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16 册 No. 0675 深密解脱经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第七

  尔时,圣者功德林菩萨摩诃萨,依一切法相,白佛言:“世尊!世尊说诸菩萨善知法相。世尊!菩萨善知诸法相者,云何名善知诸法相?世尊!菩萨能知几种法故,名为善知一切法相,而如来说菩萨善知一切法相?”

  尔时,佛告功德林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功德林!汝今乃能问佛此义。功德林!汝能为与一切众生安隐乐具,悉令满足。功德林!汝能哀愍一切人天,多所安乐、多所饶益,乃能问我如是之义。善哉,善哉!功德林!汝今一心谛听谛听,我为汝说。

  “功德林!一切法相有三种相。何等为三?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功德林!何者虚妄分别相?所谓名相所说法体,及种种相名、用义等。功德林!何者诸法因缘之相?所谓十二因缘,依此法生彼法,谓依无明缘行,乃至生大苦聚处。功德林!何者是诸法第一义相?所谓诸法真如之体,诸菩萨等正念修行、至心修行证不二法,证彼法已乃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功德林!譬如有人目中有翳,是眼识过。功德林!虚妄分别亦复如是。功德林!譬如有人眼中有翳,见毛轮绳及胡麻子,青、黄、赤、白等相现前。功德林!因缘之相亦复如是。功德林!譬如有人眼净无浊,离眼翳过,即彼眼见自性境界不生迷惑。功德林!第一义相亦复如是。

  “功德林!譬如世间清净琉璃置青色中,即因陀罗青色出大因陀罗摩尼宝光明,因陀罗青色,大因陀罗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实宝。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置赤色中,即出赤波头摩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赤宝。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置绿色中,即出绿色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绿宝。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置黄色中,即出金色摩尼之宝光明现前,迷惑众生以为金宝。功德林!如彼清净琉璃之中种种异色;如是,他力因缘相中虚妄分别名字、章句、熏习之体,亦尔应知。

  “功德林!如彼清净琉璃因陀罗青色、大因陀罗青色,因赤色、绿色、黄色为金等宝种种现前,迷惑众生皆以为宝。功德林!如是,他力因缘相中虚妄分别名字、章句亦尔应知。功德林!如彼清净白琉璃体,他力因缘亦尔应知。功德林!即彼清净琉璃之体,无彼因陀罗青色、大因陀罗青色,无彼青宝、赤、绿、黄金等宝如是宝体,常常时、恒恒时无如是等一切宝体。

  “功德林!即彼他力因缘相中,彼虚妄分别名字、章句,常常时、恒恒时无如是等虚妄分别名字、章句体相应知。功德林!而依名相因缘分别因缘相应知。功德林!依虚妄因缘执著名相,是故见他力因缘。

  “功德林!依他力因缘执着虚妄分别之相,见第一义相。功德林!菩萨于彼因缘相中如实能知是知虚妄分别之相,菩萨尔时名为能知诸法无相。功德林!菩萨若知因缘法相,如实知诸因缘法已,能如实知诸法染相;能如实知染相法已,能知第一义相;能如实知第一义相已,能如实知清净法相。

  “功德林!菩萨若于他力因缘法中能如实知无相之法,如实知已,远离染法;离染法已,得证一切清净法相。功德林!菩萨如实能知虚妄法相、能知他力因缘法相、能知第一义相、无相,如实能知染相、净相,离染法相、证净法相。功德林!菩萨摩诃萨应当如是善知诸法。是故,佛说菩萨摩诃萨善知诸法。”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如实知诸法,  即舍染法相;
  舍染法相已,  证于清净法。
  不观有为过、  懈怠、放逸害,
  诸法常不动,  离相名菩萨。”

  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第八

  尔时,圣者成就第一义菩萨,依无体相第一义相,白佛言:“世尊!世尊!我独在于空闲之处生觉观心,作如是念:‘如来种种说于诸阴自体相法,所谓能知生灭之相,离于如是诸入因缘而起诸行;如是说诸谛自体相,所谓知离证修;如是说诸界自体相、种种别相、种种界相、无量界相;如是说诸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自体,对治修行,未生令生、已生令增广。世尊复说,一切法本来无体、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本来不灭、一切法本来寂静、一切法本来自性涅槃。’世尊!是故我问如来此义,如来何意作如是说?”

  尔时,佛告成就第一义菩萨言:“善哉,善哉!成就第一义!汝能如是正念思惟,生此觉观。”复言:“善哉。成就第一义!汝今乃能问佛此义。何以故?汝为安乐一切众生、安隐一切众生、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安隐一切天人,故问此义。成就第一义!汝一心听,我意何故作如是说,一切法本来无体相、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本来不灭、一切法本来寂静、一切法本来涅槃?

  “成就第一义!我意依诸法三种无体相,作如是说,一切诸法无自体相。何等为三?所谓依诸法无自体相、无生体相、第一义谛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诸法无自体相者,诸分别相。何以故?以彼诸法随名相说,非有自体,是故我言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何者诸法无生体相?谓诸法无体相。何以故?以彼生法依他力因缘,非自体相,是故我说无生体相。成就第一义!何者是第一义无体相?成就第一义!第一义无体相者,一切诸法本无生体,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无自体相,以彼依于因缘生故、以依第一义无体相故。何以故?成就第一义!于诸法中清净观相,我说彼是第一义相。

  “成就第一义!以他力相中清净观故,是故我说第一义谛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一切诸法无成就相,是故我说彼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何以故?成就第一义!诸法无我、无我体相,是故我说彼一切法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以是,彼法依无体得名,是故我说第一义谛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如空中华无自体相,一切诸法无自体相亦复如是。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无自体相,法应如是,应知。

  “成就第一义!譬如幻作种种色像,诸因缘法无自体相亦复如是。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亦复如是。是故,我说第一义谛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如空中华色,无体相得名。如是,第一义谛无自体相亦复如是。成就第一义!我意依此三种法无体相故,说言诸法无自体相法。

  “复次,成就第一义!我意依相无自体相,说言诸法无自体相,彼法本来不生、彼法本来不灭、彼法本来寂静、彼法本来涅槃。何以故?成就第一义!若一切法无自体相,彼法不生;若法不生,彼法不灭;若不灭、不生,彼法本来寂静;若法本来寂静,彼法本来清净;若法本来清净,彼法本来涅槃。若如是,彼法无有少法可灭令入涅槃。成就第一义!是故我意依彼相说彼法无自体相,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本来不生。

  “复次,成就第一义!第一义者,依无我得名,是故我意依第一义无体相故,说言诸法本来不生。何以故?成就第一义!以第一义法无我得名,是故名为第一义谛无自体相,常常时、恒恒时一切法体常住——谓无为体——离诸一切烦恼相应。若法常常时、恒恒时依彼法体住彼法,不生、不灭,以无为故。若法无为,彼法本来寂静;若法本来寂静,彼法本来涅槃,以远离一切烦恼、毒相应故。是故,第一义法无我得名,我说诸法无自体相,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本来不灭、一切法本来寂静、一切法本来涅槃。

  “成就第一义!一切众生众生界中不知不觉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亦不能知他力因缘法体差别,亦复不见第一义谛法体差别,是故我说三种法无自体相。成就第一义!而诸众生虚妄分别诸法体相、他力法体、第一义体,虚妄分别名字体相、说因缘法、第一义法。成就第一义!一切众生如是如是说、如是受用,依名字心、依随顺心、依名用使心,依彼分别名字体相,执着他力、因缘法体、第一义体。

  “成就第一义!如是如是执着,如是如是依他力法虚妄执着因缘法体,依彼因缘生未来世他力法体,为烦恼染、业染、生染,流转六道,长夜受苦,不能出离生死苦缚,所谓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天、人诸趣。

  “成就第一义!随所有众生不种善根、不能清净一切罪业、不能成就诸善根力、不多信法、不集功德智慧之业,我为彼说诸法不生。彼诸众生闻我所说因缘和合有为行生,彼众生知诸法无常不恒、不可归依、异异转灭,于诸一切有为行中生惊怖心、生远离心。生惊怖心、生远离心已,彼诸众生不行恶法、修行善法,修行善法者依善法因、不种善根者种诸善根、不清净罪业者清净罪业、不成熟诸根者能令成熟,依彼成熟善根力故能多信法,多信法者能集功德智慧之藏。

  “成就第一义!彼诸众生虽种善根,乃至能集一切功德智慧之藏,成就第一义!而彼众生于彼因缘诸法之体、无生体相及第一义无体相法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诸一切有为行中不能生厌、不能远离。是故,彼诸一切众生不得解脱烦恼染、业染、生染。

  “成就第一义!如来为彼诸众生故,重说彼法——所谓因缘无体、第一义无体——令彼众生于有为行生厌离心,为得解脱烦恼染、业染、生染。彼诸众生闻我所说,于彼诸法无生相中、于一切法虚妄分别中、第一义谛无体相中能生正信,思惟彼法,如实觉知,于他力中不生执着、虚妄分别诸法体相,但知唯是名用得名、唯是随顺名用得名、唯是随顺名用彼诸烦恼得名。是故,彼诸一切众生能灭他力因缘诸相,依于现法智慧之力断彼未来一切因缘。是故,依彼因缘正见能离一切有为诸行;厌离一切有为行已,得正解脱,远离业染、烦恼染、生染。

  “成就第一义!声闻性众生依此道、依此法,得声闻涅槃;缘觉性众生亦复如是,依此道、依此法,得缘觉涅槃;佛乘性众生亦复如是,依此道、依此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第一义!是故,我说声闻、缘觉、菩萨一清净道。成就第一义!唯一清净道,更无第二,我意依此故说一乘。

  “成就第一义!而众生界中非无种种性软中上根众生。成就第一义!寂灭声闻性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成就第一义!以彼自性本来狭劣,一向少于慈悲之心、一向怖畏一切诸苦、以少慈悲一向舍于利益众生。成就第一义!若一向畏苦、一向离诸有为之行,彼人远离利益众生、远离能度诸众生业。是故,我说彼人不能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

  “成就第一义!发菩提心声闻人者,而我说彼名为菩萨。何以故?以彼菩萨先离烦恼障得慧解脱、后离智障得心解脱,彼菩萨如来初化,依自身利益而得解脱。是故,我说彼是声闻性人菩萨。

  “成就第一义!我善说法中、善如意法中、善毗尼法中、善清净法中、清净法中,不错依种种性说种种法相。成就第一义!是故,佛意依此三种无体相法,说不了义修多罗法,所谓诸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本来寂静、本来涅槃。

  “成就第一义!若有众生种诸一切增上善根、清净罪业、成就诸根、多信诸法、善集一切善根智慧,彼诸众生闻我法音能如实知,彼诸众生信我法、信我义,智慧观察能如实觉,依彼证法随顺行力,速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依彼诸一切众生能于我身生恭敬心作如是言:‘此是正觉,知一切法,是故名为应正遍知。’

  “成就第一义!若有众生不种一切增上善根、不能清净一切罪业、不能淳熟一切善根、不多信法、无增上心、不集功德智慧之藏、直心体性、不能观察是法非法——是法可取、是法可舍,依自心见执着而行——彼诸众生虽闻我法,亦复不知依何意说。而彼众生信于我法、恭敬我法,而作是言:‘我信诸佛如来所说修多罗,甚深甚深相、依空相应、难见难觉、不可觉形相、不可觉微细极微、黠慧人智慧境界,如来说诸修多罗义我不能知。’默然而信而作是言:‘诸佛如来菩提甚深,诸法体相亦复甚深,唯佛所知,非我境界。诸佛如来随诸众生种种信心说种种法,以诸如来无量智慧所知如海,而我知见如牛迹水。’是故,众生于彼修多罗若,能至心受持、书写,写已住持、读示、供养、为他人说、诵常诵、随喜施他,而彼众生不能于中如实修行,以未知我甚深之意,以不觉故。成就第一义!彼诸众生依因彼故,功德、智慧增长满足,亦复令彼未淳熟心令得淳熟。

  “成就第一义!复有众生众生界中不能种诸一切善根,乃至不能成就功德智慧之业,无直心、无直意,而彼众生知是法、是非法,是可取、是可舍,自智生见是可取、是可舍,而彼众生闻我所说甚深之法不知我意,是故不知如实之法。不知如实法故,不能觉知一切诸法;闻声执着义亦如是。是故,彼诸一切众生说如是言:‘诸法无体相,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本来不灭、一切法本来寂静、一切法本来涅槃。’而彼众生依因此见,于诸法中起于邪见、无诸法相堕于邪见,以见诸法无无相。以见诸法无无相故,而谤一切诸法为无,所谓虚妄分别相、因缘法体相、第一义法体相。何以故?成就第一义!依彼他力、因缘体相,依于第一义谛体相,有名字相。成就第一义!若众生见因缘体相、第一义相言是无相,彼众生谤假名名字相,是故我说彼诸众生谤三种相。

  “成就第一义!彼诸众生于无法中起法相、于无义中生义相,无法依法住持、无义依义住持。成就第一义!彼诸众生依我信法增长善法,而取非义为义,智不增长。智不增长者,离诸善法,于闻法众生住持是法,法住持非义为义堕于邪见,彼诸众生以取无法法相、无义义相。以取无法法、非义义相,是故,彼诸一切众生依不正见离诸善法。

  “应知,成就第一义!复有众生于彼邪见人边闻法,说如是言:‘诸法无体,不生、不灭、寂静、涅槃。’惊惧怖畏而说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是故,彼诸邪见众生谤诸修多罗、说诸修多罗、毁诸修多罗,言是非法。而彼众生因彼谤法得无量罪,成就无量极恶罪业。

  “成就第一义!是故,我说谤法众生见无诸法、亦无于义依义说法,成就无量极恶罪业,亦令无量诸众生等多生罪业。

  “成就第一义!若有众生不种善根、不清净罪业、不熟身业、多不信法、不能集彼功德智慧、不直心、不随顺直心,而依自见邪智分别是法、非法,是法可取、是法可舍,彼诸众生虽闻我法,不得我意、不生信心、亦复不能如实知我所说之意。是故,彼诸一切众生于诸非法生于法想、于诸非义生于义想,执着非法生是法想、执着非义生是义想,而作是言:‘此非佛语,是魔所说。’而彼邪智如是解故,而谤诸法、不顺诸法、毁呰诸法、轻论诸法、于正法中加置邪法,为灭修多罗、为坏修多罗、为不行修多罗、为不说修多罗、于信修多罗者生怨家想。彼诸众生先有无量罪业重障,复因谤法而谤于人,转更增长无量罪障,而彼罪障根本之罪不可说尽,何况复加谤法之罪?堕大地狱无有出期,乃至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说其岁数亦不能尽。

  “成就第一义!我今善说如是诸法、善示善清净、善说众生如是种种异信、种种异见。”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无法体不生、  本寂静、不灭、
  自性涅槃法,  是故我说常。
  三种无体相,  第一义无体,
  若能知我意,  是人得解脱。
  一道法进趣,  诸众生解脱,
  是故一乘法,  随闻差别说。
  诸众生无量,  为身求涅槃,
  如来甚希有,  安隐诸众生。
  若证无漏界,  平等无二相,
  成就佛诸义,  彼人离烦恼。”

  尔时,成就第一义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未曾有、未曾闻,如来所说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觉、极难觉,诸佛如来意趣难知。

  “世尊!我知如来所说义意:所谓分别境界彼依分别有为行相,于名字中说彼色阴自体相相名为胜相,所谓色阴生、色阴灭、离色阴、知色阴。是故,如来依彼法相,说彼诸法为无体相。

  “世尊!彼分别境界,依彼分别境界行相是他力相。是故,如来依于彼法,而说诸法不生、诸法无体,亦依彼法说第一义言无体相。

  “世尊!我知世尊所说法义:谓即依彼分别境界虚妄分别有为行相,即彼虚妄分别之相。无如是相即彼无体相,无体相法无我,真如清净观相是第一义。是故,如来依第一义说彼诸法名无体相。

  “世尊!如一色阴,余阴亦如是;如是,十二入、十八界,一一入、一切法亦如是。

  “世尊!我知如来所说法义:所谓分别境界中虚妄分别有为行相,所谓苦谛,知苦谛依于名字,说自体相胜相虚妄分别,如来依彼说言诸法无有体相。世尊!彼分别境界相依止分别有为行相,名因缘相。世尊!是故,我说我知如来所说法义。何以故?世尊!即彼分别境界分别诸相依止虚妄行相而生,而彼虚妄分别行相无如是体、无如是相,是法无我,真如清净观名第一义。是故,如来依彼法说第一义无体相。

  “世尊!如苦谛,余谛亦如是;如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以要言之,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世尊!我知世尊所说法义:于分别境界中依虚妄分别有为行相,正觉三昧对治,对治生正三昧;生三昧已而复住持,不忘、不失,修行增长。名字所说法相、胜相是分别相,是故,如来依彼法相说言诸法无有体相。世尊!彼分别境界依止他力、因缘行相是他力相,是故,如来依彼法相说言诸法无有体相,亦说第一义是无体相。

  “世尊!我知世尊所说义相:即彼名字分别境界依止分别名字行相,即彼分别无如是相,即彼无相、即彼无相体、无体法、无我,真如清净观相即第一义。是故,世尊说言诸法无有体相是第一义相。

  “世尊!譬如毗舒婆药草着诸药中、一切食中。世尊!如来说法亦复如是,诸法无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涅槃——说了义修多罗,置于一切不了义修多罗中。

  “世尊!譬如画地,种种一相,所谓青、黄、赤、白,能了别彼种种画相。世尊!如来说法亦复如是,诸法无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槃——了义言教置于一切不了义中成一味相,亦能了别彼不了义修多罗等名字故。

  “世尊!譬如一切诸饮食中,若置熟酥生增上味。佛说此法亦复如是,依一切法无有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槃——说此了义修多罗,置诸一切不了义中能生增上欢喜踊跃。

  “世尊!譬如虚空,一切处等于诸一切种种作业无有障碍,皆悉能成。世尊!如来亦尔,说言诸法无有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而是涅槃——说了义经于诸一切不了义经等同一味,成就一切声闻、辟支佛、大乘修行,作无障碍。”

  尔时,世尊告成就第一义菩萨言:“善哉,成就第一义!”复作是言:“善哉,善哉!成就第一义!汝实能知诸佛如来说法之意。汝今善说此义譬喻,如彼毗舒婆药草、画地、置酥、虚空等譬。成就第一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不异汝说,如是受持。”

  尔时,成就第一义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初成应、正等觉,于波罗㮈城仙人集处、诸禽兽游处,为诸修行声闻行人一转四谛希有法轮,世间一切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无能转者,若有能转,依法相应无有是处。

  “世尊!此第二转法轮说上法相可入法相,分别彼诸不了义修多罗,为住大乘众生说于诸法无有体相——诸法不生、诸法不灭、诸法寂静、诸法自性涅槃——希有之中复是希有。

  “世尊!此是第三转法轮,为住一切大乘众生说诸法无体相——不生、不灭、寂静、自性涅槃——善说四谛差别之相,希中希有,无人能入、无人能对、无人能诤、更无有上、更无有胜了义修多罗无诤论处。”

  尔时,成就第一义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来说诸法本来无体相——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本来寂静、本来自性涅槃——正信书写、写已受持、供养、施与他人、为自说、自诵、自读、修行随喜,彼善男子、善女人得几所功德?”

  尔时,世尊告成就第一义菩萨摩诃萨言:“彼善男子、善女人成就无量阿僧祇功德聚。成就第一义!彼之功德无有譬喻可以况说。以要言之,略说少分。成就第一义!譬如指甲上土,依大地土百分不及一、迦罗分不及一、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不能及一。成就第一义!譬如牛迹中水,依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迦罗分不及一、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亦不及一。

  “成就第一义!如是,我说信不了义修多罗,乃至修行不了义修多罗所得功德,依此所说了义修多罗,生于信心乃至修行所得功德、受持读诵,彼不了义修多罗,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万分不及一、迦罗分不及一、忧波尼沙陀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尔时,成就第一义菩萨白佛言:“世尊!此深密解脱修多罗中,此法门名为何等?云何奉持?”

  佛言:“成就第一义!此法门名‘说第一义了义修多罗’,汝应如是受持。”

  佛说此法门时,六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声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五百千声闻得无漏心解脱、七万五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