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八百功德】 (杂名)六根中眼鼻身三根之功能数量也。见“一千二百功德”条。

  【八宝塔】 (名数)见“八大灵塔”条下。

  【八辈】 (名数)四向四果之圣者也。

  【八背舍】 (名数)新曰八解脱。再加八胜处十一切处,谓之三法。此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一具之出世间禅也。智度论二十一曰:“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

  【八备十条】 (名数)唐彦琮法师就翻译立八备十条之法式。义楚六帖九曰:“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二、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三、文诠三藏,学贯五乘,不苦暗滞。四、傍涉坟史,工缀典辞,不过鲁拙。五、襟抱平恒,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六、要识梵言。七、不坠彼学。八、博阅苍雅,类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者: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本部、十字番。”

  【巴鼻】 (杂语)又作巴臂,巴者把也。碧严集普照序曰:“颂出衲僧向上巴鼻。”同种电钞曰:“宗门方语云:巴鼻之巴如鼻准之可弇摄也,犹可把之者独立,唐人常谈也。类书纂要十二云:没巴臂,作事无根据也。”韵府作把鼻。

  【八臂天】 (天名)那罗延天也。涅槃经二十四曰:“八臂天摩醯首罗天。”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八臂天此云那罗延天。”见“那罗延”条。

  【八辩】 (名数)如来之八种辩也。如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是。

  【八变化】 (名数)智度论谓为八神变。涅槃经谓为八自在。八神变者,一、能小,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为极小微尘也。二、能大,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满于极大虚空也。三、能轻,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如极轻鸿毛也。四、能自在,以变化力使大小长短等转化自在也。五、能有主,以变化力自化为大人小人,而心无高下,降伏一切,摄受一切也。六、能远至,以变化力能到远处。凡有四种:一、飞行远至,二、此没彼出,三、移远而近,不往而到,四、于一念遍到十方。七、能动,以变化力使大地为六种震动或十八种震动也。八、随意,以变化力而能一身多身山壁直过,履水火,蹈虚空,转四大,使地作水,使石作金等,悉得如意之所欲也(八自在我大同小异)。玄义释签四曰:“大论名八神变,大经名八自在我。言神变者,无而忽有,有而忽无。言自在者,不谋而运,一切无碍。故与大论义同而名小异。”

  【八波罗夷】 (名数)小乘于比丘之初篇说四波罗夷,于比丘尼之初篇说八种波罗夷。前四者如比丘戒所述。五摩触戒,以淫心摩触男子之身分也。六八事成重戒,有淫心:一捉男子之手,二捉衣,三入屏处,四共立,五共语,六共行,七身相倚,八共期行淫之处。此八事满足方成波罗夷。七覆藏他重罪戒,知同辈犯重罪,故意覆藏之而不发露于众也。八随顺被举比丘戒,随顺以持恶见,其罪为僧众所举(是云被举)之比丘,或供给所须或共言语也。比丘尼比比丘妄情深,故更加后之四戒也。见行事钞下之四。【八波罗夷】(名数)比丘尼之八重罪也。见“波罗夷”条。

  【八部】 (名数)天龙等之八部众,又干闼婆等之八部鬼神也。

  【八不】 (术语)三论宗所说八不中道也。

  【八部般若】 (名数)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三部一万八千偈(光赞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第八部三百偈(金刚般若)。”如经本所见,阅藏知津所云之大品,放光,光赞,其文虽有具异,然为同一经本,以之配于三部,非也。故天台之金刚疏及嘉祥之仁王经疏,皆以为八部中第一第二之经本未渡,取第三之光赞亦名之曰大放光。是为第三部。又八部中第四之道行与第五之小品为同本异译。大般若之第四分也。故嘉祥名第四分为小品或道行云。【八部般若】(名数)般若经之部类有八部。见“般若”条。

  【八部佛名经】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译。佛为善作长者说东方八佛之名号功德。

  【八部鬼众】 (名数)四天王所领之鬼众也。仁王经合疏上曰:“八部者:干闼婆、毗舍阇二众,东方提头赖吒天王领;鸠槃荼、薜荔多二众,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领;龙、富单那二众,西方毗留博叉天王领;夜叉、罗刹二众,北方毗沙门天王领。”一、干闼婆Gandharva,译为香阴,不食酒肉,唯以香资阴身者。二、毗舍阇Pisāca,译为啖精气,食人及五谷精气之恶鬼也。三、鸠槃荼Kumbhāṇḍa,译为瓮形,其阴茎似瓮形之厌魅鬼也,四、薜荔多Preta,译为饿鬼,常逼于饥渴之阴鬼也。五、诸龙Nāga,水属之王也。六、富单那Pūtana,译为臭饿鬼,是主热之病鬼也。七、夜叉Yakṣa,译为勇健鬼,有地行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之三种。八、罗刹Rākṣasa,译为捷疾鬼。见名义集二。又天龙等之八部众也。三藏法数三十三曰:“八部鬼神,森然而翊卫。”

  【八不净】 (名数)比丘有不可畜积之八种不净物诸师之解不一。涅槃经六曰:“八种不净之物。”同疏六曰:“八不净者:畜金、银、奴、婢、牛羊、仓库、贩卖、耕种,自作食不受而啖,污道污威仪,损妨处多,故名不净。”佛祖统纪四曰:“案律云:八不净者:一田园、二种植、三谷帛、四畜人仆、五养禽兽、六钱宝、七褥釜、八象金饰床及诸重物。”

  【八不可越】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八不思议】 (名数)大海有八不思议,以譬涅槃。见“大海”条。

  【八不显实】 (术语)诸法实相之妙体,由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之八不而显者。

  【八不正观】 (术语)三论宗所说之八不正观也。见“八不中道”条。

  【八不正见】 (名数)八种之不正见也。一、我见,迷执实有我体也。二、众生见,迷执五众(五阴)有和合之生(即众生)也。三、寿命见,迷执实有长短之寿命也。四、士夫见,迷执众生实有士夫之用,能作一切之营务也。五、常见,迷执我身今世虽灭后世复生相续不断也。六、断见,迷执我身今世已灭更不再生即行断灭也。七、有见,迷执一切诸法为实有也。八、无见,迷执诸法皆空也。见大集经二十六。

  【八不中道】 (术语)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于偏,谓之中。对于邪,谓之正。三论宗以之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于八不而该摄一切焉。此八不为众生之得源,亦为群生之失本。悟八不,故有三乘之众生。迷八不,故有六趣之纷然。但因悟有高下,迷有浅深,故成六趣之别,三乘之异。何则?诸佛说法,不出真世二谛。真世二谛,该摄一切之佛法。佛说此二谛,使众生依世谛而成方便,依真谛而得般若也。然众生于此二谛,每执八迷,不得方便般若。故今就真世谛,破各八迷,以显二谛之中道焉。不者,有泯之义,有破之义。就体言,谓之泯;就情言,谓之破。是言虽属空门,其意则在于显中。如成论师,乃单就世谛以明真谛之中道。嘉祥师,则依本业经,就真世二谛,而各明八不之中道。其言曰:破世谛之八迷,治凡夫之有病;破真俗八迷,治大乘中方广道人之空病。一、不生不灭,先言俗谛之中道。俗谛之生灭,非实生实灭,但由因缘而假生,依因缘而假灭,故不生不灭也。是之谓世谛中道,如外道小乘,违此不生不灭之中道,而执世谛实生实灭,故世谛堕于有之偏邪。今因破之曰不生不灭,是显世谛之中道也。次言真谛之不生不灭,对于俗谛之有假生假灭,故说真谛之假不生假不灭。何则?空以有为世谛,有以空为真谛,二谛相依相即也。可知空以有为世谛,则世谛即是假生假灭也。有以空为真谛,则真谛即假不生假不灭也。此中对于世谛之生,说真谛之不生;对于世谛之不灭,说真谛之不灭,;故世谛之生灭是假,真谛之不生不灭亦是假也。指此假不生假不灭,为真谛之不生不灭。不生之言,显假不灭;不灭之言,显假不生;假不生假不灭即是真谛之中道也。大乘之方广道人,不了此真谛之假不生假不灭,执真谛破世谛之假生与假灭,方为不生不灭;故真谛堕于空之偏邪,实则真谛之不生要破世谛之假生,因假生而明其为假不生。因世谛之假灭,而明其为假不灭,以显真谛之中道也。故经云: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或问何故先就不生不灭,而明中道耶?答曰:世谛以因果相生为根本,因果若成即一切皆成,因果若坏则一切皆坏。今欲正世谛因果相生之义,故先就不生不灭,而论世谛之中道也。或问既说不生不灭,便足矣,何故复说断常等六事?答曰:利根者初闻即悟,无须更说,盖以世谛无性实之生灭,则病无不破;又以了因缘假名之生灭,即正无不显,故不须更说六事,但为钝根未悟宜转势而演之。又根性不同,受悟非一,自闻不生不灭而不悟,听不常不断而便悟者有之,故趣于异缘宜开别教。二、不断不常已下六事,就世谛真谛而论中道,准于以上不生不灭之中道而可解矣。今但就世谛而明之,不断不常于以上之不生不灭知世谛之因果相生,是为假生灭,非为实之生灭,即虽离性实之过,犹未免因中有果无果等之失,如僧佉计因中有果,故生,是常之义也。卫世执因中无果,是断之义也。佛法内之萨婆多,明三世常有,亦是常之义也。大众部过未无之义,以为本无今有,已有还无,是断之义也。今明真实妙有之因果,不可常不可断,故说不断不常之中道也。三、不一不异,既离世谛性实之生灭及决定之断常,犹恐堕于一异,如僧佉与大众部明因果之一体。如卫世与上座部明因果之异体,如此之一异并坏世谛因果之中道,故不断不常之次,明不一不异也。四、不来不出,惑者虽闻以上六不,而终谓决定有果,或谓自外来,或谓自内出,或执外道众生之苦乐,万物之生灭皆从自在天来,是外来之义也。复计外道苦乐之果,皆是我之自作,我之自受,是内出之义也。又如毗昙计木有火性,由性火以成事火,内出之义也。成实论明木无火性,但待缘而生,外来之义也。如是来出皆坏世谛之因果,是故说不来不出之中道也。本业璎珞经下曰:“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八不也)。涅槃经二十七曰:“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十不也),龙树承之。智度论五曰:“如说诸法相偈,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八不也)。同七十四曰:“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非有非无。”(十二不也)。中论归敬颂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末书多举八不而言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是依智度论而变其次第耳)。大乘玄论卷二八不义曰:“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诸圣之行处也。(中略)竖贯众经,横通诸论也。”中论疏二本曰:“八不者,盖是正观之旨归,方等之心骨也。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则八万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经如对白日。”止观六曰:“横门者,如中论八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一论明八门,诸经论则无量。”八宗纲要下曰:“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八不中观】 (术语)八不中道之观法也。

  【八部众】 (名数)有二说:一为舍利弗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众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二龙众Nāga,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三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干闼婆Gandharva,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干闼婆。五阿修罗Asura,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六迦楼罗Garuḍa,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七紧那罗Kiṁnara,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名人非人,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干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八摩睺罗迦Mahoraga,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见名义集二。此八部总为以人眼不能见者,故谓之冥众八部,八部中天龙之神验殊胜,故曰天龙八部,又名龙神八部。

  【八藏】 (名数)一、胎化藏,二、中阴藏,三、摩诃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见菩萨处胎经七。又大众部立八藏。以声闻藏与菩萨藏各立四藏故也。四藏者,经律论之三藏及杂藏也。义林章二本曰:“大众部又说八藏,菩萨声闻各有四故。”【八藏】(名数)八部之法藏也。

  【八缠】 (名数)缠为烦恼之通名,而特举八法名为缠:一,无惭,令于所造之罪自省无耻者。二,无愧,令于所造之罪对他无耻者。三,嫉,令于他人之盛事心不喜者。四,悭,令于所有之财与法心生吝著者。五,悔,令于所作之善事追悔者。六,眠,使心闇昧者。七,掉举,使心不安静者。八,惛沈,使心惛重者。俱舍论二十一曰:“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惛沈,(中略)品类品说有八缠。”【八缠】(名数)八种之根本烦恼也。缠,为缠缚之义,指烦恼而言。八种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惛沈是也。

  【八成】 (名数)八相成道之略。

  【八城经】 (经名)阿难为八城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收于中阿含第十六。

  【八成立因】 (术语)成立一个命题之八种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结,现量,比量,圣教量也。阿毗达磨杂集论所说。

  【八除入】 (名数)八胜处之异名。八胜处之禅也。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仁王经上曰:“八除入,八解脱。”见“八背舍”条。

  【八触】 (名数)身有所感触,谓之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谓之八触:一曰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也。二曰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也。三曰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也。四曰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动也。五曰冷触,俄而身如水冷也。六曰暖触,身热如火也。七曰涩触,身如木皮也。八曰滑触,身滑如乳也。考此八触发生之原因。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不知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怖,思我今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此依止观九,止观八无动痒二者,有软粗二者)。止观八曰:“八触者:心与四大合则有四正体触。复有四依触,合成八触。重,如沉下;轻,如上升;冷,如冰室;热,如火舍;涩,如挽逆;滑,如磨脂;软,如无骨;粗,如糠肌。此八触,四上四下,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又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又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滑;又入息顺水大而软,出息顺火大而粗。

  【八达】 (人名)高僧支学龙,学达内外,称为八达。释氏要览中曰:“高僧支学龙博通内外,阮瞻等名士并为知己,呼为八达。”

  【八大】 (名数)即八大地狱。

  【八大地狱】 (名数)对于八寒地狱而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逾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竖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于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故名号叫。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故名大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故名炎热。七大热地狱,为热中之极,故名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故名无间。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州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逾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七捺落迦,在无间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者极热,二者炎热,三者大叫,四者号叫,五者众合,六者黑绳,七者等活。”智度论十六曰:“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显宗论十二之说,谓一想地狱,等活地狱也。罪人互怀毒想害,以毒爪相攫,又罪人被斫剌磨捣作已死想,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起活,故名想地狱。二黑绳地狱,同前。三堆压地狱,即前众合地狱也,有大石山,罪人入其中,则堆压其身,故名堆压。四叫唤地狱,即前号叫地狱也。五大叫唤地狱,即前大叫唤地狱也。六烧炙地狱,即前炎热地狱也。七大烧炙地狱,即前大热地狱也。八无间地狱,同前。【八大地狱】(名数)八寒地狱及十六小地狱之外,有八热地狱,即八大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大佛顶】 (名数)五佛顶与三佛顶也,胎藏界释迦院释迦之左图五佛顶,以表五智,其右图三佛顶以表三部,即八佛顶也。大日经疏五曰:“此八佛顶,皆周身有光,光极广厚以诸璎珞严身。由如来本誓愿力故,悉能满足一切愿也。”【八大佛顶】(名数)见“佛顶尊”条。

  【八大观音】 (名数)真言宗所立,据大本如意经之说。一圆满意愿明王菩萨,二白衣自在,三髻罗刹女,四四面观音,五马头罗刹,六毗俱胝,七大势至,八陀罗观音也。

  【八大金刚】 (名数)八大金刚明王之略。又曰八大明王。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八大菩萨各现光明轮,各现作八大金刚。金刚手现降三世,妙吉祥现大威德,虚空藏现大笑,慈氏现大轮,观自在现马头,地藏现无能胜,降一切盖障现不动,普贤现步掷。”能现者菩萨之正法轮身,所现者明王之教令轮身也。

  【八大金刚明王】 (名数)即八大金刚童子也。

  【八大金刚童子】 (名数)不动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三阿耨达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乌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罗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刚杵,故名金刚童子。见八大童子义轨。

  【八大灵塔】 (名数)一迦毗罗城之龙毗尼园,二摩伽陀国之尼连河边,三波罗奈城之鹿野苑,四舍卫国之祇陀园,五曲女城,六王舍城,七广严城,八拘尸那城。见八大灵塔名号经,八大灵塔梵赞。【八大灵塔】(名数)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毗罗城龙弥你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三、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园。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伽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众分离二处,佛化度之使归一味处。七、思念寿量处,毗耶离城(译言广严),佛在此思念寿量,将入涅槃。八、入涅槃处,在拘尸那城。”又心地观经言,佛放光,于光中现八大宝塔,与之大同小异。经一曰:“又此光中影现如来不可思议八大宝塔:拘娑罗国净饭王宫生处宝塔;摩伽陀国伽耶城边菩提树下成佛宝塔;波罗奈国鹿野园中初转法轮度人宝塔;舍卫国中给孤独园与诸外道六日论议,得一切智声名宝塔;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释十二万众从三十三天现三道宝阶下阎浮时神异宝塔;摩竭陀国王舍城边耆阇崛山说大般若法华一乘心地经等大乘宝塔;毗舍离国庵罗卫林维摩长者不可思议现疾宝塔;拘尸那国跋提河边娑罗林中圆寂宝塔。如是八塔,大圣化仪,人天有情所归依,供养恭敬,为成佛因。”有赵宋法贤译之八大灵塔梵赞一卷。

  【八大灵塔名号经】 (经名)一卷,并梵赞一卷,皆赵宋法贤译。

  【八大龙王】 (名数)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

  【八大罗刹女】 (名数)一,谟诃苏呬磨矩。二,舍恶器。三,鸡施腻。四,甘[竺-二+捕]侍。五,苏蜜怛罗。六,庐。七,多恶器。八,迦折罗。

  【八大曼拏罗经】 (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观自在菩萨乃至地藏菩萨八大菩萨之修法。

  【八大明王】 (名数)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一、金刚手菩萨现作降三世,二、妙吉祥菩萨现作两臂六头六足之大威德金刚明王,三、虚空藏菩萨现作大笑金刚明王,四、慈氏菩萨现作大轮金刚明王,五、观自在菩萨现作马头金刚明王,六、地藏菩萨现作无能胜明王,七、除盖障菩萨现作不动尊金刚明王,八、普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已上菩萨为大日之正法轮身,忿怒身之明王,为大日之教令轮身也。又秘藏记末于上五大明王。见“五大明王”条。加三大明王而为八大明王。即第六秽迹金刚明王,为不空成就佛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金刚业也。第七无能胜金刚明王,为释迦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慈氏菩萨也。第八马头明王,为无量寿之教令轮身,其自性轮身,观音也。

  【八大奈落】 (名数)八大地狱也。奈落者,地狱之梵语。

  【八大菩萨】 (名数)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金刚拳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才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诃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曼殊室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又药师经说八大菩萨。义净译之七佛药师经曰:“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玄奘译之药师经曰:“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又八大菩萨经说八大菩萨。经曰:“复有八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除盖障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所说与之同,而说八大菩萨现八大明王。又七佛八菩萨所说神咒经有八大菩萨各说神咒:一文殊、二虚空藏、三观世音、四救脱、五跋陀和、六大势至、七坚勇、八释摩男也。金刚顶经说八大菩萨,各现光明轮,各现作大金刚。见八大明王条。

  【八大菩萨法】 (修法)指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之修法。

  【八大菩萨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对八大菩萨说东方五佛之名。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即大乘八曼拏罗经也。

  【八大人觉】 (名数)有八法。菩萨,声闻,缘觉之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一世间无常觉,二多欲为苦觉,三心无厌足觉,四懈怠堕落觉,五愚痴生死觉,六贫苦多怨觉,七五欲过患觉,八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觉。见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八大人觉者,有八法为菩萨声闻缘觉大力量人所觉悟,故名。其注解列下。○八大人觉经略解。一卷。明智旭解。○八大人觉经疏。一卷。续法述。○八大人觉经笺注,一卷。丁福保注。

  【八大神将】 (名数)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三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八大童子】 (名数)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色。右手持五智之金刚杵,左手执莲华,其上安月轮。身着袈裟,有耳珰环钏臂脚钏,种种璎珞,庄严于身。二、慧喜菩萨,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把三股钩,天衣珠璎,庄严其身。三、阿耨达菩萨,译曰无上,尊形如梵天王,身作真金色,顶戴金翅鸟王。左手执红莲华,右手持独股杵,乘于青龙背。四、指德菩萨(或作忠德),尊形如药叉,色如虚空,面有三眼,着甲胄,左手把羯磨金刚,右手把三叉锋。五、乌俱婆誐童子(亦作忧丘婆丘),译曰越三世,身色如金刚,现暴恶之相,戴五股冠。左手把三股之缚曰罗,左手作金刚拳,而押腰。六、清净比丘,剃头发如比丘像,着袈裟,于左肩垂结。左手把梵荚,右手当心而持五股杵。右肩偏袒,示恭敬之相,腰缠赤裳。面貌非少非老,眼目如青莲,其口上牙显出于下唇。七、矜羯罗童子,尊形如满月童子,着莲华冠面目少视虚空,有爱念之貌,身相白肉色,两手合掌,其二大二头之间横插独股之金刚杵,以袈裟缠身,天衣珠璎,严饰其身。八、制吒迦童子,身作红莲华色,头上五处各结一髻,以天衣缠肩上,不着袈裟,不柔软忿怒之相也。左手三股杵,右手金刚杵。或云:面目忿怒,而具四臂,七结之髻发垂于左肩,顶上有八叶白莲,二手合掌当于心前,恭敬圣者之相也。左第二手持弓,右第二手把箭,无袈裟,其腰缠椤,身相青黑,立于磐石上。又,面貌如十五岁之童子,身着绯衣,以珠璎为庄严,乘白马,其马作骤势,马颈悬铃。【八大童子】(名数)不动明王之使者,八金刚童子也。又文殊菩萨有八大童子。见“文殊”条。

  【八大童子仪轨】 (经名)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之异名。

  【八大童子印言】 (真言)第一慧光童子。种子为,三昧耶形为五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竖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摩帝入嚩啰(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第二慧喜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钩,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啰怛曩(宝)摩底娑度(慧喜)摩诃摩尼(大宝)莫(种子)”。第三阿耨达菩萨。种子为,三形为开敷莲华,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莲华形。真言曰:“唵(归命)钵纳摩(莲华)萨嚩娜贺(一切热)钵罗舍弭曩(除)摩诃达磨(大法)三(种子)”。第四志德菩萨(或作指德)。种子为,三形为羯磨轮,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入掌合面,加持四处。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摩诃吠哩耶(大精进)钵哩布啰迦(满足)[牟*含](种子)”。第五乌俱婆誐童子(亦名忧丘婆丘)。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萨怛嚩(金刚萨埵)乌俱婆誐(住三世)摩诃燥企耶(大乐)多(种子)”。第六清净比丘。种子为,三形为梵筴,印为梵筴印,仰左手而置心下,以右手覆左手上是也。真言曰:“唵(归命)摩尼(宝)尾输驮达磨(清净法)俱噜啰乞叉达磨(作拥护法)嚩(种子)”。第七矜羯罗童子。种子为,三形为独股杵,印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达摩(法)矜羯罗(能作者)底瑟吒(安住)曰[口*逻](种子)”。第八制吒迦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外缚五股印,又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制吒迦(使者)吽(恐怖)发吒(破坏)喃(种子)”。

  【八大辛苦】 (名数)八苦也。详见“苦”条。

  【八大夜叉】 (名数)宝贤夜叉,满贤夜叉,散支夜叉,众德夜叉,应念夜叉,大满夜叉,无比夜叉,密严夜叉也。

  【八大丈夫】 (名数)声闻乘之四向四果也。见诸仪轨诀影二。

  【八大自在我】 (名数)大般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为义,自在有八义,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见涅槃经二十三。

  【八大总持王经】 (经名)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之略名。

  【八倒】 (名数)凡夫二乘迷执之八种转倒也。常乐我净为凡夫之四倒,非常非乐非我非净为一乘之四倒。止观五曰:“止是净水,荡贪淫八倒。”

  【八道】 (名数)八正道也。

  【八道船】 (譬喻)八正道之船也。同性经上曰:“勤行八圣道者,似正疾风吹于船舶。”宝积经六十八偈曰:“斯诸世间天人众,生死苦恼之所逼,愿度群生于有海,演说八正大船路。”往生要集上末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八道行】 (名数)八正道也。此正道为圣者之所行故。

  【八道支】 (名数)同于八正道支。

  【八德】 (名数)大海有八德,以譬戒律。见“大海”条。

  【八等至】 (名数)四静虑四无色之八定也。

  【八谛】 (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谛开四重,于胜义谛立四重,世俗胜义,合为八谛。瑜伽论六十四明两种之四谛,唯识论九说胜义之四谛。世俗之四谛者,一世间世俗谛又名有名无实谛。瓶衣军林等之假法也。是为隐覆真理世谷之法,故曰世间。为凡法之认为实有者,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谛,又名随事差别谛,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种种差别之法门也。一一法门,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见,故名世俗,三证得世俗谛,又名方便安立谛。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之苦等四谛也。是为行人证悟之法,故曰证得,因果之相状,分明可知,故名世俗。四胜义世俗谛,又名假名非安立谛。二空真如也(空我而得之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也),是离诸相(非安立之义),而为圣智所觉,故云胜义,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假名之义),故名世俗。胜义之四谛者,一世间胜义,又名体用显现谛。即第二俗三科等之法也。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为圣者所知,异于第一之俗,故名胜义。二道理胜义,又名因果差别谛。即第三俗苦等之四谛也。知断证修因果之差别,谓之道理,无漏智之境界,异于前第二俗,故名胜义。三证得胜义谛,又名依门显实谛。即第四俗之二空真如也。依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理,故曰证得,凡愚不侧,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四胜义胜义谛,又名废诠谈旨。即一真法界也。妙体离言,超法相,故曰胜义。为圣智之内智,胜于前第四俗,故复曰胜义。见义林章二末。【八谛】(名数)法相宗所立之真俗八谛也。详“见谛”条。

  【八颠倒】 (名数)凡夫二乘各有四倒,合为八倒。大疏钞一曰:“倒有八种:外道谓世间为常乐我净为四颠倒。二乘计永寂为涅槃,即无常乐我净为四颠倒。若谓世间无常乐我净,涅槃乃有常乐我净,则名八行,皆非颠倒。”

  【八定】 (术语)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空定也。四禅定者,第一初禅定(新译云初静虑次下同),得生于初禅天之禅定也,此定具寻与伺之二心所,喜与乐之二受。第二第二禅定,得第二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无寻伺,但有喜乐之二受。第三第三禅定,得第三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但有乐受。第四第四禅定,得第四禅天生果之禅定也。此定离寻伺喜乐,最为寂静。四空定者,第一空无边处定,可生无色界空无边处之禅定也。此乃作空为无边解,破一切色相之禅定,故名无边。第二识无边处定,可生无色界识无边处之禅定也。此乃作识为无边解,破第一空无边能观心相之禅定,故名识无边。第三无所有处定,可生无色界无所有处之禅定也。此乃作所观能观皆为无所有解之禅定,故名无所有。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可生无色界有顶天即非想非非想处之禅定也,此禅定极为寂静,心想虽有如无,故名非想非非想。见俱舍论二十八。

  【八定根本】 (名数)四禅四无色之八定各有根本与近分二种,根本定者,如离欲界之修惑,得色界之初禅定,乃至断无所有处地之修惑,得非想非非想处之禅定。总为离下地之修惑,而得上地之禅定也。若但伏压下地修惑,所得之禅定,则谓之近分定,是有近似根本之功能,故曰近分。而得之之顺序,先近分定,后根本定也。七十五法名目曰:“根本定离下地烦恼得之,近分定伏下地烦恼得之。(中略)上二界合八根本八近分也。”

  【八段】 (杂语)律宗分比丘,比丘尼之具足戒为八律。例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分为波罗夷,僧残,不定,舍堕,单提,提舍尼,众学,灭诤是也。见“篇聚”条。

  【八多罗树】 (杂语)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见“多罗”条。

  【八堕】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也。

  【八筏】 (譬喻)以八个之筏譬八正道也。名义集五曰:“智论云:筏是八正道,到常乐涅槃之彼岸。”

  【八法】 (名数)谓利衰等之八风也。见“八风”条。又八法者,名地水火风为四大,以此四种,无处不有故也。名色香味触为四微,以此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身因四大之假合而有,此四大亦由四微之所成,故总称曰八法。见楞严经义海十四。又八法者,一教,师所说之教法也。二理,教所诠之谛理也。三智,行人所发之观解也。四断,真智所断之烦恼也。五行,学人所修之行法也。六位,次第趣入之位次也。七因,正感证果之因体也。八果,所得之圣果也。凡一切之法门,总归此八法(若略之则曰教理行果之四法)。故天台大师以此八法,诠量藏通别圆四教之义。见四教仪,大藏法数四十六。又释摩诃衍论之法相,有八法八门之目。见三十三过条。

  【八梵】 (名数)八种之梵音也。梵者,清净之义。如来之净梵,名为梵音。玄应音义一曰:“八梵,八种梵音者。按十住断结经云:一不男音、二不女音、三不强音、四不软音、五不清音、六不浊音、七不雄音、八不雌音。”

  【八方便】 (名数)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仪轨说,持诵者当具八方便。颂曰:“净浴着净衣,涂香严身体,归命念真言,至诚恭敬礼,焚香忏诸罪,随喜及难请,回向发弘誓,深起大慈悲,如此八方便,勤行勿遗忘,然后净三业,依法作持念。”

  【八方上下】 (术语)谓四方,四维,上下之十方也。

  【八方天】 (名数)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焰摩罗,焰摩天也。西方嚩噜拏,水天也。北方毗沙门,毗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刹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于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陀罗,次第随转至,南方阎摩罗,西方嚩噜拏,北方毗沙门,东南为护摩,西南涅哩底,西北为嚩臾。”

  【八分斋戒】 (名数)与八支斋戒同。药师经曰:“受持八分斋戒。”

  【八风】 (名数)又名八法。世有八法。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动物情,名为八风。”法华文句一曰:“佛无食想,久离八风,不为损益。”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同辅行曰:“八风只是四违四顺。”思益经一曰:“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如此之八法,常率于世间。”寒山子诗曰:“八风吹不动。”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见前排拨名毁,不见前赞美为誉,现前赞美为称见前排拨名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为乐,见要览。

  【八佛】 (名数)一东方难降伏世界之善说称功德如来,二东方无障碍世界之因陀罗幢星王如来,三东方爱乐世界之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四东方普入世界之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五东方净聚世界之普功德明庄严如来,六东方无毒主世界之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七东方侧塞香满世界之步宝莲华如来,八妙音明世界之宝莲华善住沙罗树王如来。见八佛名号经。

  【八佛名号经】 (经名)一卷,隋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之间而说东方八佛之名号,闻者不退菩提也。

  【八福生处】 (名数)瑜伽师地论所说。为布施等之福业,应其福之多少,而生于下之八处如人中之富贵,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天,梵天是也。

  【八福田】 (名数)见八字部八福田条。【八福田】(名数)梵网经有八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八福田者: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受戒本师)、四阇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阇梨)、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为敬田,和尚、阇梨、父母为恩田,病人为悲田,若人向此八种能恭敬供养,慈愍惠施,则皆能生无量之福果,故曰福田。贤首之梵网经戒本疏三更举三种之异说:“八福田者,有人云:一造旷路美井、二水路桥梁、三平治险路、四孝事父母、五供养沙门、六供养病人、七救济苦厄、八设无遮大会,未见出何圣教。有云:供养三宝为三、四父母、五师僧、六贫穷、七病人、八畜生,亦未见教。贤愚经云:施五人得福无量,一知法人、二远行人、三远去人、四饥饿人、五病人,是以三宝亦为八种。”

  【八干】 (名数)又作八犍。八犍度也。广弘明集三十曰:“五部横流,八干起执。”

  【八功德池】 (杂名)极乐之浴池也。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中略)八功德水湛盈满。”

  【八功德水】 (术语)极乐之池中及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无量寿经上曰:“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俱舍论十一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肠。”

  【八功德水想】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观想极乐八功德水之相之行法也。

  【八供】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八供养之菩萨也。见“八供养”条。

  【八供菩萨】 (名数)见“八供养”条。

  【八供养】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也。内供者,从中央大日如来流出,为供养四方如来之菩萨,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内供。外供者,从四方如来流出,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之菩萨,是亦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外供。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三摩地之德,故供养之于四方如来,四方如来亦以自己所证三摩地之德而供养大日如来也,是主从之分所由然也。此八供,与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皆为对于十六菩萨慧门之定门,故皆为方形。

  【八关斋】 (术语)八斋戒之异名。三藏法数三十二曰:“关者禁也,谓禁闭盗杀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见“斋戒”条。

  【八关斋经】 (经名)一卷,刘宋涅槃享声译。中阿含持斋经之别译。

  【八国王分佛舍利】 (故事)见“香姓”条。

  【八还】 (名数)诸变化相,各还本所因处,有八种也。楞严经曰:“佛告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苏轼次韵道潜留别诗曰:“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八海】 (名数)见“九山八海”条。

  【八寒八热】 (名数)八寒地狱与八热地狱也。梁武帝文曰:啖食众生,是八寒八热地狱囚。按翻译名义集地狱篇云:八大狱外附十六小地狱。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地狱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烧林、四剑林、五刀道、六铁刺林、七咸河、八铜橛。八寒冰地狱者:一、额浮陀,寒生疱;二、尼罗浮陀,疱裂;三、呵罗罗,四、阿婆婆,五、睺睺,皆寒颤声;六、沤波罗,寒逼其身,作青莲华色;七、波头摩,红莲华色;八、摩诃波头摩,大红莲华色;八寒冰八炎火,即八寒八热。

  【八寒冰地狱】 (名数)同于八寒地狱。

  【八寒地狱】 (名数)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三頞哳吒Aṭaṭa,四矐矐婆Apapa,五虎虎婆Hahādhara,此三者逼于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钵罗Utpala,此云青莲华,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也。七钵特摩Padma,此云红莲华,身分折裂如红莲华也。八摩诃钵特摩Mahāpadma,此云大红莲华,身分折裂如大红莲华也。涅槃经十一曰:“八种寒水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智度论十六曰:“八寒冰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呵罗罗(寒颤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睺(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外壁似青莲华也),七名波特摩(红莲华色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诃波头摩。是为八。”八热八寒之原语,出名义大集二一四.五。【八寒地狱】(名数)又作八寒冰地狱。在八热地狱傍之八处寒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恒河沙】 (术语)涅槃经六明信解大乘经之人,宿福深广,由于熙连河沙及八恒河沙之诸佛所发心修行。谓之九河供佛,又云九河发心。

  【八恒值佛】 (杂语)涅槃经六谓佛对迦叶菩萨于熙连河及八洹沙之诸佛所说值佛发心之功德。

  【八斛食】 (故事)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于一切大会之众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三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斛四斗供入灭,留八斛四斗舍利。”

  【八会】 (名数)华严一经为七处八会之法,故谓为八会之经。慈恩寺传序曰:“八会之经谓之为本。”见“华严经”条。

  【八秽】 (名数)一,置买田宅。谓比丘当依众居止,勤修出世清净无为之道。若私置田宅,以图自足,是为不净。二、种植根栽。比丘当勤修道业,于世间资生之事,不生贪着。若不为众,私自种植田园,内妨行业。是为不净。三、贮聚谷粟。谓比丘当乞食资身,清净活命。若不为众,私自藏贮谷粟米麦,是为不净。四、畜养奴婢。谓比丘当闲居静处,修摄其心,行安乐行。若不为众,畜养奴婢,驱使作务,是为不净。五、畜养群畜。谓比丘当持禁戒,慈心不杀。若畜牛马等孳生之类,以污梵行,是为不净。六、藏积金银钱宝。谓比丘当以清雅为高,安贫乐道,身无长物。若贪积世间所重金银资财等物,资生求利,计算出纳,有乖道行,是为不净。七、藏积象牙刻镂等物。谓比丘当奉佛戒,志尚俭素,于诸玩好,心不贪恋,布衣草座,常怀知足。若贪世间稀有雕饰之物,是为不净。八、藏积铜铁釜镬以自煮爨。谓比丘于众居止,当于众同餐,或乞食自活,励精梵行,成就道业。若藏积釜镬,以自煮爨,背众而食,是为不净。

  【八吉祥经】 (经名)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八佛名号经同本,八吉祥即八佛之名号也。

  【八吉祥神咒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与八吉祥经同本异译。

  【八偈】 (杂名)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偈,总有八颂,谓为八偈之文。

  【八髻文殊】 (菩萨)八字文殊法之本尊也。顶上分八髻,以表八大童子或八佛。见胎曼大钞四。

  【八家】 (名数)日本入唐学密教有八师,称为真言八家。八家者:高野之弘法,安祥寺之慧运,禅林寺之宗叡,小栗栖之常晓,灵严寺之圆行,此云东寺五家。传教慈觉智证之三师,此云台密三家。合为八家。又俱舍宗等之八宗云八家。

  【八家九宗】 (名数)八家者,俱舍等之八宗也,再加禅,称为九宗。净土门总称他门之名目。

  【八犍度】 (名数)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有余涅槃,无余涅槃等法,故名。二、结使犍度,结使者,烦恼之异名也。说三结,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等,乃至百八烦恼,故名。三、智犍度,智者智慧也。说二智,三慧,四智,八智,十智等,故名。四、行犍度,说身口意三业之所行,三业道,乃至十善十恶之业行,故名。五、大犍度,说地水火风四大能造所造之法,故名。六、根犍度,说眼等之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故名。七、定犍度,说四禅,八定等之禅定,故名。八、见犍度,说断定之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故名。见八犍度论。【八犍度】(名数)阿毗昙八犍度论所说八种之犍度也。见“犍度”条下。

  【八犍度论】 (书名)具名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等译。为阿毗达磨发智论之旧译。以所说之法聚名论。

  【八渐偈】 (杂名)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偈,此八言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八讲】 (行事)妙法莲华经八卷,讲八座称为八讲。朝夕二座,分为四日。三宝感应录中曰:“释慧明,不知何处人,颖悟佛乘,讲法华经。入深山,坐于石室讲经,有光明渐近窟前,是天人也。自称吾是猿猴群中之老弊盲者,闻公讲因生于忉利天,思师之恩,故降临于此,愿闻讲说。明云如何讲说?天曰:吾忽忽欲还天,师以一部之典分八座讲之。明云:所持七卷(法华经古本为七卷),可分七座,何必八讲?天曰:法华是八年所说,若讲八年,则实悠久,愿开八座以拟八岁之说,且亦叶于佛旨。明乃开七卷为八轴,为天人讲之。”又后来仿法华八讲,有最胜八讲,即金光明最胜王经之八讲也。

  【八憍】 (名数)憍,憍慢也。诸人恃自己胜于他人遂生慢心,如鸟有凌高视下之概,故法华文句六引文殊问经配八憍于八种之鸟:一、盛庄憍,恃己盛庄,凌他劣弱,如鸱鸟。二、姓憍,恃己种姓凌他,如枭鸟。三、富憍,恃己财物凌他,如雕鸟。四、自在憍,恃己长大适意凌他,如鹫鸟。五、寿命憍,恃己寿高凌他,如乌鸟。六、聪明憍,恃己聪明凌他,如鹊鸟。七、行善憍,恃己行少善凌他,如鸠鸟。八、色憍,恃己颜容凌他,如鸽鸟。

  【八交道】 (杂名)通达四方四维之道路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

  【八觉】 (名数)八种之恶觉也,觉犹言念:一、欲觉,贪欲之念也。二、瞋觉,瞋恚之念也。三、恼觉,恼害他之念也。四、亲里觉,常忆亲戚乡里之念也。五、国土觉,常忆国土安危之念也。六、不死觉,富有财宝常忆不死之念也。七、族姓觉,常忆族姓高贵之念也。八、轻侮觉,恃己才德常轻侮他之念也。见华严经十三。

  【八教】 (名数)台家所立之八教也。于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三藏教,经律论之三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谛,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谛,使通三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为正机,二乘为傍机。三、别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别对菩萨说大乘无量之法者。四、圆教,对最上利根之菩萨说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者(别圆二教之相违唯隔历二圆融耳)。以上之四教,为化益众生之法门,故名化法。化仪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说示众生之仪式作法也。一、顿教,对顿大之机,顿说别教圆教之大法者,如华严时是也。二、渐教,对渐机,渐渐次第说化法之四教,如鹿园方等般若三时之说相是也。三、秘密教,对一种之机,说秘密之法,使一会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来身口意之不思议力。四、不定教,于一会之中说一法使闻者异解,或得益或不得益者。盖化法之四教,如药味,化仪之四教如药方,合成八教也。止观义例曰:“顿等四教,是佛化仪;藏等四教,是佛化法。”

  【八教大意】 (书名)天台八教大意之略名。

  【八解】 (杂名)八解脱之略。唯识述记序曰:“澄八解之真波辽净玉井。”维摩经佛道品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八解脱】 (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见“八背舍”条。【八解脱】(术语)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以上新译之名称,旧译少异)。问:唯第三禅无解脱云何?答曰:以第三定中无眼识所引之显色贪故(二禅已上五识皆无),又为自地之妙乐所动乱故(彼地曰离喜妙乐地)无解脱也。【八解脱】(名数)又名八背舍,违背三界之烦恼而舍离之,解脱其系缚之八种禅定也。观无量寿经曰:“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同天台疏中曰:“能脱心虑,故名解脱,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净洁五欲也,舍者舍是着心也。”见八背舍条。

  【八戒】 (术语)同“八戒斋”。【八戒】(名数)详见“戒”条。

  【八戒斋】 (术语)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三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淫不同)。四虚诳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坐高广严丽床上,坐卧于高广严丽之床上也。八食非时食,食非时之食(午后之食)也。离此八种之非法为八戒,然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犹如八正道中惟正见是正道,遂通谓之八正道也。依萨婆多论及成实论,智度论等之说则分涂饰香鬘与舞歌观听为二,总有九戒,此中前八者为戒,后一者为斋,故戒斋合而名八戒斋也。申言之,即依俱舍论,则八戒即八戒斋。依他论则八戒与斋法合为八戒斋也。但八戒必具斋法(不过中食),此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歌舞观听,七眠坐高广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智度论十三曰:“一不杀生,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高大床上,七不着华璎珞,不香油涂身,不着香薰衣,八不自歌舞作乐、不往观听,九一日一夜不过中食。”十善戒经曰:“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一者不杀,二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饮酒,六者不坐高广大床,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薰衣,八者不过中食。”

  【八戒斋八种胜法】 (名数)十善戒经曰:“持此受斋功德:(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五)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六)若生天上。(七)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八禁】 (名数)即八戒也。

  【八敬】 (名数)比丘所持之八敬戒也。

  【八敬得】 (术语)得戒十缘中之受重得也。见“具足戒”条。

  【八敬法】 (名数)见“八敬戒”条。

  【八敬戒】 (名数)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则减五百也。阿难三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女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复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为女人,说八尽形寿之不可过法,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也。何等为八?一、百岁之比丘尼,见新受戒之比丘,亦应起而迎逆礼拜,敷净座请坐。二、比丘尼不得骂谤比丘。三、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能得说尼之过。四、式叉摩那(学法女)已学戒(六法也)应从众僧求受大戒。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名)应于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六、尼于半月内当于僧中求教授之人。七、在比丘处不可夏安居。八、夏讫则当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忏悔之法也)如此八法,应尊重恭敬赞叹。不可尽形违越。”(取意引行事钞下四)。善见律十八曰:“比丘尼犍度何以佛不听女人出家,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但得五百岁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还得千年。”中阿含三十八瞿昙弥经说八尊师法同此,但第五云非得比丘之听许,不得就比丘问经律论之义。尊师即敬之异名,故八尊师法即八敬也。

  【八九二识】 (术语)法性宗所立九识中第八之阿梨耶识与第九之庵摩罗识也。

  【八句义】 (术语)禅宗之根本眼目,最切要之义有八句。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八句是也。

  【八聚】 (名数)此日本凝然师便宜所立之类聚也。一波罗夷,如上。二僧残,如上。三二不定,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开。四舍堕,梵云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尼萨耆者,翻云尽舍,今略云舍。尽舍与所犯之财物于僧中也,波逸提翻云堕,是结堕狱之罪故也,此有三十戒。五波逸提,译曰堕,此罪无所犯之财物,故云单提,亦云单堕。有九十戒。六提舍尼,如上。七百众学,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出。八七灭诤,亦自篇门之突吉罪别出。见八宗纲要上。

  【八卷藏】 (书名)悉昙藏之异名。

  【八苦】 (名数)前五苦中,开生老病死苦为四苦。涅槃经十二曰:“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八苦】(名数)详见“苦”条。

  【巴利语】 (术语)Pālī,南方佛教之圣典语,为古南天竺之一地方语。与北方佛教圣典语之梵语相比较,音调变化少,文法亦简易。不如彼之繁杂,极富通俗之语。后入锡仑而行,现今存在之小乘经原本,大抵以此语记之。南方佛教徒,以巴利语为古摩迦陀语。

  【巴连弗】 (地名)城邑名。见“波吒厘”条。

  【巴陵】 (人名)岳州巴陵之颢鉴,云门之法嗣也。见传灯录二十二。

  【巴陵三转语】 (公案)巴陵,谓岳州颢鉴禅师也。碧严第十三则评唱曰:“师,常缝坐具行脚,深得他云门脚跟下之大事,所以奇特。后出世为云门法嗣,先住岳州巴陵,不更作法嗣之书,只得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裹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报恩足矣。自后果不作忌辰之齐,依云门之嘱,只举此三转语。”【巴陵三转语】(名数)碧严十三则评唱曰:“巴陵深得云门脚跟下大事。(中略)出世后而法嗣于云门,先住岳州巴陵,更不作法嗣之书,只将三转语上云门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日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即足报恩。自后果不作忌辰斋,依云门嘱只举此三转语。”

  【八六四二万十千劫】 (杂语)小乘之圣者,回心于大乘后,至入初僧祇之位,其间所费之修行时间也。见“八万劫小乘”条。

  【八龙】 (名数)见“八大龙王”条。

  【八龙王】 (名数)法华经序品曰:“有八龙王难陀龙王Nanda,跋罗陀龙王Upananda,娑伽罗龙王Sāgara,和修吉龙王Vāsnki,德叉迦龙王Takṣaka,阿那婆达多龙王Anavatapta,摩那斯龙王Manasvln,优钵罗龙王Utpalaka,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八轮】 (名数)八正道也。世间之轮,有辐毂辋,互相资助,以成轮体,八支之正道,互相资助,以成正道,故譬之为轮。名义集五曰:“正理论云:如世间轮有辐毂辋,八支圣道似彼名轮,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辐,正说正义正命似毂,正定似辋,三事具足可乘转通衢也。”

  【八论】 (名数)外道十八明处中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者。三、伊底呵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者。四、僧佉论,明二十五谛者。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者。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者。七、犍闼婆论,明音乐之法者。八、阿输论,明医方者。见百论疏上之下。又无着之八支论也。一、二十唯识论,世亲造,有慈恩述记二卷。二、三十唯识论,世亲颂,十师长行,慈恩述记二十卷。三摄大乘论,无着论本,有世亲无性各释,真谛达磨笈多玄奘各译之。四、对法论,无着论本,师之觉释。安慧糅之。慈恩作疏。五、辨中边论,弥勒颂,世亲释。六、缘起论,有藏中缘生论郁迦道,达磨笈多译,恐是。七、大庄严论,无着造,波罗颇迦罗密多罗译。八、成业论,世亲造。此中虽有余人造者,然归功于无着也。见寄归传四。又陈那有八论:一、观三世论,未译。二、观总相论,义净译。三、观境论,似是玄奘译之观所依论。四、因明论,未译。五、似因明论未译。六、理门论,玄奘译。七、取事施设论,未译。八、集量论,未译。见寄归传四,解缆钞四。

  【八慢】 (名数)慢之八种类:如慢、慢慢、不如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憍慢、大慢是也。

  【八曼荼罗】 (经名)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之异名。

  【八门】 (名数)见“八门两益”条。

  【八门二悟】 (名数)八门两益也。

  【八门两益】 (名数)因明入正理论一部所明也。八门者何?一曰能立,因喻满足,圆成宗义,生他之正智者也。二曰能破,检出他过失之量,我能斥其非(名之曰显过破),或立量而破之(名之曰立量破)者也。三曰似能立,宗因喻之三支互有缺,或三支完全,而所陈有过(三十三过是也),堕于自负者也。四曰似能破,他量圆满,妄为弹诘,或立量而破之者也。五曰现量,例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定心之于诸境,能缘之心符于境之自体者也。六曰比量,例如见烟而知火,以极成之因喻而比知未许之宗义者也。七曰似现量,如目见玄黄,谓为见瓶,能缘之心妄为计度,与境之自相不符者也。八曰似比量,妄兴因喻,过成邪宗者也。此八门中,能立能破,皆有立者自发言,开悟他敌者及证义者之益。似能立,似能破,虽不使他敌者开悟,而有使证义者生解之益,故皆以之为悟他之益。其次真似之现量比量,均为发言立量,就立者之自智而分别者,智能自悟而不能悟他。故以之为自悟之益。然则前四门,为关于言语之上者,后四门为关于自智之上者。则当先自悟而后悟他。盖以不自证,即不能使他悟也。然因明之法。原在利他。故悟他为先而自悟在后。因明入正理论开益颂曰:“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八迷】 (术语)三论宗之正观八不所对治,生灭去来一异断常八种之迷见也。八宗纲要下曰:“遣八迷,故说此八不,此即今宗所显理也。”

  【八迷戏论】 (杂语)同于八迷。戏论云者,谓违背正理之虚妄见解也。

  【八名经】 (经名)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之略名。

  【八名普密经】 (经名)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之略名。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大之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无损,故说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种德名也,一功德宝藏,二庄严象耳,三善勇猛,四胜谛云,五成炽然,六微妙色,七严饰,八金刚。

  【八名三昧】 (术语)念诵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之勤行法也。

  【八魔】 (名数)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为八魔。是前四为凡夫之魔,后四为二乘之魔也。涅槃经二十二曰:“八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法华文句六曰:“圆教法身安处空理,无复通别二惑八魔等畏,故言踞师子床也。”【八魔】(名数)见“魔”条。

  【八难】 (名数)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八处也,又名八无暇。谓修道业无闲暇也。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新作北拘卢洲),以乐报殊胜,而总无苦故也;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寿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间无佛法之处。维摩经方便品曰:“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途八难。”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难者:三恶道为三,四北郁单越,五长寿天,六盲聋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净心诫观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为本,三途八难以女人为本。”大乘义章八末广说其相。

  【八念】 (名数)智度论二十一谓“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之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作恶魔种种之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是故如来为说八念法,若存此心,恐怖即除。一、念佛,念佛神德无量拔苦与乐也。二、念法,念法力广大能灭烦恼也。三、念僧,念僧为佛弟子具足五分法身为世间无上之福田也。四、念戒,念戒遮诸恶为无上菩提之本也。五、念舍,念布施能生大功德,又舍断烦恼得大智慧也。六、念天,念四天王乃至他化天,果报清净,利安一切也(已上六念),七、念出入息(又云念阿那般那),念出息入息也(即数息观),此是治散乱之良药,入禅定之捷径。八、念死,死有二种:一、自死,命报尽而死者,二、他缘死,遇恶缘而死者,念此二种之死,由生以来,常与身俱,欲避无所也。”法界次第中之上曰:“通言念者,内心存忆之异名也。专心存忆八种功德,故名为八念,非但能除世间惊怖,若能善修,亦除世间三界生死一切障难也。”又大人之八念也,佛为阿那律说大人之八念法,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三道从远离,非聚会得。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七道从智慧,非愚痴得。八道从戏乐,非戏行得。见八念经。

  【八念经】 (经名)具名阿那律八念经,一卷,后汉支曜译。为中阿含八念经之别译。

  【八念门】 (名数)同于八念。

  【八篇】 (名数)具足戒分类为八种谓之八篇。

  【八菩萨】 (名数)见“八大菩萨”条。

  【八弃】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罪也。波罗夷译作断头,又作弃,谓犯此罪者,弃于佛法之边外也。楞严经八曰:“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同长水疏曰:“梵云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犹如死尸,大海不受,故名为弃。”见八波罗夷条。

  【八热地狱】 (名数)与八大地狱同。

  【八人地】 (术语)通教十地之第三地也。人者忍也,三乘之人同自世第一法入于十六心见道,正断见惑之八忍位也。止观六曰:“八人者,八忍也。从世第一法入无间三昧,故名八人。”大乘义章十四曰:“具修八忍,名八人地。”

  【八忍】 (名数)于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三灭法忍,四道法忍也。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谓之四类忍,一苦类忍,二集类忍,三灭类忍,四道类忍也。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也。既断见惑已,而观照明了,则为八智,盖八忍是无间道,八智是解脱道,忍为智之因,智为忍之果也。合此八忍八智,称为见道之十六心。止观辅行六曰:“忍者因也。”

  【八忍八观】 (名数)八忍八智也。是为见道之十六心。慈恩寺传曰:“船筏者八忍八观之净业。”参照八忍八智与八忍及八智条。

  【八忍八智】 (名数)此系入于见道观四圣谛而生,无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识宗谓十六心悉为见道,俱舍宗谓前十五心为见道,后一心为修道,八忍八智者,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是也。

  【八色幡】 (物名)西方阿弥陀佛之三昧耶形也。瞿醯经中曰:“其幡竿者端直及长,各于八方去处不远,如法安置。东着白幡,东南红幡,正南黑幡,西南烟色幡,西方赤色幡,西北青色幡,正北黄色幡,东北赤白幡,如是八色,随方而置。”

  【八神变】 (名数)见“八变化”条。

  【八圣】 (名数)声闻乘之四向四果也。仁王经上曰:“七贤八圣。”同天台疏上曰:“八圣谓四果四向也。”又八圣道也,与八正道同。三藏圣教序曰:“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八胜处】 (名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此三者为远离三界贪爱之一具禅定也。见“八背舍”条。【八胜处】(名数)发胜知胜见以舍贪爱之八种禅定也。是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但以行人之观道渐,熟多观外色亦无妨,谛观一死尸而至于十百千万之死尸,若观一胖胀时悉观一切之胖胀,观广大之外色清净谓为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观道渐为胜妙,虽观外色,而内心不存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少之义,如第一胜处,又观净不净亦如初。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不留色想,故曰内无色想。观外色多之义,如第二胜处,观净不净如前。以上四者,净不净杂观也(俱舍说唯净观)。五、青胜处,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使少为多,使多为少,于所见之青相,不起法爱也。六、黄胜处,观黄色而不起法执,如青胜处。七、赤胜处,观赤色如青胜处。八、白胜处,观白色如青胜处(今四色以为胜处者,依智度论俱舍论,若依璎珞经,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以上四者唯净观也,凡观净色,必远离不净色也)此八胜处之相,与八解脱(又名八背舍)同,盖前二胜处,如第一解脱,次二胜处如第二解脱,后四胜处如第三解脱,然则云何重说之?曰:为使八解脱之观心,自在胜妙,对于所缘,不起执惑,进修此八胜处也。譬之人之乘马,能破前阵(八解脱)亦能自制其马(八胜处)也。俱舍论二十九曰:“胜处有八: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中略)观外青黄赤白为四,足前为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脱,次二如第二解脱,后四如第三解脱,前修解脱唯能弃背,后修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法界次第中之下曰:“大智度论作譬云: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自制其马,故名胜处也,亦名八除入。”

  【八圣道】 (名数)与八正道同。阿弥陀经曰:“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俱舍论二十五曰:“七等觉支,八圣道支。”

  【八圣道支】 (名数)又名圣道分。见“八圣道”条。

  【八圣言】 (名数)于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之事中,言为实见等,或于所见所闻所觉所知之事中言为不见等。如是八种,名为非圣言。若于不见乃至不知,言为不见等,或于所见乃至所知,言为实见等,如是八种,名为圣言。见俱舍论十六。又谓梵语为圣言或圣语。见“圣语”条。

  【八施】 (名数)见“布施”条。

  【八师】 (名数)为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老,病,死。佛师此八法而修道也。见八师经。

  【八师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梵志邪旬,问佛之师,佛以八师答之。见“八师”条。

  【八识】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ādā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八识】(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详见“识”条。

  【八时】 (名数)印度俗法,以一日一夜为八时,如那烂陀寺亦依此俗法。然圣教所说,以六时为法。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寄归传三曰:“夜有四时,与昼相似,成八时也。(中略)调御之教但列三时,谓分一夜为三分也。”

  【八十八佛】 (名数)世合五十三佛与三十五佛,称为八十八佛。五十三佛出于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三十五佛出于大宝积经九十八卷优婆离会。又别有不空译之三十五佛名礼忏文,观虚空藏菩萨经,又说虚空藏之天冠内,有三十五佛之像。

  【八十八使见惑】 (名数)对于八十一品之修惑,而有八十八使之见惑。见见惑条。

  【八识规矩】 (书名)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三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玆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境界地诸法各有定断故也。见相宗八要中。玆将本书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明晋泰补注。○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明明昱证义。○八识规矩略说一卷。明正诲略说。○八识规矩颂解一卷。明真可述。○八识规矩通说一卷。明德清述。○八识规矩纂释一卷。明广益纂释。○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八识规矩浅说一卷。行舟说。○八识规矩颂注一卷。行舟注。○八识规矩论义一卷。性起论释。善漳等录。

  【八十华严经】 (经名)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经。

  【八识十名】 (名数)第八阿赖耶识之异名有十。见阿赖耶识条。

  【八十四法】 (名数)成实论所立。

  【八十诵律】 (书名)根本之律藏也,如来灭后结集三藏之时,优婆离比丘于一夏九旬之间,八十番诵出之,故名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律五分律等诸律,由此分立,此根本律遂世无存者。戒疏上曰:“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故但通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同行宗记一上曰:“八十诵者即根本部,波离结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诵,故以为号。”又“根本部波离一夏诵出,逐座为目。”

  【八十随形好】 (名数)见“八十种好”条。

  【八识体别】 (术语)对八识体一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各各有别也。此为唯识宗之正义。

  【八识体一】 (杂语)对八识体别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悉为同一也。出于无性之摄论四卷,世亲之摄论三卷,为一类之菩萨所主张者,唯识宗之异义也。

  【八十无尽】 (名数)无尽意菩萨,说八十种无尽之法门。见无尽意菩萨经。

  【八识五重】 (名数)法相宗之观门,就八识有五重唯识观之法,观万法唯识由浅至深为五重之观想也。见“五重唯识”条。

  【八识心王】 (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八十一法】 (名数)大般若经所说之法门,有八十一科,一为色,二为心,三为五阴,四为十二入,五为十八界,六为四谛,七为十二因缘,八为十八空,九为六度,十为四智,总为八十一法。见教乘法数十二。

  【八十一科】 (名数)大藏一览三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余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一、五蕴,二、六根,三、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三、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众数者,十八、作者,十九、使作者,二十、起者,二十一、使起者,二十二、受者,二十三、使受者、二十四,见者,二十五、知者,二十六、二十空,二十七、四谛,二十八、真如,二十九、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虚妄性,三十二、不变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离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实际,三十八、虚空界,三十九、不思议界,四十、四静虑,四十一、四无量,四十二、四无色定,四十三、八解脱,四十四、八胜处,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处,四十七、四正勤,四十八,十遍处,四十九、四神足,五十、五根,五十一、五力,五十二、七觉支,五十三、八圣道支,五十四、空解脱门,五十五、无相解脱门,五十六、无愿解脱门,五十七、菩萨十地,五十八、五眼,五十九、六通,六十、十力,六十一、四无畏,六十二、四无碍解,六十三、大慈,六十四、大悲,六十五、大喜,六十六、大舍,六十七、十八不共法,六十八、无忘失法,六十九、恒住舍性,七十、一切智,七十一、道相智,七十二、一切相智,七十三、一切陀罗尼门,七十四、一切三摩地门,七十五、预流果,七十六、一来果,七十七、不还果,七十八、阿罗汉果,七十九、独觉菩提,八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八十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

  【八十一龙王】 (名数)出于名义大集一六七。

  【八十一品思惑】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八十一品思惑】(名数)见“思惑”条。

  【八十亿劫】 (杂语)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八十种好】 (名数)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三十二相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三十二形相之好也。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三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钩锁;七身一时回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而润泽;十膝骨坚而圆好;十一身清洁;十二身柔软;十三身不曲;十四指圆而纤细;十五指文藏覆;十六脉深不现;十七踝不现;十八身润泽;十九身自持不逶迤;二十身满足;二十一容仪备足;二十二容仪满足;二十三住处安无能动者;二十四威振一切;二十五一切众生见之而乐;二十六面不长大;二十七正容貌而色不挠;二十八面具满足;二十九唇如频婆果之色;三十言音深远;三十一脐深而圆好;三十二毛右旋;三十三手足满足;三十四手足如意;三十五手文明直;三十六手文长;三十七手文不断;三十八一切恶心之众生,见者和悦;三十九面广而殊好;四十面净满如月;四十一随众生之意和悦与语;四十二自毛孔出香气;四十三自口出无上香;四十四仪容如师子;四十五进止如象王;四十六行相如鹅王;四十七头如摩陀那果;四十八一切之声分具足;四十九四牙白利;五十舌色赤;五十一舌薄;五十二毛红色;五十三毛软净;五十四眼广长;五十五死门之相具;五十六手足赤白,如莲华之色;五十七脐不出;五十八腹不现;五十九细腹;六十身不倾动;六十一身持重;六十二其身大;六十三身长;六十四手足软净滑泽;六十五四边之光长一丈;六十六光照身而行;六十七等视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之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着;七十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应众声;七十三次第以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七十五观不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发旋好;七十九发色如青珠;八十手足为有德之相;见法界次第下之下。大乘义章二十末。

  【八世风】 (名数)八风也。

  【八事随身】 (术语)行事钞上三曰:“善见云:佛度五比丘已,有三衣、钵盂、坐具、漉水袋、针线、斧子八事随身。”

  【八水】 (名数)印度之八大河也。涅槃经长寿品曰:“佛告迦叶:善男子!如八大河,一名恒河、二名阎魔罗、三名萨罗、四名阿夷罗跋提、五名摩河、六名辛头、七名博叉、八名悉陀,是八大河及诸小河悉入大海。”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曰:“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八塔】 (名数)见“八大灵塔”条。

  【八天】 (名数)色界之四禅天与无色界之四空处也。

  【八童子】 (名数)见“八大金刚童子”条。

  【八万藏】 (杂语)八万四千之法藏也,举大数而言,故曰八万。

  【八万法藏】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藏也。

  【八万法门】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门也。

  【八万法蕴】 (术语)与八万法藏同。蕴者积聚之义。藏者包藏之义,包藏即积集也。

  【八万劫小乘】 (杂语)开声闻缘觉二乘之证果者,而声闻之初果,经八万劫,二果经六万劫,三果经四万劫,四果经二万劫,缘觉经十千劫,则自发心而入大乘。因指声闻之初果(即预流果),谓之八万劫小乘。

  【八万十二】 (杂语)八万四千法藏与十二部经也。法华经见宝塔品曰:“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宣说。”

  【八万四】 (杂语)八万四千之略名。华严经三十五曰:“或说八万四,乃至无量行。”同四十四曰:“为发大悲心,具说八万四。”般舟赞曰:“门门不同八万四。”

  【八万四千】 (杂语)西天之法,显物之多者,常举八万四千之数,略云八万,如举烦恼之多,曰八万四千之尘劳,举教门之多,曰八万四千之法门,须弥之高深,曰八万四千由旬,非想天之寿命,劫初之人寿曰八万四千岁。

  【八万四千病】 (术语)以病譬八万四千之烦恼。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

  【八万四千尘劳】 (术语)八万四千之烦恼也,尘劳为烦恼之异名,以烦恼污人之真性,使人烦劳也。止观一曰:“一一尘有八万四千尘劳门。”

  【八万四千法藏】 (术语)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退治之,说八万四千之经典。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法门】 (术语)菩萨璎珞经法门品曰:“吾今当说菩萨璎珞八万法门。”胜鬘经曰:“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心地观经七曰:“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心地观经之说也。参照“法藏”条。【八万四千法门】(术语)就能诠之教曰法藏,就所诠之义曰法门,皆有八万四千之数。胜鬘经曰:“广大义者,则是无量得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烦恼】 (术语)同于八万四千尘劳。

  【八万四千光明】 (术语)无量寿佛一一之相好,有八万四千之光明。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八万四千教门】 (术语)八万四千之法门也。见“法藏”条。

  【八万四千塔】 (故事)阿育王所立。见“阿育”条。【八万四千塔】(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见“阿育”条。

  【八万四千相好】 (术语)对于劣应身(即化身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八万岁】 (杂语)八万四千岁之略数也。增减劫中以八万四千岁之人寿为最长,以十岁之人寿为最短。俱舍论十二曰:“从十年至八万,复从八万减至十年。”

  【八万威仪】 (术语)三千之威仪,为小乘比丘之事。大乘之菩萨,有八万之威仪。按八万为八万四千之略,是亦示数之多量。然作法数者说云。三千威仪,配身口七支而成二万一千,约之于贪瞋痴之三毒与三毒等分而成八万四千。见大藏法数六十八。法界次第下之上曰:“三千威仪,八万律行。”撰择集曰:“不犯威仪有二:一大乘谓有八万,二小乘谓有三千。”

  【八万细行】 (术语)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为一千,对于摄律仪戒等之三聚而为三千,又对于杀,盗,淫(身之三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口四支),之身口七支而为二万一千,又配于贪瞋痴之三毒及等分之四烦恼则为八万四千,是即八万四千之律仪也,今言八万者仅举其大数而言之耳。见三藏法数。参照三千威仪条。

  【八王日】 (杂名)法苑珠林八戒篇引提谓经曰:“何等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谓八王日,天地诸神阴阳交代,故名八王日。”

  【八王子】 (杂名)法华经序品曰:“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

  【八妄想】 (名数)宗镜录所出。一、自性妄想。妄执根尘等之法,各有体如,不相混滥也。二、差别妄想,差别无差别之妄想也。三、摄受积聚妄想,妄执五蕴和合而成一切众生也。四、我见妄想,执有我之妄想也。五、我所妄想。妄执有我身及所受用物之妄想也。六、念妄想,分别可爱之净境而不断之妄想也。七、不念妄想,不缘念可憎之境之妄想也。八、念不念俱相违妄想,于爱憎两境皆违理之妄想也。

  【八惟无】 (名数)又作八惟务。八背舍也。八背舍复作八解脱。为八种之禅定,以此禅定思惟色心之空无,谓为惟无。勤行思惟,谓为惟务。玄应音义三曰:“八惟无,或作八惟务,即八背舍也。”见“八背舍”条。

  【八味】 (名数)如来所得之大涅槃,有八种之法味,称曰涅槃之八味。一常住,二寂灭,三不老,四不死,五清净,六虚通,七不动,八快乐也。见方等般泥洹经二。又有甘,辛,咸,苦,酸,淡,涩,不了之八种。见释氏要览上。

  【八位】 (名数)圆教之位次也。法华之圆教,以六即为位次,而以分真即之位长,姑借别教之位,分其品秩。八位中前一位从法华经,后七位依璎珞经。

  【八位胎藏】 (名数)小儿在母胎中之八时期也:一、羯罗蓝Kalala,二、额部昙Arbuda,三、闭尸Peśī,四、健南Ghana,五、钵罗奢佉Praśākhā,六、毛发爪齿位,七、根位,八、形位,受胎后七日间曰羯罗蓝,译作凝滑。受胎二七日后其形如疮疱,谓之额部昙,译作疱。受胎至三七日则其状如聚血,谓之闭尸,译作聚血,或软肉。受胎四七日则渐渐坚固,有身意二根而未具眼耳鼻舌之四根,谓之健南,译作凝厚。受胎五七日,则肉团增长,四支及身分之相始现,谓之钵罗奢佉。受胎后六七日,则生毛发爪齿,谓之毛发爪齿位。受胎七七日,则眼耳鼻舌之四根圆满具备,谓之根位。受胎八七日以后,在胎藏中,形相完备,此位谓之形位。

  【八无碍】 (名数)十八界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六根中之意根(谓之七心界),六境中之法界也。此八法皆为无障碍之法,故曰无碍。俱舍论二曰:“八无碍者,七心法界。”

  【八无暇】 (名数)八难之异名。八种之难处。无修佛道之闲暇也。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八无暇,言八难之时,无有闲暇可修善业也。”

  【八无暇有暇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

  【八五三二】 (杂语)八识,五法,三性,二无我也,是楞伽经唯识论所明,即法相宗之法门也。

  【八相】 (名数)如来成道之八相也。见“八相成道”条。又生住异灭,有大小二相,即四本相,四随相也。合之则有八相。以此八相迁流万物。谓之八相迁物。见“四相”条。

  【八相成道】 (名数)佛陀以成道为中心,示现由始至终一期之相状,谓之八相成道。成道虽为八相中之一,然为八相中之主脑,故别揭成道之名。八相经论所说存没不同,而大要有二说。大乘起信论所说者,一、降兜率,先住于兜率天,在彼天四千岁。见时机熟,遂乘白象由彼天降下之相也。二、入胎,乘白象由摩耶夫人左胁入胎之相也。三住胎,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说法之相也。四出胎,四月八日于蓝毗尼园由摩耶右胁出生之相也。五出家,十九岁(或二十五岁)观世之无常,出王宫入山学道之相也。六成道,经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成佛得道之相也。七转法轮,成道以后五十年间说法普度人天之相也。八入灭,八十岁在娑罗双树下入于涅槃之相也。起信论曰:“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天台大师之四教仪,除第三之住胎,加入第五降魔之相为八相。四教仪四曰:“释菩萨位略为七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三种三十二相业、四六度成满、五一生补处、六生兜率天、七八相成道。(中略)所言八相成道者: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古来以此二说为大小乘之别,初为大乘之八相,后为小乘之八相,然此二种八相,仅开合不同耳,非区别二乘也。”佛祖统纪二曰:“述曰:大乘开住胎合降魔于成道,小乘开降魔合住胎于托胎。住胎见起信,降魔见四教仪,此先达之论也。今观大小皆有住胎降魔之文,如华严云菩萨住母胎已,示现出家成道等相,此大乘住胎也。因果经,菩萨在母胎行住坐卧,一日六时,为诸天鬼神说法,此小乘住胎也。华严离世间品菩萨出家成道降魔转法轮等。妙乐云:四德各有四降魔相,此大乘降魔也。因果经,既降魔已,即便入定,明星出时,得最正觉,此小乘降魔也。今欲顺八相之言,且用起信四教仪二文开合为证。”

  【八相成道图画】 (图像)有部毗奈耶杂事三十八曰:“尔时世尊才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者,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方便,即依次第而为陈说。仁今疾可诣一园中,于妙堂殿如法图画佛本因缘。菩萨昔在睹史天宫,将欲下生,观其五事,托生母胎。既诞之后,逾城出家,苦行六年,坐金刚座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中略)于诸方国,在处化生,利益既周,将趣圆寂,遂至拘尸那城娑罗双树,北首而卧入大涅槃。如来一代所有化迹,既图画已,白王观其图画。(中略)行雨大臣一如尊者所教之事,次第作已。(中略)王至园所,见彼堂中图画新异,始从诞生,乃至倚卧双林。王问臣曰:岂可世尊入涅槃耶?是时行雨默然无对。王见是已,知佛涅槃,即便号啕闷绝,宛转于地。”是为圆通八相成道之滥觞,世之为涅槃像者,基因于此。

  【八相示现】 (名数)世尊八相之示现也。见八相成道项。

  【八邪】 (名数)反于八正道者。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维摩经弟子品曰:“不舍八邪,入八解脱。”同净影疏二本曰:“言八邪者,翻八正说八邪,邪见邪思邪语邪业乃至邪定。”普贤观经曰:“八邪八难无不经历。”

  【八炎火地狱】 (名数)智度论所说十六小地狱之八地狱也。见“地狱”条。

  【八炎热地狱】 (名数)与八炎火地狱同。

  【八阳神咒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为八佛名号经之异译。

  【八业家】 (流派)俱舍宗以三时业为四业,四业复各开为二业,立为八业,故称为八业家。即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三者,各开为时报俱定业,时定报不定业二种,顺不定业开为报定时不定业,时报俱不定业二业,故合成八业也。

  【八叶九尊】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莲华】 (术语)密教以为须弥山之异名。又见“八叶莲华观”条。

  【八叶莲华观】 (术语)于吾人之肉团心(心脏)观想八叶之莲华,示现胎藏界九尊之观法也。大日经疏十二曰:“此心之处即是凡夫肉心,最在于中,是汗栗驮心也,将学观者,亦于此处思莲华之形。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此心即是莲华三昧之因。以未能令开敷。故为诸烦恼等之所缠缚。所以不能自了其心如实之相也。是故先当观此心处。作八叶莲华观。令开敷诸蕊具足。于此台上思想阿字而在其中。(中略)何故须观八叶不多不少耶?此有二义。一者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然其上自然而有八瓣。如合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观而且便也”宗镜录二十六曰:“问何故莲唯八叶?答:一切凡夫,心处虽未能自了,其内心亦自然而有八瓣,合成莲华形。今但观照此心令其开敷,即是三昧实故。若观此心八叶之华,即得与理相应。此八叶者,四方即是表四摄,四隅即表如来四智。此华本来无生,即是菩提心,当知一切法门皆是从心所得也。”

  【八叶莲台】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台也。中央为大日,四方之八叶,为宝生,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之四佛,普贤,文殊,观音,弥勒之四菩萨,合为九尊,是三密相应之时,吾人肉团心(心脏)开敷之相也。大日经二曰:“内心大莲华八叶及须蕊。”同疏四曰:“先观此莲,令其开敷,为八叶白莲座,此台上应观阿字。”教时义一曰:“心中八分干栗驮心,开为八叶芬陀利华,故现中胎八叶而已。”

  【八叶莲座】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肉团心】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

  【八叶印】 (印相)八叶莲华开敷之印相也。为阿弥陀如来之印。见图印集上。又莲华部之三昧耶印也。见三昧耶条。

  【八叶院】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八叶院也。见“八叶莲台”条。

  【八叶之中尊】 (术语)胎藏界之中台称为八叶院。即八叶之莲华,有中胎八叶之九座,而九尊住立,其中胎之尊即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也。

  【八叶中台】 (术语)见“八叶莲台”条。

  【八一有能】 (术语)俱舍论之法相也。一切之有为法,有四本相与四随相之八相。此八相有八与一之功能,以其互为能生所生,故谓之八一有能。见“有为”条。

  【八亿四千万念】 (杂语)安乐集下曰:“净度菩萨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起恶得十生恶身。(中略)恶法既尔,善法亦然。”

  【八音】 (名数)如来所得八种之音声也。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之德,其音声使敬异一切,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七、深远音,佛智如实穷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八印功德】 (术语)谓胎藏界中台八叶四佛四菩萨四智四行之智印也。见悉昙三密钞上。

  【八游行】 (名数)八正道也。是为圣者游行之所。故名。

  【八由行】 (名数)即八正道也。是为圣者之所由行,故名。

  【八有】 (名数)欲界之第八有也,如云后之二十九有。是于预流果以上之人无法也。正理论六十一曰:“有谓第八有。”见“七有”条。【八有】(名数)又曰八生。

  【八喻】 (名数)见“譬喻”条。

  【八圆】 (名数)四教仪一出圆教之法,列八种:一教圆,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或说惑业苦三道,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妙理,或谈诸法实相,凡圣一如,生佛不二等。是教圆之相也。二理圆,三谛之妙理,中道不偏。是理圆之相也。三智圆,照一切种智之中道。是智圆也。四断圆,一断一切断,断一惑,则断一切惑。是断圆也。又不断之断。是断圆也。五行圆,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观行,为一行一切行之修行故。是行圆也。六位圆,先后相即,一位具诸位之功德,即六即位之相。是位圆也。七因圆,双照二谛,自然流入果地。是因圆也。八果圆,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是果圆也。【八圆】(名数)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之八种圆融也。见“圆教”条。

  【八蕴】 (名数)发智论有八品,称为八犍度,译作八聚八蕴等。大毗婆沙论为解释此八蕴之法门者。俱舍颂疏一曰:“包括六足,吞纳八蕴。”

  【八灾】 (名数)八灾患之略。

  【八灾患】 (名数)忧、喜、苦、乐、寻、伺、出息、入息之八法为妨害禅定者,故称为八灾患。对于火水风三灾,彼曰外灾,此曰内灾。离此八种之内灾,即色界之第四禅定也,故外三灾不至第四禅。俱舍论二十八曰:“下三静虑,名有动者,有灾患故。第四静虑,名不动者,无灾患故。灾患有八,其八者何?寻伺四受入息出息。此八灾患,第四都无,故佛世尊说为不动。”

  【巴吒】 (人名)长者名。玄应音义二曰:“巴吒,案阿含经,此长者因国为名也。”梵Pata’。

  【八斋】 (名数)八支斋之略。即八戒也。

  【八斋戒】 (名数)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七眠坐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又曰:“离非时食是斋亦斋支,所余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亦道支,余七支是道支非道。”【八斋戒】(名数)八戒斋之异名。见“斋戒”条。

  【八遮】 (名数)三论宗所明之八不中道也。遮者遮遣,八遮者谓遮遣不生不灭等与生灭等之八迷也。性灵集六曰:“八遮荡秽,一真简净。”

  【八正】 (名数)八正道也。

  【八正道】 (术语)总谓之八正道分。俱舍作八圣道支。圣者正也,其道离偏邪,故曰正道。又圣者之道,故谓之圣道(āryamārga,巴Arīyamagga)。玄应音义三曰:“八由行,又作游行,又作道行,或作直行,或言八直道,亦言八圣道,或言八正道,其义一也。”一、正见Samyak-dṛṣti,巴Sammā-diṭṭhi(正者Samyak及Sammā也,以下略之),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无漏之慧为体,是八正道之主体也。二、正思惟(一saṁkalpa,巴一saṁkappa),既见四谛之理,尚思惟而使真智增长也。以无漏之心所为体。三、正语(-vāc,巴-vācā),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非理之语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四、正业(-karmānta,巴-kammanta),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住于清净之身业也。以无漏之戒为体。五、正命(-ājiva,巴同),清净身口意之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离五种之邪活法(谓之五邪命)也。以无漏之戒为体。六、正精进(-vyāyāma,巴-vāyāma),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也。以无漏之勤为体。七、正念(-smṛti,巴-sati),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念也。以无漏之念为体。八、正定(-samādhi,巴同),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之禅定也。以无漏之定为体。此八法尽离邪非,故谓之正。能到涅槃,故谓之道。总为无漏,不取有漏,是见道位之行法也。七觉支者,修道之行法也,经以七觉八正为次第者,是数之次第,非修之次第也。此中正见之一,是八正道中之主体,故为道,亦为道分道支,余七者是道分道支而非道也。

  【八正道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杂阿含经二十八卷有八正道经,此其别译也。

  【八支】 (名数)正见等之正道,八种所支分,故谓之八支。详见“八正道”条。又无着所造之论有八部,谓之八支。寄归传四曰:“瑜伽毕学,体穷无着八支。”详见“八论”条。又斋戒八种所支分,亦名八支,详见“戒”条。

  【八支论】 (名数)无着所造之八论,对于瑜伽本论,谓之八支论,见“八论”条。

  【八支斋】 (行事)八戒之异名。八戒实有八戒与斋法之九支,故谓之八戒斋,详见“戒”条。然八戒以一斋法为体,余八戒不过资助之耳,故不言九戒或九支斋,而言八戒或八支斋。行事钞资持记下三之四曰:“准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论云:斋以过中不食为体,八事昭明,故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故言八斋不言九也。”

  【八直行】 (名数)八正道也。以此为正道之行法也。

  【八帙钞】 (书名)一切经之目录也,帙者以绢布类卷之,有八卷,故名八帙钞。见因陀罗网十。

  【八智】 (名数)证欲界四谛之智,谓之四法智,证上二界四谛之智,谓之四类智,四法四类,合为八智。即观八谛正断烦恼之无间道位谓之忍,既断烦恼之解脱道位谓之智。总有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见“见道”条。【八智】(名数)观欲界及上二界之四谛之真智也。观欲界之四谛有四,是曰四法智。观上二界之四谛有四,是曰四类智。

  【八中洲】 (名数)四大洲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南赡部洲之二中洲:一、遮末罗洲Cāmara,此译言猫牛。二、筏罗遮末罗洲Varacāmara,此译言胜猫牛。东胜身洲之二中洲:一、提诃洲Deha,此译言身。二、毗提诃洲Videha,此译言胜身。西牛货洲之二中洲:一、舍谛洲Śāthā,此译言谄。二、嗢怛罗漫怛里拏洲Uttaramantrina,此译言上仪。北拘卢洲之二中洲:一、矩拉婆洲Kurava,此译言胜边。二、憍拉婆洲Kaurava,此译言有胜边。见俱舍疏颂。

  【八种别解脱戒】 (名数)八种之别解脱也。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三正学戒、四沙弥戒、五沙弥尼戒、六优婆塞戒、七优婆夷戒、八近住戒。

  【八种别解脱律仪无表色】 (名数)依顺受戒作法,发动善性身口而生之别解脱律仪无表色,又有八种之别:一苾刍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受具足戒而发者。二苾刍尼律仪无表色,依比丘尼受具足戒而发者。三正学律仪无表色,依式叉摩那受六法而发者(式叉摩那,译曰正学女),四勤策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受十戒而发者(沙弥,译曰勤策),五勤策女律仪无表色,依沙弥尼受十戒而发者。六近事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塞受八戒而发者。七近事女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夷受八戒而发者。八近住律仪无表色,依优婆塞优婆夷受五戒而发者。

  【八种不还】 (名数)前七种加不定般为八种不还。不定般者,虽于三界中任何一界,断余恶而般涅槃,然无决定之种性也。但此为台宗一家所立,性相家不释之。

  【八种布施】 (名数)一随至施,随近己至,方能施与也。二怖畏施,畏怖灾厄,欲其静息而行惠施也,又见此财坏相现前,宁施而不失也。三报恩施,昔得他施,今还施于彼也。四求报施,今施物于彼而希他之返报也。五习先施,习于先人父祖之家法而行惠施也。六希天施,希生于彼天而行惠施也。七要名施,希美名而布施也。八为庄严心,为贤助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瑜伽者,禅定也。上义者,涅槃也。见俱舍论十八。

  【八种法】 (名数)一、三三味,二、四禅定,三、四无量心,四、四无色定,五、八背舍,六、八胜处,七、九次第定,八、十一切处,合为五十法。

  【八种更药】 (名数)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药者,谓八种浆:一招者浆Coca(酢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Moca(即熟芭蕉实是),三孤落迦浆Kurakā(其果状似酸枣),四阿说他子浆Aśvattha(菩提树子是),五乌昙跋罗浆Udumbara(其果大如李子),六钵噜洒浆Parūṣa(其果状如蘡薁子),七蔑栗坠浆Mṛdvikā(是蒲桃果),八渴树罗浆Kharjura(形如小枣)。”

  【八种谬】 (名数)一、性谬,若色作色相乃至重作重想,是名性谬。二、分别谬,若分别色是色非色,是可见是不可见,是有对是无对,是名分别谬。三、聚谬,如于色中见我见众生,士夫之寿命于屋舍,四众,军旅,衣,食,莲华,车乘,树木,积聚,如是等中各作一相,是名聚谬,四、我谬,五、我我所谬,于有漏中取我我所,于常无量世中生取着,计我我所,是名我我所谬。六、爱谬,于净物中生贪着心,是名爱谬。七、不爱谬,于不净物中生瞋恚心,是名不爱谬,八、非爱非不爱谬,于一切不净物中生贪恚心,是名非爱非不爱谬。见菩萨善戒经二。

  【八种清风】 (名数)四方四维八方之清风也。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同传通记曰:“八种清风者,今家无判。天台云:八种清风者,彼处实无时节,若寄此八谓除上下余四方四维,故云八,亦可以对八卦也。

  【八种声】 (名数)如人口舌所发之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有执受大种为因。如木石等之声,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无执受大种为因。此二种之声,各有言语之声与不然。谓之有情名非有情名。即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为言语之声者。如寻常之语声(是一),同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不为言语之声者,如拍手之声(是二),次发自无执受之四大而为言语之声者,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之言语(是三),又同发自无执受之大种而不为言语者。如溪声水音(是四)。已上四种,又各分可意不可意(即好恶)之二声而为八种。

  【八种胜法】 (名数)谓受持八斋戒者得八种之胜功德也。一不堕狱、二不堕鬼、三不堕畜、四不堕须罗、五常生人中出家得道、六生欲天上、七恒生梵天值佛请法、八得菩提。见十善戒经。

  【八种施】 (名数)布施之八种类也。即随至施,怖畏施,报恩施,求报施,习先施,希天施,要名施,为庄严心等施。

  【八种授记】 (名数)一己知他不知,发心而自发誓愿,未广及于人,未得四无所畏,未得善权故也。二众人尽知己不知,发心广大,得无所畏,得善根故也。三己众俱知,位在七地得无畏,得善权,得空观故也。四己众俱不知,未入七地,未得空观之无着行故也。五近觉远不觉,如弥勒是,诸根具足不舍如来无着之行故也(弥勒成佛在近,近者得觉知其授记,远者不能觉知)。六远觉近不觉,此人未能演说圣贤之行故也。即师子膺是。七近远俱觉,诸根具足不舍无着之行,遍游十方世界,作不思议,显佛之神德故也,今之柔顺菩萨是。八近远俱不觉,未得菩提,皆不能悉知如来藏等之行故也,今之等行菩萨是。见菩萨璎珞经九,法华文句七之一。

  【八种塔】 (名数)如来塔,菩萨塔,缘觉塔,阿罗汉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须陀洹塔,转轮王塔也。此八人灭后,为必当立塔者,故有此名。翻译名义集所说。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名数)于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所作之义,乃至如释诃字亦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本不生,即见无因之义(是就初之迦与后之诃而略中间也)。二以一切字释一字。如释阿字之时,以种种之因缘而观无造作,即见本不生,乃至以种种之因缘观诸法无因即见本不生。三一切字成立一字。一切法本不生,以无作故,如虚空无相故,无行故,无合故,乃至无因故。四一字成立一切字。一字法无作也,以其本不生故,乃至一切法无因也,以其本不生故。五以一切字破一字。如执人有造作,应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作,是义不然,乃至执有因,亦破彼而言,若诸法本不生之义已成立,而云有因,是义不然。六以一字义破一切字义。七顺旋转,若法本来不生,即无造作,若无造作,则如虚空无相也,若如虚空无相,即无有行,若无有行,则无有合,若无有合,则无有迁转,乃至若无因,当知法之本不生,是名顺旋转(是约初之阿迦佉哦伽遮六字与最后之诃字而作释,略其中间也)。八逆旋转,若无法因,则谛不可得,若谛不可得,则自性钝,若是自性钝,当知本性寂,若本寂者,当知无相,乃至若本不生,当知无因(是逆次越诃娑沙奢四字而约逻之一字与最首阿六字而释之者)。见大日经疏七。

  【八种旋陀罗尼字门】 (名数)见“旋陀罗尼”条。

  【八种长养功德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护译。说发心受八斋戒之功德者。

  【八种粥】 (饮食)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煮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为粥也。三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和米粟煮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和米粟煮为粥也。六摩沙豆粥,摩沙豆疑即大豆,盖梵语摩诃,华言大。今言摩沙者,乃梵音远近不同。以此豆和米粟煮为粥也(摩沙Māṣa译豆颗)。七麻子粥。以黄麻子和米粟煮为粥也。八薄粥,或用米或用粟煮为稀粥也。十诵律二十六。

  【八种自在】 (名数)如来之大我,有八种之自在。见“八大自在我”条。

  【八重】 (名数)比丘尼之八波罗夷也。见“波罗夷”条。

  【八重无价】 (名数)八重真宝也。见八重真宝项。

  【八重真宝】 (名数)世为无上之福田者有八种,以八种之金属譬无价之真宝。八种者金、银、鍮石、假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也。大集经五十五曰:“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银为无价;若无银者,鍮石为无价;若无鍮石,伪宝为无价;若无伪宝,赤白铜铁、白镴、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诸世间中,佛宝为无上;若无佛宝,缘觉为无上;若无缘觉,罗汉为无上;若无罗汉,诸余圣众为无上;若无圣众,得定凡夫为无上;若无得定,净持戒者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比丘为无上;若无污戒,剃除须发、身着袈裟、名字比丘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尊第一,应受世供为物福田。”末法灯明记曰:“如所引大集所说八重真宝,是其证也。”

  【八轴】 (术语)法华经八卷也。见“八讲”条。

  【八啭】 (名数)八转声也。

  【八啭声】 (名数)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声Subanta(Sup+anta)。此苏漫多声,有八种之语格,称为八啭声。一曰体声,又名泛说声,梵语为你利提势Nirdeśa(-e),此为主格,乃泛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声,又名所说声,梵名为邬波提舍泥Upadeśana(-e),此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为宾格;自作业之目的言之,便为目的格也。三曰具声,梵名为羯朅咥迦啰泥Kaitṛkāraṇa(-e),属于具格,乃表示能作者之具之词也。四曰所为声,又名所与声,梵名三钵啰陀你鸡Saṁpradāna(-ike),属于与格,乃表示能作者之所对之词也。五曰所从声,梵名系裒波陀泥Apādāna,属于夺格,乃表示其物所从来之词也。六曰所属声,梵名莎弭婆者你Svamivacana(-e),属于物主格,乃举物主以示所属之格也。七曰所依声,又曰所于声,梵名珊你陀那啰梯Saṁnidhānārtha(-e),此为于格,乃表示物之所依(此谓为依之第七啭,即所依声),及物之所对(此谓为境之第七啭,即所依声)之词也。八曰呼声,梵名阿曼怛啰泥āmantraṇa(-e),乃但为指呼物体之格也。以上八啭声,各有一言声、二言声、多言声三种之别,为二十四声。此二十四声,又有男声、女声、中声三性,则有七十二声之变形。此即苏漫多声变化之总数也。此苏漫多声之变化,系于名词之语基上,附以语尾由其语尾之变化而来。而附加语尾,仅限于前七啭。第八啭呼声,非有语尾之变化,仅于语基上加一醯字而已。职此之由,示啭声仅限于七种,称为七啭声、七例句、七言论句。唯识枢要上本曰:“苏漫多声说即八啭声也。(中略)瑜伽论第二卷七啭声亦名七例句。(中略)然有别目但唯七啭,第八乃是泛尔呼声,更无别诠。”寄归传四曰:“言七例者,一切声上皆悉有之。(中略)于七例外有呼召,声便成八例。”

  【八字】 (杂名)涅槃经圣行品所说之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八字也。谓之雪山八字。三教指归二曰:“雪山八字者,即圣行品,雪山大士从罗刹求半偈而舍全身也,八字即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涅槃经十四曰:“谁当信汝如是之言,为八字故弃所爱身。”

  【八字布字】 (修法)大日经实智品说八字布字之法。阿字(纯白)布于心中(佛部),娑字布于膺下(莲华部),吽字布于眉间(金刚部),阿字布于腰以下(地轮第一命),缚字布于脐(水轮),啰字布于心(火轮),吽字布于额(风轮忿怒),佉字布于顶(空轮虚空同)。

  【八字陀罗尼】 (真言)八字文殊之真言也。有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一卷。

  【八字文殊法】 (修法)是亦取真言字数而名之。即唵恶尾啰吽佉佐[口*路]之八字也。此法为日本慈觉大师门徒最极之秘法。避天变怪异日月蚀之灾及兵阵之难之法也。其本经为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经曰:“若有诸国王统师欲斗战,书此陀罗尼于顶上安置,一心常亿念,不为怨敌害。一切诸刀杖,亦不着其身。若入军阵中,画此文殊像,乘骑孔雀上,安置于旗上,或使人执行,诸贼遥望见,自然当退散。”又,有仪轨一卷,名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八字文殊法】(修法)诵八字真言之文殊法也。

  【八自在】 (名数)见“八大自在我”条。

  【八宗】 (名数)日本弘传之宗有八宗:一俱舍宗、二成实宗、三律宗、四法相宗、五三论宗、六华严宗、七天台宗、八真言宗也。此中前六宗,起于奈良朝,后二宗起于平安朝,古来通称为八宗。八宗纲要奥书曰:“日本所传自昔已来,共许所玩唯此八宗。”

  【八宗九宗】 (名数)与八家九宗同。

  【八祖相承】 (名数)谓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来,第二金刚菩萨,第三龙猛菩萨,第四龙智菩萨,第五金刚智,第六不空,第七惠果,第八日本之弘法也。

  【八尊重法】 (名数)八敬戒之异名。

  【跋】 (术语)Pa,又作波、簸。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喉声之第一。金刚顶经曰:“跋字门,一切法第一义谛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跋字时是胜义声。”智度论曰:“若闻波字,即时知一切法入第一义谛中。波罗末陀(Paramārtha),秦言第一义谛。”

  【跋陂】 (菩萨)Bhadrapāla,又作[台-台+犮]陂陀。贤护菩萨之梵名,[台-台+犮]陀婆罗之略称。

  【跋陂菩萨经】 (经名)一卷,失译。般舟三昧经之异译。般舟经由拔陂菩萨之请而说。拔陂为跋陀婆罗之略称,译作贤护。

  【拔波】 (菩萨)见“拔婆”条。

  【拔除罪障咒王经】 (经名)一卷,唐义净译。由曼殊菩萨之请,为末代不信之人说此一大咒王。

  【拔传授】 (杂语)谓真言阿阇梨,传授事相于弟子时,不传关于修法之全部,拔教勘要之部分也。

  【跋怛[木*罢]】 (物名)Vitāna,译曰盖。即幡盖之盖也。见梵语杂名。

  【拔底耶】 (术语)Upādhyaya,正音邬波驮耶。译曰亲教师。常云和尚是也。秘藏记本曰:“天竺呼有智僧为人师者,为拔底耶。拔底耶者,亲教义也。”

  【跋阇】 (地名)Vṛji,毗舍离国Vaisāli之地名。佛灭后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见“跋阇子比丘”条。

  【跋阇罗】 (物名)一作伐阇罗Vajra,译曰金刚。与缚曰罗同。

  【跋阇罗波腻】 (菩萨)Vajrapāṇi,译曰金刚手。名义集二曰:“应法师云:跋阇罗,此云金刚。波腻,此云手,谓手执金刚杵,以立名。”

  【跋阇罗婆罗】 (人名)Vajrabala,三藏法师名。译曰金刚坚。见续高僧传二。

  【跋阇子】 (杂名)见“跋阇子比丘”条。

  【跋阇子比丘】 (杂名)Vṛjiputrabhikṣu,毗舍离跋阇之出家人也。此地之僧。于佛灭后百年,起十事之非法。长老耶舍陀比丘因此集七百贤圣于毗舍离城,起第二结集。

  【跋阇子比丘十事非法】 (名数)毗奈耶杂事四十曰:“一、高声共许净法(四分“得寺内”,十诵“如是净”,五分“求听净”),比丘在寺内作别众非法之羯磨大众高声共许,则其法成。二、随喜净法(四“后听可”,十“证知净”,五“合于求听净中”),比丘作非法之羯磨,其座大众随喜,又于界内先作别众之羯磨,然后求来人听可则其法成。三、旧事净法(四“得常”,十“行法净”,五“习先所习净”),比丘自堀地,教人使堀等旧作事,作之亦非违法。四、盐事净(四“得与盐共宿”,十“盐净”,五“盐姜合共宿净”),以筒盛盐带于身常受用,亦非非法。五、道行常法(四“得聚落间”,十“近聚落净”,五“越聚落净”),比丘于一处食已,未行一驿半驿,便作别众食,亦非违法。六、二指净法(四“两指抄食”,十“指净”,五“两指抄食净”),比丘足食已,不受残食之法,更得食以两指食之,亦非违法。七、必治病净法(四“得饮阇楼罗酒”,十“贫住净”,五“饮阇楼伽酒净”),和水饮酒为治病,亦非非法。八、酪浆净法(四“得和”,十“生和合净”,五“酥油蜜和酪净”),以乳酪一升和水搅之,于非时饮用,亦非违法。九、座具净法(四“得畜不截坐具”,十“楼边不益尼师坛净”,五“怖坐具大小随意大小净”),作新坐具,不着故物,且大小随意作之而受用,亦非非法。十、金宝净法(四“得受金银”,十“金银宝物净”,五“受畜金银钱净”),受金银宝玉之施物而畜之亦非违法(五分合一与二更加复坐食净为十事)。”南传律本言十事非法与此稍有相违。而古来各异其解。即一、盐净,于角蓄盐可持。二、二指净,至下二指得取食。三、聚落间净,自一村行于他村时,时间外得取食。四、住处净,住同一境界内得别别作斋日说戒。五、随意净(又后听净),无裁断权利之众僧行事。事后得乞大众承认。即得随意行事务也。六、习先所习净(又久住净),若有惯例,无论何事,皆得为之。七、生和合净,午时过不许饮新乳,但饮残乳,非其所限。故少变质之生和合Amathi得饮之。八、水净(又饮阇楼伽酒净),阇楼伽Jalogi浊也。谓白酒,甘酒之类。耶树汁之酦酵者。要之饮酒精分少之酒也。九、不益楼尼师坛那净,饰楼之席布,越定量之大亦不为罪。十、金钱净,手捉金钱亦非为罪。以上为据南传之巴利律者。西藏所传大体同“跋阇子比丘”条。

  【跋伽婆】 (人名)Bhārgava,仙人名。译曰瓦师。佛出家,始到此仙人处。见佛本行集经二十。

  【跋伽仙】 (人名)梵音Bhārgava,又Bhagava,又Bhaga,佛二十九岁出家求道时,最初师事之仙人,苦行婆罗门也。

  【拔济】 (杂语)拔苦济难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依不可说庄严菩萨之请问,说不动如来与灭恶趣王如来之二咒。

  【拔苦与乐】 (术语)拔苦为悲之德,与乐为慈之德。智度论二十七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跋蓝】 (杂语)数量名。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姥达罗为跋蓝。”梵Bala。

  【跋梨迦】 (人名)商主之名。译曰金挺。见佛本行集经三十二。

  【跋利诃罗】 (异类)夜叉名。译曰食藤。见孔雀王咒经上。

  【跋利沙键拏】 (流派)又作伐里沙键拏。缚利沙键拏Varṣagaṇa,雨众外道之梵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梵云缚利沙,亦云跋利沙,此云雨,外道名也。键拏,此云众,谓雨等师徒之名,故名雨众。”

  【跋罗哈摩达多】 (人名)Brahmadatta,王名。译曰净授。俱舍光记八曰:“昔有一王名跋罗哈摩达多。唐言净授。于王腋下有疱生一女子。名为鸽鬘。”

  【拔罗魔啰】 (杂语)Bhramara,译曰黑蜂。见大威德陀罗尼经七。

  【跋罗末罗耆厘】 (地名)Bhrāmaragiri,山名。译曰黑蜂。在中印度。见西域记十。

  【跋罗婆堂】 (人名)巴Bhāradvāja,梵志名。婆私吒与婆罗婆之二人,皆梵志之种姓而出家,为诸梵志所呵责。佛为说劫初渐立四姓之事,又说善恶业报无差别。见中阿含婆罗婆堂经。

  【跋摩】 (人名)Harivarman,诃利跋摩之略。成实论主之梵名。

  【跋摩宗】 (流派)成实宗也。从其论主之名,故称曰跋摩宗。

  【拔目鸟】 (异类)十王经所说二鸟之一。谓鸦也。经曰:“一名无常鸟,二名拔目鸟。(中略)我汝旧里化成乌鸟,示怪语鸣阿和萨和。”同抄一曰:“无常鸟者杜鹃也,拔目鸟鸦也。”

  【跋捺罗婆娜】 (杂语)Bhādrapada,六月之梵名。见梵语杂名。

  【跋南国】 (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外道杂居,斯乃赡部南隅,非海洲也。”

  【跋难陀】 (人名)Upananda,比丘名。译曰善喜,贤喜,闻佛涅槃而欢喜之恶比丘也,善见论谓之须跋陀罗摩诃罗。长阿含经四曰:“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跋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彼老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四分律五十四曰:“尔时有跋难陀释子,在众中,语比丘言:长老且止,莫大忧愁啼哭,我等于彼摩诃罗边得解脱。彼在时,数教我等,是应是不应,当作是,不应作是。我等今得自在,欲作便作,欲不作便不作。”善见律一曰:“时有比丘名须跋陀罗摩诃罗,言止止,何足啼哭。”巴Subhaddo。又(异类)Upananda,龙王名。难陀龙王之弟也。皆保护摩竭陀国使无饥馑者。法华文句二曰:“难陀名欢喜,跋名善,兄弟常护摩竭提。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为一会,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法华玄赞二曰:“第一名喜,第二名贤喜。此二兄弟,善应人心,风不鸣枝。,雨不破块。初能令人喜,后性贤令喜,故以为名。”

  【跋难阤龙】 (异类)跋难阤龙,唐言贤喜也。见跋难陀项。

  【拔婆】 (杂语)Vatsa,译曰子。婆薮槃豆传曰:“跋婆译为子,亦曰儿。此名通人畜,如牛子亦名跋婆。”婆字宜作娑字。

  【跋渠】 (杂语)Varga,译曰部,品。经论中之篇章也。玄应音义十五曰:“跋渠,此言讹也。正言伐伽。译云部,谓部类也,或言群,同其义也。”同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译云部,亦品之别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跋渠,此为品也。品是义类义。此中文句气类相从。节之为跋渠。例如律中有篇聚,毗昙有犍度尔。”

  【拔舌地狱】 (界名)作口业之恶者,所堕之地狱也。法苑珠林曰:“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钉而张之,令无皱褶,如张牛皮。”

  【跋私弗多罗】 (流派)Vatsi-putra,犊子部之梵名。见“犊子部”条。

  【跋私弗多罗部】 (流派)亦作婆苏富罗部,婆蹉富多罗部。梵音Vatsiputriyāḥ,译曰犊子部,可住子部。见“犊子部”条。

  【跋窣堵】 (术语)Vastu,又作婆薮斗,律藏名。饰宗记二末曰:“婆薮斗律者。真谛三藏云:此翻品类律也。此律多说缘起制诸轻戒。”开元录九(义净传)曰:“跋窣堵即诸律中犍度跋渠之类也。梵有楚夏耳。”

  【拔提】 (地名)河名。支那但取流于涅槃林之尸赖拏拔提Hiranyavati之拔提二字,以为河之名,与阿夷罗拔提Ajiravati混同,阿夷罗拔提者,舍卫城侧之河也。见阿恃多伐底条。

  【跋提】 (人名)贫人之名。供养一燋木于佛,受当来成辟支佛之记别。见百缘经三。又婆提比丘之名。见“跋提梨迦”条。又(地名)又作伐提、跋提、跋底、嚩底,河名。见“阿恃多伐底”条。

  【拔提达多】 (人名)Bhadradatta,王名。译曰贤授。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拔提言贤,达多名授,即贤授王也。”

  【跋提唎加】 (人名)梵音Bhadrika,佛成道后,于鹿野园济度五比丘之一人。甘露王之子也。

  【跋提梨迦】 (人名)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经曰跋提梨迦,译为小贤。本行集经十一曰:“白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难提迦,第二名为婆提唎迦。”同三十四曰:“次一长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贤)。”

  【跋陀和利】 (人名)巴Bhaddāli,比丘名。佛赞叹一座食之法,跋陀和利不堪,固辞,夏三月竟,复来见世尊,佛种种呵之,为说出要。见中阿含五十一跋陀和利经。

  【跋陀迦毗罗】 (人名)Bhadrakapilā,比丘尼名。曾为波斯匿王所逼,其心无染爱,脱诣祇洹。佛言心无爱染,则无罪。见十诵律二、经律异相二十三。

  【跋陀罗】 (杂名)Uttar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壁宿。见宝星陀罗尼经二。又(人名)Bhadrā,比丘尼名。自识宿命,遇佛成道。见跋陀罗比丘尼经,经律异相二十三曰:又Guṇabhadra,求那跋陀罗之略。三藏法师名。又(罗汉)十六罗汉之一。又(异类)Bhadra,龙王名。译曰贤龙。见正法念经十八。又(植物)Bhadra,树名。译曰贤树。见慧苑音义上。

  【跋陀罗迦卑梨耶】 (人名)Bhadrakapilā,婆罗门女名。译曰贤色黄女。见本行集经四十五。

  【跋陀罗楼支】 (人名)Bhadraruci,论师名。译曰贤爱。摧大慢之婆罗门,使生陷于地狱。西域记十一曰:“西印度有苾刍,跋陀罗楼支。唐言贤爱,妙极因明,深穷异论。”

  【跋陀罗婆提】 (杂名)Bhadrapati,城门名。译曰贤主。见本行集经三十五。

  【跋陀罗室利】 (人名)Bhadraśri,又作跋捺罗室利,贤首菩萨之梵名。华严探玄记四曰:“跋陀罗,此云贤。室利,此云吉祥,或云德,或云胜。是故非初首之首,亦非上首之首。此等梵语皆有别名故,此但为显吉祥胜德超绝为首。当体至顺调柔曰贤,贤约体性,首约德用,是持业释也。”

  【跋陀罗耶尼】 (流派)Bhadrayāṇikāḥ,译曰贤胄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饰宗记一本。

  【跋陀罗耶尼部】 (流派)梵音Bhadrayāṇiyāḥ,见“贤胄部”条。

  【跋陀婆罗】 (菩萨)又作軷陀、[台-台+犮]陀波罗、[台-台+犮]陀和、[台-台+犮]陀和罗、跋陀罗波黎、跋陀罗波梨。贤护菩萨之梵名。法华文句二曰:“跋陀婆罗菩萨,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经云:若众生闻名者,毕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见“贤护”条。

  【跋陀耆婆】 (地名)Bhadrajiva,城名。译曰贤寿。见贤愚经二。

  【拔业因种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缘觉之住心也。业者善恶之二业,因者十二因缘,种有无明,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故云种,即拔除惑(无明),业(业),苦(十二因缘)之三法而入涅槃也。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经名)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重译。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附于此。

  【跋移阿修罗】 (异类)见“婆稚阿修罗”条。

  【跋曰罗菩提】 (人名)Vajrabodhi,又作缚曰罗冒地,三藏法师名。译曰金刚智。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一。

  【跋遮那】 (物名)梵语。袈裟环也。清异录曰:“天福三年,赐僧法城跋遮那。”

  【跋折罗】 (物名)一作筏折罗。亦作拔折罗Vajra,金刚也。见嚩曰罗条。

  【跋折罗母瑟知】 (印相)Vajramuṣṭi,译曰金刚拳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跋折罗吒诃沙】 (菩萨)译曰大笑金刚。陀罗尼集经八曰:“跋折罗吒诃沙身,唐云大笑金刚。”梵Vajra-aṭṭahāsa。

  【罢参】 (杂语)禅林之语。大事了毕,参禅罢休也。见象器笺十二。

  【罢参斋】 (仪式)参禅了毕,设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

  【罢讲】 (术语)经文等之讲义终了也。

  【罢讲斋】 (仪式)教家之人参禅有省悟之分,即罢讲教,而办斋供养大众也。见象器笺十四。

  【白白业】 (术语)色界之善业,其业之性亦善,果亦清净,故重白字,而谓为白白业。

  【白报】 (术语)善业曰白业,善业所感之清净果报曰白报。

  【白处观音】 (菩萨)又曰白住处菩萨。白衣观音之异名也。

  【白处尊】 (菩萨)白处观音也。

  【白槌】 (仪式)又曰白椎。凡鸣槌而白事者,皆是白槌也,然禅林独于开堂称为白槌,乃鸣槌一下,息静群喧,方白于众,谓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称之曰白槌,其次长老之对说终。白椎之人,更槌一下,白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是曰结槌。祖庭事苑八曰:“白槌,世尊律仪,欲辨佛事,必先秉白,为穆众之法也。今宗门白槌,必命知法尊宿以当其任。长老才据座已,而秉白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长老观机法会酬唱既终。复秉白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盖先德之真规皆不失佛意。且见丛林多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槌。”

  【白道】 (譬喻)清白之道路也。见“二河白道”条。

  【白叠释迦像】 (故事)经像初来之画像也。守伦法华经注曰:“摩腾法兰二梵僧齎白叠画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白马负至洛阳。”

  【白二羯磨】 (修法)众僧法三种之一。僧中辨事为一表白与一羯磨也。合白及羯磨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羯磨。故曰白一羯磨。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羯磨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羯磨,故曰白二。”参照白二羯磨项。

  【白法】 (术语)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钞上之三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业。”又白净之法也。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五十一曰:“后五百年,斗诤坚固,白法隐没。”

  【白饭王】 (人名)梵音Śukulodanarāja师子颊王之第二子,净饭王之弟,释尊之叔父也。

  【白分】 (杂名)白月也。见白月项。

  【白佛】 (仪式)白为表白之义,疏及回向之首,叹佛之语,谓之白佛。见象器笺十三。

  【白拂】 (物名)白毛之拂子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手执白拂。”见“拂子”条。

  【白盖】 (物名)金刚界之白盖,胎藏界之赤盖,皆以白红之羂为所张之天盖也。

  【白骨观】 (术语)即九想中之骨想也。为知无常而拂执着之念,故观白骨也。见“九想”条。

  【白毫】 (术语)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眉间有白色之毫相,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放之则有光明,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有一丈五尺。名白毫相。大般若三十一曰:“世尊眉间有白毫相,右旋柔软,如睹罗绵,鲜白光净逾珂雪等,是三十一。”嘉祥法华义疏三曰:“智度论出小乘人解白毫相云:舒之即长五尺,卷之即如旋螺。观佛三昧经云:为太子时长五尺,树下时长一丈四尺五寸,成道时一丈五尺。舒之表里有清彻白净光明,置之便失净光而卷缩在两眉之间。经或言:右旋宛转如日正中。或言:如天白宝。”佛说实经,放白毫之光者,表理之显明与白净。且表其法为诸教之源也。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嘉祥法华义疏二曰:“白毫者表理显明称白,教无纤隐为毫。”探玄记三曰:“眉间表中道一乘法也,白毫表无流证道白净法也。又白为众色本,故表此一乘为诸教源也。”

  【白毫之赐】 (术语)僧受用之物曰白毫之赐。佛藏经下曰:“或有比丘,因以爱我法出家受戒。于此法中勤行精进,虽诸天神诸人不念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终不念衣食所须,所以者何?如来福藏无量无尽。舍利弗!如来灭后,白毫相中百千亿分,其中一分供养舍利及诸弟子。舍利弗!设使一切世间人皆共出家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舍利弗!如来如是无量福德若诸比丘所得饮食及所须物辄得皆足。”释门正统三曰:“如来留白毫一分功德供养末世弟子。”

  【白和】 (术语)将成僧事,集僧告白其事使众和之也。

  【白鹤】 (杂语)譬娑罗树之白也,涅槃经一曰:“尔时拘尸那城娑罗树林变白,犹如白鹤。”

  【白黑布萨】 (行事)白月十五日(即阴历十五日)、黑月十四日或十五日(即晦日)两度之布萨也。白黑月之终,说戒经而清僧众,谓之布萨。律院之严制也。

  【白黑二鼠】 (譬喻)或喻昼夜,或譬日月。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曰:“昔日有人,行在旷野。逢大恶象,为象所逐,狂惧走突,无所依怙。见一丘井,即寻树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啮树根。此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龙,傍畏四蛇,下畏毒龙,所攀之树其根动摇。树上有蜜三渧,堕其口中。于时动树蹚坏蜂窠,众蜂散飞,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复来燃树。(中略)旷野者喻于生死,彼男子者喻于凡夫,象喻无常,丘井喻于人身,树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众蜂喻恶觉观,野火烧者喻老,下毒龙者喻死。”名义集五曰:“大集云:昔有一人,避二醉象(生死),缘藤(命根)入井(无常),有黑白二鼠(日月)啮藤将断。傍有四蛇欲螫(四大),下有三龙,吐火张爪拒之(三毒),其人仰望二象,已临井上,忧恼无托。忽有蜂过,遗蜜滴入口(五欲),是人唼蜜,全亡危惧。”(捡大集经不见此文)性灵集四曰:“四蛇相斗于身府,两鼠争伐于命根。”

  【白黑二业】 (名数)善业曰白。恶业曰黑。

  【白胶香】 (物名)娑罗树之胶乳也。大日经疏七曰:“白胶香是娑罗树汁。”

  【白脚师】 (人名)魏书释老志曰:“统万平惠始到京师,多所训导。时人莫测其迹,世祖甚重之。每加礼敬,始自习禅,至于没世,称五十余年未尝寝卧。或时既行,虽履泥尘,初不污足,色愈鲜白,世号之白白脚师。”

  【白芥子】 (故事)龙猛菩萨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天之铁塔,而传授密教(金刚顶经义诀),清辨论师以白芥子七粒,打开南印度执金刚神之岩窟,而入其中,待弥勒出世(西域记十)。盖芥子,梵名啰尔迦,非罂子粟,非蔓青子。加良志也。加良志者,其性辛且坚,备降伏之德用,故为打开铁石之相应物也。大日经义释曰:“啰尔迦此云芥子,其味辛辣,是降伏相应性类。”

  【白莲】 (植物)梵名分陀利Puṇḍarīka,此曰白莲华。

  【白莲菜】 (杂名)宋高宗绍兴初,吴郡延祥院沙门茅子元,曾学于北禅梵法王会下。依仿天台,出圆融四土图,晨朝礼忏文,偈歌四句,佛念五声,劝诸男女,同修净业,称为白莲导师。号其徒曰白莲菜(但吃菜不茹肉,故曰菜),亦曰茹茅阇梨菜。护生之一戒最谨之。见释门正统四,佛祖统纪五十四。

  【白莲华社】 (杂名)略曰白莲社。亦曰莲社。晋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集慧永慧持道生等名德,刘遗民宗炳雷次宗等名儒缁素一百二十三人,于无量寿佛像前,建誓而修西方之净业。以寺多植白莲,故名莲社。又为愿求莲邦之社团,故名。释氏要览上曰:“彼院多植白莲,又弥陀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之,故称莲社。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莲华,故名之。”正字通曰:“团结共事者亦曰社。”僧史略下曰:“晋宋间有庐山慧远法师,化行浔阳。高士逸人,辐辏东林,皆愿结香花。时雷次宗、宗炳、张诠、刘遗民、周续之等,共结白莲华社,立弥陀像,求愿往生安养国,谓之莲社。社之名始于此也。”

  【白莲华座】 (物名)称胎藏界曼荼罗第一院中胎法界莲华之藏。

  【白莲教】 (杂名)伪托佛教之邪教也。其教始于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诡言弥勒佛下世,白莲华开,以焚香诵经惑愚民,言可救劫。转辗相煽,遂成大乱,而元以之亡。明代有唐赛儿王森徐鸿儒等,至清代,其萌蘗日炽。又变为清水八卦荣华红阳白阳青莲红莲等名目。不可究诘。乾隆三十九年寿张王伦以清水教倡乱。舒赫德平之。四十年又有刘松刘之协等以持斋治病惑众。事发被捕。而党徒四起。以色分号。其最著者为齐王氏姚之富徐天德王三槐等,蔓延川湖陕数省。至嘉庆七年,始得额勒登保德[木*咢]太杨遇春等肃清之。十六年西巡,又有林清李文成之变,是为天地八卦教。清党潜伏禁城起事。文成在滑县应之。幸即事败。就擒伏法。而根株未绝,酿成义和团。遂有庚子之变。按沈氏涛瑟榭丛谈,载元英宗至治二年,禁白莲佛(即白莲教,见元史),则其来久矣。录此以着邪匪伪托于佛之谬妄。

  【白莲社】 (杂名)见“白莲华社”条。

  【白莲社七祖】 (名数)宋四明石芝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之高德,立莲社之七祖。始祖庐山辨觉正觉圆悟法师(慧远),二祖长安光明法师(善导),三祖南岳般舟法师(承远),四祖长安五会法师(法照),五祖新定台岩法师(少康),六祖永明智觉法师(延寿),七祖照庆圆净法师(省常)。见佛祖统纪二十六。

  【白莲社十八贤】 (名数)白莲社中,缁白之翘楚有十八人,称十八贤:一东林慧远法师,二西林慧永法师,三慧持法师,四道生法师,五昙顺法师,六僧叡法师,七昙恒法师,八道昺法师,九昙诜法师,十道敬法师,十一觉明法师,十二佛驮跋陀三藏,十三刘程之,十四张野,十五周续之,十六张诠,十七宗炳,十八雷次宗。见佛祖统纪二十六,莲宗宝鉴四。

  【白莲之交】 (杂语)谓白莲华社也。

  【白林】 (地名)白鹤林也。即娑罗林。广弘明集二十曰:“白林将谢青树已列。”见“白鹤”条。

  【白鹭池】 (地名)大般若经四处十六会之一处也,在王舍城竹林园中。五百九十三卷至六百卷,说于此处,即十六会中之第十六会也。大般若五百九十三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树中白鹭池侧,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白鹭池经】 (经名)般若经之异名。以大般若经之第十六会,在白鹭池之侧说之故也。

  【白缕三昧】 (术语)五种三昧之一。见“三昧”条。

  【白马】 (杂名)天竺国。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诸处多取此名焉。见唐高僧传。

  【白马寺】 (寺名)在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于鸿胪寺。遂取寺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光明。胡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明帝崩,起祇洹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寺上经函,至今犹存。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

  【白衲】 (衣服)白色之僧衣也。是为非法。僧史略上曰:“近有衣白色者,失之太甚。佛记袈裟变白,不受染色,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禅客多搭白衲。”

  【白拈】 (杂名)白拈贼之略。

  【白拈贼】 (杂名)白者空之义,拈者,以指取物也。手不持一物,指尖盗拈人物,更不留盗之形迹,谓之白拈贼,贼手之最巧者也。如不持刃物而战曰白战,以柔道杀人曰白折。联灯九曰:“雪峰云:临济大似白拈贼。雪窦云:夫善窃者鬼神不知,既被雪峰觑破,临济不是好手。”无准录临济赞曰:“窃不见踪,败不见赃。是真白拈,其谁与当?”

  【白牛】 (譬喻)法华经所说三兽之一。以譬一乘法。见“大白牛车”条。

  【白牛无角】 (杂语)马也。

  【白瞿】 (杂语)瞿,梵语,转为九义,中有兽之一义(见瞿条),白瞿即白兽也。

  【白伞佛顶】 (菩萨)又曰白伞佛顶,大日经疏五作白伞。同十六作伞。字典曰:“伞盖也。”即白伞盖佛顶也。

  【白伞盖佛顶】 (菩萨)Sitātapatroṣṇiṣa,五佛顶尊之第一也,大日经及疏略曰白伞。释迦如来顶上化现作轮王形,顶有重髻之尊体,谓之佛顶尊。白伞盖者,佛之净德覆一切之义也。黄色,持莲华,上有白伞盖,号为异相金刚。大日经疏五曰:“如来五顶,第一白伞。”轨曰:“白伞坚慧风镇定,常覆如盖。”大日经义释七曰:“此则如来众相之顶,以白净大慈悲遍覆法界。”有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一卷。

  【白伞盖神咒】 (真言)又曰佛顶咒。白伞盖者,佛顶尊之名也。白伞盖佛顶尊所说之陀罗尼,名为白伞盖神咒。首楞严经所说总有四百二十七句。其中最后之八句,称为心咒,特念诵之。梵名萨怛多般怛罗。译为白伞盖,与妄染不相应为白,遍覆一切为盖,即如来藏心也。楞严经七曰:“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间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同长水疏曰:“萨怛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曰白。遍覆一切法,故云盖。从此流演秘密神咒,故云咒心。”

  【白蛇印】 (印相)诸龙印也。见印田。

  【白身观音】 (菩萨)Svetabhagavatī,胎藏曼荼罗观音院中之一尊也。秘藏记末曰:“白身观自在菩萨浅黄色,左手持莲华。”

  【白四】 (术语)白四羯磨也。

  【白四羯磨】 (术语)Jñap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众先告白其事,曰白。次三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三羯磨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三度之羯磨曰白四羯磨。是最重之作法也。羯磨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忏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三羯磨量可,方能成遂,故曰白四。亦以一白三羯磨通为四也。”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五曰:“白四受戒、忏重、治举、诃谏等,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自非一白告知,三法量可,焉能辨得?以三羯磨通前单白故云白四。”

  【白俗】 (杂语)白衣之俗人也。印度之俗人,多着白服,故亦曰白衣。参照“白衣”条。

  【白塔】 (杂名)白色之塔也。北京有白塔寺。

  【白檀】 (植物)香木名。白色之旃檀也。旃檀有赤白黑紫等之别,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为摩罗度,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见“旃檀”条。

  【白夏】 (术语)夏安居中日日警告大众而劝精进也。行事钞上四之二曰:“安居上座于一切僧集时、食时、粥时、浆时,应白言:尔许时已过,余有尔许时在。若行此等行法者,是名僧父母,亦名僧师。”同资持记曰:“于小食上维那打槌告云:白大众,安居已过一日,余有八十九日在。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余日准此加减)。”禅林类集十四曰:“世尊在摩羯陀国,为众说法,是时将欲白夏。”

  【白香象菩萨】 (菩萨)维摩经之同闻众。

  【白象】 (故事)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众妙香,散天妙华。随从菩萨。”普曜经曰:“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宗轮论曰:“一切菩萨,入母胎时,作白象形。”同述记曰:“以象调顺,性无伤暴有大威力如善住龙,故现此仪。意表菩萨性善柔和有大势,师子王等虽有威力然多杀伤,故圣不现师子形。”又象为普贤菩萨所乘。是表菩萨之大慈力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普贤观经曰:“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止观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头上有三人,一持金刚杵,一持金刚轮,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无漏顶。”

  【白心】 (术语)清净之苦心也。

  【白学黑学】 (杂语)宋书天竺迦毗黎国传曰:“慧琳者,秦郡人。姓刘氏,少出家,住冶城寺。尝着均善论,其词曰:有白学先生,以为中国圣人经纶百世,其德弘矣。智周万变,天人之理尽矣。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叡迪哲,何负于殊伦哉!有黑学道士陋之,谓不照幽冥之途,弗及来生之化,虽尚虚心,未能虚事,不逮西域之深也。于是白学访其所以不逮云尔。”

  【白业】 (术语)对于黑业之称,总谓善业。以善为清白之法,又感清白无垢之果故也。大乘义章七曰:“善法鲜净,名之为白。”毗奈耶杂事八曰:“大王当知白业白报,黑业黑报,杂业杂报。是故应舍黑杂二业,当修白业。”

  【白衣】 (杂名)俗人之别称。以天竺之波罗门及俗人,多服鲜白之衣故也。以是称沙门,谓之缁衣,或染衣。西域记二曰:“衣裳服玩无所裁制,贵鲜白,轻杂彩。”道宣律师感通录曰:“白衣俗服,佛严制断。”涅槃经疏十四曰:“西域俗尚穿白,故曰白衣。”遗教经曰:“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维摩经方便品曰:“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智度论十三曰:“白衣虽有五戒,不如沙门。”

  【白衣大悲咒】 (杂语)白衣观音之陀罗尼也。大日经普遍真言品为白处尊真言而出之。

  【白衣观音】 (菩萨)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为白衣。以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啰嚩悉宁,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啰嚩悉宁,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亦戴天发髻冠,袭纯素衣,左手持开敷莲华,从此最白净处出生普眼,故此三昧名为莲华部母也。同十曰:钵头摩,白花也。摩利你以波头摩为鬘,因以为名也。即是此摩利你,是处义住义也。(中略)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苏婆呼经下曰:“半拏啰嚩徙宁,此云服白衣。”不空羂索经二十二曰:“半拏罗婆徙你白衣观世音菩萨,手执莲华。”秘藏记末曰:“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白一羯磨】 (术语)又曰白二羯磨。戒律之法,将于寺中行法务,随事而集寺中之僧众。先示其事,表陈其次第,是曰白,更使量事之可不,方能成立,曰羯磨。羯磨译言作业,言使有作业之功之言辞也。以如是一白辞与一羯磨辞而成事,故曰白一羯磨。又合白与羯,故又曰白二羯磨。白一白二,其意一也。业疏上曰:“初牒事表陈,劝僧和忍,名之为白。即是成遂有作业之功,名为羯磨。(中略)须一白牒事陈情,一羯磨量其可不方能成遂,故曰白二羯磨。计又应名白一羯磨,以白与羯磨双建其功,故曰白二也。”梵Jñaptīdvitīyā-karmavacanā。

  【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 (经名)三卷。赵宋施护译。佛对二婆罗门语四姓之缘起,即出家证果。与长阿含四姓经同本。

  【白月】 (杂语)又曰白分Śuklapakṣ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ṛṣṇapakṣ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

  【白云】 (人名)宋舒州白云山守端禅师为杨岐会之法嗣,五祖演之师也。见续传灯录十三。

  【白云菜】 (术语)谓白云宗之徒众。菜者,吃菜之道民也。见白云宗项。

  【白云宗】 (流派)宋白云庵清觉,于禅门立一宗,取所居名为白云宗,其徒众谓为白云菜。释门正统四曰:“白云者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称鲁圣之裔,来居杭之白云庵。涉猎释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两宗,造论数篇传于流俗,从者尊之曰白云和尚。名其徒曰白云菜,亦曰十地菜。”释氏稽古略四曰:“灵隐圆明童禅师以寺后白云山庵居觉,玄化开阐,乃自立宗,以所居庵名为号曰白云宗。”(依稽古史略所记则堂堂之大宗师也)。

  【白赞】 (术语)白为表白。赞为赞叹。赞佛德之语名为白赞。又白佛叹佛赞也。见象器笺十三。

  【白真】 (仪式)又曰叹真。祖师忌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谓之白真。表白于真影之义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曰:“维那白真宣疏。”

  【白足】 (杂语)沙门昙始,关中人,以鸠摩罗什为师,多异迹,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时称为白足和尚。见高僧传及鸡跖集。后因谓僧为白足。刘禹锡诗曰:“都人礼白足。”李商隐诗曰:“白足禅僧思败道。”

  【白足阿练】 (杂语)即白足和尚。法苑珠林谓之白足阿练。见“白足”条。

  【白足和尚】 (杂语)见白足项。

  【百八法明门】 (名数)明者,智慧之异名也,除众生昏闇,使通达一切法之法门有百八种。第一正信法明门,乃至第百八不退转地法明门也。见佛本行集经六,三藏法数五十。

  【百八烦恼】 (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有集。一根有六。六根合为三十六,配之于心意识之三世而有百八,是为百八烦恼,经中就五十法一一举此百八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毗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七十五法曰:“本惑九十八随眠加十缠云百八也。”

  【百八结业】 (名数)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三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者,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中略)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瞋痴慢。上二界各除瞋一,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加十缠,合前都有一百八也。”木槵子经曰:“当待断除百八结业。”

  【百八句】 (杂名)楞伽经之首,大慧菩萨以百八句问一切大乘之法门,佛以百八句答之。楞伽经注解一曰:“此一百八义,文有三段:始则大慧请问,中则如来领释,然所问所领皆无伦次,故不可以定数开合而论之。至后乃结指显示一百八句,句句遣着。然而不多不少数至此者,盖表对百八烦恼成百八法门也。”

  【百八名赞】 (杂名)金刚界仪轨所出之十六大菩萨赞也,亦出于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又有别尊之百八名赞,即金轮之百八名赞,毗俱底之百八名赞、圣观音之百八名赞等。

  【百八牟尼】 (物名)谓念珠也。

  【百八三昧】 (名数)佛大品般若经,摩诃衍品说百八种之三昧:“一首楞严三昧,(中略)百八离着虚空不染三昧。”智度论五曰:“般若波罗蜜摩诃衍品中略说则有一百八三昧,初名首楞严三昧,乃至虚空不染不着三昧,广说则无量三昧。”同四十七曰:“百八三昧佛自说其义,是时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则不然,论者重释其义,令得易解。”

  【百八兽】 (名数)于三十六兽各开三兽为百八,止观列记其名。

  【百八数珠】 (杂名)数珠之种类有九种。其中特以百八之一种,为之根本。瑜伽念诵经曰:“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表无量寿,慎莫蓦过越法罪。”【百八数珠】(物名)木槵子经言贯木槵子一百八颗为数珠,以之念三宝,则退治百八之结业,而得无上之胜果,是数珠之起因也,然则百八之数,对于百八之结业即百八之烦恼也,又表示百八尊之功德也,又表示百八三昧之功德也,又表示本有修生之五十四位也。见“数珠”条。木槵子经曰:“佛告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但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磨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中略)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

  【百八丸】 (杂名)清异录曰:“和尚市语以念珠为百八丸。”念珠之数百有八,故云:亦曰百八牟尼。

  【百八消灾】 (修法)诵消灾咒一百八遍也。

  【百八钟】 (术语)晨昏大钟,打之一百八下也。敕修清规法器章曰:“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其百八之数,支那之世典以为合所谓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而成百八者。群谈采余曰:“钟声晨昏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有二十四气,又有七十二候,正得此数。”或以醒一百八烦恼之睡云。【百八钟】(仪式)昏晓两时鸣大钟一百八声,自百丈之清规为始。后世略之,有唯于晓时鸣百八声者,有鸣于昏晓者。但元朝之晓,一般鸣一百八。是称赞百八尊之功德,又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之表示也。敕修清规曰:“大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引杵宜缓,扬声欲长。凡三通,各三十六下,总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紧。”然百八之数,谓为醒百八烦恼之睡者,通说也。

  【百八尊】 (名数)金刚界曼荼罗中之一百八尊也。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十二供养,谓之三十七尊。加以贤劫之十六菩萨,为五十三尊。又加以外金刚部之二十天,为七十三尊。再加以五顶轮王,十六执金刚,十波罗蜜,地水火风之三十五尊,为百八尊,出于出生义。

  【百宝轮掌】 (术语)百宝为贵重之称,轮掌者佛之手足中心各有一千辐轮相,故云。

  【百本论师】 (人名)与百本疏主同。

  【百本疏主】 (人名)又曰百本论师。慈恩大师窥基造百部之疏,时人称为百本疏主。宋僧传四(窥基传)曰:“造疏计可百本。(中略)凡今天下佛寺图形号曰百本疏主真。”佛祖统纪二十九曰:“撰述疏钞及于百部,时号百部论师。”

  【百不会】 (术语)见“百不知”条。

  【百部疏主】 (人名)与百本疏主同。

  【百不知】 (术语)又曰百不会。一切不知不会也,所谓非思量底。莫妄想也。大慧普说上曰:“你要真个参,但一切放下,如木死人相似,百不知百不会,蓦地向不知不会处得个一念子破,佛也不奈你何。”

  【百城】 (传说)善财童子之故事也。华严经入法界品明善财童子依弥勒菩萨之教,渐次于南方经由百十余城参五十三善知识而问法是也。性灵集七曰:“故能访朋百城,勇锐之心弥励。”

  【百尺竿头】 (杂语)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百大劫】 (术语)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为种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之时量也。见“百劫”条。

  【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名数)大乘所说见思之惑数也。见见思条。

  【百二十八使】 (名数)大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百二十八使】(名数)与百二十根本烦恼同。

  【百二十八尊】 (名数)见“三十七尊”条。

  【百二十妙】 (名数)本迹二门,各有十妙。经心与佛及众生而为六十,加之以相待绝待。乃为百二十妙。

  【百二十岁寿命】 (传说)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于众人,其寿命亦超过之,为百二十岁。只为末世之弟子,减第三分(三分百二十岁),八十入灭。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为众生弃舍身寿命,为增三精气,悲愍众生故,舍身寿第三分,令我法海满,洗浴诸天人。”大毗婆沙论百二十六曰:“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五分寿。有作是说:诸佛世尊舍第三分寿。若说诸佛舍第三寿者释迦牟尼佛寿量应住百二十岁,舍后四十但受八十。(中略)若说诸佛舍第五寿者,释迦牟尼世尊所感寿量应住百岁。舍后二十,但受八十。”

  【百法】 (名数)唯识宗于说明世间出世间之万象用之。如俱舍之七十五法。一心法八,即八识也(俱舍为一参照各项)。二心所有法,其中遍行与别境,俱舍之大地法也。次下两者稍有广略。参照“七十五法”条。

  【百法界】 (术语)地狱乃至佛之十法界,互为相具,即百法界也。一法界,各具十如是,故百法界有千如是,即百界千如也。法华玄义二曰:“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

  【百法论】 (书名)百法明门论之略称。

  【百法明门】 (名数)菩萨于初地所得之智慧门也。明者慧也,门者入也,又差别也。慧能通入百法之真性,故曰明门,又百法之慧各有差别,故曰明门,其百法有二解,一菩萨璎珞经所说十信之百法,一百法明门论所说五位之百法。十信之百法,菩萨于初住之位,修互具之十信,是名百法明门。五位之百法,心心所等之百法也。璎珞经上曰:“未上住前,有十顺名字。菩萨常行十心,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定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舍心愿心。佛子修行是心,若经一劫二劫三劫乃得入初住位中,住是位中增修百法明门。所谓十信心,心心各有十,故修行百法明门。”观经妙宗钞下曰:“三劫游历十方,供佛闻法,进入道种。登于初地,此地即得百法明门,言百法者如百法论所出名数。”洞空之观经会疏曰:“入初地心,明了五位百法明门。(中略)若依璎珞,初住所得百法明门,别有名数。”璎珞经所说之初住,为圆位,即别教之初地也。

  【百法明门论】 (书名)具名大乘百法明门论。一卷,唐玄奘译。自瑜伽论本事分中略录百法之名数者。本论各家之注述如下:百法明门论解二卷,附科文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普泰增修。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唐普光撰。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百法论义一卷,明德清述。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释。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明昱赘言。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百法五位】 (名数)大乘唯识宗立一切法为百法,分别之为五位。

  【百非】 (术语)百者,举大数也。非者,非有非无等,为非认也。涅槃经二十一曰:“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中略)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此中列三十一非)。三论玄奘义曰:“牟尼之道,道为真谛,体绝百非。”同上曰:“若论涅槃,体绝百非,理超四句。”演密钞二曰:“离诸过罪者,离四句百非也。”涅槃经金刚身品就如来之金刚身出实数之百非。孤山着有百非钞一卷。

  【百佛名经】 (经名)一卷,隋那连提耶舍译。

  【百福相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三量请问如来。佛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乃至如来三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也。

  【百福庄严】 (术语)菩萨三大阿僧祇劫之后,更于百大劫之间种可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一一各种一百福,是曰百福庄严。即以一百庄严一相也。智度论四谓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问曰:三十二相之业可种何处?答曰:在人道中阎浮提男子身,遇佛出世而种。佛不出世,不得种缘。问曰:几许为一福德?答曰:有人言于转轮圣王四天下,受福乐之业。名为一福业。如是百福成一一相。问曰:菩萨几时能成满三十二相?答曰: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释迦牟尼菩萨九十一大劫行而办三十二相。

  【百福庄严相】 (术语)如来之三十二相,为一一以百福之业因感得者,故曰百福庄严之相。法华经方便品曰:“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心地观经一曰:“金光百福庄严相,发起众生爱乐心。”

  【百福庄严相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同人译之百福相经同本。字稍有增减。

  【百光遍照王】 (佛名)大日如来也。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以此自加持故即成毗卢遮那身也。”

  【百光王遍照真言】 (真言)南摩三曼多勃驮喃。

  【百会】 (杂名)谓人之顶上也。一身之精要,归于此处,故名百会。又释迦之异名。时处轨以五佛布于身之五处时,以释迦布于顶上,百会为顶上之异名,故谓释尊曰百会。见秘藏记钞三。

  【百即百生】 (术语)专修念佛之行者,百人得百人往生也。往生礼赞曰:“应知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

  【百讲】 (行事)谓百座之仁王讲也。见“百座仁王讲”条。

  【百劫】 (术语)小乘之菩萨,终三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于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三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三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于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于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赞叹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见“底沙”条)。九十一劫而成佛云,又大乘集四处之超劫为四十劫之超劫。是俱舍论之说也。涅槃经说为雪山童子时,为半偈舍全身,依此功德超十二劫。此初僧祇中之事也。见“雪山童子”条。又,瑞王经说为摩纳仙人时布发掩泥,供养燃灯佛,依此功德超八劫,是二僧祇中之事也,见“燃灯佛”条。又,金光明经说为萨埵王子时,舍身投饿虎,依其功德超十一劫。此第三僧祇中之事也。见萨埵童子条。而大乘于三祇之外,不立百劫,以此九劫摄于第三劫中也。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以求正法因缘故,十二劫超生死苦。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燃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昔为萨埵王子时,舍所爱身投饿虎。自利利他因缘故,十一劫超生死因。七日翘足赞如来,以精进故超九劫。”

  【百界】 (名数)天台所说。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十界中之各界皆具有十界,故以十界乘十界而为百界也。

  【百界千如】 (术语)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为十如,盖一界为十如则十界为百如,百界为千如也,乘之以三世间,则为三千,台家所谓三千之诸法是也。观此三千之法为一念具足,即一念三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三千之性相。惟具略异耳。法华玄义二曰:“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祇百界千如,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曰:“此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十法界则有百法界千如是。”参照“一念三千”条。

  【百卷钞】 (书名)日本真言宗觉禅着。百十一卷。亦云觉禅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百录】 (书名)国清百录之略称。

  【百论】 (书名)二卷。提婆菩萨造,天亲菩萨释,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依提婆之梵本,原有二十三品,每一品有五偈(三十二字为一偈),合有百偈。故称百论。然译者略后十品,现本只存前十品。且依天亲之注解,罗什之翻译,句数稍为增减。现品之偈数无定矣。百论僧肇序曰:“论凡二十品,品各五偈。后十品,其人以为无益此土,故阙不传。”百论嘉祥疏一曰:“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

  【百门学处】 (术语)以百光遍照真言王暗字所生之百字,遍布于一身也。大日经六曰:“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佛所说心。”

  【百目】 (物名)土制之灯笼也,多穿小孔,故曰百目。毗奈耶杂事十三曰:“苾刍夏月然灯损虫。佛言:应作灯笼,(中略)应作百目瓶。苾刍不知云何应作。佛言:令瓦师作如灯笼形,傍边多穿小孔。”

  【百衲衣】 (杂语)僧衣也。衲谓补缀。百衲衣。极言其补缀之多也。智度论曰:“比丘曰:佛当着何等衣?佛言:应着衲衣。”

  【百譬经】 (经名)百喻经之异名。

  【百千万劫】 (术语)劫者分别世界成坏之时量名,经其劫百千万,则曰百千万劫。白乐天句曰:“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百千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有三咒。谓可书而供于塔中。

  【百日】 (杂语)北史胡国珍传曰:“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人斋。百日,设万人斋。”王元威传曰:“献文百日,元威自竭家财,设四百人斋。”万斯同群经杂说曰:“汉明帝营寿陵之诏,有云过百日惟四时设奠。百日之说,始见于史。意者尔时佛法初入,明帝即用其教耶。开元礼卒哭篇注,有古之祔在卒哭,今之百日也,二语。此可为唐用百日之据。”

  【百日经】 (行事)限百日之期而书写经文也。

  【百僧】 (仪式)法华讲等大法会,七僧要讲师读师等七役,外加伴僧为一百四,是为百僧。

  【百僧供】 (仪式)请百僧而供斋也。

  【百十二使】 (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分类也。

  【百四十不共法】 (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具曰四一切行净,一身净,永断习气,得清净之气,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名为身净。二缘净,神通自在,名为缘净。三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名为心净。四智净,知一切法。无有挂碍,得自在智,知一切法行,名为智净。三念处者,一众生于如来之说法,至心听受,心得欢喜,受诸安乐,如法住而不违佛教,佛不以为喜,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二众生不信受如来之说法,虽有违反所说,佛不以为瞋,无有愁恼,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三众生中有听如来之说法者,有不听者。不喜听者,亦不愁不听者,修集舍心,不失正念,亦不放逸。见菩萨戒经九(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不护以下见各项)。

  【柏庭】 (人名)宋上天竺寺善月,字光远,号柏庭。月堂慧询之法嗣也。淳佑元年寂,寿九十三。所著楞严玄览,金刚会解,圆觉略疏,楞伽通义,因革论,简境十策,三部格言,金錍义解,宗教玄述,仁王疏记,附钞笺要,皆行于世。自余之杂制,名曰绪余集。见佛祖统纪十九。

  【百万遍】 (行事)唱弥陀之名号百万遍也,满百万遍者。必得往生,唐道绰禅师依木槵子经,检得百万遍之文,会之于阿弥陀经之七日念佛,七日不断,即满百万遍。自修之也。伽才净土论上曰:“如经说:若人念阿弥陀佛得百万遍已去,决定得生极乐世界。绰禅师检得此经,若能七日念佛即得百万遍也,由此义故经中多道七日念佛也。”同下曰:“问曰:经虽说七日念佛即得往生,未知念几许佛名得往生也。答曰:如绰禅师检得经文,但能念佛一心不乱得百万遍已去者,定得往生。又绰禅师依小阿弥陀经七日念佛检得百万遍也。是故大集经、药师经、小阿弥陀经、皆劝七日念佛者,此意明矣。”

  【百味】 (饮食)百种之好味也,百者就大数而言。无量寿经上曰:“如是诸佛,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梵网经下曰:“日日三时供养三两金百味饮食。”

  【百一病恼】 (名数)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生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为灾,百一病恼。”

  【百一供身】 (名数)又曰百一物,百一众具。三衣六物之外,一切资道之什具也。百者概称多数之名,非限于百。为比丘者于三衣六物之外,种种之什器,唯得蓄一个。是曰百一供身。其一个之外,名为长物。长物者,不行名为说净之一种法,则不得蓄之。然比丘之根性有三品,上品但蓄三衣,中品更蓄百一,下品更蓄长物。行事钞下曰:“百一供身,令受持之。长物及余,令说净蓄。萨婆多云:百一物各得蓄一,百一之外皆是长物。”同资持记曰:“百一供身谓时须要用者,长物局衣,更收钱榖等物故云及余也。”释氏要览中曰:“百一物大概之辞也。萨婆多论云:百物各可蓄一也。”

  【百一羯磨】 (书名)百一之义,如百一供身之百一,其法数多,故曰百。其数多之法各有一种之羯磨,故曰百一羯磨,羯磨者。僧中作事,求众同意赞成,而成就其事之作法也。有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之二部。

  【百一物】 (名数)与百一供身同。

  【百一众具】 (名数)与百一供身同。

  【百喻伽陀经】 (经名)胜军化世百喻伽陀经之略名。

  【百喻经】 (经名)二卷,萧齐求那毗地译。设一百喻,喻道法邪正等之事。末结曰:“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

  【百缘经】 (经名)撰集百缘经之略名。

  【百杂碎】 (杂语)细碎其物也。传灯录七大梅章曰:“庞居士因问大梅常和尚,久闻大梅,未审梅子熟未也?师云:何处着觜?居士云:百杂碎。师展手云:还我核子来。居士无语。”

  【百丈】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百丈忌】 (行事)正月十七日也。百丈怀海禅师始创禅林之清规,时在住持之职。故特修百丈忌。

  【百丈清规】 (书名)画唐百丈山怀海禅师之禅门规式者,称为古清规,今不传。后元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改修之。称为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世所传者是也。

  【百丈三日耳聋】 (公案)百丈再参马祖之顷,祖见丈来。拈禅床角头拂子竖起。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侍立片时,祖曰:你已后将什么为人?丈挂拂子于旧处。祖即振威一喝,丈大悟。后来谓黄檗云:我当时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不觉悚然吐舌。见传灯录六,百丈传,会元三大智章。

  【百丈野狐】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师使维那白槌告众曰: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亦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欲转转不错,作个什么?师曰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师与一掌。师打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见会元三,大智章,从容录八则,无门关二则。

  【百众学】 (名数)突吉罗Duṣkṛta罪之戒法也。突吉罗译言恶作,就所防之过而立名。梵曰式叉迦罗尼,此译应当学。就能治之行而立目,此戒轻微,难持易犯,为常须念学者。故特以学名之。其戒相无量,故曰众。其中今惟举百戒,故曰百众学。行事钞中一曰:“四分律戒本云:式叉迦罗尼,义翻为应当学,胡僧云守戒也。此罪微细,持之极难,故随学随守以立名。”同资持记曰:“善见云:式叉云学,迦罗尼云应当,今回其语顺此方言。(中略)疏云:若就所防,应名众突吉罗,今就能治行以立目也。”同中三之四曰:“罪无限量故云众,易犯难持故令学。”梵Śiksākaraṇīya。

  【百字论】 (书名)一卷,提婆菩萨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一论有百字,故名百字论,破我见等。译师之归敬颂曰:“我今归依聪叡师,厥名提婆有大智。能以百字演实法,除诸邪见向实相。”

  【百座不动法】 (修法)设百座而念诵不动之修法也。

  【百座仁王讲】 (行事)一日设百座而讲仁王经也。百座之法。经中所说也。

  【百座文殊法】 (修法)设百座而念诵文殊之修法也。

  【百座药师讲】 (修法)设百座而讲药师经也。

  【拜】 (杂语)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玆将拜法详述如下:一、两手合掌,当胸,站于蒲团之前。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此为一把左掌不动),两膝跪于蒲团。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此为一把)。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此为半把故拜之俗名谓之两把半),两掌相离约六寸。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六、以两手掌向里面翻转,以手心向上(在当时即以两手接佛足故曰头面礼足)。七、以两手曲指成拳,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八、头离蒲团。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递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拜毕后,尚有一礼,如世俗之作揖,名曰问讯。拜毕时,两手尚合掌当胸。即以所合之两掌向下(是时鞠躬),过膝约一寸。以右掌置于左掌之内。叠成一拳。从下向上,与眉齐(是时已直其躬),再以两手所叠之拳放直,当胸。手心向上。右手叠置左手之上。两大指相接。此即弥陀手印也。此为拜佛礼毕。余详五体投地及问讯条。

  【拜忏】 (杂语)释氏礼佛为人忏悔。俗谓之拜忏。因沿称其所诵经典亦曰忏。其事始盛于南朝梁武帝时。今所传梁王忏是也。文言谓之礼忏。梁书庾说传。晚年以后。尤遵释教。宅内立道场。环绕六时。礼忏不辍。

  【败根】 (术语)又云败种。谓声闻、缘觉二乘,永不成佛,于法华以前入于灰身灭智之涅槃,自认永不成佛者,毫不生求菩提之心也。因而譬以废坏之草木根及种子。三论玄义曰:“大品呵二乘为痴狗,净名贬声闻为败根。”维摩经不思议品曰:“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涅槃经如来性品曰:“如焦种虽遇甘露,百千万劫终不生芽。”止观八曰:“焦种不生,根败难用。”玄义九曰:“堕三无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败种,再不还生,智医摄手,方药无用。

  【败坏菩萨】 (术语)菩萨之败坏佛种者。智度论二十九曰:“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

  【稗沙门】 (杂名)谓僧之无行者。宝积经曰:沙门在于众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见时,谓尽是沙门。而彼人实非,是名稗沙门。譬如麦田中生稗麦也。见容斋随笔。

  【稗稊】 (譬喻)稗似禾之谷而非者,稊者似稗而杂生于地之秽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彼人于佛法中无所住无所增长。譬如农夫田苗稊稗参生,苗叶相类不别而为妨害,乃至秀实方知非谷之异。既知非谷即芸除根本,何以故?恐害善苗故,比丘亦复如是。”

  【拜愿】 (杂语)宣府志曰:“市人于五月十三日为父母妻子或已身疾病,具香纸牲醴于城隍庙拜祷。自其家门,且行且拜,至庙乃止,谓之拜愿。今各处皆沿其风。”

  【败种】 (术语)见“败根”条。

  【败种二乘】 (术语)见“败根”条。

  【班禅额尔德尼】 (杂名)即班禅喇嘛也。西藏新志中曰:“班禅额尔德尼,世在后藏之札什伦布传灯承继者也,统治后藏全体。虽隶属达赖喇嘛,然其人民对于后藏国王兼法王,有至尊敬之意。按班禅额尔德尼者,藏语智识或文字宝珠之意。”余见“达赖喇嘛”条。

  【班禅喇嘛】 (职位)Panchen-blāma,位在达赖喇嘛之次。见班禅额尔德尼项。

  【般呾罗】 (杂名)悉怛多般怛罗Sitātapattra之略名,白伞盖咒之梵名也。首楞严经七曰:“一向持佛般怛罗咒。”同长水疏七曰:“悉呾多般怛罗,云白伞盖,即指藏心。”

  【般迦舍末底】 (术语)Prakāśamati,沙门名,译曰照慧。见求法高僧传二。

  【般剌蜜帝】 (人名)梵僧名。译曰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之制旨道场译首楞严经十卷。见宋高僧传二。梵Paramiti(Pramiti)。

  【般那摩】 (植物)与钵纳摩同,译曰莲华。陀罗尼集经四曰:“般那摩印,唐云莲华印。”梵Padma。

  【般泥洹】 (术语)Pariṁrvāṇa,与般涅槃同,入灭也。

  【般泥洹后灌腊经】 (经名)般涅槃后灌腊经之本名。

  【般泥洹经】 (经名)二卷,失译。与佛般泥洹经同本异译。

  【般涅槃】 (术语)译为入灭。常略曰涅槃。见“涅槃”条。俱舍光记二十三曰:“梵云般涅槃。槃,此云圆。涅槃,此云寂。”

  【般涅槃后灌腊经】 (经名)般泥洹灌腊经之异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佛灭后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浴佛陈供之法。

  【般涅槃那】 (术语)译为入灭息。常略曰涅槃。见“涅槃”条。

  【般若】 (人名)Prajñā,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ñā,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般若跋摩】 (人名)Prajñāvarman,高僧名。译曰慧甲。见求法高僧传上。

  【般若波罗蜜】 (术语)Prajñāpāramitā,新译家谓为般若波罗蜜多。于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中,皆为第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经中,虽说六波罗蜜,然以般若为诸波罗蜜中之最第一、故特标般若波罗蜜之名。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译为度或到彼岸。照了实相之智慧,为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岸之船筏,故谓之波罗蜜。智度论十八曰:“问曰:云何名般若波罗蜜?答曰:诸菩萨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多】 (术语)见“般若波罗蜜”条。

  【般若波罗蜜多藏】 (术语)六波罗蜜经所说五藏之第四。见“五藏”条。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印相)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于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遍,结此印,诵此陀罗尼,而行法之行者,即变成般若波罗蜜菩萨,为一切诸佛之母。见仁王般若念诵法。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之异名。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图像)于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众宝璎珞,遍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系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箧,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于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遍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遍于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为众生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之法,皆使悟解也。见仁王般若念诵法。陀罗尼集经三画大般若像法曰:“其菩萨身,除天冠外身长一肘,通身白色,面有三眼,似天女相,形貌端正如菩萨形。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头戴天冠,作簸箕光,其耳中着真珠宝珰,于其项下着七宝璎珞,两臂作屈,左臂屈肘侧在胸上,其左手仰五指申展,掌中画作七宝经函,其中具有十二部经,即是般若波罗蜜多藏。右手垂着右膝之上,五指舒展,即是菩萨施无畏手。(中略)菩萨右厢安梵摩天,通身白色,耳着宝珰,其项上着七宝璎珞,立叠毹上。(中略)菩萨左厢安帝释天,通身白色,耳着宝珰,其项上着七宝璎珞,立叠毹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名)见“般若心经”条。

  【般若波罗蜜多咒】 (真言)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集经第三亦说此咒。见“心经”条。

  【般若部】 (术语)大别一切经,总称诸种之般若经曰般若部。

  【般若船】 (譬喻)般若之智慧,渡生死海之船筏也。千手经曰:“愿我速乘般若船。”

  【般若道行经】 (经名)道行般若经之异名。

  【般若灯论】 (书名)又曰般若灯论释,十五卷,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分别明菩萨释龙树之中论五百偈者,较释青目之五百偈者(即中论也)详悉。

  【般若多罗】 (人名)Prajñātāra,禅家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也。东天竺人。已得道,至南天竺香至国,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罗(后改为菩提达磨)而付法。五灯会元(达磨章)曰:“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栖栖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四句偈为达磨东来化益之谶也。

  【般若锋】 (譬喻)般若之空慧,能断尽烦恼,故譬之于锋刃。证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般若佛母】 (杂语)智度论三十四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同百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若师在母存不名为失利。”大品般若萨陀波仑品曰:“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般若会】 (行事)读诵大般若经之法会也。

  【般若羯罗】 (人名)Prajñākara,小乘三藏法师名。译曰慧性。见慈恩寺传二。

  【般若尽净虚融】 (术语)谓般若经所说诸法皆空之理也。见“尽净虚融”条。

  【般若经】 (经名)说般若波罗蜜深理之经典总名也。旧译曰般若波罗蜜经。新译曰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数十部。其中除仁王般若经一部外,其他皆玄奘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之支流重译也。参照“大般若经”条。

  【般若经十喻】 (名数)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喻。智度论六曰:“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般若拘罗】 (菩萨)Prajñākūṭa,菩萨名。译曰智积。慧琳音义二十八曰:“般若拘罗,正梵云钵罗吉娘拘,唐云智积,菩萨名也。”

  【般若鞠多】 (人名)Prajñāgupta,比丘名。译曰慧藏。唯识述记四本曰:“南印度罗罗国正量部僧,般若鞠多,此云慧藏,安慧之学徒,三代帝王师。造七百颂诽谤大乘。”

  【般若理趣分】 (经名)大般若十六会中第十会,谓之般若理趣分(第五百七十八卷),是为说实相般若之深旨者。故名为理趣分。别行之为教宗之课诵,有慈恩之释三卷。名为理趣分述赞。此经与蜜藏中之般若理趣经其说相酷似。故密家言理趣分说理趣经中浅略之行相也。

  【般若理趣经】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之异名,般若理趣释为解释此经者。

  【般若理趣释】 (经名)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之略名。是不空所译。又有金刚智译之理趣般若经。其异译也。

  【般若流支】 (人名)Prajñāruci,三藏法师名。译曰智希,慧爱。续高僧传一曰:“般若流支,魏言智希。”二十唯识上曰:“魏时有居士名般若流支,此云慧爱。”

  【般若论】 (书名)金刚般若论之略名。

  【般若菩萨】 (菩萨)Prajñā-bodhisattva,胎藏界持明院(又云五大院)五尊中之中尊也。为天女之形,有六臂,其左一手持梵箧,于此纳般若之真文,开其法味与其余之四大明王(五尊中之四尊),故以般若为名。密号为智慧金刚。是与大日四波罗蜜中之金刚波罗蜜同体,大日之正法轮身也。仁王经仪轨曰:“金刚般若波罗蜜者,即般若菩萨也。”秘藏记末曰:“五大院中坐般若菩萨,天女貌,白肉色,并有六手。左一手持梵箧,五手信契印。”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并陀罗尼集经三有般若波罗蜜多大心经。具说印咒坛法。

  【般若时】 (术语)天台所立五时之一。见“五时”条。

  【般若十六善神】 (名数)见“十六善神”条。

  【般若塔】 (堂塔)见“八大灵塔”条。

  【般若汤】 (杂名)禅林酒之隐辞也。东坡志林曰:“僧谓酒为般若汤,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

  【般若淘汰】 (术语)依天台所立之教判,谓般若经说诸法皆空之理者,欲以遗荡淘汰声闻之法执故也,又会一切法悉为摩诃衍(大乘)者,欲以融通二乘之执情故也。因而释般若之部意,以融通淘汰之四字。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水荡其执情,故曰淘汰。”

  【般若提婆】 (人名)Prajñādeva,高僧名。译曰慧天。见求法高僧传上。

  【般若头】 (职位)禅林司般若经者。

  【般若无知】 (术语)肇论有般若无知论。维摩经序曰:“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

  【般若心经】 (经名)有数本:一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施护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此中举世流通者,罗什译之本也。说般若之心要,故题为心经。略疏曰:“般若等是所显之法,心之一字是能显之喻,即大般若内统摄要妙之义,况人之心藏。”余详“心经”条,诸家之注述如下:心经注一卷,中天竺提婆注。心经赞一卷,唐圆测撰。心经疏一卷,唐明旷述。心经疏一卷,唐慧净作。心经疏一卷。唐靖迈撰。心经幽赞二卷,唐窥基撰。心经略疏一卷,唐法藏述。心经略疏显正记三卷,唐法藏宋仲希述。心经略疏连珠记二卷,唐法藏述,宋师会述记。心经略疏小钞二卷,唐法藏述,明钱谦益集。心经三注一卷,唐慧忠宋道楷怀深述。心经注解一卷,大颠祖师注解。心经注解一卷,无垢子注。心经注解二卷,心经注解一卷,孚佑帝君注解。心经疏一卷,宋智圆述。心经疏诒谋钞一卷,宋智圆撰。心经颂一卷,宋光睦撰。心经注一卷,宋道隆述。心经幽赞添改科一卷,宋守千添改。心经幽赞崆峒记三卷,宋守千集。心经注解一卷,明真可撰。心经直谈一卷,明真可撰。心经要论一卷,明真可撰。心经说一卷,明真可说。心经释义一卷,明观光释。心经释疑一卷,明观光释。心经直说一卷,明德清述。心经概论一卷,明观光释。心经说一卷,明洪恩述。心经注解一卷,明宗泐如玘同注。心经斫轮解一卷,明通容述。心经正眼一卷,明大文述。心经开度一卷,明弘丽着。心经发隐一卷,明正相解。心经际决一卷,明大慧释。心经添足一卷,明弘赞述。心经贯义一卷,明弘赞述。心经释要一卷,明智旭述。心经小谈一卷,明观衡述。心经一贯疏一卷,明益证疏。心经指掌一卷,明元贤述。心经事观解一卷,续法述。心经理性解一卷,续法述。心经如是经义一卷,行敏述。心经注讲一卷,行敏述。心经句解一卷,净挺着。心经请益说一卷,道霈说。心经论一卷,函昰撰。心经口义别一卷,大瑸着。心经注解一卷,敬止撰。心经解义节要一卷,明宋濂文句。心经提纲一卷,明李贽撰。心经释略一卷,明林兆恩撰。心经注解一卷,明诸万里注。心经句解易知一卷,王泽注注解。心经解义一卷,徐槐廷解义。心经易解一卷,谢承谟注释。心经大意一卷,王起隆述。心经解一卷,徐昌治解。心经注疏一卷,仲之屏纂注。心经汇纂一卷,孙念劬纂。心经心得一卷,叶锡凤着。心经笺注,心经详注,丁福保注。

  【般若之夕】 (杂语)依天台所立五时之释,则自第一时之华严经至第四时之般若经为化仪之方便说,第五时之法华经涅槃经为出世本怀之真实说,盖般若经为方便说之终,故曰般若之夕。

  【般若转教】 (术语)般若经,佛之自证少。多使须菩提舍利弗等声闻弟子,对诸菩萨说诸法皆空之理。是曰转教。是佛于彼等声闻欲附属大乘法财之密意,故曰转教付财。四教仪曰:“次说般若转教付财。”

  【般若斫羯啰轨】 (经名)摩诃吠室啰末那也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之别名。以此毗沙天王之仪轨,为般若斫羯啰之译故也。梵Prajñācakra(智慧轮)。

  【般若字】 (术语)悉昙文字有般若字,三昧字,般若三昧共通之三种。

  【般僧伽胝】 (衣服)Parisaṁghāti,佛之僧伽梨也。见“僧伽梨”条。

  【般荼迦】 (术语)Pāṇḍaka,又曰般吒、半托、半择迦、半释迦。译曰黄门,不男。男根之不具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吒,此讹略也,应言般荼迦,此云黄门。其类有五,般荼迦总名。”饰宗记七末曰:“梵云半释伽,此云黄门。”此有五类,见“五种不男”条。

  【般荼卢伽法】 (术语)般荼与卢伽,二比丘名。此二比丘好与他为斗诤,佛因制呵责羯磨之法。十诵律三十一题之为般荼卢伽法。一曰苦切羯磨法。四分律四十四题之为呵责犍度。巴Paṇḍuka,Lohitaka。

  【般陀】 (人名)比丘名。见“半托迦”条。

  【般陀罗】 (人名)过去世波罗奈国长者之妇,尝以大便器施辟支佛,因感无量世臭饿鬼之报。见百缘经五。梵Pandara。

  【般吒】 (人名)又作半择。见“般荼迦”条。

  【般遮】 (杂语)Pañca,又作半者。译曰五。瑜伽伦记一上曰:“梵言般遮,此云五。”梵语杂名曰:“五,半者。”又(行事)见“般遮于瑟”条。又(天名)见“般遮于旬”条。

  【般遮罗】 (人名)Pañcāla,又作般沙罗,国王名,译曰五执。此王仁慈,废死刑,但缚罪人之五体,舍之于山林,因而国人称为般遮罗。王妃卵生五百子,各于他国生长而还,欲寇父王,王妃出而镇之。慧琳音义十八曰:“般遮,唐云五。数名也。罗,名为执。此乃国名,王之美称也。言彼国王性多慈爱。纵有犯死刑者不忍杀之。但缚五体送于旷野山林。时人嘉之。因为国号也。”俱舍光记八曰:“婆沙一百二十四云:毗舍佉,鹿子母。般遮罗,是地名,唐言执五。此王从地为名。妃生五百卵,羞愧恐为灾变,以小函盛弃殑伽河,随流而去下。有邻国王,因观水见卵,遣人取将归。经数日开,各出一子,养大饶勇,所往皆伏,无敢敌者。彼邻国王与彼父王久来怨雠,欲遣征罚,先作书告:今欲决战,寻后兵至围绕其城,即欲摧破。般遮罗王极生忙怖,王妃闻委,慰谕王言:王不须愁,此五百子皆是吾儿。具陈上事,夫子见母,恶心必安息。妃自登城告五百子说上因缘,如何今者欲造逆罪,若不信皆应张口,妃按两乳有五百道乳汁各注一口,应时信伏。因即和好各起慈心,两国交通永无征伐。”

  【般遮罗犍荼】 (异类)Pañcālacaṇḍa,又曰般遮罗旃陀。夜叉名。译曰五可畏,五处。大孔雀王咒经上曰:“般遮罗旃陀,梁言五可畏。”大孔雀经曰:“般遮罗犍荼,翻曰五处。”

  【般遮婆栗史迦】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遮婆瑟】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遮尸】 (人名)见般遮尸弃项。

  【般遮尸弃】 (人名)Pañcaśikhin,仙人名。译曰五顶,五髻。唯识述记一末曰:“婆罗痆斯国有婆罗门,名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其儒童子名般遮尸弃,此言五顶,顶发五旋,顶有五角。”慧琳音义二十六曰:“般遮尸,此云五髻。”

  【般遮旬】 (杂名)Pañcābhijñāna,译曰五神通。又曰五旬。般遮为五也。玄应音义三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按阿阇世王女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等经云五神通,同义也。”又曰:“般遮旬,般遮,此云五,犹五神通也。经中或作五旬,存二音。”

  【般遮于瑟】 (行事)Pañcavārṣika,又作般阇于瑟、般遮婆瑟、般遮跋瑟迦。般遮越师。具曰般遮跋利沙,又曰般遮婆栗迦史。直译则为五年会。每五年一设之大斋会也。义译曰无遮会。以容受一切之人而不遮遣故也。玄应音义十七曰:“般阇于瑟,或作般遮于瑟,皆讹略也。应言般遮跋利沙,又言般遮婆栗史迦。般遮,此云五。婆栗史迦,此云年,谓五年大会也。佛去世一百年后,阿输迦王设此会也。”十诵律五曰:“般遮婆瑟会。”注“云五岁会也。”法显传曰:“般遮越师,汉言五年大会也,国王作大会也。”文句私记二曰:“育王经云五年功德会,开元录云五年一切大集会,探玄记云无遮大会。”

  【般遮于旬】 (天名)乐神名。大部补注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云:般遮弹琴而歌。又云:帝释般遮伎。”高僧传十三曰:“般遮弦歌于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于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

  【般遮越师】 (行事)见“般遮于瑟”条。

  【般舟】 (术语)见“般舟三昧”条。

  【般舟经】 (经名)般舟三昧经之略名。

  【般舟三昧】 (术语)Pratyutpannasamādhi,般舟,译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则诸佛现前故也。大集贤护经谓为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译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间断修行故也。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此时行为行旋之义,对座三昧法而言),四种三昧之一。止观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经,翻为佛立。佛立有三义: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观星,见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专行旋九十日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无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弥陀佛名无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弥陀佛无休息,(中略)若唱弥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般舟赞曰:“梵语名般舟,此翻为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无间,总名三业无间,故云般舟也。”

  【般舟三昧经】 (经名)三卷或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之旧译也。由贤护菩萨之请而说佛立三昧之法。

  【般舟赞】 (书名)一卷,唐善导作。赞叹般舟三昧乐之偈颂也。

  【斑足王】 (人名)贤愚经十一谓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为说四非常偈,普明王闻之而证虚空等定,斑足王得空三昧。此斑足王即佛在世之鸯崛摩国罗Aṅgulimāya前身也。仁王经护国品曰:“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己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斑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十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说偈言(即四非常偈)。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虚空等定,还至天罗国斑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时斑足王问诸王言:皆诵何法?时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闻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闻法己,皆证三空门定。”七卷楞伽经六曰:“昔有一王,乘马游猎,马惊奔逸,入于山险,既无归路,又绝人居。有牝师子与同游处,遂行丑行,生诸子息,其最长者名曰斑足,后得作王。领七亿家,食肉余习,非肉不食,初食禽兽,后乃至人。所生男女,悉是罗刹。”贤愚经十一曰:“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于时国王名波罗摩达,尔时国王将四种兵,入山林中游行猎戏,王到泽上驰禽兽,单只一乘独至深林,王时疲极,下马小休。尔时林中有牸师子,怀欲心盛,行求其偶,困不能得,值于林间见王独坐,淫意转盛,思欲从王,近到其边,举尾背住。王知其意,而自思惟:此是猛兽,力能杀我,若不从意,傥见危害。王以怖故,即从师子,成欲事己,师子还去。诸兵群从已复来到,王与人众即还宫城。尔时师子从是怀胎,日月满足,便生一子,形尽似人,唯足斑駮。师子忆识,知是王有,便衔担来着于王前。王亦思惟,自忆前事,知是己儿,即收取养之。以足斑駮,字为迦摩沙波陀(Kahmāṣa-pāda),晋言斑足。”(此下说王食人肉,最后记为须陀素弥王得道(法华文句一)亦叙王事,与二经稍异)。参照“须陀须摩”条。

  【板】 (物名)响板也。为报时间之板。

  【板笈】 (物名)修验者之用具。与普通之笈异,长方形,薄板之上部,为圆形,板之周围作大缘,下端为长脚附笈裹及肩箱。笈中入不动尊,香炉等,外结水瓶钵袋等。

  【半不男】 (术语)五种不男之一。

  【伴禅】 (杂语)禅林之语。住持五更行香之次,入僧堂伴大众坐禅,谓之伴禅。见象器笺九。

  【半超】 (术语)谓乐慧不还果之圣者,于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十三天者。

  【办道】 (术语)修行也。敕修清规侍者进退曰:“随众办道。”

  【半果】 (故事)阿育王死时。以半分庵摩勒果施于众僧。为最后之供养。见“阿育”条。

  【半行半坐三昧】 (术语)天台所立四种三昧之一。或行道而诵经文,或安坐而思惟实相之三昧法也。法华经即依此三昧法而修行。三昧者,译言定。使心定于其境止息妄念也。见“三昧”条。

  【半偈】 (本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刹不听。乃约舍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于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为求半偈舍全身。”涅槃经十四曰:“为求八字故,弃所爱身。”

  【半跏趺】 (术语)半跏趺坐也。

  【半跏趺坐】 (术语)两足加于两[月*坒],谓之结跏趺坐,又曰全跏坐。一足加于一[月*坒],谓之半跏趺坐,半跏趺。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坐。半跏坐亦有吉祥降魔之二种。以右之单足加于左之[月*坒]上,为吉祥之半跏;以左之单足加于右之[月*坒]上,为降魔之半跏。全跏坐为如来坐,半跏坐为菩萨坐。禅苑之半跏,降魔之方也。释氏要览曰:“念诵经云:全加趺是如来坐,半加趺是菩萨坐。”见“结跏趺坐”条。

  【半跏坐】 (术语)半跏趺坐也。

  【半斤八两】 (杂语)言轻重相等也。五灯会元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又曰:“一个重半斤,一个重八两。”

  【半酪】 (譬喻)小乘九部之修多罗,于半满二者中为半字教,于五味中为酪味,故曰半酪。法华玄义十曰:“若修多罗半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

  【半满教】 (术语)涅槃经以梵书之悉昙章阿阿(引)等半体字譬小乘经,毗伽罗论之成字譬大乘之经典。昙无谶三藏依之判一代教立半满之二教。谓小乘为半字教,大乘为满字教也。大乘义章一曰:“此二亦名大乘小乘半满教也。声闻藏法狭劣名小,未穷名半。菩萨藏法宽广名大,圆极名满。”华严玄谈四曰:“昙无谶三藏立半满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止观三曰:“明半满,半者明九部法也,满者明十二部法也。(中略)半满之语直是扶成大小。”同辅行曰:“半唯在小,永隔于大。方等则具存半满,般若法华涅槃华严唯满不半,鹿苑唯半不满。”

  【半拏啰嚩悉宁】 (菩萨)Pāṇḍaravāsinī,又作伴陀罗缚子尼。白处观音又白衣观音之梵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罗缚悉宁,译云白处。以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为名。”海轨曰:“伴陀罗缚子尼,是白衣观音也。”秘藏记钞八曰:“约住处名白处,约衣服名白衣。疏第五云:袭纯素衣,是白衣义也。”秘藏记末曰:“莲华部马头观音为主,伴陀罗缚字尼是白衣观音也,此为母。”

  【半娜】 (植物)果名。见“半娜婆”条。

  【半娜婆】 (植物)果名。可洪音义一曰:“半娜,奴可反,亦名半娜婆,亦云般捺婆,亦云波那婆。西域记云:其果大如冬瓜,熟则黄赤,剖之中有数十小果,大于鸡卵。又更剖之,其汁黄赤,其味甘美。”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娜婆,旧云波那婆。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婆为娑之误。梵Panasa。

  【半钱】 (譬喻)贫人数邻人之宝,于己无半钱之分,以比闻如来之圣教,不行之则于己无少益也。华严经十三曰:“如人数多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伴僧】 (杂名)伴导师之从僧也。

  【办事明王】 (菩萨)谓办事之明王也。于金刚部为金刚军荼利,或金刚童子,于莲华部为莲华军荼利,于佛部为不动明王。通用不动明王。请佛于本土时牵车或行供养也。

  【办事真言】 (术语)成办事业之神咒也。大日经疏八曰:“凡欲灌顶时,用办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华台上。”又于诸尊奉供物时所诵之真言也。随部而不定。日本拇尾护摩钞曰:“办事真言者:于佛部中以难胜忿怒王为办事也;于莲华部以呵耶诃利婆真言为办事也;于金刚部中以军荼利真言为办事也。难胜忿怒真言曰:唵户鲁户鲁旃荼利,摩登祇,莎波诃。马头明王(即呵耶诃利婆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妒妒皤婆,娑婆贺。军荼利明王真言曰:唵阿密哩底,吽吽。”此约于三部耳,若约于五部,则如日本高雄口决曰:“佛部忿怒尊(不动),莲华部忿怒尊(马头),金刚部忿怒尊(军荼利),宝部忿怒尊(降三世),羯磨部忿怒尊(无能胜)。”

  【伴谈】 (杂语)Vaudana,和南之异称。见“和南”条。

  【伴题】 (杂语)和南之异称。见“和南”条。

  【半天婆罗门】 (杂名)饿鬼之种类也。焰罗王供养法次第曰:“五百饿鬼,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

  【半天婆罗门多闻天双身法】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性为相违之法,故此双身相背,无明法性为同体之惑,故不相离也。法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宜深思之。”

  【半托迦】 (人名)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于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为大富长者女,与其家奴通,逃于他国,久而有孕,垂产思归。于中路产子。如是复生弟。长名莫诃般陀(Mahā-),弟名周罗般陀(Cūḍa-)。”有部毗奈耶三十一,大毗婆沙一百八十亦记出生及出家之因缘(大同小异),分别功德论五以般咃为道生,祝利般咃为极闇道生。文曰:“祝利者极也,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而自惟曰:帚者彗,扫者除。帚者即喻八正道,粪者三毒垢也。以八正道彗扫三毒垢,所谓扫帚义者,正谓此耶?深思此理,心即开解,得阿罗汉道。”增一阿含经十一曰:“是时周利槃特诵得扫复忘彗,若诵得彗复忘扫。”

  【伴陀罗缚子尼】 (菩萨)白衣观音之梵名。见半拏啰嚩悉宁条。

  【伴陀罗缚字尼】 (菩萨)见伴陀罗缚子尼项。

  【半晚】 (杂语)谓禅家斋了与晡时之中半时也。备用清规知浴曰:“半晚浴头覆首座方丈维那鸣鼓三下。”

  【半夏】 (杂语)结夏与解夏之中间也。临济录曰:“师因半夏上黄蘗。”

  【瓣香】 (物名)香之形似瓜瓣,故名。其制上圆下方,表里条条,竖而成畦。祖庭事苑曰:“古今尊宿,拈香多云一瓣。瓣皮莫切,瓜瓣也。以香似之故称焉。”

  【伴夜】 (杂语)荼毗之前夜,为大夜,终夜不寐,以伴灵故,亦曰伴夜。大鉴清规曰:“入灭第三日荼毗,先第二日晚夜,此时名大夜。大夜之义,谓只此一夜之留,明日出而不归也。故慇懃供养,小师围绕终夜不寐,名曰伴夜。唯诵金刚经鸣磬。”

  【半月形相】 (杂语)五种结界之一。结界之地形,由水,石,路等作半月之形。

  【半择迦】 (术语)此云变。今生变作不男者。

  【半斋】 (术语)半日之斋也。斋法,一日一夜以今日之明相至翌日之明相为限。故过今日之正午,至明日之夜明,不可食一物,若至夜分为食事而破斋,曰半斋。自正午至暮持半日之斋。至夜分而破斋也。故就昼食曰半斋。就夜分曰破斋。半斋破斋同意也。经律异相四十四曰:“破斋犹得生天第九。昔有迦罗越,兴设大檀请佛及僧。时一人卖酪,主人留食,劝令持斋听经,至暝乃归。妇语之言:我朝来不食,相待至今,败坏夫斋,半斋之福犹生天上。七世生人间常,得自然。一日持斋,六十万岁自然之粮。”旧杂譬喻经上曰:“昔有四姓请佛饭。时有一人卖牛湩,大姓留止饭,教持斋戒。止听经,宾乃归。妇言:我朝相待未饭,便强令夫饭,坏其斋意。虽尔,七生天上,七生世间。”又禅门之诸规,有半斋之语,诸解多端,或言早朝粥时与正午斋时之中间曰半斋,半斋为时之名。申言之,即于粥斋之中间点心曰半斋之点心,于粥斋之中间为法事曰半斋之讽经。诵半斋亦去,半斋以时而名也。象器笺三曰:“旧说云:在粥与斋之半,故曰半斋。(中略)半斋者,时名也。”或言半斋为正午之斋,以日中午刻为一日之正半也。宋高僧传一贞诲传曰:“半斋僧讫,望空合掌而卒。”或言半斋者于午前略用食物也。是与点心混同,此说非也。或言半斋一作判斋。半判音同,故以判斋为半斋也,判即判释之意,判断疏通献斋之意也。然则半斋者,谓禅家所谓献斋之回向文。又指献斋回向之法事而言。盖半斋点心云者,献斋回向之法事,有点心之飨应也。集古录有判斋字。曰:绹父子为唐显人,仍世宰相,而楚尤以文章见称。世传绹为文喜以语简为工,常饭僧。僧判斋,绹于佛前跪炉谛听。而僧唱言。曰:令狐绹设斋,佛知,盖以此识其好简,夷坚志。有一僧人,为人判水陆斋。意半判音同义亦通,故以判斋为半斋,判则与疏相近。

  【半斋讽经】 (仪式)早粥已过,午斋末及,在其中间讽经,谓之半斋讽经。【半斋讽经】(仪式)谓早粥已过,午斋未及,在其中间讽经也。见半斋讽经项。

  【半遮罗】 (天名)pañjala,译曰笼。见慧琳音义二十六。又(人名)长者名。译曰笼或狱。卵生之人也。见慧琳音义二十六。

  【半者珂但尼】 (饮食)Pañcakhādanīya,又曰半者佉阇尼,半者佉但尼。译言五嚼食,五不正食。可啮嚼而食之五物也。寄归传一曰:“呵但尼即啮嚼受名,半者谓五也。(中略)半者呵但尼应译为五嚼食:一根,二茎,三叶,四华,五果。”饰宗记五末曰:“五种佉阇尼(此谓不正食),谓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半者蒲阇尼】 (饮食)见半者蒲膳尼项。

  【半者蒲膳尼】 (饮食)Pañcabhojanīya,旧曰半者蒲阇尼。译言五啖食,五正食。寄归传一曰:“半者蒲膳尼,应译为五啖食,旧云五正,准义翻也。一饭,二麦豆饭,三麨,四肉,五饼。”

  【半者佉阇尼】 (饮食)见半者珂但尼项。

  【伴真汤】 (仪式)禅林之语。法忌之前晚,对于真像而相伴吃汤也。

  【半只迦】 (异类)Pañika’,又曰半支迦,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阇迦,德叉迦。八大夜叉之第三,鬼子母之夫也。大日经疏五曰:“半只迦,旧曰散支。”毗奈耶杂事三十一曰:“昔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曰娑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复有药叉,名半遮罗。娑多娶妻生女,容貌多严,见者爱乐。其生之时,诸药叉众咸皆欢庆,诸亲立字名曰欢喜(即鬼子母神)。半遮罗妇有娠,月满生儿,名曰半支迦。昔曾二人指腹为亲,半支迦即娶欢喜为妻。”呵哩底母经曰:“有大药叉女名曰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娑多大药叉将之女,娉半支迦大药叉将(昔云散指者讹),生五百子。”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曰:“佛至王舍城竹林精舍为诸人天演说法要,时有大药叉女名曰欢喜,容貌端严,有五千眷属,常住支那国护持世界。是沙多大药叉将之女,聘半支迦大药叉将(名散指者讹),生五百子。”杂宝藏经七曰:“鬼子母者,是鬼神王般阇迦妻。”陀罗尼集经七曰:“鬼子母夫字德叉迦。”。孔雀王咒经下曰:“般止柯大药叉军主,诃梨底药叉女,及五百子等所随喜。”孔雀明王经曰:“散指迦大将,诃利帝母,及五百子。”见“散支”条。

  【半装束数珠】 (物名)全分水精之数珠曰本装束。半分水精曰半装束。

  【半字】 (术语)梵语悉昙章之生字根本,为半字,摩多十二字,体文三十五字是也。余章之文字义理皆具足,为满字。毗伽罗论是也,以半字譬小乘。满字譬大乘。涅槃经五曰:“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忆念,怜爱无已。将诣师所,欲令受学。惧不速成,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慇懃,教其半字,而不教诲毗伽论。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中略)半字者,谓九部经。毗伽论者,所谓方等大乘教典。”同八曰:“云何如来说字根本?佛言:善男子!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此下说十四音五十字之义)。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譬如世间,为恶之者名为半人,修善之者名为满人。”行宗记一上曰:“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止观辅行六曰:“半字者,引证唯小。”

  【半字教】 (术语)昙无谶所立二教之一。判一切之小乘教为半字教。见“半字”条。

  【半座】 (杂语)世尊尝分半座使迦叶坐,是二乘与佛同解脱床之义也。华手经一曰:“世尊遥命之曰:善来迦叶,久乃相见,汝当就此如来半座。佛移时大千世界六反震动。”杂阿含四十一曰:“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佛本起经下曰:“善来迦叶,豫分半床。”又多宝如来分多宝塔中半座,使释迦如来坐之。见法华经见宝塔品。

  【榜排手】 (图像)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一。榜者以盾排御敌之义也。观音纂玄记曰:“榜木片标榜,牌与榜同,俗呼盾为牌。案释名云:彭排,彭旁也,在旁排敌御攻。”

  【谤法】 (术语)诽谤正法之略。

  【谤法阐提】 (术语)二种阐提之一。又曰断善阐提,阐提为梵语一阐提之略,不成佛之人也。以诽谤大乘而断善巧,故不可成佛也。见“阐提”条。【谤法阐提】(术语)二种中之第一种名谤法阐提。

  【谤佛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有师子游戏菩萨等十大菩萨,已为七年陀罗尼,虽精进修业,然不得悉地,因而于佛法生疑惑,舍戒还家,作鄙劣之行。时阿阇世王设大施,十大菩萨在其会座,不畏行菩萨请问佛以十大菩萨之事。佛为明过去世谤佛之因缘,且说恶业消灭之陀罗尼。

  【棒喝】 (术语)禅家宗匠接人之作略,或用棒,或用大喝。棒始于德山,喝来自临济,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大意?檗便打。如是三问,三度被打。后参大愚,得悟黄檗宗旨。却回黄檗,机锋敏捷。檗便打,师便喝。以后接人,棒喝交驰。故今谓警醒人之迷误者,曰当头棒喝。

  【谤三宝戒】 (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

  【傍生】 (术语)旧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类也。婆沙论曰:“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又曰:“因行不正,受果报旁。负天而行,故云旁行。”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傍生,梵言吉利药住尼。又云帝利耶瞿揄泥伽。此云傍行。旧翻为畜生。或言禽兽者分得。仍未总该也。”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言傍生者,以傍行故。”梵Tiryagyoni。

  【傍生趣】 (术语)五趣之一。

  【褒罗那地耶】 (杂名)Purāṇa-dvitiya,又Pārva,译曰故二或第二。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律中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言旧第二。杂心论云众具及第二是也。”

  【褒洒陀】 (行事)Poṣadha,见“布萨”条。

  【褒沙陀】 (行事)见“布萨”条。

  【胞胎】 (杂语)四生中之胎生者。谓受生于母胎中也。观无量寿经曰:“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

  【胞胎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入胎之因缘及胎中三十八个七日生长之相貌,出胎七日后所生八万尸虫之名字,末说五阴皆无常苦无我我所。即大宝积经第十三佛为阿难说人处胎会之异译。

  【薄地】 (术语)薄者逼也逼于下地也。为诸苦所逼迫之地位也。言凡夫之境界。净心戒观下曰:“薄地凡夫臭身鄙陋,果报卑劣。”同发真钞中末曰:“文选注云:薄逼也,谓逼下地而居耳,此通收四洲人也。”弥陀经元照疏曰:“薄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同戒度记下曰:“薄音博,逼也。”大部补注十一曰:“博地,博广多也。下凡之地广多故耳。”(依此说则薄字博之假借也)。又通教十地之第五地。欲界九品之思惑中,既断前六品,余后三品,欲惑轻薄,故名薄地。大乘义章十四曰:“或须陀洹,或斯陀含,薄欲结故名薄地。”

  【薄福】 (术语)今世福德薄之人也。今世福德薄以无宿世之善根故也。唐华严经十曰:“苦多而乐少,薄福之所处。”南本涅槃经九曰:“薄福之人则不得闻。”止观二曰:“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戒疏一上曰:“三宝薄福不遇。”

  【薄迦】 (杂语)薄迦梵之讹略。世尊之梵名。见“婆伽婆”条。

  【薄迦地】 (杂语)薄迦梵即世尊之地位也。

  【薄迦梵】 (术语)又曰婆伽婆。梵音Bhagavat,译曰世尊。见“世尊”条。

  【薄拘罗】 (人名)Vakkula,又作薄矩罗,薄俱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鸠蠡。罗汉名。译曰善容,或伟形。法华文句二曰:“薄拘罗者,此云善容,或伟形,或大肥盛。(中略)色貌端正,故言善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薄俱罗,旧言薄俱罗,此云善容,持一不杀戒得五不死者也。”俱舍宝疏二十二曰:“缚矩罗,旧云薄罗。”可洪音义二曰:“波鸠蠡,即薄拘罗也。”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者,未曾忆服药乃至一片诃梨勒。”

  【薄拘罗不偃卧】 (杂语)薄拘罗经曰:“薄拘罗作是说:诸贤!我结跏趺坐,于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树。”

  【薄拘罗经】 (经名)中阿含经八未曾有品收之。薄拘罗自说种种未曾有法。

  【薄拘罗省事第一】 (杂语)薄拘罗经曰:“我于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为人说法耶?为无四辩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于四辩捷疾之智非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愦闹,故不说法耳。”

  【薄拘罗无病】 (杂语)智度论二十九曰:“如薄拘罗阿罗汉,以一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身常无病,末后身得阿罗汉道。”法华玄义曰:“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中论疏十末曰:“如薄拘罗,云我年过八十,未曾头病。”

  【薄矩罗】 (人名)又作波鸠罗。比丘名。见“薄拘罗”条。

  【薄佉罗】 (地名)国名。玄应音义四曰:“月氏国,薄佉罗国应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梵Bhuḥkhāra。

  【薄证】 (术语)轻薄之证悟也。止观七曰:“那得薄证片禅而以为喜。”

  【宝[片*票]】 (物名)法螺之贝也。

  【宝】 (杂名)梵语摩尾。一译宝。

  【宝波罗蜜】 (菩萨)金刚界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第二。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刚轮,密号曰平等金刚。见胎曼大钞一。

  【宝部】 (术语)密教五部之一。谓佛之自利圆满,而具无边福德之方面也。

  【宝藏】 (譬喻)累积珍宝之库藏也,妙法能济众生之苦厄,故以为喻。无量寿经曰:“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教化安立无数众生。”法华经信解品曰:“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宝藏论】 (书名)一卷,姚秦僧肇着。一云肇论。

  【宝藏如来】 (佛名)宝海梵志之子,出家成道,号宝藏如来,阿弥陀佛乃至释迦牟尼佛,皆依此佛而发心成道。

  【宝藏神】 (异类)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也,众生敬信者能安住一切之财宝。见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 (经名)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

  【宝藏天】 (天名)福德之天。梵云吒罗佉。即宝藏天女也。

  【宝藏天女】 (天名)天女名吒罗佉,能藏金宝,故号宝藏。能祈祷之者,可获无尽之宝财。见宝藏陀罗尼法。

  【宝藏天女陀罗尼法】 (经名)一卷,失译。说宝藏天女之陀罗尼及修法。

  【宝刹】 (杂名)佛土之尊称也。又为佛寺之美称。刹者梵语Kṣetra之略,译曰土田。庄严经下曰:“遍覆如来宝刹中。”

  【宝唱】 (人名)梁沙门僧佑律师之弟子也,奉敕与僧旻等共撰经律异相等者。见唐僧传一。

  【宝车】 (譬喻)以众宝庄严之大白牛车也。以譬一乘之法。法华经譬喻品曰:“以众宝物造诸大车。(中略)有大白牛,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以驾宝车。”

  【宝车辂印】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见“十八道”条。

  【宝乘】 (譬喻)又云宝车,大白牛车也,以譬法华经所说一乘之法。经譬喻品曰:“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宝城】 (譬喻)珍宝充满之城郭也,以譬佛之正法。涅槃经二曰:“汝等比丘,云何庄严正法宝城?具足种种功德珍宝戒定智慧以为墙堑埤堄,汝今遇是佛法宝城,不应取此虚伪之物。”

  【宝池】 (杂名)净土之八功德池也。观无量寿经曰:“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宝池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五。观见极乐净土八功德池之相也。经曰:“次当想水,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中略)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宝处菩萨】 (菩萨)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四位。密号曰祥瑞金刚。万法能所依能生之尊也。大疏谓:“宝处者,如从宝海生,从彼处生,故名宝处,如在宝海,从彼而有,故名。”

  【宝处三昧】 (术语)释迦世尊之三昧也,世尊住此三昧而化现天部八部第三院之诸众,施与功德之宝财于一切,故名宝处三昧。大日经疏十曰:“次释迦入于宝处三昧,宝从彼出,名为宝处。(中略)佛入此三昧已,从其面门出种种光。光中现此真言,乃至普遍一切佛刹。”同义释七曰:“已上皆是释迦眷属,宝三昧中一种法界门。”

  【饱丛林】 (杂语)谓禅林之旧参也,少丛林之反对。古尊宿三十九智门祚录:“所以赵州八十尚自行脚,祇是要饱丛林,又旦不担板。”

  【宝带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之别译。为童子带佩可避恶鬼之神咒,故名宝带。

  【宝德藏经】 (经名)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之略名。

  【宝地】 (术语)谓佛地也。王勃文曰:“香城宝地。”沈佺期诗曰:“长歌游宝地。”皆就僧寺而言。

  【宝典】 (杂名)经典之美称也。教行信证六末曰:“无上甚深之宝典。”

  【宝铎】 (物名)又云风铎,檐铎。今悬于堂塔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铎琴箜篌。”

  【宝筏】 (譬喻)喻以佛之妙法渡生死也。

  【宝坊】 (杂名)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于此说大集经。大集经一曰:“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又曰:“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六祖坛经曰:“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又给孤长者,布黄金地为伽蓝,故寺宇号为宝坊。

  【宝辐辟支佛】 (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七位之尊。密号曰圆寂金刚。四缘觉之一。白黄色,比丘形,右手掌向外,垂指当胸,左手执袈裟二角,置脐下,坐于赤莲。

  【宝盖】 (物名)饰以宝玉之天盖,佛菩萨及讲师读师之高座上所悬者。维摩经佛国品曰:“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精,与五百长者子,持七宝盖,来诣佛所。”

  【宝冠菩萨】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文殊菩萨右第二位之尊,密号曰庄严金刚主文殊菩萨庄严之德之使者也。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左手持细叶青莲,上载宝冠,右手载宝珠当胸,坐于赤莲。

  【宝冠释迦】 (图像)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璎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三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台有西域书。三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三斤。”盖造立者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璎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说曰:宝冠释迦者,大乘佛转轮圣王之相也,不同小乘厌俗出家之相。十六罗汉之中尊,必为宝冠释迦也。华严合论曰:“略说大相在九十七种大人之相,随好无尽,顶有华冠,顶着璎珞,手着环钏,非同三乘厌俗出家。”

  【宝光明池】 (地名)在摩伽陀国,佛在此池边说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印陀罗尼经曰:“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

  【宝光天子】 (菩萨)三光天子之一。日天子也,名宝意。观音之应现也。法华文句二曰:“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菩萨应作。”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光天子者谓日天子也,(中略)有经云:观世音名宝意,作日天子。”

  【宝国】 (杂名)极乐净土之异名。

  【宝海】 (譬喻)功德之宝珠,甚多无数,不可测量,喻之以海。海土论偈曰:“功德大宝海。”

  【宝海梵志】 (本生)释迦如来之前身也。见“无诤念王”条。

  【宝号】 (术语)谓佛菩萨之名字也。

  【宝号经】 (经名)日本净土真宗一家多引用此经,但不载于经录。

  【宝华】 (杂名)至宝之妙华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宝华承足。”

  【宝华太子】 (人名)智度论九曰:“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光明华色,故名宝华太子。”

  【宝积佛】 (佛名)以无漏圣道之法宝,积集庄严,故名。智度论九曰:“宝积,以无漏根力觉道等法宝集,名为宝积。”

  【宝积经】 (经名)大宝积经之略名。

  【宝积经论】 (书名)大宝积经论之略名。

  【宝积菩萨】 (菩萨)法华经之同闻众也。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积者财法二宝积累兼充也。”

  【宝积三昧】 (术语)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三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三昧。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复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中略)住是三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其有住者以为得印。”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入宝积三昧,自三昧起,与文殊问答法身不生不灭之深义,后舍利弗与文殊应答。

  【宝积长者子】 (人名)毗耶离城之长者子也,五百长者子皆持七宝之宝盖献佛,以偈赞佛,请问菩萨净土之行。见维摩经佛国品。

  【宝吉祥天】 (菩萨)月天也。月天之名云宝吉祥。势至菩萨之应现也。法华经文句二曰:“名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嘉祥法华经疏二曰:“有经云: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

  【宝偈】 (杂语)至宝之偈颂也。唯识述记序曰:“此宝偈南赞。”

  【宝髻佛】 (佛名)啰怛那尸紧鸡佛之译名。

  【宝髻经四法优婆提舍】 (书名)一卷,天亲造,元魏毗目智仙译。释大方等大集经之第十分。

  【宝阶】 (杂名)以七宝所作之阶段。佛从仞利天下之阶段也。西域记四曰:“劫比他国城西二十余里有大伽蓝,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东面下,是如来自三十三天降还也。”

  【宝阶塔】 (杂名)八塔之一。心地观经一曰:“曲女城边宝阶塔。”然依西域记,则劫比他国也。见宝阶项。

  【宝界】 (杂名)七宝之世界,即诸佛之净土也。迦才净土论上曰:“弥陀宝界,凡圣开欣。”

  【宝镜】 (物名)至宝之明镜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若为求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般若轨二十一种供物中第十八为宝镜。又神前置宝镜,是坛境也。

  【保境将军】 (图像)大经藏中有列保境将军之像者。是取傅大士为鸟伤宰时之形也。释门正统三曰:“又立保境将军,助香火之奉,谓是在日乌伤宰也。”

  【宝镜三昧歌】 (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鉴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宝聚】 (譬喻)珍宝之积聚也。以譬无上道。法华经信解品曰:“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宝,故名。智度论四十七曰:“宝聚三昧者,得是三昧,所有国土悉成七宝。”

  【宝林】 (植物)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又(寺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三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别。溪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随流至源步顾。山水回环,峰峦奇秀。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乃谓曹侯村居民曰:可于此山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闻奏,上可其请,赐宝林为额。遂成梵宫,盖始于梁天监三年也。”又云:“师(六祖大师)至宝林,观堂宇湫隘,不足容众。欲广之,遂竭里人陈亚仙曰:老僧欲就檀趣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几许阔,祖出具示之。亚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尽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现身,坐镇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岭,因玆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广大。但吾高祖填墓,并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余愿尽舍,永为宝坊。然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此地指南华山而言,在曲江县南六十里。生龙指回龙山而言,在曲江南四十五里。白象指象岭而言,在南华山之上方。见清一统志三百四十一),祇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后营建,一依其言。”传灯录五曰:“中宗神龙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宝林为中兴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为法泉寺。”宋高僧传八曰:“太平兴国三年,敕建塔,改为南华寺,又改曰华果寺。”

  【宝林传】 (书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建康沙门慧炬与天竺三藏胜持编禅宗诸祖传法之谶记及宗师之机缘,名为宝林传(稽古略三),如七佛之说偈,世尊之拈华,皆宝林之捏造也。而传灯广灯等诸录皆因袭之以为口实。释门正统四曰:“德宗之末,乃有金陵沙六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至与僧传所记,如皂白冰炭之不相入。(中略)铠庵论之曰:宝林说诡,非特达磨慧可事迹与僧传不同,其最虚诞无稽而流俗至今犹以为然者,七佛说偈世尊拈华是也。”

  【宝铃】 (物名)珍宝之风铃,又铃子也。无量寿经上曰:“垂以宝铃,光色晃曜。”

  【宝楼阁法】 (修法)宝楼阁经之修法也。道场观有千叶之大莲华,七宝庄严,于中有曼荼罗,曼荼罗中心有字,字变成佛钵,钵变成释迦如来。住于说法印,相好圆满,大众围绕。有根本陀罗尼,能诵持之,则成就一切所愿。见宝楼阁经,百二十尊法。

  【宝楼阁经】 (经名)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楼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法中第六,观极乐宝楼珠阁之相也。经曰:“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宝轮】 (杂名)转法轮四轮之一。见“四轮”条附条。

  【宝螺】 (物名)螺贝也,为法具,故云法螺,尊重而云宝螺也。千手经曰:“若欲召呼一切诸天善神者,当手宝螺。”参照“法螺”条。

  【宝女】 (杂名)又云玉女。转轮王七宝之一。法华经曰:“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智度论曰:“瞿毗耶是宝女,故不孕子。”

  【宝女经】 (杂名)宝女所问经之略名。

  【宝女三昧经】 (经名)宝女所问经之异名。

  【宝女所问经】 (经名)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大方等大集经宝女品第三之别译,分为十三品,有宝女为舍利弗说大乘之深义,佛明其往因。

  【宝瓶】 (物名)梵云军持Kuṇḍika,尊称佛具法具之瓶器也。有华瓶水瓶等数种。观无量寿经曰:“有一宝瓶,盛诸光明。”又密法容灌顶誓水之器,谓之宝瓶。

  【宝瓶印】 (印相)宝瓶形之印契也。初成合掌,屈左右头指,使至于中指之根下,左右拇指并压之,使如瓶也。图印集二曰:“宝瓶印,作三补吒,屈二风指,令指头至火指根下,二空指并压之。”十八道事钞上曰:“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别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阇梨观心也。”

  【宝菩萨印】 (印相)金刚宝菩萨之宝印也。成金刚缚,以左右之头指,如宝形,并立左右之拇指。图印集一曰:“宝菩萨宝,金刚缚,进力如宝形,禅智并立。”

  【宝契陀罗尼经】 (经名)消除一切灾难宝髻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器】 (杂名)宝玉之器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宝箧印】 (真言)宝箧印陀罗尼也。

  【宝箧印塔】 (堂塔)纳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也。经中说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宝所成之塔,即是奉藏三世如来全身舍利也。佛祖统纪四十三曰:“吴越王钱俶,天性敬佛,慕阿育王造塔之事。用金铜精钢造八万四千塔,中藏宝箧印心咒经,布散部内,凡十年而讫功。”见“塔”条。【宝箧印塔】(堂塔)藏宝箧印陀罗尼者。

  【宝箧印陀罗尼】 (真言)宝箧印陀罗尼经所说之神咒也。经曰:“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

  【宝箧印陀罗尼经】 (经名)具名一切心如来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此陀罗尼藏三世诸佛全分之法身舍利,故云宝箧,坚固不坏,故云印。

  【宝如来三昧经】 (经名)二卷,东晋祇多蜜译。佛说无极宝三昧经之别译。

  【宝沙么洗】 (杂语)Pausamāsa,又作报砂么洗。十月之梵名。见饰宗记六。又作布史。见梵语杂名。

  【宝山】 (杂名)珍宝累积之山也。心地观经六曰:“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智度论一曰:“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不能有所有。”

  【宝尚光基】 (杂名)玄奘门下之四哲。即大慈恩寺之法宝,嘉尚,普光,窥基也。见宋僧传四。

  【宝生佛】 (佛名)见“宝生如来”条。

  【宝生经】 (经名)宝生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生论】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略名。

  【宝生马座】 (杂名)五佛座之一。见“金刚界”条附录。

  【宝生如来】 (佛名)金刚界曼陀罗五智如来之第三,南方月轮之中尊也。自大日如来之平等性智流出,从宝光幢笑之四金刚菩萨司一切之财宝。金色,左手为拳,右手开于外方,屈无名指与小指,中指与头指大指剑立,或曰:左手执衣两角,右手仰掌,成满愿印。密号云平等金刚,其种子为。胎藏界谓之开敷华王如来,其密号同。秘藏记末曰:“南方中台宝如来,金色,左手拳,右手开外,无名小指屈,中指大指剑立。”守护经曰:“复于南方面向北坐,亦作如上金刚结跏,端身正坐,左手如前执衣两角,右手仰掌,名满愿印,此即宝生如来之印。”参照五智如来条。

  【宝生如来羯磨印】 (印相)见“羯磨印”条附录。【宝生如来羯磨印】(印相)左拳置于脐,右手为施愿印。见图印集四。

  【宝生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经说持诵者能灭一切罪,得清净天眼。

  【宝生印】 (印相)宝生如来之宝形印也。成金刚缚,以左右中指使如宝形。图印集一曰:“宝生印金刚缚,忍愿如宝形。”

  【宝胜如来】 (佛名)于施饿鬼法,五智如来之南方宝生如来,称为宝胜如来。教行录一放生文曰:“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秘藏记本曰:“施饿鬼义,宝胜如来南方宝生佛。”

  【宝手】 (杂名)从手出财宝,名宝手。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宝手比丘】 (人名)舍卫国有长者,财宝无尽,生一子,从其两手中出金财,因名宝手,幼岁诣佛出家,遂证阿罗汉,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九。

  【宝手菩萨】 (菩萨)又名宝常。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一。肉色,左手取莲华,上有三股杵,右手上有宝珠华鬘。见胎曼大钞四。

  【宝手菩萨印明】 (印相)义释十曰:“右手作拳,以大指压诸指,直竖无名指也。真言,喃,啰怛怒(密),怛婆嚩(出世,谓此圣者从宝而生。从何宝生耶?谓从菩提心宝而生也),莎诃(成就)。”

  【宝兽摩罗】 (动物)即失收摩罗。翻译名义集谓是鳄鱼。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宝兽摩罗水族之类。”

  【宝授菩萨】 (菩萨)三岁童子而说大乘之深义。见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三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弗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宝授次以一器之饮食,遍供佛僧而不尽。

  【宝疏】 (书名)指神宝师之俱舍论疏。

  【宝树】 (杂名)珍宝之树林也。谓净土之草木。法华经寿量品曰:“宝树多华树,众生所游乐。”观经详说宝树观。

  【宝树观】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观净土宝树之相也。经曰:“地想成已,次观宝树。(中略)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宝思惟】 (人名)北印度迦湿蜜罗国人,梵云阿你真那,此云宝思惟。唐天后长寿二年至洛京,译出不空羂索经等。后于龙门山创天竺寺,制度皆依西域。开元九年寂,寿百有余岁。见宋僧传三。

  【宝所】 (譬喻)珍宝之所也。法华经化城喻品以譬究竟之涅槃。经曰:“欲过此道至珍宝所,(中略)前至宝所。”又曰:“宝所在近,此城非实。”止观一曰:“如是道品,直通宝所。”戒本一上曰:“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

  【宝塔】 (杂名)严饰珍宝之塔也。法华经宝塔品曰:“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佛祖统纪四十一曰:“无着禅师入五台,至金刚窟见山翁。翁说偈曰: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宝塔品】 (经名)具云见宝塔品。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为证明法华所说,多宝如来之宝塔,忽自地涌出。一会大众悉见之。品中叙此事。故名。

  【宝台】 (杂名)珍宝之台阁也。法华经曰:“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珍妙楼阁。”

  【宝天比丘】 (人名)舍卫国长者有一子,生时天雨七宝,因名勒那提婆Ratnadeva,此译宝天。既长,诣佛所,出家为比丘,得阿罗汉果,佛说其往因。见贤愚经二。

  【宝童子经】 (经名)宝网经之异名。

  【宝陀岩】 (地名)观音之住处,宝陀洛迦山Potalaka也。又作补陀洛迦,布呾洛迦补陀洛。祖英集曰:“宝陀岩上客,应笑未归人。”冷斋夜话二曰:“有如世画宝陀岩竹今犹在。”见“补陀落迦”条。

  【宝王】 (术语)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云宝王。楞严经三曰:“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往生论注上曰:“华严经宝王如来。”

  【宝王论】 (书名)念佛三昧宝王论之略名。

  【宝王如来】 (术语)非佛之名,尊佛而云宝王如来也。见“宝王”条。

  【宝王三昧】 (术语)念佛三昧之美称也。念佛者即三昧中之至宝,故名宝王三昧。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曰:“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宝王论下曰:“法华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

  【宝网】 (物名)珍宝之罗网也。帝释宫之罗网为帝网,亦云因陀罗网。无量寿经上曰:“珍妙宝网,罗覆其上。”

  【宝网经】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依宝网童子之请问,说六方佛之功德。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在摩伽陀国清净园白莲池侧七宝如意树王下,住于如意宝珠王三摩地,而说佛设利之神咒及修法。经题之宝,即如意宝珠,标众生心性之宝珠,且标佛舍利之宝印也。

  【宝贤大将】 (异类)夜叉王名。最胜王经四天王品云:彼献佛以陀罗尼,名宝贤陀罗尼经。”

  【宝贤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

  【宝相】 (杂语)谓佛像庄严也。邢邵文曰:“神仪内莹,宝相外宣。”

  【宝香合成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

  【宝像】 (杂名)以珍宝所造之佛像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宝像及画像。”

  【宝星经】 (经名)宝星陀罗尼经之略名。

  【宝星陀罗尼经】 (经名)八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即大方等大集经中宝幢分之同本别译也。说调伏魔王护持国土。宝星者三昧之名,旧经谓之宝幢三昧。得此三昧,则观见一切法如宝星,犹如在高幢而下观,故云宝星,宝幢。经四曰:“时光味仙人,即得菩萨三昧,名曰宝星。所得三昧于菩萨三昧一切观见,如在高幢。”

  【宝性】 (术语)如来藏之异名也。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云宝性。宝性论之名本此。宝性论曰:“尘劳诸境中,皆有如来藏。下至阿鼻狱,皆有如来身。真如清净法,名为如来体。”

  【宝性功德草】 (杂名)庄严净土之七宝,柔软如草,故云宝性功德草。以草为喻也。净土论偈曰:“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同论注曰:“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当以其葻能荣[廿/眇]故,以草目之耳,余若参译当别有途。”

  【宝性论】 (书名)究竟一乘宝性论之略名。

  【宝严经】 (经名)摩诃衍宝严经之略名。

  【宝钥】 (书名)秘藏宝钥之略称。

  【宝要义论】 (书名)具名大乘宝要义论,十卷,宋法护等译。集诸经论中菩萨发心修行之功德。

  【宝意】 (界名)罗陀那质多之译语。

  【宝印】 (术语)三宝中之法宝也,又三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复次三法印名为宝印三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怛多槃怛罗无上宝印。”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常住真如宝王大印。”又(术语)诸佛菩萨种种之印契,美称之而云宝印。又(印相)宝生印及菩萨印生财宝之宝形印,略称云宝印。又(术语)印佛之种子,真言等者云宝印。乌枢瑟摩经曰:“以莽度迦木刻其印,一内木印于苏蜜烧之,及出以印印山山碎,印海海竭。”又(譬喻)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譬之国王之宝印也。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拏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宗镜录九十五有释。

  【宝印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法之实相,又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灭之三法印,谓之宝印三昧。见智度论四十七。

  【宝印手菩萨】 (菩萨)维摩经同闻众之一。经注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号曰执契金刚,执事金刚。

  【宝雨经】 (经名)十卷,唐达摩流支译,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佛于伽耶山顶放光明,遍照十方,摄入面门,授记于月光天子,当于支那国作女王。东方莲华眼佛世界止一切盖菩萨来问一百一事,佛以十法答之。

  【宝月童子问法经】 (经名)具名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一卷,赵宋施护译。频婆娑罗王子,问佛号之功德。佛以十方各一佛之名答之。

  【宝月智严音自在王如来】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东方过五恒伽沙佛土妙宝国之佛名。发八大愿者。

  【宝云】 (人名)西凉州人,以晋隆安初,远游西域,与法显智严前后相随,备睹天竺诸国所有之灵异,诸国之音字诂训,无不了解。还长安,随禅师佛驮跋陀罗策进禅道,后止江左之道场寺,译出诸经。初关中之竺佛念于苻秦二代出众经,江左之译梵无过于云者。元嘉二十六年寂,寿七十四。其游履外国,别有纪传。见梁僧传三。

  【宝云经】 (经名)七卷,萧梁沙门曼陀罗仙译。宝雨经之旧译,缺月光天子作女王之事。

  【宝掌】 (人名)谓千岁宝掌和尚也。中印度人,于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左手握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来游此土,入蜀。一日谓众曰:吾愿住世千载,今年六百二十有六,后历游海内,唐显庆二年,寂于浦江宝岩寺。见五灯会元。

  【宝掌菩萨】 (菩萨)法华经之同闻众也。智度论四十五曰:“如宝掌菩萨等,七宝从手中出,给施众生。”嘉祥法华经疏二曰:“宝掌者,掌出众宝,惠施无竭也。”又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六位之尊。密号曰满足金刚。

  【宝志】 (人名)六朝时高僧。金城人,俗性朱。师事僧俭,修禅业。往来都邑已五六十年。宋齐之交。稍显灵迹。齐武帝忿其惑众,收付狱。旦日咸见游市里。既而检校。犹在狱中。武帝乃迎入华林园。梁天监中无疾而终。世称宝公。亦作志公。详见梁僧传十。

  【宝志瘗所】 (杂名)人海记曰:“明孝陵,即梁名僧宝志瘗所。傍有八功德水,诚意伯奏改葬之。乃见二大缶对合,启之,志公端坐于内。发被体,指爪绕腰矣。瘗即迁,水亦随往。太祖异焉,敕建灵谷寺赐之。庄田甚广,仍迎其像,建塔居之。命太常岁祭。”

  【宝洲】 (譬喻)譬佛果之大妙地。华严经三十五曰:“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人名)沙门觉岸,号宝洲,元朝人,着释氏稽古史略。见续稽古史略一。

  【宝珠】 (物名)摩尼珠也。译云如意珠。法华经曰:“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心性宝性无有染污。”智度论五十九曰:“如意珠能除四百四病。”

  【宝珠比丘尼】 (人名)舍卫国有长者,生一女,顶上自然有一宝珠,因字云宝珠。有来乞者,即取而施与,施已复生。年长诣佛所出家,遂证阿难汉。佛说其往因。见百缘经八。

  【宝珠法】 (修法)宝珠者舍利之标帜也,宝珠法即舍利法也。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大宝陀罗尼,名曰法身驮都如意宝珠甘露药王金刚精进常经真如宝王大印。”

  【宝主】 (地名)四主之一。从雪山之西至于西海,其间多出财宝,故曰宝主。见释迦方志上。

  【宝渚】 (譬喻)珍宝之洲渚也,涅槃经以譬究竟之涅槃。同于法华经宝所之喻。经二十五曰:“譬如估客,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其人随语即至宝渚,多获诸珍,不可称计。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欲至善处采取道宝,不知其路通塞之处。菩萨示之,众生随已得至善处,获得无上大涅槃宝。”

  【宝幢】 (物名)以宝珠庄严之幢竿也。大日经疏五曰:“上置如意珠,故曰宝幢。”又天神名,司音乐。弥勒上生经上曰:“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师名曰宝幢。身雨七宝,散宫墙内。一一宝珠化成乐器,悬处虚空,不鼓自鸣。”观无量寿经曰:“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宝幢如来】 (佛名)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众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为拳,安于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为无点之字,以是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界称阿閦如来。其密号同。是四种法身中之自受用身也。大日经一曰:“东方号宝幢,身色如日晖。”同疏四曰:“次于四方八叶上观四方佛,东方观宝幢如来,如朝日初现,赤白相辉之色,宝幢是发菩提心义也。譬如军将统御大众,要得幢旗,然后部分齐一,能破敌国,成大功名。如来万行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愿为幢旗,于菩提树下降伏四魔军众,故以为名也。”

  【宝座】 (物名)珍宝之座床也。见法华经。

  【抱跋迦】 (杂语)译言食邑。德者之尊称。唯识述记四本曰:“有大名居士,德重智高,芳振一时,英流八表。时人不敢斥其尊号,号曰抱跋迦,此云食邑。以其学业有余,理当食邑。”

  【报得】 (术语)其人之果报自然而得者。对修得而言。

  【报恩】 (术语)世有四恩,为报酬之而尽心致力也。有报恩经。

  【报恩奉盆经】 (经名)一卷,又名报缘功德经,失译。佛说盂兰盆经之异译。

  【报恩经】 (经名)大方便佛报恩经之略名。

  【报恩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施众生以德,众生思报其恩时,令众生行道之方便也。

  【报恩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以报恩之意思而布施者。

  【报恩寺】 (寺名)在江苏吴县治北隅。本吴通元寺。唐改开元寺。吴越为报恩寺。今称北寺。中有浮图。称北寺塔。

  【报恩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父母师长等有养育教诲之恩,报答之则自获无量之福,故名福田。

  【报佛】 (术语)与报身佛同。

  【抱佛脚】 (杂语)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刘敞中山诗话曰:“王丞相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客亦曰:急则抱佛脚是俗谚全语。上去投,下去脚,岂不的对。王大笑。”张世南宦游纪闻曰:“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其罪。今谚云: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乃番僧之语流于中国也。”【抱佛脚】(杂语)俗讥未经预备而临事为之者。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

  【报果】 (术语)酬报善恶业因之苦乐结果也。新译家谓之异熟果。释门归敬仪曰:“形缠桎梏,报果不可顿销。”

  【报命】 (术语)报过去业因而受之一期寿命也。因之报命不可增减,即定命也。

  【报赛】 (杂语)为报恩而奉财物也。

  【报身】 (术语)见“三身”条。

  【报生】 (术语)亦曰生得。亦云果报。非由习修,得于先天者。

  【报生三昧】 (术语)此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则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之果报,现种种之形,生种种之功德,故云报生三昧。智度论五十曰:“经曰:云何菩萨常入三昧?菩萨得报生三昧故。论曰:得报生三昧,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住是三昧度众生,安稳胜于如幻三昧。自然成事,无所役用。如人求财,有役力得者,有自然得者。”

  【报通】 (术语)五种神通之一。如鬼神龙王等有自己生得果报之神变者。

  【抱徒憨】 (术语)Bauddha,译曰事佛者。唯识述记一末曰:“言佛陀,是觉者。若言抱徒憨,是事佛者。”

  【报土】 (术语)四土之一。酬万行之因而得之万德庄严净土也。见“四土”条。

  【报土真身】 (术语)对化土之化身而言。谓住于真实报土之佛之真报身也。

  【报像功德经】 (经名)报恩奉瓮经之异名。

  【报谢】 (术语)报恩谢德也。教行信证曰:“深知佛恩,为报谢至德。”又一期之果报谢去也。法华文句记七曰:“一期报谢,无付故惜。”

  【报因】 (术语)对习因之称,报者果报也。感苦乐果报之善恶之因,谓之报因。新译家谓之异熟因。

  【报应】 (术语)佛家谓有施必报。有感必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有报应。又,佛三身中报身应身之二身也。

  【报冤行】 (术语)行入四种之一。见“二入”条。

  【报缘】 (术语)果报之因缘也。言一期之寿命。

  【报障】 (术语)三障之一。报为果报。依烦恼惑业而得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之果报。又虽受生于人天,而生来不信者,由之障碍圣道之善根,是云报障。涅槃经十一曰:“报障者,生在地狱畜生饿鬼。诽谤正法,及一阐提,是名报障。”

  【悲】 (术语)梵语Karuṇā,或跛哩泥嚩Parideva,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之心也。大乘义章十一曰:“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又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梵语杂名曰:“悲,跛哩泥嚩。”

  【碑】 (物名)欲使永知死人之功绩,以其事迹或赞辞等刻于石等,建之于众人共见之处者。

  【卑帝梨耶】 (异类)Pitṛya,见“薜荔多”条。

  【卑帝利】 (异类)Pitṛ,又曰毕帝黎。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杯度】 (人名)宋京师杯度,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以为名。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无测其由来。见梁高僧传十。

  【杯度别】 (故事)杯度自言与鸠摩罗什别也。慧皎高僧传曰:“杯度在彭城,闻鸠摩罗什在长安。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余年,杳然未期,迟有遇于来生耳。”

  【悲华经】 (经名)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宝海梵志,劝无诤念王及其千子诣宝藏如来所,发无上心,使各取净土。无诤念王受无量寿佛之记,王之第一子,受观世音之记,第二子受大势至之记,乃至千子悉受记也。

  【悲济会】 (行事)施饿鬼会也。

  【悲敬二田】 (名数)悲田与敬田也。加恩田则为三福田。见“福田”条。

  【卑栗蹉】 (地名)Mleccha,边地之名。

  【卑慢】 (术语)七慢之一。见“慢”条附录。

  【悲门】 (术语)对智门之称。见“悲智”条。

  【卑摩罗叉】 (人名)Vimalāksa,三藏法师名。译曰无垢眼。见梁僧传三。

  【悲母】 (术语)垂悲于我之母也。心地观经二曰:“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悲生曼荼罗】 (术语)三重之曼荼罗,从中胎八叶之大悲而生,故有此称。大日经一曰:“胎藏正均等,藏中造一切悲生曼荼罗。”

  【悲生眼印】 (印相)此印相出摄大仪轨二。灌顶时,于坛前结此印开弟子之眼。

  【悲手】 (术语)表慈悲心之手相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救意菩萨。作悲手置心上,谓水空相捻,当心,余令申散也,其捻指向心。”(水为无名指,空为拇指)。

  【悲田】 (术语)三福田之一。可悲愍之苦难贫穷境界,向此境界而惠施,则得无量之福,故名悲田。法论谓供父母曰恩田,佛僧曰敬田,贫穷曰悲田。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武宗纪。悲田之名本此。

  【悲田院】 (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养病坊,见旧唐书。俗作卑田院。

  【悲无量心】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

  【卑下慢】 (术语)见“慢”条附录。

  【卑先匿】 (人名)Prasenajit,王名。波斯匿之变音也。见索经。

  【悲心】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

  【悲旋润菩萨】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上第七位,密号曰悲念金刚。以旋大悲智水润众生干田为三昧。菩萨以大悲缠其心,故名大悲缠,又名悲念,悲愍慧,悲发生。菩萨形肉色,左手执未敷莲,右手大中相捻,坐于赤莲。

  【悲引】 (术语)大悲之引导也。教行信证六本曰:“浊恶群萌,齐悲引也。”

  【悲愿】 (术语)佛菩萨大慈悲所发之誓愿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等。唯识论四曰:“悲愿相应善心。”大日经疏四曰:“劝嘱阿阇梨,令兴平等悲愿。”

  【悲愿船】 (譬喻)佛菩萨之悲愿,即度人于生死海之船筏也。心地观经一曰:“应念我何时,乘悲愿船去。”

  【悲愿金刚】 (菩萨)地藏菩萨之密号也。

  【悲增菩萨】 (菩萨)二增菩萨之一、见“二增菩萨”条。

  【悲智】 (术语)慈悲与智慧也。此为佛菩萨所具一双之德,称曰悲智二门。智者,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者,下化众生,属于利他。以之配于人身之两手,则悲为左手,智为右手。又配于真言之两部,则悲为胎藏界,智为金刚界。配于弥陀之两胁士,则悲为左胁之观音,智为右胁之势至。有如是无尽之对配。法事赞上曰:“释迦诸佛,皆乘弘誓。悲智双具,不舍含情。”

  【悲智圆满】 (术语)慈悲与智慧完全具足也。

  【悲幢】 (物名)大悲之摩竭幢也,于幢头安摩竭幢,故名摩竭幢,以标爱金刚之三昧也。五秘密轨曰:“爱金刚摩竭幢为大悲金刚锁,度一切众生以为其道。”

  【北本涅槃经】 (经名)四十卷,大般涅槃经之异名。北梁昙无谶译。

  【北辰菩萨】 (菩萨)北辰者,北极星,密教以之为北斗七星,故谓为妙见菩萨之化现也。

  【北单越】 (杂名)北郁单越之略。

  【北斗】 (杂名)北斗七星也。为妙见菩萨之化现。

  【北斗护摩】 (修法)对于北斗尊星王,而修护摩供也。有一行之北斗七星护摩法一卷,大兴善寺阿阇梨之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一卷。

  【北斗七星】 (名数)一贪狼星,二巨门星,三禄存星,四文曲星,五廉直星,六武曲星,七破军星。此七星在北方,成斗形,故曰北斗七星。尊星王之法,祈念此七星也。见北斗七星延命经。

  【北斗七星护摩法】 (书名)一卷。唐一行撰。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经名)一卷,唐大兴善寺阿阇梨述。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

  【北斗七星延命经】 (经名)一卷。婆罗门僧到唐朝受持此经。

  【北斗堂】 (堂塔)祀北斗七星之堂也。

  【北斗尊星王法】 (修法)祈念北斗七星之法也。北斗者,妙见大士之垂迹,为除灾延命之秘法。多为息灾或除天变地妖而修之。见百二十尊法。

  【北度】 (杂语)师居北位度弟子,弟子而北作礼,即师弟之礼,谓为北度。智者别传上曰:“导以律仪,摄以北度。”

  【北方佛教】 (术语)南方佛教之对。纪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传道师派遣后,发达于印度北部,传播于西藏,支那,日本等之佛教总称。此等处所现存之经典,与锡仑,缅甸等所谓南方佛教国之经典为小乘教者相反。含大乘经典为多,两者显有相异之点,故从地理上之区分,称为北方佛教。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仪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为降伏敌国祈念毗沙门天之法式。仪轨曰:“昔五国大乱,有八个月。经月行多法,遂无法验。行此法降伏五国五万军,自平安故名随军护法。”

  【北方毗沙门天随军护法真言】 (经名)一卷。唐不空别行翻译。不入于正经。

  【北方七曜众】 (天名)以二十八宿分配四方,每一方配七宿。北方为胃娄奎壁室危虚七宿即胎藏界曼荼罗中之百药,爱财,适时,贤钩,和合,满者,阿湿毗你之七天也。

  【北拘卢洲】 (杂名)即北俱卢洲。佛经所说四大洲之一。在须弥山北。彼洲人民平等安乐,寿足千年。洲形正方。

  【北俱卢洲】 (杂名)又曰北拘卢洲。旧曰攀单越,见攀多罗究留条。

  【北七】 (名数)见“南三北七”条。

  【北齐尊者】 (人名)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观论,始证明一心三观之妙旨,是东土台家之鼻祖也。彼徒称师为北齐尊者。

  【北山住部】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第二百年末,对于制多山部而起,住于制多山之北部,故称为北山住部。见宗轮论述记。

  【北台】 (地名)五台山在北地。故云北台。

  【北郁单越】 (杂名)Uttarakuru,又曰北郁怛越,四大洲之一。郁单越洲在须弥山之北方。,故曰北。见“郁多罗究留”条。

  【北枕】 (杂语)如来以灭后之佛教有止住于北方之缘,故临灭至北方拘尸那城,于沙罗双树间北首而入涅槃。是北枕之起因也。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入拘尸那城,向本生处沙罗双树间,告阿难曰:汝为如来于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北首而向西方,所以然者,吾法流布,当久住北方。对曰唯然。即敷座令北首。尔时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胁,如师子王,累足而卧。”涅槃经后后分上曰:“尔时世尊,三反入诸禅定,三反示海众已。于七宝床,右胁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后脊东方。(中略)于其中夜,入第四禅,寂然无声。”

  【北洲】 (杂名)北俱卢洲也。此洲之定命千岁。故曰北洲之千年。俱舍论十一曰:“北洲定千岁,西东半半灭,此洲寿不定。”

  【北宗】 (流派)禅自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宗。六祖慧能之宗风,行于江南,故为南宗之祖,神秀禅师之行化,盛于北京,故谓为北宗之禅。此中至后代极其隆盛者,为南宗。五家七宗之分派,亦属此下。

  【贝】 (物名)即法螺也,吹之以报法事之时期招集大众者。法华经曰:“击鼓吹角贝。”

  【被】 (衣服)卧时覆身之物也,章服仪谓为被单。

  【贝牒】 (物名)贝多罗之牒册,言经典也。大周三藏圣教序曰:“穷贝牒之遗文。”

  【贝多】 (杂语)贝多罗之略。

  【梖多】 (植物)木名。出摩伽佗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取其皮书之,本作贝,俗作梖。见酉阳杂俎。按贝叶,沤之似纱縠,可用以写经。

  【贝多罗】 (物名)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树之叶,谓之贝多罗,三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树之形如棕榈,叶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脱出之义欤。古师以之为菩提树者讹也。翻梵语曰:“贝多罗,译曰脱也。”名义集三曰:“多罗,旧云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榈。”法显传曰:“菩萨前到贝多罗树下,敷吉祥草东向而坐。”天台戒经义疏上曰:“坐菩提树下得道,因名道树,亦曰思惟,梵音贝多也。”(误也)参照“多罗”条。

  【被甲护身】 (印相)又曰护身三昧耶。十八道之一。于真言念诵法,为欲行者之身,被金刚甲胄,防护邪神恶魔之怨害时所结之印契也。因而又曰甲胄印。十八契印曰:“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即成被金刚甲胄。所有毗那夜迦及诸天魔作障碍者,退散驰走,悉见行者光明被身威德自在,若居山林及在险难皆悉无畏。”

  【被接】 (术语)接者于中途前后会合也,如通教之人于中途为别教圆教之人,别教之人于中途为圆教之菩萨,既成就前教之修证者未至其极果内,随其位之分际而为后教之人,故前教有前无后,后教有后无前。如是中间前后接合谓之接。从佛之一方言之谓之受接。使我被别圆中道之理以接于彼,而我受之接合于别圆也。

  【焙经】 (行事)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敕修清规知藏曰:“函帙目录,常加点对。缺者补完,蒸润者焙拭,残断者粘缀。”【焙经】(仪式)禅林设火炉焙藏经去其蒸湿也。

  【孛经】 (经名)具名孛经抄,吴支谦译。佛住祇园有孙陀利女谤怀胎佛子,至第八日,波斯匿王察知其情,佛乃为说往昔行菩萨道时,其名曰孛,为国师,受四臣及夫人之谤,久后方明,今复如是。

  【背鲙经屏】 (术语)空见之人,非道无惭,以木像之背切鱼鲙,以佛之经论糊屏风也。止观十曰:“背鲙经屏,天田尿井,逆父慢母,剧于行路,乃谓无碍。”

  【倍离欲贪】 (术语)欲界烦恼之总称曰欲贪。在凡夫之位欲界见修二惑九品中,断前六品者。谓为倍离欲贪,倍于断分离欲贪三品,故曰倍。

  【贝母】 (譬喻)诸惑随逐一邪见,譬如众鱼众贝随从鱼王贝母也。止观五曰:“一切凡夫未阶圣道,介尔起计,悉皆是见。以有见故,三假苦集烦恼随从,鱼王具母,众使具足。”

  【背念】 (术语)厌背生死安住于涅槃之念也。瑜伽论记六下曰:“念求出世违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安住无漏涅槃之念。”

  【背上使】 (术语)见疏迷惑条。

  【背舍】 (术语)八背舍也。净心诫观曰:“背舍离欲,顺菩提分。”见“八背舍”条。

  【被位】 (杂名)僧堂中大众坐禅之坐席,谓之被位。被者坐禅时敷座之物也。

  【贝文】 (杂语)记于贝多罗叶之经文也。大唐三藏圣教记曰:“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性灵集八曰:“贝文连珠,龙章金响。”

  【孛星】 (杂名)孛,音弗,弗沙之略,鬼宿名,见“补沙”条。

  【贝叶】 (物名)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慈恩寺传三曰:“经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唯识枢要上本曰:“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见“贝多罗”条。

  【贝叶经】 (杂语)以贝多树叶书经文,故云贝叶经。酉阳杂俎曰:“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婆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树叶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

  【被叶衣观音】 (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三行第一位。裹于莲叶中。故名。密号曰异行金刚。

  【背正】 (术语)违背佛法之正理也。

  【贝支迦】 (杂语)辟支迦之变音。

  【贝钟】 (物名)法螺之贝与钓钟。皆寺中之道具。不空羂索经十八曰:“若加持螺,诣高望处,大声吹者,四生众生,闻螺声者,灭诸重罪。”名义集七曰:“增一云: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

  【呗】 (杂语)呗匿之略。梵音之歌咏也。见“呗匿”条。

  【呗比丘】 (人名)又谓之铃声比丘,妙声尊者。其形极为丑陋,而音声最好。其梵呗之声,能感动人畜,故称为呗比丘。曾于过去世在佛塔供养金铃,感此妙声。故又称为铃声比丘。贤愚经无恼指鬘品曰:“时波斯匿王将征讨鸯仇摩罗,路由祇洹,时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极丑陋,音声异妙,振声高呗,军众倾耳,象马不肯行,王乃还祇洹,下象至佛所,敬礼问讯云云。”谈呗比丘之因缘。毗奈耶杂事四曰:“憍闪毗城有一长者,诞一男儿,名为善和,形貌羸瘦,其声和雅。”

  【呗策】 (物名)记梵呗之册子也。

  【呗匿】 (仪式)单曰呗。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偈颂,是为赞叹三宝之功德,故曰呗赞。佛在世有最巧于呗道者,称为呗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呗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岩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呗者,或云呗匿,云赞颂。”行事钞上四曰:“出要律仪云:如是郁鞞国翻为止断也,又云止息,由是外缘巳止巳断。尔时寂静任为佛事也。”法华玄赞四曰:“梵云婆陟,此言赞叹。呗匿,讹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梵言婆师,此言赞叹,言呗匿者,疑讹也。”高僧传十三曰:“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称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萨婆多毗尼勒迦六曰:“瓶沙王信佛法,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诸外道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多得利养,眷属增长,愿世尊听诸比丘。(中略)佛言:听诸比丘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集一处呗诵说法。”梵Pāṭhaka。

  【呗器】 (物名)锡杖,磬,铃等。总为法会讽诵所用之道具。呗者,歌咏也。

  【呗士】 (杂名)又曰呗师。法会唱如来呗,云何呗等之梵呗者。

  【呗赞】 (仪式)歌颂赞叹佛德也。梵语谓歌颂为呗匿。诸经要集四有呗赞篇。

  【奔那伽】 (植物)Puṣpa-nāga,译言龙树华。弥勒菩萨在此树下成道。大日经疏七曰:“龙华奔那伽者,此奔迦是龙树花。弥勒世尊于此树下成佛,其直言龙华者,是龙中所尚之花,西方颇有其种。”

  【奔荼】 (植物)Puṇḍarika,奔荼利之略。

  【奔荼利】 (植物)Puṇḍarika,又曰奔荼利迦。译曰白莲花。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奔荼,旧言芬利,亦作分陀利,此云白莲花也。”慧琳音义五曰:“奔荼利花,白莲花名也。古云芬陀利,正云奔拏。”见“分陀利”条。

  【本标】 (术语)本誓之标帜,即三昧耶形也。性灵集七曰:“点尘身云执本标。”

  【本不生】 (术语)与阿字本不生同。详见“阿”条。

  【本不生际】 (术语)不生不灭之本际也。以名人人本有之自性清净心。大日经疏一曰:“本不生际者,即是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即是阿字门。”同七曰:“为不生际是万法之本。(中略)若见本不生际者,即是如实知自心。如实知自心即是一切智智。”

  【本不生智】 (术语)觉本不生际之智也。

  【本成】 (术语)本地佛之成道也。法华文句曰:“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五百微尘。”

  【本初】 (术语)根本元始也。或以名如来之觉体,或以名真如法界,或以名事物之元始。大日经三曰:“我一切本初,号名世所依。”即身成佛义曰:“我者大日尊自称,本初者本来法然,证得如是大自在一切法之本祖。”瑜祇经曰:“自觉本初。”显密二教论下曰:“自觉本初平等性智。”理趣释曰:“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

  【本地】 (术语)对于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为本地。能现所现,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实相法身,即穷极之本地,越之更无能现之实身。故曰地法身。本地即法身也。道安之舍利礼文曰:“本地法身,法界塔婆。”演密钞二曰:“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为万化之本,犹如于地为万物之依,故曰本地。言法身者,谓此实相能轨持万化。即此轨持,假名为身。法即身故,本地即法身。”法华文句九曰:“诠量本地三佛功德。”

  【本地垂迹】 (术语)见本迹条。

  【本地风光】 (术语)又曰本来面目。形容自己心性本分之禅语也。

  【本地供】 (术语)悬法华本门之十界曼荼罗而供养之也。

  【本地门】 (术语)谓大日如来之自性法身也。为三世常住之法身,理智之法性自具足一切之因果,圆满万德之方面也。加持门之对。

  【本地身】 (术语)见“本地”条。

  【本典】 (书名)根本之法典。

  【本断超】 (术语)台家所立超越证四种之一。见“超越证”条。

  【本二】 (杂语)又曰故二。比丘在家时之妻也,对于出家时,谓之本,为配遇故曰二。五分律一曰:“我与本二作不净行。”见“故二”条。

  【本法身】 (术语)本地法身之略。

  【本坊】 (杂语)自子院称本院。或称自坊为本坊。

  【本佛】 (术语)指自己心内之佛性,而曰本佛。

  【本感应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众生之感与佛之应,共为不可思议也。

  【本高迹下】 (术语)台家论本迹高下,立四句:一本高迹下,二本下迹高,三本迹俱高,四本迹俱下。本高迹下者,如佛现菩萨之身也,本下迹高者,如菩萨现佛身也。本迹俱高如佛现佛身也。本迹俱下者,如初地之菩萨现初地之相也。故如自佛现神者,即谓为本高迹下。以佛对于神为上位也。见法华玄义释签十五。

  【本国土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佛本时之同居土,寂光土之妙也。

  【本果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门佛果之真性,观照,资成三德之妙。

  【本行】 (术语)本来所修之行法也,又为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也。大宝积经三十曰:“各随本行为其称。”维摩经佛国品曰:“大智本行,皆悉成就。”同慧远疏曰:“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

  【本行集经】 (经名)佛本行集经之略名。

  【本行经】 (经名)佛本行经之略名。

  【本弘誓愿】 (术语)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众生也。见“本愿”条。

  【本化】 (术语)久远实成之本地佛教化也。对于伽耶始成之垂迹佛教化,故云尔也。

  【本怀】 (术语)心中根本之思念也。或曰素志,或曰素怀,并同。玄义释签一曰:“华严顿大,尚非本怀。”行事钞下二曰:“训诸佛本怀。”

  【本惑】 (术语)二惑之一。又曰根本惑,又曰根本烦恼。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合之则为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开之则为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之十种,更分之为见修二惑,分配于三界,则为见惑八十八使,修惑十种,合为九十八种。

  【本极】 (术语)法性之理体,为法之根本穷极,故曰本极。法华玄义七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

  【本迹】 (术语)本地与垂迹也,初地已上法身之菩萨及佛,由自己之实身,变作许多之应化,以化众生。其实身为本地,分身为垂迹,地者能生之义,为利物而自本身垂万化,故能现之本,谓为本地。所现之末谓为垂迹。自本垂迹,由迹知本,是即一佛菩萨上之妙德也。然此本迹有高下,台家立本高迹下,本下迹高,本迹俱高,本迹俱下之四句而分别之(见本高迹下条),如初地之菩萨,现二地之身,或示八相成道之相者,本下迹高也。如佛由佛之法身垂化身,观音菩萨现三十三身者,本高迹下也。但以本高迹下为通途。维摩经序曰:“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观音玄义上曰:“上地为真为本,下地为应为迹。”

  【本际】 (术语)谓穷极之始修也。圆觉经曰:“平等本际圆满十方。”胜鬘经曰:“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

  【本迹二门】 (名数)诸家释法华经无不大判之以本地门垂迹门之二门,一经二十八品中,前十四品为迹门之序正流通,后十四品为本门之序正流通。迹门之法华,谓释迦如来成道后至法华会座之间四十余年诸经之说法,三乘法为方便,一乘法为真实(方便品之正说),所说之教理上开权显实也,本门之法华,谓释迦之身,生于王宫,成道于伽耶,以至于今,此佛身非我之实身,为我久远实成之法身,为济度众生,一时垂迹,现伽耶成道之应身而已(寿量品之正说),佛自己之身上开迹显本也。然由斯开迹显本上观之,则法华以前至法华上开权显实之说法,悉为垂迹身之垂迹说。故后半谓为本门法华。此本迹之义,为佛身上真应二身或法应二身之关系,故此义虽弥满于法华已前之诸大乘经,然是惟对于大乘菩萨之说,未对于二乘凡夫而明之,对于二乘凡夫,且就释迦之身而开说证明之者,惟本门法华之所说耳。再如菩萨之授记作佛,尔前之诸经虽不少,然声闻之授记,则以迹门法华为根本。

  【本迹相摄】 (杂语)参照“十不二门”条。于迹中开因而合果,合习果报果为三法妙也。于本中合因而开果,开习果,出报果,明本国土妙也。又于迹中,委悉明境智行位,于本通为因妙。次为果妙,是迹中之三法,即三轨妙也。感应神通,说法眷属,与本迹相同。本开涅槃寿命二妙者,释迦佛在法华虽未入灭。而久远诸佛迦叶灯明佛等。皆于法华入灭。以此义推之。本佛必是净土之净机,又往事已成,故开出涅槃等妙也。迹中无此二义者,以释迦虽倡言入灭。而未入灭也。最后之利益妙,彼此相同。见玄义七。

  【本际智】 (术语)照了佛智诸法之本际,名为本际智。

  【本教】 (术语)二教之一。末教之对。根本之教,一乘教也。

  【本觉】 (术语)众生之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之妄相,照照灵灵,有觉知之德。是非修成而然,乃本有自尔之性德,故曰本觉。即如来之法身也。然此本心体,无始以来,覆于无明烦恼,隐藏至于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显其性德,是曰始觉,然觉而观之,则始觉非别,原为本觉之体,故始觉本觉,咸同一致。本觉之外无始觉。始觉即与本觉同一也。仁王经中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曰:“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本觉流转】 (术语)见“法身”条附录“法身流转。”

  【本觉内熏】 (术语)真如本觉有内熏外缘之二用,内熏者,真如之体相熏习也,无始以来具无漏之法在内冥冥熏习众生之妄心,能使众生不知不识,厌生死之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之法,发心修行。自然之作用也。外缘者,真如之用熏习也,自法身垂报化二身,使众生成见佛闻法之外缘,无作之作用也。起信论曰:“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自体相熏习,二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中略)恒常熏习,以有熏习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中略)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力。”

  【本觉下转】 (术语)释摩诃衍论有本觉下转始觉上转之义,本觉有性净本觉与随染本觉之二,本觉下转者,随染本觉之相也,随染之本觉,随众生之染缘,顺众生之相,现为种种利益也。始觉上转者,依本觉之内熏习,如实修行,发究竟智也。论三曰:“始觉背凡向圣,上上去去为次第转,随染本觉背圣向凡,下下来来为次第转。(中略)证说经言,谛听诸佛子。我从具缚凡,具一切地,圆满行因海庄严大觉果。我从清净地,具经一切地,将一切万行,得第一信位,入无明藏海。如是二大事,一时非前后。”

  【本觉真如】 (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真如为所证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

  【本经】 (杂语)于论疏中,指所依所释之经曰本经。

  【本净】 (术语)言本来清净也。

  【本净无漏】 (术语)谓心性本来清净,离烦恼诸漏之污染也。指众生之心性而言。法华经科注曰:“与本净无漏相应。”

  【本据】 (术语)经论释号所引用经论释内之文也。

  【本眷属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眷属妙也。谓佛处所集之十方诸大菩萨不可思议也。

  【本空】 (术语)诸法本来性空,非始于今名为本空。无量寿经下曰:“净慧知本空。”

  【本来】 (杂语)无物之始。谓之本来。如云无始以来。

  【本来成佛】 (术语)立于万物一如之见地时,众生如来,同一无异,故悟即烦恼为菩提,众生即如来,故众生之心性谓为本来成佛。

  【本来法尔】 (术语)谓自始自然也。

  【本来空】 (术语)谓万象皆假有非本来实有也。未显法性真如也。

  【本来面目】 (公案)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禅门法道极度之语也。显教之本觉,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则何物为本来之面目,请参之。六祖坛经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来无一物】 (术语)禅之悟道也。空之又空,第一义空也,与小乘之偏真但空相去天壤也。六祖坛经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师呵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了无一物可了,是名真知。”传灯录三(达磨章)曰:“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将来与汝安。曰觅心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安心竟。”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术语)唯识论所说。见“四种涅槃”条。

  【本利益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利益妙也。言本佛之利益众生不可思议也。

  【本门】 (术语)本迹二门之一。法华经二十八品中后十四品明佛身之本地及本地法身之众德,故谓之为法华之本门。见本迹二门条。

  【本门本尊】 (修法)日本日莲宗三大秘法之一。谓十界曼荼罗为本尊也。十界曼荼罗为日僧日莲所始,中央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左右图各种天部诸尊,以表十界互具,示无作三身之佛形者。

  【本门十妙】 (名数)一、本因,本初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所修之因也,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不尽是也。二、本果,本初所行圆妙之因,契得究竟常乐我净,乃是本果。经曰: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是也。三、国土,本既成果,必有依国,今既迹在同居土,或在三土,中间亦有四土,本佛亦应有土,复居何处。经云:自从是来我常在此裟婆世界说法教化。案此文则非今日迹中娑婆,亦非中间权迹处所,乃是本之娑婆,即本国土妙也。四、感应,既已成果,即有本时所证二十五三昧,慈悲誓愿机感相关,能即寂而照,故言本感应也。经曰: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众根利钝是也。五、神通,亦是与昔时所得无记化化禅与本因时诸慈悲合,以神通骇动最初可度之众生,故言本神通也。经谓之如来秘密神通力,或谓示己身他身,示己事他事是也。六、说法,即是往昔初坐道场始成正觉初转法轮四辩所说之法名为本说法妙也,经曰:此等我所化,令发大道心。今皆住不退是也。七、眷属,本地说法所被之人,如地涌之菩萨,弥勒不识,乃本之眷属也。经曰:此诸菩萨下方空中住。此等是我子,我则其父是也。八、涅槃,本时所证之断德涅槃也,亦是本时之应身处同居方便二土,有缘既度,倡言入灭,即本时之涅槃也。经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是也。九、寿命,既言入灭,则有长短远近寿命。经曰:处处有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是也。十、利益,本业愿通应之眷属(除理性之一),八番十番饶益者。经云:皆令得欢喜是也。见法华玄义七。

  【本门事观】 (术语)日本日莲宗之意,法华本迹二门之法体,不出十界十如三世间。然迹门明九界之修因门,故以心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心,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妙观,使行人开觉法界唯心。故约于空门理观归于唯一心性。使泯绝他之事相也。本门明佛界之感果门。故以身为法本,使十界十如三千之事法悉归于一身,使行人开觉法界唯一身。故约于有门事观,直指事之十界依正,而作自己之全身,以为本觉之圆体。此中天台宗以迹门之理观为主,日莲宗以本门之事观为旨。故定经体,台祖直以法性之冥理为体,日莲以一经所诠之义为体(所诠之义者,神力品“以要言之。如来一切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曰四句之结要:第一句结妙之名,第二句结妙之用,第三句结妙之体,第四句结妙之宗,以示一经之所诠在名用体宗之四,加之以能诠之经文即名体宗用教之五重玄义也。故日宗以此所诠之四法定为经体。不别立理性之法界以为经体),故台家欲开悟此法性之冥理,依迹门之理性,立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之理观。日莲欲证即身成佛之实事,依本门之事成,制唱题之妙行。夫经题之五字,已含摄一经所诠宗体字用之全体,经题即本迹二门之妙法,然则信解经题即信解十界之依正本有常住之相也。十界之依正者,即信解吾一身也。是岂非即身成佛耶。故末代凡夫,欲即身成佛,则宜一心唱念题目,一心信受之力,会于任运之妙法,是以唱题之事相为门,入于本门之妙法,故谓为本门之事观。

  【本门题目】 (术语)日本日莲宗三大秘法之一。口唱南无妙法莲华经之七字也。妙法莲华经五字,为法华经二十八品之题号,故名为题目,又概括法华八轴之秘奥。本尊之奥义,全在此五字而无所泄,故表归依本尊之意,而加南无二字,以唱此七字,为归名于本尊之方法。愚者不解本尊之意唱之,亦自然生本尊之影,遂得成佛云。

  【本明】 (术语)又曰元明。本觉之体清净,有大智慧光明,故曰元明。楞严经一曰:“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本命道场】 (修法)祈念皇帝本命星,以镇护国家之道场也,唐青龙寺之镇国道场,即皇帝本命之道场也。见“镇护国家道场”条。

  【本命星】 (术语)北斗七星中,当于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星。二十七宿(唐用二十八宿西国除牛宿),中当于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宿。算求本命宿之法,如宿曜经下,假令有人生于二月十七日,则先以十七日为位,于此加十三日共得三十。即自二月之角宿,历亢氐房。至于轸二十七宿为一周,除此数,尚余三,即复历角亢氐,至氐而尽,彼人生于氐宿也。又有于生年之十二支推知本命星者,此分配由何算数,未详。

  【本命宿】 (术语)见“本命星”条。

  【本命元辰】 (术语)本命为当人之本命星。元辰为其人之生年。

  【本末究竟等】 (术语)见“十如”条。

  【本母】 (术语)梵语曰优波提舍Upadeśa,此译论议。又名摩怛理迦(注)Mātṛka,此译本母。本母者取出生之义。以集诸经之义而论议之,出生别趣之义理故也。华严玄赞三曰:“优波提舍此云论议,亦名摩怛理迦(注),此云本母。”瑜伽伦记五上曰:“摩怛履迦云本母(注),集诸经义论义明之,出生诸经别所诠义,故名本母。”

  【本拏哩迦】 (植物)又作奔荼利迦。与奔荼利同。

  【本囊伽吒】 (术语)又作本那伽吒Pūrṇaghaṭa,译言满瓶。佛之德相也。慧苑音义上曰:“本囊伽吒,此云满瓶也。”

  【本涅槃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于本时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议也。

  【本起经】 (经名)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之略名。

  【本三昧耶印】 (印相)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三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印者,古相传云:此印习为本三昧耶印,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印也。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三昧耶之印,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于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以后,出于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也。仍于行法最初先结此印安住于理智不二之体性已,由此印开种种印契次第行之,为一座之行法。今相传云:净三业之印习为宝部之印,瑜祇经下有宝光净三业。以此印习为如意宝珠形,由此宝珠出生种种法财,为一座之行法。凡南方宝部,为修行之方,故于行法最初作此印云。

  【本山】 (杂名)由末寺称所属之本寺曰本山。又素来所住之山曰本山,广弘明集十六(慧远万佛影铭)曰:“共立此台拟像本山。”

  【本身】 (术语)禅家言本身即本心。详见“本心”条。

  【本神通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

  【本生安荼论师】 (流派)二十外道之一。说有大安荼,如鸡子,分为二段,遂生一切万物之论师也。

  【本生贯】 (经名)见“社得迦摩罗”条。

  【本生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阇陀伽Jātaka,翻为本生。如来说昔为菩萨时所行行业之经文也。俱舍光记十八曰:“言本生者,谓说菩萨本所行行。”

  【本生鬘论】 (书名)菩萨本生鬘论之略名。

  【本生说】 (术语)本生经之所说也。

  【本生心地观经】 (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科文一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八卷,来舟浅注。

  【本师】 (术语)佛教以释迦如来为根本之教师,故称本师。其余曰受业之师。史记乐毅传曰:“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后汉书曰:“何汤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大灌顶神咒经十二曰:“本师释迦牟尼佛。”业疏三之六曰:“本师和尚明相摄法。”

  【本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本识】(术语)阿赖耶识十八名之一。是为有为无为一切法之根本,故名本识。见了义灯四本。

  【本时】 (术语)久远之昔,谓佛最初成道之时也。

  【本事经】 (术语)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ṛtaha,又曰Ityuktaka(译为如是语,如是说),谓佛说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之经文也。显扬论曰:“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又(经名)七卷,唐玄奘译。有三品:一法品第一,说一法之法数,乃至三法品第三说三法数。

  【本事说】 (术语)本事经之所说也。

  【本誓】 (术语)梵语三昧耶Samaya,一译本誓,原为因本之义。诸佛菩萨在因地所立之根本誓约,谓之本誓。二教论下曰:“各各以本誓加持。”往生礼赞曰:“本誓重愿不虚。”理趣释曰:“三昧耶者名为本誓。”

  【本寿命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本时非长非短之慧命不思议也。

  【本书】 (杂名)各宗开宗根本之书曰本书。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谓之本书。

  【本说法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说法妙也,谓佛说法之不可思议也。

  【本寺】 (杂名)本来所住之寺也。广弘明集三十一曰:“各还本寺宣告诸小僧尼。”又解为根本之寺,则自末寺呼祖师之寺之称也。

  【本算】 (术语)问答之论题。一问即最初所问,谓之本算。二问已下,谓之末算。

  【本体】 (术语)诸法之根本自体也,对于应身而谓真身为本体。大日经七曰:“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梵网古迹上本曰:“化归本体,言还至也。”

  【本相】 (术语)又曰大相。生住异灭之四相,有本相与随相之二种。见“有为”条。

  【本相绮致经】 (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中阿含本际经之别译。明善法之展转为习。

  【本心】 (术语)即本原自心也。六祖坛经曰:“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其心似何物?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本形】 (术语)六地藏六使者及延命地藏胜军地藏等,并非有本经本轨之典据,但据日本中古台密一流之相传耳,其本经轨之说,如大日经疏五曰:“地藏菩萨,于种种间饰杂宝庄严地上,以金银颇胝水精四宝,为莲华座,令穷极巧丽。其菩萨在华座上,光焰周遍,其身如在胎藏。(中略)此圣者主持宝王心地中性起功德无边宝藏,故其标帜以一切珍奇杂宝绮错庄严也。”输婆迦罗译之地藏菩萨仪轨曰:“次说画像法,作声闻形像,着袈裟,端覆左肩,左手持盈华形,右手施无畏,令坐莲华。”秘藏记下曰:“地藏菩萨,白肉色,左手持莲花,上幢幡,右手持宝珠。”【本形】(术语)自身固有之形也。华严经十五曰:“或复舍本形自化其形。”

  【本性】 (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本性佛】 (术语)华严十种佛之一。佛具大智慧照了一切法,自性本来是佛,故名本性佛。

  【本性住种性】 (术语)大乘二种性之一。谓无始已来本识所具有之大乘无漏法尔种子也。

  【本业经】 (经名)菩萨本业经之略名。

  【本因妙】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佛最初成道时之智慧,修行,阶位等妙不思议也。

  【本有】 (术语)对于修成或修生之称。谓本来固有之性德也。依性宗之谈,则不论有情非情,其本性万德圆满,在圣不增,在凡亦不灭,譬如矿中之金,暗中之宝,是为本有。法华玄义七曰:“本有四德,隐名如来藏。修成四德,显名为法身。”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又四有之一。生后死前,现在之生活,谓之本有。

  【本有家】 (术语)法相宗之一派,护月之说也。见“本有说”条。

  【本有今无偈论】 (书名)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之略名。

  【本有说】 (术语)说第八识所藏之种子,皆为先天所固有,非新被薰习者,种子本来为第八识之功能作用,故为自无始即具有者,薰习惟增长其功能耳,若种子非先天的本有,则五性各别之义无意味矣。此为护月之说,法相宗之异义也。

  【本有修生】 (术语)谓本有与修生也。本有者,谓凡夫圣者,本来法尔,皆具足无缺,真如法性之德也,修生者。谓由观行之力开发其本有之德,渐渐修习而次第开显佛德也。

  【本有种子】 (术语)二种种子之一。谓阿赖耶识中本来含藏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种子也。更有新熏种子。参照“种子”条。

  【本于二谛】 (术语)见“二谛”条。

  【本缘】 (术语)有事之由来也。维摩经菩萨品曰:“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

  【本源】 (术语)自性清净心也。梵网经上曰:“虚空光体性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裴休圆觉略疏序曰:“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本源清净大圆镜】 (术语)圆觉经之语。本源者,众生本具之佛性。其清净如大圆镜。

  【本愿】 (术语)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无量寿经上曰:“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同下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住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十住毗婆沙论三曰:“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寿命无量,或有见者即得必定,闻名者亦得必定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本愿故,说三乘法。”

  【本愿功德聚】 (术语)由因位之本愿而于永劫积聚功德之佛也。谓阿弥陀佛。

  【本愿力回向】 (术语)见“回向”条。

  【本愿三心愿】 (术语)见“三心”条。

  【本愿药师经】 (经名)药师经有五译。大藏中第二,宋慧简译,缺。此本愿药师经,与所存四译,文多不同,或即慧简之所译者欤。

  【本愿一乘】 (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

  【本愿一实】 (术语)如来之本愿,即一实之理。教行信证文类三本曰:“道者即是本愿一实之直道。”

  【本愿一实大道】 (术语)谓他力念佛之法门也。释尊一代之诸教,八万四千之法门,要皆为归入于弥陀本愿之支径小路,惟本愿他力之一乘为真实之大道,即得真实到着大涅槃之道也。

  【本愿正机】 (术语)指本愿标的之众生而言。盖弥陀之本愿,由于欲救济罪业深重烦恼炽盛者之大悲心而建立者,故指末代浊世之吾人众生,为本愿之正机也。

  【本致】 (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

  【本质】 (术语)如眼识之缘色境,眼识所现之影像(即相分)外,别有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之实质色法。为其影像之所托者,是曰本质。如意识浮空华兔角之相,惟有影像而无所托之本质,故谓之独影境。唯识述记六末曰:“除影外别有所托名本质。”

  【本尊】 (术语)梵语曰娑也地提嚩多。此译本尊。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故名本尊。又于诸尊中以其尊为本而尊崇之,故名本尊。大日经本尊三昧品于本尊说字印形之三种。字者,等之种子也,印者,金刚杵羂索等之三昧耶形也,形者,相好具足之尊形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本尊者,梵音娑也地提嚩多,若但云提嚩多者直所尊之义也。尊亦云自尊,自所持之尊也。”演密钞十曰:“诸圣随行者本所宗主,故名为本尊。”

  【逼迫巧方便】 (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摈斥逼迫作恶事者使就于善之方便。

  【鼻虫】 (传说)经律异相三十七引居士物故为妇鼻中虫经曰:“有清信士持戒精进,有一沙门为道友。时清信士得病将死,其妇在傍大悲之,清信士增爱恋,死而魂神在妇鼻中为虫。妇啼吠不能自止。沙门往见妇,虫自鼻涕坠地。妇惭愧欲以脚蹈之。沙门告曰:勿杀,是汝夫婿化作此虫。沙门为虫说曰:卿精进持戒,福应生天见诸佛,但坐恩爱恋慕之想,生此虫中,即宜惭愧。虫闻而意解,便自克责,俄命终即得生天。”

  【鼻隔禅师】 (杂名)谓闭息六根,而隔离前境也,约鼻之一而总称六根。谓住于空见,枯木闇坐之禅人。犹言闇证禅师。止观十曰:“鼻隔禅师发得空见,多堕网中不能自拔。”同辅行曰:“鼻隔无深观行唯止心鼻隔,因此观故发得空见。此人尚不识小乘真谛,岂能观于空见之心令成妙境?但随见转堕于见网。”

  【鼻根】 (术语)六根之一。梵语,揭逻拏。译言鼻。生鼻识之所依为鼻根。义林章三本曰:“鼻者能嗅义,梵云揭罗拏,此云能嗅。”

  【鼻溜荼迦】 (天名)见“毗卢择迦”条。

  【鼻摩罗难利帝】 (菩萨)见“毗摩罗诘”条。

  【鼻那夜】 (术语)见毗奈耶条。

  【鼻婆沙】 (术语)见“毗婆沙”条。

  【鼻入】 (术语)十二入之一,鼻根也。

  【鼻识】 (术语)六识之一。了别鼻根所生香境之心识也。

  【鼻息】 (术语)二十五圆通之一。

  【鼻致迦】 (杂语)Bijika,译曰种。见“翳迦鼻指迦”条。

  【彼岸】 (术语)梵语波罗Pāra,译曰彼岸。生死之境界,譬之此岸,业烦恼譬之中流,涅槃譬之彼岸也。智度论十二曰:“波罗,秦言彼岸。”又曰:“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维摩经佛国品曰:“稽首已到彼岸。”注“肇曰:彼岸,涅槃岸也。彼涅槃岂崖岸之有?以我异于彼,借我谓之耳。”思益经一曰:“世尊!谁住彼岸?佛言:能知诸道平等者。”心经注曰:西土俗以设喻诸佛地谓之彼岸。涅槃经曰:彼岸者,喻如来也。又凡事物之究竟云彼岸。智度论一曰:“于事成办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办,皆言到彼岸)。”智度论三十三曰:“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法华嘉祥疏二曰:“以究了真俗之原,称到于彼岸。故大品云:到有为无为彼岸,即其事也。”

  【彼此摄持】 (术语)真言所谈。谓佛之三密与众生之三密,互相映而摄持。即入我我入也。

  【笔端舍利】 (杂名)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色红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

  【比呼】 (术语)Bhikṣu(巴Bhikkhu),比丘之别音也。探玄记十八曰:“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

  【俾礼多】 (异类)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比量】 (术语)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识上三量之一。比者比类也,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见烟比知于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与喻比知主义之轨式也。总称为比量者,是八识中唯意识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论曰:“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义。”

  【比量相违】 (术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法九过之一。如:“瓶可为常(宗),所作性故(因)”是也。所立之宗相违比量之因,故曰比量相违。”

  【比卢持】 (人名)外道名。

  【比罗达】 (人名)Vira-datta,长者名。译曰威施。见菩萨修行经。

  【比罗婆洛】 (地名)Pīlusāra,山名。译曰象坚。西域记一曰:“比罗婆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昔如来在世,象坚神奉请世尊及千二百大阿罗汉。山岭有大盘石,如来即之受神供养,其后无忧王即盘石上起窣堵波,高百余尺,今人谓之象坚窣堵波也。”婆字当是裟之讹。

  【比摩寺】 (寺名)在于阗国。魏书于阗传曰:“于阗西五里,有比摩寺。云是老子化胡成佛之所。”

  【比目多罗】 (术语)见“毗目瞿沙”条。

  【比那】 (地名)Vinata,比那多之略。山名。译曰不高。

  【比耆陀羡那】 (人名)儿名。译曰胜军。见贤愚经六。

  【比丘】 (术语)Bhikṣu,又名苾刍,煏刍。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以乞士之翻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一曰:“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中略)余怖魔,破恶,净命,如智度论中广说也。”见“苾刍”条。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有比丘因恶名住林中欲自杀,正住天神说偈晓之,即得道果。

  【比丘化为蛇】 (传说)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三曰:“有比丘喜乐衣服,因病致死,后化为蛇来缠衣。”

  【比丘尼】 (术语)Bhikṣuṇi,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新云苾刍尼。梵语尼者,显女性之声也。因之比丘为男僧,比丘尼为女僧。俱舍光记十四曰:“苾刍,唐言乞士,旧云比丘,讹也。苾刍尼苾刍如前解,尼是女声。”慧琳音义二曰:“苾刍尼义说同上,出家女之总名,尼例声明即女声也。”以阿难恳请初度佛之姨母大爱道为僧,是为比丘尼之始。参照“苾刍”条。

  【比丘尼阿姨】 (人名)Bhikṣuṇi āryā,阿姨者阿梨夷之略,梵语阿梨耶,译言圣者,今依女声曰阿梨夷,即比丘尼圣者之意,为佛姨母大爱道之尊称也,或言阿,如汉语阿爷阿娘之阿,姨即姨母也。

  【比丘尼八归敬戒】 (术语)比丘尼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尼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具足戒。尼,犯僧残当从僧忏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诫。宜从比丘三月安居,夏满宜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谓之比丘尼之八敬法。【比丘尼八归敬戒】(术语)见“戒”条。

  【比丘尼传】 (书名)四卷,梁宝唱撰。

  【比丘尼大戒】 (书名)十诵比丘尼大戒之略名。

  【比丘尼戒】 (术语)比丘尼具足戒即五百戒并八敬戒是也。

  【比丘尼戒本】 (书名)揭比丘尼五百戒之本经也。每月比丘尼之布萨日诵之。

  【比丘尼僧祇律戒经】 (经名)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之异名。

  【比丘听施经】 (经名)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听施比丘不乐法,将废道。佛以方便说旅人不知道者问知道者之喻以化之。

  【比丘五德】 (名数)怖魔,乞士,净戒,净明,破恶也。参照“苾刍”条。

  【俾沙阇罗所】 (佛名)Bhaiṣajyarāja,佛名。维摩诘经下曰:“有佛名俾沙阇罗所如来,汉言药王。”

  【笔受】 (杂语)见“笔受”条。笔即笔之俗写。【笔受】(杂语)于译场受译主之言,笔之以汉言也。事物纪原七曰:“宋朝会要曰:太平兴国七年六月,译经院成。译经诏梵学僧笔受缀文,七月诏左右街义学僧详定,十二月选梵学沙门一人为笔受,义学沙门十人为证义。其后以惟净为梵学笔受,自此始也。谈苑曰:译经常以梵僧,后令惟净同译经。梵学笔受二人,译经缀文二人,证义八人。唐世翻译有笔受官,以朝臣为之,佛陀多罗之译圆觉经也。房融为笔受是矣,宋朝太宗始用梵觉僧也。”

  【彼同分】 (术语)分别十八界,有同分彼同分之二门,根境识三者,互相交涉而作自业,为同分,不然则为彼同分,彼同分者,为彼之同分之类,故名彼同分。而十八界中,惟法界为同分,余十七界通同分彼同分之二者。俱舍论二曰:“根境识三,更相交涉,故名为分。或复分者是己作用,或复分者是所生触,同有此分,故名同分。与此相违名彼同分,由非同分与彼同分种类分,同名彼同分。”

  【比吒迦俱舍】 (杂语)Piakakośa,译曰藏。刀鞘丞椟之类,如三藏之藏是也。演密钞七曰:“梵语比吒迦俱舍,此译为藏,即是鞘韫椟之藏为要,拣异中心之藏故。”

  【比智】 (术语)新云类智,旧云比智。见“类智”条。

  【苾[口*陵]吃[口*栗]知】 (天名)摩醯首罗天之子名。大日经疏五曰:“苾[口*陵]吃[口*栗]知,是摩醯首罗子。身极枯瘦,以常降伏怨敌。假使骨肉消尽,要令得胜,故为此形。私谓即是智度所云常修苦行,割肉祀火,感生诸恶神者也,所以住在南方。”梵Bhṛṇgiriṭi。

  【荜[廿/(乏-之+友)]利】 (饮食)五种果之一。百一羯磨八曰:“荜[廿/(乏-之+友)]利即蒟酱也,旧云荜[廿/(乏-之+友)],略也。”梵Pippali。

  【毕钵】 (植物)一作毕跛。毕波罗之略。毕钵罗树或毕钵罗窟也。

  【毕钵罗】 (人名)大迦叶之实名。法华文句一曰:“摩诃迦叶。此翻大龟氏。(中略)名毕钵罗。或毕钵波罗延。或睇毗犁(Sthavira),毕钵罗树也。父母祷树神求得此子。以树名之。”梵Pippalāyāna。又(植物)Pippala,又作必钵罗,庳钵罗,树名。即菩提树。佛于此树下证菩提,故称菩提树。西域记八曰:“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之复故。”探玄记二十曰:“毕钵罗树,此云榕树,在岭南亦有此类。”慧琳音义八曰:“庳钵罗,树名也,或云毕钵罗。”

  【毕钵罗窟】 (地名)巴Vebhāra-guhā,梵Vaibhāra,又作卑钵罗窟,宾钵罗窟。以窟上有毕钵罗树繁生,故名,或言毕钵罗为大迦叶名(父母祈树神而生,故名,又迦叶所居之窟,故名毕钵罗窟,此虽古释,然非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之西,大迦叶结集三藏处也。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佛祖统纪四曰:“如来灭后,于毕钵罗窟立三座部主结为三藏。”更有一处。西域记九曰:“温泉西有卑钵罗石窟,世尊在昔恒居其中,后壁洞穴,是阿素洛宫也。习定比丘多居此室。”法显传一曰:“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佛食后常于是座禅,又西行五六里,山地阴中有一石室,名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

  【苾刍】 (术语)Bhikṣu,又云煏刍。同于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馑男,熏士,道士等。出家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刍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而清净活命故也。破烦恼者,以修圣道而破烦恼故也。净持戒者,以受持尽形净戒故也。能怖魔者,以必入涅槃使魔畏怖故也。智度论三曰:“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复次比名破,丘名烦恼,能破烦恼,故名比丘。复次,受戒时自言:我是某甲比丘,尽形寿持戒,故名比丘。复次,比名怖,丘名能怖魔王及魔人民。当出家剃头着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入涅槃。”维摩经佛国品注曰:“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净乞食,或名破烦恼,或名净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该此四义,秦言无一名以译之,故存本名焉。”玄应音义八曰:“除馑,旧经中或言除士,除女。亦言熏士,熏女。今言比丘,比丘尼也。案梵言比丘,此言乞士,即与除馑义同。除六情饥,断贪欲染也。以善法熏修,即言熏士,熏女。”释迦谱七曰:“凡夫贪染六尘,犹饿夫饭不知厌足圣人断贪染六情饿饥,故号出家为除馑。”南山业疏三曰:“中梵本音,号曰煏刍。此传讹失,转比丘也。”探玄记十八曰:“比丘者,梵有三名:或云比呼,或云苾刍,或云比丘。此无正译,义翻有三:谓怖魔,破恶,及乞士。”然有以苾刍为草名者,亦一说也。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一曰:“吾吉祥草,矩舍(此言草),摩贺矩舍,室哩矩舍。世尊因地修行时,常卧此三草也。苾刍矩舍,悉党矩舍(此言白),世尊因地修行时,常枕此二草也。”慧琳音义二曰:“苾刍草名也,僧肇法师义苾刍有四胜德。”俱舍慧晖钞,翻译名义集,释氏要览等皆以为草名(业疏济缘记三之一,言世中妄传是草名者,讹也)。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说惭愧等十法。【苾刍迦尸迦十法经】(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对迦尸迦而说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则得为人师。

  【苾刍律仪】 (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

  【苾刍尼】 (术语)又作煏刍尼Bhikṣuṇī,即比丘尼也。尼者女声。男僧云苾刍,女僧云苾刍尼。

  【苾刍尼戒经】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之略名。

  【苾刍尼毗奈耶】 (经名)Bhikṣuṇīvinaya,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之略名。

  【苾刍五法经】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新比丘有五法得离师之依止及戒,有七种之别。

  【苾刍习学略法】 (经名)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之略名。

  【必定】 (术语)梵语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译言不退转,又翻必定。不退转大道,必定入于涅槃之位也。大智度论九十三曰:“阿鞞跋致即是必定。”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

  【必堕无间】 (杂语)罪恶深重者,必堕无间地狱也。

  【闭关】 (杂语)禅林之语。闭居养道念也。禅余内集曰:“闭关守寂。”又曰:“闭关学道。”

  【毕竟】 (杂语)物之至极最终也。

  【毕竟成佛道路】 (术语)谓绝对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虽多而结局唯归入于一道路者也。谓其终局成佛之一道。

  【毕竟断】 (术语)对于损伏断而言。无漏道之力,断灭烦恼之种子使不再生也。经量部所说。

  【毕竟觉】 (术语)佛之所证,他人无有类似之证也。同于无上觉。

  【毕竟空】 (术语)一切之有为法与无为法,毕竟为空,名为毕竟空。智度论三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为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为无有遗余。性空者名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贲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法华嘉祥疏九曰:“毕竟空是诸空中之王,故智度论云:性空菩萨所行,毕竟空是佛所行。”华严经离世间品曰:“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放光照三界,心法无不现。”

  【毕竟空行】 (术语)见“四安乐行”条。

  【毕竟无】 (术语)如龟毛兔角毕竟无者,不同于毕竟空,毕竟空者理性之谈,故不遮毕竟有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毕竟无者,即龟毛等。”

  【毕竟无常住】 (术语)宇宙之万有,其体空无,而毕竟无常住之法也。吾人认万象之体形而以为常也住也,不过为假想妄想耳。

  【毕竟依】 (术语)佛之德号也。佛为众生究竟之依处,故称毕竟依。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毕竟智】 (术语)究法界理性之智也。涅槃经四十曰:“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

  【毕兰陀筏蹉】 (人名)同于毕陵伽婆蹉比丘,见毕陵伽婆蹉条。

  【毕勒支底迦】 (术语)Pratyeka,不逢佛世而悟,故云独觉,观十二因缘而觉悟,故云缘觉。慧苑音义上曰:“辟支梵音。具云毕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行。佛者觉也。旧翻为独觉,正得其意,或翻为缘觉,译人谬。以梵语云钵攞底迦,此翻为缘故。智论第十八中通上二类也。”玄应音义三曰:“缘一觉又云独觉。旧经云古佛,又云辟支佛,又言辟支迦,或云贝支迦,皆梵言讹转也。此云独觉是也。”

  【毕勒支底迦佛】 (术语)Pratyekabuddha,旧云辟支佛。译曰独觉。又云钵攞底迦佛。译曰缘觉。三乘之中乘也。见毕勒支底迦项。

  【毕哩体瞿摩夷】 (物名)Pṛthvi-gomaya,译曰牛粪。见慧琳音义十。

  【毕里孕迦】 (天名)见“冰揭罗”条。

  【苾力叉慕里迦】 (杂语)Vṛkṣamūlika,译曰树下坐。饰宗记五本曰:“苾力叉暮里迦,此云树下坐也。智论云:树下思惟,如佛生时,转法轮时,涅槃时,皆在树下。行者随诸佛法,常处树下。”

  【毕力迦】 (物名)又作必栗迦,香名。译曰目蓿香,又曰触香。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中曰:“必栗迦香,注云目蓿香也。”慧琳音义十二曰:“毕力迦,香名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触香也。”梵Pṛkkā,Spṛkkā。

  【必栗托仡那】 (术语)梵音Pṛthagjana,译言独生,异生。即凡夫也。

  【毕陵】 (人名)毗陵伽婆蹉之略。比丘名。

  【毕陵伽】 (人名)又作必陵伽。毕陵伽婆蹉之略。

  【毕陵伽婆蹉】 (人名)又作毕兰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译曰余习。以有高慢之余习故也。法华文句二曰:“毕陵伽婆蹉,此翻余习。五百世为婆罗门,余气犹高。”法华玄赞一曰:“毕兰陀筏蹉,此云余习,言毕陵伽婆蹉,讹也。五百世中为婆罗门,恶性粗言,今虽得果,余习犹在。如骂恒河神,故名余习。”

  【毕陵慢心】 (故事)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忏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忏谢汝。是时大众笑之。云何忏谢而复骂耶?佛告恒神:汝见毕陵伽婆蹉合手忏谢不?忏谢无慢,而有此言,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自骄贵,轻贱余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憍也。如是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余习。”止观二曰:“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瞋,于其无漏有何损益?”

  【闭炉】 (仪式)禅宗之行事。每年三月三十一日闭暖炉之行事也。

  【毕洛叉】 (植物)又作毕剌叉,树名。译曰高显。阿输迦树之异名也。佛诞生于此树下云。探玄记二十三曰:“毕剌叉者,具云钵剌叉,义翻云高显树也。有处名阿输迦树,此云无忧树也。”慧苑音义下曰:“毕洛叉树,或曰毕剌叉,此云高显。佛于此降诞则为高显,名显人天故曰高显也。或有处云佛于阿戍迦树下生者也。”梵Vilakṣa。

  【必灭】 (术语)谓有生者必灭也。

  【毕舍遮】 (术语)Piśāca,又作臂奢柘、毗舍阇、毗舍遮。食肉鬼名。孔雀王咒经下曰:“毗舍阇,梁云颠鬼。”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毕舍遮旧言毗舍阇,又作毗舍遮。鬼名也,饿鬼中胜者也,亦言癫狂鬼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啖精鬼,东方天王所领鬼神也。”唯识演秘二本曰:“毕舍遮者,唐云食血肉,鬼之异名也。”

  【邲输跋陀】 (菩萨)普贤菩萨之梵名。名义集一曰:“邲输跋陀Viśva-bhadra,或三曼跋陀Samanta-bhadra,此云普贤。”

  【苾吒瞿波罗】 (异类)Pṛthukagopāla,夜叉名。译曰护儿。见大孔雀经中。

  【必棏家】 (术语)Pitaka,又作比摘迦。译曰藏。三藏之藏,即库藏之义也。求法高僧传下曰:“必棏家,是藏。”开宗记一本曰:“梵曰比摘迦,此译为藏。”

  【必至补处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使欲往生净土者,必至一生补处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中略)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必至灭度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一愿,又名证大涅槃之愿。往生净土,即誓必到达涅槃之大果也。

  【痹钵罗】 (植物)Pippala,又卑钵罗树之名。见毕钵罗条。

  【煏刍】 (术语)Bhikṣu,比丘,新作苾刍,又作煏刍,见“苾刍”条。

  【碧岩集】 (书名)碧岩录之异名。

  【碧岩录】 (书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圜悟于澧州夹出灵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窦颂古百则者。然圜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烧弃之,后人更拾集其烬余,传之于今。黄檗宗大智为之注释,名种电钞。

  【碧眼胡】 (杂语)碧眼之胡人,指达磨也。祖庭事苑四曰:“初祖达磨大师眼有绀青色,故称祖曰碧眼。”

  【碧眼胡僧】 (杂语)谓达摩。高僧传曰:达摩眼绀青色,称碧眼胡僧。

  【薜服】 (衣服)薜萝之服,喻僧衣之陋劣也。

  【馝柯罗摩诃秩多】 (人名)Vikramāditya,王名。译曰正勤日。见婆薮槃豆传。

  【薜荔】 (异类)薜荔多之略。

  【薜荔多】 (异类)Preta,又作闭黎多,闭丽多,闭戾多,鞞礼多,卑帝黎(Pitṛ),新称弥荔多,俾礼多。译曰祖父。饿鬼之总名也。玄应音义三曰:“薜荔,上蒲计切,下力计切。或言卑帝黎,或云帝黎耶,或言闭黎多,皆讹也。正言弥荔多,此译云祖父鬼,旧译云饿鬼,于中最劣者也。”王渔洋先生曰:余前记梵书薜荔为饿鬼。又按酉阳杂俎云:人犯五千恶为五狱鬼,万恶乃堕薜荔也(香祖笔记十)。

  【薜萝】 (杂语)又曰薜荔。蔓草也。形容破袈裟之语。

  【薜攞斫羯罗】 (物名)Velācakra,译曰时轮。计时之器也。寄归传三曰:“于要处安小土台,圆阔一尺,高五寸,中插细杖,或时石上竖丁,如竹箸许,可高四指,取其正午之影,西方在处,多悉有之,名为薜攞斫羯罗,译为时轮矣。”

  【弊魔试目连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降魔经之别译。

  【薜舍】 (地名)Vaiśāli,见“毗舍离”条。

  【薜舍离】 (地名)见“毗舍离”条。

  【蔽尸】 (杂语)Peś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三。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团也。至第三七日,结集成肉团,若男则上阔下狭,若女则上狭下阔。成肉团,犹未坚。”瑜伽略纂一曰:“闭尸,此名结。虽已成完,仍柔软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闭尸,彼相类也。”

  【薜室罗末拏】 (天名)Vaiśravaṇa,见“毗沙门”条。

  【薜陀】 (杂名)Veda,与吠陀同。见韦陀条。

  【弊宿】 (人名)又作蜱肆。婆罗门名。拘萨罗国斯婆醯婆罗门村有婆罗门,名弊宿。童女迦叶已证罗汉,与五百比丘共游行诣彼处,种种说法,破其断见,使之归正翻邪,死生于天。见长阿含经七弊宿经,中阿含经十六蜱肆经。巴Pāyāsi。

  【弊耶伽罗】 (杂名)Vyāghra,译曰虎氏。天竺之姓。见续高僧传三。

  【弊欲】 (术语)世间弊恶之五欲也。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心着弊欲,乐于小法。”

  【鞞跋罗】 (地名)Vaibhāira,山名,在王舍城。

  【鞞跋致】 (术语)Vaivartika,译曰退。初心之菩萨,退失所修之行也。阿鞞跋致,即不退也。智度论四曰:“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有阿毗跋致。”

  【臂卑履也】 (动物)Pipili(多)Pipilikā,又作比臂里迦,译曰蚁子。大威德经六曰:“臂卑履也,蚁子也。”梵语杂名曰:“蚁子,比臂里迦。”

  【鞞侈遮罗那三般那】 (术语)Vidyā-caraṇa-saṁpanna,又作鞞多遮罗那。译曰明行足。佛十号之一。智度论二曰:“鞞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云何为明行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三明,(中略)行名身业口业,唯佛身业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故名明行足。”坐禅三昧经上曰:“鞞侈秦言明,遮罗那言善行,明三明也,行清净之行。”玄应音义三曰:“鞞侈遮罗那,蒲迷切,此译云明行足。”

  【鞞稠利夜】 (物名)Vaiḍūrya,见“琉璃”条。

  【臂钏】 (物名)真言修法者臂所悬之环钏也。苏悉地供养法下曰:“其臂钏者作二十五金刚之结,中置一珠,两头各一。”

  【壁定】 (譬喻)恶觉譬如风,定譬如壁,壁定坚固,则觉风不能入也。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同辅行曰:“壁定者室有四壁,则八风不入。”

  【鞞铎佉】 (寺名)见“毗铎佉”条。

  【鞞佛略】 (术语)见“毗佛略”条。

  【鞞浮罗】 (地名)见“毗富罗”条。

  【壁观】 (故事)达磨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世人称为壁观婆罗门。会元达磨章曰:“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曰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又直以禅门之观谓为壁观。释门正统八曰:“独以真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注曰:“客尘伪妄不入曰壁。”

  【壁观胡僧】 (人名)谓初祖达磨也。见壁观项。

  【鞞诃罗】 (术语)见“毗诃罗”条。

  【鞞羯俞】 (佛名)佛名。译曰离愁。见可洪音义二。

  【鞞岚】 (杂名)见“毗岚”条。

  【鞞蓝婆】 (杂名)见“毗蓝婆”条。

  【鞞礼多】 (异类)Preta,饿鬼之梵名。见“薜荔多”条。

  【鞞嚧杜那】 (佛名)见“毗卢舍那”条。

  【避罗】 (植物)果名。见频婆条。

  【鞞罗羡】 (人名)鞞罗羡那之略。国王名。

  【鞞罗羡那】 (人名)Virasena,国王名。译曰勇军。一日一夜,出家持戒,生于天上,永受富乐,遂修道而为辟支佛。见出家功德经,诸经要集四。

  【鞞摩那修】 (人名)巴Vekhanasa,外道名。佛为说法,悟道出家。中阿含鞞摩那修经是也。

  【鞞摩肃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即中阿含之鞞摩那修经也。见鞞摩那修项。

  【鞞尼迦】 (术语)见“毗奈耶”条。

  【鞞纽婆那】 (地名)Veṇuvana,译曰竹林。见“迦兰陀”条附录。

  【鞞婆诃罗】 (流派)EkaVyāvahārikāṇ,译曰一说部。小乘十八部之一。见四分开宗记一本。

  【鞞婆丽陵耆】 (地名)巴Vebhaliṅga,往昔迦叶佛时之村邑名。佛与阿难共行道,到此处而微笑。阿难问故。佛因说昔迦叶佛时,此村邑长者有优多罗童子,与难提波罗陶师为亲友,难提婆罗劝优多罗使见佛出家事。中阿含鞞婆丽陵耆经是也。

  【鞞婆沙】 (术语)见“毗婆沙”条。

  【鞞婆沙论】 (书名)十四卷,尸陀般尼阿罗汉造,苻秦僧伽跋澄译。广说有部之法相者。

  【鞞婆尸】 (佛名)见“毗婆尸”条。

  【鞞瑟氏罗居士】 (菩萨)华严经五十三善知识之第二十六。见五十三知识条。(CBETA注:应为“五十三智识”条)

  【鞞沙门】 (天名)梵语。亦曰毗少门。四天王之一。其义为遍闻,多闻,古婆罗门教。以为财神。此神住须弥第四层。主夜叉罗刹。

  【鞞杀社】 (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

  【臂奢拓】 (术语)见“毕舍遮”条。

  【鞞舍】 (杂语)见“吠舍”条。

  【鞞舍离】 (地名)见“毗舍离”条。

  【鞞舍隶夜】 (物名)见“毗舍离”条。

  【鞞世师】 (流派)Vaiśeṣika,即卫世师也。

  【鞞恕婆附】 (佛名)见“毗舍浮”条。

  【避死经】 (经名)婆罗门避死经之略名。

  【臂索】 (物名)真言修法者手臂所悬之珠索也。谓之真言索。苏悉地经一曰:“作诸事时,常须右手臂常以真言索带,右手持珠索以香而涂。持诵真言或一百遍,或一千遍。带持此等索者,毗那夜迦不能为障,身得清净,速得成就满所求愿。”(略钞)。

  【鞞头梨】 (物名)见“吠琉璃”条。

  【鞞陀】 (经名)见“韦陀”条。

  【鞞陀梨】 (地名)Vidhāra,山名。慧苑音义上曰:“鞞,此云种种也。陀梨,亦曰陀罗。此云持也。谓此山中能持种种众宝及诸华叶故名之。”

  【鞞陀路婆】 (异类)起尸鬼也。见“毗陀罗”条。

  【鞞醯得枳】 (饮食)药名。慧琳音义六十三曰:“鞞醯得枳药名也。”梵Viheṭhaka。

  【臂线】 (修法)以五色之线悬于臂次除病,是婆罗门之法,佛亦为病缘于诸弟子开之。毗奈耶杂事一曰:“六众乞食,见诸婆罗门以妙香华庄严形体,将五色线系臂上。六众亦以五色线系臂上,入城乞食。诸人见之而讥弄之。佛因制之,言若系者得越法罪。时有苾刍婴病,诣医问处方。答言圣者取五色线咒之,系于臂即病愈。曰:世尊不听。彼言:仁大师慈悲为本,缘病开许无疑。时诸苾刍言于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为病因缘,受医人教者,系线亦无犯。”

  【臂香】 (杂语)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珰皆然。”今俗事神者,以钩贯臂,下悬香炉,焚香于神前,谓之烧臂香。

  【臂吒犍稚】 (物名)Piṭaghaṇṭikā,译为打犍槌。比丘尼钞一曰:“西域传云:时至应臂吒犍稚。臂吒此云打,犍稚者所打之木,或用檀桐木等。彼无钟磬,故多打木集人也。”见“犍稚”条。

  【边鄙众】 (杂名)见“四众”条。

  【边地】 (杂名)阎浮提洲之边隅,谓之边地。又弥陀之净土有边地,五百岁中不得见闻三宝,名为懈慢界。亦曰胎宫。略论曰:“五百岁中常不见闻三宝,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

  【边地懈慢】 (术语)弥陀之化土。边地与懈慢国土也。边地即疑城胎宫,真门自力念佛人所生之处,懈慢为懈慢界,要门诸行往生人所入之土。教行信证曰:“显化身土者,佛者如无量寿佛,观经说真身观佛是也。土者观经净土是也。复如菩萨处胎经等说,即懈慢界是也。亦如大无量寿经说,即疑城胎宫是也。”

  【编发仙人】 (杂名)亦曰螺髻梵志。印度之梵志编发如螺形者。文殊师利问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仙人。”此指三迦叶等之弟子也。

  【蝙蝠僧】 (杂名)又曰鸟鼠僧。见“鸟鼠僧”条。

  【边际】 (术语)言物之穷极也。唯识述记二本曰:“边际者是穷尽义。”

  【边际智】 (术语)谓等觉菩萨之智慧。以是居妙觉位之边际故也。四教仪四十曰:“边际智满入重玄门。”

  【边见】 (术语)五见之一。或断见或常见偏于一边之恶见,谓之边见。又起身见,其后边所起断常之恶见,名为边见。见五见条。

  【边界】 (界名)边地懈慢界之路。

  【边无边】 (术语)见“六十二见”条。

  【边五得】 (术语)十种得戒缘之一。谓边国以僧侣少,不能从正式行三师七证之十人受,故减人数,以四僧众与一羯磨师,作法授戒,依之而得具足戒也。

  【边执见】 (术语)五见之一。略曰边见。见五见条。

  【边州】 (杂名)佛教以印度为阎浮提大州之中地,以外为边州。

  【边罪】 (术语)比丘犯淫等四重罪者。是为边罪。此人罪重,为佛法边外之人,更不堪重入净戒之海也。行事钞上三曰:“边罪难者,谓先受其戒,毁破重禁,舍戒还来欲更受具。此人罪重,名佛法边外之人,不堪重入净戒海也。”

  【边罪难】 (术语)见“遮难”条附录。

  【褊袒】 (衣服)偏袗之异名。章服仪曰:“褊袒椅支。”

  【变不男】 (杂名)见“五种不男”条。

  【辩才】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华疏二曰:“速疾应机名辩,言含文采曰才。”

  【辩才妙音】 (天名)辩才天,即妙音天也。

  【辨才天】 (天名)司音乐之天。为福德之神。或作美音天,妙音天。即干闼婆之类。后与吉祥天混而为一,遂至以为福德之神。胎藏界外金刚部院西方那罗延天之旁,有其位。

  【辩才天】 (天名)亦云大辩才天女,亦云大辩天神。见“大辩才天”条。

  【辩才天三部】 (经名)一、佛说最胜护国宇贺耶顿得如意宝珠陀罗尼经一卷;二、佛说即身贫转福德圆满宇贺神将菩萨白蛇示现三日成就经一卷;三、佛说宇贺神王福德圆满陀罗尼经,一卷;已上称曰辩才天三部经,然皆为伪经,经录不载。

  【辩才天五部】 (经名)以上三部再加佛说大宇贺神功德辩才天经一卷,佛说大辩才天女秘密陀罗尼经一卷,谓之五本经,亦皆杜撰者。

  【遍参】 (杂语)禅僧行脚参学遍天下之知识也。

  【变成男子】 (术语)女性变成男子也。女子有五障,非成佛道之器,其成男子,或于现身得之,或生于净土而得。诸佛各有变成男子之愿。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智度论四曰:“初僧祇中永离女身。”

  【变成男子愿】 (术语)诸佛有一切女人各变成男子之愿。无量寿经上曰:“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药师经曰:“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法华经曰:“尽此女身后不复受。”诸教中密教独许女身成佛。

  【变成王】 (异类)地狱十王之一。司掌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大叫唤大地狱。此狱广大五百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查核第五殿解来鬼犯,更有余罪,则发入大地狱,分发小地狱受苦,受满转解第七殿。

  【遍成诸行】 (术语)顿成诸行之对。由行布门修行之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次第经过诸法门阶级,遍修诸行也。

  【遍出外道】 (流派)出家外道之一类,以名遍离世俗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名波利呾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即是出家外道之类。”

  【遍处】 (术语)观法之名。与十一切处同。见八背舍条。

  【遍槌】 (杂语)禅林之目。食粥之时打槌遍集大众也。

  【遍地院】 (术语)胎藏界曼荼罗之东方第一重也。又曰佛母院。此以三世诸佛能生之德为主故也。是有七尊(主五尊,伴二尊),中央一切如来智印(左右胁侍,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左边大勇猛菩萨,左傍大安乐不空金刚真实菩萨,右边佛眼佛母,右傍七俱胝佛母尊是也。而此院为降魔之印,故中尊于白莲华上作三角形,光焰围之。表以三角之智火,降伏四魔也。

  【遍法界身】 (术语)佛之真身也,谓真身无边而周遍于法界也。华严经世界成就品曰:“愿我当见遍法界身。”

  【遍观一切色身想】 (术语)观经十六观中之第九观,观想阿弥陀佛之身相光明也。其观成就,则得见十方诸佛之身相。对于第八观而谓此观为真身观。

  【遍行惑】 (术语)为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也。

  【遍行因】 (术语)六因之一。见“六因”条。

  【遍行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

  【变化】 (术语)转换旧形,名为变,无而忽有,名为化。佛菩萨之通力,能变化有情非情之一切也。法华经曰:“神通变化不可思议。”义林章七本曰:“转换旧形名变,无而忽有名化。变与化异,是相违释。”

  【变化法身】 (术语)五种法身之一。见“法身”条。

  【变化人】 (杂名)佛菩萨之化为人身者。法华经曰:“即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

  【变化身】 (术语)诸佛三身之一。为济度众生变现六趣有情之化身也。佛地论七曰:“变化身,为欲利益安乐众生,示现种种变化事故。”见“三身”条。

  【变化生】 (术语)四生中之化生也。不处于胞胎而忽然生也。法华经曰:“其国诸众生,淫欲皆已断,纯一变化生。”

  【变化通力】 (术语)见“通”条。

  【变化土】 (术语)三土之一。变化身所住之土也。此中有净土秽土之别。唯识论十曰:“变化身依变化土。”义林章七末曰:“身既有三,土随亦尔。(中略)三变化土,通净及秽。”见“三土”条。

  【变化无记】 (术语)四无记之一。见“无记”条附录。

  【变坏】 (术语)变者,有形之物,异其相也,坏者,对于外物不得抵抗,而忽变形体也。即色法有性之一义,形色体质有之物,触于外物,以变化破坏而言也。例如肉体触于他人之手乃至蚊蛇之类而为其所坏是也。

  【辩积菩萨】 (菩萨)金刚界曼荼罗外廓北方之尊。密号曰巧辩金刚,大慧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

  【遍吉】 (菩萨)普贤菩萨之异译。普为遍,贤为吉,言别意同也。智度论九曰:“一佛图中有人癞风病,来至遍吉菩萨缘边,一心自归。”释门正统三曰:“妙德现于清凉,遍吉彰于岷峨。”

  【遍计】 (术语)凡夫之妄情,遍计度诸法也。唯识论八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

  【遍计所起色】 (术语)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谓依第六意识之妄分别所变起之空华水月等无实事之诸色相也。

  【遍计所执性】 (术语)三性之一。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名为遍计。以此遍计之妄情计无我为我,执无法为法,恰如暗中谬绳为蛇。是名为遍计所执性。此所执性为当情现之妄相。体性都无也。唯识论曰:“由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见“三性”条。

  【遍觉】 (术语)周遍圆满之觉悟也。止观五曰:“乃至成佛,正觉大觉遍觉。皆是观慧异名。”

  【遍界】 (杂语)遍三千世界也。碧岩五十三则垂示曰:“遍界不藏,全机独露。”

  【遍净天】 (界名)色界第三禅天第三天之名。此天净光周遍,故名。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光音及遍净。”可洪音义一曰:“遍净天,三禅天王也。长阿含云:遍净天王名净智,四臂捉贝,持轮御金翅鸟。”

  【便利】 (杂名)大小便也。法华经授记品曰:“便利不净。”

  【遍没般不还】 (术语)九种不还之一。见“不还”条。

  【便膳那】 (术语)Vyañjana,又作便善那,[扁*瓜]膳那,便社那。旧译曰味。新译曰文。能显之义,以文能显义故也。俱舍光记五曰:“梵云便膳那,唐言文。是能彰显义,近显名句,远显于义。西国俗呼扇盐酢等,亦名便膳那,亦是能显义。扇能显风,盐等能显食中味也。旧译为味,译者讹也。”唯识述记二末曰:“梵云便膳那,此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盐,能显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义巧妙等目之为便膳那。此中四义总是一显义,古德说名为味。”饰宗记六本曰:“便社那,此云文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文身,梵言[扁*瓜]膳那,此言显了。但以文能显义故代之,旧言味身,或言字身一也。”

  【便社那】 (术语)见便膳那条。

  【变食真言】 (真言)即“娜谟萨缚怛他蘗多,嚩卢枳帝,唵,二婆啰三婆啰吽”二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三遍,七遍,或二十一遍。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自然变成种种诸天肴膳。皆有五种色香上味。一一如须弥山。”案先念普供养真言,次念此变食真言,而后再念普供养真言。上供十方佛,中奉诸贤圣,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感皆饱满。

  【遍是宗法性】 (术语)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于宗而示其关系者。盖因必于宗之前陈名辞中,为元来遍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前名辞中)有遍是宗法之性之意,是云遍是宗法性。例如谓声无常也(宗),所作性故(因)时,为因之“所作性”,于宗之前名辞“声”中固遍有之是也。

  【遍所许宗】 (术语)因明所立四宗之一。如言眼之见色,彼此所共许也。

  【辨体】 (术语)五重玄义之一。见“玄义”条附录。

  【辩天】 (天名)大辩才天之略称。

  【便同弥勒】 (杂语)净土之行者,于信之一念,便同弥勒菩萨到阿惟越致之位也。教行信证信卷末曰:“王日休云:不退转者,梵语谓之阿惟越致。法华经谓弥勒菩萨所得报地也。一念往生便同弥勒。佛语不虚。”

  【辩无碍解】 (术语)四无碍解之一。

  【变相】 (术语)对于所谓圆轮具足之曼荼罗而谓诸尊极乐地狱等之曼荼罗。有二义:一、变动也。画极乐或地狱种种动相,故曰变相。二、转变其形相。写此之义也。又转变本质为画图相也。毗奈耶杂事十七曰:“浴室火堂依天使经法式画之,并画少多地狱变。”观念法门曰:“画造净土庄严变。”西方要决曰:“造西方弥陀像变。”瑞应传曰:“见西方变相。”

  【便旋】 (术语)速疾容易之义。无量寿经下曰:“便旋至竟年终寿尽。”

  【遍一切处】 (术语)法身佛之梵名。名为毗卢舍那。一名遍一切处,以如虚空无遍际,遍满于一切处故也。普贤观经曰:“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遍依圆】 (术语)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之三性也。

  【遍依圆三性】 (术语)一、遍计所执性,由凡夫之妄执认为实物者。凡夫之妄情。遍计度一切法,故曰遍计。为此遍计之妄情所迷执者,谓之所执性,例如见绳而误以为蛇。非有蛇之实体。但妄情迷执为蛇耳。是曰遍计所执性,吾人于内外认实我执实法亦如此。有为之万法,为因缘假和合之法,无一实我,无一实法,但自妄情计度而迷执为我为法,因而指实我实法。谓之遍计所执性。是但由妄情而存,不能离妄情而有者。二、依他起性,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万法是也。他指因缘,以阿赖耶识之种子为第一之因。藉其他种种之助缘而生者。是离忘妄情用而自存也。例如绳自麻等之因缘而生者。三、圆成实性,圆满成就之真实性也。亦曰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为法体性也,恰如绳之实性为麻。此有二义。谓此法性随缘,为依他起性者,为实大乘之义。谓此法性为所依,而依他起性成立者,为权大乘之义。然而此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为妄有,依他起性为假有,圆成实性为实有。又遍计所执性为实无,依他起性为似有,圆成实性为真有。此三性于别事上亦在,于一事上亦具。龟毛兔角及过未之法,认为实者,为遍计所执性。如于百法之中差别前九十四法为依他起性,后六无为为圆成实性,是别事上之三性也。又举一花以妄情迷执为实之花,花之相,是遍计所执性也。自因缘而生,假现花之相,是依他起性也。花之实体,是圆成实性也。如此分别之。则诸法各各于一事上具三性。说见唯识论八,百法问答抄四。

  【变易】 (术语)其形体状况如异物谓之变,恰如代以他物谓之易。又变易生死也。法华科注曰:“虽离分段,而未离变易,故非自在。”

  【变易身】 (术语)变易生死之身也,三乘圣人于界外净土所受之正报也。

  【变易生死】 (术语)见“生死”条。

  【辨意长者子所问经】 (经名)一卷,元魏法场译。佛应长者子之问,答生天乃至佛会各有五事。

  【遍照】 (术语)法身之光明,遍照世界也。大日如来之密号为遍照金刚。瑜祇经曰:“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

  【遍照金刚】 (佛名)大日如来之密号也。

  【遍照如来】 (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瑜祇经曰:“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

  【遍照遮那】 (杂语)毗卢遮那佛也。此佛译为遍照,亦略曰遮那。遍照遮那合二而成一佛也。

  【辨正论】 (书名)八卷,唐沙门法琳撰。以道儒二教与佛教对比,而辨佛教正直之书也。分三教治道篇以下十一品。终载撰者与尚书右仆射蔡国公之书。

  【遍知所缘断】 (术语)断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谛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谛下无漏缘之惑,依之而断。即观其为烦恼所缘之境之四谛理而至于遍知,故能缘之烦恼,自然断灭。

  【遍至法界】 (术语)烧香之真言。译曰遍至法界。烧香之功德周遍于法界也。大日经疏九曰:“达摩驮赌拏蘗帝。译云遍至法界也。”

  【遍智】 (术语)遍知一切法之智慧也。

  【遍周法界】 (术语)法者有形无形事理色心之通称,法之有限,谓为法界。弥满于其法界,而无不至,谓为遍周法界。以名法身之功德。

  【辫发】 (杂名)不动明王之顶髻也。

  【辫发梵志】 (杂名)辫与编同。交也,织也,列也。谓以顶发交列为紒。紒同结也。

  【标领】 (术语)秀于物而为标帜首领也。高僧传六(僧叡传)曰:“姚兴问嵩:叡公何如?崇答:实邺卫之松柏,兴敕见之。(中略)兴后谓崇曰:乃四海之标领何独邺卫之松柏?”

  【标月】 (术语)标者表也,经文譬之表示月之指,谓之标月。圆觉经曰:“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

  【标帜】 (术语)一作幖帜。标者表也,又旌旗也,标帜者,彰表之义。真言之法,以身印器具等彰表如来内证之德。大日经五曰:“秘密主,有造漫荼罗圣尊分位种子标帜,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同疏四曰:“种种世谛门,皆是法界幖帜。”同演密钞九曰:“标帜者彰表之义也,谓彰表如来内证之德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幖帜,通俗文徽号曰标,私记曰帜。字皆从巾,或从木作标,谓以木为标,标而记之,此亦两通。”【标帜】(杂语)(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为本不生,空之边亦为本不生,故以本不生中道之剑为标帜。盖中道之智,不动于有之边,亦不动于空之边,故名不动尊。两部之辨事真言通用不动之深义在斯。二、降魔之义,魔者以无始之间隔为其体,故挥不二中道之智剑,则无量魔军不攻自降,表此义以智剑为标帜。(二)羂索,此有四义:一、系缚之义,缚四魔之意也。二、引摄之义,以大悲方便能引一切迷徒,使入于法界曼荼罗故。三、大寂静不动之义,何则喻三学则戒如扑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右手之剑,是风大之动,而为能杀之慧也,左手之索,是空大之不动,而为能缚之定也,是故两手所持合表动即不动之义也。大寂静与大定同。四、不动即动之义,以索缚住散动之魔是不动之义,引摄沉沦,是动之义也。(三)独股杵,此有四义:一、菩提心之义,二中一股杵之印(立左右之二中指),是最初发心三昧耶戒之印故,又为阿閦佛之三昧耶印故。二、能破之义,一股者上下锐利,而有能破之相,外道凡夫着于生死,声闻缘觉着于涅槃,今住焉舍焉取不二之实德,则生死涅槃之二执皆息,不倚二边,故不动也,即能破二执,故以上(破涅槃之执)下(破生死之执)锐利之独股表之。三、二利具足义,剑者上求菩提之智,索者下化众生之悲,独股杵者,通彻上下,表具足二利,即胜义(上求),行愿(下化),三摩地(二利本体),三种之菩提心也。不动以菩提心为其体,故以独股为标帜。四、三十七尊住心城义,独股者是一心法界也,四处各镌八叶之莲华者,四波罗蜜十六菩萨八供四摄也,最中所把处,彰四宝珠,中心埋一宝珠,是五佛也,故以是表三十七尊住心城之中道,一实本不生之妙慧(若依立印轨及底哩三昧耶经下卷则应以三股杵缚曰罗宝棒为标帜。何则?为尊之所持故,但古来多用上三种,故略而不注)。【标帜】(杂语)见“不动明王”条附录。

  【表白】 (仪式)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于三宝及大众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座。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表白三宝境,同别住持佛。先赞修善体,次叹施主意。圣灵成菩提,听众愿成就。回向法界众,诸天增威光。次有愿文可读之矣。”

  【表刹】 (杂名)刹,为刹多罗Kṣetra之略,幢竿之类,塔上高表出之幢竿曰表刹。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表刹甚高广。”维摩经法供养品曰:“起七宝塔,纵广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刹庄严。”

  【表德】 (术语)二门之一。对于遮情之称而曰表德。与所谓遮诠表诠同,但表诠遮诠之目,出于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称,本于华严宗,真言宗盛用之。见二门条。

  【表戒】 (术语)旧曰作戒无作戒。新曰表戒无表戒。受戒者登戒坛,发表身口意之三业,而正受得戒法,名为表戒。此时受者体内发得而不表显于三业之戒体,名为无表戒。

  【表诠】 (术语)二诠之一。表示具德曰表诠。遮止过非曰遮诠。禅源诸诠三曰:“表谓显其所是。又,表者直示当体。”见三诠条。

  【表色】 (术语)唯识所立三种色境之一。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显然可表示于人者。名为表色。是依可见之义而名为色。俱舍不立表色。

  【表示】 (杂语)发表示他也。宝积经三十四曰:“诸佛无能说,称叹及表示。”大日经疏七曰:“一切法离一切法,故不可表示,不可授人。”

  【表无表戒】 (术语)表戒与无表戒也。见“无表戒”条。

  【表无表色】 (术语)表色与无表色也。见“无表色”条。

  【表业】 (术语)身口意之三表业。见“业”条。

  【表业无表业】 (术语)就身语意之三业言之,小乘俱舍之说,局于身语二业,有表业无表业(谓为表色无表色)。大乘法相之义,三业皆有表业无表业。表者表示之义,身之表业者,他可见之动作。取舍屈伸等是也。语之表业者,他可闻之言语,名句文是也。意之表业者,起贪瞋等之念。意业虽不表示于他人,然犹于心内自表示,故名为表业。三业之无表者,与身表业共于身中生不可表示于他之一种业体也。是为身无表业。又与语表业共于身中生一种之业体,谓为语无表业。又与意表业共生一种之业体,谓为意无表业。其中小乘不立意表业,故随而不立意无表业。大乘立意表业,且三业共以思之心所为体,故意表亦如身语二表有意无表。然而小乘以为表业无表业共为四大所生实之色性,谓之表色无表色,大乘之表业以现行之思之心所为体,无表业以思心所之种子为体。故其实业性虽为心法,而现行之思,起色法之身表业语表业,有防色法身表语表过非之用,故纳于所发所防,而假名谓为表色无表色也。盖小乘立思心所造作之身表业语表业,为善性恶性无记性之实法,故直以所发之身语二业为业体,以其中善恶之业体为感苦乐之果,然则业体即色法也。无表业为色处中之表色(色处有显色形色表色之三,取舍屈伸等为表色),语表业为属于声处之声屈曲,故共是无记法,而不能招当果,故不立为业体。业体定为能发之思心所,但就所发所防之色而假付以色之名。盖业体正为心法也。若依成实宗,则立之为非色非心法。问:小乘立身语二表业。大乘立身语意三表业。此二表业三表业悉有无表业耶?答曰:表业有律仪,非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之三种。律仪业,为受五戒八戒等时之表业。非律仪业,为正作杀生等恶戒之表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非善戒,亦非恶戒,此其余善恶之所作也。小乘俱舍谓此三种共生无表,大乘唯识家无定判,一同于俱舍。一谓律仪非律仪之表业,虽必生无表,然非律仪非不律仪即处中之表业,善恶之心,皆为微弱,故无发无表者。是难陀论师之义也。慈恩谓二说中为判是非之显文,故取舍任情。但俱舍论处中之表业,虽谓为律仪非律仪外之善恶,然非谓无论如何微少之善恶业,皆生无表,谓依善类似律仪,恶类似非律仪之规则所立之中品善恶业而为无表,非不规则之泛尔善恶也(此事于无表色部辨之),因而善恶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之善,与律仪之表业,共有律仪之无表业,上品之恶,与非律仪之表业,共有非律仪之无表业,中品之善恶,亦与非律仪非不律仪之表业,共发非律仪非不律仪之无表。但下品之善恶,惟有善恶之表业而无生无表者。例如誓于十日乃至一月布施于僧,为处中之善业,此发无表,如只布施一时。为泛尔之善业,不发无表。见俱舍论业品,义林章三末。

  【表义名言】 (术语)对于显境名言而言。名句文也。名句文诸诠表义理,故名为名言。

  【表义名言种子】 (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之自体者也。即自一切诸法之语言音声等名言传而薰习之种子也。

  【表制集】 (书名)六卷,唐不空三藏为三朝之国师,谢表答制凡一百四十四首,西明寺圆照编集,名为不空表制集。

  【俵嚫】 (杂语)禅林之语。俵者分与之义,分与人之施物云俵嚫。品字笺曰:“俵,俵散也。以应得之物而照人分散为俵。”

  【俵子】 (物名)禅林之目。印纸之类也。以小片纸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

  【鳖】 (动物)介族。甲鱼也。

  【鳖不慎口】 (传说)鳖遇枯旱,湖泽干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于其边,鳖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鳖问此为何等?如此不止。鹤便应之,口开鳖坠,人得而食之。见旧杂譬喻经下,法苑珠林四十六。

  【鳖谋猴肝】 (传说)有鳖与林间一狝猴亲,屡往游。其妇妒之,欲杀狝猴,止夫外出,佯卧病,谓夫言:吾病甚重,当得汝所亲狝猴之肝,吾乃活。夫不得已,往请弥猴,谓将供小食,狝猴曰:吾居陆地,卿在水中,安得相从。鳖曰:吾当负卿。狝猴便从之。负至中道,谓狝猴言:所以请卿者,因吾妇病困,欲得卿之肝也。狝猴报曰:吾肝挂在树,今未持来。速还取肝相从。便还树上,跳踯欢喜。时鳖问曰:卿何不早持肝来?狝猴曰:天下之至愚,无如卿者,谁以肝挂于树,共为亲友而反相图,欲危我命,自今以往,各自别处。见本生经一。

  【别报】 (术语)别业所感各人殊别之果报也。同在人间而贫富寿夭等之差别是也。往生论注下曰:“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

  【别传】 (杂语)禅宗之极意,于教外别对其机,以心传心,谓之别传,亦曰单传。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等。梁僧传(慧远)曰:“禅宗别传之旨。”

  【别行疏】 (书名)观音义疏之异名。本经文句之外,于观世音普门品别造义疏者。

  【别行玄】 (术语)观音玄义之异名。对于法华玄义而曰别行。于法华本经中特取观世音普门品,于法华玄义之外,别作玄义。使之流行也。

  【别惑】 (术语)又曰别见。性为分隔之妄见也。别教之菩萨入地以后渐断之。

  【别偈】 (术语)二种偈之一。见“偈”条。

  【别见】 (术语)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注下曰:“初地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故云见道。(中略)两教三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名邪见人也。”

  【别教】 (术语)华严宗之判,开一乘为别教同教之二门。与三乘之机共同之一乘法为同教。法华等是也。永与三乘之机别异,而独被于圆顿大机之一乘法,为别教。华严经之所说是也。其别异有十门。见同别二教条。

  【别教四门】 (术语)别教缘但中之理,而修位位之行业,此有四门不同:一有门,观虚妄之色尽,别有妙色,名为佛性也。二空门,观如来藏亦空大涅槃亦空也。三亦有亦空门,双观真空妙有也,四非有非空门,观但中法性之理,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也,见止观六等。

  【别接通】 (术语)亦曰别入通。通教利根之菩萨被接,而接入于别教也。

  【别解别行】 (术语)与我别见解,与我异行法也。如圣道净土二门相对。观经散善义曰:“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

  【别解律义】 (术语)别解脱律仪之略。

  【别解四类】 (术语)今于四类之别解中,示地狱界与人界及佛界三种之相。先言地狱界之十如是,相如是者恶人显后堕地狱之前相,凡夫虽不知,而佛菩萨之目,则能见之也。性如是者,专习恶之人其习状如生成,改变为难也。体如是者:“摧折粗恶色心以为体质。”即堕于地狱为狱卒所责之荒恶身心体是也。私记二本云:“问:体者即指受报身。与报何异?答:阴身为体。苦乐为报。”力如是者:“地狱有登刀上剑之用。”即于地狱有上剑山上刃林裂破身体之力用也。作如是者:“构造经营。”谓于身口意之三业造恶也。私记云:“作是造业与因何别?答:构造为作,约外约色,习因为因,约内约心。”因如是者:“恶习因也。”谓于过去习恶也。缘如是者作恶之缘助也。果如是者,谓过去所习之恶事,受地狱之身亦能起也。报如是者:“铜柱铁床之苦。”谓于地狱攀登铜柱。坐热铁床也。本末究竟等者,相如是,报如是,皆为空谛故谓为等。又恶之果报在本之性相中,本之性相,在恶之果报中则为假谛等,又地狱之理体与佛果无异,则皆为中道法界,是中道之等也。次明人界之十如,则相如是者:“相表清升。”谓对于四恶趣之沉沦,格别清净,有上升之相也。性如是者:“性觉白法。”谓清白之善法,成为其性也。体如是者:“体是安乐身心。”谓与三途等苦报相违,安稳快乐之身心也。力如是者:“堪任善器。”谓堪于勤善之器也。作如是者:“造止行二善。”谓作止恶行善之二善也。因如是者:“因是白业。”谓成就清白之善因也。缘如是者:“作善我我所。”谓我思能作善也,此为白善之缘。果如是者:“任运修善心生。”谓依前来习善之习用,而自然生善心也,报如是者:“自然爱乐。”谓自然受人果之快乐也。本末究竟如前地狱界。次明佛界之十如,则“佛界十法者。皆约中道分别也。”言佛界之十如其体皆为中道也。此虽为一中道,而因义理相违,故分为十如。相如是者为缘因佛性,是外修万行也。性如是者为了因佛性,是内生真智也。体如是者为正因佛性,是真如法界也。力如是者,谓初发菩提心,超二乘上为力。是发菩提心也。作如是者四弘誓愿也。因如是者智慧庄严也。缘如是者福德庄严也。果如是者一念相应大觉朗然之无上正觉也。报如是者大般涅槃三德秘藏也。本末究竟等者三谛法界之体等也。

  【别解脱戒】 (术语)又曰别解脱律仪。三种戒之一。依受戒之作法,受五戒乃至具足戒,身口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中略)戒即解脱,解脱恶故。(中略)别解脱者是戒别名。”

  【别解脱经】 (术语)戒本也。以戒本中说别解脱律仪故也。

  【别解脱律仪】 (术语)与别解脱戒同。俱舍论十四曰:“别解脱律仪,由他教等得。”

  【别境】 (术语)各各别别之境界也。亦别境心所也。

  【别境心所】 (术语)遍行心所之对,于一切之心不遍起。对于各各别别之境而起之心所也。例如向所乐之境,则欲之心所起,向决定之境,则胜解之心所起是也。

  【别理随缘】 (术语)又曰但理随缘。理者真如也。谓别教之真如随缘而为一切万法,曰别理随缘。与圆教之真如,性具诸法,而为一切诸法异,纯一之真如,依无明之和合而取随缘之义,谓为但理随缘。此别教随缘之义,四明尊者对于严家盛所唱导。抑真如随缘之义,原为起信论所详说,严家之贤首作起信论之疏,以此真如随缘为自家所判五教中渐顿圆三教之分际,以真如不随缘为始教,即唯识论等之所明。因而以真如之随缘与不随缘,判大乘之权实,自家所立圆教之极致,亦不过为此真如随缘之义。然四明之意谓真如随缘之义,岂为大乘之极致,凡随缘有二种,但理随缘与理具随缘是也。依自家所判,则但理随缘为别教之分,而理具随缘为圆教之分。不察起信论之所明含此二种,贤首单以但理随缘释之,且以唯识论等为无明随缘之义者,是大谬也。唯识论之所明,岂无真如随缘之义,彼亦有真如随缘之义(但法相宗不许之。还与贤首同),但彼以别教,止于但理随缘而不及于理具随缘,且以不知性具之深义而释本论,不能开阐理具随缘,以但理随缘为至极,故只是为别教之随缘,而非圆教之随缘,诚可惜也。见指要钞下,教行录二,起信论融会章,同三别理随缘章。

  【别念佛】 (术语)但称一佛之名号也。通念佛之对。

  【别请】 (术语)于众比丘中特请一人而供养之也,但如法之比丘,不受别请。行事钞下三曰:“请有二种:即僧次别请也。律开别请,然诸经论制者不少。”首楞严经一曰:“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往生要集中末曰:“常乞食不受别请。”

  【别申论】 (术语)三论宗之判。对于通申论之称。如中,百,十二之三论,泛申一代诸经之佛意,故谓为通申论。如智度论别申一经之意,故谓为别申论。见三论玄义。

  【别时念佛】 (术语)又曰如法念佛。以净土行者于日日之行法常不能勇进,故或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十日乃至九十日为期而勤行念佛,是曰别时念佛。见观念法门,往生要集中末。

  【别时意】 (术语)别时意趣之略。

  【别时意趣】 (术语)见“四意趣”条。

  【别受】 (术语)受戒之法,有通受别受之二规。见“通受”条。

  【别他那】 (天名)天名。又曰吠率怒天Veśṭana,译言围。名义集二曰:“别他那,梁言围,亦云吠率怒天。”

  【别坛曼陀罗】 (术语)又曰诸尊曼荼罗。一门之尊为中胎,以自部眷属为第二重第三重之法也。演奥钞十曰:“诸尊别坛曼陀罗者,一门尊为中胎,以自部眷属为第二重第三重也。”

  【别途】 (杂语)主义之别异也。法华文句记三之一曰:“文虽广略,事无别途。”

  【别相】 (术语)六相之一。事事物物各别之相也。

  【别相念处】 (术语)七方便之第二。身为不净,受为苦。心为无常,法为无我,各别观身受心法之四者,而破净乐我常之四颠倒见也。见四念处观条。

  【别相三观】 (名数)别教所明之三观。以空假中隔历而不融合故也。

  【别向圆修】 (术语)依天台四教之判,别教菩萨,至十回向之位,则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渐称于圆教之性德,是曰别向圆修,亦曰十向圆修。四念处三曰:“别向圆修。”杂编五曰:“十向圆修。”

  【别选所求】 (术语)在观无量寿经之会座韦提希夫人由释尊所显示之十方诸佛净土中特选择自己所愿之净土,而曰:“我今愿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也。”

  【别业】 (术语)对于总业之语。众生殊别之业因也,随而众生感各异之果。

  【别依】 (术语)对于总依之语。凡宗义总以诸经为所依,故曰总依,别以一经为所依,故曰别依。如净土真宗所言,总依三经。别依大经。

  【别义意趣】 (术语)见“四意趣”条。

  【别译杂阿含经】 (经名)十六卷,失译。杂阿含经中之撮要别译。【别译杂阿含经】(经名)二十卷,失译。自五十卷之杂阿含经撮要别行者。

  【别语】 (术语)禅林之目。举古则中虽有古人语,而我复别下一转语谓之别语。见于诸录。

  【别圆】 (术语)天台四教中之别教圆教也。共以中道为极理。见“四教”条。

  【别愿】 (术语)如药师之十二显(见“药师”条),千手观音之六愿及十愿(见“千手观音”条),普贤之十愿(见“普贤”条),弥陀之二十四愿及四十八愿,释迦之五百愿。【别愿】(术语)对于总愿之语。如四弘誓愿为诸菩萨之通愿,故曰总愿,如阿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为各自特殊之誓愿,故曰别愿。止观七曰:“二乘生尽,故不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华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

  【别众】 (术语)有比丘与众比丘在同一界而自乖离,不同法事,曰别众。别众者,突吉罗罪也。行事钞上一曰:“别众,谓同一界住相中,有乖不同僧法,故云别众也。”

  【别总二种念处】 (名数)此四念处观有二种:一云别相念处,二云总相念处。别相念处者,如上分所观之境为身受心法之四者,追顺而别别观之也。但于第四法念处,有杂缘不杂缘之二者,不杂缘法念处,唯观法之一境,杂缘法念处,于身等四境或合观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总观之。盖法之名,泛通于前三者也。总相念处者,于杂缘法念处之法后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总合之而观诸有为法为无常。观诸有漏法为苦,观一切法为空为无我,故名总相念处。别相与总相之相违,在于前境之分与不分。又,能观之行相,别相为不净,苦,无常,无我之四者。总相为无常,苦,空,无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别相观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别相念处,此总相观之位,名第三之加行总相念处位,于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观,称为三贤位。

  【别尊法】 (修法)别请一尊而修法也。见“别坛曼陀罗”条。

  【宾钵罗】 (植物)Pippala,毕钵罗之异称,树名。付法藏传一曰:“迦叶辞如来,往耆阇崛山宾钵罗窟。”

  【宾坻】 (人名)Piṇḍada,给孤独长者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宾坻,直讥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云阿那他宾荼揭利呵跋底Anāthapiṇḍadagṛhapati,此云给孤独长者也。”

  【宾伽罗】 (人名)Piṅgala(Nilanetra),梵志名。译曰青目。释龙树之中观论。中论序曰:“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宾伽罗,秦言青目之所释也。”

  【滨迦毗黎河】 (地名)唐书西域传曰:“中天竺在西天竺之会,都城曰茶镈和罗城,滨迦毗黎河。”同注曰:“今安治士河也,佛经言恒河皆指此。”

  【邠耨文陀弗】 (人名)见邠耨文陀尼项。

  【邠耨文陀尼】 (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富楼那尊者之母曰邠耨文陀尼。富楼那曰邠耨文陀弗,或邠耨文陀尼子。弗者,子之义也。见“富楼那”条。

  【邠祁文陀弗】 (人名)Pṭrṇamaitrāyaṇiputra,比丘名。见“富楼那”条。

  【宾头】 (界名)地狱名。见“宾吒罗”条。又(人名)宾头卢之略。罗汉名。

  【宾头卢】 (人名)Piṇḍola,罗汉名。见“宾头卢颇罗堕”条。

  【宾头卢伽】 (异类)鬼王名。译曰立不动。见金光明文句七。

  【宾头卢经】 (经名)请宾头卢经之略名。

  【宾头卢颇罗堕】 (人名)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于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阇,宾度罗跋罗惰阇。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之臣,王以其精勤,使之出家,证阿罗汉果。而对于白衣,妄弄神通,为佛呵责,不得住于阎浮提,使往化西瞿耶尼洲,后阎浮四众,思见之,白佛。佛听还,而不听入于涅槃。使永住于南天之摩梨山,度灭后之众生。元照弥陀经疏曰:“宾头卢此翻不动,颇罗堕真谛翻捷疾,或利根,或广语。婆罗门中一姓也。”名义集一曰:“宾头卢翻不动,字也,颇罗堕姓也。本行集经翻重瞳。”法住记曰:“第一尊者宾度罗跋啰堕阇,(中略)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西瞿陀尼洲。”杂阿含经二十三曰:“时王(阿育王也)见尊者宾头卢,头发皓白,辟支佛体,(中略)尊者宾头卢以手举眉毛视王言:我见如来于世无譬类。”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经名)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宾头卢原为优陀延王(又云优填王)臣,既出家证阿罗汉果,还国为国王说种种之譬喻,明五欲之可厌恶。

  【宾头卢迎王王七年失国】 (故事)四分律五十三说,世尊在拘睒弥国,王优陀延是宾头卢亲厚之知识,王朝哺常往问讯。时有不信乐之婆罗门大臣,见宾头卢不起迎王,以恶心谏止王。王曰:明日清旦当往,若不起,当夺其命。明旦宾头卢遥见王来,便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言:汝今何意起迎我?答言: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为汝故。王问:云何为我?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若起迎王,将失王位。然宁使失王位,不可使堕地狱。是故起。王曰:几日失王位?言却后七日必失王位。即如记,至第七日,慰禅王国波罗殊提王来捉王,七年锁脚囚禁。”法华文句记曰:“宾头卢知七年失国,及稠禅师进否为王。”

  【宾头卢住处】 (杂语)杂阿含二十三曰:“时王(阿育王也)白尊者曰:尊者今住在何处?尊者答王曰:在于北山,山名犍陀摩罗,共诸同梵行僧。”请宾头卢经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称名言。”(云云)。

  【宾头卢住世因缘】 (本生)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钵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禅定,申手取之。依四分律,当时坐于方石纵广极大,逐身飞空,得钵已还去。佛闻呵责:云何比丘为外道钵(旃檀钵非比丘宜持之物),而于未受戒人前现神通力?从今尽形摈汝,不得住阎浮提。于是宾头卢如佛教敕往西瞿耶尼,教化四众,广宣佛法。阎浮提四部弟子思见宾头卢白佛,佛听还坐,现神足故不听涅槃。敕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有请悉赴。”(依十诵律三十七,四分律五十一)。杂阿含经二十三宾头卢自说曰:“世寿住舍卫国,五百阿罗汉俱。时给孤独长者女,适在富楼那跋陀那国。时彼女请佛及比丘僧,时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我尔时以神力合大山往受彼请。时世尊责我:汝那得现神足如是?我今罚汝,常在于世不得取涅槃,护持我正法,勿令灭也。”请宾头卢经曰:“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摈之不听入涅槃,敕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

  【宾头沙罗】 (人名)Bindusāra,王子名。译曰遍实。见阿育王经一。

  【宾荼波底迦】 (术语)Piṇḍapātika与傧荼波多同。

  【傧荼波多】 (术语)Piṇḍapāta,又作宾茶波底迦,宾荼夜。译曰常乞食。见“分卫”条。

  【宾吒罗】 (界名)Piṇḍāra,又作宾跎罗。地狱名。译曰集欲。普超经下曰:“舍利弗!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秦曰集欲),适入寻出,其身不遭苦恼之患。”可洪音义六下曰:“宾跎罗,地狱名也。晋云集欲,又云宾头。”

  【摈出】 (术语)又曰驱遣,驱摈。比丘七种治罚法之一。为折伏恶比丘摈出本处也。若随顺忏悔而乞解,则许还来。其摈出时僧众相集,行白四之羯磨,谓之摈出羯磨。见行事钞上之二。

  【摈罚】 (术语)与摈出同。

  【摈治】 (术语)摈斥恶比丘而治罚之也。此有三种:一摈出,从本处驱出之,待彼忏悔乃许还来。二默摈,一切之人不与之交语。三灭摈,极恶之比丘犯重罪而不忏,灭除彼名,永由本处驱出。

  【冰揭罗】 (天名)又作冰伽罗。诃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法曰:“其母左手于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尼法,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复说毕哩孕迦刻像法,取白旃檀香木无瑕隙者,长六指或一磔手,令巧匠雕作童子形。顶上有五朱紫髻子,相好圆满,以种种璎珞庄严其身,于荷叶上交脚而坐,右手掌吉祥果作与人势,左手扬掌向外垂展五指,此名满愿手。”冰揭罗天童子经曰:“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长六指作童子形状。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满愿掌向外。置道场中,作种子饮食乳粥香花供养。”孔雀王咒经上曰:“冰伽罗,梁言苍色。”大孔雀经中曰:“此云青色。”梵Piṅgala。

  【冰揭罗天童子经】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冰揭罗天童子念诵之法。

  【冰想】 (术语)坚冰之观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秉持】 (术语)持律坚固也。

  【丙丁童子】 (职位)司灯火之童子也。碧岩第七则评唱曰:“如则监院在法眼会中未曾参请入室,一日法眼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耶?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法眼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法眼云:好语,恐你错会,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求佛。法眼云:监院果然错会了。则不愤便去。法眼云:此人回则可救;若不回,则不得救。则到中路自忖云:他是五百人之善知识,岂赚我耶?遂回再参。法眼云:你但问我,我为你答。则便问如何是佛。法眼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按传灯录十与此异。

  【秉法】 (术语)羯磨法四种之第一。行羯磨法时受戒忏悔等之法也。见“羯磨”条。

  【秉拂】 (术语)禅林之语。一寺之首座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开示大众者也。凡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书记,称秉拂之五头首,为各有秉拂之资格者。见象器笺六。

  【秉拂寮】 (堂塔)勤于秉拂之头首寮舍也。

  【秉拂侍者】 (役名)秉拂者,为捧白拂之侍者也。圣僧侍者任之,此无班位,立于方丈侍者之下位。见象器笺六。

  【秉拂五头首】 (名数)前堂首座,后堂首座,东藏主,西藏主,书记,谓之秉拂五头首。此五人得执秉拂之职。

  【禀教】 (术语)禀承佛之教法也。止观辅行一曰:“受化禀教,须讨根源。”玄义释签六曰:“昔禀佛教,起于誓愿。”

  【禀具】 (术语)受具足戒也。

  【秉炬】 (仪式)禅林之语。与通常所言下火同,别曰秉炬者,因秉炬语长,下火语短,下火一人行之,秉炬数人行之。行荼毗式时,秉炬火为法语之佛事也。若用真火,则移刻易烬,故刻木炬涂朱为火之状,或用红绵缯造花着之于炬首,不点火。

  【柄香炉】 (物名)又云手炉。香炉之有柄者。

  【柄语】 (术语)禅林之语。谓山门洞门等疏之小序。如器之有柄也。见象器笺十五。

  【病导师】 (术语)凡师之化导,反增众生之病,谓之病导师。止观五曰:“身子圣德,亦复差机。凡夫具缚,称病导师。”

  【病行】 (术语)涅槃经所说五行之一。以菩萨大悲治众生罪业之大行也。病者喻众生之罪业。大乘义章十二曰:“言病行者,从所治为名,罪业是病,治病之行故名病行。”

  【病苦】 (术语)四苦之一。梵语弭也地,译作病。病有二种:一依先世之恶业而招者,二依今世之风热等而感者。智度论八曰:“病有二种:先世行业报故,得种种病。今世冷热风发故,亦得种种病。”

  【病魔】 (异类)四魔或十魔之一。

  【并起】 (术语)二法以上同时相并而生起也。

  【病起六缘】 (杂语)一四大不顺故,二饮食不节故,三坐禅不调故,四鬼神得便故,五魔神为故,六业所起故。止观八之一。

  【病暇】 (杂语)为养病而请暇也。

  【病子】 (譬喻)喻极恶之众生也。如母之忆子,最深于病子。佛于众生亦如是也。涅槃经三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

  【钵】 (物名)梵语钵多罗Pātra之略。比丘之饭器也。行事钞下之二曰:“十诵钵是诸佛标志,不得恶用。”见钵多罗条。

  【播般曩结使波】 (神名)译曰步掷。金刚神之名也。有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一卷。

  【波卑】 (异类)Pāpīyas,旧称波旬。毗奈耶杂事三十六曰:“恶魔波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见“波旬”条。

  【波卑椽】 (异类)旧称波旬。大宝积经二十八曰:“善哉波卑椽。”可洪音义二曰:“波卑椽,下以绢反。或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见“波旬”条。

  【波卑夜】 (异类)旧称波旬。法华玄赞二曰:“魔罗,云破坏号也。略云魔,名波卑夜。云恶者,波旬,讹也。”见“波旬”条。

  【波卑缘】 (异类)旧云波旬。慧琳音义十二曰:“波卑缘,悦绢反,梵语天魔名,相传误云波旬。梵语元无波旬,古译书波[句-口+目]。音悬。略也。后人误书[句-口+目]为旬字。”见“波旬”条。

  【波波】 (杂语)奔波忽扰之貌。六祖坛经曰:“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又(地名)Pāva,准陀所住之聚落名,译曰罪恶。今之Padrama也。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世尊告阿难陀曰:我今欲往波波聚落(波波,此云罪恶)。答曰:如是世尊。是时欲往俱尸那城,壮士生地,渐至波波邑。(中略)时此众中有锻师之子,名曰准陀,亦坐听法。”

  【波钵多】 (饮食)饼糍名。大日经疏七曰:“播钵吒食,是不起面饱[饥-几+俞]。”梵语杂名曰:“菁蘘,波播吒。”

  【波波劫劫】 (杂语)波波者奔波流浪也,劫劫者汲汲不息也。类书纂要九曰:“波吒,劳苦也。劳碌奔波也。”丛林盛事下曰:“我波波吒吒出岭来。”

  【拨草参玄】 (术语)见“拨草瞻风”项。

  【拨草瞻风】 (术语)又曰拨草参玄。拨无明之荒草,瞻望佛祖之玄风也。又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洞山录曰:“此去沣陵攸县石室相连,有云岩道人,若能拨草瞻风,必为子之所重。”无门关曰:“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碧岩十七则评唱曰:“古人行脚,结交择友,为同行同伴,拨草瞻风。”同种电钞曰:“涉险路瞻仰知识之德风也。”

  【波叉】 (天名)四天王中西方天王名。玄应音义七曰:“波叉,或言毗留博叉,讹也。具言鼻溜波阿叉。旧译云杂语,一义也。正言丑眼,西方天王名也。”即广目天也。梵Virūpaksa。

  【钵刺底羯烂多】 (杂语)Pratikrānta,译曰顺次第。唯识述记四末曰:“逆次第云阿奴羯烂多,阿奴是逆义,羯烂多云次第。顺次第云钵剌底羯烂多,钵剌底是顺义。”

  【钵刺迦罗】 (杂语)Prakalā,译曰章。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刺迦罗,此云章也。章即章段,一章一段以明诸义。”

  【钵刺婆刺拏】 (术语)Pravraṇa巴Pavāraṇā,译曰随意自恣。当安居之末日,使他随意于见闻疑三事,举发安居中自己之过罪,以为忆念忏悔云。旧译云自恣。使他恣举己愆也。寄归传二曰:“凡夏罢岁终之时,此日当名随意,即是随他于三事之中任意举发说罪除愆之义,旧云自恣者义翻也。(中略)钵刺婆刺拏译为随意,亦是饱足义,亦是随他人意举其所犯。”

  【波刺斯】 (地名)Pārsa,又作波刺私,波啰悉,国名。见“波斯”条。

  【钵刺闼摩】 (杂语)Prathama,译曰第一。通常为第一第二之第。见瑜伽伦记一上。

  【波怛啰宾荼波辰迦】 (术语)Pātrapiṇḍapātika,译曰一揣食。见饰宗记五本。

  【钵袋】 (物名)见钵囊条。

  【钵单】 (物名)禅林之目,铁钵之敷藉物。日用轨范曰:“先展钵单,仰左手取钵安单上。”其制,以柿汁累合厚纸造之。于横三掇之,更于竖三摺之,如乙字。见象器笺二十。

  【钵耽岚婆】 (衣服)又作钵耽娑婆。衣名。玄应音义十四曰:“钵耽岚婆或作钵耽娑婆,此国名也,从国名衣也。”梵Pratilamba,又Prativāsa。

  【钵耽娑婆】 (衣服)见钵耽岚婆项。

  【钵蹬伽】 (人名)仙人名。译曰蛾。出于二十唯识述记下。

  【钵底婆】 (杂语)Pratibhāna,译曰辩才,辩说。见名义集四。

  【波帝】 (杂语)Pati,一作钵底,译曰主。梵语杂名曰:“主,波底。”名义集二曰:“波帝,此云夫主。”起世经十曰:“诸恶法中,即得如是波帝波帝之名字也(梵语波帝,隋言人主)。”

  【钵兜那波吒】 (物名)译曰绢。见善见律六。巴Pattuṇṇa-paṭṭa。

  【波阇波提】 (人名)Prajāpati,又作波阇钵提。见“摩诃波阇波提”条。

  【波阇罗】 (物名)Vajra,又作发阇罗。见“缚曰罗”条。

  【钵多】 (物名)钵多罗之略。

  【波哆迦】 (物名)Patākā,译曰幡。出于梵语杂名。见“幡”条。

  【波多迦比丘】 (人名)百缘经七曰:“迦毗罗卫城中长者儿初生时,于虚空中有一大幡,遍覆城上,因为立字名波多迦。后求佛出家,名波多迦比丘,得罗汉果。曾于毗婆尸佛塔悬一长幡发愿而去,故九十一劫不堕恶道,所生之处感有大幡。”(略抄)。

  【钵多罗】 (物名)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啰,钵呾罗,播怛啰,钵和罗,钵和兰。略云钵。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三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钵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曰:“波呾啰,钵也。”玄应音义十三曰:“钵和罗饭,独证身誓经云钵和兰,亦梵言轻重耳,此译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误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六物图曰:“二释名者,梵云钵多罗,此名应器。有云:体量色三皆应法故。若准章服仪云:堪受供者用之名应器,故知钵是梵言,此方语简省下二字。三明体者。大要有二:泥及铁也。五分律中用木钵犯偷兰遮。僧祇云:是外道标故,又受垢腻故。”参照钵盂条。

  【钵伐多】 (地名)国名。在北印度。都城傍有大伽蓝,僧徒数百,并学大乘。昔最胜子论师于此作瑜伽师地论释。又为贤爱论师,德光论师之出家处。见西域记十一。梵Parvata。

  【拨非】 (杂语)禅家谓俗气为拨非。

  【波吠你野】 (杂语)见钵披祇条。

  【钵袱】 (物名)包铁钵之袱纱也。又曰袱帕。见象器笺二十。

  【波伽罗】 (衣服)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衣。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著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僧祇支,泥洹僧,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衣也。”梵Parikara。

  【钵盖】 (物名)铁钵之盖也。释氏要览中曰:“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

  【波诃梨】 (异类)鬼神名,译曰威武盛。金光明文句七曰:“波诃梨子,翻威武盛。”

  【波和利】 (杂语)见“波婆离”条。

  【钵和罗】 (术语)Pravārana,又作钵和罗,钵和兰。玄应师之说,安居竟谓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养三宝之饭食,谓为钵罗,译曰自恣食。宗密师之说,钵和罗为钵多罗之误。玄应音义五曰:“钵和罗,亦言钵多罗,梵音讹转,此云自恣食也。”盂兰盆经曰:“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同宗密疏曰:“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两解共误。参照“自恣”条。

  【钵吉帝】 (人名)又作钵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淫女也。见阿难而生淫心,请之于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为佛所救,淫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谏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有梵志名弗伽娑有女名志性,弗伽娑女则志性比丘尼是。”鼻奈耶三曰:“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平旦入城乞食。时甚热,阿难中路蕉渴。路上有旃荼罗女,名钵吉蹄,于井汲水。阿难诣井请水。女曰:我是摩邓伽种,君为贵种,瞿昙第一弟子,波斯匿王所敬,末利夫人师。我敢持水不与?阿难曰:我不问汝旃荼罗非旃荼罗,但施我水。女于是掬水灌阿难手足,于是生淫意。阿难饮水去。钵吉蹄女还家启父母,愿以沙门阿难为夫婿。母曰:此阿难为转轮王家子,沙门瞿昙弟子。我等旃荼罗种何得以阿难为女婿?女曰:若得阿难而不得为婿,我当饮毒死。母于是设祭坛,请摩邓伽神,诵摩邓伽咒。阿难在祇洹,恍惚牵心于此,至其家。钵吉蹄女见阿难,踊跃抱之,着床上。尔时,阿难以道力得自寤,自念:我今困厄,世尊何不慈愍我?佛乃知之,为阿难诵佛语(摩登伽经,舍头谏经,佛为诵神咒,但其咒语异),于是阿难得脱幻术至佛所。淫女逐阿难而至。请佛以阿难。佛言:汝欲得阿难,阿难既为比丘,汝亦应为比丘尼。淫女乃还家白父母,剃发至祇洹。时佛为淫女广说四圣谛法,淫女即思惟佛道。得阿罗汉果。”更有摩邓伽经二卷,摩邓女解形中六事经一卷,摩邓女经一卷,舍头谏经一卷,此四经为同本异译。皆记摩邓伽女之事。但并为小乘部。大乘部首楞严经,记阿难乞食,途次经历淫室,遭摩邓伽以娑毗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如来宣说顶光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往护阿难,恶咒消灭。即与阿难及摩邓伽归来佛所。大小二部所记不同。梵Prakṛti巴Pakatī。

  【钵健提】 (神名)天神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钵健提此云跳蹲,此中力士甚勇健捷疾也。”涅槃经疏七曰:“钵健提此云坚固。”巴Pakkhandin。

  【波鸠蠡】 (人名)罗汉名。见“薄拘罗”条。

  【钵剌底】 (杂语)Pratiti,译曰顺,至。唯识述记四末曰:“钵刺底是顺义。”俱舍论九曰:“钵刺底是至义。”

  【钵剌翳迦佛陀】 (术语)Pratyekabuddha,旧所谓辟支佛是也。译曰独觉。瑜伽伦记八上曰:“独觉地,若作梵语名钵剌翳迦佛陀,旧云辟支,讹也。此云独觉,初发心时亦值佛世,闻法思惟。后得道身出无佛世,性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

  【钵喇底木叉】 (术语)Pratimokṣa,见“木叉”条。

  【钵喇底提舍那】 (术语)Pratideśaniya,见“波罗提提舍尼”条。

  【钵喇底提舍尼】 (术语)见“波罗提提舍尼”条。

  【钵喇特崎拏】 (术语)Pradakṣiṇa,译曰旋右,即绕右而行也。寄归传三曰:“言旋右者,梵云钵喇特崎拏。钵喇字缘,乃有多义。此中意趣,事表旋行。特崎拏即是其右,总名尊便之目,故时人名右手为特崎拏手,意是从其右边为尊为便,方合旋绕之仪矣。”见“右绕”条。

  【钵蜡若帝婆那那部】 (流派)又作般罗若底婆拖部Prajñaptivādināh,译曰说假部。见“说假部”条。

  【钵蜡若帝婆耶那】 (流派)Prajñaptivādināh,小乘部宗之名。说假部也。见四分律开宗记一本。

  【波赖他】 (杂语)斤两名也。见钵罗条。

  【钵兰那赊嚩哩】 (经名)Pranāśabalin,陀罗尼之名。译义未详。有钵罗那赊嚩哩大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除恶魔鬼神,及消除灾害疾疫。

  【波离】 (人名)Upāli,邬波离之略。

  【玻璃】 (物名)又作颇梨,颇黎。新译曰颇胝迦,颇置迦,娑波致迦,塞颇致迦,飒破[木*致]迦,窣坡致迦Sphaṭika,当于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玄音应义二曰:“颇梨,力私切。又作黎,力奚切。西国宝名也。梵言塞颇胝迦,又言颇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为颇梨珠,此或有也。胝音竹尸切。”同二十四曰:“颇胝迦,陟尸切。亦言娑波致迦,西国宝名也。旧云颇黎者,讹略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颇胝迦,古译或云颇黎,或云颇胝,皆讹转也。正梵音云飒破[木*致]迦,形如水精,光莹精妙于水精,有黄碧紫白四色差别。”慧苑音义上曰:“颇梨色,正云窣坡致迦,其状少似此方水精,然有赤有白等也。”智度论十曰:“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为颇梨珠。”梵语杂名曰:“颇梨,萨颇置迦。”

  【波梨钟】 (物名)祇园精舍无常院之钟也。见“钟”条。

  【钵里饭桶里水】 (公案)碧岩五十则曰:“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

  【钵里萨啰伐拏】 (物名)Parisrāvaṇa,六物之一。滤水囊也。寄归传二曰:“钵里萨啰伐拏,滤水罗也。”

  【钵哩体吠】 (天名)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大地,今以入阿字门之故,一切法所依住处不可得也。上加伊点是三昧声云云。见大日经义释七。见坚牢条。

  【波利】 (杂语)Pari,译曰圆。圆满之义也。又皆也,遍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波利圆也。”华严经疏钞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遍也。”又(人名)佛陀波利之略。唐仪凤元年由西国来至五台山,受文殊之告命,更还西天,齎尊胜陀罗尼经之梵本而译出之,是婆罗门僧也。见尊胜陀罗尼经序。又(植物)波利质多之略,树名。

  【波利呾罗拘迦】 (流派)又作般利伐罗多迦,般利伐罗勺迦,簸利婆罗阇迦。外道之一类,出家外道也。唯识述记一曰:“有外道,名波利怛罗拘迦,翻为遍出。遍能出离诸俗世间,此是出家外道之类。”俱舍光记九曰:“般利伐罗多迦外道,此云遍出,即显出家之义。是出家外道,此持执三杖行拟护衣服瓶钵等,并剪鬓发无义苦行。”玄应音义二十四曰:“般利伐罗勺迦,亦言簸利婆罗阇迦,此云普行,事那罗延天,顶留少发,余尽剃去。内衣在体才蔽形丑,其衣染以赤土之色也。”

  【波利迦罗】 (衣服)衣名。见“波伽罗”条。

  【波利罗睺】 (异类)鬼神王名。译曰勇猛进。见金光明文句七。

  【波利昵缚喃】 (术语)Parinirvāṇa,旧称之涅槃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昵缚喃。波利者,圆也。昵缚喃,言寂。即是圆满体寂灭义。旧言涅槃者,讹略也。今或顺古,亦云涅槃。”

  【波利婆沙】 (术语)律中之罚名。译曰别住。犯戒者与别房使之独住,不与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别住。别与下房下卧具宿,不同僧住,故名也。”四分戒本定宾疏上曰:“准明了论翻为宿住,准僧祇律翻为别住,准四分律翻为覆藏。覆藏者,就过翻名也。别住者,罚令独宿静思其过故。律文不得二人三人同室宿也。经,宿,住也。”

  【波栗湿缚】 (人名)Pārśva,比丘名。译曰胁。马鸣之师,胁尊者之梵名也。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尊者,唐言胁尊者。”见“胁尊者”条。

  【波利师迦】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波利树法门】 (术语)涅槃经三十二引忉利天宫之波利质多树以喻菩萨出家受具足戒,乃至具足诸行得大般涅槃之功德也。

  【波利质多罗】 (植物)Paricitra,又曰波利质罗,波疑质姤。具名波利耶怛罗拘陀罗,忉利天上之树名。译言香遍树,又称曰天树王。慧苑音义下曰:“波利质多罗,具云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根茎枝叶华实皆能遍熏忉利天宫。”又曰:“波利,此曰遍也,亦曰周匝。质多罗,云间错庄严也。言此树众杂色花周匝严饰,或云圆妙庄严也。”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利质多树,正云波唎耶怛罗拘毗陀罗,此云香遍树。谓此树枝叶实一切皆香,故立此名。”

  【波楼那】 (杂名)Vātyā,风名。译曰迅猛风。华严疏七十八曰:“婆楼那风,此云迅猛风也。”慧苑音义下曰:“此云迅猛风也,其风坚密,如持世界风轮。”

  【波楼沙迦】 (杂名)忉利天四苑之一。译曰粗涩园。见起世因本经六。梵Paruṣaka。

  【钵噜洒】 (饮食)八种浆之第六。百一羯磨五曰:“钵噜沙浆,其果状如蘡薁子。”见“更药”条附录八种更药项。

  【波仑】 (菩萨)又作波伦,萨陀波仑之略。菩萨名,译曰常啼,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三曰:“波仑又作波伦,此云常啼。明度经云普慈,皆一义也。”慈恩寺传八曰:“闻道必犹波仑之归无羯。”见“常啼菩萨”条。

  【钵啰底婆娜嚩底】 (杂语)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钵啰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

  【钵啰帝提舍耶寐】 (术语)Pratideśayāmi,梵语,布萨说戒之具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布萨是讹略也,应言钵啰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云净住者义翻也。”

  【钵啰嚩娜睹嚩罗】 (杂语)译曰最无上。大日经疏九曰:“钵啰嚩娜睹嚩啰,是上妙义,殊胜义,即是世间第一更无过上,故云最无上。”梵Pravanatuara。

  【钵啰拏摩】 (印相)十二合掌之第七,译曰归命合掌。大日经疏十三曰:“合十指头相叉皆以右手指,加于左手指上,如金刚合掌也。此云归命合掌,梵音云钵啰摩合掌。”梵Praṇāma。

  【钵啰惹】 (天名)Prajāpati,译曰生主,梵王之别名。见钵啰若钵多曳条。

  【钵罗】 (杂语)一作波罗,又曰波赖他。译曰四两分。戒本疏三下曰:“钵罗,多论云波罗,此云四两。”饰宗记五末曰:“多论第五云四两,立世阿毗昙论云两,称一两名一钵罗,盖多论约少称,毗昙就大称说之也。今解,钵罗翻为分,如钵罗奢佉翻为支,支豆是四两也。”梵语杂名曰:“两,波罗。”解脱道论七曰:“一颇赖他,梁言四两。”梵Palārdhaa。

  【钵罗步多啰怛曩野】 (佛名)Prabhū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钵罗步多啰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昙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

  【钵罗底也】 (术语)Pratyaya,译曰缘。大日经疏十曰:“醯都(Hetu),因也。钵罗底也,缘也。”

  【波罗阇已迦】 (术语)旧称波罗夷。见“波罗夷”条。

  【钵罗吠奢】 (术语)Praveśa,译曰入。十二入之入也。因明大疏一曰:“钵罗吠奢,翻入。”梵语杂名曰:“入,钵罗尾舍。”

  【波罗伽】 (术语)梵语。华言度彼岸也。见翻译名义集。

  【钵罗笈菩提】 (地名)Prāgbodhi,山名。译曰前正觉。西域记八曰:“钵罗笈菩提山,唐言前正觉山。如来将证正觉,先登此山,故云前正觉也。”

  【波罗迦】 (术语)Pāraga,佛之别号。译作度彼岸。见智度论二。

  【波罗加罗】 (杂名)Prākāra,又作钵啰迦罗,译曰墙。陀罗尼集经五曰:“结四方界法。”注曰:“梵音波罗迦罗。”梵语杂名曰:“墙,钵罗迦罗。”

  【波罗羯罗伐弹那】 (人名)Prabhākaravardhana,国王名,译曰作光增。见西域记五。

  【波罗利弗多罗】 (地名)城名。见“波吒厘”条。

  【波罗罗】 (杂语)梵语。谓重生华也。见翻译名义集。

  【波罗罗油】 (植物)花名。译言重华。法华义疏十一曰:“波罗罗油,此云重。”名义集三曰:“波罗罗,此云重生华。”

  【波罗门】 (杂名)梵语。译言净行也。天竺四姓以波罗门为贵族,亦作婆罗门。

  【钵罗弭】 (杂语)Parami,译曰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钵罗弭,译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

  【波罗蜜】 (术语)Pāramitā,又作波罗蜜多,播啰弭多。译言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又单译曰度。以名菩萨之大行者,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名度无极。法华次第下之上曰:“此六通云波罗蜜者,并是西土之言,秦翻经论多不同。今略出三翻,或翻云事究竟,或翻云到彼岸,或翻云度无极。菩萨修此六法,能究竟通别二种因果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云事究竟。乘此六法能从二种生死此岸到二种涅槃彼岸,谓之到彼岸。因此六法能度通别二种事理诸法之广远,故云度无极也。若依别释,三翻各有所主。若依通释则三翻虽异,意同无别也。”大乘义章十二曰:“波罗蜜者,是外国语。此翻为度,亦名到彼岸。(中略)波罗者岸,蜜者是到。”俱舍光记十八曰:“波罗,此云彼岸,蜜多此云到。菩萨能到自乘所往圆满功德彼岸处故。”智度论十二曰:“问曰:云何名檀波罗蜜?答曰:檀义如上说。波罗(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复次此岸名悭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慧琳音义一曰:“播啰弭多,唐云彼岸到,今回文云到彼岸。”仁王经良贲疏上一曰:“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中略)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

  【波罗蜜多】 (术语)又曰播啰弭多,见“波罗蜜”条。

  【波罗蜜形】 (术语)明妃之表相,即女形也。明妃即三昧之形,见秘藏记钞一。

  【钵罗摩祸罗】 (物名)译曰珊瑚。慧苑音义上曰:“珊瑚梵本正云钵罗摩祸罗,宝树之名,其树身干枝叶条华皆红色。”

  【波罗末陀】 (杂语)译曰第一义Paramārtha,智度论四十七曰:“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又(人名)真谛三藏之梵名。真谛,五代时西印度僧,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措怀。梁武帝时于宝云殿译经,遭乱西归,遇风漂还广州,译业无辍,讫陈泰建,译五十部。续高僧传一曰:“拘那罗陀,陈云亲依。或云波罗末陀,译云真谛,并梵文之名字也。”

  【波罗那】 (地名)河名。译作断除。见本行集经三十五。梵Vāraṇa。

  【波罗奈】 (地名)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中今为Benares。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波罗痆斯,拏黠反,旧言波罗奈,或作波罗奈斯,又作婆罗捺写。皆一也。”同二十三曰:“婆罗痆,女黠切,国名也。旧云波罗奈,译云江绕城。”西域记六曰:“波罗痆(女黠反)斯国,旧曰波罗奈国,讹也。中印度境。”法华义疏四曰:“波罗捺,此云鹿林。又翻为绕河城,城有水绕。今谓波罗捺,是其通处,鹿林是其别处。”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三曰:“何故名婆罗痆斯?答:此是河。去其不远造立王城,是故是城亦名婆罗痆斯。”十二游经曰:“波罗奈,此云鹿野,一名诸佛国。”法华科注曰:“婆罗痆斯国都城东北有河,同名婆罗痆河,河东北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其侧大林名施鹿林,亦鹿苑。”

  【波罗奈斯】 (地名)见“波罗奈”条。

  【波罗尼蜜】 (界名)Paranirmita-vaśavartin,天名。译曰他化自在。玄应音义三曰:“波罗尼蜜天,或云婆舍跋提天,此云他化自在天。”

  【波罗颇迦罗蜜多罗】 (人名)见“波颇”条。

  【波罗颇密多罗】 (人名)见“波颇”条。

  【波罗颇婆底】 (异类)Prabhāvati,阿修罗王之妹名,译曰明妃。婆薮槃豆法师传曰:“阿修罗有妹,名波罗颇婆底(知履反)波罗颇,译为明。婆底,译为妃。”

  【波罗颇莎罗】 (异类)Prbhāvara,夜叉名,译曰最光明。见孔雀王咒经上。

  【钵罗若】 (术语)Prajñā,一作般赖若,般罗若。见“般若”条。

  【钵罗若钵多曳】 (天名)Prajāpati,梵天名。即其真言也。钵罗若为一切生之义,钵多为主之义,曳ye为助声。所谓一切众生之主也。一切众生因梵天而生,故名一切生主。而实众生无始,是非梵天所生,如来亦如是。以世间一切善,皆自佛心生之故,又不见如来之终始,故名为世间之父。然实众生之佛性,前际无始,是非如来所生也。以最初之钵啰字为真言之体。钵是第一谛最胜之义,啰为尘垢之义,入阿字门,则成净法界。不为尘垢所染,即是莲华胎藏也。一切之佛子亦如是。自最胜之胎藏生,是故名为最胜子。末句加曳字,故名为梵天乘。见大日经义释七。演密钞七曰:“此钵罗,疏主义译为一切生,谓一切世间计,无不从彼生故。若敌对译时或云胜,或云他,谓一切世间中为尊为主,故名为胜。又西方外道计,梵王能生一切,即是他我故名为他,是故亦得名为胜生主他生主。”

  【钵罗萨他】 (杂语)译曰斤,量目也。菩提资粮论一曰:“譬如量物有钵罗萨他,有阿宅迦。”经注曰:“如此间合升斗斛之类。”梵语杂名曰:“斤,钵罗萨他。”梵Prastha。

  【波罗塞】 (杂名)戏伎名。梵网法藏疏六曰:“波罗塞戏,是西域兵戏法,谓二人各执二十余小玉,乘象或马,于局道所争得要路,以为胜也。”同智周疏曰:“波罗塞戏者此翻象马斗,是西国象马戏法。”梵Prāsaka。

  【钵罗塞建提】 (神名)Praskandha,神名。译曰胜蕴。俱舍光记二十七曰:“钵罗塞建提神名,钵罗此云胜,塞建提此云蕴。”

  【波罗奢】 (植物)树名。译曰赤花树。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波罗奢树,此云赤华树,树汁滓极赤,用之为染,今紫矿是也。”同二十四曰:“紫矿,波罗奢汁也。其色赤,用染皮叠也。其树至大,亦名甄叔迦,一物也。花大如升,极赤,叶至坚韧,商人缝以为袋者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波罗奢花,此云赤色花。”又药名。宝楼阁经中曰:“波罗奢,赤药也。”梵Palāśa。

  【波罗奢华】 (植物)西域树名,叶青,华有三色:日未出时黑色,日正照时赤色,日没时黄色。树汁甚赤。用染皮叠。名曰紫矿。见翻译名义集。参照波罗奢条。

  【钵罗奢佉】 (术语)Praśākhā,又作钵罗赊佉。胎内五位之第五,托胎后第五之七日至于产出之位也,译曰支节,又曰支分。眼耳手足之支分差别也。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钵罗奢佉,亦云婆罗舍佉,此云枝枝。第五七日时上有形相,若至第六七日从五处更生耳鼻手足等,故有重枝名。有风生眼耳等孔,亦云生苦也。”俱舍颂疏世品二曰:“钵罗奢佉,此云支节也。”

  【钵罗肾禳】 (杂语)Prajñā,译曰智慧。见慧琳音义四十七。

  【波罗市迦】 (术语)旧称波罗夷,义净三藏云波罗市迦。见“波罗夷”条。

  【波罗提木叉】 (术语)Pratimokṣa,又作婆罗提木叉,钵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译曰别解脱,又曰处处解脱。七众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脱身口七支之恶之义而简别为定共戒道共戒,称之曰别解脱戒。又翻曰随顺解脱。以戒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之果故也。行事钞中之一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戒本疏一上曰:“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也。”大乘义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脱。(中略)戒行名为解脱,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义林章三末曰:“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恶故。”华严探玄记三曰:“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定共戒与道共戒),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名。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故。”希麟音义八曰:“钵喇底木叉,旧云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即七众别解脱律仪也。”巴Pātimukha,列记戒律项目之书也,普通呼为戒本。布萨之日,于僧众现前,读此各条,令比丘忏悔犯非也。

  【波罗提木叉僧祇戒本】 (书名)摩诃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之异名。

  【波罗提毗】 (杂名)Pṛthivi,译言地。翻梵语九曰:“波罗提毗,应云波罗梯毗,译曰地也。”梵语杂名曰:“地,钵里体尾。”

  【波罗提毗叉】 (饮食)Prativiṣa,药名。华严探玄记二十曰:“波罗提毗叉药者,此云登照药。”

  【波罗提舍尼】 (术语)波罗提提舍尼之略。

  【波罗提提舍尼】 (术语)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钵喇底提舍那,钵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罗提舍尼,波罗舍尼,提舍尼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对余一比丘忏悔,忏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尼,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立名。僧祇云:此罪应发露也。即此律戒本中具明悔过之辞。僧有四种如下具陈。尼有八种与僧全别。明了论解第四波胝提舍尼部有十二罪,翻为各对应说,谓对人说所作罪也。”饰宗记六末曰:“钵喇底提舍那,正翻为对他说也。或云钵喇底提舍尼,义是一也。”寄归传二曰:“梵云痾钵底钵喇底提舍那。痾钵者,罪过也。钵喇底提舍那,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

  【波罗陀】 (术语)菩萨行位之名,译作性种性。仁王经下曰:“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罗陀位。”同嘉祥疏五曰:“波罗陀位者,此名性种性。三藏师云:义翻为守护度,所习诸行能坚守不失也。”梵Pālatāpāla-gotra。

  【钵逻犀那恃多】 (人名)Prasenajit,见“波斯匿”条。

  【波罗夜质胝柯】 (术语)见“波逸提”条。

  【波罗夷】 (术语)Pārājika,六聚罪之第一,戒律中之严重罪也。新作波罗阇已迦,波罗市迦。戒经谓之弃(犯者不收于内法而弃于外之意也)。僧祇律谓之退没(退没道果也),不共住(不入僧数也),堕落(堕阿鼻地狱也)。十诵律谓之堕不如意处(由犯此戒与魔战而堕于负处也)。四分律谓之断头(以无论如何行法,亦不为用,不得救之而再为比丘故也),无余(绝一切僧中行务之分限,永弃于清众也),不共住(不得共住于僧中也)。俱舍论谓之他胜(胜于恶法也)。通常用四分律断头之义。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波罗阇已迦,此云他胜,谓破戒烦恼为他,胜于善法也。旧云波罗夷,义言无余。若犯此戒,永弃清众,故曰无余也。”行事钞中之一曰:“言波罗夷者,僧祇义当极恶。三意释之:一者退没,由犯此戒道果无分故。二者不共住,非失道而已。更不入二种僧数(说戒与羯磨之僧众也)。三者堕落,舍此身堕在阿鼻地狱故。十诵云堕不如意处。萨婆多解云:由与魔斗,以犯此戒便堕负处。四分云:波罗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若犯此法,不复成比丘故。此从行法非用为名。又云:波罗夷者,无余也。此从众法绝分为名。故偈云: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此当持戒。又名不共住者,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俱舍论十五曰:“薄伽梵说犯四重者不名苾刍,不名沙门,非释迦子,破苾刍体,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同光记十五曰:“梵云波罗夷,此云他胜。善法为自,恶法为他。若善胜恶法,名为自胜。若恶法胜善,名为他胜。故犯重人,名为他胜。”有部毗奈耶一曰:“波罗市迦者,是极重罪。极可厌恶,可嫌弃,不可爱。若苾刍亦才犯时,即非沙门,非释迦子。失苾刍性,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不能郁茂增长广大,故名波罗市迦。”

  【波罗夷四喻】 (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如断多罗树心不可复生。”

  【波罗逸尼柯】 (术语)见“波逸提”条。

  【钵罗由他】 (杂语)Parāyuta,又作波罗由他,数量名。俱舍颂疏世品五曰:“十那庾多为钵罗由多。”本行集经十二曰:“波罗由他隋言数十万亿。”

  【波罗越】 (杂语)Parāvata,译曰鸽。佛国记:有国名达嚫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层作鸽形,因名此寺为波罗越。波罗越者,天竺名鸽。

  【钵罗枳娘】 (术语)Prajñā,见“般若”条。

  【波罗质多罗】 (植物)梵语,树名,译言圆生。法华称为天树王。翻译名义集引大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华开敷,香气周遍五十由旬。

  【钵履曼荼罗】 (杂语)Pari-maṇdala,又作钵哩曼荼罗。译曰圆。寄归传二曰:“钵履曼荼罗着泥婆娑,即其真也,译为圆整着裙。”梵语杂名曰:“圆,钵哩曼荼罗。”

  【播磨】 (术语)Upamā,译曰喻。因明论纂要曰:“喻者西方云为播磨,此译为喻。今因明中后同异支,准西方云达利瑟致案多(Dṛṣṭānta),此云见边,为顺此方故义言喻。”

  【钵摩罗伽】 (物名)译曰赤光珠。见名义集三。

  【波摩那】 (界名)天名。可洪音义四上曰:“波摩那,亦云阿摩那天,此云无量光。”

  【钵摩婆底】 (人名)夫人名。阿育王经四曰:“日中王夫人名钵摩婆底,翻云芙蓉花。”梵Padmavati。

  【钵拏】 (杂名)梵语。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迦利沙钵拏。见翻译名义集。

  【波那和提】 (界名)天名。玄应音义三曰:“波那和提天,新道行经云自在天也,亦即梵天也。”

  【钵纳摩】 (植物)Padma,译曰莲华。见钵头摩条。

  【波那娑】 (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甘也。”慧琳音义四曰:“半娜娑果,此国并无。”(Jack-fruit)。

  【钵娜他】 (杂语)又作末喇誐Mārga,译曰道路。见梵语杂名。

  【钵囊】 (物名)又云钵袋。盛铁钵之囊也。四分律五十二曰:“手捉钵难护持,佛言:听作钵囊盛。不系囊口,钵出。佛言:应系。手捉钵囊护持,佛言:应作带络肩。”毗奈耶杂事四曰:“时有苾刍手擎钵去,在路脚跌,钵堕遂破。因斯阙事,以缘白佛。佛言:苾刍不应手擎其钵。便以衣角裹钵而去,废阙同前。佛言:应作钵袋盛去。苾刍手携,招过如上。佛言:不应手持而去。应可作襻挂肩持行。”

  【波泥】 (杂语)Mani,译曰玉。秘藏记本曰:“波泥,玉也。月曰水波泥,日曰火波泥,是意也。”

  【播尼】 (杂语)Pāṇi,译曰手掌。见大日经疏一。

  【波尼】 (杂语)又作波抳,译言水。涅槃经十三曰:“如有一人善解杂语,在大众中。是诸大众热渴所逼,咸发声言:我欲饮水!我欲饮水!是人即时以清冷水随其种类说言是水,或言波尼,或言郁持,或言娑利蓝,或言婆利,或言婆耶,或言甘露,或言牛乳。以如是等无量水名为大众说。”梵语杂名曰:“水,波抳,又乌娜迦。”梵Pānīya,俗Pāni。

  【波尼蓝】 (杂语)Pānīya,译曰水。智度论四十二曰:“三字名者,如水名波尼蓝。如是等种种字门。”

  【波你尼】 (人名)Pāṇini,造梵语文典之古仙名。西域记二曰:“人寿百岁之时有波你尼仙,生知博物,愍时浇薄,欲削浮伪,删定繁猥,游方问道,遇自在天。遂伸述作之志。自在天曰:盛矣哉!吾当佑汝。仙人受教而退,于是研精覃思,采摭群言,作为字书备有千颂。颂三十二言矣,究极古今,总括文言。”

  【波奴】 (杂语)Vidhu,月名。大威德陀罗尼经六曰:“月名波奴,隋言光者。”

  【钵披祇】 (杂语)又作波吠你野。译曰弃家。舍头谏经曰:“有人弃家,除玄须发,是故世间有灵道沙门钵披祇。”注曰:“钵披祇者晋云弃家。”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你野。”巴Pabbajita Pabbajiya。

  【剥皮】 (本生)昔释迦如来为爱法梵志(或作乐法菩萨)时,请剥身皮而干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极也。智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二岁遍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书偈: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可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同四十九曰:“如释迦文佛本为菩萨时,名曰乐法。时世无佛,不闻善语,四方求法,精勤不懈,了不能得。尔时魔变作波罗门,而语之言:我有佛所说一偈,汝能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书写此偈,当以与汝。乐法即时自念。我世世丧身无数,不得此利。即自剥皮,曝之令干,欲书其偈,魔即灭身。是时佛知其至心,即从下方涌出,为说深法,即得无生法忍。”

  【波毗吠伽】 (人名)梵语。清辩论师之梵名也,专精诵持,志见慈氏(即弥勒佛)入山九年,见神谓曰:此岩石内,有修罗宫,如法行请,石壁当开。开即入中,可以见也。论师受命。乃咒芥子,以击石壁。论师入里,壁复如故。见翻译名义集。

  【波颇】 (人名)Prabhākaramitra,三藏法师名。续高僧传三曰:“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此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大庄严经论序曰:“摩诃驼国三藏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明友,即中天竺刹利王之种姓也。”唐高宗武德九年达京,住兴善寺,译大庄严经论等。太宗贞观七年寂,寿六十九。

  【波颇蜜多罗】 (人名)三藏名。见“波颇”条。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钵婆叮】 (异类)龙王名。译曰忍龙。见正法念经十八。

  【波婆离】 (人名)又作波婆利,如来在世弥勒菩萨之舅名。在波梨弗多罗国为国师,有多数之弟子,年百二十,归佛证阿那含果。见贤愚经十二波婆离品。梵Pravari。

  【波婆梨奄婆】 (地名)又曰波婆梨庵婆罗,林名。翻梵语九曰:“波婆梨庵婆林,应云波婆梨庵婆罗林。译曰:波婆梨者,衣。庵婆罗者,果名。长阿含经十二。”梵Pravariāmraavana。

  【波婆利】 (地名)又云波和利,园名。译曰毛衣。翻梵语九曰:“波和利,应云波婆利,译曰毛衣。中阿含第五十五。”梵Pravari。

  【波婆提伽】 (杂语)译曰清净。名义集四曰:“波婆提伽,或云梵摩,此云清净。”

  【波婆遮吒】 (人名)比丘名。译曰恶谄,见大威德陀罗尼经十。梵Pāpacāṭa。

  【钵器】 (物名)钵为梵语钵多罗之略。译曰应器,或应量器。比丘之饭器也,世云铁钵是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钵器自然在前。”行事钞下之二曰:“钵器制听篇。”

  【拨遣】 (术语)又曰发遣。真言法修法事已,解界之后,奉送召请之佛于本宫,又奉还自心所观之佛于心内本土,谓之拨遣。轮王经二曰:“合掌顶礼,依方拨遣。”又释迦如来使此土之众生,往生弥陀之净土,谓之发遣。观经玄义分曰:“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

  【波俏】 (杂语)五灯会元:眉毛本无用,无渠底波俏。今人于事物之妍美可意。足以制胜擅场者,谓之波俏。亦作波峭。

  【波若】 (杂语)Prajñā,同般若。

  【钵塞莫】 (物名)译曰数珠。牟梨曼陀罗咒经曰:“钵塞莫此云数珠。”见“数珠”条。巴Pāsakamālā。

  【波沙提迦】 (杂语)梵语。译言清净也。宝性论云:“一自性清净,谓性净解脱。二离垢清净,谓障尽解脱。”见翻译名义集。

  【播舍】 (物名)Pāśa,译曰羂索。梵语杂名曰:“羂索,播舍。”

  【波师】 (植物)花名。见“婆师迦”条。

  【播输钵多】 (流派)Pāśupata,又曰波输钵多,涂灰外道也。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波输钵多,此涂灰外道名也。遍身涂灰,发则有剃不剃,衣才蔽形,但非赤色为异耳,事魔醯首罗天者也。”同二十四曰:“播输钵多,亦作波输。”俱舍光记九曰:“播输钵多外道,此云牛主。谓事天主,摩醯首罗天乘牛而行。”故云牛主。此外道学彼天法。从彼为主。故名牛主。此外道持受顶上持一髻子。身体涂灰。”唯识述记一本曰:“有外道云播输钵多,翻为兽主。如一瞿声,别目于牛,通名于兽。但言牛主者未善方言,非但与牛为主故,如伏牺等。”

  【波戍】 (术语)Paśu,又曰咥哩也遇庾尔Tiryagyoni,译言畜生。见梵语杂名。

  【钵刷】 (物名)小板一头圆形,加漆,清钵门粘粒之器也。见象器笺二十。

  【波斯】 (地名)又作波嘶,国名。新作波剌私,波剌斯,波啰悉。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波剌私,亦云波嘶,或云波斯,国名也。临近西海,最饶其宝,诸国商人皆取其货,斯以龙威珠力古昔推焉耳。”西域记十一曰:“波剌斯人,性躁暴,俗无礼仪,无学艺,多工伎,婚姻杂乱,死多弃尸。”梵语杂名曰:“波斯波啰悉。”又又波斯匿王之略。梵Pārasī。

  【波斯匿】 (人名)舍卫国之王名,译曰和悦,又曰月光,新称钵逻犀那时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译作胜军,义净译曰胜光,梵授王之子也。与佛同日生。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谓憍萨罗国王胜光王是也。王第二夫人曰末利(译曰胜鬘,胜鬘经之胜鬘夫人,此王夫人之女也,母子名同),本为劫比罗城(迦毗罗之城也)婢女,以归佛之福力为王聘为夫人,生一子,名恶生Virñḍhaka,有逆害自立之心,长行大臣谏止之,后王将长行大臣至佛所听法,久不出,长行意变,窃引车马还城,策立恶生太子为王,驱逐大王之二夫人行雨胜鬘。二夫人诣王所,中途遇王白事,王便令胜鬘还城,自与行雨共向王舍城,城外有一园林,王停此,令行雨报未生怨王(阿阇世王)。未生怨王闻之大喜,严驾自出迎之。时胜光王久不得食,乞于园主,得萝菔五颗食之,往水边过量饮之,因成霍乱,遂仆死。未生怨王后来厚葬之(见有部毗奈耶杂事八)。仁王经上曰:“舍卫国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西域记六曰:“如来在世之时,钵罗犀那恃多王,唐言胜军。旧曰波斯匿,讹略也。”毗奈耶杂事二十曰:“室罗伐城(即舍卫国,又曰憍萨罗国),王名梵授。(中略)其梵授王告人曰:我子生时,光明殊胜,普照世间,应与我子名曰胜光。”胜鬘经宝窟上本曰:“波斯匿王者,此翻为和悦。以其情用弘和,故云和悦。又以德接民,能令万姓和悦。又翻为月光。如仁王经云月光王。有人言:波斯匿王与佛同日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王为月光也,因国人称为月光。若依父母所立名者,字为胜军。以其斗战无敌不胜,故云胜军。”

  【波斯匿女发心】 (故事)见“胜鬘夫人”条。

  【波斯匿王见十梦请佛解之】 (传说)见增一阿含经四十一,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女金刚丑女念佛改形】 (传说)见贤愚经二波斯匿王金刚品,经律异相三十四,杂宝藏经二,百缘经。

  【波斯匿王女婆陀死王求赎命】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女善光嫁乞人】 (传说)见杂宝藏经二。

  【波斯匿王十梦】 (故事)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说:“舍卫国波斯匿王得十梦,以问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送遗而不给贫者。二于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于官与民。三小树生花,表后世人三十头白。四小树结实,表女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绳,表夫出贾贩,妇在家与他男共住,食夫之财。六有狐坐于金床,表贱人之富。七有大牛随小犊子而乳,表货女使与他男子共住,己守门,食于女之淫钱。八四牛自四面来欲斗,未斗而去,表后世人主放逸不畏天,雨师祈雨,祇有云自四方来,须臾云四散。九大陂之水,中央浊,四边清,表后世阎浮国土,八方安而中土乱。十大溪水赤,表后世国王兴兵杀戮,流血赤。”

  【波斯匿王太后崩王求赎命】 (传说)见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

  【波斯匿王游猎得末利夫人】 (故事)见四分律十三,经律异相二十八。

  【波斯匿王造金像】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二。

  【波斯匿王造牛头旃檀像】 (传说)见经律异相二十三。

  【波他】 (杂语)Pada,译曰语言,见智度论四十八。

  【钵他】 (杂语)译曰一升。见楞伽经。巴Pattha。

  【钵昙】 (术语)Pada,又曰钵陀。译曰句。大日经疏一曰:“句者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论是进行义,信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三论大义钞序曰:“贻钵昙施将来之人矣。”见钵陀条。又(植物)花有钵昙,赤莲华也。见钵头摩条。

  【波昙】 (植物)又作钵昙。花名。见钵头摩条。

  【钵昙摩】 (植物)Padma,花名。见钵头摩条。

  【钵特】 (植物)钵特摩之略。

  【钵特摩】 (植物)又作波头摩,钵头摩,钵昙摩。梵语Padma,译曰红莲华。又八寒地狱之第七。此地狱众生为寒苦割肉似红莲,故有此名。见钵头摩条。

  【波提】 (人名)Gavāṁpati,憍梵波提之略。罗汉名。

  【钵头摩】 (植物)Padma,又作钵特忙,钵弩摩,波头摩,钵纳摩,波昙,波昙摩,钵昙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波昙,又云波暮,或云波头摩,正言钵特摩,此译云赤莲华也。”慧苑音义上曰:“波头摩,正云钵特忙,此曰赤莲花也,其花茎有刺也。”大疏七曰:“钵头摩,是红莲华。”同十五曰:“钵头摩,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华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花是也,非芬陀利。”慧琳音义三曰:“钵弩摩,正云钵纳摩,此人间红莲华之上者,或云赤黄色花。”

  【钵陀】 (杂语)Pada,又作播陀,波陀,钵昙。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陀,此翻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二末曰:“钵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为句,播陀是足。”大日经疏一曰:“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论是进行义,住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智度论四十四曰:“天竺言波陀,秦言句。”梵语杂名曰:“跛娜,句、步。”又曰:“播娜,足。”

  【波陀劫】 (术语)Bhadra Kalpa,译曰贤劫。见[台-台+犮]陀劫条。

  【波陀罗】 (人名)Bhadrapāla,见“跋陀婆罗”条。

  【钵位】 (杂语)禅林之语。僧堂大众粥斋之坐位曰钵位。见象器笺二。

  【拨无】 (术语)见“拨无因果”项。

  【拨无因果】 (术语)拨者,绝也,除也,除遣为无其事,谓之拨无。拨无因果者,否定因果之道理也,是五见中之邪见也。地藏十轮经七曰:“拨无因果,断灭善根。”楞严经九曰:“拨无因果,一向入空。”广百论释五曰:“若无善恶者,苦乐亦无,是则拨无一切因果。”俱舍论十七曰:“缘何邪见,能断善根?谓定拨无因果邪见。”慧琳音义七十二曰:“左传云:拨犹绝也。考声云:拨却也除也。”

  【波旬】 (术语)又作波旬逾,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āpīyas,又Pāpīman,巴Pāpimā之转讹也。慧琳师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为波。[句-口+目]误作旬也。如荼毗阇毗作耶旬之类。波旬者恶魔名,译为杀者,恶者。注维摩经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义林章六本曰:“波卑夜,此云恶者,天魔别名。波旬,讹也。成就恶法,怀恶意故。”玄应音义八曰:“言波旬者,讹也。正言波卑夜,是其名也。此云恶者,常有恶意,成就恶法,成就恶慧,故名波旬。”慧琳音义十曰:“波旬,梵语正云波俾椽,唐云恶魔。佛以慈心呵责,因以为名。古文译为波卑,秦言好。略遂去卑字。旬字本从目,音悬,误书从日为旬。今验梵本无巡音,盖书写误耳,传误已久。”俱舍光记八曰:“释迦文佛魔王名波旬,羯洛迦孙驮佛魔王名度使。”大部补注三曰:“波旬,亦云波旬逾,此云恶者。”胜鬘宝窟中末曰:“林公云:外国法,佛在世及灭后。共魔语皆悉笑之为波卑面,此云恶者,且恶物。”

  【波演那】 (杂名)Paryāyatana,又作波衍那,译曰院。玄应音义十六曰:“波演那,梵言波衍那,此云周团郭舍,院也。”

  【波药致】 (术语)即波逸提之异名也。

  【波耶】 (杂语)Paya,译曰水。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波耶,此云水也,即罽宾国人呼水名也。”

  【波夜提】 (术语)见“波逸提”条。

  【波夷罗】 (神名)药师十二神将之名。梵Vajra。

  【波逸底迦】 (术语)波逸提之异名。见波逸提项。

  【波逸提】 (术语)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为堕,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堕落于地狱,故名堕罪。此中有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pāyattika,与波逸提之二数。尼萨耆波逸提,译曰舍,堕波逸提译曰单提,又云单堕。舍堕有三十戒。盖应以所犯之赃物舍入于僧中,故名舍堕,单堕有九十戒,犯者无应舍入之赃物,但结堕罪,故名单堕。戒相分八段时,别此为二者,为五篇或六聚七聚时,则此二者合为一波逸提。行事钞中一曰:“波逸提,义翻为堕。十诵云: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四分僧有百二十种,分取三十,因财事生犯,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名尼萨耆也。余之九十单悔别人,若据罪体同一品忏。(中略)出要律仪云:尼萨耆,旧翻舍堕。声论云:尼翻为尽,萨耆为舍。波逸提,本名波药(夷割反)致也。明了论解波罗逸尼柯部有三百六十罪。正量部翻为应功用。萨婆多云波罗夜质胝柯,翻为应对治。恒须思惟,若犯即觉。上座部云波质胝柯。翻为能烧热,此罪得大叫唤地狱。因时能焦热心,因时能烧燃众生。”有部毗奈耶二十曰:“波逸底迦法。”瑜伽伦记十八曰:“波逸底迦,旧云波逸提,亦名波夜提,此云堕罪。”

  【钵印】 (印相)仰两手掌,其头指已下四指头,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着于其头指侧。饭食供养印与地神印,佛部三昧耶印,地藏菩萨之印,共为此钵印也。

  【钵油】 (故事)见“油”条。

  【钵盂】 (物名)或作钵盂。钵为梵语,盂为汉语,梵汉双举之名。敕修清规辨道具曰:“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今略云钵,又呼云钵盂,即华梵兼名。”演繁露曰:“东方朔传注:盂,食器也。若钵而大,今之所谓钵盂。钵音拨,今僧家名其食器为钵,则中国古有此名,而佛徒用之。”按说文云:钵食器也。盂属。然则以钵多罗为钵盂者,音义兼译也。参照钵多罗条。

  【钵孕瞿】 (植物)花名。大日经疏十三曰:“钵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间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

  【钵吒】 (衣服)Paṭṭa绢之大幅无条相者,谓为缦衣。又曰缦条,用以裹身者。有部毗奈耶二十三曰:“织作钵吒。”注曰:“言钵吒者,谓是大叠,与袈裟量同,总为一幅。此方既无,但言衣叠。前云衣者,梵本皆曰钵吒也。此云缦条。”大日经三曰:“钵吒为裙。”同疏曰:“用极细绢为下裙。”梵语杂名曰:“绢钵吒。”

  【钵吒补怛啰】 (人名)Pāṭaliputra,华严疏钞四十五曰:“波吒补怛啰,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也。”又地名,补吒梨子城也。见“波吒厘”条。

  【波吒厘】 (地名)Pāṭaliputra,又作波吒厘子,波吒利弗,波吒罗,波吒梨耶,波罗利弗多罗,巴连弗。本为树名。遂以名城,摩竭陀国之帝都也。初云拘苏摩补罗城,后改名波吒厘子城,以此城为波吒厘树之神子而筑也。阿输迦王于是建都。西域记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Kuśāgārapura巴Kusumapura)(唐言香花宫城),王宫花多,故以名焉。逮人寿数千岁,更名波吒厘子城(旧曰巴连弗邑,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波吒厘,亦云波吒梨耶,旧言巴连弗,讹也。是一华树名,因此花树以目城。”智度论三曰:“佛涅槃后,阿阇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一小城,广长一由旬,名波罗利弗多罗。”宗轮论述记曰:“波吒厘子城者,波吒厘者,树名也。子者,树之儿也。城因树儿以立,故名波吒厘子。”慧琳音义十曰:“波吒罗国,亦波吒厘。”善见律一曰:“波吒利弗国阿育王。”

  【波吒厘弗多罗】 (地名)即波吒厘子也。

  【波吒厘子】 (地名)波吒厘者,梵语树名。子者,汉语儿也。见“波吒厘”条。

  【波吒厘子城缘起】 (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为男父母,二人为女父母,遂令坐波吒厘树下。谓女婚者树也,采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女父举华枝以授书生曰:斯嘉偶也,幸勿辞。书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欲归,怀恋不止。学徒曰:前言戏耳,幸同归。林中猛兽多,恐相残害。书生遂留,往来树侧。及夜,异光烛野,管弦清雅,俄见老翁策杖来慰。复有一老妪引少女。翁乃指少女曰:是君之弱室也。酣歌乐宴经七日,学徒疑为兽害,往求之。乃见独坐树荫,如对上客。虽告同归,辞不从命。后自入城谒亲故,陈其始末。闻者惊骇,同往林中,咸见华树是一大第,僮仆役使,驱驰往来。彼老翁陈膳奏乐,从容接对。暮岁后生一男子。谓其妻曰:吾今欲归。其妻以白父。翁谓书生曰:人生行乐,讵必故乡。今将筑室,宜勿异志。于是役徒不日而成。拘苏摩补罗之旧城迁都于此。由彼子故,树神为筑城,尔后名波吒厘子城。

  【波吒利弗】 (地名)见“波吒厘”条。

  【波吒利弗城结集】 (故事)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三十五年,目犍连帝须为上座,会一千比丘,于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pp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之徒,穷于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于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为陶汰正邪而开也。善见律二曰:“阿育王,四年中杀诸兄弟,唯置同母弟一人。过四年已,然后阿育王,自拜为王。从此佛涅槃已二百一十八年。后阿育王即统领阎浮利地。(中略)王白诸大德,愿大德布萨说戒。王遣人防卫众僧,王还入城。王去之后,众僧即集。众六万比丘,于集众中。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能破外道邪见徒众,众中选择知三藏得三达智者一千比丘,如昔第一迦叶集众,亦如第二须那拘集众出毗尼藏无异,一切佛法中清净无垢。第三集法藏,九月日竟,大地六种震动,所以一比丘说,名为第三集也。”然有此结集之记事者,惟为南传,北传则无之,故以此为虚构之作说而排之者多。虽然,此独断之甚者,北方所传,未可云全然无之,真谛之部执论疏,三论玄义冠注,髣佛有其痕迹。其他三论玄义之摩揭陀优婆塞,与宗轮论述记一之好云王为同人两书记事合致。而好云王与阿育王其原语皆为Devānaṁpiya,尤可推知。故不可断为北传所无也。案此结集为分派后锡兰上座部间所起之事件,故他部派,不知其事,即知之亦风马牛视之,所以惟记于与锡兰上座部有关系之书,而其他无之乎,其历史的事实,无可疑之余地,故称第三结集。

  【波吒罗】 (地名)国名。天竺十六大国之一。见“波吒厘”条。又(植物)又曰钵怛罗。树名。梵语杂名曰:“黄桐波吒罗。”最胜王经七曰:“蕾香钵怛罗。”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波吒罗,此翻为重叶树也。”慧苑音义下曰:“波吒罗,其树正似此方楸树也,然甚有香气,其花紫色也。”梵Pāṭala。

  【钵支】 (物名)又曰钵枝,钵鈘、钵搘。支钵之台也。四分律四十三曰:“钵若不正,应作钵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钵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钵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钵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钵鈘。”传灯录道禅师章曰:“钵搘。”

  【钵昼罗】 (饮食)药汤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钵昼罗亦名优陀伽(Udaka),此云煮树药汤,如今时茶榠之类也。”梵Pāthola。

  【钹】 (物名)又曰铜钹,铜钹子,铜盘等。原为西戎南蛮之乐器,僧家采用为法会之乐器。又铙与钵原为别物,后混为一,称为铙钹。见“铙钹”条。

  【博叉】 (人名)博叉般荼迦之略。又(地名)Vaṅkṣu,又Vakṣu,一作薄叉,河名。见“缚刍”条。

  【博叉般荼迦】 (人名)Pakṣapaṇdaka,见“半托迦”条。

  【博叉半择迦】 (人名)见“半托迦”条。

  【博吃刍】 (杂名)Pakṣa,译曰魔军。大日经疏九曰:“魔军者,梵本正音搏吃刍。是羽翼党援之义,今依古译会意言耳。”

  【勃噜唵】 (术语)Bhrñṁ,金轮佛顶尊之种子也,三字连声而成一字。金刚顶经成佛仪轨曰:“勃噜唵,三合。以此国无字同故,以三字连声合成一字急呼。”

  【勃沙】 (佛名)Puṣya,又作弗沙,译曰增威,佛名也。慧苑音义上曰:“弗沙,正云勃沙,此云增威也。”

  【帛尸梨蜜多罗】 (人名)Srimitra,又作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三藏名,译曰吉友。梁高僧传一曰:“帛尸黎蜜多罗,此云吉友。”帛者应为西域国名之略。

  【帛尸黎蜜多罗】 (人名)同帛尸梨蜜多罗。

  【勃陀】 (术语)Buddha,又作馞陀,勃驮。旧称佛陀略云佛。译曰觉者。义林章六本曰:“梵云馞陀,讹略云佛。”华严经疏钞一曰:“佛者具云勃陀,此云觉者。”见“佛”条。

  【勃陀提婆】 (人名)Bodhideva,译曰觉天。为婆沙四评家之一人。俱舍光记二十曰:“梵云勃陀提婆,勃陀名觉,提婆名天。旧云佛陀提婆,讹也。”

  【馞陀】 (术语)见“勃陀”条。

  【蘗喇婆】 (杂名)Garbha,译曰中心。大日经疏八曰:“梵音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与比吒迦,俱舍等其义各殊也。”

  【簸腊复多】 (异类)夜叉名。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曰:“簸腊复多此云众多。”名义集二曰:“波罗赴,亦云钵剌部,此翻自在。”梵Prabhūta。

  【蘗哩诃】 (异类)Gṛha,执着于人之鬼名。四鬼之一。大日经疏七曰:“经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着蓑,皆是蘗哩诃鬼所作,以着人不相舍离故以为名,其日月五星等亦以终始相随,故梵语名蘗哩诃,翻为九执。(中略)是执持义。”同Graha。

  【蘗噜拏】 (动物)见“迦楼罗”条。

  【蘗罗诃】 (异类)梵名Graha,又作蘗[口*栗]诃,蘗[口*栗]何。鬼魅之祟。又鬼魅之着于人也。大日经疏八曰:“蘗[口*栗]何是魅鬼着人者。”又出瑜祇经爱染王品。

  【蘗驮矩吒】 (堂塔)Gandakūtī,译曰香台殿。世尊之居室也。位于祇园精舍之中央部。

  【卜羯娑】 (杂名)玄应音义曰:“卜羯娑,又作补羯娑,声之转也。谓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

  【卜经】 (杂名)说占卜事之经典也。灌顶经十曰:“今我梵王承佛威神,演说卜经一百偈颂,以示百姓,决了狐疑,知人吉凶。”

  【逋多】 (地名)Potalaka,山名。逋多罗山也。见“补陀落迦”条。

  【逋多罗】 (地名)山名。见“补陀落迦”条。

  【逋利婆鼻提贺】 (杂名)Pūrva-videha,东大洲名。见“毗提诃”条。

  【逋卢羯底摄伐罗】 (菩萨)Avalokiteśvara,观自在菩萨之梵名也。探玄记十九曰:“观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观自在,梵名逋卢羯底摄伐罗、逋卢羯底,此云观。毗卢,此云光。以声字相近,是以有翻为光。摄伐罗,此云自在。摄多,此云音。勘梵本诸经中有作摄多,或摄伐罗。是以翻译不同也。”

  【逋沙】 (杂语)Purusa,又作甫沙、补沙、晡沙。新作富卢沙,译曰丈夫、士夫。玄应音义一曰:“逋沙,又作补娄沙。或言富留沙,皆讹也。正言富卢沙。此言士夫,或言丈夫。经中或作甫,讹也。”见“补卢沙”条。

  【逋沙他】 (杂语)梵语。华言斋日。释氏以过午不食为斋。每月有六斋日。见翻译名义集。

  【晡提木底鞞杀社】 (饮食)Pātimukta-bhaiṣajya,陈弃药之梵名。见“陈弃药”条。

  【补处】 (术语)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又此位名等觉,弥勒即为释迦如来之补处菩萨也。维摩经曰:“弥勒在一生补处。”智度论七曰:“弥勒菩萨应称补处。”观音玄义中曰:“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四教仪集注下曰:“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其一生,即补妙觉之处。”无量寿经上曰:“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补处弥勒】 (菩萨)与所谓一生补处之弥勒同。弥勒为当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成道,继释迦如来之迹而补佛处之菩萨故也。见“补处”条。

  【哺多外道】 (流派)天竺外道之一种。涂灰外道也。慈恩寺传四曰:“哺多之辈,以灰涂体,用为修道。遍身艾白,犹寝灶之猫狸。”梵Bhūtika。

  【补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福伽罗。见“补特伽罗”条。

  【补教编】 (书名)三卷,宋契嵩撰。

  【补羯娑】 (杂名)Pulkasa,Paulkasa,又Pukkaśa,又作卜羯娑,作婆者误也。贱种族之名。除粪秽之贱人。不信因果之邪人也。慧琳音义五曰:“补羯娑,上博母反,中居谒反,下桑何反。此译云边地下类不信因果杀生劫盗爱乐邪见人也。”同二曰:“补羯娑,梵语,此云垢渴种,即边鄙恶业不信因果之人。”瑜伽伦记三上曰:“卜羯娑者,亦云补羯娑。除粪秽家也。”可洪音义一曰:“补羯娑,亦云卜羯娑。唐言除粪担死尸等。鄙贱种类也。”唯识了义灯二本曰:“补羯娑,典狱也。”

  【哺剌拏】 (人名)又作补剌拏Pūrṇa,阿罗汉名。见“富楼那”条。

  【补剌拏伐摩】 (人名)Pūrṇavarman,无忧王之末孙。译曰满胄。见西域记八。

  【补剌拏迦叶】 (人名)一作布赖那迦叶。外道名。见富兰那迦弃条。

  【补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罗】 (人名)Pūrṇamaitrāyaṇi-putra,比丘名。译曰满慈子。见“富楼那”条。

  【补卢沙[多*页]】 (杂语)Puruṣāt,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五啭,即所从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 (杂语)Puruṣa,又作富楼沙、补娄沙、富娄沙、浮溜沙、布路沙、逋沙、甫沙、晡沙。译曰丈夫,或人。瑜伽论二说男声之八啭,用补卢沙之语,以之为第一啭(即体声)之例。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沙。旧言富楼沙。此云士夫。或云丈夫。谈体也。”慧琳音义四十五曰:“浮溜沙,唐言丈夫也。”寄归传二曰:“言布路沙者,译为人也。”

  【补卢铩】 (杂语)Puruṣe,补卢沙Puruṣa(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七啭声,即于声也(又曰依声)。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铩。所戒切。所依士。声明中七转呼召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拏】 (杂语)Puruṣena,又作补卢崽拏。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三啭,即具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杀沙】 (杂语)Puruṣas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六啭。即属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沙耶】 (杂语)Puruṣā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四啭,即所为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卢衫】 (杂语)Puruṣam,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二啭,即业声也,见“八啭声”条。

  【补啰嚩尾祢贺】 (地名)Purva-videha,东大洲名。慧琳音义一曰:“补啰嚩尾祢贺,翻云身胜。此洲人身形殊胜,故为名。古云弗于逮,弗婆提。”

  【补涩波】 (杂语)又作布瑟波Puṣpa,译曰花。大日经疏八曰:“梵云枳娑攞瑜。是林树上兼带条叶之花。次云补涩波。正目花体。如花鬘散花之类皆用此名。”禅宗正脉序曰:“布瑟波印于饮光。”名义集三曰:“布瑟波,此云华。”

  【补瑟迦】 (术语)见“补瑟置”条。

  【补瑟微迦】 (修法)五种护摩法中钩召法之梵名。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微迦,此云钩召。”请知诸尊之修法也(微或为征字,指增益法)。

  【补瑟置】 (修法)Pauṣṭika,又作报瑟置迦,此云增益。又作补瑟迦Pauṣtika,护摩法四种中之增益法也。略出护摩仪曰:“补瑟置,此云增益,或云富贵。”真言修行钞五曰:“梵,补瑟迦。云增益。”

  【补沙】 (杂名)Puṣya,又作富沙、布洒、弗沙、佛星、孛星。星名。二十八宿中之鬼宿也。玄应音义八曰:“沸星,或云佛星,或作孛星,或言弗沙星,皆音字讹也。正音富沙。依诸经云:如来成道出家皆用二月八日鬼宿合时,依日藏分经二月九日,曙夜属九日故。”宝星陀罗尼经四曰:“富沙(唐言鬼宿)星生者有最上相,手中轮相犹如日轮。”可洪音义五曰:“弗沙,此云鬼宿。”最胜王经七曰:“布洒星日。”苏悉地经中曰:“若作最上成就,应取上宿曜时。其中下法,类此应知。然诸宿中鬼宿为最,若作猛利成就,还依猛利宿曜时。”护摩法略钞曰:“当知若值补洒星合日,作一切法皆得速成。”

  【捕鼠】 (譬喻)毁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经指鸟鼠僧之譬喻。见“鸟鼠僧”条。释门归敬仪曰:“捕鼠之证,频繁于胸臆。”

  【补特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补陀】 (山名)一作普陀。在浙江定海县东海中。亦名普陀山。详“普陀”条。

  【补陀落】 (地名)普陀落。补陀落迦之略。

  【补陀落海会轨】 (经名)摄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经计一法中出无量义南方满愿补陀罗海会五部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仪形色执持三摩耶标帜曼荼罗仪轨之略名。一卷,唐不空译。

  【补陀落迦】 (地名)Potalaka,又作补陀落伽、逋多、逋多罗、补怛洛迦、布呾洛迦、补但落迦、补陀落。山名。译作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在印度之南海岸,为观音之住处。其山形为八角。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山曰光明,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同探玄记十九曰:“光明山者,彼山树华常有光明,表大悲光明普门示现。此山在南印度南边,天竺本名逋多罗山。此无正翻。以义译之,名小树蔓庄严山。又十一面经在此山说。”新华严经入法界品曰:“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千手经曰:“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西域记十曰:“秣剌耶山东有布呾洛迦山,山径危险,岩谷欹倾。山顶有池,(中略)池侧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游舍。”陀罗尼集经二曰:“补陀落伽山,此云海岛也。”慧苑音义下曰:“补怛洛迦山,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树,其花甚香,香气远及也。”

  【补跖翁】 (人名)六度经云:昔察微王谓补跖翁。孰最乐乎?曰王乐也。使之摄统权治。握统万机。劳役其心。王复问乐乎。曰万事劳心。非如补跖巧拙随意。

  【不安稳业】 (术语)安稳业之对。不善业也。以其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名。

  【不拜】 (杂语)受三归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余道之天神地祇。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三昧经四辈品曰:“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梵网经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唐彦悰所撰有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

  【不谤三宝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谓于佛法僧常当恭敬尊重,不可谤毁也。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 (经名)一卷,元魏般若流支译。入定不定印经之旧也。

  【不变随缘】 (术语)对于随缘不变现象之事也。即虽触所缘而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也。翻译名义集曰:“未了不变随缘不变之义,而生二执。”

  【不变易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以真如于一切时不变易故也。

  【不变真如】 (术语)对随缘真如之称。真如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故曰不变真如,即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也。此不变之体,随缘生三界六道之相,谓之随缘真如。权大乘不许真如之缘起,故不立随缘真如之义,实大乘于真如立不变随缘之二义,所以明不变之真如造作有为之万法者。金錍论曰:“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

  【步步声声念念】 (杂语)常行三昧之状也,步行专念弥陀而唱名号也。止观二曰:“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同辅行曰:“步步身业,声声口业,念念意业。”

  【不才净】 (术语)不才不净也,指斥言句葛藤。临济录曰:“山僧今时,事不获已,话度说出许多不才净,你且莫错。”

  【不忏举】 (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于僧外。是云不忏举。见行事钞上二。

  【不瞋恚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生一切忿怒之心也。

  【布刺拏】 (人名)Pūraṇa-kāśyapa,又作脯刺拏,棓刺拏,外道名,旧曰富兰那,见“富兰那迦叶”条。又Pūrṇa,论师名,译为圆满,作释毗婆沙论。见西域记三。

  【布刺那迦叶波】 (人名)外道名。见“富兰那迦叶”条。

  【布达拉】 (地名)又名普陀罗。达赖喇嘛所居之处也。西藏新志中曰:“布达拉者,平地耸起之山也。高约二里,叠砌成楼,楼高十三层,上有金殿三座,亦唐文成公主所建。金殿下有金塔五座,西殿有黄帽喇嘛祖宗喀巴手足印,日久不化,达赖喇嘛即居于此。”

  【布怛那】 (异类)Pūtana,又作富多那,富单那,布单那,富陀那。译为臭饿鬼。饿鬼中之最胜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布怛那旧云富单那,或作富多那,此义云臭,是饿鬼中胜者也。”慧琳音义十二曰:“布单那或富陀那,皆不正音也。此云臭秽,虽身形臭秽,是饿鬼中福之最胜者。”

  【布袋和尚】 (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入廛,见物则乞。一日,有僧在前行。师拊其背。僧回首。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福曰:为祇如此,为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梁贞元三年,端坐岳林寺盘石,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遂入灭。后现于他州,亦负布袋而行。明如惺龙华忏法后附有布袋和尚传。

  【不但空】 (术语)二乘之人,观一切法悉皆空,见但空而不见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萨不但见但空,兼见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天台四教中通教之空观也。

  【不但中】 (术语)观空假之外有不二之中,谓之但中。别教之中观也。观即空即假即中,收空假而为中,谓之不但中。圆教之中观也。

  【不盗戒】 (术语)与不偷盗戒同。

  【不定地法】 (术语)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质非善非恶广通善恶无记三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随伴而起。寻,伺,睡眠,恶作,贪,瞋,慢,疑之八者属之。

  【不定观】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无论修何法,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谓之不定观,天台大师为陈尚书令毛喜所著,修禅六妙门是不定观之法也。法华玄义十曰:“不定观者,从过去佛深种善根。今修证十二门,豁然开悟得无生忍,即是毒在乳中,即能杀人也。(中略)学无作四圣行谛法华般舟等四种三昧,豁然心悟得无生忍,即是醍醐行中杀人也。”

  【不定教】 (术语)台家所立化仪四教之一。如来以不思议之力,能令众生,于说小乘中得大乘之益,于说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如是得益不同者,谓之不定教。即同听异闻得益不同之教法也。

  【不定聚】 (术语)与不定性聚同。无量寿经下曰:“彼佛国土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不定受业】 (术语)四业之一。受果报而无决定之业也。

  【不定性】 (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类:一具菩萨声闻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二具菩萨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三具声闻独觉之二性,而开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开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无成佛之期,余者时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起以为超三界,谓宿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

  【不定性聚】 (术语)三聚之一。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无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聚,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业者名定性邪聚,凡夫是不定性聚也。俱舍论九曰:“正邪定余名不定,彼待二缘可成二故。”同颂疏曰:“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余有情。遇圣入圣,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不定止观】 (术语)天台三种止观之一。见“不定观”条。

  【不定种性】 (术语)与不定性同。

  【不动】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不动安镇法】 (修法)祈念不动尊而安镇家宅之法也。

  【不动慈护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慈救咒】 (真言)不动尊之慈救咒也。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地】 (术语)十地之第八。

  【不动点】 (术语)涅槃点之异名也。

  【不动定】 (术语)不动尊所住之禅定也。大菩提心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三昧耶经曰:“不动者是菩提大寂定义也。”

  【不动法】 (修法)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

  【不动佛】 (佛名)东方世尊阿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佛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不动供】 (修法)不动尊之供养法也。

  【不动轨立印】 (经名)立印轨也。

  【不动护摩供】 (修法)对于不动尊修护摩而供养之也。

  【不动讲】 (行事)讲赞不动明王功德之法会也。

  【不动解脱】 (术语)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不动金刚明王】 (菩萨)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毗卢遮那如来,为拔济一切有情,于三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不动明王】 (菩萨)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啰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三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为一切诸尊之总体,为自性轮身,而此尊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享多数之祭祀。约金胎两部,而分别其德,则五方之五佛各有三轮身:中央者毗卢遮那如来,为自性轮身,金刚波罗蜜多菩萨为正法轮身,不动明王为教令轮身。是奉大日如来教令示现忿怒形,降伏一切恶魔,有大威势之真言王也。又称明王,明王者与称真言王同(是约于金刚界,见“教令轮身”条)。又,此尊于大日华台虽久已成佛,而以其本誓之故,现初发心之形,为如来之童仆而给使诸务,且给使于真言行者,故称使者。使者即使役于人之义也。不动使者,不动即使者而非不动者,不动之使者如二童子,八大童子等(是约于胎藏界)。大疏五曰:“此尊于大日华台久已成佛,以三昧耶本誓愿故,示现初发大心诸相不备之形,为如来僮仆给使,执作诸务。”立印轨曰:“无动尊现身奉事修行者,犹如婆誐鍐。”诸部要目曰:“此经中不动尊等四十二地如来僮仆使者。”此尊之密号,谓之常住金刚。其本地于大体为大日尊勿论,而在称为释迦不动者,则以释尊为直接之本地佛云。不动爱染二明王,为密教的本尊,受最多之祭祀,其中不动尤为密宗所重。至于行法之祈祷的目的,则降伏,爱敬,钩召等一切通用之。

  【不动如来】 (佛名)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三昧。”略出经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心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不动生死】 (术语)生死即涅槃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

  【不动使者】 (杂名)不动尊之童子形,谓之不动使者,给使于行人之意也。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使者法】 (修法)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于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使者秘密法】 (修法)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不动陀罗尼】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无为】 (术语)六无为之一。生于色界之第四静虑,而离苦乐二受际之真如也。离苦乐粗动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动无为。

  【不动义】 (术语)性虚空十义之一。真如之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也。

  【不动咒】 (真言)慈救咒也。

  【不动尊】 (菩萨)见“不动明王”条。

  【不动尊十四印明】 (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竖,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此尊为佛部之教令轮身,故以佛心为印母。次以空指押二火二水之四指,即降伏四魔之义也。次二风竖而合者,即独股杵之形也。凡以三种杵为三部之智,三股者,表胎之三部,五股者,表金之五部,一股者,是苏悉地不二之本誓三昧耶也。不动尊为不二一实之法界体,故以一股之印为根本契也。此印一字之明用字。立印轨云:用此一字心真言,能成辨一切事业,通用一切印,是以之一字为主,故与一股之印相应也。二、宝山印,轨云:次宝山印相,定慧门相叉,二空入满月(掌中)是为内缚印。三、头秘密印,轨云:以二金刚拳定置慧眷属上,名头秘密印。四、眼密印,轨云:二羽内相叉,二空入满月,风轮和合竖,印眼及眉间,是名眼密印。五、口密印,轨云:次结口密印,地轮(小指)内相叉,水(无名)押地叉间,二火(中指)并申直,二空各加水甲,二风加火甲,此印置于口。六、心密印,轨云:复次密印想,二羽三补吒(虚心合掌),风空如弹指,是名心密印。七、甲印,又云五处加持印。轨云:复次三补吒,二火建如幢,风住火初节,二水如宝形,二地及二空,各各而建立。印心及两肩,喉位顶上散。八、师子奋迅印,轨云:次作恶叉波(译奋迅),名师子奋迅。不改前密印,开竖慧风轮。九、火焰印,轨云:次结火焰印,以慧手空轮,加于水火甲,风竖拄定掌,右旋成界方,左转名解散。十、火焰轮止印,使者法谓之遮火印。轨云:定慧各为拳,空出风火间,二拳背相合,能制止诸火。十一、商佉密印,轨云:次商佉密印,定空(左大指)加地水,慧羽亦如是。二火甲如针,观风(右头指)附火节,止风(左头指)开竖之。十二、渴誐印,轨云:不动渴誐印,止空加地水,风火并申直,是名三昧鞘。慧手亦如是,观风轮入定空水地环,轮面与月合,即剑住定鞘,抽出辨诸事,断结辟护等。十三、羂索印,轨云:次结羂索印,慧空加火水,及地等三轮,风建入定月,止地水火拳,空风如环,是名索标帜。十四、三股金刚印,轨云:三钴金刚印,观空加风甲,三轮如金刚,所有请供具,散洒作净除,此名不动十四根本印。占最主要之地位者,为根本印与剑印,通用于行法上。

  【不动尊仪轨】 (经名)立印仪轨之异名。

  【不断】 (杂语)谓日日不间断,相续勤修也。如不断读经,不断念佛等。

  【不断常】 (术语)对相续常而言。无暂时间断谓之常。无间绝谓之续。

  【不断烦恼得涅槃】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见“即”条。

  【不断光】 (术语)阿弥陀佛之光明。十二光之一。弥陀之光明,常存三世,恒照益世间而不断绝。故名不断光。

  【不断光佛】 (佛名)十二光佛之一。

  【不断经】 (行事)日日常读经也。如药师经之不断经,法华经之不断经等。

  【不断轮】 (行事)禅林之语。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咒轮环,以期感应,谓之不断轮。敕修清规祈祷曰:“如祈晴祈雨,则轮僧十员二十员或三五十员,分为几引,接续讽诵。每引讽大悲咒消灾咒大云咒各三七遍,谓之不断轮。终日讽诵,必期感应,方可满散忏谢。”

  【不断相应染】 (术语)六染心之一。

  【部多】 (术语)Bhūta,已生之有情名为部多。俱舍论十曰:“又契经说,食有四种,能令部多有情安住。(中略)言部多者,显已生义。诸趣生已,皆谓已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部多,已生义,含多解,故仍置本名。”又以名鬼类之一种。慧苑音义下曰:“部多宫。部多,此云自生。谓此类从父母生者,名夜叉。化生者,名部多也。”

  【不恶口】 (术语)十善之一。不发粗犷之恶言骂辱他人也。

  【不二】 (术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不二不异】 (杂语)不二祇是不异。亦可言不二从性,不异从相。见辅行五之四。

  【不二法门】 (术语)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众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见“不二”条。

  【不二之法】 (术语)独一无二之法门。六祖坛经曰:“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案不二即无二。

  【不法】 (术语)背佛法为非道之行也。

  【不放逸】 (术语)一心专注而修诸善法也。俱舍论四曰:“不放逸者,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

  【不更恶趣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二,使生彼国者不更堕于恶道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不共般若】 (术语)佛说般若经有共与不共之二者,说共通于声闻缘觉菩萨三人之法,谓之共般若。唯谈菩萨所行之法,不共通于声闻缘觉,谓之不共般若天台以共般若为通教,以不共般若为别圆二教。智度论百曰:“如先说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中略)般若波罗蜜总相是一,而深浅有异。”

  【不共变】 (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见“四变”条。

  【不共不定】 (术语)因明六不定因之一。立因而其因通同喻,亦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共不定,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因而使宗不定,谓之不共不定。如声为常(宗),以所闻性故(因),如虚空(同喻),如瓶(异喻),是所闻性之因,不通同喻,亦不通异喻,宗如何可决。

  【不共法】 (术语)如来之功德与他不同。故名不共法。通论之则一切之功德悉名不共。故地持论中说百四十之不共法。今依一门说十八之不共法,而大小乘之法各异。梵Aveṇika-buddhadharma。

  【不共无明】 (术语)又谓之独头无明。二种无明之一。见“无明”条。

  【不共相】 (术语)不与他共通,但属自己之相状,所谓特性也。

  【不共业】 (术语)二业之一。人人各别之业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

  【不共中共】 (术语)不共法中之共法。如人间之身体,人人各有一体,是不共也。然尚与众人共通而受用,是共也。

  【不顾论宗】 (术语)因明四宗之一。为不顾他而随自意乐所成立之宗法也。

  【不果遂者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二十愿也。系念净土,植诸德本,至心回向之,则誓遂其愿望,必往生净土也。故名此愿为植诸德本愿,系念定生愿,至心回向愿。

  【不还】 (术语)即不还向。又云不还果。

  【不还果】 (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于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果之圣者,有五种七种九种之差别。

  【不还向】 (术语)声闻乘四向之一。修向不还果之行法之位也。即断欲界修惑九品中第七品第八品之位,不还者,不还来欲界之义,断第九品已,则不再生于欲界,必生于色界无色界之上界,故谓之不还果。今七八品断而向其不还果之行位,故谓之不还向。俱舍论二十四曰:“即断修惑七八品者,应知亦名不还果向。”

  【不害】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十一善心所之一。善心所之名,不为他之不利,不损恼他之精神作用也。唯识宗于无瞋之作用上假立名者。

  【部行】 (术语)部行独觉也。

  【部行独觉】 (术语)二种独觉之一。谓声闻乘中预流一来不还三果之人或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后证第四阿罗汉果时,离佛边而观飞花等外缘或观十二因缘道理而独自觉者。此种之独觉者,修行中组织数多之部党,如声闻人,故云部行,至证果而独悟,故云独觉。见“独觉”条。

  【不行而行】 (术语)无故行之心,而自契于行,谓之不行而行。大日经疏一曰:“住此乘者,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往生论注下曰:“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不和合性】 (术语)廿四不相应行之一。色心之诸法众缘不和合也。

  【不坏法】 (术语)成就白骨观之阿罗汉有二种:钝根之人,更恐执着于白骨,为烧骨人为灰之想,是曰坏法。利根之人,不为烧骨人为灰之想,由彼眉间放出八色光明之状,修炼而得神通等,谓之不坏法。此二为当于慧解脱俱解脱之二者。

  【不坏金刚】 (杂名)金刚宝坚固不能破坏,故曰不坏金刚。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当于成所作智,三密之业用,皆由此生。瑜祇经曰:“一时薄伽梵金刚界遍照如来,以五智所成四种法身。于本有金刚界。(中略)不坚金刚光明心殿中。与自性所成眷属。”二教论曰:“谓不坏金刚者总叹诸尊常住身。光明心者叹心之觉德。殿者明身心互为能住所住。(中略)亦是成所作智。三密业用皆从此生。”

  【不坏句】 (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不坏四禅】 (术语)四禅天,内则觉观之定心不坏,外则器界不为三灾所坏也。

  【不回向】 (术语)净土门立二种之回向:一、往相回向,愿所修之功德回向而往生净土也。二、还相回向,愿成佛后回入生死教化一切众生也。此二种回向为菩提心所具之通相,行者依自力勤修,为佛教通途之义。故净土一门,皆欲依自力成就此回向,独净土真宗一派谓此二种回向。于信之一念,自弥陀之方回向行者,不须自行者之方更成回向,故名之为不回向。不回向之言,显他力之极致也。教行信证二曰:“明知,是非凡圣自力之行,故名不回向之行也。”

  【不活畏】 (术语)五怖畏之一。初学之菩萨,为布施,不能施自己之全所有物,畏尔后自己不能生活也。

  【不唧[口*留]】 (术语)唧[口*留]者,秀与就之反切语也。犹言秀者唧[口*留]切,就者唧[口*留]切,不唧[口*留]者,不秀不就之义也,指不秀不成就之钝汉,而云不唧[口*留]也。类书纂要曰:“杭州人以秀为唧[口*留]。”俗呼小录曰:“说人之不慧曰不唧[口*留]。”宗子京笔记曰:“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于俚语常言,故谓就曰唧[口*留],凡人不慧者曰不唧[口*留]。”中峰录一下曰:“除夜示众曰:不如念一道真言,消遣残年不唧[口*留]。”碧严第一则着语曰:“说这不唧[口*留]汉。”

  【不即不离】 (杂语)如水与波,水与波相别,故云不即,水波之性无别,故云不离。如言不一不异也。圆觉经曰:“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不见】 (术语)眼不能见者有四种,见“四不见”条。

  【不见举】 (术语)三举之一。比丘犯罪而云不犯,谓之不见。不见举者,举治不见也。见“三举”条。

  【部教】 (术语)谓部与教也。天台宗所说,部者为释尊之教说,时间的竖立顺序者,教者为空间的横区,别教义之浅深者。化仪之四教,为从于部之教判,化法之四教,为从于教之教判也。

  【不觉】 (术语)一切众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觉悟,名曰不觉。一切之凡夫地是也。为不觉故造业,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论曰:“所言不觉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

  【布教】 (杂语)弘布教法也。法华玄义十曰:“如来布教之元旨。”又曰:“圣人布教,各有归从,然诸家判教非一。”

  【不觉现行位】 (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

  【不净】 (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

  【不净忿怒】 (术语)鸟枢沙摩明王也。

  【不净观】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见“九想”条)。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是身以过去之结业为种,现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三自相不净,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之不净物所合成。五终竟不净,此身死竟,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求,无一净相。出于智度论十九,俱舍论二十二,大乘义章十二。

  【不净观经】 (经名)达磨多罗禅经之异名。

  【不净国】 (杂名)智度论二十三说不净国之老母,卖白髓饼之故事也。

  【不净行】 (术语)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净之义。非梵行谓淫事也。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梵网经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净行。”

  【不净金刚】 (明王)Ucchuṣma,乌刍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故于东司安置之,上东司时,诵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下曰:“乌枢瑟摩明王教法不拘净秽,恒示忿怒相,诵满三十万遍得验。”大日经疏九曰:“时,不动明王,受佛教命召彼,见其作如是事,即化受触金刚(即是不净金刚也),令彼取之,尔时不净金刚须臾悉啖所有诸秽,令尽无余。”陀罗尼集经九曰:“乌枢沙摩,唐言不净洁金刚。”

  【不净轮】 (术语)三轮之一。无常,不净,苦,此三法轮相依而转,故云三轮。见“三轮”条。

  【不净肉】 (术语)小乘律中见闻疑之肉为不清净,禁食之。大乘教则无论净不净,总制之。参照“五种净肉”条。

  【不净施】 (术语)二种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报而行布施者。见智度论十一。

  【不净说法】 (术语)又云邪命说法。或说邪法,或说正法,其心邪,故总名之为不净说法。佛藏经三曰:“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以利养故为人说法。”此佛藏经所说第五之过失有邪命说法之名以卖法而利养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谓之邪命)。优婆塞戒经二曰:“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故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中略)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说法明眼论曰:“不净说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说虚妄言令他发信堕恶道故,二不说佛法徒说世事故,三食酒食五辛犯非淫正淫,即身着法衣及入堂中秽三宝故,四诽他有德赞自无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宝法而耽着权门有相之教故。”观经妙宗钞下曰:“不净说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观经散善义传通记三曰:“邪命说法者,以邪因缘不净说法,利养活命,故不净说法名曰邪命说法。”

  【不净纸】 (杂名)拭不净之纸也。临济录曰:“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不酒酤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酒者昏乱人之心性,故一切不卖之也。

  【不久诣道场】 (杂语)谓不久成佛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为,广利诸人天。”

  【布咀洛迦】 (地名)又作补怚洛迦,补但落迦。山名。见“补陀落迦”条。

  【不可称智】 (术语)谓佛之智慧也。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

  【不可得】 (术语)空之异名也。诸法空无,而无所得之实体也。智度论五十二曰:“空中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涅槃经德王品曰:“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释签二曰:“不可得即是理也。”

  【不可得空】 (术语)十八空之一。言亡虑绝之空也。万有之真相,亦非有,又非如吾人思惟之空,超于言语思虑之外,假名为空也。谓之不可得空。

  【不可见无对色】 (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有无表色之一法,是非眼见,故云不可见,为极微所生之法,而非极微所成之法,故云无对。

  【不可见有对色】 (术语)三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内之胜义根),与声香味触四尘之丸法者,非眼所见,故云不可见。为极微所成,故云有对色。对者,对待障碍之义也。

  【不可弃】 (人名)小乘化地部之祖,传说生时母弃之井中,父救之,故名。初为婆罗门,通外道之诸义,后入于佛教。

  【不可说】 (术语)真理可证知,不可言说,涅槃经说四种之不可说,天台以明四教之理。见“四不可说”条。

  【不可思议】 (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摩经慧远疏曰:“不可思议者经中亦名不思议也。通释是一,于中分别非无差异,据实望情不思议,据情望实名不可思议。”嘉祥法华疏三曰:“智度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事,唯大乘法中有之,如六十小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维摩经序曰:“罔知所释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同注经一曰:“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又(人名)唐灵妙寺沙门,名不可思议,善无畏三藏之弟子也,释大日经第七卷供养次第法。世谓之不思议疏。不思议疏上曰:“小僧不可思议,多幸面谘和上,所闻法要,随分抄记。”

  【不可思议光如来】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取无量寿经十二光佛中难思无称之二种,而立不可思议光佛之名。鸾师之赞弥陀偈曰:“南无不可思议光,一心归命稽首礼。”是立名之初也。宝积经如来会上所列十四光中虽有不可思议之名,但此为唐代之译,则赞弥陀偈以后之事也。教行信证五曰:“谨按真佛土者,佛者则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术语)解脱者三昧之异名也,三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于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系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性如故。”注一云:“什曰:解脱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议。”

  【不可思议解脱经】 (经名)维摩经之异名。以此经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经首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又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不可思议解脱经中广说。”同一百曰:“又有不可思议解脱经十万偈。”探玄记一曰:“良为此经所说之法皆一摄一切,无不悉是不思议解脱,故以为名。”华严经大疏钞三曰:“四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嘱累品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

  【不可思议经】 (经名)与不可思议解脱经同。华严经之异名也。智度论三十三曰:“佛为诸大菩萨说不可思议经,舍利弗目莲在左右而不得闻,以不种闻大乘行法因缘故。”

  【不可思议尊】 (佛名)阿弥陀如来之德号也。赞阿弥陀佛偈曰:“稽首不可思议尊。”见“不可思议光如来”条。

  【不可有】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有之异名。不可犹言不是,地狱之果不是,故名。有者果报之总名也。见“有”条。

  【不可越守护】 (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于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为不可越使者,诸佛三昧耶威力,不可过越,奉金刚戒以行之,一切不敢违越。又名无能见者,此奉教者威猛炽盛,如百千日,无敢视者,犹如向生小儿,不堪仰视日轮,常在佛之内门,有所教令,如说而行,故名奉教者。”

  【不空】 (人名)三藏法师之名。梵名阿目佉跋折罗Amogha∧ajra,此言不空金刚,略云不空。北天竺之婆罗门族,幼失父,随叔父来住东海,年十五,师事金刚智三藏,遂受五部之灌顶。及开元二十年,金刚智示寂,奉遗旨往五天并师子国,广求密藏,天宝五年还京,入内立坛,为帝灌顶。后祈雨止风有验,赐号曰智藏。天宝八年许还国,至南海郡,有敕再留。十五年,有诏还京,使住大兴善寺。自天宝至大历六年译出密部之经轨,凡七十七部,一百二十余卷,密教之盛,此时为最。代宗永泰元年特进试授鸿胪卿,加号大广智三藏。大历九年示疾,敕使劳问,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六月十五日寂,寿七十,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三藏。详见宋僧传一,不空传。

  【不空成就如来】 (佛名)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为成所作智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为三昧耶形,以字为种子,密号为不动金刚。胎藏界谓之天鼓雷音,其密号同。菩提心论曰:“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秘藏记末曰:“北轮不空成就如来,金色,左手拳,右手五指舒开当胸。”

  【不空供养菩萨】 (菩萨)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伽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刚。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莲,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剑,第二手三股戟,坐赤莲上。或谓为赤色忿怒形。

  【不空钩观音】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ānkuṣa,与不空羂索观音同体。在胎藏界之观音院,谓之不空羂索,在虚空藏院谓之不空钩观音。钩者,标帜之意,同于羂索。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不空钩依菩萨法】 (修法)不空钩观音之修法也。宋僧传一金刚智传曰:“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

  【不空见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上第二位。梵名阿目伽捺罗舍,译言不空见。密号曰普观金刚。普观众生,开五眼而不空见,故名。菩萨形为肉色,右手持莲,上安佛顶,左手为施无畏,坐于赤莲。

  【不空金刚菩萨】 (菩萨)胎藏界苏悉地院之一尊也。

  【不空罥索法】 (修法)以不空羂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羂索法】 (修法)以不空羂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不空罥索观音】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ṣa,译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羂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羂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羂索名不空,世间羂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羂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不空羂索观音】 (菩萨)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pāṣa,译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经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曰:“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摄方便。”玄奘译之不空羂索咒心经后序曰:“题不空等者,别众经之殊号也。至如掷羂取兽,时或索空。玆教动桴罔不玄会,故立斯目也。”演密钞五曰:“四摄是法,羂索是喻,诸佛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无空过者。世间羂索索取诸兽少有所失,故以为喻。又此羂索名不空,世间羂索索取兽时,或中或不中,四摄羂索摄取众生无不中者故。”

  【不空罥索经】 (经名)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羂索经】 (经名)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略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不空罥索菩萨】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羂索菩萨】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羂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 (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羂索观音之本经轨也。

  【不空罥索王】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羂索王】 (菩萨)不空羂索观音也。

  【不空如来藏】 (术语)二如来藏之一。亦云不空真如。如来藏,即真如之性,具足一切之万德,德无不备,法无不现也。

  【不空三藏】 (人名)见“不空”条。

  【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不空王三昧】 (术语)大乐金刚不空三昧也。大日如来所入之三昧也。金刚顶经出生义曰:“住自受用身,据色究竟天,入不空王三昧,普集诸贤圣,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不苦不乐受】 (术语)三受之一。又云舍受。于不违不顺之境领纳不苦不乐之心意也。

  【不腊次】 (杂语)禅林之语。为胡乱坐之异名。

  【不来不去】 (杂语)谓法之本性无去来往复也。智度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

  【不来迎】 (术语)净土门中多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而往生极乐,独净土真宗之极意,谈平生业成于平生信受弥陀本愿之一念,往生之业事成辨已,则更不以临终之正念,期佛之来迎也。但平生业成之念佛行者,决无不来迎者,有因缘,固有预来迎之人,而获得他力金刚之信心者,决不期待其来迎,谓之不来迎。参照“来迎”条。

  【不兰迦叶】 (人名)外道之名。见“富兰那迦叶”条。

  【不老不死】 (杂语)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闻妙经者,得不老不死。法华经药王品曰:“众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嘉祥义疏十一曰:“不老不死者,闻此经知老病死,死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

  【不了佛智】 (术语)无量寿经所说。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为大也。

  【不了义经】 (经名)谓隐覆实义,而为方便之说,不明了开显法性实义经典。小乘及权大乘之诸经是也。涅槃经六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中略)不了义经是声闻乘。”

  【不厘务侍者】 (职位)为不执实务而在侍者之职者,即名誉侍者是也。

  【布利迦】 (饮食)Pūrikā,饼名。大日经疏七曰:“布利迦译云着鉴饼,以种种上味和合,为鉴作之。”

  【不立文字】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岩第一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五曰:“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释门正统三曰:“禅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葱岭,来于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不两舌】 (术语)十善之一。两舌者,向两边说是非而使相斗诤也。

  【布噜那跋陀罗】 (异类)Pūrṇabhadra’,夜叉八大将之一。译曰满贤。见大日经疏五。

  【布路沙】 (杂语)一作布噜沙Puruṣa,又作补卢沙。译曰人,丈夫。寄归传二曰:“言布路沙者,译为人也。”梵语杂名曰:“丈夫,布噜沙。”

  【不落因果】 (杂语)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耶,彼不落因果之一句既得五百生狐身。”百丈野狐之因缘也。见“百丈”条。

  【不律仪】 (术语)三种律仪之一。恶戒也,戒律有善恶二种,要誓而作善止恶,是善戒,称为律仪,要誓而作恶止善,是恶戒,称为不律仪。外道诸种之邪戒是也。恶戒虽为戒律之部类,然此为颠倒之戒律,故云不律仪。律仪发善之无表色,不律仪发恶之无表色。见“无表色”条。

  【布毛侍者】 (人名)杭州招贤寺会通,唐德宗时为六宫使,乞为僧,礼鸟巢道林禅师而落发。通一日欲辞去。师曰:汝今何往?曰会通为法出家,和上不垂慧诲,今将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上佛法?师于身上拈起布毛吹之。会通遂领悟玄旨,时号为布毛侍者。见传灯录四。

  【怖魔】 (杂语)梵语比丘,一译怖魔。见“比丘”条。

  【部母】 (术语)密教之三部五部,各立部主与部母。见胎藏界及金刚界条。

  【不男】 (术语)男根不具之人也。见“五种不男”条。

  【布你阿偈】 (杂名)译言腐烂食药。即陈弃药也。四分开宗记七本曰:“布你阿偈,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残弃药。”Pūti-agada’。

  【不起法忍】 (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法。忍者忍可决定此无生无起之空理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同注云:“肇曰: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为名。得此忍则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曰无所得不起法忍也。”幻士仁贤经曰:“离八十垢得不起法忍。”

  【不绮语】 (术语)十善之一。不作污杂之语,巧佞之辩也。

  【不悭贪戒】 (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

  【不轻】 (本生)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修不轻之行,因受常不轻之称,即释迦佛往古之前身也。见“常不轻菩萨”条。

  【不轻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

  【不轻菩萨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不轻之行】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

  【不请】 (杂语)不请求也。

  【不请法】 (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不请净施】 (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

  【不请之友】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同宝窟上末曰:“四乘众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为友。”

  【不取正觉愿】 (术语)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为法藏比丘时立四十八愿,而一一之愿以此愿若不成就我不取正觉(即不成佛)之誓言而结之。其第一愿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乃至第四十八愿之结句皆然也。依此而谓之不取正觉之誓愿。

  【不染世间法】 (杂语)不染着世间尘欲之法也。法华经涌出品曰:“住于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

  【不染污无知】 (术语)二无知之一。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道理,法门之义理也,即智慧之劣者。是无始以来不学之结果也。但此无知非执着于物之不净性分,故云不染污,是以此无知非为悟谛理离生死之自行障,但为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因而亦谓之化导障之惑,阿罗汉独断染污无知,不断不染污无知,故阿罗汉有赤盐亦不知之愚者。佛兼断不染污无知,故即称为一切智人。天台之三惑,以之为尘沙惑。

  【不染着诸法三昧】 (术语)文殊院之文殊,其左手持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之标帜也。文殊无相之妙慧,不着诸法。故云不着讲法。大疏五曰:“青莲是不染着诸法三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

  【不融三谛】 (名数)见隔历三谛条。

  【不如法】 (术语)如法之正理谓之如法,不如者谓之不如法。维摩经观众生品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不如无子】 (术语)有恶子不如无子也。无量寿经下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

  【布萨】 (行事)原为梵语Upavasatha,变于巴利Up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集众僧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于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善法,谓之布萨。因而就所作之法,谓之说戒或八戒。就其功能则曰布萨。又曰优补陀婆,译曰断增长,断恶长善之义也。又名钵罗帝提舍耶寐Pratideśayāmi,译曰我对说。此日向人忏悔所犯之罪也。智度论十三曰:“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受行八戒,是则布萨,秦言善宿。”又曰:“我某甲受行八戒,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愿持此布萨福报生生不堕三恶八难。”玄应音义十八曰:“布沙他,或作逋沙,此云增长,谓半月叉磨增长戒根。叉磨此云忍,谓容恕戒罪,旧名忏者,讹略也。”同二十四曰:“布洒他此云增长,谓半月叉磨增长戒根也。或言逋沙他,亦言布萨,皆讹略也。”寄归传二曰:“半月半月为褒洒陀,朝朝暮暮忆所犯罪”,“褒洒是长养义,陀是净义,意明长养净除破戒之过,昔云布萨者,讹略也。”行事钞上四曰:“布萨此云净住,出要律仪云:是憍萨罗国语。六卷泥洹云:布萨者长养,有二义:一清净戒住,二长增功德。杂含云布萨陀婆,若正本音优补陀婆,优云断,补陀婆云增长。国语不同,亦呼为集、为知、为宜、为同、为共住、为转、为常也。三千威仪云:布萨者,秦言净住,义言长养,又言和合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逋沙他此云增长,或名钵罗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说,谓相向说罪也。旧名布萨者,讹略也。译云净住者,义翻也。”布萨与安居皆原为婆罗门教徒之行事(安居者防于雨期不健康时期外出杀草木小虫,且资各自修养),王舍城诸外道梵志于月三时为集会,众人群来周旋,共为知友,供养饮食。佛劝瓶沙王制之,有比丘对白衣说经,白衣施食比丘等者原为月二回。次第增为六斋八斋等。此有如结八戒之观。

  【布萨护】 (术语)八戒斋之异名。就在家之人而言。以在家之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八戒而为布萨故也。在心曰护。在身口曰戒。护即戒之别名也。智度论十三曰:“受持八戒,是则布萨。”行事钞上四曰:“俱舍论名八戒为布萨护也,明了言,在心名护,在身口名戒也。”

  【布萨犍度】 (术语)Poṣadhakhaṇḍa,犍度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萨之法于一处,谓之布萨犍度。四分律二十犍度中谓之说戒犍度。说戒者就其作法而名,布萨者就其功能而名耳。

  【布萨日】 (杂语)每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三十日之两日,行布萨法之日也。

  【布萨食】 (杂名)斋日之净食也。羯磨疏四上曰:“布萨食者亦是净斋之食耳。”

  【布萨陀婆】 (杂语)见“布萨”条。

  【不杀生戒】 (术语)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杀害有情之生命也。

  【布沙他】 (行事)又曰逋沙他,布洒他。见“布萨”条。

  【布沙陀】 (行事)见“布萨”条。

  【不善】 (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

  【不善律仪】 (术语)与非律仪同。

  【不舍誓约】 (术语)谓阿弥陀佛誓愿之约束。弥陀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谓以他力摄取信心念佛者不舍之誓,故称曰不舍之誓约。

  【不审】 (杂语)比丘相见之礼话也。如不审尊候如何等语是。僧史略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曲躬合掌身也,发言不审口也,心若不生崇重,岂能动身口乎),谓之问讯。其或卑问尊,则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不。上慰下,则不审无病恼,乞食易得,往处无恶伴,水陆无细虫不。后人省其辞,止曰不审也。大如歇后语乎。”

  【不生】 (术语)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又梵云阿耨波陀,译言不生。真言之阿字,不生,以诸法之本初不生故也。又不生为如来之异名,以如来常住不生不灭故也。凡诸法观为不生者,佛道之枢键也。智度论三曰:“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生是名阿罗汉。”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智度论四十八曰:“菩萨若一切语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阿提(ādi)秦言初,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楞伽经四曰:“不生即如来异名。”

  【不生不灭】 (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也。小乘独就涅槃之理而观不生不灭,大乘于有为之事相上论不生不灭之义。维摩经不二门品曰:“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般若波罗蜜经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中论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按不生亦不灭四句偈文,所以发明真空无相第一妙谛。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不生不生不可说】 (术语)涅槃经所说四不可说之一。理者本不生也,事者以理之故,事亦不生也,是名不生不生。此理玄妙,故曰不可说。天台以之为圆教诠之理。

  【不生断】 (术语)三断之一。烦恼尽时,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

  【布施】 (术语)梵语曰檀那Dāna,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所施虽有种种,而以施与财物为本义。得大富乐之果。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布施天下而不病贫。”韩非显学篇曰:“上征敛于富人,而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堕也。”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吝之人,越境而布施矣。”法界次第曰:“檀那秦言布施。”无量寿经曰:“布恩施惠。”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

  【布施波罗蜜】 (术语)六波罗蜜中之檀波罗蜜也。见“波罗蜜”条。

  【布施偈】 (杂名)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布施经】 (经名)有二本:一、赵宋法贤译。一卷。二、分别布施经,赵宋施护译。一卷。

  【布施摄】 (术语)四摄之一。以布施摄受他也。

  【布施物】 (杂语)布施之物料也。

  【不时解脱】 (术语)二种罗汉之一。阿罗汉之根性愚钝,而待好时好缘解脱烦恼者,谓之时解脱;根性锐利,不必待好时好缘,随意入定解脱烦恼者,谓之不时解脱。六种罗汉中前五者为时解脱,后一者为不时解脱。俱舍颂疏二十五曰:“后不动种性名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入心心解脱故。”

  【布史】 (杂名)Pauṣa,十月之梵名。见梵语杂名。

  【不守自意经】 (经名)一卷,吴支谦译。说自守不自守之法。

  【不受三昧】 (术语)法华经普门品,无尽意菩萨奉佛敕以珍宝之璎珞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天台解之云若约事而解,则无尽意奉佛命为供养,我未奉命,何可辄受,若就理而解,则是不受三昧广大之用也。观音义疏下曰:“不肯受者,事解者,无尽意奉命供养,我未奉命,那忽辄受,亦是事须逊让。观解者,不受三昧广大之用,故无所受。”秘略要钞九曰:“不受三昧者,毕竟空也,以一心三观而空无不遍,即空之故不受有,即假之故不受空,即中之故不受二边,双照空假之故,亦不受中道。此非但空(藏通二教),非次第空(别教),正是圆空(圆教)也。此谓之不受三昧。

  【不受一切法】 (杂语)心意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嘉祥法华义疏曰:“心无爱着,故名不受。”

  【不说菩萨】 (杂名)维摩居士也。取默不二之故事而名之也。梁武之金刚般若经忏文云:“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无说之深。”

  【不说四众过罪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说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四众之过罪也。

  【不思善不思恶】 (术语)绝善恶之思量也。无门关廿三则曰:“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明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栗。明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明当下大悟,遍体汗流。”

  【不思议】 (杂语)甚深之理及希奇之思虑在言议之外,谓之不思议。见“不可思议”条。

  【不思议变】 (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参照“不思议薰”条。

  【不思议变易生死】 (术语)二种生死之一。离三界生死之身后以至成佛之界外生死也。由烦恼之力起有漏之善恶业,由此业所感之三界五趣果报,曰分断生死,以所谓可求之菩提在实,可度之众生在实之法执即所知障为助缘,起无漏之大愿大悲业所感得之细妙殊胜果报,曰不思议变易生死。由无漏之悲愿力改转分段生死之粗身,而受细妙无限之身,故云变易,为无漏之定愿力所助,妙用难测,故名不思议。为大悲意愿所成之身,故亦云意识身。或云无漏身。亦云出过三界身。若依相宗之判,二乘之无学,回心而入大乘,则涅槃之后,直受变易身,有学之圣者,转向大乘,于初地已后亦得受变易身,若菩萨八地已上受变易身,一类智增之菩萨初地已上受变易身。若依性宗之制,则二乘之无学及菩萨之种性已上得随应而受。唯识论八曰:“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不思议变易死】 (术语)见“不思议变易生死”条。

  【不思议乘】 (术语)与佛乘同。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经名)二卷,失译。有千一百二十佛之名。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经名)一卷,秦罗什译。佛在祇陀林中,淫女弃一小儿于路边,众皆往观,佛诣其所作种种问答,次使现通,诸天蒙光皆来集,因名不思议光。佛为波斯匿王说其往因,并授记。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 (经名)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之异名。

  【不思议慧菩萨】 (菩萨)此菩萨在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最下端。梵名阿惹底也么底娜多,密号曰难测金刚。为权实不二智不可思议之主。菩萨形,肉色,左手持莲,上安珠,右手举臂,掌向内,坐赤莲上。

  【不思议慧童子】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为天女童子形,一髻,肉色,两手持杖,杖头有半月,上有星形,跪于莲上。

  【不思议劫】 (杂语)劫数多量而不可思议也。

  【不思议解脱】 (术语)华严经,维摩经所明之法门也,见“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条。

  【不思议解脱经】 (经名)华严经之异名,又维摩经之异名。见“不可思议解脱经”条。

  【不思议界】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以真如为绝思虑言议之法界故也。

  【不思议经】 (经名)或指华严经,或指维摩经,以二经皆明不可思议解脱之法门故也。见“不可思议解脱经”条。

  【不思议境界分】 (经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境界分之略名。

  【不思议境界经】 (经名)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之略名。

  【不思议空】 (术语)又名第一义空。佛菩萨所得之空,为绝有无之空,而非二乘凡夫之所测知,故名不思议空。胜鬘经宝窟曰:“龙树云:空有三:一外道邪道空;二者但空,谓二乘空智;三者无所得空,谓菩萨空智也。今此无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故言不思议。”又大日如来之大空三昧也。此大空微妙而不可思量故云不思议空。大日经二曰:“知空等虚空。”同疏六曰:“知空等虚空者,本来不生即是毕竟空义,以自性净无际无分别故,同于大空,是故以世间易解空譬不思议空也。”

  【不思议空智】 (术语)证不思议空之理之实智也,以佛此智断烦恼。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藏。”

  【不思议身】 (术语)不思议变易生死之身也。

  【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不思议境界经,三卷,赵宋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入普遍光明三摩地,而放大光明,殑伽沙之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而得如是神通,佛以四种之四法答之,又说妙吉祥最初发心转女成男之因缘。

  【不思议疏】 (书名)解释大日经第七卷之疏也。为唐灵妙寺沙门不可思议法师所著,有二卷,附于大日经疏之后。

  【不思议薰】 (术语)无明薰炙真如而生妄法,谓之不思议薰。是真如为无为坚实之法,不可薰,而能受薰,故云不思议。楞伽经一曰:“不思议薰,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同注解曰:“薰谓薰炙,变谓转变,言不思议薰者,全真成妄也。言不思议变者,全理成事也。”起信论义记下本曰:“不思议薰者,谓无明能薰真如,不可薰处而能薰故名不思议薰,又薰即不薰,不薰之薰名不思议薰。”

  【不思议业相】 (术语)智净相之对。还于清净本觉上之业用也。依智净相而本觉之德用现,能为一切胜妙之境界也。即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应众生之机类,而使得种种之利益业用之不可思议也。

  【不思议缘起】 (术语)曼荼罗之法,以三密之方便为缘,行者之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同疏七曰:“佛说不思议真言相道法者,如声闻法,解脱之中无有文字,而维摩诘不离文字说解脱相,故名不思议解脱。今此字轮亦尔,即以无相法身作种种声字,种种声字作无相法身,故名不可思议真言相也。”

  【不思议智】 (术语)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

  【不死甘露】 (杂名)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贻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甘露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不死觉】 (术语)八觉之一。因多财荣华而常念不死之恶觉也。

  【不死门】 (术语)不死者,涅槃也。入于涅槃之道,谓之不死门。无常经曰:“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不死药】 (物名)雪山有上香药,人见之则年寿无量,名不死药。涅槃经二十五曰:“雪山之中有上香药名曰娑诃,有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往生十因曰:“雪山不死药。”

  【步他】 (杂语)见“浮图”条。

  【不他生】 (术语)四不生之一。

  【不退】 (术语)梵语曰阿毗跋致Avinivartaniya,又Avaivartika,译曰不退。功德善根,愈增进而无退失退转也。如不退之土,不退之位等,又不退转,言勤行修习也。如不退之念佛,不退之勤行等。

  【不退地】 (术语)阿毗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又虽依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谓菩萨初地之位,即三不退中之行不退,四不退中之证不退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罗尼。”

  【不退轮】 (术语)不退转之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同分别功德品曰:“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见不退转法轮条。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同譬喻品曰:“有得缘觉,不退菩萨。”见不退条。

  【不退土】 (杂名)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回之乡至不退之土。”见“不退”条。

  【不退相】 (术语)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

  【不退住】 (术语)十住之第七位。见“十住”条。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不退转法轮】 (术语)略云不退轮。佛菩萨之说法,谓之法轮,菩萨得此法轮,愈增愈进,而不退失,故云不退转,又所说之理有进无退,故云不退转;又为证不退之法而转之法轮,故云不退转;又使众生得不退转,故云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序品曰:“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法华经嘉祥义疏二曰:“无生正观,体可楷模,故名为法。流演圆通,不系于一人,故称为轮。又无生正观,无累不摧,亦是轮义。一得不丧,名为不退。”注维摩经一:“肇曰:无生之道,无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圆通,无系于一人,轮也。”

  【不退转法轮经】 (经名)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又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不退转经】 (经名)不退转法轮经之略名。

  【不妄禅】 (术语)练习记忆之禅定也。维摩经天台疏一曰:“舍利弗问经云:阿难修不忘禅,得佛觉三昧。”

  【不妄戒】 (术语)不妄语戒也。

  【不妄语戒】 (术语)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皆制之。禁止一切虚妄不实之言也。

  【怖畏施】 (术语)八种施之一。见“布施”条。

  【不闻恶名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不惜身命】 (术语)菩萨之大心,为菩提不惜身命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精进常修慈念,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不相应行】 (术语)见“心不相应法”条。

  【不相应心】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不邪淫戒】 (术语)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众禁止奸他妻等不正之淫事也,若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淫戒。如梵网经之十戒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

  【不信】 (术语)心念不澄净。于三宝之实德不乐欲也。俱舍论四曰:“不信谓心不澄净,是前所说信所对治。”唯识论六曰:“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为业。”

  【不修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阇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为冥谛涅槃。注维摩经三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不修外道,以却顺观见八万劫,外更不见境,号为冥谛涅槃。如转缕丸高山,缕尽丸止,何须修道?”

  【不虚妄性】 (术语)真实性也。

  【怖一切为障者印】 (印相)以右手作拳,舒风指(第二指)直竖之,以此印当眉间指头亦当眉间即作毗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于一境不动。故经云:以毗俱胝形住于等引,此一切佛之大印,能现如来威猛一切之力,恐怖一切为障难者使其降服,亦能与一切众生之所愿,如来菩提道场,以印能降诸魔也。

  【不疑杀】 (术语)三净肉之一。谓此肉为不疑其为我而杀之净肉也。

  【部异执论】 (书名)部执异论之异名。

  【不淫戒】 (术语)在家之八戒及诸出家之中皆有之,离一切之淫事也。在在家五戒中为不邪淫戒,仅禁邪淫而已。

  【不饮酒戒】 (术语)在家出家比丘菩萨等一切之戒中,必列此戒。

  【部引陀】 (杂名)梵语。华言水星。见翻译名义集。

  【不愚法】 (术语)二种小乘之一。见“愚法”条。

  【不与取】 (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我。是名盗。”

  【不悦】 (术语)有情之异名。俱舍光记三十曰:“或谓有情,有情识故。或名不悦,劫初时人,见地味等没,心不悦故,从此为名。”

  【不增不减】 (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也。起信论义记上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

  【不增不减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明众生念念成佛而生佛二界皆无增减也。

  【不增减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减真如。

  【不真宗】 (术语)大衍法师所立四宗之第三。见“宗”条。

  【不正见】 (术语)八邪之一。反于正见也。

  【不正食】 (术语)佛制十食中之后半,如果实之类可啮嚼而食之五种之食物也。

  【不正知】 (术语)误解所观之境也。唯识论六曰:“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不知足者】 (杂语)欲念强而不知足者也。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部执】 (杂语)各部之执见也,如小乘二十部之类。唯识枢要上本曰:“佛涅槃后,因彼大天,部执竞兴。”唯识了义灯一本曰:“部是众义,名圣弟子为部。执是取义,皆取佛说三藏之中所说法义。”

  【部执异论】 (书名)一卷,世友大菩萨造,陈真谛译。与异部宗轮论同本异译。

  【步掷金刚】 (菩萨)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普贤菩萨所现之明王也。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曰:“善贤菩萨,现作步掷金刚明王。以右手把一旋盖,左手把金刚杵,遍身作虚空色,放火焰。”有步掷金刚修行仪轨一卷。

  【步掷金刚修行仪轨】 (书名)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之异名。

  【步掷明王】 (菩萨)与步掷金刚同。

  【部主】 (杂语)小乘之二十部各谓其开祖为部主。又真言胎藏界之三部各立部主,金刚界之五部各有部主,部主有二义:一者国主之义,一者执权之义也。秘密瑜伽学习上曰:“部主者此有二说:一如国主,大疏义是。一如执权,是管领义,以名主也。诸部要目义是。”

  【不住拜】 (仪式)礼拜不止,至于百千拜也。

  【不庄校女经】 (经名)腹中女听经之异名。

  【布字观】 (术语)真言之法,以阿字等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观想其理义,谓之布字观,又曰布字严身观。大日经疏十七曰:“以阿字布于行者之心。(中略)心是一切支分之主,阿字亦尔,是一切真言之主。既布此竟,其余诸字则布于一切支分,如下品说也(指布字品)。然此布阿字法,即是前文所说,先观其心八叶开敷,置阿字其上,此阿字即有圆明之照也。将行者染欲之心与真实慧心而相和合,即同于真而共一味也。”

  【布字品】 (经名)大日经三十一品中第十七品之名。说迦佉等之种子,布置于自己之身分,而成妙观。演密钞九曰:“布字品者,布谓安布,字即字门。谓此从迦佉乃至暗恶等,一一皆是入法界门。字即门,故曰字门。行者将一一字从唯下腭上乃至顶,十字处分明安布,心常现前如是行者,即得名为成等正觉,乃至名为一切智者,故曰布字品也。”

  【不自惜身命】 (杂语)为法而舍自己之身命也。法华经寿量品曰:“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不自在】 (杂语)梵语曰:阿伊湿伐啰Eśvara,中阿含经三十六梵志品曰:“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出家学道者以不自在为乐。”

  【不自赞毁他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赞自己德而诽毁他人也。