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恶口伤人】佛教把言辞粗野,恶从口生,称为“恶口”。并把恶口列为“十恶”(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之一。《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地持论》:“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故俗有“十恶不赦”之说。佛教对恶口骂詈恼人之言,是最所禁戒的;提倡以爱语、善语与人交谈。如《行事抄》说:“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后来把用恶毒言语诽谤他人,使人的感情和人格受到伤害,叫做“恶口伤人”。(无名氏)

  【恶魔】佛典中常以佛与魔相对而区别正邪。“八相成道”中有“降魔”一项。《楞严经》卷九于示正说后常结言:“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魔即指人,亦指事。“魔有四种:一者烦恼魔,二者阴魔,三者死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复次,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入界、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大智度论》卷五)恶魔,如《圆觉经》言:“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魔集烦恼、障碍等一切恶法,故名恶魔。今以“恶魔”比喻十分凶恶的妖魔或人。如《西游记》第五十二回:“遇着一个恶魔头,名唤兕大王,神通广大。”(禹振声)

  【恩爱】于父母、夫妻间相互感恩溺爱之情,谓之恩爱。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活活的把一对热刺刺的恩爱夫妻拆开。”佛教提倡知恩报恩,教人报酬四恩(据《心地观经》: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应尽心致力。佛教对于爱,基本的分为有污染和无污染二种。有污染即贪爱,如女色钱财等;无染污即信爱,如师长、父母等。佛教主张断爱,但所断的是有染污的贪爱。同时以断除爱念为实践佛法的基础。《圆觉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又说:“轮回爱为本。”《楞严经》卷四说:“异见成僧,同见成爱”。又说:“爱河枯干,永令断绝”。《后汉书·襄楷传》上说:“浮屠(佛教僧徒)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这就是佛教徒把断爱贯彻于日常生活中之一例。

  【耳根清净】听不到胡言乱语、嘈杂的声音,俗谓“耳根清净”。这个词语出于《圆觉净》卷上:“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耳根,“六根”之一,指听觉器官及其功能。所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灵,故佛多以音声作佛事来度化众生。“耳根清净”是“六根清净”的一类。“耳根清净”,便能达到“天耳通”,远近皆闻,能知一切众生的语言。《楞严经》卷六还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后文学中常有引用,如《水浒传》第七回:“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阳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多指不闻是非。如《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当是打发罗童回去,且得耳根清净。”钱钟书《围城》第214页:“这全是你不好,听了许多闲话来告诉我,否则我耳根清净,好好的不会跟人计较”(参见“六根清净”条)。(李明权)

  【二六时】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记昼夜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昼夜各六个时辰,故称“二六时”。这是佛门的一句熟语,犹言一整天,整日整夜。佛门劝人要在“二六时”中保持正念,精进正道。如明·佚名《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现代亦偶有运用者。如鲁迅《华盖集·杂感》:“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