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7 册 No. 0721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观天品之十(三十三天之七)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上布施果,思心具足、福田具足、财物具足,思心功德皆悉具足,福田胜者诸如来等,物具足者谓饮食财物,思具足者深心信等,而修供养。如是布施于人天中得大果报:或生天上有大威德,或生人中为转轮王,七宝具足,主四天下,七种下宝。是转轮王,顺行正法,一切具足。持戒修智入于涅槃,是名上施。如是等施,于镜壁中见其果报。

  “时天帝释复于清净毗琉璃壁,示于三种布施之果,镜壁中现。所谓:资生布施得大富,果报如前所说。无畏布施:生于大国,为王领主,无有兵刀、灾俭疾疫横死,不畏怨敌,无病安隐,离于火畏及以水畏,无疾疫畏,或为王者或为大臣,久住于世,是为无畏施之果报也。于镜壁中见如是业。

  “又于镜壁见胜布施,所谓:法施最为无上,能出一切有为生死之种子也。此无上施,得无上果,三菩提中随心成就。于镜壁中复见业果:若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众生而取财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是下法施,不以善心为人说法,唯为财利,不能自身如说修行,是名下施。若以说法而得财物,或用饮酒,或与女人共饮共食,如伎儿法,自卖求财,如是法施,其果甚少。于镜壁中,见如是等法施之人生于天上作智慧鸟,能说偈颂。是则名曰下法施也。

  “云何名为中法施耶?为名闻故,为胜他故,为欲胜余大法师故,为人说法,或以妒心为人说法。如是法施,得报亦少,生于天中,受中果报,或生人中。如是帝释天王于镜壁中皆悉示之,是则名曰中法施也。

  “云何名为上法施耶?以清净心为欲增长众生智慧而为说法,不为财利,为令邪见诸众生等住于正法。如是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乃至涅槃其福不尽,是则名曰上法施也。复有法施,时天帝释复示诸天余法施报。知下法施,说布施法,不说智慧;中法施者,说于持戒;上法施者,说于智慧解脱。下智慧者,为人说法少人解悟。说布施法,唯说布施。不说余法、说法因缘,令知持戒,后得智慧,其人信顺,得阿罗汉,尽诸结漏得二解脱。是则名曰下法施也。何以故?说于布施相应法故。

  “云何名曰中法施耶?说于持戒相应之法,以修其心,是中智慧。于镜壁中见如是等业之果报:顺于智慧,得阿罗汉,速尽诸漏或得缘觉,是中法施。于镜壁中见如是相,是则名曰中法施也。云何名为上法施耶?说智功德,以修思心,不求恩惠,唯为利他而演说法。说欲过恶,欲味系缚,出离为乐,令邪见者住于正法,说于清净离垢之法。是上法施,得无上菩提等正觉果,明行足、无上调御、天人之师无上正法、调伏之法,初中后善,无上成就,一切知见,为诸众生广说法要。是则名曰上法施也。

  “尔时,天主释迦提婆复于镜中观业果报。时天帝释示诸天众,诸天见之皆生愧耻,时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天子莫得放逸。何以故?以造其因,生生之处得相似果。汝等天子应至我所,视汝业报。汝观是业上中下报,汝今应修不放逸行。’

  “时诸天众见此业报希有之事,于生死中皆生厌心而说颂曰:

“‘欲乐虚妄,  本性羸劣,  欲乐所迷,
  不见怖畏。  若信欲情,  无所利益,
  善业既尽,  临终乃觉。  胜乐充满,
  必有衰变,  如是着乐,  失之增恼。
  若天世间,  堕于地狱,  身心大苦,
  一切逼恼。  此苦难量,  第一辛酸,
  爱别离苦,  复过于是。  爱离现前,
  诸天常有,  愚者不见,  爱心所诳。
  初美虚诳,  为欲所欺,  百千万亿,
  京垓兆载。  得欲还失,  不可常保,
  善业为因,  得乐果报。  无因无果,
  亦如无树,  如毒害命,  放逸亦然。
  如火焚烧,  如刀如戟,  初如亲友,
  后成怨敌。  如鱼吞钩,  放逸亦然。
  天龙人鬼,  及阿修罗,  皆为放逸,
  得大衰恼。  天王当知!  我等福祐,
  令王于此,  示生死狱。’

  “时诸天子说是偈已,复作是言:‘天王!云何得知?谁示天王如是之法?’时天帝释告诸天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吾于此天初生之时,宿旧天子名须摩罗,是吾第一之亲友也。从彼次第闻如是事:如迦叶佛为调诸天,来至于此,迦叶如来见诸天子心大放逸,为欲利益诸天子故,以忆念神通化作如此业影之壁,留此树中。我于尔时其心放逸,须摩罗天示我此法:“汝于今者勿得放逸。何以故?一切有为,无常破坏。汝等天子若心放逸,当入此树,自观己身上中下色,则自愧耻。若有天子信不放逸,当示此法。何以故?此是如来为利众生,示如是事调伏诸天,于业镜地,令住善道,还阎浮提。”我从如是大德之天闻此希有难见之事。我时闻已,为离放逸,与诸天众来至于此,令诸天众皆得惭愧。是故我今示于汝等,业镜之壁上中下业,汝等天子慎勿放逸也。’

  “尔时,天帝释复告天众:‘当共汝等诣第二树,观诸业镜。往昔之时,迦叶如来于此树中示现变化,利益一切放逸诸天,观于生死诸业之网。我今示汝!’释迦天王说是语已,头面顶礼迦叶如来,即出其门,出已还闭。有余天众歌舞戏笑作众伎乐,欢娱受乐,见天帝释即来亲近,头面敬礼,乐行歌舞互相娱乐,以钵头摩诸莲花等互相打掷。时诸天众从树出者,向放逸天说其所见希有之事。是时放逸诸天子等,以心放逸,于希有法不听不信。时天帝释为摄放逸诸天子故,亦共游戏于莲花池,种种音声,天诸伎乐互相娱乐。以天鬘天衣而自庄严,入于种种园林之中游戏受乐,以善业故。时诸天众与天帝释入于业镜,见业报者皆不游戏。如无学人,所作已办,离放逸行,安立而住。见诸天众耽着放逸,生悲愍心作如是言:‘此诸天子心着放逸,不知当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顺烦恼业,不离一切生死业行,随业所作,或善不善,如是之业得如是报。’如是天子观放逸天,生悲愍心。

  “时善法殿诸天子等,白帝释言:‘以天王恩,令我天众受五欲乐,游戏诸天,种种园林游戏受乐。云何天王不摄我等?’

  “尔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而说颂曰:

“‘天子汝着乐,  多行于放逸,
  放逸爱着故,  不见真实谛。
  若常放逸心,  则无有善报,
  离于善业者,  则堕于地狱。
  一切诸爱着,  皆当有别离,
  汝等不觉知,  须臾必终没。
  命欲临终时,  诸根皆坏灭,
  方乃知苦恼,  忽至无能免。
  譬如旋火轮,  如乾闼婆城,
  三界皆无常,  亦如水泡沫。
  譬如水聚沫,  愚者依覆护,
  于无常法中,  而心生喜乐。
  非天亦非人、  夜叉龙鬼神,
  临终业所系,  无人能救护。
  念死时未至,  当修于善业,
  死王甚暴恶,  莫于后生悔。
  我今教敕汝,  慎莫行放逸,
  汝为爱所覆,  驰骋诸境界。
  境界系缚汝,  是诸地狱因,
  是故应舍离,  以求安隐处。’

  “时天帝释为诸天众说是法时,诸天放逸,曾不在念,唯除已见业镜地者,皆生厌心,白帝释言:‘愿入第二娑罗之树,此树乃是迦叶如来为欲利益放逸诸天所化业网,示生死报业镜之壁示诸天众。’时天帝释知放逸天乐于游戏,令诣异处,与不放逸诸天子等至第二树。至于树已,手执金刚击此大树,其门即开,释迦天主及诸天众心生欢喜,共入树中。天众入已,见诸园林,昔所未睹,甚可爱乐,一切所须皆悉具足,多有种种无量众鸟、莲花池水、众花庄严,无量金树,一切爱乐。微风来吹皆大欢喜,七宝山峰众鸟妙音,如意之树犹如日光,其光普照如日之光。是娑罗树复有饮食充满河中,香味流溢,最妙第一种种妙香。五根所得五种境界相应之乐,甚可爱乐。大德诸天闻之乐着,何况余天。时天帝释示诸天众,一切园林可爱殊妙,树外莲花园林流池,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时天帝释悉共诸天,复往诣于毗琉璃山,其山清净第一无比。于其山顶有千柱殿,毗琉璃宝之所成就,赤莲花宝以为栏楯,黄金为地。其琉璃殿长五由旬,广三由旬,迦叶如来化所成就。时天帝释共诸天众乘七宝阶,升琉璃殿,得见迦叶如来影像,如迦叶佛在殿说法。

  “时天帝释及诸天众,合掌恭敬礼如来影,深生信敬。礼拜既讫,以偈赞佛:

“‘如来世间无上尊,  得真解脱如实谛,
  其影寂静妙无比,  能开无上解脱道。
  若人常礼如来者,  净信无垢心寂静,
  其人永脱怖畏有,  常得安隐胜乐处。
  如是寂静奇妙法,  演说此句寂灭处,
  此佛如来所说法,  示诸众生涅槃道。
  若有众生念此法,  是名勇健无畏人,
  则能得于无上处,  常乐无恼心安隐。
  若有众生念真谛,  则如渡者升船筏,
  三界之海恶洄澓,  如是之人能超渡。
  如来正觉世间眼,  普观诸法无不遍,
  此佛光明无伦匹,  一切诸光无与等。
  众生忆念自浊心,  愚痴瞋恚欲垢等,
  智慧大水甚清净,  洗除一切众生垢。
  一切众生不能见,  外道慢心莫能了,
  其法清净离尘垢,  世尊普示诸众生。
  喜乐放逸无救者,  如是众生导师救,
  渡于生死到彼岸,  能度无救诸众生。
  饶益一切诸世间,  唯有如来无上尊,
  以能利益众生故,  是故如来最殊胜。’

  “如是天帝释以净信心叹佛影像,低头合掌,与诸天众头面敬礼如来影像,复与天众低头合掌礼于如来所化天衣。如是衣者,如来神力之所任持。时诸天众见影像已,皆得离慢、离于放逸。如来所化影像之色,端严殊妙,千帝释天不得为比,何况余天。时天帝释见如来像神通化影,以此影像示于憍慢放逸诸天,令离憍慢放逸心故。

  “尔时,诸天子白天王言:‘憍尸迦!迦叶如来以何因缘,于此阎摩娑罗树中示于业网生死之化?何故不于树外而化?’时天帝释告诸天子:‘我亦如是先疑斯事,彼天示我,令离憍慢。我于往昔亦问斯事,时彼天子即答我言:“希有之法,不可常见。不常见故,见则深信。以是因缘,如来留化不在于外,非一切人皆悉能见。若化在外,诸天见之,不生希有,或生过恶。以是因缘,于此阎摩娑罗树内示留化像。此二树中希有神化,树内之化,第一希有,一切诸天所不能见。以是因缘,迦叶如来于此树内,化留影像及以镜壁,示生死业。”’时诸天众闻天帝释说如是事,远离疑悔。

  “时天帝释复示诸天宫殿之壁,广五由旬。于此镜壁,初观见于活地狱十六隔处。杀生之人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如前所说。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多起瞋恚,妒心增长,以刀相害。业网所系,生畜生中,互相残害,为人所食,以肉因缘杀害其命;或受恶兽虎豹之形,瞋恚增多,为人所杀。畜生中死,生于人中,常爱斗诤,其心鄙恶,兵刃中死,不得长寿。有余善业,生于天中,威德色相减劣不如,寿命短促。若诸天众与阿修罗共斗战时,被伤而死。于殿壁中皆悉具见。

  “如是黑绳地狱十六隔处亦如前说。杀生、偷盗因缘力故,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以诸刀杖互相杀害,如前所说。或食屎尿不净之物,求之难得。有余饿鬼互相攫裂,身体破坏或丧身命。饿鬼中死,生畜生中,于旷野中受遮吒迦饿鸟之身,焦渴烧身。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刀兵之处、弊恶国土,或中兵刀、饥饿而死。勤苦得食,为他所夺,设使得食,食不能消。从人中死,若有余业,生于天中,色相颜貌减劣粗恶,所食之味不如余天。见余天时,生大愧耻,伎乐之音皆悉不如,寿命短促。如是之业于此壁上皆悉见之。

  “时天帝释复于殿壁中见众合地狱十六隔处。如前所说,杀生、偷盗、邪淫之人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受于食吐饿鬼之身,寿命长远。若得饮食,为余饿鬼之所劫夺,若有眷属亦为饿鬼之所欺夺。复有异鬼以刀斩截,受大苦恼,辛酸而死。从此命终生畜生中,受于水牛、牛马之形,寿命长远,设得饮食,为他所夺。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寿命短促,贫穷下贱,妻不贞良。如是之业于殿壁中皆悉具见。

  “时天帝释复观业果,于殿壁中见叫唤大地狱十六隔处。如前所说,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堕此地狱,具受众苦种种楚毒无量辛酸。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寿命长远。或受锥身饿鬼之形,或受针颈饿鬼之形,随业所受,常困饥渴,若有眷属,为他所夺。或生食毒饿鬼之中,毒火所烧。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在大旷野互相残害,迭相食啖。畜生中死,若生人中,身色憔悴无有威德。若有余业,得生天中,身量形貌皆悉减劣,一切众宝庄严之具光明微少,不为天女之所爱敬。天女背叛,舍至余天。须陀鲜味,智慧薄少,心不正直,为余天子之所轻笑。若诸天众与阿修罗斗战之时,为他所杀。以余业故。

  “尔时,释迦天王复共诸天众于宝殿壁,见大叫唤地狱十六隔处,是中众生受种种苦,如前所说。若有众生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醉乱,堕此地狱,具受无量种种楚毒。受苦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处处逃走,有大恶鬼拔出其舌,出已还生。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受迦频阇罗雉鸟之身,以自音声而丧其命,以其妄语余业缘故。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受业果报如前所说,有所言说,人不信受。若有善业生于天中,其声嘶破粗恶鄙浊,不善歌颂,一切天众不信其言,不能宣说美爱正语如余天众,以本妄语余业缘故。

  “时天帝释复于殿壁观焦热地狱十六隔处。是中众生具受种种无量苦恼、辛酸楚毒业之果报,如前所说。受罪既毕,从地狱出,生饿鬼中,受食不净饿鬼之身,受大苦恼五倍于前。饿鬼中死,生畜生中,在于大海受摩竭鱼身。畜生中死,若生人中,容貌丑陋,唇口粗大,人所恶见。人中命终,若有余业,得生天中,身光减劣如前所说,一切天众之所轻贱。

  “大焦热地狱、阿鼻地狱,此二地狱业之果报不作化现。何以故?恐天心软,见之丧命。若见如是二地狱者,则大怖畏,是故不化此生死报。时天王释观察是已,以偈颂曰:

“‘譬如诸微尘,  在于虚空中,
  风吹而旋转,  诸业亦如是。
  和合有别离,  苦乐亦如是,
  因业之所转,  非是无因缘。
  今此业化处,  牟尼如实知,
  化无量业网,  诸心之种子。
  心集业难知,  唯除诸如来,
  种种诸业系,  轮转于世间。
  业网有大力,  能受百千万,
  那由他劫数,  种种诸生死。
  譬如绳系鸟,  虽远摄则还,
  业绳系众生,  其事亦如是。’

  “尔时,天帝释示诸天子希有事已:众生无量决定之业及不定业,现报所受、生报所受、余报所受。复有三种:善、不善业及无记业。示如是等无量业网——迦叶如来所化影像——与诸天众礼拜既讫,从此阎摩娑罗树中而出。天众出已,帝释还闭娑罗树门。帝释既出,见余天众放逸游戏以自娱乐,受五欲乐。

  “尔时,天王见此事已,心生怜愍而说颂曰:

“‘畜生杂形类,  为放逸所诳,
  若食若受欲,  贪心常爱乐。
  本行于善业,  天中食报尽,
  如是放逸人,  命终何所趣?
  放逸怨自坏,  业风之所吹,
  犹如树倾倒,  堕于诸道中。
  百千那由他,  天中受生死,
  而不起厌离,  不生忧怖心。’

  “尔时,帝释说此偈已,至诸放逸天子众中,诸天子等,心生敬重供养恭敬。时天帝释为摄其心,与此天子游戏种种园林之中,不入阎摩娑罗树间,诸园林中游戏受乐。时天帝释与其眷属诸天大众诣善法堂。阎摩娑罗所住诸天,受天之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受第一乐,主大园林,常受安乐。以余业故,生摩罗耶国,主栴檀林,大富丰乐。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第二十五地,名速行地。众生何业而生彼天?见:有众生行于善业,其心质直离于谄曲,不恼众生,信于果报,行正见业,大修布施,大富饶财。见有众生入于大海以求财宝,以大船舫施此商人。诸商人等,得此船舫,多获财宝,持用布施,修诸福业。如是船主以船施之,不求恩惠、不受其报。云何不盗?若行道路,有诸贼军破坏村栅,或畏官军逃避村栅入此村中,乃至不取糠秸草叶,信业果报而生怖畏,非畏王法,是名不盗。云何不杀生?乃至湿生蚰蜒之类,终不故杀,心不念杀。若有众生造作罝罗罟网、机拨坑陷,杀诸虎狼禽兽之属,即以财物赎命令脱。其心不悔,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作如是等种种善业。是持戒人不杀不盗,忆念善业皆得成就。若有所作,一切天众皆共赞善,颜色清净,诸天供养,是则名曰现业果报。

  “是善业人从此命终,生于三十三天之上,名速行地。生彼天上,以善业故第一庄严,一切众生不能分别,如是天处甚可爱乐。天子既生,其身光明,受第一乐,身无骨肉亦无垢汗,无有怨敌亦无怖畏,无所追求,离于嫉妒,无不爱乐,无病怖畏唯除退时,无有王怖,心多放逸。遍见诸地皆可爱乐,五欲自娱,无量境界游戏受乐。毗琉璃楼黄金栏楯,种种树林莲花林池七宝所成,鹅鸭鸳鸯以为庄严,出于种种微妙音声。山谷之中多饶众鸟,须弥山峰七宝庄严,莲花池中金银真珠以为底沙,种种宝树如日光明,金毗琉璃以为树枝,众花庄严,无量众蜂以为严饰。须弥山窟,第一众宝以为庄严。其地柔软。七宝高峰,其高峰中众华妙香周匝严饰,随念而生。复有异处灯树庄严,如意之树百千光明庄严奇特,百千天女以为围绕,歌众妙音共相娱乐。如是天众,随所触见皆受快乐,耳闻众音心皆爱乐。若闻诸香,无量功德皆悉具足。若以身触无不爱乐。随心所念一切皆得,无有因缘能夺其乐。如是天子,百千天女而为围绕,共余天众往诣山峰。其峰名曰一切势力,一切皆是如意之树庄严山峰,流泉河池生众莲花以为庄严,无量百千天众围绕,毗琉璃宝以为树枝遍覆其上,百千重阁以为庄严,无量众鸟出妙音声。以善业故,此山峰中成就如是种种诸乐,善业为本,非无因生亦非他作。此人受报,非自在天欢喜故与。

  “尔时,天子上此山峰,见诸天子无量百千光明悉等,与己无异。于此峰中,与诸天子天女作众伎乐,出妙音声,娱乐受乐。此诸天众其身光明、色量受乐皆悉具足,谛视瞻仰,众莲花鬘以为庄严,闻众歌音心生爱乐,皆服天衣,无有线缕经纬之别。如是诸天,其身皆悉具足光明。

  “尔时,天子升山峰已,见诸地界各各差别,见诸河流光明之轮。以善业故,于此天中住于二处。种种清净庄严之地,众乐成就,如前所说。何故名曰速行地耶?如此天众有大势力。若诸天众与阿修罗斗,能于人中一眴目间,打阿修罗还至本处三十三天,故名速行。以前业故,得相似果。以本施人速行之船,令渡大海多获珍宝,布施修福,是故得此速疾果报。如是天子手执器仗,甚大迅速。以善业故,久受天乐。善业既尽,五衰相现,身体汗流,身光卒灭如灯油尽,一切诸根亦复如是。于五欲中悉无乐味,见余天众即生愧耻,一切天女皆悉背叛。是时天子见其天女,背已趣他,生二种苦:一者妒嫉苦;二者爱别离苦。此二种苦,自烧其心过于猛火。若于先世有偷盗业,尔时自见诸天女等,夺其所著庄严之具奉余天子。若于先世有妄语业,诸天女等闻其所说,生颠倒解,谓其恶骂。若于先世以酒施于持戒之人,或破禁戒而自饮酒,或作麹酿,临命终时,其心迷乱失于正念。为如是等二倍悔热之所恼乱,堕于地狱。若于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速疾命终。若于先世有邪淫业,见诸天女皆悉舍已,共余天子互相娱乐。是则名曰五衰相也。以其持戒五种缺故,业网所缚,受如业报。若行放逸,死王所牵。如是一切缺漏持戒,为生天故而持禁戒,无常速坏,尔时则为业绳所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如是观天无常之乐,如目所见,初虽有爱,毕归磨灭,动坏无常如电不住,观于一切诸欲过恶,而说颂曰:

“‘饮于放逸酒,  诸天嗜痴饮,
  退堕于地狱,  大猛火围绕。
  初染于爱欲,  瞋恚热恼心,
  痴心所迷惑,  但空无有实。
  为伎乐音声,  虚妄所诳惑,
  不觉退没苦,  毕竟不可免。
  见诸天女时,  令天心转变,
  毕竟当舍离,  退堕于异趣。
  观诸女人性,  不离于女人,
  富乐则亲近,  衰变则舍离。
  如野鹿信游,  信欲亦如是,
  后若得衰变,  心轻而舍之。
  不念恩敬养,  亦不念亲友,
  若遭衰变时,  即舍不复念。
  犹如众蜜蜂,  舍于萎变花,
  女人亦如是,  衰至则舍离。
  不观善爱心,  轻躁念爱欲,
  女人性如是,  如蜜杂毒药。
  惑欲致愚痴,  巧辞增痴惑,
  女人难可信,  智者所远离;
  女色诳天人,  悉令心迷惑,
  至于未来世,  不能少利益。
  天人及夜叉、  龙阿修罗等,
  罗刹毗舍遮,  皆为女幻诳。
  如是诸欲乐,  从于境界生,
  临至命终时,  诸乐皆亡失。
  一切诸天众,  园林而庄严,
  为死绳所缚,  欲系而将去。
  欲乐不能救,  何用诸婇女?
  溥天诸世间,  死王悉将去。’

  “如是比丘观诸天子退没相已,生慈悲心,厌离欲境。如是天子自业所资,随其至处,业绳所牵,常不放逸。复有余天放逸爱乐游戏受乐,驰诸境界如人乘马,游戏一切园林之中受放逸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中,常生乐处,第一富乐,多饶财宝,或为国王或为大臣,多有象马驼驴骑乘,行不步涉,无有疲惓。以余业故。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第二十六地名曰影照。众生何业而生彼天?若有众生能总护持七种之戒,得相似果,以思修心正见相应,不杀不盗,善持禁戒。是持戒人作乐因故,持世间戒,乃至不盗微细之物,离于偷盗。若其住止近于海侧他摄之地,海潮所出珂贝鱼蚌,如是种种一切众物,不以盗心取此诸物。此善业人信于未来,畏业果报,非为王法,是名不盗。云何不杀生?是善业人信于未来,畏业果报,善思直心,不恼众生,离恶知识,以求乐故不杀众生。或游河中或行山谷,其人为于影鬼所执,宁舍自身,不害影鬼,不以毒药置于影中,恐害鬼命,虽知方便而不残害。若单都鬼,知杀方便,守戒不为。或以水照、或以镜照、或以日光,其人知杀而不加害,亦不报怨,自舍身命,不杀众生。是善业人身坏命终生三十三天影照之地。生彼天已,以善业故,其身光明,五乐音声,受第一乐,众乐具足。于须弥地游戏娱乐,与千天女以为围绕,阎浮檀金以为其地,间错庄严。复于阎浮檀金山峰之中游戏受乐,如意之树,随心所念悉从树生,如是久时与诸眷属受于天乐。复往诣于外影之林,阎浮檀金以为树林,庄严园苑。金树银叶,青毗琉璃以为其果;银树金叶,毗琉璃果以为庄严。外影林中,既游戏已,复诣异处,渐次游观,孔雀众鸟七宝杂色,种种厕填庄严其身。天子见已,入彼林中,与孔雀诸鸟互共游戏。时孔雀鸟见天子来,出于种种美妙之音,天女歌音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是时天子作如是念:‘我今当乘此孔雀鸟与诸天女游戏山峰,处处游观。’以善业故,随其所念,孔雀天鸟即近天子,化为大身,有大色力,端正庄严殊特转胜。尔时,天子与诸天女乘此孔雀,于须弥山处处山峰,随心所念悉往观察,一一花池、一一山峰,如是一切山峰花池皆遍瞻视。

  “尔时,四大天王——护世界者——欲至三十三天说阎浮提法以非法。是时天子于虚空中,路逢护世四大天王,而问之言:‘汝等相随从何所来?’尔时,护世答天子曰:‘我从第一善业可爱处来,其处多有莲花园林河池,具足种种庄严,而从彼来,欲诣三十三天,向释迦天王说阎浮提法以非法。’尔时,天子闻于护世四大天王说是语已,生希有心,乘于众宝大力孔雀,随念而行无所障碍,从天来下向阎浮提,如第二日。以希有心,遍观一切阎浮提中园林花池、河流泉源、村营城邑,具足观之。阎浮提中诸婆罗门、邪见外道、诸相师等,见此相已,作如是说:‘是八臂天乘伽楼罗金翅鸟王从天来下,向阎浮提,观于世间。’但作如是妄分别说。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此是摩醯首罗自在天子,名鸠摩罗童子之天,乘于孔雀从天来下,向阎浮提,拥护世间。’复有邪见异道、诸婆罗门作如是说:‘摩醯首罗乘于白牛,造作世间,能坏世间名为作者,能作世间。’如是邪见外道、诸婆罗门种种分别、种种赞叹,造作诸论,非实见实。如是一切诸婆罗门破坏正法,第一愚痴,亦教他人令其邪见。

  “尔时,天子既观察已,还于天宫。如是外道以愚痴心,不实说实,不如实见。于劫初时,此天来下,外道见已,不如实知。如是邪见外道诸婆罗门自生分别,转为他说,如是外道不如实见。尔时,天子既至天宫,向余天众说如是言:‘我至阎浮提见其国界,其地平正,园林花池柔软可爱。’时诸天子闻其所说,或乘白象或乘孔雀,种种骑乘,或身乘空,悉遍观察须弥山已,次第而下至阎浮提。或于河池山林静处,暂下止住,令诸外道、婆罗门等,皆名此处为福德地,在此地中,苦行持戒,谓福德处。如是虚妄次第相传,闻之心着,谓有真实。

  “尔时,天子初下之时,有婆罗门见此天子,自生分别:或言此是大梵天王;或言此是摩醯首罗;或言此是八臂天王;或言此是自在天子、鸠摩罗童子天。各生分别:此是梵王所住之地;此是摩醯首罗、自在天王所摄之地;此是八臂天王所摄之地;此是鸠摩罗童子天所摄之地。既分别已,或作邪论或作赞叹,或自立宗,或自说因、自说譬喻,种种邪见。既自邪见,复以邪见转教他人,余人闻已,展转相教。如是次第,非如实见。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