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1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上)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则终无余断。非离缚断。

  解触中有三。一略标。二广辨。三破斥 广辨中有二。初广前。瑜伽论说。与受.想.思等者。下会违 广前中有二。初广体。后广业。既似顺起心下是 广体中有二。初广三和分别变异。后广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和合一切以下是 初中又二。初散释三和.分别.变异。后会集论。根变异力等是 初中复三。一释三和。二释变异。三释分别。由三和.变异俱非己能。故前别说。后方释分别 此中由想起言说。何因不说为语言因者。故果例现想疏故 思令心者。取正因等 何因说信等。则自性善 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无为无变异。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据有为缘三变异。若无为缘心二变异。无为无变异功能故 又解依无为有隐有显分位变异。不同有为体有变异故。无为有位异故说名功能。体无功能也 如第七识以第八为根复为境依。说触为二和。

  释业中。初释总文。起尽经说下。引经证成。会违中有二。初会瑜伽。后会集论。

  解相应中。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若约本质。或无本质法一切名等。同缘一境故。与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种。无分别智缘如无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质者。影像名相似。本质名同一。若无本质者。有为缘相似名同一。无为缘境一名同一。此据实缘故不相违。

  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心所例中。第一师不例异熟等者应思。一一不例所以。以义不同故 何故触.作意.思三皆言于心等受.想不尔 胜义不善。谓生死流转 何故与无漏为依。而言善.染违应不与二俱作依。

  心所例中。第三师云。以六义例。今观第四师难意。不例了别及与受俱。则例六门。虽有难言触与触俱。许五法俱为例同故。三释皆以后阿罗汉所不舍藏。唯心王舍藏。为非心所舍藏名。非心所舍藏名所以。前例如是。不尔何故中路例也。此则依初二解为正。并第四释 难中有十。一总非。二却诘。三难令不受熏。四纵难受熏。五他救。六复诘。七彼释。八正难。九转问。十申宗 第四纵难受熏中有五。一一成六体过。二多因一果过。三五种无用过。四势等非次过。五顿生六果过。又彼所说。转问也。由此等。申宗也。

  三喻恒转中。一沉浮两趣间喻。二逢缘波浪起喻。三飘流内外物喻。非佛何能止。

  有四萨婆多。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依作用。立世最为善。如俱舍第二十卷。

  破上座师等因果等义中有二。一叙宗。二正破 叙宗中有三。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如是因果等下是 别显中有三。一举极速以明时。二举一体而成二。三举二体而彰俱有 正破中有七。初总非而起徴。二显相违而破世。三定有无而兴问。四纵灭有而返诘。五序相违而体一。六逐一异而理乖。七总结申难意。

  般若毁菩萨不令入灭定。瑜伽说四人不成赖耶不退亦入。岂不相违。顺此三说中。八地不入。第一师以此为证。故不许取直往八地。佛所诃故。故迂会者名不退也。

  第二明直往者名不退。即有二义。一云瑜伽为正。佛诃耽玩。无胜利故。非彼不入 又解经正。瑜伽依不退者成熟而说。初已曾入后诃故不入。由自在故亦说不退入定。其实不入。

  勘菩萨地少大广行等名。解深密第三当瑜伽第七十八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实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何故心通诸位。则言随义应说。异熟亦通诸位不言随义 已别说舍。何须更说。

  依无相论同性经。无垢识是自性识心。则真如理。故知无垢通二种也。

  然本识有十八名 颂曰。

  无没.本.宅.藏  种.无垢.持.缘
  显.现.转.心.依  异.识.本.生.有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无性摄论云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则种子识。是谁因种。谓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何假余言。此二句意。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无初际通句也。一切法之界。谓与有漏法为因缘。与无漏法等为所依。由一切法界故有诸趣。由等为所依故。有涅槃证得。与唯识第二复次少分相似。然稍差别。如文可知。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中有三解。一云此中但举能藏名阿赖耶。非是藏义具。以对胜性明能藏故 二云此中三藏一切皆具。举能摄藏显所藏性。杂染种子互为缘故。由此持能内执为我则执藏义故具三藏。此上二解论长行中有此文说 第三义云。据实赖耶但以执藏。今据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别似于我。显为我爱之所执藏义意正以所执藏故名阿赖耶。若以能藏解阿赖耶。佛果应名。若以能藏.所藏义解。二乘无学.八地以去应得此名。故唯执藏名阿赖耶。阙则非也。今举能藏彰杂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无学.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执藏名阿赖耶。

  论胜者我开示中。论文唯据究竟证果而说故立正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随应摄故。决定二乘生无色界信有第八得入灭定。明亦为说。然非正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简之。

  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无性解云。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 何容彼类分别计执。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转故。为显二乘定性凡夫。俱生之见未除不得为说。恐增分别见故。非得圣者不为说也 今难若以凡夫有俱生见不为说。二乘已断者亦应为说。若为不愚法者说。凡夫定性亦有不愚。何故不说。故知不为凡夫正说。无性虽言怀我见者不为开示。非尽理言。又此论言障生圣道。凡决定性可尔。与无性同。非圣者身更障圣道故。又虽二乘圣者不为说。多分不愚法故。非同异生。此意不为正说。非不兼说。

  成大乘是佛语中。论有十量。前四对中。更加乐大乘许字。简随一不成。以至教摄为宗故成四因。七因证中。先不记中又有三量。一云若大乘是住自法内为广坏正法说。佛应先记。无功用智佛恒有故。如灭法事。又恒正勤守正法故。又知未来智无著碍故。又有一量云。有法如前。法云佛应先分别记别。后时坏正法者所等起故。如正法灭事。并驴披师子皮教。有七比量。显扬第二十。以十因说大乘言教是佛所说。一先不起。即此初因。二今不可知。则此第二。三多有所作。四极重障故。此中所无。五非寻伺境故。则此第三因。六证大觉故。则第五因中若有大乘因也。七无第三乘过失故。八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故。即此第五中无有大乘因也。九有对治故。即此第六因。十不应如言取意故。即此第七因也。此七因中。一一更应思作比量。

  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 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 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 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 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 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 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 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为九心。方成轮义 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 有分心通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变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若无异境恒作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无性摄论第二卷云。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先说见心也。复言见唯照瞩却结前心。

  五欲非着处者。生上二界亦起我识。

  第一证中集起心者。又解所集种。处起生法。因故名为心。

  破色不相应及心所中。亦应有非染净种所集起心。略无之也。

  许类是假不能持内法实种 前第一卷。如堤塘等假遮实水。此何不尔 暂息灭遮假定可尔。毕竟永持于理未可 若尔佛身别解脱戒等亦毕竟遮。何义不同 遮是息义。可假遮实。持是任义。故假不持。

  破清辨似比量。宗有一分所别不成。如论中道胜义。亦有一分违宗之失。不成如疏中解。同喻如幻者。依俗谛如幻有二徴。如幻实事。非缘生故能立不成。如幻似事。此宗非空所立不成。依胜义谛。彼此二宗一切法皆不可言。非空非不空。非缘生非不缘生。何得以空华等为喻。同喻亦有俱不成失。名似比量。

  第二证中身器离心非有。则八证中第五业果证。

  趣生中言五趣者。佛地论说。以阿素洛多谄诈故说为非天。有诸经中开为六趣。实则天趣。故五趣也。余经亦说通鬼趣摄。随顺理故。或佛地论约多分义。实通二趣。如法华第一抄。

  起无杂者。界地可尔。如欲界五趣四生。何者。烦恼.业.果定属此趣生。而言起杂。如转重令轻。亦有恶趣果人六天中受。人天亦起分别烦恼等。亦有恶趣受别报善业果。如天人中龙象马等.福德鬼等。皆无定属。今言起余可名杂乱 今解不然。彼无定属。唯第八识趣生一定不可转受。转受唯是别报等故。故余名杂。不知何趣何生类故。故若起之便名为杂。第八不尔故名无杂。

  生得善及意识业果起无杂者。如生得善。虽此欲界亦有定属。趣生名无杂不尔。唯意业果无杂。此相从名。非实无杂。此解为正。通五趣得果故。意异熟者。此师不许诸趣转受。唯本处欤。或多分故。亦有实异熟依异熟转受故。意中业果是护法文。生得善者余师义。合之一处。然非准的。

  实准异熟及彼心所名正趣生者。问趣生之体为一为多。若是一者。依六别实心及心所以立总一。如瓶.盆等趣生应假。若许假者违上文故。若实一者。云何依多实法而立体一实耶。若是多者。应如一人六个人趣六生所摄。故为大过 此义应思。趣生是假。经部师难。依六根立命根。命根应是趣生。总一假故 要依实法方可建立故。不违上。所依实故。后解为正 或唯心王是趣生体。心所相从实非趣生。故唯是一 或同在一聚俱言无失。是实非假。应勘瑜伽假实 正实趣生者。正者本识义。趣生本故。余别报五蕴依此相从名趣生。不尔应杂乱。一趣起他趣故。此中唯取正感后业所招识等。为趣生体。

  必住散心非无心及定者。大小共同。摩诃摩耶经。佛入灭定方入涅槃。与八十瑜伽同。此中文或分六。一破经部。如睡无梦。转识无故。余部不尔。次破萨婆多等。三显真异熟。余三文自显。

  受生命终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有必可知者。萨婆多等说有意识行相可知。故今难之云。如可知者。应如余位分明可知。既不分别。明非意识。

  名色互为缘。如心经赞。

  頞部昙。此云疱。渐稠如疱 闭尸。云凝结。彼呼熟血亦言闭尸 健南。此云厚。渐凝厚也。同五王经 钵罗奢佉。云具根。即五七日也。

  第四卷

  四食证末。云说为有情依食住者。皆依示现。中观论破如来品云。如来者亦名众生。又智度论第三十卷云。于二足四足等众生等最为尊胜等。说为有情皆是示现。又言于众生中尊。佛身何必则是众生。入城乞食等皆名依食住。亦示现也。对法第五云。一不净依止住食。谓欲界异生。由具缚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有学.及色.无色界异生。有余缚故。三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等。解脱一切缚故。四示现依止住食。谓诸佛.及已证得大威德菩萨。由唯示现食力住故。摄论第十亦同。唯示现食但说唯佛。世尊实不受食亦不假食。彼约四食作论故不说菩萨。异熟识食彼非示现。故对法据三食作论。恒无漏俱。实无三食。故称示现。实不相违。又此论据八地以去菩萨实是有情非是示现。虽现三食亦不说之。佛示有情。故不为例。或偏依段食。八地已往实不待资 问何故四食一入长养余三非。四种长养三非食耶。瑜伽自释后难。前难如何。

  灭定中。成业论云。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阙第二心。故名无心。如一足马阙一足故亦名无足。

  谓眼等识行相粗动起必劳虑等者。从三乘通义。据实八地已往菩萨无有漏心。何必劳虑。

  破萨婆多灭定识不离身中有二。初叙计后正破。破中有五。一如想起灭难。二寿不离身难。三应非有情难。四根.寿无持难。五经言无属难。萨婆多言。受.想前偏厌。心行说言无。识体非心行。灭定故言有。若尔难言。识体非心行。灭定实无而言有。寿等非心行。定内实无而言有。故论云。寿.暖诸根应亦如识。便成大过。

  破经部本计中有二。初由四难。后总结之。四难者。一无因果不生。二无体非因义。三余非受熏等。四以量成有识 第二由斯理趣下结也。

  七段破有心所中。第四段破救中有八。一以语同心行。二审定遍非遍行法以起后难。此中有三。一总标。二显随有无。三结正。三难思如受.想亦应同灭。四难信等亦无。五受.想例思应有。六例触应有。七受例应然。八想例同此。

  第七段破中有五。一总非救。二引经破例。三结成义。四例有受.想。五违教失。

  难无心所中有五问答。初难中有七。一心同所无难。二法随遍行灭难。三受非大地难。四识非相应难。五应无依缘难。六如经有触难。七受等必俱难。

  难灭定染无记心。云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此中心必有心所。宗也。加之灭定位心文言方足。不尔则有相符极成。染无记心故。因也。如余染无记心。喻也。因脱故字。喻少如字。余皆文足。应义读取。

  第十证中以心为本。诸部总句。有无为染净法皆心为本。萨婆多等无为由心显。有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净法势用最强胜。故说为本也。由此经说若心染净有情染净。经部师意虽亦如是。然心受熏胜于根等。以遍界故说心为本。虽有为之总句。并无为之别句。因心而生。谓色.不相应由心为同类.俱有.异熟因等方始生故。诸心所法理虽亦然。邻近于心依心方住。此上二句别对萨婆多。下二句对经部。如文可悉。疏中但叙大乘四释。此中总释。然观下文之意双破彼部。故说此释。

  业果界地往还后起应无因。摄论第三云。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则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乃至广说。

  时分悬隔无缘义者。对萨婆多。识位中色是异熟故。名行缘识。一则劫数时悬远。二则乖隔。本无果识可名识支。云何名感识位中色。经部师未来世无而言感者。时分悬远。时久隔绝。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识名缘。则隔识支。应说与名色为缘。非与识为缘也。

  十证摄八证者。此第二异熟。是彼第六。此第四执受。是彼第一执受。此第六生死心。是彼第八命终。此第九灭定。是彼第七灭定。此第十持种。是彼第四种子。

  第一能变中。何故第八心所例同心王言亦如是。第二.三能变不然。但举相应不言倒同。

  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识也 第七持业。二义以彰识体。第六依主。将他以明自。若第六标一意不言识者。不能显自。第七加识恐滥依主。故第七但标意名。恐此滥彼故。第六加识显依他故得名故。

  何故四缘三名所依。所缘缘体不名所依。胜者名依。势相亲近。所缘缘疏。是故不立。因则可是。依义则非。

  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惠师义。彼见.相分虽是所执体性都无。亦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也。

  依所依别中。所依具四义者。身根望四识。阙于何义而非所依。且义解云。无决定义。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 此亦不然。下五识俱起上意识。应非五依。亦不定故 又有解云。阙有境义。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摄。由此身根必无与四同分有境。设自身识未必俱起为四识依。以说依用名为有境非依体故。此亦不然。论下文说。虽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摄。若许依用以名有境。五根于八起识不起皆名有境。以依体说。不除有境。唯无决定。若依用说亦应说言无有境义。非一切时恒起识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识定同分故。由此今释。有其别义。夫所杖托皆说为依。具四义者。依中最胜立为所依。劣者不立。

  具决定中何名决定。非定俱有名为决定。决定有四。一顺取所缘决定。下名同境。二明了所缘决定。下名分别。三分位差别决定。下名染净。四能起为依决定。下名根本。其有境为主亦各有四。此四决定.有境.为主。亦随有一种。即是决定.有境.为主。五根于五识。有顺取所缘决定.有境.为主。意识于五识。有明了所缘决定.有境.为主。第七于五识。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五识。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故此五识具四所依。五根能顺五识取所缘故。意识能助五明了所缘故。分别之言明了境义。不尔定心应非五依。七识能令五分位别。第七究竟成无漏时。五定无漏。不尔有漏因七虽转。非究竟故。第八于五种子能起现行为依。总说第八为能起依。准此等证。故知随具则得彼名。若决定.有境.为主。唯但一种不通四者。则应五识无四种根。由此义言。第七于六及第八识。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六七。唯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后四依义皆通前三。论之本意随应疏出。所依之体既具三义。令所生果取自所缘。为第四义。随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缘故。此四义胜皆随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余者不立。于所生果非殊胜故。且色蕴中五根。望余五识.及六.七.八。五尘.法处色望一切识。不相应行及无为望一切识。非识种子望一切识。皆不具三。无前随应三中义故。子细研究都无有故。一切心所随望何识。唯有决定.有境四种随应可具。唯无为主。其诸种子望其自识。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二义。唯无有境。其前五识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并六望七.八一切皆无。无随所应三中四义故。余心.心所一切现行。色.不相应望诸种子一切皆无。诸心所法望自种子阙无为主。以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染.净同故。体是王臣故无为主。亦无令果取自所缘。其八现识望自种子。唯无令果取自所缘。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义故。其中具阙随义应知。已略疏牒。后读应审 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余者。举初所无。例无后故。但举无一则不成所依。何假具述。

  识种不能现取自境可有依义者。疏中有二义。一云前师识种许依本识。本识具三义。可与种为所依。种果不能现取自境。果无自所缘故。异熟识与彼为依。非所依也。故说种有依。不说有所依。

  又解此解识种不能与现行为所依。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无有境故。可有识依义。而非识所依。上来分位差别即染净依。别与为名名分位差别。身根望四识四义皆无。故无过失。

  第三等无间缘依中。又异熟心依染污意。

  天亲解是第七者。论文但言烦恼俱行意。无性亦云。或有说言。与四烦恼相应心名染污意识。故知天亲说为第七 又言此缘未来为境。非必第七。与无性同 若如疏解说为第七者。何故世亲说为第七。无性说为第六。天亲以第六相显略而不论。第七相隐。亦能助润。故明依之。无性据缘当有为境非第七力。故隐不说。唯说第六。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又无性第三。亦同天亲说为第七。如前俱有依中已引之讫。

  疏中二解。法华论中五种法师六千功德。凡夫未得无漏。五根中亦言得互用。有二解。一诸根互用。

  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者。则摄论第三卷。上坐中经部。执色.心展转前为后种。今难则阿罗汉后心不成。无性云。是故色.心前后相生。但应容有等无间缘。无因缘故。

  何故第七缘彼即有四说。正义缘见分。依彼唯有现.种二师。以依现为正。仍不别说四分依何 今解依自体有胜力故。见分有作受之用。所以缘之。不离体故总名缘彼 又解依三分。总有力故。唯缘见分。唯作.受故 或所缘见者。是能缘义。即依.缘同。三分并名见。所以论云。恒与诸法为所依故。

  说六随遍中。云无掉举者此相违故者。问掉.惛相违不许俱决。定.乱相返应不并生 答彼不违故俱起。此相返遂别生 问二二行相各各相违。如何不等。答流荡是散乱。一行得定俱。高.下名惛.掉。故二行相返。由行相别其体亦无。是此师意。

  第三师中。萨婆多贪.恚.慢唯钝。五见.疑唯利。痴通利.钝。今大乘见.疑唯利。四通利.钝。随应许与见.疑俱故。不得以见与贪等俱。亦名为钝。无独钝故。彼有独钝故。由此贪等通迷理.事。疑唯迷理。仁王经云。见五地断疑。事中犹预。阿罗汉疑蝙蝮亦尔。皆异熟生。故法执类。坚着即执。

  第五卷

  此与初变有同不同颂说不说。疏指如枢要者。如十卷中解。

  平等性智唯舍受俱者。观智是初定。平等智初定摄。观智喜乐俱。平等智随喜乐。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说者。取至佛位唯舍一定。未自在随观智。自在不然故 若尔七识因舍俱。净由他喜.乐。因中无寻.伺。果由他引生 答寻.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转。亦应喜.乐非一类。他引不随生。故第二义一切是舍 何故地同。共受即别 喜.乐易脱故恒唯舍受。定不相违故。从能引。若有漏位能依通九地。所依一地摄。随所生故。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与净第八相依相续无动摇故。十地无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随他引故。未无动故。此说法观品。非生观品。犹有漏故。

  末那系中难云。所缘一地系。能缘系随境。所缘九地系。能缘系通九。如总缘我见等 答现行为境显。能缘随彼系。种等境沉隐。能缘系不随 问现行相显可缘起见。种子相沈应不生见 答境通隐显种.现俱境。随系义显不随种系 又难。能缘缘彼地。能所一地系。境为能缘缘。能所俱无覆 答性据类殊。能.所别性。系据缚义。不可别系 问第七缘彼现。能所一界摄。八缘三界种。应随三界系 七.八互相增。能.所一界系。八境不平增。见.境各别系。又八为彼业招。不随境界系。七非业所感。随境一地系。

  问烦恼缚三乘。所执名为藏。法执缚菩萨。所执立藏名 答缚有二。一缚处生死。二缚不得种智。由此得藏名。非是菩萨。

  恒起法执。量云。法执未证法空位。应恒行。二执随一摄故。如生执。

  所立宗因便俱有失。如疏。各有二过。又因有自法自相相违。以无学.圣道意为同法故。同品定有可成害于宗法。故成法自相相违。

  阿罗汉永断染末那中。唯说毕竟断染名舍。不说毕竟伏名舍。故不说直往不退菩萨。亦舍第八四人相违。以心从境实亦应舍。种非永无故略不说。其实亦舍。则是圣道舍门摄。故更不论说。又八地已去法执在故。末那不得舍名。赖耶据烦恼得名。八地等名舍。不相违也。

  护法立末那通法执诤中有十。一违经失.二违量失.三违瑜伽失.四违显扬失.五七八相例失.六四智不齐失.七第八无依失.八二执不均失.九五六不同失.十总结会 或总分三。一立理引证。二总结。三会违。初中有九。即前九是。是故定有下结。言彼无者下会违。

  差别三中。以心对境。境有三位。谓我爱执藏位等。心亦应三。一补特伽罗执位。名染末那。二法执位。名不染末那。三思量位。但名末那。与前三境相应不宽不狭。今第三说平智不说思量位者。今显第七有二位别。一有漏。二无漏。无漏无别。有漏位中有染.不染复分为三。又前三位心境虽相应。而境中无垢不别明显。今对彼境虽宽狭不同。无漏义等故说平智不说末那。计准本识名亦应有四。此加思量。对彼执持故。彼若但说异熟.无垢二名。此但名无覆.平等智。彼但名执持。此亦但名末那。俱染.净故。今此说别故有三名。

  见道全生平等智者。疏中但有一心见道解。设三心见道。后二心有此智。初一心无。多分有故。所论总说。非于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长读论文。见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 问颇有菩萨无分别智入法观。意乐即入后得生观耶。颇有无分别智入生观。意乐即入后智法观耶。答曰不得。菩萨后得必由无分别智为前导故。佛地论云等流之观与根本观同故 问若尔何故言远等流即得.近即不得 答近势难入。远即易入故 又解总无后得入别观。必各更起无分别智引之生故 问初起未自在。后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转 答曰即依此义。遂有意乐后得。不同无分别智。二观别也。佛地论及此论中。据其多分及未自在故。

  平等性智无分别。妙观智引即缘真如。若妙观智相见道引平等智。即缘似真如相。妙观入生空。自不成平等。唯缘第八。此相可知。若第六识入法观位。听闻正法等。入别游观心。平等性智缘何境界。不可缘如及缘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缘外缘听闻正法等。及缘三恶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缘。何故缘似真如等。即许他引。此不许随他引耶。

  所知障中。纵不善不覆二乘名无覆。障菩萨名有覆 又解不善心中亦唯无记。与烦恼障不相违也。问智障不障于二乘即名无覆。惑障不障菩萨应名无覆 答声闻唯求一果。智障故名无覆。菩萨双求二果。惑障故非无覆 问智障障菩萨。即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应非是不善 答智障唯障真见但名有覆。惑障令处生死故通不善。又自损损他故。

  瑜伽第十六引经云。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彼自释云。非先者与诸烦恼恒俱生故。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

  不共无明有二。一与根本俱恒行一切分。余识所无名不共。二不与根本俱名不共。然复有二。一与小.中.大随烦恼俱。不与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与小随惑及根本俱。与中大随俱名不共。随其所应后二亦通上界。然与相应多小上下界别 然为三句。一唯见断。谓独行四谛下者。二唯修断。谓第七识者。三通见修。谓忿等相应。

  第三难中。已灭依此假立意名。何故不依现名心识。但似意耶。意有二义。一依止。二思量。七二义具。余唯依止。过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似第七名意。不似心识名心识 问已灭为依等思量亦名似。六.八现为依。似七有思量。应皆得名意 据实余识皆得意名。已灭似七识现故。但说之为意。

  末那为识缚之本。今观此意。若缘缚体唯据烦恼障 若相缚体据法执说。故此灭已相缚解脱。此若有时所起施等不能亡相。若依烦恼说有相缚。阿罗汉身应无有相。以依缘缚说名藏时。无时名舍藏。不名舍相缚。无法执时名舍相缚 若尔生空智与法执俱。应称相缚。由是总显相应所缘之缚。通三乘断。相缚者唯菩萨断。若由法执。即二乘生空观。亦应有相缚 又论但云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故但由生执成了别缚。是故但应如疏中解。由有末那施等不亡相。即非七义中无相智所摄受。云何见道前及地上有漏施等成施等耶。今显异无漏其相不亡。其无相智所摄受。谓无第六识中执名无相智。非第七识执也。不尔便无波罗密义。又相缚见名相缚。见缚相名见缚。见不明证。不自在故由相缚。相无能证自在力。如何说见缚于相。不尔。如何所取.能取缠 下文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非有漏正因。即显缘缚等非有漏正体。六十五说。现量所行有所缘缚。其清净色.不相应善.及一分无记心心所。非有所缘缚。但由随眠名有漏。与烦恼种俱者。此依别义。亦不相违等广说太精。应取彼会。即显五境有所缘缚。余根心等即无是义。但显与此表有漏俱言相顺。然与五十九断二缚义相违。由此所缘缚有二。一亲。唯现量所行。二疏。即净色等。展转心.境互相增故。言净色.善心.一分无记等非有所缘缚者。据亲相分非。故此论下第八等。说二缚断等者。依疏义说。不尔便与二论相违。更勘和会。既言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非正因。我能行施。明但相缚。非有漏因。如断缘缚。虽断见道及修前八。以未全尽。不名为断。有漏应然。如缘一色。五识及意二所缘缚。并以第七识与漏俱。言要至金刚方可断尽。此如修道初品所断。虽亦为后八品惑缚。然得名断。以自力强故。有漏亦尔。缘缚.相应二力。增上故说。未断第七亦名为断 若尔何故前二既胜。何故不为有漏正因而取漏俱。或复缚据二缚。有漏据漏俱。断依二缚。故可说断。不约漏俱说断。亦不相违 无始法尔种子。不曾现起与第七俱。云何得成有漏。不要现行与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种.若现无始皆与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随顺故。并成有漏。非无漏种亦能相顺。又言法尔不要七俱。非法尔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无漏义等。如下第八卷释。

  随境立名依五色根未自在等者。问一境多识取。果位但随根。一根取多境。不可随根称 答一识境成多。不可随境称。所依根但一。随根立识名。此义应思。太难。

  诸根互用者。有二异说。第一师云。实能缘诸境。于中有二义。一义云。一一识体转用成多。非转法体。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无遮。不可难以大种为造。彼转体故。如第八缘五尘。亦得自在不可难言坏根不坏境等 二义云。恐坏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实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识用广非得余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尘时。若至能取坏根不坏境。若不至能取。坏境不坏根。余三根取色.声亦尔。皆有此过故 第二师解云。一一根处遍有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尔便成坏法相故。心王亦应有心所用而取别相等。

  所依颂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一一皆增二 五四者五识各有四依。一顺取依。二明了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 六有二者。第六意识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 七八一者。七.八二识各有一依。七有一。谓依起。八有一。谓分位。俱依者。显上所明俱有依摄。开导者。即等无间依。因缘者即种子依。及者显此诸识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谓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说。

  所缘颂曰。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 因者。简自在位 见者。于因中取见分除自证分等 各者。显别别界 随应者。显能缘识非决定故。随其所应诸识缘故 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识所缘。一五识。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摄 六有二者。谓眼等五界。六.八二识所取。意界通为六.七所取。瑜伽等说第七.八识意界摄故 六一者。谓眼等六识界。唯一意识缘。第七.八识不名意识界故 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识缘。若为他引。五.八.六识俱能引之。于中复有异生.二乘.菩萨所引。各有差别。

  自在分别者。谓或初地.或八地.如来位各有差别。一一为他八识缘也 等分别者。谓若因中法界心所。并自证分.证自证分。于七心界中处处加自。及果上十八界。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应知。

  三业化者。身化有三。一现神通化。谓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慠慢众生。即是悲.惠平等运道。如现神通度迦叶等。二现受生化。谓往彼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摄伏一切异类众生。三现业果化。谓示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如毗湿饭怛罗等一切本生事名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如说如来迦叶佛世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此恶业今受苦果。此为止行恶行现化所作。语化亦三。一庆慰语化。谓所宣畅种种随乐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当信。二方便语化。谓立学处毁诸放逸赞不放逸。又复建立随信解人.随法行等。三辨扬语化。谓断众生无量疑惑 意化有四。一决择意化。谓决择彼八万四千心行差别。如疏中解。贤劫经第二卷中。喜王菩萨宴坐思惟等。二造作意化。谓观众生所行之行。行与不行。若得若失。为令取舍造作对治。三发起意化。谓为欲说彼对治故。显彼所乐名.句.字身。四领受意化。则依四记等。四记有二。一人四记。二法四记。如别卷抄。

  从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识名起者。二起定心与耳识缘声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续前位故。此等广如佛地第六。

  菩萨后智中起五识。亦等引位起。杂集言据二乘少.异生全故。

  恒依心起等。解心所者要具三义名为心所。无所简别。余如疏说。

  心心所总别相。应说无为缘别.有为缘别。有为缘中有本质缘别。无本质境亦别。相者义也。非体非相。

  从根名意。及其名受。乃名心受。今解。名据近依故名意识。受对于色故标心名。若不对时可名意受。然无此文。其七.八二识以对身故可名心受。又受从相应心名心。第六俱从所依七故名意。心通六.七.八故。

  五识任运贪痴是无记。勘缘起经。

  五受分二。谓身及心。论文但以别.唯义解。如对法第一抄 何故第六名识。三受之中。何故但说苦.乐为名。不标忧.喜 以苦对乐俱通三性。以忧对喜理则不然。以宽摄狭但名苦乐 又苦与乐行相猛利。以明摄暗。忧.喜不等 又苦与乐皆是异熟。并有异熟。忧之与喜不能具足 又具果.因摄不具故 又有异释。以苦对乐俱通六识。以忧对喜唯在意中 又说苦.乐厌.欣行增。忧.喜不然。故标苦.乐 又苦对乐俱通无学。以忧对喜离欲便除。故说苦.乐 又以苦对乐俱上地舍。以忧对喜皆先下地除故说苦.乐。

  三受分二。谓身及心。论文但以别.唯释之 依五根受随根各别。何因总以身受为名 答由此五根体皆色故 若尔眼等应并名身 答自体生识。相状异故 若由相异不并名身。随别受生。应非身受 答由眼等四不离于身。皆从所依总名身受 意根亦尔。若不离身。并应名身不名心受 答二界眼等并不离身。无色意根离色而转。如何建立身受非心。体相既殊。故分二种。

  论中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者。既说根言。如何可证意有苦根 答前说俱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根者即是苦根。忧根定非无记性故 又设忧根虽通与并。唯身见不然。故地狱中意有苦根。而与俱故约五根故。忧虽无诚证。今以理释说忧通无记。竟有何辜。悔必忧俱。彼既无记。何妨定然。瑜伽论言非无记者。随转理故。由此二释互有长短。任情取舍 三性三受俱不俱义。勘五十一抄。

  地狱八根。现行.种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种。如何现成 答一总说八言成。何必命有现 亦识中种可为命体者名种。现能为根者名现 又体是种。用为根者名现 又能持名种。所持名现。

  问何故第三定近分.根本。同为乐根。初二定中有喜有乐。方便唯喜而无有乐。不同第三二俱相似 答三定俱尤重无分别故。本.因俱是乐。初二方便不怡根。唯同根本说有喜 问三定方便引根本。即言二地俱怡胜同乐。下地方便引根本。亦应俱称怡五根 答方便根本怡差别。三定无分别故。方便.根本俱称乐。下地方便.根本有差别。俱有差别并称喜。根本下二定中。不以无分别故名乐。但以悦根名乐 问亦应第三定不以无分别。亦应悦心名喜 答下有分别怡根名乐。上无分别悦心名乐。此义应思。

  问如苦极故意有苦根。地狱之根人中回受。如贤愚经第十二卷说。鸯掘摩罗人中得阿罗汉果已被火烧杀。彼极苦根人中有不 有解地狱人中唯受四处或五处。不受六识果。唯识十证中云。意中业果。虽起无杂。而有间断。即说不于余趣受故。准此一文。唯回受四处或五处果。五根.六识并不得 又解论据非忏悔及入圣者。趣生无杂。从多分故。非回受者。故六识并可通回受。六识之中皆受苦故 问此护法论师忧.苦种子为同为异 设尔何失 问若言同者。何故地狱苦根不亦名忧。若别者何故初二定名喜亦乐。地狱忧.苦不许二名。若一苦根亦名忧者。三根不成复为自害。第三即是忧根不成故 今忧.苦二根种子定别。俱行逼迫。由无分别有分别故。苦.乐二根或同或异。如无分别智及后所得四地已前各别种生。五地已上或同或异。二种生一现。一种生二能。亦无过失。现行之中无二惠故。行不相违。一念俱说。喜.乐亦尔。故不同忧.苦 问安惠师忧.苦种子亦尔。何故地狱忧根不亦名苦如下二定喜。何故苦极不名为苦如第三定乐 答忧.苦行增。二不俱说。喜.乐不违故一念生 问何故等顺异于违。苦极非意。违乖于顺。乐极在心。由有分别.无分别故。此师地狱许起分别烦恼故。前师不然。此义应思。极难解也。

  善等三性六识为远因等起.刹那等起分别。

  四无记等几有三业。异熟心等能发业不。

  非业果心定得发业及随转。业果者虽未见文理实难。判余者得 其初起苦乐受。如善.不善共难故。必由染.净心引方随等流。离欲苦根既无忧引。如何初起 善恶性隔难。初生随意性。苦.乐非性别。舍引即随生。

  解欲中。第一师云可厌事即无欲。其无漏心有无欲时。无漏第七缘因第八亦应无欲故。此理非违。第二师若有求希资具.什物欲禾稼等。岂无欲耶。故并非正。

  第六卷

  信中忍.乐.欲别。于三境中随增义说。后二唯善亦唯乐欲为名。初通染.净故标忍号其实于灭.道亦乐欲故。于后二亦忍可故 有能中。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对法但云谓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即得无为能成觉者。即信实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摄。法中摄故 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觉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

  被甲加行等。论既自释 有势等句无文解释。势谓威势 勤谓策励 勇谓勇锐 坚猛谓固进 不舍善轭。谓永不屈及不止 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时长。法广故多说之。善法起少时促。法略故少说之。若在佛位由因广故。果善无边。欲令闻者欢喜希求。所以多说。

  善法修断及不断中。应叙六十五缘缚之义。及五十九二断之义。至下第八当广分别。威仪.工巧.变化既通善性。善中具几。各应思之。

  萨迦耶见二十句六十五中。准前计我。略有三种。一者即蕴。二者离蕴。三者与蕴不即不离。此句但是初即蕴计。无后二计。离蕴总说而为一我。蕴别有三。如是我所有十五句。既说与蕴不即不离。不可定说蕴为我所。故无诸句 然准瑜伽第六及六十四。离蕴有三。一者异蕴住在蕴中。二者异蕴住离蕴法中。三者异蕴非住蕴中非异蕴中。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如是三种皆有十五我所。合成四十五句我所。并我总有四十八句。说所行相各有起.处.缘。谓缘历.依起.所缘三义皆得。若缘处者不分别处。又有四十八。若分别者一处有三十三我所.一我。合三十四。十二个三十四。合四百八。十二个我见。三百九十六我所见。十八界等随应当知。

  瑜伽第八说有七倒。谓想倒.见倒.心倒.及净.乐.我.常。彼四妄想分别是想倒。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着是见倒。于所执着贪等烦恼名心倒。烦恼有三。一倒根本。谓无明。二倒自性。谓萨迦邪见.边执见一分.见.或取.及贪.三倒等流。谓邪见.及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疑。萨迦邪见是无我我倒。边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或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通净.乐二倒故 一会如疏。又解此随顺门故二取收。不说见.戒有所依缘及二义不具非二取摄。若单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并前后伴类为胜.能净是见取。若单缘俱时及前后五蕴并一切法为胜.能净。或胜非净。或能净非胜。并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为胜非能净。为能净非胜。皆非见取。戒取亦尔。若缘见增随顺戒劣亦名见取。戒增随顺见劣亦名戒取。若缘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应故。但是法执染惠。非二见摄。二见摄者必推求深。行相独胜故。不作如前等解。便违此及瑜伽等文。二义不具。设二义具非见.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三恶趣极苦处。不造往恶趣业。无分别惑故。可造人.天业耶 答不障。但言无分别烦恼。不说无人.天业故。若自不起不共无明。如何造人.天业。故亦不造。此论总报。别报可造。善.恶俱得。

  生在下地起无色界几烦恼。唯起于六或七。谓见取.慢.疑.爱.痴.及我见。若定若生不过尔故。又可起彼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无起彼邪见及边见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见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谓身.边.慢.爱.疑.二取。不见起耶见之相。二无因论亦是定后起彼耶见。九皆容起。并起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然无此文生无色界除下润生我.贪.慢二见.痴。余更不得起。彼无中有可说起谤等故。生无色界唯起下俱生。无起分别相。无中有起谤故。

  六十二初文。说五种爱缘上者。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 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进求欣乐而生爱味 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后文说二种。谓未得定者有染污。谓希上生深生爱着。不染污爱缘上定者。谓方求离欲生。广如六十二说。

  我见别缘不缘他地者。修道我见有二行相。一总缘得他地。二别缘不得。见断我见亦有二类。一见为他我则得。二计为自内我即不得。今说不得随义应知。或无分别我见缘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见故 下上相缘中。下地缘上二界皆同。无文遮故。上缘下中。无色界中无别缘慢。总缘亦有慢。余如前皆有。见.戒二取理定不得。除总缘行相。无别体故。

  贪瞋痴俱生与三受俱者。瑜伽五十五说俱生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故。其分别者。瑜伽论贪贪违缘忧.苦俱。瞋遇顺境喜.乐俱。今此文通一切。不遮俱生.分别二。引皆同应广如彼。

  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以卑下慢与忧相应。高举不尔。故前所说不与身.耶一分俱。此与忧俱。据卑下说亦不相违。

  正义若地狱无分别烦恼。应无因力断善者死时续等。解云。势力不生。非因邪见。

  五十九云。于利养等他引犹预疑与忧相应。于恶趣等他引犹预喜根相应。邪见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二取随境故四受俱。五十九中但依欲界疑.邪见等说。此通一切地。故与乐相应。

  要得根本定烦恼方起。有依未至断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终。此人以何现行润生 有解无此。必得方命终故。如第七生预流无命终不得应果者。心得根本定方命终。有解亦有。唯以随眠润生。如见谛以随眠。亦有现行润故 此亦应尔。伏修不伏见。见惑既不善。何不感恶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势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义解。由势不行不能发业。设使有者轻而不重。非决定业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厌名为伏故。不尔便退。烦恼强故。定力势劣弱故。以无修伴。弱故不能。

  一切有事无事烦恼不过三种。一诸见所缘本是无事。余是有事。因此见行相本无决定余不定故。当对法第七。二行相深迷无我。名缘无事。余名有事。所谓行相深境。必迷无我故。余必不定。五十九云。见.慢名无事。贪.恚名有事。无明.疑通二种。对法第五同。三见道所缘名缘无事。修名有事。见道诸惑分别猛利多横执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见所断名缘无事。余名有事。除缘现在.无为有体法。缘过未.镜像等名缘无事。所余名缘有事。本境有故。对法云。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未等。余名有事。本质或无名缘无事。余必有名缘有事。五十九云。无事缘谓无事烦恼。有事缘谓有事烦恼。与唯识同 今观此义。初二门。一本体有名有事。二无质影像中无体用名无事。影像中有决定执名无事。但五见。不定名有事。痴.爱.慢虽亦有执。不决定故。二执者名无事。二不执名缘有事。故见.慢.爱等此名无事。余名有事。三朋属见道名无事。修道名有事 随前诸文据实有无事二门即尽。一本质。影像。二影像之内有体.无体。如缘过.未等名无事。现在有体法及无为名缘有事。然于中义别更分三种。一决定不定。二执.不执。三明属见.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如大论第十一五盖中。说惛沈.睡眠二别相。太好。

  随烦恼中谄诳覆等。痴分者亦非瞋俱者。依多粗相说。据实亦俱。如瞋故诳他引谄覆自罪者。理亦应然。相细隐故论略不说。余解如疏。

  随烦恼中。忿等随所依.缘总.别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谛缘多谛。有依多谛缘少谛。有依多缘多。有依少缘少。后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谛惑。为从所依判谛。为从所缘。俱不定故。由此应言。所缘即所依。缘谓缘借故。非所缘境。境不定故 有义所依即所缘境也。以所缘境为所依杖。依从所缘判谛。依不定故 有义依与缘别。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无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 有解。必无此者 有解。随增属谛。依增缘弱。怜近引故属依。缘增依弱属缘。疏远引故。

  诸本随惑几异熟生。通威仪.工巧。

  覆自罪为覆。覆他为覆。非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萨说他罪为罪为福。忧恼俱生势伏可除。善者及分别烦恼。世间离欲。汝何心故恶心皆覆。此中且说自覆。无恶心皆善(云性不行势分力故)。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终)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

  基撰

  第七卷

  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有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并名无心地 有义此三就二离欲分依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未离欲。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寻已离欲。伺未离欲。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已离欲。名无寻无伺地。若在下地并已离欲。亦得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瑜伽第四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 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余如前说 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相辨地。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名无心地。余一切位名有心地。后有四门同异建立。如后当说 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欲故。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 今观此意。依染.离染非释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地。但释无寻无伺地。即此论文便非尽理。云何可言依有染无染立三地别。身在下界成三地染应名三地。已随所离应非彼地故 今应问此第三师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别 由有地法粗细异故 彼粗细异如何得成 必依有染系法别故。无漏离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断是此有染种类。故彼地摄。言有染者。有现行染。故身在下虽成三界种子有染不名三地。言离染者。据生上义。即非前地。不言已离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识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禅以上为论。如前第三师会 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现行染。离染者。即无漏等。随所离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离故名离染。随此有.染离染二种有殊。地界法异。皆应所应二种皆是彼地所摄。不说有染是彼地。离染即非。故文无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说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属三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以诸无漏性离染法依彼他法。尚即彼地。况已离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义。不尔便为不正义也。

  五十六云。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乃至广说。

  三.七分别。今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行相。三释名。四废立。五八识所摄。六有无漏。七三世所缘。八与十散动十分别相摄。九断位。十问答分别 寻.伺本末颂。

  体.境.行.等起  差别.及决择
  行.触.引.相应  求业名流转

  瑜伽第五。寻.伺以七门分别。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一体性者。不深推度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惠为体性。二所缘者。以名.句.文身义为所缘。三行相者。寻求行是寻。伺察行是伺。四等起者。谓发语言。五差别者。谓七分别。六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等。若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道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法。七流转者。五趣之处皆为六问。如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乃至初静虑寻.伺为问亦尔。且地狱中戚行转。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解脱。娆心业转。一向苦受。饿鬼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触非爱。少触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忧相应。少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欲界天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触可爱。少触非爱。多引乐。少引苦。多喜相应。少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初静虑地一向欣行。一向髑可爱境。一向引乐。一向喜俱。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十五不共业。颂曰。

  分别.审所缘  醉.狂.梦.觉.闷
  醒.发业.离欲  退.断.续.生.死

  瑜伽第一说意识十五种不共业。一分别所缘。即七分别。二审虑所缘。谓如理.不如理.及俱非所引。三醉。四狂。五梦。六觉。七闷。八醒。九能发身.语业。十离欲。十一离欲退。十二断善。十三续善。十四生。十五死。

  法华第二。舍利弗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彼偈又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疑悔即恶作。厌也。惠俱无贪。疑即事疑。疑不作佛。忧即是悔。悔先恶故。悔即是疑。

  此中正思惟。若体是寻通无漏者。何故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五根。不摄三十七中六法。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别即惠根。此师以因果通论故体即惠。前师此可为正。故寻非无漏。以寻名说之。如三界适悦名乐。瑜伽第四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故知寻.伺引无漏。无漏引中两解皆得 若言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故通无漏。何不对分别四句分别。以互有宽狭故 悔离欲舍者。法华经第二。舍利子云。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烦恼也。

  五十六说。身行有三。谓出.入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 正思惟与语为目故。寻通无漏 五十七。五根不摄三十七品中六语.业.命.喜.安.舍。不说不摄正思惟即是惠故。此云何通 瑜伽五十六说。身行有三。谓入.出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意行亦三。谓受.杨.及意业。故佛无寻.伺何妨语转。业不无故 第四禅中二息等既无其身得住。二定处应无寻.伺。及语业故语应亦转 遍.非遍行故。如前已说。身业唯染不可为例。又论且举身业染者。论实亦有无漏善法。不尔佛身语如何得转耶。故以业思为转。常入第四定故。

  心所俱生颂曰。

  五法五俱起  九法必六俱
  九法必十四  二十一十五
  三法起十六  八法十七俱
  是心所相应  惠者应当思

  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远行及独行。无身寐于窟。答依意根处。由于前际无始时故。遍缘一切所知境故。名为远行。诸心相续一一转故。无主宰故。名为独行。无色无见亦无对故。名为无身。依止色故名寐于窟 摄论第四云。游历一切所识境故。名为远行。为证此义。复说独行。无第二故。言无身者。无形质故。寐于窟故。居在内故 言调此者。于如是心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悷故。

  上座部勘有中有。无何得说言中有必起润生烦恼耶 本计无中有。末计有故。已下文理唯识中看。

  无想异熟威仪除行。无在因中行入定故。果难起故。

  和上所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 顺憬师决定相违云。真故极成色。定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故。犹如眼根 此如憬师抄解。裕师边取。

  他心智中。应叙安惠师解二十唯识文。

  瑜伽八十九受有八种。初二内外。后六即六六法所建立。所以后勘。前第三论抄注之。

  然不还者对治力强正润生位不起烦恼等者。于中有五难。取下第五问应为第一。第二应为第二。第一为第三。余如次 一问。如五十九云见谛唯以随眠润。初圣亦以现行润。既说异生现.种润。异生应有唯种润 答圣多阶降润有现行。异生类等故无唯种 亦应圣生他地唯种润生。若生自地以现行润故。异生亦应尔。若生自地未有治道故可用现。生他地应唯种润 今解不然。无漏道圆。势胜烦恼。无漏道缺。或现便强。不同异生故不为例。

  二难。初二果圣生自地润通现行。不还生自处义应现润 答此可尔。准初二果故。如处处不还等。论略不说。又理不然。初二果未有圆道故。可用现润。第三果已有圆道故。设生自地亦唯种润。论五说以现行润故。唯初二果说用现故 三难。何故异生润现.种俱润。圣人但种。种强彼耶 答圣业决定。业强可唯藉种。异生业不尔故通现行 问若尔者初二果业亦已决定。应唯种润 答凡生苦逼善业微。必藉现行方可润。圣生苦少善业胜。由此唯用种子润。无漏亦可资有漏故。不同凡夫。又凡夫不觉生多小。可藉烦恼现.种皆助润。圣人知业多小定。由此唯用种子润 四难。六行所伏不伏润生贪等。唯伏散境贪等。何故凡夫得定而不下生润。业皆在乃生他地 答藉助伴贪爱等故可润生。彼伴已亡力弱不能独润。由此不生下地。又凡造新业胜而上生。圣由故业而生。有种即生彼地如凡夫在欲界具五趣之业。随一业胜而先生。故虽下业不无。上业胜初先往。若上业劣。排之为后报。退失上定而生自界。亦无有失 五难。何故不许六识中俱生我见等。虽得世道而不能伏。虽得第三果下不能断。至上方断如第七识耶 答彼障果及障出自地故。不同第七微细不障果及出自地故。

  瑜伽第十二云灭定中云。先于其心善修治故。不分别诸行相状。能入此定能出于定。由极多修习故。任运能入出。出灭定时触二种触。一不动。二无所有。三无相。出定之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灭境。如其次第触三种触。缘于有境而出定时。无有我慢扰动其心谓此为我。乃至计未来我当有等。故触不动触。缘于境境而出定时。无贪无瞋无痴所有。故定触无所有触。缘于灭境而出定时。于一切相无思惟故。缘无相界故。言触无相触 此意言。出定已缘三境。有境者有为五蕴。即以依非想相而入定心今出。灭境者即以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今出。于二之上无三烦恼之所有。故触无所有触名缘境境。引后不定。随彼出心不与入同。行相别故 或缘六尘而出于定总名境境。此唯是境之境。此说任运自在出定。若未自在而出定时缘于境界。虽无文说不过此三。

  问何故闷.睡俱引无心。问即有触尘之体。睡不尔耶。睡有睡心所。闷即无耶。有心闷时此闷何也 由闷触增引生闷位。不同睡数引别位生故。无闷心所也 睡何故非触尘 能引心所即是睡数。能引闷触即是心闷故。所以无也。闷或惛沈。无堪任故。或闷即依五蕴上假立。如生无色生死闷数。即本识相应六数也。

  五无心。三唯一界。谓睡唯欲。无想定.生唯色。一通三界。谓闷。一非界。谓灭定。二唯一界起。谓睡.无想天。一通二界起。谓无想定。一通三界起。谓闷。一通三界.非界起。谓灭定。亦在净土起故。二唯善。谓二定。三唯无记。谓余三。

  行相有二。一影像相名行相。何故即似本境。二见分名行相。何故不似耶 答影像名行相。见分之行解相状。见分之行但境相貌。见分名行相。行于境体中故。如无分别智无状相。故似不似。又未必影像相一向似境。无为缘等即不似故。

  答等无间缘有六。一且随他义答。二举自正义答。三识起无初答。四例所同心答。五指喻显法答。六别以理微答。

  三界唯心。依有漏法以明唯识。又说所缘唯识所现。依心生境以明唯识。又说诸法皆不离心。此依不离以显唯识。唯此一门具摄诸法。又说有情随心垢.净。依内异熟以明唯识。又说成就四智菩萨。依修因以明唯识。又伽他说心意识所缘等。亦以所缘名为唯识。

  四智中初唯观境。次唯观智。三双观境.心。又初唯破萨婆多。次唯破经部。后双破。

  现量乖宗难中。应叙萨婆多.正量部.大众部。及取他又乘心为难。解中应亦疏牒。

  灯光舒光至彼。违对法第二。破云如灯光顿发声亦尔。勘抄。舒光者随顺理门。顿发大乘义。

  谓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彼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菩提故。此中问言。瑜伽第四说。四静虑中凡圣同处天。各由耎.中.上三品熏修故生。无想天即广果摄更无别处。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居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由耎.中.上.上胜.上极品杂熏修第四静虑故。复有超过净居天大自在住处。第十地菩萨由极熏修故得生其中。今观义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乃有四句。一唯有漏熏。如第八说舍福命行等。分段生死及四禅中各三处生。论但言熏修不言杂修。故第十二言余取杂修生五净居。不言生下故 有唯无漏修。如一切变易生死。有有漏.无漏杂修。谓生五净居者。第十二瑜伽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静虑。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此为于定得自在故。即得等至自在果故。即现法乐住转更明净。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治解脱胜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不说生下诸静虑故。即依此修资先所造下三天业。令其转胜生五净居。非今新业能感异熟。圣不造业故。

  第四既言极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已去既受变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 即是八地已生第四定下三天处。今极纯无漏胜前三地业资感今业而得生彼。据实非更新生。以同地业于彼受果处往名生。同地名生。往地别故名之为往。不相违也 第四句非二所资而生。即一切欲界异生等。以色界等业定心住境名为不动。非不异处受故名不动 既言第十地菩萨四禅之主故。于自在宫起十种果相。现大宝莲华座故要得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唯说第十地极熏修故。又八地菩萨非彼主故。亦非变易有生死故。设许死生何者新生业。

  第七识不说初起何界后生。以不定故。若说色界无回心。初起唯欲界。若说色界有回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初起法空故。若平等初起在色界身。

  无漏种子在识。及无漏五尘在内即质变化。第八皆不缘 谓因有无漏五根为五识依。第八不缘。此有何失 解云。五根实者第八必缘。假者不要第八缘色。种子.色等不要八缘方成实用。故于因中无有无漏五根 问色等可尔。云何种子第八不缘而成实种子 如相应法.及第六识缘皆非实种 何故不要第八缘有实种用。

  此义应思。

  所缘缘必缘有者。与五十二相违。彼云缘无生心故 应会彼云。

  五识必有疏所缘者。此依观彼业力界地若定通力所变五尘。非必有本质 如生上界缘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缘上地色等 又解异熟之心缘境浮浅。非要藉本质。第八识是虽缘似他身。仍不名本质。前五识等有分别故必杖本质。缘异地时。虽无自本识本质。有他变者为本质故 若尔即前六识。无时无本质故。恒分别故。前解为胜 五识粗者行相易知。钝者行相浅不相续。劣者他引方生。无自力起故。

  本识等者。第六识所变。以带质通情本。今随本说故。

  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 答四男女忧苦.十五少分。除三无漏.及前四 几色界系 答十五少分 几无色界系 答八少分。意舍命.信等五 几不系 答三无漏.九少分 几欲界系欲界为义 答四。二欲.色二界系。欲界系为义。三欲.色二界系。以二界为义。二欲.色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七三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一色界系及不系。一切为义。二不系一切为义 问五色根何义 答色等五各别境 第六根何义 答一切法界 男女根何义 因欲相应即触所摄 五受根何义。随顺苦.乐.忧.喜.舍受即六根义 信等根何义。应得应舍所有境界 精进根即于得.舍俱无所弹 念根于闻.思.修忆持不忘 定根何义。答奢摩他.毗钵舍那 惠根何义。所知真实 未知当知根何义。修现观者从善法欲已去于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义。即是此根义 已知根从预流果。乃至金刚喻定五根义。是此根义 具知根从初无学道。乃至入无余涅槃五根义。是此根义 依六十九.及对法第九.第十.及第十三并明修。应广分别。地已前得.行二修有漏。唯得修无漏。若在见道。得.行二修无漏。得修有漏。七地已前二修。通有漏.无漏。八地已后二修俱无漏。得修有漏。受为十王位故。若出世间智世出世间智。已辨修并上下修。串习.未串习等。何位起.不起。一切皆如理应思 三无色中无四善根故。无漏见道所言有者。故知修有漏曾得故 对法已知根。或十或九根。忧根在中即通有漏。有漏信等修道位中亦是已知根。此中虽除忧根。何故不取有漏信等耶。若言以无忧有漏皆除即未知根既除忧根。亦应不取余有漏。有漏彼既皆取。此亦应尔 初根欣乐心深忧根亦是。此根有漏劣于无漏。无漏之者是根。据实而言。有漏亦是。除劣取胜。但说无漏为已知根。其具知根若成无学即通有漏。为根增上不取有漏。有漏者名为信等。不名具知根。其已知根亦应准此文。言无漏故。故有漏者亦所除中 一增上义是根义。云何增上义立根。为显于彼彼事。彼彼法最胜义故。非一根法于一切法有增上义故。意显于别别法中有最胜义。故立为根 二废立。五十七。八复次释废立。取境。(六)续家族。(二)活命。(一)受业果。(五)世间。(五)出世净。(三)依此量立根。能受显.隐境。(八)受用时边际。(一)受境发杂染。(五)立清净后根。心所依.此别.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由此量立根 三假实者。十六实。六非实。谓男.女.命.三无漏。男女身根小分。命根即意种子故是假有。三无漏九根分。故六假 四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分别者。七色。是色眼等五.及男女。一心。谓意。三小分。三无漏小分。十全心所。谓五受.信等五及三无漏根小分。一不相应。谓命根。一切有为。无为非根 五几善。八唯善。谓信等五.三无漏。八唯无记。谓七色.及命根。一根通善.不善。谓忧根。五根通三性。谓.四受.及意 六几欲界系。四唯欲。谓男.女.忧.苦。十五小分。谓五色根.意.命.三受.信等五。除三无漏根。即前十五小分色界系。八小分无色界系。谓信等五.意.命.舍三无漏根.九根小分之不系 七未至几可得。答十一。意.喜.舍.信等五.三无漏。初静虑十八根可得。除忧.苦.男.女。第二定亦尔。第三定十七。除喜根。第四定十六.除乐。前三无色十一。谓命.意.舍.信等五.三无漏。非想八。除三无漏根。

  第八卷(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抄)

  虽二目内有非能生果种胜显者。此二名牵引.生起。润.未润别得果显故。相续无断故。

  十因之义。如别章说。六十六明有因法云。又先所作诸业.烦恼。于三界中异熟果胜。此异熟果由业.烦恼因发因故名有因法者 此非十因中第六引发因。引发因论不说得异熟果故。此是望定别因等。随其所应异熟因者对满别果假立引发因名。疏相引发故。对满果满因说故。

  六种相违。三十八说。一语言相违。二道理相违。三生起相违。四同处相违。五怨敌相违。六障治相违。

  五果如别章说。

  三十八既说无记摄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别法亦名士用。不尔无记应无此因。六种依处俱说无记故。既知作用.士用依处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无间灭及境界。疏中或三或四依处。何故真见.随顺二中无无间灭 答具摄受六辨无漏法 若尔有二等无间。真见取前无漏引后生故 不取等无间灭。随顺下引中故。

  若异熟果牵引生起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得者。此说杂染十因得异熟果。若无记法十因。准三十八不得此果。彼亦无记为随说因.观待因.同事.不相违因。及以无记为相违因故。其清净十因中。二因得异熟果。谓摄受因.及相违因。清净摄受因者。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名摄受因。即显此与出世法为摄受因。故得异熟果。相违因者。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即是杂染法因故得异熟果由此同事.不相违亦得异熟。即摄受因故。论中据杂染因故无有失。或此皆非。清净法因以清净法为果故。无异熟果。

  等流果三种十因皆得。

  士用果不说生起因等得者。前第二卷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云。此生士用果名一切种。云何下说因缘得士用果 有二解。一云如小乘。非大乘义许。二云如彼文亦得。此中据别体士用果。非杂体故不相违。

  离系果唯清净因得非余二。杂染法相违因何故不得离系果。三十八云。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与一切菩提分法。是杂染法相违因故。由此不说得离系果。然彼解清净法因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故知杂染相违因亦得离系果。此中但说清净顺因。故略不说 又与杂染为相违因。杂染法非离系果故不得。

  摄论第四云。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

  三熏习中以八门辨。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应思之。四三界。无色界定果色.声有亦无失。五三性。六八识。七有无漏。八位次。何故第二卷说能变。唯有等流.异熟不说我执此中说耶。

  十二支废立。如中边第一。覆障.及安立。奖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论说识支既是所引。即显业种能引业收。如识即业为能引。识种名色收。

  与三种二种缘生相摄。

  问何缘发业要现无明。润业位中亦通唯种 答二理皆齐。前不放逸内异生福.不动唯种发故。经说言非无明发。若种亦不发。何得称为非明为缘非违有支。与见谛何别。由此故知。唯种亦发 问若尔何故生上初行支不唯种发 有现无明为胜因起。远真实义愚现见有故。不同不放逸异生。

  八十九云。能取所取所为取名取支者。

  欲界生恶趣极重者。见恶相已不生希求欲界业轻引。及上二界死生恶趣者。不见恶相。见往同类相。遂于当生希求爱。缘起不依前义故说不求。总爱见所有支义。不尔上界不生恶趣应无爱.取。现在.未来俱不爱故。

  此中假支揽他为自名假。不揽他为自名非假。不说自支中无体用名假。行中有假名思等色故。

  识唯一事。违第九瑜伽。彼取六识。故九十三云。彼依一切相续为论。非实支体。此说实故。

  应断之法者。五十九说。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名断彼相应。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 然六十五说。由五相故建立有漏。一由事故。二随眠故。三相应故。四所缘故。五生起故。云何有漏法事。谓清净内色。及彼相依.不相依外色。若诸染污心心所若善若无记心心所等。此有漏法随其所应由余四相说名有漏。谓随眠故等 若于清净诸色。及于如前所说一切心.心所中。烦恼种子未害未断说名随眠。亦名粗重。若彼乃至未无余断。当知一切由随眠故说名有漏 此中意说。于清净色.若染善无记心心所等。由诸烦恼所有种子未害未断。即此种子说名随眠。亦名粗重。故由随眠说名有漏。 于此心所。若染污心.心所。由相应故说名有漏 与彼俱故 若诸有事。若现量所行。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有漏所缘故说名有漏 此中现在名为有事。过去.未来名非有事 即现在中 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所行 此意即五识及俱意所缘五尘。名现量所行 若余所行名非现量所行 若内诸处增上生起一切外处。名有漏所生增上所起 即第八识等所变外处 或虽现量所行。非所缘故成有漏。谓一切定心境界等。故复第三重言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唯在五.六.八识所缘五尘 唯彼所缘当知有漏。所以者何。若缘去.来起诸烦恼。过去.未来非有事故。不由所缘说名有漏。若现在事非现量所行。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说名有漏。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明所行境故 准此唯有五境现在本.影二尘。名所缘有漏。余一切非 由生起故成有漏者。谓诸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境现在前故。于彼现起不如理作意故。由此因缘诸所有法。正生.已生.或复当生。如是一切由生起故说名有漏。又从一切不善烦恼。诸异熟果.及异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如是一切亦生起故。说名有漏。乃至广说生起有漏之相。正生者漏俱。当生者引起。已生者间生。并相应.所缘合有五例。此说有漏。虽五相殊。论其断门正对治断莫过二种。亲疏二种皆所缘缚。故论说断莫过二种。今说义别亲疏有异。故有现量所行等异。若不尔者。第七缘第八。应不名藏能缘断故说所缘断。由此但应如此中说 又解彼二断者随转理门。今据实义故说有漏有其五相 然诸有漏略为五例。第一人天外五尘。唯由一所缘缚名有漏。不在内故非漏俱。第二善趣五根.内尘。由二成有漏。谓所缘.漏俱。以在内故。其不善业外尘亦二。一所缘。二漏引。第三除恶趣果。余无覆无记心.心所由三缘。一所缘如第七缘八等类。二漏俱。三间生。恶趣内五根.四尘亦由三缘。谓所缘.漏俱.漏引。第四善心.心所由四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其恶趣果无覆无记心.心所亦四。由不善有漏之所引故。第五一切染污心.心所由五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相应 大乘相应.所缘二缚与小乘异。漏体谓烦恼及随。八识.遍行.别境.不定四。性是无记。与善十一相应名善。其心.心所与烦恼及随烦恼俱名染心.心所。其烦恼及随自性断法。其俱识等相应名断。即染一切心.心所皆相应断。余不染法是所缘断。疏所缘通一切有故。论文中自性断者。即染心.心所。离缘彼烦恼者。即亲.疏二所缘。杂彼烦恼者。谓俱生杂.引生杂.间生杂三种杂也 由此应分别。第八识能缘善趣二义。一所缘。二漏俱。恶趣有三。加漏引。第八现行相分。随善.恶趣亦尔。然诸种子相分。随诸现行分别具义。外尘不尔。

  第七识见分五缘。一相应。二所缘。三引起四间生。五漏俱。是染污故。相分通情.本二性故。唯有所缘.漏俱。亦得漏引。像在心故。染见引故 第六识见分通三性。如前三性心.心所说。无记中威仪.工巧二心由三。谓间生.俱生.所缘。此中所缘由缘种子。现行亦不名所缘。去.来无体。现在必无染心所缘之。余皆准此。其异熟心由四。此三中加漏引。其通果无记心.心所由二缘。一所缘。二漏俱。善心.心所由四。谓漏俱.间生.所引.所缘。染污由五。其相分中一切异界缘.无漏缘.无本质缘皆名独影。准能缘说但除相应。其善趣有本质独缘五根.及内五尘等由二缘。谓所缘.漏俱。其恶趣外果亦二。谓所缘.漏引。恶趣内根.尘由二等。谓所缘.漏引。皆同前根门 五识见分亦通三性。皆同第六。相分善趣外唯所缘。内通漏俱。恶趣加漏引。虽有如是有漏不同。但以相应.所缘二缚增上断随二种。不依断漏俱等名断。如前第七识第六证中分别。

  三苦中若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后一通三。若据其性苦苦唯欲。有迫缘故。坏苦通色界。有乐受故。如经中说入变坏心。后一通三界。

  三受俱中识等六支既是种子。云何相应。释有二义。一依当生位说。二依随顺俱有义。亦无违也。故种名俱。俱是相应之异名故 若尔依有支无当生。云何相应 识等五种当有现行种说相应。有支威力曾于行支等中有相应故。种亦说相应 或从识等当生位说。

  决择分说苦等四谛体。如疏。

  摄事分中说十二分逆观中。生支及识等五。皆是老死集。即苦.集体同者。集有二种。一招感异熟名集。即决择说。唯业.烦恼。二能生苦果名集。摄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论虽别不相违也。

  二种生死。以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招生死差别相。四解位次。五解得处。六四种生死相摄。七会三种生死不同。八问答分别 体.名.问答三门如论 其得处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识生无漏中说。然应料简诸果不同。其位次预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决择.声闻地.及佛地论。其三种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胜鬘.及此论三种身依三乘决定。楞伽唯依大乘顿悟怖烦恼者说。或通说不定性差别胜位。地前一劫与本无别。所以不说 辨招生死差别相者。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缘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善得报别。二依胜闻.思生得善心。转延福寿杂资所起唯在欲界。心猛利故 定中有三。一有漏定愿转福寿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静虑广果天下.乃四无色。唯有漏业熏三品禅生。三生五净居有.无漏杂 变易唯二。一有漏发愿等并无漏。合资故业。谓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现行无明等为缘资。二八地已上。唯无漏定资。现行智障等并已无故 摄四生死者。无上经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无有 何者生缘惑。即是无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生因惑。是无明住地所生诸行。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生。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堕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 下文又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二业难。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根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有有者有三界有异熟体。无有者无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无漏资生死亦说为难 问答分别。既得变易经三大劫。亦有变易得百劫麟角耶 答不得。不以所知障为缘故若所留身有漏定愿所资助者。分段身摄 设许无漏定愿所资助感其分段。有何过失而不许耶 以极胜故非分段收。非变易者不能无漏资身久住。势力弱故。

  对法十四说十分别。谓无性分别.有性分别.增益分别.损灭分别.一性分别.异性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随名义分别.随义名分别。广如彼配释般若经文。

  证三性之前后中。与诸处三文不同。如唯识章中会 何故二空理有浅深。悟生不必悟法。二性浅深不悟深时必不悟浅。要达理方达事也 答二理别障。断生执不悟法空。二性无别障。不悟本时不能悟末事。未有先悟事而后悟生空故。悟真理方了俗事思之可知。

  三解脱门与诸论摄行不同。应如别抄。

  无性无常。对法等苦谛无常行皆有此行。初除所执。次观依他故。亦可性.谛俱实。

  所遍计法唯言依他。为唯护法。亦安惠耶。此二师文。护法亲取相分。安惠本质皆得。三解俱得。勘之。

  摄大乘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相。乃至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悟入圆成实性。又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初半颂悟入遍计所执。次半颂悟入依他起性。后一颂悟入圆成实性。成唯识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如是上下三处不同。摄论初文暖.顶二位悟入所执。忍.第一法悟入依他。初地初心入圆成实。摄论第二文暖.顶寻思悟入初二性。四如实智悟入圆成。成唯识文要入初地方悟三性。虽有三文义理唯二。一者二证。二者相似。成唯识中据实亲证。由无漏二智真.俗前后方可证得后二性故。证二性时不见二取。即名证彼计所执无。无法体无。智何所证。心所变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故计所执不说别证。但于二性不见二取。可名悟入遍计所执。然正体智达无证理。多说此智证计所执。虽见道前亦已不见。未亲得二不名证无故于初地方名证得。摄论初文悟圆成者据实证得。与唯识同。悟前二性据相似悟。长时多分意解思惟前二性故。短时小分虽亦相似悟入圆成。非长时多分亦非亲证。故据实说。摄论次文悟入三性。总据相似意趣而说。创观名.事不相属故名悟所执。次观唯有识量及假名等诸法。虽未证实。名悟依他如实智位虽实有相而未证真。二取俱亡与真真观相似趣入。意解亦谓即是真如。故实智位名入圆成。实未悟入。摄论据相似意解三性别明悟入。唯识据真实别证二性。通证所执虽文有异而不相违。余所有文皆准此释。

  摄论第五说八喻喻依他。云何无义遍计度时。分明显现似所行境。为除此疑说幻事喻。如实无象而有幻象。所缘境界依他起性亦复如是。虽无色等所缘六处。遍计度时似有所缘六处显现 无性下自解云此于内事生疑 诸师解云。此于内身色.声.香等而生疑惑故说幻事喻 天亲菩萨有二复次释 第二解云。此中幻喻为除眼等六种内处。譬如幻象虽实非有而现可得。以此准无性色等所缘六处。非是色.声.香等六处。即是眼等六内处法。眼等是色故说色等。言色等六处理亦无妨。不尔与第二所除有何差别 古解云。初是尘体。第二是器界。故二差别 又如阳焰于飘动时实无有水而有水觉。外器世间亦复如是 又如梦中睡眠所起心.心所聚极成昧略。虽无女等种种境义。而有爱.非爱境界受用。觉时亦尔 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别见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唯识云镜像 又如光影由弄影者膜弊其光起种种影。定等地中种种诸识。于无实义差别而转 又如谷响实无有声。而令听者似闻多种言说境界。种种言说语业亦尔 又如水月由水润滑澄清性故。虽无有月而月可取。缘实义境之所熏修润清为性。诸三摩地相应之意。亦复如是。虽无所缘实义境界而似有转。此与第四影像有何差别。定.不定地而有差别 又如变化依此变化说名变化。虽无有实。而能化者无有颠倒。于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萨亦尔。虽无遍计所执有情。于依他起诸有情类。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诸所生处摄受自体 无性解云。应知此中喻有尔所虚妄执事。所谓内.外受用差别。身业.语业.三种意业非等引地.若等引地.若无颠倒。于此八事。诸佛世尊说八种喻。诸有智者。闻是所说。于定不定二地义中。能正解了 此中内者。第一幻事喻所显。外是第二阳焰喻所显。受用差别。是第三梦境喻所显。身业。是第五光影喻所显。语业。第六谷响喻所显。三种意业中初非等引地。是第四影像喻所显。若等引地。是第七水月喻所显。若无颠倒。是第八变化喻所显 天亲菩萨二复次释。第二复次云。说幻事喻。为除眼等内六处。说阳焰喻。为除器世间。说所梦喻。为除色等所受用境。显如所梦色等定无。而能为因起爱.非爱受用差别。说影像喻为除身业果。显善.不善业为缘。而有余色影像生起。说谷响喻。为除语业果。显语业因感语业果犹如谷响。说光影喻。为除非等引地诸意业果。显此意业所得诸果。犹如光影。说水月喻。为除等引地诸意业果。显等引地诸意业果犹如水月。说变化喻。为除闻种类意业。闻种类者即是闻.思之所熏习。此即显示闻种类意差别而转。犹如变化。此意为除内外受用差别.身语业果.三种意业。故说八喻。与无性不同 金刚般若云。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此中九喻。天亲菩萨释云。别喻九事。谓见.相.识.器.身.受.过.现.未世故说九喻。各依别义。不可会同。释颂异故 中边论说八喻。通依他.所执二性。似喻依他。实喻所执。亦不相违。

  三性凡圣境中。前后四文及应实说合五。如理应思。

  应总立三假。谓应立一实.一假。真如实胜义故。如第一百卷说。余世俗假。或不待此余实如色受等。待此余假如瓶等。或不待名言实。谓一切法。待名言假。谓一切法。如杂集第三疏释。

  瑜伽六十解业.业道等。与唯识第一相违。勘之。

  第九卷

  问愚夫于彼增益妄执者。亦有邪见拨无。何故唯言增益 答以多分故。执我法门必增益故。说有三性遮损减门。说三无性遮增益门。

  依他起无自然生者。自然有二。一无因自然生。举此摄一切无因。二以自然为因生。举此摄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无此无因自然。及无不平等因自然生。故名自然无生 依他起中亦有无因.恶因非一横执。何故唯遮自然生耶 答且举自然。余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说三无性破非余增益。余损减门三性所违。故非破无因。

  依他起性名胜义无性。论文但有无之言非胜义之性名胜义无性。亦有体是胜义无计所执名胜义无性。是后得智所行义故。如说是彼四胜义摄。论略无之。理亦有也。

  唯识之中但有二对。何故不说前二以为虚妄。无漏有为非虚妄故。何故不说前二以为世俗对胜义。如说二胜义中。初亦名俗故 今据有体名世俗。彼无体故。理实亦有。准二谛故。此中实性唯取真如。但有常.无常门。不说漏无漏门者。无漏有为非实性故。

  摄论说四位修唯识。如唯识章说。

  理实威仪.工巧与所知障法执亦俱。今约孤行故。言非威仪等。亦不相违。据实执时非彼等心。是彼等心而不起执。

  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遍行一谓喜受。别境三谓念.定.惠。善有四谓信.进.舍.轻安。色法一谓道共无表。喜为一谓喜觉支。念为四根.力.觉.道各一。定为八四神足.根力觉道各为一。惠为九四念住根力觉支各为一。道支为二谓正见.正思惟。思惟自中是依惠寻。佛果唯惠。瑜伽五十七云。三十七品与五根云何相摄。道品摄根非根摄道。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其体即惠。信为二谓根.力。精进为八谓四正断.根力觉道中各为一。舍为一谓舍觉支。轻安为一谓安觉支。无表为三谓正语.业.命。故九开成三十七 四摄事施以无贪.及三业为体。爱语以语业为体。利行.同事三业为性。谓无贪.及思。假实和合说故 四无量以三法为体谓无瞋.不害.及舍。喜以不嫉为体。体即无瞋。故唯三法。六度合以八九法或十一法为体。遍行一谓思。别境四欲.胜解.定.惠。善有四。信.精进.无贪.无瞋。并身.语业表无表色。如应当知。下自广说同下六度中。

  四善根既唯色界五地。却照无色无无漏见道。故是有漏修也。如前说。

  入见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惠厌心非殊胜故者。此依所知障俱有烦恼障对治。或唯断烦恼障入见道义。非依唯断所知障对治义。以欲界见道烦恼。有不善.及五趣.四生。厌心可深能入见道。上界不尔。若唯断所知障。不藉深厌心。但求菩提不折解脱。上界亦得故。有声闻色界回心入见道等。此说直往。彼说迂会。亦不相违 七十三解无相取有数十番解。应勘叙之 问若许无分别智有见无相。如自证分。何不即缘自证。若以内外取故不得者。既尔应成相分所摄。即自体故不成相分者。即自体故应缘自证。若以相.性别故不得缘者。相.性别故应相分缘 彼无相故不可为例 又应无分别故说非能取实有见分。亦应无差别故名为无相实有相分 相谓相状。状貌。无此状貌体相之法。非无境体。以无分别差别相故名无相分。见分之言通非分别。故彼智有。

  见道二师说 胜进道缘何为境。即缘解脱道境。更无别行相。思之 有义渐者。依疏以三心为渐。五十九说三心为顿。准此文释。顿通一心.三心。诸释渐如别抄多小别引。

  三心分粗细。如第一抄显解。

  二乘见道为唯安立。亦有一心非安立。有二说。或有。或无 其三心见道二乘者。唯断人执。唯依二心非安立亦何妨 二种十六心。上下谛境在前作。初十六心在后作。初粗观事。后细观理故。又诸教唯说道类智名已知根。建立预流果故。今以相粗显故。所以先说观智。后说现前.不现前言。依欲界身入现观论师于非色界入现观亦尔。彼言下.上界别故 此十六心独觉一坐圣者如何不说 亦作不出观。期心未满。虽至第十六心不名第三果。若非想断九品障。无间.解脱刹那思之可知。若不作此相见道者有何意也。思之。

  三种现观勘抄叙。

  圣性。有解。通取一切能生现行无漏种子。不同异生性。彼能发业招生品类故。唯见道故 八地已上菩萨不生欲界。何故不名不还耶。又有不定性欲还生欲界故。顿悟菩萨还于欲界利生故。

  对法十三说十现观。一法现观。最胜顺解脱分善根所摄清净胜解。若准瑜伽六现观。唯取喜受相应思所成惠。若准显扬十八现观。通闻.思.修最胜三惠。然对法解义现观。由即于如上所说法中。如理作意增上缘力。故知法观亦即思惠。如理作意故。今依唯识唯取思。二义现观。即最胜顺决择分二坐暖为下品。顶.忍为中品。世第一法为上品。三真现观。谓见道。四后现观。谓修道。此二共唯识别。唯识约安立.非安立别。对法约道位别。亦不相违。五宝现观。即信现观。得四不坏信。唯别取无漏。瑜伽等宽。通有漏故。或能越恶。对法但说宝名。唯识通取一切信。六不行现观。谓戒能遮犯戒非不行。七究竟现观。同唯识。八声闻。九独觉。十菩萨。此三约能证乘别故。唯识但约所证行明广名现观。所以除决择分。不约人为论。所以无三乘。对法不约广略。但明明了亲得名现观。约人.法为论。所以有十亦不相违 显扬十七说六及十八。六同此论。论十八者。一闻。二思。三修。四决择分智。五见道。六修道。七究竟道。八不善清净世俗智。九善清净世俗智。十胜义智。十一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二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三善清净行无分别智。十四成所作加行智。十五成所作智。十六成所作后智。十七声闻等智。十八菩萨等智现观 此十八中分五位。初七约五道以明现观。次三依真俗智以明现观。次三依有无漏有分别无分别以明现观。次三依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以明现观。后二依上乘.下乘以明现观。然此唯明惠观。观察诸法故不取信.戒。然解脱分智定.散有殊。三惠类异故分三种。真俗智中有漏唯世俗。无漏通二种。故合分三种。有分别无分别中。亦有有漏无漏别。无漏通二。有漏唯有分别。依三业行以显智殊。此中成所作非四智中成所作智。乃是本期所作智。加行.正体.后得。如诸无漏智上乘.下乘因果通论。故但二种。故与唯识六现观。对法十现观。亦不相违。摄论第六现观十一种差别。即对法第十三。声闻.菩萨现观差别有十一。更无别类。

  建立六度中。度度三相。应互相摄。六度以八法为体。无贪.身业色.语业声.意业思.无瞋.精进.惠.定。或十一。加欲.胜解.信。遍行一思。别境四欲.解.定.惠。善四信.勤.无贪.嗔。色法二身.语业。

  三界九地行相。地前地上一一行相纯四句。一一自为六度。相望为四句名杂。依种类福有四句。不依有无句。

  六度五果。应诸不同。

  异生性障即分别障种。三界具有名何异生。若取能生。有离下染上下分别染法皆起。名何异生。若取依此地第八有故得此地名。应第八识自名异生。何须障种。不尔菩萨十地。此地第八识未断故应成异生。由此应知。取依此地第八分别二障种立。性唯染污。有覆性收。二障体定故。望二障亦尔应思之。

  其恶趣果非染污法。云何见道说为断也。如无余灭。

  二地名离垢。无误犯三业。初地误犯。犹须思择。此地不然。如行之时虫自分路任运不伤。故无误犯。初地不尔。犹有误犯。何故十障但说邪行。二愚兼说误犯三业。是根本故。彼亦邪行收。第二释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即邪行摄。更无所小。

  第三地闇能障。于所闻思修法忘失者。何故初地名已得不退。此犹忘耶。又菩萨地云胜解行位于久所作所思所说法。有时忘失。入地不尔。如何今说有忘失耶。定位所得多分忘失。地前犹有。地上咸无名证不退。其闻.思.修所得。犹小有退忘非多。又无漏所得无忘。有漏所得三惠境犹忘。亦不相违。三定成无也。又应不是退也 何故诸地十障皆举小分。唯第二第三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障摄二愚皆尽。摄法尽故。唯有初四地有通有别。初地异生性本故。恶趣愚末故。此依前释。若依后释。即总摄尽更不须说。第四地障身见等不入二愚中。二愚不说为十障有何意也 答二愚据因。前地所起说与后为障。身见等据久远所行名十障。又十障据因说。身见等能起诸烦恼故。后二为果正能障故说为二愚。不相违也。

  何故九地障。三无碍解为一障。余一无碍解为一障。有何意也。要速前三方办说故。前后轻重等故。开合不同。

  第十地障神通为一。智云及所含藏为一者。内德.外业有差别故。

  何故余地障皆有二愚。唯第四地障不即二愚。

  异生既不断粗重。云何二静虑断苦根粗重。二乘亦如是 今解。凡夫小伏现行粗重。二乘亦能分灭定障小分种子.苦根粗重。亦得何妨。如理应思。

  第十卷

  应说三乘断见.修别。第七识顿断中任运简见道一切。内起简修道外缘事独头贪.瞋.痴等。以此二义故无粗细。无粗细言。简修道内外缘迷理身.边二见.及此相应。九地断有粗细故。如是总简一切惑尽。

  菩萨以烦恼助愿受生中。唯以现行势力远资。非如润生爱等。如行杀生贪.瞋等惑方能利乐。未得无漏胜道利生。故以贪.瞋引无漏道。方始能利名为助愿。非如贪等润生用之。由此应为四句分别。有唯现润非种。谓七地前菩萨。有唯种润非现。谓第三果。有俱润。谓一切异生。有俱非润。谓变易.及化身等。

  俱生地前渐伏地上伏尽。此依六识为论 何故见所断烦恼随所知伏与不伏。俱生烦恼独入地伏。不随所知。所知后伏。烦恼先伏。见所断不尔 见障利故同时。修障钝故渐次。又见道猛。修道不尔。

  故留烦恼本拟润生。八地以去无分段死。不藉烦恼助润。何故不断耶 答如初地怖烦恼。即伏而受变易。亦如二乘有学回心即受变易。虽无分段不断烦恼 所以者何 烦恼虽非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亦有。又惑种在变易时长。不假数资。若无惑种变易时促。如二乘无学愿数数资 然有四句。唯定胜无惑助。亦不长时受变易。如二乘无学回心。虽有惑种助。无胜定资。亦不长时。如二乘有学回心。有惑助及胜定资。即变易长时受。如十地菩萨。故愿留之。不同二乘断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种助。不由愿资而不名留。菩萨正由愿资。傍由种助。故说留之。若即断之于生无力。惑因亡果随尽故。又由菩萨意乐菩提十地练根。不假断烦恼。烦恼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见道顿断。五十九三心亦名顿。然所知.烦恼二障各分为二 云何为二。若以九品粗品先断。即十地修道应先断粗。若以随所障道以辨粗细。九地不定。即烦恼品云何随所知以明粗细。此义应思 今解云。如十地修道地地所断。初为粗后为细。烦恼随彼以说粗细。此亦应尔。见道中自分别力粗先断。他引力细后断。有先伏烦恼超得第二三果。无先伏所知而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闻半颂以舍身亦有超者。然无超大劫。以极难断故等。此义应思。

  一类二乘三界九地品品别断中有二义。一云阙无超人。二云此中兼尽。先世道亦九品。后不伏者亦九品故 菩萨利根见道既许分三。二乘根钝见道应有三品。何故彼唯一此有三 菩萨二障为三。二乘一障为二。分粗细故。

  六十九有前胜进即后加行。后所有道即前胜进文。与对法同。四道以诸门分别。作用二释。

  损力益能转中。有忏悔罪灭。应叙。六十卷业有四。谓异熟决定.时决定.二俱不定.二俱定。及阿罗汉受残苦等。处阿阇世王五逆业灭。瑜伽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业。为二解和会应知。

  四智如佛地各有十喻。应勘叙之。

  有漏曾习相执所引等者。今观此意。有漏观心由俱第七惑前相执势所引故。乃顺于障不断随眠。无漏不尔。

  初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能断随眠者。故六十四云。若安立谛已立为谛。何须复说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谛取于有相。以有相故相缚未脱。相缚未脱故于粗重缚亦未能断。由此准知。唯无分别智断诸随眠 第二有义后得无分别智。断迷事随眠者。解前文云。先据断迷理随眠非断迷事。又前约断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断二障种语。又前约有漏安立及无漏安立谛语。非后得缘非安立语。亦无分别相故。即彼论云。若不要缘非安立者。有于净定心顺决择分者转缘诸谛时。应断随眠等。彼既不尔。故但简有漏等。非为尽理。不果。披彼文应寻之。

  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萨。今更解。菩萨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念念唯断法执故。亦别时断法执所知障故。前师释修道中世出世断道者。此依菩萨修道有独用无分别智。名世出世道。有真俗合用智断。如举胜者。下下地者断障虽不由俗然必俱时。若不尔者。岂后胜地要唯无分别智。不与后得俱方断惑耶。初唯出世断通三乘。后兼菩萨故作是说。二理教齐。任情取舍。

  大涅槃体有二义。一理三事即于真如有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义故。二体三事。三体各别故。合名大涅槃。

  十地不起无漏五识。比量云。十地有漏五根。必不能发无漏五识。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所摄故。如地前位。

  说常乐我净等。以除二乘四颠倒心故。二乘正证此法性者。非作常.无常等解。由加行心作此无常等解故入。后出观时复观前观。不审所缘。便见加行。谓是真智所缘亦是无常等。便谓真实诸法无常等。诸加行心及有漏后得。虽非是执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执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于法执所引之果有漏观心上。说能引法执障为颠倒。若无法执时此观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颠倒.或十二倒。谓想.心.见等执身等为净。佛为除彼说无常等行为非常等令其趣证。论其真理非常.无常。然二乘者由随佛方便言及执引故。作无常等解。今为除彼令证极果。说此真如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证其法也。正证彼时非常.无常。诸佛或说我。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余皆类然。此依护法唯六.七有染心有执为论。其八地以前。起下乘般涅槃障.细生灭等障。皆准此释故。八地以去皆不论现行。观心为障。

  其安惠因中无漏一切有漏皆有法执故。说二乘无漏心等为四颠倒。八地以前说功用加行为障。不尔加行道应非二愚摄。由此一切有漏善心等及因无漏皆有法执。今论真理非常.无常等。为断法执无常等故。说为常乐等也。众善所依。显性无贪.瞋.痴等种种烦恼。因之为善。能顺诸善与善为依故具功德。

  法身正自利言。显不同利他展转说故。其自受用身修因。本为利他故修。又为利他所依止故不说。对他受用等自利义微。所以不说。理亦不遮。

  他受用变化。何故不说自利。诸佛利他即自利故。理亦应然。意为利他变现生故。从意乐说为利他故。前资粮位。云一切功德皆属二利。随意乐力。今此随增上。故三身别。

  自受用身如净土量遍法界者。应作二解。一实尔。二依用说。智是佛故。以所证无边故。如世间言所见处高言眼孔大。所学广故说智惠大。

  四智缘境门中。自受用土唯净无漏。余不见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唯无漏.净。见者唯净。一切不善诸异熟果皆已无故。然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观有漏故。见者居秽土。利乐有情亦为现秽。见亦通秽。通诸识境。化土本唯无漏。然有净.秽。见者亦尔。通有.无漏然有净.秽。十地菩萨亦得见故。上知下故。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说化土有其净言。化土本为地前等见。不别言净。总说见身.土各据增胜。本为而说。亦不相违。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见无漏净土。

  此中诸土皆四智境。由随增胜本击发因。说智别现。不尔便有非遍智过。若佛五蕴计是蕴等收。何故不许佛是有情摄。有情依异熟。佛非有情。摄持性名为法。佛可法所收。

  纯杂义解由增劣不同。但依亲相分说若依影.质复说不同。影中自地变纯。通力引杂。非通力中八缘现纯。缘种杂。第七识中得名影纯杂。影从见.质说性故。五识善恶心杂。无记心纯。第六五俱等通。法应思准。假实中约识分别复别。有无对.有为无为对.有漏无漏对.自界他界缘对。思准纯杂。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