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34 册 No. 1723 妙法莲华经玄赞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本)

  沙门基撰 信解末偈记

  经“尔时摩诃迦叶(至)不求自得”。

  赞曰:长行四人同领,颂领独迦叶者,最年大故、叙众意故、影彰余人亦颂说故。下有八十六颂半,分二:初七十三行半颂颂前三文;“世尊大恩”下十三行颂,属品中第三段荷佛恩深。初文有三:初二颂颂法说,次四十一颂颂喻说,后三十颂半颂合说。此初也。不颂昔日不悕,唯颂今时获得。初一颂半颂闻法闻记二事,后半颂获得。

  经“譬如童子幼稚无识”。

  赞曰:下第二段,四十一颂颂喻说。中分二:初三十四颂颂昔不悕,后有七颂颂今获得。初中有六:初半颂最初发心喻,次一颂退流生死喻,次七颂中还见佛喻,次十四颂不肯修大喻,次九颂半化以二乘喻,后二颂示大不悕喻。此初也。

  经“舍父逃逝(至)五十余年”。

  赞曰:第二退流生死喻。“周流”者经历义。“诸国”者五趣也,总名他国。

  经“其父忧念(至)顿止一城”。

  赞曰:下第三段,有七颂中还见佛喻。长行有三:子长还国,父先求觅,子遇到城。今此唯颂父先觅子,不颂余二。二文入后第四段中,文稳便故。此中有四:一颂求子止城,二颂半资财甚众,一颂客利丰广,二颂半往来者多。此初也。“四方求”者,随入四生求之。“疲”者劬劳,示相以求于子。“顿”停也,停住大城。

  经“造立舍宅(至)人民众多”。

  赞曰:二资财甚众。造宅者起慈悲心,立舍者显空胜义。或“造”者起也,宅即舍,谓慈悲心。“五欲”者五种乐,或净法界等五法。“娱”者乐也。“辇”者真谛,法王独乘;“舆”者俗谛,诸人共乘,胜劣异故。“车乘”者五乘,“田业”者智断,余文可知。

  经“出入息利(至)无处不有”。

  赞曰:三客利丰广。“商”贾也,通四方之珍异曰商,坐卖曰贾。“估”市税也。行曰商,坐曰贾,客名通上。往来六趣以利群生曰商,住净土、人、天以化物曰贾。遍三界厘市行其税利曰估。利丰客广,故遍三界皆有佛法。

  经“千万亿众(至)有大力势”。

  赞曰:四往来者。“多王”者,爱念仁王敬故、豪族宗重臣庶崇故。由此因缘,四众八部往来者多。

  经“而年朽迈(至)当如之何”。

  赞曰:下第四段有十四颂不肯修大。有四:初二颂父恒念子,次九颂子见惊走,次一颂半父令急捉,后一颂半子遂忧惶。此初也。年迈益念、道久悲深,夙夜惟念六返观故。

  经“尔时穷子(至)或无所得”。

  赞曰。第二有九颂子见惊走。中有三:初三颂遇到父舍,次二颂半所见父相,后三颂半见已惊走。初中有二:初一颂半游求,后一颂半困到。此初也。“索”音所戟、苏各二反,乞也,亦求也。国邑之义,长行已解。“有所得”者,遇佛法中真实善友。“无所得”者,虚假知友。

  经“饥饿羸瘦(至)遂至父舍”。

  赞曰:困到也。法食不足故饥,妙行不圆故疲。或起恶见,损坏深故生疮,不坚持戒,损坏浅故生癣。妄生见解,不专持戒。“到父城”者,遇入大乘。“佣”赁。“展转”者,勤力求法也。“至父舍”者,入中道大乘也。

  经“尔时长者(至)注记券疏”。

  赞曰:二所见父相也。“门内”者,理居教内,果在因内。昔望生死名居门外,今望涅槃故住门内。“计算金等”者,诸圣作论,分别计度法圣财故。“出内财产”者,行二利用也。“注记券疏”者,诸师作疏、修撰文记等。“注”者丁住反,注记也。《切韵》“注,之戍反,水注也,非注记”。《广雅》“注,亦之喻反,注疏也,识也解也”。《通俗文》“记物曰注”。今亦作“注”。

  经“穷子见父(至)何故至此”。

  赞曰:三见已却走。分二:初一颂半悔来,二颂却走。此初也。

  经“䨱自念言(至)欲往佣作”。

  赞曰:却走也。“逼切”迫戚也。

  经“长者是时(至)追捉将来”。

  赞曰:第三父令急捉。“默而识之”者,未曾对众陈说声闻过去逢我、是我之子,名默而识之。

  经“穷子惊唤(至)使我至此”。

  赞曰:第四子遂忧惶。退大不修却住生死,名闷躄地。若行大行,乖本求意、与死不殊,名必当见杀。何用大乘无漏衣食一旦至此。

  经“长者知子(至)无威德者”。

  赞曰:下第五有九颂半化以二乘喻。长行有六,此中有四,不颂初二。初三颂令修脱分,次一颂子遂依行,次四颂半劝入善根,后一颂便成圣位。初中复二:初二颂遣使,后一颂传语。此初也。“愚痴”者无明。“狭劣”者意少。“眇目”者视不正。《说文》“一目少也”。目匡陷急曰眇,眇小也。为二乘说安立谛教,能诠显、义不圆,名为眇目。所诠生空理短,故名矬。无法身功德,丑故名陋。神用不广,故名无威德。

  经“汝可语之(至)倍与汝价”。

  赞曰:此传语也。

  经“穷子闻之(至)净诸房舍”。

  赞曰:二子遂依行。除烦恼粪,净五蕴舍。

  经“长者于牖(至)乐为鄙事”。

  赞曰。三有四颂半劝入善根。长行有三,此亦有三:初一颂心伤,次一颂身近,后二颂半共语。此初也。

  经“于是长者(至)往到子所”。

  赞曰:此身近也。

  经“方便附近(至)若如我子”。

  赞曰:下共语。长行有二,此亦有二:初半颂总与语劝勉,后二颂别与语教示。后文有二:初一颂半随须即与,后半颂假称父子。“涂足油”者,西方人庶例多涂跣,时既温热尘坌频沾,至必洗足以油涂之。今言足者,即四神足:欲、勤、心、观。油谓八断行,即欲、精进、信、轻安、正念、正知、思、舍。初三为加行,轻安摄受身心,正念、正知为继属,不忘所缘安心一境故。有放逸生如实了知,故思、舍为对治,策心持心二种力故。已生沉掉能远离之,名涂足油,如去风痹,断障染故。或足谓戒,油谓六支,受学学处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轨则所行皆具圆满,见微细罪生大怖畏,滋润戒故法食既充,无贪瞋痴荐席亦厚。《无垢称》云:“四静虑为床,净命为茵蓐”。净命即是无贪所起身语二业,故以无贪为荐席也。在茵蓐下、床之上故。“荐”音作见反,亦席也。《玉篇》“兽之所食草也”。又床荐,所以同荐藉也。“廗”音详石反,《玉篇》“席,廧亦反,广多也”。《切韵》为“廗”。假称父子,又以软语若如我子。“若”者如也,如我入圣之真子也。此乃见道已前。

  经“长者有智(至)执作家事”。

  赞曰:四便成圣位。文中唯有无学,渐令入出并彰修道。二十年中常令除粪,名执家事。过是以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影显见道名之为儿。文中略故。

  经“示其金银(至)我无此物”。

  赞曰。示大不悕喻也。大乘二利虽使令知,名为出入。“犹于门外”者,大乘教行之因门外。“止宿草庵”者,犹住二乘。“庵”音乌含反,小草舍也。有作“庵”,庵闾草,非舍也。自念以贫为事业,都无大乘事业之分,无一悕意不求大乘。

  经“父知子心(至)刹利居士”。

  赞曰:下第二大段有七颂,显今获得。前喻中有二:初五颂父付子,后二颂子获得。初复有二:初一颂半知机集族,后三颂半正付家事。此初也。

  经“于此大众(至)恣其所用”。

  赞曰:下三颂半正付家事。有五:初半颂初教发心。半颂退流生死。半颂化以二乘,或在人天彼方根熟,或在加行、无间两道,或断五下、五上分结二位之时,故言见子已二十年。或说得有学、无学果。一颂昔退大乘今得相遇,根机熟故。一颂正付。

  经“子念昔贫(至)得未曾有”。

  赞曰:子获得也。有为功德,名为珍宝。无为真如慈悲心等,名为舍宅。又识达本识当成镜智,亦知一切三界众生皆已舍宅及获珍财,故生欢喜。

  经“佛亦如是(至)声闻弟子”。

  赞曰:下第三大段有三十颂半颂合说。中分二:初二十颂半颂昔不悕合,后有十颂颂今获得合。初合中长行有五,不合中还见佛。今此颂中唯颂示大不悕合,余略不颂。前长行中示大不悕有三,今此亦尔:初二颂颂初,知我乐小佛不说我得故不悕。次有八颂颂第三,但为菩萨说不正为我说故不悕。后十颂半颂第二,自得涅槃谓已满足故不悕。此初也。未曾说言汝等作佛,于佛妙智我亦有分,但说我等得诸无漏是声闻弟子,故我不悕。

  经“佛敕我等(至)当得成佛”。

  赞曰:下有八颂颂第三,但为菩萨说、不正为我说,故不悕。中分六:初一颂佛敕,次一颂半我依佛教,次一颂他依我言,次一颂佛授他记,次一颂半正为菩萨、不为我说,后二颂法喻双结。此初也。佛三业加,密敕令说般若等经。

  经“我承佛教(至)说无上道”。

  赞曰:二我依佛教。

  经“诸佛子等(至)精勤修习”。

  赞曰:三他依我言。

  经“是时诸佛(至)当得作佛”。

  赞曰:四佛授他记。言“诸佛”者,显一切佛法皆同,故非唯一佛。亦是过去曾于余佛所受化故,不尔一佛云何言“诸”。故前说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

  经“一切诸佛(至)说斯真要”。

  赞曰:五正为菩萨、不为我说,故我不悕。

  经“如彼穷子(至)亦复如是”。

  赞曰:法喻双结。文意可知。

  经“我等内灭(至)都不欣乐”。

  赞曰:下第三有十颂半颂第二自得涅槃谓已满足故不悕。中分二:初二颂标自满不悕,后八颂半释。此初也。“内灭”者谓内自身灭诸烦恼、证得涅槃,唯能了此以为究竟,更无自余外利他事,故不欣大。

  经“所以者何(至)谓是究竟”。

  赞曰:下八颂半释。中分三:初三颂半于佛境智起三解脱门观,自谓满足故不悕;次四颂自谓得道已报佛恩,虽为他说而自不悕;后一颂结佛不为说故不悕。此初也。初三颂空无相观,后一颂半是无愿观。诸法皆空,空观也。二我既无,何有生等故。次下说无生灭等六种所无,并无相观。舍离贪着不贪一切,遂于佛智亦不贪求,是无愿观。由闻般若密意所说空无相愿,遂错悟解作此三观自得涅槃,后作此解谓是究竟,故不悕大。

  经“我等长夜(至)报佛之恩”。

  赞曰:二有四颂,自谓得道已报佛恩,虽为他说而自不悕。中分二:初二颂半谓报佛恩,次一颂半虽为他说而自不悕。此初也。验此文意住有余依涅槃回心向大,非住无余依涅槃界。

  经“我等虽为(至)永无愿乐”。

  赞曰:虽为他说而自不悕也。

  经“导师见舍(至)说有实利”。

  赞曰:三佛不为说故我不悕。简择于我观根未熟故见舍我,未曾劝进令修大乘说有实利,故我不悕。初“不劝”者据今生来,非曾不劝,久已劝故。

  经“如富长者(至)乃教大智”。

  赞曰:上二十颂半颂合昔不悕。下有十颂,合今获得有二:初三颂法喻对明,初教方便、后说真实;后七颂明我今获得。此初也。一颂半喻,一颂半法。

  经“我等今日(至)得无量宝”。

  赞曰:下七颂明今获得。中分三:初一颂半总辨今得非先所望,次三颂始于今日方名得果体,后二颂半方名得果用。此初也。

  经“世尊我今(至)无上大果”。

  赞曰:二始于今日方名得果体。初一颂总辨先得果非真、今得是实。“道”谓证智,“果”谓无为。后二颂今得果是实。由前因证于中初颂持戒因得报,后颂梵行满得大果,皆以胜昔。

  经“我等今者(至)应受供养”。

  赞曰:三方名得果用。初一颂得真实声闻之名,利他用故;后一颂半得真阿罗汉称,实福田故。即显住小非真声闻,亦非真是阿罗汉也。

  经“世尊大恩(至)谁能报者”。

  赞曰:已上七十三颂半颂前长行。自下品之第三段有十三颂荷佛恩深。分二:初六颂半总明恩深难报,后六颂半别明所难报事。初中复二:初一颂半明佛慈悲深故难报,后五颂明行供养事而不能报。此初也。时长处广行满心勤,苦己利人情深叵答,昊天之恩盖在于此。

  经“手足供给(至)尽心恭敬”。

  赞曰:下五颂明供养事。中分二:初二颂六种内财不能报,后三颂四事外财并以起塔亦不能报。此初也。

  经“又以美膳(至)亦不能报”。

  赞曰:四事外物不能报也。二颂四事,一颂结之。

  经“诸佛希有(至)随宜为说”。

  赞曰:下六颂半明所难报事。于中有三:初二颂半总明佛能为下劣事,于取相凡夫能随宜为说;次二颂能知欲乐及胜解而为说法;后二颂能知根熟未熟为说三乘。此初也。藏报身之实德、显化相之权形,隐妙理之玄宗、扬粗义之疏教,不居净土、处此秽方随逐凡夫,岂非难报。

  经“诸佛于法(至)而为说法”。

  赞曰:二能知欲乐胜解而为说法也。“志力”者胜解故,不随自意广演玄微,乃遂他情唱斯方便,岂非难报。

  经“随诸众生(至)随宜说三”。

  赞曰:三能知根熟未熟为说三乘。或粗或细、或实或权,观根初后以施为,岂非恩深而难报者也。

  药草喻品

  以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

  来意有四:一者前为上根初周法说,鹙子法领,佛法述成,后方授记。今第二周既为中根喻说,四人喻领,今佛还为以喻述成,后方授记,故此品来。二者论说对治七慢中,第三有大乘人一向增上慢,言无别声闻辟支佛乘。为对治此故说两喻,前〈譬喻品〉为对治凡夫求人天妙果;次〈信解品〉为治二乘有学执我乘与如来乘等,不求佛乘。今此品为对治大乘人一向慢言无别二乘、唯有一乘。故彼论言“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而生牙故”。意显一雨虽同,三草二木生长各异;佛教虽同,三乘、二圣发修亦别,有为机器各各别故,亦有决定二乘者故,由机性殊禀润别故。故《胜鬘》云:“摄受正法善男子堪荷四担”,《涅槃》亦言:“我于一时说一乘一道,乃至弟子不解我意,说须陀洹等皆得佛道”,广说如余。依人运载,教等名乘。佛法虽同,机修有异,故说此品。三者〈方便品〉初标智及门二皆甚深名为一乘。前〈譬喻品〉说乘有三、体唯有一,四人领解实一假三,会智慧深。今此会门,门即阿含,教同机异名会其门。如说四谛,三根俱闻,依蕴、处、界、缘起、三性,赖修有异名曰三乘。故知教同而机异也,故此品来。四者十无上中云,第一为显种子无上故说雨譬喻。十无上者并是七喻,三平等残。然于其中有是文残、有是义残者,此是义残非是文残也。七喻之中已有雨喻,十无上内又更重说,仍名为残。前说雨喻普润三草,三草既别令知乘异。今说雨喻所润三草之中形于二草,佛种名大草,自位相形加名二木,所望义别名为义残。或是文残,谓小中大草,文是雨喻破乘同病,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此雨喻是种子无上,前后文别故是文残。此大种子得雨滋润,体用弘广,后得果殊,故名无上。论引经言“不离我身是无上义,唯大乘有,名不离故。若种若现、若因若果虽皆不离大乘。”今显大乘无漏种子以为因本,成佛身故。为显此种子无上,故此品来。

  释名者,去疾神功名药,禀润之形名草。有药非草、有草非药、有草有药、非草非药;所喻亦尔。教、理、行、果俱名为药。今取行药禀教修生,不取余石药,不能生长故。世出世种能生长者俱名为草,今取人天善种、三乘智因是药之草,违害恶故;不取生死恶道种草,不禀正法而滋长故。意辨三乘种别,禀教成其异乘,不欲普明诸种,故以药草为目。是药即草,持业释名。以别简通,是药之草,依主释也。以此为喻,名药草喻。若云,此品下明药及草喻故名药草喻,非药即草者,岂一切草皆取喻耶?由此故知今说为善。此以二义为喻:一如草性异,禀雨滋其类别;三根本异,禀教成其三乘。二如草禀性各不相知;三根亦尔,不能知他五乘种异,谓乘无别,故以药草为喻。

  解妨难者,

  问:

  论解七喻及十无上皆云雨喻,何故题品云药草喻,不言雨喻品?

  答:

  论说能滋之法以显所喻,故以雨喻为名。经取能喻之体以破彼疑,故标药草。倒者以乘无别为病,破者以机有别为破,故假所润药草以况所滋根性,由此不标雨为譬喻,亦不双举雨草二性为品。

  问:

  此品亦言二木,何故不标草木品?

  答:

  据实而言理应双举,但以正法之设本破生病,生有乘同之疾,故以草异破之;无上显体尊高,未是破于生病,故以药草为品,不以木等标名。草宽木狭、草小木大,显通三乘不唯于大,显润生长不唯成熟。故有解云,药者是雨,法药能滋;草者是机,所滋生性;以药喻法、以草喻机,二既双彰,便无难矣。文虽不然,理亦何爽。又前譬喻品有所厌火宅、所欣三车,二合譬喻但可总言;此以所润机殊、破彼执一之病,故唯以药草为喻。

  经“尔时世尊(至)说不能尽”。

  赞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三:初赞印,次“迦叶当知”下陈述,后品末二颂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此初也。先赞印,后更叹讶。言合理故善哉,义契真故印。显彼所言尚未穷德,故更自叹佛同长者,以小可喻于大。汝同穷子圣德微,亦许同,故赞且印。“诚”信也敬也。信如所言,敬如说故。佛德难思,说之叵尽。

  经“迦叶当知(至)不虚也”。

  赞曰:下陈述。分二:初长行,后偈颂。初文有二:一陈说,二结成将临,偈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下是。初中有三:一法述,二喻述,三合述。法中有四:初佛兴于世,二法利群生,三受道有殊,四不能自达。此初也。于法自在,所说不虚,故兴于世导利含蠢。

  经“于一切法(至)一切智地”。

  赞曰:二法利群生。以大悲智,方便善巧离名相法能善说之,以利群生。所说之理亦契至于佛智境地,说合证故。“到”者至合之义,或教顺于理、理顺于行、行顺于果,故言到于佛果地也,以此普滋所应化故。

  经“如来观知(至)通达无碍”。

  赞曰:三受道有殊。由识空有法之所归究竟真性,及知众生心行所趣,故能令彼各得生长。《无垢称经》云“有无所趣,意乐所归”,故所归趣即是三性,究竟归趣故即真如,心所趣者即是所欣遍趣之行。于理智中达之无碍,或由佛达法及众生心行,故能受道令三乘别。

  经“又于诸法(至)一切智慧”。

  赞曰:四不能自达。佛于诸法能究竟尽,故能识根性,初与三乘、后示众生佛之智慧。众生不尔,何理能知自性他性?下喻及合皆有此势,故作四科。又有释言,法述有二:初总明于法自在所说不虚,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下别显不虚。别显不虚中有四:一能开菩提、涅槃二体,开晓众生之心,“以智方便而演说等”是;二能显真如以示众生,“法之所归”是;三能悟菩提智故,“以悟众生通达无碍”是;四自曾能入亦令他入,“示一切智慧”是。虽作此解,顺上一乘观此下文乃成别意。又别显不虚四者:一穷法实性,二能知空有,三知生心乐,四能示权实。“以智方便”等者,法实亡言,以言显说名智方便。此智方便所说之法虽非即真,然与佛智所证之法亦复无别。“地”者依止,佛智所观依止之处,真境名地。意言佛说真、俗谛理,合契到于佛智境地,体无异故、合实法故。或教能顺理、理能顺行、行能顺果,故到佛地,一切智者是佛智故。“如来观知”等者,此能知空、有诸法所归,谓遍计所执、依他、圆成三性法也。或所归趣者即真如理,诸法究竟所归处故。“亦知众生深心所行”者,谓知心行及彼深心之所乐行,即是众生心及所遍趣行达之无碍。“又于诸法”等者,既达诸法究竟明了,故能显示众生智慧,三权一实令生欣证。此上意言,所说契智境识法空有性,解生心行所应学道,故能示众生佛之智慧令其归入。由此四义所说不虚,所说不虚故佛智无边。汝何能说?佛知诸法、识众生心,故能初权后说实法,众生禀之成五乘别。众生无是功德智慧,不识法体及众生心,云何能知法之权实而执三乘无有差别。

  经“迦叶譬如(至)名色各异”。

  赞曰:下喻说。中分二:初总喻,后别喻。此初也。“土地”已前喻能有所生,已下喻所有。“三千大千”彰所依器,一佛化境。于中有四:一山,《玉篇》“艮为山,山,产也,宣气散生万物”。二川,贯穿通流,水也。三溪,《尔雅》“水注川曰溪”。四谷,古鹿反,《玉篇》亦余玉反,水注溪曰谷。《说文》“泉之通川曰谷”。喻大千中有四生类。此等土地所有之中,卉即三草、木即二木。“卉”音许贵反,百草总名,亦众也。卉及木皆有藂、林,意显草木各有众多。此虽众多,就中世出世善法种子喻于药草。五乘种子体类各别如种类若干,相用有殊如名、色各异。色者形貌亦色类义。

  经“密云弥布(至)大千世界”。

  赞曰:下别喻。有四:一法王出世喻,二说教普滋喻,三禀润各异喻,四不自觉知喻。“密云弥布”是初喻也。“遍覆”以下是第二喻。化身隐实,八相渐现潜为广利,如云密而弥布,非卒暴云,不为灾故。云有十德,颂中自释。一化佛化三千大千同时出现,声亦遍彼,故言遍满大千世界。

  经“一时等澍(至)及诸药草”。

  赞曰:下第三段禀润各异喻。有二:初一雨所滋,后禀润各异。初文有三:一总标,二横滋,三竖长。此初也。“一时”者,应机熟故。“等澍”者,一音演说各随解故。“澍”音之戍、时遇二反,时雨也。今从初反。其泽普洽,利滋同故。“洽”音候交反,沾也遍彻也,调和遍洒之义。卉木林藂,喻如前释。“药草”喻善根。

  经“小根小茎(至)大枝大叶”。

  赞曰:此横滋也。三乘性异,破乘同病,根性有三,故分三种。《涅槃经》云:“譬如病人有其三种,一若遇良医及以不遇,决定可差”,即此大草。“二若遇即差,不遇不差”,即此中草。“三若遇不遇定不可差”,即此小草。此三乘中各有禀教、理、行、果四而生长者,故皆说有根茎枝叶。依教证理、依理起行、依行得果,如根茎等生次第故。又依胜劣果、行、理、教如次配之。又解此三之中皆有四法:一种性,二发心,三修行,四得果。此四通三,如次配之,横名三乘、竖名四类,类依性有故说为横。亦有说四,即是胜解、见、修、无学,此义不遍,小草中有,故不取之。

  经“诸树大小(至)各有所受”。

  赞曰:此竖长也。论唯说大木不离我身,是种子无上义。大草中分大小树,不退位前名为小树,不退位后名为大树。此有二义:一云,七地以前名为小树,八地已上名为大树,具四不退故。准下颂文但于二木分上中下,故合二木以分三品,谓五地已前名下,创得三摩跋提乐意生身故;六七八地为中,得觉法自性意生身故;九十二地名上,得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故。有义不然,初地已前是何品摄,岂非小木?若依此义,初地已前名下,纯有漏修故;初七地名中,有漏、无漏二杂修故;八地已后名上,纯无漏修故。二云,初地已前名小树,初地已上名大树,证不退故。大小二树各有下中上者,十住、十行、十回向为小树三,十信即是初发心住摄,四决择分善根即第十回向摄。由此《华严》但说三十位、不说十信,发心住中成八相故。亦不说四善根,法界无量回向中住四观故。但说舍利弗修道经六十劫退,即是至第六住满、未入第七不退住中,故知十信更无别位,由此但说三十三阿僧祇。地前为三,不说四故。《对法》等说,初劫满已修四善根,不说时长,别劫修故。故四善根十回向摄。大树三者,初二三地名下,相同世间故;四五六地名中,方同出世故;七八九十地名上,超过世间二乘道故。若说三草皆有下中上者,小草之中,说人为下、欲天为中、色天为上。中草三者,七方便为下、圣有学为中、无学名上。前是横贯三乘,今乃竖通三位。

  经“一云所雨(至)华果敷实”。

  赞曰:禀润各异也。能滋教一,所滋卉木各有差别。“生”喻初心,“长”喻后习,“华敷”喻闻教修行,“果实”喻证理得果。“敷”音抚夫反,开也陈也。由各受润,随其种性生长华果各各不同,以教对理而忘其机,或以教对后不定性等成熟之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所说理法唯一相故,退性究竟并作佛故。以教对机忘其理法,或对初机未成熟位,而有所运,名为三乘,亦名三车。随彼机宜,初傍引法说而有三,故以教含行名为三藏,诠戒、定、慧行差别故。若以教含理、对机而说,名为二藏,谓菩萨、声闻藏。《阿阇世王经》亦名三藏,谓菩萨、独觉、声闻藏也。今以教对理及后机一,名一云雨,滋彼三机称其种性名为三乘。现理有所对之机,明乘有异。教对机、理以明摄义立其藏名,将显理之教以运载机,立其乘称。是二差别。

  经“虽一地所生(至)各有差别”。

  赞曰:下第四不自觉知喻。三乘种性依一真理、一地所生,依一佛教、一雨所润。如诸草木禀润虽别,不自觉知,亦不知他禀润生长。此解似疏,寻合当悉。

  经“迦叶当知(至)如大云起”。

  赞曰:下第三合述。亦四,一一有二,初皆举法,后皆喻合。此合法王出世也。

  经“以大音声(至)大千国土”。

  赞曰:此第二合说教普滋。不但身遍,声亦遍故。

  经“于大众中(至)佛世尊”。

  赞曰:下第三合禀润各异。有二:初法说,后喻合。初中有四:一自标召集,二他闻普至,三佛应导利,四生闻获益。初中有二:初自标唱,后召他集。标唱有三:一唱德号,二唱利用,三唱知见。此初也。

  经“未度者(至)令得涅槃”。

  赞曰:此唱利用。能满四愿。“度”者离越义。“解”者断修义。一未离苦者愿令离苦,二未断恶修善者愿断恶修善,三未得安乐者愿得安乐,四未成佛得涅槃者愿成佛得涅槃。《璎珞经》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为四弘愿”,亦即是此。此中四种,苦、集、道、灭如次配之。

  经“今世后世(至)说道者”。

  赞曰:此唱知见。有三:一唱三明,二唱二智,三唱三法。知今后世,唱三明也。已见名今,现去皆今故。一切知是真智,一切见是俗智。或初是二智,后是五眼。知、开、说者,知诸境、开诸行、说诸果。知正邪、开善恶、说断修。又知大乘、开独觉、说声闻。又异生、有学、无学。又邪、正、不定三聚,三根、三科、三世、三宝、三毒、三德、三界、三漏等。又识生死、示邪正、说通塞。又悟知诸道、能略开、能广说。如次配之。道有一种,谓一乘一道;有二道,善恶趣、世间出世间。乃至十业道等,皆如理知。

  经“汝等天人(至)为听法故”。

  赞曰:上标唱,此召集。

  经“尔时无数(至)而听法”。

  赞曰:第二他闻普至。

  经“如来于时(至)快得善利”。

  赞曰:第三佛应导利。为利说大乘,为钝说二乘。为利说二草,为钝说小草。为精进说修行,为懈怠说十念生西方等。

  经“是诸众生(至)渐得入道”。

  赞曰:第四生闻获益。有二果:一世间果,现世安稳、后生善处,如法以理受于果报,不行非法,名以道受乐。二出世果,离障入道。或无种性令得前果,有种性者令得后果。又菩萨道有二: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随次应知。断二障故,任力得道。

  经“如彼大云(至)各得生长”。

  赞曰:此合前法禀润各异。

  经“如来说法(至)不自觉知”。

  赞曰:下第四合。有二:初法、后喻。法中初标、后释。此标也。初佛说,后生闻。“一相”者,无异相故、无相相故。《大般若》七十三说:“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无量义经》云:“常说诸法不生不灭、无此无彼、一相无相”。“一味”者,一无漏味。胜资益味,无别体故。《胜鬘经》云:“一相一味,谓明解脱味”。虽说种种诸法不同,究竟皆归一真如相、一无漏味,归实性故。何者是一相一味之体?谓解脱惑、业、苦相,离所知障分别之相。不同无漏有为起尽体寂灭相。所说诸法究竟不离涅槃智性,能达此者竟究至于一切种智得菩提故。又佛所说理唯一相,究竟顺契中道智故。众生闻之,随顺受持、读诵、修行,得成三草二木差别,不自觉知。

  经“所以者何(至)种相体性”。

  赞曰:下释前标。有三:初明总知,次明别知,后结佛知、众生不知。此初也。种相有为类别,体性无为理本。又心行作用为种相,心法体性名体性。

  经“念何事(至)得何法”。

  赞曰:此明别知。有四:一三慧所缘,二三慧行相,三三慧体,四以何行得何果、以何教得何理。此四类法皆佛所知,但说药草,故唯说此不说知余。

  经“众生住于(至)明了无碍”。

  赞曰:此结佛知、众生不知。“地”谓种子,或是心等行相体性总名为地。不同前地,彼谓一真。彼说佛教,名为一雨。一真法界,名为一地。其中四生,名卉木等。三乘五乘、有性无性,佛悉知之,众生不知。

  经“如彼卉木(至)上中下性”。

  赞曰:举第四喻,合成前法。

  经“如来知是(至)一切种智”。

  赞曰:陈述。有二:上陈说讫,下结成前。有二: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后赞成迦叶能解深义。此初也。“终归于空”已前明佛知深,空之性故。体即真如,非空不空。“观众生心”已后为生浅说能契深理。二障双圆便成种智,将护彼意不即为说一切种智,且说二乘,故佛与声闻由此成异。

  经“汝等迦叶(至)难解难知”。

  赞曰:此赞成迦叶能解深义。初标、后释。

  经“尔时世尊(至)说种种法”。

  赞曰:下颂合有五十四颂半,其五十二颂半重颂前义,后之二颂入品第三段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初中分二:初五十一颂颂前陈述,后一颂半颂前结成。陈述之中复分为三:初四颂颂前法述,次十颂半颂前喻述,后三十六颂半颂前合述。初中有二:初三颂颂前第一佛兴于世,是诸法之王,所说不虚;后之一颂颂第四不能自达。初中有三:一标法王所说不虚,二明如来说法希有,三重成前说。此初也。“破有”者,能破一有,谓三界,为一业有之所有故。或破二有,本有、中有。或破三有,即是三界。或破四有,谓生有、死有、中有、本有,新翻经论名前时有。或破五有,即是五趣。或破七有,谓五趣、业有、中有。或破九有,谓即九地九有情居。或破二十五有,颂曰:

 “四域四恶趣,  梵王六欲天,
  无想天净居,  四空及四禅。”

  或破有者,执有三乘无别体心。或此颂中初句法身,次句报身,下半化身。

  经“如来尊重(至)不务速说”。

  赞曰:此明如来说法希有。“默”者缄默。“务”者趣疾、匆遽、专好。缄默一三实权之妙,不乐趣疾、匆遽、专好,急即陈述,必待生机方可说故。

  经“有智若闻(至)则为永失”。

  赞曰:此成前说。恐有疑悔,为永失故,不好速说。

  经“是故迦叶(至)令得正见”。

  赞曰:此颂第四不能自达。由佛明了究尽诸法、知众生根,随他欲乐胜解等故,为他说法令得正见,而诸众生不能自知上中下性。文因前起,称是故言。

  经“迦叶当知(至)如可承揽”。

  赞曰:下第二段有十颂半颂前喻述。分三:初三颂合说初二喻,法王出世喻、说教普滋喻;次六颂半颂第三禀润各异喻;后之一颂颂不自觉知喻。初中有二:初一颂总颂前二喻,后二颂别释云德。犹如大云起于世间,初喻也。遍覆一切,第二喻也。颂云有七德:一慧云含润,如慈心龙起云含雨七日住,待农夫作了方始下雨。喻佛慈云内含万德,待生机而降迹,应器熟而宣扬。二电光晃耀,喻化导明。身光智光遍照一切。“晃”音胡广反,光也。“曜”音弋笑反,照也。三雷声远振远惊群生,喻佛出生诸魔恐怖。四令众悦豫。“豫”喜逸也。众喜云兴,悦当荫覆,喻见佛出欣将说法舟航五趣。五日光掩蔽,喻除烦恼。《华严经》说掩邪见日故。六地上清凉,喻令有情居生死地得涅槃故。七叆叇垂布,如可承揽。有解叆者昧义,叇者黑色。“爱”“逮”音同,昧闇黑色,故名叆叇。又《广雅》“叆叇犹翳荟”。“翳荟”,云兴盛貌。《通俗文》“云覆日为叇叆”。喻佛降灵,慈悲兴盛,作大模轨,令生欣乐,当得作佛,故如承揽。承揽乃是可得之状。“揽”音卢敢反。若手取作“掔”。《说文》作“揽,撮持得也”。菩提虽复不可以身心得,如可似得,非正得也,以智证故。今更加三:一次前文说起于世间,悲四生故。二龙能起之,法报二身现此化故。三能澍甘雨滋润萌牙,喻能说法益一切故。并经有十。

  经“其雨普等(至)率土充洽”。

  赞曰:下第二段有六颂半,禀润各异。有三:一颂雨功能,次二颂半所滋长体,后三颂所滋长用。此初也。《涅槃经》说:“佛于众生不观种性乃至下贱僮仆,唯观众生有善心者即便慈念,如师子儿杀于香象,杀兔亦尔”,不生轻心故名普等。“四方俱下”,遍四生故。“充”满、“洽”沾洒也。

  经“山川险谷(至)药木并茂”。

  赞曰:此明所滋之体。初一颂总,次一颂半别滋种性。“百谷”者,“谷”续也。杨泉《物理论》云:“梁者黍稷之总名,稻者粇糯之总名,荠者众豆之总名。三谷各二十合为六十,蔬果之实助谷各二十,凡为百谷。故《诗》曰‘播厥百谷’。《周易》‘百谷丽于地’是也。”百谷、甘蔗、萄葡三事,以喻中大二草三乘,有种性故。“蔗”音之夜反,“萄”音徒刀反,或作“桃[王*匋]”。张骞西域使还,得安石榴、葡桃、胡桃。《广志》云“葡桃有白黑黄”。此是小草无种姓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无出世种故。总结上云三乘药草、大小二木有种姓者,因此雨故普得滋茂。此依别义以配其喻。亦有本言山川险谷,其苗稼者即是百谷。《说文》“草生于田曰苗”。《苍颉》、《玉篇》“禾之未秀曰苗”,苗而不秀是也。禾之秀实曰稼,茎即为禾;又云在野曰稼。前解苗、稼为异,喻因、果别;后解苗即是稼,但喻总谷。

  经“其云所出(至)皆得鲜泽”。

  赞曰:此明所滋长用。有二:初二颂禀闰生长,后一颂禀闰鲜泽。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树中,称其大小者,大小二木并有三故。根茎枝叶四义如前,此等各有华之与果、皆有光色,外作用故。华总喻因,果总喻果,余文可知。

  经“如其体相(至)而各滋茂”。

  赞曰:此颂第四不自觉知。所闰是一,禀教同故;而各滋茂,有差别故。三乘众生竟不自觉所得功德,故知三乘实有差也,智有异故、如三草故、如二木故。

  经“佛亦如是(至)诸法之实”。

  赞曰:下第三段有三十六颂半颂前合说。文分为二:初二颂颂初二合,余三十四颂半颂前第三禀?各异合;不颂第四不自觉知合。此初也。

  经“大圣世尊(至)及涅槃乐”。

  赞曰:下第二段三十四颂半颂禀闰各异合中长行有四,今此唯三:初四颂半自标召集,次九颂佛应导利,后二十一颂生闻获益;唯无第二他闻普至。初中有二:初三颂半标,后一颂召。此初也。虽有种性,未曾闻法,乏法名为枯槁。“槁”亦枯也。

  经“诸天人众(至)觐无上尊”。

  赞曰:此召也。

  经“我为世尊(至)解脱涅槃”。

  赞曰:下第二段有九颂,佛应导利。中有五:初二颂佛说胜法,次一颂为大乘因,次二颂半平等说法,次一颂半专为利益,后二颂不简好丑。此初也。正法味甘、能疗烦恼之疾,故喻甘露。

  经“以一妙音(至)而作因缘”。

  赞曰:二为大乘因。设说二权,皆为大乘一切种智故。

  经“我观一切(至)众多亦然”。

  赞曰:三平等说法。物我断故,无有彼此。爱憎断故,无怨亲心。不悭法故,我无贪着。不嫉妒故,亦无限碍。故为一多平等说法。即亦前云“若人信归佛”,偈意同也。

  经“常演说法(至)如雨普闰”。

  赞曰:四专为利益。去来坐立,佛三威仪,略无卧也,利乐时故。或去谓示入涅槃,来谓示成正觉,坐谓说法利生,立谓待生机熟;终不疲劳生于厌怠,慈悲深故。

  经“贵贱上下(至)而无懈倦”。

  赞曰:五不简好丑。不择种姓贫富贵贱,但观善根即为说法,如杀兔等。

  经“一切众生(至)住于诸地”。

  赞曰。下第三段有二十一颂,生闻获益。分三:初九颂半法喻合说禀闰有殊,性异;次三颂半法喻合说禀闰滋茂,因异;后八颂法喻合说禀闰成实,果异。初文有二:初八颂法,后一颂半喻。初文复二:初一颂总标,后七颂别显。此初也。“住诸地”者,谓三乘十地,谓干慧地、种性地、八人地、具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独觉地、菩萨地、如来地。既下别说三草,故此前说三乘共行十地。或凡夫地、有学地、无学地、菩萨地、如来地。或此所说三乘之地,即是无性、二乘种性、及大乘性,随彼分位即名为地。

  经“或处人天(至)是上药草”。

  赞曰:下七颂别显。中分二:初四颂三草,后三颂二木。此初。有三:一颂小草,二颂中草,一颂大草。无种姓人与人天乐,名为小草。《善戒经》云“无种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或七方便亦名小草,二乘名中草,菩萨名上草,亦即《胜鬘》所荷四生。无闻非法众生即小药草,中间二乘即中药草,菩萨即是大药草,即是《涅槃》三病人也。

  经“又诸佛子(至)名为大树”。

  赞曰:此明二木。初一半小,后一半大。即于大草分为此二:地前为小木,伏疑决定,知作佛故;十地名大木,得二利故、证不退故。非行不退,义准二乘,未成无学亦名中草。三意生身据决定者,唯说无学,回心已后受变易生,位决定故。不同有学,故此不论。未入圣位及无种姓可名小草,准此地前不名小木。若尔,何摄?故前解善。或七地前名为小木,八地已后名为大木。此言不退,行不退故。一切菩萨名大草者,《智度论》云:“譬如雷震,小鸟闻之悉皆惊怖,孔雀闻之即为舞踏”,故名大草。因释二木分位不同,诸经论中说得菩提理不一准。《大般若》第七十四说五种菩提。《金刚般若》云:“实无小法得佛菩提。若有小法得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复有教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经下言“八生乃至一生当得菩提”。亦有说言,三大劫修方登正觉。诸师于此众义不同。《瑜伽论》说:“劫有二种,一日月岁数”,即此论说昼夜月时年。“二阿僧祇劫。诸能超者唯超前劫。无超后者”。故依此义,若据无为、真如、无相,实无小法可得菩提,《般若经》宗说无为故。初地菩提发心便证,此证发心,非如种性发心。与此经同,八生乃至一生当得。或此经中据证发心,论解证得初地菩提,故其初发心即登正觉者,种性发心菩提因故。三大劫修得菩提者,无上菩提、果满菩提,大劫修故。亦不相违。佛果广大非小因成,若更异思深乖正道。故《涅槃》言“说佛难成与速授记,说佛易成与迟授记”。

  经“佛平等说(至)所禀各异”。

  赞曰:此喻说禀闰有殊,性异。

  经“佛以此喻(至)渐增茂好”。

  赞曰:下三颂半法喻合说禀润滋茂,因异。初一颂半喻所说少如海一滴,后二颂法喻合说滋茂因异。“滴”下历反,《通俗文》“灵滴谓之凝”。《切韵》作“滴”。有作“渧”,丁计反,水下也,非此义。

  经“诸佛之法(至)普得具足”。

  赞曰:下有八颂,法喻合说禀闰成实,果异。有二:初六颂半法说,后一颂半喻说。初文有三:初一颂总颂能令得果满足,亦是别颂令小草果满;次二颂中草;后三颂半大草。此初也。“世间充足”谓人天满。

  经“渐次修行(至)各得增长”。

  赞曰:明中草也。因人天生渐得道果,二乘满也。

  经“若诸菩萨(至)而得增长”。

  赞曰:明大草也,大草即二木。初一颂半小木,后二颂大木。

  经“如是迦叶(至)各得成实”。

  赞曰:此喻合前禀?成实,果满。

  经“迦叶当知(至)诸佛亦然”。

  赞曰:此第二段颂前结成。我同诸佛初权后实,汝等信受故极希有。

  经“今为汝等(至)悉当成佛”。

  赞曰。品第三段结成说实为授记之渐。声闻所行成佛远因,故是菩萨所行方便之道。论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者,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二乘修是大乘之远方便因,名菩萨道。

  授记品

  以三门分别:一来意,二差别,三释名。

  来意有二:一鹙子上根,闻法说而悟解,佛即为记;四人中性,闻喻说而方解,故佛与记。二论云:“为三种无烦恼人染慢,说三平等。初说乘平等,故与授记。上来佛说乘体有异,便有无学执乘定异,为此记别,显乘平等,故此品来。”如〈譬喻品〉已释。

  差别者,可记法有三:一体性是有,二胜有当果,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体性有者可记,无者不可记,如十四不可记。理事本无,故不可记。问有体者可为之记。《华严经》说,有始无始是无记,佛不为答。有一比丘问十二因缘自作他作?无明自起是无始义,名为自作;更从他起是有始义,名为他作。佛种种诃,如人为毒箭所中,但应请医拔之,不须问其箭之所以。故有体者可记,无者不可记。胜有当果者可记,无者不可记,如善不善法。《成唯识》云“记谓善恶”,有殊胜自体及当果可记故名为记,无记不然,故不可记。胜人胜理大因大果者可记,非者不可别记,即记别经记弟子生死者,胜人故;记深密义者,胜理故;记当成佛者,大因大果故。其劣人劣理小因小果者名不可记。今此乃是此第三中大因大果,故为之记,非前二全、后一少分。又此授记差别有多,或记一种,谓十二分教中授记经。或说二种,《涅槃经》说“若有闻说,随顺乐入,速得成佛;心生轻贱,授以迟记。若言佛道难得,久受勤苦然后乃成,为此人故授以速记。又善根熟者授以速记,善根未熟授以迟记。厌恶生死、欲早证菩提,智增上者,授以速记;乐处生死化度众生,悲增上者,授以迟记。”又有二种:一总记,二别记。《智度论》有三:一自知他不知,为利自故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为利他故;三自他俱知,行二利故。又有四种,如前已说。或说五种,即此经中如来自记。或说六种,并如前〈譬喻品〉初说。

  释名者,“授”音承秀反,为也、与也、付也。“记”者,决也、别也、验也、识也。为决了当果,为分别其当来果相,与验其因、记识当果,故名授记。此品明彼事,故名授记品。

  经“尔时世尊(至)无量大法”。

  赞曰:此品之中大文分二:初为四人现前记别,后品末有二颂半标当授记,为第三周说法之由。初复有二:初为大迦叶记,后为三大声闻授记。初文又二:初长行,后偈颂。前长行有二:初因记,后果记。此初也。外遇良缘、内修妙行。“觐”见也。如文可知。然观上下授记之人,应为四句:一在小无胜劣,在大即有之。如五百弟子同是无学,故小无胜劣;前后成佛转次授记,故大有胜劣。二在小有胜劣、在大无胜劣,如学、无学人。在小,学与无学胜劣有殊;同时成佛故,在大无胜劣。三小劣而大胜,如阿难在学地得预流果,在罗睺前成佛。四小胜而大劣,如罗睺是无学,在阿难后成佛。今此四人不依根性,论位次者在小无胜劣,同无学故在大有胜劣。迦叶觐三百万亿佛,须菩提觐三百万亿那由他佛,迦旃延初觐八千亿佛、后二万亿佛,大目揵连初觐八千诸佛、后值二百万亿佛。供养诸佛多小不同,故知作佛亦有前后。《涅槃经》说:“第四依菩萨供养八恒河沙佛”,今说小者,退心之人非乐广行,且就一地位遇佛多少而与授记,非但尔所。亦不相违。今以此准《涅槃经》说“须陀洹人八万劫到,乃至阿罗汉二万劫到”者,以根性齐、修行迟速相似者说,不约根异行殊者说。今以根、行、利钝、迟速故成四句,不尔义旨极为相违。

  经“于最后身(至)佛世尊”。

  赞曰:果记有七。此记自体。睹豪光而生明慧,听法义而莹金光,况久修因金光自饰,故名光明。

  经“国名光德(至)二十小劫”。

  赞曰:此有三。一国名,以光为德故;二劫名,众行庄严故;三寿量。

  经“国界严饰(至)周遍清净”。

  赞曰:此中有六。一土相,有七:一杂严,二无恶,三平正,四宝地,五树,六绳,七华。准前鹙子,知因识果。“砾”沙也、小石也。“坑”虚也、堑也。或作“硎”,坎陷也、小垒也。“堆”聚土也。“阜”陵也。《玉篇》“高平曰陵,大陵曰阜。土也、肥也、厚也、长也。”

  经“其国菩萨(至)皆护佛法”。

  赞曰:此中有二。一眷属,二无魔。迦叶性、行调顺,头陀学戒,不慢于人、不坏善事,故虽有魔,皆护佛法。

  经“尔时世尊(至)当得作佛”。

  赞曰:下十二颂半。分三:一颂半标告,十颂半颂记,半颂结之。此初也。

  经“而于来世(至)无上之慧”。

  赞曰:下颂记。十颂半中分二:初二颂半颂因记,后八颂颂果记。此初也。

  经“于最后身(至)无有丘坑”。

  赞曰:下果记。中有四:初半颂自体,三颂土相,三颂眷属,一颂半寿量。此初二也。土相有八:一无恶,二地,三树,四绳,五香,六华,七庄严,八平正。其香一种,长行所无。戒香因具,故果多香。万行满修、庄严亦足,然与长行前后不同。

  经“诸菩萨众(至)不能数知”。

  赞曰:此眷属也。一颂半菩萨,一颂半声闻。

  经“其佛当寿(至)其事如是”。

  赞曰:初一颂半寿量,后半颂结之。

  经“尔时(至)目不暂舍”。

  赞曰:下第二段三人授记中初请、后授。请中初长行请仪轨,后颂正请。此初也。“悚”者怖也、惧也。“栗”者战也、谨也、敬也、戚也。心求记果不敢专辄,既怯威严所以战惧。

  经“即共同声(至)除热得清凉”。

  赞曰:下七颂分三:初二颂赞请,次四颂喻请,后一颂结请。此初也。初一颂赞,后一颂请。

  经“如从饥国来(至)然后乃敢食”。

  赞曰:下喻请。分二:初一颂半喻,后二颂半请。此初也。小乘匮乏大乘之法,名为饥国。佛之一乘,名为王膳。今者得闻,名为忽遇。疑己无分不敢修行,名未敢食。佛与授记,名得王教。因授记后领纳大乘,修行大行欣当作佛,名方敢食。

  经“我等亦如是(至)尔乃快安乐”。

  赞曰:此请也。闻佛音声说一乘理,总言我作佛,如见王食。未蒙别记,受领修行欣当佛果,名未敢食。蒙别授记,如蒙王教。即望修行欣当作佛,名之为食。

  经“大雄猛世尊(至)如饥须教食”。

  赞曰:此结请也。

  经“尔时世尊(至)具菩萨道”。

  赞曰:下别记三人。初文有二:长行及偈。长行有二:初因、后果。此因记也。

  经“于最后身(至)世尊”。

  赞曰:下果记。有九,此自体记。解法体相空但有假名,故名名相。或名与相二义俱空,故名名相。名即名假,相即受、法二种相假。

  经“劫名有宝(至)周遍清净”。

  赞曰:此中有三:一劫,空理为宝故;二国;三土相。土相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树,四无恶,五华净。“丘坑”者《玉篇》“地高曰丘,大冢曰丘”。

  经“其土人民(至)那由他”。

  赞曰:此中有二:一人居其处,由内达理、外感珍宝;二眷属。

  经“佛寿(至)及声闻众”。

  赞曰:此有三:一寿量;二佛,住空,以解空故;三利益。

  经“尔时世尊(至)听我所说”。

  赞曰:下十二颂。分二:初一颂标告,后十一颂正告。此初也。

  经“我大弟子(至)犹如宝山”。

  赞曰:下正告。分六:初三颂果、因合记,一颂半土相,三颂眷属,一颂佛化,一颂听众,一颂半寿量。此初也。有三:一颂名,一颂因,一颂形。

  经“其佛国土(至)度无量众”。

  赞曰:此土相也。

  经“其佛法中(至)有大威德”。

  赞曰:下三颂眷属。分二:一颂半菩萨,一颂半声闻。

  经“其佛说法(至)听受佛语”。

  赞曰:初一颂佛化,后一颂听众。

  经“其佛当寿(至)二十小劫”。

  赞曰:寿量也。

  经“尔时世尊(至)恭敬尊重”。

  赞曰:下迦旃延记。长行分二,准前初因记中有二:初明初时,后明后时。初时有二:初佛在,后灭后。此初也。

  经“诸佛灭后(至)供养塔庙”。

  赞曰:灭后有二:“合成”已前造塔众华,已后供养。“玫瑰”者火齐珠也。“抹香”者,若手[撤-育+言]摩作“抹”,细壤土作“抹”。涂饰作“瀎”。今既别有涂香,故应作“?”。《玉篇》“粖者,亡达、亡结二反,粥糜也”。碎香如糜,故作“粖”。碎香如细坏土,应作“?”。

  经“过是已后(至)具菩萨道”。

  赞曰:此明后时供养于佛。值良缘已,方具菩萨所行之道内自修行。

  经“当得作佛(至)佛世尊”。

  赞曰:果记。有六,此自体也。迦延过去曾扫僧地,身常金色容仪闲雅,今复目睹毫光、耳听法光,故名阎浮金光。广如《枢要》度钵代多王事。瞻部那提是树名,在此洲无,热池岸侧。有经在此洲北岸,近树下有紫金光映弊日月。

  经“其土平正(至)见者欢喜”。

  赞曰:此唯一土相。有五:一平正,二地,三树,四绳,五华。迦延端正见者欢喜,由扫地因故。外土相,见者欢喜。

  经“无四恶道(至)二十小劫”。

  赞曰:此中有四:一无恶趣,二多人天,三眷属,四寿量。

  经“尔时世尊(至)真实无异”。

  赞曰:下七颂为二:一颂标告,六颂正告。此初也。

  经“是迦旃延(至)供养舍利”。

  赞曰:下记有二:初二颂因记,后四颂果记。此初也。

  经“其最后身(至)之所供养”。

  赞曰:四颂果记。为四,此中有二:初一颂土相,后一颂福田。

  经“佛之光明(至)庄严其国”。

  赞曰:此中有二:初一颂自体,后一颂眷属也。

  经“尔时世尊(至)恭敬尊重”。

  赞曰:第三目连记中文段同前。因记有二:初初时,后后时。初时有二:初现在,后灭后。此现在也。

  经“诸佛灭后(至)以用供养”。

  赞曰:此灭后。有二:初造塔,后供养。

  经“过是已后(至)亦复如是”。

  赞曰:此后时因。

  经“当得作佛(至)世尊”。

  赞曰:下果记。有七,此自体。“多摩罗跋旃檀香”者,多是性义,阿摩罗者无垢义,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驰罗是贤义,略但云跋,旃檀香是唐音,即是性无垢贤旃檀香佛。由大目连烦恼轻微名性无垢,仁德如香可熏名贤旃檀香佛。

  经“劫名喜满(至)见者欢喜”。

  赞曰:此中有三:一劫名,二国名,三土相。土相有四:一平正,二地,三树,四珠华。

  经“多诸天人(至)四十小劫”。

  赞曰:此中有三:一多善趣,二眷属,三寿量。

  经“尔时世尊(至)奉持佛法”。

  赞曰:下颂记。有十颂,分二:初五颂因记,后五颂果记。因记有二:初三颂佛在,后二颂灭后。此初也。初一半遇良缘,后一半修妙行。

  经“诸佛灭后(至)菩萨道已”。

  赞曰:此灭后行。长表金刹以金为刹,梵云掣多罗。彼土更无别幡竿,即于塔覆钵柱头悬幡。今云“刹”者声讹也。有所表故,名为长表。

  经“于意乐国(至)演说佛道”。

  赞曰:下五颂果记。有六,此中有四:一国名,二自体,三佛寿,四善趣。

  经“声闻无量(至)像法亦尔”。

  赞曰:此有二:一眷属,二法住量。

  经“我诸弟子(至)咸得成佛”。

  赞曰:下品第二段标当授记,为第三周说法之由。中有二:初一颂半标当记,后一颂许当说。此初也。

  经“我及汝等(至)汝等善听”。

  赞曰:此许说也。警告其心,令听法故。◎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八日移点已了,以兴福寺圆和房之本,法隆寺僧觉印。

  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为之。 本ト者皆点本也,本(ニモ)入(リ)者□付也,异样也。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末)

  沙门基撰

  化城喻品

  ◎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

  来意有四:一者上中根类闻法得记,下根之徒犹未明解,故陈过去已结大乘之缘,并说现在小果化城之喻。陈往因令其证实,述今果令其舍权,遣生觉解方可为记,故此品来。

  二者论解为对治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种增上慢中第四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喻。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诸有学凡夫人,今说往事令忆念故。此所起慢,或欲界分别、或上界烦恼。三昧城者,谓有学凡夫专心所求,在无学身尽无生智后,世间禅定所变解脱离能变无,总名三昧。此定有漏,名为世间。此中意说,佛说三事名大般涅槃,三乘同得择灭解脱,即是无学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由此后时惑苦不生,名为解脱。佛说此解脱名为化城。生空智证名为暂入,以息众苦故言方便入涅槃城,后引至宝所方至大涅槃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变作此相,至于无学解脱道中正证解脱,都无分别种种之想。出解脱道后,世间定心重缘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证之法,但见加行所求涅槃解脱相状便谓涅槃,谓有实灭。岂非彼解是世间定,故言以有世间三昧,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凡夫有学闻此假解,不识知故,谓有实涅槃,起坚执心作意欣趣。故今破之,说彼所证犹如化城,尚为不实、不应趣求,况在无学假所变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正智证生空犹未起执,后时观前正智行相不亲得故,乃见加行所求行相,便谓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是,非无漏心及世间定皆是法执,出彼心后方起执故。此护法义。

  若安慧师,即无学位解脱道等诸无漏心、世间定心,皆有法执,所证择灭名为化城。余人求之,理增上慢。论说具足烦恼性众生所起,故非无学。又有释言,此是世间凡夫所执所得世间三摩䟦提;六行所得假非择灭谓真涅槃。佛说二乘无学所得择灭涅槃方便令入,犹如化城,中路息苦、拟向宝所,尚非真灭,况汝凡夫所得世间假解三昧,执实灭耶?有学之人不起此执,凡夫有故。下言导师知无疲倦即灭化城,云向者大城是我化作,说化灭化破执二乘涅槃实城,为灭凡夫所执城故。此中应如护法等解。

  三者十无上中第二示现行无上,故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大乘菩提难得、行亦难成,非如二乘菩提疾得、行亦易修,故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方得菩提事。此为文残,说古事故。或说大通佛事者,说佛自身彼时修行为十六王子,今始得菩提。又诸声闻彼时发心,今时方熟。故大因行非卒修成,名行无上,不说大通佛之行也。即将说今,要先说古,虽以今果为品号,其因亦在其中明,故此品来。

  四者十无上中第三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喻。前说化城知非真灭,未说商主能长商人能引至于佛果宝所,今此说之,故此品来。此乃义残,非文残也。

  释名者,御寇安神之所曰城,本无而有曰化。御寇者息生死之疲,安神者证恬寂之乐,故喻于城。佛假权施,名之为化,城即是化,名曰化城。今是喻、法,此品广明,名化城喻品。

  解妨难者。

  问:

  此品所明乃有二义:一大通往事,即行无上;二说化城今事,即增长力无上。何故唯以化城为名,不以佛事为目?

  答:

  正教之说本除生病,生有本无而有增上慢,执非择灭为真,今说择灭为化除之,令舍渐进宝所,故以化城为品、不以佛事为品。《正法华》名“往古品”,谓显过去佛曾教化发大乘种,令其忆念为今熟因,望其意解引入大乘非正破病,故今此经不以往古为品号。又化城果今现得,大通事在往因,以显果为品名,不以隐因为品称,亦无失也。

  经“佛告诸比丘(至)阿僧祇劫”。

  赞曰:下第三周为下根说。准前二周亦为四段:此品佛以喻正化,第二后品之初满慈领悟,第三后品之中次领悟后云“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下佛重述成,第四“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下为之授记。初文有二:初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后“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初是说古因缘,令自了达往修大因退住小果,论名行无上说大通如来本事。后是述今得果,论名为破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又为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喻。说初发大心,令今取大果;次说后果为化,令今舍小果。由此分二,初文有二:初说过去因缘结会佛自身事,后“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下,明过去结缘会弟子事。此意总明过去曾化,已结大乘之缘,令生信解。故为此解。初文复二:初一长行、一偈颂明大通佛去今久近,后“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下正明彼事。初长行有二:初明彼佛久近,后显已能见。初中复二:初总告,后问答。初中有四:一时,二名,三国,四劫。此初也。

  经“尔时有佛(至)劫名大相”。

  赞曰:此告后三。

  经“诸比丘(至)尽地种墨”。

  赞曰:下问答。有三:一问,二答,三明久近。问中有二:初挍量,后问。此初也。“种”音之陇反,“磨”音莫个反,“若”莫波反。应作“摩”,“摩”研也,鬼作“魔”,尼作“?”,病作“[膺-倠+(林/(ㄇ@人))]”,都无“磨”作摩音。

  经“于汝等意(至)不也世尊”。

  赞曰:此问及答。

  经“诸比丘(至)阿僧祇劫”。

  赞曰:此明久近。下前尘尽,取此着尘、不着尘界总以为墨,一尘一劫,彼佛灭度更多于彼。其“抹”者以手摩也。

  经“我以如来(至)犹如今日”。

  赞曰:此显已能见宿命智知、慧眼见故。

  问:

  释迦修行不越三祇,何故尘劫极多,彼时犹称王子?

  答:

  意趣有四:一平等意趣,谓佛说言我于尔时曾名胜观,法身平等故。二别时意趣,谓愿生极乐皆得往生,暂闻无垢月光佛名定于菩提得不退转。三别义意趣,谓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本来涅槃。四众生意乐意趣,谓于一善根或赞或毁,令增进故。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身平等故。若不尔者,云何乃言尔许劫数?又善心相续劫满三祇,诸心通论,何妨尔劫在彼佛时犹称王子?又依昼夜月时年,何妨许时释迦自身三僧祇劫内?

  经“尔时世尊(至)名大通智胜”。

  赞曰:七颂,分二:初五颂颂久时,后二颂颂能见。初复分二:初一颂告佛名,后四颂告劫数。此初也。

  经“如人以力磨(至)如是无量劫”。

  赞曰:此告劫数。

  经“如来无碍智(至)通达无量劫”。

  赞曰:此颂能见也。

  经“佛告诸比丘(至)那由他劫”。

  赞曰:下第二段正明彼事。以下诸长行方颂有文,初会自身事。文有四:第一佛寿成道;第二“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下转正法轮;第三“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下子继传灯;第四“诸比丘我今语汝,彼佛弟子十六沙弥”下会成今佛。初文有三:一明佛寿,二法难得,三说得道。此初也。

  经“其佛本坐道场(至)犹不在前”。

  赞曰:下明法难得。有四:一不现前,二诸天敷坐,三散华,四作乐长时。此初也。报身成道理实为难,化身成道何妨化现,今他报身示相起也。论云欲显菩提难得故。依《华严经》有十事故坐于道场,始从震动一切佛刹,乃至自善根力悉能受持一切众生故坐道场。破诸魔军亦有十义,始从五浊恶世众生互相征伐欲显菩萨功德力故,乃至顺五浊世诸众生故示现降魔。不尔,魔怨有何胜力与大菩萨、如来竞力?又释迦佛破魔军,诸部不同,有说成道后方破魔军,依《涅槃经》亦作此说;有说破魔后方成道。经文现有此二说,故此佛破魔后方成道。此事不定,随示现故。又弥勒佛于出家日即得成道,释迦苦行先经六年,今此成道十劫空坐,皆是示相不同,不可一其所以。

  经“尔时忉利(至)三藐三菩提”。

  赞曰:二敷坐。《胜天王般若》说“诸天各献一座,佛为受之,坐取菩提。以神力故合为一座,令彼诸天各唯见佛纳己之座以取菩提,发心欢喜,不见纳受余座而坐。”故此亦言诸天作座,非共造一。

  经“适坐此座时(至)常雨此华”。

  赞曰:三散华。华积如须弥,明知他受用身也。

  经“四王诸天(至)亦复如是”。

  赞曰:四作乐。“伎”音渠倚反,艺也,女乐作妓。有作“伎”,立也。经文乘便,故说乃至终恒乐供养。

  经“诸比丘(至)三菩提”。

  赞曰:第三说得道。

  经“其佛未出家时(至)名曰智积”。

  赞曰:下第二大段转正法轮。有二:初供养请转,后“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请已”下许可为转。初文有二:初明十六子供养请转;后明梵天王供养请转,亲族现前故、非亲族不现前故。初文又二:初诣佛供养,后请转法轮。初文复二:初明诣佛,后明礼赞。诣佛有五:一明佛子,二明往诣,三母送,四祖送,五诣意。此初也。他受用身有父母等,《鼓音王经》说“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有子有魔等。化七地已前有分段死,故有父母等;化八地已上有变易生,理无此事,不死生故、他受用身得与金轮俱出故。此佛祖转轮圣王。

  经“诸子各有(至)往诣佛所”。

  赞曰:二诣佛也。

  经“诸母涕泣(至)随至道场”。

  赞曰:三母送,四祖送。“涕泣”者,他礼反,目出泪曰涕,无声出泪曰泣。

  经“咸欲亲近(至)尊重赞叹”。

  赞曰:五诣意也。

  经“到已头面(至)善哉吉无上”。

  赞曰:第二礼赞。有二:一身礼,二语赞。八颂为三:初一颂半赞佛愿满胜德,次二颂赞佛修因胜德,后四颂半申归礼意。此初也。吉谓吉祥,善事满故。

  经“世尊甚希有(至)安住无漏法”。

  赞曰:二赞修因胜德。“一坐十小劫”者,《华严经》说有十种坐:一转轮王坐,与十善故;二四天王坐,欲于一切世界诸佛正法行自在故;三帝释坐,于一切众生行自在故;四梵天王坐,自心他心得自在故;五师子坐,分别演说甚深义故;六正法坐,欲明总持、诸力、辨故;七坚固三昧坐,究竟大菩提故;八大慈坐,令恶心者悉欢喜故;九大悲坐,能忍一切诸苦恼故;十金刚坐,降伏众魔诸外道故。今此乃是坚固三昧,金刚坐故。“静然”者,身定也。“心憺怕”者,心定也。“憺”音徒滥反,《说文》“安也静也,谓憺然安乐”。《切韵》“静应为憺,无味作淡,恬静作惔憺”。《玉篇》“憺,音徒敢反,静也安也”。有作“惔”,《说文》徒甘反,忧也,非此中义。《字书》作“倓”,亦徒滥反。“怕”音疋白反,亦静也。《玉篇》“无为也”。憺怕则是安静之义。有作“淡泊”,无味也,非此中义。

  经“今者见世尊(至)称庆大欢喜”。

  赞曰:三有四颂半申归礼意。有二:初一颂标佛得道我等获益,后三颂半释其所由。此初也。

  经“众生常苦恼(至)永不闻佛名”。

  赞曰:下释所由。有二:初二颂明诸众生不近善友轮回受苦,后一颂半遇益故归礼。此初也。“常苦”苦谛,“盲冥”集谛,“不识苦尽”道谛,“不求解脱”灭谛,于此四谛都不能识,天众损减、从闇入闇、不闻佛名。“冥”音莫经反,暗也。《玉篇》“莫定反,夜也昧也”。“冥冥”者,蔽人目令无所见。

  经“今佛得最上(至)归命无上尊”。

  赞曰:遇益故归礼。

  经“尔时十六王子(至)诸天人民”。

  赞曰:此下第二请转法轮。初长行,后偈颂。此初也。安隐与乐,怜愍拔苦。

  经“重说偈言(至)愿为世间说”。

  赞曰:下四颂半,分三:初一颂佛具内外德故请,次一颂半有大利益故请,后二颂明佛识达故请。此初也。“伦”匹也等也。

  经“度脱于我等(至)众生亦复然”。

  赞曰:二有大利益故请。

  经“世尊知众生(至)当转无上轮”。

  赞曰:三明佛识达故请。此知五种:一所念,即欲乐、胜解;二所行道,遍趣行;三智慧力,即根胜劣;四宿命,即宿住力;五业,即自业智力。其欲乐即所念,修福即业,故略举此摄余五力。

  经“佛告诸比丘(至)六种震动”。

  赞曰:下梵天供养请转法轮。有二:初神光动照,后供养请转。初文有三:初动十方世界,次光照幽冥,后动照梵宫。此初也。

  经“其国中间(至)忽生众生”。

  赞曰:光照幽冥,即二世界铁围山间。

  经“又其国界(至)胜诸天光”。

  赞曰:动照梵宫,为供请之渐。

  经“尔时东方(至)共议此事”。

  赞曰:下供养请转。大文分五:一东方,二东南方,三南方,四例六方,五上方。除后二方,余一一中文皆分四:一睹光惊议,二寻光诣佛,三礼赞请转,四默然许之。初文有二:初众梵惊问,后一天请求。此初也。此皆通四禅梵王。或唯初禅请转法轮,梵福量故。此文有三:一光,二念,三议。

  经“时彼众中(至)遍照于十方”。

  赞曰:此一天请求。诸天之中具威德者,将生之时光明先现,故此疑言为大德天生。

  经“尔时五百(至)推寻是相”。

  赞曰:二寻光诣佛。有二:初持宫、华以推觅,后见佛、众以忻然。此初也。

  经“见大通智胜(至)请佛转法轮”。

  赞曰:见佛众以忻然也。

  经“即时诸梵天王(至)高十由旬”。

  赞曰:下第三段礼赞请转。有二:初供养,后请转。初长行有二:初归礼散华,后献宫请纳。此初也。

  经“华供养已(至)愿垂纳受”。

  赞曰:此请纳安处。

  经“时诸梵天王(至)普皆蒙饶益”。

  赞曰:四颂,分三:初二颂赞五德,次一颂陈来由,后一颂请纳受。此初也。

  经“我等所从来(至)唯愿哀纳受”。

  赞曰:初颂来由,后颂请纳。

  经“尔时诸梵天王(至)度苦恼众生”。

  赞曰:此请转法轮。

  经“尔时大通(至)默然许之”。

  赞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许。问:何故涅槃时默然不受他供,今者默然遂许他说?古解以佛颜有舒?,请者觉许、不许。又云以佛身光表知受与不受。又云佛初成道时自唱号言“凡时默然受请,涅槃时默然是不受请”。又受食理须咒愿,默然知佛不许。许说默已顺请,不假出言而许。

  经“又诸比丘(至)共议此事”。

  赞曰:第二东南方。大文亦四:初众梵惊议。

  经“时彼众中(至)度脱苦众生”。

  赞曰:此一天请求。

  经“尔时五百(至)请佛转法轮”。

  赞曰:第二寻光诣佛。有二:初持宫、华以推觅,后见佛、众以忻然。

  经“时诸梵天王(至)愿垂纳受”。

  赞曰:下第三段礼赞请转。有二:初供养,后请转。此长行供养。

  经“尔时诸梵天王(至)我等今敬礼”。

  赞曰:四颂半赞。分四:一颂赞礼,一颂半叹希有,一颂叹为眼目,一颂叹为慈父。此初也。“迦陵频伽”,妙音鸟也,以声柔软清亮哀雅,故以为喻。

  经“世尊甚希有(至)诸天众减少”。

  赞曰:叹希有也。

  经“今佛出于世(至)今得值世尊”。

  赞曰:初一叹眼目,后一颂慈父。

  经“尔时诸梵天王(至)忍善者增益”。

  赞曰:此请转也。叹佛生益、忍善者增益,谓入圣道,其义可知。

  经“尔时大通(至)默然许之”。

  赞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许。

  经“又诸比丘(至)为佛出世间”。

  赞曰:第三南方。准前有四,此睹光惊议。有二:初众梵惊议,后一天请求。

  经“尔时五百(至)转法轮”。

  赞曰:第二寻光诣佛。有二:初持宫、华以推觅,后见佛、众以忻然。

  经“时诸梵天王(至)唯愿垂纳受”。

  赞曰:下第三段供养请转中初供养,后请转。此初也。初二颂半叹佛,后一颂请受。

  经“尔时诸梵天王(至)当演深远音”。

  赞曰:请转中初长行,后偈颂。文意可知。

  经“尔时(至)默然许之”。

  赞曰:第四大段,佛默然许。

  经“西南方(至)亦复如是”。

  赞曰:第四,例余六方。事意同前,恐繁故例。

  经“尔时上方(至)为佛出世间”。

  赞曰。第五上方。有三,无第四许,此即睹光惊议。有二:初众梵惊议,后一天请求。

  经“尔时五百(至)转法轮”。

  赞曰:第二寻光诣佛。有二:初持宫、华以推觅,后见佛、众以忻然。

  经“时诸梵天王(至)愿垂纳处”。

  赞曰:下第三段供养请转。有二:初供养,后请转。初中又二,此长行也。

  经“时诸梵天王(至)广度于一切”。

  赞曰:十颂半,分四:初七颂半赞佛德,次一颂见佛生喜,次一颂请纳,后一颂回向。初中有二:初二颂标,后五颂半释。此初也。初颂叹能拔苦,后颂叹能与乐。“免”音无远反,引也,作“挽”。有作“勉”,亡辨反,勖励也。《国语》云“父勉其子,兄勉其弟”,犹勤强也。“萌”音莫耕反,芽也始也,冥昧貌,众无知也。《汉书》“氓,群黎也”。涅槃名甘露门,谓圣道或理名甘露,教名为门。

  经“于昔无量劫(至)死多堕恶道”。

  赞曰:下五颂半释。中有二:初四颂半生死轮回,后一颂释佛能拔。初中又二:初二颂受苦果,后二颂半行恶因。此初也。

  经“不从佛闻法(至)常堕于恶道”。

  赞曰:此行恶因,意可知也。文有二:初二颂半在家行恶行,后一颂外道行恶行。“乐”谓人天乐果,“乐想”者谓乐因。又乐者所取乐境,乐想者能取乐之想。又乐谓乐受自体,乐想谓苦对治乐,谓寒热等暂息灭时假名乐故。

  经“佛为世间眼(至)故现于世间”。

  赞曰:此一颂释佛能拔。

  经“超出成正觉(至)喜叹未曾有”。

  赞曰:二明见佛生喜。

  经“我等诸宫殿(至)皆共成佛道”。

  赞曰:第三段一颂请纳。第四段一颂回向。

  经“尔时五百(至)无量劫习法”。

  赞曰:此赞请转也。一颂赞,一颂请。

  经“尔时大通智胜如来(至)十二行法轮”。

  赞曰:上明供养请转,下第二段明许可为转。有四:一标许可为转,二明余所不能,三彰所转之法,四显生闻获益。此初也。三转有二:一自,二他。今为他转,非佛自转。此苦圣谛,名示相转;此应遍知,是劝修转;此已遍知,是作证转。此行法轮以移动运,是转义故。是一一转,令闻法者发生无漏真圣慧眼。随其次第,于去、来、今苦谛之中,生智、明、觉。如是一转总别四行,三转谛谛皆有十二行相。然数等故,但说三转十二行相。三转如次显示,令入见、修、无学等三。如前第四卷疏中解。

  经“若沙门(至)所不能转”。

  赞曰:二明余所不能,未正证故。唯佛可为一切师故,知一切故。

  经“谓是苦(至)是苦灭道”。

  赞曰:下彰所转轮之境,于此生智名行法轮。法轮境有二:一四谛,二十二缘。此初也。且举示相,余例可知。四谛略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四释妨,五诸门。

  出体者,《对法》等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诸有漏法性逼迫故,皆是苦谛。集有二义:一招感异熟无记果义。《对法》等说,谓诸烦恼及所起业名为集谛。《唯识》等说,十二支中五亦集谛摄,业烦恼性故,余无记法皆非集谛。然唯说爱为集谛者,由最胜故。二为因能得有漏果义。即诸有漏在内身中,三性诸法能为依因,有异熟者皆是集谛。《瑜伽》等说十二支中逆观老死有二种因:一者粗生,谓即生支;二者细生,谓爱、取、有,乃至观前齐识退还,此等皆名老死之集。故知依因,无记等法亦名为集,不说非支亦名为集。真如、择灭、不动、想受灭,诸无为名为灭谛。《对法论》说真如、圣道、烦恼不生名为灭谛。此说灭依、能灭、灭性,正智所证真如境上有漏法灭,假实合是灭谛之相。无漏五蕴名为道谛,对法等说,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皆名道谛,依道自性及道眷属以显道谛。由此四谛摄诸法尽,故《涅槃经》“迦叶问言:如佛一时入申首林,取小树叶告诸比丘:‘我已所说如手中叶,所未说法如林中叶。’而言四谛摄诸法尽。若摄尽者,则是已说一切法尽,云何言未说如林中叶;若不摄尽者,应有五谛。世尊告言:四谛摄尽,然总说言此是苦谛,二乘不能知分别诸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乃至道谛亦复如是。”此中意说,然虽四谛摄诸法尽,巨细分别二乘等不知,故言未说,非有五谛。依诠显实,真如亦是灭谛所摄,故《对法》言“灭性正是灭谛所摄”。《涅槃》亦说“四谛所摄”,故言二乘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余三亦然。废诠谈旨即非灭谛,故《瑜伽》中四谛之外说非安立谛。上依种类总说四谛,若依法体有粗有妙,能知之智有上有下。《胜鬘》依此说有八谛,谓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如是八圣谛非二乘所知。即新翻经云“安立谛、非安立谛”。有作四圣谛者,分段生死十二因缘名苦,烦恼及业名集,择灭名灭,生空智品名道。无作四圣谛者,变易生死五蕴名苦,所知障名集,无住涅槃名灭,法空智品名道。如前已说。今依总相或依分段转四谛轮,为二乘故。

  释名者,“四”者是数,“谛”者实义,唯圣知实,故名四圣谛。苦真是苦,更无异苦等。五十五云:“谛义云何?如所说相不舍离义。由观此故到清净究竟义是谛义。”带数释也。苦者逼迫,烦恼所生义。集者招感,能生苦谛义。灭者寂静义,彼俱寂静义。道者通因,能成三义。三义者,此中苦事、苦理、苦如;乃至道谛有三亦尔。苦事名谛,持业释。余二名谛,依主释。理、如二种,与其苦事虽非一异,然此皆非逼迫等故。

  废立者,九十五云:“苦谛如诸病体,集谛如诸病因,灭谛如病生已而得除愈,道谛如病除已令后不生。诸有病者诣良医所,但应寻求尔所正法;诸有良医亦但应授尔所正法,是故更无第五圣谛。诸佛如来拔大毒箭无上良医,亦但宣说尔所正法。又如疗病者知病、病因、病除之法;观生死苦、苦因、苦灭、灭法亦尔,故复说言趣苦灭行。”

  释妨难者,五十五说:“何因故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差别耶。答:由彼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为除颠倒故,应遍知苦。既遍知已,即遍知集,由彼集谛苦谛摄故。虽遍知苦,仍为集谛之所随逐,故须更说永断集谛。言触证者是现见义,由于灭谛现前见故,不生怖畏、爱乐摄受,是故须说触证灭谛。若勤修道乃能成办所说三义,是故次说修习道谛。何故四谛如是次第?由此故苦为初,如此故苦为次,此二摄黑品究竟;由此故乐为第三,如此故乐为第四,此二摄白品究竟。譬如重病、病因、病愈、良药。又如遭苦次第建立圣谛。如诸世间曾所遭苦,即于此处先发作意。次于遭苦因,次于苦解脱,后于解脱方便发起作意。”

  诸门分别者,以十门分别:一几蕴所摄?三谛五蕴更互相摄,灭谛不尔,彼寂静故。二谁各几行?答各四如次,谓无常、苦、空、无我。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三何故苦谛为四行、观为除四倒?无常除常倒,苦除二倒谓乐、净倒,空无我除我倒,集谛四观除四爱故。由依常倒起后有爱,次依乐、净二倒起贪喜俱行爱及彼彼希乐爱,次依我倒起独爱。灭为四观,四种爱灭之所显故。道为四观,由能证彼四爱灭故。四谁解脱门摄几行?五入谛现观有几种?六三乘观谛有何差别?七此四谛为世俗为胜义?五十五涅槃唯胜义,六十四对非安立唯世俗摄,实通二种。八诸谛相摄。九苦有几种,余三亦尔。十虚空、非择灭,何谛所摄?并如《瑜伽》、《对法》、《唯识》、《显扬》等抄说,恐繁故止。

  经“及广说(至)忧悲苦恼”。

  赞曰:下明十二缘起。此有杂染、清净,杂染、清净皆有顺逆观。此中有二:举杂染顺观及清净顺观,例杂染逆观及例清净逆观。此即染顺观也。生死相生,故例染逆观。

  经“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

  赞曰:此清净顺观。初断生死,故例逆观也。十二缘起以六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缘相,四依世,五诸缘生摄,六染净顺逆。

  出体者,无明支体,烦恼障中正取分别及兼任运愚痴为体。《成唯识》云“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又云“正发业者唯见所断,助者不定。能发行者方是此支”。通相应、不共、缠及随眠。行支体通善及不善身、语、意业。唯感总报及通感总、别,二业为性。唯别报业则非行支,故《唯识》云“即彼所发乃名为行”。由此一切顺现受业、别助当业皆非行支。亦通现、种,色、思为体。识支唯取第八异熟识种为体,故《唯识》云“此中识种谓本识因,唯取行支所集异熟第八识种,初结生故;总异熟故,唯在种位不取现行”。有处说通前六识身,泛明一切识身为论,及依当来现起分位说有现行,乃至受支亦复如是。名色支体,《成唯识》云“除后三因,余因皆是名色种摄”。后之三因,如名次第即后三种。此说五支不相杂乱,于一刹那为行所集缘起支说,谓异熟六根种名六处支。异熟触受种名触受支,除本识种及此三种,余诸异熟蕴种皆名色支。契经又说,名谓非色四蕴,色谓羯剌蓝等者。依当起时分位前后,于因中说杂缘起支,不尔如何得通五蕴?或泛通说一切名色,《唯识》又依杂体说云“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于中随胜立余四种”。六处与识总别亦然,爱支唯是中下品贪。此虽通缘内外二果,诸论多取缘外境爱增上果生。取支通用一切烦恼以为自体,全界烦恼皆结生故。若能取、若所取、若所为取,所为取中随顺烦恼不取余法。有处唯说爱增名取。《唯识》会云“虽取支中摄余烦恼,而爱闰胜,说是爱增。且依初后分爱取二,实摄余惑。”爱、取二支通现及种,俱能闰故。有支体即行等六支为爱、取闰,转名为有。有说唯业。《唯识》会云:“此能正感异熟果故”。有说唯五,《唯识》复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识等五故。此唯种子,能有果故”。生支体者,《成唯识》云“始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诸衰变位总名为老。身坏命终乃名为死。此三支体皆通五蕴,唯是现行异熟果摄。”有处亦说通种子者,如《缘起经》,能所引生一时而有,次第宣说义类无别,非是二支亦通种子。忧悲苦恼因老死起,非是支摄。《十地经》云:“死别离时,意根相对名忧,五根相对名苦,出声啼哭名悲,愚人心热名恼。在下二界具色等支,无色不然。随所应有。”

  释名者,《瑜伽》有五释:一云由烦恼系缚,往诸趣中数数生起,故名缘起,依缘字起字释名。二依托众缘速谢灭已,续和合生故名缘起。此依刹那义释名。简大众部等十二缘起是无为法,亦简正量部一期四相。三众缘过去而不舍离,依自相续而得生起,故名缘起。如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余。今依此义以释缘起。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余者,唯由有缘、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亦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得成立。四数数谢灭、复相续起,故名缘起。此依数坏数灭义释。五于过去世觉缘性已,等相续起,故名缘起。如世尊说,我已觉悟等起宣说。即由此名展转传说,故名缘起。又云离有情义,无自然我故。乃至自业所作义是缘起义,于余相续不受果故。又《对法》及《缘起经》各十一释。《对法》又云“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初二如前。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诸法功能各差别故。”

  缘相者,无明有二:一真实义,愚通下中品;二异熟,愚唯是上品。此之二愚皆缘内身异熟果起。行有二种:一善,二不善。或分为三:一不动、二福、三非福。此为有分熏习所摄。识等五种名言熏习,此五无记,势力羸劣,不能自生,处所未定,要待有分熏习方起。由下品愚发不动业,由中品愚发于福业,由上品愚发非福业。随发业已遂集识等五支种子,摄属于行,有当生处,即是当来生老死种种位定。无五体前后差别之相,依当起位说因为五。故《唯识》云:“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次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闰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自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生支体起,衰变命终老死支现,忧悲苦恼种种随生。”此说由迷内身无明,缘异熟受能发诸业,遂集当来生老死位五支种子,有当生处。复由迷外境界无明,缘境界受起爱及取,闰前行等六支种子,近有后果,转立有名。自后五支现行遂起,名生老死。是名缘起为缘之相。《瑜伽》复有三释,相生次第如《瑜伽》说。

  依世者,《成唯识》云“十因二果定不同世,要生后报方名为支,现报非故”。谓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因中前七与爱、取、有或异或同。生报定同,后报便异,谓过去七、现在三、未来二故。若二三七各定同世者、生、老死二支,爱、取有三,及前七支各定同世,势相生故、力相似故。

  诸缘生摄者,《摄论》第二云“若略说缘起有其二种:一分别自性缘起,谓依阿赖耶识诸法生起;二分别爱非爱缘起,谓十二缘起于善恶趣,能分别爱非爱自体为缘性故。”今此正说后一缘起,义亦摄前不正明之。复说三种,此二之中加受用缘生。《辨中边》云“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受用缘生即六转识,亦此义摄,非正辨之。《瑜伽》复说四种缘生:一能引,谓无明、行;二所引,谓识等五;三能生,谓爱、取、有;四所生,谓生、老死。《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名色摄故。《缘起经》说识支通能所引,业种、识种俱名识故,识是名色依、非名色摄故。《俱舍》第九复说四种:一者刹那,二者连缚,三者分位,四者远续。云何刹那?谓刹那顷由贪行杀具十二支。痴谓无明,思即是行,于诸境事了别名识。识俱三蕴,总称名色。住名色根说为六处。六处对余和合有触。领触名受。贪即是爱。与此相应诸缠名取。所起身语二业名有。如是诸法起即名生。熟变名老,灭坏名死。今者大乘,八识俱起、烦恼齐生,与彼不同。理应思准。复有说者,刹那连缚如品类足,俱遍有为,非同前义。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即此悬远相续无始,说名远续。大乘业同,未爽通理。

  染净顺逆者,《对法》第四云:“杂染顺逆故,清净顺逆故”。杂染顺逆者,或依流转次第说,谓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顺次第说,此说生死次第相生。或依安立谛说,谓老死、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如是乃至行、行集、行灭、行趣灭行,作四十四智。无明无因,故非四十八,智种阙故。此为后观。于前加行亦作七十七智,谓缘现在生而有老死,非不缘现在生而有老死。现在自身自已作故便成二智,缘过去生、缘未来生亦各二智,合以成六。观无始来一切老死皆缘于生,未来虽未起容有杂染还灭义故,今观杂染,故成二智。此三际中初智观果有因,显其所由。第二智观果有因非不决定,破外妄计无因等生。第七即观前所不摄诸有漏慧,遍知义故。即法住智遍知三世缘起教法,名支不摄,以为第七。前六真实智,此一法住智,合成七智,异生圣者俱有此智。今是见道已前凡位观行,此后方入四十四智,四十四智近四谛故,住教等法是闻慧故,名法住智。如实义而知是思、修慧,名真实智。此有漏观,故名杂染。文唯有顺而无逆也。清净顺逆者,谓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故老死灭,顺次第说,此依断位次第而说。由谁无故老死无,由谁灭故老死灭,乃至由谁无故行无,由谁灭故行灭。此依得果究竟位观,逆次第说,文唯有顺而无逆观。广如《幽赞》下卷,恐繁故止。虽无现前成独觉者,令证声闻亦说此缘,依之说谛亦成三周十二行相。

  经“佛于天人(至)具八解脱”。

  赞曰:第四显生获益。有二:初明获益,后明众多。初中复二:初明初会,后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事。此初也。“受”者着也,不贪着一切法,故得心解脱。心解脱者,由无明等烦恼解脱故,成慧解脱相应之心,不复缘境起于烦恼,名心解脱。或禅定名心,能住心故,得俱解脱名心解脱。

  经“第二(至)得解脱”。

  赞曰:此明第二第三第四会也。弥勒三会说,释迦不说会,利益生机各不同故。

  经“从是已后(至)不可称数”。

  赞曰:此明众多。上明声闻法轮,故无菩萨。

  经“尔时十六王子(至)三菩提”。

  赞曰:下第三大段,子继传灯。有五:初出家启请;二“尔时彼佛受沙弥请”下许可正说;三“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下诸子传灯;四“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下佛起赞叹;五“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下所化常益。初文有二:初诸子出家启请,后臣佐随从出家。初中复三:初明子德,次明启请,后明请意。此初也。有六德:一已超羁网出家为沙弥,二闻法速悟诸根通利,三性情鉴达智慧明了,四久遇良缘曾供养佛,五坚持胜戒净修梵行,六志希大果求正等觉。

  经“俱白佛言(至)佛自证知”。

  赞曰:初明启请。昔说小乘法轮利益声闻乘讫,我意求大,请说大乘法轮。后明请意,我等志愿大乘正法如来之知见,佛自证悉、佛自证明,愿为我说。

  问:

  何故前请,王子在前;今为说法,王子居后?

  答:

  前据亲疏,后明权实。

  经“尔时转轮圣王(至)王即听许”。

  赞曰:此明臣佐随从出家。初请、后许。

  经“尔时彼佛(至)佛所护念”。

  赞曰:下第二段许可正说。有五,此中有二:初将说法时待机熟,故过二万劫;二陈所说法妙法莲华。妙法莲华正为声闻,无量义经正为菩萨。何故此中为诸菩萨说于法华?如前日月灯明因妙光法师、二十亿菩萨乐欲闻法中释。

  问:

  何故转二乘法轮名为三转十二行相,大乘不尔?

  答:

  理应如是。但以声闻者一坐可有成见及修无学道义,菩萨不尔,由是不同。此说十二缘,亦依四谛故。

  经“说是经已(至)讽诵通利”。

  赞曰:第三沙弥领悟。

  经“说是经时(至)未曾休废”。

  赞曰:此中有二:第四三根领悟,第五说法时节。上根菩萨闻之信受,中根声闻亦有信解,下根余类皆生疑惑,是法华经难信解故、下根众生机未熟故。为今时渐,故说彼时有疑惑者。

  经“说此经已(至)四千劫”。

  赞曰:下第三段诸子传灯。有三:一佛入寂定,二诸子说法,三所度多少。此初也。知子根熟,令子传灯,故入寂定。

  经“是时十六菩萨(至)妙法华经”。

  赞曰:诸子请法利益既众,说法时长。

  经“一一皆度(至)三菩提心”。

  赞曰:所度多少。示教利喜,即新翻经云示现、教导、赞励、庆喜。《显扬》第十二更加令离欲,谓诃毁诸行令离爱染,名令离欲。示现四种真实道理名为示现,已得信解令正受行名为教导。若彼退屈策发令进名为赞励,彼随法行赞令忻悦名为庆喜。彼更有释,恐繁且止。今此说四,除初离欲。此与示现俱令修行,信解别故;译家疏脱,义必应然。五渐化法故,义准定然。

  经“大通智胜佛(至)令入其中”。

  赞曰:下第四段佛起赞叹。有二:初升座赞叹,后劝人亲信。此初也。赞叹有七:一希有,二根利,三智明,四近圣,五修行,六受持佛智,七开示众生。

  经“汝等皆当(至)如来之慧”。

  赞曰:此劝人亲信。初标劝亲近,后释令信受。

  经“佛告诸比丘(至)悉皆信解”。

  赞曰:下第五段所化常益。有三,此中有二:初常说法华,二所化常益。常益有二:一与菩萨俱,二闻法信解。

  经“以此因缘(至)于今不尽”。

  赞曰:第三释成常义。显今法华会上,皆是彼时常益众生。众生世世常为友益,益犹未尽,生下结会之由渐也。

  经“诸比丘(至)以为眷属”。

  赞曰:下第四大段会成今佛。有二:初标成佛现利群生,后显异名成佛处所。此初也。

  经“其二沙弥(至)二名师子相”。

  赞曰:此显异名成佛处所。阿閦者,无动义,故相用烦恼等一切不动故。“閦”音初六反。若齐作“珿”,直貌作“矗”,廉谨状作“龊”,不知“閦”字所出。“须弥顶”极尊高故。“师子音”示无畏故。“师子相”示降魔怨故。

  经“南方二佛(至)二名梵相”。

  赞曰:常证法性名虚空住,恒寂生死名为常灭。得大自在名帝相,能生群圣名梵相。

  经“西方二佛(至)二名须弥相”。

  赞曰:阿弥陀云无量寿,慧命长故。度世苦恼,常起悲故。多摩罗跋栴檀香,云性无垢贤香。众德庄严,名须弥相。

  经“北方二佛(至)三菩提”。

  赞曰:能施法雨,名云自在。极广覆荫,名云自在王。能破生死,名怀怖畏。能寂三业生死嚣烦、证寂默理,名释迦牟尼,此云能寂。故娑婆世界,此云堪忍。此土众生不孝父母、不敬沙门,行十恶业道,日夜增长三涂八难无量辛楚,菩萨于中堪忍苦恼而行利益,名为堪忍。

  经“诸比丘(至)三菩提。”

  赞曰:上会佛事,下会弟子事。有二:初正会弟子事,后“我灭度后复有”下释疑难。初文复二:初明昔化,后“尔时所化”下正结会之。初文复二:初明昔化,后“是诸人等”下明住小所以。此初也。本化大乘,于今有住声闻地者,然于法华会前常为说《般若》等经,方便密化大乘,然彼不知我之所化事。

  经“是诸人等(至)难信难解”。

  赞曰:此明住小所以。是人退性,不定姓摄,宜以权化令渐入道。以佛智慧难信难解故,非卒能学,故我化之初权后实。

  经“尔时所化(至)弟子是也”。

  赞曰:正结会之。

  经“我灭度后(至)当入涅槃”。

  赞曰:下释疑难。谓有难言:若诸声闻皆当作佛,其遇佛者蒙佛教化可当住佛,佛灭度后有求声闻不闻是经,不觉不知菩萨之行广大弘远,于自所证有为、无为二功德中,作有余涅槃灭度想,求当入无余涅槃,是人云何当得作佛?故下释之。文有其三:初牒所疑之人,次释彼亦作佛,后解所由。此牒所疑声闻也。

  经“我于余国(至)得闻是经”。

  赞曰:此释彼亦作佛。“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者,《菩萨处胎经》说:“从此灭度,于十方面各三十二垓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下医师喻中具显是义。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求入无余涅槃,于我有缘,我以神通接引于彼,遇我得闻是经。或是凡夫、若是有学,求有无余涅槃,将此涅槃谓实灭度之想,求入证此二种涅槃,修二乘行;种姓所排、慈悲所引,生彼遇我求佛智慧,或我从此余国作佛,是人于我生灭度想,谓我入无余,我引至彼令求佛智。此说于我有遇缘者。或虽于我无此因缘,亦蒙他佛及菩萨等接引教化,闻是经典当得作佛。亦有潜化成就此人,说法化导令向大乘。今说显化于我有缘,故说于彼求佛智慧。或虽于余佛有缘往彼,平等意趣故亦说是我。

  经“唯以佛乘(至)方便说法”。

  赞曰:此解所由。由一佛乘究竟灭度,无异二乘究竟体故。方便说教可有三乘,或唯一极果体方便说有三因。因言长理。其《涅槃经.高贵德王品》“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声闻、缘觉,八万劫、六万劫、四万劫、二万劫、一万劫所住,名为涅槃。无上法王圣主住处,名大涅槃。”古人解云,二乘诸果经尔所时入彼无余涅槃,后起回心,便引《楞伽》菩萨佛等化作文,经尔所时耽三昧酒醉,然从彼起回向大乘。今解不然,彼二乘位经尔所时修行向大者,彼于先时未回心前,所应证得有余涅槃者名为涅槃,法王所得名大涅槃,非二乘者。诸有学位已经八万劫乃至四万已入涅槃,亦非无学入无余依身智并无,入涅槃已便起身智,经二万劫等修行大行。〈信解品〉云“我等长夜修习空法。乃至住最后身有余涅槃,则为已得报佛之恩。”《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不尔。”其二乘者入无余涅槃善根若尽,同《庄严论》,云何经一万劫等修行始入十信,后经三无数劫方得菩提?本识既无,无识持种其身都尽,将何修行?谁得菩提?入无余已若有善根,非但违教亦违正理。身智既在,云何名为无余涅槃?不同如来无漏依在,名有余依;有漏依尽,名无余依。《胜鬘》亦言“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成唯识》云“不得无住,故名方便;或住有余回心向大,不得无余,名得方便。”《涅槃经.病行品》云“须陀洹人天七返断结入于涅槃,是人未来过八万劫当得成阿耨菩提。斯陀含人一往来断结入于涅槃,未来过六万劫得阿耨菩提。阿那含人不还,未来过四万劫当得菩提。阿罗汉人过二万劫当得菩提。辟支佛人过十千劫当得菩提。”彼经又云“过八万劫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非成正觉,名得菩提。”古师解云:阿罗汉曾经七生者,以须陀洹名说;曾经二生者,以斯陀含名说;曾经上界生者,以阿那含名说;不经生而藉教者,以阿罗汉名说;不经生而得独觉,以辟支佛名说。此前三人,凡身得果、圣身涅槃;后之二人,凡身得果、凡身涅槃。迳多生者钝,所以经寂时多;经生少者利,所以迳寂时小。所经八万劫,引菩提留支解,仍以悲想八万劫为一日夜,积此岁数成大劫。彼寿无量大劫,过此已后方始发心。验之释之未为典据。经释须陀洹者,七生断结得入涅槃,是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大菩提心。十信初位,谁言八万劫住于涅槃?此阿罗汉,名须陀洹。经八万劫始得发心,甚成可笑。又若入无余,身依永尽,云何无因而后起耶?不尔无余说是何义?若如佛入无余涅槃;有漏永尽更得无漏,无漏既圆何不名佛?若断缚尽名入无余,身智不亡,无余何在?有依身故,无余、有余二种何别?种种推徴,义难符信。然《涅槃经》“须陀洹人八万劫”等,义如前说,实是彼果,非阿罗汉以彼名说,亦非阿罗汉有经生者。若彼经意但总说阿罗汉人,实有学人发心向大,复经几时,应《涅槃经》无有学中而回心者。由此应以《涅槃等》经同《瑜伽》等最为善说。

  法华经玄赞卷第七(末)

  保安三年五月晦日书了,法隆寺僧觉印之。

  同年十二月十日移点已了,以兴福寺圆如房之本。法隆寺僧觉印,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为也。 高名点本也。 与□折本校([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