣净。然后纯纯乎。如诸佛之证也。噫众生之妄也久矣。故我佛能仁氏起无缘慈悲。出堪忍世界。以若干方便。开诸度门。繇是五时设教。三乘授道。虽顿渐不同。同归于理。其有我佛未度。而度在他佛者。则曰补处之有慈氏。极乐之有弥陀。乃至十方净佛国土。示若镜像。导如津梁。随其所应。利有攸往。然而补处虽近。十方俱远。诸大乘经。莫不称赞乎极乐为最弥陀为胜。依正既异。寿命且长。众生信而愿生者多矣。神化之迹粲在群藉。佛言。将来法灭。唯留无量寿经。住世百年。天台云。当知。彼佛于此恶世。偏有缘尔。兹经也。始慈恩法师尝有撰释。复有疏本。亦题基公之名。相传云。此无名师。假托而行也。校其文旨。实大同而小别。洎孤山中庸子章句后出。盛传于时。以病中援毫。词简义略。凡用敷训。似未尽于方等之诠乎。走不敏探智者之教。颇历岁纪。常欲以一家法要并净土诸说覆述斯文。窃避人之多忌。未果所志。年逼耳顺。退藏故园。伏念玉泉报恩。九旬挥于犀柄。圭峰思孝七月荐于兰盆。缅挹清芬遂获操染。卷成析为上下。以新疏目之。别旧章也。若乃言之无文。吾何敢以前说并驾。或言下之理粗通大方。亦所不让云。

  观无量寿佛经序

  慈觉禅师宗颐

  夫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诸佛世界。随心净土。然则弥陀至圣不隔下凡。极乐虽遥。岂离方寸。所以念佛而即得见佛。求生而遂能往生。观无量寿经者。以法界心照实相境。三种净业。明法行之正因。十六妙观。为寂照之方便。法身与化身随量。依报与正报齐观。是以韦提希豁然大悟。授记往生。佛世尊亲敕受持。广说斯事。经传此土。人罕流通。不有圆机。谁陈法施。常山比丘琼安等。悯众生之日用不出尘劳。嗟妙境之无边。愿为乡导。同心镂板。庶广受持。非势至之同伦。即远公之旧社。聊伸序引。普告未闻。

  阿弥陀经劝持序

  慈云忏主遵式

  此经文句虽约。与大本意同。上圣赴缘。广略异耳。依正主伴。于是备焉。愿行方轨。有加诸说辞简义博讽易功多。良在兹矣。初则广赞依正。引物忻求。次则六方引同训勉生信。三则举难况易。使闻者知归。第一广赞依正者。初赞次劝修愿行。佛告长老下。标立所赞。彼土何故名为极乐下。先赞依果。即珠网丽天。琼林矗地(一)。池流八德。莲吐四光(二)。天乐韵于六时。裓华散于亿刹(三)。他禽演于道品。风树传于法音(四)。舍利弗于意下。广赞正报。先赞化主。相好八万。举光明以遍收。功德喻沙。言寿命以统括。成佛十劫。简过未以释疑(已上化主)又舍利弗下。赞眷属。声闻虽众。皆发大心。菩萨云多。率居补处。生者咸归于定聚。趣途即预于阿鞞(已上眷属)次众生闻者下。劝修愿行。先愿。次不可以少善根下修行一日等者。正在用心之厚薄。不在责时之久近。宜遵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下。明得果。我见是利下结劝。次如我今者下。第二六方引同训勉生信。先引同。次于汝意下劝信。亦是劝持。如我今者下。第三举难况易。五浊得道为难。净土修行则易。并如文请。先熟寻节段。然后诵文。则起尽有伦。功不虚弃。如或清晨静夜。收视听以端居。口诵心游。荡神明于幽极。氛累斯涤。净境弗迷。广舌劝持。岂不然也。

  往生西方略传序

  同前

  维西方净土者。琼林宝网珠阁瑶池。超倍刹于玉毫。耀千光于沙界。诸佛同赞。群贤所宗。遍告曼殊咸愿生乎其国。天亲弥勒。皆誓往于彼方。大圣尚然。况常徒者也。至若散因定业少善多福。截五道而长骛。眷九品以高升。直到萨云无复退转。故彼佛本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者。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杀父。杀母也)今既幸无逆罪。不谤大乘。岂有愿求而不遂也。况复十六观云。下品下生者。具足诸罪。四重五逆谤方等法地狱火现。十念称佛。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即生彼土。斯则又许逆罪之辈十念得生。况无此罪者乎。推此而言。宜各自信。凡愿生者。无不遂心。故天台智者临终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熏修。净行道力实不唐捐。又本愿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回向欲生。若不果遂者。誓不成佛。又应校量业行久近者。十念信乐。尚生彼国。况复一日信乐者。况复一月一年一生而信乐者耶。又应校量灭罪轻重者。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重罪者。即前五逆也)一念称佛灭罪既尔。况复十念所灭罪耶。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灭罪耶。重逆尚灭。况轻罪乎。又应校量念佛功德比余善根优劣之相者。经云。若人以四事极好之物。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满中阿罗汉辟支圣人。所得福德。不如有人一合掌。一称南无佛陀。如彼大千圣福。假使百分千分百千亿分。算数譬喻皆所不及。一称佛名者功德无量。一称佛名功德尚尔。况复十念佛者。况复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阿弥陀佛者所得功德耶。复次应知。念佛之人。现世安隐。众圣守护。离诸灾厄。且近校量今时风俗。竞祭鬼神。求其福祐。望得安隐。信邪杀命。造罪结冤。必无福庆而可利人。虚招来生地狱罪报。易曰。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杀生害命。祖承祭法。非一朝一夕。岂非积不善耶。殃咎何疑也。若言杀生非不善者。古今帝王。何故仁慈化世。胜残去杀。禽鱼遂性。令登寿域。咸称善耶。然祭祀之法。天竺韦陀支那祀典。既未逃于世论。真诱俗之权方。周公虽称事神。不达汇征之道。仲尼焉能事鬼。盖迷六趣之源。老氏经既混于九流。庄子未移于百氏。惟释宗所辨。曲尽其理。天趣在上。人居其次。修罗处中。鬼畜斯下。今以人事鬼。其犹俯首就足抑君奉民。何逆之甚也。又鬼有邪力。事之既久。物党方类。死堕其中。世其迷哉。且三界大师万德慈父。归之者罪灭。尚之者福生。诸经具说。若能暂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一者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河沙眷属隐形守护。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者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者一切恶鬼。若夜叉若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中。五者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柚。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者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者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八者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者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欢喜礼拜。犹如敬佛。十者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欢喜。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持金莲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诸有智人。请观念佛。所获现世福利功德。岂同世人祠祀之法。现无福利未来受苦耶。又复当信一切大乘经典。皆赞西方庄严净土劝令往生。若华严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诸部诸经。皆示行相。及赞功德。又诸菩萨天亲龙树。皆各造论称赞净土。又此方诸法师禅师。各造论著疏。光赞西方。道安法师往生论六卷。慧远法师造观经疏一卷。天台智者造十疑论观经疏弥陀经疏。各一卷。道绰禅师撰安乐集三卷。善导和尚。立五会教劝人念佛。造观经疏一卷二十四赞六时礼文各一卷。怀感法师。得念佛三昧造决疑论七卷。慈愍三藏。撰净土慈悲集三卷。慈恩法师。造弥陀经疏二卷。镇国沙门澄观。造观经疏一卷。有谁闻此众圣称杨诱劝往生。而不信乐。除彼不肖人痴瞑无智者。斯更复引自古及今。西天东夏道俗士女。往生高人三十三条显验之事。具示将来诸有贤达。愿共往生云也。

  往生净土忏愿仪序

  同前

  原其诸佛悯物迷盲。设多方便而引取之。但唯安养净业。捷直可修。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十方诸佛。无不称美者也。若比丘四众及善男女诸根缺具者。欲得速破无明诸闇。欲得永灭五逆十恶犯禁重罪及余轻过。当修此法。欲得还复清净大小戒律。现前得念佛三昧。及能具足一切菩萨诸波罗蜜门者。当学此法。欲得临终离诸怖畏。身心安快喜悦如归。光照室宅。异香音乐。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现在其前。送紫金台。授手接引。五道横截。九品长骛。谢去热恼。安息清凉。初离尘劳。便至不退。不历长劫。即得无生者。当学是法。欲修少法而感妙报。十方诸佛俱时称赞。现前授记。一念供养无央数佛。即还本国。与弥陀坐食。观音议论。势至行步。眼耳洞视彻闻。身量无际。飞空自在。宿命了了。遍见五道如镜面像。念念证入无尽三昧。如是称述。不可穷尽。应当修习此之胜法。如所说者。皆实不虚。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称美此事。以示不妄。我等云何敢不信佛。今取净土众经立此行法。若欲广知。寻经补益。

  往生决疑行愿二门序

  同前

  维安养宝刹。大觉攸赞。三辈高升。夕孕金华。列宿犹暂于海滴。晨游玉沼。世灯强喻于河沙。良以。十方爰来。四生利往。虽腾光而普示。终稽首而偏求。故其竺国皇州自今观古。彼则钜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自兹回向绵续。唱和相寻。诚为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直济者也。但世多创染割截。未识方隅。忽遇问津。靡暂滥吹。或攘臂排为小教。或大笑斥作权乘。以其言既反经。人惑常典。易不云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遂辄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词愧不文。理存或当。视菽麦而且辨。挹泾渭而永分。翦伊兰之臭林。植栴檀之香干。信解行愿。原始要终。不数千言而能备举者。实兹二门矣。

  净土往生传叙

  飞山禅师戒珠

  给孤园中圣贤之众毕集。是时众无一词之请。如来遽然而告曰。过是西方十万亿国有净土焉。其土广博。百宝成焉。又曰。众生思焉念焉。求而以生者。皆如愿焉。说者曰。十二分教以罗万有。此乃无问自说之一分也。其义犹何。犹母之拊婴儿不俟其请。但欲顾其手足乳而哺之。腹而拥之也。然如来舍兜率降迦维。其说法者五十年。流慈振毓。随机有授。其间龙天释梵声闻缘觉大菩萨众。弃头目捐髓脑。外于国城珍宝。殷勤三请者非一。如来或辞或默。止止而不说者有之。至是而乃自说。诚悲五浊异生流浪而不息者长劫。夫将厌五浊。期生于净土。必在乎专念。念言之至以系乎想十六观。所以第资焉。经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其故何哉。明其始也。举其渐之之谓也。行始于有修。智始于有习。无上极果。以始于深心。深心者。确乎其不可拔者也。故一念转三涂之苦。十念阶九品之华。此虽大乘方等诸经。皆所互陈而互发。非止一经言而发之也。汉魏已来翘诚西向?闻其有人者。实以大法初流。经文之未备矣。西晋时。刘曜寇荡京雒。僧显避地江东。始由三事因愿。骤感祥异。然其拳拳之志。以遭乱世。遗风胜业代或无闻。东晋之末。远师憩迹庐阜。其同意法师释道炳竺道生佛陀耶舍。洎在家英豪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一百二十有三人。缔结方外之游。希风来集。远以幻集之期不克以常保。梦游之躯不可以长存。因指无量寿国。结之遐游。焉其已也。又言。其国清净。无三涂无六趣。众生依向不一生而生者。宝幢为之前导。金莲为之受质。于是相与而有莲社之称焉。今之以莲社云云。盖其始也。或时以为净社。义亦详矣。自远而下。净土之修益振。故宋有昙弘。齐有慧进。梁有道珍。李唐之间。颖悟通识之士。如道绰善导者。累复有焉。余以像季之余。值佛遗法。缅怀净业。其亦有年。每以前贤事迹散于诸传。沦于异代。不得类例相从条然以见。繇是历考梁隋而下。慧皎道宣诸师所撰传记十有二家。洎大宋通慧大师新传。且得显等七十五人。其传之作。理或有所暗昧。词或有所丛脞。因复修正而发明之。外有鸿业慧明等六十二人。在其生平想像。至于舍生之际。不尝以瞩胜相。备之不足起深信。乃无以备之。后之明哲。或患其所不足。摭而备之者。亦余之阙有补焉。

  念佛三昧宝王论序

  草堂法师飞锡

  客有高信。至吾禅居。前礼致问。辞甚清逸。问吾曰。修心之人成道捷径。法华三昧不轻之行。念佛三昧般舟之宗。佥为无上深妙禅门者。愿闻其致。对曰。吾拱默九峰。与世异营。天书曲临。自紫阁山草堂寺。令典千福法华胜场。向三十年矣。希高扣寂。未有若君之所问者也。子将涉无生之龙津。欲图南以鹏举。吾不敏也。尝试论之。今则略开二十门。以明斯旨耳。

  华严念佛三昧无尽灯序

  圆澄法师义和

  六道凡夫三乘贤圣。其根本悉是灵明清净。一法界心。性觉宝光。各各圆满。本不名诸佛。亦不名众生。但此心灵妙自在。不守自性故随迷悟之缘。作业受苦。名曰众生。修道证真。遂名诸佛。佛悯众生颠倒妄想。执着而不证得。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欲令众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至于善财证入法界。参诸知识。最初吉祥云比丘。教以无碍智慧念佛门。又解脱长者。教以唯心念佛门。又普遍吉净光夜神。教以观德相念佛门。其后华严诸祖。虑念佛者。莫得其要。于善知识解脱门中。复设诸门。意使诸佛与众生交彻。净土与秽土融通。法法彼此该收。尘尘悉包遍法界。相即相入。无碍圆融。傥得其门。则等诸佛于一朝。不得其门。则徒修因于旷劫。夫不龟手之药一也。有终身洴澼洸者。有裂土而封者。盖用有工拙。而利有大小念佛法门一也。有涉时之久。致力之多。而平素失其指归。逮乎垂亡。他境强夺鲜能超迈。此终身不免于洴澼洸之谓也。唯华严观行。得圆至功于顷刻。见佛境于尘毛。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至简至易。虽然诸佛拔苦与乐之心一也。不思议力一也。唯西方弥陀世尊。接引娑婆众生愿力偏重。即本师故。是以流通经中。普贤行愿独指弥陀。极为至切(义和)晚年退席平江能仁。遍搜净土传录与诸论赞。未尝有华严圆融念佛法门。盖巴歌和众。雪曲应稀。无足道者。呜呼不思议法门。散乎大经与疏记之中。无闻于世。离此别求。何异北辕而之楚耶。于是备录法门。着为一编。使见闻者不动步而归净土。安俟阶梯。非思量而证弥陀。岂存言念。诸佛则背尘合觉故明。众生则背觉合尘故昏。欲使冥者皆明。明终无尽。因目其篇曰无尽灯云尔。乾道元年九月望。临安府慧因院。华严教观义和序。

  无尽灯后跋

  参政范成大

  念佛三昧深广微密。世但以音声为佛事。此书既出。当有知津者。乾道丁亥季夏七日。吴郡范成大书。

  净业礼忏仪序

  大智律师元照

  元照自下坛来。便知学律。但禀性庸薄。为行不肖。后遇天台神悟法师苦口提诲。始知改迹。遂乃深求祖教。博究佛乘。而于佛祖微言。薄有所领。窃自思曰。初心晚学。宁无夙善。但不遇良导。作恶无耻。虚丧一生。受苦长劫。于是发大誓愿。常生娑婆五浊恶世。通达佛理。作大导师。提诱群生。令入佛道。复见高僧传。慧布法师云。方土虽净。非吾所愿。若使十二劫莲华中受乐。何如三涂极苦处救众生也。由是坚持所见。历涉岁年。于净土门。略无归向。见修净业。复生轻谤。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差。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志虽洪大。力未堪任。仍览天台十疑论。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又引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傅枝。自是尽弃平生所学。专寻净土教门二十余年。未尝暂舍。研详理教。披括古今。顿释群疑。愈加深信。复见善导和尚专杂二修。若专修者。百即百生。若杂修者。万千一二。心识散乱。观行难成。一志专持四字名号。几生逃逝。今始知归。仍以所修。展转化导。尽未来际洪赞何穷。方便多门。以信得入。如大势至。以念佛心。获悟圆通。入三摩地。复自思念。已前所造无量罪业。不信净土谤法毁人。业因既成。苦果必克。纵百千劫所作不亡。业性虽空。果报不失。内怀惭耻。晓夕兢惶。于是躬对圣前。吐露肝胆。五体投地。苦到忏悔。仍发大愿。普摄众生。同修念佛。尽生净土。欲常修习。须立轨仪。故集诸文。布成此法。从始至末第列十门。并准圣言。咸遵古式。事从简要。法在精专。所贵自备修持。岂敢贻诸先达。后贤披览。知我志焉。

  观经九品图后序

  同前

  世之学佛者。其始莫不皆曰为生死事大故也。及乎声利所动世缘所汩。则死生大事置而弗论。或为人所扣击。则他辞托跋。不能自决。或云此不须问。或云不必须知。或云符到奉行莫作计挍。或云随处受生出入自在。或云且生不高不下之家复男子身。或云把定精神见善恶相不得随去。或令预候知时。或教临终夺阴。或云百骸溃散一物长灵。或云形散气消归去寂灭。如是种种臆度矫乱。皆不出凡夫外道断常二见。逮乎四大解分病苦所迫。识神无主。随业轮回决无疑矣。借令定日克时。坐脱立化。世术可致。未足为奇。斯由不见十六观经。不知九品生相。不信弥陀愿力。而坚持所见。自甘涂炭。岂不为之悲哉。姑苏逸上人。久历丛林。不滞偏见。属意观经盖有年矣。将恐道俗未阅经本。乃命工图绘九品之相。具引经文。以示其说。随于经后。各以偈颂为之激励。且使知死生事大者。有超越之路。而不溺于异见枉受轮转。若乃因相以举目。因文而动怀。是必有信者解者修者生者焉。以至疑者谤者。莫不皆为往生因种。则斯文于世。岂小补哉。青山安忍子。仰之不已。辄复命笔。随喜赞叹云。

  天台净土十疑论序

  提刑杨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娑婆随业轮转生死。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转矣。其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如是差别。而众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阿弥陀佛。净土摄受之主也。释迦如来。指导净土之师也。观音势至。助佛扬化者也。是以如来一代教典。处处丁宁劝往生也。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不着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济度为佛事。是故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又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忆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祇洹精舍无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净土想。盖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圣凡一体。机感相应。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深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上上品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念弥陀生极乐。二者皆佛言也。世人忧堕地狱。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晋慧远法师。博通教乘。出称夙德。尝与耶舍尊者刘遗民诸英豪等。结白莲社于庐山。盖致精诚于此尔。其后七百年。梁周隋唐至于 国朝。其僧俗修奉获感应者非一。咸见于净土传记。岂诬也哉。然赞辅弥陀教观者。其书山积。唯天台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最为首冠。援引圣言。开决群惑。万年闇室。日至而顿释群阴。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劳自力。非法藏后身。不能至于是也。杰顷于都下。尝获斯文。读示所知。无不生信。自遭酷罚。感悟益深。愿广其传。因为序引。熙宁九年仲秋述。

  净土十疑论后序

  待制陈瓘

  人心无常。法亦无定。心法万差。其本在此。信此则遍信。华严所以说十信。疑此则遍疑智者所以说十疑。出疑入信。一入永入。不离于此。得究竟处。净土者究竟处也。此处有说法之主。名无量寿。此佛说法。未尝间断。疑障其耳。则聋而不闻。疑障其心。则昧而不觉。不闻不觉。安住恶习。赞叹不念。随喜粗心。妄指莲胞以为虚诞。终不自念。此分段身。从何而得。自何而来。胎狱秽浊。真实安在。信凭业识。自隔真际。于一幻境。非彼执此。生生不灵。永绝圣路。以如是故。释迦如来。起大慈悯。于秽浊中。发大音声。赞彼净土上妙之乐。于生死中。为大船师。载以法船。令趍彼岸。昼夜度生。无有休息。然而弥陀之岸本无彼此。释迦之船实非往来。譬如一灯分照八镜。镜有东西光影无二。弥陀说法遍光影中。而释迦方便独指西镜。故已到彼岸者。乃可以忘彼此。未入法界者。何自而泯东西。于此法中。若未究竟。勿滞方隅。勿分彼此。但当正念谛信而已。此二圣之意。而智者之所以信也。信者万善之母。疑者众恶之根。能顺其母能锄其根。则向之所谓障缘众生。聋可复闻。昧可复觉。未出生死。得出生死。未生净土。得生净土。顺释迦之诲。往面弥陀。随弥陀之愿。来助释迦。在此而遍历十方。即西而普入诸镜。自二圣建立以来。如是之人。如河沙数。云何不信。云何而疑。能自信己。又作方便。令诸未信无不信者。此则智者之所以为悲也。明智大师(中立)学智者之道。不顺其文。而顺其悲。所以又印此论。冠以次公之序。而请予申广其说以助其传。元祐八年七月十一日。左宣义郎前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陈瓘序。

  直指净土决疑集序

  提刑杨杰

  大愿圣人从净土来。来实无来。深心凡夫。往净土去。去实无去。彼不来此。此不往彼。而其圣凡会遇。两得交际者何也。弥陀光明如大圆月。遍照十方。水清而静。则月现全体。月非趣水而遽来。水浊而动。则月无定光。月非舍水而遽去。在水则有清浊动静。在月则无取舍去来。故华严解脱长者云。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是知。众生注念。定见弥陀。弥陀来迎。极乐不远。乃称性实言非权教也。净土无欲。非欲界也。其国地居。非色界也。生有形相。非无色界也。一切众生。未悟正觉。处大梦中。六道升沈。未尝休止。诸天虽乐。报尽相衰。修罗方瞋。战争互胜。旁生飞走。啖食相残。鬼神幽阴。饥渴困逼。地狱长夜。痛楚号呼。得生人趣。固已为幸。然而生老病死众苦婴缠。唯是净方更无诸苦。莲苞托质无生苦也。寒暑不迁无老苦也。身非分段无病苦也。寿命无量无死苦也。无父母妻子无爱别离也。上善人聚会无怨憎会也。华裓香食珍宝受用。无求不得无穷困也。观照空寂无蕴苦也。悲济有情。欲生则生。不住寂灭非二乘也。智照生死。得不退转非凡夫也。三界荡然。譬如四裔。丘陵坑坎秽腐所积。溪壑阻绝孰为津梁。乃有狂人迷路于此。恶兽魑魅恼害杂居。刀兵水火。或时伤暴风霜。霹雳凌厉。摧慑罔知城域。可以庇覆饮食衣服。未或充足。甘受是苦。不求安乐。有佛释迦。是大导师。指清净土是安乐国。无量寿佛是净土师。尔诸众生。但发诚心。念彼佛号。即得往生。若生彼土。则无诸恼。不闻知者。固可哀怜。亦有善士。发三种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当超佛越祖。净土不足生也。二曰处处皆净土。西方不必生也三曰极乐圣域。我辈凡夫。不能生也。夫行海无尽。普贤愿见弥陀。佛国虽空。维摩常修净土。十方如来有广舌之赞。十方菩萨有同往之心。试自忖量。孰与诸圣。谓不足生者。何其自欺哉。至如龙猛祖师也。楞伽经有预记之文。天亲教宗也。无量论有求生之偈。慈恩通赞首称十胜。智者析理明辨十疑。彼皆上哲精进往生。谓不必生者。何其自慢哉。火车可灭。舟石不沈。现华报者。莫甚于张馗。十念而超胜处。入地狱者。莫速于雄俊。再苏而证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谓不能生者。何其自弃般舟三昧经云。跋陀和菩萨。请问释迦佛。未来众生。云何得见十方诸佛。佛教念阿弥陀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又大宝积经云。若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此皆佛言也。不信佛言。何言可信。不生净土。何土可生。自欺自慢。自弃己灵。流入转回。是谁之咎。四十八愿悉为度生。一十六观同归系念。一念既信。已投种于宝池。众善相资。定化生于金地。无辄悔堕误认疑城。即时莲开得解脱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大光明中决无魔事。直指净土决疑集者。吾友王古敏仲之所编也。博采教典该括古今。开释疑情。径超信地。其载圣贤之旨。在净土诸书。最为详要。盖安养国之乡导也。若登彼岸。舟固可忘。来者问津。斯言无忽。元丰七年九月十日序。

  次公此序反覆详尽。其论三种不求生。最为一篇警策。但谓净土非三界。及云身非分段。有违经论。谨引二文。以正其非。释签云。若大论中。明安养国非三界者。只是非此娑婆三界耳。若就彼土具有三界故。无量寿经。阿难白佛。彼安养界既无须弥。忉利诸天依何而住。佛反质云。此土夜摩乃至色界。依何而住。阿难默领。反质意者。此夜摩等。既许依空。何妨彼土四王已上依空而住。具明土相。复有多种共别不同。如无动界。虽是净土。犹有男女及须弥等。此同居净土既其不同。同居秽土亦应不等。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

  龙舒净土文序

  状元张孝祥

  阿弥陀如来。以大愿力摄受群品。系念甚简。证果甚速。或者疑之(余)尝为之言。阿弥陀佛即汝性是。极乐国土即汝心是。众生背觉。合尘沦于七趣。立我与佛。天地悬隔。佛为是故。慈悲方便。开示悟入。现诸无量如幻三昧庄严其国。备极华好。复以辩智而为演说。令诸众生欢喜爱乐。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如来。欲生其国。即此一念清净坚固。还性所有与佛无异。当是念时。不起于座。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悉皆现前。如是修习。乃至纯熟。幻身坏时。此性不坏。金莲华台。由性种生。往生其中。如归吾庐。诸佛菩萨。即我眷属。性无异故。自相亲爱。友人龙舒王虚中端静简洁。博通群书。训传六经诸子。数十万言。一旦捐之曰。是皆业习。非究竟法。吾其惟西方之归。自是精进。惟佛惟念。年且六十。布衣蔬茹。重研千里。以是教人。风雨寒暑弗遑恤。闲居日课千拜。夜分乃寝。面目奕奕有光。望之者。信其为有道之士也。绍兴辛巳秋。过家君于宣城。留两月始见其净土文。凡修习法门。与感验章着。具有颠末。将求信道者。锓木传焉。诿(余)序其书。故为之题其端云。虚中名日休。十月旦。历阳张(孝祥)序。

  龙舒净土文跋

  大慧禅师宗杲

  龙舒王虚中日休。博览群书之余。留心佛乘。以利人为己任。真火中莲也。佛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予)嘉其志。为题其后。若见自性之弥陀。即了唯心之净土。未能如是。则虚中为此文功不唐捐矣。庚辰八月二十日。书于刘景文懒窠云。双径妙喜(宗杲)跋。

  净土宝珠集序

  侍郎王古

  众生心净则佛土净。法性无生而无不生。有佛世尊。今现说法。在极乐国。号阿弥陀。缘胜劫长。悲深愿大。无边际光明摄受。不思议净妙庄严。珠网丽空。瑶林矗地。池含八德。华发四光。韵天乐于六时。散裓华于亿刹。诸佛共赞。十方来归。弥陀心内众生。新新摄化。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往生。质托宝莲。不离当处。神超多刹。岂出自心。如镜含万象而无有去来。似月印千江而本非升降。被圆顿机。则皆一生补处。明方便门。则有九品阶差。念本性之无量光。本来无念。生唯心之安养国。真实无生。解脱苦轮。十念亦超于宝地。会归实际。二乘终证于菩提。如大舟载石而遂免沉沦。若顺风扬帆而终无留难。悟之则甚近而不远。迷之则益远而无人。嗟夫学寡障多。疑深观浅。斥为权小。阒若存亡。则以马鸣龙树为未然。天台智觉为不达。不信当受菩提记。不肯顿生如来家。笼鸟鼎鱼翻为游戏。隙驹风烛妄计久长。虚受一报身。枉投诸苦趣。岂知大雄赞劝金口叮咛。侣圣贤于刹那。具相好于俄顷。乐受则永抛五浊。悲增则回救三涂。于此不知。是为可悯。自魏晋大经初出。则有远显诸贤继修。事列简编。验彰耳目。福唐释戒珠。采十二家传记。得七十五人。搜补阙遗。芟夷繁长。该罗别录。增广新闻。共得一百九人。隐显毕收。缁素并列。会江河淮济于一海。融瓶盘钗钏无二金。标为险道之津梁。永作后来之龟鉴。元丰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四十八愿后序

  慧觉法师齐玉

  或曰。净土乃圣人之权方。所以接钝根化凡器也。苟能一超。直入如来地。何藉于他力乎。对曰。佛世文殊普贤。灭后马鸣龙树。此土智者智觉。皆愿生净土。应尽是钝根乎。释迦劝父王净饭并六万释种。亦愿生净土。应尽是凡器乎。此等圣贤。应皆不逮今人之利根胜器乎。况若以此为权。指何为实。权实之判。非止一途。自非教眼了焉。何以甄别。咨尔有识。当信佛言。招报非轻。切勿容易。昔孙莘老学士。始以此疑之。因会杨次公主客王敏仲侍郎。论道契合。遂释其疑。故莘老云。四方言禅者。唯黄檗慧林为最盛。临济之后有慈明。慈明传江西黄檗之道。次公实传之。云门之后唯雪窦。雪窦传怀。怀传本。本公居慧林时。敏仲早得其法。次公敏仲皆儒者学禅。得师如此。方且汲汲。以净土为依归。则知。净土非圣人之权设。真禅侣之栖止也。苟能即心净土本性弥陀。生则随念往生。去则实无所去。则亦焉有彼此之异。而横相是非于其间也哉。观夫莘老之言。则信真善知识。不违佛训。不欺自心。事理俱圆。实可宗仰。愿诸仁者。当以死生大事为心。无以人情取舍自碍。赖如是愿力。念阿弥陀佛。发决定信。诚起娑婆险恶之程。作净土水云之客。濯足于八种功德池水。挂锡于七重行树丛林。入清净海众中。参弥陀善知识。览胜境而得不退转。闻妙法而易悟无生。七宝楼边四华池畔优游泮涣。乐莫大焉。庶以此愿为凭。前程定无间阻。苟或谓之不然。则吾末如之何也矣。

  净土警策序

  吴兴法师元颖

  一切诸佛。历劫修行所成国土。安立众生。盖以众生流转生死。未遇知识。阻闻法要。不获脱苦也。而众生或宜以苦事迫切者。则圣人于大悲心行折伏也。众生或宜以乐事诱引者。则圣人于大悲心行摄受也。摄受则有殊胜庄严。珍妙楼阁。大丈夫相。安隐之事也。折伏则有胎卵湿化四生。九有百忧九恼五苦八苦之相也。然于圣人之心。岂曰差别乎。且释迦牟尼。亦有清净国土。如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必有五浊世界。如娑婆堪忍也。所以一期化物。有彼有此。有净有秽者。由诸佛结缘异也。由众生誓愿异也。若达彼岸登果位。无必固也。世智下凡不曰分别。其可知觉乎。不曰取舍。其可造措乎。群经广有警策之语。偏赞西方阿弥陀佛所居净土。今纂集之。庶裨补遗化激劝土俗。呜呼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而世人或没于苦海。则自甘其分。或迷于富贵。则自逞其得。而不知生生死死于瞬息间也久矣。至有谓心净佛土净空身即法身。及大期忽终。无所安立。当是时也。与夫守志淳一。著相修行之人。亿劫不殆故。览斯文其有发未发之心欤。

  净土自信录序

  无功叟王阗

  古之大圣人。立言垂教。被于百世之下。其志犹郁而未畅。晦而未明者。盖有之矣。即吾佛净土法门是也。余遍览诸经。深求其旨。往生功德。一言以蔽之。曰在凡夫获不退而已矣。何则此土修行圆教初信。小乘初果人邪见及邪三毒。永不起慈。为断惑发悟。创入圣流。则越生不昧其所证。斯超四趣。不失人天。至于凡夫地中。虽伏惑发悟。菩萨一经生死非常之变。则忘其所证所修。是故遇缘或退。仍堕苦涂者容有之。乃若凡圣同居净土。如极乐国等。虽具三界。唯有人天。故一切含识获生者。即长辞四趣。又助缘大备。寿数莫量。纵至钝根。一生熏修。无不证圣果。宁复有退失事乎。如来赞劝之本意。不过如此。且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导之即预优品。若夫愚朴辈。但能称佛发愿者。而莫不往生。呜呼观净土一门。则知圣人无弃物矣。彼守痴空之徒。效无碍无修。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乃高其言曰。净土末事也。何足道哉。可不哀耶。

  修行净土法门后序

  侍郎莫仲圭

  娑婆苦境也。欲脱众苦。必修西方。西方乐国也。欲生极乐。必信佛言。譬如有人行于旷野。暮夜昏黑群贼在后。执持利器竞来逼逐。四顾旁皇逃避无所。呼天叫地谁来救䘏。忽遇老父。而告之言。此去不远。有长者居。福德威势。盗贼不侵。楼阁真实。快乐自在。烟雾所障。汝不能睹。汝但决往。吾不汝诳。其人闻语。欢喜勇跃。策步高骧。不复回顾。注目一心。更无他想。俄顷之间。至长者所。群贼苦恼。杳绝踪迹。种种快乐。无异所闻。弥陀摄受众生长者居也。安可不往。释迦指导群迷。老父言也。安可不信。世之人于西方之说。懵不能知。比比皆是。知矣而不信。信矣而不修。修不能力者。十亦常八九焉。我今重覆设此譬喻。其不知者。可以解会。而不信不修不力者。亦可加勉矣。夫修西方而决愿往生者。岂有他哉。善尽其力。如遇老父于避贼之时而已矣。

  明师胜地论跋

  独醒居士林镐

  予尝读冲虚至德经。而得林类之言。以谓。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虽知死之与生一往一返。然求其说而未得者。意其死于是者。不过舍是报身而已。生于彼者。必竟落在什么处。此所以求其说而未得也。今观福清禅师所述明师胜地论。始知世外别有兜率内院西方净土。为诸人依托之地。非念虑积习。不能到也。予因三复其说。究其本性空寂之中。非断灭相。此生报尽。还有他生。若存坚固愿力。成就善根。且无沉沦恶道之忧。决有超登胜报之地。乃今而后始知。兜率西方不隔毫端。常自现前。但坚此心。即能见佛。如妙喜云。见自性之弥陀。了唯心之净土者。诚可为此论一言之蔽也。师妙喜之的嗣。于明师得依托之地。故能以三处正论。饶益众生。参政大资周公(葵)得而序之。谓师之言。信而有证。且爱其宗通说通。于实相教相。不相违背。而老婆心切。有如是谆谆之言也。诸仁者。傥能因周公之序。以求老师之心。则兜率西方不劳问途。便请蓦直去也。独醒居士林镐敬跋。

  乾道中。婺之兰溪。释子光道号云水。少习台教。厥后南询。得法于大慧杲公。晚住莆田福清。作依托明师胜地论三卷行于世。其大概谓佛法高妙。若增上胜缘。唯明师胜地为堪依托。盖凡学道者贵见性。见性者贵修习。见性未明。必务求师。修习未成。必务于地。得其师则模范正。得其地则心迹安。一曰人间中国圣贤所居。二曰兜率陀天弥勒说法。三曰西方净土弥陀阐化。是三处皆名胜地。并得依托修行。至中下两卷。则专明西方法门。劝人修习。文多不能具载。但书林公一跋。聊为叙其大旨云。

  宝城易记录序

  待制陈瓘

  安养不在彼。浮云非我有。此涑永公所谓安乐土也。余既得罪台州。自壬辰八月。捐书不复为文。革心改过。专趣此土。路长身老。恨发心之晚也。比阅晁文元公道院集。论空不空三昧。因系之以辞。而曰。辞者贯心而易记耳。其辞则四句偈也。文元公深入佛海。言无枝叶。至于贯心之辞。则亦未忘。而且欲其易记焉。公之所谓易记者。岂主于记其辞而已哉(余)窃慕焉。凡贯心之辞。欲已而未能已者。笔之于此。名之曰宝城易记录云。

  了斋依延庆明智法师。得台教渊源。晚岁专意西方。诚为得所。其纪所行之法。拟晁公贯心易记之辞者。彼曰。吾即今自定日用之法。先入空三昧。旋灭一切忘念。如空华谷响。经视听而无留碍也。又入不空三昧。安住一真法界。如额珠髻宝。常爱戴而无失坠也。此法交济。更不异时。精密久长。百法无敌。贯心易记。因系之以辞。曰心空如太空。豁然无可触。一真法界中。灵照常安住。

  远法师齐忌礼文序

  正言沈璇

  释迦如来出现于世。说种种法接引众生。于种种门最捷径者。无以易于西方安养之教也。呜呼无无量寿佛之四十八愿。则西方之教。无以启其端。无释迦如来之演说诸经。则无量寿佛之愿。无以传于世。前佛作愿于前。后佛说经于后。此道章明着较可信无疑。然而多门之法。或择之而不精。精详之士。或传之而未习。譬之肘后之方 载闻简牍。有择之而精。传之而习。以开后悟。此恩此施。顾与制是方于心载是方于书。其厚薄何如哉。惟兹修行安养之方。无量寿佛实制之。释迦如来实笔之。择之传之习之。以贻后人者。东晋远公其人也。西湖秀士李济。予同年执友。乐清令尹李公素。见素之子遭家多难。幼失所怙。两罹鼓盆。孤苦之中坐进此道。曩从证通主人师友。为西资社。盖有意乎远公之遗法也。三年于兹。来者益盛。凡预此社。而精进不懈者。奇祥异睹。妙果殊证。如经所说。往往有之。则同社相与。称颂自庆。益期进修。李君唯念凡今若此。虽前佛后佛开大法门。而远公之德。其何可遂忘。退而考诸传记。作礼文一通以示同志(予)辄为识其始末。因为之言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得仲尼而后明。至于㳂仲尼之所传。以深入乎数圣人之道。而为后人之资者。孟轲氏其人也。以西方教法观之。则远公者犹吾儒之孟子耳。子其何嫌。虽然李君之是文也。固将尊其所以为远公者。则遂从而学之。如吾儒之于孟子哉。若夫且拜且诵。而徒为观美焉。非李之所祈望于同社者也。乾道二祀四月望序。

  称赞净土海众诗序

  府判方楶

  净土与娑婆。凡圣对治之法也。以苦乐言之。则净土乐而娑婆苦。以清浊言之。则净土清而娑婆浊。以寿夭死生言之。则净土寿而常生。娑婆夭而必死。然众生多沉滞于娑婆之境。而罕有知往生净土之路者。亦以其业报所蔽之耳。释迦法王。为此土教化之导师弥陀世尊。为彼方接引之慈父而众圣群贤。又发明释迦弥陀之大愿。指示众生。使修净业为超脱轮回之计。若乃娑婆烦恼之缠缚。净土庄严之境界。如来经旨开喻甚明。诸上善人阐扬尤着。今李子济。从而为称赞诗。拟诸咏史。凡若干篇。一披卷帙。则弥陀海众净土胜境。如在目前。使人心开意悟即愿往生。则子济开导群迷。其功岂浅浅哉。子济儒家者流。四世登科有声士类。来处清白。兼通佛理。凡留心于西方之教。如饥之必食渴之必饮夏之葛冬之裘。有不能自已者。盖地可动金可革。而子济信心坚固。截然不挠。则他世化生。必为九品会中之人矣。楶因敬览。谨随喜而为之序云。

  西归莲社叙

  月堂法师惠询

  昔庐山远法师。偕慧持昙顺。结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一十八人。并同志一百二十有三人。修净业以西归为盟。号白莲社焉。自此厌娑婆忻净域者。继踵其修。故晋宋之世至于隋唐。高僧贤士世世行之。由是临终。有见乘紫金台者。有银台金莲者。有祥光异瑞者。有听空声赞叹者。有闻异香盈室者。至有目系弥陀行来迎者。徴感非一详于本传。故我皇朝林下高人都邑贤哲。忻乐精修犹为特盛。矧兹小庵溪声绕屋。松翠凝门。池净红莲。水涵皓月。境静地幽。车马之尘不到。则可以策励进行。为此身孕质青莲之托也。谨遵先范募一十八人。为念佛三昧西归莲社。须端方贞亮。始终无易节者。请得预焉。建社主庵(行因)谨募。住持延庆寺月堂(惠询)劝缘书。

  刊往生行愿略传序

  铠庵居士吴克己

  余尝考前代士夫学出世法。能知如来设教本意。不为空有所陷者。在晋则有若刘仲思。在唐则有若柳子厚。在我朝则有若杨次公。仲思入远公莲社。临终唯请僧。读无量寿法华二经。子厚作无姓和尚碑。称其止读法华经。且指极乐土正路为生物所归。次公作天台无相院碑。亦称智者大士建化天台。以法华三昧为极致。以安养国土为依归。盖不读法华。则无以明我心本具妙法。不生安养。则无以证我心本具妙法。如来谆谆示诲。智者恳恳洪经。乃知佛祖垂慈初无异辙也。今代士夫。栖心佛乘。力求出离者。固不为少矣。然为异见所夺者。尚未免焉。印公法师。劝发信士。捐金镂木。流布慈云忏主净土行愿法门及略传。其殆有意救斯弊乎(余)闻之喜而不寐。遂捃摭三君子言行。为作证明。庶实心贤达。知有佛法正宗。相与造修。俱脱苦轮云尔。彼为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虽南阳国师复生。亦无可柰何者(余)言尚奚施耶。

  庐山白莲社誓文

  东晋逸士刘遗民

  朝士谢灵运高人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为莲社。令遗民着誓辞。其辞曰。维岁在摄提格。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法师释慧远。真感幽奥。霜怀特发。乃延命同志。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集于庐山之阴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率以香华敬荐而誓焉。惟斯一会之众。夫缘化之理既明。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此其同志诸贤。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济者也。盖神者可以感涉。而不可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荷求之无生。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佥心西境。叩篇开信。亮情天发。乃机象通于寝梦。忻欢百于子来。于是灵图表晖。景侔神造。功由理谐。事非人运。兹实天启其诚。冥运来萃者矣。可不克心克念。重精叠思。以凝其虑哉。然其景续参差。功福不一。虽晨祈云同。而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焉。胥命整矜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其有警出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全于幽谷。先进之与后升。勉思汇征之道。然后妙观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妄安而弥穆。心超乐以自怡。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绍众灵之继轨。指太息以为期。究兹道也。岂不洪哉。并弃世荣慕西方之训。终时各感佛来迎也。

  东海若

  礼部柳子厚

  东海若陆游。登孟诸之阿。得二瓠焉。刳而振其犀以嬉。取海水杂粪壤蛲蛔而实之。臭不可当也。窒以密石。举而投之海。逾时焉而过之曰。是故弃粪耶。其一彻声而呼曰。我大海也。东海若呀然笑曰。怪矣今夫大海。其东无东其西无西。其北无北其南无南。旦则浴日而出之。夜则滔列星涵太阴。扬阴火珠宝之光以为明。其尘霾之。杂不处也。必泊之西澨。故其大也。深也洁也光明也。无我若者。今汝海之弃滴也。而与粪壤同体。臭朽之与曹。蛲蛔之与居。其狭咫也。又冥暗若是而同之海。不亦羞而可怜哉。子欲之乎。吾将为汝抉石破瓠。荡群秽于大荒之岛。而同子于向之所陈者可乎。粪水泊然不悦曰。我固同矣。吾又何求于若。吾之性也。亦若是而已矣。秽者自秽。不足以害吾洁。狭者自狭。不足以害吾广。幽者自幽。不足以害吾明。而秽亦海也。狭幽亦海也。突然而往。于然而来。孰非海者。子去矣。无乱我。其一闻若之言。号而祈曰。吾毒是久矣。吾以为是固然不可异也。今子告我以海之大。又目我以故海之弃粪也。吾愈急焉。涌吾沫不足以发其窒。旋吾波不足以穴瓠之腹也。就能之穷岁月耳。愿若幸而哀我哉。东海若乃抉石破瓠。投之孟诸之陆。荡其秽于大荒之岛。而水复于海。尽得向之所陈者焉。而向之一者。终与臭腐处而不变也。今有为佛者。二人同出于毗卢遮那之海。而泊于五浊之粪。而幽于三有之瓠。而窒于无明之石。杂于十二类之蛲蛔。人有问焉。其一人曰。我佛也。毗卢遮那五浊三有无明十二类皆空也。一切无善无恶。无因无果。无修无证。无佛无众生。皆无焉。吾何求也。问者曰。子之所言性也。有事焉。夫性与事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子守一而定。则大患者至矣。其人曰。子去矣。无乱我。其一人曰。嘻吾毒之久矣。吾尽吾力。而不足以去无明。穷吾智。而不足以超三有离五浊。而异夫十二类也。就能之。其大小劫之多不可知也。若之何。问者乃为陈西方之事。使修念佛三昧一空有之说。于是圣人怜之。接而致之极乐之境。而得以去群恶。集万行居圣者之地。同佛知见矣。向之一人者。终与十二类同而不变也。夫二人之相违也。不若二瓠之水哉。今不知去一而取一。甚矣。

  东海若后跋(二家)

  东坡橘洲

  轼久欲书柳子厚所作东海若一篇。刻之而置之净住院无量寿佛堂中。元祐六年二月九日。与海陵曹辅。开封刘季孙。永嘉侯临。会堂下。遂书以遗僧从本使刻之。眉山苏轼记。

  净土之旨。无善恶无取舍无静乱无男女。一念真正。决定往生。或者置疑于其间。先佛岂不能也。柳子厚东海若。是亦子庄子亡羊之词。吾能自信不疑。何虑净土之不生也。为普照书此。为来者劝。绍熙五年三月望。橘洲老衲(宝昙)敬书。

  右东海若一篇。诚为乐邦文类之冠。本朝东箂(吕祖谦)集。丽泽文粹。亦曾编入。窃恐吕公。徒爱西方之文。未必履行西方之行而作西方之归也。呜呼昔人。以净土为诞妄。柳公故作斯文以讥其失。大哉。达佛旨者也。近世沮兹道者犹多。岂不愧于柳乎。愚顷过霅上。于李子济家。得东坡碑刻及跋文。乃知前辈高明亦有赏音者。今并橘洲之跋。以刊之。庶发人之深信也。

  吊武侍御画佛文

  文公韩愈

  侍御武君。当年丧其配。敛其遗服栉珥鞶帨于箧。月旦十五日。则一出而陈之。抱婴儿以泣。有为浮屠之法者。造武氏而谕之曰。是岂有益耶。吾师云。人死则为鬼。鬼且复为人。随所积善恶受报。环复不穷也。极西方有佛焉。其土大乐。亲戚姑能相。为图是佛而礼之。愿其往生。莫不如意。武君抚然辞曰。吾儒者其可以为是。既又逢月旦十五日。复出其箧实而陈之。抱婴儿以泣。殆而悔曰。是真何益也。吾不能了释氏之信不。又安知其不果然。于是悉出其遗服栉?。合若干种。就浮屠师。请图前所谓佛者。浮屠师受而图之。韩愈闻而吊之曰。晢晢兮目存。丁宁兮耳言。忽不见兮不闻。奔谁穷兮本源。图西佛兮道予勤。以妄塞悲兮慰新魂。呜呼柰何兮吊以兹文。

  韩文公。以平时排佛之心。而作此文。有所谓以妄塞悲之语宜也。虽然彼徒知妄之为非。意以斥佛。殊不知妄亦有合于教意。且夫第一义谛一法不可得。则凡佛之所以为像。教之所以为言。与夫今净土之所以为门。莫非妄也。苟济于道。孰曰非乎。然则文公之说。未必非阳抑而阴助之耳。则今类见于此。亦宜也。

  结社法集文

  通慧僧录赞宁

  晋宋间有庐山慧远法师。化行浔阳。高士逸人。辐凑于东林。皆愿结香火。时雷次宗宗炳张诠刘遗民周续之等。共结白莲华社。立弥陀像。求愿往生安养国。谓之莲社。社之名始于此也。齐竟陵文宣王。募僧俗行净住法。亦净住社也。梁僧祐曾撰法社。建功德邑会文。历代以来。咸就僧寺为法会社也。社之法以众轻成一重。济事成功。莫近于社。今之供社。共作福田。修约严明。愈于公法。行人互相彻励。勤于修行。则社有生养之功大矣。近闻周郑之地。邑社多结。守庚申会。初集鸣铙钹。唱佛歌赞。众人念佛行道。一夕不睡。以避三彭奏上帝。免注罪夺算也。然此实道家之法。往往有无知释子。入会图谋小利。曾不寻其根本。误行邪法。深可痛哉。

  莲华胜会录文

  慈觉禅师宗赜

  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可念。下无净土之可生。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则总摄诸根。盖有念佛三昧。还原要术。示开往生一门。所以终日念佛。而不乖于无念。炽然往生。而不乖于无生。故能凡圣各住自位。而感应道交。东西不相往来。而神迁净刹。此不可得而致诘也。故经云。若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夫如来世尊。虽分折摄二门现居净秽两土。然本圣之意。岂直以娑婆国土丘陵坑坎五趣杂居。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以是为可厌。极乐世界黄金为地。行树参空。楼耸七珍。华敷四色。以是为可忻。盖以初心入道。忍力未淳。须托净缘。以为增上。何则娑婆国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娑婆国土。诸魔竞作。恼乱行人。极乐世界。大光明中。决无魔事。娑婆国土。邪声杂乱。女色妖淫。极乐世界。水鸟树林。咸宣妙法。正报清净。实无女人。然则修行缘具。无若西方。浅信之人。横生疑谤。窃尝论之。此方之人。无不厌俗舍之喧烦。慕兰若之寂静。故有舍家出家。则殷勤赞叹。而娑婆众苦。何止俗舍之喧烦。极乐优游。岂直兰若之寂静。知出家为美。而不愿往生。其惑一也。万里辛勤。远求知识者。盖以发明大事。决择死生。而弥陀世尊。色心业胜。愿力洪深。一演圆音。无不明契。愿参知识。而不欲见佛。其惑二也。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谓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比大权菩萨。其惑五也。故经曰。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若夫信佛言而生净土。则累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谢人间之八苦。无天上之五衰。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唯显一乘之法。决定无三。归依一体三宝。奉事十方如来。佛光照体。万惑潜消。法味资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尘刹土。周旋五趣。普被诸根。不动一心。遍行三昧。洒定水于三千。引众生于火宅。自利利他皆悉圆满。然则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盖解脱之要门。乃修行之捷径。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自他皆愿往生。凡以欲得度人。先须自度故也。呜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失人身。万劫深悔。故率大海众。各念弥陀佛。百声千声乃至万声。回向同缘。愿生彼国。窃冀莲池胜会金地法明。绮互相资。必谐斯愿。操舟顺水。更加橹棹之功。则十万之遥。可不劳而至也。

  元祐四年冬(宗赜)夜梦一男子。乌巾白衣。可三十计。风貌清美。举措闲雅。揖谓(宗赜)曰。欲入公弥陀会。告书一名(宗赜)乃取莲华胜会录。秉笔问曰。公何名。白衣者云。名普慧(宗赜)书已。白衣者云。家兄亦曾上名(宗赜)问曰。令兄何名。白衣云。家兄名普贤。白衣者遂隐(宗赜)觉而询诸耆宿。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大菩萨名(宗赜)以为。佛子行佛事。助佛扬化。必有贤圣幽赞。然预此会者。亦岂小缘。普贤变名易号。不知谁何。今更以二大菩萨为首云。

  念佛防退方便文

  同前

  普劝道友曰。念阿弥陀佛。或百声千声乃至万声。回愿往生西方净土。各于日下。以十字记之。念佛之时。一心专注。不得异缘。常念娑婆众苦。五浊煎熬。况乎一失人身。何时可复。幸诸道友。终始精勤。宝莲华中。决定见佛。

  念佛回向发愿文

  同前

  愿弟子(某甲)普及四恩三有法界众生。从今已去。安住第一义谛。修行净业。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念佛法僧。解第一义。以至诚心。称佛名号。观佛依正十六妙境。念佛本起四十八愿。筹量三辈。深入五门。随顺三种菩提门。信受十方诸佛教。或以散心定心。而修散善定善。依经起行。毕命为期。惟愿阿弥陀佛法力冥加。神通显益。令我等凝神觉路。暗蹈大方。进止威仪不离见佛。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及于梦中。得见彼国众妙乐事。慰悦我心。令生增进。承佛威神。远离魔事。所有无量劫来业惑尘劳。皆为梵行。善根功德。同入性海。积集诸缘。并用回向。临命终时。无诸障难。七日已前预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颠倒。身心安乐。如入禅定。遇善知识教称十念。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住正定聚。永不退还。究竟至于一生补处。化身自在。周遍十方。无量国中。成等正觉。极重苦处。游戏设化。念念之中。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发菩提心。念念之中。令不可说不可说众生住普贤行。福慧资粮悉得圆满。同成无上正等菩提。各各庄严净土。各各摄化众生。如我世尊。等无有异。所有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常无尽。

  念佛忏悔发愿文

  慈云忏主遵式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口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见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从我昔所造下。并华严行愿品经文)。

  结莲社普劝文

  总管张抡

  如是我闻。西方有佛名阿弥陀。一名无量光。一名无量寿。又有观音势至二菩萨。助佛扬化。皆以大愿力。济度诸众生。其国以七宝庄严。清净自然。无诸杂秽故名净土。其人皆莲华化生。寿命无量。衣食受用。随念而至。更无诸苦。亦无轮转故。又名极乐世界。以此返观我等见今所受之身所处之世。较彼国土。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岂止天地之相远耶。而昧者不知。或知而不信。自作障碍。颠倒执迷。不思解脱。舍此生彼。岂不哀哉。故我今者劝诸有缘。结此莲社。假使难知难辨。犹当勉力精勤。况佛号甚易持。净土甚易往。八万四千法门。无如是之捷径。但能辍清晨俯仰之暇。遂可为永劫不坏之资。是则用力甚微。而收功乃无有尽。众生亦何苦自弃而不为乎。噫梦幻非真。寿夭难保。呼吸之顷。即是来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时不悟。佛如众生何。愿深念于无常。勿徒贻于后悔。净乐居士(张抡)劝缘。

  西资社同誓文

  证通法师师友

  维隆兴元年岁次癸未四月八日。释(师友)洎阖会大众。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菩萨海众。愿运洪慈。俯察微志(某)等惟念。宿福深厚。生处中华。恭睹大藏七经纯谈净土依正庄严功德胜妙。返观此处三恶八难。多不善聚。生老病死寿命短促。自力修行难进易退。先圣悯我等故。立此念佛法门。易修易往。激劝求生。古今圣贤。弘此道者。其书山积。湖海无不崇此社者。代不乏人。十方众生。往彼国者多如驶雨。我于是以亮情天发。不约而同。秉志有归。佥心西境。既念念不忘。终期此报。决取往生。我等尚虑性习不同。世务萦绊。口谈极乐。意恋娑婆。理事不明。行愿有阙。晨祈云同。夕归攸隔。于是谨涓吉日。聚会投诚。稽首梵容。立兹弘誓。仰愿慈尊舒紫金手。抚摩我顶。启红莲舌。密授我记。庶我此生已去。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不值邪师。不失正念。命终之日。无病无苦。身心悦乐。随从如来。同归安养。莲华早开。悟无生忍。游历十方界。奉事诸佛身。济拔苦众生。同成无上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若见若闻。俱沾利乐(湖州沈大卿洎诸寄居士夫。一百余人建此法会。抵今庆元庚申岁。三十余年不废)。

  往生净土十愿文

  桐江法师择瑛

  愿我永离三恶道  愿我速断贪瞋痴
  愿我常闻佛法僧  愿我勤修戒定慧
  愿我恒随诸佛学  愿我不退菩提心
  愿我速见阿弥陀  愿我决定生安养
  愿我分身遍尘刹  愿我广度诸众生

  金银泥画净土变相赞

  翰林李白

  我闻。金方之西。日没之所。去中华十万亿刹。有极乐世界焉。彼国之佛身长六十万亿恒沙由旬。眉间白毫。向右宛转。如五须弥山。目光青白。若四大海水。端坐说法。湛然常存。沼明金沙。岸列珍树。栏楯弥覆。罗网周张。砗磲琉璃。为楼殿之饰。玻璃码瑙。耀阶砌之荣。皆诸佛所证。无虚言者。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盖凭翊郡秦夫人。奉为亡夫湖州刺史韦公之所建也。夫人蕴冰玉之清。敷圣善之训。以伉俪义大。希拯拔于幽途。父子恩深。明重修于景福。誓舍珍物。精求名工。图金创端。绘银设像。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七宝香华光映黄金之地。清风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乐。咸疑动作。若已发愿未及发愿。若已当生未及当生。精念七日。必生其国。功德罔极。酌而难名。赞曰。

  向西日没处  遥瞻大悲颜
  目净碧海水  身光紫金山
  勤念必往生  是故称极乐
  珠网珍宝树  天华散香合
  图画了在眼  愿托彼道场
  以此功德海  冥祐为舟梁
  八十亿劫罪  如风扫轻霜
  庶观无量寿  长放玉毫光

  绣西方净土㡧赞

  侍郎白居易

  西方阿弥陀佛。与阎浮提有愿。此土众生。与彼佛有缘。故受一切苦者。先念我名。祈一切福者。多图我像。至于应诚来感。随愿往生神速变通。与三世十方诸佛不侔。噫佛无若干。而愿与缘有若干也。有女弟子弘农郡君。姓杨氏号莲华性。发弘愿舍净财。绣西方阿弥陀佛像。及本国土眷属一部。奉为故李氏长姊杨夫人灭宿殃追冥祐也。夫范金设绘。不若刺绣纹之精勤也。想形念号。不若睹相好之亲近也。即造之者。诚不得不着。感不得不通。受之者罪不得不灭。福不得不集。尔时莲华性焚香合掌。跪唱赞云。

  金方刹  金色身  资圣力  福幽魂
  造者谁  弘农君  受者谁  杨夫人

  绣阿弥陀佛赞

  同前

  绣西方阿弥陀佛一躯。女弟子京兆杜氏。奉为妣范阳县太君卢夫人。八月十一日忌辰所造也。五彩庄严。一心恭敬。愿追冥福。誓报慈恩。赞曰。

  善念一念  千念相属  绣始一缕
  万缕相续  功绩成就  相好具足
  金身螺髻  玉毫绀目  报罔极恩
  荐无量福

  西方净土赞

  孤山法师智圆

  曰天理湛寂。讵可以净乎秽乎。延乎促乎。彼乎此乎。而思量拟议者哉。然而悟之。则为圣为真。为修德为合觉。为还源为涅槃。迷之则为凡为妄。为性德为合尘。为随流为生死。大矣哉。圣人之先觉也。悯其未觉焉。于是乎土现清净。寿延无量。端拱东向。而慈眼无偏视。俾我群迷厌秽而忻净。恶此娑婆而取彼安养矣。既而升宝刹觐法王。目神变耳妙训。则湛寂之性。不远复矣。达十方太虚。悉我心现。矧依空之土。复何有哉。噫如是证悟者。孰不由其厌秽忻净。恶促好延。舍此取彼之心而致乎。而况达忻厌而无忻厌。了好恶而无好恶。知取舍而无取舍者耶。是故释迦现秽土而俾厌。弥陀现净土而俾忻。其有旨哉。吾慈母马氏。生厌秽境。死忻净刹。寿七十有一而终。寝疾之际。以所造净土无量寿像。嘱吾以供养承事焉。十载于兹矣。呜呼母人之德。其在免子于溺坠水火而已。而吾母也。始能舍吾为佛徒。次能资吾以学法。末又约吾以往生。是能诲我于道也。蓼莪之叹。风树之悲。岁月其迈。而吾心不衰。遂斋庄馨炉。染毫作净土赞。庶祐我母陟乎圣阶 觉海澄圆广大无边无促无延(其一)群蒙失道自劫家宝生死浩浩(其二)大觉轸慈净国爰居俾我来思(其三)金台既升睹佛仪形悟我妙明(其四)像以相睹赞以道取福我慈母(其五)。

  无量寿佛赞

  大智律师元照

  八万四千之妙相。得非本性之弥陀。十万亿刹之遐方。的是唯心之净土。净秽虽隔。岂越自心。生佛乃殊。宁乖己性。心体虚旷。不碍往来。性本包容。何妨取舍。是以举念。即登于宝界。还归地产之家乡。弹指仰对于慈容。实会天真之父子。机生负德。枉受沉沦。今日投诚。必蒙拯济。三心圆发。一志西驰。尽来际以依承。历尘刹而称赞。

  画阿弥陀像赞

  文忠公苏轼

  苏轼之妻王氏。名润之字季章。年四十六。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师。临终之夕。遗言舍所受用。使其子迈迨过为画阿弥陀像。绍圣元年六月九日像成。奉安于金陵清凉寺。赞曰。

  佛子在时百忧绕  临行一念何由了
  口诵南无阿弥陀  如日出地万国晓
  何况自舍所受用  画此圆满天日表
  见闻随喜悉成佛  不择人天与虫鸟
  但当常作平等观  本无忧乐与寿夭
  丈六全身不为大  方寸千佛夫岂小
  此心平处是西方  闭眼便到无魔娆

  李伯时画弥陀赞

  寂音禅师惠洪

  政和八年五月十五日。宜春黄先之。携李伯时所画阿弥陀像。来东山为示(余)观伯时画多矣。大率顾陆之意。画意不画态故。不施五色。而伯时知之耳。问其所得曰。李仲元仲元中为袁法官。以遗所厚善者。先之苦求得之(余)谛视其笔迹。非今辈所能为。其伯时之笔审矣。稽首为之赞曰。

  以慈为室  以忍为衣  法空为座
  示同体悲  四十八愿  为世所归
  如日没时  乌接翅飞  大哉甘露
  妙法总持  令我观门  洞开坦夷
  谛观自心  妙绝知思  是归依处
  真不思议  律我意马  使不妄驰
  光明现前  见白莲池  不假中阴
  屈伸顷时  忻然化生  如八岁儿
  何以至此  请审思之  皆我精进
  相力所持  稽首妙湛  不动巍巍
  令一切众  绝痴暗疑  有同愿者
  但瞻导师  脱然蝉蜕  出五浊泥

  安乐国赞三十章章四句

  提刑杨杰

  净土周沙界  如何独指西
  但能从一入  处处是菩提
  有念同无念  无生即是生
  不劳移一步  透彻觉王城
  厌烦求净土  不是不慈悲
  欲得医他病  先须自疗治
  弥陀愿力重  光明照尘沙
  一念若相应  即生如来家
  天宫多五欲  乐国绝三涂
  生者不退转  如来语岂诬
  劣夫从圣王  一日四世界
  圣力不思议  譬喻当得解
  莫疑宿业重  十念功德轻
  万年有闇室  日照当时明
  虽知诸佛国  及与众生空
  化人修净土  摩诘有遗风
  爱恋当猛断  日炽冰自泮
  未证三昧者  应作如是观
  五浊污泥水  不染白莲华
  如何游荡子  年老未还家
  阿弥陀教观  浊世有深缘
  末法销除尽  重留一百年
  勿谓十万亿  路远自厌倦
  譬如千里境  顷刻梦中遍
  勿谓历劫罪  一念不可消
  譬如积年木  一豆火能烧
  弱羽不离枝  婴儿不离母
  念念阿弥陀  决定生净土
  十方诸如来  一音广长舌
  发愿即得生  称赞诚实说
  水鸟及风声  法音无间断
  菩萨皆伴侣  决定不退转
  黑业必殒坠  如石投诸水
  愿力犹巨舟  乘之得安济
  有念非无漏  无心未是精
  虚空造宫室  何日是功成
  安养受诸乐  娑婆备众苦
  当发无上心  愿得生净土
  栏楯及罗网  宝木皆七重
  庄严无与等  天乐散香风
  池水八功德  池底纯金沙
  上有宝楼阁  车轮四色华
  天雨曼陀罗  盛以宝衣裓
  供养十方佛  食时还本国
  心净即土净  大士语岂遥
  刹刹见如来  那伽常在定
  已证无生忍  重乘般若船
  游戏生死海  援溺济无边
  生理不可得  即是真无生
  自他凡与圣  一一是强名
  即此娑婆界  混然凡圣居
  尘尘全体现  妄动即差殊
  佛言弥陀国  去此实不远
  普告修行人  切勿生异见
  佛为法藏时  四十八誓愿
  愿愿度众生  摄受无限量
  若有诸众生  一称我名号
  若不生净方  我不成佛道
  父常念其子  子常念其父
  念念若相应  还家依位住

  善导和尚弥陀道场赞

  同前

  东峰坛级石嵯峨  十佛随声信不讹
  后善导依先善导  今弥陀是古弥陀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辉照万波
  乘般若舟游净域  度生还亦到娑婆

  (道场在严州乌龙山。后善导即少康法师也)。

  白莲咸教主真赞

  同前

  台州东掖山白莲道场传天台教咸法师。元祐七年七月十一日。召大众出衣盂所有。以散之云。吾二十三日。当还净土。至日于方丈门外。坐禅圆寂。前六日以遗书。遣净人严妙观。赍来京师。与予为别。乃述真赞。以寄山中诸徒。

  三观通明念念圆  祖师炉拂只心传
  遗书封了加趺坐  不住白莲生白莲

  效禅月作远公咏(并序)

  太史黄庭坚

  远法师居庐山下。持律精苦。过中不受蜜汤。而作诗换酒。饮陶彭泽。送客无贵贱。不过虎溪。而与陆道士行。过虎溪百步。大笑而别。故禅月作诗云。爱陶长官醉兀兀。送陆道士行迟迟。买酒过溪皆破戒。斯何人斯师如斯。故效之。

  邀陶渊明把酒碗  送陆修静过虎溪
  胸次九流清似镜  人间万事醉如泥

  远法师赞

  给事程俱

  法师弘道  实相是谈  像浮江浒
  神运伽蓝  戒珠义海  耸世观瞻
  肇开净业  莲杜兴贤

  刘遗民赞

  仲思综博  二林领袖  大化现前
  不忘正受

  陶靖节赞

  渊明高蹈  性与道俱  世出世士
  莫得亲疏

  谢康乐赞

  康乐遒上  豪气不除  慧业则有
  非寂灭徒

  陆道士赞

  陆公玄虚  寄傲简寂  江湖相忘
  一笑莫逆

  临行自饯

  樝庵法师有严

  吾闻。西方有无上正遍知。寿命无量阿僧祇。光明遍照沙界兮无边际。慈悲普覆群生兮无尽期。闻名称念者。皆不退转。归命发愿者。众苦皆脱离。黄金为地。或琉璃。昼夜六时天华飞楼阁幢幡。千万兮遍空界。宝林珠网。音乐兮微风吹。庄严美妙不思议。土无日月常光辉。是故系念者。神魂西驰。父母之邦兮。常思归性无苦域兮。今顺性而舍其。性有乐邦兮。今顺性而取之。去去过十万亿佛土。不是远路跂。内凭愿力。外仗佛威。一刹那间。便到七宝莲华池。

  樝庵老生平学佛守戒律。一节如冰霜。事文翰高谈如圭璧。讲练有余力。而系念无暇时。其净业既成。一夕见在金池上。执乐者数人。似欲举音以迓其来。不数日而终。先乃成自饯一篇。是知决定为西方游矣。闻者莫不叹慕其不可及也。呜呼唯心本性人人皆具焉。何羡鱼多而不结网而有获耶。子云所谓蜾蠃之祝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矣。安有不修而能证者哉。此自饯之意。固足以为来者劝也。门人元祐。持其文示予。因跋其尾云。隐庵(左知微)谨题。

  乐邦文类卷第二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A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卷第三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

  记碑(一十九首)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 子厚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画西方净土㡧记 翰林白 居易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 智圆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 杰

  建弥陀宝阁记 同前

  延庆寺净土院记 待制陈 瓘

  延庆重修净土院记 朴庵首座 清哲

  开元寺三圣立像记 大智律师 元照

  无量院造弥陀像记 同前

  灵山安养庵记 给事程 俱

  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 总管张 棆

  南岳山弥陀塔记 牧庵禅师 法忠

  澄江净土道场记 法真禅师 守一

  宝积院莲社画壁记 司封钟离 松

  荆王越国夫人往生记 真阁黄 策

  马侍郎往生记 同前

  广平夫人往生记 待制王 以宁

  河东鹦鹉舍利塔记 成都尹韦 皋

  传(一十四传)

  天竺五通菩萨请佛传

  东晋莲社始祖远法师传

  历代莲社继祖五法师传

  梁京师法悦僧主传

  后魏壁谷神鸾法师传

  梁庐山道珍禅师传

  隋天台法智法师传

  大宋永明智觉禅师传

  梁贞节处士庾诜传

  大宋无为子杨提刑传

  大宋光州王司士传

  大宋钱唐胡宣义传

  大宋龙舒居士王虚中传

  大宋明州朱氏如一传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子厚

  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身毒。释迦牟尼如来示现之地。彼佛言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曰极乐。佛号无量寿如来。其国无有三毒八难。众宝以为饰。其人无有十缠九恼。群圣以为友。有能诚心大愿。归心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则往生彼国。然后出三界之外。其于佛道无退转者。其言无所欺也。晋时庐山远法师。作念佛三昧咏。大劝于时。其后天台顗大师。着释净土十疑论。宏宣其教。周密微妙。迷者咸赖焉。盖其留异迹。而去者甚众。永州龙兴寺前刺史李承晊。及僧法林。置净土堂于寺之东偏。常奉斯事。逮今余二十年。廉隅毁顿。图像崩坠。会巽上人。居其宇下。始复理焉。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无体空析色之迹。而造乎真源。通假有借无之名。而入于实相。境与智合。事与理并。故虽往生之因。亦相用不舍。誓葺兹宇。以开后学。有信士图为佛像。法相甚具焉。今刺史凭公。作大门以表其位(余)遂周延四阿。环以廓庑。缋二大士之像。缯盖幢幡。以成就之。呜呼有能求无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论。书于墙宇。使观者起信焉。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维某年月日。岳州大和尚。终于圣安寺。凡为僧若干年。年若干有名无姓。世莫知其闾里宗族所设施者。有问焉而以告曰。性吾姓也。其原无初。其胄无终。承于释师。以系道本。吾无姓耶。法剑云者我名也。实且不有名。恶乎存吾有名耶。性海吾乡也。法界吾宇也。戒为之墉。慧为之户。以守则固以居则安。吾闾里不具乎。度门道品。其数无极。菩萨大士。其众无涯。吾与之戚。而不吾异也。吾宗族不大乎。其道可闻者如此。而止读法华经金刚般若经。数逾千万。或讥以有为曰。吾未尝作。呜呼佛道逾远。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生物流动趣向混乱。惟极乐正路为得其归。和尚勤求端悫以成至愿。凡听信者不惑其道。或讥以有迹。曰吾未尝行。始居房州龙兴寺。中徙于是州。作道场。于楞伽北峰。不越阃者五十祀。和尚所严事皆世高德。始出家事。而依者曰卓然师。居南阳立山葬岳州。就受戒者曰道颖师。居荆州。弟子之首曰怀远师。居长沙安国寺。为南岳戒法。岁来侍师会其终。遂以某日。葬于卓然师塔东若干步。其铭曰。

  道本于一  离为异门  以性为姓
  乃归其根  无名而名  师教是尊
  假以示物  非吾所存  大乡不居
  大族不亲  渊意内朗  冲虚外仁
  圣有遗言  是究是勤  惟勤惟默
  逝如浮云  教久益微  世罕究陈
  爰有大智  出其真门  近以显示
  俾民惟新  情动生变  物由湮沦
  爰授乐国  参乎化源  师以诱导
  俾民不昏  道用不作  神行无迹
  晦明俱如  生死偕寂  法付后学
  施之无斁  葬从我师  无忘真宅
  写是昭铭  刻兹玄石

  画西方净土㡧记

  翰林白居易

  我本师释迦如来说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其佛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也。谛观此娑婆世界微尘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恼者。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织纹。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此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者东南北方过去现在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何独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傅上柱国凭翊县开国侯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当衰莫之岁。中风痹之疾。乃舍俸钱三万。命工人杜宗敬。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广丈有三尺。弥陀尊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属围绕。楼台妓乐。水树华鸟。七宝严饰。五彩张施。烂烂煌煌。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皆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越南赡部。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愿。而偈赞曰。

  极乐世界清净土  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老身病苦者  同生无量寿佛所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智圆

  圣宋天禧四年春正月十二日。白莲社主圆净大师常公。归寂于钱唐西湖昭庆本寺之上方草堂。寿六十二。腊四十四。越二月三日。弟子辈号咽奉全身。瘗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坟反右。建塔以识之礼也。其年冬门人之上首曰虚白者。克荷师道。自状其事。再款吾庐。请吾之辞。传师之美。以勒丰碑。且言。先人之遗旨也。吾辞不得命。乃文而序之。粤西圣之为教也。清静而无为。仁慈而不杀。抗辞幽说闳意眇指。大备诸夏。禀化之徒。得其小者近者。则迁善而远恶。得其大者远者。则归元而复性。噫庐山远公。其得乎大者远者。与考槃居贞。修辞立诚。识足以表微。行足以作程。是故时贤仰其高企其明。自是有结社之事焉。人到于今称之。而莫能嗣之。惟公理行谨严。修心贞素。闻庐山之风而悦之。且曰。睎骥之马。亦骥之乘。吾虽无似。敢忘思齐之诫耶。于是乎乃饰其躬。乃刳其心。乃矢结社之谋云。夫率其道必依乎地。尊其神必假乎像。行其化必凭乎言。以为西湖者天下之胜游。乃乐幽闲而示嘉遁焉。无量寿佛者群生之仰止。乃刻栴檀而为之形容焉。华严净行品者。成圣之机要。乃刺身血而书其章句焉。其地既得。其像既成。其言既行。朝贤高其谊。海内藉其名。繇是宰衡名卿邦伯牧长。又闻公之风而悦之。或寻幽而问道。或睹相而知真。或考经而得意。三十余年。为莫逆之交。预白莲之侣者。凡一百二十三人。其化成也如是。有以见西湖之社嗣于庐山者。无惭德矣。尝试论之。远也上地之圣也。公也初心之贤也。实阶位不同。名声异号。然而远出衰晋。公生圣朝。彼招者悉隐沦之贤。此来者皆显达之士。绝长益短。古今相埒。不曰盛与美与。公每顾门人曰。国初以来。荐绅先生宗古为文。大率效退之之为人。以挤排释氏为意。故我假远公之迹。?以结社事。往往从我化。而丛碑委颂。称道佛法。以为归向之盟辞。适足以枳棘异涂墙堑吾教矣。世不我知。或以我为设奇沽誉者。吾非斯人之徒也。君子曰。昔药山惟俨。能回李翱之心。俾知佛。而僧传善之。今兹众贤。庶几实相。钦崇大觉。朝宗于性海。共极于义天。非公之力。而谁与其护法之功。代为不侔矣。公讳省常字造微姓颜氏。世为钱唐人。七岁厌俗。十七具戒。若乃托胎之祥瑞。受业之师保传讲习禅之美。砥名砺节之事。则有社客群贤碑序。及门人所录行状在焉。此不复云。直书其结社之道已。其文曰。

  西圣之大。维远得之庐山之高。维公悦之西湖之社。群贤慕之。有始有卒。不磷不缁。我缘既终。我灭于兹。神游无何。名扬圣时。欲知我道兮。视此丰碑。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杰

  杭州南山净慈道场比丘法真大师守一。结同志洎檀越。用金银真珠珊瑚琥珀砗磲码瑙。造弥陀佛像。圣相殊妙。感应非一。无为子瞻仰赞叹。碎七宝以为微尘。聚宝尘以为佛身。见宝尘即见佛。佛无不是宝。见佛身即见宝。宝无不是佛。七宝世间宝也。众生贪取无有厌足。不得即瞋痴不能悟。此恶道之因也。七宝既已为尊像矣。则非世间所用。乃出世之宝也。遇宝像者。应生恭敬。严奉禁戒。纯固定力。了达智慧。此净土之因也。佛身等于大虚故。不设五藏。以众生心为心。故会中之人。各书弥陀一愿。每四十八人而弥陀之愿周矣。悉以藏于身中。示愿愿不忘众生也。髻螺千有二百。一一实以舍利。坚固愿力也。像成之日。以八种香汤。灌沐如来。表八功德水也。人随意以饮之。均甘露味也。一身清净。则一切身清净。一念清净。则一切念清净。然则不离娑婆。顿超极乐。一见宝像。成就大缘。岂思议之可及哉乃作偈云。

  和聚七宝  成如来身  宝即是佛
  佛外无宝  佛即是宝  宝外无佛
  于不二境  现诸净土  赞欢巡绕
  念念弥陀  当与有情  同超极乐

  建弥陀宝阁记

  同前

  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净土则无不得生。不生则已。一生则永不退转。世尊所谓阿鞞跋致阿惟越致者欤。夫具缚有漏凡夫。初凭信念得生彼土。而三毒邪见未能顿忘。何以知其不退转耶。盖以弥陀愿力常所摄持。大光常照。上善常聚。寿命永劫。水鸟树林。风声乐响。演畅妙乘。闻其声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未尝闻断故也。众生病之。佛为医王。法为良药。僧为视病人。三者现前。病不得而萌矣。以是而言。则一生净土。何从而有退转哉。钱唐僧监法宝大师从雅。平生修举弥陀教观。参究宗风。乐为偈颂。颇得其趣。又精于医术。多施药以济人。人或以货资酬之。则曰非我能也三宝之功。必转施三宝。乃造宝阁。立弥陀大像。环以九品菩萨。海藏经典在其后。清净莲池在其前。定观奥室分列左右。誓延行人。资给长忏。以结净土之缘。岂独以比丘身。慕佛大医。用法良药而已者哉。实能运慈施疗。利与众同也。其于念三宝之心。可谓不敢间断矣。入是道场者。观一切相为非相。则能见弥陀之全体。观一切法如幻法。则能入净土之真境。观我身之无我。则能具比丘之正见。故从一如来而见无量如来。入一净土而周无量净土。悟一法身而融无量法身矣。无念而念。无证而证。无修而修。净土果海。岂易量哉。法宝僧监。建立宝阁净土道场。诱集净业之侣。以期安养。则报缘之至。必果遂其所愿也。元祐元年上元日。左朝散郎尚书主客员外郎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无为杨杰述。

  延庆寺净土院记

  待制陈瓘

  明州延庆寺住持比丘世有讲席。以天台观行为宗。自法智大师知礼。行学俱高。听徒心向。继其后者。又皆得人。今百有余年矣。间有苦行精修之士。来依道场。元丰中比丘介然。修西方净土之法。坐而不卧。以三年为期。期满谓其同行比丘惠观仲章宗悦曰。我等各据一室成此胜缘。后之来者。加众而室不增多。今延庆西隅尚有隙地。若得钱二千余万。构屋六十余间中建宝阁。立丈六弥陀之身。夹以观音势至。环为十有六室。室各两间。外列三圣之像。内为禅观之所。殿临池水。水生莲华。不离尘染之中。豁开世外之境。念处俱寂。了无异缘。以坚决定之心。以显安乐之土。所以顺佛慈而报国恩者。岂独我四人而已哉。所欲如是。其可成乎。惠观等答曰。以无作任运之心。作有为利益之事。四明多檀信。何患乎不成。自是日营月积。更七寒暑。凡介然之所欲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初介然然手二指。誓必成此。元符二年三月落成之日。设千佛之供。复然三指以增净誓。既成所难成。又舍所难舍。而原其用心无私己之意。于是见者闻者。莫不随喜。净习之士踊跃欣庆。而十有六室。常无虚位。期满者去。发心者来。依胜境而获善利者。不知其几何人也。夫净土之教古佛所说。诚心之士谛受不疑。如来之叙九品。以至诚为上上。智者之造十论。破疑心之具缚。缚解情忘识散智现。则弥陀净境。何假他求。若临明镜自见面像。得者不由于识受。昧者安可以情晓。超识习而不惑。度情尘而独造者。其唯诚乎。故曰诚者成也。成自成他。唯此而已。譬犹清净满月普现诸水。影像非一。月体无二。摄流散而等所归。会十方而总于一。亦如十镜环绕中然一灯。光体交参。东西莫辨。然而方有定位。非无西镜。名随相立。西不自西。智与理融。境将谁执。安可以在缠执方之见。而测度如来无碍之境乎。慈恩有言。曰凡夫业重。处处生贪。若不定指一方。何以系心专注。此善智识随方扶教。专护相宗。然论安养知足之胜劣。则以偏劝往生为最胜。乃知通人无吝。吝则多私。境强习重。盖由观浅心浮。易往无人。良以疑深障重。若欲尽除障垢。当以决定为心。湿薪如山。豆火能爇。千年闇室。日照顿明。释迦文方便至深。无量寿说法无间。观世音如母念子。大势至如子忆母。古圣样辙安可不遵。幻境虚无有何可舍。解脱长者不往安乐土。普贤大士亲睹无量光。亲睹者初无动移。不往者如是而往。普融无碍。然后空假俱中分别未忘。宁免权实互诤。若此则心安无日得忍何期。乃知念念现前。然后决不退转。故曰。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者。我誓不取菩提。于菩提心有退转者。我誓不取正觉。此乃法藏比丘之本愿。而诸上善人之所随学也。发如是心。行如是行。起如是愿。趣如是果。而不违法藏之大誓。则寓迹于兹刹。栖心于此室者。皆阿鞞跋致之士也。其为胜利。岂有穷哉。比丘介然唱一善念。四明信士应答如响。而所以利益一方者。其广若是。可以不记其事乎。今住持延庆明智大师(中立)法智之曾孙也。行业完实。人所信服。能以诚心。修净土观。于介然之事有助为多。故并书之。大观元年八月初一日。延平陈瓘记。

  草庵录曰。陈莹中作净土院记。深赜佛祖之壸奥者。今言净土。或得于佛。则失于祖。或得于理。则失于事。得于此必失于彼。而了翁不数百字。笼罩说说。得净土之全。岂非天资高者也。然此记高。固已脍炙人口。至于晁公(说之)作明智法师碑磅礴。台宗文章遒劲。世盛推美。诚与了翁之记并驾矣。其记有曰。师每以净土法门诱其学者。欲使人人知释迦有净土弥陀来秽土。他时所志于心者。一日必瞩于目。乃依十六观经。而出视之。为弥陀大像。以临池。周之以十六观寮。莲池凫雏。天凤[羊*(自/(犀-尸-牛)/十)]翔。观士槁坐。人音断绝。一涉其境者。道心百陪。宁论信与不信。故自疑其身之非圣非凡。其费具万万。而施者却之愈来。工度累岁年。而落成不周岁。任其役者。僧曰介然。不劳不矜。若未尝有所事。盖是境也。古未之有。今不知何为而有。既二淅之所无。则天下之所无。唐支硎山遵公所建法华道场。其能胜此者。

  延庆重修净土院记

  朴庵首座清哲

  真常寂光本来明妙。忽然念起受此飘零。大觉圣人。欲令返其妄而复乎本。设权巧而渐诱。是故释迦现秽土俾其厌。弥陀现净土俾其忻。或忻乐而修净行。必生彼国。彼则境界胜妙。而皆助发真常。所以听风柯而正念成。升宝楼而三昧显。不假方便。自然得道。是故净土法门。亦还源之径策也。然广净土之道者。唯庐山远公同奇节逸群之贤。结莲社于炉峰之下。修念佛三昧。期生净刹。由是后世皆宗尚之。至乎南岳禅师始居大苏山。传龙树一性之宗。别置禅室。示人修证。故天台智者。初到此山。授与普贤道场。修法华三昧。因而发大总持。入佛境界。自后四方咸取则焉。有以见古人垂范虽异归元一也。圣宋元符间。比丘介然。续古规模。立佛化事。于延庆西隅空闲寂寞之滨。建大宝阁。环为十有六室。依经以十六观名之。朱栏屈曲碧沼澄明。状乐邦清净之境也。像刻栴檀。池栽菡萏。继庐山莲社之风也。忏室精严禅堂深寂。遵大苏道场之制也。唯守志奉道者居焉。晨香夕灯。无生佛事。澄神内照。豁然明悟于自心寂光之境者多矣。此为四明胜绝之地。但岁月浸远。栋宇堕损。修三昧者。无以自安。绍兴丁丑有比丘(清润)嗟胜境之将颓。念欲发硎斯事。自视力弱。难以动人。遂以此事。白住持觉云法师。师曰。事贵在诚。傥真诚一发。尚能关感诸佛。何檀信而不能动耶。况汝已能创建妙触宣明之室。使人咸悟水因成佛子住。此得非诚之所致乎(清润)一闻斯语。拳拳服膺。遂出于檀信。翕然从之。或舍楩楠之材会稽之箭。使梁栋有欹斜者正之。椽箯有蠹朽者新之。翻碧瓦整建瓴。无致乎上漏下湿而四围周之。以句栏遮旸。户牖窗几。甃砌阶除。丹青宝阁。边河之岸。峻筑高墙。俾静室观理之人。而不知有市廛之喧红尘之涴。则一新轮奂。宛同大厦初成之日。足可以进帘月焚柏香。居者妙行不休。施者植福无尽。庶几东林之风。南岳之道。不远而复者。功由此也。经营四载而能事毕矣。用钱三千贯。刊衔二千名。使此方人不跬步。而目击十万亿刹之外。风吟宝叶。波动金渠。湛然如玉井磨秋。便觉已到故国。顿忘客尘。爰翅逃虚空者。遽闻足音。岂不快哉。令一切人因此发轸即观安养依正。皆由此境之所引发而跃如也。较其增修之功。而莫大焉。时乾道五年南至日比丘(清哲)书。

  开元寺三圣立像记

  大智律师元照

  三圣立像。见于观无量寿佛经。释迦世尊无缘大慈。深悲堪忍未得度者。大启净土法门。曲示念佛三昧。将使神栖净域。故令系想圣缘。十六妙观。于是乎设也。是以落日悬鼓。指其向方。大水凝冰状其宝地。林泉楼观。以次而观焉。莫不皆以百宝庄严。世无与比。光色炳焕。不可具名。已而方欲广宣观彼佛身光明相好众会阶差。俄于太虚中。现出三圣。令韦提希见。以为发请之端。经曰。佛告韦提希。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侍立左右。韦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得见彼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而得见耶。佛令先观华台。次观形像。后观佛身左右侍者九品徒众。念佛三昧于兹备矣。自庐山远师已来。天下僧坊。结系念净社。立弥陀三圣。盖出于此经。的见于斯文耳。四明慈溪灵龟山福源兰若释子戒深。自入道禀具。常持是经。而笃志净业有年数矣。以谓修一已不若诱诸人。行一时不若存诸久。于是纠募众信。躬往钱唐。命工雕造三圣立像。江山千里往返经营。历涉数岁。始获圆就。所费几千缗。立于城南开元寺经藏院之忏堂。四众具瞻。叹未曾有。一日拿舟度江。抵于芝园兰若。解囊结夏。捻香稽首。请为文记。予忝属意此道故。乐为书之。或曰。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今刻木为像。世物所成。用此为佛。不知其可乎。对曰。佛身无相亦不离相。以其无相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是佛者。虽八万四千三十二相。亦即非相。况他物乎。故曰。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以其不离相故。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而非佛者。况相好乎。故曰。当知一切诸法即是佛法。如能达此相即非相非相即相。则山河国土草木微尘四生六道。翾飞蠕动。莫非诸佛法身之体。而况范金合土。刻木绘塑。庄严相好。而独非佛乎。诸有智者。当观此像。材木灰布胶漆金彩。假彼众缘和合而成。求于众缘。皆世间之物。各有名体。孰为佛乎。然缘无定相。物无定名。既号为佛。一切众缘。莫非佛体。岂可舍此别求佛乎。故华严云。色相不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若此观之。不住于相。亦不离相。理事一如。真俗不二。虽复对像。是真见佛。经云。若佛灭后造立形像。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是知末法住持像设为胜。上中下根莫不沾益。是以紫檀琢削。优阗创启于西干。白㲲丹青。迦竺始流于东夏传模既广。瑞应尤多。生灵睹相以知归。佛化承风而久住。其有诚心达本。直造上乘。至于举手低头。终成缘种。克论搏济。讵可胜言。凡到道场。宜加兢谨。

  无量院造弥陀像记

  同前

  弥陀教观。载于大藏。不为不多。然佛化东流数百年间。世人殆无知者。晋慧远法师。居庐山之东林。神机独拔。为天下倡。凿池栽莲。建堂立誓专崇净业。号为白莲社。当时名僧巨儒。不期而自至。慧持道生释门之后彦。刘遗民雷次宗文士之豪杰。皆伏膺请教。而预其社焉。是故后世言净社者。必以东林为始。厥后善导怀感。大阐于长安。智觉慈云盛振于淅右。末流狂妄。正道梗塞。或束缚于名相。或沉冥于豁达故。有贬念佛为粗行。忽净业为小道。执隅自蔽。盲无所闻。虽闻而不信。虽信而不修。虽修而不勤。于是净土教门。或几乎息矣。呜呼明教观。孰如智者乎。临终举观经。赞净土而长逝矣。达法界孰如杜顺乎。劝四众念佛陀。感胜相而西迈矣。参禅见性。孰如高玉智觉乎。皆结社念佛。而俱登上品矣。业儒有才。孰如刘雷柳子厚白乐天乎。然皆秉笔书诚。而愿生彼土矣。以是观之。自非负刚明卓拔之识。达生死变化之数者。其孰能信于此哉。近世宗师。公心无党者。率用此法。诲诱其徒。由是在处立殿造像。结社建会。无豪财无少长。莫不归诚净土。若观想若持名。若礼诵若斋戒。至有见光华睹相好。生身流于舍利。垂终感于善相者。不可胜数。净业之盛。往古无以加焉。生当此时。得不知幸乎。临安县实杭之巨邑。九仙山乃邑之佳境。无量院又境之精舍。先是道者。于院之东南隅建观音堂。复于堂后建弥陀殿。其徒(用渊)乃募士女一千人。率财计三百缗。雕造八尺弥陀像。元祐八年上元日。集众瞻礼。渊乃述诚说偈。发大弘誓。置像腹中。是日供五百罗汉。设会饭僧以落之。越明年四月八日。庄严圆备。仪相妙好。辉彩焕发。由是一方之人得以归向。百世之下得以流通。其有礼足瞻颜称名送想。莫不拔业根于苦海投莲种于宝池。若夫画地聚沙。皆成佛道。低头举手。同归一乘。而况竭力经营。存诚系念。克论其利。尚可量耶(渊)闻予属意此道。果以记文为请。遂援毫直书。以塞其命。

  灵山安养庵记

  给事程俱

  河沙刹中有一世界。号安养国。有无量寿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境界。皆以七宝。装饰成就广博严事。其国众生。皆是宿具福智。化生莲中。住不退地。其国寿命。无有边量。一日一夜。此土一劫。其国六时。皆有天乐微妙音声。及雨宝华。而共娱乐。其国华木。皆是莲华。如车轮大。及宝行树交映。周彻其国。鸣禽皆是如来变化所作。于一切时。演无量义。以是种种希有之事故名安养。从是安养国东方。过十万亿国有世界。号曰娑婆。诸国土中。无数伽蓝。有一伽蓝。曰灵山聚。复有精舍。号安养庵。是中有人。衣坏色衣。净除须发处乞士众。名曰修意。是庵无有化生。莲中但有胎卵湿化诸有情类。为其众生。是庵无有无边。寿命但有五十七十至百岁。为其寿限。是庵六时无有雨华及诸天乐。但于昼夜。餐饭食粥。撞钟击鼓。是庵周匝。无有宝树及大莲华。但见山中草木华茂。是庵无有变化众鸟演无量义。但闻虫鸟自鸣自已。以是现前种种之事。亦名安养。是乞士者。游诸国土。亲事知识。得法藏已。受用自在。还归此山。结庵安居。时北山中有一居士。适游伽篮。至安养庵。谓大众言。现前种种。如上所说。与安养世界。在一切处。非安养国。若作断见。彼释迦文。宁为虚语。若取法相。汝则孤负无量寿尊。咄诸男子各依位住。坐大道场。如不信承。请诣毗耶离城。当俟螺髻梵王为汝解说。崇宁五年八月甲子。北山程俱谨记。

  维摩经曰。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舍利弗作念言。我世尊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时螺髻梵王言。我见释迦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秽恶充满。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不净。佛即以足指案地。时大千界珍宝严饰。佛言。我土常净若此。为度下劣故示众恶。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庄严。天台维摩疏释曰。梵王所见。以自在天为类者。欲界天也。类同居净土庄严殊妙。西方净土亦同居净。彼经亦举第六天为类。梵王所睹秽国即净。身子于生死涅槃。垢净有隔。不依佛慧故但见垢。宝器譬寂光。饭异譬三土。依于寂光所见不同也。

  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

  总管张[揙-户+(今-一)]

  (臣)尝读天竺书。知出世间有所谓极乐国者。国有佛号阿弥陀。梵语也。此翻为无量。以其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又曰无量寿。又曰无量光始亨国履位。捐去弗居。超然独觉。悟心证圣。以大愿力。普度一切。其国悉以上妙众宝庄严。曲尽华好。地皆黄金。无山川丘谷之险气序常春。无阴阳寒暑之变。无饥寒老病生死之苦。无五趣杂居之浊。用是种种神通方便。现希有事。善导众生忻乐起信。于日用中。能发一念念彼佛号。即此一念。清净纯熟。圆满具足。融会真如。同一法性。幻身尽时。此性不灭。一刹那顷。佛土现前。如持左契以取寓物(臣)敬闻其说。刻励精进。无有间断。惟佛惟念。亦既有年。阖门长少靡不从化。乃辟弊庐庐。东偏凿池。种莲仿慧远结社之遗意。日率妻子课佛万过。而又岁以春秋之季月涓良日。即乌戍普静之精舍。与信道者共之。于是见闻随喜。云集川至。倡佛之声。如潮汐之腾江也。夫慧远创为兹社。距今阅数百祀。其间缁素。景慕余风。祖述其高致者。代不乏人。率湮没无闻。卒与草木同腐(臣)独何幸。今乃蒙。

  太上光尧寿圣皇帝。亲洒宸毫。书莲社二大字为赐。云章奎画。自天而下。光气昭倬。焜耀万目。欢喜踊跃。得未曾有(臣)既拜手登受。窃惟陛下临御三纪。兼爱南北。仁及草木。德及昆虫。则似佛之普度一切。昭昭大明。如日之中无所不照。则似佛之光明无量。功成定治。付托。

  圣子。夷睹大宝。褰裳去之。则又似佛之超然独觉悟心证圣也。至若春台寿域。亘八纮而无垠。鼓舞之神民由之而不知。盖与极乐国土曾无间然。以是管窥圣心佛心。惟一非二。岂阿弥陀佛他心道眼洞观无碍。知炎祚之中否。悯群生之失宁。故现帝王身。以应运济世乎。不然何与佛合契乃如此也。是则佛寿无量。圣寿亦无有量。居然可知(臣)曩侍宠锡。又出非常。不独传示云林以侈千一之遇。使天下后世凡获瞻仰。普得念佛三昧。究竟成就无上菩提。其为饶益讵可量。已谨刊诸金石。周对扬丕显之休命。乾道二年月日。均州防御使充两淅西路副都总管秀州驻札(臣)张[揙-户+(今-一)]谨记。

  南岳山弥陀塔记

  牧庵禅师法忠(师即忠道者也)

  於戏生灵之苦。莫苦于杀戮也。爰自数年以来。寇盗四起。兵火交作。其遭非理殒亡。横尸堕首。填于沟壑者。盖不可胜数也。加复疫气流作。民亦苦之。有信士郑子隆者。夙怀善种。悲念特发。观斯罹乱之苦。知怨业之有对也。以怨报怨。安能已矣哉。断惟佛力可以拯济也。乃运精诚结同志者。万人共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尊号。八万四千藏。愿既圆满。复化檀越。同出净财。僦工砻石。建窣睹波一所凡七级。高三丈有二。立于南岳罗汉洞妙高台之右。藏念佛人名于其中。萃兹胜利。愿国泰民安。品物咸亨。凡阵亡疫死者。并脱幽沦之苦。趣生净方。伟哉皇觉之道。有折摄二门。调机济物。故释迦现秽土。以折之令起厌苦之念。弥陀现净土。以摄之俾发忻乐之志。秽土者。丘陵坑坎之高低。刀兵饥疫之苦恼。净土者。宝池金地之庄严。法喜禅悦之安乐。故天台云。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因斯以论。则知净秽在此而不在彼也。体正观之者。达彼刀兵等苦。是亦逆化之一端也。然履兹痛恶。而凡情迷梦。犹尚以苦为乐。倒置之甚。亦可悲夫。或曰忻净厌秽。取舍未忘。岂圣人以二见之道而化人耶。曰经不云乎。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众生。盖炽然忻厌。不见有忻厌之想。斯为得矣。窣睹告成于绍兴癸丑岁仲夏日。牧庵苾刍(法忠)为纪其事。遂稽首赞曰。

  劫石可消  惟是窣睹  不倾不摇
  同兹寿岳  天长地久  不磨不朽
  遭兵疫者  既脱幽苦  高蹈净土
  惟斯社人  旁及群灵  与其汇征
  善哉佛子  兴此胜事  赞何能已

  澄江净土道场记

  法真禅师守一

  天台凤师学智者教。传于澄江。人既顺化矣。乃念兹世。于诸度门。孰为善巧最径要者。唯净土法门。为得其归。于是资彼乐施。敬严像设。建立道场。教人修行念佛三昧。与众祈向。仍属予以记之。予谓净土之说经论尚矣。诸师训辨亦已详矣。报验间发不吾欺也。世犹有疑焉者。盖以无明自障理事不融。故按法华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况复一心不乱。于此求生。何独不然哉。且见善不明用心不一。则彼虽世间万法。何往而不疑。何修而可至。独吾佛之说也哉。要之唯当信受而已。不应疑其有无也。然则净土果有耶。曰不也。果无也。曰不也。亦有亦无耶。曰不也。非有非无耶。曰不也。是则净土果。乌乎在。离此诸见即名净土。即见如来。若闻是说。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决定得生。而无所生。以非庄严而庄严也。信心清净。一念华开。全体现前。众相具足。是心即佛。补处何疑。已度生灭。得无量寿。其或于此未能信解。余方便中九品具在。称力取修亦不唐捐耳。

  宝积莲社画壁记

  司封钟离松

  宣和初慈受禅师住慧林。每苦口语人曰。修行捷径莫越净土。时魏居士展转化导。亡虑万人。江民表左司公望。作念佛三昧咏。大劝于世。予未弱冠。隶业上庠蚤预斯社。又因僧兄木讷首座。谆谆警策。知有自性弥陀唯心安养。迨今年殊七十。虽兵火飘零。晨昏不懈。其得力处盖不少。矧予曾高异验。宝珠备载。若王敏仲尚书(古)葛仲忱大夫(繁)马仲玉提刑(玗)皆先世懿亲。事迹炯炯在人耳。则予家有此净缘尚矣。乾道庚寅夏。予蒙恩奉祠。侨寓苏寿解后宝积实讲师。遐想莲社清风。拟追东林高躅。会东平李侯洎诸名德。俱刻意熏修。多历年所。遂莫逆于心。相与为社。同声称佛。协诚笃愿。率载阅月一集。咸知此生不负禀质之灵。报尽决有归真之所。岂不休哉。一日社友吴君。喟然叹曰。发菩提心。必具悲智二行。审欲求生圣域。正须启迪群迷。安得写十界九品。俾万目瞻敬知所省觉。为广大无穷之利耶。言未既诸君翕然称善。于是同社捐金以成之。闻者随喜以助之。选工施彩。幻出二图于门庑。复捃摭教藏。发明旨趣。一以示万法唯心。一以指西方径路。较余功德。真所谓百千万亿分。不及一者欤。噫光阴电掣因果影随。勿倚壮而废日。勿肆情而造愆。瞻兹简易法门。能即回光返照。则不离当处。超脱苦轮。诸佛境界。悉现前矣。吴君名克已字复之。东阳佳士也。少年颖悟。穷经博古。尤邃于易。内典渊奥。靡不究通。尝论瞿昙出世一大事因缘。发吾覆多矣。绘事告成。往来改观。可不记诸檀侣以垂不朽。予因序其梗概云。越四载癸巳九月朔。左朝请大夫前主管台州崇道观钟离(松书)。

  先君司封顷时奉祠吴门。念莲社可以归心。乃纠率复为之。会者几百人。绰有庐阜之风。绘二图于壁。并书其事。立石宝积精舍。越十一载。而先君无疾而化。享寿八十有六。距今又十五载矣。四明晓师。会稡乐邦文类。造门求之。予嘉其志。且欲斯文不朽。遂出以授之。庆元己未十月旦。男迪功郎监行。在草料场。钟离(喜)谨志。

  荆王越国夫人往生记

  直阁黄策

  我观众生颠倒妄想。耽着五欲。不求出离。未有能发决定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至于冤憎会遇。恩爱别离。老病死相危险逼迫。颠沉痛毒。不可堪忍。然后悲涕号呼。归依佛宝。以冀脱死。故凡心念口言。归命慈尊愿赐接引往生净国者。唯越国夫人王氏。则不然。夫人荆王之妻。宜其耽着五欲不求出离。而独倾心约己。归依无量寿佛。愿生西方。与夫众苦见前不可堪忍。始求出离者。岂可同日而语哉。世谓夫人宿植德本。受佛记莂。却来人间。代佛设教。为唱导师。躬率内外富贵等人。同修净观。悉归佛土。理或然乎。夫人事西方精恪端洁。不舍昼夜。给侍奔走之人。无有异念。惟一庶[胜-力+ㄆ]。懈慢不勤。夫人训告之曰。我尽室皆勤。唯尔怠堕不从人告。幻惑在会。恐失道心。不可在吾左右也。其妾悚悟悲悔。精进思惟。净念相继。久之谓同事曰。吾其行矣。一夕异香遍室。无疾而终。明日同事之妾。告夫人言。昨夜梦化去之妾。托致起居。夫人训责我勤修西方。今获往生感德无量。夫人曰。使我亦梦乃可信尔。是夜夫人梦遇亡妾。叙谢如前。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妾曰第从(某)行。夫人随之见二池塘。白莲华小大间错。或荣或悴。种种不同。夫人问曰。何以如此。妾曰。此皆世间发念。修西方境人也。才发一念善根。已萌遂成一华。唯其勤堕不同。是以荣悴各异。盖精进者鲜荣。间断者枯悴。若悠久不息。念定观成。形消命尽化生其中矣。中有一莲华。华叶忽落。复有人朝服而坐。其衣飘扬。随风散灭。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曰。何人也。妾曰杨杰也。又一华开。衣朝服而坐者。然其华悴而叶存。夫人复问之。妾曰马玗也。夫人曰。我当生何许。妾导夫人前迈。约数里许。妾请夫人延望。唯见一坛。金碧照辉。光明交彻。妾曰夫人化生之地。乃金坛上品上生也。既觉悲喜兼集。徐访杨杰马(玗)所在。则杰已死而(玗)无恙。夫人始生之日。秉炉爇香。望观音阁而立。顷时子孙左右。趣夫人受献寿之仪。则已立化矣。呜呼异哉。富乐之人。常于佛事不暇而有暇者。失于不信。能信之者。又患于不能断疑。至于困苦发心者。多失于迟暮。固知闻正信发正念修善缘。岂易事哉。杨杰次公。洞明宗说。而人不知其密修净观。临终乃有将错就错之偈(余)闻夫人轶事。乃铨次之。以助发信受往生者。而未信之士。必将感发于斯文。而归向于净观佛国也。宣和五年季冬。随缘居士黄(策)子虚记(荆王即哲宗皇帝叔)。

  马侍郎往生记

  同前

  宣和五年冬。予得越国夫人往生净土事。乃为之记。六年吴思道访马(玗)于淮之南。加考实焉。益知前记。盖马氏自少师忠肃公。守杭州日。慈云式忏主。以安养佛事授之。自是举族遵奉。相继不违。大夫公讳(玗)字东玉者。乃其孙也。公自幼笃志佛教。元丰中有僧广初者。以天台智者十疑论授之。公大喜曰。吾得所依矣。复得慈云十念回向法。行之二十五年不少懈。尚书公王(古)示以莲社图决疑集往生传。于是诵佛益精进。尤以放生为佛事。劝导信入者。不可胜计。倅当涂守淄川新定。民皆化之。平日未尝以私怒笞责一人。钱唐照律师。勉以系念法。其在官。阅教藏诵经咒。皆有常规。崇宁元年。感疾经夏。盥栉念佛易衣帻。端坐而终。有气如青盖。出户腾空而上。家人长幼贵贱。梦公往生上品者。后以十数日。皆如合契。时现光相于几筵。八月中有婢卧疾。亦念佛而逝。教授公讳(永逸)字强叟者。公之子也。行天竺十念。习十六观。三十余年矣。诵观音尝睹其相。今年四月感疾。即命治后事。见弥陀观音势至俱来接引。结印示灭。顶热有异香。舍利如珠玑。其弟梦乃祖曰。某已生净土。十日华开矣。柩上有五色金光。华者以数四。自后瑞应。种种非一。夫人姓王氏。亦行十念法。及诵破地狱偈弥陀佛号。尝梦地狱主者。谢为地狱众持偈之赐。其后寝疾修持不息。念佛而绝。亲戚侍妾。亦梦王氏生极乐国。夫人与娣姒方氏有报应往生传(余)因越国夫人之事。知马公之生净土。由马公而知其子妇亦登乐国。故复叙其略。以示信士。亦结未来之因乎。随缘居士(黄策子虚)记。

  广平夫人往生记

  待制王以宁

  余尝闻道于正觉禅师。觉请(余)读起信论。时方多事。奔走戎马间未遑省察。及谪官天台。始得起信论于邻僧。翻阅再三。窃有疑焉。是书为大乘人。作破有荡空。一法不留之书也。而末章以系念弥陀求生净土为言。其旨何也。晚过雪峰问清了禅师。了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子欲坏世间相弃有着空。然后证菩提耶(余)曰。宁有是。了曰。如是则净土之修。于道何损(余)始豁然有慰于其心。比经行福清。听远近知识。谈冯夫人事。益契了老之说。可信不诬。夫人名法信。政和门司赠少师讳珣之女。生十六年。嫁为镇洮军承宣使。今妙明居士陈(思恭)之妻。夫人少多病体力尪孱。若不胜衣。及归陈氏病日以剧。数呼医谋药。殆无生意。医辞曰。夫人病非吾药能力。于时慈受深禅师。为王城法施主。夫人径造其室。求己疾之方。慈受怜之。教以持斋诵佛。默求初心。夫人耳其语。谛信不疑。斋居未逾月。忽语所亲曰。晨素善矣。杂以晚荤。徒乱人意。盍尽彻之。自此屏荤血。却铅华膏沐之奉。依扫塔服。专以西方净观为佛事。行亦西方也。坐亦西方也。起居食息亦西方也。语默动静亦西方也。酌水献华亦西方也。翻经行道亦西方也。刹那之念秋毫之善。一以为西方之津梁。自壬寅迄壬子十年之间。亡堕容亡矜色。心安体胖。神气昌王人皆尊高之。一日忽提笔。书数语异甚。若厌世仙去者。随缘认业许多年。枉作老牛为耕田。打叠身心早脱去。免将鼻孔被人牵。族党怪之。夫人曰。清净界中。失念至此。支那缘尽行即西归。适我愿兮。何怪之有。壬子九月。示疾久之。气息才属。十二月壬寅夕。矍然而寤。语侍旁者曰。吾已神游净土。面礼慈尊。观音左顾势至右盻。百千万亿清净佛子。稽首庆我来生其国。若夫宫殿林沼光明神丽。与华严佛化。及十六观经中所说。无二无别。唯证方知。非所以语汝曹也。侍疾者。亟呼妙明语其故。乃相与合掌策励。俾系念勿忘。又明日甲辰。安卧右胁。吉祥而逝。三日而后敛。家人辈往往闻妙香芬馥。不类人间。及茶毗举尸如生。凝然不坏。夫人享年三十六。以妙明显仕。恩封广平郡夫人。妙明为(余)言(思恭)初未知道。夫人实劝发之。又懒不怡生。夫人实经纪其有亡。平居接内外亲姻。及拊驯其子侄僮媵。一一有恩意。死之日哭者失声。至于炼顶灼臂。以荐冥福。非有以得其心。能若是乎。以(思恭)贫甚。又尝笋舆独走二千里。乞籴于其兄昭宣君德裕。时闽偷纵横。使令者能道其往来应变方略。如世健男子。盖夫人志力刚果。不可摇夺。故其办道勇决所成就亦如是。是可嘉也已。以宁老且病。于无量寿国。方且问途。闻夫人事。乐为之记。非徒信觉了二禅师之语。亦以为将来熏修者不劝云。绍兴三年二月二十一日。阿弥陀佛弟子正信庵王(以宁)待制记。

  河东鹦鹉舍利塔记

  成都尹韦皋

  元精以五气授万类。虽鳞介毛羽。必有感清英纯粹者矣。或炳耀离火。或禀奇苍精。皆应乎人文。以奉若时政。则有革彼禽类习乎能言。了空相于一念。留真骨于己毙。殆非元圣示现。感于人心。同夫异缘。用一真化。前岁有献鹦鹉鸟者曰。此鸟声容可观。音中华夏。有河东裴氏者。志乐金仙之道。闻西方有珍禽。群嬉和鸣。演畅法音。以此鸟名载梵经。智殊常类。意佛身所化。常狎而敬之。始告以六斋之禁。比及午后。非时之食。终夕不视。固可以矫激流俗端严梵伦。或教以持佛名号者曰。当由有念以至无念。则仰首奋翼若承善听。其后或俾之念佛。则默然而不答。或谓之不念。即鸣言阿弥陀。历试如一。曾无爽异(余)谓。以其有念为缘生。以无念为真际。缘生不答以为缘起也。真际虽言言本空也。每虚室戒曙。发和雅音。穆如笙竿。静鼓天风。下上其音。念念相续。闻之者莫不洗然而嘉善矣。於戏生有辰乎。缘其尽乎。以今年七月。悴尔不怿。已日其驯养者知将尽。乃鸣磬告曰。将西归乎。为尔击磬。尔其存念。每一击磬。一称弥陀佛。洎十击磬而十念成。敛翼委足。不震不仆。掩然而绝。按释典十念成往生西方。又云。得佛慧者殁有舍利。知其说者。固不隔殊类哉。遂命火以阇维之法焚之。余烬之末。果有舍利十余粒。炯尔耀目。莹然在掌。识者惊视闻者骇听。咸曰。苟可以诱迷利世。安往而非菩萨之化欤。时有高僧(慧观)尝诣五台山巡礼圣迹。闻说此鸟。涕泪悲泣。请以舍利。于灵山用陶甓。建塔旌异也(余)谓。此禽存而由道。殁而有徴。古之所以通圣贤阶至化者。女娲蛇躯以嗣帝。中衍鸟身而建侯纪乎?书。其谁曰语怪。而况此鸟有弘于道流。圣证昭昭。胡可默已。是用不愧。直书于辞。贞元十九年八月十四日记。

  右记见唐文粹。余翻阅诸书。又见于异类中。进修西方。获感验者凡三事。龙舒文曰。潭州有人。养一鸜鹆。俗号八八儿。偶见僧念弥陀佛。即随称不绝。因舍与僧。后亡乃棺以葬之。俄口生莲华一枝。有颂曰。有一非禽。八八儿解。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华发。我辈为人岂不知。戒杀类曰。当涂渔人刘成李晖天宝春。载鱼往丹扬。泊舟浦中。李㳂干刘独在。遽见船中大鱼振鬣摇首。称阿弥陀佛刘惊奔于岸。俄闻万余鱼俱跳跃念佛声动天地。刘大恐尽投鱼于江。李至不信。刘即用己财酬之。明日忽于荻中。得钱万五千。题云还汝鱼直。自信录曰。黄岩正等寺观师。尝畜一鸜鹆。能言语。才闻念佛则随之。其后唯呼阿弥陀佛。一日立死。穴土葬之。未几于舌端生一紫莲华。灵芝师尝赞之。有立亡笼闲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大奇之句大哉。物之奇异若此(余)闻。大弥陀经曰。阿弥陀佛现在十方世界。教化无央数天人。下至蜎飞蠕动。莫不过度之。是知。佛之为化。不以品类为间。凡有善心者。悉济度之。惟夫人为万物之灵。柰何闻见。而不能景慕者。盖亦多矣。今观鳞羽之梭化。岂人伦之不若乎。

  记类终

  净土往生事迹。先贤作传凡数家。所载者亡虑半千人。往往古今。若出家若在家。下至小夫婢类。能知我佛摄生本愿。潜修密向。命终感召者。不可以数量计。又安能尽入吾门迁董之笔耶。今姑择其已载者及未载者一十余传。盖欲将来知源流识模范。非止为发起信心而已矣。

  天竺五通菩萨请佛传

  唐南山律师历代三宝感通录云。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请阿弥陀佛云。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形像。请垂降许。佛言。汝且前去。寻当现彼。及菩萨还。圣仪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下。五通菩萨。取叶所在。图写流布。洎汉明感梦使往祈法。便获迦叶摩腾等至雒阳。后腾姊子作沙门。持此瑞像。又达此国。所在流布。未几赍像西还。而此土画像。不甚遍传南北多故。经像湮没。此之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得本。说其因依与上符合。是以复传于世。时遇北齐画工曹仲达者。善于丹青。妙画梵迹。传模兹像。京邑所推故。今寺壁正阳。皆其遗笔也。法苑珠林所载亦同。又唐续高僧传云。江都安乐寺有僧慧海。唯专净业。俄感齐州僧道铨赍无量寿像遗之。是亦天竺五通菩萨。乘空往请尊容。既冥会素怀。殷勤礼忏。是像忽焕发神光。于是恳苦愿生。没齿为念。一夜忽起。面西作礼。加趺而逝。即隋大业五年也。近乾道间西湖居士李子济。求僧志叶。复图兹像于贝多叶。行于吴地。宗晓因缘得之。瞻想圣仪。如佛真在。聊书始末。永发信心云尔。

  莲社始祖庐山远法师传

  时教虽本佛说。然而洪时教者。必以天台为始祖。律藏虽本佛制。然而张律藏者。必以南山为始祖。禅宗虽本佛心。然而传佛心者。必以达磨为始祖。劝生净土。固出大觉慈尊。然而使此方之人知有念佛三昧者。应以远公法师为始祖焉。法师讳慧远俗贾氏。雁门人。少游学通经史庄老。年二十余。问道道安法师。因听讲般若经。豁然开悟。乃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因削染事之。至二十四。大晓经论。凡诸疑难。莫不条析。伪秦建元中襄阳?乱。因届寻阳。见庐峰清峻。意颇乐之。刺史桓伊。即创东林以居焉。自是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以虎溪为界。桓玄震主之威。相见不觉致敬。晋安帝自江陵还都。或劝师候觐。师称疾不前。帝复遣使问劳。时有刘遗民雷次宗宗昺洎诸高僧一十八人。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远拉一百二十三人为莲社。令遗民着誓辞。于弥陀像前。建诚立誓。期生安养。谢灵运负才傲物。一与远接。肃然心服。为凿二池。引水栽白莲求入社。师以心杂止之。陶渊明范宁。累招入社。终不能致。故齐已诗云。元亮醉多难入社。谢公心乱入何妨。远于净土克勤于念。初十一年。澄心系想。三睹圣相。而远沉厚不言。后十九年七月晦日。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苦空。佛告远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后七日。当生我国。又见佛陀耶舍慧持昙顺。在佛之侧。前揖远曰。师志在吾先。何来之迟。既而乃与其徒曰。吾始居此。幸于净土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吾往生决矣。次日即寝疾。期七日而后行。汝徒当自勉。无以情虑拘也。至期果令终。寿八十三。即义熙十二年丙辰八月六日也。遗嘱露尸林下。弟子奉葬西岭。谢灵运作铭张野为序。唐大中二年。谥号辨觉大师。升元三年。改谥正觉。大宋兴国三年。追谥圆悟大师。坟为凝寂之塔。师有杂文二十卷。号庐山集。灵芝元照律师作序。板刊绍兴府库。识者敬焉。

  莲社继祖五大法师传

  莲社之立。既以远公为始祖。自师归寂。抵今大宋庆元五年己未。凡八百九年矣。中间继此道者乃有五师。一曰善导师。二曰法照师。三曰少康师。四曰省常师。五曰宗赜师。是五师者。莫不仰体佛慈大启度门异世同辙。皆众良导。传记所载。诚不可掩。以故录之。为继祖焉。

  一善导师者。不知何许人。唐贞观中。见西河绰禅师九品道场讲诵观经。导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于是笃勤精苦。若救头然。续至京师。击发四部。每入佛室。胡跪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流汗。出即为人说净土法。三十余年。不暂睡眠。般舟行道礼佛方等。诸有䞋施。用写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京华道俗。受化者不计其数。或问导曰。念佛生净土耶。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于是导乃自念如是。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至千百。光亦如之。后谓人曰。此身可厌。诸苦变易。乃登柳树。向西愿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生退堕。言已投身自绝。高宗知其口出光明精至如此。赐寺额为光明焉。天竺往生略传曰。阿弥陀佛化身。自至长安。闻浐水声。和尚乃曰。可教念佛。遂广行劝化。三年后满长安城。皆悉念佛。后有法照大师。即善导后身也。

  二法照师者。唐代宗大历四年。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感五色祥云覆其寺。云中有楼阁。睹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虚空中。复于道场之外。遇一老人。指见文殊。因往五台。大圣现竹林寺。照入寺之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为众说法。照遂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智识浅劣。佛性心地无由显现。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曰。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照又问曰。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愿力难思。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说已为照摩顶而退。师续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德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之声。遣使寻觅。至于太康。果见照师劝化之盛。遂敕迎入内。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按柳文南岳弥陀和尚碑曰。在代宗时。有僧法照为国师。初居庐山。由正定以趣安乐国。见蒙恶衣持佛者。佛告曰。此衡山承远也。出而求之肖焉。乃从而学。传教天下。准此法照师于远公也。

  三少康师。缙云仙都人。贞元初至洛下白马寺。见殿内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导西方化导文。康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发光明。言未已光乃闪烁。康曰。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遂至长安善导影堂。大陈荐献。倏见善导遗像。升于空中谓曰。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功同生安养。又路逢一僧。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言讫而隐。新定今严州也。师至彼人无识者。康乃乞钱。诱小儿曰。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与汝一钱。群儿务钱。随亦念之。后经月余俟钱者多。康曰。可念十声与一钱。如是一年。无少长贵贱。念佛之人。盈于道路。续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集众午夜行道。康高声唱阿弥陀佛。众共和之。师一唱佛声。众见一佛从口而出。连唱十声。则有十佛。若贯珠焉。师曰。汝见佛者。决定往生。众满数千。亦有竟不见者。后遗嘱道俗。当于安养起增进心。于阎浮提生厌离心。言已放光数道。掩然而逝。塔于台子岩。天台韶国师。尝重修之。世称后善导者。即师是也。

  四省常师者。大宋淳化中。师住钱唐南昭庆院。专修净业。结净行社。王文正公(旦)为社首。翰林承旨宋(白)撰碑。翰林学士苏(易简)作净行品序。状元孙(何)题社客于碑阴。亦系以记。士夫预会。皆称净行社弟子。社友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孤山圆公。作师行业记并莲社碑。记中引苏序曰。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法。犹无嗔恨。况陋文浅学而有吝惜哉。宋碑曰。师慕远公。启庐山之社。易莲华为净行之名。远公当衰季之时。所结者半隐沦之士。上人属升平之世。所交者多有位之贤。方前则名士且多。垂裕则津梁曷已。因二公之言。想当时之盛。亦可概见矣。

  五宗赜师者。师赐号慈觉。元祐中住真州长芦寺。宗说俱通。笃勤化物。有苇江集行于世。内列种种佛事。靡不运其慈念。盖师自他俱利。愿力洪深。故能远绍佛化也如此。人或不知。返嫌忉怛。悲夫。师居长芦。海众云臻。爰念无常之火。四面俱焚。岂可安然坐而待尽。乃遵庐阜之规。建立莲华胜会。普劝修行念佛三昧。其法日念阿弥陀佛。或百千声乃至万声。回愿往生西方净土。各于日下。以十字记之。当时即感普贤普慧二大菩萨预会。证明胜事。非所作所修契圣。曷至是耶。灵芝称为近代大乘师。信乎其为大乘师矣。

  以上五师。绍隆大法行业如此。继远为祖。孰曰不然乎。

  梁京师法悦僧主传

  梁京师正觉寺法悦。齐末为僧主。精修福业。四部所归。尝闻宋明帝造丈八金像。四铸不成。于是改为丈四。悦乃与白马寺智靖。率同缘改造丈八无量寿像。以申厥志。始鸠集金铜。属齐末乱离。至梁初方以事奏闻。降敕听许。材官工巧。随用资给。以天监八年五月三日。于小庄严寺营铸。本量佛身四万斤铜。镕泻尚未至胸。百姓以铜投之炉冶。随铸不满。又闻奏。敕铜三千斤。库始就量送。而铸处已见传。诏载铜炉所。遂并销镕。一鼓便就。来人俱失。台内铜至。方知先到灵感所致。及开模量度。乃涌成丈九。而光相不差。有二大钱。见在衣条。莫测神异。初像素既成。有道昭师夜间礼忏。忽见素晃然大明。铸后三日。有僧道度。助费开模。而遥见二僧跪开像髻。倏然不见。及移像还光宅寺。久不得雨。颇有埃尘。忽夜有微雨沾润。僧祐师经行像所。忽见像边有光焰上下。犹如灯烛。是夜淮中贾客。并闻催督治桥。如有数百人声。自佛法东流。金像灵瑞莫过于此。

  后魏壁谷神鸾法师传

  释昙鸾雁门人。少游五台。因感灵异。誓而出俗。三乘顿渐。具陶文理。师性好方术。闻江南陶隐居有长生法。千里就之。陶即以所学仙经十卷授之。师喜跃自得。以谓神仙必可致也。后还洛下。遇三藏菩提留支。意颇得之。问支曰。佛道有长生乎。其能却老为不死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遂以十六观经授之曰。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十道无长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承其语。骤起深信。遂焚所学仙经而专观经。修三福业。想像九莲。虽寒暑之变疾病之侵。不懈于始念。魏主怜其志尚。号为神鸾。一夕正持诵。次忽一梵僧昂然入室曰。吾龙树也。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鸾曰。何以教我。树曰。已去不可及。未来未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与回。言讫而失。鸾以所见胜异。必知死期至矣。即集众盛陈教诫。因令高声唱阿弥陀佛。鸾乃西向瞑目而终。一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由西而来。良久乃寂。魏主感之。敕葬汾西。条其行业以立碑焉。

  龙舒净土文曰。按楞严经有十种仙。皆寿千万岁。数尽还入轮回。为不曾了得真性故。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是皆轮回中人也。世人学仙者。万不得一。纵得之亦不免轮回。为著于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曰。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自古得仙者。唯钟离吕公。而学二公者。岂止千万。自予亲知闻。数亦不少。终皆死亡。埋于下土。盖平生空费心力。终无所益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修此法而学仙者。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得之碔砆。岂不惑哉。

  梁庐山道珍禅师传

  释道珍。梁天鉴中憩锡庐山。闻昔远公结社净方。心颇慕之。然其所行。心尚犹豫。异时忽梦海上数十人橹舟前迈。珍问之。对曰。将适弥陀国也。珍曰。愿将随往得否曰以子之意。孰敢相拒。但于此一日之修。功超永劫。弥陀一经存。而子未之诵。及未曾浴僧。如何求适也。珍梦觉嗟叹愧悚。若于胜法有差焉。遂专其经。大设沐浴。后二年一日。忽堂虚户扃。有捧银台而至者。曰法华报尽当升此台。又曰。师之功行当乘金台。奈何始心犹豫。故止此耳。珍谢曰。果能越三界出五苦。则珍也见佛之基有渐。奚必金台也。然珍少言语。虽睹其事。未尝矜示于人。乃自书之。藏于经函。其亡之夕。所居之山。崖壑万叠。若烈火千炬。交相辉烁。乡民望之惊异。及旦即山问之。乃知珍亡。其所见者。往生之验矣。异日经函获其所纪。因得传世。

  隋天台法智法师传

  释法智。游学于东越。有通大小乘经义者。智必师之。以故强学多闻。人罕俦匹。末年以径直之门莫如念佛。于晨兴暮息。系念不弛者七年。已而议曰。犯一吉罗承其罪也。历一中劫。此诚可信。以其故而为之也。一称阿弥陀佛。而灭亿劫重罪。则予也切有疑焉。或告智曰无疑也。教以念佛。久则功。功则化。化则三昧现前。今子之疑是疑佛也。夫佛语岂有可疑者耶。释尊出广长舌。十方诸佛同赞净土。正为众生信根难立。故劝发之耳。智断其疑。乃于国清寺绝去诸缘。一心念佛。想念既极。感观音势至现身。异日又感天冠宝瓶光映其身。智谓道俗曰。吾生净土。盖有日矣。谁能具膳饯我。众笑而对曰。唯恐道人之不能耳。吾等不辞矣。遂克后三日会食。食罢。智无他众或疑其相侮。因宿其房伺候之。夜未央智于绳床念佛。安坐而化。是夜有金色光自西而来。照数百里。江上渔人。谓已天晓。舳舻相望。率皆惊起。

  大宋永明智觉禅师传

  师讳延寿。本丹扬人。后迁余杭。总角之岁。诵法华经五行俱下。经六旬而毕。尝为北郭税。务专知官。见鱼鰕辄买放生。后盗官钱。并为放生用。事发坐死。领赴市曹。钱王使人视之。若悲惧即杀之。否则舍之。而彼澹然无异色。乃舍之。因投明州翠岩出家。次参韶国师。发明心要。初往天台智者岩。九旬习定。有鸟尺鷃。巢于衣裓中。于国清行法华忏。夜见神人持戟而入。师呵。其何得擅入。对曰。久积净业方到此中。又中夜旋绕。次见普贤前供养莲华忽然在手。因思夙有二愿。一愿终身常诵法华。二愿毕生广利群品。忆此二愿。复乐禅寂进退迟疑。莫能自决。遂上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曰一心禅定阄。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冥心自期曰。傥于此二途。有一功行必成者。须七返拈着为证。遂精祷佛祖。信手拈之。乃至七度。并得诵经万善生净土阄。由此一意。专修净业。遂振锡金华天柱峰。诵经三载。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于口。从此发观音辩才。初住雪窦山。晚诏住永明寺。徒众常二千日课一百八事。学者参问指心为宗。以悟为决。日暮往别峰行道念佛。旁人闻山中螺贝天乐之声。忠懿王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立西方香严殿。以成师志。至大宋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跏趺而逝。

  梁贞节处士庾诜传

  庾诜字彦宝。新野人。幼聪惊。经史百家。无不该综。至于棋算机巧。并绝一时。而性托夷简。特爱林泉。十亩之宅。山池居半。蔬食弊衣。不修产业。一时乘舟。从沮中还。载米一百五十石。有人寄载三十石。及至家寄者曰。君三十石我一百五十石。诜默而不言。恣其取足。凡处事类此也。武帝少与诜善。及起兵署为平西府记室。至普通中。诏为黄门侍郎。并称疾不起。晚年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六时礼忏。诵法华经。日终一遍。忽于后夜见一道人。自称愿公。容止甚异。呼诜为上行先生。授香而去。大通四年因寝。忽梦觉曰。愿公复来。不可久住。言终而亡。年七十八。举室咸闻空中唱上行先生已生弥陀净域矣。武帝闻而敬之。谥号贞节处士。以显高烈(见南史)。

  大宋无为子杨提刑传

  公讳杰字次公。无为郡人。道号无为子。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官至尚书主客郎。提点两浙刑狱事。而又尊崇佛法。明悟禅宗。江西临济下棒喝承当之辈。犹谓常流。复阐杨弥陀教观。接诱方来。括其所谈。乃谓。众生根有利钝。其近而易知。简而易行者。唯西方净土也。但能一心观念。总摄散心。仗弥陀愿力。直超安养。更无他趣。决取成功矣。龙树所谓易行之道。依他力故也。公作天台十疑论序。王古直指净土决疑集序。法宝僧监弥陀宝阁记。安乐国三十赞。备陈西方要津。诚为万世往生龟鉴矣。公有辅道集。专纪佛乘。东坡作序。其略曰。无为子宿禀灵机遍参知识。凡所谓具烁迦罗眼者。次公目击而道存焉。公晚年作监司郡守。乃画丈六弥陀尊像。随行观念。至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化。辞世颂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宣和中有荆王夫人神游净土。见公坐莲华上。则往生必矣。然则本朝士大夫洪赞净方。入正定聚者。唯公洎王敏仲侍郎二人而已。岂非天欲久其道世必生其人者欤。

  大宋光州王司士传

  光州司士参军王仲回无为郡人。因陈本郡圩[塌-羽+于]水利。大司农考得其实。请于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为性信厚。未尝与人较短长。颇通算数之学。而至老手不释卷天衣怀禅师。住铁佛道场时。亦尝请问。而乡里以善人归之。熙宁末年(予)扶护先妣长寿太君丧。归葬故里。得暇阅大藏教典。因以净土妙缘。举示老旧。司士是时已能诚信向慕。但未具深心尔。至元祐初(予)自省闱乞守丹扬。待次锦绣溪上。司士时见访叩请。未尝拒也。问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求生西方。其不同何也。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以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正谓是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忻跃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予)守丹扬。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相谢。乃再拜而出。翌日因召丹徒令陈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其后得司士之子术哀讣。乃司士未亡前七日。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吾弟(作)亦在坐。屡发见谢之语。是知司士决生净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子(杰)记。

  次公此传诚不可弃。但论事理相夺。未若台宗所谓圆观事理一念具足也。其言一信不疑。即是不间断者。司士转身只此一则语。昔善导化人有曰。若人欲速得往生。应起无间修。所谓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念观察回向发愿心心相续。不以余业相间故。曰无间修。又若贪瞋痴来间者。但随犯随忏。不令隔念隔日隔时。常使清净亦名无间修。若能毕命。誓不中止。决定往生。此文出大藏集诸经礼忏仪群字函。次公阅藏。以净土缘。举示司士。非若是乎。

  大宋钱唐胡宣义传

  宣义讳闉字达夫胡侍郎之子。性识聪敏。心地通圆。唯专书史。尤乐吟咏。晚年致政西湖。日有游从之乐。胸襟平夷。出处简率。其于佛乘。虽已信向。曾未专修。一日其子告清照律师云。大人感疾。请师垂访。师往见之曰(慧亨)平生与达夫相善。未曾语及末后一着大事。岂可不知安身立命之处乎。达夫曰。心净则土净也。师曰。宣义时中曾有杂念染污否。答曰。既处世间。宁免杂念。师曰。若如此又安能心净土净耶。达夫即问。一称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也。师曰。阿弥陀佛。据法华经。历尘点劫修行。楞严经云。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阿弥陀佛。经尔许时成身成国。依正庄严。有大威德。有大誓愿。光明神力不可思议。以是一称万德洪名。众生无始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犹如赫日消于霜露矣。达夫遂大省悟。方知弥陀愿力功勋如是。乃一心念佛。又累日请僧助念。律师宣白。称胡公宣义。达夫即言。须称胡闉之名。次日再请。其徒先往。律师后至。达夫问曰。此来何晚。已烦观音势至降临甚久。师与大众。尤加郑重。称佛之次。胡公安然而往。然则公享八十四寿。平日不曾修习。一旦病苦逼迫。无所依投之际。才闻弥陀法利。顿决疑情。便超乐国。所谓一念回光。立即翻邪为正。即此人也。知此道者。善继前辙。庶不辜于今世也。

  大宋龙舒居士王虚中传

  国学进士王日休字虚中。君自行之智。化他之悲。已见张于湖序文。兹不再述。公龙舒人。有净土文。因以为号。其文盛行天下。修净业者。莫不览之。乾道中庐陵李彦弼。染时疾垂革。棺椁已备。忽梦一人神清貌古。以手案摩肢体。弼惊问。答曰。予龙舒居士也。弼因以疾告。公曰。汝起食白粥即差矣。又曰。汝还记阙仲雅教汝捷径否。弼曰。每日念佛不辍。弼觉因索白粥食之。病果愈。后见公画像。俨如梦睹弼敬重公。称生死骨肉。遂遣子侄远从其学。一日忽回曰。居士于某夜讲书。罢如常礼念。至三鼓忽厉声。称阿弥陀佛数声。唱言佛来接我。屹然立化。邦人此夜。有梦二青衣引公西行者。又三日前遍别道友。勉进净业。有不复相见之语。噫自非了唯心本性之道。达生死变化之数。不臻于是。或疑李之梦因想以成。弼曰。其指白粥愈病。又安可欺哉。时丞相益国公周(必大)睹君奇迹。制为之赞曰。皇皇然而无求。惕惕然而无忧。闵颓风之将坠。揽众善以同流。导之以仁义之原。诱之以寂灭之乐。世知其有作。而莫识其无为。故中道奄然。而示人以真觉。李君谨愿。无以报德。遂刊公像并事迹以传远。自是庐陵家家供事之。后九年盰眙军有信士聂允迪。钦公景行超卓。宜以置之不朽。故勒石于报恩弥陀殿。至庆元四年。越有致政签判曾公迅。觉世虚幻。清净自居。仰止龙舒志图西迈。顷以兄宦游得兹石刻。且欲人人思齐。因洊锓木布于江浙。其善诱之心。诚与王君相表里(宗晓)一日扣公室。即蒙出示。因摭始末。用传不朽云。

  大宋明州朱氏如一传

  橘洲禅师宝昙

  始(余)东归。过所谓罗睺罗道场者。至起信堂。有比丘语(余)曰。寺有胜事。子知之不(余)顾堂下四桧曰。得非岁寒面目尚无恙乎。比丘曰不然。引(余)登忏摩之堂。发一函视之。即刺绣妙莲华七轴也(余)方合十指爪。叹未曾有。比丘曰。此薛君之室。道人朱氏法名如一之所作也。朱即钦成皇后渊圣中宫两世之侄。自归于薛。视世故如尘泥。年二十余。即告其夫。清净自适。道装素服。洁斋如也。尝以黄绢。命经生书是经。手以碧茸绣其上。线蹊针孔去来绵密。无有间断。如笔既试。如墨新干。阅十年而后有成。复绣弥陀观音。无异绘画。自经首题。敬致八万四千拜。一句一字。凡唱礼者三。法华之文几数万言。三月而能皆诵。阅华严般若楞严圆觉。亦翻水千偈。余经可知尝锓木为图。劝人诵阿弥陀。擘窠娄书。满十万声而止。所化之数仅二十万人。道人则旦旦诵之。莫夜叩之。无一豪惰意。尤喜禅悦。结庐于墓。一室事佛。一室宴坐。一室书经。一婢供斋蔬与同甘苦。虽然丈夫。有所不能堪也。今年春尽易故奁具。为三日会。会道俗以万计。饭千苾刍。为宝幢贮法华同念佛人姓名。迎归是寺。城内外欢动。倾士大夫之室。莫不耸观。十二月以微疾命医。医以丹砂进。道人竟不起。临瞑目时。再起加趺。薛君曰。吾家无是法也。请就寝后事即如仪。道人右胁而终。年三十有七。实绍熙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余)闻比丘语。为之慨然。比丘属(余)识其事。为来世劝。敬书以赞之。赞曰。

  道人之身春容月影耳。以灵山最后之旨回向净土。真铁心石肠耶。吾知其于世间不复来矣。老庞曰。不是圣贤。了事凡夫。斯言其有旨哉。

  乐邦文类卷第三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A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卷第四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

  杂文(三十三首)

  维摩疏示四种佛国 天台智者大师

  观经疏明四土宗致 同前

  万善同归集拣示西方 智觉禅师 延寿

  弥陀通赞示西方要义 慈恩法师 窥基

  寂照集拣西方要义 出直指净土决疑集

  西资钞拣示偏赞西方 孤山法师 智圆

  请四明法师住世书 文公杨 亿

  复杨文公请住世书 四明法师 智礼

  答杨文公问 同前

  延庆募众念佛疏 同前

  往生净土决疑门 慈云忏主 遵式

  义学编论席解纷 净觉法师 仁岳

  净土修因或对 樝庵法师 有严

  净土魔佛或对 同前

  唯心净土说 圆辩法师 道琛

  唯心净土文 姑苏禅师 守讷

  劝修西方说 解空法师 可观

  净土略因 待制晁 说之

  净土余说 草庵法师 道因

  净土自信录记 无功叟王 阗

  净业专杂二修 京师比丘 善导

  辨横竖二出 桐江法师 择映

  晨朝十念法 天竺忏主 遵式

  念佛方法 同前

  校量念佛功德 同前

  往生坐禅观法 同前

  念佛修心术 山堂法师 彦伦

  宝王论拣示往生义 草堂禅师 飞锡

  念佛方便文 司谏江 公望

  无常院安弥陀佛像 出无尽灯

  临终正念诀 京师比丘 善导

  命终请僧念佛感应 出宝珠集

  入观睡时发愿见佛 出大藏集诸经礼忏仪

  庆忏礼佛会疏 草庵法师 道因

  维摩经疏示四种佛国

  天台智者大师说

  佛国差别之相。无量无边。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余国方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居。四常寂光妙觉所居。前二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后一但是真净。非应非报。法身所居。

  一染净国又二。初同居秽者。凡圣同居国也。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圣。即四果支佛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断。报身犹在。二权圣。谓方便实报寂光土中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利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秽土。次同居净土者。无量寿国。虽果报殊胜难可比喻。然亦染净凡圣同居。何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经云。犯重罪者。临终之时。忏悔念佛。业障便转。即得往生。若但生圣。凡夫何得愿生。故知。虽具惑染。亦得居也。圣生权实。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问秽土十恶所感。四趣依正皆秽可然。但十善果净土因同。何得依正顿别耶。答二处修因善名虽同。净土修善精微胜故。故彼凡圣所得依正。不同秽土。

  二明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观。断通惑尽。恒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有余土。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故摄大乘明七种生死。此即第四方便生死。

  三明果报土者。即华藏纯诸法身菩萨所居。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报。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名果报国也。以观实相。发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亦名实报无障碍土。华严明因陀罗网世界是也。

  四常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名其土者。一法二义。普贤观毗卢遮那住处。名常寂光。问华严明十种佛土。此四摄尽否。答何但摄十。乃至有人言。经明二十七品佛土。无量寿土。止是第六。现文对四。摄无不尽。问何不依十及二十七。答一往有文。欲对四教。措意难见。

  观经疏明四土宗致

  此经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宗致。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析巧拙。有余净秽。次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娑婆杂恶。荆棘瓦砾。不净充满。同居秽也。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言有余。释论云。出三界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就中复有利钝。指上为净。指下为秽也。实报无障碍者。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纯菩萨居无有二乘。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即是其义。华严无量香云台。即其土净妙五尘。就中更论次第顿悟上下净秽等也。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分得究竟上下净秽耳。故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四明妙宗释曰。大乘之法。其要在心。心具易知。色具难解。故观自观他。皆修心观。今观净土。须求于心。心能具故。心能造故。心垢土垢。心净土净。此犹通示。未是的论。的在一心。顿修三观。此观观于安养依正。毕竟清净名心观净。此观能令四佛土净。如是方为此经宗致。初五浊轻为同居净者。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戒善者。四教凡位。皆悉能令五浊轻薄。感同居净。而圆观轻浊。感同居净。依正最净。如此经说。地观已去一一相状。比于余经修众善行感安养土。其相天殊(委解四土如文乃至云)此经本为韦提希。厌同居秽。求同居净。故谈妙观。观彼依正。三观若成。粗垢先落。非有余净。更生何处。须知正为生同居净故说三观。良由观妙。能破三惑。不独感于同居净土。随其惑断浅深之处。自然感得有余等三。如病须药。本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轻骨。身安可喻生同居净。轻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药效。乃深胜如一妙观能净四土。

  万善同归集拣示西方(六重问答)

  智觉禅师延寿

  问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质莲台寄形安养。而兴取舍之念。岂达无生之门。忻厌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故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着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强习重。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起信论云。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娑婆。不常值佛。信心难成。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若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往生论云。游戏地狱门者。生彼国土。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此因缘。求生净土。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此是谤法邪见人也。

  问一生习恶积累因深。如何临终十念顿遣。答那先经云。国王问那先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终时念佛。死后得生佛国。我不信是语。那先言。如持百枚大石置舡上。因船故不没。人虽有本恶。一时念佛。不入泥犁中。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念佛便入泥犁中。又智论问云。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作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勇健故。胜百岁行力。是后心名为大心。及诸根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故知。善恶无定。因缘体空。迹有升沈。事分优劣。真金一两。胜百两之叠华。爝火微光。爇万仞之?草。

  问心外无法佛不去来。何有见佛及来迎之事。答唯心念佛。以唯心观。遍该万法。既了境唯心。了心即佛。故随所念无非佛矣。般舟经云。如人梦见七宝亲属欢喜。觉已追念。不知在何处。如是念佛。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又如幻非实。则心佛两亡。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空有无碍。即无去来。不妨普见。见即无见。常契中道。是以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如造罪众生感地狱相。唯识论云。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皆是罪人恶业心现。并无心外实铜狗铁蛇等事。世间一切事法。亦复如是。然备遮那佛土。匪局东西。若正解了。然习累俱殄。理量双亲。

  问庞居士云。事上说佛国。此去十万里。大海渺无边。动即黑风起。往者虽千万。达者无一二。忽遇本来人。不在因缘里。如何通会而证往生。答若提宗考本。尚不说有佛有土。岂言达之不达乎。所以天真自具。不涉因缘。匪动丝毫。常冥真体。若约事论。故非一等。九品往生。上下俱达。或游化国见佛应身。或生报土睹佛真体。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或经劫而方证小乘。或利根钝根。或定意散意。或悟迟速根机不同。或华开早晚时限有异。今古具载。凡圣俱生。行相昭然。明证目验。佛梵音声。终不诳人。称赞净土经云。十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大千。证得往生。岂虚言哉。

  问维摩经云。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说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如何劣行微善。而得往生。答理须具足。此属大根。八法无瑕。成就上品。如其中下。但具一法。决志无移。亦得下品。

  问观经明十六观门。皆是摄心修定。观佛相好。谛了圆明。方阶净域。如何散心而能化往。答九品经文自有升降。上下该摄不出二心。一定心如修定习观。上品往生。二专心但念名号。众善资熏。回向发愿。得成末品。仍须一生归命。尽报精修。坐卧之间。常面西向。当行道礼敬之际。念佛发愿之时。恳苦翘诚。无诸异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输。速证无生。广度含识。绍隆三宝。誓报四恩。如斯志诚。必不虚弃。如或言行不称。信力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遮。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故也。如要临终十念成就。但预辨津梁。合集功德。回向此时。念念不亏。即无虑矣。夫善恶二轮苦乐二报。皆三业所造。四缘所生。六因所生。五果所摄。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实。即饿鬼业。愚痴闇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若心净即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丘陵坑坎秽土禀质。皆是等伦之果。能感增上之缘。是以离自心源。更无别体。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又经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华严经云。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生。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大集经云。欲净汝界。但净汝心。故知。一切归心。万法由我。欲得净果。但行净因。如水性趣下火性腾上。势数如是。何足疑焉。

  弥陀通赞示西方要义

  慈恩法师窥基

  问十方佛国快乐皆同。何故遍指西方劝人生彼。答良为凡夫业重。处处生贪。若不遍指一方。即不系心专注。所以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又西方净土主胜。愿强遍劝往生。疾成圣果。所以遍指也。

  问慈氏天宫快乐不少。胜侣颇多。何须坚劝往生西方。答若论兜率。即胜人间。乃并西方。全成微劣。劝生西方。舍劣求胜也。胜劣者。净土十胜天宫十劣。净土十胜者。一化主所居胜。二所化命长胜。三国非界系胜。四净方无欲胜。五女人不居胜。六修行不退胜。七净方非秽胜。八国土庄严胜。九念佛摄情胜。十十念往生胜。天宫十劣者。一所居国土劣。二所化寿促劣。三界系摄属劣。四彼天有欲劣。五男女杂居劣。六修行有退劣。七秽方非净劣。八国土庄严劣。九善念摄情劣。十修行劳苦劣。有斯十胜十劣。所以劝生乐国。

  问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如何无众苦耶。答其国众生。莲华化生无生苦。四序不能迁无死苦。非分段身无病苦。寿命无尽无死苦。无父母亲疏。无冤憎会苦。所欲如意。无求不得苦。颜貌端严。无诸根缺陋苦。四时一等。无寒暑苦。娑婆世界有漏形躯。四蛇迫身。三龙害命。乖张病恼。报尽死侵。有爱必离。无怨不会。盖迷至理。横受阴缠。今慈众人。永无此等。故云无有众苦。岂唯近亡粗苦。兼亦妙果非遥。

  问临终作善便得往生。何假预前修诸胜业。答人生寿夭难测。或即病困昏迷。或即非时奄逝。既关生前之善。难逃后世之殃。预作善缘。恐防斯咎。

  问十念弥陀顿生净土。据斯所说果着因微。何故弥陀经。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答十念得生。接引懈怠众生。却谈多善因缘。乃被精勤之者。或广或略。理不相违。

  问往生之人有中有身否。答群疑论中有二说。一云极善极恶无中有身。二云不拣善恶。但有舍报受生。皆有中有。为传识故。唯除现世变身即无中有。今取有者为正。

  寂照集拣西方要义(此文不知何师作文。见直指决疑集)

  问慈恩制弥勒上生经疏。深赞兜率内院。乃曰天宫有十易生。净土有七难生。圣师所说必不误人。未审如何融会。答尔只知慈恩上生疏劝生天宫。而不见弥陀通赞说净土十胜。圣师制作岂有相违。盖演教随机。各示方便。此与如来所说弥陀经无量寿经等劝生西方。又说弥勒上生经。劝生内院。意趣一同。众生机缘各异。佛土摄受亦然。譬如有人生缘在南。具舟欲往吴越。治装问程。知者应酬所问。岂可却赞陆行之便。称秦蜀之盛哉。如此则只增惑乱。不成利益。通方达士。随愿知归。浅见狐疑。强生胡越。

  问天宫寿长足得修行。人中积善亦自超越。至于修罗龙鬼三涂恶趣。正好拔苦利生。何必专务极乐。答欲天耽着妙乐。醉于欲酒。福尽即堕。如箭射空。色天虽独行无交。而未尽形累。无色不出轮回。经中判为难地。傅大士所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又有一类神仙。别得生理。寿千万岁。楞严谓之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经无量劫。不得真净。修罗恚瞋。龙趣怖恼。鬼道沉冥。长夜三涂苦恼难名。远思天上五衰。近睹人间四相。谁有智者。乐入苦海。若求速免轮回。无过求生净土。生净土者。自然身光照耀。具六神通。侣众圣于刹那。越三界而常乐。故佛言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是也。

  问见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念佛求生耶。答通昧他心圣凡安测。除非遍知。授记应难。真修行人。自当审察。诸仁者汝观自己见性悟道。得入师位。能如马鸣龙树否。得大三昧。能如南岳智者否。宗说俱通。能如忠国师寿禅师否。此等诸师。皆明垂言教。深切劝往。他岂误人乎。况佛金口赞叹叮咛。昔贤恭禀佛诲。定不谬也。又当自度命终得去住自在否。无始恶业不现前否。舍此报身。定脱轮回否。三涂险道中。出没自由否。天上人间。十方世界托生无碍否。若也了了自信得及。何幸如之。其或未然。窃勿贡高不修净土。

  问六祖坛经云。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西方。东方愿西。悟人在处一种。志公云。智者知心是佛。愚人爱往西方。若此道果是真正。何故二大士排遣。答佛说法有隐显。教有权实。人根有利钝。宗师有抑扬。譬如受病不同。处方亦异。今有病暍发黄方大狂乱。有善医者必以寒药治之。岂可却赞乳石桂附。有除寒起废之功耶。有遍见人。闻寒药有治热之功。遂云乳石桂附。永不可用。岂不谬哉。达磨单传心印。志公方赞大乘。当时人尚未信。岂可又却教人念佛求生净土。圆机达士。固自无疑。求法初心。定生犹豫。但得意忘言。融通了解。自无矛盾他。

  西资钞拣示偏赞西方

  孤山法师智圆

  夫求生净土。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甚易。如度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便风。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迟留恶国者。谁之过欤。夫十方皆有净土。释迦于诸经中亦乃遍赞。而末代行人偏好。求生于极乐国。愿升于知足天者。岂非弥陀与释迦化道相关。弥勒仍是释迦补处。所以众生愿乐者多矣。微惑者众矣。迩代浅识。不能加其功行。唯徒互相排毁。好净土者。或轻于知足。尊内院者。则毁彼西方。岂知汲引二门同归一道。寄语后学。宜自思之。或问。智者慈恩皆圣师也。而各遍赞一方。何故子之不许耶。对曰。圣师偏赞。意引遍好。令心决定耳。故受益者众焉。但世变人浇。致偏赞成弊。故吾复得和融之。或当有息诤受益。而各自随所好求生者。其或后世。以和融混一为弊者。亦冀命世之贤。复偏赞而救之。应病与药。贵有益于众生耳。亦何常之有。然则吾自童年便诵此经。虽遍想十方。而终期心于净土。乃知于弥陀其有缘乎。世人或谓法界混同。谁分彼此。唯心一贯。何用去来。今谓世人有如是解者。所栖必求好众。所亲必择名师。所服犹悦名衣。所餐或便美食。苟四者未妨于法界混同。唯心一贯者。则何妨接乐土之净众。亲弥陀之名师。服上妙之天衣。餐纯陀之美膳。岂不愈于此土乎。世又有闻过十万亿佛土。而望途怯远。说生者多是补处。而耻躬弗逮。岂知十方空界悉我自心。心净则十万非遥。心垢则目睫犹远。但期心净。何算程途。岂不思。少顷睡眠。梦行千里。岂以常时为比较耶。又岂不闻。首楞严云。十方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今若畏程遥。是畏自心。非畏程也。又若谓我是下凡彼多补处者。且自心即佛。因果理同。尚有于此秽恶之邦。以短促之命。而一生超登十地者。于彼清净土中。寿复无量。既境胜时长。何患不至补处乎。幸冀智者静而思之。无负佛恩。无屈自己。勉之勉之。

  请四明法师住世书

  文公杨亿

  (亿)启近者。窃审大师。期结社于十僧。约入忏之三载。然赴火光之正受。决取净土而往生。身见顿空。愿力弥壮。登莲华之绝品。闻法树之至音。兹事匪虚。先佛所证。然于俗念切贮愿心。诚以大师洞三观之指归。为四众之钦仰。续台岩之慧命。启越绝之度门。十善诱人。竞存于白业。一音扶教。广演于金言。慈荫普均。道风允穆。惟极乐之界。盖觉皇之示权。而大患之躯。非智人之所乐。傥存忻厌。即起爱憎。既萠取舍之心。乃生能所之见。谅惟通悟。夙究真常。盖俯就于初机。冀策发于净行。伏望因承恩诏。弥广福田。增延住寿之期。恢阐化缘之盛。仍冀忏期之告毕。略迂法步以相从。庶效纯陀。恭羞末后之供。愿同庆喜。顿释离尘之心。幸轸瞀蒙。未趋寂灭。切希垂听。颙俟报音。谨奉咨闻。

  复杨文公请住世书

  四明法师知礼

  (知礼)谨于讲忏之隙。依本宗教观写书。奉答秘监大檀越(知礼)伏奉载垂真翰。曲赐重言。俾(知礼)毕此忏期。更留讲训。仰承尊旨。合改先心。但以专诚久趣此门。鄙志莫能易辙。况良时难遇。胜事易差。故欲且副夙心。不果恭遵严命。其如传法之务利人之功。谅此身所为。其益盖寡。俟净土却至。其化方隆。所言(知礼)洞三观之指归者。称之太过也。又云。极乐本由示权。修道须忘忻厌者。诚哉是言也。而(知礼)今忻净土。特厌患身。亦有其由。辄伸于后。若其一心三观。虽非洞达。敢不依凭(知礼)仅四十余年。寻其筌罤。学其去就。神根既钝证入无由。而于户牖关房。行用时节。多所游历。亦略谙知。今者蒙索报音故难杜口。粗陈梗概。希赐否臧。三观者。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也。恢扬肇自于如来。妙悟近推于智者。全由性发。实匪修成。故于一心宛有三用。所谓空者一切皆空。即三观悉彰。破相之用也。假者一切皆假。即三观悉明。立法之功也。中者一切皆中。即三观悉是。绝待之体也。是则终日破相。而诸法皆成。终日立法。而纤尘必尽。终日绝得。而二谛炽然。故般若谈空。八十法门得显。维摩立法。三界见爱皆忘。法华一乘世间之相常住。皆由三观相即。致令诸法无遗。故三即非三。一即非一。非次第而入。非并别而观。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中边取。故云不并不别非纵非横。盖三一圆融。修性冥泯。岂识心之所测。何言说之能诠。故强示云。不可思议之妙观也。说即非说无说而说。能知此已。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立一切行。以此观导达之。辨一切事。以此观成就之。设一切教。以此观敷畅之。修此观者。能所必忘。取舍斯泯。故真如无念。向则心绝。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舍此则必同众魔。离此则未超诸外。故龙树云。除诸法实相。余皆魔事。迦叶云。未闻大涅槃前皆是邪见。大矣哉。一心三观之妙宗也。故(知礼)所求安养而生。所欲燃烬而死。凭此三观。遣彼百非也。言极乐之界。盖觉皇示权者。经论既以净土之教。为胜方便。验知。是如来善巧权用也。但权名不局。实理亦通。是要甄分。方知去取。体外之权须破。体内方便须修。离事之理则粗。即权之实方妙。故小乘无他佛之说。大教有刹海之谈。盖心性遍周法界无外理极。故令事广。华大故省池深。刹如帝珠。出现重重无尽。方显寂光之理。身类天馔。感报彼彼不同。乃表遮那之性。岂应极乐不预唯心。故如来藏中涅槃具足。随缘发现。应量而知。既能彰地狱天宫。岂不造秽邦净国。本性虽具。由心发明。弥陀以无缘之慈。取极乐之土。释迦以乐说之辨。示往生之门。斯皆善巧之权方。摄彼沉沦之品汇。今惧退转者不退。使不善观者能观。净土权相盖多。今且略论此二。故起信论云。初学大乘正信。以在此土不常值佛。惧谓信心缺缘退失。当知如来有胜方便。令其不退。但当专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真如法身。必生彼国。住正定故。专念真如法身者。岂异大乘正信。以依彼佛为境。故能牵生净方。斯是如来权巧也。又观无量寿佛经云。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其得见。此盖释迦神力弥陀愿心。若有谛观。必能睹见。斯亦觉皇异妙方便也。此之权巧方便。既约圆论即与法华微妙方便。无二无别。故诸天及人声闻缘觉事度菩萨渐修大士。充满世间。数等河沙。尽思度量。不能知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圆信圆解。方能造修(知礼)虽是钝根。滥沾圆教。不离当念。愿达彼方。庶即下凡便阶不退。复闻大通佛世。结缘之徒。已经尘点劫来。尚住声闻之地。皆由退大故涉长时。身子六心。退落五道。况悠悠学佛者乎。盖由此土多值退缘故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若求生安养即于博地能藉胜缘。才获往生永无退转。闻兹利益。得不忻求。乃用一心三观为舟航。复以六时五悔为橹棹。求往唯心之净土。愿见本性之弥陀。然后运同体之大悲。度法界之含识。顺佛权巧。求生乐邦。其意略尔。所言傥存忻厌即起爱憎。既萌取舍之心。乃生能所之见者。起过之相。诚如所言。立德之缘。今当略说。盖以忻厌取舍。善能起过成功。故马鸣立为始觉之基。智者称为净土之渐。维摩以见爱为侍者。文殊以贪恚为功能。斯皆用之在人。乘之有法。且众生旷劫住此娑婆。贪于粗弊色声。著于下劣依正。既无厌离之念。但增系缚之缘。纵有熏修。鲜有克遂。以此土法多障致道行难成故。涅槃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是故诸佛慜此众生。以愿行功取清净土。令起忻慕作受生因。以苦切言。说垢秽相。令其厌恶成出离心。若非此心。不成始行。故非厌离。舍此经由。不起忻求。生彼无分。盖受生之法。以爱为缘。始自初心终至等觉。变易未尽。忻厌叵忘。况始行耶。今求净土。不为身受诸乐心染妙尘。盖欲托彼净缘速增胜道。以彼寿命无尽。依报自然无有女人及以根缺。虽圣凡共处。而无恶道之名。虽声闻无边。且离执真之见。弥陀为良导。观音为胜友。一生补处甚多。十地圣人无数。风吟宝叶。波动金渠皆出妙音。尽诠至理。既无违顺。永息贪瞋。凡有见闻。悉资寂照。皆住正定。功在于斯令之众园尚须求预彼之宝刹。宁不愿生。但知净土唯心。秽邦即性。即厌无厌。即忻无忻。是则正助合修。解行兼运。顺佛正教。非己曲情。况观经说上品生因。须大乘妙解。加修六度。兼劝众生。故(知礼)今以三观攻心。五悔助道。仍恐净因未备。故以毕命自要。庶凭最后之强缘。以作往生之定业。而又若不烧身臂指。非出家菩萨。梵网之诫明然。舍身命财。是真法供养。法华之文焕矣。楞严然香一炷宿债俱酬。轮王剜身千灯妙果斯克。故知。初心后位上圣下凡。皆可遵修。并彰至教。但存正解。自免邪修。以知性火真空。岂有能烧之相。所烧自忘也。又知佛体圆妙。岂存所供之人。则能供亦寂矣。两重能所既泯。一切功德斯成。是名苦行法门。所谓火光正受四土净境。顿现此心。诸佛道场。咸彰此处。但随所愿必遂往生。故智者云。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动念即是往生净土时。如此舍秽身。则尽垢秽之际。何理不彰。如此取净土。则极清净之源。何惑不遣。是以韦提忻清净业报之处。即证无生。萨埵舍痈疽瘭疾之身。云求常乐。此之取舍与不取舍。体无二种。用亦同时。得名三种法门。谓取法门舍法门不取不舍法门。亦是三毒法门。具一切法。故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功德。文殊云。我是贪欲尸利。我是瞋恚尸利。我是愚痴尸利。深得此意。即一心三观。导一切行。办一切事也。以一切法空故。舍秽必尽。一切法假故。取净无遗。一切法中故。无取无舍。此之三法。一切如来同证。一切菩萨共修。故(知礼)今舍秽身。忻求净土。辄敢仰效也。然则修心万行入道多门。随乐随宜随修随悟。敢将侧管局彼太虚。但以(知礼)爰自少年便存此志。今已衰朽。多历事缘。此心常自现前。对境弥加增进。信由宿愿。敢不恭酬。年来建立道场。众信共营供具。三载资缘粗备。数僧行愿偶同。此者遭逢秘监。知乎姓名。察其始末。敢请俯为檀越。运以力轮。使片善之有成。俾净愿之克遂。然后庇我宗教。广见流行。令未闻者闻。使未悟者悟。更冀佐治功成之后。期赜报满之时。随愿求生极乐世界。冀得同会一处。同叙宿因。同化含生。同登大觉(知礼)素无文学。元是野僧。发语粗浮。显理疏脱。盖奉读前书云。精修忏之规。臻乎本净。次书云。净土匪虚先佛所证。仰惟秘监深洞苦行。可以穷源。复知净邦由来即理。盖欲(知礼)广援诚教傍示未闻是敢辄附本宗。少述愚见。有黩台听。不任悚惶不宣。

  答杨文公问

  同前

  承师有言。西方净土。风吟宝叶。波动金渠。此是何人境界。答曰。即此见闻更无道理。既彰教义。宁免指陈。夫净土依正。俱宣妙法。闻者合了。根尘绝迹。物我一如。岂执有人对他境界此间圆顿行者。以根对尘。起识之时。即了以法界。对法界起法界。实非心外之境。境外之心。则心自知心。境自见境。境岂见境。心岂知心。知见既忘。言诠亦绝。故强名云。不思议境观也。凡位修之尚尔。圣位证之奚言。又若强论所离之境差别之相者。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斯盖教道分别也。若今圆论不离而离。初心能离佛之所离。以一心三观即佛智故。前书云。对一切境。以此观照了之。斯之谓矣。

  延庆募众念佛疏

  同前

  原夫一念本融。诸法无碍。遇熏既异。感报成差。是以顺性而修。则显诸佛净土。随情而作。则循五趣苦轮。所以处娑婆者。升出尤难。堕落者众。故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待三乘行备。方免四趣受生。盖境界粗强烦恼炽盛。自力求脱。实难其人。若夫生安养者。国土庄严。身心清净。直至成佛。不堕三途。经云。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若欲生彼。但当称彼佛号。修彼佛慈。必为彼佛本愿摄取。舍此报身。定生彼国。具如经说。实非臆谈。今结万人以为一社。心心系念。日日要期。每岁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彼万心。以为一志。俾成定业。誓取往生。况报得命光。其犹风烛。一息不至。三途现前。何得自宽不思来报。当依佛语无顺人情。顿息攀缘。唯勤念佛。

  往生净土决疑门

  慈云忏主遵式

  决疑者。疑为信障。世间小善。尚不能成。况菩提大道乎。古今诸师归心净域者。或制疏解经。或宗经造论。或随情释难。或伽陀赞扬。虽殊途同归。而各陈所见。动盈编帙寻究良难。今统彼百家。以三疑收尽。一疑师二疑法三疑自。

  一疑师者。师有二种。一邪外等师。倒惑化人。非所承也。二正法之师。复有凡圣因果。凡及因位容有未了。犹清辩谓今弥勒未是遍知。俟龙华道后方复问津。即其事也。今显示西方令回向者。唯果佛圣师。释迦如来。及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赞劝往生。更何所惑。

  二疑法者。佛法有二。一者小乘不了义法。二者大乘了义法。大乘中复有了不了义。今谈净土。唯是大乘了义中了义之法也。且小乘经部。括尽贝书。曾无一字赞劝往生他方净土。故天亲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此即明据也。问小弥陀经等。皆说彼国有声闻弟子。及鼓音王经云。佛母名殊胜妙颜。亦应复有女人。答佛母且指初降生时。成正觉已。国土随净。必无女人。其母或转成男子。如此方龙女。或复命终。如悉达母。有人注论。引此经文。而云彼土亦有女人者非也。声闻如观经疏及十疑论和会。今明大乘。复有三种。一者三乘通教。此则门虽通大。类神二乘。又当教菩萨。虽复化他。净佛国土化毕。还同二乘归于永灭。净土深理。非彼所知。非了义也。二者大乘别教。此明大乘独菩萨法。虽谈实理。道后方证。因果不融。净土则理外修成。万法乃不由心具。虽尘劫修道广游佛刹。指彼净土因果。但是体外方便。斯亦未了。三者佛乘圆教。此教诠旨。圆融因果顿足。佛法之妙。过此以往。不知所裁也。经曰。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斯之谓与。是则大乘中大乘。了义中了义。十方净秽卷怀。同在于刹那。一念色心罗列。遍收于法界。并天真本具。非缘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尘亦尔。故能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一时顿现非隐显。一切圆成无胜劣。若神珠之顿含众宝。犹帝网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体等。如此则方了。回神亿刹。实生乎自己心中。孕质九莲。岂逃乎刹那际内。苟或事理攸隔净秽相妨。安令五逆凡夫十念便登于宝土。二乘贤辈回心即达于金池也哉。信此圆谈。则事无不达。昧斯至理。则触类皆迷。故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不从心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又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十六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般舟三昧经云。佛是我心。是我心见佛。是我心作佛等。谈斯旨者。大乘卷中粲然可举。至若法华妙部如来亲记往生。华严顿谈普贤躬陈回向。是知。弥陀因地。观此理而大誓普收释迦果成称此理。而广舌深赞。十方三世。莫不咸然。问如上所明妙理圆极。为世人尽须观行。然始生耶。答此不然也。今但直决疑情。令知净土百宝庄严九品因果。并在众生介尔心中。理性具足。方得今日往生事用。随愿自然。是则旁罗十方。不离当念。往来法界。正协唯心免信常流执此非彼。其行愿之相。正在次门。非此所问。况九品生相各有行类。上辈三品须解须行。故文云。汝行大乘解第一义。即其人矣。若今之学者。见贤思齐。企金座而高升。唯妙观而是托。若其中下之流六品生因。只是精持禁戒行世仁慈。乃至下下品生。本是恶逆。十念情诚。便生彼国。但能知有净土。尽可回心。苟不然者。宁容九品之差降也。三疑自者。问曰。我是博地凡夫世缘缠盖。云何此身生诸佛净土。入贤圣海。同正定聚耶。释曰。若了如上法性虚通。及信弥陀本愿摄受。但勤功福。宁俟问津。况十念者得生。唯除五逆及谤正法。又定心十念逆谤亦生。今幸无此恶。而正愿至求。夫何惑矣。

  义学编论席解纷

  净觉法师仁岳

  空名居士。谓无已法师曰。窃惟传记所载。始自晋时庐山远公与诸信士。结香火之社。愿生西方。乃请社中刘遗民者为誓文。或曰斯乃教门权渐之方便。若究观根极。其惟息心达本是正修行。有唐雍州蓝田释法喜。专修禅业。预知将死。大众忽闻林北有音乐之声。因以告喜。喜曰。世间果报。久已舍之。如何更生乐处。乃默而入定。须臾乐声便止。喜亦端坐而终。又唐京师释昙伦。临终有问。往生何处。答云。无尽世界。于是寂然而化。今详二师善逝。正是泥洹绝境。夫何遗身之徒。求生净土。以彼较此。一何粗疏。愿叩两端。用袪未悟。法师曰。余向者已闻杨公之书。谓极乐为示权。诫乎忻厌取舍之说。不俟再问。方欲连茹引而伸之。今蒙致诘。如弦得筈。岂得不发。所言极乐为权。权必对实也。请试陈之。为以小乘是权大乘是实耶。为以有法是权无法是实。即若谓小乘是权者。且声闻经中。曾无一言劝赞往生十方净土。故迦叶云。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若谓有法是权者。何但极乐是权。至于泥洹。皆是权耳。故须菩提云。若有法胜于涅槃。我说亦复如幻如梦。由是言之。忻泥洹而厌极乐。亦犹逃峰赴壑。俱不免于害也。又若谓吾不取极乐亦不着泥洹。旷然无朕。不可拟议。若尔则灭后无生。何殊外道断灭之见。复有说云。吾灭度后。十方世界。皆是我身。何必定生西方极乐。若尔则便同圣人普现色像。傥未证谓证。大妄语罪。其谁当之。天台智者云。常人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横相是非。瞋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故知。法喜不求于乐处。昙伦示归于无尽。斯乃遗情。离着之语。必非灭后永寂如空。凡夫则循业受生。圣人亦随机利见。况法喜灭后。降神于弟子曰。吾欲露尸山野给施众生等。岂非此身虽谢彼识犹生乎。而指为泥洹绝境者。将何以验之。且夫泥洹此翻灭度。统括诸教。其唯二焉。若声闻泥洹者。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证偏空之理。理既偏矣。空不能有。故身土皆亡。此方便之说也。若诸佛泥洹。灭无明烦恼。度变易生死。证中道之理。理既中矣。非空非有。故应化无穷。此了义之谈也。今未审。伦喜二师是何泥洹。若是偏空。未免粗疏。若是中道。何名绝境。今之学人。孰不谓即心是佛。触目皆真。宁劳乎转物同如。亦已乎超毗越释。及无根其所自核。其所归空空然。冥若夜游。实贪恚之具存。何忻厌而不起。眷富贵如骨肉。顾贫贱如疮疣。于吾善者。愿欲升之太阶。于吾恶者。恨不戮之都市。凡此之类。耻修净土。谓之忻厌者。不知其可也。僧传习禅篇中。甚有苦节。谨终之者。或西务安养。或上忻知足。慧真绝粒。以行忏净度。然身以为灯。僧显现感于弥陀。智晞明见于兜率。莫谓此等皆是习俗粗疏之人乎。庐山远公稀代之僧宝。西域梵众。咸称汉地有大乘道士。每烧香礼拜。辄东向稽首。岂迷圆顿之教。颛由权渐之门。刘雷之徒。皆晋世髦杰。何诡诞而随之乎。而不知渐门多昧于往生。顿教盛称于净土。佛言。读诵大乘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斯为上品往生之业。又天亲云。二乘种人。不生极乐。华严有劝生之说。法华有记往之文。十方如来。出长舌相。靡不称赞往生彼国。弥勒问佛。于此世界。有几菩萨生彼佛国。佛言。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又佛言。末世法灭之后。特留无量寿经。百年住世。接引众生。以此证之。如何芥视往生之人。如何蓁塞极乐之路。所损至大。可不谨乎。

  又后序云。复有引传灯大珠和尚云。舍垢取净。是生死之业。庞居士云。若舍烦恼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以此句偈。轻蔑净土者。固未可也。且不垢不净之言。即心即佛之义。凡禀释教者。孰不知之。安以真如平等之谈。便废因缘修证之法。六住大士。尚存分段之生。四果真人。亦有变易之死。云何殂落永谓泥洹。须知菩萨未证妙觉已还。常以空心遍修万行。终日观佛。无佛可观。历劫度生。无生可度。暂趣于空华净土。权依于幻化弥陀。破昨梦之尘劳。入干城之地位。乃至成佛。虽自行冥寂。而利他宛然。故喻之以明鉴之身。现之以随类之像。世人弗询大义。唯忻顿悟直入无生。而不思。永嘉一宿觉云。若实无生无不生。既豁达而取空。恐莽荡而招祸此类乎。越中习射。不逾数步之间陇西学游。翻没洄波之内。如斯知识。未可参寻。

  净土修因或对

  樝庵法师有严

  或曰。生欲天者十善为因。生色天者禅定为因。善禅不修。而望生欲色天者。未之有也。夫生净土者。必须修无生妙观。才可得耳。若妙观无相应之期。必净土绝可生之理。今之学者。都懵教旨。谓生天难而净土易。辄以有相之善。引胫而向。望风发愿。便待足蹈宝莲身参圣众谬矣。若谓生天难。是犹具四足而走旷难。若谓净土易。亦犹无两翼而凌空易。又孰信乎。

  对曰。净土非难易。难易在人。难者疑情咫尺万里。易者信心万里咫尺。所云修无生妙观。得生者诚哉。是言也。此虽正意。乃上根得生之一门耳。然不可辟一门而塞多门。安乐集云。生净土者有二种。一有相心。谓著相忻乐。二无相心。谓理观相应。若今之世中下钝根愚迷障重。待理观相应方生者或少矣。原夫佛慈接物。方便多门。有定散之善焉。有佛法之力焉。有事福而假愿力回向焉。有垂终剧怖而赖求救焉。如是等类。百千万数。有藉其一必得往生。是定善者。修心妙观。首楞严定等是也。散善者。如四十八愿经修十念者。都摄六根。但声声相续而已。以未兼理定。说名为散是也。佛力者。如十疑论云。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等。承佛愿力。即得往生。如劣夫从转轮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其自力。轮王之力也。法力者。如佛告莲华明王菩萨。令诵灌顶神咒。加持沙土。散亡者尸或亡者墓。彼所亡者。或堕地狱饿鬼畜生中。承是真言。生极乐国是也。事福假回向者。慈心不杀。具诸戒善。受持秘咒。读诵大乘。种种福善回向庄严。成净土因者。如声入角。远亦可闻。得生极乐是也。垂终求救者。临命终时。火车相现。称佛力故。猛火化为清凉风。如僧雄俊。临入火镬。并汾州人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逼触其身。苦痛切已。及张钟馗杀鸡为业。临终见神人驱群鸡啄破两目。流血盈床。称佛号时。俱生净土是也。随愿往生经云。若人以亡者严身之具。堂舍园林而施三宝。其福最多。可拔地狱之殃往生净土。又无量寿经云。诸小行菩萨。及修小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得往生。又梵网经。令请法师讲菩萨戒。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等。譬如国家搜扬草泽。于文学武学中。取士者非一科。况复此外更有奏阴。若以奏阴喻佛力。学科喻行愿。彼则多士分职。此则万行成圣。佛曰易往。子曰难生。乍可顺教谈于易往。开人解脱之门。不须执迷说于难生。塞彼菩提之路。孔子曰。多闻阙疑。谨言其余则寡尤。

  净土魔佛或对

  同前

  或曰。多见世人发愿。愿命终时待佛接引超生净土。若佛接引岂不是魔。予谓世人发狂愿耳。

  对曰。魔非无也。若谓发愿求生净土承佛接引必是魔者。则佛误人生魔宫矣。普贤教人发愿云。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龙树菩萨历代圣贤。咸有著述(云云)岂俱令人发狂愿生魔宫耶。子作此说。断佛种子。非魔是何。请为子略陈魔相及降魔法。夫魔有四种。谓烦恼阴死及天魔。若欲降之者。如大集经云。断集谛是降烦恼魔。知苦谛是降阴魔。修道谛是降天魔。证灭谛是降死魔。又智论云。得菩萨道故破烦恼魔。得法性身破阴魔。得法性又破死魔。常一心。破一切处心不着。入不动三昧故破天魔。然天魔最为难识。以能变现为佛菩萨像故。又涅槃经云。佛去世后。后五百岁中。魔道渐兴。魔作比丘坏乱佛法。又禅门云。魔鬼入心。破正戒破正见。破威仪破净命。不敬三宝父母师长。或毁坏经书形像塔寺。作诸罪逆。断灭善根。现平等相。毁他修善。云非正道。或说无因无果。如是邪说。坏乱正法。具如九十六种外道经中一一分别。恶魔之相。又谁识之。又智者禅门中。教人辨魔有三法。一者了知见闻觉知皆无所有。不受不着。亦不忧戚。亦不分别。若是魔者。彼即自灭。二者但反观见闻觉知之心。不见生处。如是观时。魔便灭谢。三者若作此观不即去者。但当正念。勿生惧想。正念不动。知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于魔无所舍。于佛无所取。佛法现前。魔自退去。辨魔佛之真伪。乃学教有教眼者识之。若悠悠之徒。或命终之时。风刀解体。精神荒越。怕怖章惶又何暇辨魔佛之真伪哉。然火就燥水流湿。邪不干正。或有一生之中以淳净心坚固谛信。至诚礼诵悔过发愿。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则与弥陀气类交接。智论云。如风吹树斜势西倾。及其倒时。必当西倒。习善得生。亦复如是。脱更有人。愿力且薄。罪障又重。临终相现。称佛垂救以佛力故。魔无能为。若人合生安养净土。而为魔夺。乃是佛之力。不如魔之力耶。故大品般若云。若人书写般若波罗蜜经。乃至修行。是佛力故。魔不能为留难。又诸大乘经中。菩萨天仙金刚力士。各有誓愿。令修行人魔不得便。故南山云。韦驮将军。最多洪护。若见魔属惑乱比丘。则凄惶奔赴。应时剪除。今之生净土人。设为魔蔽。诸佛菩萨并护法神将。岂不救耶。原夫命终见佛。佛从心现。净土广博现亦从心。子迷指归。妄有排毁。吾恐有拔舌之痛。伊匪堪也。设或有人死生魔宫者。以修行时多杂魔业。魔业者倚附佛法。邀名射利。外现清白。内唯腐臭。诈伪欺罔。吾我自高。截他人千尺之长为半分。扬自己一句之少为万斛。此人气分。与魔交接。命终之日。傥不沦三恶道。则生魔宫。向所谓水流湿亦可例也。若免三恶得生魔宫。斯亦幸矣。况大自在天本是大权。故净名经云。作魔王者。皆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故教化众生。故经中魔王。带万二千天女。惑持世菩萨。时维摩诘一为说法。是诸魔女。俱证无尽灯三昧。向谓幸矣。乃此是也。奉愿自后修行之徒。但自内照修净土心。是淳净心耶。是魔业心耶。万法唯心。心净佛迎。心垢魔接。于理易了。奚须致疑。更有一类教眼盲者。贪慢溢腹。是非填膺。平安之时。四魔之中三不能识。临终之际。恐生魔宫。口言降天魔。而中心存坐脱之法。愿于豪贵家。记生为人。又一何可笑。

  唯心净土说

  圆辩法师道琛

  或问。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为当往生为即心是。若往生者。何谓唯心。若即心是。何故经云过十万亿佛土耶。或答事理有异。约事须当往生。据理即心而是。今议曰。圆家事理一体无殊。何得抗分而通此义。当知十界四土。若净若秽。不离我心。此心全是妄念。以本具故。具足百界千如依正等法。此但直具而已。若达全具为遍。遍彼生佛。彼彼生佛互遍亦尔。趣举一法是法界之大都。互具各具互融互摄。参而不杂。离亦不分。一多自在。不相留碍。夫如是者。岂有娑婆释迦乐邦弥陀。而离我心耶。故辅行曰。又复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各具义也)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互具义也。一彼彼生一彼彼。佛心佛众生。彼彼皆具也)苟顺凡情生内外见(今疑。唯心净土远过十万亿刹者。正是生内外见也)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俙识心(文)准此则知。三千本是融妙之法。任运具摄依正色心净秽国土。既曰三法无差。则唯心本性。无复致疑。今更以譬喻显之。如彼帝释殿上。千珠宝网众珠之影。映在一珠。一珠具足众珠。彼彼千珠。互映亦尔。现前一心。即是千珠中一。彼弥陀佛土。亦是千珠中一。所有十界众生趣举一界。皆是千珠中一。既我一珠能映众珠。我心之内无复众珠。则离我心外无别净土。何故尔耶。以释迦亦是一珠弥陀亦是一珠。既举一全收。岂心外有法。故曰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也。然则唯心之言足矣。又何谓之过十万亿佛土耶。当知。经旨乃是以理拣情说之。何者情生则十万迢遥。唯心乃一念理是。若尔唯心而已。何云净土。须知体非因果。一念唯心迷悟既殊。因果宛尔。弥陀果悟我等因迷。忻厌心生。顺佛劝往故云唯心。又称净土矣。然则既有取舍忻厌。莫成虚伪耶。曰当知。圆人舍则舍秽究尽。三土九界皆舍。取则取净穷源。直取上品寂光。故妙宗曰。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良由寂光不离三土。十界只是四土耳。若以四眼二智观之。则万像森罗。三土九界须舍。若以佛眼种智观之。则真空冥寂。非离三土九界别有寂光。非寂光外别有娑婆。如古德曰。只缘即心是佛。须假修行者。乃此意也。会得唯心。则不妨十万之程。以理拣情。其旨深矣。又复须知。此约顺谓了性为行以说。若论逆则背性成迷。亦可谈于唯心地狱。以地狱亦是千珠中一。亦是全具为遍。此地狱外无复余法。一切趣地狱。是趣不过。六即三千。俱皆地狱。如是则铁床非苦。变易非迁。一切皆是性德本具性恶法门。由是而知。若逆若顺。因果迷悟事理修性。若了唯心本性。只一三千融妙之法。十万遐方皆不为碍。何以故。以真具故。以三千故。以融摄故。故得如斯。以上略提梗概。若欲深证此理。须除情想。

  唯心净土文

  姑苏禅师守讷

  禅师姑苏郑氏子。其族显官。少依圆照禅师。得大彻悟。唱道宣城。缁素钦敬。先自天衣怀禅师以下。专用净土法递相传授。皆遂往生。各有明验。具载宝珠集。师有唯心净土文。今录于此。

  佛说极乐净土。普劝娑婆群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然学顿者。拂之为权说。不通理性者。泥之于事相。吾尝学唯识。唯遮外境。识表自心。心外无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净土岂离乎当念。生佛同体。弥陀全是于自心。总摄有情。诚无凡圣之异。融通法界。宁有远近之区。首楞严经。心存佛国。圣境冥现。唯阐提无信根者。则十万亿佛土。远隔他方之外矣。天衣怀禅师。一生回向净土。问学者曰。若言舍秽取净厌此忻彼。则取舍之情。乃是众生妄想。若言无净土。则违佛语。夫修净土者。当如何修。复自答曰。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若明此旨。则唯心净土。昭然无疑。论云。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愿诸同志。决定求生。政和三年癸巳。比丘(守讷)叙。

  天亲金刚般若论偈曰。智习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庄严庄严。论自释云。智习唯识通者。此明真土。诸佛无有庄严国土之事。诸佛唯有真实智慧。习识通达。则是修习无分别智。通达唯识真实之性故。如是取净土者。即修此智习唯识通。菩萨之人。乃取得净土之果故。非形第一体者。此句明净土体。不自生灭为净土形。乃以真实第一义理故。净土体故。非庄严庄严者。一形相土。即水鸟树林等事庄严也。二法性土。即是正智证契真如无漏功德。无有形相为庄严也。

  劝修西方说

  解空法师可观

  吾佛释迦出现娑婆。统化大千。应迹中天。八相成道。垂慈为物。在诸大教。或因而及之。如华严法华。或专为一缘。如十六观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什译即小本佛说阿弥陀经并鼓音王经。偏赞西方。劝修念佛。一切大教。正宗所诠。修行门户。若欲依经所说行之。自非大根大性。宿世缘熟。必难造诣。速得发悟出离生死。又恐生死何期。不能善始令终。是故阿弥陀佛。以本愿力。示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清净莲华。三辈九品。为欲摄受能念佛人。一心不乱。系念彼佛。时至缘会。恬然命终。见佛光明。不落魔境。决定高超无际苦轮。此一段事。若非释迦出现世间。何由得之。固非小缘。须知偏赞西方。乃急救法。何翅中流失舟。一壶千金。正如佛说阿弥陀经。不待时机发起。即便为说。经意在此。东晋庐山虎溪慧远法师。结白莲社。贤士大夫。并诸尊者一十八人。同修西方。念佛三昧。临终见佛。即得往生。虽谢灵运。以心杂止之。不许入社。自此流通。后世追仰遗风。无间一切。信向甚盛。世传六祖坛经。韶州人见六祖因问。有修西方。此法如何。六祖答以自心有西方。即是真西方。自有西方心。何处觅西方。东方人造罪作业。求生西方。若西方人造罪作业。求生何处。但能悟性。何所不可。噫如此鄙俚一笑可也。窃名祖师。不可行用。或谓。既云悟性。此亦有理。其理偏尚。无非禅病。相传高丽焚毁此书。辽东人师。稍有眼目。昔嵩明教赞之。何其失言。此老戒根坚固。陈令举为作行状。平生童真。其声如击清磬。身后火浴六事不怀。可谓僧宝。后世难及。不可求备。亦见此矣。须知西方念佛三昧。甚易修行。只在日用。一心不乱。系念彼佛。彼佛愿力。自念佛力。任运相应。虽有取舍。与不取舍殊无异辙。何以故。念念离相。了不可得。如盘走珠自在无碍。身心清净犹如莲华。达唯心了本性在我而已。去此不远。

  净土略因

  待制晁说之

  临淄赵子和仁裕。移书洧上老法华曰。吾东州人。近因子之文。始知有西方净土可修。而自天台教以出也。子宜于此圆妙大教。专明兹真修一事。益以惠我无情有性者。仆谢之曰。具缚凡夫。与予同在三灾八难中。何敢任此。虽然病者未必不识药也。窃闻之。有生有死。而凡圣殊。有凡有圣。而身土异。有身则有土。有土则有身。孰秽孰净。可不辨之耶。我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悯此众生。乃同一愿力。于无量无边法门之外。建立此一法门。释迦宾之也。弥陀主之也。释迦生之也。弥陀家之也。释迦于病药之也。弥陀使之终身不病也。释迦之土。犹逆旅也。弥陀之土。犹乡闾也。自西竺以望安乐国。与吾震旦之望安乐国一也。是故文殊普贤弥勒龙树贤护无著天亲。皆愿往生。而观音势至在释迦所。亦在弥陀所。吾土始自慧远白莲社。与谢灵运刘遗民辈倡导之。后继有昙鸾道珍怀感怀玉道绰善导之愿行。尤着而可考。吾天台智者大师。承圣贤之后。振法华之音。其教始大备。而行之益远。法华之前有维摩经。首以净土起教。法华之后有起信论。终归证于净土。揆观其目。盖有十种佛土二十七品佛土。其合之为四土。则复自吾智者始。是四土之名。散在法华华严维摩仁王普贤行愿及大智度论。唯吾智者合而次第之。其在维摩之空室法华之空中宝塔。则常寂光土也。维摩之众生宝莲华法华之众。皆是菩萨。则实报庄严土也。维摩法华之声闻菩萨。共为僧等则方便有余土也。维摩之见妙喜国法华之三变大地。则同居净土也。维摩有香积菩萨。法华初放大光明。则同居秽土也。佛告宝积长者子言。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则同居土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则方便有余土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则实报庄严土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则常寂光土也。其文虽隐。而其义彰。其名虽散。而其理合。苟非吾智者出之。则如之何。嗟夫远公。于教典未备之时。根机未熟之际。率群贤而创导之。智者敛波澜而渊澄。开隐秘而震耀。终成此教以贻来者。顾岂不来自净土。而欲斯秽土净耶。然法华于药王品。示安乐世界生莲华中。其在普贤品。则示兜率天。生弥勒所。吾智者舍普贤之行。而专意药王之证。其后有慈恩法师。复舍乎药王。而专意普贤。则又深知四土之分别者也。唯知四土。则十有六观尽矣。三身三观四教万法。悉无遗矣。虽然有二患焉。一曰疑而不信。彼疑不自信。则我内信而何补。智者犹病诸。十疑论所以作也。唐永州巽上人。特书是论于龙兴寺壁。其所感深也。二曰信而狂且愚。不知悟心以入观明因以克果。但言我能心净。孰非净土。似能为维摩之言。而身实天魔之民也。岂不重可惜哉。其在今世洪此教也。盖有人焉。如慈云法师之教行。四明法师之观智。近者灵芝律师之辩论。何以尚之。洧上老法华。初从明智法师而生信。后颇从容于灵芝云(待制道号老法华。亦曰天台教。僧后见尽心于吾道矣)。

  净土余说

  草庵法师道因

  经有云弥陀是法界身者。有六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者。有丈六者。有八尺者。有城广十千由旬者。有浴池广八万四千里者。有疑城者。有边地者。有胎宫者。饭有食者。有华叶二百五十由旬者。有大如车轮者。有父母者。有魔王者。有不严土如释迦者。然诸经论。往往更有不同者。岂一时赴机之权耶。曰安可谓之权乎。且吾释迦王三千大千世界。则此一四天下果报。尚且有殊。岂诸国皆同乎。应身同居。其犹若是也。矧三身四土乎。况弥陀摄受十方念佛众生。高下浅深。抑亦不等。恐不啻大千界而已。岂止十千由旬之局哉。又况三身四土乎。由是而知。不同之说为若此也。然诸经论。不明言之者。既欲使行者专注一境。所以不必多及之也。矧如向所叙者。即多及之相乎。然此唯四明深达之。尝解五浊轻重同居净秽曰。此净甚通。须知别意。如四教初心及戒善者。皆能五浊轻薄。感同居净。今圆观轻浊。依正最净。比于余经修众善行。其相天殊。他闻此说。以谓四明是何义欤。夫金翅啖龙于九渊。贯于七金。栖息于铁围之上。井蛙信之乎。

  净土自信录记

  无功叟王阗

  余观如来东流之教。若直指本心令人究理之说。有识者既已信之矣。而庸鄙之徒。亦无敢议者。及乎示净土论往生。则人莫不怀疑焉。且众生本心。具四净土。曰凡圣同居。曰方便有余。曰实报无障碍。曰常寂光。如凡圣同居者。在具缚凡夫。即可依之。其余三土。至断惑圣人。始获证入焉。往生一门有二净业。曰正观默照本心也。曰助行备修万行善也。正观与助行并进。则达四净土。止有愿等事善者。近生凡圣同居。而远作上三土之因也。以此论之。则净土者。正是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回向渐修耳。彼信如来直指本心令人究理之说。而疑其示净土论往生者何哉。大抵众生本心。体无一法有形。用无一相不备。彼不知之。谓直若太虚寥旷无复依正庄严。又助行以正观为主。正观以助行为辅。二者相待而立。似反而符。彼不知之。谓究理忘缘。则何须加愿。加愿往生则有妨究理。况复净土具有四品。其往生者。上至究理菩萨。下及渐修众生。则何类不收。何机不摄。彼不知之。闻圣师高僧往生。则自甘绝分。见妇人童子念佛。则耻从其事。噫如来之称赞净土也。其意若曰。净土自他凡圣因果。即众生之自心耳。往生净土易。自信自心难。当时十方诸佛。知其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由是舒舌劝信。既而如来又喻之。使信受焉。则大觉垂慈之旨。于斯可见。而众生终不信。是可叹也。一日客有访余以净土教者。尝随其所诘。而论说之矣。暇时编次成书。得十问答。名曰净土自信录。或见或闻。或依或违。不动娑婆。即归极乐。此余之志也。四明无功叟王阗记。

  净业专杂二修

  京师比丘善导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号者有何意耶。答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飏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何以故。乃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心不相续念报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比见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仰愿一切往生人等。善自思量。已能今身愿生彼国者。行住坐卧。必须励心克己。昼夜莫废。毕命为期。上在一形。似如少苦。前念命终。后念即生。长时永劫。常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不退生死。岂不快哉。

  辨横竖二出

  桐江法师择瑛

  竖出者。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此涉地位。譬如及第。须自有才学。又如历任转宫。须有功效。横出者。念佛求生净土。譬如荫叙。功由祖父他力。不问学业有无。又如覃恩普转。功由国王。不论历任浅深。于横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导和尚立专杂二修。杂修者。谓散漫修诸善业。回向庄严也。专修者。身须专礼阿弥陀佛。不杂余礼。口须专称阿弥陀佛。不称余号。不诵余经咒。意须专想阿弥陀佛。不修余观。若专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杂修者。百中或得一两人生。千中或得三五人生。今见世人。有一日礼阿弥陀佛三千拜者。日称阿弥陀佛十万声者。有昼夜习坐专想阿弥陀佛者。并有感应。斯可验也。

  晨朝十念法

  天竺忏主遵式

  修净业者。须每日清晨服饰已后。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气为一念。如是十气名为十念。但随气长短。不限佛数。惟长惟久气极为度。其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得中。如此十气连属不断。意在令心不散。专精为功故。名此为十念者。显是藉气束心也。尽此一生。不得一日暂废。唯将不废。自要其心。必生彼国。作此念已。发愿回向云。

  我弟子(某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心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开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念佛方法

  同前

  夫大觉世尊。以四种法度诸众生。一者示现相好。令观察者发菩提心。二者示现说法。令得闻者开悟入道。三者示现化事。令见闻者获诸法利。四者名号流布十方。令其闻者执持系念罪灭。善生而得度脱。今言念佛者。或专缘三十二相。系心得定。开目闭目。常得见佛。或但称名号。执持不散。亦于现身。而得见佛。此间现见多。是称佛名号为上。如怀感法师。一向称阿弥陀佛名号。而得三昧。现前见佛。故今普示称佛之法。必须制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名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使心口相系。若百声若千声若万声。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等。但是称佛名时。无管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口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灭罪良难。若恐心散。须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故感法师决疑论中。引大集日藏经云。小念见小佛。大念见大佛。论释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斯则圣教。有何惑哉。奉劝今诸学人。唯须厉声念佛。三昧易成。小声称佛。遂多驰散。此乃学者方知。非外人能晓也。此又与天台智者大师。释观经中罪人。临终十念称佛。灭地狱火得生净土。其意宛同。如云是心虽少时。而力猛利谛心决断。胜百年愿力。是心名为大心。不惜身命。名为健人也。彼云大念。此云大心。彼云厉声。此云猛利不惜身命。彼云小声多散。此云胜百年愿力。岂非皆令猛利。大声称佛。虽少而功多。若小声称佛虽多而功少。故云十念能胜百年。今时多见世人。称佛都不精专。散心缓声。遂致现世成功者少。临终感应事稀。故今特示此法切劝。凡念佛时。一心不乱。高声唱佛。声声相续。不久成功也。

  挍量念佛功德

  同前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运载。乃至众宝各满百数。以用布施。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假使有人。以大象车。尽载大秦国中种种珍宝及以璎珞。数各满百。以用布施。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若以四事。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犹亦不如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已上经文)普劝在家信心士女。每日晨朝。着衣净心。瞻礼佛像。如见真佛无异。莫令一日空过。设使公私忙急。亦须标心。略入佛堂。烧香顶载。所贵举一步向佛。若有闲暇。朝暮莫舍。不拘早晚。请观一念念佛。及举足向佛一步功德。如此殊胜。何况步步念念。旋绕念佛。所灭罪障。所得功德。不可思议。

  往生坐禅观法

  同前

  欲修往生观者。当于一处绳床西向。易观想故。表正向故。加趺端坐。项脊相对。不昂不伛。调和气息。定住其心。然所修观门。经论甚多。初心凡夫。那曾遍习。今从要易想。略示二种。于二种中。仍逐所宜。未必并用。其有于余观想熟者任便。但得不离净土法门。皆应修习。所言二种。一者扶普观意坐已自想。即时所修计功。合生极乐世界。当便起心。生于彼想。于莲华中。结加趺坐。作莲华合想。作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要与十二部经合。作此想时。大须坚固。令心不散。心想明了。如眼所见。经久乃起。二者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楞。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然复应观想念所见。若成未成。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所有皆空一如镜中面像。如水现月影。如梦如幻。虽空而亦可见(二)皆心性所现。所有者即是自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心有心无。皆名有想。尽名为痴不见法性(三)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心想寂静。则能成就念佛三昧。久而乃起。

  念佛修心术

  山堂法师彦伦

  诸大乘经劝生净土。因通二种。一定二散。定谓即心观佛。想彼西方依正主伴。唯心本具。我心空故。如来本空。我心假故。如来宛尔。我心中故。如来绝待。或想莲华开合我居其中。合表即空。开表即假。四微体同。即表中道。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我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乃如来亲示唯心三昧。圆常观体。了彼净土生佛依正色心。悉我自心性具功德。即境为观。心外无佛性外无土。观之不已。证无生忍。二者散善。用纯实心。信有西方。一心不乱。系念弥陀。一日七日。声声不绝。念念无间。经云。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命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事想彼国。但无三观名散善耳。故三种净业回向愿生。咸登极乐。吾祖智者云。根有利钝。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为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此经明观故得往生。是知。若定若散。或钝或利。皆净土因。咸趣无生。永无退转矣。

  宝王论拣示往生义

  草堂禅师飞锡

  问学佛道者。心散难检。今欲一以贯之。专西方念一佛。践不退地。袪有漏心。乘扁舟于黄金之池。礼弥陀于白玉之殿。以通三世。希沾九品。不亦可乎。对曰。龙树十住婆沙论云。菩萨道有难行行。如陆地乘舟也。有易行行。如水路乘舟也。阿弥陀佛本愿之力。若人闻名。称念自归彼国。如舟得水。又遇便风。一举千里。不亦易哉。则释迦如来父王眷属六万释种。皆生极乐土。盖佛与此界众生缘深。故专注一境不亦良哉。

  问世之人。多以宝玉水精金刚菩提木槵为数珠矣。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一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昏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必于梦中得见彼佛。如钻燧烟飞火之前相。梦之不已三昧成焉。面睹玉毫亲蒙授记。则万无一失也。

  问一念十念往生净土。何者为正。对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为正也。如佛所说。谤佛毁经。打僧骂尊。五逆四重。皆一念恶业成。堕无间狱。犹如箭射。今之念佛。生于净土。亦一念善业成。即登极乐。犹如屈臂。前一念五阴灭后一念五阴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尚不须两念。岂要至十念哉。又一念者如经云。爱酪沙弥生一念爱心。后生酪中作虫。斯皆一念非十念也。又大无量寿经。明一念念佛皆得往生。观经十念。良有以也。盖为遘疾尪羸。力微心劣故。须十称弥陀。以助其念。若心盛不昧。一念生焉。亦犹栽植丝发其茂百围也。问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称佛号以祈胜定。既契之后。心佛两忘。信有之矣。但默念泉澄。即三昧自至。亦何必声喧里巷。响震山林。然后为道哉。对曰。诚如所问。声亦无爽。试为明之。何者夫辟散之要。要存于声。声之不厉心窃。窃然飘飘然。无定。声之厉也。拔茅连茹。乘策其后。毕命一对。长谢百忧。其义一也。近而取之。声光所及。万祸冰消。功德丛林千山松茂。其义二也。远而说之。金容荧煌以散彩。宝华淅沥而雨空。若指诸掌。皆声致焉。其义三也。如牵木石重而不前。洪音发号。飘然轻举。其义四也。与魔军相战。旗鼓相望。用声律于戎轩。以定破于强敌。其义五也。具斯众义。复何厌哉。未若喧静两全止观双运。叶夫佛意不亦可乎。定慧若均。则兼忘心佛。诚如所问矣。故庐山远公念佛三昧序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察夫玄音之扣。心听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其孰能与于此欤。言明证者。未若华严经偈。云宁受无量苦得闻佛音声。不受一切乐而不闻佛名。然则佛声远震。开善萌芽。犹春雷之动百草安。得轻诬哉。

  念佛方便文

  司谏江公望

  公严州人。智识高明。少年登第。崇宁初直言极谏。名著当时。酷好宗门。参善知识。蔬食葛衣。砥节砺行。晚年专修净业。悟入念佛三昧。有念佛方便文。刻石流布。指导群生。宣和末知广济军。一日不疾。跏趺而化。知其为净土之归矣。其文曰。

  出出世间之法。欲得成办省力。莫若系心一缘。只如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念若出声。不唯曰久。耗乏脏气。齿舌击磕。心念随动。耳根承揽。分别识生。闻性内摇。随出不反。是三成劳。积久或怠。若只心念不作音声。心机潜伏。未得慧照。安事反闻。外机不抽。内对不出。沉浊昏住。易成废忘。有巧方便。无用动口。不出音声。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随心应量。循业发现。舌意根下。念念之中。便有阿弥陀佛四字。音声历历可陈。声不越窍。闻性内融。心应舌机。机抽念根。心窍在舌。击击窍闻。机机念复。寄窍在耳。从闻入流。闻皮精元。寂闻闻性。是三融会。念念圆通。肉团心现本性弥陀。五浊身游唯心净刹。久久遂成唯心识观。若是利根之人。念念不生。心心无所。六根杳寂。诸识消落。法法全真。门门绝待。瞥尔遂成真如实观。初机后学。唯除宾客寒温时。大小便利时。可暂停念。如或未免荤茹睡卧。未至昏瞑。乃至营办家事。种种作务。自不用舍。亦自不相妨碍。心口念念声声。称诵胜号。更有甚邪思恶虑。敢萌于心。自然纯一无杂。若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过旬月。便成三昧。所谓是心作佛。是心见佛。是心是佛。上根大器。一念直超。平展之流。善观方便。钓台江公望述。

  念佛方法。当如慈云忏主及宝王论所示。江公着迷。亦可别收一机。盖悉檀遍被。无不可者。

  无常院安弥陀佛像

  出无尽灯

  华严贤首品曰。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令见佛者一舍命不恐。二恶道不畏。又要临终劝者。智论二十八云。临终少时。能胜终身修行之力。以猛利故。如火如毒。依西域法。祇园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以凡生贪染。见本房内衣钵众具。多生恋着。无心厌背。故制令至别处。堂号无常。去者极多。还反一二。即事而求。专心念法。其堂置一立像。金箔涂之。面向西方。其像右手举。左手中系一五彩幡。脚垂曳地。当安病者。在像之后。左手执幡脚。作从佛往生之意。瞻病者烧香散华。鸣磬助称佛名。庄严病者。乃至若有屎尿吐唾。随有除之。亦无有罪。况佛无爱憎。但有归投者。无不拔济。更为病者。随机说法。命终恒在佛所。不得移之。若神游大方。去留无碍者。置之言外。不尔勉旃斯行。

  临终正念诀

  京师比丘善导

  知归子致问于净业和尚曰。世之大者。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乃属后世。一念若错。便堕轮回。小子累蒙开诲。念佛往生之法。其理虽明。又恐病来死至之时。心识散乱。仍虑家人惑动正念。忘失净因。伏望。重示归迳之方。俾脱沈轮之苦。师曰。奇哉斯问之要也。凡人临命终时。欲得往生净土者。须先准备。不得怕死贪生。常自思念。我现在之身多有众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即得往生净土。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离苦解脱。乃是称意之事。如脱臭弊之衣。得着珍御之服。放下身心。莫生贪着。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念待死。须嘱家人看病人。往来揖问人。凡来我前。但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杂闲之事。家缘长短之事。亦不须软语安慰咒愿安乐之词。此皆是虚华不实殃及之语。及至病重。命将不可之时。家人亲属。不得来前垂泪哭泣。发嗟叹懊恼之声。惑乱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记取阿弥陀佛。一时高声。为我念佛。守令气绝。待气尽了。方可哀哭。更或有明解净土之人。频来策励。其理最佳。若如此者。千万往生。必无疑虑也。此是端的要急之旨。当信而行。问求医服药应不用耶。答此但论用心矣。其药医疗不妨自求然药只能医病。岂能医命耶。命若尽药岂奈何。问神祇祸福求祷如何。答人命长短生下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世人迷惑。反更求邪。杀害众生。祭祀神鬼。但增罪业。倍结冤仇。反损寿矣。大命若尽。小鬼奈何。空自慞惶。必无所济。切宜谨之。当以此文帖。安堂前吃食之处。及来往要路之间。令时时见之常记于心。免见临危忘失。问平生不曾念佛者。还用得否。答此法僧人俗人不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决无疑矣。余多见世人。于平常时念佛礼拜。发愿往生。及到病患临终。但只怕死。都不见言此事。直待形消气绝识投冥界。方始十念。譬如贼去关门。济何事耶。而况死门事大。须自着便宜。一念蹉跎。历劫受苦。谁人相代。思之思之。

  命终请僧念佛感应 出宝珠集(集传姑苏法云讲主息阴集)

  近时姑苏长老悟公。退居阳山。并绝世缘。日常念佛。嘉其专志。借问何缘致此笃信。悟忻然云。顷寓万寿。遇集维那厥疾不瘳。余资二次请众念佛。命终后居众寮中。讥其傲慢。入堂将卧。闻梁上云。集生净土。惊骇伫思。疑无净业。奚得往生。斯须复云。临终两次众念佛故。嗟叹良久。自此投诚。余闻悟说已因思。道氤法师对唐明皇云。佛力法力。三贤十圣。亦不能测。则知尘世人。难以识情图度。但当仰信而行。斯可矣。

  还丹一粒。点铁成金。真理一言。革凡成圣。弥陀教观。真点铁成金之妙药也。彼佛自尘点劫来修行。成身成国。发四十八愿。终能克果。威德光明不可思议。观经一闻佛名号。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至于五逆十恶者。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十念。即得往生。是知。请众念佛。宜有此显应。奈何世人。不知念佛是点铁成金之药而求往生。虽知者亦不能起大深信。因循怠忽。甘心五浊。流转生死。枉受诸苦。实可怜悯。人之安健之时。能请众念佛。忏罪解冤。为往生决定之法。况当疾革之际。恐怖生死之时。而能勇猛发心。请久修净业人。大作佛事。以助西往。实为要门。观集维那临终念佛事。诚为世人之龟鉴云尔。

  入观睡时发愿见佛(出大藏集诸经礼忏仪)

  修净业者。凡入观与睡时。应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十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次对佛发愿曰。弟子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善知识。得闻弥陀本愿名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哀悯。垂手接引。弟子不识弥陀世尊身相光明。愿佛菩萨。示现身相及彼世界庄严等事。说此语已。一心正念。即便入观及睡。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观中得见。或于睡梦得见。此愿比来大有现验。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

  庆忏礼佛会疏

  草庵法师道因

  右伏以。弥陀依众生心而发现。众生依弥陀智愿而出缠。应外无机。即众生心中之诸佛。机外无应。乃诸佛心中之众生。生佛一如。感应同致。百非皆遣。四运俱推。如是则念念不生疑。声声皆解脱。欣逢妙事。愿结胜因。裒聚资粮广邀缁素。大众之道心俱发。十年之胜集偶圆。内外欣欢。恭伸庆忏。伏惟弥陀慈父释迦导师。一折一摄。而共熟机缘。无党无偏。而同成胜业。所冀远近情尽。净秽见忘。不待弥勒之下生。速证寂光之上品。铁钩钩象。尽陪莲社之游。蜡印印泥。即预华池之上。投身殒命。刻骨铭肌。上扣洪慈。仰惟昭鉴谨疏。

  乐邦文类卷第四


大正藏第 47 册 No. 1969A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卷第五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

  赋铭(各一家)

  神栖安养赋 智觉禅师 延寿

  进安养赋奉制文 吴越钱王 俶

  日观铭 慈云忏主 遵式

  偈(六家)

  画阿弥陀佛像偈 东坡居士苏 轼

  释华严贤首赞佛偈 慈云忏主 遵式

  依修多罗立往生偈 同前

  写弥陀经施发愿偈 同前

  姚行婆日轮见佛偈 妙行法师 法怡

  赞喻弥陀偈 朝议大夫丁 性

  颂(二十家)

  十六观颂(二十三首) 慈云忏主 遵式

  十六观颂(一十六首) 樝庵法师 有严

  十六观颂(二十四首) 大智律师 元照

  劝化径路修行颂 京师比丘 善导

  劝念佛颂(四首) 慈觉禅师 宗赜

  西方净土颂(十三首) 同前

  观佛三昧颂 樝庵法师 有严

  劝念佛颂(五首) 慈受禅师 怀深

  示陈行婆颂(二首) 慈辩法师 从谏

  劝修净业颂(二首) 大智律师 元照

  化导念佛颂(三首) 清照律师 慧亨

  念佛心要颂 草庵法师 道因

  雕弥陀香像颂 解空法师 可观

  颂净土并辞世 法镜法师 若愚

  称赞西方颂 幻住居士任 彪

  劝修净土颂 桐江法师 择瑛

  白莲净社颂 右街鉴义 从正

  净业佛魔颂 寿安法师 良弼

  劝修净业颂 昌国宰王 存之

  劝世念佛颂 失作人名

  诗(二十二家)

  净土咏 晋康乐谢 灵运

  念佛三昧诗(四首) 晋琅玡王 乔之

  念佛三昧诗(四首) 慈云忏主 遵式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草堂先生杜 子美

  东林寺临水坐 香山居士白 居易

  吊天竺宝月大师 东坡居士苏 轼

  除夜(并三四句) 后山居士陈 无已

  钱唐胜事寄马侍郎 慈云忏主 遵式

  瑞竹悟老种莲 次公杨 杰

  庐山白莲社 御溪释 怀悟

  赠弥陀道者 直阁黄 诰

  十六观近体诗(十六首) 沙门 冲默

  庐山莲社(二首) 监簿喻 良能

  次韵莲社 释褐 淳叟

  庐山十八贤 东溪释 祖可

  怀安养故乡诗(四首) 樝庵法师 有严

  怀西方诗(并五言二首) 北山讲僧 可旻

  湖州觉海弥陀阁 祠部张 景修

  西归轩诗 萝月禅师 昙莹

  忆佛轩诗(十首) 雪溪首座 希颜

  读往生传有感 云庵法师 了洪

  净土咏史(叙佛化缘并制作意共二十五首) 西湖居士李 济

  词(七家)

  和渊明归去来兮 给事凭 楫

  拟渊明归去来兮 幻住任 彪

  追和渊明归去来 拙庵律师 戒度

  赞净土渔家傲(并诗各二十首) 北山讲僧 可旻

  赞西方渔家傲 西余禅师 法端

  娑婆苦望江南(六首) 白云法师 净圆

  西方好望江南(六首) 同前

  神栖安养赋

  智觉禅师延寿

  弥陀宝刹安养嘉名。处报土而极乐。于十方而最清。二八观门。修定意而冥往。四十大愿。运散心而化生。尔乃毕世受持。一生归命。仙人乘云而听法。空界作呗而赞咏。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虚。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详夫广长舌赞。十刹同宣。但标心而尽契。非率意而虚传。地轴回转。天华散前。一念华开。见佛而皆登妙果。千重光照。证法而尽厕先贤。考古推今。往生非一。运来而天乐盈空。时至而异香满室。一真境内现相。而虽仗佛威。七宝池中。睹境而皆从心出。故知。圣旨难量感应犹长。变凡成圣。而顷刻即迷为悟。而昭彰探出仙书。真是长生之术。指归净刹。永居不死之乡。更有出世高人处尘大士。焚身臂以发行。挂胃捧心而立轨。仙乐来迎而弗从。天童请命而不喜。或火烈山项。光明境裹。绝闻恶趣之名。永抛胎狱之鄙。眼开舌固而立验。牛触鸡鹐而忽止。处铁城而拒王敕。须徇丹心。坐莲台而赖佛恩。难抛至理。其或诽谤三宝。破坏律仪。逼风刀解体之际。当业镜照形之时。遇知识现不思议。剑林变七重之行树。火车化八德之莲池。地狱消沉。湛尔而怖心全息。天华飞引。俄然而化佛迎之。慧眼明心。香炉堕手。应谶而莲华不萎。得记而宝林非久。奇哉。佛力难思古今未有。

  禅师一志西方。极言洪赞也如此。至于万善同归。亦力劝修治。乃知。通人无吝。惠利多方。校之滞寂沈空者远矣。是赋师自有注本。事广文长。此不暇录。眇观所属。皆经文妙语。及往生传中灵迹。惟博古尚道者。睹兹纲要。自悉纲目矣。

  进安养赋奉制文

  吴越国王钱俶

  进呈奉制具悉。尝闻。安养国中弥陀净土。万化将息。一念不迷。托彼圣胎。易于返掌。信及非及。俱是真如。予践康庄。坦然明白。师提携四众。纲纪一乘。劝我以白月之因。助我以青莲之果。人天善友。非师而谁。愧认之怀。早暮斯在。故兹奖谕。想宜知悉。遣书指不多及。

  日观铭(并序)

  慈云忏主遵式

  天禧四年。太岁庚申。春二月癸未朔。十有三日乙未。耆阇飞来峰之南。古天竺寺宋沙门(遵式)于寺东岭香林洞侧。造日观庵成。乃题石作日观铭(出十六观经)。

  杳彼曜灵  心乎葵倾  蒙氾余丈
  六龙辍行  如鼓在悬  如壁之英
  敛目作对  累念主成  赫赫圆象
  惚恍中生  履霜坚至  存乎着明
  导想向方  戒神遐征  室其在斯
  故面长庚

  画阿弥陀佛像偈(并序)

  东坡居士轼

  钱塘元照律师。普劝道俗。归诚西方极乐世界。眉山苏轼。敬舍亡母蜀郡太君程氏簪珥遗物。命匠胡锡。画阿弥陀佛像。追荐冥福。以偈颂曰。

  佛以大圆觉  充满十方界
  我以颠倒想  出没生死中
  云何以一念  得往生净土
  我造无始业  一念便有余
  既从一念生  还从一念灭
  生灭灭尽处  则我与佛同
  如投水海中  如风中鼓橐
  虽有大圣智  亦不能分别
  愿我先父母  及一切众生
  在处为西方  所遇皆极乐
  人人无量寿  无去亦无来

  释华严贤首赞佛偈

  慈云忏主遵式

  又放光明名见佛  此光觉悟将终者
  令随悟念见如来  命终得生其净土
  见有临终劝念佛  及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

  此二偈者。前四句赞佛放光。其光名为见佛。能令临终者见佛往生。后四句赞佛修此光明之因。其因者只是劝临终人念佛。并示其佛像故。成佛时得此光明。今广施此偈者。盖劝深信者。凡遇眷属及一切人临命终时。先于床前安置佛像。令彼眼见。及劝令念佛。若痛苦所逼。或先无信心不肯念佛者。亦须种种方便劝令称佛。下至十念。得灭重罪。生佛净土。此一利益不可思议。若劝得一人生净土。纵自不修行。亦合得生佛国。况当来成佛。能放光明。照一切众生。临终见佛也。多见世人。为恩爱故。聚头哭泣。不思救度。苦哉苦哉。名为恶知识也。恩爱所牵。堕落恶道。无解脱期。世间有五种人。不肯念佛。一者先无信心。二者恋着财宝。三者不舍妻子。四者自惜身命。五者罪业所障。死堕地狱。愿早觉悟。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同前

  (若人能诵持此偈。得三种利益。一得常持诸大乘经首题名字。二得增长净土信心。三令闻者深信净土。若遇临终者高声诵一返二返。然后劝令念佛)。

  稽首西方安乐刹  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  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  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  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  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  十六观经如是说
  若有欢喜信乐心  下至十念即往生
  若不尔者不成佛  四十八愿如是说
  诸有闻名生至心  一念回向即往生
  唯除五逆谤正法  无量寿经如是说
  临终不能观及念  但作生意知有佛
  此人气绝即往生  大法鼓经如是说
  一日一夜悬缯盖  专念往生心不断
  卧中梦佛即往生  无量寿经如是说
  昼夜一日称佛名  殷勤精进不断绝
  展转相劝同往生  大悲经中如是说
  一日二日若七日  执持名号心不乱
  佛现其前即往生  阿弥陀经如是说
  若人闻彼阿弥陀  一日二日若过等
  系念现前即往生  般舟经中如是说
  十日十夜六时中  五体礼佛念不断
  现见彼佛即往生  鼓音王经如是说
  十日十夜持斋戒  悬缯幡盖然香灯
  系念不断得往生  无量寿经如是说
  若人专念一方佛  或行或坐七七日
  现身见佛即往生  大集经中如是说
  若人自誓常经行  九十日中不坐卧
  三昧中见阿弥陀  佛立经中如是说
  若人端坐正西向  九十日中常念佛
  能成三昧生佛前  文殊般若如是说
  我于众经颂少分  如是说者无穷尽
  愿同闻者生正信  佛语真实无欺诳

  疑者曰。观此偈。有十念下至一念生信乐者。乃至但作生意知有佛。亦生彼国。又有七七日至九十日。念佛方乃得生。岂非净土是一。何故修因顿异。释曰。净土虽一。生者自殊。无量寿经总分三辈。十六观经开作九品。若更细分。亦应无量。又疑曰。下品等辈修因既浅。应有退堕。释曰不然。但九品华开有迟速。去佛有远近。得道有利钝。而生彼者。例皆不退。经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此言不退。十疑论中。有五种因缘故不退。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鬼神邪魔。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况此恶世。非但阙此五缘。抑乃恶友知识。声色醉乱。魔鬼滥真。寿命短促。五种皆恶。妨恼修道。浩劫空过。愿熟思之。愿熟思之。或曰。一切法本无生无灭。平等空寂。何用强劝舍此求彼。释曰。若云求生西方以为取舍乖平等理者。汝还非彼执此。岂不乖理耶。若转计云我亦不求生于彼。亦不求生于此者。则是生断灭见。金刚般若经。岂不谈空。佛诫须菩提云。汝莫作是念。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真解空者。即于因缘法中。了生无生性灭无灭性。非谓断无为不生灭也。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不云灭无后空也。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或曰。净土在心。何须外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岂用迢然求生他方净土耶。释曰。子又不善心土之义也。将谓我心局在方寸。便见西方夐在域外。苟如此者。又云何说心净则佛土净耶。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佛法既遍。心法亦遍。若各有方面。何谓无差。又云。游心法界如虚空。虚空岂有分隔。若了一念心遍。一尘亦遍。十万亿刹咫步之间。岂在心外。世人若谈空理。便拨略因果。若谈自心。便不信有外诸法。岂唯谤法。亦谤自心殃坠万劫。良可痛哉。妄造是非。障他净土。真恶知识也。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及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宜各勒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无违逆。自然之所牵。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穷极。

  写弥陀经正信发愿偈

  同前

  稽首十方佛  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  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  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  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  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  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  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  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  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  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  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  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  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  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  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  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  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  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  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  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  仁寿各万年
  覆育群氓类  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  咸承胜善根
  同生安养国

  姚行婆日轮见佛偈(并序)

  妙行法师法怡

  西方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其一云。我若作佛时。十方众生。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誓不作佛。若人每日早晨合掌面西。称念佛号十声。现世消灾延寿。将来决定往生。睹钱塘喻弥陀。画姚行婆所见日轮中弥陀佛像。人能用心之专。则感应亦如是。妙行比丘法怡。以偈赞曰。

  极乐世界有方所  只在寻常日没处
  所以佛教韦提希  谛观落日如悬鼓
  善哉姚氏一老妪  能以是心求净土
  暮观朝想无岁年  行持坐念忘寒暑
  弥陀忽从心想生  恍惚之间明又睹
  是时虚空绝纤云  桑榆尚驻羲和御
  佛日晃耀夺阳辉  绀目玉毫妙相具
  目骇心惊喜且悲  走告导师弥陀喻
  具陈所见悉希有  愿写金容托毫素
  我闻胜事叹希有  为说偈言开未悟
  当知去佛甚不远  阐提那得称其故
  虽过刹土十万亿  一念超越如跬步
  若有迷人问路头  向道恁么蓦直去

  赞喻弥陀偈(并序)

  左朝议大夫丁注

  净师舍妻奴。为如来徒。募万人结净土会。乡人(丁注)以偈赞之。

  心净佛土净  法王非妄言
  拔身出尘垢  已见火中莲
  一念不起灭  极乐即现前
  大千同此境  岂止万人缘

  十六观经颂

  慈云忏主遵式

  序分

  韦提重礼请能仁  愿说西方净报因
  十六观兼三净业  修之即得往生身

  日观

  正坐面西想日轮  见日欲没如悬鼓
  见已闭目开目间  皆令明了心坚住

  水观

  次作水想见西方  一切皆为净土水
  既见水已想成冰  皎然映彻琉璃地

  地观

  琉璃宝地正观时  谛了分明极乐国
  八种清风鼓乐音  苦空无我无常曲

  树观

  四观宝树七重行  宝华华敷妙宫殿
  宝幢幡盖影重重  十方佛国于中现

  池观

  五想净土七宝池  池中水有八功德
  宣流念佛法僧名  妙宝莲华千万亿

  总观

  众宝国土宝楼阁  宝树更兼池间错
  此个总观若成时  名为粗见彼极乐

  华座

  七想莲华妙台座  广大弥陀愿力成
  作此想时心不乱  定想极乐国中生

  像观

  诸佛如来法界身  遍入众生一切想
  智者当观此想心  是心即佛菩萨像

  无量寿观

  无量寿佛金色身  光明普照群生类
  勤修智者系心观  诸佛现前同授记

  观世音观

  观音菩萨紫金身  眉间毫相七宝色
  流出光明满十方  光中化佛无数亿

  大势至观

  次观势至菩萨身  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瓶中  盛众光明现佛事

  普往生观

  端想身生极乐界  莲华合闭身居内
  华开见佛满虚空  水鸟树林宣法偈

  杂往生观

  重想弥陀二菩萨  神通变现事如前
  杂沓观成无量福  定生安养奉金仙

  上品上生

  慈心不杀持众戒  读诵大乘方等经
  修行六念回向愿  临终化佛悉来迎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经  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  自见身于台上坐

  上品下生

  深信因果奉大乘  但发无上菩提意
  以此功德回愿生  生已当住欢喜地

  中品上生

  受持五戒八戒斋  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  应时即得阿罗汉

  中品中生

  若人至心一日夜  持戒持斋无破缺
  以此功德回愿生  七日华敷成记莂

  中品下生

  孝养父母行仁义  临终复遇善知识
  广说弥陀大愿因  屈伸臂顷生彼国

  下品上生

  若人虽不谤尊经  造众恶业无惭愧
  临终遇劝念弥陀  生彼十劫得初地

  下品中生

  若有众生犯众戒  盗取僧祇三宝物
  临终遇劝念弥陀  一念顷间生彼国

  下品下生

  有作五逆十恶业  应堕地狱受诸苦
  临终遇劝念弥陀  决定超生于彼土

  十六观颂

  樝庵法师有严

  日观

  落日之形似鼓悬  加趺端坐面西边
  身虽未到华池上  先送心归极乐天

  水观

  想水为冰彻底清  表琉璃地宝幢擎
  光明照曜如千日  此号禅心水观成

  地观

  宝地庄严华雨时  幢幡楼阁好思惟
  地平况是心千法  托境明心不可移

  树观

  宝树重重相倚高  庄严珠网几层霄
  若能了得唯心境  虽在西方路不遥

  池观

  八德澄渟号德池  金沙为底曜光辉
  水流又说无生偈  闻是观心敛念时

  总观

  宝严国土七珍成  楼阁之中天乐鸣
  玉树华池名总观  观明灭罪事非轻

  华座观

  莲华八万四千叶  众妙庄严无数光
  以此莲华为宝座  开敷待坐法中王

  佛菩萨观

  观佛真身慧未开  先令想像坐华台
  佛菩萨身满彼国  须了像从何处来

  无量寿观

  彼佛巍巍尊胜身  光明遍照数如尘
  众生蒙照心归佛  便是西方净土人

  观世音观

  菩萨名为观世音  十方普覆大悲心
  紫金光聚威神力  接引众生誓海深

  大势至观

  无上力名大势至  净妙明号无边光
  若人观念此菩萨  不处胞胎臭秽囊

  普往生观

  普观成时便有功  想身西入妙华丛
  莲华开合分明见  菩萨如来满碧空

  杂想观

  佛现威光大小身  观音势至以为邻
  若令杂观今成就  此又名为清净因

  上辈三观

  上辈分三品以深  命终诸佛赐光临
  华台迎接生安养  知是圆宗十信心

  中辈三观

  中辈生为五品人  外修戒检内修真
  命终五道横超出  便作西方无漏身

  下辈三观

  凡夫虽造业多端  落日池边曾想观
  名字即人生净土  当知非易亦非难

  十六观颂

  大智律师元照

  灵山众会

  耆阇山没。王宫中出。事毕还归。
  阿难重述。

  韦提请法

  禁闭深宫。发起大事。浊恶众生。
  于今受赐。

  第一日观

  落日悬鼓。出生死路。十二时中。
  系念一处。

  第二水观

  大水澄清。凝然水结。表琉璃地。
  内外映彻。

  第三地观

  琉璃地上。庄严众相。了见分别。
  除疑破障。

  第四树观

  行树七重。珠网华宫。清阴垂布。
  妙好无穷。

  第五池观

  八池德水。七宝妙色。莲开鸟鸣。
  洗除烦惑。

  第六总观

  楼中天乐。赞佛法僧。宝树地池。
  一念圆成。

  第七座观

  大莲华座。百宝严饰。微妙难思。
  法藏愿力。

  第八像观

  托像凝真。见真忘像。三圣炳然。
  尚名粗想。

  第九佛观

  观佛相好。一经宗要。三昧现前。
  始知深妙。

  十观音观

  光临五道。佛立顶冠。闻名获福。
  何况谛观。

  十一势至观

  光通诸佛。力救群苦。顶瓶盛光。
  普现佛土。

  十二普观

  趺坐莲中。莲华开合。依正庄严。
  一切俱摄。

  十三杂观

  卓乎池上。一丈六像。变现大小。
  了无定相。

  十四

  上品上生

  三心圆发。谛理深明。金台随往。
  即证无生。

  上品中生

达诸法空。了无惊动。有愿即生。
不必读诵。

  上品下生

  但发道心。未穷妙理。到彼开明。
  获菩提记。

  十五

  中品上生

  诸戒久持。往生如愿。闻说苦空。
  得阿罗汉。

  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奉戒愿求。莲开见佛。
  即预圣流。

  中品下生

  孝友仁慈。知识开悟。遇二菩萨。
  闻法得度。

  十六

  下品上生

  生平积恶。死遇良师。一称佛号。
  生莲华池。

  下品中生

  毁戒业深。狱火俱至。闻法回心。
  众圣迎去。

  下品下生

  十恶五逆。临终苦逼。教称十念。
  华开金色。

  劝化径路修行颂

  京师比丘善导

  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躘蹱
  假饶金玉满堂  谁免衰残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  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

  劝念佛颂

  慈觉禅师宗赜

  三界炎炎如火聚  道人未是安身处
  莲华胜友待多时  收拾身心好归去
  目想心存望圣仪  直须念念勿生疑
  他年净土华门处  记取娑婆念佛时
  极乐不离真法界  弥陀即是自心王
  眉间毫相无方所  露柱灯笼亦放光
  恳修斋戒莫因循  千圣同开念佛门
  一旦功成归净土  白毫光裹奉慈尊

  西方净土颂

  同前

  西方多乐事  浩劫杳难宣
  寿量曾无尽  光明岂有边
  道风吹绿蕙  定水发红莲
  海会朝宗处  天华落座前
  海众咸清净  菩提道易成
  心心皆正念  物物契真乘
  性地琉璃莹  圆音众鸟鸣
  会须登觉岸  莫遣随疑城
  足蹈无忧地  身居不老乡
  六时朝圣主  清旦诣他方
  宝殿随身去  天华遍刹香
  归来还本住  禅悦味何长
  莫谓西方远  西方在目前
  虽然过十万  曾不离三千
  念佛才开口  华池已种莲
  信心如不退  决定礼金仙
  池凝功德水  风动管弦音
  罗网幔空界  楼台映宝林
  六根常合道  万境了唯心
  不是人难到  都缘信未深
  行业分三辈  莲华共一池
  既然登极乐  决定获阿难
  障尽舒光日  心开见佛时
  个中无限乐  同道者方知
  极乐真如理  弥陀智慧光
  迷时沈此土  悟即往西方
  浩浩轮回息  迢迢寿命长
  信根才一念  心地已清凉
  信重终须往  疑多未可知
  净心凭一念  功行越僧祇
  便列阿惟位  还将补处齐
  进修宜勇猛  不必待多时
  人问禅家者  宗门万事忘
  既能超极乐  何必往西方
  却听禅家语  西方是本乡
  马鸣亲训诲  龙树亦称扬
  莫话娑婆苦  娑婆苦杀人
  贪嗔痴乱意  皮肉血为身
  罗刹怨憎窟  无明阴入村
  会须登极乐  归路莫因循
  莫话娑婆苦  娑婆苦最深
  邪魔常作伴  疾病每相侵
  声色妖淫地  禅那淡泊心
  会须登极乐  归路莫沉吟
  莫话娑婆苦  令人涕泪交
  三灾轮内转  五痛火中烧
  鹤树光长掩  龙华会正遥
  会须登极乐  归路莫辞劳
  莫话娑婆苦  韦提白世尊
  劫逢烦恼浊  儿号未生冤
  调达心何逆  瓶沙恨莫论
  会须登极乐  此恶未尝闻

  观佛三昧颂

  樝庵法师有严

  若人愿得生安养  智者令人修观想
  弥陀真身难以观  初心且观雕画像
  想成相起心眼开  黄金色身如指掌
  一念横截五恶道  谁谓无人令易往

  劝念佛颂

  慈受禅师怀深

  万人同志念弥陀  众力相成愿力多
  一朵莲开亲见佛  方知净土胜娑婆
  树林水鸟各宣扬  宝网金台尽道场
  会得钟鸣并鼓响  弥陀触处放毫光
  鬓发看看染雪霜  心猿意马尚颠狂
  一朝掩目空归去  始信泥犁岁月长
  业报差殊事不同  劳生无地出樊笼
  欲知自性弥陀佛  在汝朝昏一念中
  众生苦海业坑深  不信因缘久溺沈
  闻得又声方念佛  始知妻子老婆心
  不是山僧说是非  修行魔事要君知
  直须急峭草鞋底  透过娑婆五欲池

  示陈行婆颂(并序)

  慈辩法从师谏

  行婆见师。师问修行许久。婆称修行多年。师问曾见阿难。婆称多见善知识。师问如何指示。答曰。直截根源。也不看经。也不念佛。师云。错了也因为说法。婆既信服。遂示以二颂。

  直截根源不用修  算来此语少来由
  会须把本逃生死  念念弥陀勿外求
  念佛看经是本程  须信从来水是冰
  但向根源深体究  声声提起甚分明

  劝修净业颂

  大智律师元照

  闻说西方最易求  万缘从此一时休
  轮珠叠足圆蒲上  只与弥陀作底头
  听教参禅逐外寻  未尝回首一沉吟
  眼光将落前程暗  始信平生错用心

  化导念佛颂

  清照律师慧亨

  释迦如实赞西方  依正超伦意已彰
  信愿持名无别想  声声心住白毫光
  尘劫熏成功德身  无边光寿立嘉名
  由兹佛佛皆称赞  我等如何不举声
  四字鸿名金口宣  功成唯在我心坚
  神方简易真希有  一捝忻然处宝莲

  念佛心要颂(并序)

  草庵法师道因

  释迦如来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天台智者又言。实相为体。凭兹二说。以为心要。则十万亿刹。若临明镜矣。聊成拙颂。自印其心。或有知音能随喜否。

  无边刹海海涵空  海空全是莲华宫
  莲宫周遍遍空海  空海独露弥陀容
  阿弥陀佛不生灭  难觅难拈水中月
  绝非离句如是身  如是感通如是说
  我与弥陀本不二  妄觉潜生忽成异
  从今扫尽空有尘  父子天然两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  身口意业无瑕玷
  我今以此念弥陀  不见弥陀终不厌

  雕弥陀香像颂(并序)

  解空法师可观

  四明湖西。有崇教受业梵勤行人。夙愿力故。来入延庆观堂。行普贤忏。诵法华经。暗中摩顶自不知觉。以此回向西方。增长念佛三昧。雕紫檀香阿弥陀佛。如水中月了不可得。求老竹庵。为作证明。别无拈出。只这个是。

  白玉明毫唯我心  紫金光相即我性
  光相一时不可得  直下无非妙胜定

  颂净土次颂辞世

  法镜讲主若愚

  空裹千华罗网  梦中七宝华池
  踏得西归地稳  更无一点狐疑

  本是无家何处归  云边一路正谁知
  溪光摇落西山月  正是仙潭梦断时

  称赞西方

  幻住居士任彪

  七宝池塘功德水  六时禽鸟法音声
  慈光交络无魔恼  自在飞行不死生
  楼阁庄严金界道  莲华香洁宝光明
  华鬘璎珞相逢者  尽说皆因念佛生

  劝修净土

  桐江法师择映

  苦哉苦哉实苦哉  底事竛竮不肯回
  慈父悲思玉堂上  欲传家业待君来

  白莲净社

  右街鉴义从正

  归去来兮归去来  西方净土白莲开
  阵阵香风吹不散  逍遥快乐紫金台

  净业佛魔

  寿安法师良弼

  弥陀礼弥陀  步步绝娑婆
  佛尚不得佛  魔从何处魔

  劝修净业

  昌国宰王存之

  世事等一梦  人生谁百年
  念念弥陀佛  池中结宝莲

  劝世念佛颂

  失作者名

  浮世生身事若何  犹如春燕累巢窠
  波波役役营家计  不如随分念弥陀
  文章俊辩应高科  朱紫荣身意气多
  官高谁免无常至  不如方便念弥陀
  飞枪走射势难过  骏马骑来疾似梭
  力敌万夫输老病  不如习善念弥陀
  富贵资财不厌多  朝昏计算恐差讹
  忧烦不觉头如雪  不如知足念弥陀
  音声清响善讴歌  一曲新词格调和
  直饶唱得行云坠  不如净口念弥陀
  柳眉星眼赛姮娥  玉体时新著绮罗
  华容只可长年少  不如及早念弥陀
  棋夸敌国智谋多  打劫争先在切瑳
  光阴一半因兹废  不如端坐念弥陀
  商人经纪最奔波  远地他方到处过
  江湖风浪危中险  不如归去念弥陀
  惯会公方损陷他  巧装词讼逞喽啰
  家财渐破招人怨  不如省事念弥陀
  杀业冤家渐债多  将何词理见阎罗
  教君一路超生法  不如知悔念弥陀

  净土咏(出宝王论)

  晋康乐谢灵运

  法藏长王宫  怀道出国城
  愿言四十八  弘誓拯群生
  净土一何妙  来者皆菁英
  颓言安可寄  乘化必晨征

  念佛三昧诗

  晋琅玡王乔之

  妙用在兹  涉有览无  神由昧彻
  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  因功本虚
  泯彼三观  忘此豪余  寂寞何始
  履玄通微  融然忘适  乃廓灵晖
  心游缅域  得不践机  用之以冲
  会之以希  神姿天凝  圆映朝云
  与化而咸  与物斯群  应不以方
  受者自分  瞬尔渊镜  金水尘纷
  慨自一生  夙之慧识  托崇渊人
  庶藉冥力  思转豪功  在深不测
  至起之念  注心西极(出庐山集)

  念佛三昧诗(并序)

  慈云忏主遵式

  叙曰。念佛三昧践圣之妙道。凡揭厉于法流者。何莫由斯矣。晋慧远师。化浔阳集贤辈。乘之为际极之轨。琅玡王乔之洎群贤。皆为念佛三昧诗。远为序。皇宋丙申沙门(遵式)会四明高尚之宾百余人。春冬二仲一日一夜。萃宝云讲堂想无量觉。行汉魏经。壬寅既废。适台之东山。忽思俄成故事。惜无述焉。乃拟晋贤作诗。寄题于石。垂于后世也(诗四章八句)。

  万感外形骸  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  幽神资始续
  妙象非夙预  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  清玩心无怿
  金肌昧真见  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  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  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  局士安与云
  融怉回曲照  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  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  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  逍遥期西赏
  鉴极玄想孤  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  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  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  粲粲黄金躯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草堂先生杜子美

  不见秘书心若失  及见秘书失心疾
  安为动主理信然  我独觉子神充实
  重闻西方之观经  老身古寺风泠泠
  妻儿待米且归去  他日杖藜来细听

  东林寺临水坐

  香山居士白居易

  昔为东掖垣中客  今作西方社里人
  手把杨枝临水坐  闲思往事似前身

  吊天竺宝月大师

  东坡居士苏轼

  生死犹如臂屈伸  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  凭仗西方作主人

  除夜

  后山居士陈无已

  七十已强半  所余能几何
  悬知暮景促  更觉后生多
  遁世多为累  留年睡作魔
  西归端着便  老子不娑婆

  后山又有三诗。亦志在西方。今撮其要句附于此。寄参寥诗曰。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唯于世外人。相从可忘年。寄李学士诗曰。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别圆澄禅师诗曰。平生准拟西行计。老着人间此何意。他年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后山居士。真近代诗人冠冕。其拳拳乐邦乃如此。则凡风骚之士。岂可唯以呤安一个字。捻尽数茎髭为务耶。

  钱唐胜事寄江宁府主马侍郎

  (天竺)忏主遵式

  往岁钱唐胜事并  就中安养最存诚
  心池菡萏如长在  须作西方佛上卿

  (侍郎往岁酷于西方净土。尝印造弥陀法门一千卷。分施道俗。因是生于西方)。

  瑞竹悟老种莲

  无为子杨杰

  东林闻说好林泉  社会荒凉几百年
  灵物孰如崔氏竹  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  庐阜重招十八贤
  应笑陶潜又归去  白云幽鸟伴归田

  庐山白莲社

  御溪沙门怀悟

  晋室陵迟帝纪侵  群英晦迹匡山阴
  楼烦大士麾麈尾  十七高贤争扣几
  才高孰谓文中龙  返使伊人思谢公
  烟飞露滴玉池空  雪莲蘸影摇秋风

  赠弥陀道者(即喻弥陀)

  直秘阁黄诰

  净公他日号良医  一悟真空便决疑
  孝行未应忘父母  信心无复念妻儿
  鹿门羞比庞居士  莲社欣逢远法师
  更作西方清净观  白毫常现五须弥

  十六观近体诗

  沙门冲默

  日观

  年来香火寸心明  拟跨迢迢十万程
  每向日轮垂没处  静凝心观便功成
  灵丹岂独瘳诸苦  幻骨须期会五清
  满目山川非故国  终归安养是神京

  水观

  大水凝水没海涯  光明昭彻遍河沙
  空中不觉乾坤大  心外元无雾霭遮
  自恨此生投境晚  因嗟群妄落空邪
  林间不废芭蕉观  只待莲舟促到家

  地观

  融心绝处匪邦基  小道那知有大逵
  天乐满空鸣梵呗  金幢擎地映琉璃
  略无惉懘神根爽  不怕闲浮急景移
  试问海山长不死  何如弹指在瑶墀

  树观

  莫把名言向外寻  觉天境界最高深
  重重宝珠非他物  一一珠光出自心
  超往未成由缺诵  积功终不厌穿针
  无生社友应招手  许我同参悟一音

  池观

  水流八德凝神冷  莲放诸珍眩眼奇
  波镜华间传绝唱  禽翻宝岸影相随
  几年浪迹忘归计  此日追怀定集池
  小憩胡床形梦想  觉来心地独熙怡

  总观

  欲天富乐在层霄  比校恒沙不易饶
  畟塞诸仙戏楼阁  宣扬三宝吹笙箫
  无何境里非凡想  解脱光中未觉嚣
  总观殷勤师子吼  野干惊慑破邪妖

  华座

  遍知夙愿丘山重  陆地生莲合自然
  宝座巍峨难比喻  珍幢高出中方圆
  想成法法元无迹  目击尘尘本太玄
  切忌丝头落魔网  直须消殒此生前

  像观

  真境太高凡目眩  先施像观示常容
  要知相好从何起  直指心源有路冲
  金相炳明如杲日  毫光柔软似轻茸
  会须生佛融方寸  豁破尘昏万万重

  真身

  八万尊崇全体现  光明常鉴刹尘傍
  生死浩劫难遭遇  寤寐存诚未始忘
  铭愿凿山营胜业  刻莲成漏伺朝阳
  风流莲社今千载  犹有嘉声着处香

  观音

  三十六重圆感应  网罗群品出飘沈
  天冠化佛标垂迹  沙界随机演妙音
  璎珞满身笼皓月  杨枝在手露真金
  我生多病常归仰  鼠饮不知江海深

  势至

  冠插金瓶华百亿  摩尼异宝映砗磲
  光含刹土严身相  风动琳琅响佩裾
  念佛圆通功夙着  摄生方便业先祛
  真慈浩漾无涯涘  终日神光蔽草庐

  普观

  圣观才融惑妄轻  凝眸顷刻到华汀
  九莲台稳超凡世  百宝光寒照幻形
  鸟语琼林混天乐  波摇金沼契圆经
  不知几劫竛竮苦  洗耳今朝试一听

  杂观

  六十万亿巍巍量  悠悠凡浅未应窥
  宝池常想融粗相  尘刹垂形适异宜
  圣语昭彰无可议  佛身胜劣合先知
  裹粮日日欲西迈  谨勿将心起大疑

  上三品

  脱得棘林登上品  芬陀华在火中开
  禅可久寂已无浪  心镜元明不受埃
  此去便成无上忍  新游争仰出群才
  填空烈圣浑垂手  特与金刚胜妙台

  中三品

  小教岂能营净业  回心入大始应知
  因崇诸戒无玼玷  果证三明绝妄痴
  耳听出家离苦法  心持无我是真基
  屈伸臂顷出三界  一朵莲房出宝池

  下三品

  愚流习恶久成风  平昔那知黑白踪
  直待垂终诸业现  方惊已困四蛇攻
  自非宿善熏闻力  安得称名勇猛功
  陡觉凉风吹业火  玉毫光里面金容

  庐山莲社

  监簿喻良能

  远公结社事清修  永睿宗雷并俊游
  千古空余旧名字  白莲零落不胜秋
  前生我是比丘身  处处云山有宿因
  何日尘缘都净尽  重为香火社中人

  次韵莲社

  释褐刘淳叟

  买酒却邀陶令入  闭门不放谢公游
  风流千古无人会  闲却芙蕖几度秋

  庐山十八贤

  东溪释祖可

  不能晋室扶倾覆  尽作西方社里人
  岂意一时希有事  翻令元亮两眉颦

  怀安养故乡诗(并序)

  樝庵法师有严

  余以安养为故乡。乃即心净土。虽久思归。且步覆未至。可不哀哉。因作是诗焉。读者幸无以取舍为诮。

  达士身心非迩遐  虽云四海尽为家
  争如故国游琼树  况得通衢御宝车
  屈指多年不归去  论情凡事杳无涯
  空烦父母倚门望  待孕池莲九品华
  几年衣袂惹京尘  志气陵云莫自伸
  南雁数声乡梦断  秋风终夕泪痕频
  此回若不怀归计  向后从谁结善邻
  请看路傍埋朽骨  其中多是未归人
  西方真净本吾家  今忆归程十万赊
  客路竛竮都已困  风尘孤苦最堪嗟
  七重树耸千般乐  八德池深四样华
  莫怪近来乡梦切  柰何荣辱事无涯
  昔年容易别琼楼  本也无心作远游
  岂意而今发垂雪  片怀长挂月西钩
  枕中忍思飞归鸟  槛外频惊落叶秋
  一炷檀烟一声磬  等闲遥望泪横流

  樝庵法师。专修净业景暮之切。见之于诗。岂意。而今发垂雪。片怀长挂月西钩。佳句也。非识妙者。莫能窥。然此诗赓者甚众。不能备录。独保福询师。有短景只嗟鱼少水。长途仍恐象无钩之句。颇脍炙人口。草庵录所载误矣。

  怀西方诗

  北山法师可旻

  家在天涯落日边  望中行树隔云烟
  一弹指顷虽能到  三历僧祇或不前
  珠网七重光匼匝  莲华四种色新鲜
  归时善友相迎迓  应问抛离几许年
  但能忻厌作行持  本性唯心岂不知
  三界飘蓬情染惹  四生流浪力羸疲
  弯弯玉兔初生处  烁烁金乌欲坠时
  黄面老亲频倚望  急须脂辖促归期
  已知今是昔何非  深掩柴门到落晖
  竹尾轻摇新月上  帘腰半卷宿云归
  山林气味盈怀抱  松柏香烟满布衣
  片石蒲团长燕坐  寸心西趁落霞飞
  西指西瞿更向西  向西西去有招提
  华开菡萏光无夜  地布琉璃莹绝泥
  风动法音强八咏  池流德水胜双溪
  临终但得超生去  九品从教低处低

  又五言二首

  娑婆堪忍界  稚小着嬉游
  送想凭红日  伤心已白头
  袅袅莲千朵  弯弯月一钩
  未知何日往  弹指到琼楼
  一等根茎别  千华永莫齐
  开敷承佛足  奇妙入经题
  叶嫩金浮水  根灵玉在泥
  誓期缘谢日  步步踏归西

  湖州觉海弥陀阁

  祠部张景修

  仙潭觉海唐兴善  像设瑰琦古至今
  殿柱倒书雷部火  市桥横渡木观音
  窗前竹影摇金翠  风外莲香散水沈
  况有弥陀新建阁  动人无限往生心

  西归轩

  萝月禅师昙莹

  君言乐国是吾家  自笑飘零客路赊
  一点归心悬落日  百年幻事寄空华
  脐轮不鼓经帘卷  鼻观常清篆缕斜
  正念相成无外物  小窗行树绿交加

  忆佛轩诗(并序)

  雪溪首座希颜

  自古有言。人生百岁七十者稀(予)十六祝发。叨预僧列。今幸七十处世非久。朝夕人耳。平居非不诵经称佛。犹恨未为专注。遂取首楞严势至章。若人忆佛念佛。见前当来必定见佛之语。命小轩曰忆佛。庶几以为临终见佛光容耳。且作山偈以系于右。

  多年逃逝鬓如丝  忆佛难忘十二时
  咄咄自嗟为荡子  几番华发路边枝
  自怜忆佛暮年深  除佛无能写我心
  谁道万金为客好  终非一饭在家林
  随波逐浪去翩翩  弹指声中七十年
  岂不向来知忆佛  欲从老去更加鞭
  扫除意地空空已  焕发心华粲粲然
  决定此身如许见  风埃蝉蜕笑谈边
  有盟晚景欲重寻  唯是拳拳忆佛心
  数缕香消春坞冷  一龛灯映夜窗深
  破畦蔬雨滋香积  落涧松风发妙音
  自恨不归甘自弃  既归安用越人吟
  三椽老去许安贫  佳处无如忆佛真
  万事了知犹堕甑  百年唯此可书绅
  岩间静寄蒲团夜  松下聊供茗怨春
  闭户不忘常忆佛  愿常终似影随身
  平日丛林见祖师  还如忆佛在今时
  但安谷底三椽地  不挂胸中一缕丝
  幽径落华浮涧水  小窗斜日下松枝
  寂然真境知谁见  唯佛常多入梦思
  早寻史汉学为文  自许平生在博闻
  弃置寸阴随逝水  思量于我竟浮云
  闲中自识藏身稳  胜处谁知忆佛勤
  沈谢曹刘今底处  草莱三尺但荒坟
  我欲今身见佛来  佛今于我岂悠哉
  但能一念心无倦  不假三祇眼便开
  紫燕黄鹂啼妙旨  清溪白石示珍台
  要知成现还家路  谁道无人为挽回
  名利毛绳截骨仇  漆园犹自比蜗牛
  浮生最是无双处  忆佛须知第一筹
  母子但能同室住  风埃安用远方游
  前程罢问从今始  纸帐蒲团稳坐休

  读往生传有感

  云庵法师了洪

  飞山之书  金方在西  昔贤归去
  胡不思齐  白发易老  客路空凄
  志意归去  凭此指迷

  净土咏史

  西湖居士李济

  居士道号西归子。元武林人。寓居苕溪。先祖四世登科来处清白。深明净土之教。尝拟诸咏史。作称赞净土诸上善人诗。凡五百余首。盖于净土如理而修者。悉缀其行业。形于篇章。虽小善不遗。可谓乐道之人也。其文现行于世。今撮其纪圣师者二十五首以寄。此录庶资见闻云尔。

  叙佛化缘

  能仁现秽取娑婆  折摄刚强方便多
  横截爱河无别法  唯教专志念弥陀
  无边刹土非无净  唯我弥陀愿海深
  十念功成蒙接引  端如默铁化精金

  述制作意

  古往今来浩劫波  二轮迭运急如梭
  循环六趣无休歇  不解西归柰尔何
  千古英雄一窖尘  昔贤犹有是非心
  我今敬读往生传  辄效周昙咏史吟

  文殊菩萨

  稽首曼殊大圣师  深谈念佛接群机
  遂令法照洪斯教  五会王宫道转辉

  普贤菩萨

  遍告亲宣十愿王  指归安养理昭彰
  向来慈觉莲华社  曾以鸿名壮宝坊

  普慧菩萨

  苇江会里萃群贤  大士埙篪悉预焉
  底事助扬真佛化  只应悲愿广无边

  天亲菩萨

  唯识论师曾说偈  弥陀乐国愿超生
  只因果报无诸苦  列圣宗归道化行

  马鸣菩萨

  造论通宗百洛叉  摧邪显正慑群魔
  示人不退有奇术  唯教专心念佛陀

  龙树菩萨

  匡持像运着勋庸  说偈婆沙大论中
  愿共众生生彼国  普令具缚脱樊笼

  五通菩萨

  娑婆人未识阿弥  直往西方为请祈
  佛及萨埵俱时现  爰持宝叶遍图之

  庐山远法师

  莲社开端接后人  翕然缁素总来亲
  十年三睹庄严相  定作金台上上身

  南岳思大禅师

  梦感弥陀为说法  空中宝像显神灵
  天童给侍瓶常满  舍识亲承圣众迎

  天台智者大师

  昔同南岳睹毫光  一诵莲经悟药王
  论释十疑垂万代  唱经况复示西方

  壁谷神鸾法师

  流支直指佛长生  焚却陶仙十卷经
  龙树垂形宣至训  终时俱听管弦声

  京师善导和尚

  画三百壁净土相  写十万卷弥陀经
  贵贱不论皆激劝  况登高柳定祈生

  新定康法师

  洛下文书累放光  化行新定嗣余芳
  口中十佛随声出  消得儿童为播扬

  五台照禅师

  常瞻三圣现虚空  多谢文殊指示功
  歘感神僧来预报  三年汝托宝华中

  永明智觉禅师

  七返俱拈净土阄  毕生不退事精修
  神栖安养因成赋  堪以慈容挂九幽

  孤山中庸法师

  通经十疏辩河倾  绝笔弥陀净业成
  陶器坟中收幻质  昭然精爽定西征

  四明法智法师

  十僧曾约三年忏  忏罢焚躯愿往生
  虢略慈云虽请住  终修三昧作西行

  天竺慈云忏主

  般舟三昧九旬修  大小弥陀忏更留
  星殒香消忽西去  空余千载仰嘉猷

  长芦慈觉禅师

  发明五惑制高文  要使群盲识净因
  况感普贤并普慧  莲华胜友益归仁

  灵芝大智律师

  道继南山阐律乘  志洪乐土办归程
  临终说偈加趺化  湖上俱闻天乐声

  南昭庆常法师

  西湖社客千人集  光我庐山孰比肩
  要识当年奇特事  请看碑刻尽朝贤

  和渊明归去来兮

  给事凭楫

  给事蜀中遂宁府人。道号不动居士。少有俊声。中大学魁选。作场屋文字。多用圆觉经语。明悟理性。钦伏士论。而又遍参禅林。深达五家宗派。晚年笃信弥陀教法。昼夜不寐。专意净业。作西方礼三卷弥陀忏一集。在乡郡建净土会。感香炉中舍利应现。毫光亘天。尝以俸资。造大藏经及四大部藏。各四十八分施诸山。表佛本愿。一日感怀。和渊明归去来韵。谈净土法门。最为开示。其辞曰。

  归去来兮。莲社已开。胡不归。念吾年日就衰迈。况世态之堪悲。想东林之遗迹。有先贤之可追。趁余生之尚在。悔六十之前非。如新沐之弹冠。类浴罢而振衣。涤尘垢以趍洁。造妙道之离微。顾瞻前路。归心若奔。入慈悲室。登解脱门。万境俱寂。一真独存。炉香满炷。净水盈樽。望西方以修观。祈速睹于慈颜。入念佛之三昧。觉身心之轻安。超九莲之上品。开六超之幽关。会精神于正受。杜耳目之泛观。俟此报之云尽。指极乐而径还。循宝树以经行。践华园而回旋。归去来兮。唯净土之可游。念阎浮之浊恶。舍此土而何求。喜有寿之无量。曾何苦以贻忧。与上善人同会。友补处为朋俦。池具七宝。黄金为舟。地平布于琉璃。无高下之坑丘。乐音起于风树。佛声发于水流。闻者咸念三宝。忻尘缘之自休。已矣乎。人生如梦。能得几时。胡为名利之萦留。此一报看尽兮。将焉之。浮世皆幻境。乐土真佳期。布莲种于池内。长念佛以培耔。冀临终时而佛迎。垂叙别而留诗。从此地地增进。决证菩提何用疑。

  拟渊明归去来

  幻住居士任彪

  归去来兮。西方净土誓依归。既出离五浊之生死。亦怙恃三圣之慈悲。嗟人生之幻化。抚急景以难追。悟世缘如昨梦。悼既往已皆非。逮衰年以学道。类大寒而索衣。悔青春之放逸。误白业以亏微。三涂苦趣亿劫迷奔。如何解脱。有大法门。疑之则远。信之斯存。谁其尸之。弥陀世尊。舒玉色之毫相。晃紫金之容颜。蔽诸来之大众。显须弥之金山。是以戒须坚持三聚。齐则勤修八关。加十念以精进。庶礼足而谛观。幸人身而不尔。犹宝所而空还。虽圣凡之超绝。喻水月以何难。归去来兮。西方净土多胜游。宝树罗网出妙音。天衣纯陀不用求。但受诸乐之极。永无众苦之忧。我弥陀世尊。四十八愿度众生。百千三昧顿熏修。于洪誓海。乘大愿舟。更无波旬魔怨。但有声闻比丘。聆变化之众鸟。演法音而宣流。观音势至坚固力。接引行人无时休。已矣乎。末法众生多弊恶。诸苦境界叵淹留。归去来兮。兜率终有堕。龙华未可期。唯有极乐国土。功德庄严如此。光色莲华开九品。清净海众待多时。但办信心不退转。决定往生无可疑。

  追和渊明归去来辞(并序)

  拙庵宗师戒度

  拙庵野夫。抱疾林下。一日少间。试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之不觉释卷而长叹。盖与予怀异世而同辙也。渊明乃一俗士尔。贫苦非不迫切。尚且轻五斗粟。不忍折腰于乡里小儿。自免去职乐赋归欤。况释氏子。为解脱故而求出家。返奔走于尘域。而不知止。不为渊明羞乎。予素以安养为故乡。欲写鄙怀以自勉。辄追和高韵。览者幸无以效颦见诮。亦各言其志也。丁酉季秋望日书。辞曰。

  归去来兮。回首故乡何日归。觉寒来而暑往。劳梦寐以含悲。昔偶尔而为别。今悔之而莫追。望莲池之胜友。实负愧而知非。嗟几生之漂泊。失系珠于内衣。旋深思而猛省。何节操之卑微。欲归便归。一志西奔。长生不死。众妙之门。唯心本具。真性常存。弃捐周鼎。返认匏樽。空受赐于华屋。遂孛戾于慈亲。慨众苦之迫切。必去危而就安。虽无适而不可。柰客路之间关。托二八之妙境。入正受而遐观。匆全心而发现。喜合浦之珠还。混尘刹之净秽。随足处以盘桓。归去来兮。谢绝于外游。且毁形而坏服。唯解脱之是求。曷区区而逐物。恬然而弗以为忧。丧自家之珍宝。抛祖父之田畴。方饥绝粮。欲济沉舟。曾流俗之不若。夫是之谓比丘。苟闻义而不徙。盍寻源而挹流。照万缘之寂寂。藏六用之休休。已矣乎。人生变化同四时。天边日月无少留。不自为计将安之。有生必有死。百年谁与期。宜寸田以耕耨。频爱草以耘耔。结庐山之净社。咏樝庵之新诗。送心想于落日。倏如羽化断无疑。

  赞净土渔家傲(并序)

  北山法师可旻

  我家渔父。不比泛常。一丈六之身材。三十二之相好。说聪明也。孔仲尼安可齐肩。论道德也。李伯阳故应缩首。绝偏武略。独战退八万四千魔兵。盖世良才。复论贩九十六种外道。拱身誓水。坐断爱河。披忍辱之蓑衣。遮无明之烟雨。慈悲帆挂方便风吹。撑般若之扁舟。游死生之苦海。誓山月白。觉海风清。钓汩没之众生。归涅槃之篮笼。如斯旨趣。即是平生暂歇钓竿。乃留诗曰。

  家居常寂本优游  来执鱼竿苦海头
  直待众生都入手  此时方始不垂钩

  曾讲弥陀经十遍。孤山疏钞频舒卷。事理圆融文义显。多方便。到头只劝生莲苑。本性弥陀随体现。唯心净土何曾远。十万程途从事见。休分辨。临终但自亲行转。

  四色莲华间绿荷  一莲华载一弥陀
  莫疑净土程途远  日日人生雨点多

  我佛莲华随步踏。黄金妙相青螺发。因地曾将洪誓发。四十八。众生尽度成菩萨。宫殿红香华影合。宝阶三道琉璃阔。水鸟树林皆念法。声嘈囋。空中零乱天华撒。

  行树阴阴布七重  宝华珠网共玲珑
  百千种乐俱鸣处  天雨曼陀散碧空

  彼土因何名极乐。莲华九品无三恶。虽有频伽并白鹤。非彰灼。如来变化宣流作。九品一生离五浊。自然身挂珠璎珞。宛转白毫生额角。长辉烁。百千业障都消却。

  六方诸佛说诚言  舌相三千广赞宣
  池上托生莲九品  未知生向那枝边

  佛赞西方经现在。广长舌相三千界。为要众生生信解。临终迈。不修净业犹何待。七宝池塘波一派。莲华朵朵车轮大。华内托生真自在。分三辈。阿鞞跋致长无退。

  但得莲中托化来  从教经劫未华开
  华中快乐同忉利  不比人间父母胎

  鹦鹉频伽知几只。音声和雅鸣朝夕。演畅五根并五力。令人忆。心飞恨不身生翼。从是西方十万亿。山长水远谁人识。唯是观门归路直。真消息坐澄劫水琉璃碧。

  兀坐初修水观成  微风不动翠波静
  幽深境界谁人见  一片琉璃照眼明

  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乐邦清净本吾家  既有归期岂惮赊
  行计会须勤策进  淹留无虑在天涯

  理性本来长自在。灵通昭彻光无碍。因被无明风恼害。真如海等闲吹动波千派。五蕴山头云叆叇。遮藏心月无光彩。六贼会须知悔改。除贪爱。刹那跳出娑婆界。

  混然凡圣本同途  一点灵明体一如
  只为妄情随物转  至今颠倒未逢渠

  为厌娑婆求净土。驰情送想存朝暮。谁信不劳移一步。西方去楼台隐隐云深处。珠网为光华作雨。金沙布地无尘土。怎不教人思去路。心专注。坐观落日如悬鼓。

  清风为我拂寥狖  不许残云遮屋角
  禅居深掩静无人  坐看一轮红日落

  四相相催生病死。死魔不定朝难保。争似寅昏持佛号。西方好。树林水鸟称三宝。磨灭等闲髭鬓皓。乐邦行计唯宜早。万亿国邦非远道。休烦恼。一弹指顷能行到。

  经赞弥陀愿力强  劣夫为喻从轮王
  四天一日行周遍  西去应非道路长

  人世罪冤知底数。前程不是无冥府。争似静焚香一炷。无行住。声声称念弥陀父罪业尽消生有处。弥陀愿力堪凭据。十念一心存旦暮。西方路。功成足步红莲去。

  谁知端坐却能游  顷刻心飞到玉楼
  竹影月移来户牖  便疑行树在檐头

  万事到头无益己。寻思只有修行是。若送此心游宝地。还容易坐观。落日当西坠万顷红光归眼际。眼开眼闭长明媚。此观成时知法味。心欢喜临终决定生莲里。

  九品莲华次第排  也应荷叶翠相挨
  未知何日生莲界  无柰晨昏甚挂怀

  西望乐邦云杳隔。一钩新月弯弯白。意欲往生何计策。劳魂魄弥陀一念声千百。金殿玉楼为屋宅。七重行树强松柏。华里托生非血脉。真高极。乐天不是蓬莱客。

  遍看玉轴与琅函  苦劝劳生脱世凡
  净土好修还不肯  莫教披却有毛衫

  富贵经中谈净域。赤珠玛瑙为严饰。彼土众生当晓色。擎衣裓。妙华供养他方佛。稚小嬉游随没溺。娑婆是苦何曾识。忻厌迩来方有力。从朝夕。静焚一炷香凝碧。

  既有身心求净土  可无门路去娑婆
  修行也只无多子  十念功成一刹那

  文墨尖新无处用。已将名利浑如梦。一弗数珠随手弄。休千种。唯闻念佛心欢勇。滉漾空中仙乐动。笙箫声细天风送。接引凡夫归圣众。香云捧。男儿此日方崇重。

  览遍经文与律仪  频频唯劝念阿弥
  一声消尽千生业  何况唠唠久诵持

  休纵心猿驰意马。牢将系念绳头把。说破十疑因智者。争传写。庐山又结莲华社。十八大贤居会下。功成五色云西驾。诸上善人都在那。相迎迓。聚头只说无生话。

  池边行树不全遮  袅袅金桥露半斜
  忽见化生新佛子  红莲开处噪频伽

  三十六般包一袋。脓囊臭秽犹贪爱。恰似蜣螂推粪块。无停待朝朝只在尘中㔣。若解坚心生重悔。宁拘恶逆并魁脍。一念能消千劫罪。生华内满身璎珞鸣珂?。

  纷纷世态尽空华  讲外无余挂齿牙
  一弗数珠新换线  阿弥陀佛做冤家

  一点神魂初托魄。青莲华里琉璃宅。毫相法音非间隔。虽明白到头不似金台客。九品高低随报获。或经劫数华方拆。若是我生心性窄。应煎迫。未开须把莲华擘。

  菊脑姜牙一饭余  其他安敢费功夫
  从今十指无闲暇  且尽平生弄数珠

  净土故乡嗟乍别。天涯流浪经时节。老去染沾眉鬓雪。思归切。闻声愿寄辽天月。念念时时修净业。临终佛定来迎接。有誓表为诚实说。广长舌三千遍覆红莲叶。

  唯将焚诵是平生  夜夜唠唠一二更
  只影自怜尘世外  风前月下恣经行

  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暮鼓晨鸡不住催  逡巡容貌变衰颓
  莫言白发浑闲事  总是无常信息来

  西土纹成东土坏。星飞一点千华界。勿讶神魂生去怪。无遮碍。乐邦只在同居内。八德池深华又大。加趺端坐莲华载。耳听法音心悟解。低头拜。从今跳出胞胎外。

  赞西方渔家傲

  西余禅师法端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周回绕。黄金砌地为阶道。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声声告。不是修行何得到。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望江南(十二首)

  白云法师净圆

  娑婆苦

  娑婆苦长劫受轮回。不断苦因离火宅。只随业报入胞胎。辜负这灵台。朝又暮寒暑急相催。一个幻身能几日。百端机巧衮尘埃。何得出头来。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争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

  娑婆苦情念骤如风。六贼村中无暂息。四蛇箧内更相攻。谁是主人公。无慧力爱网转关笼。一向四楞低搭地。不思两脚欲梢空。前路更匆匆。

  娑婆苦生老病无常。九窍腥臊流秽污。一包脓血贮皮囊。争弱又争强。随妄想耽欲更荒唐。念佛看经云著相。破齐毁戒却无妨。只恐有阎王。

  娑婆苦终日走尘寰。不觉年光随逝水。那堪白发换朱颜。六趣任循环。今与古谁肯死前闲。危脆利名才入手。虚华财便色追攀。荣辱片时间。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西方好

  西方好随念即超群。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凝望处决定去栖神。金地经行光里步。玉楼宴坐定中身。方好任天真。

  西方好琼树耸高空。弥覆七重珠宝网。庄严百亿妙华宫。宫里众天童。金地上栏楯绕重重。华雨飘飖香散漫。乐音寥亮鼓清风。闻者乐无穷。

  西方好七宝甃成池。四色好华敷菡萏。八功德水泛清漪。除渴又除饥。池岸上楼殿势飞翚。碧玉雕栏填码瑙。黄金危栋间玻[王*(黍-禾+利)]。随处发光辉。

  西方好群鸟美音声。华下和鸣歌六度。光中哀雅赞三乘。闻者悟无生。三恶道犹自不知名。皆是佛慈亲变化。欲宣法语警迷情。心地顿圆明。

  西方好清旦供尤佳。缥缈仙云随宝仗。轻盈衣裓贮天华。十万去非赊。诸佛土随念遍河沙。莲掌抚摩亲授记。潮音清妙响频伽。时至即还家。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但具三心圆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神力不思议。临报尽接引定无疑。普愿众生同系念。金台天乐共迎时。弹指到莲池。

  乐邦文类卷第五

  后序

  修净土者常多。得其门而径造者无几。论净土者常多。得其要而直指者或寡矣。曾未闻有以自障自蔽为说者。因得以言之。夫自障莫若爱。自蔽莫若疑。但使疑爱二心了无障碍。则净土一门。未始间隔。

  弥陀洪愿常自摄持。必然之理也。昔无为子。尝序天台十疑论有曰。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斯言可谓知本矣。请试以一事订之。如晋远法师。蕲向西方。尝结莲社于庐山。以渊明则招之。贵其能达而断爱也。于灵运则拒之。为其心杂而念不能专也。岂非政以二者为净土之津要乎。余于是得净土之说。异乎昔之云者如是而已。盖尝谓。今有慕修净业者。当如渊明可也。虽招之不来。笱愿之必达。要是胸中了无一物。求念尚不可得。何爱之可断乎。故不求则已。求则孰御焉。抑余尝拟净土赞有曰。但除自障碍要生即便生。又曰。不断拖泥缆。徒加舟楫功。盖亦有激云尔。吾宗宗晓讲师。既以净业自力。将又推己。及物纂乐邦文类。自经论而下。与夫古今名公暨吾释氏之文。凡有关于净土。悉发挥而载集焉。其为书富。为说博。劝信甚详。至于示造修。不一端而止。究其用心。可谓勤。且美矣。虽然吾恐多方以惑。其志不一。念不断爱。以自障蔽。则又吁可悲也。故特表发其说。有以贯之。愿与同志者。一之以专念。本之以断爱。而后加之以善愿。则净土门断可造矣。斯文岂徒然哉。

  时庆元庚申良月圆日南湖柏庭(善月)序

  怀净土诗(一百八首)

  天目中峰禅师明本

  尘沙劫又尘沙劫。数尽尘沙劫未休。当念只因情未瞥。无边生死自羁留。

  四大聚成元兔角。六根传住白龟毛。沤花影里翻筋斗。出没阎浮是几遭。

  东海一丸红弹子。流光日日射西林。世间多少奇男子。谁向窗前惜寸阴。

  捏目横生空里华。妄将三界认为家。大千常寂光明土。不隔纤尘总自遮。

  爱绳牵入苦娑婆。器到黄泉泪转多。孰谓别离穷劫恨。通身浑是古弥陀。

  迷时无悟悟无迷。究竟迷时即悟时。迷悟两头俱拽脱。镬汤元是藕花池。

  四十八愿水投水。千百亿身空合空。法藏慈尊无面目。不须重觅紫金容。

  正念阿弥陀佛时。宝池树影日迟迟。更驰心欲归清泰。又是重裁眼上眉。

  浊水尽清珠有力。乱心不动佛无机。眼前尽是家乡路。不用逢人觅指归。

  万劫死生如重病。一声佛号最良医。到头药病俱忘却。不用重宣母忆儿。

  成住坏空真净土。见闻知觉古弥陀。但于当处忘生灭。父子相牵出爱河。

  一炉古篆一枝莲。目挂寒空万虑捐。清泰故家归便得。谁分东土与西天。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

  大梦宅中无一法。于无法处有千差。回观自性离分别。念念纯开白藕华。

  暗室中藏大黑蚖。未曾驱尽莫耽眠。髑髅压碎须弥枕。匝地香风绽白莲。

  藕池无日不花开。四色光明映宝台。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

  血池干处藕池清。剑树枯时宝树荣。苦乐本来无住相。于无住处自圆成。

  乐土本无三恶道。禽声浑是佛宣流。当机未尽众生界。啼断春风卒未休。

  鹦鹉频伽绕树鸣。好音和雅正堪听。殷勤不断缘何事。曲为劳生味己灵。

  自家一个古弥陀。声色头边蹉过多。狭路相逢如不荐。未知何劫离娑婆。

  故乡易到路无差。白日青天被物遮。剔起两茎眉自看。火坑都是白莲花。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刹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华国里人。

  佛与众生夙有缘。众生与佛性无偏。奈何甘受娑婆苦。不肯同头着痛鞭。

  念根是一串轮珠。痛策归鞭作远图。念到念空和念脱。不知身住白芙蕖。

  人间天上与泥犁。劳我升沈是几时。白藕有根如不种。尘沙生死自羁縻。

  七重行树影交加。昼夜开敷白藕华。佛手自来遮不得。众生何事觅无涯。

  白玉毫吞红菡萏。紫金聚映碧琉璃。本来自性常如此。既禀同灵合共知。

  黄金丈六老爷身。白藕常敷劫外春。等视众生如赤子。以何缘故不相亲。

  六时不断雨天华。风味新奇孰有加。清旦满盛衣裓里。归来重献佛袈裟。

  烛破群幽大日轮。光明中现紫金人。妙存心观忘诸见。觌体何曾间一尘。

  最初注想存涓滴。念力增深至禹门。观尽百千香水海。不消轻放一毫吞。

  独坐幽斋万虑逃。一团山月上松梢。不将迷悟遮心眼。尽是眉间白玉毫。

  八功德水映金沙。百宝楼台散晓霞。更有一般奇特事。开敷红藕大如车。

  自性弥陀不用参。五千余卷是司南。不于当念求真脱。拟逐文言落二三。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自心无住云何了。系念慈尊六字名。和念等闲都打脱。西天此土不多争。

  自家一个弥陀佛。论劫何曾着眼看。今日更随声色转。这回欲要见还难。

  贺了新正看上元。万家银烛照金莲。展开常寂光明土。佛法何曾不现前。

  示入泥洹记仲春。风前歌舞恨波旬。谁知自性黄金佛。常共千华转法轮。

  寒食荒郊尽哭天。有谁遥念老金仙。劫初埋向莲华土。不要人来化纸钱。

  初夏清和四月时。九龙喷水沐婴儿。乐邦化主无生灭。只把黄金铸面皮。

  不悬艾虎庆端阳。惟面西方古道场。一炷炉熏一声磬。六门风递藕花香。

  清泰故家无六月。从教火伞自张空。金沙地上经行处。阵阵吹来白藕风。

  七月人间暑渐衰。晚风池上正相宜。遥观落日如悬鼓。便策归鞭已较迟。

  登楼共赏中秋月。回首谁思父母邦。不问多生逃与逝。至今垂念未相忘。

  谁知九日东篱菊。便是西方四色花。一个髑髅干得尽。百千闻见自无差。

  人间十月尽开炉。深拨寒灰问有无。金色愿王元是火。能烧干劫爱河枯。

  群阴剥尽一阳来。五叶心花当处开。遍界枝条无著处。香风吹上玉楼台。

  腊尽时穷事可怜。东村王老夜烧钱。即心自性弥陀佛。满面尘埃又一年。

  一串数珠鸟律律。百千诸佛影团团。循环净念常相继。放去拈来总一般。

  念佛直须图作佛。不图作佛念何为。但当抱识含灵者。白藕华皆有一枝。

  念佛须期念到头。到头和念一齐收。娑婆苦海风涛静。稳泛乐邦红藕舟。

  四蛇同箧险复险。二鼠侵藤危更危。不把莲华栽净域。未知何劫是休时。

  人间五欲事无涯。利锁名缰割不开。若把利名心念佛。何须辛苦待当来。

  自性弥陀绝证修。只消扣己便相投。瞥于当念存能所。又被空华翳两眸。

  深思地狱发菩提。父母家邦勿再迷。痛策归鞭宜早到。莫教重待日沈西。

  要结莲华会上缘。是非人我尽倾捐。无时不作难遭想。欢喜同登解脱船。

  为存爱见起贪瞋。埋没黄金丈六身。今日幸然归净土。不应仍旧惹风尘。

  藕丝缚住金乌足。业火烧开车轴花。更有一般难信法。脚尖踢出佛如麻。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种西天九品莲。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心坚。

  七重密覆真珠网。三级平铺码瑙阶。安养导师悲愿切。遥伸金臂接人来。

  寄语娑婆世上人。要寻归路莫因循。银山铁璧如挨透。千叶莲开别是春。

  长鲸一吸四溟干。自性弥陀眼界宽。眉里玉毫遮不得。珊瑚枝上月团团。

  六时扣问黄金父。赤子飘零几日归。话到轮回无尽处。相看不觉泪沾衣。

  朝参暮礼效精勤。金沼莲胎入梦频。粉骨碎身千万劫。未应容易报慈尊。

  才要归家即到家。何须特地起咨嗟。门前大路如弦直。拟涉思惟路便差。

  一钩萝月照松龛。门外无人宿草庵。万亿紫金身化主。不离当念是同参。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飞总是魔。

  势至曾参日月光。教令存想念西方。自从亲证三摩地。不离慈尊左右傍。

  泥牛耕破莲华土。铁马蹋翻功德山。自性弥陀浑不觉。犹将心镜照慈愿。

  道人别有惟心土。不属东西南北方。眨得眼来千里隔。难将悲愿当慈航。

  观经是一卷家书。日落之方有故居。多办资粮期早到。免教慈父日嗟吁。

  兄呼弟应念弥陀。要与浑家出爱河。办得此心常与么。直教佛不奈伊何。

  跳出娑婆即是家。不须特地觅莲华。娑婆不异莲华土。自是从前见处差。

  昔有士夫吴子才。扣棺日日唤归来。虽然迹未离三界。已送神栖白藕胎。

  莲华国土无金锁。闻见堆中有铁围。透得目前声与色。百千贤圣合同归。

  活计惟撑一只船。流行坎止只随缘。古帆几度张明月。满目纯开佛海莲。

  船居念佛佛随船。常寂光摇水底天。两岸中流如不触。枝枝红藕发心田。

  破晓移船直过东。满帆披拂藕华风。一尊自性弥陀佛。出现扶桑照眼红。

  船上西来忆故乡。四花地上晚风凉。飘零不奈归心切。一片轻帆挂夕阳。

  任运移船过水南。不须向外觅同参。自家屋里弥陀佛。念念开敷优钵昙。

  船驾天风上北方。风汀月渚映心光。忽移念入同居土。不觉浑身在藕航。

  船往东西南北了。依前不离古滩头。等闲拨转虚空柁。香气满船花满舟。

  若不行船便住家。从教门外拽三车。笑看火宅深深处。陆地纯开水面华。

  现成公案绝商量。晓磬频敲蜡炬长。昼夜六时声不断。满门风递白莲香。

  心中有佛将心念。念到心空佛亦忘。撒手归来重检点。花开赤白间青黄。

  念心如影每随形。静闹闲忙不暂停。打破形躯和影灭。西天此土绝途程。

  青旦黄昏礼忏摩。低头泣告老弥陀。轮回六趣知多少。誓欲今番出网罗。

  扶出顶中红肉髻。扫空省里白毫光。阿弥陀佛和声吐。旷劫轮回应念忘。

  金沙地上无红藕。赤肉团中有至尊。千圣顶?移一步。等闲踢倒涅槃门。

  六个驴儿拽辆车。雨余泥滑路尤赊。阿弥陀佛悲心切。痛策归鞭欲到家。

  念弥陀佛苦无难。入圣超凡一指弹。除却弥陀存正念。万般闻见不相干。

  是非莫辩事休寻。更遇繁难莫惧心。常与愿王省厮结。百千魔恼不能侵。

  弥陀西往祖西来。念佛参禅共体裁。积劫疑团如打破。心花同是一般开。

  讲座平分性相宗。相成相破不相同。朅来讲到花池上。菡萏何曾两样红。

  佛教戒衣持净戒。律云五戒未全修。那知六字真经里。八万威仪一句收。

  六方佛出广长舌。俱赞娑婆念佛人。须信白莲花世界。无时不散劫壶春。

  动地惊天勤念佛。槌门打户劝修行。问渠因甚么如此。只怕众生入火坑。

  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时。

  念佛不曾妨日用。人于日用自相妨。百年幻影谁能保。莫负西天老愿王。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贫乏之人念佛时。且无家事涉思惟。赤条条地空双手。直上莲华占一枝。

  老来念佛正相当。去日无多莫暂忘。南无阿弥陀六字。是名越苦海慈航。

  尽道少年难念佛。我云年少正相当。看他八岁龙王女。掌上神珠放宝光。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世莫量。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一等师家每劝人。自心三昧不精勤。身居净白莲华土。空把弥陀播口唇。

  一般平等惟心土。贵贱贤愚没两途。漆桶要教连底脱。大家齐用着工夫。

  机动籁鸣惟自然。不谈净土不谈禅。若于句外同相委。百八摩尼一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