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03 册 No. 0190 佛本行集经

佛本行集经卷第六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上托兜率品下

  “尔时,兜率天众之中,有一天子,名曰金团,往昔已来,数曾下到阎浮提地。护明知已,告金团言:‘金团天子!汝数下至阎浮提中,汝应知彼城邑聚落诸王种族。一生菩萨,当生何家?’金团天子报言:‘尊者!我甚知之,尊者善听,我今当说。’护明言:‘善。’金团说言:‘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菩提道场处所,在彼阎浮摩伽陀国境界之内,是昔诸王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尊者护明!彼中有河名为恒河,其河南岸,有于一山,是旧仙人所居停处,然其彼处名毗阇罗,亦名般荼婆毗富罗,耆阇崛山,共相围绕,以为眷属。彼山牢固,其色犹如绿摩尼宝,中有聚落,名曰山饶。去山不远,有一大城,名为王舍。其城往昔有一王仙,名优荼波梨,种姓以来常为王治,妃是善见大王之族,为大夫人,其子为王,名婆奚迦,今现治在摩伽陀国,继彼优荼王仙之后。尊者护明!往生阎浮,堪为彼王作于长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虽有此理,但彼王种,父母不净,其城处边,地势堆阜,高下不平,纯是沟坑,土沙砾石,荆棘诸草,少有泉池、诸河流水、树木苑囿、花果园林。是故汝今,可更别观余刹利种。’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彼迦尸国波罗奈城,善光王仙有子,名为善丈夫王,彼王堪为尊者作父。’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迦尸国善丈夫王,有四种法,染着邪见。是故汝今可更别观其余王种,堪我生处。’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憍萨罗国舍婆提城,彼城有王,名歧(居移反)罗耶,是憍萨罗大国之主,其身巨力,多有人民,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彼国主憍萨罗王,是摩登伽苗裔种类,父母不净杂秽而生,兼上世来非是王种,小心下贱,意气不高;又其家中,资财薄少,虽有七宝,金银琉璃玛瑙真珠,不能具足。是故汝今别更为我观诸刹利堪我生处。’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彼跋蹉国拘睒弥城,王名千胜,其王有子,名为百胜。彼王多有象马七珍、四兵具足。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跋蹉王,母不贤良,从他丈夫,生于是子,非正王种;然其彼王,亦长宣说断见之事。是故汝更观余刹利,我何处生。’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此金刚国,有一城邑,名毗耶离,谷米丰饶,无有饥馑,人民安乐,国土庄严,譬如天宫,一种无异。彼城国王,树王之子,种姓清净,无可秽嫌。彼国王宫库藏之内,多有金银珍宝等物,一切具足,无所乏少。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实然,毗耶离主,上世已来,真是王种;但彼国人,心性刚强,各各自用,称我是王,憍慢炽盛,放逸自高,不共其余异类相杂,又无尊卑大小礼节,自言我解,自言我知,虽复有王,不肯承事,云自法是,不从他求。是故汝今更观余处刹利王种,我生何家。’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彼摩波槃提国,有优阇耶那城,明灯王子,名为满足,居住彼城。其王身体,大有威力,多诸左右,能破一切敌国怨家。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彼国王,无有一法可轨之行,严酷暴恶,不信因果。是故汝今可更别观余王种姓,任我生处。’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彼阎浮提摩头罗城,有一大王,名曰善臂,其子称为自在健将。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彼国王邪见家生,以如是故,一生补处菩萨大士,不得生彼邪见之家。是故汝今可更别观余王种姓,我何处生。’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此白象城,般纽王种,勇健威猛,可喜端正,世无有双,能破强邻一切怨敌。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般纽王,种姓清净,为彼杂类之所扰乱。何以故?彼王长子,名逾地师絺罗,是于梵天法王之子;第二名为毗摩斯那风神王子,第三名为頞纯那者,是帝释子;复有二子,别母而生,一名那拘罗,二名娑呵提婆,此二子者,是星宿天阿输那子。是故汝今可更别观余王种姓,我何处生。’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尊者护明!彼阎浮提?洟罗城,?洟罗种,王名善友,多饶象马车乘牛羊,一切资生,悉皆具足,无量众宝,库藏丰盈,金银真珠,未尝乏少,彼王有友常乐勤修法行之事。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实然,其善友王,虽有如是具足之法,但彼国王年老衰迈,更不复能营理国务,又其王今多饶诸子。是故汝今可更别观余王种类,我何处生。’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此等并是中国之王,复更别有边地之国邪见诸王。毗纽海洲,有一国主,婆罗门种,治化在于毗纽之上,名月支王;父母种姓清净具足,兼解祭祀诸天之法,四毗陀论,皆悉了知。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此理虽然,但我下生,出家成道,要须刹利,不欲生彼婆罗门家。是故汝今唯觅刹利,我生何处。’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我于阎浮一切诸国,处处聚落,处处诸王,处处村舍,处处城邑,处处刹利,各住诸城,而是刹利,造种种业。我为尊者,经历已来,生于无量疲极苦恼,心迷意乱,更不复能观看余处;设复观察,口亦不能如是宣说。’护明菩萨报金团言:‘实如汝语,然汝要须为我选觅一刹帝利清净之家,堪我生处。’

  “金团天子复作是言:‘我为尊者,苦恼愁忧,处处观察,忽然忘失一刹利家。’护明菩萨问金团言:‘其名云何?’金团白言:‘有一刹利,元本已来,从于大众,平量安立,世世转轮圣王之种,乃至苷蔗苗裔已来,子孙相承,在彼迦毗罗婆苏都释种所生,其王名为师子颊王,其子名为输头檀王;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有大名称。尊者堪为彼王作子。’护明菩萨报金团言:‘善哉善哉!金团天子!汝善观察诸王种家,我亦念在于此家生,我今深心如汝所说。金团当知!我定往生彼家作子。金团!往昔一生补处菩萨,所托家者,有六十种功德具足,满于彼家。何等六十?彼家本来清净好种(一)。一切诸圣恒观彼家(二)。彼家不行一切恶事(三)。彼家所生悉皆清净(四)。彼家种姓真正无杂(五)。彼家体胤嫡嫡相承,无有断绝(六)。彼家昔来不断王种(七)。彼家所生一切诸王,皆是往昔深种善根(八)。生彼家者,常为诸圣之所赞叹(九)。彼家生者,具大威德(十)。彼家多有端正妇女(十一)。彼家多有智慧男儿(十二)。彼家所生,心性调顺(十三)。彼家所生,无有戏调(十四)。彼家生者,无所可畏(十五)。彼家生者,不曾怯弱(十六)。彼家生者,聪明多智(十七)。彼家生者,多解工巧(十八)。彼家生者,皆畏过罪(十九)。彼家所生,不与世间工巧杂合,亦不贪财以为活命(二十)。彼家所生,常存朋友(二十一)。彼家所生,不以杀害诸虫诸兽以自活命(二十二)。彼家种姓恒知恩义(二十三)。彼家种族能修苦行(二十四)。彼家所生,不随他转(二十五)。彼家所生,不曾怀恨(二十六)。彼家所生,不结痴心(二十七)。彼家生者,不以怖畏随顺于他(二十八)。彼家生者,畏杀害他(二十九)。彼家生者,无有罪患(三十)。彼家生者,乞食得多(三十一)。至彼家者,无空发遣(三十二)。彼家刚强难可降伏(三十三)。彼家法则恒出礼律(三十四)。彼家常乐布施众生(三十五)。彼家建立因果勤劬(三十六)。彼家所生,世间勇健(三十七)。彼家恒常供养一切诸仙诸圣(三十八)。彼家恒常供养神灵(三十九)。彼家恒常供养诸天(四十)。彼家恒常供养大人(四十一)。彼家历世无有怨仇(四十二)。彼家名声威振十方(四十三)。彼家,一切诸家为最(四十四)。彼家生者,上世已来悉是圣种(四十五)。彼家生者,于圣种中最为第一(四十六)。彼家生者,恒是转轮圣王之种(四十七)。彼家生者,是大威德人之种姓(四十八)。彼家生者,多有无量眷属围绕(四十九)。彼家生者,所有眷属不可破坏(五十)。彼家生者,所有眷属胜一切人(五十一)。彼家生者,悉孝养母(五十二)。彼家生者,皆孝顺父(五十三)。彼家生者,悉皆供养一切沙门(五十四)。彼家生者,悉皆供养诸婆罗门(五十五)。彼家生者,丰饶五谷,仓库盈溢(五十六)。彼家生者,多有金银车?玛瑙,一切资财无所乏少(五十七)。彼家生者,多畜奴婢象马牛羊,一切具足(五十八)。彼家生者,不曾事他(五十九)。彼家生者,如是一切众事具足,于世间中无所乏少(六十)。

  “‘金团天子!凡是一生补处菩萨,处于母胎,彼母若有三十二种相具足者,乃能堪受菩萨在胎。何等名为三十二事?一彼母人,正德而生。二彼母人,支体具足。三彼母人,德行无缺。四彼母人,所生得处。五彼母人,为行庶几。六彼母人,种类清净。七彼母人,端正无比。八彼母人,名字德称。九彼母人,身体形容,上下相称。十彼母人,未曾产生。十一彼母有大功德。十二彼母恒念乐事。十三彼母心常随顺一切善事。十四彼母无有邪心。十五彼母身口及心自然调伏。十六彼母心无所畏。十七彼母多闻总持。十八彼母极女工巧。十九彼母心无谄曲。二十彼母心无诳诈。二十一者彼母人,心无有瞋恚。二十二者彼母人,心无有嫉妒。二十三者彼母人,心无有悭吝。二十四者彼母人,心无有急速。二十五者彼母人,心难可回转。二十六者彼母人,体有至德相。二十七者彼母人,心能怀忍辱。二十八者彼母人,心有惭有愧。二十九者彼母人,行薄淫怒痴。三十者彼母人,行无女家过。三十一者彼母人,行孝顺向夫。三十二者彼母出生一切诸德,一切诸行皆悉具足。如是母人,乃能堪受一生补处后身菩萨。菩萨欲入母胎之时,取鬼宿日,然后乃入于母胎中,其受一生补处菩萨胎母已前,其母必须受八关斋,然后菩萨入于彼胎。’

  “护明菩萨复作是言:‘我今受有不为世间一切钱财五欲快乐故,下人间受此一生,唯欲安乐诸众生故,哀愍苦恼诸众生故。’

  “尔时,众中有一天女,告于其余一天女言:‘我等大家护明菩萨,必下人间;我等此宫违离护明菩萨大士!云何令我心乐此处?’第二天女,即报之言:‘奈何奈何!我等今者,共作何事,令于我等得往人间,善观彼家护明菩萨所生之处?’第三复有一天女言:‘愿我等今舍此天寿,令我等往彼处受生。何以故?我等亦愿至于彼处,共我护明菩萨同生。’第四复有一天女言:‘汝等相与莫生悔心。何以故?我等大家护明菩萨,尚舍天寿生于人间,况复我等?’更复有一天女称言:‘尊者护明!今者下生于阎浮提,唯愿大士!莫忘我等。’时护明菩萨告于彼等诸天女言:‘汝等莫大生于苦恼,我前已为汝等说于一切有处,皆悉无常,如芭蕉茎,无有坚实;如借物用,必须还他,非我已有;犹如阳焰幻化水泡。一切有处,皆是诳惑;愚痴之人,谓言常生。’

  “尔时,众中有一天子,怅怏心愁,口复唱言:‘观此菩萨所说生处,无常不真,咄哉我等!何假须乐于此生处?我等今见护明菩萨,如是功德具足之体,生兜率天,此兜率宫,如是福聚,如是端正,如是微妙,如是庄严。护明菩萨舍离下生,咄哉我等!云何独在此无常境?’

  “尔时,复有第二天子,答彼第一初天子言:‘善哉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而作偈言:

“‘我此护明大菩萨,  往昔在于诸有中,
  常舍极所爱妇儿,  奴仆象马财珍宝,
  或复割截身骨肉,  头目髓脑血皮肤,
  如是来索悉不违,  或百或千皆施与。’

  “尔时,众中复有天子,而说偈言:

“‘咄哉我等身,  在此天宫生,
  常恐今当堕,  人怖死亦然。
  何有生法中,  福业不尽者,
  诸是无常界,  众生悉命终。’

  “护明菩萨告诸天言:‘汝等天人!须知一切世间别离生死为本,汝等为我莫苦忧愁。何以故?我往昔来不造凡业,今欲令我久住世间,终不可得。我于过去佛法僧边,种诸善业,常发道心,乞求大愿;今得善报,当成菩提,汝应欢喜,何得苦恼?’时彼诸天闻是语已,各相谓言:‘汝等诸天!熟视护明菩萨大士,而此护明菩萨大士,今者不久下于人间。’口复唱言:‘尊者护明!尊者不久生于人间,此兜率宫,所有威德,及诸天福,尊悉将去。尊受人间,末后有身,我等诸天,云何奉事?’护明菩萨告彼一切诸天众言:‘我前所生五种衰相,汝等复说无常因缘,如是法门,汝等常须系念在心,勿令忘失。我今此处下生人间,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无上最妙法轮。汝等诸天!可各愿下人间受身,生彼处已,汝等当得解脱一切诸烦恼苦。’

  “尔时,护明菩萨观生家已,时兜率陀有一天宫,名曰高幢,纵广正等,六十由旬,菩萨时时上彼宫中,为兜率天,说于法要。是时菩萨,上于彼宫,安坐讫已,告于兜率诸天子言:‘汝等诸天!应来聚集。我身不久,下于人间,我今欲说一法明门,名入诸法相方便门,留教化汝,最后汝等忆念我故,汝等若闻此法门者,应生欢喜。’时,兜率陀诸天大众,闻于菩萨如此语已,及天玉女一切眷属,皆来聚集,上于彼宫。护明菩萨见彼天众聚会毕已,欲为说法,即时更化作一天宫,在彼高幢本天宫上,高大广阔,覆四天下,可喜微妙,端正少双,威德巍巍,众宝庄饰,一切欲界天宫殿中,无匹喻者。色界诸天见彼化殿,于自宫殿,生如是心,如塳墓想。时护明菩萨,已于过去,行于实行,种诸善根,成就福聚,功德具足,所成庄严,师子高座,升上而坐。护明菩萨在彼师子高座之上,无量诸宝庄严间错,无量无边种种天衣而敷彼座,种种妙香以熏彼座,无量无边宝炉烧香,出于种种微妙香花散其地上。高座周匝,有诸珍宝百千万亿,庄严放光显耀彼宫。彼宫上下宝网罗覆,于彼罗网多悬金铃。彼诸金铃出声微妙。彼大宝宫复出无量种种光明。彼宝宫殿,千万幡盖,种种妙色,映覆于上。彼大宫殿,垂诸旒苏,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诸天玉女,各持种种七宝音声,作乐赞叹,说于菩萨往昔无量无边功德。护世四王百千万亿,在于左右守护彼宫;千万帝释礼拜彼宫;千万梵天恭敬彼宫;又诸菩萨百千万亿那由他众,护持彼宫;十方诸佛,有于万亿那由他数,护念彼宫。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所修行行诸波罗蜜,福报成就,因缘具足,日夜增长,无量功德,悉皆庄严,如是如是,难说难说。

  “彼大微妙师子高座,菩萨坐上,告于一切诸天众言:‘汝等诸天!今此一百八法明门,一生补处菩萨大士,在兜率宫,欲下托生于人间者,于天众前,要须宣畅说此一百八法明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汝等诸天!今可至心谛听谛受,我今说之。一百八法明门者何?

  “‘正信,是法明门,不破坚牢心故。

  “‘净心,是法明门,无浊秽故。

  “‘欢喜,是法明门,安隐心故。

  “‘爱乐,是法明门,令心清净故。

  “‘身行净行,是法明门,三业净故。

  “‘口行净行,是法明门,断四恶故。

  “‘意行净行,是法明门,断三毒故。

  “‘念佛,是法明门,观佛清净故。

  “‘念法,是法明门,观法清净故。

  “‘念僧,是法明门,得道坚牢故。

  “‘念施,是法明门,不望果报故。

  “‘念戒,是法明门,一切愿具足故。

  “‘念天,是法明门,发广大心故。

  “‘慈,是法明门,一切生处善根摄胜故。

  “‘悲,是法明门,不杀害众生故。

  “‘喜,是法明门,舍一切不喜事故。

  “‘舍,是法明门,厌离五欲故。

  “‘无常观,是法明门,观三界欲故。

  “‘苦观,是法明门,断一切愿故。

  “‘无我观,是法明门,不染着我故。

  “‘寂定观,是法明门,不扰乱心意故。

  “‘惭愧,是法明门,内心寂定故。

  “‘羞耻,是法明门,外恶灭故。

  “‘实,是法明门,不诳天人故。

  “‘真,是法明门,不诳自身故。

  “‘法行,是法明门,随顺法行故。

  “‘三归,是法明门,净三恶道故。

  “‘知恩,是法明门,不舍善根故。

  “‘报恩,是法明门,不欺负他故。

  “‘不自欺,是法明门,不自誉故。

  “‘为众生,是法明门,不毁呰他故。

  “‘为法,是法明门,如法而行故。

  “‘知时,是法明门,不轻言说故。

  “‘摄我慢,是法明门,智慧满足故。

  “‘不生恶心,是法明门,自护护他故。

  “‘无障碍,是法明门,心无疑惑故。

  “‘信解,是法明门,决了第一义故。

  “‘不净观,是法明门,舍欲染心故。

  “‘不诤斗,是法明门,断瞋讼故。

  “‘不痴,是法明门,断杀生故。

  “‘乐法义,是法明门,求法义故。

  “‘爱法明,是法明门,得法明门故。

  “‘求多闻,是法明门,正观法相故。

  “‘正方便,是法明门,具正行故。

  “‘知名色,是法明门,除诸障碍故。

  “‘除因见,是法明门,得解脱故。

  “‘无怨亲心,是法明门,于怨亲中,生平等故。

  “‘阴方便,是法明门,知诸苦故。诸大平等,是法明门,断于一切和合法故。

  “‘诸入,是法明门,修正道故。

  “‘无生忍,是法明门,证灭谛故。

  “‘身念处,是法明门,诸法寂静故。

  “‘受念处,是法明门,断一切诸受故。

  “‘心念处,是法明门,观心如幻化故。

  “‘法念处,是法明门,智慧无翳故。

  “‘四正勤,是法明门,断一切恶成诸善故。

  “‘四如意足,是法明门,身心轻故。

  “‘信根,是法明门,不随他语故。

  “‘精进根,是法明门,善得诸智故。

  “‘念根,是法明门,善作诸业故。

  “‘定根,是法明门,心清净故。

  “‘慧根,是法明门,现见诸法故。

  “‘信力,是法明门,过诸魔力故。

  “‘精进力,是法明门,不退转故。

  “‘念力,是法明门,不共他故。

  “‘定力,是法明门,断一切念故。

  “‘慧力,是法明门,离二边故。

  “‘念觉分,是法明门,如诸法智故。

  “‘择法觉分,是法明门,照明一切诸法故。

  “‘精进觉分,是法明门,善知觉故。

  “‘喜觉分,是法明门,得诸定故。

  “‘除觉分,是法明门,所作已办故。

  “‘定觉分,是法明门,知一切法平等故。

  “‘舍觉分,是法明门,厌离一切生故。

  “‘正见,是法明门,得漏尽圣道故。

  “‘正分别,是法明门,断一切分别无分别故。

  “‘正语,是法明门,一切名字音声语言,知如响故。

  “‘正业,是法明门,无业无报故。

  “‘正命,是法明门,除灭一切恶道故。

  “‘正行,是法明门,至彼岸故。

  “‘正念,是法明门,不思念一切法故。

  “‘正定,是法明门,得无散乱三昧故。

  “‘菩提心,是法明门,不断三宝故。

  “‘依倚,是法明门,不乐小乘故。

  “‘正信,是法明门,得最胜佛法故。

  “‘增进,是法明门,成就一切诸善根法故。

  “‘檀度,是法明门,念念成就,相好庄严佛土教化悭贪诸众生故。

  “‘戒度,是法明门,远离恶道诸难教化破戒诸众生故。

  “‘忍度,是法明门,舍一切瞋恚我慢谄曲调戏,教化如是诸恶众生故。

  “‘精进度,是法明门,悉得一切诸善法,教化懈怠诸众生故。

  “‘禅度,是法明门,成就一切禅定及诸神通,教化散乱诸众生故。

  “‘智度,是法明门,断无明黑暗及着诸见,教化愚痴诸众生故。

  “‘方便,是法明门,随众生所见威仪,而示现教化,成就一切诸佛法故。

  “‘四摄法,是法明门,摄受一切众生,得菩提已,施一切众生法故。

  “‘教化众生,是法明门,自不受乐,不疲惓故。

  “‘摄受正法,是法明门,断一切众生诸烦恼故。

  “‘福聚,是法明门,利益一切诸众生故。

  “‘修禅,是法明门,满足十力故。

  “‘寂定,是法明门,成就如来三昧具足故。

  “‘慧见,是法明门,智慧成就满足故。

  “‘入无碍辩,是法明门,得法眼成就故。

  “‘入一切行,是法明门,得佛眼成就故。

  “‘成就陀罗尼,是法明门,闻一切诸佛法,能受持故。

  “‘得无碍辩,是法明门,令一切众生皆欢喜故。

  “‘顺忍,是法明门,顺一切诸佛法故。

  “‘得无生法忍,是法明门,得受记故。

  “‘不退转地,是法明门,具足往昔诸佛法故。

  “‘从一地至一地智,是法明门,灌顶成就一切智故。

  “‘灌顶地,是法明门,从生出家,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尔时,护明菩萨说是语已,告彼一切诸天众言:‘诸天当知!此是一百八法明门,留与诸天。汝等受持,心常忆念,勿令忘失。’

  佛本行集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